水泥改良土工艺性试验方案

合集下载

水泥改性土填筑现场生产性试验方法

水泥改性土填筑现场生产性试验方法

水泥改性土填筑现场生产性试验方法摘要:水泥改性土,是指将一定比例的水泥掺入膨胀土土料中以改善膨胀土的性质或结构,使膨胀土丧失膨胀潜能,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土体强度或承载力。

水泥改性土在膨胀土地区可以充分利用开挖料,实现土料的就地取材,减少对非膨胀土的需求,在施工中具有操作简便的特点,可以做到连续、大规模施工。

关键词:弱膨胀土;水泥改性土;填筑;生产性试验Abstract: Modified cement soil, refers to the proportion of cement mixing expansive soil to improve expansive soil of material properties or structure, make the loss of expansive soils expansive potential, and to a certain extent, improve the strength and bearing capacity of soil. Modified cement soil can make full use of the excavated material in expansive soil areas, soil is local materials, reduce the demand for the expansive soil, in the construction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asy operation, continuous, large-scale construction can be done.Key words: the weak expansive soil; Modified cement soil; Filling; The productive test一、工程概况我单位施工的南水北调中线方城段工程,根据总干渠工程地质条件,本渠段为上弱膨胀土、下中(强)膨胀土渠段,由于膨胀特性影响渠坡稳定,无法直接进行混凝土衬砌,设计要求在原膨胀土渠道基面上换填1.5m厚改性土(或非膨胀土)基层后才能进行混凝土衬砌。

29 改良土的试验

29  改良土的试验

29 改良土试验29.1 一般规定29.1.1 改良土是在土中掺入适量的水泥、石灰、粉煤灰等掺合料或其它固化剂,按最优含水率加水拌和,经压实及养生后,抗压强度满足工程要求的混合料。

29.1.2 本试验适用于土粒径小于40mm的水泥改良土、石灰改良土、水泥石灰改良土,水泥粉煤灰改良土、石灰粉煤灰改良土、水泥石灰粉煤灰改良土等各种混合料的击实、无测限抗压强度和水泥石灰的剂量试验。

29.1.3 本试验采样,可用下列方法:1 四分法:将样品放在清洁、平整、坚硬的平面上,加清水使样品潮湿,用铲翻动使成圆锥体的料堆,再用铲翻动成一个新料堆,如此重复三次。

形成新料堆时,每铲翻料都要放在锥顶,应使滑动边部的样品尽可能均匀,并保持锥体中心不移动。

自最后形成的一料堆顶部用平头铲反复交错垂直插入使锥体顶部变平,每次插入提起铲时不要带有样品,最后将料堆等分成四份,将对角的两分铲到一边,剩余两份重复上述拌和方法缩分到达要求的样品数量为止。

2 分料器法:如果样品中含有小于5 mm颗粒的细料,材料应是表面干燥的。

将材料充分拌和后通过分料器,保留一部分,另一部分再通过分料器,如此重复进行,直至达到要求的样品数量为止。

29.1.4. 本试验含水率测定,依试样颗粒大小分别称取:细粒土约50克,准确至0.01g,粗粒土约500g,准确至0.2克,碎石类土约2000g,准确至1g。

再按本规程第4章第4.2节进行测定;现场快速测定可按本规程第4章第4.4节进行测定。

29.1.5 按预定干密度制成的各种改良土作无侧限抗压强度的试件,采用高径比为1的圆柱体。

29.2 重型击实试验29.2.1 本试验应采用下列仪器设备:1击实仪:尺寸规格应符合本规程表20.0.3的规定。

2天平、台称、标准筛等应符合本规程第20.0.5条的规定。

3量筒:50ml、100ml、500ml。

4 其他:脱模器、刮平尺、拌和土用工具、切土刀、瓷盘、称量盒、烘箱。

29.2.2 试料准备应符合下列要求:1 改良土的试料按本章第29.1.3条取风干试样,如有结块、土团应用木锤捣碎(以不破坏土的单个颗粒为准),然后过筛。

水泥改性土换填工艺试验方案

水泥改性土换填工艺试验方案

**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引江济淮工程(安徽段)江淮沟通段施工J**标水泥改性土换填工艺试验方案(修改版)批准:审核:编制:**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引江济淮工程(安徽段)江淮沟通段施工J**标项目经理部2018年11月目录一、工程概况 (1)二、编制依据 (1)三、试验目的 (1)四、设计指标及要求 (2)五、人员设备配置 (2)六、试验时间 (3)七、试验前的准备工作 (3)八、工艺试验方案 (4)九、工艺方案实施 (6)十、工艺试验记录 (8)十一、工艺试验总结 (9)十二、质量保证措施 (9)十三、安全文明环保措施 (10)一、工程概况引江济淮工程(安徽段)江淮沟通段施工J**标段位于江淮分水岭以南,起点骆郢,终点至试验工程段,对应桩号J(35+180)~J(40+181.7)处,该标段总长5.002km。

设计输水流量290m3/s,设计输水位20.16~19.98m(1985国家高程基准,下同),最高通航水位23.86m,最低通航水位17.40m,设计百年一遇防洪水位25.53m。

本标段基本为岗地开挖渠道,开挖深度15~22m,河道底宽60m,河底高程13.40m,边坡坡比1:3,坡面每抬高6m设一阶平台,平台宽4.0m。

本标段河渠边坡全断面换填4%水泥改性土,换填厚度1.0m;河床底部为膨胀土、全~强风化岩的,基脚10m范围内换填4%水泥改性土,深度1.5m。

本标段水泥改性土换填土料采用⑤层重粉质壤土、粉质黏土,部分河段采用弱膨胀土、崩解粉砂岩按7:3的质量比混合而成的混合土料。

本次工艺试验采用⑤层重粉质壤土、粉质黏土作为水泥改性土换填土料。

二、编制依据1、引江济淮工程(安徽段)江淮沟通段施工J**标技术标准和要求;2、引江济淮工程(安徽段)膨胀土、崩解岩河道工程施工技术要求;3、引江济淮工程(安徽段)江淮沟通段施工J**标施工图纸;4、引江济淮工程(安徽段)江淮沟通段施工J**标施工组织设计;5、《土工试验规程》SL237-1999;6、《堤防工程施工规范》SL260-2014。

29 ■ 改良土试验

29 ■ 改良土试验

29 改良土试验一般规定改良土是在土中掺入适量的水泥、石灰、粉煤灰等掺合料或其它固化剂,按最优含水率加水拌和,经压实及养生后,抗压强度满足工程要求的混合料。

本试验适用于土粒径小于40mm的水泥改良土、石灰改良土、水泥石灰改良土,水泥粉煤灰改良土、石灰粉煤灰改良土、水泥石灰粉煤灰改良土等各种混合料的击实、无测限抗压强度和水泥石灰的剂量试验。

本试验采样,可用下列方法:1 四分法:将样品放在清洁、平整、坚硬的平面上,加清水使样品潮湿,用铲翻动使成圆锥体的料堆,再用铲翻动成一个新料堆,如此重复三次。

形成新料堆时,每铲翻料都要放在锥顶,应使滑动边部的样品尽可能均匀,并保持锥体中心不移动。

自最后形成的一料堆顶部用平头铲反复交错垂直插入使锥体顶部变平,每次插入提起铲时不要带有样品,最后将料堆等分成四份,将对角的两分铲到一边,剩余两份重复上述拌和方法缩分到达要求的样品数量为止。

2 分料器法:如果样品中含有小于5 mm颗粒的细料,材料应是表面干燥的。

将材料充分拌和后通过分料器,保留一部分,另一部分再通过分料器,如此重复进行,直至达到要求的样品数量为止。

本试验含水率测定,依试样颗粒大小分别称取:细粒土约50克,准确至,粗粒土约500g,准确至克,碎石类土约2000g,准确至1g。

再按本规程第4章第节进行测定;现场快速测定可按本规程第4章第节进行测定。

按预定干密度制成的各种改良土作无侧限抗压强度的试件,采用高径比为1的圆柱体。

重型击实试验本试验应采用下列仪器设备:1击实仪:尺寸规格应符合本规程表的规定。

2天平、台称、标准筛等应符合本规程第条的规定。

3量筒:50ml、100ml、500ml。

4 其他:脱模器、刮平尺、拌和土用工具、切土刀、瓷盘、称量盒、烘箱。

试料准备应符合下列要求:1 改良土的试料按本章第条取风干试样,如有结块、土团应用木锤捣碎(以不破坏土的单个颗粒为准),然后过筛。

在现场将此过筛的试料用四分法缩分至最后取出细粒土不少于30 kg,粗粒土不少于35 kg,碎石类土不少于40 kg。

水泥改性土试验方案(改)

水泥改性土试验方案(改)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总干渠南阳试验段路拌法拌制水泥改性土施工工艺试验方案批准:金国连审核:季德雨编制:李辉河南省水利第二工程局南水北调中线南阳试验段项目部2012年9月17日一、工程概况南水北调中线一期总干渠膨胀土试验段工程(南阳段),起点设计桩号100+500,终点设计桩号102+550,长度为 2.05km。

其中桩号100+500~101+850为弱膨胀土渠段,桩号101+850~102+550为中膨胀土渠段。

试验段渠道设计流量为340m3/s,加大流量为410m3/s,渠道设计水深7.5m,加大水深8.23m。

渠道断面为半挖半填渠道和挖方渠道,渠道最大挖深约19.2m,最大填高5.5m。

试验段布置有跨渠公路桥及生产桥各1座,无其他交叉建筑物。

南阳试验段二期水泥改性土填筑总量约为22万m³,施工部位主要包括渠底、渠坡、滑坡体、防洪堤、半挖半填段堤身等。

按设计要求改性土材料,水泥改性土土料为弱膨胀土,采用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

二、试验目的1、检验路拌型稳定土拌和机生产水泥改性土的适用性及其性能的可靠性;2、选定合理的碎土、拌和施工参数,⑴通过该碎土工艺试验确定路拌型稳定土拌和机碎土是否能满足设计土料粒径要求。

⑵通过路拌型稳定土拌和机拌和试验,确定水泥改性土的路拌技术参数:土料含水率范围、水泥掺量控制、拌合均匀性等。

3、检验路拌型稳定土拌和机碎土效果、拌和质量是否满足规范要求,确定路拌法拌制水泥改性土的施工工艺要求。

三、试验依据1、《土工试验规程》SL237-1999;2、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总干渠渠道膨胀土处理施工技术要求(NSBD-ZXJ-2-01);3、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总干渠填方渠道施工技术规定(试行);4、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总干渠水泥改性土施工技术规定(试行);5、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总干渠渠道膨胀土处理施工工法(NSBD-ZXJ-4-01);6、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渠道施工质量评定验收标准(试行);7、设计通知《水泥改性土、水泥土补充施工技术要求》(2011)长南河委设技规字第011号;8、《堤防工程施工规范》SL260-98;9、《碾压式土石坝施工规范》DL/T5129—2001;10、南水北调中线一期总干渠膨胀土试验段工程(南阳段)招标文件--技术条款和设计图纸要求。

谈谈水泥改性土施工工艺试验

谈谈水泥改性土施工工艺试验

谈谈水泥改性土施工工艺试验1 前言膨胀土中含有较多的粘粒及亲水性较强的蒙脱石或伊利石等粘土矿物成分,是一种遇水膨胀、强度骤减、失水干缩、坚硬而又常有收缩裂隙的高塑性粘土。

膨胀土渠坡易产生溜坍、坍塌、滑坡等严重事故,还会产生收缩开裂、膨胀、松散、剥落等病害,对工程建设潜在着严重的破坏性。

水泥与膨胀土作用机理:膨胀土的液限、塑限和塑性指数较大,压缩性偏低,在天然含水率的情况下处于较坚硬的状态,具有晶层结构的蒙脱石或蒙脱石混层矿物在电解质溶液作用下,土中的水分子受到层间交换阳离子的静电势、组成晶层的正负离子的静电作用,氢键、渗透压、层间相互作用力、层间阳离子与晶层间作用力、范德华力和同处于非饱和状态下的基质吸力等共同作用,具有溢出层间的收缩势和使空隙水分进入层间的膨胀势,使得膨胀土失水收缩、吸水膨胀。

膨胀土具有显著的吸水膨胀、失水收缩的变形特征,该工程问题一直是岩土工程领域中的重点难题,掺加一定比例的水泥对膨胀土进行改性是目前处理膨胀土的主要方法之一,水泥的掺入改变了膨胀土的结构和化学成分,从而改变了膨胀土的物理力学性质,通过水泥与膨胀土的离子交换及团粒化作用、硬凝反应及碳酸反应,可以有效地改良土的膨胀性。

2 工艺原理因膨胀土具有遇水膨胀、失水干缩的特性,采用路拌机、稳定土拌和机等掺拌设备,在膨胀土料中掺入适量的水泥,使二者充分拌合并发生物理及化学反应,改变膨胀土的力学性质,使其强度和水稳定性大大提高,膨胀性得到控制。

碾压后形成的换填层,一方面可隔离大气与膨胀土基础的直接作用,另一方面吸收基面的膨胀潜能,降低原膨胀土基础自身因含水量变化而产生的胀缩应力,防止膨胀土边坡产生滑坡。

3 工艺试验及施工流程3.1填筑前的准备填筑前,建基面应进行验收,按规定申请监理工程师进行基础面清理质量的检查验收,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基础开挖面的平面尺寸、标高和平整度等指标的检查验收。

在施工之前,首先通过室内试验取得弱膨胀土或中膨胀土土料的物理指标参数,包括土的液限、塑限、天然含水量及最大干密度、膨胀率、水泥掺量等。

水泥改良土路基工艺性试验

水泥改良土路基工艺性试验

水泥改良土路基工艺性试验邵丕纯中铁九局集体第五工程有限公司摘要:本文结合铁路路基工程的试验段总结资料,介绍了水泥改良土路基工艺性试验过程及质量控制关键点,可为以后类似场拌水泥改良土提供参考。

关键词:改良土;压实系数;含水率;水泥掺量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饱和)1工程概况本段路基填筑试验段设置于正线路基,路基位于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左翼前旗,地势平坦开阔、风积沙地段。

该正线路堤,基床底层2.3m的改良土(掺6%水泥),基床底层以下填筑,采用改良土填筑(掺4%水泥)。

2改良土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关键卡控点2.1改良土路基施工工艺流程图2.2改良土生产质量控制关键卡控点(1)原材料(原土、水泥、水)要按规定检测各项指标满足设计标准后方可进行配合比确定。

(2)施工前要根据设计配合比水泥掺入量的基准量增减1%-2%水泥量,配置不少于三种水泥掺入量的混合料进行击实试验,确定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

(3)原状土的粒径大于15mm的土团应剔除或改小。

植物根茎应在取土源处予以清除。

(4)填料进行破碎处理前,破碎机要与拌和站进行联动联调,确保两级设备的生产能力达到协调一致。

(5)改良土的含水量低于设计要求时,应在拌和站这一级设备加水拌和,严禁在破碎设备这一级加水.加水量要通过精密计量装置加以控制,严禁由人工随意乱加。

(6)在设定拌和产量时,要将拌和产量设定在略大于破碎机产量的工况,避免拌和站配料仓存料。

(7)水泥改良土出厂前采用EDAT滴定法检测水泥剂量应满足试验配合比水泥掺入量-0.5%-+1.0%。

(8)安排专门试验人员跟班检测改良土混合料的实际含水量、水泥掺入量、最大干密度和延迟时间。

(9)水泥改良土拌合站设驻站监理一名负责进料验收、改良土的拌制配合比检查和成品出站验收,并签发合格改良土材料单,改良土不达标准严禁出厂。

(10)气候干燥水份蒸发过快的天气条件下运输时,车斗应加苫布覆盖。

2.3改良土填筑质量控制关键卡控点(1)沿路基纵向方向,每10米设置标高指示桩,控制改良土虚铺厚度。

4%水泥改良土试验段施工方案 (1)

4%水泥改良土试验段施工方案  (1)

中牟县东风路道路工程4%水泥改良土试验段施工方案批准:审核:校核:编制:中国水电建设集团路桥工程有限公司中牟项目总承包部年月日目录一、工程概况 (3)1、工程概况 (3)2、编制依据 (3)二、试验目的 (3)1、原材料准备 (3)2、机械配备 (4)3、主要施工人员 (4)4、主要测量、质检设备 (4)四、试验段施工方案及工艺流程 (5)1、路槽准备 (5)2、施工放样 (5)3、素土整平 (5)4、摆放和摊铺水泥 (6)5、混合料整型碾压 (6)6、接头处理及养生 (6)7、检查验收 (7)五、施工注意事项 (7)六、试验报告 (8)七、质量保证措施 (8)八、文明、安全措施 (9)九、环境保护措施 (9)一、工程概况1、工程概况中牟县东风路(商都路~中兴路)位于中牟县城南部,规划为东西向城市主干道,全长1550.93米,道路红线宽度50米,规划为三幅路横断面形式。

现已具备30㎝(分两层各15㎝铺筑)4%水泥改良土试验段的施工条件,为了保证水泥改良土的全线施工质量,取得适合我单位的标准施工方法,特编制4%水泥改良土试验段的施工方案。

试验段拟定于2014年7月13日,在机动车道右半幅K1+100~K1+250段第一层水泥改良土施工。

2、编制依据2.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2.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2.3《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TJ 076(95)2.4《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50-20062.5《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1-20002.6《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G EJ51-20092.7《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1-2008二、试验目的1、确定水泥改良土铺筑的松铺系数;2、确定水泥改良土的标准施工方法;3、确定当其含水量接近最佳含水量,压实度达到设计要求的96%时,压实遍数和压实度关系。

水泥改性土施工实验研究

水泥改性土施工实验研究

水泥改性土施工实验研究摘要:膨胀土的遇水膨胀、失水收缩,反复变形的工程性质严重威胁了建筑物的安全。

膨胀土中掺入适量的水泥,改变其结构,以降低其膨胀性。

针对膨胀土中水泥掺量与膨胀率的关系,水泥掺量的检测,水泥改性土试验,进行了分析阐述。

关键词:降低膨胀性;最大干密度;压实度超百Abstract: The expansive soil water, water loss in inflation contraction, the engineering properties of the deformation of the repeated seriously threatened the safety of the building. Expansive soil adding appropriate amount of cement, change the structure, and to decrease the expansion. In the expansive soil cement mixed quantity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flation rate, cement admixture is testing, modified cement soil test, are analyzed in this paper.Key Words: Lower dilatability; Maximum dry density; Compaction degree over the1引言膨胀土是在自然地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具有多裂隙和显著胀缩特性的特殊性黏土。

其黏粒成分主要由亲水性黏土矿物(主要是蒙脱石和伊利石等)组成,具有超固结性、多裂隙性、遇水膨胀、失水收缩开裂且反复变形等特殊工程性质,与一般黏性上显著不同。

由于膨胀土具有多裂隙性以及土体中裂隙的杂乱分布,膨胀土对建筑物产生的变形破坏作用往往伴有长期潜在危险的特点。

水泥改性土碾压试验方案

水泥改性土碾压试验方案

目录一、综述 (1)1、试验目的 (1)2、试验依据 (1)二、试验技术规划 (2)1、试验用料 (2)2、室内试验 (2)3、现场碾压试验技术规划 (3)三、试验技术方案 (5)1、碾压试验的设备配置 (5)2、碾压试验的人员配置 (6)3、施工参数和试验组合 (6)4、试验场地的布置及要求 (6)5、碾压试验工艺 (7)四、试验检测方案 (10)五、试验成果整理及分析 (12)六、附件 (13)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安阳段第一施工标段渠道换填改性土碾压填筑试验方案一、综述1、试验目的膨胀岩渠坡处理方案中采用改性土用于部分渠坡及渠底填筑,根据要求选择在我标段对3种不同水泥掺量(4%、5%、6%)的改性土进行碾压填筑试验,通过试验达到如下目的:1.1 选定经济合理的施工参数,如:铺土方式、铺土厚度、水泥土含水量、拌和方式、碾压方式、压实遍数等;1.2 对换填土掺加特定掺量的水泥后进行碾压试验,检测其物理力学指标、粘粒含量、水泥掺量的均匀性、压实度、渗透系数、软化系数是否满足设计技术要求;1.3 研究和完善水泥土填筑施工工艺和措施,确定水泥土填筑施工压实细则和技术要求;1.4 确定有关质量控制的要求和方法,为现场施工提供依据。

2、试验依据2.1 膨胀岩渠坡处理改性土碾压填筑试验技术要求;2.2 《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总干渠渠道膨胀土处理施工工法(NSBD-ZXJ-4-04)》2.3《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总干渠渠道膨胀岩处理施工技术要求(NSBD-ZXJ-2-02)》2.4 《堤防工程施工规范》SL260-98;2.5 《土工试验规程》SL237-1999;2.6 《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G E51-2009;二、试验技术规划1、试验用料1.1水泥:选用河南孟电集团水泥有限公司生产的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材料应满足相关标准要求;2.2土料:改性土所用土料同总干渠填筑用土标准,粘粒含量宜为10%~30%,塑性指数宜为7~17,有机质含量不大于5%,水溶盐含量不大于3%,不宜用膨胀岩土。

水泥改良土施工方案最新版

水泥改良土施工方案最新版

水泥改良土施工方案一、编制目的本工程路基填筑用土的取土场内的土壤土质为灰白色粉质粘土、粉质土、粘土以及粘土及粉质土的混合土,其含水率大,经福建省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有限公司南分公司检测土的CBR指标达不到规范中“路床填料CBR>5”的要求,不符合技术要求经我项目部召开技术研究,建议以下三种方案进行路基回填土土质改良:方案1:采用含水量适中CBR>5的粘土作为回填料进行路基填筑。

经我部在附近20公里范围内进行调究采点,均无可供应取土场,且征地难度大,时间长,满足不了施工进度要求。

方案2:采用石灰进行土质改良,粉煤灰与现有取土场内的土充分搅拌均匀后能明显改善土的力学性能,但石灰用量较大,货源紧张,搅拌难以均匀,且施工速度较慢。

由于沿线生石灰较少且价格昂贵,使用生石灰改良在经济上不可行,方案3:采用5%水泥进行土质改良,此方案硬化速度快,搅拌均匀,稳定性强。

施工速度快,质量得以保证。

为了保证质量,加快施工进度,在明年4月份完成道路工程,我故仅考虑使用水泥进行改良。

本施工方案将通过试验段明确水泥改良土施工工艺及控制流程,同时严格按照施工技术要点和相应的工艺标准指导和规范工程施工,切实保证工程质量满足规范及设计文件要求。

二、编制依据济南化工产业园区铁路专用线招标文件和有关设计资料等。

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414-2003铁路路基施工规范 TB 10202-2002施工区域自然因素、沿线交通情况及现场施工条件。

设计单位提供的施工图及相关说明等设计文件工程变更单(附后)三、适用范围适用于济南化同产业园区铁路专用线水泥改良土工程四、水泥改良土工程施工计划根据项目整体施工计划,2009年7月-8月,试验段确定为DK5+500-DK5+560。

五、主要工程数量区间水泥改良土工程量为16886m3.六、人员及机械配置人员配置2、主要机械设备名称型号数量挖掘机CAT220 1台挖掘机三一225 1台自卸车30台推土机山推160 1台三铧梨1台平地机1台压路机徐工20t 4台洒水车1台全站仪索佳SET210 1台水准仪3台七、水泥改良土工程施工方案采用挖掘机装车,自卸汽车运输,推土机和平地机摊铺土方,人工配合机械摊铺水泥,稳定土路拌机拌和,洒水车补充洒水,压路机碾压成型的方案。

水泥土及水泥改性土填筑碾压试验技术方案论文

水泥土及水泥改性土填筑碾压试验技术方案论文

关于水泥土及水泥改性土填筑碾压试验技术方案【摘要】本文针对10%水泥掺量的水泥土和4%水泥掺量的水泥改性土,分别进行的填筑碾压试验,确定最优水泥土和改性土填筑碾压参数,为后续水泥土、改性土填筑碾压施工提供质量控制依据和标准,以确保工程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关键词】水泥土;改性土;填筑碾压1.工程概况南阳市段第二施工标段,设计桩号为ts94+365~ts100+500,全长为6.135km。

标段内共有各类建筑物13座。

其中改性土回填53.2万m3,建筑物水泥土换填3.6万m3,渠道4%水泥掺量的水泥改性土填筑主要为原状土基以上的渠堤外包填筑及原地面高程以下的渠坡换填;建筑物10%水泥掺量的水泥土换填主要为左岸排水工程基础换填。

2.试验目的通过水泥土、改性土的碾压试验,选择合适和配套的机械设备;确定科学合理的技术参数(铺料厚度、水泥土及水泥改性土级配、含水量的适宜范围、压实方法和压实遍数);填料压实是否能够达到设计压实度要求,确定土料的最优含水率;确定最优水泥土和改性土填筑碾压参数、质量控制的技术要求、检测方法,研究水泥土和改性土填筑碾压的施工工艺与措施,为后续水泥土、改性土填筑碾压施工提供质量控制依据和标准,以确保工程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3.试验步骤3.1试验方案工艺流程3.2试验场地布置根据工程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经有关各方同意,在1#副营地灰土拌合站堆料场分别布置宽度为14m,长度为50m的4%水泥掺量改性土、10%水泥掺量水泥土填筑碾压试验场地,在试验场地按铺料厚度30cm和35cm布置两个试验区,每个试验区域内再按碾压遍数、划分为三个小区域,确定试验采样点。

3.3试验步骤3.3.1进行水泥掺量4%水泥改性土和水泥掺量10%水泥土填筑碾压试验的材料,均采用十二里河西支排水涵洞2m处开挖料。

在进行填筑或换填之前,先进行碾压试验,在严格执行各项碾压参数的基础上,根据施工实际情况不断分析总结和相应的局部微调优化,以指导后续渠道改性土和建筑物水泥改性土的填筑施工。

改良土的试验

改良土的试验

29 改良土试验29.1 一般规定29.1.1 改良土是在土中掺入适量的水泥、石灰、粉煤灰等掺合料或其它固化剂,按最优含水率加水拌和,经压实及养生后,抗压强度满足工程要求的混合料。

29.1.2 本试验适用于土粒径小于40mm的水泥改良土、石灰改良土、水泥石灰改良土,水泥粉煤灰改良土、石灰粉煤灰改良土、水泥石灰粉煤灰改良土等各种混合料的击实、无测限抗压强度和水泥石灰的剂量试验。

29.1.3 本试验采样,可用下列方法:1 四分法:将样品放在清洁、平整、坚硬的平面上,加清水使样品潮湿,用铲翻动使成圆锥体的料堆,再用铲翻动成一个新料堆,如此重复三次。

形成新料堆时,每铲翻料都要放在锥顶,应使滑动边部的样品尽可能均匀,并保持锥体中心不移动。

自最后形成的一料堆顶部用平头铲反复交错垂直插入使锥体顶部变平,每次插入提起铲时不要带有样品,最后将料堆等分成四份,将对角的两分铲到一边,剩余两份重复上述拌和方法缩分到达要求的样品数量为止。

2 分料器法:如果样品中含有小于5 mm颗粒的细料,材料应是表面干燥的。

将材料充分拌和后通过分料器,保留一部分,另一部分再通过分料器,如此重复进行,直至达到要求的样品数量为止。

29.1.4. 本试验含水率测定,依试样颗粒大小分别称取:细粒土约50克,准确至0.01g,粗粒土约500g,准确至0.2克,碎石类土约2000g,准确至1g。

再按本规程第4章第4.2节进行测定;现场快速测定可按本规程第4章第4.4节进行测定。

29.1.5 按预定干密度制成的各种改良土作无侧限抗压强度的试件,采用高径比为1的圆柱体。

29.2 重型击实试验29.2.1 本试验应采用下列仪器设备:1击实仪:尺寸规格应符合本规程表20.0.3的规定。

2天平、台称、标准筛等应符合本规程第20.0.5条的规定。

3量筒:50ml、100ml、500ml。

4 其他:脱模器、刮平尺、拌和土用工具、切土刀、瓷盘、称量盒、烘箱。

29.2.2 试料准备应符合下列要求:1 改良土的试料按本章第29.1.3条取风干试样,如有结块、土团应用木锤捣碎(以不破坏土的单个颗粒为准),然后过筛。

水泥改性土碾压试验方案

水泥改性土碾压试验方案

水泥改性土碾压试验方案一、项目背景及目标近年来,随着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水泥改性土作为一种新型的建筑材料,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次试验旨在研究水泥改性土的物理力学性能,为实际工程提供技术支持。

试验目标包括:1.分析水泥改性土的物理力学性能。

2.探究水泥改性土的碾压试验方法。

3.优化水泥改性土的配比及施工工艺。

二、试验材料与设备1.材料准备:选用优质水泥、黄土作为试验材料,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配比。

2.设备准备:主要包括碾压试验机、压力计、电子天平、烘箱、筛子等。

三、试验方法与步骤1.材料准备:将水泥和黄土按照设计配比混合均匀,搅拌均匀后放入烘箱,保持恒定温度和湿度。

4.碾压试验:待试件养护到规定龄期后,将其放入碾压试验机进行试验。

试验过程中,记录试验数据。

5.数据处理:对试验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得出水泥改性土的物理力学性能指标。

6.结果分析:根据试验结果,优化水泥改性土的配比及施工工艺。

四、试验结果与分析1.试验结果:通过试验,得出水泥改性土的物理力学性能指标,包括抗压强度、抗折强度、抗渗性等。

2.结果分析:根据试验结果,分析水泥改性土的物理力学性能,为实际工程提供参考。

2.建议:在实际工程中,应根据试验结果优化水泥改性土的配比及施工工艺,提高工程质量。

六、注意事项1.试验过程中,要严格遵循试验规程,确保试验数据的准确性。

2.试验过程中,要密切关注试件的养护情况,确保养护条件满足要求。

3.试验结束后,要及时整理和分析试验数据,为实际工程提供参考。

4.在实际工程中,要根据试验结果调整施工工艺,确保工程质量。

随着方案的完成,我长舒了一口气,看着窗外的阳光,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这份方案凝结了我多年的经验和心血,相信在实际工程中会发挥重要作用。

注意事项:1.配比要精确,不能有丝毫偏差,一点点的误差都可能影响最终的强度和稳定性。

2.养护条件要严格控制,温度和湿度都必须按照标准来,不能因为天气变化而随意更改。

3.碾压试验过程中,操作要standardized(规范化),每一个步骤都要严格执行,不能图快而忽略细节。

(完整版)水泥改良土施工方案

(完整版)水泥改良土施工方案

大广高速公路深州至大名段大名互通连接线增设工程分项工程开工申请单承包单位:合同号:掺4%水泥改良土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及主要工程量1、概述大广高速公路深州至大名段大名互通连接线增设工程全长 7.595Km,路基宽度 24.5m,断面布设为:0.75m(土路肩)+2.5m(硬路肩)+2x3.75m(车行道)+0.5m(左侧路缘带)+2m(中央分隔带)+0.5m(右侧路缘带)+ 2x3.75m(车行道)+2.5m(硬路肩)+0.75m(土路肩)=24.5m。

省道 S215 处平交口处所采用的路基加宽渐变方式为拓展两条路外侧硬路肩增加右转车道,完善等级路交叉。

其中主线硬路肩由 2.5m 渐变为 6m,减速车道渐变段长度 50m,拓宽段长度 40m;加速车道渐变段长度 50m,拓宽段长度80m。

被交路硬路肩由 2m 渐变为 5.5m,减速车道渐变段长度 40m,拓宽段长度 20m;加速车道渐变段长度 40m,拓宽段长度 55m。

路线起终点、中间控制点、全长、沿线主要城镇、河流、公路及铁路等:项目起点为大名县西环与南环交叉处,终点位于省道邯大公路(S313)。

路线走向总体由西向东。

沿线主要控制点有:县道 X153、省道临大公路(S215)、省道邯大公路(S313)。

所经过的主要村镇有:老堤北村、张潭村、丘堤村所经过的主要河流有:超级干渠、引河2、地形与地质简况大名县城城区范围内地形较平坦、局部略有起伏。

老城区内有多处坑塘。

区域底层主要为第三、第四系,由巨厚的松散沉积物组成。

根据工程地质钻孔及机井揭露城区范围内浅部地层(自然地表向下 15 米为浅部地层),主要第四纪新近沉积粘性土。

有粉土、粘土及亚粘土。

此外局部上分布有杂填土及灰褐色含有机质的粘性土。

粉土为黄褐色,一般呈可塑状态。

属中压缩性。

其容许承载力一般为 120—130KPa亚粘土及粘土为黄褐色及红褐色。

一般呈可塑状态。

呈薄层状或层状。

其容许承载力为110—120KP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CHINA RAILWAY TUNNEL GROUP新建崇礼铁路CLSG-1标段水泥改良土填筑工艺性试验施工方案编制:审核:审批: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新建崇礼铁路一标项目部二〇一七年六月一日目录一.编制依据 (1)二、工程概述 (1)三、试验目的及检测标准 (1)四、试验场地及试验方案 (2)五、机具设备及人员安排 (3)5.1 设备 (3)5.2人员 (4)六、施工工艺 (5)6.1 施工工艺及操作要点 (5)6.1.1 施工工艺流程 (5)6.1.2操作要点 (5)6.1.3试验结果分析 (7)七、质量控制及检验 (8)7.1 质量控制 (8)7.2 质量检验 (8)八、质量保证措施 (9)九、安全保证措施 (11)十、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12)水泥改良土填筑工艺性试验方案一.编制依据⑴《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⑵《铁路工程地基处理技术规程》(TB10106-2010);⑶《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1-2010);⑷《新建崇礼铁路正盘台隧道设计图》(崇礼施隧参-03);⑸《新建崇礼铁路工程路基设计图》(崇礼铁路-24);⑹《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规程》(Q/CR9604-2015);⑺地质勘探资料和工程现场勘查情况资料;⑻《新建崇礼铁路工程先期开工段GLSG-1标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二、工程概述新建崇礼铁路先期开工段线路从小白阳村东北侧DK30+218起至鹰窝沟大桥桥首DK44+142.48,线路全长13.924公里,其中包含正盘台隧道一座12.974km,其余为路基地段。

正盘台隧道进口位于张家口市宣化县前坝村东北侧,出口位于张家口市赤城县。

进口段路基工程DK30+218-DK30+425,长度207m;出口路基工程DK30+43+399-DK44+142.48,长度743.48m。

三、试验目的及检测标准试验段目的:明确水泥改良土施工作业的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并通过试验确定设备性能及功效、填料量与压实次数的关系及填料松铺系数。

检测标准:水泥改良土填筑压实检测标准见下表。

基床以下路堤压实标准基床底层路堤压实标准四、试验场地及试验方案4.1、试验总体方案本试验段长92m,分三小段采用不同的松铺系数及碾压方式,具体如下:4.2、数据采集为了在试验阶段取得足够的检测数据,试验段各项指标检验频次加密,填筑第一层在3段内分别进行压实系数K、7d饱和无侧限抗压强度(KPa)检测,压实系数K每段不少于6点,检查点布置为左、右距路堑边缘2m处各2点,路基中部2点;每段检测无侧限抗压强度3处,左、中、右各一处。

第二、三层则整段按以上频率采集数据。

4.3、试验时间、地点安排工艺性试验地点:水泥改良土工艺性试验拟在已平整好的进口路基段DK30+218~DK30+310,长92m。

试验时间:试验计划于2017年6月25日前内完成。

五、机具设备及人员安排5.1 设备试验段拟投入的施工机械设备及测量、检查仪器设备见表5-1、5-2。

5-1施工机械设备配置表5-2测量、检测仪器设备的配置35.2人员5-3现场管理人员配置表现场作业人员配置:共14人。

5-4现场作业人员配置表六、施工工艺6.1 施工工艺及操作要点6.1.1 施工工艺流程工艺试验流程:现场准备→地基检测→填料和设备的选定→填料拌合运输→摊铺平整→碾压→检测→分析→确定参数。

“路堤填筑施工工艺试验框图”见图6-1。

图6-1 路堤填筑施工工艺试验框图6.1.2操作要点(1)验收下承层填筑前应检查下承层的几何尺寸,核对压实标准(进行相关工序的检测与验收),下承层应平整、密实,地基承载力应满足设计要求,不符合标准的基底应进行处理,使其达到验收标准。

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

(2)测量放样每10~15m设一组标高点,画在两侧放样的竹杆上,挂线控制每层松铺厚度,作业时,严格控制标高,在路基上采用方格网控制填料量。

(3)拌和水泥改良土混合料采用稳定土拌和设备在拌和厂集中进行拌和,同时配备碎土设备消除土壤中的土块。

在拌和设备内拌制水泥改良土混合料时,应拌和均匀,并使混合料的组成和含水率(要根据天气情况调整拌和时的含水率与碾压时最佳含水率的关系)达到规定的要求。

(4)运输采用大吨位自卸车运输。

拌和好的混合料应尽快运送到现场。

混合料在运送过程中应进行覆盖,减少水分损失。

(5)摊铺根据松铺厚度计算每车混合料的摊铺面积,确定堆放密度。

混合料应全断面均匀摊铺,不得出现纵向接缝,中途不宜中断。

当因故中断超过2h时,应设横向施工缝,横向接缝应采用搭接施工。

整型应按规定的坡度和路拱进行,并特别注意接缝处的整平。

在整型过程中,严禁车辆通行。

初步整型后,检查混合料的松铺厚度,必要时应进行补料或减料。

(6)碾压平地机精平完成后,技术人员测量填筑层标高、平整度、宽度等指标,符合要求后要立即进行碾压。

碾压方式如表4-1,在三个小段落中分别进行。

为保证压实效果,压实顺序按先静压(初压)后弱振~强振(复压)、再静压(收光,消除轮迹)的方式进行碾压。

压路机的行走速度控制在3.5km/h以内。

由路基外侧向内侧碾压,压路机行走方式为前进后退并沿弧线进入下一相邻碾压行,行与行搭接不小于40cm。

填筑层不同段落接合部,进行重叠压实,纵向搭接长度不小于2m,上、下两层填筑接头错开不小于3.0m。

碾压过程中如表面水分蒸发较多而产生松散或浮料现象,应在其表面喷洒适量水,再进行碾压。

碾压完成后表面应无明显的碾压轮痕迹。

如果按表4-1进行碾压,达不到压实系数的要求,继续碾压(每两遍后测压实系数)并分析原因做出调整。

(7)检测分层碾压完成后,试验人员检测压实系数K,合格后报请监理工程师批准,进行下层基床的填筑。

(8)养生水泥改良土碾压完成后,如不能连续施工应进行养生,水泥改良土表面保湿养生不少于7天。

养生期间改良土不能过湿,更不能忽干忽湿,除洒水车外应封闭交通。

当改良土分层施工时,下层检验如压实度、平整度等指标合格后,上层填土能连续施工时可不进行专门的养生。

6.1.3试验结果分析通过本次水泥改良土填筑试验段的试验,整理试验结果如下:(1)针对目前现有的碾压机具型号,对34~36cm松铺厚度的合理碾压遍数进行技术经济分析,确定合理的松铺厚度及最优的碾压遍数。

(2)将各类试验记录和检测数据整理分析归纳总结,重点是其中的技术参数的详尽经济分析过程,写出试验报告,报监理审批,以指导本标段基床底层及基床以下水泥改良土填筑施工。

七、质量控制及检验7.1 质量控制7.1.1改良土施工工程质量控制要点主要为五个方面:(1)从原材料把关(土、水泥)。

(2)严格执行设计配合比;应保证混合料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及压实质量能达到设计要求。

(3)改良土含水量控制。

(4)均匀性(避免改良土中出现素土现象)。

(5)压实度(通过试验段确定适宜的施工参数)。

7.2.2对需改良的土料种类应进行核实,路堤填料种类、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7.2.3路堤填筑改良土施工中,拌合料的均匀性是关键因素,应严格控制拌合过程中的施工质量,确保拌合熟料的均匀性。

7.2.4对初步确定使用的混合料,应进行重型击实试验,计算最佳含水率和最大干密度,并进行7d无侧限抗压强度的试验,无侧限抗压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7.2 质量检验7.2.1、基床底层及基床以下路堤工程质量检测按《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和《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规定的试验方法检验。

7.2.2、对需改良的土料种类、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按《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规定的试验方法检验。

7.2.3、改良土外掺料的种类及技术条件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检查每批产品的生产检验报告和产品合格证,并在料场的5个不同部位等量取样,总计取样不少于12kg,按有关规定试验方法进行检验。

7.2.4、对进入摊铺场地的混合料进土团粒的检查,在100m2面积内随机检查3个点。

检验方法:土团粒检查采用孔径为10mm的筛子,标准为不能有筛余量。

7.2.5、改良土填筑压实质量应符合验标的规定。

检验频数:沿线路纵向每100m每压实层抽样检验压实系数K (改良细粒土)6点,其中:左、右距路肩边线1m处各2点,路基中部2点,有反压护道地段每100m增加1个检测点。

检验方法:压实系数K检验宜用环刀法。

7.6、无侧限抗压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频数:每层每1000m2检查一组;检验方法:按《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规定的试验方法检验。

从已摊铺好填料的地段现场抽样,在室内按要求的压实度成型,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基床以下路堤压实标准基床底层路堤压实标准八、质量保证措施8.1确保工程质量的组织措施(1)在本工程中建立工程质量领导责任制,分部经理负主责,施工单位各级领导人和技术负责人对施工质量负相应的法律责任和技术责任。

认真落实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强化施工管理,规范市场行为,明确责任,确保优质工程。

(2)强化质量意识,认真贯彻落实“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把创优工作贯穿到施工生产的全过程。

在施工队伍选配、机构设置、施工方案、管理制度等方面紧紧围绕创优目标,以保证和提高工程质量为主线,全面组织施工生产。

(3)强化质量保证体系,配齐配强有关人员,做到各级领导、业务部门、现场指挥、作业班组质量责任明确,考核奖罚及时,充分调动全体职工的创优积极性。

(4)加强与业主、监理、设计单位的密切配合,主动听取监理工程师的意见,实现“四位一体”联合创优的质量工作格局。

(5)选调精干的管理人员及施工队伍,强化职工质量意识教育,对参加施工的全体人员进行教育培训和技术考核,坚持持证上岗制度。

(6)健全内部检查制度,实行施工技术部门管理、安全质量部门监控的监管分立体制,立足自检自控,确保创优目标实现。

将现场质检工程师“一次检查合格率”作为考核指标,提高工程检查的严肃性、权威性。

(7)完善激励机制和约束手段,采取定期评比,奖优罚劣,实行质量否决制度,运用经济杠杆作用,确保工程质量。

(8)依据施工技术规范、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制定各工序、各环节的操作标准、工艺标准和检查标准。

对工序标准的执行情况做出记录,使各工序衔接有序。

8.2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措施(1)路堤填筑前先对地基处理进行检测,满足要求后可以进行路堤试验段填筑试验。

施工中做到装、运、摊、碾、试验机械设备配套。

严格按照上料、平整、碾压、检验四区段八流程分区控制,逐项工序检查验收,确保填筑质量。

路堤填筑前先对填料进行试验并进行试验段施工,收集有关资料以指导施工。

(2)路基填筑按照“快速施工、迅速封闭”的原则施工,并进行防排水措施处理。

路堤填筑沿横断面全宽、纵向分层填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