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储运课程设计
东北石油大学油气储运课程设计方案,油库课程设计方案
目录一、课程设计的基本任务1<一)设计的目的意义1<二)设计任务 2二、油库平面布置图及罐区布置图设计3 <一)油罐平面布置图设计及说明4<二)确定油库容量、油罐个数6<三)罐区平面布置图设计10三、防火堤高度的计算13<一)汽油区防火堤高度计算14<二)柴油区防火堤高度计算14<三)黏油区防火堤高度计算14四、鹤管数的确定 15<一)装卸各种油品需要的鹤管数16<二)作业线长度计算17五、工艺流程图设计21<一)汽油罐区流程图21(二>柴油罐区流程图21结束语 23一、课程设计的基本任务<一)设计的目的意义目的:全面了解油库布局,库容的确定,油罐选择,不同油品的罐区布置,铁路装卸流程及装卸方法,倒罐流程。
根据给定的油品的年周转量、油品的密度、周转系数等基础数据,熟练地计算不同油品油库防火堤高度,油品鹤管数,铁路作业线长度。
意义:1.它是协调原油生产、原油加工、成品油供应及运输的纽带,是国家石油储备和供应的基地,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军队后勤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2.油库可以保证在两次来油间歇中有足够的油品供应市场,保证企业的生产和生活的要求。
油库是协调原油生产,原油加工,成品油供应及运输的纽带,是国家石油储备和供应的基地,它对于保障国防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具有着相当大的作用和相当重要的意义。
合理的设计油库的容量及合理的油库流程,保证供应,完成油品的正常输转对满足企业的生产和生活的要求,也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重要性: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带动国内外对石油的需求一路攀升,尤其近几年来石油消耗量年年猛增,油库新建和扩建工程逐年增多;随着我国能源安全战略方针的提出,建设国家石油储备库提到了议事日程,并进入了实施阶段。
在此形势下,石油库的设计任务将愈加繁重。
建设油库是为了保证石油安全,石油安全是保证国家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石油安全在中国的经济可持续发展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油气储存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重庆科技学院《油气储存技术》课程设计报告学院: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专业班级:油储2013-2 学生姓名:学号:设计地点(单位)设计题目:某石油公司RI商业油库设计-油库总图设计完成日期:2016 年 12月 23 日指导教师评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成绩(五级记分制):指导教师(签字):目 录11 绪论 .............................................................................................................................................. 1 2基础数据资料 ................................................................................................................................ 2 3油库库址选择 ................................................................................................................................ 3 4 油库建设规模确定即油罐的选型 .. (4))n (a h 87654321S S S S S S S S S b V+++++++-⨯=+ (9)........................................................................................................................................................ 11 ........................................................................................................................................................ 11 柴油区油罐布置如图所示: ......................................................................................................... 12 ........................................................................................................................................................ 12 ........................................................................................................................................................ 12 ........................................................................................................................................................ 12 汽油区罐区宽度196.68m ,长129.6m 。
油气储运安全技术与管理课程设计
油气储运安全技术与管理课程设计一、背景介绍石油和天然气是现代社会的重要能源,其生产、储存、运输过程中安全是至关重要的。
在这一背景下,油气储运安全技术与管理课程应运而生。
本文将从课程设计的角度探讨油气储运安全技术与管理的基本概念、主要内容和教学方法。
二、课程目标油气储运安全技术与管理课程旨在通过理论讲授和实践操作使学生掌握以下知识和能力:1.掌握油气储运安全的基本概念和规范要求;2.熟悉油气储存和运输设备以及其维护和检修;3.熟悉油气储运过程中的安全预防、事故处理和应急措施;4.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5.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三、课程内容1. 油气储存技术与设备本章主要介绍油气储存的技术和相关设备。
包括不同类型的储罐和出口设备,以及与储存有关的安全隐患和控制措施。
2. 油气运输技术与设备本章主要介绍油气运输的技术和相关设备。
包括管道、船舶、卡车等运输方式和与运输有关的安全隐患和控制措施。
3. 安全管理与规范要求本章主要介绍油气储运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和规范要求。
包括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安全评估和风险控制等方面内容。
4. 应急措施与事故处理本章主要介绍油气储运过程中的应急措施和事故处理。
包括紧急救援、事故调查、危险源削减等方面内容。
四、教学方法1.提供教材和课堂讲解;2.布置课外阅读和作业;3.安排实践操作和模拟演练;4.组织学生参观实际场地和现场考察;5.鼓励学生进行文献调研和专题报告;6.提供案例分析和讨论。
五、课程评估课程评估是评价学生学习成绩和课程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
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课堂参与、作业完成情况、实践操作成绩、期中期末考试等多项因素。
同时,也将对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进行评估。
六、总结油气储运安全技术与管理课程是油气领域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从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课程评估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建议。
希望有关教育部门和教师可以参考本文,推动油气储运安全技术与管理课程的进一步发展和优化。
油气储存技术与管理课程设计报告
油气储存技术与管理课程设计报告重庆科技学院《油气储存技术与管理》课程设计报告院(系):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专业班级:油气储运学生姓名:学号:设计地点(单位) K713设计题目: 油库蒸发损耗量计算及油气回收工艺设计完成日期: 2012 年 7 月 6 日指导教师评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成绩(五级记分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指导教师(签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摘要本文根据课程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对油库蒸发损耗量进行计算及油气回收工艺设计,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加深对油库蒸发损耗量和油气回收工艺的理解,为以后的工作打好基础。
根据设计任务书所给数据,计算油品静止储存损耗和发油损耗来计算大呼吸损耗,运用瓦廖夫斯基-契尔尼金公式、API公式、康士坦丁诺夫公式、日本资源能源厅公式、API经验公式、美国环保局公式等公式计算出小呼吸损耗,并且通过VB语言编程实现可视化计算。
然后进行损耗计算对比和损耗计算差异分析。
最后是对油气回收工艺作经济性分析,对其不同的回收工艺方法作简单的介绍,制作出关于对油气回收的工艺设计。
关键词:蒸发损耗差异分析油气回收工艺设计目录1油品蒸发损耗基础计算 (1)2 小呼吸损耗计算对比分析 (10)2.1瓦廖夫斯基—契尔尼金公式 (10)2.1.1瓦廖夫斯基—契尔尼金公式的假设条件 (10)2.1.2对瓦廖夫斯基—契尔尼金公式的分析 (10)2.2康士坦丁诺夫公式 (10)2.2.1推导康士坦丁诺夫公式的假设条件和推导方法 (10)2.2.2对康士坦丁诺夫公式的分析 (10)2.3美国API理论公式和经验公式 (11)2.3.1 API理论公式的推导 (11)2.3.2对API理论公式的分析 (11)2.3.3对API经验公式的分析 (11)2.4美国环保局经验公式 (12)2.5日本资源能源厅公式 (12)3大呼吸损耗计算对比分析 (13)3.1 静止储存损耗 (13)3.2发油损耗 (13)3.3大呼吸损耗计算对比 (14)4油气回收工艺 (15)4.1 油库的油气回收的意义 (15)4.2油气回收装置的技术经济分析 (16)4.3 油气回收工艺技术 (17)4.3.1 吸附法 (17)4.3.2 吸收法 (17)4.3.3 冷凝法 (17)4.3.4 直接燃烧法 (18)4.3.5 膜分离法 (18)4.4油气回收设计 (18)5 结论 (20)参考文献 (21)附录VB程序编程代码 (22)1 油品蒸发损耗基础计算1.1 某油田有一个500003m 的原油外浮顶罐,直径60m ,采用带风雨档的气托弹性填料一次密封,当地年平均风速为3.8m/s ,年平均大气压力Pa=747mmHg ,原油的雷特蒸汽压为360mmHg ,密度为8903/m kg ,储存温度为30度,计算该浮顶罐每年周转20次时的全部损耗。
油气储运工程施工课程设计
油气储运工程施工课程设计简介油气储运工程是指针对石油、天然气等资源进行储运的工程。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选取适当的工艺和设备,并进行相应的施工工作。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油气储运工程施工的相关知识,本文将介绍一个基于油气储运工程的课程设计。
设计目标本次课程设计的目标是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油气储运工程施工的过程,并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具体而言,课程设计需要完成以下目标:1.掌握油气储运工程施工的基本原理和知识。
2.熟悉油气储运工程施工过程的方案设计、设备选型、安装调试等基本流程。
3.学会运用理论知识和技能,完成一个具体的油气储运工程施工实践案例。
设计内容阶段一:基础学习本阶段的学习内容包括但不限于:1.油气储运工程施工基本概念和原理;2.油气储运工程施工设计的基本流程;3.油气储运工程施工中常用的设备和工艺。
阶段二:案例分析本阶段的学习内容包括但不限于:1.研究一个具体的油气储运工程施工案例;2.分析该案例的设计方案和施工过程;3.着重研究该案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案。
阶段三:实践操作本阶段的学习内容包括但不限于:1.进行油气储运工程施工操作的模拟训练;2.完成一个具体的油气储运工程施工实践案例。
设计要求为了保证课程设计的效果,本设计有以下要求:1.学生需要按照上述阶段和内容,完成课程设计的全部内容;2.学生需要按时提交课程设计报告和实践成果。
总结本文介绍了一个基于油气储运工程的课程设计,目的是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储气工程施工的相关知识,并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课程设计包括基础学习、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三个阶段,要求学生按时完成。
相信通过这样的课程设计,学生们一定能够掌握油气储运工程施工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为未来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油气储运工程施工课程设计
目录1总则 (3)1.1编制说明 (3)1.2编制依据 (3)1.3编制原则 (3)1.3.1安全第一的原则 (3)1.3.2优质低耗的原则 (3)1.3.3方案优化的原则 (4)1.3.4确保工期的原则 (4)1.3.5科学配置的原则 (4)1.3.6合理布局保护环境的原则 (4)1.4本工程采用的技术规范 (4)2工程概况 (5)2.1工程概况 (5)2.2施工场地条件 (5)2.3实施目标 (5)3施工准备 (6)3.1技术准备 (6)3.2物质、劳动力组织准备 (6)3.3施工现场准备 (6)3.4后勤保障及紧急处理措施 (6)3.4.1 后勤保障 (6)3.4.2紧急处理措施 (7)3.5控制和降低成本措施 (8)4施工技术方案、施工方法 (9)4.1施工工序 (9)4.2主要施工技术措施 (9)4.2.1施工准备 (9)4.2.2管沟回填 (9)4.2.3回填要求 (9)4.2.4回填保护措施 (10)5施工组织机构和施工人员机构 (11)5.1施工组织管理机构 (11)5.2劳动力部署及任务划分 (13)5.3劳动力组织计划 (13)6投入该施工的机构准备 (14)6.1机具设备计划 (14)6.2主要机具设备性能简介 (14)6.2.1 湿地推土机 (14)7工期保证措施 (15)7.1 计划控制 (15)7.1.1 施工总体计划 (15)7.1.2 保证工期方案 (15)7.1.3 质量控制计划 (15)7.1.4 物资、材料供应计划 (16)7.1.5 进度控制计划 (16)7.1.6 应变计划 (16)7.2 合同控制 (16)7.3 现场控制 (17)7.4 施工调度控制 (17)8质量保证措施 (18)8.1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18)8.2安全技术保证措施 (18)8.3工程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19)8.4环境保护措施 (19)9现场临时用电、水设计方案 (21)10 施工平面布置图 (22)10.1施工平面布置的要求 (22)10.2施工平面布置图 (22)1总则1.1编制说明1.施工布置:见施工布置图。
油气储存技术课程设计
摘要通过查阅和参考油库设计手册和规范,对某分配油库进行工艺设计。
在本次课程设计中我将对以下内容进行确定:(1).确定油罐的种类及数量;(2).确定库内的运送方式;(3).确定铁路油品装卸方式、油罐车的车位数、铁路作业线的长度;(4).确定发油方式、汽车装油鹤管数;(5).确定装卸油泵及机组的型号及台数,输油鹤管的规格;(6).计算油库的装卸能力;(7).设计并绘制装卸油泵房工艺流程图。
在本次设计内容中油库的工艺计算主要包括:油罐的选用、铁路作用线的计算、油罐车的车位数计算、汽车装油鹤管数、泵的工艺计算、泵的选型、泵的校核、管道规格计算及选型等。
在设计报告中我将对以上设计内容进行详细的说明和阐述。
关键词:油罐铁路装卸汽车鹤管数泵房工艺油库装卸能力目录摘要 (1)1 基础资料 (4)2 油罐的设计计算 (5)2.1油罐类型的选择及数量的确定 (5)3 铁路装卸区的工艺计算与设计 (7)3.1 铁路油罐车车位数的计算 (7)3.2 铁路作业线的布置、栈桥长度及鹤管数的确定 (8)3.3 铁路油品的装卸方式 (8)4 汽车装油鹤管数及发油方式的确定 (9)4.1 汽车装油鹤管数的计算 (9)4.2 油库的发油方式及库内运送方式 (9)5 工艺管线的计算 (10)5.1管道流量的计算 (10)5.2管径的计算及选型 (10)5.2.1输油管的选择 (10)5.2.2鹤管的选择 (12)5.2.3 集油管的选择 (13)6 泵的计算与选型 (15)6.1 泵流量的确定 (15)6.2 泵扬程的确定 (15)6.2.1排除管路的阻力损失计算 (15)6.2.2吸入管的阻力损失计算 (16)6.2.3集油管的阻力损失计算 (16)6.2.4鹤管的阻力损失计算 (16)6.2.5输送高度计算 (17)6.3 油泵的选型 (18)6.4确定泵的安装高度 (19)6.5鹤管气阻的校核 (21)6.5.1 航空汽油鹤管 (21)6.5.2 97#车用汽油鹤管 (22)6.5.3 农用柴油鹤管 (22)7 真空泵的选择 (23)7.1真空泵的选择计算 (23)7.1.1 航空汽油真空泵选择计算 (23)7.1.2 航空汽油真空泵校核计算 (24)7.1.3 97#车用汽油和农用柴油真空泵选择计算 (24)7.1.4 97#车用汽油和农用柴油真空泵校核计算 (25)8 油库的装卸能力 (26)8.1 同时装卸罐车数及装卸时间、流量 (26)9 装卸油泵房工艺流程设计 (27)9.1泵房工艺流程设计原则 (27)9.2 装卸油泵房工艺流程图 (27)10 结论 (28)参考文献 (30)1 基础资料油库为铁路来油,汽车油罐车和桶装发油。
化工类油气储运工程专业实验课程设计 (2)
化工类油气储运工程专业实验课程设计一、实验背景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油气储运装置、设备及管路的模拟实验,掌握化工类油气储运工程的基本操作和技能。
同时,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加深对储运工程及其相应原理的理解。
二、实验内容及步骤1.实验设备本次实验设备包括储罐、管道、泵站、流量计、液位计等。
其中,储罐用于存储原料和成品油,管道用于输送原料和成品油,泵站用于提升储罐内部原料和成品油的压力,流量计用于测量管道流量,液位计用于测量储罐液位。
2.实验前准备(1)整理所需实验设备及工具,检查是否齐全。
(2)将所需的实验原料、试剂、药品等物料按照实验要求准备好。
(3)检查各设备是否正常工作、管路是否通畅,并进行必要的清洗和消毒。
3.实验步骤(1)储罐加料:将所需原料加入储罐内,并测量储罐内液位。
(2)原料输送:将储罐内原料通过管道输送至目标地点,并测量管道流量。
(3)原料加工:将输送至目标地点的原料进行必要的加工处理。
(4)原料产品储存:将原料的加工处理后的产品存入储罐内,并测量储罐内产品液位。
(5)成品输送:将成品油通过管道输送至目标地点,并测量管道流量。
(6)成品储存:将成品油存入储罐内,并测量储罐内成品油液位。
4.实验数据处理根据实验数据,进行相关计算和分析,包括:(1)储罐液位及液位变化量的计算。
(2)管道流量及输送量的计算。
(3)产品成分及质量的分析比较。
(4)处理实验数据,得出相应的处理结果。
三、实验注意事项(1)实验过程中,应注意安全,避免因操作不当或设备故障所造成的意外事故。
(2)各设备在使用前应做好检查和清洁工作。
(3)各种药品及试剂应按照存放要求储存,并做好标识。
(4)实验结束后,应及时将实验设备、管路、药品等清洗干净,并保持干燥通风。
四、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学习了化工类油气储运工程相关操作技能和实验原理,通过处理实验数据,我们对储运工程及其相应原理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同时,我们在实验过程中也理解了化工工程的安全操作和注意事项,增加了我们在实际工作中的实践经验。
课程设计油气储运工程专业
课程设计油气储运工程专业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掌握油气储运工程专业基础知识,包括油气储运的基本原理、工艺流程及主要设备。
2. 理解油气储运工程领域的技术标准、规范及安全要求。
3. 了解油气储运行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油气储运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2. 培养学生设计简单油气储运系统及设备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使其能在实际工程项目中与他人有效合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油气储运工程专业的热爱,激发其学习兴趣。
2. 树立学生的安全意识,使其认识到遵守行业规范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使其关注油气储运对环境的影响。
本课程针对油气储运工程专业学生,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制定具体、可衡量的学习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提高实践能力,培养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为未来从事油气储运相关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油气储运工程基本概念:包括油气储运的基本原理、工艺流程、主要设备及其功能。
教材章节:第一章 油气储运工程概述内容列举:油气储运的基本过程、主要设备类型及功能、工艺流程图解析。
2. 油气储运技术标准与规范:介绍油气储运行业的技术标准、规范及安全要求。
教材章节:第二章 油气储运技术标准与规范内容列举:国内外技术标准、规范体系、安全环保要求、质量检验与控制。
3. 油气储运系统设计:培养学生设计油气储运系统及设备的能力。
教材章节:第三章 油气储运系统设计内容列举:设计原则、系统设计方法、设备选型与布置、管道设计计算。
4. 油气储运工程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油气储运工程案例,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章节:第四章 油气储运工程案例分析内容列举:案例解析、问题分析、解决方案、经验总结。
5. 油气储运新技术与发展趋势:介绍油气储运领域的最新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教材章节:第五章 油气储运新技术与发展趋势内容列举:新兴技术、发展趋势、行业前景。
(完整版)球罐油气储运毕业课程设计
摘要球罐是一种工业使用储存介质的压力容器,作为一种有效的,经济的压力容器而广泛应用。
球罐具有占地少,受力情况好、承压能力高,分片运输到现场安装成形、容积的大小基本不受运输限制等其它压力容器无可比拟的优点。
在石油、化工、城市燃气、冶金等领域广泛用于存储气体和液化气体。
球罐的大型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多个学科和技术领域。
本文针对1160m3丙烷气球罐设计、制造中的几个关键技术——球罐选材、结构设计和强度校核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完成了如下工作:查阅有关球罐设计的文献,在系统了解球罐结构设计及制造方法的基础上,完成文献综述的撰写;对球罐选材进行分析比较,最终制球形储罐》对球罐进行结构与强度设计计算;进行球罐图纸绘制,完成球罐装配图及各主要零部件图。
关键字:球罐;压力容器;强度计算AbstractSpherical tank is a storage medium industrial use of pressure vessels, as an effective, economical and widely used pressure vessel. Spherical with as mall footprint, the force of good, to the site installations lice shape, size largely unaffected by transport capacity constraint sand other pressure vessels unparalleled advantages. In petroleum, chemical city gas, metallurgy and other fields widely used to store gas and liquefied gases. The large-scale tank is a complicated systematic project, which involves multiple disciplines and technical fields. In this paper,1160m3 balloon propane tank design and manufacture of several key technologies-tank material selection, structural design and strength check of other aspects of the study, complete the following tasks: access to thetank design literature, in the systematic understanding of the ball tank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s, based on the literature review completed writing;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of the spherical tank selection,and ultimately determine the use of 16MnR;the tank" structural and strength of spherical tank design calculations; for spherical drawings, assembly drawing sand the completion of the main components spherical map.Key words:spherical;pressurevessel;strength calculation目录摘要 (1)Abstract (2)第1章绪论 (5)1.1球罐的特点 (5)1.2球罐分类 (5)1.3球罐的发展历史 (5)1.3.1球罐的发展 (5)1.3.2我国球罐的发展现状 (6)第 2 章设计参数确定及材料选择 (8)2.1设计参数 (8)2.1.1压力 (8)2.1.2温度 (8)2.2丙烷物性及历史介绍 (9)2.2.1丙烷的性质 (9)2.2.2主要用途 (9)2.2.3丙烷的历史 (10)2.3球罐的选材准则 (10)2.3.1钢材的力学性能 (11)第 3 章结构设计 (13)3.1球壳的设计 (13)3.2球罐的结构设计应包括如下的内容: (13)3.3球罐结构的类型及几何尺 (13)3.3.1球壳的设计 (14)第4章壁厚计算和强度校核 (15)4.1球壳计算 (15)4.1.1计算压力 (15)4.1.2球壳各带厚度计算 (16)4.1.3环境温度下球壳计算应力 (16)4.2球罐质量计算 (17)4.3地震载荷计算 (18)4.3.1自振周期 (18)4.3.2地震力 (19)4.3.3风载荷计算 (19)4.3.4弯矩计算 (20)4.3.5支柱计算 (20)4.3.5.1单个支柱的垂直载荷 (20)4.3.5.2组合载荷 (22)4.3.5.3单个支柱弯矩 (22)4.3.5.4支柱稳定性校核 (25)4.3.5.5地角螺栓计算 (27)4.3.5.6支柱底板 (27)4.3.5.7拉杆计算 (28)4.3.5.8拉杆与支柱连接焊缝强度验算 (30)参考文献 (32)结束语 (33)第1章绪论1.1 球罐的特点与圆筒形储罐相比,球罐的优点是:球罐是生产实际中应用比较广泛的压力容器。
油气储运课程设计——站内管道及壁厚设计
重庆科技学院《油气集输工程》课程设计报告学院: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专业班级:学生姓名: 学号:设计地点(单位)石油科技大楼K804设计题目: 某低温集气站工艺设计——站内管道及壁厚设计完成日期:年月日指导教师评语:成绩(五分记分制):指导教师(签字):摘要对于压力高,产气量大的气井,再气体中主要组分甲烷外,还有含量较高的硫化氢,二氧化碳,凝析油以及呈液态和气态的水分,在这种情况下,宜采用低温分离的流程,即在集气站用低温分离的方法,分离出天然气中的凝析油。
使管输天然气的烃露点达到管输的标准要求,防止烃析出影响管输能力,对含硫天然气而言,脱除凝析油能避免天然气脱硫过程中的溶液污染。
我们小组本次课程设计的要求是进行低温集气站进行的工艺设计。
任务主要包括节流阀选型计算;安全的选型(不同位置);乙二醇注入量的计算;凝析油回收量的计算;流程图和平面布置图;站内管径及壁厚设计;分离器计算(两相及旋风)。
本文站内工艺管道及壁厚设计中不考虑管内的压降,利用经济流速,流量来确定管子的内径,再根据管线的设计工作压力,管线的内径,焊缝系数,钢材屈服极限,设计系数,腐蚀余量来确定管壁的厚度,在此设计中引用了节流阀设计小组设计的节流后温度,压力数据,来辅助设计管径和壁厚。
主要针对6号,7号气井管线的管径和壁厚设计,在考虑整个系统的正常工作范围内且满足设计所给我工作条件时,全面考量到各设备之间连接的管道的能够正常工作,管道就相当于纽带一样,作用十分的重要。
通过气井产量、进站压力、以及进站温度等数据,对管道的管径和壁厚进行计算,并根据计算结果对设备进行选型。
目录目录 (1)1绪论 (2)2 天然气基本特点介绍,计算参数设定 (3)2.1 天然气分类及性质介绍 (3)2.1.1 天然气按矿藏特点分类 (3)2.1.2 按天然气的烃类组成分类 (3)2.1.3按酸气含量分类 (4)2.2天然气的压缩系数 (4)2.3井场基础资料 (4)3第一段管路设计 (5)3.1基本参数计算 (5)3.2管径及壁厚计算 (7)3.4常见钢管材质屈服极限 (8)3.3附加裕量对壁厚公式的修正 (8)3.5 设计系数F取值 (9)3.6焊缝系数取值 (9)3.7管道的强度校核 (10)4第二段管道的设计 (11)4.1 基本参数计算 (11)4.2 管径及壁厚计算 (12)5 第三段管线设计 (14)5.1 基本参数计算 (14)5.2 管径及壁厚计算 (15)6 管道的选型 (16)6.1第一段管道的选型 (17)6.2第二段管道选型 (17)6.3第三段管道的选型 (17)7 总结................................................... 错误!未定义书签。
油气储运技术教案
油气储运技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油气储运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掌握常见的油气储存设备和管道输送系统的工作原理;3.学习油气储运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和环境保护措施;4.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油气储存设备1.油气储存设备的分类和特点–常见的油气储存设备:罐式储罐、球式储罐、卧式储罐等;–不同类型设备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2.罐式储罐–罐式储罐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罐底排水系统和防火措施。
3.管道输送系统–管道输送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输送过程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第二课时:油气储运安全管理1.油气泄漏事故及其危害性–不同类型的泄漏事故及其影响;–泄漏事故的防范措施。
2.安全管理措施–油气储运过程中的安全防护措施;–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应急处理方法。
3.环境保护措施–油气储运对环境的影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应对措施。
第三课时:实践操作与案例分析1.油气储存设备操作演练–学生分组进行罐式储罐操作实验;–演练中注意安全操作规范和应急处理方法。
2.案例分析–分析实际发生的油气储运事故案例;–总结事故原因和解决方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1.教师讲授:通过讲解、示范等方式,介绍油气储运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图片展示:使用图片、图表等辅助材料,直观地展示油气储存设备和管道输送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3.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油气储存设备的实际操作演练,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发生的油气储运事故案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评价方式1.平时表现:考察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包括课堂参与、讨论、提问等。
2.实践操作评估:评估学生在油气储存设备操作演练中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安全意识。
3.案例分析报告:要求学生撰写油气储运事故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其问题解决能力和综合素养。
以上是一份关于油气储运技术教案的编写内容,该教案旨在通过系统地介绍油气储存设备、管道输送系统以及安全管理措施等内容,培养学生对油气储运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储运课程设计
C12储运《油气储运安全技术与管理》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时间与指导教师1、设计时间:1月5日至1月18日2、指导教师:竺帪宇二、设计题目:第一组:某罐区有2个2000 m3的拱顶轻柴油罐,2个2000m3的单盘式内浮顶油罐。
消防管道的长度按320+K(K为学号后两位数乘以15)。
水的流速一般为1.5--2.5m/s,泡沫混合液的流速一般不大于3m/s。
第二组:某罐区有2个3000 m3的拱顶轻柴油罐,2个3000m3的单盘式内浮顶油罐。
消防管道的长度按220+K(K为学号后两位数乘以15)。
水的流速一般为1.5--2.5m/s,泡沫混合液的流速一般不大于3m/s。
第三组某罐区有2个1000 m3的拱顶轻柴油罐,2个1000m3的单盘式内浮顶油罐。
消防管道的长度按280+K(K为学号后两位数乘以15)。
水的流速一般为1.5--2.5m/s,泡沫混合液的流速一般不大于3m/s。
第四组某罐区有2个5000 m3的拱顶轻柴油罐,2个5000m3的单盘式内浮顶油罐。
消防管道的长度按350+K(K为学号后两位数乘以15)。
水的流速一般为1.5--2.5m/s,泡沫混合液的流速一般不大于3m/s。
三、计算内容:1.泡沫混合液流量2.泡沫产生器的确定3.泡沫液总储量的计算4.消防水池的容量计算5.泡沫比例混合器的确定6.泡沫混合液管道和消防冷却水管道的计算7.消防水泵和泡沫泵的选取8.消火栓数量的确定四、设计依据或参考资料1. 《石油库设计规范》(GB 50074—2002)·中国计划出版社2. 《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151—2010)·中国计划出版社3. 《油库加油站安全技术与管理》范继义·中国石化出版社·2010年4. 《泵和压缩机》姬忠礼·石油工业出版社·2011年5. 《工程流体力学》袁恩熙·石油工业出版社·2012年。
油气储运课表
油气储运课表课程概述油气储运是指对石油和天然气进行收集、储存、运输和分配的过程。
在全球范围内,油气储运是石油和天然气行业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涉及到多个领域的知识和技能。
本课程旨在介绍油气储运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并探讨与之相关的关键问题。
课程目标1.理解油气储运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掌握常见的油气储存技术;3.熟悉油气管道运输系统的设计与管理;4.了解液化天然气(LNG)和液化石油气(LPG)的生产与运输;5.分析并解决与油气储运相关的问题。
课程安排第一周:介绍与概述•油气储运的定义与重要性•全球能源需求与供应•油气储存与供应链管理第二周:油藏工程基础知识•油藏特征与分类•储层岩石性质与测井技术•油藏开发与生产第三周:油气储存技术•原油储存与调度•天然气储存与压缩•地下气体储存库设计与管理第四周:油气管道运输系统•油气管道的基本原理与分类•管道设计与建设•管道运输的安全管理第五周:液化天然气(LNG)生产与运输•LNG的生产过程和工艺•LNG船舶和储罐设计•LNG进口和出口终端的建设与管理第六周:液化石油气(LPG)生产与运输•LPG的生产过程和工艺•LPG储罐和装卸设备设计•LPG供应链管理和市场发展趋势第七周:油气储运中的环境保护与安全管理•油气泄漏事故防范措施•废水处理和废弃物处理技术•安全监测和紧急响应机制第八周:案例分析和问题解决通过分析真实案例,讨论并解决与油气储运相关的问题,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评估方式•课堂参与和讨论:20%•作业和小组项目:40%•期末考试:40%参考教材1.Gary J. Plisga, William L. Leffler, and James G. Speight (2014).Oil and Gas Pipelines: Integrity and Safety Handbook.2.Ramesh Singh (2018). LNG: A Nontechnical Guide.3.Michael D. Holloway and William J. Wiegand (2019). Introduction toNatural Gas Processing.以上为《油气储运课表》的详细内容,本课程将全面介绍油气储运的相关知识和技术,帮助学生掌握该领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能。
化工类油气储运工程专业实验课程设计
化工类油气储运工程专业实验课程设计背景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发展,油气储运工程专业作为一个新兴的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油气储运工程的发展与现代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它涉及到石油、天然气、化学品等重要能源与化工原料的生产、储存和运输。
油气储运工程专业实验课程设计旨在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实践性强的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油气储运工程的基本理论与实践技能,为他们未来从事相关领域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实验目的本实验课程设计的目的在于:1.让学生深入了解油气储运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方法。
2.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3.加强学生对化工类实验室安全规范的认识和理解。
实验原理本实验课程设计主要涉及到以下方面的实验原理:1.石油、天然气等油气储运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2.常见的油气储运设备的结构和原理,例如管道、储罐、泵站等。
3.实验过程中可能涉及到的重要化学反应方程式及其解析。
实验内容本实验课程设计将包括以下实验内容:实验一:原油的物性测试1.实验目的:通过对原油的密度、黏度、水分和硫含量等物理性质的测试,深入了解原油的基本特性。
2.实验原理:依据国家标准,使用恒温浴或恒温振荡仪对原油的密度、黏度、水分和硫含量等进行测试和分析。
3.实验步骤:1.将样品放入恒温浴或恒温振荡仪中,调整温度至设定值;2.取出样品进行密度和黏度的测试;3.取出样品进行水分和硫含量的测试。
实验二:管道传输实验1.实验目的:通过对油气在管道中的传输过程进行观测和分析,了解管道原理和管道传输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2.实验原理:将原油注入一段标准长度、内径和材质的管道中,观测油气的传输过程并采样进行后续分析。
3.实验步骤:1.准备石油或天然气样品;2.用泵将样品注入标准管道中;3.观察和记录油气的传输过程,采集样品进行后续分析。
实验三:储罐容积测试实验1.实验目的:通过对储罐的容积测试,了解储罐的结构和原理,加深对储罐的理解。
油气储运设备 说课
说课演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XXXXXXXXX系:XXXXX 2015年1月
目 录 一、课程设计 二、课程内容
三、教学设计
四、学情分析
五、课程考核
一、课程设计
1、课程性质 2、课程目标 3、使用教材·
1.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介绍油气储运工程 的主要动力设备和油气储运常用 管道、设备的基础课程,使学生 了解设备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 水力学基础、应用特性、防腐、 绝热等,能够进行简单的操作和 维修等。
3
利用网络资源, 通过媒体教学, 弥补传统教学 的缺点,更好 的发挥传统教 学的主导作用。
媒体教学
网络资源
传统教学
(三) 学生学法设计
4、 参与实践 3、 加强复习 2、 作业巩固 1、 老师讲授
四、学情分析
知识储备
困难分析
解决措施
五、课程考核
考核方式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开卷 与闭卷相结合的方式。综合考查学生对所学 内容的理解和实际表现,力求全面、客观反 映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本领。
二、课程内容
1.教学内容 2.重点难点 3.课时分配
1.教学内容
本书分上下两篇,上篇为泵与压缩机,下篇为储存与 热力设备。本学期主要讲授下篇的储存与热力设备的内容。
第一部分:泵与压缩机 第二部分:储存设备 第三部分:管材与阀件 第四部分:热力设备 第五部分:防腐与绝热
2.重点难点
课程重点:
储存设备及附件的种类、结构、作用及应用。 管材及阀件的种类、参数及应用。
(一) 教学过程设计 (二) 教学方法手段
(三) 学生学法设计
(一)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问题)
教学 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科技学院课程设计报告院(系):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号:设计地点(单位)石油与安全科技大楼K713设计题目:某分子筛吸附脱水工艺设计—画流程图和平面布置图完成日期: 2014 年 6月 17 日指导教师评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成绩(五级记分制):_______________指导教师(签字): _______________引言中国天然气生产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1949-1995年)为起步阶段,天然气年产量由0.112亿立方米增至174亿立方米,年均增长仅3.8亿立方米;第二阶段(1995-2009年)为快速发展阶段,天然气年产量由174亿立方米增长到841亿立方米,期间累计增长量是1995年前的近4倍,年均增长高达47.6亿立方米。
中国天然气产量开始高速增长始于2004年,之前的同比增长率大多不超过10%,而2004年之后,以年均约18%的增速增长。
权威机构分析,天然气将是未来世界一次能源中发展最快的一种。
因此,提高天然气的质量是刻不容缓的事情。
其中天然气脱水是提升天然气的质量一个重要环节。
天然气的脱水方法多种多样,按其原理可归纳为低温冷凝法、吸收脱水法和吸附脱水法三种。
吸附法脱水由于其具有高的脱水深度、装置简单、占地面积小等优点,在天然气深度脱水、深冷液化和海上平台等方面居于不可动摇的地位。
目录引言 (I)摘要 (1)1基本设计 (2)1.1 设计原则 (2)1.2气质工况及处理规模 (2)2分子筛脱水工艺流程 (3)2.1分子筛的选择 (3)2.2流程选择 (3)2.3再生方法选择 (5)2.4工艺参数优选 (6)2.5工艺流程图见附录一 (6)2.6分子筛脱水工艺流程介绍 (6)2.7注意事项 (7)3平面布置图 (8)3.1站面平面布置基本要求 (8)3.2设备平面布置图见附录二 (8)4总结 (10)参考文献 (11)附录一 (12)附录二 (13)摘要本设计中原料气的压力为5MPa,温度为26℃,设计规模为12万方/天,要求脱水到1ppm以下。
根据分子筛的特点及要求脱水深度选择吸附剂,比较两塔吸附与三塔吸附效益,从而选择合适的流程,将三种再生方法进行比较,选择合适的再生方法,即加热再生法,然后绘制出双塔吸附脱水工艺流程图草图。
根据同组同学的吸附塔设计、冷凝器设计、分离器设计、加热器设计,可以确定分离器为立式重力型分离器,换热器采用套管式换热塔,吸附塔用4A型分子筛。
根据SY/T 0076-2003《天然气脱水设计规范》 GB 50350-2005《油气集输设计规范》等规范绘制出某分子筛吸附脱水工艺设计的流程图和平面布置图。
吸附法脱水是利用某些多孔性固体吸附天然气中的水蒸气。
吸附是指气体或液体与多孔的固体颗粒表面相接触,气体或液体与固体表面分子之间相互作用而停留在固体表面上,是气体或液体分子在固体表面上浓度增大的现象。
这类吸附,当气体压力降低或系统温度升高时,被吸附的吸附质可以容易地从固体表面脱附下来,而不改变气体原来的性状。
吸附和脱附为可逆过程,工业上利用这种可逆性,借以改变操作条件,使吸附的物质脱附,达到使吸附剂再生、回收或分离吸附质的目的。
目前常用的吸附剂有活性铝土、活性氧化铝、硅胶和分子筛四大类。
通常应根据工艺要求进行经济比较后,选择合适的吸附剂。
关键字:分子筛吸附脱水工艺流程图平面布置图1基本设计1.1 设计原则(1)贯彻国家建设基本方针政策,遵循国家和行业的各项技术标准、规范。
(2)贯彻“安全、可靠”的指导思想,紧密结合上、下游工程,以保证中央处理厂安全、稳定地运行。
(3)根据高效节能、安全生产的原则,采用先进实用的技术和自控手段,实行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实现工艺、技术成熟可靠、节省投资、方便生产。
(4)充分考虑环境保护,节约能源。
1.2气质工况及处理规模气体处理规模:1.2×105 m3/d原料气压力:5 MPa原料气温度:26 ℃脱水后含水量:≤1 ppm天然气气质组成见表1-1。
表1-1 天然气组成表组分甲烷乙烷丙烷异丁烷正丁烷异戊烷正戊烷已烷二氧化碳氮气硫化氢体积含量95.6 0.6 0.08 0.02 0.01 0.01 0.03 3.02 0.040.02642分子筛脱水工艺流程2.1分子筛的选择分子筛通常分为X 型和A 型两类。
它们的吸附机理是相同的,区别在于晶体结构的内部特征。
A 型分子筛具有与沸石构造类似的结构物质,所有吸附均发生在晶体内部孔腔内。
X 型分子筛能吸附所有能被A 型分子筛吸附的分子,并且具有稍高的容量。
13X 型分子筛中吸附像象芳香烃这样的大分子。
根据表2-1,选用用球形4A 分子筛吸附脱水,已知4A 分子筛的颗粒直径为3.2mm ,堆密度为660kg/m 3,吸附周期采用8小时。
表2-1常用分子筛的性能表2.2流程选择吸附和脱附为可逆过程,工业上利用这种可逆性,借以改变操作条件,使吸附的物质脱附,达到使吸附剂再生、回收或分离吸附质的目的。
本装置所处理的湿净化气流量为1.2×105m 3/d (20℃、101.325kPa 标准状态下)。
对于这样规模较大的分子筛脱水装置,可以采用2个吸附塔或3个吸附塔两种方案(分别型号孔直径吸附质分子 排除的分子 应用范围4A4直径<4A 的分子,包括以上各分子 直径>4A 的分子如丙烷等 饱和烃脱水5A5直径<5A 的分子包括以上各分子 直径>5A 的分子,如异构化合物及4碳环化合物 从支链烃及环烷烃中分离正构烃、脱水10X8直径<8A 的分子,包括以上各分子 二正丁基胺及更大分子芳烃分离13X10直径<10A 的分子包括以上各分子(C 4H 9)3N 及更大分子同时脱水、CO 2、H 2S 等简称两塔方案、三塔方案)。
而相同工艺不同方案的操作情况与投资数据却完全不同,现将两塔方案、三塔方案的操作情况与投资情况进行比较,从而选择出最佳方案。
在两塔流程中,一塔进行脱水操作,另一塔进行吸附剂的再生和冷却,然后切换操作。
在三塔或多塔流程中,切换的程序有所不同,通常三塔流程采用一塔吸附、一塔再生、一塔冷吹同时进行。
表2-2 三塔方案(常规)时间分配表吸附器0~8h 8~16h 16~24h分子筛脱水塔A 吸附加热冷却分子筛脱水塔B 冷却吸附加热分子筛脱水塔C 加热冷却吸附由表2-2可以看出,在三塔方案中,加热炉连续工作,并且冷吹再生时间长,期间的加热、冷却功率相对较小,三塔流程灵活性较高。
表2-3两塔方案(常规)时间分配表吸附器0~8h 8~16h分子筛脱水塔A 吸附加热/冷却分子筛脱水塔B 加热/冷却吸附由表2-3可以看出,分子筛两塔脱水装置运行时,始终保持一塔处于吸附状态,另一塔处于再生状态。
因此,加热炉操作不连续,点火、停炉频繁,不利于装置的长周期正常、平稳运行,且会造成一定的热损失。
但两塔流程简单,其吸附时间增长,能耗大大降低。
两塔流程较三塔流程减少1座吸附塔,大大节约了设备采购费用。
由于设备数量的减少,操作维护费用也将大大降低。
同时,由于减少了设备、工艺管线的数量,实际上也相应削减了管线、设备穿孔泄露的风险,提高了安全可靠性。
且吸附、再生、冷却过程为密闭过程,对环境污染少。
两塔流程由装填有分子筛的两个塔组成,假设塔2在进行干燥,塔1在进行再生。
在再生期间,所有被吸附的物质通过加热而被脱吸,为该塔的下一个吸附周期作准备。
湿原料气一般经原料气过滤分离器,除去携带的液滴后自上而下地进入分子筛脱水塔(塔2),进行脱水吸附过程。
脱除水后的干气一般经产品气粉尘过滤器除去分子筛粉尘后,作为本装置产品气输送出去。
且选用两塔流程仍有扩建空间。
若以后天然气处理量逐步增大,可能导致分子筛床层内气体流速增大,部分分子筛被击碎,并被原料气携带进入粉尘过滤器,造成粉尘过滤器滤网堵塞,装置运行不平稳。
则可对分子筛脱水工艺流程进行改造,在原两塔的基础上增加一台同规格的分子筛干燥塔,将“两塔流程”改为“三塔流程”,同时增加配套的自控系统,以完成扩建。
因此,本设计中采取分子筛两塔吸附脱水流程。
2.3再生方法选择对固定床气—固吸附而言,主要有三种再生方法:(1)温度转换再生法:加热再生完全后,吸附剂需要冷却。
图2-4 温度转换再生示意图(2)压力转换再生法:其原理是低压使水脱附从而再生。
(3)冲洗解吸再生法:其原理是用某种合适的气体冲洗吸附剂床层,达到解吸而再生的目的,升高温度或降低压力均有利于冲洗解吸。
降压脱附虽然具有能耗低、再生时间短、操作方便等优点,但由于被吸附的产品气体在脱附时不能回收,且还需部分产品气作为吹扫之用,因而效率低,在产品的纯度与效率间存在矛盾,工业上使用不多。
升温脱附是工业上常用的方法。
这是基于所有干燥剂的湿容量都是温度随温度上升而降低这一特点来实现的。
通常采用预热的解吸气体通过床层以升高吸附剂温度使吸附质脱附,并将吸附质带出吸附剂床层,从而实现吸附剂再生的目的。
加热再生完成后,吸附剂床层需要冷却,然后重新开始吸附操作。
冷却过程通常以都以冷却流进行冷却。
2.4工艺参数优选分子筛脱水由吸附和再生两部分组成,吸附采用双塔流程,再生加热气和冷吹气采用干气,加热方式采用导热油炉加热。
其主要设备由分子筛吸附器、再生气加热炉、再生气冷却器、再生气分离器。
选用4A分子筛脱水,其特性如下:分子筛粒子类型:直径3.2mm条形分子筛的有效湿容量:8kg(水)/100kg(分子筛)分子筛堆积密度:660kg/m3分子筛比热:0.96kJ/(kg·℃)瓷球比热:0.88kJ/(kg·℃)操作周期为8小时,再生加热时间为4.5小时,再生冷却时间为3.2小时,操作切换时间为0.3小时。
加热炉进口温度为30℃,加热炉出口温度为275℃。
2.5工艺流程图图2-52.6分子筛脱水工艺流程介绍附录一为吸附法脱水流程。
原料气自上而下流过分子筛吸附塔进行吸附脱水,脱水后的干气含水小于1 ppm,分子筛出口原料气经分子筛出口过滤器除去其中夹带的分子筛粉尘和杂质后进制冷单元。
分子筛干燥器采用两塔操作流程,8小时自动切换1次,原料气切换到已再生完毕的分子筛吸附塔进行吸附脱水,水饱和的吸附塔经再生、冷吹完成再生过程。
再生气可以用干气或原料气,将气体用热油导热的方式进行加热,加热到一定温度后,进入吸附塔再生。
当床层出口气体温度升至预定温度后,则再生完毕。
此时将加热器停用,再生气经旁通入吸附塔,用于冷却再生床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