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临床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课件PPT

合集下载

临床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PowerPoint演示文

临床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PowerPoint演示文

触大量锰尘,可致职业性锰中毒。表现为头晕、头痛、恶心、嗜睡、记忆力下降、
性功能减退、易兴奋、肌张力增强、四肢僵硬、语言不清、震颤、共济失调等,
早期以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和神经衰弱综合征为主。
钴(了解)
(一)钴的代谢 1、来源:经消化道和呼吸道吸收。以肝、肾、骨骼含量较高。 2、去路:尿、肠道、汗、头发等。 (二)钴的生物学作用 钴是vitB12的组成成分。参与造血、促进RBC的成熟;参与脱氧胸腺嘧啶核苷
红细胞代谢紊乱(自学) 内分泌疾病的生物化学诊断 神经、精神疾病的生物化学 妊娠的临床生物化学 体液肿瘤标志物 治疗药物浓度监测 自动生物化学分析仪的应用与原理
微量元素与维生素的代谢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重要微量元素的代谢
铁碘 锌硒铜铬
锰 钴 有害的微量元素
维生素的代谢 脂溶性维生素 VitA vitD vitE vitK
(一)铬的代谢
铬(了解)
1、来源:外源性物质。经口、呼吸道、皮肤和肠道吸收,入血与TRF结合运至 肝及全身。以肌肉、肺、肝脏和胰含较高。
2、去路:肾、胆汁、肠道和皮肤。
(二)铬的生物学作用
1、促进胰岛素的作用及调节血糖。
2、降低血浆胆固醇的作用。
3、促进蛋白质代谢和生长发育。
(三)铬缺乏症
铬缺乏表现为高血糖、高血脂等症状。
各组织器官。以视网膜、胰腺及前列腺含锌量较高。
2、去路:由消化道、肾、肝、乳汁及头发排泄。失血是丢锌的主要途径。 (二)锌的生物学作用 1、锌作为多种酶的功能成分或激活剂。 2、促进机体生长发育。锌是调节DNA复制、转录DNA聚合酶的必需成分。缺
锌----伤口难愈合、性器官发育不全或减退、机体发育不良,儿童缺锌易导致 侏儒症。

2024生物化学第六版课件

2024生物化学第六版课件

生物化学第六版课件目录•生物化学概述•蛋白质结构与功能•酶与维生素•糖代谢途径及调控•脂类代谢途径及调控目录•核酸结构与功能•生物氧化与能量转换•基因表达调控•细胞信号转导途径•现代生物化学技术01生物化学概述生物化学定义与特点定义生物化学是研究生物体内化学分子与化学反应的科学,探讨生命现象的化学本质和规律。

特点生物化学以分子水平研究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揭示生命活动过程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转化。

生物化学研究历史与现状历史生物化学的发展经历了从静态生物化学到动态生物化学的演变,逐渐深入到分子水平和基因水平的研究。

现状现代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等学科交叉融合,形成了系统生物学等新兴领域,推动了生命科学的发展。

生物化学方法可用于检测生物体内各种化学物质的含量和变化,为疾病的早期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疾病诊断生物化学研究有助于揭示药物与生物体内靶分子的相互作用机制,为新药的设计和开发提供理论指导。

药物研发生物化学指标可用于监测疾病的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

治疗监测生物化学在医学领域重要性02蛋白质结构与功能蛋白质组成与分类蛋白质基本组成蛋白质由氨基酸组成,包括20种常见氨基酸,每种氨基酸具有不同的结构和功能特点。

蛋白质分类根据蛋白质的结构、功能和来源,可将其分为酶、抗体、激素、结构蛋白等多种类型。

指蛋白质中氨基酸的线性排列顺序,决定了蛋白质的基本性质和功能。

一级结构指蛋白质分子中局部的空间结构,主要包括α-螺旋和β-折叠等,对蛋白质的稳定性和功能发挥重要作用。

二级结构指整个蛋白质分子的三维空间结构,由一级结构和二级结构共同决定,对蛋白质的功能具有重要影响。

三级结构指由多个蛋白质亚基组成的复杂蛋白质分子的结构,亚基之间通过非共价键相互作用,共同发挥特定的生理功能。

四级结构蛋白质结构层次及特点蛋白质功能与作用机制酶催化作用蛋白质作为酶,能够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加速生物体内各种化学反应的进行。

临床生化检查PPT课件

临床生化检查PPT课件

元素 1、增高:FBG > 7.0mmol/L---高血糖症
心肌 标志
生理性↑:餐后1/2~1h, 摄糖过多 病理性↑:糖尿病,内分泌疾病,应激性
高血糖,药物影响,其他。
甲功 检查
2、降低:FBG < 2.8mmol/L---低血糖症
生理性↓:饥饿,长期剧烈运动,妊娠期 病理性↓:胰岛素过多,缺乏抗胰岛素激素
血脂
体恒定供能来源,存在于β脂蛋白和
检查
乳糜微粒中,血中TG直接参与CHO及
无机 元素
CE形成,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 【参考值】 ≤1.7mmol/L
心肌 【临床意义】 标志 1.升高:冠心病、原发性高脂血症、肥胖症等
甲功 检查
2.降低:甲亢、严重肝病、肾上腺皮质功能 降低、低(无)β脂蛋白血症等。
无机 【参考值】 <5.2mmol/L
元素 【临床意义】
心肌 标志
1.增高:动脉粥样硬化、高脂血症、胆道梗阻、 肾病综合征、糖尿病、甲减等
甲功 2.降低:严重肝病(肝黄,门脉性肝硬化) 、贫
检查 血、营养不良、甲亢、恶性肿瘤。
Chapter7 临床常用生化检查
血糖 (二)血清甘油三脂测定
代谢 【原理】 TG由肠道摄取入血,肝脏也合成。机
检查 温开水中,5min内服完并计时,于30min,1h,2h,
3h抽静脉血1ml,每次抽血后留尿标本送检。
血糖 代谢 血脂 检查 无机 元素 心肌 标志 甲功 检查
(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 葡萄糖耐量曲线
Chapter7 临床常用生化检查
血糖 (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代谢 【临床意义】
无机 ④妊娠期,复摄甲糖正亢常后,肝,病为血时耐糖出糖浓现现度糖象急尿。剧者升;高,短时

最新医学课件 生物化学检验讲学课件

最新医学课件 生物化学检验讲学课件
数据是3.0V、3.0mA,按乙图测得数据是2.9V、4.0mA,由
此可知按__甲_图所示的电路测量的误差较小, Rx的真 实值更接近于__1_0_00Ω 。
V
V
· ·· RX A
A
RX
·


两次接触,那个表示数变化明显 , Rx就与那个表“近接”
3.替代法测量电阻
(1)原理
利用伏安法测电阻,无论电流表内接还是电流
Pb
S1
用电阻箱和电流表测量 用电阻箱和电压表测量
替代法
1
RL
S
1.电路原理图
2
A
R0
2.实验步骤如下: a.按原理图连好电路,电阻箱阻值调至最大值 b.单刀双掷开关置于1位置,读出电流表读数I c.将单刀双掷开关置于2位置,调节电阻箱使电流 表的读数仍为I d.读出电阻箱的阻值R0,即为该灯泡正常工作时 的电阻,即RL=R0
9
三、生化检验的发展
临床生化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它是许多相 关学科(化学、生理学、药理学、病理学、临 床医学等)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结果。1918 年Dichtuity首先以“临床化学”作为教课书名 公开出版。1931年,Van Slyke出版以《临床化 学》为名的专著。标志这一学科的初步形成。
但早在3000年前就有人发现了疾病可引起 体液成分的变化。最早注意到的是尿液中的蛋 白和糖 。
2.生物化学检验
主编 李
1.丁香园

2.生物谷

3.检验医学信息网
4.检验医学网

5.检验天空网

(7)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计算法 (不计电源内阻)
(2)电路
V
A
RX
V
A· · RX

临床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PowerPoint演示文PPT文档144页

临床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PowerPoint演示文PPT文档144页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华盛顿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克 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 19、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
临床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 PowerPoint演示文
16、人民应该为法律而战斗,就像为 了城墙 而战斗 一样。 ——赫 拉克利 特 17、人类对于不公正的行为加以指责 ,并非 因为他 们愿意 做出这 种行为 ,而是 惟恐自 己会成 为这种 行为的 牺牲者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柏拉图 18、制定法律法令,就是为了不让强 者做什 么事都 横行霸 道。— —奥维 德 19、法律是社会的习惯和思想的结晶 。—— 托·伍·威尔逊 20、人们嘴上挂着的法律,其真实含 义是财 富。— —爱献 生
END

《生物化学》全套PPT课件

《生物化学》全套PPT课件

研究对象
生物大分子(蛋白质、核酸、多糖等 )及其相互作用;生物小分子(氨基 酸、脂肪酸、糖类等)及其代谢;生 物体内能量转化与传递等。
2024/1/26
4
生物化学发展历史及现状
发展历史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生物化学逐渐从生理学和有机化学中独立出来,成为 一门独立的学科。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生物化学的研究领域和深度不断 拓展。
胆固醇的生理功能
胆固醇在体内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如参与胆汁酸的合成、 构成细胞膜、合成类固醇激素和维生素D等。
胆固醇代谢异常与疾病
胆固醇代谢异常可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如高胆固醇血症 、动脉粥样硬化等。因此,维持胆固醇代谢平衡对于预防 和治疗相关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26
06 基因表达调控与疾病关系
2024/1/26
入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分解,释放大量能量。
2024/1/26
03
甘油代谢途径
甘油在体内可转化为磷酸二羟丙酮,进而进入糖酵解途径分解产生能量
,或转化为葡萄糖等供能物质。
24
磷脂代谢途径探讨
磷脂的合成与分解
磷脂合成主要发生在肝脏和肠黏膜细胞中,以甘油二酯为骨架,通过CDP-甘油二酯途径 合成不同种类的磷脂。磷脂的分解则通过磷脂酶的作用,水解生成甘油、脂肪酸和磷酸等 产物。
2024/1/26
三级结构
整条肽链中全部氨基酸残 基的相对空间位置,包括 结构域、超二级结构等。
四级结构
由多个具有独立三级结构 的亚基组成的复杂空间结 构。
10
蛋白质功能多样性
催化功能
作为酶催化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
运输功能
如载体蛋白,血红蛋白运输氧气等。
营养功能

临床常用生物化学检测-PPT课件

临床常用生物化学检测-PPT课件
本章重点、难点内容及习题
第一节 血糖及其代谢产物的检测
一、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检测
空腹血糖是诊断糖代谢紊乱的最常用和最重 要的指标。标本不同,其检测结果也不相同, 其中以空腹血浆葡萄糖检测较为方便,且结果 也最可靠。FBG易受肝脏功能、内分泌激素、 神经因素和抗凝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且不同 的检测方法,其结果也不尽相同。
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葡萄糖耐量试验是检测葡萄糖代谢功能的试验, 主要用于诊断症状不明显或血糖升高不明显的 可疑糖尿病。GTT有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口 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现多采用WHO推荐的 75g葡萄糖标准OGTT,分别检测FPG和口服 葡萄糖后30min、lh、2h、3h的血糖和尿糖。 正常人口服一定量的葡萄糖后,暂时升高的血 糖刺激了胰岛素分泌增加,使血糖在短时间内 降至空腹水平,此为耐糖现象。当糖代谢紊乱 时,口服一定量的葡萄糖后血糖急剧升高,或 升高不明显,但短时间内不能降至空腹水平(或 原来水平),此为糖耐量异常或糖耐量降低。
2.判断(耐量异常)IGT:FPC<7.0 mmol/L, 2hPG为7.8-11.1mmol/L,且血糖到达高 峰时间延长至lh后,血糖恢复正常的时间延 长至2-3h以后,同时伴有尿糖阳性者为 IGT。IGT长期随诊观察,约1/3能恢复正常, l/3仍为IGT,l/3最终转为糖尿病。IGT常见 于2型糖尿病、肢端肥大症。甲状腺功能亢 进症、肥胖症及皮质醇增多症等。
(2)病理性减低:
①胰岛素过多,如胰岛累用量过大、口服降糖药、 胰岛B细胞增生或肿瘤等
②对抗胰岛素的激素分泌不足,如肾上腺皮质激素、 生长激素缺乏
③肝糖原贮存缺乏,如急性肝坏死、急性肝炎、肝 癌、肝淤血等
④急性乙醇中毒 ⑤先天性糖原代谢酶缺乏,如I、Ⅲ型糖原累积病等 ⑥消耗性疾病,如严重营养不良、恶病质等 ⑦非降糖药物影响,如磺胺、水杨酸、吲哚美辛等 ⑧特发性低血糖。

2024版年度生物化学说课ppt课件

2024版年度生物化学说课ppt课件

目录•课程介绍与目标•生物大分子结构与功能•生物小分子代谢与调控•基因表达调控与疾病关系•实验技能培养与实践环节安排•课程考核方式与评价标准课程介绍与目标01生物化学是研究生物体内化学过程和分子相互作用的科学。

02生物化学在医学、农业、工业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03生物化学对于理解生命现象和疾病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生物化学定义及重要性掌握生物化学基本概念、原理和实验技能。

了解生物化学在医学、农业等领域的应用。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化学和生物学基础,良好的实验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

课程目标与要求01选用国内外知名教材,如《生物化学原理》、《Lehninger Principles of Biochemistry 》等。

02内容安排包括蛋白质结构与功能、酶学、生物膜与物质运输、糖代谢、脂代谢、氮代谢、基因表达调控与疾病等章节。

实验课程包括基本实验操作、生物大分子分离纯化技术、酶动力学测定等实验项目。

教材选用及内容安排02生物大分子结构与功能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蛋白质的高级结构二级、三级和四级结构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氨基酸的线性排列蛋白质的功能催化、运输、免疫、调节等蛋白质结构与功能01020304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核苷酸DNA的双螺旋结构碱基配对、磷酸二酯键等RNA的种类与功能mRNA、tRNA、rRNA等核酸的功能遗传信息的储存、传递和表达01020304单糖的结构与性质双糖的结构与性质多糖的结构与性质糖类的功能葡萄糖、果糖等蔗糖、麦芽糖等淀粉、纤维素等能量储存、结构支持、生物识别等生物小分子代谢与调控糖原合成与分解体内多余的葡萄糖在肝脏和肌肉中合成糖原储存,需要时糖原分解补充血糖。

非糖物质在肝脏中转化成葡萄糖,维持血糖稳定。

磷酸戊糖途径葡萄糖在细胞质中通过磷酸戊糖途径产生大量的NADPH ,为细胞合成反应提供还原剂。

糖酵解途径葡萄糖在细胞质中被分解成丙酮酸,释放少量能量。

三羧酸循环丙酮酸进入线粒体,经过一系列反应彻底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释放大量能量。

生化检验课件.ppt

生化检验课件.ppt
敏感的指标,其血清水平与冠心病发病率呈负相 关。急性心肌梗塞时,Apo-A 1 水平降低。Ⅱ 型糖尿病Apo-A 1 值常偏低,其心血管并发症 的发生率增高。脑血管病变,肾病综合征、肝衰 竭以及Apo-A 1 缺乏症时Apo-A 1 水平也降低。
二)载脂蛋白 B测定
[参考值] ELISA法:男为1.01±0.21g/L;女 为1.07±0.23g/L
血钾症,高于5.5mmol/L为高血钾症。
2、低血钾症见于: (1)摄取不足: (2)丢失过多: (3)葡萄糖与胰岛素同时使用,周期性麻痹
和碱中毒等,钾过多转入细胞内。
3、高血钾症见于: (1)摄入过多; (2)排泄困难; (3)细胞内钾大量释出; (4)细胞外液因失水或休克而浓缩,使血钾
[临床意义] 血清Apo-B水平升高与动脉粥样硬化、 冠心病发病呈正相关,Apo-B的上升较LDL-C和 CHO的上升对冠心病风险度的预测更有意义,此 外,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对胰岛素有抵抗的Ⅱ 型糖尿病、胆汁淤积、肾病综合征和妊娠时, Apo-B也升高,Apo-B降低见于低β-脂蛋白血症、 Apo-B缺乏症、肝硬化。
[临床表现]
1、增高 见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原发性高脂血症、 肥胖症、阻塞性黄疸、糖尿病、肾病综合征等。
2、降低 见于甲状腺功能减退、肾上腺功能减退及严重 肝衰竭。
二、血清脂蛋白检测
一 ) 脂蛋白电泳测定
[参考值]
电泳法:乳糜微粒( CM)为阴性,HDL为30%~40%, LDL为50%~60%,VLDL为13%~25%。
旁腺功能亢进症
(3)服用VitD过多 (4)骨病 (5)某些肿瘤:肾癌,肺癌,急性白血病等 (6)长期制动引起骨脱钙

临床常用生物化学检验ppt课件

临床常用生物化学检验ppt课件

3、噻嗪类利尿剂、大剂量糖皮质激素等
4、胰腺病变、妊娠呕吐、脱水
血糖降低
生理性 饥饿或剧烈运动时 病理性 1、 用量过多或降糖药过量,胰岛ß 细胞瘤 等胰岛素过多 2、缺乏抗胰岛素的激素、肾上腺糖皮质激 素、生长激素等 3、肝糖原贮存缺乏性疾病:重症肝炎、肝 硬化等 4、长期营养不良、不能进食等
2、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二、血糖检查
1、空腹葡萄糖测定
2、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1、空腹葡萄糖测定
原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标本采集方法
注意事项
8h内禁饮食、吸烟,停用胰岛素和降糖药,避免精神紧张、剧烈运动, 避免溶血,立即送检
正常参考值
3.9~6.2mmol/L
临床意义 血糖增高
生理性 餐后、高糖饮食、情绪激动 病理性 1、DM、皮质增醇多症、甲亢等 2、颅脑损伤、心肌梗死等应激状态
2、血清钠测定
标本采集方法与注意事项同血清钾测定 正常参考值
135~145mmol/L
临床意义
血清钠减低
摄取不足:长期低盐饮食、营养不良、饥饿 胃肠道失钠失水:幽门梗阻、呕吐、腹泻、肠胆胰瘘 肾失钠:肾小管病变、反复使用利尿剂、肾上腺皮质功能 减退、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 皮肤性失钠:大面积烧伤、大量出汗只补水不补钠等 大量引流浆膜腔积液、酸中毒
临床意义
血清钾减低
摄取不足:胃肠功能紊乱、长期无钾饮食、 术后长期禁食等 丢失过多:严重呕吐、长期腹泻、瘘管引流 长期使用强利尿剂、肾上腺皮质 功能亢进等 钾向细胞内转移:碱中毒、胰岛素治疗、周 期性麻痹
高钾血症:血清K﹥5.5mmol/L 临床症状:神经肌肉症状,如肌肉酸痛、苍白和
肢体湿冷等缺血现象,严重者心跳可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 ppt课件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  ppt课件
ppt课件 53

ppt课件54源自 H-H公式血液pH主要是由[HCO3-]/[H2CO3]缓冲对所决 定,据H-H公式运算 pH=6.103+log
HCO3代谢因素 呼吸因素
H2CO3= α × PaCO2
( α 为CO2在血液中的溶解系数)
ppt课件 55
血气分析仪测定原理及仪器结构
目前的血气分析仪主要由专门的气敏电极 分别测出 O2 、 CO2 和 pH 三个数据,再参考 Hb 及体温的数据计算出其他诊断参数。 其结构组成基本一般包括电极( pH 、 PO2、 PCO2 )、进样室、 CO2 空气混合器、放大器 元件、数字运算显示屏和打印机等部件, 进行自动化分析,其所需样品少,检测速 度快而准确。
血清钠:135~145mmol/L
血清氯:96~106mmol/L
脑脊液氯: 120~130mmol/L
ppt课件 48
低钾血症 K+<3.5mmol/L
排出增多 摄入不足 血浆稀释 跨细胞转移
胃肠道丢失 肾脏丢失
利尿剂 肾上腺皮质激素
原因和机制
碱中毒 碱性药物
ppt课件
49
高钾血症 K+>5.5mmol/L
ppt课件 35
血 脂 紊 乱 与 动 脉 样 硬 化
总胆固醇(TC)升高 甘油三酯(TG)升高
HDL-C和apoA1降低
LDL-C和apoB升高 Lp(a)和hsCRP
ppt课件
36
水、电解质平衡与酸碱平衡紊乱的检测
ppt课件
37
缓冲体系 肺 肾脏
水 、 电 解 质 、 平 衡
内 环 境 稳 定
28
Apo-E

第二章--生物化学检验基本知识PPT课件

第二章--生物化学检验基本知识PPT课件

2024/10/16
12
二、生物化学检验报告单的发放
即使是临床医护人员能够通过“医院信息系统(HIS)”在医生 工作站直接读取检验结果的临床科室或医疗单位,实验室也 应该用电话向临床报告,这是考虑到临床一线医护人员可能 会忙于抢救而不能及时观察到检测结果需要提醒的缘故。
“危急值”报告不同于“急诊检验”报告,是两个完全不同
4.技术要求高的检测项目 检测系统本身的不稳定因素,影响检验结果可靠性的检
验项目,或者检测系统本身存在着影响检验质量的诸多人
为环节,对检验人员的理论和技能要求较高的检验项目。
(三)急诊生化检验
急诊检验是实验室为了配合临床对危、急、重症患者的诊 断和抢救而实施的一种特需检验。如血气分析、电解质、 淀粉酶、心肌标志物、血糖等。
2.标本难以获得的检测项目
某些检验项目的标本获得比较困难,或者因为标本数 量极少,对标本的处理和保存都不能按规定要求和程序 进行,甚至不能进行复检的检验项目。
2024/10/16
8
一、生物化学检验的项目
3.发病率低或成本高的检测项目 由于某疾病的发病率很低造成标本数量过少或检验成 本过高的检验项目。
2024/10/16
15
第二节 生物化学检验的标本
一、标本的采集
生物化学检验最常用的标本是血液,其次是尿液,此外还有 脑脊液、浆膜腔积液、羊水等各种体液。 正确采集标本是获得准确、可靠检验结果的关键。
标本采集时应尽可能避免一切干扰因素,选择最佳的采集时 间,减少饮食和药物影响,减少昼夜节律带来的干扰。对于 有创伤性的操作,操作前应先与患者沟通建立互信,消除患 者的恐惧和紧张情绪。
剂及抗凝原理;尿液标本的采集方法;标本收检、分离、储存和转运;生物 化学检验项目类型;危急值、危急值报告的概念;检验报告单的发放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第二相反应——结合反应 (1)结合反应的作用及目的:其目的是将 经第一相反应后具有较弱极性基因的物质或直接 结合非营养物质,增加其极性和水溶性。改变其 生物溶性及分子大小的溶解度,利于胆、肾排出 体外。 (2)结合反应的场所 (3)供给结合反应的物质
结合反应的主要类型
反应类型 葡萄糖 醛酸结合 硫酸结合
水化
甘氨酸
酰基转移酶
S-腺苷蛋氨酸 甲基转移酶 (SAM)
谷胱甘肽(GSH) 谷胱甘肽-S-转 移酶
H2O
环氧水化酶
线粒体 酰基辅酶A
胞液
生物胺、吡啶喹啉、异 吡唑等
微粒体 卤化有机物、环氧化物、 溴酚酜、胰岛素等
微粒体 不稳定的环氧化物
(三)生物转化的特点: 1、连续性:指的是一种物质的生物转化需连续 地进行几种化学反应,最终将这一些物质清除至体 外。 2、多样性:同一类物质可因结构的差异而进行 不同类型的反应。甚至同一物质经不同的生物转化 途径而产生不同的转化产物。 3、解毒与致毒的两重性(失活与活化双重性)。 一种物质经生物转化后,其毒性可能减弱(解 毒),也可能增强(致毒)。
反应,再经结合 而排出
黄曲霉毒素B1 环氧化黄曲霉 肝癌 毒素B1
生成黄曲霉素醇 类,再经结合而 排出
三、药物的生物转化 药物的生物转化主要在肝脏进行,以肝 细胞微粒体为主,其次是细胞可溶性部份, 也有少数在线粒体内进行,很少在肝外进行, 其药物的生物转化包括第一相反应和第二相 反应。 药物经生物转化引起药理活性的变化 (如下表)
第一节 肝脏的解剖结构特点及其生物化学功能
一、肝脏的解剖结构特点: (一)肝脏的双重供血 (二)肝脏的双重输出管道:
1、肝静脉输管道 2、胆道输出系统 (三)肝脏的显微结构及亚细胞结构特征 1、细胞表面有大量的为微绒毛。 2、肝细胞膜具有较高的通透性
(三)脂类代谢变化 1、脂肪肝的形成或者脂肪的沉积 2、血中酮体升高,酮血症的发生 3、血浆胆固醇酯/胆固醇比值下降,血浆脂 蛋白电泳谱异常,LDL积累。 4、胆固醇和磷脂明显升高。 5、胆汁排泄障碍引起脂肪消化吸收不良。
二、致癌物质的生物转化 许多致癌物质其实在体外是没有致癌作 用的,当一定量的这类物进入体内后,经肝 细胞微粒体加单氧酶系的作用被活化变为分 子 中 含 -N+- 、 -C’+- ( 阳 离 基 团 ) 的 亲 电 子 团 的终致癌物。
某些致癌物质的生物转化及致癌作用
致癌物质
活化产物
致癌作用 灭活反应
己酰基结合
结合基团的 直接供体
尿苷二磷酸葡 萄糖醛酸 (UDPGA)
3’-磷酸腺苷-5磷酸硫酸 (PAPS)
乙酰辅酶A
酶类 葡萄糖醛酸基 转移酶 硫酸转移酶
乙酰基转移酶
酶定位 底物类型
微粒体 酚、醇、羧酸、胺、羟 胺、磺胺、巯基化合物 等
胞液 醇、酚、芳香胺类
胞液 芳香胺、胺类、氨基酸
甘氨酰基结合 甲基结合 谷胱甘肽结合
★ 与清蛋白第二位点结合的胆红素结合松散、 不牢固,易被置换为游离的胆红素,此种胆红素为 脂溶性的,可透过生物膜进入细胞,血脑屏障,胎 盘等产生毒性作用。引起胆红素脑病。
第二节 肝脏的生物转化作用
一、生物转化的概述 (一)概念: 1、外界性的 2、内源性产生的 所谓生物转化指的是:机体对许多外源性或 内源性非营养物质进行化学转变,增加其水溶性 (或极性),使其易随胆汁、尿排出,这种体内变 化过程称为生物转化。
(二)生物转化的类型 1、第一相反应——氧化、还原、水解反应。 ①氧化反应: ◆ 单氧酶系(混合功能氧化酶) ◆ 胺氧化酶 ◆ 脱氢酶系 ②还原反应 ◆ 硝基还原酶 ◆ 偶氮还原酶 ③水解反应 参与反应的酶有:酯酶、酰胺酶及糖苷酶等。
多环芳烃(3,4- 7,8-二氢二醇-9,皮肤癌肺癌 经重排,水化再
苯并芘)
10环氧苯比芘
经结合(与GSH等
结合)而排出
芳香胺类(2-酰 硫酸乙酰氨基 膀胱癌、肝 被其他亲核基团
氨基芴,AAF) 芴
癌、乳 癌等 结合而灭活
二甲基氨基偶 N-SO3-O-甲基 大鼠肝癌 氮苯(DAB) 氨基偶 氮苯
经 脱甲基、羟化
2、胆红素的生成
血红素+O2 血红素加氧酶系(NADPH及NADPH细胞色素P450还原酶) 微粒体中
胆绿素 +
胆绿素还原酶 胞液
NADPH+H+
胆红素
3、胆红素在血液中的转运 ★ 胆红素清蛋白复合物 ★ δ~胆红素运输 ①胆红素-清蛋白复合物的形式存在和运输:血 液中主要以胆红素-清蛋白复合物的形式存在和运输 ★ 清蛋白分子 有两个结合胆红素的位点:一般 情况下,胆红素与第一位点结合:分子以1:1的形式 存在并运输,此种结合比较紧密,并为水溶性的, 不能透过生物膜而进入细胞。并颗粒大,肾脏不能 过滤尿中无比种胆红素。
变化类型 药理活性丧失
举例 苯巴比妥 羟化 羟基苯巴比妥 氯环嗪 氧化 N-氧化氯环嗪
代谢活化 药理活性改变 药理活性不变
偶氮磺胺 去氧安定
还原 磺胺 氧化 去氢皮质醇
异丙基异菸肼 N-脱烷基化 异菸肼 (抗抑郁作用) 可待因(镇咳作用) O-脱甲基吗啡
甲基安百他明 N-脱甲基 安百他生物化学诊断
概述: 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多功能的实质性器官,成
人肝重1.2~1.5kg,占体重2.0~2.5%。并且肝脏具有 特殊的组织结构。现已知其功能达1500多种,参与 机体内的一切物质代谢、肝脏不仅在糖类、脂类、 蛋白质、维生素和激素等代谢起重要作用,而且还 具有分泌、排泄和生物转化等重要功能。同时具有 调节血液容量、维持体液平衡和免疫吞噬作用。因 此肝脏对维持机体内外环境的稳定起着十分重要的 作用。
丙咪嗪 (抗抑郁)
N-脱甲基 去甲丙咪嗪
作用 催眠作用消失 抗组织胺作用 消失 抗菌作用 镇痛作用 抗结核作用
镇痛作用 觉醒作用
抗抑郁
毒性化
扑热息痛经N-羟化,还原后可与核酸结合引起蛋白质等 生物高分子相结合,引起肝细胞坏死
临床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 (二)
第三节 胆红素与胆汁酸代谢及其异常
一、胆红素代谢及其异常 (一)胆红素的正常代谢 1、胆红素的来源 ◆ 衰老红细胞破坏降解 ◆ 无效红细胞生成 ◆ 其他含血红素的蛋白质分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