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政策文献综述

合集下载

社会治理 文献综述

社会治理 文献综述

社会治理文献综述社会治理是指通过政府、社会组织、市民等各方面的努力,协同合作,共同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社会治理旨在实现社会的和谐与进步,构建一个公平、公正、安全、有序的社会环境。

本文将从社会治理的概念、发展历程、主要理论和实践经验等方面进行综述。

社会治理的概念最早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

当时,社会治理被定义为政府和社会组织通过政策和行动来解决社会问题和管理社会事务的过程。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社会治理的概念也逐渐演变和丰富。

现如今,社会治理被认为是政府、社会组织、市民等各方的共同责任,通过合作、协商、参与等方式,共同解决社会问题,实现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社会治理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政府主导的社会治理,以政府为主导,社会组织和市民的参与相对较少。

第二阶段是政府与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的社会治理,政府开始重视社会组织的作用,并与之合作共同解决社会问题。

第三阶段是政府、社会组织和市民共同参与的社会治理,强调政府、社会组织和市民三者之间的合作和共享责任,实现社会治理的共治。

社会治理的理论包括社会合作理论、社会契约理论、社会资本理论等。

社会合作理论强调社会成员之间的互助与协作,通过合作实现社会共同利益。

社会契约理论认为社会成员之间存在一种无形的契约关系,通过遵守契约约束来维持社会的秩序和稳定。

社会资本理论强调社会网络和社会信任的重要性,社会成员之间的互信和合作可以提高社会的治理效果。

社会治理的实践经验包括社会参与、社会调节、社会服务等。

社会参与是社会治理的重要手段,通过社会组织和市民的参与,可以提高社会决策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社会调节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通过调整社会利益的分配、社会关系的协调等方式,实现社会的平衡和稳定。

社会服务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通过提供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满足社会成员的基本需求,提高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总结而言,社会治理是一个复杂而多元的过程,需要政府、社会组织和市民等各方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2007-2010:社会政策综述

2007-2010:社会政策综述

年的中其十七大, “ 对 全面小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即“ 不仅注重经济 内涵,更要关注民生 、文化和生态
成领衔,有数百名专家学者参加的 , 题为 “ 中国社会
保障 改 革与 发 展战 略 研 究 ”的 课 题 也已 经完 威 。
的内涵 ”耐 ‘ , 科学发展” 则更是强调“ 根本” ‘ 是 发展” , “ 心” 是 “ 核 以人 为本” 。上述 新理念 ,使社会政策
8 6公共政策
2 0 ’.0 0: 0 7 2 1 社会政策 综述 木 _
唐 钧
摘要 : 四年来 ,社会政 策作 为一门应用社会科学 学科 ,已经 有了长 足的进步 ,不但在实 际 工作领域和推动公众参与方面做出了很大的成就 ,而且在建立基础理论和引进 国际经 验方面取得 了丰硕的成果。如果说前 3 年的改革开放是 “ O 以经济为中心” ,但四年来 ,已 经逐渐 向“ 以民生为中心”转变。 关键词 : 社会政策 ; 稳定发展 ; 民生
较偏重 总结 国内经验并加 以提升。 总 而 言 之 ,2 0 年 来 ,在 社 会 政 策 领 域 ,著 作 07
颇丰 ,以 “ 社会政 策”和 “ 会保障”为关键词 ,在 社 “ 知网”上查询 ,共有相关的文章 2 3 2篇 ; “ 54 在 人 大 资料 中心网” 上查询 , 共有相关}文章 6 篇。不过, I 勺 l 其 中大部分是社会保 障领域的论文。 如今在中国,打出 “ 社会政策”旗 号的教育科研 单位 日渐增多。除了在上个世 纪末 就成 立的 中国社

等方面,涌现 出一大批非常有价值的研究成 果。最 令人欣喜的是,这些 研究成果在世纪 工作 中迅速转
化 为政 策和 法 规 ,造福 于人 民大 众 。

社会工作立法的文献综述

社会工作立法的文献综述

社会工作立法的文献综述摘要:社会工作是社会建设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一项专业性和职业性的工作,我国的社会工作必须有完善的法律法规来引导、规范、推动和保障,但目前由于社会工作事业缺乏立法支持,致使社会工作不能全面系统地展开。

本文拟从社会工作发展的历史背景出发,结合境外社会工作的发展模式,在理顺社会工作立法的基本理路的基础上提出了推行本土化实践,实现社会工作的本土化立法。

关键词: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立法 ; 社会建设一、社会工作立法的概念对于社会工作立法的解读实质上就是要解决怎样把社会工作纳入到法律之中来的问题。

要想正确解读社会工作立法,就必须要理顺社会立法、社会法和社会工作立法三者之间间的差别和联系。

(1)社会立法的概念在英美法中,社会立法是对具有显著社会意义事项立法的统称,例如涉及教育、住房、租金、保健、福利、抚恤养老企及其他社会保障方面。

最早的社会立法当数《济贫法》,但最重要的社会立法应该是在19世纪,如当时有《工厂法》、《学徒健康法》和《劳工赔偿法》等。

[1]在我国,劳动法制、社会保障法制等为解决社会问题而制定、具有普遍社会意义、并以社会利益为本位的法律.通常被称为“社会立法”,其目的是为了维护社会弱势阶层的生存及增进社会整体的福利。

(2)社会法就社会法而言,在外延上,最广义的社会法即国家为解决各种社会问题而制定的有公法和与私法相融合特点的第三法域。

狭义的社会法指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

中义的社会位居于上述两者之间’。

其调整领域主要包括教育权利保障关系、社会保障关系、弱势群体保护关系以及其他应有社会法调整地关系。

[2](3) 社会工作立法目前对于社会工作立法的概念并不明晰,而我们平时谈及的“社会工作立法”更多地足指与社会上作有关的所有法律规范的总称。

更进一步说,社会工作立法则可看成是国家关于解决和预防社会问题、改善和管理社会生活、开展社会福利等方面社会工作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它是国家法律的一个组成部分。

社会政策文献综述

社会政策文献综述

就业社会政策文献综述引言:就业是民生之本,是社会公众维持生计、实现人生价值和进一步改善物质精神生活的基本途径;就业是安国之策,就业不仅关系到劳动力与其他生产要素的结合,是生产力发展的保证,同时也关系到亿万家庭的切身利益,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就业问题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所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能否把庞大的人口规模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转化为经济资源并加以有效利用,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决定我国能否保持资源比较优势以及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

一、何谓就业政策就业是指一定年龄阶段内人们所从事的为获取报酬或为赚取利润进行的活动。

就业的反函数是失业,失业是指具有劳动能力并有就业愿望的人处于没有就业岗位的状态。

实现就业必须具备三个要素:一是拥有就业愿望的劳动者;二是具有用人需求的用人单位;三是使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形成雇佣关系的“纽带”,例如信息交流、法律保障等。

就业政策又称劳动就业政策,常简称为就业政策,是指政府或其他组织为劳动者提供就业机会,合理分配就业机会,解决失业问题和保护劳动者权利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和。

就业社会政策的基本目标是满足劳动者就业的需要,维护与就业有关的各种合法权益。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有必要通过适当的就业政策去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以更加有效地满足劳动者的就业需要。

就业社会政策的内容包括:(1)促进就业机会增多的社会政策;(2)合理分配就业机会政策。

就业政策的对象是社会中的所有劳动者,它不能只考虑部分劳动者的利益而忽视其他劳动者的利益,因此,就业社会政策必然要涉及就业公平的问题;(3)增强劳动者利用就业机会的政策。

在世界各国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是,很多劳动者虽然有劳动能力,但是他们却不能够利用就业机会获得工作岗位,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们缺乏利用就业机会的能力。

劳动者利用就业机会能力的缺乏主要是由于他们的劳动能力低下,满足不了现代社会中日益提高的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同时,还由于这些劳动者缺乏求职技巧,不懂得展现自己,获取用人单位的信任,从而无法实现就业。

国内关于社会工作行动研究的文献综述

国内关于社会工作行动研究的文献综述

国内关于社会工作行动研究的文献综述在我国深化改革的时代背景下,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进程不断加快,社会层次的复杂性和社会问题的多样性更给社会治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近年来,社会工作在政府日渐重视的环境以及相关社会政策的“保驾护航”下发展迅速,在应对和解决社会矛盾、社会冲突和社会问题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但是,在社会工作红红火火发展的外表下,也隐含着危机和挑战。

例如,专业性体现不明显、服务成效不够凸显、本土化研究没有太多成果等问题,让“现实的残酷”成为社会工作在奔往“美好的愿景”路途中的“后腿”。

社会工作是一门应用型的专业,讲求在“行动”中发展,尽管社会工作实践经验的相关文章层出不穷,我们仍然不得不去思考经验和理论的关系,以及社会工作者是否在行动中进行理性的反思和批判?专业的研究是否又反过来促进社会工作的实践和社会问题的解决?因此,在社会工作实践领域的探索中,行动研究的方法论也逐渐进入学者们的视野。

那么,什么是行动研究?社会工作行动研究的情况?在社会工作中推展行动研究有何意义?笔者希望通过梳理目前国内关于社会工作行动研究的相关文献找出答案。

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行动研究行动研究的定义行动研究提出以来,许多学者尝试为“行动研究”定义。

郑金洲针对行动研究的不同定义,将行动研究的定义大致归纳为三种:1、行动研究即行动者用科学的方法对自己的行动所进行的研究。

这种定义强调行动研究的“科学性”。

2、行动研究即行动者为解决自己实践中的问题而进行的研究。

这种定义更关注行动研究对教育实践的“改进”功能。

3、行动研究即行动者对自己的实践进行批判性思考,以“理论的批判”、“意识的启蒙”来引起和改进行动。

这种定义突出了行动研究的“批判性”。

总体而言,在行动研究的定义中,行动者和研究者等共同参与研究实践活动,行动者对自己的实践进行反思、研究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实践工作更好地开展、强调在自然的实务情境下开展研究工作、研究结果难以普遍应用等相关核心要素是众学者所认可的。

关于“经济全球化对社会政策影响”的文献综述

关于“经济全球化对社会政策影响”的文献综述

关于“经济全球化对社会政策影响”的文献综述耿小茜贵州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全球化是时下的热点话题,关于经济全球化对社会政策造成了什么影响,我查阅了有关文献,发现各个学者对这个问题的观点各不相同,现对各学者的观点进行分析综合如下:一、经济全球化给社会政策带来了积极影响的观点及理由就社会政策的劳动就业政策方面来说有学者认为全球化进程能有效促进就业的路径选择。

经济全球化把所有国家都卷入了一场竞争。

各国面临全球性的就业岗位竞争。

因此,研究开放条件下的就业对于人口大国的各国来说意义重大。

为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要发挥自身比较优势,重视人力资源开发,将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

有学者认为融入全球化程度较高的国家并不必然存在较低水平的社会福利。

不能把全球化看成是纯粹外生的、强制性力量,因为这种界定忽视了国家精英阶层的积极作用。

借助民族国家的传统、有意识的政治行动、以及较完备的制度安排,全球化的影响可以变得更适度,或得以强化。

为应对逐步扩张的全球化进程,行之有效的制度安排不可或缺,各国会更积极地制定自己国家的有关政策。

全球化时代中国社会政策的转型.我国逐步放弃了在城市国有部门中原已初步形成的国家福利制度,而代之以“社会化”的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

其次,改革后则更加强调“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再有,从其主要经济目标方面看,改革后,通过压缩社会福利开支而降低劳动力成本和政府的负担,以达到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的目标。

最后,从主要社会目标方面看,改革后的社会福利制度则更关注于通过为穷人提供基本的社会保障而达到维护社会稳定的目标。

二、经济全球化给社会政策带来了负面影响的观点及理由更多专家学者都认为经济全球化对于社会政策的正面影响是非常明显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理由:英国著名的社会政策与社会福利学者罗伯特·平克认为全球化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各民族国家主导经济与社会政策的能力。

整个发达工业化国家内公民资格的真实地位受到损害。

社会治理文献综述

社会治理文献综述

社会治理文献综述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社会治理文献综述社会治理是适应社会转型、优化社会结构、转变政府执政理念、提高政府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把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战略任务。

围绕这一问题,各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了大量的学术研究,产生了丰厚的研究成果。

通过文献梳理,可以发现学者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社会治理的提出背景和发展脉络;2.社会治理与、社会管理、国家治理、政府治理几个相关概念的区别和联系;3.社会治理存在的问题;4.社会治理的方法、机制和路径。

首先,对社会治理的提出背景和发展演变过程进行系统介绍的学者包括邵光学、刘娟和戚学祥、钟红等。

戚学祥和钟红认为社会转型是社会治理模式变迁的基本背景,“社会治理模式的变革在于社会转型过程中政府、市场、社会三者间关系的变化。

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呈现出从一元主导到多元共治、从集权到分权、从人治到法治、从管制到服务的变迁历程”。

(戚学祥、钟红,2014)通过比较计划经济时代和市场经济时代社会结构的区别以及相对应的社会治理模式的不同,清晰的展现了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的发展脉络。

“在计划经济时代,国家与社会高度重叠,政府乎垄断所有的社会资源,并通过计划包办所有的会事业,以此巩固新生政权……社会管理的目的就是协调个人、群体、社会间的资源分配关系,以最大的物质保障满足国家战略发展需要”(戚学祥、钟红,2014),但是改革开放以后社会结构的快速变迁、社会矛盾的急剧增加使得原有的依靠政治控制进行社会管理的方法难以奏效,“改革开放以来,面临着市场化、全球化、城市化的巨大冲击,经济与社会体制双重转型带来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样的社会变迁释放了社会活力,但也使得传统的社会管理模式单一地靠运用政治教化和经济手段并不能完全解决好社会问题”(戚学祥、钟红,2014)。

社会公正思想文献综述

社会公正思想文献综述

社会公正思想文献综述社会公正思想文献综述关于社会政策的定义,迄今为止,各国学者仍未统一。

基于社会公正(同“正义”)的视角,吴忠民将社会政策定义为以公正为理念依据,以解决社会问题、保证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利、改善社会环境、增进社会的整体福利为主要目的,以国家的立法和行政干预为主要途径(但不是惟一途径)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行为准则、法令和条例的总称。

①公正与社会政策是密不可分的。

从一定意义上讲,公正与社会政策是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

公正是社会政策的基本理念依据,现代意义上的公正是在自由、平等、社会合作等理论依据的基础之上,强调“给每个人他所应得”。

对于一个社会来说,公正具有重大的意义。

如罗尔斯所言,“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正像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价值一样”。

但是,我们同时还必须看到,公正毕竟只是制度安排的一种基本价值取向、一种基本的规则,它需要通过一定的载体方能在现实社会中体现出来。

就社会层面而言,公正必须通过社会政策体系才能具体体现。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社会政策是公正在社会领域的具体化,公正的社会功能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各种各样的社会政策来实现的。

一、国内关于社会正义的研究(一)关于社会公正概念及内涵的界定叶万军认为,正义是恰当处理权利与义务、自由与限制、平等与差别、公平与效率等基本价值,平衡个人与社会关系,以使社会和国家秩序化、稳定发展的总体原则和理念。

②正义的核心问题是权利与义务的配置平衡问题。

王学俭指出,正义基本上包括了我们通常认为的应属于这个道德范畴的如平等、自由、权利等观念,正义指的就是公正、公平、公道、道义等道德要求,而正义观则是关于正义的观念和理念。

③一些学者则对公平、公正、平等这些相近、易引起歧义的概念进行了辨析和区分。

吴忠民认为,公正和公平的最为重要的区别在于:公正带有明显的“价值取向”,它所侧重的是社会的“基本价值取向”,并且强调这种价值取向的正当性;而公平则带有明显的“工具性”,它所强调的是衡量标准的“同一个尺度”,用以防止社会对待中的双重(或多重)标准问题。

关于社会收入分配制度的文献综述

关于社会收入分配制度的文献综述

关于社会收入分配制度的文献综述分配是社会再生产的重要环节,社会分配制度关系,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群众的利益、经济的发展和杜会的稳定。

按照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的原则,逐步建立一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既有利于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和创造性,又使每个劳动者和社会成员都有一定社会保障的社会收入分配制度,是形成社会主义经济体创的一个重要支柱。

一、建国以来我国的收入分配政策的历史考察。

鱼俊清等在《和谐社会视野下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历史考察暨现实选择》中提出,新中国建立60年来,我们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事业中,以马克思主义分配学说为指导,结合我国实际,大胆借鉴和吸收西方经济学中正确的收入分配理论,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收入分配问题的认识与实践,逐步确立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和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1、从建国到50年代中期,实行的是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

1952年后,党在占主导地位的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中,广泛地推行了按劳分配制度,对国有企业的工资制度进行改革,建立了新的“八级工资制”。

1956年进行了第二次工资改革,初步建立起了体现按劳分配原则的社会主义工资制度。

2、1957年至改革开放前,实行的是有着严重平均主义倾向的单一的“按劳分配”。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基本上成为单一的公有制结构。

此后的20多年时间里,按劳分配受到曲解且被认为是社会主义阶段的唯一分配方式。

3、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三大召开前夕,逐步恢复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原则。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以农村为突破口,推行家庭联系承包责任制,切实贯彻按劳分配原则,开始从根本上打破农村的平均主义分配方式。

4、党的十三大到十五大召开前夕,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5、党的十五大至十六大,提出允许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完善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社会治理问题及对策研究文献综述》2900字

《社会治理问题及对策研究文献综述》2900字

社会治理问题及对策研究文献综述目录社会治理问题及对策研究文献综述 (1)一、关于社会治理的概念 (1)二、关于社会治理的问题方面 (1)三、关于社会治理的对策方面 (2)四、研究评述 (3)五、参考文献 (3)一、关于社会治理的概念全球治理委员会(Commission on Globle Governance)将治理定义为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个人和机构管理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它是使相互冲突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调和并且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过程。

在治理理念的指导下,学者开始从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展开对治理的讨论,如全球治理、国家治理、区域治理、社区治理、社区治理等。

学者对社区治理研究的侧重不同导致其对社区治理内涵的概括略有差别,但总体上都包含了社区多元主体,主体间互动与协同,社区持续稳定发展和社区公共利益实现等方面。

如乔恩·皮埃尔(2013)认为社区治理是社区政府与非政府部门相互合作促进社区发展的过程[1]。

踪家峰(2013)认为,社区治理是指实现多元主体决策的制度机制[2]。

王佃利(2004)认为,社区治理是指政府、私营部门、非营利组织在相互依赖中,通过沟通、协商、合作的机制,解决社区公共问题,提供公共服务,增进公共利益[3]。

总的来说,社区治理是在社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时代背景下而发展起来的社区管理方式,社区治理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对传统社区管理方式的扬弃,希望通过纳入更多的利益主体,并促进其相互协调互动,最终达到联合行动,实现公共利益和公共价值的目的。

二、关于社会治理的问题方面中国社区数量多,社区之间发展差距大,不同规模的社区面临不同的治理问题。

学者对治理问题的讨论往往从一个具体的领域或者特定视角出发进行探讨,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类:一是道路交通和社区环境治理方面,赵蕾(2013)在研究中指出新建道路无法完全满足我国机动车增长带来的道路需求,缓解交通拥堵需要借鉴西方交通需求管理理念,即通过综合运用和完善行政限制、拥挤收费和外延支撑等方面的政策来缓解交通拥堵,优化资源配置。

残疾人社会救助文献综述

残疾人社会救助文献综述

残疾人社会救助文献综述
首先,国内外学者对残疾人社会救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政策与制度、服务体系、资金保障和社会融合等方面。

其中,政策和制度层面的研究主要关注法律法规、政策制度的完善和改进,以及政府部门和相关机构的职责和作用等。

服务体系层面的研究主要关注残疾人服务的多样性、综合性、个性化和普惠性等问题。

资金保障层面的研究主要关注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和完善、社会救助的标准和政策等。

社会融合层面的研究主要关注残疾人的社会参与和融合,以及消除对残疾人的歧视和偏见等。

其次,文献研究表明,我国残疾人社会救助制度和服务体系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政府部门和相关机构加强了政策和制度的制定和完善,残疾人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发展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在资金保障方面,我国政府加大了对残疾人社会救助的投入,不断提高救助标准和政策。

此外,我国也积极推动残疾人社会融合,加强对残疾人的关爱和保护,消除对残疾人的歧视和偏见。

最后,结合文献研究,本文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残疾人社会救助工作的建议。

主要包括继续完善政策和制度、加强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发展、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和提高救助标准、加强对残疾人的社会融合和关爱保护等。

同时,本文也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包括加强对残疾人社会救助政策的研究、探索多元化的残疾人服务模式、深入研究资金保障问题、进一步推动残疾人社会融合等。

- 1 -。

社会发展视角下的中国农村扶贫政策的文献综述剖析

社会发展视角下的中国农村扶贫政策的文献综述剖析

社会发展视角下的中国农村扶贫政策的文献综述贫困作为一种复杂而影响广泛的社会现象,一直是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人类学等多种学科重点研究的课题之一;学者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理论,从不同的角度来阐释贫困及贫困发生的原因,其中包括收入贫困、素质贫困、资源贫困、文化贫困等各种观点。

本文将集中讨论社会发展对贫困的理解,应用社会发展的视角分析1978年以来中国政府为解决农村贫困而制定和实施的扶贫政策,并对新世纪农村扶贫政策进行分析和展望。

一、社会发展对贫困的理解(一)扶贫战略的简单回顾对贫困及贫困原因的理解决定着扶贫战略的选择。

在上世纪50、60年代,国际发展界与新兴民族国家政府都把经济增长视作解决贫困问题的重要战略,其背后的理论假设就是将贫困问题简单地等同于经济收入不足的问题。

如果贫困就是一个营养摄取标准不足和经济收入低下的问题,发展经济、提高收入水平自然也就成了扶贫政策的核心内容。

经过近60年的探索与实践,国际发展界已经逐渐认识到贫困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经济收入问题,而是涉及健康、教育、社会资本、自然资源、基础设施、社会公正、参与权利、性别平等、个人尊严等多种复杂因素的社会问题。

从上世纪80年代起,人们就已抛弃单纯依靠经济增长来解决发展中国家贫穷落后问题的思路,转而强调经济与社会两个方面的共同发展,并陆续提出了参与式发展、可持续发展、以人为中心的人类发展等新的发展理论。

伴随发展经验与理论的不断积累,国际发展界对贫困问题的认识也日益深入。

上世纪90年代,着重从社会公正角度来研究发展问题的理论与工具被逐步整合为社会发展理论,英国国际发展部、世界银行等重要的国际发展机构也开始成立专门的部门以研究、实施和推广这些理论与工具。

社会发展理论以实现更加公正的发展作为自己的核心目标,提出了公正优先的发展原则、权利为本的发展原则、优先关注弱势人群原则、参与的原则、包容性原则、社会责任原则等重要的发展原则。

这也为全面而深入地认识贫困问题、设计更为有效的扶贫战略提供了新的分析框架。

社会研究中的文献综述与理论框架

社会研究中的文献综述与理论框架

社会研究中的文献综述与理论框架社会研究是一门广泛而复杂的学科,旨在探索和解释社会现象、人类行为和社会关系等。

在开展社会研究时,文献综述和理论框架是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文献综述旨在对已有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总结,而理论框架则是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指导。

一、文献综述文献综述是指研究者对已有的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性的搜集和整理,并对这些文献进行分析和总结。

通过文献综述,研究者可以了解到前人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研究方法和研究趋势等。

文献综述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确定研究领域和范围:在进行文献综述前,需要明确研究的领域和范围,以便有针对性地搜集相关文献。

2. 文献搜索和筛选:根据研究领域和范围,在学术数据库、图书馆目录、期刊等资源中进行文献搜索,并逐一筛选出与研究主题相关的文献。

3. 文献阅读和摘录:对筛选得到的文献进行仔细阅读,并摘录出与研究主题相关的信息和观点。

4. 文献总结和撰写:根据摘录的信息和观点,对文献进行总结和分析,并撰写文献综述的内容。

通过进行文献综述,研究者可以对已有文献进行全面的了解和评价,避免重复研究的发生,同时也可以为自己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依据。

二、理论框架理论框架是指在社会研究中,研究者所选择和采用的理论体系和概念框架。

理论框架提供了研究者对社会现象和问题进行解释和理解的工具和方法。

在构建理论框架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确定研究问题和目的:在构建理论框架之前,需要明确研究问题和目的,以便选择和采用合适的理论来解释和分析。

2. 框架内涵和构成要素:理论框架应包含相应研究领域的理论内涵和构成要素,以便为后续的分析和解释提供理论支持。

3. 理论选择和整合:根据研究问题和目的,在已有的理论体系中选择合适的理论,并进行整合和组织。

4. 理论验证和修正:在实际研究过程中,需要对理论框架进行验证和修正,以确保其适用性和可靠性。

通过建立理论框架,研究者可以在社会研究中有针对性地选择和应用适当的理论,从而提高研究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发展型社会政策综述.doc-

发展型社会政策综述.doc-

文献综述第一组:吕程田宏陈聪胡晓岩发展型社会政策---文献综述一、研究背景及动态最早的社会政策定义源于1873年成立的德国社会政策学会,德国经济学家瓦格纳把社会政策定义为运用立法和行政的手段,调节财产所得和劳动所得之间分配不均的问题。

此后,随着产业革命的爆发,工业化的加速,福利国家、福利政策的提出,社会政策的内涵及外延发生了很大变化,形成了两种有代表性的定义。

第一种是英、美学术界的定义,认为社会政策是政府为了直接满足公民的社会需求或福利而制定的政策,包括社会保障、健康、公共服务、住房政策、育政策等。

第二种是德国学术界的定义,主要指政府关于就业、劳动力和劳动力市场管理的政策。

中国关于社会政策的定义是通过国家立法和政府行政干预,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安全,改善社会环境,增进社会福利的一系列政策、行动准则和规定的总称。

其核心是解决市场经济下公民的社会风险。

1968年,联合国第一届国际社会福利部长会议提出了“发展型社会福利”的观点。

1979年,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通过《加强发展性社会福利政策活动方案》,重申了“发展性社会福利”的新理念。

1990年代中期以来,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实施了一系列新的社会政策,其中包括儿童教育和服务、针对双职工父母的弹性工作时间和亲职假期以及鼓励单亲父(母)寻找工作等。

这些政策使失业率下降,依靠社会救助的人数显著减少,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得到了明显的缓解。

不同于传统的社会福利思想,发展型社会政策既强调发展成果惠及所有社会阶层,又注重福利项目的生产性和投资性取向,认为经济和社会是发展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这一政策集中反映了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二者的整合状态。

其核心理论是将社会政策看成是一种社会投资行为,认为社会政策对提高劳动力的素质有直接的作用,社会政策是对人力资本的投资。

即:一方面,发展型社会政策强调将社会政策目标和经济政策的目标直接联系起来。

另一方面,认为社会政策目标并不是经济发展的附属目标。

社会福利文献综述

社会福利文献综述

社会福利文献综述社会福利文献综述社会福利是指政府、机构、组织和个人提供给需要帮助的人一定程度的限制性资金、对话、资源或服务,以帮助他们满足其在生活中最基本和必要的需求,比如医疗、住房、教育、食品等。

社会福利可视为社会安全网的一部分,对于保障弱势群体、减少社会不公、促进社会发展和稳定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本文将针对社会福利方面的文献进行综述。

一、社会福利概述社会福利是一个历史不断进化的概念,其范畴包括了教育、医疗、住房、社会保障、劳动保护等,目的在于促进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品质,并提高社会公平性。

从研究的角度来看,有关社会福利的研究内容一般涉及以下三个方面:福利政策设计、福利机构运作、福利效果评估。

社会福利研究符合爱尔兰的将“福利”视为改善个人和社会福利的行动和政策,甚至包括创造福利的积极氛围和文化价值观。

一些文献研究认为,医疗、家庭、社会福利、重新雇用,长期照护、福利机制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均对社会福利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二、社会福利对社会品质和国民经济的作用实施社会福利政策有助于保障弱势群体,降低社会不公,提高生活品质。

比如,通过医疗保险,使中低收入者不再为治疗负担过重的费用而焦虑;通过发放低保,使失业和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

同时,社会福利政策也促进了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

过去的一些研究表明,各国政府实施的福利政策,能够有效地促进国家经济的稳定增长,这对于提高普通人民的生活水平有着积极作用。

三、社会福利的改革与发展社会福利政策向着强化可持续发展长期具体目标方向不断推进,由于资源问题、国家经济形势、以及福利政策的实际运效等因素,需要对福利政策进行改革以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变革。

创新性、协同性、参与性成为善用社会福利政策改革的关键要素。

此外,在社会福利领域尝试多样化的社会福利的形式和制度的设计。

一些国家探索尝试基于市场化的福利政策;部分国家则着眼于建立创新的民间组织和非盈利机构,发挥社会组织的服务功能。

从福利实践结果方面来看,需要进行针对性的评估,以执行、监察和改进的形式对政策进行实时的细致的分析。

数字化与社会政策基础——一项文献综述

数字化与社会政策基础——一项文献综述

数字化与社会政策基础——一项文献综述
王晶
【期刊名称】《社会政策研究》
【年(卷),期】2024()1
【摘要】本文基于文献研究方法,探讨了数字化时代社会政策基础的变革。

从社会分层机制看,生产体制分化、信息租金、数字鸿沟等新的社会分化机制进一步加剧了社会不平等;从就业模式和社会保障看,数字技术推动了劳动形态由工业社会的“职业化”向数字时代的“零工化”转型,零工社会保护机制呈现出两种形态:一是将零工就业作为一种新的标准化就业形态,纳入现有社会保护框架;二是将零工就业作为一种独立就业形态,为零工群体提供补充性或特殊性的社会保护机制。

数字化技术提高了不同层级政府的治理能力和服务能力,提高了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效率,同时也存在局限性,一是数据、平台和人力资源的匹配问题,数据算法最终替代不了“人的服务”;二是不同国家原有的福利制度痼疾,在数字化社会下呈现路径依赖的特性。

【总页数】8页(P124-130)
【作者】王晶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
【相关文献】
1.数字化时代的文献发展政策探讨--兼谈对中山市图书馆文献发展政策的思考
2.社会保障政策反馈的研究进展及对中国的启示--基于文献综述的视角
3.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国外政府数字化研究的一项综述——基于Web of Science期刊文献的可视
化分析4.数字化时代发展型社会政策研究综述5.个人健康责任的内涵、理论基础、影响因素与政策应用研究——基于近40年国内外相关文献的综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社会保障文献综述范文

社会保障文献综述范文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灵活就业文献综述学生姓名学号专业人力资源管理班级指导教师灵活就业文献综述本文首先整理了国外关于灵活就业的起源与发展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同时对灵活就业在国外的发展趋势做一个总体的介绍。

结合我国的国情,灵活就业的本土化发展也具有中国特色。

本文归纳了灵活就业在中国的概念、分类,以及其产生原因、存在问题等发展现状。

通过对众多学者研究成果的学习,本文从灵活就业的不同研究对象着手,对现有的成果进行归纳总结,提出灵活就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同时,笔者积极思考并提出相关见解,提出一个未来的研究方向。

一灵活就业在国外的起源及发展灵活就业,也称为非正规就业。

目前为止,国际普遍认可由国际劳工组织提出的灵活就业的相关概念。

而最初国际劳工组织最先规范正规部门、非正规部门等概念。

(一)灵活就业概念起源1972年在国际劳工组织肯尼亚使团的《就业、收入与平等:肯尼亚增加生产性就业的战略》研究报告中,把一些未经政府承认、登记,也等不到政府保护和管理的经济活动称为“非正规部门”,而从事这些经济活动并取得收入的行为就称为非正规就业或者非正规就业。

在1992年1月第15届劳工统计大会上,通过了关于非正规就业的国际标准定义: “从广义上说,非正规部门由为有关人员创造就业机会和提供收入为根本目的的, 从事产品生产和劳务的单位构成, 其特点是组织水平低, 作为生产要素的劳动力和资本之间基本没有或没有分工, 生产规模小”[1]。

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的1999年的定义,所谓非正规部门主要是指规模很小的从事商品生产、流通和服务的单位。

主要包括微型企业、家庭型的生产服务单位、独立的个体劳动者[2]。

(二)国外灵活就业的发展冷熙亮在《国外非正规就业动态及其理论发展》中总结了国外对非正规就业的研究先后出现以下几种理论[3]:二元经济理论;非正式经济理论;地下经济学理论;将大量社区服务纳入非营利组织就业体系等理论。

胡鞍钢等学者曾在2001年发表论文《就业模式转变:从正规化到非正规化—我国城镇非正规就业状况分析》,指明国外非正规就业已经成为就业主渠道,其主要表现在下面两个方面[4]:第一,非正规就业已经成为发展中国家最主要的城市就业渠道和新增就业岗位的来源;第二,非正规就业是发达国家就业方式重要的发展趋势。

社会事业发展规划的文献综述

社会事业发展规划的文献综述

社会事业发展规划的文献综述一.社会规划以及社会事业发展规划的含义规划(Planning)产生于工业革命后期。

它的产生是由于工业化程度的不断发展导致人们生活环境的不断恶化,迫使人们制定各种规划来制约城市发展中的种种弊端。

也就是说规划是伴随着市场失灵而产生的,它的产生具有内在性。

(一).国外关于社会规划的有关定义国外社会规划的理论研究比较多,比较有名的有:Kir(k1980)提出:“所有的规划都是社会规划,因为它们都具有社会影响——无论有意或无意”;Hayden Raysmit(h1973)在对社会规划师下定义时曾经说过:“针对各方案对人们和社区的影响进行社会-收益分析”;Kenneth Bouldin(g1967)提出以研究对象社会领域资源的单向流动特征区别于经济层面的规划。

以Alan Walke(r1984:3)为代表的一些学者认为,社会规划就是“社会政策规划”(social policy planning),是“对社会政策进行制定、执行、评估的过程。

2000年由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政府发布的《社会/社区规划及报告指南》(Social and Community Planning andReporting Guidelines)中,界定社会规划是“对于所有当地居住或工作人群的社会需求和希望的调查和回应过程,是关于地方社会/社区事务的协作式规划过程,并对各种影响到社区福利的活动进行整合”。

在加拿大多伦多市,一种新型社会规划模式(Alternative Social Planning)被提出,以取代单一的、家长式作风的传统规划理念和实践。

规划通过“重视种族和社会经济、政治的边缘化问题,并重新强调资源共享的不平衡问题”,旨在创建既非同质也非单一,而是共享的“公共利益”。

关于社会规划的外延界定,各学者也众说纷纭。

例如,RayBromle (y2003)根据社会规划的理想抱负和综合程度的不同,按照从高到低的顺序,概括为以下五种存在领域交叠的规划活动:(1)作为社会改革的规划;(2)作为再分配手段的规划;(3)倡导公众参与的规划;(4)作为社会部门的规划;(5)关于社会服务的规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就业社会政策文献综述引言:就业是民生之本,是社会公众维持生计、实现人生价值和进一步改善物质精神生活的基本途径;就业是安国之策,就业不仅关系到劳动力与其他生产要素的结合,是生产力发展的保证,同时也关系到亿万家庭的切身利益,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就业问题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所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能否把庞大的人口规模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转化为经济资源并加以有效利用,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决定我国能否保持资源比较优势以及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

一、何谓就业政策就业是指一定年龄阶段内人们所从事的为获取报酬或为赚取利润进行的活动。

就业的反函数是失业,失业是指具有劳动能力并有就业愿望的人处于没有就业岗位的状态。

实现就业必须具备三个要素:一是拥有就业愿望的劳动者;二是具有用人需求的用人单位;三是使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形成雇佣关系的“纽带”,例如信息交流、法律保障等。

就业政策又称劳动就业政策,常简称为就业政策,是指政府或其他组织为劳动者提供就业机会,合理分配就业机会,解决失业问题和保护劳动者权利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和。

就业社会政策的基本目标是满足劳动者就业的需要,维护与就业有关的各种合法权益。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有必要通过适当的就业政策去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以更加有效地满足劳动者的就业需要。

就业社会政策的内容包括:(1)促进就业机会增多的社会政策;(2)合理分配就业机会政策。

就业政策的对象是社会中的所有劳动者,它不能只考虑部分劳动者的利益而忽视其他劳动者的利益,因此,就业社会政策必然要涉及就业公平的问题;(3)增强劳动者利用就业机会的政策。

在世界各国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是,很多劳动者虽然有劳动能力,但是他们却不能够利用就业机会获得工作岗位,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们缺乏利用就业机会的能力。

劳动者利用就业机会能力的缺乏主要是由于他们的劳动能力低下,满足不了现代社会中日益提高的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同时,还由于这些劳动者缺乏求职技巧,不懂得展现自己,获取用人单位的信任,从而无法实现就业。

针对这些情况,各国普遍采取的措施是加强职业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4)对劳动者的就业保护政策。

就业保护方面的政策包括就业权利的保护,劳动者获得基本工资和基本福利的权利以及在劳动场所基本的安全和健康方面的保护。

(5)与劳动者就业有关的其他政策。

二、我国就业制度改革就业作为民生之本,劳动者的就业状况不仅关系到经济发展而且影响到社会稳定,就业制度改革作为经济体制改革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其进程对于经济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形成了与当时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统包统配制的计划就业制度,文革结束后严峻的就业形势迫使不得不在全面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之前先行进行就业制度改革,在缓解就业压力的同时也为在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中逐步发挥市场配置劳动力资源的作用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与双轨制的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形成了双轨制的就业制度。

就业制度改革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8-1991年:就业制度改革主要是在计划经济体制总体改革框架内推进。

主要是为解决当时极为严峻的就业问题,双轨制作为一种过渡性的就业体制计划就业仍是配置就业的主要形式;第二阶段,1992-2001年:深入推进市场化就业改革。

政府促进就业责任体系不断健全完善,劳动力市场配置劳动力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不断加大,计划就业仍占据一定地位;第三阶段,2002-2007年:加速推进市场化就业制度改革积极就业政策是就业制度的核心。

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理论认为:当现代工业部门的工资收入超过农业部门收入的30%时,农业部门的劳动力就存在着向现代工业部门转移的原始动力,并且只要城市部门不断地扩大资本积累,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会源源不断地流入城市现代部门就业,一旦剩余劳动力完全被城市部门吸收,失业问题就能得到解决。

三、就业社会政策方面已有的研究成果改革开放30年,中国就业制度发生了极大的变革。

要在中国改革开放和发展的大背景下,对中国的就业增长和结构变化进行深入研究,理解其本质,并且在新阶段继续推进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对于不同社会群体的就业社会政策的研究也是成果丰富,接下来便举例论述。

(一)农民工就业问题的研究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农村劳动力进城谋取生存和发展已经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必然的社会现象。

农民工,是指那些户口仍然在农村但已完全脱离或基本脱离传统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主要在城镇各类所有制企业打工、经商以及从事其他服务行业为生的一类人群。

在对民工的失业问题进行调查中发现,由于就业环境和自身素质等原因,农民工在城市面临比城镇居民更大的失业风险。

大量的失业农民工并非人们想象的那样回到农村,而是滞留城市。

由于其非农非工的身份,他们往往被排除在城乡居民失业及社会保障体系以外,工作和生活没有任何的制度性保障。

这不仅使农民工的基本权益无法得到保障,而且城市的稳定和发展也受到冲击。

为进城农民工提供就业社会保障,不仅是关注弱势群体和体现社会保障公平性的需要,而且是保证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

那么政府作为社会保障这一公共产品的提供者和组织者,在农民工的就业社会保障中担当怎样的角色,发挥怎样的作用,这是解决失业农民工的基本生活和促进其就业的先导性问题。

(二)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的研究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市转移就业是一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经阶段,并且是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对于发展中的中国来说,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不仅关系到经济能否持续高增长,关系到工业化和城市化能否顺利实现,而且关系到“三农”问题的根本解决。

“三农”问题的解决,一方面依赖于农村自身的内生性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可能成为农村内生性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另一方面依赖于外生性发展,即依赖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

从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历程看,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对农村和农业发展更具有根本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发展迅速,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缩小城乡差距的主要手段。

但是,近几年来,在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扩张迅猛以及经济高速增长的时期,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却面临着新的困境,“农民工回流”和“民工荒”的出现就是这种新困境的真实反映。

(三)妇女就业问题的研究研究表明,与妇女就业率不断提高的国际趋势相反,在经济市场化和劳动就业体制市场化改革的过程中,中国妇女特别是城镇妇女更多地承受了结构重组和体制改革的负面影响,不仅就业率明显降低、而且下降的幅度明显高于男性。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00年15-60岁全国城乡合计女性人口的就业率为75.6%,比1990年下降了6.0个百分点;15-60岁城镇女性人口的就业率为60.8%,比1990年下降11.6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由于女性就业率的下降幅度更大,与1990年相比,劳动年龄人口在业率的性别差距也明显扩大了,全国和城镇两性在业率的比值分别降低了2.7和6.6。

(四)大学生就业社会政策研究已有的研究都将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变迁分为三个阶段,即计划经济下的统包统分时期(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供需见面向双向选择的过渡时期(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市场下的自主择业时期(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至今)。

如果从大学生就业问题来看,这种三分法可以直接分成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毕业分配时期(新中国建立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和经济体制改革后的自主择业时期(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

这种分法对应的是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两个不同内涵。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大学生就业问题主要是供不应求的问题,该时期的大学生就业政策是计划配置政策。

而与之相反的则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的大学生就业问题呈现出了另外一种内涵。

自1987年第一次出现5000大学生毕业生被接收单位退回学校的就业问题的出现,我国出现了大学生毕业生不适合岗位要求的结构性失业问题。

随着1999年我国开始的大学扩招,这种结构性失业问题又叠加了表面“总量过剩”的问题,其中还夹杂着一定程度的摩擦性失业问题。

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和政府的高度关注,尤其在大学扩招和大学收费并轨后,大学生毕业后收益率的下降给大量的学生家庭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是一个关乎民生的重要社会问题。

结语: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为更好地扩大就业实现社会就业比较充分改善民生促进和谐加强社会建设,有必要通过发挥政府、劳动力市场、企业与劳动者的共同作用,努力创造宽松良好的就业形势,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创造就业岗位,实现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不断完善创业环境;大力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重大作用,进一步完善就业托底机制,积极健全完善劳动力市场,充分发挥劳动力市场配置劳动力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大力发展教育与职业培训体系,不断提升劳动者人力资本水平;通过完善法律法规督促企业肩负社会责任有效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劳动者不断提升自身的就业、创业与职业转换能力,自我解决就业,真正成为劳动力市场上的就业主体,为最终实现充分就业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1]袁志刚、方颖.《中国就业制度的变迁》(M).山西人民出版社.1998[2]高书生.《中国就业体制改革20年》(M).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3]刘社建.《就业制度改革三十年的回顾与反思》(J).社会科学.2008[4]陆跃祥.《就业、就业政策与经济增长》(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1[5]麻宝斌、董晓倩.《中国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2009[6]蔡昉.《中国就业制度改革的回顾与思考》(J).理论前沿.1998[8]陈佳贵、王延中.《中国就业岗位开发与创业扶持政策》(J).中国工业经济.20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