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入门
读书笔记之建筑结构设计快速入门-第二版(刘铮)
P241.1.3如何初估各种结构构件的截面尺寸主动记忆一些常识性的工程数据,比如梁板的跨高比,剪力墙墙厚,平时注意积累分析,多问多算,大工程做细,小工程做精。
1.1.3熟记民用建筑设计荷载(1)多高层住宅楼(商品房),二次装修改造的荷载,落棉荷载一般取值2.0kN/m2。
(2)3个2.0kN/m2表1 一般民用住宅荷载经验取值楼面做法自重(2.0kN/m2)轻质隔墙自重(2.0kN/m2)活荷载取值(2.0kN/m2)2.0 2.0 2.0(3)对于住宅和办公的屋面,如没有特殊保温防水做法要求,一般屋面恒荷载在4.0 kN/m2左右,与实际不会有太大出入;对于屋面活荷载,不上人时0.5 kN/m2,上人时为2.0 kN/m2。
1.2.3 “次要让位于主要”的原则—明确哪些钢筋的位置对结构设计来说更重要1.3.1 钢筋的三种连接方式—焊接、搭接、机械连接“孰优孰劣”对于结构重要的部位,《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规定钢筋的连接宜采用机械连接,而之前规范规定为焊接,改的原因是焊接会使被焊钢筋变脆,在抗震的重要部位,反而变成了“最坏”的做法。
机械连接分为邓强连接和不等强连接,I级为等强连接,II、III级则为不等强连接,主要是针对“钢筋接头处的强度是否大于钢筋母材强度”而言的。
设计可依据《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 107-2003)中相关的规定,选择与受力情况相匹配的接头。
I级接头:套筒挤压、镦粗接头、剥肋滚螺纹。
剪力墙之水平与竖向分布筋,因钢筋较细,不是抗震的关键部位,适合采用搭接的方式,不宜采用机械接头。
搭接接头应满足:(1)选择正确的搭接部位;(2)有足够的搭接长度;(3)搭接部位的箍筋间距加密至满足要求。
(4)有足够的混凝土强度与足够的保护层厚度。
如能满足这4款要求,搭接是一种比较好接头方式,而且往往是最省工的方法。
但其缺点:(1)在抗震构件的内力较大部位,当构件承受反复荷载时,有滑动的可能;(2)在构件钢筋较密集时,采用搭接方法将使浇捣混凝土较为困难。
建筑学入门课件PPT
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发展
1
绿色建筑的定义
介绍绿色建筑的定义、特点及其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2
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了解可持续发展的意义、目标和策略。
3
企业可持续报告
介绍企业可持续报告的内容要素和编写方法,以及企业可持续发展指标的制定过程。
安全与防火设计
安全设计的原则
介绍安全设计所包含的内容、 建筑物安全评定和预防措施。
建筑设计的发展历程
建筑设计发展至今已有数千年 的历史。了解这一历史过程能 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建筑设计 的演变过程。
建筑设计与可持续发展
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建筑设 计需注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了解建筑设计与可持续发展的 关系,可以从根本上提高建筑 设计的质量。
建筑史与建筑风格
古典建筑
介绍古希腊、古罗马、文艺复兴等时期的建筑 风格及其特点。
3
功能性原则
建筑设计必须考虑到建筑物的实际使用 目的,从而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环境适应原则
建筑设计应该考虑建筑物与周围环境的 协调性,减少环境对建筑物的危害。
建筑材料的选择
传统建筑材料
传统建筑材料如砖、木材、石材 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与特点。
现代建筑材料
绿色建筑材料
现代建筑材料如钢材、混凝土、 玻璃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与特点。
3 颜色搭配和陈设设计
颜色和陈设设计在室内设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介绍如何运用巧妙的 颜色和陈设设计来打造温馨舒适的室内环境。
城市规划与景观设计
城市规划的原则
介绍城市规划的原则和城市规划 的阶段。
景观设计的类型
介绍景观设计的类型、应用场景 及其设计要素。
公园和广场的设计
介绍公园和广场的设计要素、设 计原则及其建设要求。
建筑入门知识建筑设计和结构的基本原理
建筑入门知识建筑设计和结构的基本原理建筑入门知识:建筑设计和结构的基本原理建筑设计和结构是建筑学中非常重要的两个方面。
设计涉及建筑的外观和功能,而结构则关注建筑的稳定性和承重能力。
本文将介绍建筑设计和结构的基本原理。
一、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建筑设计是实现建筑目标的过程,它需要考虑到建筑的功能、美学、环境、文化等方面的要求。
以下是建筑设计的几个基本原理:1. 功能性:建筑设计应充分满足建筑的功能需求。
根据建筑的用途,设计师应考虑到各个功能空间的布局、大小、连接方式等,以达到功能的最佳实现效果。
2. 美学性:建筑设计要追求艺术美感。
设计师需要考虑建筑的比例、形状、色彩、材料等要素,使建筑与周围环境和谐统一,并且具有美感。
3. 环境性:建筑设计应与环境相融合。
设计师需要考虑到建筑在自然和人造环境中的位置、周围风景、气候条件等因素,使建筑与环境相协调。
4. 经济性:建筑设计要充分考虑经济成本。
设计师应在满足功能和美学需求的同时,尽量节约材料和能源,降低建造和维护成本。
二、建筑结构的基本原理建筑结构是建筑物的骨架,负责承受和传递荷载。
以下是建筑结构的几个基本原理:1. 平衡原理:建筑结构必须保持整体平衡。
平衡是指结构内各部分力的平衡状态,包括水平力和垂直力的平衡。
只有在平衡状态下,建筑结构才能保持稳定。
2. 强度原理:建筑结构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
强度是指结构抗荷载的能力,包括承受垂直荷载和水平荷载的能力。
结构设计应根据建筑的用途和荷载情况,确定合适的结构尺寸和材料。
3. 稳定原理:建筑结构必须具备稳定性。
稳定是指结构在承受荷载时不失去平衡,并不发生倾覆、坍塌等不稳定现象。
设计师需要考虑结构的整体形状、支撑方式、刚度等因素,确保结构的稳定性。
4. 经济原理:建筑结构应追求经济效益。
设计师应根据建筑的用途和荷载要求,在保证强度和稳定性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材料的使用量和成本。
总结:建筑设计和结构是一对密不可分的关系,设计决策直接影响到结构的合理性和稳定性。
建筑方案设计方法入门
一、设计推敲表现
壹
一. 草图表现 二. 草模表现 三. 计算机模型表现 四. 综合表现
二、展示性表现
贰
一. 绘制正式图前要求 有充分准备
二. 注意选择合适的表 现方法
三. 注意图面构图
第六节 方案设计中应注意问题
1. 注重建筑修养的培养 2. 注重正确工作作风和构思习惯的培养 3. 学会通过观摩、交流、改进设计方法,提高设计水平
建 筑 初 步
第五章 建筑方案设计方法入门
第一节 认识建筑设计
一、建筑设计的职责范围 建筑设计应包括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和施工设计三大部分。
二、建筑设计的特点与要求 1. 创作性——创新创造,依赖想象力和灵活开放的思维。 2. 综合性——涉及范围广,学科多。 3. 双重性——可行性实用性与想象力结合。 4. 过程性——反复修改。 5. 社会性——建筑作为特殊的艺术,不是收藏品,具有社会 性。
二、环境条件的调查分析 1. 地段环境
气候条件、地质条件、地形地貌、景观朝向、周边建 筑、道路交通、城市方位、市政设施等。 2. 人文环境 3. 城市规划设计条件 三、经济技术因素分析 四、相关资料的调研与搜集 1. 实例调研 2. 资料搜集
第三节 方案的构思与选择
一、设计立意 二、方案构思 1. 从环境特点入手进行方案构思 2. 从具体功能特点入手进行方案构思 三、多方案比较 1. 多方案的必要性 2. 多方案构思的原则 为了实现方案的优化选择,多方案构思应满足如下原则: 其一,应提出数量尽可能多,差别尽可能大的方案。 其二,任何方案的提出都必须是在满足功能与环境要求的基 础之上的,否则,再多的方案也毫无意义。
3.多方案的比较与优化选择
01
当完成多方案后,我们将展开对方案的分析比较,从中选择出理想的发展方案。
《建筑设计基础Ⅰ》教学大纲
黑龙江东方学院《建筑设计基础(1)》教学大纲建筑工程学部建筑装饰设计教研室课程编号:03122011适用专业建筑学专业(建筑装饰设计方向)学分:6总学时112(理论学时40;实践(实验)学时:72)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是为建筑学专业开设的重要专业基础课,在建筑学设计系列教学中占有特殊地位,是建筑设计入门的关键。
本课程的教学宗旨和目标是通过系统的理论知识学习结合课程作业过程训练,培养学生对建筑形式语言的认知、运用、表达能力和初步的建筑设计构思能力,为学习后续的建筑设计课程打基础。
二、本课程的目的任务建筑设计基础课是建筑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是建筑设计的启蒙教育,是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建筑设计思维方法,即“悟性——理性——创造性”过程的重要环节,更是建筑设计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教学的目的任务是:1.建立正确的建筑观;2.对建筑设计体系的初步认识,对设计过程的感性认识和一般了解,对名建筑的欣赏和评价;3.掌握建筑设计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即建筑功能、空间、环境的概念,平立剖面的含义以及规范表达,形式美的法则等;4.建筑表现技能的表现:建筑制图、渲染技法、模型制作、徒手表现、建筑速写等。
三、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建筑设计基础课是建筑学专业的主导课程——建筑装饰设计系列课程的先修课程。
本课程所讲授的内容和所进行的各方面基本功训练直接为今后的建筑装饰设计课提供预备知识和技能。
四、本课程的基本要求1.建筑表达部分:·学习水彩渲染技法;·学习模型制作方法,及通过模型推敲方案、表达设计意图的能力。
2.建筑形态构成部分:·培养对建筑形体的认知和组合加工能力;·培养对建筑空间的认知能力,学习设计、创造建筑空间的方法。
包括认识不同空间类型(动、静、开敞、封闭、流动、引导……)和学习空间限定的手法(设立、下沉、升起、围合、覆盖……);·加强对各种建筑形式要素(形状、色彩、尺度、质地、方向、位置)的直觉及相关性认识,培养用形式要素表达设计意图的能力;·学习建筑形式的加工方法(附加、重复、穿插、切削、旋转....)。
《建筑设计常用软件入门》课程教学大纲
《建筑设计常用软件入门》课程教学大纲适用专业:建筑学学时:48时学分:3 适用 18 级一、课程性质与任务1、课程属性:建筑系必修的实验课程。
前续课程:CAD与建筑绘图、建筑制图与构造基础、建筑设计基础、公共建筑设计平行课程:公共建筑设计、居住规划设计、环境景观设计后续课程:建筑施工图设计、建筑节能设计、环境景观设计、毕业设计、顶岗实习2、教学对象:建筑学专业3、教学任务与目的本课程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的课程,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进步迅猛,也必须以计算机设计来代替手工绘图,尤其是在建筑方案草图设计时,虽然运用手绘较为流利,绘图时间快,但所表达出来的(效果图、各体量分析图)比例往往与现实相差甚大,草图大师,revit,ps就是很好的电脑辅助设计软件,为了使同学们身怀一技能零距离上岗,所以我们很有必要开授本课程。
本课程任务是:首先、掌握好草图大师,revit,photoshop的基本命令;其次、让学生在学会了基本命令之后,利用案例进行引导,举一反三地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最后、通过对接公共建筑设计之“研发楼”,“巴塞罗那德国馆”进行运用,根据其方案设计流程中的草图设计、及方案推敲的过程来较完全的运用,达到即学即用之目的,用后即会的学习效果。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必须具备计算机操作的基本知识,还须熟练CAD的建筑绘图,建筑的相关理论知识及原理。
三、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基本内容和教学要求(一)第一模块解析命令(以案例为依据激活草图大师的基本命令)重点:1、草图大师SU基础知识及入门2、上机熟悉认识草图大师SU的界面3、草图大师SU的命令讲解(以建筑小构件为命令解析点),老师案例演示+学生课堂跟做+老师辅导解疑;4、基本命令运用,学生独自上机操作+老师辅导解疑;5、草图大师SU制作的基本流程(完整案例摆现→制作流程分析→案例解散再做→案例变化实践),老师案例演示+学生课堂跟做+老师辅导解疑;6、初步实践之“研发楼”,学生独自上机操作+老师辅导解疑;难点:顺利的独自初步实践教学要求:要求学生全面掌握草图大师的基本命令,并掌握CAD的基本命令运用,理解草图大师的基本设计流程,能够独自完成“研发楼”模型。
建筑制图入门之三
定位轴线的编号
横墙主轴线
纵墙主轴线
2号主轴线 后附加的第 1根轴线
B号主轴线 后附加的第 3根轴线
1号主轴线 后附加的第 1根轴线
1 01 3 0A
A号主轴线 后附加的第 3根轴线
1
(a)
A
(b)
12
(c)
3B
(d)
(e)
(f)
44
5.尺寸标注
外部尺寸: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各标注三道。 第一道尺寸:标注房屋的总长、总宽尺寸,称为总尺寸 第二道尺寸:标注房屋的开间、进深尺寸,称为轴线尺寸 第三道尺寸:标注房屋外墙的墙段、门窗洞口等尺寸称为 细部尺寸。 内部尺寸:标出各房间长、宽方向的净空尺寸,墙厚及 与 轴线之间的关系、柱子截面、房内部门窗洞口、门垛 等细部尺寸。 标高:平面图中应标注不同楼地面标高房间及室外地坪 等标高,且是以米作单位,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28
竖向卷帘门
同单扇门说明中的1、2、6
40
序号
名
称
图
例
说
明
建 筑 平 面 图 入 门
29
单层固定窗
1.窗的名称代号用C表示 2.立面图中的斜线表示窗的开启 方向,实线为外开,虚线为内开; 开启方 向线交角的 一 侧为安装合叶一侧,一般 设计图中 可不表示 3.图例中剖面图左为外、右为内, 平面图下为外、上为内 一 4.平面图和剖面图上的虚线仅说明 开关方式,在设计图中 不需表示 5.窗的立面形式应按实际情况绘制 6.小比例绘图时平、剖面的窗线可
1.以洞中心或洞边定位 2.宜以涂色区别墙体和留洞位置
11
检查孔
12
烟道
1.阴影部分可以涂色代替 2.烟道与墙体为同一材料,其相 接处墙身线应断开
自学建筑学入门的书籍
自学建筑学入门的书籍建筑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涉及到建筑设计、建筑工程、建筑材料、建筑结构等多个方面。
如何入门建筑学?如何自学建筑学?本文将介绍几本适合自学建筑学入门的书籍,供广大爱好者参考。
1.《建筑设计基础》《建筑设计基础》是一本适合初学者的入门书籍。
本书从建筑设计的基本概念、设计方法、设计过程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讲解。
通过本书的学习,读者可以了解到建筑设计的基本流程,掌握建筑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建筑结构基础》《建筑结构基础》是一本介绍建筑结构基本概念和设计方法的书籍。
本书从建筑结构的组成、力学原理、设计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讲解。
通过本书的学习,读者可以了解到建筑结构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掌握建筑结构的基本技能。
3.《建筑材料基础》《建筑材料基础》是一本介绍建筑材料基本概念和特性的书籍。
本书从建筑材料的种类、性质、用途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讲解。
通过本书的学习,读者可以了解到建筑材料的基本特性和使用方法,掌握建筑材料的基本知识。
4.《建筑施工基础》《建筑施工基础》是一本介绍建筑施工基本概念和方法的书籍。
本书从施工组织、施工工艺、安全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讲解。
通过本书的学习,读者可以了解到建筑施工的基本流程和方法,掌握建筑施工的基本技能。
5.《建筑史》《建筑史》是一本介绍建筑史发展和建筑风格的书籍。
本书从古代建筑、中世纪建筑、文艺复兴建筑、现代建筑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讲解。
通过本书的学习,读者可以了解到建筑史的发展和建筑风格的演变,了解各种建筑风格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总之,以上这些书籍都是适合自学建筑学入门的书籍,它们涵盖了建筑学的多个方面,可以帮助读者全面了解建筑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深入学习建筑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当然,除了这些书籍,还有很多其他的建筑学书籍,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书籍进行学习。
建筑方案设计方法入门
流水别墅 Falling Water,the Kaufmann House
F.L.莱特
Frank Lloyd Wright 1867-1959
基地实测分析
平面布局分析
春
冬
秋
夏
朗香教堂
大阪光的教堂,日本,安藤忠雄, 1989年 大阪光的教堂,日本,安藤忠雄, 1989年
——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一、设计要求的分析 1、功能空间的要求——个体空间、整体功能 关系; 2、形式特点要求——建筑类型特点、使用者 个性特点。
小别墅功能空间分析示意图 分析案例:
女医生范斯沃斯住宅(1945,密斯) 女医生范斯沃斯住宅(1945,密斯)
——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巴黎卢浮宫扩建工程(贝聿铭,1989年) 巴黎卢浮宫扩建工程(贝聿铭,1989年
玻璃锥体的造型,无 疑是最理想而又大胆 的方案,庄重、稳定, 既不破坏卢浮宫原有 的古典气氛,又具有 时代感,为卢浮宫增 添了活力。
二、方案构思 1、方案构思的特征:形象思维。 2、方案构思依赖的是丰富多样的想象力和 创造力。 3、具体方案构思的切入点 从环境特点入手进行方案构思 从具体功能特点入手进行方案构思 从其他方面入手进行方案构思 4、注意事项 同时从多个方面进行构思,寻求突破 在不同的设计构思阶段选择不同的侧重点
三、方案设计的方法 1、建筑方案设计的过程 可划分为任务分析、方案构思和方案完善三 个阶段。 2、方案设计方法的分类 “先功能后形式”和“先形式后功能”两大 类; 两种设计方法的切入点、各自优势和不足。
第二节 方案设计的任务分析
目的是通过对设计要求、地段环境、经济 因素和相关规范资料等重要内容的系统、 全面的分析研究,为方案设计确立科学的 依据。
建筑设计入门知识
建筑设计入门知识1.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功能性、美学性、可行性和技术性等。
功能性是指建筑物应满足使用者的功能需求;美学性是指建筑物应具有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可行性是指建筑物在技术和经济条件下的可行性;技术性是指建筑物在设计、施工和运营中所要考虑的技术因素。
2.建筑设计的基本要素建筑设计的基本要素包括建筑的尺度、形式、结构、材料和环境等。
尺度是指建筑物的大小和比例关系;形式是指建筑物的形状和造型;结构是指建筑物的组织和构造方式;材料是指建筑物所使用的材料的种类和性能;环境是指建筑物所处的周围环境和影响。
3.建筑设计的基本过程建筑设计的基本过程包括前期研究、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和建造等。
前期研究是指对项目的整体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方案设计是指根据前期研究的结果进行建筑方案的设计;施工图设计是指将建筑方案转化为施工图纸;建造是指根据施工图纸进行建筑物的施工和完成。
4.建筑设计的基本工具和软件建筑设计的基本工具包括纸笔、尺子、模型和计算器等。
纸笔可以用于绘制草图和示意图;尺子可以用于测量和绘图;模型可以用于立体展示和演示设计方案;计算器可以用于进行简单的计算和分析。
此外,建筑设计中还会使用一些计算软件和绘图软件,如AutoCAD、SketchUp、Revit 等。
5.建筑设计的相关知识建筑设计的相关知识包括建筑学、结构学、建筑材料学、建筑构造学、建筑美学、建筑历史和建筑法规等。
建筑学是指研究建筑的学科,包括建筑的功能、形式、结构和材料等;结构学是指研究建筑的结构和力学等;建筑材料学是指研究建筑所使用的材料的性能和使用等;建筑构造学是指研究建筑的构造和施工等;建筑美学是指研究建筑的美学特征和审美价值等;建筑历史是指研究建筑的历史和发展等;建筑法规是指建筑所需要遵守的法规和规定等。
以上是建筑设计的入门知识的一些概述,建筑设计是一个广阔而有趣的领域,需要不断学习和实践。
希望这些内容对你有所启发,能够帮助你更好地了解和学习建筑设计。
建筑设计理论入门
建筑设计理论入门一、建筑设计概述建筑设计是指将抽象的建筑理念转化为具体的建筑方案,通过定义建筑的形式、空间、布局、材料和施工方法,实现建筑的功能和美学目标。
建筑设计需要准确把握建筑规划、地形地貌特点、气候条件、材料可行性等因素,提供合理的方案,确保建筑的安全、舒适、美观和环保。
二、建筑设计理论基础1、建筑美学理论建筑美学理论研究建筑的形式、色彩、比例、纹理、造型等元素的合理结合和呈现方式,以及建筑的审美效果和表现形式。
建筑美学理论不仅决定了建筑的外观、体量和色彩等方面的品质,而且深入影响建筑的结构、功能、格局等方面的设计。
建筑美学理论的核心在于建筑的审美价值,是建筑设计不可或缺的理论基础。
2、建筑结构理论建筑结构理论研究建筑的受力机理、承重能力、刚度、稳定性、震动控制等方面的问题,以便为建筑结构的设计提供科学理论支持。
建筑结构理论需要提供科学分析和计算建筑结构的应力、应变和变形等特性,建筑的质量和安全符合要求。
3、建筑功能理论建筑功能理论研究建筑的使用目的、空间分配、交通组织、设备输送、环境适应等方面的问题。
功能理论需要在建筑设计中合理组织建筑的空间形态、流线布局和设备配置,打造符合人体工学的室内环境和视觉效果,实现建筑使用价值的最大化。
4、建筑规划理论建筑规划理论研究建筑的空间组织、社会功能、经济效益、组织结构等方面的问题。
建筑规划需要在建筑设计前对建筑的位置、大小、高度、密度、用途等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和规划,确保建筑的合理布局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三、建筑设计方法和技术1、方案设计方案设计是建筑设计的基本过程,包括方案设计意图的确定、平面布局的设计、建筑外形的设定、立面和细节的设计等方面。
方案设计需要深入分析建筑环境、功能需求以及美学效果,确立有特色的设计方向,并有计划的对设计方案进行全面的实验论证和完善,同时考虑材料成本和建筑施工工艺等问题。
2、施工图设计施工图设计是方案设计的具体实现,包括构造平面图、剖面图、立面图、构件图、详图、材料表、尺寸表等具体的设计图表。
[建筑]手把手教你结构设计(入门到熟练)
1.主要设计规范和规定 2. 岩土工程勘察 二、自然条件: 基本风压值、建筑物抗震设防烈度、建筑物抗震重要性分类、建筑物安全等级、场地土类型、地震作 用、抗震措施、场地稳定性、场地土层描述。 三、基础 1.拟建建筑物地基基础设计等级;基础持力层。 2.拟建建筑物基础形式。 3.场地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和钢筋混凝土中钢筋有无腐蚀性及措施。 四、上部结构形式及平面布置说明 五、材料 1.混凝土强度等级 2.隔墙材料 六、使用荷载标准值 七、计算方法和结果 1 计算软件 2 主要技术参数:自震周期、 层间位移、剪重比、总质量 G。
静载: 饰面,标准值 kN/m2,分项系数。 刚性面层(50 厚),标准值 kN/m2,分项系数。 找平层,标准值 kN/m2,分项系数。 防水层,标准值 kN/m2,分项系数。 保温层,标准值 kN/m2,分项系数。 找平、隔气层,标准值 kN/m2,分项系数。 屋面板,标准值 kN/m2,分项系数。 吊顶或底粉,标准值 kN/m2,分项系数。 合 计: kN/m2 楼梯荷载计算:
价和了解; 3、确定基础形式; 4、根据基础形式,确定地基持力层、基础埋深、土层数据等; 5、沉降数据分析; 6、是否发现影响基础的不利地质情况,如土洞、溶洞、软弱土、地下水情况.......等等。注意有关地下
水地质报告中经常有这样一句“勘察期间未见地下水“,如果带地下室,而且场地为不透水土层,例如 岩石,设计时必须考虑水压,因为基坑一旦进水,而水又无处可去,如果设计时未加考虑那就麻烦了。
静载: (1) 砼板厚 mm,自重标准值 (kN/m2); (2) 面层厚度 mm,自重标准值 (kN/m2); (3) 底粉或吊顶(含吊挂灯具风管重) ,标准值(kN/m2);分项系数。 静载合计 标准值 (kN/m2)
建筑方案设计方法入门知识
建筑方案设计方法入门知识《建筑方案设计方法入门知识:从菜鸟到小行家的成长之路》嘿,朋友们!今天咱来唠唠建筑方案设计方法入门知识这档子事儿。
咱就先从为啥咱要了解这个说起吧。
你想啊,盖房子可不是随随便便搭个积木就完事儿了,那得好好设计一番。
不然,盖出来歪七扭八、不实用,那不就闹笑话啦!所以啊,了解这些知识还是很重要滴。
要说这设计方法,就像做菜一样,得有菜谱。
首先呢,你得知道“用户需求”这味调料不能少。
咱得弄清楚这房子是给谁住的、用来干啥的。
是小家庭温馨的小窝,还是大公司气派的办公楼。
搞清楚了,就像做菜知道要做啥口味一样,咱这设计就有方向啦。
然后呢,“场地勘察”这道菜的主料可得选好。
咱得瞧瞧这块地啥样,周边环境如何。
可别小瞧了这步,它就像选食材一样,好的食材才能做出美味的菜嘛。
场地选好了,才能让房子在那里稳稳当当、舒舒服服的。
接下来就是构思方案了,这就像是大厨发挥创意的时候。
想象一下那个画面,怎么布局啊,房间怎么安排啊,这儿放个厨房,那儿弄个客厅,走廊得留多宽。
想得越细致,最后出来的作品就越精彩。
有时候还得有点天马行空的想象,说不定就能想出个超级赞的点子呢!在这过程中,可别忘记了“实用与美观并重”这个原则。
光好看不行啊,住着不方便那可咋整;光实用也不行,太丑了咱自己都看不下去呀。
就像找对象一样,既得长得好看又得性格好,这样才完美嘛。
哎呀呀,说了这么多,也别光纸上谈兵,得多实践实践才行。
一开始咱就像个刚学走路的小孩,摇摇晃晃,可能设计出来的东西不那么完美。
但别灰心,积累经验,多练习,慢慢地咱也能走得稳稳当当,设计出厉害的作品啦。
总之呢,建筑方案设计方法入门知识就是咱踏入建筑设计大门的第一步。
这一步可能有点蹒跚,但只要咱怀揣着对建筑的热爱和好奇,一步一步往前走,肯定能在这个领域里玩得转。
咱就加油吧,未来的建筑小行家们!。
房屋建筑设计基础设计知识 入门必懂的
房屋建筑设计基础设计知识入门必懂的房屋建筑设计基础设计知识(入门必懂的)房屋建筑设计总体上分为上部结构设计和下部结构设计两大部分,轻型钢结构建筑也不例外,前面几章已介绍了其上部结构,本章对其下部结构——基础作一些讨论。
众所周知,在房屋建筑中,基础造价约占整个建筑物的30%左右,对于轻钢结构而言,最大优点就是重量轻,从而直接影响基础设计,与其它结构型式的基础相比,轻钢结构基础尺寸小,可以减少整个建筑物造价,另外对于地质条件较差地区,可优先考虑采用轻钢结构,这样容易满足地基承载力方面的要求。
那么轻钢结构基础与砼结构基础有什么不同?轻钢结构基础是如何设计的?在轻钢结构基础设计时应注意哪些方面?本章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而不涉及基础本身设计的有关内容。
第一节基础设计的特点由于结构型式、荷载取值、支座条件等方面的不同,传至基础顶面内力是不同的,轻钢结构与传统的砼结构相比,最大差别就是在柱脚处存在较小的竖向力和较大的水平力,对于固接柱脚,还存在较大的弯矩,在风荷载起控制作用的情况下,还存在较大的上拔力。
柱底水平力会使基础产生倾覆和滑移,基础受上拔力作用,在覆土较浅的情况下,会使基础向上拔起,有关这方面的问题,后面再作详述。
由于轻钢结构的这些受力特点,导致其基础设计与其它结构存在很大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基础型式选择应根据建筑物所在地工程地质情况和建筑物上部结构型式综合考虑,对于砼结构基础,常见的基础型式有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片筏基础、箱形基础、桩基等等,而对于轻钢结构而言,由于柱网尺寸较大,上部结构传至柱脚的内力较小,一般以独立基础为主,若地质条件较差,可考虑采用条形基础,遇到暗浜等不良地质情况,可考虑采用桩基础,一般情况下不采用片筏基础和箱形基础。
(a) 铰接柱脚 (b) 刚接柱脚图8-1 不同柱脚型式的受力情况砼结构柱脚均为刚接,即同时存在轴向力N、水平剪力V和弯矩M,故基础尺寸较大,轻钢结构常见的柱脚型式有刚接和铰接两种(图8-1),其受力是不同的,对于铰接柱脚,只存在轴向力N和水平力V,对于刚接柱脚,除存在轴向力N和水平力V之外,还存在一定的弯矩M,从而使刚接柱脚的基础大于铰接柱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建筑所涉及的规范如通风采光规范、消防规范、交通疏散 规范等进行了解并在设计中严格遵守。
对与建筑有关的国内外优秀建筑资料的收集与借鉴,这个工 作平时就要进行,才能从中学到独到的建筑处理方法和经验。
建筑设计方法入门
2. 构思阶段
2.1 功能分析
2.2 环境分析
2.3 经济技术因素分析
2.4 构思
2.1.4
功能分析的图式
功能分区
建筑设计方法入门
2.1.1 对个体空间的分析
体量大小:具体功能活动所要求的平面大小和空 间高度 位置关系:自身地位以及与其他功能空间的联系
环境景观要求:对声、光、热及景观朝向的要求
空间属性:私密性空间与公共性空间,封闭性空 间与开放性空间,安静空间与喧闹空间,主要空间与 次要空间,目标性空间与过渡性空间。
建筑设计环境
城市性质规模:城市的特色(政治、文化、金
融、商业、旅游、工业,科技),城市规模(特大、
大型、中型,小型)
地方风貌特色:文化风俗,历史名胜,地方建
筑风格
建筑设计方法入门
城市规划设计条件
后退红线限定:为了满足所临城市道路(或相邻建筑)的交通、市 政及日照景观要求,限定建筑物在临街(或邻建筑)方向后退红线的距 离。它是该建筑的最小后退指标。
建筑设计方法入门
建筑设计方法入门
建筑设计方法入门
建筑设计方法入门
4) 效果图
效果图一般指的是建筑透视图,是在二维的图 纸上来表现建筑外部形式或内部空间效果的较为直 观的表达方式。 效果图按照建筑透视的方式来分可分为: 一点透视图——多用于室内空间效果的表现 两点透视图——多用于建筑外部形式的表现 鸟瞰图——多用于建筑群体效果的表现
建筑设计方法入门
基于形式的构思
范例一 纯粹的几何形体趣味 范例二 自然界中的物体形象
范例三 偶然随机的形式
建筑设计方法入门
建筑设计方法入门
建筑设计方法入门
建筑设计方法入门
基于城市环境的构思
范例一 斯图加特美术馆 范例二 华盛顿美术馆东馆,贝聿铭
建筑设计方法入门
建筑设计方法入门
建筑设计方法入门
在二草中采用徒手单线条,图纸比例一般为1/200, 1/300。
建筑设计方法入门
工具草图(方案定稿阶段) :将修改后的方案用
丁字尺、三角板等绘图工具严格按照比例在硫酸纸上 画出来。 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对设计中的一些小的细节 问题进行完善,另外,对一些建筑细节如建筑配景以 及任务书中要求表达的一些室内布置详图如实表达。 在工草中采用双线条(墙体),图纸比例按任务 书要求。
建筑设计方法入门
建筑设计方法入门
2.5 从构思到形式的转变
设计构思往往只是一种形式意向,要把构思落实为 具体理性的设计方案需要掌握一定的形式技巧。 建筑的形式是有规律的。抛开风格和功能问题,单 纯以形态学的方法来研究建筑形式,我们把建筑形式视 为由许多基本的形式与空间要素按特定的法则组合而成。 再以分类学的方式,分门别类地分析和讨论基本形式和 空间的组合以及它们的一般变形。 今后会逐步学习这些形式和空间的要素及组合方式。
建筑设计方法入门
2.1.2 对整体功能关系的分析
各个功能空间相互之间是密切相关的,它们按一 定的秩序和方式构成一个建筑的整体空间。各个体空 间之间的关系包括如下层次: 主与次
并列关系 密切与疏远
建筑设计方法入门
2.1.3 功能分析的图式——功能分析图
我们常常用功能气泡图来形象地把握并描述建筑的整体 功能关系。 住宅的功能关系图:
建筑设计方法入门
地段环境
气候条件:日照,温度,降水(雪)量,风向 地质条件:地质构造,抗震要求
地形地貌:土壤,地形,植被,水文
景观朝向:自然景观及地段日照朝向条件 周边建筑:地段内外相关建筑状况
道路交通:现有及未来规划道路及交通状况
市政设施:水、暖、电、讯、气、污等管网的分布及供应情况 污染状况:相应的空气污染、噪音污染和不良景观的方位及状况
交图日期
建筑设计方法入门
1.2 相关资料的调研与搜集
实例调研:同类型建筑参观调研
对与所设计的建筑性质相同、内容相近、规模相当的建筑实 例进行调查,了解其建筑功能、空间组织、外部造型以及实际 使用中的一般情况,吸取其优点,对其出现的一些问题在自身 设计中加以回避。 资料收集:规范性资料、优秀设计图文资料
建筑设计方法入门
建筑设计方法入门
3) 工具正图
用墨线笔或者铅笔、丁字尺,三角板,比例尺等 绘图工具按比例画出的图纸叫工具正图。 工具正图相对于草图,具有准确,详细的特点, 一般用于方案定稿后的表达以及建筑施工图阶段。 现在,人们使用专门的建筑绘图软件来绘制工具 正图,这种方式具有快速,易于修改等优势,已逐渐 取代以前的墨线工具图。
建筑设计方法入门
学习形式和空间的要素及组合方式本身并不是目的,而在 于把它们当成解决问题的手段。
这个过程可比喻成人们学习作文的过程,人们必须先掌握 字、词,然后学会句法和语法,了解作文的格式、体裁等原理, 才能练习写文章来表达思想。 让大家了解建筑的“字词”以及“语法”规则,至于在具 体条件下采用何种形式和法则,完全取决于个人的爱好以及对 这些法则的熟练和灵活运用程度。 就如同即便认识全部的字,了解所有的语法规则也不能保 证你就一定能写出好文章来,书本上和老师介绍的仅是一种理 性的、可把握的设计思维方式,要做出一个好的建筑作品还需 要大家多多努力。
建筑设计方法入门
2)
模型
工作模型(草模): 工作模型是为了探讨和研究设计方案的工具,建筑 师常用硬纸板和胶水制作简易的工作模型来推敲方 案的空间组织和比例关系,在建筑群的设计中常用 泡沫塑料切块布置。 工作模型是对建筑效果宏观的把握。
建筑设计方法入门
建筑设计方法入门
正式模型 :设计方案完成后,按比例制作详细的正 式模型,模型对于建筑的材质、色彩、节点构造等微 观方面的表达,完全按照方案设计。制作正式模型的 目的一方面是建筑师对建筑整体效果的直观把握方式, 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使顾主预先了解建筑的形象 电脑虚拟模型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用电脑来 进行方案设计及表达已成为一种潮流,用电脑能迅速 地模拟出建筑的三维形象,而且能方便地进行修改和 调整。更重要的是,当今建筑师通过向计算机输入几 种控制性参数后,利用电脑的超强计算能力,随机生 成许多复杂的建筑形式,大大增强了建筑师对建筑形 式的把握力。
建筑设计方法入门
2.3 经济技术因素分析
经济技术因素是指建设者所能提供用于建设的 实际经济条件与可行的技术水平。
它是确立建筑的档次质量、结构形式、材料应 用以及设备选择的决定性因素,是除功能环境之外影 响建筑设计的第三大因素。
建筑设计方法入门
2.4 构思
每个建筑师在开始设计时,首先会对建筑的功能和建筑 环境进行分析,然后在他的心中会产生一些对建筑的设想, 这些设想就是构思的萌芽,这些设想因人而异,它与设计人 的文化背景、兴趣爱好、个人风格甚至一时的心情有关。 设计人通过对诸多思路的梳理,将最有创意的设想发 展为构思。 构思巧妙与否显示出建筑师在设计中的创造性能力的 高下。 设计者在构思时需要多方面的触发点来产生联想,一 般来说有如下几个方面:
建筑设计方法入门
3. 方案的比较与选择
多方案比较 (草图阶段) 方案只有相对意义上的最佳-----多方案构思,分 析比较后选出较优者.
建筑设计方法入门
方案比较举例1:
建筑设计方法入门
建筑设计方法入门
建筑设计方法入门
建筑设计方法入门
建筑设计方法入门
建筑设计方法入门
多方案比较---平面布局
建筑设计方法入门
主讲:郑瑾
建筑设计方法入门
一. 建筑方案设计步骤
准备阶段 构思阶段 完善阶段
建筑设计方法入门
建筑设计方法入门
1. 准备阶段
1.1 了解建筑设计任务书或在调查分析研究的基础上 自行拟定任务书 物质要求:建筑功能,房间组成,面积,高度,声光热及 景观朝向等.主次,内外,闹静,洁污,公私等(功能关系 图) 精神要求:建筑类型,形式特点等 建设基地:包括基地的现状、周边环境、使用情况、 使用需求等
建筑设计方法入门
基于自然环境的构思
范例一 悉尼歌剧院 范例二 赖特的流水别墅
建筑设计方法入门
建筑设计方法入门
基于人文环境的构思
范例一 巴黎卢浮宫扩建,贝聿铭
建筑设计方法入门
建筑设计方法入门
基于空间的构思
范例一 巴塞罗那国际博览会德国馆,密斯
建筑设计方法入门
大理石和玻璃构成的墙板是简单光洁的薄片,它们纵横交错,布置灵活,形 成既分割又连通,既简单又复杂的空间序列;室内室外也互相穿插贯通,没 有截然的分界,形成奇妙的流通空间。 建筑设计方法入门
建筑设计方法入门
基于功能的构思
范例一 费城宾夕法尼亚大学理查医药研究楼
范例二 纽约古根汉姆博物馆,赖特
建筑设计方法入门
路易斯·康根据科学家或 小组单独研究的特点及避 免在研究中有害气体的互 相扰,他把该楼设计成许 多孤立的砖砌塔楼,用廊 子连接起来,产生了大胆、 自然与别具一格的外形。
建筑设计方法入门
定稿图
建筑设计方法入门
二. 方案设计的表达 (建筑表现)
2.1 设计推敲性表现 1)草图 2)草模(工作模型) 3)计算机模型 4)综合 2.2 设计展示性表现(正式图,正式模型) 1)正图:铅笔线,墨线,颜色线,水墨或水彩渲染
以及粉彩等
2)正式模型 3)综合
建筑设计方法入门
1) 草图
草图具有迅速方便的特点,能很好的与建筑师的思维进 行配合,记录下设计者的点滴灵感,在建筑方案设计的过 程中,建筑师常利用草图对功能、环境进行分析,迅速捕 捉灵感,找出解决办法,把构思变成设计方案,然后加以完 善成为具体的建筑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