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总复习 必考实验练习05 探究压力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

合集下载

2021年度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期末考试卷真题

2021年度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期末考试卷真题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期末考试卷真题(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计24分)1、如图所示,在“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次实验,说明压力作用的效果跟压力的大小有关B.甲图中小桌对海绵压力作用的效果比乙图中小桌对海绵压力作用的效果弱C.甲、乙两次实验中,小桌对海绵压力的大小相等D.为了完成整个实验,可以将乙图中的砝码取下来,并将看到的实验现象和甲图中的对比2、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着甲乙丙三个底面积相同的容器,若在三个容器中分别盛装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三个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的压力()A.甲最大B.乙最大C.丙最大D.一样大3、水平桌面上放有甲、乙两个装有不同液体的相同容器,把两个完全相同的实心物体分别缓慢放入两容器中,物体静止时如图所示且液面恰好相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容器中液体的密度比乙容器中液体的密度小B.物体静止时,两个容器底部受到液体压强一样大C.物体静止时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力比乙对桌面的压力大D.物体在甲容器液体中受到浮力比在乙中受到的浮力小4、若你将正在做的这一张试卷展开平铺在桌子中央,则它对桌面的压强最接近于()A.100帕B.1帕C.0.1帕D.0.01帕5、一位中学生站立在水平地面上,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约为()A.1.5×102帕B.1.5×103帕C.1.5×104帕D.1.5×105帕6、假如河水的密度变为1.8×103 kg/m3,下列现象不可能发生的是()A.拦河大坝依然是“上窄下宽”B.潜水员在河水中可下潜得更深C.提起同体积的河水更费力D.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7、小明同学学习物理后,对以下一些数据的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A.中学生双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2500PaB.—个普通鸡蛋的质量约为300 gC.中学生的正常步行速度约为6 m/sD.老师从教学楼一楼慢步走到四楼的时间约为5 s8、生活中处处有物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大型汽车有宽大的车轮,是为了减小对地面的压力B.高压锅运用了液体沸点随气压升高而降低的原理C.三峡船闸利用连通器的原理D.拦河大坝上窄下宽是由于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小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计40分)1、向茶壶中倒水时,随着壶中水的增多,水对壶底的压强 ________(选填“变小”、“变大”或“不变”)。

八下物理期末复习专题—实验与探究

八下物理期末复习专题—实验与探究

八下物理期末复习专题—实验与探究1、用图1所示的装置探究摩擦力跟压力大小的关系。

3、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明同学用一块海绵、一张小桌子和一个砝码,做了如图所示的一系列实验,请注意观察,并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中小明是通过比较 来确定压力作用效果的大小; (2)分析比较图 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结论:当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3)分析比较图甲、乙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结论: ,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4、帕斯卡裂桶实验”的演示,激发了学生“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大小因素”的兴趣.他们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探究方案,图(a)、(b)、(d)中金属盒在液体中的深度相同.实验测得几种情况下压强计的U型管两侧液面高度差的大小关系是h4>h1=h2>h3.(1)实验中液体压强的大小变化是通过比较来判断的,这种方法通常称为转换法。

(2)由图和图两次实验数据比较可以得出: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3)由图(a)和图(d)两次实验数据比较可以得出:。

5、小佳同学利用运动鞋进一步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大小的定量关系”.(1)如图所示,他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着运动鞋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其目的是;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N.(2)再往鞋子里添加砝码并均匀摆放,改变的是鞋对桌面的,重复上述实验步骤进行多次实验,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3)请根据实验数据在图中作出运动鞋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大小关系的图象.(4)分析图象可得结论:。

(5)若他拉着运动鞋匀速前进的速度由0.02m/s变为0.04m/s,在其他情况不变时鞋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将。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6、如图所示小刚为了探究:压强可能与受力面积和压力的大小有关.小刚找到了下面器材:规格相同的两块海绵、三本字典.设计了下面的实验:图(a)海绵平放在桌面上;图(b)海面上平放一本字典;图(c)海绵上叠放两本字典;图(d)海棉上立放一本字典;图(e)一本字典平放在桌面上(1)通过实验图(a)图(b),可以得出:力能使物体发生,小刚是根据的现象来比较压强的.(2)通过实验图(b)图(c),可以得出:在一定时,越大,压强越大。

2020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复习专题训练:实验探究题

2020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复习专题训练:实验探究题

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复习专题训练:实验探究题题型训练1.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的时候,我们做了如图所示实验。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每次实验,小车都要从同一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用力推下B.小车由斜面滑下时,由于惯性继续向前运动C.实验中运动的小车会停下来,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D.实验表明,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小,运动的距离越远2.如图是某同学“探究压力作用的效果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下列关于本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甲乙对比说明,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B .乙丙对比说明,重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C .丙图中小桌静止时,海绵对小桌的支持力和小桌受到的重力不是一对平衡力D .实验中通过海绵的凹陷程度来反映压力的大小,用到的科学探究方法是转换法3.如图所示是测量大气压强的装置,玻璃管长约1m ,槽内装有水银。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此装置是一个连通器B .将玻璃管稍微倾斜,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变大C .如果玻璃管顶端不小心被碰破一个小孔,水银会从小孔向上喷出D .将此装置从山脚移到山顶,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减小4.小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1)实验时,要把小车放在 (选填“光滑”或“粗糙”)的水平桌面上,向挂在小车两端的托盘里加砝码,观察小车在什么条件下运动状态会平衡。

(2)当两托盘里砝码的质量 时(选填“相同”或“不相同”),小车处于静止状态。

(不考虑装置之间的摩擦)实验中定滑轮的作用是 。

(3)当小车平衡后,小宇将小车在水平桌面上扭转一个角度,松手后小车 (选填“静止”、“旋毛巾 棉布 木板转”或“翻转”),设计此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探究不在同一直线的两个力是否能平衡。

(4)实验时发现F1稍大于F2时,小车仍处于静止状态,原因是。

改进的实验方案是。

5.如图所示是“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装置。

实验中用到了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木块、一个砝码、两个材料相同但表面粗糙程度不同的长木板。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期末专题复习:力学实验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期末专题复习:力学实验题(含答案)

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专题复习:力学实验题1.(2021·山东济南·八年级期末)小明在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提出以下猜想:猜想一: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运动的速度有关;猜想二: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所受的压力大小有关;猜想三: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小明通过如图甲所示的实验验证猜想,验证猜想二和猜想三的数据如表:次数12345接触面木板木板木板棉布毛巾压力/N 1.0 1.5 2.0 1.0 1.0弹簧测力计示数/N0.40.60.80.50.6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中,小明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着木块在水平方向上做______,其目的是使滑动摩擦力的大小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2)为验证猜想一,小明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着木块沿水平方向以不同的速度在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弹簧测力计示数相同,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速度______;(3)分析______次实验可验证猜想二,在接触面不变的条件下,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所受的压力大小成______比;(4)分析1、4、5次实验,小明得出结论______;(5)实验结束后,小丽同学想探究摩擦力是否与接触面的大小有关,她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木块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的摩擦力,然后将木块沿竖直方向锯掉一半,测得摩擦力的大小也变为原来的一半,她由此得出: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接触面越小,摩擦力越小,你认为她的结论正确吗?______,理由是______;(6)一个实验小组将轻质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另一端钩住木块,木块下面是一长木块,如图乙所示,实验时拉着长木块沿水平方向向右运动,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即可测出木块所受摩擦力大小,这种改进的好处是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2.(2021·山东济南·八年级期末)小明同学在做“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时,利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先后在水平桌面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物体(毛巾、棉布、木板),做了三次实验,然后将实验数据填入下面表格。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压强》专题练习(含答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压强》专题练习(含答案)

压强课后练习题一:科学实验小组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时,用早餐奶(如图甲所示)按图乙、丙、丁三种情况放在泡沫塑料上,分别进行探究实验。

(1)通过对乙、丙、丁三次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得出压力作用效果跟有关。

(2)这种探究方法在物理学中叫。

(3)如果在实验中没有泡沫塑料,可选择现实生活中来代替。

题二:小明同学利用洗手间的肥皂及海绵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探究过程如图所示。

⑴分析比较甲、乙两图中的实验现象,得到的结论是什么?⑵图乙和图丙探究的问题是什么?⑶小明将肥皂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如图丁所示,由实验现象,他经过分析、论证得到的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

分析评估他的实验结论。

题三:国际单位制中,帕斯卡(Pa)是下列哪个物理量的单位()A.力(F)B.功率(P)C.压强(p)D.密度(ρ)题四:国际单位:1Pa=________。

题五:下列实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题六: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时需要增大压强,有时需要减小压强。

下列四图中为了减小压强的是( )题七:如图所示,两手指用力压住铅笔的两端使它保持静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左边手指受到的压力较大,两手指受到的压强相同 B .右边手指受到的压力较大,两手指受到的压强相同 C .两手指受到的压力相同,左边手指受到的压强较大 D .两手指受到的压力相同,右边手指受到的压强较大题八:在窗子密闭的旅行车上备有逃生锤,遇到紧急情况时,乘客可以用逃生锤打破玻璃逃生,图中的四把铁锤,质量相同,形状不同。

为了更容易打破玻璃,应该选择的铁锤是( )A .图钉尖很尖锐B .书包背带较宽C .铁轨下铺设枕木D .穿滑雪板滑雪题九:体重60kg的张超为了估测自己双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他穿上一双平底鞋站在一张方格纸上,描画出一只鞋的鞋底边缘的轮廓如图所示,已知小方格每边边长2cm,他对地面的压强大约是()A.1.5×104Pa B.3.0×104Pa C.1.5×103Pa D.3.0×103 Pa题十:将质量为200g、底面积为4×10-2m2的物理书平放在水平课桌中央,课桌面积为0.2m2,则书对课桌的压强为(g取10N/kg)()A.5Pa B.10Pa C.50Pa D.5000Pa题十一:用铁做成三个高度相同粗细不同的实心圆柱体,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它们对桌面的压强分别为p A、p B、p C,则()A.p A<p B<p C B.p A>p B>p C C.p A=p B=p C D.无法判断题十二:由不同材料做成的三个高度相等,但底面积不同的实心圆柱体A、B和C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一节压强实验题专题(包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一节压强实验题专题(包含答案)

p=
=4 × 106Pa.
6
故答案为:( 1)乙;压力;( 2) 4× 10 .
2、凹陷程度
增大
受力面积
增大
压力
3、【考点】控制变量法与探究性实验方案.
【分析】( 1)探究实心圆柱体对水平地面压强跟高度的关系,控制材料和横截面积不变;
( 2)表二中圆柱体的材料和高度不变,横截面积在变,根据得出的压强的关系,可得出结论;

( 6)上面推导出 的表达式
(选填“能”或“不能”)应用于各类固体的压强的计算。
6、如图所示的三个高度相同的实心铁块放在水平桌面上, 已知正方形铁块 A最重,圆柱体铁块 C的底面积最小. 哪 个铁块对地面的压强最大呢?同学们提出了以下三种猜想:
猜想一:正方形铁块 A 最重,所以它对桌面的压强最大; 猜想二:圆柱体铁块 C 的底面积最小,所以它对桌面的压强最大; 猜想三:三个铁块的高度相同,所以它们对桌面的压强相等. (1) 以图中长方形铁块 B为研究对象, 推导它对桌面的压强大小的表达式, 根据表达式分析判断上述哪一个猜想 是正确的. ( 已知铁的密度为ρ,长方形铁块的高度为 h,底面积为 S) 压强表达式的推导: p=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判断:由上面压强的表达式可知,铁块对桌面的压强只与 ____________________ 有关,所以猜想 ________是正确的. (2) 利用海绵或其他简易器材,设计一个实验粗略验证上面的猜想.
的作用效果越明显”的结论.此后小涛把小桌挪放到一块木板上,发现小桌对木板的压力效果不够明显,如图
( c)所示.通过对图( a)、( c)的比较又得出“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不明显”的

实验专题-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精炼考试试题(无答案)

实验专题-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精炼考试试题(无答案)

八下物理期末复习——实验专题班级: 姓名: !考点一:力的三要素(略)1.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 、 、 有关。

考点二:弹簧伸长量与拉力的关系(弹簧测力计制作原理)2.物理小组探究“弹簧的伸长量与其受到拉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探究过程中,实验记录如下,请在图乙中作出弹簧的伸长量与其受到的拉力的关系图象。

(2)由图象得出: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 与其受到的拉力成 。

(3)根据此原理,可以制作 。

它的量程是 。

(4)弹簧的原长是 ;弹簧的长度6.5cm 时,弹簧受到的拉力是 N 。

考点三:重力与质量的关系(略)3.(1)实验结论: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成 比。

公式: 。

(2)在实验过程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有 和 。

考点四: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4.在探究水平面上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时,如图所示,给出了小车所停位置。

(1)每次实验均让小车从斜面同一 由静止开始运动,这样做是为了让小车在斜面底端具有相同的 ;(2)小车在水平表面上运动时所受阻力越小,通过的距离越 (选填“远”或“近”),说明小车速度减小得越 (选填“快”或“慢”);(3)推理:在水平面上滑行的小车,如果受到的阻力为零,它将做 运动。

——实验+推理,牛顿第一定律。

考点五:二力平衡的条件★先明确:二力平衡有哪些条件?大小 ,方向 ,作用在 物体,在同一条 。

5.如图甲是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

(1)小华将系于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计)两对角的细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并通过调整 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2)当小卡片平衡时,为了探究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两个力能否平衡,小华应把小卡片 ,松手后观察小卡片是否平衡;(3)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在图甲所示的情况下,小华下一步的操作是 ;(4)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强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同学们认为小华的实验方案优于小强的实验方案,其主要原因是 。

八年级下册物理实验

八年级下册物理实验

(2005•白云区二模)某同学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时做了图所示的三个实验,通过观察泡沫塑料压痕的深浅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比较两图,说明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比较两图,说明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将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则压力的作用效果和有关.(1)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2)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泡沫塑料凹陷的程度;(2)a、b;(3)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4)控制变量法,转换法故答案为:2;3;排开液体体积;液体密度相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受到液体的浮力越大;3;5;液体密度;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液体的密度越大,受到的浮越大;3;4;物体浸没的深度;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如图是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的若干操作,根据此图回答下列问题:(1)若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的深度的关系(填序号)(2)若选用的操作是②④⑥,可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是否有关.(3)若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应选用的操作是(填序号)故答案为:(1)②③;(2)液体密度;(3)①②⑤或①③⑤;(4)B.如图是“探究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故答案为:(1)木块被推动的距离;(2)甲;乙.(2013•龙岩)如图是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示意图.反映的.(1)速度;(2)(2)A;s.(2014•南京一模)如图是我们“探究物体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来判断动能的大小.(2)甲图所示方案是为了探究动能大小与关系的,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得出的结论结论是.(3)若想用乙图所示方案探究动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需要改进的步骤是.(2)弹簧秤沿竖直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3)机械效率增大.(4)总功0.6J,有用功0.5J,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83.3%.(2014•娄底模拟)“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实验中,小丽同学三次实验情况如图1甲、乙、丙所示.(1)实验时为了测出滑动摩擦力大小,必须使弹簧测力计水平拉着木块在水平木板(或毛巾)面上做匀速运动.在这一前提下,甲图中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大小为N.(2)小丽利用甲、乙两组数据比较得出了“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就越大”的结论,这样归纳结论是否正确?为什么?.(3)比较图1中的两组数据可得出: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4)有人将实验装置改成如图2所示,通过拉动木块下面的木板来进行测量.下列关于评估改进装置的说法中,你认为错误的是.A.由于木块静止,所以不受摩擦力B.木块相对木板滑动,故仍受滑动摩擦C.测力计静止,更方便读数D.木板的运动可以不是匀速运动.(2010•郴州)摩擦是我们生活和生产中常见的一种物理现象,(1)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拉着长方体木块在水平面上做运动,确保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大小和摩擦力相等.(2)下表是该实验记录的数据,请分析数据回答下列问题.①分析第1、2次实验说明:;②分析第1、3次实验说明:;(3)另有同学猜想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有关,请你用上面器材帮他设计一个实验方案.简述实验方案:.答案:(1)匀速直线(2)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在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3)在不改变压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情况下,换用木块面积不同的面重做上述实验,再比较摩擦力的大小.液体密度深度液体深度密度液体密度和深度各个方向相等。

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物理 第九章 专题2 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

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物理 第九章 专题2 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

人教版八下物理第九章专题2 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1.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利用了三个相同的瓶子、水和海绵,如图所示。

(1) 实验中通过观察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

(2) 比较两图可知,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 比较a、c两图,可知。

(4) 该实验中用到的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有和转换法。

2.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刚利用了两个相同的木块和一块海绵,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 实验中通过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这种物理学研究方法也运用于以下(选填“A”“B”或“C”)实验中。

A.用两只完全相同的蜡烛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B.用电铃、抽气机、玻璃罩探究真空不能传声C.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2) 对比甲、乙两图,可以得出:当压力一定时,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 对比甲、丁两图,小刚认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无关。

你认为他的观点(选填“正确”或“错误”),并说明理由:。

3.在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时,某同学利用小桌、海绵和砝码等器材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

(1) 画出丙图中海绵的上表面受到的压力的示意图。

(2) 比较甲、乙两图,可得出的结论是。

下列实例中,直接应用该结论的是(填序号)。

①交通管理部门规定,货车每一车轴的平均承载质量不得超过10t②小小的蚊子能轻而易举地用口器把皮肤刺破③书包要用宽的背带答案1. 【答案】(1) 海绵的凹陷程度(2) a、b(3) 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4) 控制变量法2. 【答案】(1) C(2) 受力面积(3) 错误;没有控制受力面积相同3. 【答案】(1)(2) 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①。

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物理 实验4 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物理 实验4 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人教版八下物理实验4 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1.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若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比较哪两个实验A.甲、乙B.甲、丙C.甲、丁D.乙、丙2.如图所示,某小组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1) 实验中通过比较海绵的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大小。

这种实验方法叫做法。

(2) 通过比较图甲和图乙两次实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的关系;通过比较图和图两次实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这种实验方法是法。

(3) 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做了进一步的交流讨论,分析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固体,它对桌面的压力和它受到的重力大小相等,这是因为它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力;它受到的重力与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力。

3.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时,采用如图甲所示的方法,用两只手的食指分别压在铅笔两端。

(1) 静止时,铅笔处于(填“平衡”或“非平衡”)状态,所以铅笔两端受到的压力相等,笔尖和笔尾对食指反作用的压力也相等,接触(填“笔尖”或“笔尾”)的手指明显更痛,说明相同时,,压强越大。

(2) 采用图乙的方法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是否合理?(填“合理”或“不合理”),因为。

4.在“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实验中,小亮同学使用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该装置包括四周带支架且可上下灵活移动的双层木制夹板、钉有等长钉子的钉板、气球和钩码。

(1) 在实验过程中,小亮发现在夹板压力的作用下,气球和上面木板接触的部分凹陷的深度较小,而和下面钉板接触的部分凹陷的深度较大(如图甲所示)。

如果不考虑气球自身的重力,由此可以得出初步结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有关。

(2) 为了进一步探究(1)中的问题,小亮决定研究现象比较明显的钉板对气球产生的压力作用效果。

在图甲的实验装置中,他应该通过改变来改变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这个因素。

初中物理总复习实验专题 实验08 探究影响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

初中物理总复习实验专题 实验08 探究影响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

实验08 探究影响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BY LEX01、如图01所示,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明和小华利用所提供的器材(小桌、海棉、砝码、木板)设计了图a、b两个实验,通过观察图a、b后得出“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的结论。

此后小华把小桌挪放到一块木板上,发现小桌对木板的压力效果不够明显,图c所示.通过对图a、c的比较又得出“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不明显”的结论.图 01请你根据已学过的压强知识分析:(1)小明和小华是根据的现象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的;(2)造成前后两个结论不一致的原因是;(3)设图b中小桌对海棉的压强是P b,图c中小桌对木板的压强是P c,则P b P c(选填“小于”、“等于”、“大于”);(4)比较图b和图c可知,根据压力的作用效果比较压强的大小需要满足的条件是: .02、如图02所示,为了探究压强可能与受力面积和压力的大小有关,小刚找到了下面器材:规格相同的两块海绵、三本字典,设计了下面的实验:图a海绵平放在桌面上;图b海面上平放一本字典;图c海绵上叠放两本字典;图d海棉上立放一本字典;图e一本字典平放在桌面上。

图 02(1)通过实验图a和图b,可以得出:力能使物体发生,小刚是根据的现象来比较压强的;(2)通过实验图b和图c,可以得出:在一定时,越大,压强越大;(3)通过观察图和图后得出: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4)设图b中字典对海绵的压强是p b,图e中字典对桌面的压强是p e,比较p b p e(选填“小于”、“等于”、“大于”)。

03、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中,小邹同学用一块海绵和两块规格相同的长方体砖块做了如图03所示的一系列实验,请仔细观察,并分析回答下列问题:03(1)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大小是通过比较海绵的程度来确定。

(2)分析比较图乙和丙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结论:。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末复习-实验专题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末复习-实验专题

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末复习-实验专题一、下图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过程.(1)根据图中情景可以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①是假设,②③是实验事实,④是实验推论B.①②③④都是实验事实C.①②是实验事实,③④是实验推论D.①②③是实验事实,④是实验推论(2)每次让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记下小车最终停在水平面上的位置.可知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路程越_______.其中运动的小车在木板上最终停下来,是因为小车在水平方向上受_______(选填“平衡力”、“非平衡力”或“不受力”).(3)每次让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目的是为了。

二.小林同学做“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如图所示。

(1)实验中采取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操作的关键是使其在长木板上做_____ __运动。

(2)甲、乙两图所示的实验说明: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______ ___,滑动摩擦力越大。

(3)甲、丙两图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此实验的基础上,小明又猜想: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接触面积有关.请你利用图中已有的器材,设计探究方案验证小明的猜想..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操作过程如图12所示。

比较图甲和图乙,可以得出:______________;比较图乙和图丙,可以得出________________;这里所用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

四.小明做“研究液体的压强”实验时得到的几组数据如下表:根据表中的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1)比较序号为1、2、3的三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2)比较序号为3、4、5的三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3)比较序号为5、6的两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五、如图是老师在演示液体内部压强情况的六幅图,除②图杯中装的浓盐水外,其余杯里装的都是水。

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

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
中学物理实验
中学理化生仿真实验
初中物理必做实验 (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
实验目的和简介
实验目的: 1.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 2.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 3.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支撑面的柔软程度的关 系。
实验原理: 压力的作用效果和压力的大小以及压力的
作用面积有关。
细木条
细线 长木板
方木板
弹簧测力计
实验板
橡皮泥
本实验用到实验器材:方木板、长木板、细木条、实验板、橡皮泥、弹簧测力 计、细线。观察完毕,请单击下一步按钮。
1.检查实验器材。
按住弹簧测力计底下的环向下拉动,可以增加拉力,把右边的木条拖放到 橡皮上的木条上,可以互相替换。
2.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以及受力面积的关系。
实验结论:
通过实验发现压力的作用效果和压力的大小 以及压力的作用面积有关。
实验结论。
实 验 操 作结 束!

人教版八年级下物理实验题归类(附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物理实验题归类(附答案)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实验探究复习实验探究内容及考查点一、重力、弹力与摩擦力1.弹簧测力计的使用2.探究重力与什么因素有关3.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4.二力平衡条件5.牛顿第一定律二、压强、浮力1.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压强)2.探究液体压强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3.探究气体压强与什么因素有关4、大气压强的测量5.探究浮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6.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三、简单机械1.探究杠杆平衡条件2.探究滑轮、滑轮组用力情况与各自特点3.轮轴与斜面四、功和机械能1.滑轮组机械效率2.斜面机械效率3.探究动能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一、力的作用效果1、小强在学习力的相关知识中,对“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的问题提出了如下一些猜想:①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②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③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④力的作用效果与物体间相互作用的面积有关。

上述猜想是否正确,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个来进行探究。

要求写出实验探究的步骤和分析与结论。

(1)你选择的猜想是 。

(填写序号) (2)实验探究步骤: .(3)分析与结论: . 二、弹簧测力计(1)这项研究在实际中的应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析实验数据你可得到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小华作出了如下三个图象,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011重庆,第16题第(4)题)下图是量筒的测量情形,图l4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__N 。

图143.(2011江苏无锡,第32题)为制作弹簧测力计,某物理实验小组对弹簧的伸长与拉力的关系作了探究.下表是他们利用甲、乙两根不同的弹簧做实验时所记录的数据.表一表二(1)分析表一和表二数据可知:①在一定条件下,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它所受的拉力成 ; ②在拉力相同的情况下,甲弹簧伸长的长度比乙弹簧 (选壤“大"或“小”)。

9.1 压强之实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9.1 压强之实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9.1 压强之实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1.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张和小黄同学利用所提供的器材设计了如图2(a)、(b)、(c)所示的三个实验。

(1) 小张通过观察来比较小桌对海绵的压力作用效果。

(2) 小张选做(填序号)两次实验得出: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 小黄选做(a)和(c)两次实验得出: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不明显。

请你分析造成前后两个结论不一致的原因是。

2.探究“压力作用效果”的实验如甲、乙、丙所示。

(1) 甲、乙、丙实验中,根据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

(2) 通过甲、乙实验能够得到的结论是。

(3) 由实验乙、丙可知:“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请举出生活中应用此知识的一个实例。

(4) 将该小桌和砝码放在如图丁所示的木板上,比较图丙中海绵受到的压强p丙和图丁中木板受到的压强p丁的大小关系为p丙p丁(选填“>”“<”或“=”)。

(5) 实验中将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将左边部分移开后,发现海绵凹陷程度不变,由此得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你认为此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

3.如图所示为小刚探究压强大小是否与受力面积和压力的大小有关的实验。

小刚找到了下面器材:规格相同的两块海绵、三本一样的字典,设计了下面的实验:图甲海绵上平放本字典;图乙海绵上叠放两本字典;图丙海绵上立放一本字典;图丁一本字典平放在桌面上。

(1) 通过实验图甲、图乙,可以得出:在一定时,越大,压强越大。

(2) 通过观察图后得出: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

(3) 设图甲中字典对海绵的压强是p甲,图丁中字典对桌面的压强是p丁,则p甲(选填“>”“<”或“=”)p丁。

4.在“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强利用了多个完全相同的木块和海绵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初中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案教学设计课后反思 人教版

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初中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案教学设计课后反思 人教版

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哪些因素有关
【教学设计思想】
压强是生活和生产中广泛应用的一个概念,但学生比较陌生。

通过观察现象,提出问题,激发了学生对压强知识的求知欲和进行探究活动的兴趣,通过学生的探究活动,猜想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并让学生得出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是压力和接触面积,在实验探究过程中用到转换法:海绵的凹陷程度越大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然后从压力的作用效果引出压强,即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就是压强越大,然后得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2)知道控制变量法、转换法、对比分析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归纳问题的能力,通过观察实验现象、采集实验数据学习使用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获得对压强比较深入的了解。

(2)培养知识迁移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培养学生对参与物理学习活动的兴趣,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重点、难点】
1、重点
(1)利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2)能运用压强的公式进行有关计算,解释与压强有关的生活现象。

2、难点
(1)海面的凹陷程度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相-----转换法
【实验探究方法】
控制变量法、转换法、观察比较法
【教学准备】
相同形状的木块和铁块、海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05 探究压力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1.小明同学利用A、B两物体、海绵等器材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

如图所示。

(1)实验中小明是通过观察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

(2)比较甲。

乙两图所示实验,能够得到的结论是在相同时,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3)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通过比较图和所示实验。

(4)小明同学实验时将物体B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如图丁所示。

他发现它们对泡沫的压力作用效果相同,由此他得出的结论是: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

你认为他在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

(5)有些公共汽车配备逃生锤,遇害到紧急情况时,乘客可以用逃生锤打破玻璃逃生,为了更容易打破玻璃,逃生锤外形应选图中的。

2.探究“压力作用效果”的实验如甲、乙、丙所示。

(1)甲、乙、丙实验中,根据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

(2)通过甲、乙实验能够得到的结论是(3)由实验乙、丙可知:“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请举出生活中应用此知识的一个实例。

(4)将该小桌和砝码放在如图丁所示的木板上,比较图丙中海绵受到的压强P丙和图丁中木板受到的压强P丁的大小关系为P丙P丁(选填“>”“<“或“=”)3.老师要求同学们用身边的物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小亮找到的器材有海绵和两瓶完全相同的矿泉水。

(1)该同学通过观察来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

(2)如图所示,小亮将两瓶完全相同的矿泉水分别正立和倒立放在海绵上,其目的是控制大小相同,改变受力面积的大小。

从该实验中得出的结论是。

以下实例中应用该结论的有。

(选填字母)A.菜刀要经常磨一磨B.书包要用宽的背带C.汽车限重D.啄木鸟有个坚硬而细长的喙(3)接下来小亮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他的操作步骤是:。

4.如图所示是“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1)实验中该同学通过观察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

(2)分析比较甲、乙两图所示现象,实验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是,可初步得出结论:。

(3)下列实例没有应用该结论的是(填字母)。

A.菜刀要经常磨一磨B.书包要用宽的背带C.汽车限重D.啄木鸟有个坚硬而细长的喙(4)将两个完全相同的木块用图丙所示的方式紧靠在一起放在海绵上,则此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图乙相比(选填“更明显”、“更不明显”、或“相同”)。

若将这两个完全相同的木块用图丙所示的方式紧靠在一起放在水平桌面上,则此时对桌面的压强。

(选填“变小”、“变大”或“不变”)。

5.在探究实验一“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和实验二“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实验中,玉兰同学对两个实验做了一些对比。

如图1中a、b、c、d所示,玉兰同学在有机透明盒里放入一块海绵和砖块进行实验一的探究过程:如图2中甲、乙、丙所示,玉兰同学在同一水平木板面上进行了实验二的探究过程。

(1)实验一中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可以选用两次实验(填序号),可以得出结论,当压力相问时,受力面积(选填“越大”或“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压力的作用效果通过海绵的凹陷程度来体现。

此处用到的物理研究方法是法。

(2)实验二中该实验的实验原理是,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受力面积的关系应选用(填序号)两次实验,所得的结论是当受力面积越小时,滑动摩力(选填“越大”“越小”或“不变”)。

(3)玉兰同学对两个实验进行了对比和分析,他发现压力作用效果和摩擦力的共同影响因素是。

6.小东同学在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时,利用铁架台、烧瓶夹、煮熟去皮的鸡蛋、包装带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如下:①如图甲所示,他把鸡蛋放到了铁架台的烧瓶夹上,手拿比较宽的包装带切鸡蛋,没有切开;②他换用同种材料的细包装带再次切该鸡蛋,如图乙所示,鸡蛋被切开了;小东同学因此得出结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有关”。

(1)小东同学的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

(2)为解决该问题,你认为需要补充的器材是:。

写出改进措施:。

7.如图所示小刚为了探究:压强可能与受力面积和压力的大小有关。

小刚找到了下面器材:规格相同的两块海绵、三本字典。

设计了下面的实验:图(a)海绵平放在桌面上;图(b)海面上平放一本字典;图(c)海绵上叠放两本字典;图(d)海棉上立放一本字典;图(e)一本字典平放在桌面上。

(1)通过实验图(a)和图(b),可以得出:力能使物体发生;(2)通过实验图(b)图(c),可以得出:在受力面积一定时,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显著;(3)通过观察图(b)和图后得出: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显著;(4)设图(b)中字典对海绵的压强是p b,图(e)中字典对桌面的压强是p e,比较p b p e(选填“>”、“<”或“=”);(5)a、b、c、d四次实验过程中,压力的作用效果是通过观察表现出来的;(6)本实验所用的物理探究方法有和,如果实验室中没有海绵,可选择生活中来替代。

8.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欣同学利用木条、橡皮泥、包装带和钩码进行探究活动。

(1)如图所示,将橡皮泥做成长方体平放于木条上方,把包装带撕成相同宽度的两段,并将两段包装带绕过橡皮泥,且在包装带下方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通过观察对比橡皮泥上端的变化,小欣同学可得出结论:相同时,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2)小欣同学想继续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受力面积的关系,应进行的操作是:将橡皮泥恢复原状,把包装带撕成宽度的两段,两包装带下方挂数量的钩码;(均选填“相同”或“不同”)(3)实验过程中,小欣同学是通过观察橡皮泥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这种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在物理学中叫;(4)实验过程中,小欣同学在包装带下方挂了2个50g的钩码,并测得包装带与橡皮泥的接触面积为250mm2,则包装带对橡皮泥的压强是Pa.(取g=10N/kg)试题解析1.小明同学利用A、B两物体、海绵等器材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

如图所示。

(1)实验中小明是通过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

(2)比较甲。

乙两图所示实验,能够得到的结论是在接触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3)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通过比较图甲和丙所示实验。

(4)小明同学实验时将物体B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如图丁所示。

他发现它们对泡沫的压力作用效果相同,由此他得出的结论是: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

你认为他在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没有控制压力相同。

(5)有些公共汽车配备逃生锤,遇害到紧急情况时,乘客可以用逃生锤打破玻璃逃生,为了更容易打破玻璃,逃生锤外形应选图中的D。

解:(1)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物体的形变量越大,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实验中小明是通过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

(2)由图甲、乙所示实验控制,物体间的接触面积相同而压力不同,力的作用效果不同,由此可得:在接触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3)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控制压力相同而受力面积不同,应通过比较图甲和丙所示实验。

(4)将物体B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物体间的接触面积与物体间的压力都发生变化,实验没有控制物体间的压力相等,由此得出的结论是错误的。

(5)为了更容易打破玻璃,应使物体的接触面积小,由图所示可知,逃生锤外形应选图中的D;故答案为:(1)海绵的凹陷程度;(2)接触面积;压力;(3)甲;丙;(4)没有控制压力相同;(5)D。

2.探究“压力作用效果”的实验如甲、乙、丙所示。

(1)甲、乙、丙实验中,根据海绵的凹陷程度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

(2)通过甲、乙实验能够得到的结论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3)由实验乙、丙可知:“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请举出生活中应用此知识的一个实例书包背带做得扁而宽可以减小对肩膀的压强。

(4)将该小桌和砝码放在如图丁所示的木板上,比较图丙中海绵受到的压强P丙和图丁中木板受到的压强P丁的大小关系为P丙=P丁(选填“>”“<“或“=”)解:(1)实验中是根据海绵的凹陷程度来判断压力的作用效果的。

(2)通过甲、乙实验可以看出,受力面积相同,压力不同,海绵的凹陷程度不同,故得到的结论是: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

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有关,生活中我们经常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或者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

如:书包带做得扁而宽可以减小压强,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4)图丁和图丙中,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均相同,所以对接触面的压强是相等的,只是由于木板不易发生形变,其效果显现不出来。

故海绵受到的压强P丙和木板受到的压强P的大小关系为P丙=P丁。

丁故答案为:(1)海绵的凹陷程度;(2)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3)书包背带做得扁而宽可以减小对肩膀的压强;(4)=。

3.老师要求同学们用身边的物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小亮找到的器材有海绵和两瓶完全相同的矿泉水。

(1)该同学通过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来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

(2)如图所示,小亮将两瓶完全相同的矿泉水分别正立和倒立放在海绵上,其目的是控制压力大小相同,改变受力面积的大小。

从该实验中得出的结论是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受力面积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不明显。

以下实例中应用该结论的有ABD。

(选填字母)A.菜刀要经常磨一磨B.书包要用宽的背带C.汽车限重D.啄木鸟有个坚硬而细长的喙(3)接下来小亮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他的操作步骤是:把左侧瓶中倒出一些水后,倒立在海绵上,并与右侧瓶子的作用效果相比较。

解:(1)该同学通过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来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这是转换法的运用。

(2)将两瓶完全相同的矿泉水分别正立和倒立放在海绵,这样可以控制压力相同,改变受力面积的大小。

从该实验中得出的结论是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A.菜刀要经常磨一磨,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符合题意;B.书包要用宽的背带,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符合题意;C.汽车限重,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减小对路面的压强,不合题意;D.啄木鸟有个坚硬而细长的喙,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符合题意。

故选ABD。

(3)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应控制受力面积相同,只改变压力的大小,故他的操作步骤是:把左侧瓶中倒出一些水后,倒立在海绵上,并与右侧瓶子的作用效果相比较。

故答案为:(1)海绵的凹陷程度;(2)压力;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受力面积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不明显;ABD;(3)把左侧瓶中倒出一些水后,倒立在海绵上,并与右侧瓶子的作用效果相比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