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资源的深度挖掘与利用
数据挖掘在高校图书馆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数据挖掘在高校图书馆服务中的应用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数据挖掘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尤其在高校图书馆服务中,数据挖掘技术的应用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
本文旨在探讨数据挖掘技术在高校图书馆服务中的应用及其效果,以期为提升图书馆服务质量和效率提供有益的参考。
本文首先介绍了数据挖掘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及其在其他领域的应用情况,为后续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接着,分析了高校图书馆服务的现状及其面临的挑战,如用户需求多样化、信息资源海量化、服务效率要求高等。
在此基础上,本文深入探讨了数据挖掘技术在高校图书馆服务中的应用场景,如读者行为分析、图书推荐系统、学科服务等。
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证研究,本文评估了数据挖掘技术在高校图书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本文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和改进措施,以期推动数据挖掘技术在高校图书馆服务中的更广泛应用和深入发展。
本文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提升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效率,也有助于推动数据挖掘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二、数据挖掘技术基础数据挖掘(Data Mining)是从大量、不完全、有噪声、模糊、随机的实际应用数据中,提取隐含在其中的、人们事先不知道的、但又是潜在有用的信息和知识的过程。
数据挖掘涉及的技术方法很多,主要有数据清理、数据集成、数据变换、数据挖掘过程模型、数据挖掘方法和知识评价等。
数据挖掘的主要功能包括分类、聚类、关联分析、序列模式挖掘、预测、时间序列分析和偏差分析等。
在高校图书馆服务中,数据挖掘技术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通过对读者的借阅记录、浏览行为等数据进行挖掘,可以分析出读者的阅读兴趣、习惯和需求,从而为读者提供更加精准、个性化的推荐服务;通过对图书馆藏书的利用情况、读者的借阅率等数据进行挖掘,可以评估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而改进图书馆的管理和服务;数据挖掘技术还可以用于图书馆的决策支持,通过对大量的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可以为图书馆的发展规划、资源配置等提供科学依据。
高校图书馆强化线上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以上海地区高校图书馆
【用户·服务】高校图书馆强化线上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以上海地区高校图书馆微信调研为例●穆卫国 (上海师范大学 上海 200234)[摘 要]开展线上服务和提供线上资源保障,是图书馆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图书馆人应该重视的工作方向。
文章通过调查上海市24家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在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疫情期间发布的623条信息,分析了上海高校图书馆开展线上服务的现状,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进一步加强线上服务与资源保障体系建设的举措。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线上服务 危机管理[中图法分类号]G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845(2020)03-0079-05[引用本文格式]穆卫国.高校图书馆强化线上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以上海地区高校图书馆微信调研为例[J].高校图书馆工作,2020(3):79-83 图书馆在线服务是基于图书馆网站建设而发展起来的,利用图书馆和网上丰富的电子网络资源优势,建立以读者为中心,集文献咨询、文献提供和读者教育于一体的文献信息服务模式,其核心是向人们提供丰富的信息[1]。
在线服务提升了图书馆的服务功能,提高了服务的深度和广度。
虽然还存在着各种问题,但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及用户需求的发展,在线服务的便捷是传统图书馆服务无法比拟的,也是图书馆未来发展的方向。
2019岁末2020年初暴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实体馆舍不得不临时关闭,图书馆在线服务再次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调查了自1月23日武汉宣布封城开始,至3月13日为止的上海市24家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图书馆信息发布所发布的623条相关内容,通过调研上海高校图书馆在疫情期间的在线服务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加强线上服务与资源保障的一系列举措,以期构建图书馆更加完善的线上服务体系[2]。
1 疫情期间上海市高校图书馆在线服务现状根据调查统计,推出最多的是“资源推荐”类相关信息,共305条,占比达到48.96%;其次为在线研讨培训类信息,71条,占比11.4%;有关图书馆疫情期间开展各类型服务的相关信息46条,占比7.38%;网课教学方面的信息41条,占比6.58%;阅读推广方面相关信息32条,占比5.14%;其余为通知公告以及其他各类信息,分别为51条和77条。
以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为例
背景概况 Background 案例介绍 Cases 特 色 Features
背景概况 Background
发展新型智库政策(National Policies for developing new type think-tanks)
渗透性 Permeability
学科服务 无处不在、随时随地 Subject Services Everywhere,anytime
Feasibility: rich literature information recourses, a collection of multidisciplinary experts, successful research experience, stable funding sources
——张燕蕾. 智库:图书馆发展的新机遇【J】. 图书馆学研究,2009(11):5-7
“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建立健全决 策咨询制度。”
从数量式增长到内涵式提升 ——《2016中国智库年度发展报告》, 光明日报,2017.03.02
SJTU智库发展概况 (Status of think-tanks develoLeabharlann ment in SJTU) 国家层面
NSFC、中国工程院
上海市
社科创新研究 市政府决策咨询研究 市高校
各类智库或研 究基地30余个
其他专题研究类
大学/研究图书馆智库服务研究现状
北京大学医学院图书馆提出:智库:图书馆发展的新机遇 “Think-tank: the new opportunities of the library development” is proposed by Peking University Health Science Library in 2009. 可行性:拥有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集合多学科专家力 量、多个调研课题的成功经验、经费来源稳定
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数字文献资源的建设及开发利用
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数字文献资源的建设及开发利用作者:徐晓峰来源:《公关世界》2021年第08期摘要: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在大数据时代面临全新的发展机遇,利用大数据技术可以提高信息传播的整体质量,为用户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阅读体验。
但是大数据时代也面临着数据管理等一系列问题,使得大数据高校图书馆数字文献资源的建设与开发利用存在明显的问题,为此积极针对大数据时代的发展特点进行分析,总结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图书馆数字文献资源的建设问题,并采取相应的优化策略,全面提升大数据数字资源的建设质量。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数字文献资源建设开发利用引言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术交流的重要场所,能够促进信息资源的有效应用。
传统的高校图书馆资源管理耗时耗力、效率不高。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通过数字资源的建设,以其占地面积小、方便管理的优势,已经逐渐成为高校图书馆文献管理的重要方式。
通过数字文献资源可以有效解决文本文献资料管理存在的诸多问题,也能够使图书资源变得更加丰富。
数字文献资源在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也面临着许多方面的问题与不足,加强对数字资源的宣传与普及,确保高校图书馆实现可持续发展。
1.大数据技术的主要概念大数据技术就是指无法被传统数据库软件工具抽象处理的数据集合。
但实际上大数据能够对数据进行海量存储,也能够保证数据元素之间结构准确,提高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的整体建设水平。
例如:对于用户信息通常以姓名年龄性别为主,而这些结构化的数据具有明显的相关性数据量非常小。
大数据则包含数字文本以及图像、音频、视频链接等各种信息存储方式,还需要将数字文字以及图片等非结构化数据共同存储,庞大的数据量能够对海量信息进行整合,全面提高数据处理的速度。
2.大数据的主要特征2.1信息量非常丰富在互联网信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每天所产生的数据量非常庞大,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用户的选择,保证信息共享的整体效果。
在网络环境下,用户能够对数据信息进行自由选择,根据视频图片等多种方式,使得数据在人们日常工作中发挥应有的效果,随着数据的不断增多,数据资源的数量也得到了海量增长。
图书馆IC2创新服务模式与图书馆空间利用
第三届海峡两岸大学图书馆建筑研讨会
IC² 创新服务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IC² @SJTUL的实施计划
IC2模式
IC2 创新支持计划
IC2 人文拓展计划
激活知识 启迪创新 提升素养 3 2
1
1 2 3
点亮阅读 启迪人文 弘扬文化
12
图书馆IC² 创新服务模式与图书馆空间利用
2009-11-25
IC² 创新支持计划实践
18
一楼大厅
自IC2创新服务模式推出以来,主馆一楼大厅相继 举办了多次展览
主题书展和图片展
交大院士学术著作展 “阅读,让校园更美丽”主题书展 建国六十周年学科著作展 纪念名人图片展
学生的集体布展
“立”——建筑系学生优秀作业展 “媒飞设舞”创意集市——媒体与设计学院学生作品展
图书馆IC² 创新服务模式与图书馆空间利用
图书馆IC² 创新服务模式与图书馆空间利用 2009-11-25 4
IC² 创新服务模式的提出
融合信息共享空间和创新社区
IC² =Information Commons(IC)*Innovation Community(IC)
品牌创新
在用户心目中形成一个清晰、有个性和有特色的品牌, 是图书馆服务创新成功的重要保障
2009-11-25
2
IC² 创新服务模式的提出
第三届海峡两岸大学图书馆建筑研讨会
IC² 创新服务模式的提出
大学图书馆服务空间的变革趋势
图书馆服务空间的优化 :改善和优化图书馆的空间环境 和物理设施 图书馆服务空间的泛化 :从物理空间转向虚实空间相结 合
上海交通大学的育人理念
唐文治老校长留下 “欲成第一等学问、事业、人才,必 先砥砺第一等品行”的名言 现任校长张杰院士提出了“知识传授、能力建设、人格 养成三位一体”的育人理念 “培养创新型人才,创建创新型大学”的发展战略
SJTUL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学科服务探索与实践Ver.PPT课件
服务效益
搭搭建建平平台台
积积 淀淀 传传 承承
韵 之 化 文 提提升升素素养养
服务广度
文文化化校校园园
2020/4/16
30
规范管理—服务规范制定与实施
制定背景
学科服务日趋成熟,需要一定的量化考核
通过规范指标指导学科服务工作(重点、中心)
内容框架
基准服务(院系拓展、信息素养、资源建设、服务创新)
2020/4/16
15
学科服务模式演绎—各类平台
学科服务平台
基于LibGuides(国内首个)搭建 起36个学科服务平台
在10个院系主页嵌入图书馆咨询 台,从而开通信息咨询“直通车”
LibGuides
学科信息服务博客,打造学 术创新互动社区,已建15个
学科信息墙
根据阅览 室的学科 特色和服 务内容, 定期更新 推送信息
2020/4/16
16
学科服务模式演绎—信息素养教育
信息素养教育
特征:全方位、立体化、多形式 类型涵盖:
面向全校 ◇ 学分课程 ◇ 滚动培训 ◇ 网络课件
面向院系 ◇ 新生培训 ◇ 嵌入课程 ◇ 专题讲座
专题培训 ◇ 信息专员培训 ◇ 专利学堂
2020/4/16
17
学科服务模式演绎—资源整合与揭示
果
学科发展态势分析》、《高温超导技术专利地图分析》、《农业与生物 学院高水平学术期刊发文情况分析》、《近十年中国城市科学发展趋势
及科研实力排名》、……
2020/4/16
19
服务组织与实施
学科服务组织模式
建立以泛学科化服务体系为核心的组织机构、管理 策略与运行机制
架构由“学科馆员—学科咨询馆员—阅览室咨询馆员” 组成的三级学科服务梯队
基于深度挖掘的图书馆数字资源整合与共享李浩
基于深度挖掘的图书馆数字资源整合与共享李浩发布时间:2023-04-27T08:07:42.897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3年4期作者:李浩[导读] 在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随着各类资源的增加,为有效解决信息孤岛问题,需要在使用数字资源的过程中,使资源之间实现互联互通。
基于深度挖掘的需求,在全面整合图书馆数字资源时,还应注重对资源的全面共享,使各类数据在使用时,均能够建立有效联系,使图书馆数字资源有效合理利用。
(武警士官学校浙江杭州 310000)摘要:在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随着各类资源的增加,为有效解决信息孤岛问题,需要在使用数字资源的过程中,使资源之间实现互联互通。
基于深度挖掘的需求,在全面整合图书馆数字资源时,还应注重对资源的全面共享,使各类数据在使用时,均能够建立有效联系,使图书馆数字资源有效合理利用。
关键词:深度挖掘;图书馆;数字资源;整合与共享引言:在整合与共享图书馆数字资源的过程中,基于深度挖掘的需求,通过设定准确的实值挖掘参数,建立完善的数字资源目录体系,进而获得实时编码,以便促进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共享。
一、数字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对于图书馆的重要意义在数字资源的建设过程中,需要加大对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力度,借助各方面的投入和支持,对于实际所获得的成果,需要获得有效利用,并引起行业内部人员的高度重视。
通过分析部分数字资源在图书馆中的应用现状,可以看出容易出现闲置的问题,且部分资源的使用率极低。
通过分析产生该类现象的主要原因,一是由于在建设数字资源时存在重复性的问题,且部分需要购买的数字资源,已经在互联网中普遍存在。
由于具有免费的特点,所以多数用户会在互联网中,下载与之相对应的资源。
二是图书馆中的资源缺乏个性化的特点。
在各级图书馆购买或者自行建设数字资源时,由于存在共性的特点,甚至在内容、题材等多个方面均具有趋同性,所以无法为读者提供良好的服务,甚至会增加读者在检索时的难度,难以优化读者的总体阅读体验。
书馆文献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书馆文献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在现代社会中,图书馆作为文献资源的重要保管和传播机构,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书馆文献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于推动科学研究、促进学术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数字化资源建设、信息技术应用、服务创新等方面探讨书馆文献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一、数字化资源建设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化资源已经成为当代图书馆的重点建设内容。
通过数字化资源建设,书馆可以将纸质文献、图书、期刊等信息转化为电子形式,为读者提供便捷的查询和阅读途径。
首先,书馆可以采用扫描和OCR技术,将纸质文献数字化。
这样做不仅可以节约存储空间,还可以方便读者通过电子设备进行检索和阅读。
此外,通过数字化处理,书馆还可以对文献进行全文索引,提高检索效率。
其次,书馆还可以利用数字化资源平台,将图书、期刊等电子资源集中管理和传播。
这样一方面可以避免重复购买,提高资源利用率;另一方面也方便读者通过网络随时随地访问和使用相关资源。
二、信息技术应用信息技术在书馆文献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利用信息技术,书馆可以更好地组织和管理文献资源,提供更加精准、高效的服务。
首先,书馆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对文献资源进行分类和标注。
通过建立分类系统和标签,读者可以更方便地查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文献资源。
同时,书馆还可以利用文献引用分析等技术手段,对文献资源进行深度挖掘,形成文献知识图谱,为读者提供更加丰富的查询结果。
其次,书馆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提供智能推荐和个性化服务。
通过分析读者的借阅和阅读记录,书馆可以向读者推荐相关的文献资源,提升读者的阅读体验。
同时,书馆还可以根据读者的需求,为其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如定制推荐列表、设置阅读提醒等。
三、服务创新为了更好地利用书馆文献资源,书馆也需要进行服务创新,不断提升自身的服务水平和质量。
首先,书馆可以为读者提供多样化的服务形式。
除了传统的纸质图书借阅服务外,书馆还可以开展电子资源访问指导、学术论文写作指导、参考咨询等服务。
国内图书情报领域大数据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
数据挖掘是一种从海量数据中自动提取有价值信息的技术,它能够发现隐藏 在数据中的规律、模式和关联,从而支持决策和知识创新。本次演示旨在通过文 献计量分析和共词分析方法,探讨数据挖掘在国内外图书情报领域的应用现状和 发展趋势。
文献计量分析
本次演示通过检索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集了近十年来有关 数据挖掘在图书情报领域应用的论文,共计345篇。通过统计和分析这些论文的 关键词、发文量、被引次数等指标,从宏观层面对数据挖掘在图书情报领域的应 用现状进行了定量描述。
1、信息资源管理:通过大数据分析,更好地进行信息资源规划和管理,提 高信息利用效率。
2、图书推荐系统:借助大数据技术,构建更加精准的图书推荐系统,为用 户提供个性化的阅读服务。
3、情报分析:运用大数据方法,对海量信息进行高效分析,为决策提供有 力支持。
4、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通过大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技术,从海量数据中 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和知识。
结论
本次演示通过文献计量分析和共词分析方法,探讨了数据挖掘在国内外图书 情报领域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从文献计量分析的结果来看,数据挖掘在图书 情报领域的应用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国内研究在理论深度、技术应用和实 验方法等方面仍存在一定差距。
通过共词分析方法,发现数据挖掘在图书情报领域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图书馆 资源推荐、知识发现与情报分析和数字图书馆建设等方面,但仍存在研究领域分 散、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等问题。
案例二: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对文献进行自动分类和检索。 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图书馆能够对海量文献进行自动化的处理和分析,提高文献 检索的准确性和效率。
4、数据挖掘在图书情报领域的 应用前景和挑战
数据挖掘在图书情报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但仍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首 先,数据挖掘技术的应用需要大量的数据作为基础,但这些数据的获取和整理难 度较大。其次,数据挖掘技术的算法和方法需要不断优化和改进,以提高应用的 准确性和效率。此外,数据挖掘技术的应用需要专业的人才来进行设计和实施, 因此需要加强人才的培养和管理。
交大图书馆
交大图书馆交大图书馆是上海交通大学的主要图书馆,也是校园内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场所。
该图书馆收藏了丰富的图书、期刊和各类电子资源,为师生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全方位的图书服务。
交大图书馆位于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占地面积较大,包括主楼和附楼两部分。
主楼是图书馆的核心部分,设有多个阅览室、自习室和电子阅览室,可容纳大量的学生和读者。
附楼则主要用于存放图书、期刊和其他档案文件,其中设有多个库房和阅览区域。
图书馆的环境幽静,设施完善。
馆内的桌椅、灯光和空调设备都保持着良好的状态,为读者提供了舒适的学习环境。
图书馆还配备了电子自助借阅机,方便读者自行借还图书。
此外,图书馆内还设有电子检索终端,读者可通过它们查询馆藏和其他相关信息。
交大图书馆的藏书丰富多样,涵盖了各个学科领域。
它收藏了大量的教材、参考书、专业书籍和期刊,为各类课程和研究工作提供了广泛的支持。
此外,图书馆也购买了许多电子数据库和在线期刊,这些资源可供学生和教师们进行在线阅读和查阅。
为了方便读者的阅读和借阅,交大图书馆还制定了一系列的规则和服务政策。
读者可以通过自助借还机借书,也可以通过馆内的服务台办理相应手续。
图书馆提供了一些独立的学习空间,供读者进行小组讨论或个人学习。
此外,图书馆还定期举办一些学术讲座和培训活动,以提高读者的信息素养和学术水平。
总之,交大图书馆是上海交通大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场所,为师生们提供了丰富的图书资源和全方位的图书服务。
读者可以在这里进行自主学习和研究,也可以通过各项服务和活动提升自己的学术能力。
交大图书馆的存在为上海交通大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2015-09-22-SJTUL-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学科服务探索与实践-Ver2.0
总体框架
2016/9/30
35
情报分析服务—学科分析
主要目标
辅助学者洞察学科发展水平,把握方向及重点 提供决策支持
数据来源
期刊论文:SCIE、EI、专业数据库 Journal articles: SCIE、EI、databases 专利:中国专利、DII、TI、Innography… Patent: PIAS, DII, TI, Innography …
横向:
资源建设工作小组 信息素养工作小组 深层服务工作小组 院系拓展工作小组
各工作小组一般6-7人,由:部 室主任、学科馆员、学科咨询 馆员组成
2016/9/30
25
服务组织与分工
综合流通部承担机关部处学科点及IC2人文拓展牵头工 作,成为学科服务密不可分的一部分 阅览室咨询馆员参与部分学科服务工作
5
机构改革—机构设置
机构设置概览
SJTU图书馆组织机构布局
新图书馆(主馆) (理工生医农综合馆) 包玉刚图书馆 (人文社科综合馆) 社科馆 + 储备书库 (新上院) (西大楼) 李政道图书馆 医学院图书馆 注:李馆岗位分为2部分 Ø 展陈和宣教部分工作相对独立运行; Ø 图书馆服务及支撑与校图书馆合作。
主管校长 校资源建设领导小组 馆长、分党委书记 党政联席会议 李政道图书馆馆长 项目组 工作组
总参
高校图工委秘书处 图书馆学术委员会 CALIS华东南地区中心 馆藏顾问专家组 (资源建设委员会)
总后 总政
情报研究所
读者服务总部
技术服务总部
行政管理总部
工学部
文学部
理学部
综合 流通部
展陈及 宣教部
采访 编目部
基准服务规范 院系活动支持规范 拜访教授备忘模板 学科资源比对操作指南 情报分析报告模板 工作组年度工作规划 。。。
校外教育资源挖掘与利用
校外教育资源挖掘与利用引言在当今社会,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校内教育已无法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
因此,校外教育资源的挖掘和利用成为了教育的重要方向之一。
本文将探讨校外教育资源的潜力和利用方式,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校外教育资源的丰富性校外教育资源广泛涵盖了社会各个领域,如博物馆、图书馆、科技馆、艺术展览、文化遗址等。
这些资源丰富多样,既可以提供学科知识的拓展,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经验。
二、校外教育资源的实际应用校外教育资源可以在课堂教学中作为补充材料,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例如,学生可以参观博物馆来加深对历史、科学、艺术等学科的认识。
此外,校外教育资源还可以应用于课外活动的开展,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三、校外教育资源对学生的益处校外教育资源的利用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
通过参观实践,学生可以拓宽眼界、开拓思维,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四、校外教育资源的挖掘方法为了有效挖掘校外教育资源,学校可以与相关机构建立合作关系。
例如,与当地博物馆、图书馆等展开合作,提供场地和资源支持,让学生进行深度参观和学习。
此外,学校还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了解和整合更多的校外教育资源。
五、校外教育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在进行校外教育资源开发时,需要注意资源的质量和合理的时间安排。
应确保资源内容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以及资源活动与学科需求的匹配。
同时,学校还需做好资源管理,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六、校外教育资源利用的效果评价对于校外教育资源的利用效果需要进行评价。
可以通过学生参观报告、交流分享等形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收益和体验感受。
同时,学校还可以收集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表现,进行综合评估和汇总。
七、跨学科整合与综合应用校外教育资源具有跨学科性质,可以促进不同学科的整合与综合应用。
学校可以组织跨学科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不同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培养他们的综合素养。
八、家庭与社区参与的重要性在校外教育资源的利用过程中,家长和社区的参与是至关重要的。
高校图书馆数据可视化表达研究——以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为例
高校图书馆数据可视化表达研究——以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为例程静于亚秀汪志莉(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上海200062)[摘要]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高校图书馆的数据资源激增。
如何对图书馆利用数据进行挖掘与分析成为各馆不断探索的课题。
以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为例,从读者借阅数据、到馆数据、利用图书馆数据3个方面进行数据挖掘与分析,以期通过可视化技术推动高校图书馆数据资源的开发利用。
[关键词]数据分析可视化高校图书馆[分类号]G252.7高校图书馆本身就是一个大数据的生产者。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图书馆数字化与信息化进程不断加深,图书馆在这一进程中积累了大量的数据。
其中包括读者记录、书目记录、馆藏记录、流通日志、馆藏统计报告、流通活动报表等,以及电子阅览室上机日志、研究室管理系统日志、自助文印系统日志、图书馆通道机进出馆日志等。
数据的活力与价值在于数据交换中各类数据的联动,数据挖掘则透过事件的表象找到潜在的规律以及看似无关事物之间背后的联系,以此来洞悉未来[1]。
图书馆数据具有多样性、复杂性的特点。
如何对这些数据进行收集、提炼和挖掘,为图书馆的管理决策和服务提升提供数据支撑,成为图书馆数据服务的关键内容。
而信息可视化表达为图书馆数据服务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笔者以可视化为基础,重点探讨可视化技术在高校图书馆利用数据服务领域的研究应用,以期为高校图书馆的数据服务提供一定借鉴。
1可视化概述“可视化”(V i s u a l i z e或V i s u a l i z a t i o n)全称“科学计算可视化”,最早是在1987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召开的“科学计算可视化研讨会”上提出的,经过30多年的发展,可视化已经发展成为一个非常活跃的领域[2]。
可视化是运用计算机图形学和图像处理技术,将数据转换为图形或图像在屏幕上显示出来并进行交互处理的技术,它涉及计算机图形学、图像处理、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视觉及人机交互技术等多个领域[3]。
对话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馆长——陈进
对话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馆长——陈进改革|从传统到创新:一座图书馆的进化史2007年4月11日,陈进教授被正式任命为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馆长。
自此,陈馆长与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开始了10多年的“革命”情谊,参与并见证了这座图书馆的成长与蜕变。
“既然要做就把它做好,在我自己的研究领域也是这样。
”陈馆长如是说。
刚到图书馆的时候,陈馆长发现,当时的图书馆工作人员过度追求自身的完美,往往忽略了工作效率,“读者第一,服务至上”仅仅停留在口号层面。
通过仔细观察图书馆的运行模式,主动思考各个环节存在的问题,陈馆长下定决心进行改革,希望提升图书馆服务质量,扩大对外影响力。
图书馆改革与服务转型分为“3+1”部曲:第一是重塑服务理念。
“资料随手可得,信息共享空间;咨询无处不在,馆员走进学科;技术支撑服务,科研推进发展”。
陈馆长认为,这36个字高度概括了图书馆人应该如何做好服务,“每一位图书馆人都应该牢牢记在心里”。
第二是改革机构。
“我特别鼓励做机构改革。
我认为图书馆不能停留在传统的图书馆学上面,那样会导致故步自封、墨守成规。
”2007年底,陈馆长大胆进行了第一轮改革,把原先的13个部门精简成为4个部门,即:情报研究所、读者服务总部、技术服务总部和行政管理总部,旨在实现扁平化管理、提高服务效率。
之后随着图书馆实际运行的需要,2016年陈馆长又对部门做了进一步调整。
现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共分6个部门:资源与公共服务部、学习与研究支持部、文化与特藏服务部、平台与技术支撑部、后勤保障与文影部以及行政管理与合作部。
第三是创造了泛学科化服务体系。
相比美国以资源建设为主的学科服务模式,“我们是通过和教授直接交流,把学科服务嵌入到他们的研究过程之中。
”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首创了IC2创新服务模式,陈馆长把信息共享空间(Information Commons,IC1)和创新社区(Innovation Community,IC2)以乘法关系相结合,强化学术创新支持与人文素养拓展,力求平方级提升图书馆服务效能。
图书馆开放获取资源的利用与管理
图书馆开放获取资源的利用与管理图书馆是为读者提供知识资源和服务的公共场所,而开放获取资源的利用与管理是图书馆发挥作用的重要方面之一。
本文将探讨图书馆开放获取资源的利用与管理,旨在提供相关的指导和建议。
一、开放获取资源的定义和形式开放获取资源(Open Access Resource,简称OA资源)指的是以电子形式向公众免费提供的学术和科研资源。
它打破了传统出版模式的限制,使学术研究成果更加广泛地传播和利用。
开放获取资源的形式包括学术期刊、学位论文、科技报告、数据集等。
二、图书馆提供开放获取资源的意义1. 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开放获取资源使学术研究成果能够更加便捷地被全球学术界所发现和利用,为学术交流与合作提供了便利条件。
2. 提高图书馆服务质量:图书馆提供开放获取资源,可以丰富图书馆的资源库,满足读者多样化的学习和研究需求,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
3. 推动科学发展:开放获取资源为科研人员提供了更多的研究数据和文献,促进了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有助于推动社会进步。
三、图书馆开放获取资源的管理方法1. 资源采购与订阅:图书馆应根据读者需求和学科特点,合理采购和订阅开放获取资源,确保资源的广度和深度。
2. 数字化管理与索引:将开放获取资源进行数字化处理,建立完善的资源管理系统和索引,方便读者检索和利用资源。
3. 推广和宣传:图书馆应积极推广和宣传开放获取资源,向读者提供资源使用的指导和培训,提高读者对资源的认识和利用能力。
4. 管理评估与反馈:图书馆应定期对开放获取资源的使用情况进行评估和分析,了解资源的利用情况,根据读者反馈进行资源优化和调整。
四、图书馆开放获取资源利用与管理中的挑战与对策1. 著作权问题:部分开放获取资源可能涉及著作权问题,图书馆需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并与资源提供方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2. 资源质量控制:开放获取资源的质量参差不齐,图书馆应加强资源评估和鉴别,确保资源的可信度和学术性。
基于大数据挖掘体系的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策略探究
基于大数据挖掘体系的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策略探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高校图书馆作为信息资源的重要载体,其服务质量和水平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面向以大数据为核心的智能化时代,高校图书馆如何借助大数据挖掘体系,实现个性化服务,提升用户满意度和利用率,成为了图书馆管理者和研究者们亟需思考和探讨的课题。
一、大数据挖掘体系在高校图书馆中的意义1.1 了解用户需求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师生群体,而不同的用户对图书馆的需求也各不相同。
通过大数据挖掘体系,可以对用户的借阅记录、检索习惯、常用资源等进行深度分析,从而更准确地了解用户在知识获取和利用方面的需求,有针对性地为用户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
1.2 管理图书馆资源高校图书馆拥有大量的资源,包括图书、期刊、电子资源等,而这些资源的利用率直接关系到图书馆的服务质量。
通过大数据挖掘体系,可以对馆藏资源的利用情况进行分析,了解哪些资源被使用频率较高,哪些资源鲜有人问津,以便对资源进行优化管理和更新。
1.3 提升服务质量大数据挖掘体系可以对图书馆的服务流程、效率等进行全方位的监控和分析,及时发现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和瓶颈,从而及时改进和提升服务质量。
还可以基于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为用户提供更加精准的服务和支持。
1.4 促进图书馆的发展通过大数据挖掘体系,图书馆可以更好地了解用户对服务的评价和反馈意见,优化服务模式和流程,不断提升用户体验,从而促进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
2.1 数据采集数据采集是大数据挖掘的第一步,高校图书馆可以通过图书馆管理系统、学生信息系统、门禁系统等多个系统,收集到用户的借阅记录、检索记录、学术活动参与、学习行为等多方面的数据。
2.2 数据存储高校图书馆需要建立完善的数据存储系统,能够对各种类型的数据进行分类、整理和存储,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持久性。
2.3 数据处理数据处理是大数据挖掘的核心环节,通过数据分析、数据挖掘、模型运算等手段,可以从海量的数据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和规律。
党校图书馆移动服务优化策略研究——以上海市委党校图书馆为例
随着移动互联网络的快速发展和智能终端的普及,移动服务逐渐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移动支付、移动搜索、移动办公、移动学习等依托移动设备开展的活动已经成为大众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
根据《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19)》报告显示,至2018年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8.29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由2017年底的97.5%提升至2018年底的98.6%,手机网民规模已达到8.17亿。
随时随地获取文献信息资源、享受文献信息服务已经成为“互联网+”时代读者对图书馆的新要求。
为适应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满足读者在移动阅读方面的需求,图书馆纷纷开展移动服务。
据调查,全国919所本科院校中,有283所院校提供基于微信的移动服务,有556所院校提供基于超星移动图书馆服务平台。
从全国党校系统来看,截至2019年12月,全国各级党校图书馆开通微信公众号服务的有32家,有83家省、地市级党校图书馆提供基于超星移动图书馆服务平台。
移动服务已成为越来越多图书馆提升服务的发展方向。
在移动图书馆如火如荼推进的同时,其运行效果如何?用户感受度怎样?实证调查研究有利于掌握读者使用移动图书馆服务的第一手资料,有利于分析用户的使用倾向、研判当前服务存在的问题,为改进工作指明方向。
本文通过上海市委党校图书馆读者问卷调查,并结合移动服务运营数据,分析图书馆移动服务的成效及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为图书馆优化移动服务提供参考。
1 上海市委党校图书馆移动服务概况 上海市委党校于2014年引进超星移动图书馆,2015年开通图书馆微信公众号。
同期陆续引进九星读报机、方正读报机、歌德电子书借阅机等移动设备供读者阅览、扫码借阅电子书。
图书馆还提供电子书阅读本、听书机等借阅服务。
超星移动图书馆主要挂接图书馆OPAC 及学术资源一站式检索与全文阅读,并提供电子书阅读、视频、期刊和报纸等资源;图书馆微信公众号是服务号,绑定读者证,实现图书馆OPAC 馆藏和读者个人借阅查询,整合各类图书馆资源,并提供服务查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寻找研究方向 利用工具:文摘数据库
分析
研究初期: 研究初期文 利用工具:专门数据库 研究中期:追踪最新进展 思源探索系统? 利用工具:保存介检索 全文数据库?
图书馆资源
论文 发表 选择投稿期刊 发现
已知期刊查询
SCI期刊详细信息 写作投稿平台
报名方式: 图书馆首页()—— 教学支持、滚动培训(首页左下方)
32
图书馆资源助力科研
信 息 素 养 教 育 — 图 书 馆 资 源 的 深 度 挖 掘 与 利 用
成果评估: 期刊引证报告JCR 基本科学指标ESI 评估 论文 发表 晋升/基金 检索 研究初期:寻找研究方向
信 息 素 养 教 育 — 图 书 馆 资 源 的 深 度 挖 掘 与 利 用
工具书 CRCnetBASE 大型中文数据检索系统 中国期刊网 (CNKI) 万方 维普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OA(open access) High Wire (/lists/freeart.dtl)
Web of Science数据库
fine blanking
fine-blanking
fineblanking
20
精炼检索结果
信 息 素 养 教 育 — 图 书 馆 资 源 的 深 度 挖 掘 与 利 用
21
信 息 素 养 教 育 — 图 书 馆 资 源 的 深 度 挖 掘 与 利 用
查到一大堆文献后,我
12
资源检索
信 息 素 养 教 育 — 图 书 馆 资 源 的 深 度 挖 掘 与 利 用
校外检索图书馆资源
在浏览器中设定使用代理服务器
服务器名:,端口:8000 设置方法请参见:
/wlfw/wlfwlist.jsp?wbtreeid=1045
39
方法二:学术信息检索系统
学术信息资源检索系统(AIRA) 跨数据库检索 全文期刊检索 原文获取检索
信 息 素 养 教 育 — 图 书 馆 资 源 的 深 度 挖 掘 与 利 用
optical power grid
三步走
41
跨库检索样例
方法三:利用文摘数据库链接获取全文
先读什么?
Review 高相关度论文 高被引论文 Top 作者、机构、期刊
权威作者论文(理论最早提出、关键问题解决者
22
精炼检索结果
信 息 素 养 教 育 — 图 书 馆 资 源 的 深 度 挖 掘 与 利 用
选择排序方式
精炼检索 结果
23
精炼检索结果
信 息 素 养 教 育 — 图 书 馆 资 源 的 深 度 挖 掘 与 利 用
图书馆资源 深度挖掘与利用
黄琴玲 qlhuang@
2016年9月3日
信 息 素 养 教 育 — 图 书 馆 资 源 的 深 度 挖 掘 与 利 用
联系我们:
机械动力学科服务团队(B200):
xgao@ (高协), zlchen@ (陈志玲) lhma@ (马丽华) qlhuang@ (黄琴玲)
关注review (articles)
关注热点 研究方向
24
精炼检索结果
信 息 素 养 教 育 — 图 书 馆 资 源 的 深 度 挖 掘 与 利 用
关注 Top作者
关注发文 年度趋势
25
分析检索结果
信 息 素 养 教 育 — 图 书 馆 资 源 的 深 度 挖 掘 与 利 用
26
信 息 素 养 教 育 — 图 书 馆 资 源 的 深 度 挖 掘 与 利 用
创建引文分析报告-1
27
信 息 素 养 教 育 — 图 书 馆 资 源 的 深 度 挖 掘 与 利 用
创建引文分析报告-2
论文被引详情
28
精炼检索结果
信 息 素 养 教 育 — 图 书 馆 资 源 的 深 度 挖 掘 与 利 用
点击查看更多
29
精炼检索结果
信 息 素 养 教 育 — 图 书 馆 资 源 的 深 度 挖 掘 与 利 用
开放时间
阅览室
周一 至 周日
8:00-22:00
逢节假日另行通知
李政道图书馆展区部分 周二至周日,9:00-17:00 (16:30停止入馆)
6
信 息 素 养 教 育 — 图 书 馆 资 源 的 深 度 挖 掘 与 利 用
图书馆资源
多库 检索
单库 检索
7
图书借还服务
信 息 素 养 教 育 — 图 书 馆 资 源 的 深 度 挖 掘 与 利 用
借阅权限 借阅册数:30册/人;借阅期限:30天; 续借次数:1次/册; 续借期限:180天;预约册数:4册/人 预约 他人借阅中的图书 徐汇校区等异地馆图书 查看个人借书信息 登录“思源探索” “我的借阅空间” 图书馆主页“我的借阅信息”
除特藏文献和部分工具书外, 所有中外文源自书均可出借利用工具:文摘数据库
分析
图书馆资源
发现 引用 写作
研究中期:
研究中期:追踪最新进展
审稿 选择投稿期刊 已知期刊查询 SCI期刊详细信息 写作投稿平台 论文提交
获 取全文 利用工具:保存介检索
数据库、检索工具
策略、Alert、RSS : 可利用
文献管理工具:EndNote,NoteExpress…
33
•图书逾期提醒
•预约图书到馆提醒
XX
提示: 1.需在登录状态下操作 2.eMail默认为交大邮箱
10
电子数据库
信 息 素 养 教 育 — 图 书 馆 资 源 的 深 度 挖 掘 与 利 用
11
电子数据库
信 息 素 养 教 育 — 图 书 馆 资 源 的 深 度 挖 掘 与 利 用
相关责任馆员 李丽
SFX全文链接
参见SFX解读:/me/article.asp?id=73
方法四:Google Scholar搜索
Google Scholar设置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Library
信 息 素 养 教 育 — 图 书 馆 资 源 的 深 度 挖 掘 与 利 用
36
方法一:思源探索
信 息 素 养 教 育 — 图 书 馆 资 源 的 深 度 挖 掘 与 利 用
37
digital image processing
方法一:思源探索
信 息 素 养 教 育 — 图 书 馆 资 源 的 深 度 挖 掘 与 利 用
38
方法一:思源探索
信 息 素 养 教 育 — 图 书 馆 资 源 的 深 度 挖 掘 与 利 用
图书馆资源及服务概览
4
信 息 素 养 教 育 图 主馆 书 馆 理工生医 资 源 农综合馆 的 深 度 闵行校区 挖 掘 与 利 用 —
包玉刚馆
人文社科 综合馆
闵行校区
李政道 图书馆
理学分馆 闵行校区
社科馆 + 储备书库
医学院图书 馆
徐汇校区
卢湾校区
5
5
信 息 素 养 教 育 — 图 书 馆 资 源 的 深 度 挖 掘 与 利 用
8
借阅服务
信 息 素 养 教 育 — 图 书 馆 资 源 的 深 度 挖 掘 与 利 用
借还书
RFID自助借还服务
(8:00-22:00 )
24小时还书箱(主馆)
9
定制eMail和短信提醒
信 息 素 养 教 育 — 图 书 馆 资 源 的 深 度 挖 掘 与 利 用
xxxx
XX
•图书到期提醒
学科相关数据库
信 息 素 养 教 育 — 图 书 馆 资 源 的 深 度 挖 掘 与 利 用
学会期刊数据库 ASME (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 AIAA (美国航空航天学会) ASTM (美国材料与测试协会,标准&期刊) SAE (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
大型科技期刊数据库
Elsevier
交流培训 社团活动
15
信 息 素 养 教 育 — 图 书 馆 资 源 的 深 度 挖 掘 与 利 用
服务
1. 讲座培训 2. 多媒体 3. 新技术体验 4. 书包箱
16
多媒体视听服务 文稿影像服务中心 (文影中心)
16
信息专员
信 息 素 养 教 育 — 图 书 馆 资 源 的 深 度 挖 掘 与 利 用
论文
引用
写作
文献管理工具:EndNote,RefWork,NoteExpress…
文摘数据库: Web of Science、 Ei、Scopus
策略、Alert、RSS
18
信 息 素 养 教 育 — 图 书 馆 资 源 的 深 度 挖 掘 与 利 用
Web of Science数据库
19
信 息 素 养 教 育 — 图 书 馆 资 源 的 深 度 挖 掘 与 利 用
专利 Derwent Innovations Index (在WoK平台下)
万方
学位论文
ProQuest
OCLC
——WorldCat Dissertations
科技报告 DOE美国能源部科技报告 NTIS美国政府报告通报与索引 (含NASA, 1990-)
35
学科相关数据库
用我们的优质服务 节约您的宝贵时间
2
科研人员时间分配比率
信 息 素 养 教 育 — 图 书 馆 资 源 的 深 度 挖 掘 与 利 用
60 50 40 30 20 10 0
51%
32%
8%
查找阅读 查找阅读
9%
实验研究 书面总结
3
计划思考
图书馆资源助力科研
信 息 素 养 教 育 — 图 书 馆 资 源 的 深 度 挖 掘 与 利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