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动力
浅论人的需要与发展生产力的关系
浅论人的需要与发展生产力的关系作者:孙年年古琳来源:《文教资料》2010年第12期摘要: 人的需要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动力,正是人的各种各样的需要才推动着生产力的发展,这是由人的需要的特性决定的。
同样,社会生产力发展了,也进一步丰富了人的需要,使人产生更多的需要。
需要与生产力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关键词: 需要生产力基本矛盾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它们之间的运动推动着社会向前发展。
而社会的基本矛盾说到底还是人的活动的产物,是人的自觉的活动推动着社会的发展、进步。
人的任何活动都是有目的的,正如恩格斯所说:“人全是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
”[1]人从事任何活动都带有某种目的,而目的产生又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
因此,人的需要与社会发展存在着密切联系,从根本上说是人的需要决定着社会的发展。
一、人的需要的含义及特征在马克思看来,需要绝不是主观自生的东西,而是具有对象性的、历史的规定出来的某种客观的东西,是在社会实践中展开的人与客观环境之间的一定的、必然的、客观的联系。
满足人的需要的对象是作为不依赖于人的对象而存在于人之外的,因此,人只有“积极地活动,通过活动来获取一定的外界物,从而满足自己的需要”。
[2]从哲学上可以把人的需要定义为:“是人与外部世界关系的体现,是人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能为人所意识的、对自身生存与发展的物质生活条件与精神生活条件的依赖,以及促使人通过社会性的自觉能动活动创造这些条件而得到满足的要求,是一个不断满足而又不断产生、日益丰富、无限发展的动态开发系统。
”[3]人的需要同动物的本能需要有根本的不同,人的需要是具有多方面特征的有机统一体。
首先,人的需要既有客观性又具有主观能动性。
人的需要虽然表现为主观的欲望或要求,但并不是主观自生的,人的任何一种需要都是在客观的、现实的自然条件或社会条件下产生的。
生活在不同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的人会产生不同的需要。
唯物史观和常识
史学理论和常识一、常见的历史观一、唯物史观:唯物史观是指马克思主义者所揭示的历史观,这是传统的常用的历史观。
具体包括:1.社会发展的动力论:①生产力理论:生产力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但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都有反作用。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②阶级斗争学说:阶级斗争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最激烈手段,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如农民革命、资产阶级革命)。
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都有一定的局限性,这是由其经济形态及发展程度决定的。
要用阶级分析方法去研究中国近代各阶级各阶层领导的重大政治运动。
③改革的理论:改革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有效途径,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改革的的实质是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
改革的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近代资产阶级改革都有其局限性,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2.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①政治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
②历史观:一个时期的经济、政治(时代特征),决定着一个时期的思想、文化(文化特征),而一个时期的思想、文化是该时期经济、政治的反映。
3.群众和英雄的关系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杰出的人物对历史的发展也起重大作用,前者是根本的。
过于强调后者,就是错误的英雄史观、圣贤史观。
4.中国近现代毛、邓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发展:①毛泽东的群众史观:从群众中来,再到群众中去。
人民战争路线。
文艺的源泉来自广大人民群众,又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
②邓小平的生产力史观:白猫黑猫论。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生产力方面的革命也是革命,而且是最根本的革命。
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发展才是硬道理。
二、文明史观1.何为文明史观?文明史观认为,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
①从横向看,人类文明史的内涵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人类文明从范围上可以分成古希腊与古罗马文明、中华古代文明、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社会主义文明等若干系统。
关于“生产力发展之根本动力”问题的探索
【 收稿 日期 】 070— 5 20— 22 【 作者简介 】 董克强 , , 男 天津理 工大学法政 学院副教授 , 研究方 向: 哲学 、 人理 学、 大文化 学。
二 、 动“ 推 生产 力发展” 的决定 因素是 “ 的( 动 ) 人 越 本性”
,
“ 生产力” 之所 以能持续不断地永恒变化、 发展 , 其根本动力本文在最根本意义上将其最终归结为是 “ 的本 人
性”准确讲是人的“ , 越动本性” 何谓人的“ 。 越动本性”这要从“ , 人的本质” 是什么说起。 关于的“ 人的本质”迄今 ,
因为人类社会发展 中的许多“ 反常现象” 单纯地用“ 生产力决定法则” 无法解释 。比如象列 宁时期 “ 苏维埃社会 ” ( 国家资本 主义” “ 即“ 或 新经济” 模式 )“ 、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些社会历史现象即使用马克思 自己的理论本身也是无法解释 的( 即经济落后 国家如何能搞 比资本主义 先进 的“ 社会 主义” )再如“ 等 ; 拉美现象”拉美诸 国与北美及西欧几国当初的经济及政治体制是基本一样的 , , 即 当初 的生产力水平是同步的 , 但为何却在经济发展 、 社会文 明等方面差距甚大 , 等等。十分显然 , 任何“ 史观” 历 若 不 能根 本解 决 这 些 “ 常现 象 ” 都 不 可 能是彻 底 、 善或 真 正科 学 性 的历 史 观 。这 里 , 文提 出一个 新 的理 反 则 完 本 论 , 图在 理论 上 能根 本解 决 这个 问题 。 试
论生产力与社会形态的关系
论生产力与社会形态的关系马克思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其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社会形态变化、发展的根本动力亦是其内部的基本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的运动正是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运动,推动着社会由量变到质变,促使人类社会不断地有低级向高级发展,然而,在推动社会形态变化的两对基本矛盾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更为根本。
生产力是人类社会探索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
生产力具有复杂的系统结构,其基本要素包括:一是劳动资料,它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所运用的物质资料或物质条件,其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
二是劳动对象。
一切自然物质都是可能的劳动对象,其中引入生产过程的部分则是现实的劳动对象。
三是劳动者。
社会形态是关于社会运动的具体形式、发展阶段和不同质态的范畴,是同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是同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所构成的经济结构是一定上层建筑和社会意识形式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而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社会意识能动的反映社会存在,依据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马克思主义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划分出经济领域,从一切社会关系中划分出生产关系,并把他当做决定其于一切关系的原始关系,进而将一切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将一切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将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发展的高度,从而将社会形态的发展看做自然历史过程。
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现存的生产关系相矛盾,而一旦这些关系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必将发生社会革命;随着经济基础上的变更,上层建筑也将发生相应的变革。
因为上层建筑在经济基础上的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
简而言之就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练习题(导论)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练习题(导论)一、名词解释政治经济学物质资料生产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经济规律二、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1.人类社会最根本的经济活动是( C )A. 生产和分配B. 生产和交换C. 生产和消费D. 分配和消费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D)A.揭示生产力发展规律的科学B.反映人与自然界相互关系的科学C.为各阶级共同利益服务的科学D.揭示社会生产关系发展规律的科学3.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社会生产关系也就是(D)A.政治法律关系B.社会历史关系C.人文教育关系D.经济利益关系4.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 C )A.生产力B.生产关系C.物质资料生产D.生产方式5.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C )A.生产方式中的生产力B.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C.人们在生产中结成的相互关系D.上层建筑6.政治经济学着重研究的是( D )A. 个人的经济行为B. 家庭的经济行为C. 国家的经济行为D. 社会的经济行为7.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石是( B )A. 劳动价值论B. 剩余价值学说C. 生产价格理论D. 经济危机理论8.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发展状况的最主要标志是( C )A. 生产资料B. 劳动资料C. 劳动工具D. 科学技术9.决定生产关系性质和作为生产关系基础的是( A )A. 生产资料所有制以及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的结合方式B. 产品的分配性质C. 产品的交换性质D. 产品的消费性质10.经济规律产生的经济条件是指( A )A.由一定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B.物质资料的生产C.生产力的状况D.经济发展的水平11.经济规律具有客观性,表明它是(A)A.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B.不可能被人们所认识的C.不可能被人们所利用的D.不可能被人们发现其作用的12.在一切社会形态中都存在和起作用的共有经济规律是( A )A.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B.价值规律C.按劳分配的规律D.剩余价值规律13.决定经济规律客观性的社会经济条件主要是指( A )A. 社会生产关系B. 一定的社会政治法律制度C. 国家的阶级性质D. 人们的认识水平和能力14.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最根本的方法是( A )A. 唯物辩证法B. 科学的抽象法C. 逻辑方法和历史方法的统一D. 对现代科学和经济方法的借鉴15.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任务是( C )A. 揭示生产力的发展规律B. 揭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C. 揭示客观经济规律D. 揭示剩余价值的来源和本质16.生产力自身内在发展的根本动力是( B )A.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和矛盾的不断解决B.构成生产力系统的诸要素之间的矛盾和矛盾的不断解决C.构成生产关系系统的诸因素之间的矛盾和矛盾的不断解决D.人们对经济利益的追求三、多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错选,多或少选均不得分。
两个必然和两个绝不会
深刻理解“两个必然”、“两个决不会”重要意义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明确提出了关于“两个决不会”的论断,其思想实质在于: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只有当生产力达到一定高度、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无法容纳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的时候,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才能最终成为现实。
“两个必然”揭示的是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趋势,而“两个决不会”则是说明“两个必然”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
(一)“两个必然”、“两个决不会”论断,有助于我们深刻认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必然性自科学社会主义创立以来,在理论上就论证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但对于这种“代替”在实践上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认识不足。
这种片面的思想观念导致了我们工作上的诸多失误,如对社会主义发展进程的盲目乐观,甚至出现跨越现实,人为制造共产主义、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等错误做法,使社会主义事业错失了许多难得的发展机遇,蒙受了巨大的损失。
人类社会形态的更替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
我们考察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不难看出,任何社会形态的更替,都经历了错综复杂、曲折漫长的过程。
通常认为,在我国历史上,封建制度取代奴隶制度始于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伐纣,西周灭商,经历春秋、战国时期,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封建的中央集权制止,共历经近900年,其间充满漫长、艰辛、曲折的新旧势力、制度的残酷斗争;西方资本主义制度替代封建制度同样不是一帆风顺的,在14—15世纪,地中海沿岸的诸多城市已有了资本主义的萌芽,从16世纪开始,西欧进入资本主义时期,经过17—18世纪英国和法国的资产阶级革命,以及18世纪后半期机器大工业的发展,才最终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和资本主义制度,在这一过程中,也贯穿着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资产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间曲折、反复的斗争。
封建制度代替奴隶制度,资本主义制度代替封建制度,都是一种剥削制度代替另一种剥削制度,其中尚且要经过艰苦、曲折的斗争,那么,用公有制的社会主义代替私有制的资本主义必定不会一帆风顺,必将要经历更加艰巨、复杂的斗争历程。
马克思_充分肯定资本主义剥削制度_么_评胡钧教授的相关观点_卫兴华
第38卷第3期2012年5月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f Xuzhou Normal Uni.(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Vol.38,No.3May ,2012[收稿日期]2012-03-07[作者简介]卫兴华,男,山西五台人,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经济学院博士生导师。
马克思“充分肯定资本主义剥削制度”么?———评胡钧教授的相关观点卫兴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北京100872)[关键词]生产力标准;社会主义价值标准;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制度[摘要]“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是经济规律。
然而,有学者认为,生产力自己不会发展,没有自己发展的动力,生产关系是决定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动力,同时也就认为,一切剥削制度特别是资本主义剥削制度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故一切剥削制度从价值标准判断都是公平合理的。
笔者认为,“生产力标准”不同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而不是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资本主义剥削和剥削制度合理性的观点是强加于马克思主义的;“价值标准由生产力标准决定”是没有根据的。
[中图分类号]A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6425(2012)03-0088-06拜读胡钧教授发表于《经济学动态》2011年第10期的论文《关于判断经济制度先进落后和工作是非的生产力标准与价值标准》(以下简称胡文),深感其中存在诸多逻辑混乱、是非混淆、观点纰误、任意歪曲的地方。
需要辨明理论是非。
一、生产力标准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是同一的么?胡文说:“既然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当然评价生产关系就只能是生产力这个唯一的标准。
我认为这个看法在理论上是正确的。
”可是,胡文又大讲生产力标准与价值标准的统一,他甚至认为一切社会制度都是生产力标准与价值标准的统一。
即既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予以肯定,又从生产关系的角度予以肯定,包括对一切剥削制度的充分肯定。
导论和商品理论选择题
第一章导论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A.剩余价值B.劳动价值理论C.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D.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2.马克思一生最重要的理论发现是A.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学说B.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学说C.历史唯物主义与剩余价值学说D.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和无产阶级领袖的学说()3.社会生产总过程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其中A.消费是起点,是决定性的环节B.交换是联系生产与消费的中间环节,而分配则不是C.分配.交换和消费反作用于生产D生产.消费是联系分配和交换的中间环节()4.生产方式是A.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的统一B.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C.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D.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劳动者三者的统一()5.物质资料的生产之所以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因为A.物质资料的生产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B.物质资料的生产是资本主义经济的细胞C.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基础D.物质资料的生产是研究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关系的基础()6.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A.生产力B.生产关系C.经济基础D.上层建筑()7.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A.社会生产力B.社会生产关系C.社会生产方式D.物质资料管理生产()8.生产资料是指A.劳动资料与劳动工具之和B.劳动资料与劳动对象之和C.劳动对象与生产工具之和D.劳动对象与劳动工具之和()9.劳动资料中最主要的是A.生产资料B.劳动对象C.生产工具D.上层建筑()10.生产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属于A.社会生产力B.社会生产关系C.劳动过程D.物质资料生产()11.生产关系的基础是A.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B.产品分配关系C.产品交换和消费关系D.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12.社会生产过程的决定性环节是A.生产B.分配C.交换D.消费()13.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的两个伟大的发现是A.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理论B.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C.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论D.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二多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来源有A.英国的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B.德国的古典哲学C.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D.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A.是研究生产力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B.具有鲜明的阶级性C.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中研究生产关系D.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对立统一中研究生产关系()3.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因为A.生产力的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都与科学技术相联系B.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一个独立要素C.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动力D.科学技术通过劳动者的运用能转化为生产力()4.经济体制和经济制度的关系是A.经济体制的性质决定经济制度的性质B.经济制度的性质决定经济体制的性质C.同种经济体制可以在不同经济制度中存在D.同种经济制度可以采取不同的经济体制()5.物质资料生产是A.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基础B.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C.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D.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6.生产关系是A.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B.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C.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D.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7.生产关系是A.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B.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关系的总和C.人们各种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D.以生产资料所有制为基础()8.生产关系的客观性的含义包括A.生产关系发展变化的依据是生产力的发展状况B.人们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中,不能随意选择C.人们不能干预生产关系的变化D.生产关系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9.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是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B.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C.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D.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10.构成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基本环节是A.生产B. 消费C.分配D.交换()11.社会生产总过程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其中A.生产是起点,消费是终点B.分配.交换和消费反作用于生产C.分配和交换是中间环节D.生产决定分配.交换和消费()12.承认经济规律的客观性意味着A.人们必须尊重经济规律,按照它的要求办事B.人们在经济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C.人们能够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D.人们在经济规律面前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13.经济规律的特点是A.不能离开人的经济活动B.绝大多数经济规律都不是长久不变的C.阶级社会里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有阶级背景D.各个社会形态只有特有的经济规律()14.政治经济学是A.研究生产力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B.研究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C.为其他各种经济学科提供理论基础的科学D.具有鲜明阶级性的科学()三真题练习1.社会生产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环节是()(2002年文科单选题第5题)A.交换B.生产C.消费D.分配()2.有一幅广告幽默画,画的是几个行人在看一家饭店外贴的告示,上写“快进来吃饭吧,否则你我都得挨饿”。
现代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内在动力
。
,
而
,
,
且 还 有 不 少 人 只 敢抓革 命 不 敢抓 生产 从 而阻碍 了
。
,
生产力 的发 展
,
.
这个历史 的经验 告诉我 们 要真 正 地
, .
,
,
.
使改革成为 社会 主 义 发 展 的动 力 我 们在 深化 改革 时 必 须 把 它 落 实 到 发 展 生产 力 上 按 照 社会经 济发 展的客 观 规律 办事 进 一 步 到 生产 力 内部 去寻 找发
. .
但 它 们又 毕 竟是矛 盾统一 体 的 两个 方面 各 自都有 自 己的相对独 立 性 要发展 生产 力 不 仅要在生产关 系 上做文章 同时更要在生产 力上 做文章 可是在当 时 由于 我们把生产关 系对 生产 力的 能动的反作 用
, , , . .
生 产力发展 的根本
. .
原 因 是 生 产力 自身所包 含 的矛 盾 性 这就 是生产力 发 展 的根本动 力 关 于 这个 间题 不 能说 我们过去 的 认识 是十分 清楚 的 所 以 现 在有 必 要认 真地 加 以 讨 论 我 们过 去 的社会 主 义 建 设的 实 践证 明 正 确地 认 识生产力发 展 的这 个内在原 因 对于 制定党的路 线 方针 和 政 策 具有重大的理论 意 义 和 现 实 意 义 改 革不 是 生 产 力发展 的 内在动 力
. ` . ,
后 还 要从根本 上 改变束缚 生 产 力发展 的 经 济体 制
. ,
建 立 起 充 满生 机 和 活 力的 社会 主义 经 济体制 促进 生产 力 的发 展 这是改 革 所 以 改 革也 是 解 放 生产 力
在社会基本矛盾中,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最根本的动力因素
在社会基本矛盾中,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最根本的动力因素在社会基本矛盾中,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最根本的动力因素 1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而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这是基于以下原因:第一,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物质基础。
衣食住行所必需的物质资料和产品,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基本物质条件。
其次,物质生产和生活是人类社会活动的核心内容,它构成了社会精神生活、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往和实践等其他社会生活的基础,并推动着后者的运动和发展。
第三,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生产力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
第四,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客观物质力量。
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状况和变化,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变化。
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虽然有反作用,但这种反作用不能超出生产力发展所决定的范围。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这一原理是历史唯物主义最根本的原理,由此引出了生产力标准问题。
掌握生产力标准的含义和意义。
这方面的内容在这两年的试题中不多,现在就要注意了。
在社会基本矛盾中,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最根本的动力因素 2正确!是在学习政治吗?具体如下,引自中科院党建学习园地::cas.ac.Dir/2001/08/10/0284.htm从整个人类社会历史程序看,生产力始终是促进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最终决定性因素。
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早已昭示的真理。
人类社会各个不同的社会形态由低阶向高阶的更替和发展,每一新的社会形态由初步形成到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以至最后走向灭亡或消亡的过程,归根到底都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所决定的。
无论什么样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都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如果它们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而成为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障碍,那就必然会引发调整和变革。
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着生产关系以及上层建筑的变化方向和发展趋势,从而最终决定着人类社会的整个历史发展程序。
社会主义本质和初级阶段理论
社会主义本质和初级阶段理论1.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是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特点:①把生产力放在社会主义本质的首要地位。
②把发展生产力和解放生产力统一起来。
③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统一起来。
④把基本任务和根本目标统一起来。
⑤把发展过程和最终结果统一起来。
3.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就是从根本上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
大力发展生产力,对于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战胜资本主义,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消灭三大差别,向共产主义过渡。
4.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
分为三个相互衔接的历史发展阶段:从资本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革命转变时期、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共产主义高级阶段。
他们特别强调指出,这些发展阶段都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过程。
5.三阶段划分。
把共产党主义第一阶段明确称为社会主义社会,把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称为共产主义社会,并认为社会主义社会还可以划分为初级形式的社会主义,发达的社会主义和完备形式的社会主义。
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含义:①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
我国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
7.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8.党的十七大通过的党章又把“和谐”与“富强、民主、文明”一起写入了基本路线,并明确指出: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
9.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10.三步走战略内容:①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②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③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九章 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第十章 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三、生产力发展的内在动力
生产力的产生和发展是由人的需要与自然的矛 盾引起的。人要生存和发展, 必须满足自身 的需要。正是人的需要与自然之间的矛盾, 成为生产力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
人的需要与劳动之间的矛盾:
为了解决人的需要与自然的矛盾, 人的需要不仅向劳 动转化, 与此同时, 劳动也向人的需要转化。需要 和劳动之间的这种相互作用、相互转化, 便构成了生 产力发展的内在动力。 由于人的需要总是在与劳动的相互作用中不断增长和 扩大, 因而人类劳动的内在动力必然是持久的、永恒 的。
为了更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把握生产力标准, 还应当对“ 生产力发展”本身作出正确的理解。具体说来, 应主要 把握两个统一:
首先, 生 产力发展是 经济发展与 人的发展的 统一。
其次, 生 产力发展是 发展水平与 发展速度的 统一。
总结
确立生产力标准, 对于研究和推进社会发展进步有着 重要的意义。一方面, 它使社会历史评价有了更为科 学的基础。另一方面, 它为我们实际推进社会发展提 供了正确的出发点。
生产力标准之所以能够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标准, 原因在于:
第一, 生产力的发展 是实现社会发展各种目 标的前提条件。 第二, 生产力的发展 是社会发展的集中体现。
第三, 生产力的发展 是社会发展的客观标志。
解析
1.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发展进步的主要标准, 但不 是唯一标准。在具体评价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时, 应 当正确对待和处理各种标准之间的关系, 将每种标准 放到应有的位置上。 2.尤其值得注意的是, 用生产力标准评价社会发展 进步时, 必须注意生产关系。因为既然以是否有利于 生产力的发展来作为衡量的标准, 那就不能仅看生产 力水平的高低, 更要看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发展的适合 程度。同时, 生产力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总是通过生产 关系才能实现。只有合理的生产关系,才能保证生产 力的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的劳动者, 使生产力发展真正 有助于社会进步。
政治经济学题库
政治经济学题库第一章导论一、名词解释:经济规律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资料二、单选题:1.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历史表明,没有抽象的各阶级适用的政治经济学,根本原因在于:()A.经济发展过程与经济现象的复杂B.不同时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C.研究范围与研究方法上的差异D.研究对象直接涉及不同阶级的利益2.衡量生产力水平的客观尺度是:()A.劳动工具的状况B.劳动者的素质C.劳动对象的广度和深度D.劳动产品的数量和质量3.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A.人与自然的关系B.人与人的物质利益关系C.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D.分工协作关系4.生产关系的基础是:()A.生产资料所有制B.产品的分配形式C.产品的消费形式D.生产工具的水平5.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A.物质资料生产B.社会生产关系C.劳动方式D.商品生产6.以下经济规律中属于一切社会所共有的规律是:()A.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B.价值规律C.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D.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7.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A. 社会生产力及其发展规律 B. 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C. 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D. 物质资料的再生产过程8.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发展状况的主要标志是() A. 劳动对象 B. 生产工具C. 科学技术D. 生产劳动9. 社会生产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A. 劳动生产率B. 科学与技术C. 生产劳动者D. 社会生产力10.生产力中物的因素是指()A. 劳动资料B. 劳动对象C. 生产资料D. 生产工具11.人类社会中最基本的关系是() A. 政治关系 B. 宗教关系C. 家庭关系D. 生产关系12.社会生产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A. 生产 B. 交换C. 分配D. 消费13.下列属于劳动对象的是()A. 厂房 B. 机器C. 原料D. 工具14.生产力自身内在发展的根本动力是()A. 构成生产力系统的诸要素之间的矛盾和矛盾的不断解决B.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巨大反作用C. 生产关系的不断变革D.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15.生产资料是()A. 人的劳动与劳动资料的总和B. 人的劳动与劳动对象的总和C. 劳动资料与劳动对象的总和D. 劳动资料与劳动管理的总和16.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是()A. 物质资料的生产B. 生产资料所有制以及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的结合方式C. 社会生产力D. 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诸方面的关系17.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构成()A. 社会生产过程 B. 社会生产活动C. 社会生产效率D. 社会生产方式18.经济规律产生和发生作用的客观经济条件主要是指()A. 一定的社会生产力与社会生产关系的状况B. 一定的社会形态C. 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D. 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19.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 A. 生产力的社会形式 B. 生产关系的基本要素C. 存在和发展的基础D. 各种经济规律产生的条件20.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是()A. 紧密联系经济基础 B. 紧密联系生产力和上层建筑C. 紧密联系生产方式D. 紧密联系经济机制三、多选题:1.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是:()A.劳动者的劳动B.劳动对象C.劳动手段D.科学技术E.经济信息2.物质资料的再生产过程包括的环节有:()A.生产B.分配C.交换D.消费E.管理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A. 即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B. 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的C. 批判地继承了古典政治经济学中的科学因素D. 是研究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E. 是不断发展的经济科学4.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与科学性的关系是()A. 任何阶级的政治经济学都有阶级性和科学性B. 任何阶级的政治经济学都有阶级性,没有科学性C. 任何阶级的政治经济学都有科学性,没有阶级性D. 任何阶级的政治经济学都具有鲜明的阶级性E.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阶级性和科学性的统一5.生产工具 ( )A. 是社会生产中最活跃的因素B. 在生产资料中起着最重要的作用C. 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状况的主要标志D. 是划分经济发展时期的主要标志E. 在生产中起着最根本的作用6.生产力 ( )A. 是人们生产物质资料的能力B. 表示人们改造和征服自然的水平C. 反映人和自然界的关系D. 包括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E. 是社会生产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7.社会生产过程中所包含的生产关系体系是 ( ) A. 生产(直接生产过程)关系 B. 分配关系C. 交换关系D. 消费关系E. 借贷关系8.人对经济规律的主观能动作用表现在 ( ) A. 能够创造经济规律 B. 能够认识经济规律C. 能够改造经济规律D. 能够利用经济规律E. 能够消灭经济规律9.生产对分配、交换、消费起主导和决定作用表现在 ( )A. 生产为分配、交换、消费提供对象B. 生产为分配、交换、消费提供方向C. 生产的发展水平决定分配、交换、消费的水平、结构和方式D. 生产是分配、交换和消费的最终目的E. 生产的社会性质决定着分配、交换、消费的社会性质A. 总是和人们的经济活动联系在一起B. 完全离开人们的活动而独立地存在C. 大多数经济规律并不是长久不变的D. 在阶级社会里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总有阶级背景E. 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没有阶级背景1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有 ( ) A. 辩证唯物主义 B. 历史唯物主义C. 逻辑方法D. 历史方法E. 科学的抽象法12.生产资料所有制是 ( )A. 人们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结果B. 人们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前提C. 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D. 社会生产关系性质的首要标志E. 通过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关系得到实现的13.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关系中 ( )A. 最根本的方面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B. 最根本的方面是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C. 生产力对生产关系有重大反作用D.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重大反作用E.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A. 任何经济规律都是在一定客观经济条件基础上产生和发生作用B. 任何经济规律都随着客观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C. 人们不能消灭、废除和改造经济规律D. 人们不能创造和制定经济规律E. 人们不能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四、简答题:1.简述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政治经济学-第二章生产力发展和社会经济形态的变化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联系与区别 1.联系
经济发展以经济增长为前提 经济发展表现为经济增长
2.区别 经济增长,不一定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一定伴随着经济增长
二、人口发展与经济增长
劳动力与生产资料适当的比例关系是经济发 展的前提条件
从量的方面考虑 人口数量的增长速度和规模必须与消费资 料的增长速度和规模相适应 人口数量的增长速度和规模必须与生产资 料的增长速度和规模相适应 分析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必要性 从质的方面考虑 分析重视教育的必要性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社会发 展的动力
注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动力, 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应该是生产 力自身的内在矛盾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变化的表现 ——理解(1)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 ——理解(1)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 状况的规律,怎样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 (2)改革的实质和现实意义
如何看待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在生产 力发展的的作用 生产力内部矛盾的表现 联系我国实际分析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生 产力的内部矛盾 “民工荒”、“技工荒” 民工荒” 技工荒”
“民工荒”
谁也没有想到,在拥有9亿农民和1.5亿农村剩余 谁也没有想到,在拥有9亿农民和1.5亿农村剩余 劳动力的中国竟出现了“民工荒”:从2004年初 劳动力的中国竟出现了“民工荒”:从2004年初 开始至今,广东、福建、浙江等地民工劳动力市 场纷纷告急,普遍缺工。据媒体报道,仅珠江三 角洲地区,农民工缺口保守统计就高达200万人。 角洲地区,农民工缺口保守统计就高达200万人。 大量农民工纷纷离厂,使众多企业的生产顿陷困 窘。一些缺工的企业为吸引农民工前来应聘,甚 至把漂亮厂房拍成照片一并附在“招工启事” 至把漂亮厂房拍成照片一并附在“招工启事”上, 但依旧没有多少“农民工” 但依旧没有多少“农民工”买帐。 “民工荒”产生的原因 民工荒”
关于生产力发展的动力
关于生产力发展的动力——读《社会生产力新论》生产力发展的动力因是人的本质,人的本质既不是社会性,更不是自私性,它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生产力是人的本质的公开展示,即人的本质表现为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是把生产力发展的动力,看作生产力以外的什么“动力”来发展生产力,把事物发展的外因条件当作事物发展的动力原因,表现为事物发展的“外因论”。
人非圣贤,一些著名领导人提出“发展生产力”,同时也不否认他自己有错误,甚至公开承认是“对半开就不错”。
问题是有人为了把谬误“包装”成真理,作为课题“研究”成为“新提法”混淆视听,谬误已经危险,把毒药裹上糖衣将更加危险,这不是对领袖的爱而是害,这些所谓的“新提法”,应引起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警觉!一、所谓课题的提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要求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以解放生产力。
事物的发展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
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学家们,在骨子里认为他们的生产关系是先进的、永恒的,只有生产力是落后的,只有他们才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因此要“发展”生产力,使生产力适合生产关系,适合他们剥削的竞争需要。
在150年前的1847年,马克思在批判小资产阶级的思想家比·约·蒲鲁东政治经济学的形而上学时,写了极重要的理论著作《哲学的贫困》,指出“资产阶级运动得以在其中进行的那些生产关系的性质绝不是一致的单纯的,而是两重的;在产生财富的那些关系中也产生贫困;在发展生产力的那些关系中也发展一种产生压迫的力量;……这些关系才能产生资产者的财富”。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20页)“发展生产力”在这里首先是一种“关系”,其次是资产阶级运动得以进行的那些生产关系,第三它的性质是双重的,发展生产力的同时也发展着一种压迫力量,第四,这些关系是产生资产者财富的前提条件。
在一百多年后的中国,“发展生产力”被当作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可是他们能够用什么来“发展”生产力呢?于是,为了找到“发展”生产力的“动力”,并列为“重大课题”进行研究,试图给“发展”生产力披上“马克思主义”的外衣,所谓《社会生产力新论》就在这样的条件下产生了。
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生产力的内在动力
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生产力的内在动力作者:李辛津来源:《青年与社会》2015年第03期一、生产力的本质决定了发展生产力的动力(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促进社会的发展。
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时,生产关系就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时候,我们就要调整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促进生产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促进生产力发展。
(二)人类的需要是生产力发展的内在动力客观的生产力没有制度属性,物质生产是人类的普遍需要。
它既不是资本主义制度下特有的,也不是社会主义制度下特有的,它是人类社会所共有的。
人类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再到社会主义社会,促进人类不断向前发展的,正是人类不能满足的需要。
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说到底是在不断地创造生产力满足奴隶主的需要,加大了对奴隶的剥削。
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是满足封建地主阶级需要,农民也开始有了自己的需要,在进行农业生产时也是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
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不断地追求剩余价值,剥削工人阶级,是为了满足资本家的需要。
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才能真正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
因此,生产力是没有制度限制的,在各个社会,人类的需要才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内在的永恒的动力。
二、社会主义的性质决定了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力的内在动力各个时期,由于社会性质的不同,也决定了其发展生产力的内在动力的不同。
总的来说,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都是私有制为主导的社会,最根本的都是满足奴隶主、封建地主、资本家的需要,都是为资本家的需要服务的,而社会主义社会是公有制为主导的社会,社会主义的性质决定了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力的内在动力。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矛盾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经济发展不能满足人民需要之间的矛盾,我们要集中力量解决这个矛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动力摘要:生产力的根本动力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基本问题。
我国政治经济学和哲学理论界对这一问题长期存在争议。
本文在阐明生产力与劳动生产力概念相互区别的基础上,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对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动力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和论证,确认了新的生产关系是生产力迅速发展的根本动力这一科学认识,说明了离开生产关系寻找生产力发展内部动力的观点是不正确的。
关键词:生产力;生产关系;物质生产中图分类号:F01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685(2011)03-0001-06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的一个基本概念,也是政治经济学理论的一个基本概念。
正确理解生产力规定本身及其发展动力问题不仅是重要的理论问题,更是重要的实践问题。
但当前我们理论界包括哲学界和政治经济学界,在这个最重要的概念上还没有形成统一的科学认识。
这严重影响了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的准确把握。
为此,本文将在阐明生产力与劳动生产力概念相互区别的基础上,对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动力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论证。
一、生产力与劳动生产力是两个根本不同的概念目前,在我国的哲学界和政治经济学理论界,关于生产力的概念长期以来占支配地位的一种表述是“生产力是人们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以获取物质资料的能力”。
把生产力定义为人的能力,是完全错误的。
对于什么是生产力,马克思在其政治经济学著作包括《资本论》中没有给予明确的定义,但他在《资本论》整部书的论述中已反复地明确指明什么是生产力。
马克思指出,机器、厂房、各种容器、量具、取暖照明设备等是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自然力和土壤肥力是生产力;劳动者的体力和智力是生产力,等等。
此外,马克思还指出,企业内部的协作与分工这种劳动方式也是资本主义创造的新生产力,是由劳动的社会结合而产生的力量。
从这些论述中可以看出,生产力的概念不是指单一的物质力量,而是生产过程中各种客观物质力量及要素的一个总称。
斯大林根据马克思的以上叙述,给生产力下了一个综合性定义:“用来生产物质资料的生产工具,以及有一定的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来使用生产工具、实现物质资料生产的人,――所有这些因素共同构成社会的生产力。
”用这种对生产力概念的认识审视一下目前一些通用的哲学和政治经济学教材中给出的生产力定义就会发现,它是很不科学的。
它的非科学性从最表面层次就能看出。
这个定义在两方面违背了形式逻辑关于下定义的原则:一是生产力至少包含两个重要方面,即物的要素和人的要素;二是生产力是生产中各种物质要素的总和,用人的能力这样一个抽象名词来规定物质实体的定义是错误的。
关于社会生产力与人的实践能力的关系,马克思曾指出:“人们不能自由选择自己的生产力――这是他们的全部历史的基础,因为任何生产力都是一种既得的力量,以往活动的产物。
所以生产力是人们的实践能力的结果,但是这种能力本身决定于人们所处的条件,决定于先前已经获得的生产力,决定于在他们以前已经存在、不是由他们创立而是由前一代人创立的社会形式。
”从这段话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马克思对生产力内涵的规定与人的实践能力的区别。
这种区别主要表现在:第一,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全部历史的基础;第二,生产力是一种既得力量,是过去人们生产活动的产物,是人们的实践能力的结果。
可见,把生产力定义为人的能力不符合生产力概念的含义。
马克思认为,生产力与人们改造和利用自然的能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生产力是人们实践能力的结果,而不是人的实践能力本身。
马克思的生产力概念绝不是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实践能力,而是物质生产过程的物质力量和条件。
那么,为什么人们会将生产力定义为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实践能力呢?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混淆了生产力与劳动生产力这两个本质不同的概念,把马克思对劳动生产力的说明误认为社会生产力的定义。
劳动生产力是指人们生产物质财富的能力。
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反映了人们实践能力的提高,具体表现在相同时间内创造出更多的使用价值。
对此,马克思揭示了劳动生产力与单位商品价值量成反比的规律,“劳动生产力越高,消耗在一定量产品上的劳动就越少,因而产品的价值也越小。
劳动生产力越低,消耗在同量产品上的劳动就越多,因而产品的价值也越高。
”由此可见,无论如何也不能把生产力等同于劳动生产力。
劳动生产力与劳动生产率具有相通性,二者都反映了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并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实践能力。
二者的区别只在于:劳动生产力侧重于从质的方面来表示,劳动生产率则是从量上表现实践能力的大小。
社会生产力中的“生产力”与劳动生产力中的“生产力”实际上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在中文的字面上看不出来,在外文中却是泾渭分明,用的是两个不同的词。
在英文中,社会生产力是productive forces,而且只用复数,而劳动生产力则是productiveness,没有复数,所以外国经济学、哲学界从来没有人把劳动生产力与社会生产力混同起来。
最明显的一点是在《资本论》后面的名目索引中,生产力与劳动生产力分别列为两个名目,而劳动生产力与劳动生产率则作为一个名目。
二、生产力不能离开生产关系单独存在和发展在对生产力的规定明确后,我们的主要任务是研究生产力存在和发展的问题。
关于生产力是否可以离开一定社会的生产关系而单独存在和发展,哲学和经济学理论界长期存在争议。
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有人提出生产力发展的内部动力问题,在今天这一问题又被一再突出地提出来。
弄清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动力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而且对我国如何实现经济快速发展和国家的现代化也有着重大的实践意义。
物质生产包括两个相互依存的方面: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基本原理。
马克思指出:“人们在生产中不仅仅影响自然界,而且也互相影响。
他们只有以一定的方式共同活动和相互交换其活动,才能进行生产。
为了进行生产,人们相互之间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只有在这些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他们对自然界的影响,才会有生产。
”这表明物质生产不仅包含了人与自然界的关系,而且还包含着人们在生产中以一定方式结合起来共同活动和互相交换其活动的社会联系与社会关系。
更重要的是,这里特别强调指出,只有在这些联系中才会有他们对自然界的关系,才会有生产。
这就是说,离开生产关系,就不可能有物质生产,也就没有生产力的存在。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物质生产的两个不同方面:生产力是物质生产的物质要素,生产关系是物质生产的社会形式;物质实体和它的社会形式是不可分割地结合在一起的。
生产力作为生产过程中的物质力量,只有借助人们之间的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即生产关系才能成为现实力量。
对此,马克思曾指出:“不论生产的社会形式如何,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始终是生产的因素。
但是,二者在彼此分离的情况下只在可能性上是生产因素。
凡要进行生产,就必须使它们结合起来。
实行这种结合的特殊方式和方法,使社会结构区分为各个不同的经济时期。
”由此可见,任何现实中的物质生产都是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有机联系中进行的,二者都不可能离开对方而单独存在。
生产力构成的物质要素如果离开生产关系,就不能称其为生产力,那只是不同的物质实体而已。
因此,生产力的概念只有作为物质生产的一个方面与生产关系联系在一起才具有现实性。
既然生产力的内容和规定本身不能离开一定的生产关系而单独存在,那么也不能离开生产关系寻找单独存在的生产力的内部动力。
在经济学理论界,有些学者认为,生产力发展的动力应从内部寻找,认为“先进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发展是外因,生产力发展有其内在动力即内因,即生产力诸要素之间对立统一的动态关系”。
他们认为,生产力内部生产工具和劳动者之间的矛盾运动,是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力量,认为最重要的科学任务是揭示生产力发展的内部动力。
在哲学理论界,有些学者还对这一观点作了更彻底的表述,认为生产力不断发展变化的动力来源“只能来自生产力内部”,来自于“人的‘解放本性”’。
这种从生产力内部寻找动力的观点是不正确的,其错误之处在于没有准确把握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二者的真正关系。
我们是要研究“物质生产”的发展问题,而物质生产包括两个对立的方面: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正是物质生产的内在矛盾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二者间的矛盾运动,推动着物质生产的发展。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间的矛盾运动就是物质生产发展的内因或内部动力。
整个人类历史就是一定生产关系从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推进者到其主要阻碍者,最后被更能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新的生产关系所代替的历史。
这正是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基本常识。
如果生产力能单独存在并有自己的有决定意义的内部动力,那么社会生产关系的作用就是无关大局的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也就会从基础上被摧毁了。
如果按照主张寻找生产力的内部动力这种逻辑,那么生产关系的发展和变化是否也要从其内部寻找发展的内因和内部动力呢?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离开生产力这一物质实体,作为其社会形式的生产关系就根本不能存在,也根本不会存在单独的内部发展动力。
因此,离开与生产关系的联系去寻找生产力的内部矛盾,去探索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一种错误的思维方法,不可能得出科学答案。
从生产力内部、从“内因”寻找生产力发展的动力,似乎是在依据马克思主义中内因起决定性作用的哲学原理,但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重要方法论的错误运用,其结果只能是像一些哲学界人士那样落到从抽象的人性方面去寻找动力的陷阱,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这一决定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也就被否定了。
三、新的生产关系是生产力强大发展的根本动力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二者关系的一般表述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把二者的关系简单表述为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并不恰当。
物理学中力学定律所讲的作用与反作用是指两个独立物体之间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作用力。
将物质生产中有机联系在一起的两个方面用这种力学关系来比喻不恰当,不能准确反映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
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方面,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
生产力不能离开生产关系这种社会形式而单独存在,不存在不具有一定社会形式的生产力。
因此,生产力的发展动力问题必须从物质生产内部寻找,要从其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中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
斯大林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中总结了原苏联30年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经验,科学地回答了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动力问题。
斯大林认为,新生产关系是生产力强大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他指出:“生产关系从生产力阻碍者的作用发展到生产力的主要推进者的作用,以及从生产力的主要推进者的作用发展到主要阻碍者的作用,――这样一种发展的特性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主要要素之一。
”这里阐明了两点:其一,生产关系是生产力的主要推进者;其二,生产关系是在推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使自己逐渐变旧,使自己从主要推动者发展为主要阻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