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化生物学作业
《生物的进化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人教版》
![《生物的进化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a0f7bca3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c0ada43.png)
《生物的进化》作业设计方案一、作业目标:通过本次作业设计,让学生了解生物的进化理论,掌握进化的基本观点和原理,培养学生对生物进化的兴趣和思考能力。
二、作业内容:1. 简答题:回答以下问题- 什么是生物的进化?简要描述进化的基本观点。
- 进化的主要驱动力是什么?列举至少三种进化驱动力。
- 适者生存是进化论的基本原则之一,请诠释什么是适者生存,并举例说明。
- 请简要描述达尔文的进化论和孟德尔的遗传学对生物学发展的影响。
2. 论述题:选择一个生物种类,分析其进化历程及进化适应策略。
- 选择一个生物种类,比如大熊猫或斑马,描述其进化历程,包括起源、演化过程、生存环境等。
- 分析该生物种类的进化适应策略,包括形态特征、行为习性等,说明这些适应策略是如何帮助其生存和繁殖的。
3. 实验设计:设计一个简单的模拟实验,观察生物的进化过程。
- 实验目标:观察生物在不同环境下的进化变化。
- 实验步骤:选择一种小型生物,比如果蝇或细菌,分别将其放置在高温、低温、高湿度、低湿度等不同环境下,并观察其在不同环境中的生存状况和表现。
- 实验结果:记录实验结果,分析生物在不同环境下的进化变化,总结进化适应的规律。
4. 创意题:发挥想象力,设计一个未来可能发生的生物进化场景。
- 设想未来地球环境发生激烈变化,选择一个生物种类,描述其可能的进化方向和适应策略。
- 描绘该生物种类的未来形态和生存方式,包括可能的器官变化、行为演化等。
三、作业要求:1. 作业形式不限,可以是纸面作业、实验报告、PPT展示等。
2. 作业内容要求准确、清晰、有条理,逻辑性强。
3. 作业需要参考相关资料和教室教材,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4. 作业提交时间为两周后,逾期不接受提交。
四、评分标准:1. 答题准确性:30%2. 答题深度和广度:30%3. 实验设计和结果分析:20%4. 创意性和表达能力:20%五、参考资料:1. 《生物进化论》教材2.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论》3. 《孟德尔遗传学原理》以上为《生物的进化》作业设计方案,希望同砚们认真完成作业,加深对生物进化理论的理解和掌握。
《生物的进化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人教版》
![《生物的进化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6e5bb352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d6.png)
《生物的进化》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的:本次作业旨在帮助学生通过学习生物的进化,深入了解生物进化的原理和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提高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二、作业内容:1. 基础知识梳理:要求学生通过课堂讲解、教科书学习、互联网查找等方式,梳理掌握有关生物的进化的基础知识,包括进化论的历史发展、达尔文的进化理论基础、进化的证据及其分类等内容。
2. 实例分析:要求学生选择一个具体的生物种类(如鸟类、哺乳动物等),结合该生物种类的进化历程,分析其形态结构、生态习性以及其在进化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化和适应性演变。
3. 进化机制思考:要求学生通过实例分析的基础上,深入思考进化的机制,包括自然选择、基因突变、遗传漂变等,比较这些进化机制的作用和影响,分析其在生物进化中的重要性和适用性。
4. 进化实践应用:要求学生结合身边的生物现象,探究生物进化对现实生活和人类社会的影响和意义,例如进化在疾病抵抗力的提升、农作物品种改良、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等方面的应用。
5. 知识拓展与展示:要求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扩展了解生物进化的相关知识,如学术期刊、科学研究报告、科普读物等,并利用海报、PPT、口头报告等形式,向全班同学展示自己对生物进化的理解和思考。
三、作业要求:1. 时间安排:学生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并按时提交。
2. 形式要求:作业以书面报告形式提交,要求具备逻辑性、完整性和条理性,图表、数据应清晰明了,附加展示资料要精心设计,展示方式自选。
3. 合作探究:鼓励学生相互合作,互相学习、交流,共同提高。
4. 创新思考: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
四、评分标准:1. 内容和深度:40%2. 表达和结构:20%3. 图表和资料:20%4. 创新意识:10%5. 展示方式:10%五、参考资料:1. 《生物进化与分类学》2. 《生物进化:理论与应用》3. 《生物进化实例分析》4. 《生物进化机制研究》六、备注:本次作业设计旨在通过学生的主动学习和独立思考,培养其综合运用生物知识的能力,加深对生物进化理论的理解和应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研究能力,在课堂教学中起到有效的补充和延伸作用。
生物的进化综合实践作业
![生物的进化综合实践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62b6fdce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171b064.png)
一、引言进化论是生物学中最为重要的理论之一,它揭示了生物多样性的起源和演化过程。
为了更好地理解生物进化的原理,我们开展了一次综合实践活动,通过实地考察、实验操作和文献研究等方法,对生物进化进行了深入探究。
二、实践内容1. 实地考察(1)考察地点:某自然保护区(2)考察目的:观察生物多样性,了解生物进化现象(3)考察内容:①记录不同物种的形态、生态习性、繁殖方式等特征;②观察物种间的竞争、共生关系;③分析物种在自然环境中的适应性变化。
2. 实验操作(1)实验材料:不同品种的小麦种子(2)实验目的:探究生物进化的遗传学基础(3)实验步骤:①将小麦种子分成若干组,每组分别种植在相同条件下;②观察并记录小麦的生长情况、抗病性、产量等指标;③分析小麦品种间的差异,探究其遗传规律。
3. 文献研究(1)研究主题:生物进化理论的发展历程(2)研究方法:查阅相关文献,总结生物进化理论的发展过程和重要成果(3)研究内容:①回顾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②介绍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③分析生物进化理论在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三、实践结果与分析1. 实地考察结果通过实地考察,我们发现不同物种在形态、生态习性、繁殖方式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这些差异体现了生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对环境的适应。
例如,某保护区内的鸟类具有鲜艳的羽毛,这可能是为了吸引配偶或吓退捕食者。
2. 实验操作结果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不同品种的小麦在生长、抗病性、产量等方面存在差异。
这些差异可能与遗传基因有关。
通过分析这些差异,我们初步了解了生物进化的遗传学基础。
3. 文献研究结果通过查阅文献,我们了解到生物进化理论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为生物进化提供了有力证据,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了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等领域的成果。
四、结论通过本次综合实践活动,我们深刻认识到生物进化的普遍性和复杂性。
实地考察、实验操作和文献研究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理论依据。
《生物的进化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浙教版2013》
![《生物的进化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浙教版2013》](https://img.taocdn.com/s3/m/ff74bc74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a7.png)
《生物的进化》作业设计方案
一、作业目标和意义
生物的进化是生物学中一个重要的观点,通过本次作业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加深对生物进化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观察能力,提高他们的进修兴趣和学术水平。
二、作业内容和要求
1. 作业一:阅读理解
要求学生阅读相关资料,理解生物的进化理论,掌握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和理论框架。
2. 作业二:实验设计
要求学生设计一个关于生物进化的实验方案,包括实验目标、实验步骤、实验材料和实验结果预期等内容。
3. 作业三:思考题
提出若干与生物进化相关的思考题,要求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并撰写一篇短文回答这些问题。
三、作业流程安排
1. 第一周:安置作业,介绍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和理论,要求学生开始阅读相关资料。
2. 第二周:学生提交阅读理解作业,教师批改并进行讲解。
3. 第三周:学生开始进行实验设计,教师提供指导和建议。
4. 第四周:学生提交实验设计作业,教师评分并进行讲解。
5. 第五周:学生开始思考题的撰写,教师提供指导和建议。
6. 第六周:学生提交思考题作业,教师评分并进行讲解。
四、作业评分标准
1. 阅读理解作业:理解深度、表达清晰、逻辑性。
2. 实验设计作业:实验方案完备性、合理性、创新性。
3. 思考题作业:回答问题的深度、思考的角度、论证的合理性。
五、作业总结和展望
通过本次作业设计,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生物的进化理论,提高科学素养和独立思考能力。
希望学生能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不息探索和发现生物进化的奥秘,为未来的进修和钻研打下坚实的基础。
[答案][福建师范大学]《进化生物学》在线作业一
![[答案][福建师范大学]《进化生物学》在线作业一](https://img.taocdn.com/s3/m/edd6ab70f524ccbff02184a0.png)
1.下列哪一条不属于真核基因组结构特点?()[答案:C]A.大量的重复序列B.mRNA为单顺反子C.mRNA为多顺反子D.基因是不连续存在的E.人的基因组大小为3×10⁹碱基对2.能出现在蛋白质分子中的下列氨基酸、哪一种没有遗传密码?()[答案:E]A.色氨酸B.蛋氨酸C.谷氨酰胺D.脯氨酸E.羟脯氨酸3.在一个基因库中,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的比例相等,如果每一代隐性基因型的个体都不能产生后代,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
[答案:B]A.对基因性的比例影响很小B.会降低隐性基因的比例C.会使隐性基因灭绝D.会提高杂合子的比例4.在豚鼠中,黑毛对白毛是显性,如果基因库中90%是显性基因B,10%是隐性基因b,则种群中基因型BB、Bb、bb的频率分别是()。
[答案:A]A.81%、18%、l%B.45%、40%、15%C.18%、81%、1%D.45%、45%、10%5.五界说在生物发展史方面显示了生物进化的三大阶段。
这三个阶段依次是:()。
[答案:D]A.单细胞→群体→多细胞B.原核细胞阶段→真核细胞阶段→多细胞阶段C.原核细胞阶段→真核细胞阶段→真核多细胞阶段D.原核细胞阶段→真核单细胞阶段→真核多细胞阶段6.隐性基因a可表现为人的一种疾病,基因型aa的儿童10岁前全部死亡,基因型AA和Aa的个体都表现为健康。
在一个隔离的群体的一代(Ⅰ)中,该等位基因a 在成人中的频率为0.01,如果没有新的突变发生,在下一代(Ⅱ)的成人中等位基因a频率,以及在下一代(Ⅱ)的新生儿中杂合子Aa的频率变化趋势是()。
[答案:C]A.下降,上升B.上升,下降C.下降,下降D.上升,上升7.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动物是()。
[答案:A]A.黑猩猩B.长臂猿C.猕猴D.大猩猩8.远缘杂交常会出现不育的难题,下列生物技术中可以克服远缘杂交不育的是()。
[答案:B]A.转基因技术B.细胞融合C.组织培养D.细胞核移植9.运用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进化生物学》作业答案
![《进化生物学》作业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2f1f76469dc5022aaea00da.png)
《进化生物学》作业答案绪论一、名词解释进化:广义进化指的是事物的变化发展。
它包含了宇宙的演化即天体的消长,生物的进化,以及人类的出现和社会的发展。
生物进化:生物在与其生存环境相互适应作用过程中,其遗传系统随时间而发生一系列不可逆的改变,并导致相应的表型改变,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改变导致生物体对其生存环境的相对适应。
(张昀)生物进化论:是研究生物界进化发展的规律,以及如何运用这些规律的科学。
它的主要研究对象是生物界的系统发展,当然也包括某一物种或某一完整的生物类群的发展。
其重点是研究生物如何由简单向复杂,由低等向高等的发展过程。
进化生物学就是研究生物进化的科学,不仅包括进化的过程,更重要的是研究生物进化的原因、机制、速率和方向,是回答为什么的科学,是追究事物或过程的因果关系的科学。
进化生物学是在生物进化论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由推论走向验证,由定性走向定量的过程中应运而生的科学。
二、比较拉马克学说和达尔文学说的异同。
相同点:两人都认为生物是可变的,并支持进化论;遗传法则上,拉马克提出“用进废退”和“获得性状遗传”;由于历史的局限,达尔文也认为,生物性状符合“用进废退”和“获得性状遗传”的规律。
不同点:起源上不同:拉马克主张,最原始的生物源于自然发生,生物进化是多元的;达尔文主张物种具有共同起源(一元论)对于进化的机制两人见解不同,拉马克主张“用进废退和获得性状遗传”,强调了环境变化在生物变异方面所起的“诱导”,但却主张变异是以生物本性即内因(一种趋于完善的需求)为主因。
但达尔文认为变异和环境是相互独立的,在环境发生作用前变异就产生了,环境只是对变异其选择的作用,生物(以物种为单位)通过生存斗争,适应环境的性状得到保留,比适应的性状被淘汰(适者生存)。
三、简述现代综合进化论的主要内容。
代表人物:杜布赞斯基,主要著作:《遗传学和物种起源》(1937)主要内容:第一,认为自然选择决定进化的方向,使生物向着适应环境的方向发展。
《生物的进化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人教版》
![《生物的进化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809c878b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3e.png)
《生物的进化》作业设计方案一、背景介绍:生物的进化是生物学领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通过进化,生物种群可以逐渐适应环境的变化,从而生存下来并繁殖后代。
本次作业设计旨在让学生了解生物的进化过程,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二、设计目标:1.了解生物的进化观点及其重要性;2.掌握生物进化的基本原理和机制;3.能够分析生物进化的影响因素和结果;4.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分析能力。
三、作业内容:1.阅读材料:老师提供相关生物进化的文献资料,要求学生认真阅读并做好笔记。
2.小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生物进化的意义和影响因素,每组撰写一份小结报告。
3.观察实验:老师准备一些生物标本或图片,让学生观察不同物种的特征变化,分析其进化过程。
4.个人作业:要求学生选择一个生物种群,调查其在不同环境下的适应性变化,并撰写一份钻研报告。
四、作业要求:1.作业内容需结合教室所学知识,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2.作业报告要求清晰明了,逻辑性强,语言流畅;3.作业需按时完成并提交,迟交者扣分处理;4.作业成绩将作为期末考核的一部分,对学生成绩有一定影响。
五、评分标准:1.阅读材料和小组讨论:20分;2.观察实验和个人作业:30分;3.作业报告质量:20分;4.作业的完成情况和态度:10分;5.参与教室讨论和提问:10分;6.教室表现和合作精神:10分。
六、作业设计理念:本次作业设计旨在通过多种形式的任务,激发学生对生物进化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其科学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提高其动手实践的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进修能力。
通过本次作业的完成,置信学生们能更好地理解生物的进化过程,为未来的进修和科研打下坚实基础。
《生物的进化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人教版2001》
![《生物的进化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人教版2001》](https://img.taocdn.com/s3/m/752a8600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d4.png)
《生物的进化》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设计背景:生物的进化是生物学领域中一个重要且广泛的探究领域,通过进修生物的进化,可以援助同砚更好地理解生命的起源和演化过程。
本作业旨在通过多种任务设计,激发同砚的进修爱好,培育他们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创新思维,加深对生物进化相关知识的理解和精通。
二、设计目标:1.了解生物的进化观点和基本原理;2.精通生物进化的证据和方法;3.理解自然选择、遗传和突变等进化机制;4.探究生物的演化过程和影响因素。
三、设计内容:1. 知识梳理:通过教室讲解、PPT展示等形式,介绍生物的进化观点、达尔文进化论、遗传学基础等知识。
2. 实地考察:组织同砚到博物馆、动物园等地,观察不同物种的特征,了解生物的多样性和进化过程。
3. 试验设计:设计简易的试验,观察种群在特定环境下的变化,引导同砚理解自然选择和适者生存的观点。
4. 探究报告:要求同砚选取一个详尽的生物物种,深度探究其进化历史和适应环境的特点,撰写探究报告并进行展示。
四、设计流程:1. 第一周:介绍生物的进化观点,阐述达尔文进化论和遗传学基础知识。
2. 第二周:组织实地考察活动,引导同砚观察不同物种的特征和适应环境。
3. 第三周:设计试验,让同砚通过操作观察种群的变化,深化对生物进化机制的理解。
4. 第四周:同砚选择探究对象,深度了解其进化历史和适应环境特点,编写探究报告。
5. 第五周:同砚展示探究效果,进行谈论和总结。
五、评估方式:1. 教室参与:同砚在教室上的表现和回答问题状况。
2. 实地考察报告:同砚对实地考察活动的记录和总结。
3. 试验报告:同砚对试验设计和结果分析的报告撰写能力。
4. 探究报告:同砚对选定探究对象的深度了解和分析能力。
5. 进修反馈:同砚对本次作业设计的反馈意见和建议。
六、拓展延伸:1. 鼓舞同砚利用互联网资源,深度探究生物进化领域的最新效果和学术观点。
2. 鼓舞同砚参与生物学竞争和学术沟通活动,拓展视野和提升学术水平。
《生物的进化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人教版2001》
![《生物的进化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人教版2001》](https://img.taocdn.com/s3/m/00a0be24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8e.png)
《生物的进化》作业设计方案
一、作业背景:
生物的进化是生物学中的一个重要观点,它揭示了生物在漫长的时间标准下如何适应环境、发展变异并传递基因的过程。
通过进修生物的进化,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生物的起源、多样性和适应性,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生物之间的干系以及人类与自然的互动。
二、作业目标:
1. 理解生物的进化观点,掌握重要的进化理论和证据;
2. 掌握生物进化的基本原理和机制;
3. 能够运用进化知识诠释生物多样性和适应性;
4.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三、作业内容:
1. 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物种,通过查阅资料,了解该物种的起源、进化历史和适应环境的特点。
撰写一篇关于该物种进化历程的钻研报告,包括起源地点、进化路径、适应环境等内容。
2. 分析不同物种之间的共同祖先和演化干系,绘制物种进化树,并诠释其中的演化路径和分支点。
3. 选择一个与生物进化相关的实例或案例,如达尔文的长嘴雀实验、人类智人与尼安德特人的遗传干系等,撰写一篇分析文章,说明该实例对生物进化理论的启迪和意义。
4. 小组合作项目:分组进行一个生物进化模拟实验,设计实验步骤、收集数据、分析结果并撰写实验报告,讨论实验结果对生物进化理论的验证和补充。
四、作业要求:
1. 作业内容需符合科学原理,数据来源可靠,推理紧密;
2. 作业报告格式规范,包括摘要、引言、方法、结果、讨论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进化生物学》作业答案绪论一、名词解释进化:广义进化指的是事物的变化发展。
它包含了宇宙的演化即天体的消长,生物的进化,以及人类的出现和社会的发展。
生物进化:生物在与其生存环境相互适应作用过程中,其遗传系统随时间而发生一系列不可逆的改变,并导致相应的表型改变,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改变导致生物体对其生存环境的相对适应。
(张昀)生物进化论:是研究生物界进化发展的规律,以及如何运用这些规律的科学。
它的主要研究对象是生物界的系统发展,当然也包括某一物种或某一完整的生物类群的发展。
其重点是研究生物如何由简单向复杂,由低等向高等的发展过程。
进化生物学就是研究生物进化的科学,不仅包括进化的过程,更重要的是研究生物进化的原因、机制、速率和方向,是回答为什么的科学,是追究事物或过程的因果关系的科学。
进化生物学是在生物进化论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由推论走向验证,由定性走向定量的过程中应运而生的科学。
二、比较拉马克学说和达尔文学说的异同。
相同点:两人都认为生物是可变的,并支持进化论;遗传法则上,拉马克提出“用进废退”和“获得性状遗传”;由于历史的局限,达尔文也认为,生物性状符合“用进废退”和“获得性状遗传”的规律。
不同点:起源上不同:拉马克主张,最原始的生物源于自然发生,生物进化是多元的;达尔文主张物种具有共同起源(一元论)对于进化的机制两人见解不同,拉马克主张“用进废退和获得性状遗传”,强调了环境变化在生物变异方面所起的“诱导”,但却主张变异是以生物本性即内因(一种趋于完善的需求)为主因。
但达尔文认为变异和环境是相互独立的,在环境发生作用前变异就产生了,环境只是对变异其选择的作用,生物(以物种为单位)通过生存斗争,适应环境的性状得到保留,比适应的性状被淘汰(适者生存)。
三、简述现代综合进化论的主要内容。
代表人物:杜布赞斯基,主要著作:《遗传学和物种起源》(1937)主要内容:第一,认为自然选择决定进化的方向,使生物向着适应环境的方向发展。
第二,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进化机制的研究属于群体遗传学范畴。
第三,认为突变、选择、隔离是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机制。
第二章一、名词自我更新:生物体的自我更新是一个具有同化和异化作用的新陈代谢过程。
二者是对立的相反的过程,同时又是统一的,表现在互相转化、互相渗透。
同时,生物体自我更新的特点还表现在生物体与外界环境条件的特殊联系上。
还原性大气:指原始地球的次生大气,是地球火山爆发排出的气体,主要成分是CO2 CH4 N2 H2O H2S NH4等,大气中没有氧气,所以是还原性的。
耗散结构:耗散结构是物理学上的一种学说。
它的中心思想是,在宏观世界中,除通常的处于平衡态条件下的稳定有序结构(如晶体)外,还有一种处于远离平衡态条件下的稳定有序结构。
这种结构就为耗散结构。
类蛋白质微球体模型:福克斯(Fox)把多种氨基酸干热聚合形成的酸性类蛋白质放入稀薄的盐溶液中冷却,或将其溶于水使温度降低到0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大量直径为0.5-3微米的均一球状小体,即类蛋白质微球体,有双层膜,和出芽、分裂、生长等生命现象,Fox认为是现代生物细胞的前体。
二、简述生命的本质生命就其本质而言也是物质的,它是物质存在和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
地球上所有的生物有着相同的物质基础,表现在生物在化学成分上存在着高度的同一性,结构的有序性和功能的复杂性。
四、试述Dayhoff假说的内容及其合理性“三体密码进化过程假说”最原始的三体密码大概是GNC三体密码。
第一位碱基G和第三位碱基C决定转译的方向,第二位碱基N代表G、C、A、U中任一碱基,分别决定4种氨基酸。
随着地球上早期化学进化过程中氨基酸种类的增加,三体密码的种类也随着扩展。
•第一次扩展,GNC扩展为GNY,Y代表C或U两种嘧啶;•第二次扩展,GNY扩展为RNY,R代表G或A两种嘌呤;•第三次扩展,RNY扩展为RNN,•第四次扩展,由RNN扩展为NNN(现代生物所共有的三体密码Dayhoff认为密码的进化路线是由GNC→ GNY →RNY→ RNN→ NNN.。
在这一进化路线中,在GNC→ GNY阶段,仅第二位碱基才决定氨基酸的种类,相当于单体密码;在RNY没妈中,第一、二碱基共同决定氨基酸种类,相当于二连体密码,在 RNN→ NNN密码中,三位碱基不同程度参与了氨基酸种类的决定,实际已过渡到真正三联体密码,所以Dayhoff密码进化学说包含了过去一体、二体、三体学说,是目前最合理的假说。
第三章一、名词解释超循环组织模式学说:1971年德国学者艾根(Eigen M)首次提出“超循环组织”(hypercyclic organization)理论。
认为在化学演化与生物进化之间存在着一个分子自我组织阶段,通过生物大分子的自我组织建立起超循环组织并过渡到原始的有细胞结构的生命。
阶梯式过渡模式学说:阶梯式过渡模式包括6个阶梯式步骤,它说明,原始细胞的起源是一个有多种原始生物大分子协同驱动的动力学系统有序的自组织过程,该系统的各主要阶段都受内部的动力学稳定和对外环境的适应等因素的选择。
分子准种:超循环系统可以称之为达尔文系统,可以看作是能通过遗传、变异、选择而进化的分子系统,分子系统也存在类似物种的系统组合,叫做分子准种,选择做用于这些分子准种而促使其进化。
古细菌:古细菌是一些生长在地球上特殊环境中的细菌,包括甲烷细菌、盐细菌等。
内共生起源说:美国生物学家林恩·马古利斯(Lynn Margulis)的内共生说(endosymbiosis theory)。
马古利斯认为,大约在十几亿年前,某些原核细胞在某种情况下吞噬了其他几种原核细胞,如细菌和蓝藻等。
这些被吞入其内的细菌和蓝藻,在某种原因下,没有被分解或消化掉,反而寄养在原核细胞中一起共生。
经过一段时间后,这些组织由共生到形成为一体,如吞入的是好氧细菌,就变成了线粒体,如吞入是蓝藻,就变成为叶绿体等等,真核细胞就这样产生了。
渐进式起源说:由尤泽尔(Uzzell)等人提出的经典说。
此一学说主张从进化论学说来解释真核细胞的起源。
他们认为在原核细胞的基础上,经过自然的选择和骤变,在进化中逐渐变化而来,细胞内的细胞核和细胞器等,就是这样逐渐形成的。
二、生命起源的关键步骤生命起源问题的真正难点是从化学进化到生物学进化的过渡,大体上说,应包含以下步骤:1能自我复制的生物大分子系统的建立;2遗传密码的起源,即蛋白质合成纳入核算的自我复制系统的控制中;3分隔形成,即通过生物膜系统使生命与外环境分隔,同时使生命结构内部不同功能部分分隔。
三、内共生学说的证据。
内共生学说的证据:(1)在形态结构上,线粒体、叶绿体在很多方面类似于细菌和蓝藻。
(大小、核糖体、内膜、色素、DNA)(2)在生理功能上,线粒体、叶绿体都具有半自主性。
(有独立的DNA和蛋白质合成装置)(3)叶绿体、线粒体和原核生物在功能上也有许多相似之处。
(他们的核糖体对某些抗菌素有相似的反应)(4)现今的生物中,有些真核细胞存在有内共生现象。
(5)分子方面的证据,根据16SrRNA序列比较分析,红藻的叶绿体毫无疑问是从蓝藻来的。
对rRNA序列及其同源性分析说明叶绿体与蓝藻或其他真细菌分为接近。
(6)同功酶与代谢途径研究的证据也支持内共生学说。
(7)在真核细胞中,同时存在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三组不同的tRNA,还有三组不同的氨基酸tRNA合成酶。
第四章化石:经过自然界的作用保存于地层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和它们生活的遗迹。
标准化石种类分布广,生存时限短,仅保存在某一地质年代的化石.五界说:1969年, 惠特克提出把生物界分为植物界、动物界、原生生物界、原核界、真菌界二、化石的形成的条件化石的形成与否,在通常情况下取决于以下几种因素。
1.生物死亡种群的大小。
2.生物体组成部分的坚硬程度。
3.生物尸体掩埋的程度。
4.掩埋的环境5.石化的程度和快慢。
三、地质历史划分为几代?地质学家根据地层叠加原则及标准化石,将地质历史划分为6个代,由早到晚一次是(冥古代)、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
每一代有分为若干纪,如古生代分为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和二叠纪;中生代分为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新生代分为第三纪和第四纪。
纪下分为若干世,如新生代第三纪分为古新世、始新世、渐新世、中新世和上新世。
四、马的进化分几个阶段?马的进化包括始祖马、渐新马、中新马、上新马及真马五个阶段。
五、哺乳动物动物起源?哺乳动物动物起源:起源于兽孔类哺乳动物的进化史经历了3个基本辐射阶段:1.第一阶段是中生代侏罗纪,此期所见的三结节齿类,臼齿齿尖已从三锥齿类的直行排列演变成三角形排列。
由三结节齿类演化出3支:即三齿兽类、对齿兽类和古兽类,其中前2支生活到侏罗纪与白垩纪交替时期绝灭,而第3支古兽类却得到蓬勃发展。
古兽类的臼齿齿尖亦为三角形排列,但下颌臼齿后方具有带两个齿尖的"下跟突"。
古兽类是后兽亚纲和真兽亚纲的祖先。
此时期多结节齿类还很兴旺。
2.第二阶段为中生代末期(白垩纪),出现了后兽亚纲与真兽亚纲。
多结节齿类尚存在。
3.第三阶段为新生代,从新生代初期开始,哺乳类获得空前大发展。
可能是由食虫的或杂食的鼩鼱样类群进化而来,5000万年以来一直成为陆生占优势的动物类群。
多结节齿类在此期绝灭,第五章一、名词行为:动物行为是指动物体感受信息后的有规律的适应性活动,包括我们直接观察到的一切动物的状态,如动物的活动形式、发声、身体姿势以及体色的改变、气味的释放、假死、拟态等都属于动物的行为范畴。
信号:信号:指能引起动物发生行为反应的任何符号、姿态和标志等。
进化稳定对策(evolutionary stable strategy ,ESS)就是基于最适性理论提出的,用于解释动物的各种行为的一种理论,这种对策是经过长期进化检验,而且最少受到其他可选对策干扰的稳定策略。
有产者原则:争斗中的“有产者”原则是指争斗中资源(食物、领域、配偶)占有者往往处于优势,入侵者和占有者之间的争斗模式是一种ESS策略。
亲缘选择:其内容是:亲缘关系越近,动物彼此合作倾向和利他行为也就越强烈;亲缘越远,则表现越弱。
性选择:性选择指与性别相联系的动物的形态结构与行为等方面的进化压力来自异性之间的相互选择。
二、新构造起源及其在进化中的意义迈尔从基因角度出发,认为基因的多效性是新构造、新器官形成的基础。
形态结构进化的总趋势:复杂性的提高和多样性的增长使生物更好的适应环境三、新功能的起源及其在进化中的意义新功能起源的方式:功能的强化eg.腺体的形成和眼的进化,功能的扩大eg.陆栖脊椎动物前肢的进化,功能的更替eg.返回海洋的哺乳类如海豚、海豹等四肢由主要行走变为游泳生物在适应进化中,随着环境的改变,一些适应新环境的功能也随之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