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辽 北宋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一、崛起与并立 二、战争与和平 三、交流与交融
一、崛起与并立 二、战争与和平 三、交流与交融
一、崛起与并立
契丹
根据材料,说说契丹人最初过着怎样的生活。
行营到处即为家,一卓穹庐数乘车。 千里山川无土著,四时畋猎是生涯。
——《宋史新论》
材料二:...达成和议,宋册 封元昊为‘夏国主’,元昊对 宋称臣...宋每年予西夏‘岁 赐’...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宋夏为什么要议和?
这幅图反映了宋夏议和后人民什么样的生活?
一、崛起与并立 二、战争与和平 三、交流与交融
西羌之俗,岁时以耕稼 为事,略与汉同。
——《续资治通鉴长编》
——(北宋)苏颂
一、崛起与并立
契丹
根据材料指出契丹人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耶 律 阿 保 机
在公元10世纪这些少数民族显然得到汉人指点,业已将他们 的文化程度提高,这些游牧民族已有农业基地,他们已筑城为防 御战争。北方地势之艰难对他们有利,同时他们也保存着动员的 迅速和战场上的机动性,这些优势与他们草原的生活习惯息息相 通。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一、崛起与并立
党项
辽(契丹) 北宋
党项,汉西羌之别种... ... 世代割据相袭... ...1038年,李 元昊建国,以夏为国号,称 “大夏”。又因其在西方,宋 人称之为“西夏”。
一、崛起与并立
党项
西夏铜牌
辽、北宋、西夏并立示意图
辽
A B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西夏
C
北宋
一、崛起与并立
政权
1、辽与北宋
燕云十六州,是今天北京、天津和河北、山西北部一带。 此地北面是茫茫的大漠戈壁地势险要,是中原地区抵御北方民 族进攻的屏障。
二、战争与和平 1、辽与北宋
辽 西夏
宋
北宋
辽
交
战
形
势
一.辽宋约为兄弟之国,辽圣宗称宋真宗 为兄。
二.双方撤兵,各守边界。 三.宋每年向辽纳助军旅之费,“绢二十
万匹、银一十万两”。 四.双方于边境设置榷场,互市贸易。
西夏铜牛
辽瓦当
西夏瓦当
夏仁宗天盛时期(1149—1169)修订 的法典《天盛改旧新定律令》中,规定设 立的国家手工业管理机构,有刻字司、造 案司、金作司、绢织院、首饰院、铁工院 、木工院、造纸院、砖瓦院。
西夏剑
契丹矛
辽瓷器
西夏瓷器
宋代设中书、枢密、三司。
(西夏)其官分文武班,曰中书,曰枢
密,曰三司。
契丹文字 (辽)王鼎编纂的汉文诗集
政治 文化
经济 生活
小
短 衣
袖 狭 身
的
广
袍 衫
袖 大 身
的
窄
长 衫
袖 狭 身
的
受北方少数民族的影响,北宋平民多穿小袖狭身服装
食
碰撞中的交流 交流中的融合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 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一花开放 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只要我们 心手相连,并肩同行,休戚与共,就 一定能够谱写新时代的辉煌篇章!
我探究:
汉朝、唐朝在与少数民族的关系中具有明显的优势。 然而,宋朝时这种优势却不存在了,这是为什么?(结 合北宋与辽的关系探究)
占领幽云十六州
杯酒释兵权
① 幽云十六州被辽割占,失去屏障。
② 宋朝重文轻武。
③ 少数民族地区发展进步。
辽之立国,与汉初匈奴、唐初突厥均不同,辽国直是 一个汉族分化的国家。
——钱穆
我评价:澶渊之盟
【材料一】 (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
居,不乐战斗。
——苏辙《栾城集》
【材料二】宋与辽议和后,边境榷场贸易迅速发展,通过官方对 辽榷场贸易的经营,宋政府每年对契丹贸易上的出超,可以收回 付出银两的十分之五、六。
——陶晋升《宋辽关系史研究》 【材料三】国家纳契丹和好已来,河朔生灵方获安堵。虽每岁赠 遗,不及(军费支出的)百分之一、二。
——《宋史·夏国传
》
西夏中后期开始科举取士。
辽“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 置南、北面官。南面官设三省、六部、台、 院、寺、监。
辽圣宗时开始科举取士。
北宋官吏服饰
宣化辽墓壁画门吏图
西夏贵族像
兄、弟
母姨
西夏文字
《
番 汉 合 时 掌 中 珠
》
西 夏 文 汉 文 双 解 词 语 集
西夏文《孝经》残卷 西夏文《论语》残卷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70
【材料四】神宗初即位,一日语及辽事,曰:“盖辽人乃不共戴
天之仇,反捐金缯数十万,且视之为叔父。为人子孙,当如是
乎?”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353
1. 材料一、材料二各反映了什么现象?
2.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和议的认识。
二、战争与和平 2、西夏与北宋
西夏 辽
北宋
材料一:元昊称帝后,先后与 北宋进行了三川口、好水川、 定川寨之战。
辽
北宋
西夏
民族 契丹族
汉族
党项族
时间 10世纪初
960年
11世纪前期
建立者 耶律阿保机 赵匡胤
元昊
都城 上京临潢府 东
重要 举措
发展生产, 创制文字。
强化中央集权 重文轻武
京
兴庆
订制官制、军制和法律 发展农牧经济, 还创制了西夏文字。
一、崛起与并立 二、战争与和平 三、交流与交融
二、战争与和平
占领幽云十六州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一、崛起与并立 二、战争与和平 三、交流与交融
一、崛起与并立 二、战争与和平 三、交流与交融
一、崛起与并立
契丹
根据材料,说说契丹人最初过着怎样的生活。
行营到处即为家,一卓穹庐数乘车。 千里山川无土著,四时畋猎是生涯。
——《宋史新论》
材料二:...达成和议,宋册 封元昊为‘夏国主’,元昊对 宋称臣...宋每年予西夏‘岁 赐’...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宋夏为什么要议和?
这幅图反映了宋夏议和后人民什么样的生活?
一、崛起与并立 二、战争与和平 三、交流与交融
西羌之俗,岁时以耕稼 为事,略与汉同。
——《续资治通鉴长编》
——(北宋)苏颂
一、崛起与并立
契丹
根据材料指出契丹人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耶 律 阿 保 机
在公元10世纪这些少数民族显然得到汉人指点,业已将他们 的文化程度提高,这些游牧民族已有农业基地,他们已筑城为防 御战争。北方地势之艰难对他们有利,同时他们也保存着动员的 迅速和战场上的机动性,这些优势与他们草原的生活习惯息息相 通。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一、崛起与并立
党项
辽(契丹) 北宋
党项,汉西羌之别种... ... 世代割据相袭... ...1038年,李 元昊建国,以夏为国号,称 “大夏”。又因其在西方,宋 人称之为“西夏”。
一、崛起与并立
党项
西夏铜牌
辽、北宋、西夏并立示意图
辽
A B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西夏
C
北宋
一、崛起与并立
政权
1、辽与北宋
燕云十六州,是今天北京、天津和河北、山西北部一带。 此地北面是茫茫的大漠戈壁地势险要,是中原地区抵御北方民 族进攻的屏障。
二、战争与和平 1、辽与北宋
辽 西夏
宋
北宋
辽
交
战
形
势
一.辽宋约为兄弟之国,辽圣宗称宋真宗 为兄。
二.双方撤兵,各守边界。 三.宋每年向辽纳助军旅之费,“绢二十
万匹、银一十万两”。 四.双方于边境设置榷场,互市贸易。
西夏铜牛
辽瓦当
西夏瓦当
夏仁宗天盛时期(1149—1169)修订 的法典《天盛改旧新定律令》中,规定设 立的国家手工业管理机构,有刻字司、造 案司、金作司、绢织院、首饰院、铁工院 、木工院、造纸院、砖瓦院。
西夏剑
契丹矛
辽瓷器
西夏瓷器
宋代设中书、枢密、三司。
(西夏)其官分文武班,曰中书,曰枢
密,曰三司。
契丹文字 (辽)王鼎编纂的汉文诗集
政治 文化
经济 生活
小
短 衣
袖 狭 身
的
广
袍 衫
袖 大 身
的
窄
长 衫
袖 狭 身
的
受北方少数民族的影响,北宋平民多穿小袖狭身服装
食
碰撞中的交流 交流中的融合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 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一花开放 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只要我们 心手相连,并肩同行,休戚与共,就 一定能够谱写新时代的辉煌篇章!
我探究:
汉朝、唐朝在与少数民族的关系中具有明显的优势。 然而,宋朝时这种优势却不存在了,这是为什么?(结 合北宋与辽的关系探究)
占领幽云十六州
杯酒释兵权
① 幽云十六州被辽割占,失去屏障。
② 宋朝重文轻武。
③ 少数民族地区发展进步。
辽之立国,与汉初匈奴、唐初突厥均不同,辽国直是 一个汉族分化的国家。
——钱穆
我评价:澶渊之盟
【材料一】 (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
居,不乐战斗。
——苏辙《栾城集》
【材料二】宋与辽议和后,边境榷场贸易迅速发展,通过官方对 辽榷场贸易的经营,宋政府每年对契丹贸易上的出超,可以收回 付出银两的十分之五、六。
——陶晋升《宋辽关系史研究》 【材料三】国家纳契丹和好已来,河朔生灵方获安堵。虽每岁赠 遗,不及(军费支出的)百分之一、二。
——《宋史·夏国传
》
西夏中后期开始科举取士。
辽“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 置南、北面官。南面官设三省、六部、台、 院、寺、监。
辽圣宗时开始科举取士。
北宋官吏服饰
宣化辽墓壁画门吏图
西夏贵族像
兄、弟
母姨
西夏文字
《
番 汉 合 时 掌 中 珠
》
西 夏 文 汉 文 双 解 词 语 集
西夏文《孝经》残卷 西夏文《论语》残卷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70
【材料四】神宗初即位,一日语及辽事,曰:“盖辽人乃不共戴
天之仇,反捐金缯数十万,且视之为叔父。为人子孙,当如是
乎?”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353
1. 材料一、材料二各反映了什么现象?
2.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和议的认识。
二、战争与和平 2、西夏与北宋
西夏 辽
北宋
材料一:元昊称帝后,先后与 北宋进行了三川口、好水川、 定川寨之战。
辽
北宋
西夏
民族 契丹族
汉族
党项族
时间 10世纪初
960年
11世纪前期
建立者 耶律阿保机 赵匡胤
元昊
都城 上京临潢府 东
重要 举措
发展生产, 创制文字。
强化中央集权 重文轻武
京
兴庆
订制官制、军制和法律 发展农牧经济, 还创制了西夏文字。
一、崛起与并立 二、战争与和平 三、交流与交融
二、战争与和平
占领幽云十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