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三首》经典课件(高中)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杜甫诗三首》PPT课件
什 么 方 法 表 达
么事为
态 度 ( 体 悟 感 情 )
? 诗 人 在 诗 中 表 现
出
什
最新课件
什 么 要 写 这 个 古 人 这 段 往
的所
(描 鉴
弄写 赏
清的 史古 实人 )、
往 事 是
咏 史 诗 三 步 骤
怎
样
33
• 《咏怀古迹》是一组结构严密的七 言律诗,共五首,每首各咏一古迹, 依次是庾信故居、宋玉故居、昭君 村、先主庙、武侯庙,都是借古迹 抒发诗人的身世之感。关于它Shì的整 体结构,明人王嗣奭在《杜臆》中 有很好的解释:“怀庾信、宋玉, 以斯文为己任也;怀先主、武侯, 叹君臣际会之难逢也;中间昭君一 章,盖入宫见妒,与入朝见妒者, 千古有同感焉。”
文
谢是最容易引起诗人感发的。“玉露凋 伤枫树林”这一句,在凄凉之中还有一
分
种艳丽的感觉。因为“玉露”有白色的
析
暗示,白是一种冷色;“枫树林”有红
色的暗示,红是一种暖色, 在悲哀中藏
有热烈。这两种颜色的强烈对比,就更
增强了“凋伤”这个词给人的感觉。
最新课件
20
巫山巫峡气萧森
这是从夔州东望之所见,点出了他
最新课件
2
靠献赋始得官。
及安禄山军陷长安,乃逃至
凤翔,谒见肃宗,官左拾遗。长
安收复后,随肃宗还京,寻出为
华州司功参军。
不久弃官往秦州、同谷。又
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上,
世称浣花草堂。一度在剑南节度
使严武幕中任参谋,武表为检校
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晚
年携家出蜀,病死湘江途中。
最新课件
3
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 对统治者的罪恶作了较深的批判, 对穷苦人民寄以深切同情。
么事为
态 度 ( 体 悟 感 情 )
? 诗 人 在 诗 中 表 现
出
什
最新课件
什 么 要 写 这 个 古 人 这 段 往
的所
(描 鉴
弄写 赏
清的 史古 实人 )、
往 事 是
咏 史 诗 三 步 骤
怎
样
33
• 《咏怀古迹》是一组结构严密的七 言律诗,共五首,每首各咏一古迹, 依次是庾信故居、宋玉故居、昭君 村、先主庙、武侯庙,都是借古迹 抒发诗人的身世之感。关于它Shì的整 体结构,明人王嗣奭在《杜臆》中 有很好的解释:“怀庾信、宋玉, 以斯文为己任也;怀先主、武侯, 叹君臣际会之难逢也;中间昭君一 章,盖入宫见妒,与入朝见妒者, 千古有同感焉。”
文
谢是最容易引起诗人感发的。“玉露凋 伤枫树林”这一句,在凄凉之中还有一
分
种艳丽的感觉。因为“玉露”有白色的
析
暗示,白是一种冷色;“枫树林”有红
色的暗示,红是一种暖色, 在悲哀中藏
有热烈。这两种颜色的强烈对比,就更
增强了“凋伤”这个词给人的感觉。
最新课件
20
巫山巫峡气萧森
这是从夔州东望之所见,点出了他
最新课件
2
靠献赋始得官。
及安禄山军陷长安,乃逃至
凤翔,谒见肃宗,官左拾遗。长
安收复后,随肃宗还京,寻出为
华州司功参军。
不久弃官往秦州、同谷。又
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上,
世称浣花草堂。一度在剑南节度
使严武幕中任参谋,武表为检校
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晚
年携家出蜀,病死湘江途中。
最新课件
3
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 对统治者的罪恶作了较深的批判, 对穷苦人民寄以深切同情。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 5.《杜甫诗三首》课件
登 高
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们又乘隙而起,相互 争夺地盘,造成社会动乱,民不聊生。
诗人的郁闷是多种因素造成的,有时代的苦难,也有家道的 艰辛,个人多病(诗人肺病、疟疾、风痹、糖尿病发作,最 后耳聋齿落,百病缠身,潦倒不堪)。和壮志未酬,再加上 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
为了排遣浓云一样时时压在心头的郁闷,他抱病登台,但悲 凉萧瑟的江峡秋景反倒使他增添了新的悲哀。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塞 上 风 云 接 地 阴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咏怀古迹
(其三)
唐玄宗天宝五年,作者西入长安,羁留十年,才做了个看 。作者因上疏救宰相房琯触怒唐肃宗而受排挤,被贬 为华州司功。
1.诗体:一组七言律诗,共五首 2.时间:和《秋兴八首》同作于大历元年的秋天 3.内容:缅怀庾信、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 4.主旨:借古迹古人抒发自己一生漂泊、功业无成的感慨
汉元帝建昭元年,下诏征集天下美女,王昭君入选皇宫。 汉元帝命令宫中的知名画师毛延寿为各位佳丽各描肖像一幅, 以便挑选。那些出身富贵人家的千金们无不重金贿赂画工,以 图毛延寿能手下留情,在画卷上为她们增添姿色。王昭君家境 贫寒,没有多余的财物来贿赂画工,也不愿意干这种龌龊之举。 更何况她自恃美冠群芳,鹤立鸡群,根本就用不着欺瞒天子。 毛延寿心里生出报复之心,故意把王昭君的画像描绘得十分平 庸,甚至在画像的面颊上点了一颗硕大的黑痣,使汉元帝对王 昭君顿起嫌恶之心,始终不曾召见。直到昭君自请和亲,才被 汉元帝发现她的真实相貌,十分不甘,彻查之后发现事情缘由, 便将毛延寿以欺君之罪问斩。
(高中)杜甫诗三首PPT课件
2021
31
在这首诗当中,诗歌塑造了一个怎样的 人物形象?你读出了人物怎样的心事?
一去紫台连朔漠,===远去漠北之怨 独留青冢向黄昏。===生死匈奴之怨 画图省识春风面,===汉宫失宠之怨 环珮空归夜月魂。===死后无依之怨
2021
32
诗眼?
===“怨恨”: 远嫁异邦,远葬他乡,月魂空归,
思念故乡的幽怨。
2021
34
1.咏江山之奇绝引出咏佳人之奇美。
2.借高山大串的雄伟气象来烘托昭君
的奇伟形象。
发端突兀,是七律中第一等 起句,谓山水逶迤,钟灵毓秀,始 产一明妃。说得窈窕红颜,惊 天动地。——清 吴瞻泰
2021
35
如何理解“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 曲中论”?
“怨恨”两字点明全篇主旨。千百年 来,琵琶所演奏的总是从匈奴传来的撩人 愁思的胡乐,正是昭君在诉说着她的怨恨! 这两句从侧面烘托昭君的形象,既有对她 的赞扬,又有对她的同情。读到这里,我 们的耳边好像又响起了那深沉、幽怨的琵
对画师的无耻行为及汉元帝的 昏庸糊涂的怨恨。
2021
33
这首诗写的是昭君的怨恨,但首联一开始 并没有写她的怨恨,写的是什么?
“群山万壑赴荆门”
写的是昭君村的地点和那里的景色。
山是群山起伏,连绵不绝;水是万壑争流,奔 腾不息,直赴荆门山。
其中的“赴”字用了拟人的手法,把迤逦不绝 的千山万壑写活了,既有飞动之势,又有变幻 之姿。
2021
12
一、抓题目
本课选读的是第一首,从命意上看, 有领起的作用,可以说给全组诗歌 定下了一个基调,那就是抒羁旅之 愁,悲家国之事。秋兴,从字面上 说就是因秋感兴之意。
2021
13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第5课杜甫诗三首(共65张PPT)
写? )意象/意境、技巧、情感……
四、抓注释:①难理解的词语;②传递诗歌当
中隐含的内容和信息(人物、背景、情
感 ……)。
一、抓题目
在寓居夔州两个年头里,杜甫时年五十五 岁,已处在人生之秋,眼看晚年多病,知交 零落,壮志难酬,心境非常寂寞、抑郁。当 此秋风萧瑟之时,不免触景生情,感发诗兴, 故曰《秋兴》。
一、这两首诗各采取了什么意象来表现秋天?两种 秋天有何不同?
二、杜诗的情感取向与王诗有何不同?这种不同是 因为什么造成的?
杜诗:玉露、枫树林、巫山、巫峡、 气、波浪、风云、丛菊、孤舟、寒 衣、白帝城
王诗:空山、新雨、天气、明月、 松、清泉、石、竹、浣女、莲、 渔舟
杜诗:身处动乱,居无定所,诗中融入了 羁旅的愁思,家国的忧伤,身世的感叹, 感情沉郁厚重,悲凉沧桑。
(衬托、以哀景衬哀情)
颈联: 丛菊两开他日泪,
孤舟一系故园心。
❖ 这一联是全篇诗意所在。秋菊两度盛开,使我再次 洒下往日流过的眼泪;一叶孤舟靠岸系绳,始终都 牵动着我的故园之思。
❖ 两开——实乃双关,既指菊开两度,又指泪流两回, 见丛菊而流泪,去年如此,今年又如此,足见心情 的凄伤。
❖ 故园心——实即思念长安之心。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王维《阙题二首·山中》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王昌龄《长信秋词》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 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秋色无远近,出门尽寒山 李白《赠庐司户》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高鸟黄云暮,寒蝉碧树秋
触景生情,抒发感慨,情因景而显,景因 情而深。
诗作开篇前四句以极为酣畅的笔 墨,描绘出了一幅壮阔的巫山巫峡秋 色图。
最新(高中)杜甫诗三首教学讲义PPT课件
尾联:寒衣 刀尺 白帝城 暮砧 传达出怎样的情感? 岁暮日晚、羁旅无依的伤感,凄苦之情,思乡之意。
通过全诗意象分析,整首诗歌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营造了衰败、萧瑟、阴森又风云变化的悲壮意境。
第二、为什么写?
你认为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什么思想 感情?
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的方法:
1、通过抓取、分析意象,透过意象把握 思想感情。 2、寻找诗中关于文章主旨的表达情感的 语句。
学习目标
1 . 掌握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学会鉴赏诗歌。 2 .从写景、抒情、炼字方面赏析诗歌。 3 .理解诗歌主旨,感受诗歌的深沉感情。
回顾
诗歌鉴赏之“四抓”“三问”: 一、抓题目:时间、地点、人物、事情、 情感…… 二、抓作者:知人论世 三、抓诗句:(三问:写了什么?怎么写?为什
么写 )意象/意境、技巧、情感…… 四、抓注释:①难理解的词语;②传递诗歌当中
历史背景 唐代宗永泰元年(765)4月,剑南节度使严 武病逝,杜甫在成都失去了依靠,结束了五 年来漂泊流离的生活,也促使他决计买舟东 下,“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把回家的梦想付诸现实。第二年春天,杜甫 携家来到夔州(今重庆奉节)暂居。在夔州 居住的两年时间,杜甫创造了诗歌创作的又 一个高峰,写下了四百多首诗,或追忆往昔 似水年华,或感叹时事如棋局反复,或借古 遣怀,或悲伤衰老。本课所选的三首律诗, 都是作于这个时期。
一、抓题目
本课选读的是第一首,从命意上看, 有领起的作用,可以说给全组诗歌 定下了一个基调,那就是抒羁旅之 愁,悲家国之事。秋兴,从字面上 说就是因秋感兴之意。
三、抓诗句及注释(“三问”)
一、写了什么:意象?
首联:玉露 枫树林 巫山巫峡 这些意象有何特点?描绘了怎样的一番景象?
高一语文(必修三)课件--杜甫诗三首
既雄浑高远,又肃杀凄凉.
2.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这两句写了哪两种景,它可能引发诗人怎样的情 思?这两句用了哪些修辞方法? 落木 生命的晚秋 长江 历史长河永不停息
——短暂与无穷进行对比、 衬托,既感到人生短暂而渺 小,历史悠远而不可逆转, 因壮志未酬而产生惆怅;也 会感到豁达、坦荡、胸襟开 阔。
杜甫出生在“奉儒守官”并有文学传统的家庭中, 是著名诗人杜审言之孙。7岁学诗,15岁扬名。20岁以 后可分四个时期。
1. 读书壮游时期
玄宗开元十九年(731)至天宝四年 (745),杜甫过着“裘马清狂”的浪漫生活, 流露了诗人对一切事业的雄心壮志。
2. 困守长安时期
天宝五年至十四年,杜甫困守长安,穷困潦 倒。他不断投献权贵,以求仕进,但均无结果。 直到天宝十四年十月,安史之乱前一个月,才得 到小小的参军之职。他逐渐成为一个忧国忧民的 诗人,确立了现实主义创作方向。
尾联中“艰难”、“潦倒”二词形容的是国家 还是个人?“苦恨”二字如何理解?这一联表现 了作者怎样的思想境界?
分析颈联所包含的几层含义!
万里,地域辽远也;
悲秋,时节惨淡也;
宋代罗大经曾 作客,羁旅也;
说颈联的十四 个字中含有八
层意思:
常作客,久旅也; 百年,暮齿也; 多病,衰疾也; 登台,高迥处也;
谢谢大家!
(三)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杜甫大历二年(767)秋在夔州所作。夔州 位于长江之滨、矍塘峡口,以水急、风大、多猿著称。诗 中抒发的不只是诗人个人的不幸。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 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们又乘隙而起,相互争夺地盘,造 成社会动乱,民不聊生。在这种形势下,诗人只得继续 “飘泊西南天地间”。他的郁闷是多种因素造成的,这里 有时代的苦难,也有家道的艰辛,个人多病和壮志未酬, 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为了排遣浓云 一样时时压在心头的郁闷,他抱病登台,但悲凉萧瑟的江 峡秋景反倒使他增添了新的悲哀。
语文《杜甫诗三首》课件(上课)
了解背景
明代书法家 陈淳
听朗读,悟诗歌
诗情
(情怀感染)
诗韵(声韵节奏) 诗义
(内容主旨)
诗技
(笔法技巧)
秋兴八首
• 秋兴者,遇秋而遣兴也,感秋生情之意。 • 八首之中,第一首总起,统帅后面七篇。 • 首章总写巫山巫峡的秋声秋色,对秋而伤 羁旅,是全组诗的序曲,
课 文 讲 解
白 帝 城 高 急 暮 砧 。
课 文 分 析
诗作开篇前四句以极为酣畅的笔墨,描绘 出了一幅壮阔的巫山巫峡秋色图。图中既 有经霜而凋伤的红枫林,又有峰峦高耸、 江险涛急、恶浪凌空、气象萧森的巫山巫 峡,还有充塞于整个空间且与地阴相接的 塞上风云。诗人正是利用这个特定背景来 烘托自己凄清哀怨的忧国伤时的情怀。
丛菊两开他日泪, 孤舟一系故园心。
沉郁顿挫
• 沉郁:思想内容。
“沉”即“深”——深刻、深广、深厚 “郁”即“积”——真实、凝重、含蓄
• 顿挫:艺术形式。
字面上指遣词用句的停顿转折。 情感的千回百折、 节奏的徐疾相间、 音调的抑扬顿挫、
旋律的跌宕起落
三 (公元 756年至759 年) 由于安史之乱,杜甫携家和人民一道 战 受冻挨饿,避难流亡,卷进了生活的 乱 底层。在沦陷区,山河破碎之感甚深 。灾难的时代,震撼着诗人的心灵, 流 使他写出了《春望》《北征》和“三 离 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 吏》)、“三别”(《新婚别》《垂 时 老别》《无家别》)等具有高度人民 期 性和爱国思想的不朽诗篇,并达到了
•汉宣帝时,匈奴发生内乱,五个单于分立,相互攻 打不休。其中有一个呼韩邪单于,被别的单于打败 ,逃到汉朝来,亲自朝见汉宣帝。呼韩邪单于是第 一个到中原来朝见的单于,汉宣帝亲自到长安郊外 去迎接他,为他举行了盛大的宴会。呼韩邪单于在 长安一住就是一个多月。等到他回去的时候,汉宣 帝派了两个将军带领一万人护送他到漠南。这时候 ,匈奴正缺粮食,汉宣帝送去了三万四千石粮食。 呼韩邪单于非常感激。西域各国看见汉朝对呼韩邪 单于这么好,也都争先恐后的同汉朝打交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咏怀古迹
理解诗意
千载琵琶作胡语, 千载以来,琵琶弹出的都是胡地之音;昭君 虽死,其怨难平,琵琶曲中倾诉的分明是她 分明怨恨曲中论。 的满腔怨恨。
昭君因得罪毛延寿落泪痣,被 冷落三年; 杜甫因李林甫的“野无遗贤”, 流落长安十年。 昭君因汉元帝的昏庸、不辨美丑 而远嫁他乡,流离而不得归,身 死而遗长恨; 杜甫因疏救房琯,触怒肃宗而被 疏远,最终郁郁辞官,漂泊西南。 昭君思念故土; 杜甫思念长安。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韩愈云:“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李白与杜甫一生都在燃烧,李白是天上的 陨石,杜甫是人间的火种。 李白是仙,超凡脱俗;杜甫是圣,超凡 入俗。李白以天才写诗,“落笔摇五岳, 笑傲凌沧州”,在浪漫的想象中飞行;杜 甫一生以学养写诗,“吟安一个字,拈断 数茎须”,在现实的荆棘与泥泞中艰难跋 涉。李白是 盛唐精神的写照,杜甫是苦难 人间的歌者。
独——感叹独自登台,形单影只,万分 凄凉
移情入境
颔联写了萧萧而下的“无边落木(落叶)”、滚 滚东流的“不尽长江”两种景物。这样的景物, 对于当时55岁(逝世前3年)、飘零流落在外,同 时又是一个现实主义的有阔大胸襟的诗人的杜甫 来说,会产生怎样的感慨?
既感到人生短暂而渺小,历史悠远而不可 逆转,因壮志未酬而产生惆怅;也会感到豁 达、坦荡、胸襟开阔。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颔联紧承首联对秋景作进一层渲染。 以飞动、壮阔的笔触叙写诗人忧郁的 情怀。
三、分析意象,鉴赏手法,把握感情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颈联承颔联一转,由景生情,抒发 感慨。 思乡之情的深沉浓烈和欲归不得的 无奈与凄伤。
三、分析意象,鉴赏手法,把握感情
形象地写出诗人急 不可耐的思念故园、心 怀家国的迫切心情。
“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 “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
《望岳》
2、困守长安时期(746-755)35~44岁: 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兵车行》 《丽人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经历十年长安困苦生活后对朝廷政治、社 会现实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杜 甫
3、陷贼为官时期(756-759)45~48岁:
猿鸣—— 使人听到它的叫声感到 非常悲凉。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杜甫《旅夜书怀》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苏轼《卜算子》
飞鸟 ——孤独无依
比 喻 时 间 的 流 逝 。
长 江 一 泻 千 里 ,
——
落木——落叶飘零,人也到生 命的晚秋,迟暮之年。
比 喻 时 间 的 流 逝 与 永 恒 。
意象分析
风
急
迅疾的秋风
天 猿
渚 沙
意境 高 高远的天空 萧瑟凄凉 啸哀 哀鸣的猿啼 雄浑开阔
清 白
孤零冷落的小岛 水落而出的白沙
鸟
飞回 低飞盘旋的水鸟
意象分析
无边
落木
生命之短暂
萧萧
下
沉郁
不尽
长江
时间之永恒
滚滚
来
高昂
意境:苍凉、雄浑、沉郁 胸襟:豁达、坦荡、开阔
意象分析
如何理解诗中出现的“猿鸣”、“飞 鸟”、“落叶”、“长江”这四个意 象?
起
颔联
登 高
抒情
承
颈联
悲秋作客 多病登台 苦恨霜鬓
转
尾联
合
新停酒杯
方法总结
知人论世
能尽可能了解诗人生活的时 代特征和其自身境况。
意象分析
抓住诗中的形象,紧扣表现 形象特征的词语,体味情感
展开想象与诗人形成共鸣, 甚至让自己化身为诗人,体 味诗人所思所想所感。
移情入境
பைடு நூலகம்
江间波浪兼天涌, 巫峡里面波浪滔天,上空的乌云则像 塞上风云接地阴。 是要压到地面上来似的,天地一片阴沉。
花开花落已两载,看着盛开的花,想 丛菊两开他日泪, 到两年未曾回家,就不免伤心落泪。小船 孤舟一系故园心。 还系在岸边,虽然我不能东归,飘零在外
寒衣处处催刀尺, 白帝城高急暮砧。
的我,心却长系故园。 又在赶制冬天御寒的衣服了,白帝城 上捣制寒衣的砧声一阵紧似一阵。看来又 一年过去了,我对故乡的思念也愈加凝重, 愈加深沉……
“艰难”“潦倒”既是指国家,也是个人处境。 客观上,“国破”与“家亡”是因果关系;主观上, 诗人一直忧国忧民,为国家破亡忧心如焚。
古代知识分子大多以“达则兼济天下,穷 则独善其身”自勉,而杜甫无论穷达,都心忧 天下,其思想境界之高,不愧被称为“诗圣”。
仰观 首联 写景 俯察 仰观 俯察
云天秋风 江水洲渚 无边的落木 不尽的江水
百 年 , 暮 齿 也 ;
常 作 客 , 久 旅 也 ;
作 客 , 羁 旅 也 ;
悲 秋 , 时 之 惨 凄 也 ;
万 里 , 地 之 远 也 ;
苦恨”二字如何理解?这一联表现了作者 怎样的思想境界?
从联句的对仗关系看,“苦恨”与“新停”相 对,应是副词加动词,“苦”是副词“很”,“恨” 是动词“遗憾”,诗人很遗憾过早的白了双鬓,不 能多为国家出力。
诗人写了什么古人古事?(弄清史实)
主旨与特色
美女遗恨与才士失志本相通联,感 明妃遗恨绝域,叹志士失遇无路。美不 得宠才不得用,离家去国之思,寂寥千 载之恨,种种古人今人之怨恨,都概括 在诗中,借咏王昭君的事迹抒发自己怀 才不遇的情怀。 诗风含蓄委婉而又慷慨悲歌,极有 韵致。
《咏怀古迹》是一篇结构严密的组诗, 五首各咏一古迹,依次是庾信故居、宋 玉故居、昭君村、先主庙、武侯庙,都 是借古迹抒发诗人的身世之感。关于它 的整体结构,明人王嗣奭在《杜臆》中 有很好的解释:“怀庾信、宋玉,以斯 文为己任也;怀先主、武侯,叹君臣际 会之难逢也;中间昭君一章,盖入宫见 妒,与入朝见妒者,千古有同感焉。”
持续八年的安史之乱,至广德元年(763) 始告结束,而吐蕃、回纥乘虚而入,藩镇拥 兵割据,战乱时起,唐王朝难以复兴了。诗 人晚年多病,知交零落,壮志难酬,心境是 非常寂寞、抑郁的。当此秋风萧飒之时,不 免触景生情。
二、理解诗意
枫树在深秋露水的侵蚀下逐渐凋零、 玉露凋伤枫树林, 残伤,巫山和巫峡也笼罩在萧瑟阴森的迷 巫山巫峡气萧森。 雾中。
7岁学诗,15岁扬名,一生不得志。开元后期, 举进士不第,漫游各地,寓居长安近十年。及安禄山 兵陷长安,乃逃至凤翔,谒见肃宗,官至左拾遗。后 弃官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畔,世称浣花草堂。 一度任剑南节度参军,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 其诗显示了唐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
杜 甫
1、读书壮游时期(712-745)35岁以前:
一、知人论世
诗圣
杜甫(712—770),字子美,曾居长安城南少 陵以西,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原籍襄阳,迁 居巩县。杜甫与杜牧是远房宗亲,同为晋朝灭孙吴的 大将杜预之后裔(杜甫为杜预二十世孙)。曾祖父杜 依艺曾任巩令一职。祖父是初唐诗人杜审言,官至膳 部员外郎且有自己的自传。父亲杜闲曾任奉天令。
体悟感情
颈联哪些字眼是抒情?试品读赏析。
万——离国别家,漂泊路途之远;
常——离家万里,流浪他乡的时间之久; 多——感叹年老多病,精神疲惫不堪;
独——感叹独自登台,形单影只,万分 凄凉
宋代学者罗大经《鹤林玉露》: 十四字之间含有八意,而对偶又极精确。 独 登 台 , 无 亲 朋 也 ; 台 , 高 迥 处 也 ; 多 病 , 衰 疾 也 ;
长 江 一 泻 千 里 ,
——
移情入境,体悟感情
这样的景物,对于当时55岁(逝世前3年)、 飘零流落在外,同时又是一个现实主义的有 阔大胸襟的诗人的杜甫来说,会产生怎样的 感慨?
移情入境,体悟感情
颈联哪些字眼抒情?试品读赏析。
万——离国别家,漂泊路途之远;
常——离家万里,流浪他乡的时间之久; 多——感叹年老多病,精神疲惫不堪;
“三吏” “三别” 《月夜》《春望》
(现实主义创作达到高峰)
4、漂泊西南时期(759-770)48~58岁: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咏怀古迹》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高》 (思想更深邃、诗风更沉郁)
一、知人论世
《秋兴八首》是大历元年(766)秋杜甫在 夔州时所作一组七言律诗,因秋而感发诗兴, 故曰《秋兴》。这一组诗历来被公认为杜甫 抒情诗中艺术性最高的诗。
三、分析意象,鉴赏手法,把握感情
江水历峡,东迳新崩滩..其下十余里有大 巫山,..其间首尾百六十里,谓之巫峡,盖因 山为名也。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 阙处。..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水经注》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借孤寂肃杀之景 寄寓老大伤悲、凄苦落寞之情。
三、分析意象,鉴赏手法,把握感情
君 子 古今七言律诗之冠 登 高 必 赋
孔 子
——
写作背景
杜甫身逢战乱,从48岁开始,一直到58岁 去世为止, 11年中,一直在外飘零,写这 首诗时已是第八个年头了,3年后病死在出 蜀途中。这首诗是大历二年(公元767年) 作者寄寓夔州(重庆奉节)时写的。此时 “安史之乱”已结束4年,但地方军阀乘机 争夺地盘,国家仍是一片混乱;再加上好 友李白、高适、严武相继辞世——所有这 些,像浓云一样压在杜甫心头,他是为排 遣抑郁而抱病登台的。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尾联转入秋思,将焦点转移到现实 生活,进一步把秋思写足。表现游子无 家可归的惆怅凄凉。 悲人生之秋,悲国运衰落之秋。
情景交融
情与景互为依托,互相生发。 情因景而显,景因情而深,真正达到 了情景交融的境界。
鉴赏步骤
知人论世——理解诗意 分析意象,鉴赏手法,把握感情
三峡之中,成千上万的山峦山谷,相依 群山万壑赴荆门, 相连,一齐奔向荆门。就在那一带,还保留 生长明妃尚有村。 着生长明妃的山村。首联点出昭君村所在位 置和环境。 当年昭君孤独地离开汉宫,远嫁大漠, 一去紫台连朔漠, 最后身死异域,只留下青色的坟墓,笼罩在 独留青冢向黄昏。 昏黄风沙中。颔联概括了昭君一生的遭遇。 单凭画图约略看识,怎能辨出青春美貌 画图省识春风面, 的容颜呢?昭君身死匈奴不得归,能够带着 环佩空归月夜魂。 环佩在月夜归来的,恐怕只有她的幽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