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要求-试题汇编

合集下载

多选题Microsoft Word 文档 (5)

多选题Microsoft Word 文档 (5)

多选题:1、公共场所卫生涉及( ABCD )空气卫生饮水卫生微小气候公共用品用具食品卫生2、对公共场所进行卫生监督和管理的主要目的是( BDE )A、提高场所的经营水平B、预防和控制疾病传播C、提高场所的服务水平D、保障场所内公众健康E、提高场所的卫生质量3、我国公共场所的环境特征是( ABCDE )A、人群密集B、人群流动性大C、有建筑围护结构D、物品用具供人群重复使用E、建筑和布局不合理4、提高公共场所卫生质量的关键环节是( ABC )A、室内空气质量B、公共用品用具的消毒效果C、从业人员的整体卫生意识和卫生素质D、处罚E、增加卫生监督员5、1987年颁布实施的《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已经不适应当前卫生管理的需要,主要为( AE )A、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B、所规定的公共场所种类太少C、处罚力度太低D、检测指标少E、不适应卫生法制管理的需要6、根据《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可依法进行卫生许可的公共场所包括( ABD )A、餐厅B、游泳场C、写字楼D、公共浴室E、办公场所7、违反1987年颁布实施的《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的单位,卫生行政部门可以视情节轻重给予的行政处罚为( ABD )A、警告B、罚款C、暂扣“卫生许可证”D、停业整顿E、媒体曝光8、公共场所集中空调系统所引起的人群健康危害主要包括( ABE )A、空气传播性疾病B、过敏性疾病C、水源性疾病D、食源性疾病E、不良建筑综合症9、公共场所室内新风不应来自( ABDE )A、建筑物的走廊B、室外C、建筑物天棚吊顶内D、机房E、室内10、集中空调系统一般包括多个循环系统 , 其中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的系统是(BD )。

A. 冷冻水循环系统B. 冷却水循环系统C. 制冷剂循环系统D. 空气循环系统E. 空调风管系统11、公共场所哪些指标应符合国家卫生标准(ABDE )A. 空气和微小气候B. 采光和照明C. 顾客用具D. 噪声E. 二次供水12、《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办法》规定的监督对象有(BCE )。

卫生部《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

卫生部《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1 总则为配合《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办法》的实施,预防空气传播性疾病在公共场所的传播,保证输送空气的卫生质量,制定本规范。

2 范围本规范规定了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以下简称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卫生要求和检验方法。

本规范适用于公共场所使用的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其它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可参照执行。

3 术语与定义3.1 空气净化消毒装置去除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送风中颗粒物、气态污染物和微生物的装置。

3.2 净化效率净化装置入口、出口空气污染物浓度之差与入口空气污染物浓度比值的百分数。

3.3可吸入颗粒物(PM10)能够进入人体喉部以下呼吸道的颗粒物。

3.4 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空气污染物苯、二甲苯、苯乙烯等多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总量。

4 卫生指标4.1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冷却水和冷凝水中不得检出嗜肺军团菌。

4.2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新风量应符合表1的要求。

表1 新风量卫生要求4.3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送风应符合表2的要求。

-溶血性链球菌等致病微生物4.4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风管内表面应符合表3的要求。

表3 风管内表面卫生要求4.5 空气净化消毒装置4.5.1集中空调通风系统使用的空气净化消毒装置,原则上本身不得释放有毒有害物质,其卫生安全性应符合表4的要求。

≤5 w/cm24.5.2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使用的空气净化消毒装置性能应符合表5的要求。

5 卫生检验5.1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冷却水、冷凝水、送风及风管采用抽样法检验,抽样数量根据系统设置、运行或风管清洗情况确定。

5.2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冷却水、冷凝水中嗜肺军团菌的检验方法见附录A。

5.3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新风量的检测方法见附录B。

5.4 空调送风中可吸入颗粒物的检测方法见附录C。

5.5 空调送风中微生物的检验方法见附录D。

5.6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使用的空气净化消毒装置卫生安全性检验5.6.1 卫生安全性检验指标根据装置的工作原理和安装位置确定。

2022年公共场所卫生管理规范知识考试题(附含答案)

2022年公共场所卫生管理规范知识考试题(附含答案)

A.送风中PM10浓度高于0. 2mg∕m3B.送风中细菌总数大于500cfu∕m3C.冷却水中检出军团菌D.风管内表面真菌总数大于100cfu∕cm2263-5星级宾馆的噪声限值为(A )oA. 45dB ( A )B. 40dB ( A )C. 50dB ( A )D. 55dB ( A )27公共场所室内的“新风”是指(A )。

A.室外空气B.室内经过净化的空气C.走廊的空气D.机房内的空气28可以对新风量进行调节和控制的公共场所其采用的通风方式为(B )oA.自然通风方式B.机械通风方式C.开窗通风方式D.开门通风方式29影响噪声对人体健康危害程度的因素是(C )oA.噪声的频谱和强度B.噪声的频谱和作用时间C.噪声的频谱、强度和持续时间D.噪声的强度和作用时间30.环境卫生学的研究对象包括(C )A.生活居住环境31大气圈、土壤岩石圈和生物圈C.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D.以上都是31公共场所室内空气清洁程度可以用(D)指标进行估计。

APM10B细菌总数CC0DC0232人工游泳池水的游离性余氯为(C )。

A. 0. 4-0. 6mg∕LB.大于1. 0mg∕LC.0. 3~0. 5mg∕LD.0. 5-1. Omg/L33对氨有卫生要求的公共场所是(C )。

A.歌舞厅B.游泳馆C.理发店、美容院D.体育馆34理发场所空气中氨的主要来源一般为(C )oA.使用了防冻剂的水泥B.洗发液C.染发烫发剂D.噪声的强度和作用时间30.环境卫生学的研究对象包括(C )A.生活居住环境31大气圈、土壤岩石圈和生物圈C.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D.以上都是31公共场所室内空气清洁程度可以用(D)指标进行估计。

APM10B细菌总数CC0DC0232人工游泳池水的游离性余氯为(C )。

A. 0. 4-0. 6mg∕LB.大于1. 0mg∕LC.0. 3~0. 5mg∕LD.0. 5-1. Omg/L33对氨有卫生要求的公共场所是(C )。

卫生部《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

卫生部《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1 总则为配合《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办法》的实施,预防空气传播性疾病在公共场所的传播,保证输送空气的卫生质量,制定本规范。

2 范围本规范规定了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以下简称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卫生要求和检验方法。

本规范适用于公共场所使用的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其它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可参照执行。

3 术语与定义3.1 空气净化消毒装置去除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送风中颗粒物、气态污染物和微生物的装置。

3.2 净化效率净化装置入口、出口空气污染物浓度之差与入口空气污染物浓度比值的百分数。

3.3可吸入颗粒物(PM10)能够进入人体喉部以下呼吸道的颗粒物。

3.4 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空气污染物苯、二甲苯、苯乙烯等多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总量。

4 卫生指标4.1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冷却水和冷凝水中不得检出嗜肺军团菌。

4.2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新风量应符合表1的要求。

表1 新风量卫生要求4.3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送风应符合表2的要求。

4.4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风管内表面应符合表3的要求。

表3 风管内表面卫生要求4.5 空气净化消毒装置4.5.1集中空调通风系统使用的空气净化消毒装置,原则上本身不得释放有毒有害物质,其卫生安全性应符合表4的要求。

4.5.2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使用的空气净化消毒装置性能应符合表5的要求。

5 卫生检验5.1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冷却水、冷凝水、送风及风管采用抽样法检验,抽样数量根据系统设置、运行或风管清洗情况确定。

5.2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冷却水、冷凝水中嗜肺军团菌的检验方法见附录A。

5.3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新风量的检测方法见附录B。

5.4空调送风中可吸入颗粒物的检测方法见附录C。

5.5 空调送风中微生物的检验方法见附录D。

5.6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使用的空气净化消毒装置卫生安全性检验5.6.1卫生安全性检验指标根据装置的工作原理和安装位置确定。

5.6.2臭氧浓度的检验采用GB/T 15438规定的紫外光度法或GB/T 18204 规定的靛蓝二磺酸钠分光光度法。

最新公共场所集中空调卫生抽检与监督要点(中) 试题

最新公共场所集中空调卫生抽检与监督要点(中) 试题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卫生抽检与监督要点(中)试题公共场所集中空调卫生抽检与监督要点(中)试题判断题部分(每小题5.0分,共50.0分)第 1 题. 集中空调开放式冷却塔是有利于军团菌生长繁殖的环境之一。

A. √B. ×标准答案: A第 2 题. 健康风险评价的主要步骤包括危害鉴定、暴露评价、剂量反应关系和风险评价。

A. √B. ×标准答案: A第 3 题. 非结核分支杆菌不会导致人群感染。

A. √B. ×标准答案: B第 4 题. 我国带有集中空调系统的公共场所室内未检出过产毒真菌。

A. √B. ×标准答案: B第 5 题.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新风量的检测方法为示踪气体法。

A. √B. ×标准答案: B第 6 题. 2009-2010年美国军团菌病年发病率已达到十万分之一左右。

A. √B. ×标准答案: A第 7 题. 我国公共场所集中空调冷却水、风管积尘和空调送风中均有嗜肺军团菌阳性检出。

A. √B. ×标准答案: A第 8 题. 军团菌病是由军团菌引起的传染病,包括军团病和庞蒂亚克热。

A. √B. ×标准答案: A第 9 题. 已投入运行的公共场所集中空调系统卫生监督要点一般包括空调冷却塔、新风口、卫生指标检测情况以及卫生管理制度、相关档案资料等。

A. √B. ×标准答案: A第 10 题. 集中空调风管消毒后其自然菌的去除率应大于90%。

A. √B. ×标准答案: A单选题部分(每小题5.0分,共50.0分)第 1 题. 能够引起大规模流感流行的重要病原体是A. 甲型流感病毒B. 乙型流感病毒C. 丙型流感病毒D. 以上全是标准答案: A第 2 题.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新风应来自A. 建筑物走廊的空气B. 室外空气C. 室内经过净化处理的空气D. 建筑物天棚吊顶内的空气标准答案: B第 3 题. 集中空调系统新风量的检测方法为A. 风管法B. SF6示踪气体法C. CO2示踪气体法D. 前述三项均可以标准答案: A第 4 题. 当室内空调送风检出军团菌阳性,其相关的集中空调系统是A. 军团菌生长的地点B. 军团菌繁殖的地点C. 军团菌传播的渠道D. 军团菌生长繁殖地点和传播渠道标准答案: D第 5 题. 空调风管消毒后应达到A. 自然菌去除率不小于90%B. 风管表面细菌总数真菌总数小于100cfu/cm2C. 无致病微生物检出D. 以上三项全部达到标准答案: D第 6 题. 集中空调房间空气中的嗜肺军团菌最可能的来源是A. 室外空气B. 室外花卉土C. 地表水体D. 集中空调冷却水标准答案: D第 7 题. 空调风管消毒主要针对传染病流行的哪一个环节A. 传染源B. 传播途径C. 入侵门户D. 易感人群标准答案: B第 8 题. 人群感染军团菌病的主要暴露途径是A. 食品和饮水B. 皮肤C. 呼吸D. 黏膜标准答案: C第 9 题. 我国公共场所集中空调冷却水嗜肺军团菌阳性率最高可达A. 90%B. 80%C. 70%D. 50%标准答案: A第 10 题.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07年报告,我国人群非结核分支杆菌感染率为A. 5%B. 10%C. 15%D. 20%标准答案: C。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WS_394-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WS_394-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WS_394-《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由卫生部于2012年9月19日卫通〔2012〕16号发布,自2013年4月1日起实施。

卫生部于2006年发布的《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自2013年4月1日起废止。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以下简称集中空调系统)的设计、质量、检验和管理等卫生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公共场所使用的集中空调系统,其他场所集中空调系统可参照执行。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新风量airchangeflow单位时间内由集中空调系统进入室内的室外空气的量,单位为m3/(h·人)。

2.2可吸入颗粒物inhalableparticlematter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10μm,能够进入人体喉部以下呼吸道的颗粒状物质,简称PM10。

2.3风管表面积尘量ductsurfacedust集中空调风管内表面单位面积灰尘的量,单位为g/m2。

设计卫生要求3.1集中空调系统新风量的设计应符合表1的要求。

表1新风量要求3.2集中空调系统送风温度的设计宜使公共浴室的更衣室、休息室冬季室内温度达到25℃,其他公共场所在16℃~20℃之间;夏季室内温度在26℃~28℃之间。

3.3集中空调系统送风湿度的设计宜使游泳场(馆)相对湿度不大于80%,其他公共场所相对温度在40%~65%之间。

3.4集中空调系统送风风速的设计宜使宾馆、旅店、招待所、咖啡馆、酒吧、茶座、理发店、美容店及公共浴室的更衣室、休息室风速不大于0.3m/s。

其他公共场所风速不大于0.5m/s。

3.5对有睡眠、休憩需求的公共场所,集中空调系统运行所产生的噪声对场所室内环境造成的影响不得高于设备设施关闭状态时室内环境噪声值5dB(A计权)。

3.6集中空调系统应具备下列设施:a)应急关闭回风和新风的装置;b)控制空调系统分区域运行的装置;c)供风管系统清洗、消毒用的可开闭窗口,或便于拆卸的不小于300mm×250mm的风口。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制度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制度
七、空调房间内的送、排风口应设防鼠装置并经常擦洗,保持清洁,保持表面无积尘与霉斑。
八、必须建立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使用、维护、清洗和消毒档案。
五、保证空调系统所吸入的空气为室外新鲜空气,严禁间接从空调通风的机房、建筑物楼道及天棚吊顶吸入新风。
六、空调系统的冷却塔、过滤网,表冷器,冷凝水盘表面应当保持清洁,每周进行清洗、消毒或者更换;每三个月对冷却水水质进行嗜肺军团菌检测;空气过滤网、过滤器盒净化器等每六个月检查或更换一次;开放式冷却塔每年清洗不少于一次;空气处理机组、表冷器、加热(湿)器、冷凝水盘等每年清洗一次。定期委托专业清洗消毒机构进行检查、清洗、消毒,并进行定期检测评价。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制度
一卫生知识培训。
二、空调通风的机房应保持干燥整洁,严禁堆放无关物品。
三、卫生清扫工具、消毒设备必须专物专用,严禁挪为它用。必须使用合格的消毒剂。
四、目测通风系统内表面无粘结物和碎屑等污染物,风管(道)内表面积尘量≤1g/m2。空调系统新风量应满足每人每小时20~30m3。

公共场所培训试卷★

公共场所培训试卷★

公共场所培训试卷★第一篇:公共场所培训试卷公共场所培训考试试卷单位:姓名:一、填空题1、经营单位须取得“2、公共场所直接为顾客服务的人员,持有“”方能从事本职工作。

3、“卫生许可证”有效期为年复核一次。

4、公共场所的或5、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当设立或配备具体负责本公共场所的卫生工作,建立健全管理和卫生管理。

6、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档案应当有专人管理,分类记录,至少保存7、公共场所经营者提供给顾客使用的生活饮用水应当符合要求。

8、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当采取措施噪声。

9、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当根据经营设置、设施设备和公共卫生间。

10、公共场所室内装饰装修期间营业。

11、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当设置醒目的警语和标志。

12、对未依法取得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擅自营业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并处以元以上元以下罚款。

13、住宿场所饮具宜用采用化学法消毒饮具的住宿场所,消毒间至少应设有饮具专用清洗消毒池,并有相应的消毒剂。

14、公共场所周围米范围内不得有有毒有害气体排放或噪声等污染源。

15、公共卫生间应设有独立的装置。

16、公共场所应配备已消毒公共用品用具(口杯、茶杯、毛巾等)专用存放的设施。

17、采购的一次性卫生用品、消毒品、化妆品等物品应按要求并登记。

18、供顾客使用的公共用品用具应严格做到用品用具。

19、从业人员健康合格证明有效期为20、公共场所废弃物应。

二、单项选择题()1、下列哪一类场所的从业人员不需每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A旅店业 B酒吧C美容店D候车室()2、下列哪一项疾病的人员可以从事直接为顾客服务的工作A病毒性肝炎 B痢疾 C伤寒 D胆囊炎()3、旅店业的床上用品必须做到A每天更换B脏了更换 C一客一换D一周一换()4、理发店、美容店配备的毛巾应是床(椅)数的几倍以上A二倍B三倍 C四倍 D 五倍()5、在进行煮沸消毒时,为保证消毒效果,应A煮沸即可B煮沸5—10 分钟 C煮沸10—30分钟 D煮沸一小时以上三、判断题:()1、临时工可以在公共场所单位先试用一周,表现好再去办健康证明。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1 总则为配合《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办法》的实施,预防空气传播性疾病在公共场所的传播,保证输送空气的卫生质量,制定本规范。

2 范围本规范规定了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以下简称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卫生要求和检验方法。

本规范适用于公共场所使用的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其它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可参照执行。

3 术语与定义3.1 空气净化消毒装置去除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送风中颗粒物、气态污染物和微生物的装置。

3.2 净化效率净化装置入口、出口空气污染物浓度之差与入口空气污染物浓度比值的百分数。

3.3可吸入颗粒物(PM10)能够进入人体喉部以下呼吸道的颗粒物。

3.4 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空气污染物苯、二甲苯、苯乙烯等多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总量。

4 卫生指标4.1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冷却水和冷凝水中不得检出嗜肺军团菌。

4.2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新风量应符合表1的要求。

表1 新风量卫生要求场所新风量(m3/h.人)饭店、宾馆3~5星级≥30 1~2星级≥20 非星级≥20饭馆(餐厅)≥20 影剧院、音乐厅、录像厅(室)≥20游艺厅、舞厅≥30酒吧、茶座、咖啡厅≥10体育馆≥20商场(店)、书店≥20旅客列车车厢、轮船客舱≥20飞机客舱≥254.3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送风应符合表2的要求。

表2 送风卫生要求项目要求PM10 ≤0.08 mg/m3细菌总数≤500 cfu/m3真菌总数≤500 cfu/m3 -溶血性链球菌等致病微生物不得检出4.4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风管内表面应符合表3的要求。

表3 风管内表面卫生要求项目要求积尘量≤20 g/m2致病微生物不得检出细菌总数≤100 cfu/cm2真菌总数≤100 cfu/cm24.5 空气净化消毒装置4.5.1集中空调通风系统使用的空气净化消毒装置,原则上本身不得释放有毒有害物质,其卫生安全性应符合表4的要求。

表4 空气净化消毒装置的卫生安全性要求项目允许增加量臭氧≤0.10 mg/m3紫外线≤5 w/cm2(装置周边30cm处)TVOC ≤0.06 mg/m3PM10 ≤0.02 mg/m34.5.2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使用的空气净化消毒装置性能应符合表5的要求。

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考核试题及答案

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考核试题及答案

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考核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环境的空气细菌菌落总数应≦4CFU/(5min·直径9cm平皿),除了()[单选题] *A 儿科病房B 母婴同室C 新生儿室√D 血液透析中心2、下列哪种环境的空气细菌菌落总数应≦4CFU/(15min·直径9cm平皿)()[单选题] *A 烧伤病房√B 人流室C 感染性疾病科D 消毒供应中心D 空气洁净技术的新风机组亚高效过滤器宜每年更换3、紫外线灯在使用过程中应保持表面清洁,应多长时间用何种消毒液擦拭()[单选题] *A 每天,70-80%乙醇棉球B 每天,80-90%乙醇棉球C 每周,80-90%乙醇棉球D 每周,70-80%乙醇棉球√4、普通病房首选下列哪种方式进行空气消毒()[单选题] *A空气消毒器B 自然通风√C 紫外线消毒D 空气洁净技术5、医院应对感染高风险部门的空气净化效果定期进行监测,频次为()[单选题] *A 每周B 每月C 每季度√D 每年6、以下关于医疗机构环境卫生学监测错误的是[单选题]A.进行空气采样时,应在空气消毒后,培养皿放置高度与地面垂直高度0.8-1.5mB.物体表面采样应在物体表面清洁消毒后,每个规格板的采样面积25c㎡(5cm×5cm),采样总面积4个规格板100c㎡C.医务人员手采样应在卫生手消毒、外科手消毒后,采样部位为双手指曲面从指根到指端D.医务人员手采样应在流动水洗手后方可直接采样√7、以下关于医院空气消毒效果监测错误的是[单选题]A.对于感染高风险部门应每季度进行空气消毒效果监测B.洁净手术部(室)及其他洁净场所,新建与改建验收时以及更换高效过滤器后应及时进行监测C.遇医院感染暴发怀疑与空气污染有关时应随时进行监测D.采用洁净技术净化空气的房间,不需要自净,可以直接进行空气监测√8、医院导管室、新生儿室、器官移植病房、烧伤病房、重症监护病房、血液病区等Ⅱ类环境空气中的细菌总数多少达标[单选题]A.≤5cfu/15min.Φ90mmB.≤4cfu/15min.Φ90mm√C.≤3cfu/15min.Φ90mmD.≤10cfu/15min.Φ90mm9、医院消毒供应中心、血液透析中心、急诊室、化验室、各类普通病室、感染疾病科门诊及其病房等III、IV类环境,空气的细菌菌落总数多少达标[单选题]A. ≤4cfu/5min.Φ90mm√B. ≤5cfu/5min.Φ90mmC. ≤10cfu/5min.Φ90mmD. ≤15cfu/5min.Φ90mm10、空气消毒后人员停止走动()分钟()[单选题] *A 5B 10√C15D20E3011、室内面积>30cm2设四角和中央五点,四角的布点距离墙壁()m处()[单选题] *A、0.5B、1√C、1.5D、2E、0.112、Ⅱ类环境空气检测采样暴露时间()分钟,Ⅲ、Ⅳ类环境暴露空气检测采样暴露时间()分钟()[单选题] *A、10 15B、5 10C、10 10D、15 5√E、10 813、紫外线强度照射指示卡放置在距离紫外线灯管()距离进行监测,监测时间为()()[单选题] *A、1M、1分钟√B、0.5M、10分钟C、1M、5分钟D、1M、3分钟E、1M、2分钟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哪些环境的空气细菌菌落总数应≦4CFU/(5min〃直径9cm平皿)?()[多选题] *A 普通手术室B 人流室√C 换药室√D 器官移植病房E 血液透析中心√2、下列哪些环境的空气细菌菌落总数应≦4CFU/(15min〃直径9cm平皿)?()[多选题] *A 产房√B 新生儿室C母婴同室D 血液病房E 烧伤病房√3、空气净化方法包括下列哪些?()[多选题] *A 自然通风√B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C 紫外线消毒√D 空气消毒器√E 化学消毒√4、通风方式包括下列哪些?()[多选题] *A 机械送风与自然排风√B自然送风与机械排风√C机械送风与机械排风√D 空气洁净技术E 以上都是5、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多选题] *A 空气洁净技术中,新风机组粗效滤网宜每2天清洁一次√B 空气洁净技术中,新风机组粗效过滤器宜每3月更换一次C 空气洁净技术中,新风机组中效过滤器宜每3月更换一次√D 空气洁净技术中,新风机组亚高效过滤器宜每6月更换一次E 空气洁净技术中,新风机组亚高效过滤器宜每年更换一次√6、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的?()[多选题] *A 空气洁净技术中,新风机组粗效滤网宜每周清洁一次√B 空气洁净技术中,新风机组粗效过滤器宜每1-2月更换一次C 空气洁净技术中,新风机组中效过滤器宜每周检查D 空气洁净技术中,新风机组亚高效过滤器宜每2年更换一次√E 空气洁净技术中,新风机组亚高效过滤器宜每年更换一次7、关于空气消毒器,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多选题] *A 适用于无人状态下室内空气的消毒B 适用于有人状态下室内空气的消毒√C 消毒时,应做好室内通风D 消毒时,应关闭门窗√E 进风口出风口不应有物品覆盖√8、关于化学消毒法,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多选题] *A 喷雾时消毒人员必须做好个人防护,佩戴手套口罩√B喷雾时消毒人员酌情佩戴防护措施,可以不戴手套口罩C 消毒完毕应打开门窗彻底通风√D 有人无人状态下均可使用E 适用于无人状态下室内空气的消毒√9、手术室可以选用下列哪些方式净化空气?()[多选题] *A 通风B 安装空气净化消毒装臵的集中空调通风系统√C 紫外线消毒√D 空气消毒器√E 以上都是10、重症监护病房可以选用下列哪些方式净化空气?()[多选题] *A 通风√B 安装空气净化消毒装臵的集中空调通风系统√C 紫外线消毒√D 空气消毒器√E 以上都是√11、儿科病房和母婴同室可以选用下列哪些方式净化空气?()[多选题] *A 通风√B 安装空气净化消毒装臵的集中空调通风系统√C 紫外线消毒√D 空气消毒器√E 化学消毒√12、仅能在无人条件下采取的空气净化方式包括下列哪些?()[多选题] *A 通风B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C 紫外线消毒√D 空气消毒器E 化学消毒√13、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所处场所可选用下列哪些方法净化空气?()[多选题] *A 自然通风√B 机械通风C安装空气净化消毒装臵的集中空调通风系统√D 空气消毒器√E 以上都是√14、呼吸道传染病患者出院或死亡后病室可选用以下方法净化空气,除了()[多选题] *A 自然通风√B 机械通风√C 紫外线灯照射消毒D 化学消毒E 空气消毒器15、对于洁净手术室,应在下列哪些情况对其空气净化效果进行监测?()[多选题] *A 新建与改建验收时√B 正常运行半年或一年时C 医院感染暴发怀疑与空气有关时√D 更换高效过滤器后√E 更换中效过滤器后三、判断题1、非洁净手术部(室)、非洁净骨髓移植病房、产房、导管室、新生儿室、器官移植病房、烧伤病房、重症监护室、血液病病区空气中的细菌菌落总数≤4CFU(5min*直径9cm平皿)。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标准(WS394-2012)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标准(WS394-2012)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WS 394-2012)1 总则为配合《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办法》的实施,预防空气传播性疾病在公共场所的传播,保证输送空气的卫生质量,制定本规范。

2 范围本规范规定了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以下简称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卫生要求和检验方法。

本规范适用于公共场所使用的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其它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可参照执行。

3 术语与定义3.1 空气净化消毒装置去除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送风中颗粒物、气态污染物和微生物的装置。

3.2 净化效率净化装置入口、出口空气污染物浓度之差与入口空气污染物浓度比值的百分数。

3.3可吸入颗粒物(PM10)能够进入人体喉部以下呼吸道的颗粒物。

3.4 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空气污染物苯、二甲苯、苯乙烯等多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总量。

4 卫生指标4.1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冷却水和冷凝水中不得检出嗜肺军团菌。

4.2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新风量应符合表1的要求。

表1 新风量卫生要求4.3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送风应符合表2的要求。

表2 送风卫生要求4.4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风管内表面应符合表3的要求。

表3 风管内表面卫生要求4.5 空气净化消毒装置4.5.1集中空调通风系统使用的空气净化消毒装置,原则上本身不得释放有毒有害物质,其卫生安全性应符合表4的要求。

表4 空气净化消毒装置的卫生安全性要求4.5.2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使用的空气净化消毒装置性能应符合表5的要求。

表5 空气净化消毒装置性能的卫生要求5 卫生检验5.1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冷却水、冷凝水、送风及风管采用抽样法检验,抽样数量根据系统设置、运行或风管清洗情况确定。

5.2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冷却水、冷凝水中嗜肺军团菌的检验方法见附录A。

5.3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新风量的检测方法见附录B。

5.4 空调送风中可吸入颗粒物的检测方法见附录C。

5.5 空调送风中微生物的检验方法见附录D。

5.6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使用的空气净化消毒装置卫生安全性检验5.6.1 卫生安全性检验指标根据装置的工作原理和安装位置确定。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制度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制度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制度一、有专人负责中央空调的卫生管理工作。

管理人员应进行有关的卫生知识培训。

二、空调通风的机房应保持干燥清洁严禁堆放无关物品。

三、卫生清扫工具、消毒设备必须专物专用,严禁挪为它用。

必须使用合格的消毒剂。

四、空调系统新风量应满足每人每小时20~30立方米。

五、保证空调系统所吸入的空气为室外新鲜空气,严禁间接从空调通风的机房、建筑物楼道及天棚吊顶吸入新风。

六、空调系统的冷却塔、过滤网,表冷器,冷凝水盘表面应保持清洁,定期委托专业清洗消毒机构进行检查、清洗、消毒,并进行定期检测评价。

七、空调房间内的送、排风口应经常擦洗,保持清洁,表面无积尘与霉斑。

八、必须建立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使用、维护、清洗和消毒档案。

住宿业卫生管理制度一、住宿业经营单位,需取得有效的卫生许可证,从业人员持有效的健康证明和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明;“卫生许可证”应悬挂或置于明显处。

二、业主为卫生管理第一责任人,设立卫生管理组织(经营人员少于10人者可设卫生管理员),建立健全各项卫生管理制度(包括岗位责任制度、公共物品消毒制度、卫生清扫制度、卫生检查制度、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培训制度等)并负责落实,从业人员个人要掌握本岗位基本卫生知识,做好空气、公共用品用具消毒记录。

三、从业人员(包括临时工)每年应进行一次健康检查,经卫生知识培训考核,持有效合格的健康证明、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后方能从事本职工作。

从业人员上岗时必须穿戴整齐干净的工作服,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

四、场所内外环境整洁干净,公共区域、客房等地面、墙面无烟蒂、污迹,无卫生死角;使用的设施、设备、空调滤网、电扇叶片等定期清洗,表面清洁无积尘;大厅、走道等公共场所禁止吸烟,有禁止吸烟标识。

五、按照《住宿场所卫生规范》要求,必须设置与经营规模相适应的专用消毒间、布草间,配备相关的清洗消毒设施(消毒柜、桶、盆)和保洁设施(布草柜、保洁柜),并有明显标识。

六、被套、枕套(巾)、床单等卧具要一客一换,常住客床上用品至少一周一换,用后必须清洗和消毒。

室内环境治理员中级考试题

室内环境治理员中级考试题

7.下列植物不适宜摆放在室内的是()。

A、月季B、杜鹃C、吊兰D、郁金香8.()检测管是玻璃管内除装有指示剂外还装有试剂溶液小瓶。

A、普通型B、试剂型C、长期D、短期9.在很多情况下,需要首先对室内环境的空气质量与卫生状况作出迅速的()。

A、检测B、治理C、判断和评价D、防护措施10.现场检测方法就是在()实时检测。

A、工作现场B、住宅C、办公楼D、公共场所11.实时检测就是在()测得空气中是否存在毒物及其浓度。

A、工作现场B、短时间内C、一天内D、一小时内12.()用携带方便的仪器在现场进行即时直读式检测的方法。

A、检气管法B、溶液法C、气体测定仪检测法D、试纸法13.下列哪种方法干扰因素较多,准确度较差()。

A、检气管法B、溶液法C、气体测定仪检测法D、试纸法14.检气管法以试剂浸泡过()制成指示剂,装在玻璃管内进行检测的方法。

A、载体颗粒B、溶液C、气体D、试纸15.自然通风最简单的方法是()。

A、机械送风B、开窗通风C、打开空调D、排风扇16.较好的涂敷药剂不具有下列性能()。

A、具有水不溶性含有油性物质B、无色无毒无嗅C、具有吸附污染物的能力D、具有持久净化能力17.涂敷的效果取决于()。

A、工人B、仪器C、工具D、药剂涂敷法用不到的工具()。

B、羊毛刷C、软毛巾D、湿式吸尘器19.正压式送风即用风机作为动力,将室外的空气送入室内,将室内的空气通过()排出。

A、建筑的缝隙B、排风机出口C、送风机出口D、排送联动机出口20.负压式排风就是室内的空气()大气压。

A、大于B、小于C、等于D、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发生21.在无风、温差较小的气候情况下,不管建筑物的密封情况如何,换气程度都将大大()。

A、降低B、升高C、不变D、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发生22.室内空气净化时使用的熏香型材料在()情况下使用。

A、有人B、无人C、有人无人均可D、操作人员在23.()是21世纪的室内环境治理的新材料,引起各方面的重视。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1.总则为了预防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以下简称空调系统)传播传染病,保护人体健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和《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管理办法》,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规定了公共场所空调系统的一般卫生要求、传染病流行期卫生要求、净化消毒装置卫生要求、卫生学评价和卫生管理要求。

2.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公共场所使用的空调系统,其它场所空调系统可参照执行。

3.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GB/T 18883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 9663-9673 公共场所卫生标准GB/T 18204.1 公共场所空气微生物检验方法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4.术语与定义4.1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为使房间或封闭空间空气温度、湿度、洁净度和气流速度等参数达到给定的要求,而对空气进行处理、输送、分配,并控制其参数的所有设备、管道及附件、仪器仪表的总和。

4.2 空气传播性传染病以空气为主要传播途径的传染病。

4.3 空气净化采用某些技术或方法去除室内空气中的颗粒物、微生物和气态污染物。

4.4 可吸入颗粒物(PM10)能够进入人体呼吸道的空气动力学当量质量中位径为10微米的颗粒物。

5.空调系统的卫生要求5.1 一般要求5.1.1 空调系统新风量和运行参数应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和要求,新风采气口的设置应保证所吸入的空气为室外新鲜空气,新风采气口应远离建筑物排风口和开放式冷却水塔。

严禁间接从空调通风的机房、建筑物楼道及天棚吊顶内吸取新风。

5.1.2 空调系统的新风口和回风口应安装防鼠、防虫设施。

5.1.3 空调系统的过滤器(网)、表冷器、加热(湿)器、冷凝水盘应每年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清洗或更换。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知识培训资料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知识培训资料

起草背景
(4)2003年5月16日建设部、卫生部、科技部制 定《建筑空调通风系统预防“非典”、确保安全使 用的应急管理措施》 2003年6月30日发布国家标准 《空调通风系统清洗规范》, 2003年8月19日卫生 部颁布《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 (5)2004年8月卫生部提出并组织制定《公共场 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办法》。 (6)2006年3月1日,“一法三规”正式实施。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一法三规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一法三规
? 非典就被认定为通过集中空调而引发的传播与流行。 ? 我国自非典发生以来,相继就公共场所集中空调管理颁布了: 一法: ?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办法 三规: ?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2012年9月19日发布 ?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规范2012年9月19日发布 ?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学评价规范 ? 实施日期:2006年3月1日开始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办法》
制定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办法》
度和气流速度等参数达到设定的要求,而对空气进行集中处理、输送、 分配的所有设备、管道及附件、仪器仪表的总和。
?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办法 第十九条 本办法的术语 含义如下:
?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为使房间或封闭空间空气温度、湿度、洁净度和 气流速度等参数达到设定的要求,而对空气进行集中处理、输送、分 配的所有设备、管道及附件、仪器仪表的总和。
未清洗的空调系统会给人带来三大健康隐患
一是新风量不足。人们长时间在封闭的空 调房间中工作,室内空气中的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可吸入颗粒物、挥发性有机化 合物浓度会逐渐积累和增加,对健康不利; 二是滞留尘埃和恶臭气体。 三是引发军团病。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1.总则为了预防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以下简称空调系统)传播传染病,保护人体健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和《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管理办法》,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规定了公共场所空调系统的一般卫生要求、传染病流行期卫生要求、净化消毒装置卫生要求、卫生学评价和卫生管理要求。

2.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公共场所使用的空调系统,其它场所空调系统可参照执行。

3.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GB/T 18883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 9663-9673 公共场所卫生标准GB/T 18204.1 公共场所空气微生物检验方法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4.术语与定义4.1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为使房间或封闭空间空气温度、湿度、洁净度和气流速度等参数达到给定的要求,而对空气进行处理、输送、分配,并控制其参数的所有设备、管道及附件、仪器仪表的总和。

4.2 空气传播性传染病以空气为主要传播途径的传染病。

4.3 空气净化采用某些技术或方法去除室内空气中的颗粒物、微生物和气态污染物。

4.4 可吸入颗粒物(PM10)能够进入人体呼吸道的空气动力学当量质量中位径为10微米的颗粒物。

5.空调系统的卫生要求5.1 一般要求5.1.1 空调系统新风量和运行参数应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和要求,新风采气口的设置应保证所吸入的空气为室外新鲜空气,新风采气口应远离建筑物排风口和开放式冷却水塔。

严禁间接从空调通风的机房、建筑物楼道及天棚吊顶内吸取新风。

5.1.2 空调系统的新风口和回风口应安装防鼠、防虫设施。

5.1.3 空调系统的过滤器(网)、表冷器、加热(湿)器、冷凝水盘应每年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清洗或更换。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ws394-2012)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ws394-2012)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WS 394-2012)1 总则为配合《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办法》的实施,预防空气传播性疾病在公共场所的传播,保证输送空气的卫生质量,制定本规范。

2 范围本规范规定了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以下简称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卫生要求和检验方法。

本规范适用于公共场所使用的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其它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可参照执行。

3 术语与定义3.1 空气净化消毒装置去除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送风中颗粒物、气态污染物和微生物的装置。

3.2 净化效率净化装置入口、出口空气污染物浓度之差与入口空气污染物浓度比值的百分数。

3.3可吸入颗粒物(PM10)能够进入人体喉部以下呼吸道的颗粒物。

3.4 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空气污染物苯、二甲苯、苯乙烯等多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总量。

4 卫生指标4.1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冷却水和冷凝水中不得检出嗜肺军团菌。

4.2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新风量应符合表1的要求。

表1 新风量卫生要求场所新风量(m3/h.人)饭店、宾馆3~5星级≥301~2星级≥20非星级≥20饭馆(餐厅)≥20影剧院、音乐厅、录像厅(室)≥20游艺厅、舞厅≥30酒吧、茶座、咖啡厅≥10体育馆≥20商场(店)、书店≥20旅客列车车厢、轮船客舱≥20飞机客舱≥254.3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送风应符合表2的要求。

表2 送风卫生要求项目要求PM10≤0.08 mg/m3细菌总数≤500 cfu/m3真菌总数≤500 cfu/m3 b-溶血性链球菌等致病微生物不得检出4.4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风管内表面应符合表3的要求。

表3 风管内表面卫生要求项目要求积尘量≤20 g/m2致病微生物不得检出细菌总数≤100 cfu/cm2真菌总数≤100 cfu/cm24.5 空气净化消毒装置4.5.1集中空调通风系统使用的空气净化消毒装置,原则上本身不得释放有毒有害物质,其卫生安全性应符合表4的要求。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要求试题.doc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要求试题.doc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要求试题总分值100.0分判断题部分(每小题5.0分,共50.0分)第1题.集中空调系统安装的空气净化消毒装置应具有去除送风中微生物、颗粒物和气态污染物等功能。

A.VB・x标准答案:A您的答案:Ai 2I.集中空调通风系统设计评价时,不需对建设项目地点、总投资、平面布局、建筑面积等与集中空调运行无关的项目进行基本情况分析。

A.VB.x标准答案:B您的答案:B笫3题•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竣工验收评价时,PM10的检测点要求是,送风口面小于0.lm2z 设置1个检测点,送风口面积大于0・lm2,设置3个检测点。

A.VB・x标准答案:A您的答案:A笫4题.卫生检测要求时,抽取的集屮空调通风系统,每套应选择1个〜2个代表性部位进行卫生质量检测。

A.VB・x标准答案:B您的答案:B第5题.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学评价机构应有不少于5名与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学评价工作相适应的公共卫生、卫生检测专业人员。

A.VB・x标准答案:A您的答案:A笫6题.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送风中B■溶血性链球菌不是许可的必检项目。

A.VB・x标准答案:B您的答案:A臺7题•集中空调通风系统评价报告应包括项目的基本情况、评价依据、评价内容和方法、调查与检测结果分析、评价结论和建议等部分。

A.VB・x标准答案:A您的答案:A第8题.《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WS394-2012)仅适用于公共场所使用的集屮空调系统,其他场所集屮空调系统不可参照执行。

A.VB・x标准答案:B您的答案:B第9题.一个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屮的任何一个风口PM10检测结果>0.15mg/m3时,就可判定判定该套集中空调系统不符合卫生质量要求。

A.VB.x标准答案:B您的答案:B第10题.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学评价报告分为评价报告表、评价报告书两种形式。

A.VB・x标准答案:A您的答案:A单选题部分(每小题5.0分,共50.0分)笫1题.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新风应直接収自A.机房B.楼道C.室外D.天棚吊顶标准答案:C您的答案:C第2题.集中空调系统送风温度的设计宜使公共浴室的更衣室、休息室冬季室内温度达到25°C,其他公共场所应在A.15°C 〜20°C 之间B.15°C 〜22°CZ 间C.16°C 〜20°C 之间D・ 16°C 〜22°CZ 间标准答案:C您的答案:C第3题.空气净化消毒装置的作用,不包括A.除去送风屮军团菌等微生物B.除去送风中PM10等颗粒物C.除去送风屮甲醛等气态污染性物质D.除去送风中氮等放射性物质标准答案:D您的答案:D第4题.下列不符合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新风口设计要求的是A.新风口应设置在室外空气清洁的地点B.新风口应远离开放式冷却塔和其他污染源C.新风口应高于排风口D.进风口的下缘距室外地坪宜大于2m标准答案:C您的答案:c第5题.应定期对集中空调系统部位进行清洗,下列部件清洗间隔为6个月的是A.开放式冷却塔B.空气净化过滤材料C.空气处理机组D.冷凝水盘标准答案:C您的答案:C第6题.集中空调系统应具备应急关闭新风的装置,其目的为A.节约能源B.防止室外空气污染C.防止室内空气污染D.防止集中空调系统口身污染标准答案:B您的答案:B第7题.在进行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检测时,系统抽样比例不应少于空气处理机组对应的风道系统总数量的A.5%B.10%C.15%D.20%标准答案:A您的答案:AJ 8®.集中空调系统送风风速的设计宜使宾馆、旅店、招待所、咖啡馆、酒吧、茶座、理发店、美容店及公共浴室的更衣室、休息室风速A.不大于0.2m/sB.不大于0.3m/sC.不大于0.4m/sD.不大于0.5m/s标准答案:B您的答案:Bi 9麻•集屮空调系统送风湿度的设计宜使游泳场(馆)相对湿度不大于80%,其他公共场所相对温度在A.30% 〜55%Z 间B.40%〜65%之间C.50% 〜75%Z 间D.60%〜85%之间标准答案:B您的答案:B笫10题. 对有睡眠、休憩需求的公共场所,集屮空调通风系统运行所产生的噪声对场所室内坏境造成的影响不得高于设备设施关闭状态时室内坏境噪声值的A.5dBB.10dBC.15dBD.20dB标准答案:A您的答案: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要求试题
判断题部分
第 1 题. 开展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检验、检测、评价等业务的技术服务机构,其专业技术能力由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组织考核。

A. √
B. ×
标准答案:B
第 2 题.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竣工验收评价的现场调查包括集中空调通风系统试运行时卫生状况检查和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检测两部分。

A. √
B. ×
标准答案:B
第3 题.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检测冷却水的取样点可设是冷却塔的集水槽。

A. √
B. ×
标准答案:A
第4 题. 一个集中空调通风系统中的任何一个风口PM10检测结果≥0.15mg/m3时,就可判定判定该套集中空调系统不符合卫生质量要求。

A. √
B. ×
标准答案:B
第5 题.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送风中β-溶血性链球菌不是许可的必检项目。

A. √
B. ×
标准答案:B
第6 题. 集中空调系统开放式冷却塔应设置有效的除雾器和加注消毒剂的入口。

A. √
B. ×
标准答案:A
第7 题.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竣工验收评价时,PM10的检测点要求是,送风口面小于0.1m2,设置1个检测点,送风口面积大于0.1m2,设置3个检测点。

A. √
B. ×
标准答案:A
第8 题.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加湿方式宜选用自来水喷雾或冷水蒸发的加湿方式,不应选用蒸汽加湿方式。

A. √
B. ×
标准答案:B
第9 题.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设计评价时,不需对建设项目地点、总投资、平面布局、建筑面积等与集中空调运行无关的项目进行基本情况分析。

A. √
标准答案:B
第10 题. 当空气传播性疾病暴发流行时,应每周对运行的集中空调系统的开放式冷却塔进行清洗、消毒。

A. √
B. ×
标准答案:A
第11 题.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评价报告应包括项目的基本情况、评价依据、评价内容和方法、调查与检测结果分析、评价结论和建议等部分。

A. √
B. ×
标准答案:A
第12 题. 当空气传播性疾病暴发流行时,应每周对运行的集中空调系统的开放式冷却塔进行清洗、消毒。

A. √
B. ×
标准答案:A
第13 题. 集中空调系统开放式冷却塔应设置有效的除雾器和加注消毒剂的入口。

A. √
B. ×
标准答案:A
第1 4 题.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WS394-2012)仅适用于公共场所使用的集中空调系统,其他场所集中空调系统不可参照执行。

A. √
B. ×
标准答案:B
第15 题. 卫生检测要求时,抽取的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每套应选择1个~2个代表性部位进行卫生质量检测。

A. √
B. ×
标准答案:B
第1 6 题.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设计评价时,不需对建设项目地点、总投资、平面布局、建筑面积等与集中空调运行无关的项目进行基本情况分析。

A. √
B. ×
标准答案:B
第17 题.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开放式冷却塔的设置应靠近建筑物新风取风口或自然通风口,宜设置在新风口的上风向。

A. √
B. ×
标准答案:B
第18 题.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竣工验收评价时,PM10的检测点要求是,送风口面小于0.1m2,设置1个检测点,送风口面积大于0.1m2,设置3个检测点。

A. √
标准答案:A
第19 题.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学评价机构应有不少于5名与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学评价工作相适应的公共卫生、卫生检测专业人员。

A. √
B. ×
标准答案:A
第20 题.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检测冷却水的取样点可设是冷却塔的集水槽。

A. √
B. ×
标准答案:A
单选题部分
第 1 题. 集中空调系统送风风速的设计宜使宾馆、旅店、招待所、咖啡馆、酒吧、茶座、理发店、美容店及公共浴室的更衣室、休息室风速
A. 不大于0.2m/s
B. 不大于0.3m/s
C. 不大于0.4m/s
D. 不大于0.5m/s
标准答案:B
第 2 题. 集中空调系统送风温度的设计宜使公共浴室的更衣室、休息室冬季室内温度达到25℃,其他公共场所应在
A. 15℃~20℃之间
B. 15℃~22℃之间
C. 16℃~20℃之间
D. 16℃~22℃之间
标准答案:C
第 3 题. 对有睡眠、休憩需求的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运行所产生的噪声对场所室内环境造成的影响不得高于设备设施关闭状态时室内环境噪声值的
A. 5dB
B. 10dB
C. 15dB
D. 20dB
标准答案:A
第4 题. 集中空调系统应具备应急关闭新风的装置,其目的为
A. 节约能源
B. 防止室外空气污染
C. 防止室内空气污染
D. 防止集中空调系统自身污染
标准答案:B
第5 题. 下列不符合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新风口设计要求的是
A. 新风口应设置在室外空气清洁的地点
B. 新风口应远离开放式冷却塔和其他污染源
C. 新风口应高于排风口
D. 进风口的下缘距室外地坪宜大于2m
标准答案:C
第6 题.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新风应直接取自
A. 机房
B. 楼道
C. 室外
D. 天棚吊顶
标准答案:C
第7 题.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风管内表面积尘量不得大于
A. 20g/m2
B. 20g/cm2
C. 1g/m2
D. 1g/cm2
标准答案:A
第8 题. 应定期对集中空调系统部位进行清洗,下列部件清洗间隔为6个月的是
A. 开放式冷却塔
B. 空气净化过滤材料
C. 空气处理机组
D. 冷凝水盘
标准答案:C
第9 题. 下列文件为强制性卫生行业标准的是
A.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
B.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学评价规范
C.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消毒规范
D.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标准答案:A
第10 题. 空气净化消毒装置的作用,不包括
A. 除去送风中军团菌等微生物
B. 除去送风中PM10等颗粒物
C. 除去送风中甲醛等气态污染性物质
D. 除去送风中氡等放射性物质
标准答案:D
第11 题. 应定期对集中空调系统部位进行清洗,下列部件清洗间隔为6个月的是
A. 开放式冷却塔
B. 空气净化过滤材料
C. 空气处理机组
D. 冷凝水盘
标准答案:C
第12 题. 集中空调系统送风风速的设计宜使宾馆、旅店、招待所、咖啡馆、酒吧、茶座、理发店、美容店及公共浴室的更衣室、休息室风速
A. 不大于0.2m/s
B. 不大于0.3m/s
C. 不大于0.4m/s
D. 不大于0.5m/s
标准答案:B
第13 题. 下列文件为强制性卫生行业标准的是
A.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
B.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学评价规范
C.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消毒规范
D.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标准答案:A
第1 4 题. 空气净化消毒装置的作用,不包括
A. 除去送风中军团菌等微生物
B. 除去送风中PM10等颗粒物
C. 除去送风中甲醛等气态污染性物质
D. 除去送风中氡等放射性物质
标准答案:D
第1 5 题.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新风应直接取自
A. 机房
B. 楼道
C. 室外
D. 天棚吊顶
标准答案:C
第1 6 题.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风管内表面积尘量不得大于
A. 20g/m2
B. 20g/cm2
C. 1g/m2
D. 1g/cm2
标准答案:A
第17 题. 集中空调系统送风温度的设计宜使公共浴室的更衣室、休息室冬季室内温度达到25℃,其他公共场所应在
A. 15℃~20℃之间
B. 15℃~22℃之间
C. 16℃~20℃之间
D. 16℃~22℃之间
标准答案:C
第18 题. 集中空调系统应具备应急关闭新风的装置,其目的为
A. 节约能源
B. 防止室外空气污染
C. 防止室内空气污染
D. 防止集中空调系统自身污染
标准答案:B
第19 题. 集中空调系统送风湿度的设计宜使游泳场(馆)相对湿度不大于80%,其他公共
场所相对温度在
A. 30%~55%之间
B. 40%~65%之间
C. 50%~75%之间
D. 60%~85%之间
标准答案:B
第20 题. 对有睡眠、休憩需求的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运行所产生的噪声对场所室内环境造成的影响不得高于设备设施关闭状态时室内环境噪声值的
A. 5dB
B. 10dB
C. 15dB
D. 20dB
标准答案: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