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文化2——为“名”所累,受“名”所困 ——姓名用字中的生僻字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名”所累,受“名”所困
——姓名用字中的生僻字分析
2011级对外汉语 11260205 艾静
【摘要】据调查,随着人们文化程度的增高以及对姓名蕴意的追求的提高,大量的生僻字被用于取名之中。
然而,这却给名字的拥有者带来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姓名用字使用生僻字到底是否可取呢?本文将从多角度姓名用字中的生僻字进行分析。
【关键字】生僻字姓名麻烦规范
据《信报》报道:教育部、国家语言委员会已启动了人名规范的一系列项目,其中一项就是制定《人名用字表》。
有关方面的专家解释说,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无法可依,中国人姓名用字毫无节制,字量无限扩大,单名增多、重名率增高,滥用生僻字、滥用不规范字甚至自造怪字的现象愈演愈烈,给户籍管理,人事、银行、保险、交通等计算机终端处理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目前,国家语委正组织语言文字和公安户籍等部门专家开展这项工作。
针对这一现象,我们需要对姓名中的生僻字来进行一下探究。
一、什么是生僻字
生僻字又称冷僻字、僻字、罕用字。
之现代汉语中基本不用,被排除在常用汉字外的汉字,故也被称作死字。
很多的生僻字被定为异体字,其字意思与常用字相通。
通常是人名、地名或某些古书中出现过的字,一般的字典都不会收录这些字,电脑汉字编码亦不能覆盖所有生僻字,因此经常产生罕见人名、地名用字无法录入的情况。
但是到底哪些是不常见的字,哪些是不熟悉的字,似乎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根据国家语委和国家教委1988年发表的《现代汉语常用字表》,我们姑且将生僻字的范围界定在2500个常用字和1000个次常用字之外。
1983年教育部发表了《罕用字体表》,收18480字,另有附录18字,补遗74字。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最早的汉字是产生于殷商时期的甲骨文。
人们
在生产生活的过程中为了将事物区分开来,造就了大量的汉字。
并通过一些古老的书籍记录并传承了下来。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事物的认识的更加全面人们会造出更加容易记忆和保存的字来代替原有的字,但是原有的字并没有消失。
随着古籍的流传而保留至今。
但是现在基本不使用这些汉字了,因此,就成为了生僻字。
下面我们举几个例子来更好的理解生僻字。
例如:犇(bēn)就是“奔”的异地字,多用于人名之中。
滘(jiào)珠三角的地名,常用“窖”代替,香港的大埔滘;佛山的北滘。
磡(kàn),本以为岩崖下面的地方,香港游“红磡”等等。
这些都是生僻字的最为常见的例子。
这些字还常常会出现在地名之中,但是在生活中的其他方面就不常见也不常用。
二、为什么选择生僻字取名
人名犹如一个个标签,他把大千世界云云众生区分开来。
所以,从本质生来说,人名就是一种起区别作用的能够满足人们称呼需要的符号。
那为什么人们为什么非要选择生僻字来年进行取名呢?
其实,一方面来说,是因为庞大的汉字体系中除去需要忌讳不可使用来作为取名选择的汉字外。
剩下的常用的汉字其实并不是很多。
然而,我国是一个人口基数十分大的国家,因此,现有的汉字无法满足人口的取名需要,就会出现大量的重名的现象。
这样就不利于名字的一个区别作用。
其次,随着人们的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不再只是满足于用简单的汉字给自己的孩子取名字,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的名字大众化,在这种情况之下,人们就开始选用一些拥有美好寓意的生僻字来给孩子取名,以求得美好的寓意。
最后,是人们的求异心理所致。
因为重名现象愈演愈烈,人们的求异心理就会趋势人们去选择生僻的字来给孩子取名,这样子就能够将自己的孩子与其他的孩子真正的区别开来。
同时,也不会给孩子造成重名所带来的不必要的麻烦。
但其实,这样的家长正是忽略了语言作为一种符号所起到的作用。
三、生僻字取名的利与弊
任何事情的产生与发展都会带来一个双向性的影响,采用生僻字取名也是如此的。
生僻字在取名上也存在利弊两个方面。
首先,用生僻字取名是有好处的。
一方面,使用生僻字能够避免大量的重名出现,这对于区别开人与人之间的称呼,不会出现重名时的尴尬和造成的麻烦。
其次,使用生僻字取名,有些生僻字确实蕴含很高深的美好意蕴。
因此,能有给
人一种美好的感觉。
同时也是为自己的孩子争取一个号的喻象的好方法。
但是,使用生僻字取名也存在很多的弊端,首先从拥有名字的孩子本身来说。
1.生僻字取名不利于名字的传播。
生僻字构造复杂,不好书写,不好辨识。
名字的主人自己书写起来比较的麻烦,同时也容易被错读、误读。
很多的时候人们为了避免念错这个名字,人们会选择避而不读。
比如,孩子在上学时,被点名提问的概率一般而言低于其他的同学。
与陌生人初次见面,自我介绍的时候,这样的名字也会比较的麻烦,可能解释过很多次或者很长时间别人也不知道是哪个字。
也就是说含有生僻字的名字不像简单的名字一样能够快速的被人接受。
2.生僻字取名会带来许多的不便。
孩子从上幼儿园开始,就要学会写自己的名字。
对他们来说,简单的字尚且不认识,跟何况是复杂难写的生僻字。
看到别人已经学会了写自己的名字,而自己却写不出来,会造成自卑感。
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名字带来的不便会越来越多。
诸如学籍卡、成绩单、毕业证等证书。
还有其他的各种个人资料的有效的证件在通用的字库里找不到,会给办理的手续带来更多的麻烦。
3.生僻字取名不利于性格发展。
名字含有生僻字的孩子的性格一般会出现以下的性格:一种越来越孤僻,性格内向;另一种则是自恃清高,睥睨众生。
前者大多和对自己名字的自卑有关,认为别人的名字好写好认,就自己的不一样,从而产生不被认同、被孤立的感觉;后者则是为自己的名字自豪,觉得这与众不同,很能显示自己的卓尔不群。
其次,还存在其他方面的不利影响。
1.名字中含有生僻字对于很多人来说是很难认识的,因此,常常会出现叫不上名字来的尴尬场面。
比如老师在进行点名的时候,如遇到不认识的名字就会很尴尬,同时也会是学生对老师的公信力产生怀疑。
2大量生僻字在名字中的出现,也给现有的汉字秩序带来了很大的混乱。
越来越多的不常用的字被引用到生活中来了。
但是却又不在《现代汉语常用字表》中。
这个这些汉字的被重定义但来了新的任务。
四、如何规范生僻字取名
针对用生僻字取名的现象,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
有的人认为应该讲生僻字载入常用汉字表之中去,因为,重名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了,将生僻字纳入常用汉字中去既能够丰富我们的汉字体系,又能够有更多种方法去组合名字。
那样就能够尽量的避免重名的现象。
但是另一方面,有人认为将生僻字纳入到常用汉字
是不可取的,而是应该像新闻报道的一样规范取名的范围。
比如制定《取名用字表》之类的。
这是出于对汉语的规范化的考虑的。
也是因为将生僻字纳入常用字是不合理的。
因为这些生僻字只是用于取名字,而在生活中的其他方面并没有过多的体现。
并且,将姓名中的生僻字纳入常用字表里就会诱发更多的生僻字的引入,然而,分析、整理并将这些字纳入常用汉字表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同时也会耗费很多的人力和物力。
还不一定会被大众所认可。
在目前为止来看,使用生僻字取名的必进还只是在少数。
为了少数人去动摇多数人的利益是不可取的。
就我看来,我赞同规范取名的汉字,制定《汉字取名表》。
首先,我认为汉字作为区别人与人的一个符号性称呼和给其他的事物命名其实是一样的。
只要能起着区分的作用就可以了。
当出现重名的现象的时候也可以通过年龄或者身高什么的进行再区分。
比如两个人同时叫“张三”,我们可以通过年龄进行区分。
分别叫“大张三”、“小张三”。
没有必要非要用生僻字来进行区分。
其次,生僻字在其他领域中的使用率确实是不高的。
如果将其纳入常用字表,完全就是背于常理,常见字大家都不认识。
为了取名将生僻字纳入常用字表里面确实会耗费相当大的人、物、财力。
并且,那样对生僻字的概念也就会越来越模糊。
最后,取名字采用生僻字确实会存在上述的各种不利的影响。
会为“名”所累,受“名”所困。
名字中的生僻字在如今的社会中越来越“流行”。
但是其带来的危害和不利的影响也在与日俱增。
规范名字用字,规范汉字的使用也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只有使用规范性的汉字,才能够让我们的汉字文化继续健康蓬勃的发展。
也才能为我们整个中国文化的源远流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现代汉语常用字表》
2.《罕用字体表》
3.邱莉芹.人名用字中使用生僻字情况的调查与分析[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 年第一期.
4.董峥.关于人名中使用生僻汉字的语言学思考[J]语文学刊2009年04期.
5.丁芸.我国公民姓名用字中的生僻字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09年18期.
6.温红彦.取名不用生僻字——访语言文字学家、训诂学家、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王宁.人民论坛2003年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