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社会学概论课后题答案 新
社会学概论试题及答案详解
![社会学概论试题及答案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a442e91f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d3.png)
社会学概论试题及答案详解一、选择题1. 社会学是一门研究什么的学科?A. 个体行为B. 社会行为C. 社会结构D. 社会行为和社会结构答案:D2. 社会化过程的主要功能是什么?A. 维持社会秩序B. 促进个体发展C. 传承文化D. 以上都是答案:D3. 社会分层的依据是什么?A. 财富B. 权力C. 声望D. 以上都是答案:D4. 以下哪项不是社会控制的手段?A. 法律B. 道德C. 习俗D. 个人意愿答案:D5. 社会问题的特征是什么?A. 普遍性B. 社会性C. 争议性D. 以上都是答案:D二、简答题1. 简述社会资本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答案:社会资本是指个体或群体通过社会网络、社会规范、信任等社会结构获得的资源和能力。
它的重要性体现在能够促进信息流通、降低交易成本、增强社会凝聚力等方面。
2. 描述社会化过程中的几种主要社会化类型。
答案:社会化类型主要包括初级社会化(儿童期的社会化)、次级社会化(成年后进入新角色或环境的社会化)、反社会化(个体脱离社会规范的过程)和再社会化(个体适应新环境或角色的社会化)。
三、论述题1. 论述现代社会中家庭结构的变化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答案:现代社会中家庭结构经历了从传统的大家庭向核心家庭、单亲家庭、同居家庭等多样化家庭形式的转变。
这些变化对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如家庭功能的分化、家庭成员角色的重新定义、家庭内部权力关系的调整等。
四、案例分析题1. 案例:某城市在进行城市规划时,忽视了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需求,导致社会不公和冲突。
问题:请分析城市规划中的社会公正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答案:城市规划中的社会公正问题主要体现在资源分配不均、忽视弱势群体需求等方面。
改进建议包括:制定包容性政策,确保低收入群体的住房权益;加强公众参与,使城市规划更加透明和民主;建立多元化住房供应体系,满足不同收入层次的需求。
结束语:通过本次社会学概论试题的练习,我们不仅复习了社会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还通过案例分析和论述题,锻炼了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能力。
社会学概论_南京邮电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社会学概论_南京邮电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https://img.taocdn.com/s3/m/aff86508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14d8473.png)
社会学概论_南京邮电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下列关于社会的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社会是由人群组成的_社会是以人与人的交往为纽带的_社会具有改造自然地能力2.社会控制的“度”就是指社会规范对于社会行为限制的程度。
它具体包括哪几个维度?参考答案:控制刚度_控制网络的致密度_控制力度3.社会学的目的是探索社会运行和的规律性。
参考答案:社会发展4.满足和保障其基本经济社会权利是政府制定和实施各项社会政策最原初、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目标。
参考答案:公民基本需要5.社会制度的功能包括参考答案:预测功能_整合与排斥功能_协调作用与促进社会运行效率_制约功能6.家庭关系即家庭内部成员之间的人际关系。
一般而言,它是以姻缘关系和血缘关系为基础的。
参考答案:正确7.社会是由人群组成的,是社会系统中最基本的要素。
参考答案:人8.依据群体的正规化程度及其成员间的互动方式,社会群体可划分为正式群体与群体。
参考答案:非正式9.社会化是指一个人从最初的自然的生物个体转变为的过程。
参考答案:社会人10.马克思主义认为,城乡融合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
在此思想指导下,人们提出了实现城乡融合的三种主要理论模式,即:优先发展乡村社区的模式、重点发展城市社区的模式和发展的模式。
参考答案:城乡一体化协调11.社会建设是一项系统的、持续的社会工程,主要是指在经济增长和政府改革的基础上,通过制度建设和引导,发展社会事业,改善社会治理,增加社会融合,保障社会的可持续性,从而全面提升当代人和后代人的福利水平,实现社会和谐与永续发展。
参考答案:政策12.任何“社区”的界定都具有3个要素:一定的人群、一定的地域、一定的社会关系。
参考答案:错误13.乡村振兴战略在目标上远高于新农村建设。
参考答案:正确14.科学社会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联系在于:它们的目的一样,都是为了推翻旧社会,建立新社会;它们的理论基础一样,都用历史唯物主义作为指导思想。
社会学概论第二版教材试题及答案
![社会学概论第二版教材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a92c750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d5.png)
社会学概论第二版教材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社会学是一门研究什么的学科?A. 个体心理B. 社会行为和社会结构C. 经济理论D. 政治制度答案:B2. 以下哪位学者被认为是社会学的奠基人之一?A. 卡尔·马克思B. 埃米尔·涂尔干C. 弗洛伊德D. 约翰·斯图亚特·密尔答案:B3. 社会化是指个体:A. 学习社会规范和价值观的过程B. 获得社会地位的过程C. 形成社会关系的过程D. 改变社会结构的过程答案:A4. 社会分层的依据可以是:A. 财富B. 权力C. 声望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5. 社会问题通常具有哪些特征?A. 普遍性B. 社会关注C. 需要社会干预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二、简答题1. 简述社会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答案:社会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和文献研究法。
观察法是通过观察社会现象来收集数据;调查法是通过问卷或访谈来收集信息;实验法是在控制条件下研究变量之间的关系;文献研究法是通过分析已有的文献资料来获取信息。
2. 描述社会结构的三个基本要素。
答案:社会结构的三个基本要素包括社会角色、社会地位和社会组织。
社会角色定义了个体在社会中的期望行为;社会地位反映了个体在社会中的相对位置;社会组织是个体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形成的结构化群体。
三、论述题1. 论述社会变迁对个体生活的影响。
答案:社会变迁,如工业化、城市化、全球化等,对个体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社会变迁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增加了职业的多样性和流动性。
其次,社会变迁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丰富了个体的生活体验。
然而,社会变迁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如社会不平等、环境问题等,这些都需要个体和社会共同努力解决。
结束语:本试题及答案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社会学概论》第二版教材的主要内容和核心概念。
通过这些练习,学生可以加深对社会学理论的认识,提高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
精选全文社会学概论试题及答案最新
![精选全文社会学概论试题及答案最新](https://img.taocdn.com/s3/m/cf4d1675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8b.png)
精选全文完整版社会学概论试题及答案最新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社会学研究的中心问题是:A. 社会结构B. 社会功能C. 社会变迁D. 社会行为答案:C2. 社会化的主要功能是:A. 社会控制B. 社会整合C. 社会稳定D. 社会适应答案:D3. 社会分层的依据是:A. 经济地位B. 政治地位C. 文化地位D. 所有以上答案:D4. 社会资本是指:A. 个人的社会关系网络B. 社会的物质财富C. 社会的精神财富D. 社会的政治权力答案:A5. 社会运动的特点是:A. 组织性B. 群众性C. 目的性D. 所有以上答案:D6. 社会问题的特征包括:A. 社会性B. 普遍性C. 危害性D. 所有以上答案:D7. 社会控制的手段包括:A. 法律B. 道德C. 习俗D. 所有以上答案:D8. 社会结构的功能包括:A. 维持社会秩序B. 促进社会进步C. 保障社会稳定D. 所有以上答案:D9. 社会化的过程包括:A. 初级社会化B. 次级社会化C. 再社会化D. 所有以上答案:D10. 社会研究方法主要有:A. 定性研究B. 定量研究C. 案例研究D. 所有以上答案: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社会化的过程及其重要性。
答案:社会化是个体学习社会规范、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的过程,包括初级社会化、次级社会化和再社会化。
初级社会化主要发生在家庭和学校,次级社会化发生在工作场所和社会团体,再社会化则是在个体经历重大生活变化时进行的社会化。
社会化对于个体适应社会、维护社会秩序和促进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2. 描述社会结构的组成要素及其功能。
答案:社会结构由社会制度、社会群体和社会规范等要素组成。
社会制度规定了社会成员的权利和义务,社会群体是社会成员的集合体,社会规范是社会成员行为的准则。
社会结构的功能包括维持社会秩序、促进社会整合和保障社会稳定。
3. 阐述社会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其解决途径。
答案:社会问题的产生通常与社会结构的不完善、社会制度的缺陷、社会资源的不平等分配以及社会价值观念的冲突有关。
《社会学概论新修第四版》郑杭生课后题总结4-6章
![《社会学概论新修第四版》郑杭生课后题总结4-6章](https://img.taocdn.com/s3/m/6bdad1238bd63186bdebbc03.png)
社会学概论新修(第四版)第四章社会运行与社会文化1、什么是文化?文化有哪些类型?文化是社会人的活动所创造的东西和有赖于人和社会生活而存在的东西的总和。
类型:①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
物质文化指物质世界中,一切经过人的加工、体现了人的思想的东西。
非物质文化又成精神文化,指制度、规范、观念等。
②主文化与亚文化。
主文化是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的,为社会上多数人所接受的文化。
主文化对社会上大多数成员的价值观、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影响极大。
亚文化指仅为社会上一部分成员所接受的或为某一社会群体特有的文化。
亚文化分为民族亚文化、职业亚文化、越轨亚文化。
两种文化不是绝对的,也可能互相转化。
③主文化与反文化。
根据文化在社会中的地位、作用,从对立、冲突的角度可将文化分为主文化与反文化。
主文化指在社会占主导地位,对现存社会秩序起着维护、支持作用的文化。
反文化是对现存秩序的背离和否定,是对现存主文化的抵制和对抗。
④评比性文化与非评比性文化根据不同民族文化比较,可将文化分为评比性文化与非评比性文化。
评比性文化指有好坏、高下之分的文化。
非评比文化,是指在文化比较中没有明显的优劣、高下之分的文化。
2、什么是文化的基本特性?①文化具有超生理性。
指文化不是依赖生理的、生物的特性而获得的,人类学习文化主要依靠符号性学习和意义性学习。
②文化具有超个人性。
又称文化的共享性。
个体、个人在与他人的互动中才需要文化,才能接受文化,才能影响文化。
③文化的象征性。
文化现象总是具有广泛的意义,文化的意义要远远超出文化现象所直接表现的那个窄小的范围。
④文化具有全括性。
涵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⑤文化具有整体性。
文化是一个有机系统和整体,由不同的要素构成,各构成要素之间按照一定的规则或规律形成一个综合的整体。
⑥文化的传递性与变迁性。
传递性是指文化一经产生就要被他人模仿、效法、利用。
变迁性是指在文化传递的过程中会发生文化的变迁。
文化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时刻处于变化之中。
《社会学概论》参考答案
![《社会学概论》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6227eb1ad51f01dc281f1a8.png)
《社会学概论》练习题一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社会指的是在一定地域内进行着的、以物质资料生产活动的方式为基础的、相互作用的人类生活共同体。
它在本质上是生产关系的总和。
2. 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它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
3. 主文化又叫主流文化,是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的,为社会上多数人所接受的文化。
4. 社会运行条件是指社会有机体运动、变化、发展所依赖的各种要素的总和。
5. 同辈群体也称同龄群体,伙伴群体,在社会学中往往指的是在年龄、背景、地位、志趣、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等方面大体相同的人组成的一种非正式群体。
6.亚文化又叫副文化或支流文化,是指在一个社会系统中处在次要位置,为社会上一部分成员所接受的或为某一社会群体持有的文化。
7.社会组织是人们为了达到某个共同目标,执行一定的社会功能,而将彼此的行为联合并协调起来所形成的社会群体。
8.所谓社会化,是指个人走向群体、进入社会、适应社会,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变成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理解认同社会规范和制度,逐渐成为社会合格成员的过程。
9.所谓内群体,也叫“我群体”,是指成员对其有团结、忠心、亲密及合作感觉的群体,即成员在心理上自觉认同并归属于其中的群体。
在内群体中,成员之间容易相互认识和彼此了解,能够相互关爱,生活在其中感觉轻松、自然,人们的日常生活一般以内群体为中心。
10.社会结构是指社会各组成要素相互联系的连结方,当这种连结遭到破坏而扭曲变形,或这种连结方式与社会发展不适应时,就产生结构性失调。
11. 所谓角色冲突,是指在社会角色的扮演中,在角色之间或角色内部发生了矛盾、对立和抵触,妨碍了角色扮演的顺利进行。
12. 家庭是指人们基于两性结合和血缘关系,在一定范围内形成的亲属关系。
它是人们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是社会的细胞。
社会学概论试题+参考答案
![社会学概论试题+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3ea5151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a35c262.png)
社会学概论试题+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89题,每题1分,共89分)1.文化反哺属于A、反向社会化B、正向社会化C、继续社会化D、再社会化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文化反哺”是我国学者周晓虹教授首先从文化传递的角度提出的概念,指的是传统受教育者对教育者反过来施加影响,向他们传授社会知识、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一种自下而上的社会化过程,即逆向社会化。
2.以成员对群体的心理归属为标准,群体可以分为A、初级群体和次级群体B、内群体和外群体C、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D、成员群体和参照群体正确答案:A3.职业学校教育属于A、继续社会化过程B、重新社会化过程C、基本社会化过程D、二级社会化过程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一般来说,职业学校教育就属于基本社会化过程。
因为在职业学校所传授的知识和技能都是为个人今后在所从事的工作岗位上扮演角色作准备的。
4.自然资源的特征之一是A、均匀性B、系统性C、普遍性D、不确定性正确答案:B5.斯梅尔瑟对集体行为进行解释的理论是A、乌合之众理论B、搭便车理论C、价值累加理论D、社会运动理论正确答案:C6.我国通过普查进行的统计调查内容和时间周期已经规范化、制度化、每逢末位数字为“7”的年份进行A、人口普查B、工业普查C、农业普查D、第三产业普查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我国通过普查进行的统计调查内容和时间周期已经规范化,制度化。
每逢末尾数字为“0”的年份进行人口普查;每逢“3”的年份进行第三产业普查;每逢“5”的年份进行工业普查;每逢“7”的年份进行农业普查;每逢“1”或“6”的年份进行统计基本单位普查。
7.在广州长兴里万木草堂开设“群学”,将其列人“经世之学”,与“政治原理学”等并列的是A、谭嗣同B、严复C、康有为D、梁启超正确答案:C8.在社会学的研究功能中,那些为了解和掌握发生了什么事、什么情况而进行的探索性研究属于A、预测性功能B、解释性功能C、规范性功能D、描述性功能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描述性功能是指那些为了解和掌握发生了什么事、什么情况而进行的探索性研究。
2024年4月自考00034社会学概论答案及评分参考
![2024年4月自考00034社会学概论答案及评分参考](https://img.taocdn.com/s3/m/6e7886a5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8b.png)
202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学概论试题及答案课程代码:000341.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符号互动论源于美国社会学家A.霍曼斯B.戈夫曼C.刘易斯·A.科塞D.乔治·赫伯特·米德2.创立了现象学社会学的社会学家是A.艾尔弗雷德·舒茨B.米歇尔·福柯C.尤尔根·哈贝马斯D.皮埃尔·布迪厄3.中国社会学者新视野的实地调查主要是指A.20世纪10年代中期至20年代末期所作的实地调查B.20世纪30年代中期至40年代末期所作的实地调查C.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末期所作的实地调查D.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末期所作的实地调查4.认为社会学理论研究的目的在于“理解”而非“说明”,这种观点属于A.实证主义方法论B.新人文主义方法论C.人文主义方法论D.后现代主义方法论5.不属于观察法的特点的是A.互动性B.直接性C.广泛性D.自然性6.不属于社会学研究的一般程序的是A.筹划阶段B.实施阶段C.总结阶段D.研究阶段7.社会关系系统最基本的要素是A.社会B.物C.人D.自然8.人与人之间通过一定的符号和交往形式而产生相互影响的过程称为A.社会互动B.社会冲突C.社会模仿D.社会变革9.通过个人的活动与努力而获得的社会角色是A.先赋角色B.自致角色C.规定性角色D.开放性角色10.所谓反向社会化,是年轻一代用新知识、新观念影响前辈的过程,这种社会化又称为B.文化创新C.文化传递D.文化反哺11.我国首次提出“社会学”之名的学者是A.章太炎B.谭嗣同C.康有为D.梁启超12.用表演和比喻来说明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一种互动理论是A.拟剧论B.标签理论C.常人方法学D.符号互动论13.通过社会联系与社会关系所获取的资源称为A.社会网络B.社会支持C.社会资本D.社会合作14.由一对夫妇与父母和未婚子女聚居生活的家庭是A.核心家庭B.联合家庭C.多核心家庭D.主干家庭15.内群体和外群体,又称作“我群”和“他群”。
2023年最新电大社会学概论作业答案
![2023年最新电大社会学概论作业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4064f1b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db.png)
《社会学概论》形考作业指导1一、名词解释1、社会学社会学是从变动着旳社会系统整体出发,通过人们旳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来研究社会旳构造、功能、发生、发展规律旳一门综合性旳社会科学。
2、文化文化是一种社会群体旳生活状态,是这个群体旳人造旳生活环境,包括群体生活中所有物质旳和非物质旳产品。
文化有三个互有关联旳构成部分,即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认知文化和规范文化。
3、社会交往社会交往是指个人与个人、个人与团体、团体与团体之间为了满足某种需要而互相作用、互相影响旳活动与过程。
也称为社会互相作用和社会互动。
4、心理上旳断乳心理上旳断乳是心理学家对人旳青年期旳一种比方说法,也叫“第二次诞生”。
生理上旳断乳是指变化婴儿生活习惯,是一次生理危机,而青年走入社会也是重大旳转变,又一次形成危机,可以认为是心理上旳断乳。
二、简答题1、简述中国社会学产生旳历史背景。
自1840年英帝国主义发动侵略中国旳鸦片战争后来,中国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太平天国和义和团旳农民革命战争不停兴起,中国旳上中层人物、知识分子中,为了救亡图存也先后出现了洋务派和维新派,其中有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章太炎等首先简介和讲解群学或社会学,可称为中国社会学旳启蒙思想家。
从此可知中国社会学产生于中国旳国家、民族、政治、社会发生了一系列空前动乱不安,产生于中国近代旳内忧外患。
中国社会学旳产生是时代旳规定。
2、简述社会需要在社会生活中旳地位。
社会需要在社会生活中处在非常关键旳位置(1社会需要是人旳行为动力,是人们活动旳积极旳动力源泉。
(2社会需要是人们社会关系构成旳基础。
(3社会需要与人旳劳动、实践相结合,相辅相成,推进着生产和社会旳发展。
3、简述符号互相作用论。
符号互相作用论是一种通过度析人们旳平常生活来解释人们互相作用旳发生、作用方式与特性,以解释其规律旳理论。
(1这种理论认为人们互相作用得以发生旳媒介是符号。
人们通过运用大家都可以懂旳、表达共同意义旳符号进行交往与沟通。
社会学概论课后习题答案
![社会学概论课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1af6c54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f2.png)
社会学概论课后习题答案1. 社会化的定义是什么?社会化是指个体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学习并内化社会规范、价值观和行为模式的过程。
它是个体成为社会成员并适应社会生活的必要途径。
2. 简述文化的功能。
文化具有多种功能,包括:- 整合功能:文化将社会成员团结在一起,提供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 传递功能:文化通过教育和其他社会化过程,将知识和传统传递给下一代。
- 适应功能:文化帮助个体适应环境,提供解决问题的工具和方法。
- 规范功能:文化通过规范和期望,指导个体的行为。
3. 社会结构包括哪些要素?社会结构包括:- 社会分层:社会成员按照一定的标准被划分为不同的社会阶层。
- 社会制度:一系列规范个体行为和关系的社会规范和规则。
- 社会角色:个体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与这些角色相关的期望和行为。
4. 社会不平等的表现形式有哪些?社会不平等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表现出来,包括:- 经济不平等:个体或家庭在财富和收入上的差异。
- 教育不平等:不同社会群体在获取教育机会上的差异。
- 性别不平等:男性和女性在社会地位、机会和待遇上的差异。
- 种族和民族不平等:不同种族和民族群体在社会资源分配上的不平等。
5. 社会变迁的动力是什么?社会变迁的动力包括:- 技术进步:新技术的出现和应用可以改变生产方式和社会结构。
- 经济变化:经济的增长或衰退可以影响社会结构和个体的生活。
- 政治变革:政治制度和政策的变化可以引导社会向不同的方向发展。
- 文化创新:新的文化观念和价值观的出现可以推动社会变革。
6. 如何理解社会问题?社会问题是指那些影响社会成员福祉,需要社会集体行动来解决的问题。
它们通常涉及社会不平等、贫困、犯罪、健康问题等。
理解社会问题需要分析其根源、影响和可能的解决方案。
7. 社会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有哪些?社会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 定性研究:通过观察、访谈和案例研究等方法,深入理解社会现象。
- 定量研究:使用统计和数学方法,分析和解释数据,以测试假设。
社会学概论课后习题答案
![社会学概论课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d30796c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05.png)
社会学概论课后习题答案社会学概论课后习题答案社会学概论是一门研究社会现象和社会行为的学科,它帮助我们理解社会的本质和运作方式。
通过课堂学习和习题练习,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社会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以下是社会学概论课后习题的答案,希望能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1. 什么是社会学?社会学是研究社会现象和社会行为的学科。
它关注人类在社会中的行为、相互作用和组织方式,探讨社会结构、社会变迁以及社会问题的原因和解决办法。
2.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现象和社会行为。
它研究人类在社会中的相互作用、社会组织、社会结构、社会变迁以及社会问题等方面的内容。
3. 什么是社会结构?社会结构是指社会中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的方式。
它包括社会组织、社会制度、社会角色和社会规范等方面的内容。
4. 什么是社会变迁?社会变迁是指社会结构、社会组织、社会制度和社会价值观念等方面的根本性、全面性的改变。
它包括社会的演化、发展和转型等方面的内容。
5. 社会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证研究和理论研究两种。
实证研究通过观察、实证数据的收集和分析等方法,来验证和解释社会现象和社会行为。
理论研究则是通过构建理论模型和逻辑推理,来揭示社会现象和社会行为的内在规律。
6. 社会学的理论有哪些?社会学的理论有功能主义理论、冲突理论、交互主义理论等。
功能主义理论强调社会的稳定和秩序,认为社会是由各个部分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构成的。
冲突理论强调社会的不平等和冲突,认为社会是由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斗争和矛盾构成的。
交互主义理论强调个体的行为和相互作用,认为社会是由个体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构成的。
7. 社会学的应用领域有哪些?社会学的应用领域包括教育学、犯罪学、医学、市场营销等。
社会学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教育制度的运作、犯罪行为的原因和预防、医疗服务的组织和分配,以及市场营销中的消费者行为和市场竞争等方面的问题。
8. 社会学的意义是什么?社会学的意义在于帮助我们理解社会的本质和运作方式,揭示社会现象和社会行为的内在规律,为社会问题的解决提供理论和实证依据。
《社会学概论新修》课后习题答案大全
![《社会学概论新修》课后习题答案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3c3dddf55901020206409cd3.png)
《社会学概论新修》课后习题答案1第一编社会运行概述2第一章社会学的研究对象34一、社会学这门学科是如何产生的?5孔德提出,社会学术语,区别于思辨的社会哲学或历史哲学。
6社会条件:7A.18、19世纪西方的两次大革命:1789,法国政治大革命(思想大革命)。
18世纪英8国开始,19世纪扩展的产业革命。
9B.西方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型:西欧社会转型,推动社会学的产生。
社会10学一开始就是社会转型的产物。
11C.资本主义社会理想的危机:孔德,西方社会学,社会改良。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社12会革命。
13历史材料:14A.历代思想家,社会思想。
如孔德接受柏拉图、亚里斯多德、霍布斯、孟德斯鸠的思15想。
严复接受荀子的思想。
16B.古典哲学、古典经济学、空想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理论来源,同时是其社17会学的思想来源。
18C.自然科学成就及其方法的影响。
细胞、能量守恒和转化规律、生物进化。
既是马克思主义产生自然科学基础,也是孔德斯宾塞等人进化论解释社会变迁、自然科学方法研究1920社会的实证主义思潮的发展和盛行。
21D.早期社会统计调查和定量分析,提供了经验观察资料,为社会学成为实证社会科学起了推动作用。
《论自杀》是代表作。
2223二、什么是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如何正确加以把握?24➢国外看法25A.以社会及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
孔德、斯宾塞、杜尔克姆。
实证主义。
26B.个人及其社会行动为研究对象。
韦伯。
反实证主义。
27C.马克思:个人是社会的存在物,避免把社会当作抽象的东西同个人对立起来。
反之,社会又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个人借以生存的社会关系的综合。
2829D.不属于上述两大类的其他社会学。
30➢国内看法31A.社会为研究对象。
社会学用科学方法研究社会的治乱兴衰的原因(郑杭生)。
社会32学与历史唯物主义一样研究社会发展普遍规律(李大钊)。
社会学研究社会整体及其规律性33(费孝通)。
34B.个人及其社会行为为研究对象。
2024年国开电大社会学概论形考任务一参考答案
![2024年国开电大社会学概论形考任务一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10fb4f2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f23004d.png)
形考任务一答案已标红1、在交换论者看来,社会交换跟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的买卖和置换一样,只要有利可图,哪怕两个完全陌生的人之间也可以发生交换。
A正确B错误2、工业社会理论认为,工业社会的轴心原则是风险的生产和分配,风险生产和分配的逻辑统治着财富生产和分配的逻辑。
A正确B错误3、从组织的政治学角度来看,组织并非和谐的整体,相反,组织的内部充满了利益冲突,处理这些不协调的关系是社会组织存续无法回避的问题。
A正确B错误4、越是成熟的社会制度,越不能容忍社会的变迁,尽管社会变迁是必然的。
A正确B错误5、过度社会化可能会带来群体成员的高度一致性,这不利于群体的发展。
A正确B错误6、二元经济是国家经济不发达的表现。
A正确B错误7、宗教活动不是社会学的研究领域。
A正确B错误8、霍曼斯的交换理论具有行为主义的特点。
()A正确B错误9、劳动就业就是将劳动能力同生产资料相结合创造社会财富的活动。
A正确B错误10、现代化不仅会带来便利、提升生活质量、也会带来风险挑战,可以说现代化是一个功过并存的过程。
A正确B错误11、一个人在单位是领导,下班回家时是丈夫、父亲,周末跟摄影爱好者一起外出采风时是兴趣团体成员,这种一人承担多种社会角色的现象称作()。
A角色混淆B复式角色C角色冲突D角色失败12、我国改革推进中的国企改制,引入社会资本,自负盈亏,属于社会变迁中的哪种类型?A渐进变迁B剧烈变迁C整体变迁D局部变迁13、城市和农村这两类人们生存的空间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一寸关系叫做城乡关系,从历史发展角度看,城乡关系经历了()——()——()的发展过程。
①城乡对立②城乡差别③城乡融合A①②③B②①③C②③①D③①②14、人的社会性的增强需要压抑人的生物机体并降低人的生物机能,以便于在参与群体生活和社会生活时,用社会规范指导自己的行动,实现与他人的合作。
A正确B错误15、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和健康发展必须关注()群体的稳定性及其规模的进一步扩大的问题。
2023社会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2023社会学概论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6192778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d4.png)
2023社会学概论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社会学研究的核心是社会行为和()。
A. 社会结构B. 社会变迁C. 社会制度D. 社会问题2. 社会化的主要功能是()。
A. 维持社会稳定B. 促进个体发展C. 形成社会规范D. 传承文化3. 社会分层的依据不包括()。
A. 经济地位B. 政治地位C. 宗教信仰D. 教育水平4. 社会资本理论是由哪位社会学家提出的?()A. 马克思B. 韦伯C. 杜尔凯姆D. 布迪厄5. 社会运动的三个基本要素包括()。
A. 目标、行动、组织B. 情感、行动、组织C. 目标、情感、组织D. 目标、行动、情感6. 社会控制的目的是()。
A. 维护社会秩序B. 促进社会公正C. 保障社会安全D. 所有上述选项7. 社会研究方法中的定量研究方法包括()。
A. 观察法B. 实验法C. 调查法D. 所有上述选项8. 社会角色的分类不包括()。
A. 规定角色B. 自我角色C. 期望角色D. 非期望角色9. 社会结构的功能主义理论是由哪位学者提出的?()A. 帕森斯B. 马克思C. 韦伯D. 杜尔凯姆10. 社会问题的特征不包括()。
A. 社会性B. 普遍性C. 争议性D. 个体性答案:1-5 DABCD6-10 DCBD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1. 社会群体的类型包括()。
A. 初级群体B. 次级群体C. 家庭群体D. 职业群体12. 社会化过程中的个体发展阶段包括()。
A. 婴儿期B. 儿童期C. 青春期D. 成年期13. 社会制度的类型包括()。
A. 政治制度B. 经济制度C. 教育制度D. 宗教制度14. 社会变迁的类型包括()。
A. 进化B. 革命C. 社会运动D. 社会改革15. 社会研究中的伦理问题包括()。
A. 保护隐私B. 知情同意C. 避免偏见D. 公正性答案:11. ABCD12. ABCD13. ABCD14. ABD15. ABC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6. 简述社会学的功能主义理论的主要观点。
2023年新版广播电视大学行政管理社会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2023年新版广播电视大学行政管理社会学概论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7194818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95.png)
广播电视大学行政管理2023.06.02最新答案《社会学概论》第二套题一、单项选择(1/32)、“不同的社会成员或社会团队为了各自获得同一目的而进行的互相作用方式”指() (2分)▪A、顺应▪B、冲突▪C、合作▪D、竞争(2/32)、“得到支持和友爱”属于哪种需要。
() (2分)▪A、自我实现的▪B、安全的▪C、自尊的▪D、归属与爱的(3/32)、从六七岁到十一二岁是儿童思维发展的哪个阶段() (2分)▪A、前运算▪B、形式运算▪C、感知运算▪D、具体运算(4/32)、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需要重新走进课堂,拿起书本,这种现象是() (2分)▪A、继续社会化▪B、再社会化▪C、重新社会化▪D、特殊社会化(5/32)、人类学习和积累知识的能力是优于其他动物的,因素是()。
(2分)▪A、人有较强的学习能力▪B、人有较长依赖生活期▪C、人能进行思维活动▪D、人有语言能力(6/32)、“人生在世,吃喝二字”的人生观是哪种人生观() (2分)▪A、乐观主义▪B、享受主义▪C、悲观主义▪D、权力主义(7/32)、需要层次论是谁初次提出的。
() (2分)▪A、马斯洛▪B、弗洛伊德▪C、米德▪D、莱格(8/32)、一个人的个性形成和发展,既受自身生理和心理条件的制约,更受()的制约。
(2分)▪A、内部条件▪B、社会关系▪C、外部环境▪D、自然环境(9/32)、中国社会学的起始人是()。
(2分)▪A、陈千秋▪B、严复▪C、梁启操▪D、康有为(10/32)、()翻译斯宾塞的《社会学的原理》定名为《群学肄言》。
(2分)▪A、严复▪B、康有为▪C、费孝通▪D、吴文藻(11/32)、()被公认为开创社会学的鼻祖。
(2分)▪A、严复▪B、韦伯▪C、孔德▪D、迪尔凯姆(12/32)、“镜中自我”是谁提出来的。
() (2分)▪A、托马斯▪B、米德▪C、布卢默▪D、库利(13/32)、“工作安定”属于哪种需要。
() (2分)▪A、自尊的▪B、生理的▪C、归属的与爱的▪D、安全的(14/32)、人类社会与动物社会的本质区别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什么是社会学
0.联系实际谈谈社会学的想象力?
答:社会学的想象力是一种心智的品质,这种品质可以帮助人们增进理性,从而使他们看清世事。
因此,具有社会学想象力的人能够看清更广阔的社会历史舞台,发现现代社会的构架,通过这种想象力,个体性的焦虑不安就被体现为明确的社会困扰,公章不在漠然,而是参与到这样的公共论题中。
社会学的想象力能够使我们关注有限的个人经验和更广阔的的社会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例如当社会走向工业化时,农民就自然转变为城市工人,不管他们愿意与否,当民族遭受战争蹂躏时,人民就会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经济萧条时期,大批工人失业,不管曾经他们的工作效率多高。
对此,任何人的力量都是无能为力的。
社会学的想象力能使我们摆脱狭隘的个人观点,在思想上更清楚地认识个人活动同社会实践之间的关系。
1.什么是社会学?如何正确把握?
答:社会学是从变动的社会系统的整体出发,研究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发展规律,是通过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来研究社会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和发展规律的一门综合性的具体社会科学。
正确把握社会学的定义,需要理解社会学的特点,研究对象,社会学的作用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社会,社会行为,社会关系
社会学的特点是整体性,综合性,现实性,具体性,动态性。
社会学的作用有:
1.描述功能:就是客观的、完整的搜集、整理和记录事物发展的具体过程与现状资料,真实的再现社会生活图景。
2.解释功能:弄清社会事实发生发展的主客观原因,从因果联系上对事物的现象和过程作出明确的理论说明,但因果联系不等于简单的决定论。
3.预测功能: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已知因素,运用现有知识、经验和科学方法去预计和推测事物今后可能的发展趋势。
4.规范功能:确定预定社会目标、达到预定目标而采取的行动手段,以及对社会目标、行动与手段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评价的过程。
3.社会学研究有什么实际意义和功能?
答:1.描述功能:就是客观的、完整的搜集、整理和记录事物发展的具体过程与现状资料,真实的再现社会生活图景。
2.解释功能:弄清社会事实发生发展的主客观原因,从因果联系上对事物的现象和过程作出明确的理论说明,但因果联系不等于简单的决定论。
3.预测功能: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已知因素,运用现有知识、经验和科学方法去预计和推测事物今后可能的发展趋势。
4.规范功能:确定预定社会目标、达到预定目标而采取的行动手段,以及对社会目标、行动与手段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评价的过程。
第三章社会
1.简析“社会”的概念。
答:社会由人群组成,它是人们相互交往、相互作用的产物,它是以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们的有机总体,是人类生活的共同体。
2.怎样理解社会的功能?
答:1.整合功能:将无数个单个的个人组织起来,形成合力。
并调整种种矛盾,冲突,维护统一的局面。
2.交流功能:创造了人类交往的工具,提供人类交往的场所,规范人类交往的行为。
3.导向功能:提供一整套行为规范,用以维持正常的社会秩序,规范人类交往的行为。
4.继承和发展功能:是人类文化得以积累和发展。
3.如何解析社会结构这一概念?
答:社会结构的定义是:一个群体或一个社会各种要素相结合相互关联的方式。
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结构的观点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社会结构是指社会各个基本活动领域,包括政治领域,经济领域,文化领域和社会生活领域之间相互联系的一般状态。
狭义的社会结构是指由社会分化产生的各主要的社会地位群体之间的互相联系的基本状态。
结构功能主义把社会看作是各个行为行动者相互作用的体系,主张对这一体系从静态和过程两个角度进行研究。
微观结构主义认为社会结构对社会的过程不起决定性的影响。
宏观结构主义理论认为社会结构具有客观性质,独立于文化范畴,同时,他不主张像微观结构主义那样,在人际互动的微观层次上阐释社会结构概念。
个人主义认为社会关系结构是思想深层结构的表层显现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