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学概论试题和答案
自考社会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自考社会学概论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ded9d78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fa.png)
自考社会学概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社会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A. 社会现象B. 社会问题C. 社会结构D. 社会行为答案:C2. 社会化过程的目的是:A. 学习社会规范B. 形成个人身份C. 适应社会环境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3. 社会结构的功能主义理论是由哪位社会学家提出的?A. 马克思B. 韦伯C. 杜尔凯姆D. 斯宾塞答案:C4. 社会分层的主要形式包括:A. 经济分层B. 政治分层C. 文化分层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5. 社会资本是指:A. 社会关系网络B. 社会资源C. 社会影响力D. 社会信任答案:A6. 社会运动通常是由以下哪种因素驱动的?A. 经济利益B. 政治权力C. 社会不公D. 个人情感答案:C7. 社会控制的目的是:A. 维持社会秩序B. 促进社会和谐C. 保护社会成员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8. 社会变迁的主要动力是:A. 技术进步B. 文化传播C. 人口流动D. 社会冲突答案:A9. 社会问题的解决通常需要:A. 政府干预B. 社会参与C. 法律规范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10. 社会研究方法中,定性研究的特点是什么?A. 强调量化数据B. 强调深入理解C. 强调统计分析D. 强调实验控制答案:B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社会化过程的重要性。
社会化是个体学习成为社会成员的过程,它帮助个体理解社会规范、价值观和行为模式,从而能够适应并参与社会生活。
社会化对个体的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以及社会稳定都至关重要。
2. 解释社会资本的概念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社会资本指的是个体或群体通过社会网络、社会信任和规范等社会关系所获得的资源和优势。
它能够促进信息流通、增强社会凝聚力、降低交易成本,并有助于解决集体行动问题。
3. 描述社会问题的特征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社会问题通常具有普遍性、复杂性和持续性,它们对社会的影响包括资源分配不均、社会不公、社会冲突等。
全国自考《社会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全国自考《社会学概论》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5690c79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26.png)
全国自考《社会学概论》试题及答案-卷面总分:100分答题时间:80分钟试卷题量:47题一、单选题(共30题,共30分)1.塔尔科特·帕森斯的代表着作是()。
A.《社会行动的结构》B.《社会理论与社会结构》C.《冲突的社会功能》D.《工业社会的阶级和阶级矛盾》正确答案:A您的答案:本题解析:暂无解析2.符号互动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布劳B.霍曼斯C.阿多诺D.戈夫曼正确答案:D您的答案:本题解析:暂无解析3.安东尼·吉登斯的代表着作是()。
A.《实践理论大纲》B.《合法行危机》C.《第三条道路》D.《词与物》正确答案:C您的答案:本题解析:暂无解析4.翻译出版了日本女子大学社会学教授岸本能武太的《社会学》的学者是()。
A.梁启超B.康有为C.严复D.章太炎正确答案:D您的答案:本题解析:暂无解析5.社会学在教育方面的功能表现在()。
A.帮助人们自觉地完成社会化B.建立规范D.社会批评正确答案:A您的答案:本题解析:暂无解析6.在社会学研究的分析类型中,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归纳、分类、比较,进而对某个或某类现象的性质和特征作出概括的一种分析方法是()。
A.定量分析B.人文分析C.定性分析D.实证分析正确答案:C您的答案:本题解析:暂无解析7.现在广泛采用的统计性软件包中,统计分析系统简称为()。
A.SARB.SASC.SPSSD.SRS正确答案:B您的答案:本题解析:暂无解析8.在社会领域不断建立和完善各种能够合理配置资源和机会的社会体制和运行机制被称作()。
A.社会建设B.社会建构C.社会管理D.社会治理正确答案:A您的答案:本题解析:暂无解析9.功能上互相整合的一组文化特质,它们结合起来共同发挥一项功能,以满足人的某种需要,这些文化特质组成一个()。
A.文化模式B.文化元素C.文化系统D.文化集丛正确答案:D您的答案:本题解析:10.系统的社会学功能分析推理方法的创建者是法国社会学家()。
《社会学概论》综合习题二及参考答案
![《社会学概论》综合习题二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7a949f3ec3a87c24128c41f.png)
《社会学概论》综合习题二及参考答案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社会化的内容可以概括为()、()、()、()和()五个方面。
2、从生命周期的角度看,在现代社会中,人的社会化过程一般被划分为()、()、()、()四个阶段。
3、()是处于某一社会位置上的人实践其所应遵循的角色规范的情况,而实际上表现出来的角色。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广义的社会化2、社会角色3、角色领悟4、社会互动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简述社会化的社会主体。
2、简述角色失调的原因。
3、简述角色失调的解决方法。
4、简述社会互动的类型四、论述题(共20分)1、试述符号互动理论。
参考答案: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社会化的内容可以概括为(技能社会化)、(政治社会化)、(道德社会化)、(行为社会化)和(性别角色社会化)五个方面。
2、从生命周期的角度看,在现代社会中,人的社会化过程一般被划分为(儿童期)、(青年期)、(成年期)、(老年期)四个阶段。
3、(实际角色)是处于某一社会位置上的人实践其所应遵循的角色规范的情况,而实际上表现出来的角色。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广义的社会化既包括童年期的社会化,也包括个体成年后的社会化过程,是一个内化社会价值标准、学习角色技能、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是一个贯穿人生始终的过程。
2、社会角色:综合地说,社会角色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与人们在社会关系体系中所处的地位相一致、社会所期望的一套行为模式。
3、角色领悟:是指个体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对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的认识、态度和情感的总和。
4、社会互动:群体活动和社会过程是以互为条件和结果的社会行动为基础的。
这种相互影响的社会行动可以简称为社会互动。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简述社会化的社会主体。
(一)家庭(二)学校(三)同龄群体(四)工作单位(五)大众传播媒介2、简述角色失调的原因。
(一)角色准备不足(二)多重群体的社会化(三)角色人格与自然人格的冲突(四)边际人的角色冲突3、简述角色失调的解决方法。
全国社会学自考第11、12章历年考题
![全国社会学自考第11、12章历年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2511131616fc700abb68fc45.png)
11.全国2006年7月社会学概论试题
பைடு நூலகம்
27.某学校为了促使学生努力学习,建立奖学金、跳级等激励机制来 奖励学生,这一社会控制形式属于( ) A.积极性控制B.消极性控制C.内在控制D.非制度化控制 28.吴某原是一名返城知青,后进厂当了工人,现又下岗在家,现在 自己开了一家饭馆,收入颇丰。吴某完成的社会流动是( ) A.代际流动B.垂直流动C.水平流动D.结构流动 29.以血统、血缘和职业为标准,将社会成员划分为不同群体或社会 集团的是 A.种族B.等级C.种姓D.阶层 30.为了追求社会鼓励的目标,采用了不被社会认可的手段,甚至是 违法的手段,这种偏差行为称之为( ) A.形式主义B.退缩主义C.创新D.反叛
1.2011年7月自学考试社会学概论试题
A 24.美国社会学家布劳和邓肯提出了一个美国社会中的 ( B ) A.社会流动模式 B.地位获得模式 C.社会分层模式 D.社会阶级模式 25.个人行为嗜好因不被社会所认可而表现出来的偏差行为,被称为 ( ) A.偏差行动B.偏差心理C.偏差习惯D.偏差文化 26.假定有些人天生就是不守规矩的人,在这一假定基础上形成的关 C 于偏差行为的解释是( B ) A.生理学解释B.生物学解释C.心理学解释D.社会学解释
3.全国2010年7月自学考试社会学概论
4.全国2010年4月自学考试社会学概论试题 22.韦伯主张从三项标准来进行社会分层,即( ) A A.经济、政治和社会 B.经济、政治和教育 C.经济、政治和文化 D.政治、文化和教育 C 23.美国社会学家特纳提出了两种形式的社会流动,即( ) A.结构流动和自由流动 B.垂直流动和水平流动 C.竞争式流动和赞助式流动 D.代内流动和代际流动 D 24.违反有关维护社会治安和公共秩序的规章条例的行为是( ) A.违例行为 B.违法行为C.违规行为 D.违章行为 B 25.在失范理论中,既放弃了社会鼓励的目标,也抛弃了社会认可的 手段,这种适应方式被称为( ) A.形式主义B.退缩主义C.反叛D.革新 C 26.按照一整套条文规定,有某种组织体系加以推行的一种社会控制 形式是( ) BCDE A.宏观控制B.外部控制C.制度化控制D.内在控制 35.社会控制的方式有( ) A.精神控制B.法律控制C.道德控制D.习俗控制E.宗教控制
201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社会学概论试题和答案
![201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社会学概论试题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5408759767f5acfa1c7cd6b.png)
全国201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学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0034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孔德编写的社会学著作是(A)A.《实证哲学教程》B.《实证社会学教程》C.《实证科学教程》D.《实证社会科学教程》2.社会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过程中,恢复重建时期开始于(B)A.1976年B.1979年C.1985年D.1989年3.齐美尔认为,社会学这门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是(C)A.社会结构B.社会行为韦伯C.个人与社会的关系D.社会事实涂尔干4.在社会学的功能中,教育功能表现在(D)A.提供模式B.反馈信息C.社会批评D.帮助人们合理选择5.R·达伦多夫提出的冲突理论是(C)A.功能冲突论科赛B.阶级斗争理论C.辩证冲突论D.结构冲突论6.社会唯名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A)A.韦伯B.阿奎C.涂尔干唯实论D.恩格斯7.组成文化的最小单位是(B)A.文化集丛B.文化特质C.文化模式D.文化结构8.历代相沿积久而成的被人们普遍遵守的行为模式是(D)A.宗教B.法律C.道德D.习俗浙00034# 社会学概论试卷第1页共7页9.人们学习并获得维持生存状态和改善生活质量的本领的过程是(A)A.生活技能社会化B.行为社会化C.角色社会化D.政治社会化10.马克思主义为人的社会化提出的最高目标是(C)A.人的品质发展B.人的政治发展C.人的全面发展D.人的社会发展11.按照戈夫曼的拟剧论的观点,社会互动的最重要特征是(D)P124A.前台B.后台C.道具D.印象管理12.霍尔认为,比较正式的场合保持的距离是(C)A.亲密距离B.个人距离C.社会距离D.公众距离13.以个人和社会网络连接的紧密程度不同来区分,社会网络可以分为(A)A.稳固形态和松散形态B.互利形态和互补形态获得的利益C.封闭形态和开放形态难易程度D.过程形态和结果形态14.初级群体和次级群体的区分标准是(B)P144A.成员对群体的心理归属内和外B.成员的互动关系特征C.群体的关系结构和组织功能正式和非正式D.群体的规模大和小15.只有一代未婚青少年与祖(外祖)父母组成的家庭,被称为(B)A.单亲家庭B.断代家庭C.单身家庭D.残缺家庭16.组织用各种规章制度和奖惩手段约束组织成员的行为,以保证组织的决策和指令能够有效地贯彻执行,维护组织的各项秩序,这是指(C)A.组织决策B.组织沟通C.组织控制D.组织冲突17.属于组织行为理论代表人物的是(C)P152A.梅约人际关系B.泰罗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C.巴纳德和麦克雷戈D.摩尔斯权变理论洛斯奇18.介于国家和市场之间的组织,一般统称为(C)A.公共部门B.私人部门浙00034# 社会学概论试卷第2页共7页C.第三部门D.第四部门19.社会用以限制、调解或促进人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行为的社会规范体系是(D) A.家庭制度B.政治制度C.思想文化制度D.经济制度20.属于政治制度主要功能的是(B)A.社会选择B.规范社会秩序C.实现社会化D.文化传承21.在社区研究中,社区全貌研究的代表性学者是(A)P178A.林德夫妇B.滕尼斯类型学研究C.库利D.伯杰斯22.农民是我国改革以来分化最明显的社会群体,我国农民大体上可以分为(D) A.8个阶层B.9个阶层C.10个阶层D.12个阶层23.一个人一生中特别是其工作生涯里社会地位的变化是(A) P220A.代内流动B.自由流动体制的变化C.垂直流动D.竞争式流动24.个人地位获得模式的提出者是美国社会学家(C)A.索罗金B.伦斯基C.布劳和邓肯D.霍曼斯和布劳25.在默顿的目标-手段适应方式类型中,为了追求社会鼓励的目标,采用了不被社会认可的手段,甚至是违法的手段,这种方式是(B)A.形式主义B.创新者C.退缩主义D.反叛26.行为者个人将社会规范内化为自己持有的观念,从而自觉地按照社会规范的要求来约束自己的社会行为,这种控制形式是(C)A.微观控制B.非制度化控制C.内在控制D.积极性控制27.社会问题最有效的解决方法是尽快建立社会规范和秩序,重建社会的均衡体系,这种对社会问题的解释是(B)P243A.社会病理学B.社会解组理论浙00034# 社会学概论试卷第3页共7页C.价值冲突理论D.社会建构理论28.与地区冲突、核武器扩散、毒品走私一起并称为“国际社会四大恶”的是(A) A.恐怖主义B.腐败C.家庭暴力D.自然灾害29.在社会预警系统中,及时了解、分析社情、民意,为决策部门提供情况和建议的是(A)A.调查研究机构B.监测系统C.社会干预中心D.社会支持网30.按照社会变迁的人为参与和控制程度,社会变迁可以分为(D)A.社会进化与社会倒退B.社会改革与社会革命C.整体变迁与局部变迁D.自发变迁与有计划变迁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社会学概论综合练习及答案
![社会学概论综合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a76f1fcfab069dc5022011b.png)
《社会学概论》综合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社会”一词源于( A )。
A 中国B 美国C 英国D 德国2、人类社会与动物社会的本质区别是( C )。
A 语言B 思维C 劳动D 直立行走3、孔德在哪部著作中第一次提出了“社会学”这个新名词。
( C )A 《社会学研究》B 《社会学原理》C 《实践哲学教程》D 《社会学方法的规则》4、中国社会学的起始人是( B )。
A 严复B 康有为C 梁启超D 陈千秋5、文化是指( D )。
A 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B 人类学到的科学知识C 人类遵循的行为规范D 人类创造的所有财富6、需要层次论是谁初次提出的?( D )A 弗洛伊德B 莱格C 米德D 马斯洛7、“工作安定”属于哪种需要。
( B )A 生理的B 安全的C 归属的D 自尊的8、“镜中自我”是谁提出来的。
( B )A 米德B 库利C 布卢默D 托马斯9、以下哪种活动属于社会交往。
( A )A 朋友谈心B 观众看电影C 顾客的摩肩接踵D 乘客之间的前拥后挤10、根据交往的( C ),可以将社会交往划分为竞争、合作、冲突和顺应。
A 主体B 形式C 性质D 方式11、“不同的社会成员或社会团体为了各自获得同一目标而进行的相互作用方式”指( B )。
A 冲突B 竞争C 合作D 顺应12、符号相互作用论的开创者是( D )。
A 库利B 林顿C 托马斯D 米德13、一位教师与学生、校长、图书馆员、校医院人员等人建立不同的角色关系叫做( B )。
A 复式角色B 角色丛C 实际角色D 自致角色14、一个人同时担当了几种角色,对个人的期待发生了矛盾而难以协调,这种现象称为( B )。
A 角色扮演B 角色冲突C 角色中断D 角色失败15、以下哪一种活动不是集体行为( C )。
A 赶时髦B 抢购C 春游D 球迷闹事16、“人生在世,吃穿二字”的人生观是哪种人生观( A )。
A 享乐主义B 权力主义C 悲观主义D 乐观主义17、从六、七岁到十一二岁是儿童思维发展的哪个阶段( B )。
全国2011年7月自考真题社会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全国2011年7月自考真题社会学概论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824cbd6f8c75fbfc77db274.png)
全国2011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学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0034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3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世界上第一个社会学系在( D ) 1-14纽约大学 B.牛津大学 C.哥伦比亚大学D.芝加哥大学2.1928 年 10 月上海和南京等地的社会学教授在上海成立( C ) 1-19 中国社会学社 B.西南社会学会C.东南社会学会 D.中国社会学会社会唯实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D ) 3-56韦伯 B.马克思 C.布劳D.涂尔干结合关系可以表现为( A ) 3-64强制关系 B.反感关系 C.竞争关系 D.斗争关系表现在劳动者身上的以劳动者数量和质量表示的资源,被称为( B ) 3-67人口资源B.人力资源 C.人际资源 D.劳动资源功能上互相整合的一组文化特质,它们结合起来共同发挥一项功能,以满足人的某种需要,这些文化特质就组成一个( C ) 4-85文化特性 B.文化功能C.文化集丛 D.文化模式一种文化接受或吸收另一种文化的某些文化元素或文化丛,融入本文化的过程,被称为( D ) 4-97A.文化排斥B.文化融合C.文化传播D.文化采借在冲突理论中,达伦多夫提出的理论被称为( B ) 2-48阶级斗争理论B.辩证冲突论 C.功能冲突论 D.结构冲突论9.人们按照通行的社会行为规范模塑自身行为的过程,被称为( A ) 5-111行为社会化 B.规范社会化 C.角色社会化 D.价值社会化使个人改变以前的知识结构、价值标准和行为模式,建立起新的、符合社会要求和新的形势需要的知识结构、价值标准和行为模式的过程,被称为( C ) 5-114正向社会化 B.反社会化C.再社会化 D.继续社会化实现知识内化与积累,达到社会化目标的根本途径是( B ) 5-121社会观察B.社会实践 C.社会规范 D.社会活动常人方法学的创始人是( D ) 6-134戈夫曼 B.米德 C.库利D.加芬克尔家庭、邻里、伙伴群体都属于( A ) 7-159初级群体 B.次级群体 C.参照群体 D.正式群体由父母和多对已婚子女以及孙(外孙)子女组成的家庭,被称为( C ) 7-164核心家庭 B.主干家庭 C.联合家庭 D.完全家庭利益群体的核心关系是( C ) 7-169群体关系 B.群体规模C.利益关系 D.群体成员交往人是组织中最重要的因素,人不是简单的生产工具,而是具有复杂的个性和多方面的需求,这种观点来自于( B ) 8-184科学管理理论 B.人际关系理论 C.权变理论 D.组织行为理论在社会制度的构成要素中,制度的灵魂是( D ) 9-203规范要素 B.组织要素 C.设备要素D.价值要素教育科学制度属于( A ) 9-208派生制度 B.从属制度 C.本源制度 D.自发制度规范社会秩序和管理公共事务这两个方面的功能集中体现于( B ) 9-213教育制度B.政治制度 C.宗教制度 D.经济制度进入 20 世纪之后,社区研究的一个重大发展,就是开拓了对当代社会的城市社区的研究,其中最著名的学派就是( A ) 10-229芝加哥学派 B.牛津学派 C.冲突学派 D.功能学派以从事各种非农业生产为谋生手段的具有一定规模的人口所构成的异质性较高的地域性生活共同体,被称为( C ) 10-233非农社区 B.集镇社区C.城市社区D.小城镇社区发展这一概念由联合国倡导并在世界范围内推广是在( D ) 10-240一战以前 B.一战以后 C.二战以前D.二战以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阶层结构大体分为( A ) 11-265A.16 个阶层B.17 个阶层C.18 个阶层D.20 个阶层美国社会学家布劳和邓肯提出了一个美国社会中的( B ) 11-272社会流动模式B.地位获得模式 C.社会分层模式 D.社会阶级模式因不被社会所认可而表现出来的偏差行为,被称为( C ) 12-280偏差行动 B.偏差心理 C.偏差习惯 D.偏差文化假定有些人天生就是不守规矩的人,在这一假定基础上形成的关于偏差行为的解释是( A ) 12-284生理学解释 B.生物学解释 C.心理学解释 D.社会学解释把违反道德期望的人和事物视为“病态的” ,也就是社会问题,这种观点是( A ) 13-304社会病理学B.社会解组理论 C.价值冲突理论 D.社会建构理论不正当地利用政府和公众所赋予的权利和权威来为个人或个人所效忠的某个集团谋取利益,这被称为( C ) 13-307贿赂 B.不当得利C.腐败 D.恐怖主义要认识到社会问题的长期存在和反复性,要有持久战的意志和毅力,这是社会问题防治的( C ) 13-323全球性思想 B.全局性思想C.长期性思想D.整体性思想30.就全球化的发展进程看,从 15 世纪末期到 18 世纪中期属于( B ) 14-346A.增强阶段B.萌芽阶段C.开始阶段D.起飞阶段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4月社会学概论自考试题(1)
![4月社会学概论自考试题(1)](https://img.taocdn.com/s3/m/95873b4fa0116c175e0e481a.png)
2011年4月社会学概论自考试题2011年4月(全国)社会学概论自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明确指出:“社会学是指这样一门学科,即它以解释的方式来理解社会行动”的学者是A.马克思B.孔德C.斯宾塞D.韦伯2.“后工业社会论”提出,处于主导地位的是A.科学技术B.理论知识C.信息技术D.专业与技术人员3.社会同生物一样也是一个有机体,但社会不是简单的有机体而是“超有机体”,持这种观点的社会学者是A.斯宾塞B.涂尔干C.韦伯D.孔德4.我国把“国民经济发展计划”改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时间是A.1982年B.1983年C.1981年D.1984年5.在美国社会学发展史上,对世界社会学发展最具影响力的,首推A.哥伦比亚学派B.芝加哥学派C.哈佛学派D.牛津学派6.社会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后,始终是以社会调查研究所取得的经验知识作为学科发展基础的,这是社会学的A.整体性特征B.综合性特征C.实证性特征D.应用性特征7.个人地位获得模式强调对获得新职业具有重要意义的因素是A.父亲的职业B.本人第一个职业C.现职业D.本人受教育水平8.两种文化之间互相沟通、采借、冲突与融合的过程,被称为A.文化交流B.文化濡化C.文化交往D.文化比较9.各种文化集丛不是散漫的、孤立的,它们在功能上互相联系、互相依存而构成一个特殊的文化整体,这个文化整体就是A.文化特性B.文化模式C.文化结构D.文化特质10.“吃饭不是文化,吃什么、怎样吃才是文化”,指的是文化的A.创造性B.习得性C.共享性D.累积性11.不同群体针对稀有资源的斗争称A.合作B.交换C.竞争D.冲突12.历代相沿积久而成的被人们普遍遵守的行为模式,是A.习俗B.道德C.法律D.宗教13.相距365厘米以上的距离,是A.亲密距离B.个人距离C.社会距离D.公众距离14.职业学校教育属于A.基本社会化B.再社会化C.重新社会化D.反向社会化15.初级群体的规模一般在A.0—10人B.0—20人C.0—30人D.0—40人16.被视为克服“市场失灵”最有效机制的社会组织是A.股份制公司B.公共部门C.政府D.第三部门17.第三部门组织与私人组织的最根本的区别在于A.利润最大化B.非营利性C.提供公共物品D.有组织性18.教育制度的潜功能表现之一是A.社会化B.缩小收入差距C.文凭功能D.社会选择19.城市化的基本动力是A.工业化B.经济发展C.农业发展D.服务业发展20.属于人群类别的是A.消费者协会B.看热闹的人群C.工会组织的旅游团D.训练的军队士兵21.社区的首要功能是A.社会化B.社会保障C.社会控制D.经济生活22.认为社会分层是社会不平等的体现,是社会运行过程的需要,这是社会分层理论流派中的A.进化论B.冲突论C.功能论D.交换论23.“组织平衡理论”认为,组织的存在和成功取决于两个因素之间的平衡关系,即A.组织目标与成员需要B.组织与环境C.组织成员的贡献与满足D.组织制度与社会文化24.社会制度起源于A.民俗民德B.立法的制度C.人类的需要D.统治者的需要25.拒绝社会提供的目标,但仍然以符合社会规范的手段行事,这种偏差行为是A.形式主义B.退缩主义C.创新D.反叛26.城市有别于乡村的根本特征是A.工业化水平高B.精神生活丰富C.人口集中度高D.全面的有机组合27.李某原是某机械厂厂长,后调到同级的公司当经理,李某完成的社会流动是A.自由流动B.垂直流动C.水平流动D.代际流动28.“水不是文化,自来水才是文化”,指的是文化的A.创造性B.习得性C.共享性D.累积性29.亚国家组织或秘密团体对非战斗目标发起的有预谋、有政治目的的,通常故意影响视听的暴力行为,称之为A.暴乱B.暴动C.骚乱D.恐怖主义30.组织与初级群体最显著的区别是A.正式而比较明确的规定B.对其成员有明确的角色规定C.有一定的权威体系D.组织规模比较大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2011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学概论试题和答案
![2011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学概论试题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1e554d7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38.png)
全国 2011 年 4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学概论试题课程代码 :00034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 小题,每题 1 分,共 30 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切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项选择或未选均无分。
1.明确指出:“社会学是指这样一门学科,即它以解说的方式来理解社会行动”的学者是()A. 马克思C.斯宾塞B. 孔德研究社会的科学D.韦伯 P422.“后工业社会论”提出,处于主导地位的是(D)P267A. 科学技术C.信息技术信息社会论B. 理论知识D.专业与技术人员3.社会同生物同样也是一个有机体,但社会不是简单的有机体而是“超有机体”,持这类观点的社会学者是(A) P39A. 斯宾塞B. 涂尔干社会事实C.韦伯社会行动D.孔德4.我国把“公民经济发展计划”改为“公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时间是() A.1982年 B.1983年C.1981年D.1984年5.在美国社会学发展史上,对世界社会学发展最具影响力的,首推(B)A. 哥伦比亚学派B. 芝加哥学派C.哈佛学派D.牛津学派6.社会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后,一直是以社会检查研究所获得的经验知识作为学科发展基础的,这是社会学的(C) P60A. 整体性特点B. 综合性特点C.实证性特点D.应用性特点7.个人地位获取模式重申对获取新职业拥有重要意义的因素是(D)A. B.C.现职业D.自己受教育水平8.两种文化之间相互交流、采借、矛盾与交融的过程,被称为(A) P89 A. 文化交流 B. 文化濡化C.文化交往D.文化比较9.各样文化集丛不是涣散的、孤立的,它们在功能上相互联系、相互依存而构成一个特别的文化整体,这个文化整体就是()P87A. 文化特征C.文化构造B. 文化模式D.文化特质10.“吃饭不是文化,吃什么、如何吃才是文化”,指的是文化的(B) P86 A. 创建性C.共享性11.不一样集体针对罕有资源的斗争称A. 合作C.竞争(B. 习得性D.积累性) P117B. 互换D.矛盾12.历代相沿积久而成的被人们广泛恪守的行为模式,是(A) P87 A. 风俗 B. 道德C.法律D.宗教13.相距365 厘米以上的距离,是()P122A. 亲近距离C.社会距离B. 个人距离D.民众距离14.职业学校教育属于() P95预期社会化A. 基本社会化C.从头社会化B. 再社会化D.反向社会化15.初级集体的规模一般在()A.0—10 人C.0— 30 人B.0— 20 人D.0— 40 人16.被视为战胜“市场失灵”最有效体制的社会组织是() A. 股份制企业 B. 公共部门C.政府D.第三部门17.第三部门组织与个人组织的最根本的差别在于( B ) A. 收益最大化 B. 非营利性C.供给公共物件D.有组织性18.教育制度的潜功能表现之一是(B) P161 成立将来人际关系、减少就业压力、社会控制A. 社会化B. 减小收入差距C.文凭功能D.社会选择19.城市化的基本动力是() P191A. 工业化B. 经济发展C.农业发展D.服务业发展20.属于人群类其余是()P144A. 花费者协会B. 看喧闹的人群C.工会组织的旅行团D.训练的军队士兵21.社区的首要功能是()P176A. 社会化B. 社会保障C.社会控制D.经济生活22.以为社会分层是社会不一样等的表现,是社会运转过程的需要,这是社会分层理论派别中的 ()P214A. 进化论B. 矛盾论C.功能论D.互换论23.“组织均衡理论”以为,组织的存在和成功取决于两个因素之间的均衡关系,即()P152A. 组织目标与成员需要C.组织成员的贡献与知足B. 组织与环境D.组织制度与社会文化24.社会制度发源于()A. 风俗民德C.人类的需要B. 立法的制度D.统治者的需要25.拒绝社会供给的目标,但仍旧以切合社会规范的手段行事,这类误差行为是(A) A. 形式主义 B. 退却主义C.创新D.反叛26.城市有别于农村的根本特点是()P181A. 工业化水平高B. 精神生活丰富C.人口集中度高D.全面的有机组合27.李某原是某机械厂厂长,后调到同级的企业当经理,李某达成的社会流动是( C) A. 自由流动 B. 垂直流动C.水平流动D.代际流动28.“水不是文化,自来水才是文化”,指的是文化的 ( A )A. 创建性B. 习得性C.共享性D.积累性29.亚国家组织或奥密集体对非战斗目标倡始的有预谋、有政治目的的,往常成心影响视听的暴力行为,称之为 (D)A. 暴乱B. 暴乱C.动乱D.恐惧主义30.组织与初级集体最明显的差别是( A)A. 正式而比较明确的规定B. 对其成员有明确的角色规定C.有必定的威望系统D.组织规模比较大二、多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 5 小题,每题 2 分,共 10 分)在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起码有两个是切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社会学概论自学考试题及答案
![社会学概论自学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714014d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275c702.png)
社会学概论自学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 社会学是研究什么的学科?A. 个人行为B. 社会行为C. 社会现象D. 自然现象答案:C2. 社会结构是指什么?A. 社会中的个体B. 社会中的组织C. 社会中的规范D. 社会中的各种要素之间的关系答案:D3. 以下哪项不是社会化的功能?A. 社会整合B. 社会控制C. 社会变迁D. 社会稳定答案:C4. 社会分层的依据是什么?A. 个人能力B. 社会地位C. 个人财富D. 社会贡献答案:B5. 社会冲突理论主要关注什么?A. 社会和谐B. 社会秩序C. 社会不平等D. 社会整合答案:C6. 社会资本是指什么?A. 社会中的货币资本B. 社会关系网络C. 社会中的物力资本D. 社会中的人力资本答案:B7. 社会运动通常是由什么驱动的?A. 个人利益B. 社会不公C. 经济利益D. 政治利益答案:B8. 社会问题的特点是什么?A. 普遍性B. 严重性C. 争议性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9. 社会控制的目的是?A. 维护社会秩序B. 促进社会变革C. 增加社会不公D. 减少社会问题答案:A10. 社会化的主要场所是?A. 学校B. 家庭C. 工作场所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11. 简述社会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答案:社会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和文献研究法。
观察法是通过观察社会现象来收集数据;调查法是通过问卷或访谈来收集数据;实验法是在控制条件下研究变量之间的关系;文献研究法是通过分析已有的文献资料来获取信息。
12. 什么是社会化过程?答案:社会化过程是指个体从出生开始,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学习社会规范、价值观和行为模式,逐渐成为社会成员的过程。
13. 什么是社会结构?答案:社会结构是指社会中各种要素,如个人、群体、组织、制度等,按照一定的关系和模式组织起来的整体。
14. 什么是社会问题?答案:社会问题是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影响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问题,通常具有争议性、严重性和普遍性。
2011年自考社会学概论试题
![2011年自考社会学概论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667d8f47336c1eb91a375d16.png)
中国自考人()——700门自考课程永久免费、完整在线学习快快加入我们吧!全国2011年7月自学考试社会学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0034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世界上第一个社会学系在( )A.纽约大学B.牛津大学C.哥伦比亚大学D.芝加哥大学2.1928年10月上海和南京等地的社会学教授在上海成立( )A.中国社会学社B.西南社会学会C.东南社会学会D.中国社会学会3.社会唯实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韦伯B.马克思C.布劳D.涂尔干4.结合关系可以表现为( )A.强制关系B.反感关系C.竞争关系D.斗争关系5.表现在劳动者身上的以劳动者数量和质量表示的资源,被称为( )A.人口资源B.人力资源C.人际资源D.劳动资源6.功能上互相整合的一组文化特质,它们结合起来共同发挥一项功能,以满足人的某种需要,这些文化特质就组成一个( )A.文化特性B.文化功能C.文化集丛D.文化模式7.一种文化接受或吸收另一种文化的某些文化元素或文化丛,融入本文化的过程,被称为( ) A.文化排斥 B.文化融合C.文化传播D.文化采借8.在冲突理论中,达伦多夫提出的理论被称为( )A.阶级斗争理论B.辩证冲突论第 1 页C.功能冲突论D.结构冲突论9.人们按照通行的社会行为规范模塑自身行为的过程,被称为( )A.行为社会化B.规范社会化C.角色社会化D.价值社会化10.使个人改变以前的知识结构、价值标准和行为模式,建立起新的、符合社会要求和新的形势需要的知识结构、价值标准和行为模式的过程,被称为( )A.正向社会化B.反社会化C.再社会化D.继续社会化11.实现知识内化与积累,达到社会化目标的根本途径是( )A.社会观察B.社会实践C.社会规范D.社会活动12.常人方法学的创始人是( )A.戈夫曼B.米德C.库利D.加芬克尔13.家庭、邻里、伙伴群体都属于( )A.初级群体B.次级群体C.参照群体D.正式群体14.由父母和多对已婚子女以及孙(外孙)子女组成的家庭,被称为( )A.核心家庭B.主干家庭C.联合家庭D.完全家庭15.利益群体的核心关系是( )A.群体关系B.群体规模C.利益关系D.群体成员交往16.人是组织中最重要的因素,人不是简单的生产工具,而是具有复杂的个性和多方面的需求,这种观点来自于( )A.科学管理理论B.人际关系理论C.权变理论D.组织行为理论17.在社会制度的构成要素中,制度的灵魂是( )A.规范要素B.组织要素C.设备要素D.价值要素18.教育科学制度属于( )A.派生制度B.从属制度C.本源制度D.自发制度第 2 页19.规范社会秩序和管理公共事务这两个方面的功能集中体现于( )A.教育制度B.政治制度C.宗教制度D.经济制度20.进入20世纪之后,社区研究的一个重大发展,就是开拓了对当代社会的城市社区的研究,其中最著名的学派就是( )A.芝加哥学派B.牛津学派C.冲突学派D.功能学派21.以从事各种非农业生产为谋生手段的具有一定规模的人口所构成的异质性较高的地域性生活共同体,被称为( )A.非农社区B.集镇社区C.城市社区D.小城镇22.社区发展这一概念由联合国倡导并在世界范围内推广是在( )A.一战以前B.一战以后C.二战以前D.二战以后2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阶层结构大体分为( )A.16个阶层B.17个阶层C.18个阶层D.20个阶层24.美国社会学家布劳和邓肯提出了一个美国社会中的( )A.社会流动模式B.地位获得模式C.社会分层模式D.社会阶级模式25.个人行为嗜好因不被社会所认可而表现出来的偏差行为,被称为( )A.偏差行动B.偏差心理C.偏差习惯D.偏差文化26.假定有些人天生就是不守规矩的人,在这一假定基础上形成的关于偏差行为的解释是( ) A.生理学解释 B.生物学解释C.心理学解释D.社会学解释27.把违反道德期望的人和事物视为“病态的”,也就是社会问题,这种观点是( )A.社会病理学B.社会解组理论C.价值冲突理论D.社会建构理论28.不正当地利用政府和公众所赋予的权利和权威来为个人或个人所效忠的某个集团谋取利益,这被称为( )A.贿赂B.不当得利C.腐败D.恐怖主义第 3 页29.要认识到社会问题的长期存在和反复性,要有持久战的意志和毅力,这是社会问题防治的( )A.全球性思想B.全局性思想C.长期性思想D.整体性思想30.就全球化的发展进程看,从15世纪末期到18世纪中期属于( )A.增强阶段B.萌芽阶段C.开始阶段D.起飞阶段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社会学概论试题及答案自考
![社会学概论试题及答案自考](https://img.taocdn.com/s3/m/deaecf78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bc.png)
社会学概论试题及答案自考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社会学是研究什么的学科?A. 个人行为B. 社会行为C. 经济行为D. 政治行为答案:B2. 以下哪项不是社会学的主要研究方法?A. 调查研究B. 实验研究C. 历史比较研究D. 案例研究答案:B3. 社会结构指的是什么?A. 社会中的个体B. 社会中的组织C. 社会中的制度D. 社会中的各种要素的组合方式答案:D4. 社会化是指个体:A. 学习社会规范的过程B. 形成个人身份的过程C. 获得社会地位的过程D. 形成社会关系的过程答案:A5. 以下哪个概念不是由社会学家Émile Durkheim提出的?A. 社会事实B. 社会整合C. 集体意识D. 社会冲突答案:D6. 社会分层的主要功能是什么?A. 维持社会秩序B. 促进社会变革C. 消除社会不平等D. 增加社会多样性答案:A7. 社会资本是指:A. 社会中的经济资源B. 社会中的文化资源C. 社会中的人际关系网络D. 社会中的政治资源答案:C8. 以下哪个不是社会问题的特点?A. 普遍性B. 社会性C. 持续性D. 个体性答案:D9. 社会运动通常是由以下哪个因素推动的?A. 个人利益B. 社会不公C. 经济利益D. 政治利益答案:B10. 以下哪个理论不是社会学理论?A. 功能主义B. 冲突理论C. 符号互动论D. 进化论答案: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社会学研究的三个主要领域。
答案:社会学研究的三个主要领域包括社会结构、社会行为和社会变迁。
社会结构研究社会中各种要素的组合方式和关系;社会行为研究个体或群体在社会中的互动和行为模式;社会变迁研究社会结构和行为随时间的变化和发展。
2. 描述社会化的过程及其重要性。
答案:社会化是个体学习社会规范、价值观和行为模式的过程,它使个体能够适应社会生活并成为社会成员。
社会化的重要性在于它有助于维持社会秩序,传承文化,并使个体能够在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社会学概论试题与答案
![社会学概论试题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d39882f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bb.png)
社会学概论试题与答案社会学概论试题与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第一个提出“社会学”概念并创立社会学,被人们称为社会学之父的学者是(A)A.孔德B.斯宾塞C.涂尔干D.马克思2(涂尔干认为,社会学研究的特殊对象是(B)A.社会规范B.社会事实C.社会制度D.社会问题3(作为社会学学科恢复重建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一开始就提出要建立中国自己的社会学的学者是A.严复B.章太炎C.费孝通D.雷洁琼4(以问题表格形式向被调查者收集相关资料的一种定量研究方法是(A)A.问卷调查B.实地研究C.深度访谈D.定量分析5(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归纳、分类、比较,进而对某个或某类现象的性质和特征做出概括的一种法是(D)A.问卷调查B.实地研究C.定量方法D.定性方法6(人们在物质生产活动和社会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相互关系的总称是(C)A.生产关系B.交往关系C.社会关系D.群体关系7(某种文化元素随同社会交往而扩散,为其他社会所采借和吸收的过程是(A)A.文化传播B.文化采借C.文化杂交D.文化冲突8(交换理论认为人类的相互交往和社会联合是一种相互的交换过程。
其创立者是美国社会学家霍曼斯和(C)A.马克思B.雷克斯C.布劳D.帕森斯9(“生物人”通过社会文化教化,获得人的社会性,获得社会生活资格的过程是(A)A.基本社会化B.正向社会化C.重新社会化D.反向社会化10(个人改变以前的知识结构、价值标准和行为模式,建立起新的、符合社会要求和新的形势需要的知识结构、价值标准和行为模式的过程是(D)A.基本社会化B.正向社会化C.反向社会化D.重新社会化11(用表演和比喻来说明日常生活中人的互动的理论是(C)A.互动论B.交换论C.拟剧论D.理性选择论12(按照戈夫曼的观点,社会互动最重要的特征就是(B)A.个人选择B.印象管理C.自我坦白D.扮演角色13(相距122厘米至365厘米以B.个人距离 C.社会距离 D.公众距离14(在一定的规则下,行为者为了获得回报而行动,并获得回报的社会互动形式是(D)A.合作B.学习C.共享D.交换15(家庭、邻里、游戏伙伴等属于(A)A.初级群体B.次级群体C.正式群体D.同辈群体16(基金会、俱乐部、工会、商会、艺术团体、科研机构、宣传鼓动团体一般被称为(C)A.第一部门B.第二部门C.第三部门D.第四部门17(属于教育制度的潜功能的是(A)A.社会控制功能B.传播知识功能C.文凭功能D.社会选择功能18(最早提出社区这一概念的社会学家是(B)A.涂尔干B.滕尼斯C.齐美尔D.韦伯19(韦伯提出的进行社会分层的三项标准是(C)A.经济、政治和文化B.财富、权力和声望C.财富、权力和文化D.权力、社会和地位20(社会分层是社会不平等的体现,它之所以在各个时代、各个社会中普遍存在,是因为社会运行过程的需要。
自考社会学概论试题及答案(1)1
![自考社会学概论试题及答案(1)1](https://img.taocdn.com/s3/m/2360eac63968011ca2009143.png)
全国2009年4月自学考试社会学概论试卷课程代码:00034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1分,共3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项选择或未选均无分。
1.韦伯的主要著作有( C )1-11A.?社会静力学?B.?社会分工论?C.?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D.?宗教生活的根本形式?2.中国社会学者独立进行的社会调查始于1923年,是( B )1-19A.费孝通的江村调查B.陈达的民众生活费用调查C.毛泽东的农村阶级状况调查D.晏阳初、李景汉的河北定县调查3.社会学研究应该在答复“将会怎样〞的根底上,进一步答复“应该怎样〞的问题,这指的是社会学的( D )2-37A.描述性功能B.解释性功能C.预测性功能D.标准性功能4.社会唯名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 )3-56A.韦伯B.马克思C.布劳D.涂尔干5.社会学界常以外在的关联形式为标准,把社会关系分为( A )3-64A.结合关系与对立关系B.初级社会关系与次级社会关系C.血缘关系与地缘关系D.地缘关系与业缘关系6.在文化的结构中,一辆马车是( D )4-85A.文化特性B.文化模式C.文化集丛D.文化特质7.以善恶评价的方式来评价和调节人们行为的观念和标准,是人类自我完善的一种价值标准,这指的是( B )4-91A.习俗B.道德C.法律D.宗教8.在冲突理论中,刘易斯·科塞提出的理论被称为( C )2-48A.阶级斗争理论B.辩证冲突论C.功能冲突论D.结构冲突论9.个人逐渐学习和接受被现有政治制度采用和确定的政治信念、思想体系、社会制度和政治态度的过程,被称为( A )5-110A.政治社会化B.行为社会化C.思想社会化D.制度社会化10.成人教育这种过程属于( D )5-114A.再社会化B.根本社会化C.反社会化D.开展社会化11.最古老和最具普遍意义的合作形式是( B )6-139A.制度化的传统合作B.自发性合作C.指导性合作D.契约式合作12.以群体的关系结构和组织功能为标准,可以把群体分为( B )7-156A.内群体和外群体B.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C.成员群体和参照群体D.初级群体和次级群体13.由一对夫妇与父母和未婚子女聚居生活的家庭,被称为( A )7-163A.核心家庭B.主干家庭C.联合家庭D.完全家庭14.在组织管理的研究中,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D )8-184A.梅约B.巴纳德C.摩尔斯D.泰罗15.基金会属于( A )8-189A.第三部门B.第二部门C.公共部门D.私人部门16.私人部门的优势表达为( C )8-192A.组织优势B.结构优势C.效率优势D.市场优势17.社会制度的形成,有一种途径是自发形成,即( A )9-203A.民俗——民德——制度B.民德——民俗——制度C.民俗——法律——制度D.民德——法律——制度18.根源制度包括( B )9-208A.政治制度B.婚姻家庭制度C.教育科学制度D.思想文化制度19.教育制度的潜功能表达在( A )9-212A.缩小收入差距的功能B.传授知识与科学技术的功能C.实现社会化的功能D.文凭功能20.一般认为,社会学者对于社区的类型学研究始于德国社会学家( B )10-228 A.韦伯 B.滕尼斯C.林德D.伯杰斯21.帕累托的社会分层理论被称为( C )11-256A.文化发散论B.社会结构论C.精英阶级理论D.政治循环论22.在我国改革开放后的农村阶层结构中,20世纪60年代服从国家安排回乡的下放职工属于( B )11-265A.专业技术人员B.离退休人员阶层C.办事人员D.社会管理者23.根据美国社会学家特纳的分析,任命某人某项荣誉称号,属于( D )11-271A.结构性流动B.垂直流动C.代内流动D.赞助式流动24.以具体的行动或动作显示出来的偏差行为,被称为( C )12-280A.偏差习惯B.偏差心理C.偏差行动D.偏差文化25.一切违反既定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的行为,都被称为( A )12-281A.违规行为B.违例行为C.违章行为D.违法行为26.在失范理论中,不仅拒绝社会认可的目标和手段,而且试图从个人观念出发,以新的目标和手段来替代,这种适应方式被称为( B )12-288A.革新B.反叛C.形式主义D.退缩主义27.社会制度或社会政策失调诱发的社会问题,被称为( A )13-306A.结构性问题B.制度性问题C.标准性问题D.政治性问题28.自然灾害的特征是( D )13-317A.显在性、突发性和有限性B.显在性、突发性和无限性C.潜在性、突发性和无限性D.潜在性、突发性和有限性29.在社会预警系统中,对人们潜伏的心理和行为进行沟通、疏导、救助、防止偏差行为的发生,这种任务属于( A )13-324A.社会干预中心B.社会支持网C.调查研究机构D.监测系统30.对社会运行过程进行干预,对社会系统施加定向影响,这实质上是( B )14-335 A.社会改革 B.有方案的社会变迁C.自发变迁D.社会进步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2分,共10分)在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社会学概论试题及答案自考本科
![社会学概论试题及答案自考本科](https://img.taocdn.com/s3/m/160b5615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0f.png)
社会学概论试题及答案自考本科一、选择题1. 社会学是研究什么的学科?A. 个人行为B. 社会行为C. 物理现象D. 自然现象答案:B2. 社会学的创始人是?A. 马克思B. 韦伯C. 孔德D. 杜尔凯姆答案:C3. 下列哪一项不是社会学研究的主要方法?A. 观察法B. 调查法C. 实验法D. 统计分析法答案:C4. 社会结构是指什么?A. 社会成员的组织形式B. 社会成员的个人特征C. 社会成员的互动方式D. 社会成员的居住地答案:A5. 社会化过程是指什么?A. 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生理发展过程B. 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心理发展过程C. 个体学习社会规范和角色的过程D. 个体在社会中获得地位和角色的过程答案:C二、简答题1. 简述社会化的重要性。
答案:社会化是个体学习社会规范、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的过程,它对个体适应社会生活、形成社会角色和维护社会秩序具有重要作用。
2. 描述社会分层的基本概念。
答案:社会分层是指社会成员按照一定的标准(如财富、权力、声望等)被划分为不同的社会等级或阶层的现象。
三、论述题1. 论述现代社会中城市化的影响。
答案:城市化是人口从农村向城市集中的过程,它对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经济上,城市化促进了工业化和服务业的发展;社会上,它带来了人口结构和社会关系的变化;文化上,城市化加速了文化的交流与融合;环境上,城市化也带来了诸如污染、资源消耗等问题。
四、案例分析题1. 阅读以下案例:某城市在进行城市规划时,忽略了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需求,导致这部分人群居住条件恶劣。
请分析这一现象背后的社会问题,并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案。
答案:这一现象反映了城市化过程中的社会不平等和资源分配不均问题。
可能的解决方案包括:政府制定公平的住房政策,提供经济适用房;加强城市规划,确保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需求得到满足;通过社会服务和教育提高低收入群体的生活水平和就业能力。
结束语:通过本次社会学概论试题及答案的自考,希望考生能够对社会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实际应用有更深入的理解,同时也能够运用社会学的视角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
2011年4月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真题试卷及参考答案
![2011年4月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真题试卷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45265dc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16.png)
2011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370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A.理论品质B.理论基础C.理论核心D.理论内涵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问题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C.运动和静止的关系问题D.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问题3.下列观点中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是A.天地万物皆在吾心中B.存在就是被感知C.物是感觉的集合D.万物是“绝对精神”的体现4.“世界不是既成的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
这是一种A.唯物辩证法的观点B.形而上学的观点C.相对主义的观点D.唯心主义的观点5.在唯物辩证法看来,粮食同稻谷、小麦、大豆、高梁等之间的关系属于A.全体和部分的关系B.本质和现象的关系C.一般和个别的关系D.内容和形式的关系6.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A.事物的变化是否显著B.事物的变化是否迅速C.事物的性质是否发生了变化D.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7.规律具有两个特点,一个是普遍性,另一个是A.客观性B.变动性C.社会性D.能动性8.认识的主体和客体之间最基本的关系是A.反映与被反映的认识关系B.改造与被改造的实践关系C.需要与满足需要的价值关系D.创造与被创造的主从关系9.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包括两次飞跃,其中第二次飞跃是A.从概念到判断的过程B.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C.从判断到推理的过程D.从感觉到概念的过程10.一个正确的认识需要多次反复才能完成,并且认识是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
这说明人类的认识是A.感性和理性的统一B.理论和实践的统一C.正确和错误的统一D.有限和无限的统一11.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A.一切从实际出发B.理论联系实际C.实事求是D.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12.下列概念中,反映人与人之间经济关系的是A.生产力B.生产关系C.生产方式D.生产资料13.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这是一种A.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B.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C.机械决定论的观点D.历史宿命论的观点14.除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另一对社会基本矛盾是A.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矛盾B.人口因素与资源环境的矛盾C.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矛盾D.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15.“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社会学概论》历年试题及答案(2009年-2012年)
![《社会学概论》历年试题及答案(2009年-2012年)](https://img.taocdn.com/s3/m/e18c67cb770bf78a652954dd.png)
国2012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学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0034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社会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过程中,1891年,康有为在教学大纲分类学科中提出了( B )P17A.人学B.群学C.仁学D.社会学2.在社会学的功能中,那些为了解和掌握发生了什么事、什么情况而进行的探索性研究是( B )P35A.规范性功能B.描述性功能C.解释性功能D.预测性功能3.帕森斯提出社会行动有三个要素,即( C ) P47A.动机、情境和规范B.动机、规范和制度C.目标、情境和规范D.目标、情境和制度4.社会学界常以外在的关联形式为标准,根据肯定或否定的状态,把社会关系分为( A ) P64A.结合关系和对立关系B.初级关系和次级关系C.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D.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5.在特定地域内具有一定数量、质量和关系的人的总称是( D ) P67 A.人力资本 B.人口资本 C.人力资源 D.人口资源6.日本的茶道是一个著名的( B ) P85A.文化元素B.文化集丛C.文化特质D.文化模式7.一种文化接受或吸收另一种文化的某些文化元素或文化丛,融入本文化的过程是( A ) P97A.文化采借B.文化传播C.文化交流D.文化冲突8.个人逐渐学习和接受被现有政治制度采用和确定的政治信念、思想体系、社会制度和政治态度的过程是( D ) P110A.生活技能社会化B.行为社会化C.角色社会化D.政治社会化9.人在成年以后的社会化,被称为( A ) P113A.继续社会化B.反向社会化C.再社会化D.基本社会化10.美国心理学家R·哈维格斯特把人一生的社会化过程分为( A ) P116 A.六个阶段 B.七个阶段 C.八个阶段 D.九个阶段11.当今人的社会化的基本目标是( D ) P122A.人的国际化B.人的现代化C.人的全球化D.人的合格化12.对一定社会成员在日常生活的社会互动中所遵循的规则的社会学研究是( D ) P13413. A.拟剧论 B.符号互动论 C.自我理论 D.常人方法学13.内群体和外群体的区分标准是( A ) P157A.成员对群体的心理归属B.成员的互动关系特征C.群体的关系结构和组织功能D.群体的规模14.一般由一对夫妇及其未婚子女生活在一起而组成的家庭,被称为( B ) P162A.扩大家庭B.核心家庭C.主干家庭D.联合家庭15.利益群体可以分为经济利益群体、政治与社会权利利益群体和社会公众利益群体三类,这种分类标准是( D ) P171A.群体归属感B.群体规模C.群体组成形式D.群体目标特点16.组织决策的第一个阶段是( B ) P179A.设计阶段B.情报阶段C.审查阶段D.抉择阶段17.著名的“X理论”和“Y理论”的提出者是( D ) P187A.梅约B.泰罗C.巴纳德D.麦克雷戈18.社会制度可以分为自发产生的制度和根据客观历史需要而有计划建立的制度,这种分类标准是( A ) P207A.社会制度形成的方式B.社会制度形成的历史过程及其对个性形成产生的影响C.社会制度的具体性质和作用D.社会制度的需求19.属于教育制度的潜功能的是( A ) P212A.社会控制功能B.社会选择功能C.文凭功能D.实现社会化的的功能20.在中国的社区研究中,李景汉和晏阳初主持的是( C ) P230A.江村调查B.易村调查C.定县调查D.清河调查21.依据社会资源的不同占有状况及其相互关系所组成的社会集团,被称之为( B ) P251A.阶层B.阶级C.社会分层D.等级22.功能主义的社会分层理论的代表性人物是( B ) P257A.马克思B.戴维斯和莫尔C.伦斯基D.达伦多夫23.索罗金把社会流动分为( C ) P271A.结构性流动和自由流动B.代内流动和代际流动C.垂直流动和水平流动D.竞争式流动和赞助式流动24.在默顿的目标-手段适应方式类型中,既放弃了社会鼓励的目标,也抛弃了社会认可的手段,这种方式是( C )P288A.形式主义B.创新者C.退缩主义D.反叛25.对涉及人们最基本的社会生活需求的各个具体领域实现控制的形式是( A ) P294A.微观控制B.制度化控制C.外在控制D.习俗控制26.学校通过记过、开除等手段防治学生违反学校的规章制度,这种控制形式是( D ) P296A.宏观控制B.非制度化控制C.道德控制D.消极性控制27.社会问题是人们主观建构出来的,社会问题仅仅是人们对某种社会情况的界定过程的主观产物,这种对社会问题的解释是( D ) P306 A.社会病理学 B.社会解组理论 C.价值冲突理论 D.社会建构理论28.在社会预警系统中,对人们潜伏的心理和行为进行沟通、疏导、救助,防止偏差行为的发生的是( C ) P324A.调查研究机构B.监测系统C.社会干预中心D.社会支持网29.按照社会变迁的发展方向,社会变迁可以分为( A ) P329A.社会进化与社会倒退B.社会改革与社会革命C.整体变迁与局部变迁D.自发变迁与有计划变迁30.美国学者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中的研究属于( B ) P341A.模式变项论B.信息社会论C.后工业社会论D.风险社会论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学概论试题和答案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学概论试题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b1050fb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90.png)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学概论试题和答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学概论试题和答案绝密★考试结束前全国 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学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034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孔德实证主义社会学的两个核心概念是B p37A.社会和自然B.秩序和进步C.结构和稳定D.发展和变迁2.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来自CA.法国B.美国C.德国D.英国3.刘易斯·A.科塞的代表著作是CA.《社会行动的结构》美国帕森斯B.《社会理论与社会结构》美国默顿C.《冲突的社会功能》D.《工业社会的阶级和阶级矛盾》德国达伦多夫4.法兰克福学派所主张的理论道路是AA.社会批判理论B.激进主义理论C.社会有机体理论D.后现代主义理论5.《区隔》一书的作者是法国社会学家C P47A.米歇尔·福柯《性史》B.尤尔根·哈贝马斯《合法性危机》《交往行动理论》C.皮埃尔·布迪厄D.艾尔弗雷德·舒茨《生产世界的结构》6.在社会学的研究方法中,以某个社会单位或案例为一个整体,进行详细考察的方法是AA.个案研究B.文献法C.实验法D.统计调查浙00034# 社会学概论试题第1页 (共5页 )7.定性分析资料整理的三个步骤是BA.审查、分类和汇总B.汇总、分类和审查C.审查、汇总和分类D.分类、审查和汇总8.人口的双重属性是BA.物质属性和精神属性B.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C.政治属性和经济属性D.结构属性和过程属性9.从文化传播开始的两种文化之间互相沟通、采借、冲突与融合的过程称为BA.文化整合B.文化交流C.文化合作D.文化结构10.仅为社会上一部分成员所接受的或为某一地区、某一群体特有的文化被称为DA.附属文化B.边缘文化C.副文化D.亚文化11.人在成年以后的社会化被称为CA.初级社会化B.重新社会化C.继续社会化D.反向社会化12.米德将自我分为AA.两个部分B.三个部分C.四个部分D.五个部分13.根据角色追求的目标,能够将社会角色划分为DA.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B.规定性角色与开放性角色C.目的性角色与过程性角色D.功利性角色与表现性角色14.在合作的类型中,大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社会实践属于AA.指导性合作B.制度化的传统合作C.契约式合作D.自发性合作15.在社会互动的理论中,用表演和比喻来说明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一种互动理论是BA.日常互动论B.拟剧论C.符号互动论D.常人方法学16.由父母和多对已婚子女以及孙(外孙)子女组成的家庭被称为AA.联合家庭B.主干家庭C.重组家庭D.核心家庭17.以成员对群体的心理归属为标准,群体能够分为CA.初级群体和次级群体B.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成员群体的归属C.内群体和外群体D.大群体和小群体浙00034# 社会学概论试题第2页 (共5页 )18.在组织过程中,组织成员从两个以上的行动方案中进行选择决断,以期最优化地达到组织目标的过程称为DA.组织设计B.组织沟通C.组织控制D.组织决策19.在解释集体行为的理论中,斯梅尔瑟提出的是BA.搭便车理论C.资源动员理论D.乌合之众理论20.人们在转换工作过程中的失业被称为AA.摩擦性失业B.结构性失业C.周期性失业D.残余性失业21.在消费的社会学理论中,韦伯提出的是CA.消费文化论B.消费社会论鲍德里亚C.生活风格理论D.炫耀性消费理论22.在关于城市空间结构的理论中,扇形理论的提出者是 AA.伯吉斯美国同心圆B.霍伊特C.林顿D.哈里斯多核心23.在世界城镇化演进模式中,政治主导型城镇化被称为 AA.墨印模式B.北欧模式C.欧美模式D.南美模式24.城市市区人口特别大城市市区人口郊区化、大城市外围卫星城镇布局分散化的城镇化被称为CA.过度城镇化B.反城镇化C.逆城镇化D.低度城镇化25.在城市群研究中,琼·戈特曼提出的是 AB.组合城市理论C.区域整体发展理论D.城市集中发展理论26.以血统、血缘和职业为标准,将社会成员划分为不同群体和社会集团的社会等级制度,被称为 D P208A.等级B.种族C.阶层D.种姓27.根据毛泽东撰写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的分析框架,新中国成立前的阶级阶层结构可划分为 CA.五个阶级B.六个阶级C.七个阶级D.八个阶级28.拒绝社会提供的目标,但依然遵守社会规范的手段行事,在默顿的失范理论中被称为BA.退缩主义B.形式主义C.反叛D.革新者浙00034# 社会学概论试题第3页 (共5页 )。
自考树社会学概论真题及答案分析
![自考树社会学概论真题及答案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cd3e8e7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5e.png)
★考试结束前全国202X年0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学概论真题课程代码:00034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全部真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局部考前须知: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真题卷上。
〔答案在题后)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1分,共3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项选择或未选均无分。
1 .社会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开展过程中,1891年,康有为在教学大纲分类学科中提出了()A.人学B.群学转自环球网校edu24olC.仁学D.社会学2.在社会学的功能中,那些为了解和掌握发生了什么事、什么情况而进行的探究性研究是()A.标准性功能B.描述性功能C.解释性功能D.预测性功能3.帕森斯提出社会行动有三个要素,即()A.动机、情境和标准B.动机、标准和制度C.目标、情境和标准D.目标、情境和制度4.社会学界常以外在的关联形式为标准,依据肯定或否认的状态,把社会关系分为()A.结合关系和对立关系B.初级关系和次级关系C.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D.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5.在特定地域内具有肯定数量、质量和关系的人的总称是()A.人力资本B.人口资本C.人力资源D.人口资源6.日本的茶道是一个著名的()A.文化元素B.文化集丛C.文化特质D.文化模式7.一种文化接受或汲取另一种文化的某些文化元素或文化丛,融入本文化的过程是()A.文化采借B.文化传播C.文化交流D.文化冲突8.个人逐渐学习和接受被现有政治制度采纳和确定的政治信念、思想体系、社会制度和政治态度的过程是()A.生活技能社会化B.行为社会化C.角色社会化D.政治社会化9.人在成年以后的社会化,被称为()A.继续社会化B.反向社会化C.再社会化D.根本社会化10.美国心理学家R •哈维格斯特把人一生的社会化过程分为()A.六个阶段B.七个阶段C.八个阶段D.九个阶段11 .当今人的社会化的根本目标是()A.人的国际化B.人的现代化C.人的全球化D.人的合格化12.对肯定社会成员在一般生活的社会互动中所遵循的规则的社会学研究是()A.拟剧论B.符号互动论C.自我理论D.常人方法学13.内群体和外群体的区分标准是()A.成员对群体的心理归属B.成员的互动关系特征C.群体的关系结构和组织功能D.群体的规模14.一般由一对夫妇及其未婚子女生活在一起而组成的家庭,被称为()A.扩大家庭B.核心家庭C.主干家庭D.联合家庭15.利益群体可以分为经济利益群体、政治与社会权利利益群体和社会公众利益群体三类,这种分类标准是()A.群体归属感B.群体规模C.群体组成形式D.群体目标特点16.组织决策的第一个阶段是()A.设计阶段B.情报阶段C.审查阶段D.抉择阶段17.著名的“X理论〃和“Y理论〃的提出者是()A.梅约B.泰罗C.巴纳德D.麦克雷戈18.社会制度可以分为自发产生的制度和依据客观历史需要而有方案建立的制度,这种分类标准是()A.社会制度形成的方法B.社会制度形成的历史过程及其对个性形成产生的影响C.社会制度的具体性质和作用D.社会制度的需求19.属于教育制度的潜功能的是()A.社会操纵功能B.社会选择功能C.文凭功能D.完成社会化的的功能20.在中国的社区研究中,李景汉和晏阳初主持的是()A.江村调查B.易村调查C.定县调查D.清河调查21 .依据社会资源的不同占有状况及其相互关系所组成的社会集团,被称之为()A.阶层B.阶级C.社会分层D.等级22.功能主义的社会分层理论的代表性人物是()A.马克思B.戴维斯和莫尔C.伦斯基D.达伦多夫23.索罗金把社会流动分为()A.结构性流动和自由流动B.代内流动和代际流动C.垂直流动和水平流动D.竞争式流动和赞助式流动24.在默顿的目标-手段适应方法类型中,既放弃了社会鼓舞的目标,也抛弃了社会认可的手段,这种方法是()A.形式主义B.创新者C.退缩主义D.反叛25.对涉及人们最根本的社会生活需求的各个具体领域完成操纵的形式是()A.微观操纵B.制度化操纵C.外在操纵D.习俗操纵26.学校通过记过、开除等手段防治学生违反学校的规章制度,这种操纵形式是()A.宏观操纵B.非制度化操纵C.道德操纵D.消极性操纵27.社会问题是人们主观建构出来的,社会问题仅仅是人们对某种社会情况的界定过程的主观产物,这种对社会问题的解释是()A.社会病理学B.社会解组理论C.价值冲突理论D.社会建构理论28.在社会预警系统中,对人们埋伏的心理和行为进行沟通、疏导、救助,预防偏差行为的发生的是()A.调查研究机构B.监测系统C.社会干预中心D.社会支持网29.按照社会变迁的开展方向,社会变迁可以分为()A.社会进化与社会倒退B.社会改革与社会革命C.整体变迁与局部变迁D.自发变迁与有方案变迁30.美国学者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中的研究属于()A.模式变项论B.信息社会论C.后工业社会论D.风险社会论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2分,共10分)在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2011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学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0034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明确指出:“社会学是指这样一门学科,即它以解释的方式来理解社会行动”的学者是( ) A.马克思 B.孔德研究社会的科学C.斯宾塞D.韦伯P422.“后工业社会论”提出,处于主导地位的是( D )P267A.科学技术B.理论知识C.信息技术信息社会论D.专业与技术人员3.社会同生物一样也是一个有机体,但社会不是简单的有机体而是“超有机体”,持这种观点的社会学者是( A ) P39A.斯宾塞B.涂尔干社会事实C.韦伯社会行动D.孔德4.我国把“国民经济发展计划”改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时间是( )A.1982年B.1983年C.1981年D.1984年5.在美国社会学发展史上,对世界社会学发展最具影响力的,首推( B )A.哥伦比亚学派B.芝加哥学派C.哈佛学派D.牛津学派6.社会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后,始终是以社会调查研究所取得的经验知识作为学科发展基础的,这是社会学的( C ) P60A.整体性特征B.综合性特征C.实证性特征D.应用性特征7.个人地位获得模式强调对获得新职业具有重要意义的因素是( D )A.父亲的职业B.本人第一个职业C.现职业D.本人受教育水平8.两种文化之间互相沟通、采借、冲突与融合的过程,被称为( A ) P89A.文化交流B.文化濡化C.文化交往D.文化比较9.各种文化集丛不是散漫的、孤立的,它们在功能上互相联系、互相依存而构成一个特殊的文化整体,这个文化整体就是( )P87A.文化特性B.文化模式C.文化结构D.文化特质10.“吃饭不是文化,吃什么、怎样吃才是文化”,指的是文化的( B ) P86A.创造性B.习得性C.共享性D.累积性11.不同群体针对稀有资源的斗争称( ) P117A.合作B.交换C.竞争D.冲突12.历代相沿积久而成的被人们普遍遵守的行为模式,是( A ) P87A.习俗B.道德C.法律D.宗教13.相距365厘米以上的距离,是( )P122A.亲密距离B.个人距离C.社会距离D.公众距离14.职业学校教育属于( ) P95 预期社会化A.基本社会化B.再社会化C.重新社会化D.反向社会化15.初级群体的规模一般在( )A.0—10人B.0—20人C.0—30人D.0—40人16.被视为克服“市场失灵”最有效机制的社会组织是( )A.股份制公司B.公共部门C.政府D.第三部门17.第三部门组织与私人组织的最根本的区别在于( B )A.利润最大化B.非营利性C.提供公共物品D.有组织性18.教育制度的潜功能表现之一是( B )P161 建立未来人际关系、减少就业压力、社会控制A.社会化B.缩小收入差距C.文凭功能D.社会选择19.城市化的基本动力是( ) P191A.工业化B.经济发展C.农业发展D.服务业发展20.属于人群类别的是( )P144A.消费者协会B.看热闹的人群C.工会组织的旅游团D.训练的军队士兵21.社区的首要功能是( )P176A.社会化B.社会保障C.社会控制D.经济生活22.认为社会分层是社会不平等的体现,是社会运行过程的需要,这是社会分层理论流派中的( )P214A.进化论B.冲突论C.功能论D.交换论23.“组织平衡理论”认为,组织的存在和成功取决于两个因素之间的平衡关系,即( )P152A.组织目标与成员需要B.组织与环境C.组织成员的贡献与满足D.组织制度与社会文化24.社会制度起源于( )A.民俗民德B.立法的制度C.人类的需要D.统治者的需要25.拒绝社会提供的目标,但仍然以符合社会规范的手段行事,这种偏差行为是( A ) A.形式主义 B.退缩主义C.创新D.反叛26.城市有别于乡村的根本特征是( )P181A.工业化水平高B.精神生活丰富C.人口集中度高D.全面的有机组合27.李某原是某机械厂厂长,后调到同级的公司当经理,李某完成的社会流动是( C ) A.自由流动 B.垂直流动C.水平流动D.代际流动28.“水不是文化,自来水才是文化”,指的是文化的( A )A.创造性B.习得性C.共享性D.累积性29.亚国家组织或秘密团体对非战斗目标发起的有预谋、有政治目的的,通常故意影响视听的暴力行为,称之为( D )A.暴乱B.暴动C.骚乱D.恐怖主义30.组织与初级群体最显著的区别是( A )A.正式而比较明确的规定B.对其成员有明确的角色规定C.有一定的权威体系D.组织规模比较大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刑法这一社会控制方式属于( )A.宏观控制B.制度化控制C.外在控制D.消极性控制E.法律控制32.社会学创立的历史条件有( )P35-36社会研究先驱奠定的社会思想基础A.社会变革的需要B.自然科学发展的推动C.社会经验研究的积累D.阶级斗争的需要E.解决社会问题的需要33.影响社会变迁的因素有( ABCDE ) P262A.社会物质需要和利益冲突B.文化的发展与传播C.意识形态的改变D.自然灾害E.环境破坏34.社会现代化包括( )P264-265A.工业化B.城市化C.民主化D.社会结构分化E.生活方式的世俗化管理科层化、人的现代化35.从身分到契约的转变,其实质是( )A.人的解放B.法治取代人治C.自由流动取代身分限制D.用先赋资格取代自致资格E.文明程度提高的一个标志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36.社会风险37.社区发展P184社区发展是指在城乡基层社区居民依靠社区自身力量,在政府和其他组织机构的支持下,推动社区有计划地社会变迁,改善社区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状况,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社区发展既是一个过程,也是一种方法和策略。
38.社会结构P77社会结构是指社会诸要素之间在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关系。
39.社会P76社会是人们交互作用中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
40.江村经济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41.简述家庭结构的类型。
P135-1371.核心家庭:一般指由一对夫妇及其未婚子女生活在一起而组成的家庭;2.主干家庭:是由一对夫妇与父母和未婚子女聚居生活的家庭;3.联合家庭:是指由父母和多对已婚子女以及孙(外孙)子女组成的家庭;4.其他家庭:是指一些不完全的家庭,如残缺家庭、断代家庭、单身家庭等。
42.简述现代化的特征。
P265-2661.社会现代化是一项社会领域的革命进程;2.社会现代化是一个长期的、有阶段的历史过程;3.社会现代化是一场持续的国际竞赛,包括不同国家追赶、达到和保持世界先进水平的国际竞赛,以及国内社会生活、社会结构、社会制度和社会观念的变化。
43.简述偏差行为的负功能。
P227偏差行为是人类社会不可避免的现象,但如果各种偏差行为大量出现,无疑会严重影响社会的正常运行,妨碍人们正常的生产和生活,因此偏差行为的负功能是显而易见的。
1.干扰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2.损害个人和社会的利益;3.减弱他人遵从规范的意愿;4.破坏社会成员间的相互信任。
44.简述社区的构成要素。
45.简述阶级、阶层和社会分层的含义。
P208-209、P2121.阶层指的是这样一些集团,它们因为在历史上一定社会生产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对生产资料的关系不同、在社会劳动组织中所起的作用不同,从而领得自己支配的那份社会财富的方式和多寡也不同。
2.阶层,一是指阶级内部的层次划分;二是泛指具有不同社会地位的群体。
3.社会分层的实质是社会资源在社会中不均等分配,社会分层包含社会分层结构和社会流动两方面的基本内容。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6.阐述社会学的功能。
P62-63一、研究功能:1.描述性功能:指那些为了解和掌握发生了什么事、什么情况而进行的探索性研究;2.解释性功能:指对影响社会事实发生、变化的主客观因素,从其因果联系上加以说明的过程;3.预测性功能:和描述、解释功能相联系的高一层次的目标;4.规范性功能:社会学研究还应在回答“将会怎么样”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应该怎么样”的问题。
二、教育功能:1.帮助人们自觉完成社会化;2.帮助人们合理选择。
三、社会管理功能:1.建立规范;2.提供模式;3.反馈信息。
四、社会批评功能:社会学参与社会的另一个方面,就是对旧思想、旧观念和阻碍社会进步的事物及行为进行揭露,实事求是地进行理论分析,提出克服和解决问题的意见与建议。
47.联系实际阐述社会网络的涵义、特征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P125社会网络是指个人之间的关系网络。
特征:1.普遍性。
人与人以不同的方式结合起来形成了地缘、血缘、学缘、业缘、网缘等重重社会网络关系,构成了生产关系和其他社会关系。
2.多重性。
社会网络反映个人和社会关系本质,是多重性的。
3.滚珠性。
社会网络并不是单纯的个人与个人关系的存在,还有许多个人关系的外延。
4.多向性。
社会网络是经过个人之间的社会互动所形成的,你来我往,互动的媒介和符号各异,是多向性的。
5.隐蔽性。
社会网络是可感知的,但却是看不到的,无形的。
作用:社会网络对于个人的功能是显而易见的。
个人在其中获得各种信息、获得各种精神上的支持以及物质上的资源。
社会网络影响到个人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在我们的现实社会生活中,人和人之间有着广泛的联系,所以这个社会实际上充满了各种社会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