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第二版复习
大学语文第二版答案
![大学语文第二版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5066b79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df.png)
大学语文第二版答案第一篇:大学语文第二版答案思考题思路提示现代文《序二篇》1.两篇序中都有关于人与自然、人类文明前景的深刻言论,你最受启发的是哪几句?例如“我们同五百年前的人已不是同一种动物”等。
2、你怎样评价“人定胜天”一类的口号?有合理的一面,但也有夸张的一面。
后者不加以矫正,就是季羡林文中所批判的情况。
季文较多地是强调了传统文化中与自然和谐的一面,陈文强调的是儒家文化家族宗法的一面。
因为都不是专题论文,所以各自强调不同,引申出的看法也有区别。
《语言的功能与陷阱》2.怎样看演讲中的幽默与噱头的区别?噱头往往是外加的,内容是浅薄、哗众取宠的。
幽默是内容本身的有机组成,是深化、生动化的手段,是包含着智慧的,给人以启示的。
《梵高的坟茔》3.天才是否注定要有悲剧命运?遭遇悲剧命运的原因主要在社会方面还是在自身?天才的命运当然注定不是悲剧,但悲剧的情况较多也是事实。
原因两方面都有:自身性格的偏执和社会的缺少宽容与理解《一只特立独行的猪》1.本文所写,你认为是实有其猪呢,还是作者杜撰?它们影响你对文章观点的认同吗?作者劳力于农村,对乡村生活中人猪之亲密关系自是司空见惯;即便并非实有其猪,以动物作为譬喻之媒,亦是古今中外文章惯技。
2.自己安排或设置自己的生活,有什么问题吗?别人想要设置我们的生活,能够一概无视吗?有道是“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此为自由价值之要义,但实现起来,问题确是不少:政府、社会、思想专制、风俗习惯、陈腐观念,障碍所在多有。
关键是体会“特立独行”之意义,由己身开始实现之。
3.作者采用这样的写法,你认为“闲篇”太多吗?它是否影响了对论题的充分阐述呢?严肃主题不必全是冠冕文章,看似闲笔,却更有助于引人入胜;文章中心意旨在读者的阅读兴奋中深入其心。
《我的四个假想敌》1.概括与分析本文中“我”的矛盾心理。
父亲喜爱女儿,目睹爱女长到婚嫁年龄,舍不得女儿离己而去、嫁作人妇,却又无法阻拦,于是转移目标,将她们的男友一律视作“假想敌”。
大学语文第二版题库
![大学语文第二版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f94124f3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f1.png)
大学语文第二版题库第一篇:大学语文第二版题库大学语文第复习题题库(一)1.“拔一毛利天下而不为”的主张出自战国时思想家A.冯道B.老子C.杨朱D.张载参考答案:C2.晚年号称香山居士的是A.张岱B.李清照C.白居易D.苏轼参考答案:C3.《萧红墓畔口占》一诗的基点和最主要的感情基调是A.哀痛B.寂寞C.愤慨D.惋惜参考答案:B4.《论语•侍坐篇》中“毋吾以也”的正确解释是:A.不要让我给你们……B.不要因为我而(感到拘束)C.不要按照我的想法……D.不必和我一样参考答案:B5.冯至自称:“凡是和我的生命发生深切的关联的,对于每件事物我都写出一首诗。
”这句话表达了他的诗学观。
A.自然主义B.现实主义C.唯美主义D.追求独特的生命体验参考答案:D6.《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碑文》一文中,作者提到新亭对泣、还我河山庾信,杜甫等等一系列典故,是为了纪念A.西南联大北迁代表着抗战的胜利B.西南联大北迁代表着学术的自由;C.西南联大北迁代表着中国精神的回归D.西南联大的艰苦卓绝。
参考答案:A7.《刺客列传》中,当秦舞阳在秦国朝廷上“色变振恐,群臣怪之”时,荆轲“顾笑舞阳,前谢曰”,其中,“顾笑”二字表达了怎样的含义?A.对秦舞阳的举动给予嘲笑;B.表达了千钧一发之际的泰然自若的神情;C.表达了荆轲善于阴谋权术的品格;D.是作者对秦舞阳胆怯行为的批评;参考答案:B8.陈省身强调他曾经常和爱因斯坦见面,其目的可能是:A.暗示中西文化互相融会的价值;B.暗示范增作品的重大价值;C.说明爱因斯坦博学;D.说明自己和爱因斯坦的关系。
参考答案:A9.“一只特立独行的猪”象征一种人,这种人是:A.看似特立独行,实则卑躬屈膝B.以特立独行的做派博得人们的赞誉C.敢于反抗不合理的束缚D.鄙薄功名利禄,我行我素参考答案:C10.《在宾西法尼亚的演说》,是所作的著名演讲。
A.罗斯福,庆祝战争胜利;B.丘吉尔,反对法西斯战争;C.罗斯福,提高经济发展速度;D.罗斯福,反对法西斯,并弘扬美国的民主精神。
2019届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精品课件:第二版块+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1
![2019届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精品课件:第二版块+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1](https://img.taocdn.com/s3/m/4d51dc6c2b160b4e767fcf35.png)
恋爱不幸、工作受欺负,等等。赵一曼女士向她讲述自己和其他女战士在抗日队 伍中的生活,有趣的、欢乐的生活。语调是实现了共产主义,我应当是什么样的地位 ○
• 三、瞻前顾后 • 就是立足问题的位置,在线性简图上由近到远,或者由前 往后,联系标题、不同的段落、中心,来参照,来细化, 来助解。每联系一次,参照的语境、对象变化一次,可能 就是一个答案的要点,一个得分点! • 如果说语境方面的“前”“后”是文本空间的话,那么, 还要协调好时间上的三个“前后”——要关注“三人”:命 题者、作者、阅卷者。 • 1.关注命题者——审清指令 • (1)问题的题干:答题角度、范围等。 • (2)分值的提示(分值与要点个数有一定的关系)。
整 体 阅 读
• 一、线性简图 • 提要钩玄,连点成线。在阅读的时候,逐段提取小说的主 要内容,用线性流程的方式串联起来。如: • 标题——段意1——段意2——(……)——末段——中心。 • 需要说明的是:(1)逐段为主,跨段为辅;(2)不求标准, 只求方便理解;(3)后期可据需调整、补充;(4)有时可能 考虑背景;(5)中心(容易的、明显的,先写出;隐藏的、 难度大的,据后面问题需要再补);(6)竖式、横式,凭个 人习惯。
• ⑦大野泰治在向上司呈送的审讯报告上写道: • ⑧赵一曼是中国共产党珠河县委委员,在该党工作上有与 赵尚志同等的权力。她是北满共产党的重要干部,通过对 此人的严厉审讯,有可能澄清中共与苏联的关系。 • ⑨1936年初,赵一曼女士以假名“王氏”被送到医院监禁 治疗。 • ⑩《滨江省警务厅关于赵一曼的情况》扼要地介绍了赵一 曼女士从市立医院逃走和被害的情况。 • ⑪赵一曼女士是在6月28日逃走的。夜里,看守董宪勋在 他叔叔的协助下,将赵一曼抬出医院的后门。一辆雇好的 出租车已等在那里。几个人上了车,车立刻就开走了。出
2019届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精品课件:第二版块+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2
![2019届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精品课件:第二版块+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2](https://img.taocdn.com/s3/m/d4402a5e5acfa1c7aa00cc35.png)
• ④当地男人们很少进屋,最固执的是一些老头儿,偶尔来 一次,取了衣服却死活不愿试穿,即使穿了也死活不肯照 镜子,你开玩笑地拽着他们往镜子跟前拖,让他亲眼看一 看这身衣服多漂亮,可越这样他越害羞,双手死死捂着脸 ,快要哭出来似的。 • ⑤女人们就热闹多了,三三两两,不做衣服也时常过来瞅 一瞅,看我们有没有进新的布料,如果有了中意的一块布 ,未来三个月就一边努力攒钱,一边再三提醒我们,一定 要给她留一块够做一条裙子的。 • ⑥库尔马家的儿媳妇也来做裙子了,她的婆婆拎只编织袋 跟在后面,量完尺寸我们让她先付订金,这个漂亮女人二 话不说,从婆婆拎着的袋子里抓出三只鸡来——“三只鸡嘛
第二板块 论述类文本阅读
专题2 散文阅读
1 2
考 情 扫 描
整 体 阅 读
3
热 点 探 究
考 情 扫 描
• 文学类文本阅读一改全国卷连续5年以上选的都是小说的 传统,2017年考的是林徽因的《窗子以外》、李娟《我们 的裁缝店》的散文。从命题形式上来看,客观题主要着眼 于文章的结构和艺术手法,主观题主要考查了理解词语含 义和以人称为基础的叙事视角问题。对更高层级的“鉴赏 评价能力”的考查将可能体现在散文试题当中,如在对人 物形象、物象进行分析之后,要求对其进行评价等。
• ⑭有个小姑娘的一件小花衬衣也在我们这儿挂着,加工费 也就八元钱,可她妈妈始终凑不出来,小姑娘每天放学路 过我家店,都会进来对着新衣服摸了又摸,不厌其烦地给 同伴介绍:“这就是我的!”穿衬衣的季节都快要过去了 ,可它还在我们店里挂着!最后,我们先受不了了。有一 天,这孩子再来看望她的衣服时,我们就取下来让她拿走 ,小姑娘惊喜得不敢相信。在那儿不知所措地站了好一会 儿,才慢吞吞挪出房子,然后转身飞快跑掉。 • ⑮裁缝的活不算劳累,就是太麻烦,量体、排料、剪裁、 锁边、配零件、烫粘合衬、合缝„„做成后,还得开扣眼 ,钉扣子,缝垫肩、锁裤边。浅色衣服还得洗一洗,缝纫 机经常加油,难免会脏一点,而且烙铁也没有电熨斗那么
大学语文第二学期期末复习指导
![大学语文第二学期期末复习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ea884b4ea45177232f60a2ce.png)
大学语文第二学期期末复习指导(详细)《红楼梦》一、《红楼梦》概述《红楼梦》又称《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金玉缘》二、《红楼梦》的意义它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伟大作品,在我国文学史和世界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全书以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爱情故事为中心,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罪恶和腐朽本质,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发展趋势。
《红楼梦》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
《红楼梦》中国古典小说的最高峰。
三、《金陵十二钗》判词对应人物【林黛玉、薛宝钗】判词: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贾元春】判词: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
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兔(兕)相逢大梦归。
【贾探春】判词: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
清明涕泣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史湘云】判词: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
展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
【妙玉】判词: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
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贾迎春】判词: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
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
【贾惜春】判词: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
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王熙凤】判词: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
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贾巧姐】判词: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
偶因济刘氏,巧得遇恩人。
【李纨】判词: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
【秦可卿】判词:情天情海幻情深,情既相逢必主淫。
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四、人物塑造的巨大成就(论述、简答题)1. 塑造了形形色色、丰富多彩的人物群像。
如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等成为千古不朽的典型形象。
2.人物没有类型化的缺点,而是个性鲜明,各具面目。
写出了人物性格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3.善于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不同人物性格的细微区别。
例如抄检大观园时,各房的丫鬟、姑娘她们的反应都不一样。
其中晴雯反抗性最强。
4.处处从生活的整体出发去刻画人物,因而写一个人物,常常起到一种互相关联的映射作用。
06秋期《大学语文(2)》课程期末复习指导
![06秋期《大学语文(2)》课程期末复习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2d6ae2b3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d9.png)
07年秋期开放教育(本科)《大学语文(2)》期末复习指导2007年12 月修订第一部分课程考核说明1、考核目的通过本次考试,了解学生对本课程基本内容和重、难点的掌握程度,考核学生对教材所选的文章认知程度和思维方式的训练情况,考核学生对文章的体式、内容、结构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考核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2、考核方式本课程期末考试为开卷笔试,考试时间90分钟。
3、适用范围、教材本复习指导适用于重庆电大开放教育本科英语专业、法学专业的选修课程。
本课程考试命题依据的教材采用张继勉主编,中央电大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语文》(2004年4月第1版)。
4、命题依据本课程的命题依据是《大学语文(2)》课程的教学大纲、教材、实施意见。
5、考试要求考试主要是考核学生对基本理论和基本问题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在能力层次上,从了解、掌握、重点掌握3个角度来要求。
主要考核学生语文基础知识,对文章的体式、内容、结构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和写作能力。
6、试题类型及结构考题类型及分数比重大致为:填空题(5%);单项选择题(10%);古文翻译(15%);简答题(10%);分析题(20%);作文(40%)。
第二部份期末复习的范围与要求叙述单元一、重点名词中州组练舳舻拂逆虚怀若谷逸事苏轼《孟子》表柳宗元史可法胡适普陀山二、重点掌握1.用现代汉语翻译《陈情表》、《始得西山宴游记》、《左忠毅公逸事》、《前赤壁赋》。
2.掌握叙述的方法、叙述的人称、叙述的角度等,作文重在练习叙述的方法。
题目:给妈妈的一封信窗外登山3.《陈情表》以“情”字经纬的作文手法,并分析其语言特色。
4.《始得西山宴游记》的意境描写及选材特点。
“顶真”手法的运用。
5.《前赤壁赋》的写作手法。
6.《左忠毅公逸事》的写作上主要特点。
7.《记张自忠将军》记写人物的笔法。
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的手法。
8.《忆傅雷》选材和语言运用上的特点。
9.《吊古战场文》的写作目的。
三、一般掌握下列教材中所选作家、作品的时代背景,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明确文章的文体特点和艺术特色。
大学语文第二版答案
![大学语文第二版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88624b8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a8.png)
大学语文第二版答案第一章课文解析1. 《春》本课是一首描述春天的诗歌。
通过对大自然春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热爱之情。
《春》这首诗主要描绘了春姑娘带来的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包括鸟儿鸣叫、春风吹拂、河水流动等,给人以生机盎然、美好而温馨的感觉。
作者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赞美。
2. 《读书》本课是鲁迅先生的一篇文章,主要讲述了作者对读书的认识和理解,强调了读书的重要性。
在这篇文章中,鲁迅先生通过自己的阅读经验,阐述了读书的好处,并且指出读书是一种积累和思考的过程。
他还提到了读书不仅仅需要纸上得来终觉浅,还需要实际的经验和思考的锻炼。
3. 《论语》本课是对《论语》中的一些经典语句进行解读和理解,旨在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孔子的思想和智慧。
在这篇解析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孔子的言行举止,了解到他对于道德、人性和社会规范的看法。
通过对这些经典语句的解读和理解,读者可以对孔子的思想有更深入的了解,也可以对自身的行为作出合理的判断和反思。
第二章语言运用1. 词语辨析此节主要是讲解一些常见的词语用法和辨析。
通过对词语的解释和例句的引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在这一章节中,我们可以学习到一些词语的正式和非正式用法之间的区别,还可以学习到一些近义词和反义词的辨析,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运用词语,提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2. 病句改正此节主要是对一些常见病句进行改正,通过指出错误并提供正确的语法结构或词语使用方式,帮助读者矫正错误的表达方式。
学习病句改正可以加强语法和句法的知识,提高对常见错误的警觉性,从而使我们在写作或口语表达中更加准确和流畅。
第三章文学鉴赏1. 西游记本节是对《西游记》中的经典章节进行解读和鉴赏,旨在使读者更好地了解和欣赏这部伟大的文学作品。
通过对一些经典章节的解读和分析,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到《西游记》中的寓意和思想,了解到其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也可以对其中蕴含的文化和历史背景进行深入思考。
大学语文第二版王荣生考试重点
![大学语文第二版王荣生考试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fb2cfdf3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d4.png)
大学语文第二版王荣生考试重点
一、考试命题内容范围及题型
大学语文第二版期末试卷命题的内容和范围,与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和目的要求基本一致,即下编的31至57课,叙述、说明、议论三个单元中的内容,不包括知识短文。
复习依据除教材外,还应重点参考《大学语文学习指导》(第二版)的“重点难点提示”。
认真复习,加强练习。
二、试卷题型与比分
1.词语解释(16%) ;
2.(14%) ;
3. 论述和分析题(45%);
4. 作文古文翻译(25%) .
三、复习内容要点提示
1、词语解释请按各篇课文后的注释和指导书中的词语辨析复习。
2、古文翻译重点是在叙述单元,如苏轼的前后赤壁赋等。
3、论述与分析部分,要求着重掌握不同类型文章各自特点:
(1)巴金《秋夜》的内容和文章结构特点
(2)《论毅力》的论点论据及主要论证手法
(3)《左忠毅公逸事》主要内容、选材特点及结构特色
(4)《裘》一文的主要内容和文章的写作顺序
(5)《记张自忠将军》内容和文章的主要描写手法及特点
(6)了解说明文的结构方式和特点,并能分析具体的文章和段落
(7)熟悉议论文的表达方式和一般特点
4、作文部分,要求重点掌握议论和说明两种文体的写作。
大学语文2期末复习资料(附作业答案)
![大学语文2期末复习资料(附作业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5073bbdaf1ffc4fff47ac10.png)
《大学语文2》期末复习资料(附作业答案)《伶官传序》主题:欧阳修的《五代史伶官传序》是一篇论证严密的史论,文章叙事和说理紧密结合,从后唐庄宗李存勖的兴衰成败中总结历史教训,提出深刻的历史观点:国家的盛衰、事业的成败,主要取决于人事。
艺术特点:本文的论证技巧:在运用事实论据进行论证时,以“成败由人”为中心,先赞庄宗创业时意气之“壮”,后感叹他在失败时形式之“衰”。
通过盛与衰、兴与亡、成与败、得与失得对比,揭示“盛衰之理”的根由。
在进行理论推导时,也常常提炼出两两对比、正反相形的警戒性断语。
如“满招损,谦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等。
思考题简析:1 、分析本文论证的技巧。
要点:(1)在运用事实论据进行论证时,以“成败由人”为中心,先赞庄宗创业时意气之“壮”,后感叹他在失败时形式之“衰”。
通过盛与衰、兴与亡、成与败、得与失得对比,揭示“盛衰之理”的根由。
(2)在进行理论推导时,也常常提炼出两两对比、正反相形的警戒性断语。
如“满招损,谦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等。
2 、本文文体和中心论点是什么,是“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还是“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为什么?要点:(1)“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是中心论点,“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是结论。
(2)文章第一段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第二、三段从正反两方面运用事实论据,叙述庄宗奉父遗命发奋复仇、破敌兴国的壮举及后来为伶人所困而穷途对泣的史实。
盛衰、兴亡、成败、得失的鲜明对比映衬,凸现出庄宗先盛而后衰的历史悲剧之根源,总结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历史教训贺规律。
3 、以本文为例,体会欧阳修散文中的抒情意味。
要点:欧阳修善于把精辟的论述、深沉的感慨与委婉的语调结合在一起,使文章既以理服人,又婉转曲折、抑扬动人。
篇末一声长叹:“岂独伶人也哉!”更振聋发聩,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大二部分语文复习资料
![大二部分语文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7b06d69851e79b8968022674.png)
第一讲《诗经》《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最初称为《诗》或《诗三百》,由于孔子曾以它为教导学生的教材,汉代学者因之奉为经典,遂称为“诗经”。
《诗经》收录了我国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六百年间所产生的三百零五篇诗作。
除《周南》、《召南》产生于江、汉、汝水一带外,其他均产生于当时北方中原地区,是我国黄河流域古老文化孕育的艺术奇葩。
《诗经》按风、雅、颂分类编排。
“风土之音曰风,朝廷之音曰雅,宗庙之音曰颂”。
“风”,指的是当时各诸侯国所辖不同区域的地方乐曲。
“雅”,指的是当时周王朝国都(丰、镐)一带的乐曲。
“颂”,指的是当时祭神祀祖的乐歌。
《诗经》在秦代遭焚毁后,至汉时复传。
汉初传授《诗经》的共有四家:齐诗,鲁诗,韩诗,毛诗。
今天我们看到的《诗经》,就是毛诗一派的传本。
《诗经》的题材内容多种多样。
有写政治、行役、战争、农事、狩猎、祭祀、宴饮的,也有写爱情、婚姻、民俗、歌舞的。
其中最突出的,是关于战争和劳役,关于恋爱和婚姻的诗歌。
关于恋爱、婚姻的诗是《诗经》中艺术成就最高的作品。
从《诗经》的体裁看,它包括有抒情、叙事、讽喻、赞颂等各种文学样式,而以抒情诗为主流。
《诗经》的基本句式是四言,间或杂有二言至九言的各种句式。
《诗经》常常采用叠章的形式。
《诗经》大量运用了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风、雅、颂、赋、比、兴,合称为《诗》之“六义”。
“赋”,包括一般陈述和铺排陈述两种情况。
“比”,也就是比喻之意。
“兴”,即借助其他事物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
第二讲《楚辞》“楚辞”的含义:1、本义是泛指楚地的歌谣,以后才成为专称,指以战国时楚国屈原的创作为代表的具有浓厚的地域文化色彩的新诗体。
2、是继《诗经》后,我国古代又一部影响深远的诗歌总集。
由于屈原的《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所以楚辞又被称为“骚”或“骚体”,与以国风为代表的诗经合称“风骚”。
《九歌》共十一篇。
《国殇》以一场异常激烈的战争过程,描述将士们面对强敌而无所畏惧、不屈不挠、英勇顽强、奋勇杀敌的战斗精神和凛然气概,全诗节奏紧张,气氛浓烈,化凄凉为悲壮激越。
大学语文第二版复习资料
![大学语文第二版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abba925e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a8.png)
大学语文第二版复习资料大学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文化素养和综合运用能力的关键课程之一。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学习和掌握大学语文,我们准备了第二版的复习资料。
本文将为你介绍本版复习资料的内容和使用方法。
一、教材概述本版复习资料是根据教育部最新教学大纲对第一版进行修订而成,旨在满足同学们的学习需求和提高教学质量。
复习资料分为两册,分别为语文理论与语文应用。
语文理论主要包括语言文字、文学基础和文学理论等方面的知识;语文应用则主要包括阅读理解、写作技巧、修辞手法等实际应用的内容。
二、复习资料的特点本版复习资料有以下几个特点,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和应用语文知识。
1. 知识点全面且深入:复习资料涵盖了语文的各个方面,从语言文字的基础知识到文学理论的深入探讨,都能找到相应的章节和内容。
2. 重点突出、难点剖析:在复习资料中,我们对一些重点知识点进行了重点突出和深入剖析,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
3. 案例分析和习题训练:为了更好地帮助同学们巩固知识点,我们在每个章节都配备了案例分析和习题训练,供同学们进行实际应用和练习。
三、使用方法为了有效地使用本版复习资料,我们为同学们提供以下几点使用方法。
1. 制定学习计划:根据个人情况和时间安排,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
可以根据复习资料的章节和内容,有条理地进行学习。
2. 阶段性总结和复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及时进行阶段性总结和复习,巩固已学的知识点,并查漏补缺。
3. 多维度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尽量多角度多层次地学习和理解知识点。
可以结合教材、课堂讲义和其他参考资料进行复习。
4. 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相结合:在复习过程中,既要注重自主学习,独立解决问题,又要注重合作学习,与同学们一起进行讨论和交流。
5. 多种方式应用知识:语文的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考试,更重要的是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和工作中。
在学习过程中,注重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提高语文素养和实际应用能力。
大学语文第二学期复习资料
![大学语文第二学期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6f5773a3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d4.png)
大学语文第二学期复习资料《七月》1.选择题(1)《诗经》不计有目无辞的6篇笙诗,诗篇共有( A )。
A.305篇B.300篇C.350篇D.298篇(2)《诗经》风诗中最长的作品是( B )。
A.《生民》B.《七月》C.《氓》D.《大明》(3)《七月》反映的是( C )的历史。
A.夏民族B.商民族C.周民族D.原始社会(4)“王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
”“莎鸡”是(D )。
A.公鸡B.蝉C.蝗虫D.纺织娘(5)一般认为,《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的依据是(A )。
A.内容B.地区C.音乐D.作者2.填空题(1)《诗经》收集了西周至春秋五百多年间的作品。
(2)《诗经》的体制,可分为风、雅、颂。
(3)《诗经》中的“雅”,又分为大雅和小雅。
(4)《诗经》农事诗中最优秀的一篇是《七月》。
(5)《七月》全诗以时间为序,深刻而逼真地反映了西周农人的生活状况。
3.翻译题请翻译《七月》的第一章节。
(答案见译文)4.简答题(1)请简要介绍一下诗经的组成和主要内容?答:①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②共有305篇,收集了自西周至春秋五百余年间的诗歌作品。
③诗歌内容包括政治、爱情、农事、民俗等许多方面。
(2)对诗中“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一句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传统的看法认为“春女感阳气而思男”,“悲则始有与公子同归之志,欲嫁焉”,近代以来学者提出这句是指身为奴隶的采桑女内心伤悲,害怕被贵族公子强行娶走。
你觉得哪种理解更为合理?说说你的理由。
答:此题分歧产生于“殆”字解释的不同。
“殆”解释为“始”,是传统的训诂,即指将要发生的事,是自己所愿望;近代以来将“殆”解释为“只怕”。
传统的说法以郑《笺》为代表,近代解释以郭沫若为代表。
清代姚际恒认为“子”为女公子,害怕自己作为陪嫁品。
我们认为传统的说法在没有充足理由否定时仍可采用。
七、研习与思考1. 清人姚际恒《诗经通论》曾说:“鸟语、虫鸣、草荣、木实,似《月令》(见《吕氏春秋》和《礼记》,是战国时期一部行政历法)。
《大学语文》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大学语文》期末考试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8ba24287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8f.png)
《大学语文》期末考试复习资料大学语文期末考试复习资料一、理解文章在准备大学语文期末考试时,首先要掌握的能力是理解文章。
理解文章不仅仅是读懂文字表面的意思,更要深入挖掘作者的观点和思想。
对于每篇文章,应该做到以下几点:1. 阅读全文:在阅读一篇文章时,要确保读完全文,理解整个故事或论述的全部内容。
2. 理解段落:文章通常由多个段落组成,每个段落都有独特的观点或论述。
要善于划分段落,并通过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来理解作者的观点。
3. 提取关键信息:文章中可能存在一些重要信息或关键词汇,通过提取这些关键信息,有助于理解整个文章的主题和思想。
二、分析语言除了理解文章以外,还需要分析文章中的语言运用。
语言运用是作者表达思想的重要手段,也是大学语文考试的重点内容。
在分析语言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 词语含义:对于生僻词汇或多义词,需要通过上下文来推断其具体含义。
2. 句式结构:分析句子结构可以帮助理解作者的表达方式,包括并列句、复合句、主谓结构等。
3. 修辞手法:注意作者是否使用了一些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反问等,这些手法会增加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三、学会应用在复习期末考试时,仅仅理解和分析文章是不够的,还需要学会应用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的文章写作中。
以下是一些建议:1. 多写作文:写作是提高语文水平的最佳途径,可以选择一些常见的话题进行写作练习,例如描述一个人、讨论一个问题等。
2. 阅读经典作品:阅读经典作品有助于提高对语言的感知力和表达能力,可以选择一些名著进行阅读,如《红楼梦》、《西游记》等。
3. 参加讨论和辩论:参加讨论和辩论可以提高逻辑思维和辩证能力,同时也能锻炼语言表达和论述的能力。
四、总结复习要点在复习期末考试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点:1. 文章理解:要确保对文章的整体内容和观点有一个准确的理解。
2. 语言分析:要善于分析文章中的语言运用,包括词语含义、句式结构和修辞手法。
3. 学会应用:通过写作、阅读经典作品和参加讨论辩论等方式,将所学的语文知识应用到实际中。
大学语文第二版复习资料.doc
![大学语文第二版复习资料.doc](https://img.taocdn.com/s3/m/2d1f4a1f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2b.png)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序二篇》序,也称“序跋”,又作“叙”或称“引”,近日又称“引言”、“前言”。
是说明书籍著或出版意旨、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的文章。
也可包括对作家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疽序” 一般写在书籍或文章前面,列于书后的称为“跋”或“后序”。
“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是中国人最基本的思维方式,在天与人关系上的具体表现。
它认为人与天不是处在一种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而是处在一种部分与整体、变型与原型或人之初与最高境界的关系之中。
道家、儒、佛教都对“天人合一”有自己的理解。
1、在陈省身先生的文章中,有这样一句话:“中西文化的不容,把我们带到一个新的春秋时代。
”你怎么理解这段话?答:陈省身先生认为在全球化的今天,中西方文化正处于一个相互冲突、融合的时期。
它们是平等的,但也是相互竞争的,正如’'春秋”时代的“百家争鸣”。
其间不存在主次的观念。
2、你认为季、陈两位在文章中提出的主张相互冲突吗?答:两位先生都是学贯中西的大家。
季羡林先生作为著名的人文学者,关注文化交流问题。
他提出“天人合一”是希望能够实现中西文化的优势互补,提醒读者在学习西方文化时,也要看到西方文化的弊端(人类,特别是近几百年来的西方人,却反其道而行之,要“征服自然”,在大自然面前翘尾巴)。
而陈省身先生以其理性的头脑看到中西文化、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都具有其自己特殊的产生环境(五百年的伟大的科学进展,开启了我们对自然的了解,也因此影响了人类的生活,我们同五百年前的人已不是同一种动物了)。
在谈到继承问题的时候应该更加理性和辩证。
《语言的功能和陷阱》王蒙多年前即提倡“作家学者化",其实优秀的作家开讲学问,也是别具风格的:不是高头讲章,却是妙语连珠,妙趣横生。
语言问题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学术问题,对语言的研究甚至引发了二十世纪哲学思想的全球性转向。
王蒙的演讲当然不是从哲理层面的全方位探讨,但他从社会文化功能的角度来谈, 紧紧结合社会、人生的实际,颇有独具只眼的地方。
《大学语文2》复习题-选择题剖析
![《大学语文2》复习题-选择题剖析](https://img.taocdn.com/s3/m/eae41b2d5a8102d276a22fa4.png)
《大学语文2》复习题——选择题班级学号姓名成绩一、选择题。
1.“窃符救赵”与“战国四公子”的哪一位有关。
()A.孟尝君田文B.平原君赵胜C.信陵君魏无忌D.春申君黄歇2.下列作品哪一项不是巴金的作品。
()A.《家》《春》《秋》B.《雾》《雨》《电》C.《灭亡》D.《活着》3.约翰••高尔斯华绥在30岁时发表的处女作是()A.《天涯海角》B.《河那边》C.《白猿》D.《天鹅之歌》4.曾国藩是晚清散文()创立人。
A.阳湖派B.新月派C.湘乡派D.桐城派5.北岛是()的代表诗人。
A.九叶诗派B.朦胧诗派C.圆明园诗派D.新乡土诗派6.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其五)所代表的诗歌风格是()A.幽婉深沉B.平淡自然C.缠绵悱恻D.俊逸秀美7.罗伯特·T·清崎被誉为()A.百万富翁的教父B.人民艺术家C.人民作家D.农民诗人8.填入下列句中空白处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①_____在夜间独自拿起枪来,_____能相信自己还是“神枪沙”。
②_____他怎么快,沙子龙是没对手的。
③王三胜心中不平,_____不敢发作。
④况且他们还时常去走会,_____算不了什么,可是到底有个机会活动活动。
A.只要就尽管所以即使B.只有才无论但是虽然C.只有才尽管但是即使D.只要就无论所以虽然9.下列哪一项不是毕业论文的特点。
()A.积极性B.科学性C.创造性D.理论性10.下列哪一项不是求职信的特点。
()A.针对性B.自荐性C.竞争性D.主动性11.《战国策》属于( )史书。
A.编年体B.纪传体C.国别体D.语录体12.以下哪一个不是冯谖所谋的“三窟”? ( )A.市义于薛B.薛地建庙C.游说于梁D.游说齐王13.“狡兔三窟”出自以下哪部著作?( )A. 《春秋》B.《国语》C. 《战国策》D.《史记》14.下列加点字与“孟尝君客我”句中加点字词类活用方法相同的是()A. 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B. 因而贾利之C. 于是梁王虚上位D. 因而贾利之15.下列句中与“客何好”句式相同的是()A. 左右皆笑之,以告B. 以何市而反?C. 文倦于事D. 千金,重币也。
大学语文第二版试题及答案
![大学语文第二版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d5abcb5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551ea5e.png)
大学语文第二版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选项中的词语使用正确?A. 他的文章词不达意,让人难以理解。
B. 她穿着华丽的衣服,显得格外的雍容华贵。
C. 他总是喜欢夸大其词,把事情说得天花乱坠。
D. 他做事不拘小节,常常疏忽大意。
2.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句话出自哪部作品?A. 《论语》B. 《孟子》C. 《庄子》D. 《大学》3. 下列哪个成语与“画龙点睛”意思相近?A. 锦上添花B. 画蛇添足C. 一语双关D. 一箭双雕4.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是哪位诗人的名句?A. 李白B. 杜甫C. 苏轼D. 王维5.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成语?A. 杯水车薪B. 杯弓蛇影C. 杯盘狼藉D. 杯弓蛇影(正确答案)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_________”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种诗歌形式,以其对仗工整、韵律和谐而著称。
7. 《红楼梦》是清代作家_________所著的一部长篇小说。
8. “_________”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种散文形式,以其篇幅短小、内容精炼而著称。
9. “_________”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种戏剧形式,以其曲调优美、表演生动而著称。
10. “_________”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种小说形式,以其情节曲折、人物形象鲜明而著称。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简述《诗经》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12. 请简述《水浒传》中宋江的形象特点。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3. 论述《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形象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14. 论述《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形象及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五、作文题(20分)15. 请以“我眼中的大学生活”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C2. D3. A4. C5. B二、填空题6. 律诗7. 曹雪芹8. 骈文9. 戏曲10. 章回小说三、简答题11.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反映了西周至春秋时期的社会生活和人民思想情感,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语文第二版复习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大学语文复习资料《序二篇》序,也称“序跋”,又作“叙”或称“引”,近日又称“引言”、“前言”。
是说明书籍着或出版意旨、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的文章。
也可包括对作家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
“序”一般写在书籍或文章前面,列于书后的称为“跋”或“后序”。
“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是中国人最基本的思维方式,在天与人关系上的具体表现。
它认为人与天不是处在一种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而是处在一种部分与整体、变型与原型或人之初与最高境界的关系之中。
道家、儒、佛教都对“天人合一”有自己的理解。
1、在陈省身先生的文章中,有这样一句话:“中西文化的不容,把我们带到一个新的春秋时代。
”你怎么理解这段话答:陈省身先生认为在全球化的今天,中西方文化正处于一个相互冲突、融合的时期。
它们是平等的,但也是相互竞争的,正如“春秋”时代的“百家争鸣”。
其间不存在主次的观念。
2、你认为季、陈两位在文章中提出的主张相互冲突吗答:两位先生都是学贯中西的大家。
季羡林先生作为着名的人文学者,关注文化交流问题。
他提出“天人合一”是希望能够实现中西文化的优势互补,提醒读者在学习西方文化时,也要看到西方文化的弊端(人类,特别是近几百年来的西方人,却反其道而行之,要“征服自然”,在大自然面前翘尾巴)。
而陈省身先生以其理性的头脑看到中西文化、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都具有其自己特殊的产生环境(五百年的伟大的科学进展,开启了我们对自然的了解,也因此影响了人类的生活,我们同五百年前的人已不是同一种动物了)。
在谈到继承问题的时候应该更加理性和辩证。
《语言的功能和陷阱》王蒙多年前即提倡“作家学者化”,其实优秀的作家开讲学问,也是别具风格的:不是高头讲章,却是妙语连珠,妙趣横生。
语言问题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学术问题,对语言的研究甚至引发了二十世纪哲学思想的全球性转向。
王蒙的演讲当然不是从哲理层面的全方位探讨,但他从社会文化功能的角度来谈,紧紧结合社会、人生的实际,颇有独具只眼的地方。
无论是对于增强社会的批判力,还是自觉提高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本文对青年朋友都是大有裨益的。
讲演稿也叫演说词,是在较隆重的集会和会议上发表的讲话文稿。
可以用来交流思想、感情,表达主张、见解,具有宣传、鼓动和教育作用。
具有针对性、情感性和通俗性的特征。
讲演稿的正文由开头语、主体和结语三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开头语。
开头语的任务是吸引听众、引出下文。
有六种形式:A.由背景和问候、感谢语开始;B.概括讲演内容或揭示中心论点;C.从讲演题目谈起;D.从讲演缘由引起;E.从另件事引入正题;F.用发人深思问题开头。
第二部分:主体。
主体即中心内容。
一般有三种类型:A.记叙性讲演稿。
以对人物事件的叙述和生活画面描述行文;B.议论性讲演稿。
以典型事例和理论为论据,用逻辑方式行文,用观点说服听众;C.抒情性讲演稿。
用热烈抒情性语言表明观点,以情感人,说服听众,寓情于事、寓情于理、寓情于。
第三部分:结语。
是讲演能否走向成功的关键,常用总结全文,加深印象;提出希望,给人鼓舞;表示决心,誓言结束;照应题目,完整文意等方法在激动人心的结语中结束全文。
1什么是讲演答:讲演稿也叫演说词,是在较隆重的集会和会议上发表的讲话文稿。
可以用来交流思想、感情,表达主张、见解,具有宣传、鼓动和教育作用。
2讲演的特征是什么答:A. 针对性。
讲演稿的内容多是听众最关心、最感兴趣、最想了解的,表达方式也因人而易,十分注意效果。
B. 情感性。
讲演的目的是感动听众,说服听众,以情感人,激发共鸣,争取最佳宣传说服效果。
C. 通俗性。
讲演稿要能将无声文字通过演讲者声情并茂的讲演变为有声语言。
要好说、好听、好懂、好记,写得琅琅上口,讲得悦耳动听,通俗易懂,明白如话,幽默风趣3课文中所谈到的语言的社会功能有哪些答:①表意与交流。
②记录与记忆。
③帮助思想、推动思想的功能。
④感染、推动情感的功能。
⑤心理功能。
⑥艺术功能。
⑦心理功能。
《我学国文的经验》今天的学科分类,大致应归属于汉语语言学研究。
1作者屡次说自己“没有经验”,讲的无非是“老生常谈”,他真的是认为他所讲的“无足道哉”吗请加以解析。
:不是。
因为他的经验不同于通常流行意见,表面看来无甚高论,不足为奇,但细加揣摩,却很具深意。
学习语文关键是要“磨炼出一种精纯的趣味来”,更要“知道文学与人生的全体”,最终是要“逐渐养成一个健全的人生观”。
这些才是学好“国文”的根本。
2“我的国文都是从看小说来的”,理解国文,只有“多看书”。
你怎样看这位文章家的“经验”:小说多具有情节曲折、通俗易懂、引人入胜、异想纷呈之致,对少年吸引力很大。
借助读小说,可以轻松愉快地获得中国语文的基础,识得汉语文的趣,不知不觉之间获得文章阅读和写作的训练。
3题为“经验”,作者却以大半篇幅讲了许多有趣的经历和故事,这样的写法是不经意的吗其效果如何:这种风格是作者有意为之,也是周氏文章风格特征所在。
其效果是,因为多有细节的观察与描摹,穿插有趣的佚闻,看似散漫,却使人感到其文章很有趣味、有“嚼头”,话里有话,不是一览无余,回味起来,觉得趣味无穷。
《梵高的坟茔》游记:记叙性散文的一种。
其内容重在记叙和描绘旅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当地的政治生活、社会生活、风土人情、山川景物和名胜古迹等,或写物抒情,或借古讽今,多带有作者强烈的思想和感情色彩。
(关于“散文”的概念,可参考《一个偏见》。
1、作者在文章中将古今画家分为哪三种类型作者最欣赏哪一种你认为作者的观点有道理吗:范曾先生将古今画家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画社会认为最好的画;第二类画自己认为最好的;第三类则置好坏于度外。
作者最欣赏第三种。
作者的观点是否偏颇,请自由思考。
2、作者在文章中引用了罗曼·罗兰的名言:“清贫,不仅是思想的导师,也是风格的导师,他使精神和肉体都知道什么是澹泊。
”你如何看待清贫在今天的社会里,清贫是否应当提倡呢:提倡“清贫”并不是提倡困窘的生活,而是提倡一种坚持原则的生活态度。
这在中西方文化中都是一致的。
《秦腔》1概括本文的艺术特色。
作者把传统古文、农民的方言口语、现代白话文很自然地融合在一起,于拙扑平淡中有传神生动的精妙刻画和不动声色的幽默夸张。
文字质朴、浑厚,与秦腔的火爆高亢、猛烈粗砺相得益彰,他好象是在用吼秦腔的方式写秦腔。
这种文字与表达对象在风格上的一致。
2作者把“原汁原味”的秦腔文化表现出来,从而打动、感染每一位读者。
这种“原汁原味”的语言风格表达了怎样的思想和情感:在这些看似技巧的东西背后,其实有作者对人生、社会和艺术通达洞明的理解。
通过这些,表现了作者对平和宁静的思想心境、朴素自然的生活态度,以及顺势守拙的人生智慧的肯定。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本文说的是猪事,实则讲的全是人世。
其中蕴意警醒人们:被他人(甚至还要包括被自己──当然是按照他人的意志)安排或设置的生活,是不幸的,因为那意味着自由的被扼杀。
人们与此应当有所醒悟,敢于无视别人对你的生活的“正义的”却是粗暴的设置。
1自己安排或设置自己的生活,有什么问题吗别人想要设置我们的生活,能够一概无视吗:被他人(甚至还要包括被自己——当然是按照他人的意志)安排或设置的生活,是不幸的,因为那意味着自由的被扼杀。
人们于此应当有所觉醒,敢于无视别人对你的生活的“正义的”却是粗暴的设置。
2作者采用这样的写法,你认为“闲篇”太多吗它是否影响了对论题的充分阐述呢:严肃主题不必是冠冕文章,看似闲笔,却更有助于引人入胜;文章中心意志在读者的阅读兴奋中深入其心。
王小波的文章间于文化随笔和杂文之间。
严肃而幽默,平实而活泼,犀利而具温情和善意。
文章的主题和作者的态度是严肃的,但又时时出之以幽默之语;这种文章风格既使人忍俊不禁,又使人深思不已。
《个狗主义》的议论性文章,短小精悍、切中要害,比较适合于在报刊上发表。
它包括两个要素,一是评论对象(社会现象和新闻事实),二是评论(也就是个人观点)。
有时也专指报刊、广播电视所发表的社论、短评和专栏评论。
评论的特点是:A. 时效性:评论总是针对当前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与问题进行剖析、议论,发表意见与态度。
B. 倾向性。
评论要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直接阐述作者对这一事实的态度与看法。
C. 通俗性,由于报刊往往是大众媒体,因此评论的行文必须通俗易懂。
2回顾全文,作者是通过哪几个角度来讨论“个人主义”的:一是从欧洲现代个人主义的发生,通过历史的考察,看个人主义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的具体表现;二是从个人和民族、国家、集体的辩证关系看个人主义的利弊得失;三是从当代中国的现状看个人主义的具体表现。
3评论具有主题鲜明的特色,请你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旨。
答:从对“个人主义”的正确认识出发,提出当代中国亟须重建精神的规范和秩序的大问题。
《我的四个假想敌》1在本文中,余光中很好地控制了叙事的节奏,行文起伏迂回,结构清晰。
请就自己的理解为本文划分层次。
:1.第一部分(开头三个自然段);2.第二部分(从“我未用太空舱的冻眠术”至“早已有了前例”):3.第三部分(从“不过一切都太迟了”至“慢一点出现吧”):4.第四部分(从“袁枚写诗”至全文结束)2余光中是华语文学界第一个提出“学者散文”概念的人。
请举例说明,在本文中,哪些地方体现出余氏学者散文的书卷气A. 表现于作者对这一人生难题的理性思考,表现于对个人心态和人情世态的明快的剖析和表达。
例如“而最可恼的,却是树上的果子,竟有自动落入行人手中的样子……”一段。
B. 三次引用中外诗人的诗句,均都恰到好处,将一种普通的亲缘情感写得丰富雅致。
C. 行文中自然形成了一些警句,如:“父亲和男友,先天上就有矛盾。
对父亲来说,世界上没有东西比稚龄的女儿更完美的了,唯一的缺点就是会长大。
”“人生的两大寂寞,一是退休之日,一是最小的孩子终于也结婚之后”等等。
《下棋》一课)作为现代文学样式的小品文专指那些篇幅不长、典雅优美的文字。
小品文往往带有一种文化消遣的意味。
优秀的小品文作品在提供给人消遣的同时,也包含一定的思想文化批判意义,比如鲁迅当年主持的杂志《语丝》上的小品文,就具有强烈的针对现实的批判意义。
优秀的小品文,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现代作家林语堂犹擅此体。
2梁实秋的这篇小品文,是否有其所要表达的思想如果有,请用简练的语言描述出来:成功的小品散文,自然有其要表达的思想,只是往往更加含蓄,不直接点明,需要读者细细体味。
作家看似信笔写来,其实却有深意。
作者笔下的“棋局”实则是人们社会生活的一个缩影,作者正借此表明人们还可以追求一种更加洒脱、真率、自然的生活态度。
《复仇》的束缚,不分行,不押韵,不要求鲜明的节奏。
一般篇幅短小,具有诗歌语言的精炼性,音乐美和散文表现力的灵活性、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