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2024年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大象版【教学方案】

2024年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大象版【教学方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大象的基本特征、生活性和生态环境。
2.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究大象的感官功能和社交行为。
3. 学生能够运用科学知识,分析并解决与大象相关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培养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分析能力。
2. 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学生树立保护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2. 学生培养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究精神。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大象的基本特征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大象的外形特征、内部结构和生长发育过程。
2. 教学内容:- 大象的外形特征- 大象的内部结构- 大象的生长发育过程第二单元:大象的生活性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大象的生活性,包括饮食、睡眠、活动范围等。
2. 教学内容:- 大象的饮食性- 大象的睡眠性- 大象的活动范围和迁徙性第三单元:大象的感官功能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大象的感官功能,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和触觉。
2. 教学内容:- 大象的视觉功能- 大象的听觉功能- 大象的嗅觉功能- 大象的触觉功能第四单元:大象的社交行为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大象的社交行为,包括家庭结构、群居行为和交流方式。
2. 教学内容:- 大象的家庭结构- 大象的群居行为- 大象的交流方式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
2. 采用观察法,让学生观察大象的图片、视频等,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3. 采用实验法,让学生参与实验,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能力。
4. 采用小组合作法,让学生进行合作交流,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评价1. 采用课堂问答、作业、实验报告等多种形式,对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进行评价。
2. 通过对学生观察、实验、合作等过程的观察,对学生的过程与方法进行评价。
3. 通过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表现,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评价。
大象版五年级上学期科学完整教案

大象版五年级上学期科学完整教案第一单元:春天的故事第一节课的春天在哪里?教学目的:1.初步了解表达与交流的主要形式和方法。
2.培养同学们的想象力以及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播放春天的图片、儿歌和课件。
教学过程:1.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和参与观察活动,激起对春天的兴趣,为本单元的学习作好准备。
2.了解表达和沟通的常见方式和基本方法的指南。
1、问问题1.引入:春天是怎样的?你们能在我们校园里找到春天的影子吗???2.师:关于春天,同学们有什么问题?填写在“问题银行”里。
3.老师:我们可以选择什么方式来讲述春天的故事?(提示:诗歌、绘画、童话剧、调查报告等)二、表达与交流(一)故事与绘画1.展示图片。
这是一幅美丽的春天的图画。
上面有什么?(太阳、云、树、草)看着这张图可以讲一个非常精彩的故事,先讲图上有的东西,然后再讲图上没有的和自己想象出来的东西。
边看图边思考。
(提示:想象屋子里、树下或草地上有一些什么动物,正在干什么?)2.请告诉学生,它可以不同于老师所说的,但它应该是清晰有序的。
评估学生的故事,激发他们大胆想象。
(二)童话剧1.在教室里设立表演区,让事先安排好的学生戴上头饰,表演“小公鸡找春天”。
2.播放歌曲《春雨沙沙声》,讨论春雨的场景。
组织学生用声音和动作唱歌和表达。
3.观察图片说出种子的发芽过程,并做动作表现春雨中的事物。
三、布置作业关于寻找春天计划的初步思考。
第二课时寻找春天目标:1.体验表达和沟通的常见方式和基本方法。
2.认识春季的一些特点,从自然中获得美的体验,并用一定的方式赞美自然。
教学重点和难点:了解弹簧的一些特性并正确表达。
首先,说出目标本课制定“寻找春天”的计划,确定展现春天特色的表达方式,并开始实施。
二、制订计划1.选择正确的问题来研究春天。
教师引导学生确定一个研究主题。
比如:春天有哪些正在发生的变化?春天的气温怎样变化?春天的种子怎样发芽?等等。
2024年大象版五年级科学上册 5.2杠杆 (教案)

知道杠杆是常见的简单机械,了解杠杆的类型,以及各种杠杆因结构不同而具有的不同作用;能根据现实的需要设计简单器具、生产物品或完成任务。
科学思维
提高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阅读资料,收集信息,提出关于杠杆作用的问题与假设,通过实验搜集证据,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推理等思维方法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并通过演绎推理分析生活中的杠杆工具。
大象版 五年级上册 《小小机械师》单元 2.杠杆 教学设计
单元
《小小机械师》
课题
2.杠杆
课时
1
核心 概念
4.能的转化与能量守恒
12.技术、工程与社会
学习内容及要求
4.1能的形式、转移和转化
5-6年级:②知道简单机械(杠杆、滑轮、轮轴、斜面)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12.2技术与工程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教学 难点
学生难以掌握的东西,如:难理解什么?难操作什么?
能根据现实的需要设计简单器具、生产物品或完成任务,提高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 准备
教师:1.爱牛课件优化 2.学生实验材料一套。
学生:杠杆尺、钩码、记录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思路
教学备注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引入活动:巧玩跷跷板。引导学生解决真实情景中发生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玩跷跷板时用到了“杠杆”这种简单机械工具。
探究实践
在进行多人合作杠杆尺平衡实验时,愿意沟通交流,综合考虑小组各成员的意见,形成集体的观点。
态度责任
了解人类的好奇和社会的需求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影响着社会发展。
教学 重点
本课必须掌握的东西,如:科学原理需要掌握的,动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
2024年大象版五年级科学上册 3.1我的健康体检表 (教案)

1.在青春期保证足够的睡眠能让我们生长发育得更好。
( )
2.青春期要特别注意增加营养,吃得越多越好( )
3.我们绘制身高变化折线图时,折线图上两个相邻年龄对应的身高值之间的连线坡度大,表示身高增长得快,坡度小,表示身高增长得慢。
( )
4.男生和女生进入青春期的年龄是一样的。
( )
5.我们的体重增加得越快,身体越健康。
( )
参考答案:
一、1.B 2.A 3.B 4.A
二、1.√ 2.C × 3.√ 4.× 5.×
五、整
理 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材料的整理。
培养学生使用材料的好习惯。
六、板书设计
我的健康体检表 青春期是人体生长发育的黄金时期。
绘制成适当的统计图可更加直观地比较成长数据。
五年级科学大象版科学教案

五年级科学大象版科学教案科目:科学年级:五年级教材:大象版科学教材教学目标:1.了解大象的基本知识,包括外貌特征和生活习性。
2.掌握大象的进化历程和种类。
3.了解大象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保护大象的重要性。
4.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培养学生关爱动物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1.大象的外貌特征和生活习性2.大象的进化历程和种类教学难点:1.大象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2.大象的保护教学准备:1.大象版科学教材2.大象图片或视频资源3.班级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段关于大象的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
2.引导学生观察大象的外貌特征,提问:大象的鼻子是什么样子的?它的身体和腿是什么颜色的?二、探究大象的外貌特征和生活习性(15分钟)1.分组让学生在教室内或操场上观察大象的外貌特征和生活习性,如高大的身躯、长鼻子、大耳朵等。
鼓励学生尽量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2.汇报观察结果,通过讨论共同总结大象的外貌特征和适应环境的生活习性,比如长鼻子可以利用吸水、取食和交流等。
三、了解大象的进化历程和种类(15分钟)1.分组让学生研读教材中关于大象进化的部分,了解大象如何从早期的小型动物进化为现在的巨型动物。
2.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大象的进化历程,并介绍主要的大象种类,如非洲象和亚洲象。
四、探究大象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15分钟)1.引导学生讨论大象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如传播植物种子、改变森林结构等。
2.引导学生了解大象对于森林生态平衡的重要性,提醒学生保护大象的重要性。
五、了解大象的保护(15分钟)1.引导学生研读教材中关于大象保护的内容,了解大象目前所面临的问题,如丧失生境和非法猎杀等。
2.分组让学生讨论如何保护大象,并提出相关的措施和建议,如加强保护区建设、打击非法猎杀等。
六、小结(5分钟)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2.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对大象保护的想法和愿望。
2024年大象版五年级科学上册 1.4结构与保温(教案)

制作简易双层结构瓶子与单层结构瓶子,分别在单层结构瓶和 双层结构瓶内倒入同样多的温水,然后分别测量并记录初始温度相 同的温水在单层、双层结构内的温度变化。
四、表 达交 流,得 出结 论。
(预设 5分 钟)
引导学生整理实验数据,绘制不同结构内温度变化折线图,总结 得出结论,双层结构内温度在相同的时间内变化幅度小,解释交流玻 璃窗设计成双层结构的原因。
2.保温杯是从保温瓶发过来的,保温原理与保温瓶一样,只是人们
为了方便把瓶做成杯。( )
3.保温瓶既能保存热桶中融化快些。( )
5.保温瓶的盖子一般都用热的不良导体来制作。( )
参考答案:
一、1.B 2.C 3.B 4.A
二、1.× 2.√ 3.√ 4.× 5.√
教学 教师:1.爱牛课件优化 2.学生实验材料一套。
准备 学生:温度计、剪刀、塑料瓶、秒表、胶带、橡皮泥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思路
一、创 设情 境,提
出问题
问题导入:玻璃窗为什么要设计成双层的? 从观察双层玻璃窗的结构入手,尝试从事物的结构角度提出研 究问题———不同结构对热传递的影响
教学备注
二、聚 焦问 题,作
出假设 (预设
5分 钟)
提出的问题,选择合适的材料制订实验计划。 问题:相同材料做成的双层结构和单层结构的物体,在相同时 间内,哪一个保温效果好? 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说出个人猜想。
在学生说出个人猜想时要 求其说明理由,锻炼学生有理 有据说明想法的能力和实证意 识。
三、探 究不同 结构对 热传递
五、整 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材料的整理。
理
培养学生使用材料的好习惯。
2024年大象版五年级上册全科学教案【优质教学设计】

2024年大象版五年级上册全科学教案【优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理解并描述大象的主要特征和生态环境。
2.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大象的感官功能和行为特点。
3. 学生能够运用科学方法,探究和解决与大象相关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方法,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2. 学生通过合作交流,提高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学生培养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树立科学探索精神。
2. 学生学会关爱动物,保护生态环境。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认识大象1. 大象的形态特征- 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和视频,了解大象的外观特征,如体型、耳朵、鼻子等。
- 学生通过观察实物模型,了解大象的牙齿和骨骼结构。
2. 大象的生活习性- 学生通过观察视频,了解大象的生活习性,如饮食、睡眠、社交等。
- 学生通过调查访问,了解大象在不同地区的生态环境。
第二课时:大象的感官功能1. 嗅觉- 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大象的嗅觉灵敏度。
- 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大象如何利用嗅觉寻找食物和同伴。
2. 视觉- 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大象的视觉特点。
- 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大象如何利用视觉适应不同光照条件。
第三课时:大象的行为特点1. 社会行为- 学生通过观察视频,了解大象的社会行为,如家族结构、互相照顾等。
- 学生通过角色扮演,体验大象之间的互动交流。
2. 学习行为- 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大象的学习能力和适应性。
- 学生通过讨论,分析大象如何通过学习解决问题。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大象的特征和行为。
2. 运用观察、实验、调查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 采用合作交流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大象特征和行为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3. 学生对保护动物和生态环境的认识和态度。
五、教学资源1. 大象的图片、视频、实物模型等教学资源。
大象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大象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温馨提示:文档内容仅供参考课题:大象的特点和生活习性年级:五年级上册学科:科学教学目标:了解大象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理解大象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教学准备:大象的图片、视频或模型。
板书或展示板。
学生练习册和铅笔。
教学过程:引入:引入大象的话题,提问学生是否了解大象,以及他们对大象的印象是什么。
展示大象的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讲解大象的特点和生活习性:使用展示板或板书,列出大象的特点(体型庞大、长鼻子、长牙等)。
解释大象的特点,例如大象的长鼻子可以用来觅食、喷水和与同伴进行交流。
介绍大象的食性,包括它们主要以植物为食,每天需要摄入大量的植物来维持体力。
讲解大象的生活习性,例如它们生活在群体中,有明确的社会结构和分工,以及它们的繁殖方式等。
探究大象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引导学生思考大象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例如它们可以帮助传播植物的种子,改变森林的结构等。
通过讨论和小组活动,让学生分享他们的观点和想法,并引导他们发现大象对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总结:小结大象的特点和生活习性,确保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所掌握。
强调大象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保护动物的责任感。
拓展活动:邀请学生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了解大象的不同种类和分布情况。
组织观察活动,让学生观察和记录动物的行为,例如观察大象在野外的生活状态。
课堂作业:要求学生在练习册上回答与大象相关的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鼓励学生绘制一幅关于大象的图片,并写下自己对大象的感想。
教学反思:回顾教学过程,评估学生对大象的理解程度。
总结教学中的问题和不足,为后续的教学改进提供参考。
2024年大象版五年级科学上册 5.3滑轮 (教案)

四、表
达交流,拓展延伸。
(预设5分钟)迁移应用:
1.观察起重机的图片,观察分析其中滑轮的类别和作用。
2.组装一个既能省力又能改变用力的方向的滑轮组。
五、练一练一、我会选
1.旗杆顶端的滑轮的作用是()
A.能改变用力方向,但不省力
B.既不省力,又不改变用力方向
C.能省力,但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2.不能改变物体受力方向的是()
A.动滑轮
B.定滑轮
C.滑轮组
3.塔吊上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是()
A.定滑轮
B.动滑轮
C.滑轮组
4.如图所示现在定滑轮处于平衡状态,这说明( )。
A.X比Y重
B.X比Y轻
C.X和Y一样重
二、我会判。
大象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大象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教案(全册五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本教学计划旨在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通过探究为主的研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学生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研究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究的能力,提高对研究对象的了解。
2、提高学生观察的准确性和精确性。
3、不仅关注收集和了解事实,而且要学会对事实进行简单的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
三、学生情况分析:1、整体研究状况:五年级学生整体研究认真,但缺乏灵活性和研究惯较差。
他们普遍惯于被老师牵着走,而不善于设法自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
因此,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深刻,运用能力差。
2、已有知识、经验:学生虽然经过一年的科学研究,探究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但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学生的科学常识极为缺乏,科学探究能力和意识不强。
家长和学校偏重于语、数、英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因此,本教学计划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研究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四、教材分析:1、本册内容情况:本册教材共包括八个单元的内容:我们的考察计划,吃的好吗,探访鱼儿,小小赛车会,动物家族,饮料瓶能告诉我们什么,招聘月球开发部长,走向两极。
首先,学生们需要自己思考并提出问题,比如“宇宙是什么?”,“宇宙中有多少星球?”,“为什么会有黑洞?”等等。
然后,他们可以在小组内交流,讨论自己的问题和想法。
二、三疑三探(20分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们可以通过三疑三探的教学模式,对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探究和解答。
大象版科学教案:2024年五年级上册完整教案【教学设计】

大象版科学教案:2024年五年级上册完整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理解大象的主要特征和分类。
2. 学生能够掌握大象的生活习性和生态环境。
3. 学生能够了解大象与人类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了解大象的特征。
2.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研究报告等方式培养合作与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学生培养对动物的关爱和保护意识。
2. 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念,认识到保护大象及其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大象的概述1. 大象的分类与特征2. 大象的生活习性3. 大象的生态环境第二课时:大象与人类1. 大象与人类的关系2. 大象的保护与人类的责任3. 保护大象的意义与方法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大象的概述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图片或实物引入大象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大象的分类与特征。
3. 课堂讲解教师详细讲解大象的分类、特征、生活习性和生态环境,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大象的生活习性和生态环境,分享学习心得。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6. 作业布置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第二课时:大象与人类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图片或实物引入大象与人类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大象与人类的关系。
3. 课堂讲解教师详细讲解大象与人类的关系、保护大象的意义与方法,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大象的保护与人类的责任,分享学习心得。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6. 作业布置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2. 学生课后作业完成情况3. 学生小组讨论表现4. 学生对大象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五、教学资源1. 教材2. 图片3. 实物4. 视频资料六、教学建议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
2024年大象版五年级科学上册 4.5应对地质灾害 (教案)

在调查环节,可以准备一些常见地质灾害的新闻报道、纪录片 等供学生阅读、观看,也可以提前布置任务,让学生通过报纸、图 书、网络等渠道收集相关的信息,以丰富学生对地质灾害的了解。
三、模 拟验
证,搜 集证据 (预设 15分
钟)
提问:如何应对这些地质灾害? 引导学生思考可以通过进行模拟实验探索预防、躲避地质灾害 及逃生的科学方法。 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预防泥石流模拟实验和地震模拟实验。 归纳整理不同地质灾害的特点和预防、应对措施。
全区域
5.若突发泥石流,你恰好在泥石流流经的路中央,应该沿怎样的方
向逃生?( )
A.迎着泥石流的方向跑。 B.顺着泥石流的方向跑。
C.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
二、我会判
1. 汶 川 地 震 是 中 华 人 共 和 国 自 成 立 以 来 最 大 的 一 次 地 震 。
()
2. 地 震 、 火 山 喷 发 、 泥 石 流 、 山 体 滑 坡 等 都 属 于 自 然 灾 害 。
大象版 五年级上册 《地壳》单元 5.应对地质灾害 教学设计
单元
《地壳》
课题
5.应对地质灾害
课时
1
核心 概念
11.人类活动与环境
学习
内容
11.2 自然灾害
及要 求
5-6年级:③结合实例知道台风、洪涝、干旱、沙尘暴、泥石流等灾害及其影响,树立自我保护和防灾减灾的意识。
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 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
()
3.泥石流指的是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
动、地震等因素的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整体向下滑动的地质现象。
()
4.火山喷发会产生有毒气体,火山灰会污染环境,百害而无一利。
2024年大象版五年级科学上册 5.5斜面 (教案)

一、我会选
1.把相同的重物沿着不同的斜面往上拉,下图中最省力的斜面是( )。
2.下列物体中,没有应用到斜面的是( )
A.引水渠
B.滑梯
C.跷跷板
3.小强用弹簧测力计测得一物体重10N,现在用弹簧测力计拉着该物体沿斜面向上运动,则弹簧测力计示数( )。
A.小于10N
B.等于10N
C.大于10N
4. 楼梯也是一个斜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台阶数越多,走的时间越长越费力
B.台阶数越少,走的时间越短越省力
C.台阶数越多,走的时间越长越省力
二、我会判
1.古埃及人是利用吊车把巨石运到金字塔上面去的。
()。
大象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详案)

第一单元从太阳系到无限宇宙1制作宇宙模型教学目标:1.通过合作、交流,使学生了解宇宙知识。
2.通过多种方式,制作宇宙模型。
3.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动手制作心目中的宇宙。
难点:通过交流进一步了解宇宙,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法、学法:小组合作,相互交流。
学生动手操作、参观、学习并质疑。
教具、学具:教具:多媒体学具:橡皮泥、纸、彩笔、剪刀、胶水、牙签、细铁丝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前准备:1.学生自己收集资料。
2.导入:同学们:宇宙奥妙无穷,你对宇宙了解多少呢?小组交流。
3.多媒体播放有关宇宙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二、课堂活动:(一)、设计模型根据宇宙模型制作记录本设计出小组的宇宙模型宇宙模型制作记录本年月日小组一、模型名称:二、所需材料:三、职责分工:小组长资料员材料员计时员记录员质量员发言人四、模型草图:五、评价反馈六、修改计划同学们根据自己了解的宇宙,在心目中设计宇宙模型。
(三)根据自己的设计小组分工准备材料。
第二课时一、制作模型讲解: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制作,如:剪纸、绘画、捏橡皮泥等多种方式。
说明:我们所知道的知识有限,因此可只制作宇宙的一部分。
二、修正模型学生对模型进行修正,达到自己最满意的效果。
三、参观交流模型小组内留一个人讲解,其余到各组参观,并提出自己的建议。
四、质疑设计问题银行存折,如:“宇宙有多大?”你从本节课中学到了什么?你有哪些大胆的设想?你还有哪些意见和建议?让学生畅所欲言。
六、实践调查:查阅有关宇宙的更多知识,解决疑难问题,丰富自己的知识。
七、板书设计 1制作宇宙模型一、宇宙知识二制作宇宙模型。
三、材料:橡皮泥、纸、彩笔、剪刀、胶水、牙签、细铁丝等。
2修改模型教学目标:修改“宇宙模型”,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增加学生对宇宙的认识教学重难点:重点:修改完善模型;模型与解释难点:根据资料查找模型的不足教法学法:教师引导,学生合作探究教具:各组制作的宇宙模型;搜集的有关宇宙的资料;材料超市中的东西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上一节课我们动手制作了宇宙模型,其他同学也已经对模型提出了看法和意见,今天我们就这些看法和意见对自己的模型进行修改和完善(板书课题)修改和完善模型必须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下面我们按照分好的小组制定各小组的模型修改计划。
大象版五年级上学期科学完整教案

大象版五年级上学期科学完整教案第一单元:春天的故事第一课时春天在哪里教学目的:1.初步了解表达与交流的主要形式和方法。
2.培养同学们的想象力以及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培养同学们的想象力以及表达能力教学准备:展现春天的图片、儿歌、课件。
教学过程:1.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和参与观察活动,激起对春天的兴趣,为本单元的学习作好准备。
2.引导初步了解表达与交流的常用方式和基本方法。
一、提出问题1.引入:春天是怎样的?你们能在我们校园里找到春天的影子吗?……2.师:关于春天,同学们有什么问题?填写在“问题银行”里。
3.师:我们可以选择什么方式来讲述春天的故事呢?(提示:诗歌、绘画、童话剧、调查报告等。
)二、表达与交流(一)故事与绘画1.出示图片。
这是美丽的春天图,图上有什么?(太阳、云、树、草地)看着这张图可以讲一个非常精彩的故事,先讲图上有的东西,然后再讲图上没有的和自己想象出来的东西。
边看图边思考。
(提示:想象屋子里、树下或草地上有一些什么动物,正在干什么?)2.请一同学们讲述,可以和老师说的不同,但要有次序地说清楚。
评价同学们的讲述,启发同学们大胆地展开想象。
(二)童话剧1.在教室里开辟表演区,让提前布置的同学戴上头饰,表演《小公鸡找春天》。
2.播放歌曲“春雨沙沙”,讨论下春雨的情景。
组织同学们演唱并用声音和动作来表现。
3.观察图片说出种子的发芽过程,并做动作表现春雨中的事物。
三、布置作业初步思考寻找春天的计划。
第二课时寻找春天目标:1. 体验表达与交流的常用方式和基本方法。
2. 认识春季的一些特点,从自然中获得美的体验,并用一定的方式赞美自然。
教学重难点:知道春天的一些特点,并正确表述一、讲述目标本课制定“寻找春天”的计划,确定展现春天特色的表达方式,并开始实施。
二、制订计划1. 选择研究春天的合适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确定一个研究主题。
比如:春天有哪些正在发生的变化?春天的气温怎样变化?春天的种子怎样发芽?等等。
大象出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大象出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其对象是客观现象,内容是形式化的科学理论,形式是语言,包括自然语言与数学语言。
下面是给大家整理的大象出版五班级科学上册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象出版五班级科学上册教案1一、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学生要知道产生影子的条件:光源、遮挡物和屏,且遮挡物要在光源和屏之间。
2、明白判断光源的标准:正在发光而且是自己发出的光3、物体影子的长短、方向随着光源位置、方向的改变而改变;物体影子的大小与物体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物体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4、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做投影,投影在我们生活中很有用处过程与方法1、做光和影的实验,并将观察结果准确地进行记录2、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推理出光源、遮挡物、影之间的关系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到事物之间的变化是有联系的,也是有规律的。
2、在实验观察中养成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态度二、教学准备老师演示:有窗帘的教室分组实验:手电筒、4开的白卡纸、长方形的小木块、铅笔、尺子三、教学重、难点探究影子的特点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过程1、引入引#教案# 导语:对于光,我们都很熟悉,那么对于光,我们都已经知道些什么还想知道些什么?我们这个单元的学习是要探索光的秘密。
2、关于影子产生的条件1)谁玩过影子的游戏?我们怎样才能看到自己的影子?2)想一想:影子是怎么产生的,亲自做一做,看看需要有什么条件?3)在实际操作、讨论、沟通的基础上,学生知道影子的产生不仅需要阳光、挡光物体,还需要屏(墙面、地面等)3、关于“光源”的教学1)影子的产生需要光,那么,哪些物体能发光呢?学生列举2)引导学生进行分类,自己发光和反射其他物体的光3)得出光源的描述:像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4、影子的特点1)在刚才的影子游戏中,我们除了知道影子产生的条件外,还有什么发吗?2)我们再通过一些活动继续探究光源和影子的秘密,现自学科学书第25页,看看是否明白实验的方法、步骤、要求。
2024大象版五年级上学期优秀科学教案【教学方案】

2024大象版五年级上学期优秀科学教案【教学方案】课程概述本教学方案旨在帮助五年级学生掌握科学领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通过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实验能力,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目标1. 了解科学的基本概念和科学家的工作方式。
2. 掌握实验设计和观察技巧,培养科学思维。
3. 研究科学方法,并能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4. 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教学内容单元一:科学与生活1. 了解科学的定义和科学家的工作。
2. 通过实际案例,引导学生思考科学对生活的影响。
3. 进行小组探究活动,让学生自主发现科学现象。
单元二:物质与能量1. 研究物质的性质和分类。
2. 了解能量的转化和传递过程。
3. 进行实验,观察物质的变化和能量的转化。
单元三:地球与宇宙1. 探索地球的结构和特点。
2. 研究天体的运动规律。
3. 进行模拟实验,了解地球和宇宙的相互关系。
单元四:生物多样性1. 了解生物的分类和特点。
2. 研究生物的生命周期和繁殖方式。
3. 进行生态考察,了解生物的相互依存关系。
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出问题和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2. 实验教学法: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帮助学生理解科学原理。
3. 合作研究法:鼓励学生在小组中合作探究,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的参与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能力。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实验设计和观察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 小组项目:评估学生在小组探究活动中的合作能力和成果呈现。
教学资源1. 课本:《大象版五年级科学》上册。
2. 实验材料和器材:根据教学内容准备相应的实验材料和器材。
3. 多媒体设备:使用投影仪和电脑播放相关教学视频和动画。
教学安排1. 每周两节科学课,每节课45分钟。
2. 每个单元研究2-3周,包括理论研究、实验和探究活动。
3. 每个单元结束后进行小结和评估。
教学辅助措施1. 建立科学实验室和装备必要的实验器材。
2024年大象版五年级科学上册 2.3人体司令部(教案)

围绕蚊子在黑夜侵扰的事件进行讨论,并且按照相应的问题顺序一个个地进行。
小结:大脑就像“人体司令部”,协调指挥着人的行动。
黑夜,当一只蚊子飞近我们的耳旁时,我们的大脑指挥我们做出了一系列的动作,请将下列过程排序。
①大脑接收信息并作出判断。
②耳中听觉神经接收到蚊子侵扰的信息。
③大脑做出拍死蚊子的决定。
④大脑向手臂发出命令。
⑤手臂接收到命令后做出拍蚊子动作。
⑥听觉神经把信息报告给大脑。
正确的顺序是:()-( ) -( )-( ) -( ) -( )
参考答案:
一、1.A 2.B 3.B 4.B 5.C
二、②⑥①③④⑤
六、板书设计
人体司令部
认知和决策,控制人体的行为。
脑
大脑
小脑
脑干
运动协调、准确,维持
身体的平衡。
控制呼吸和心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从太阳系到无限宇宙
1、制作宇宙模型课型:时间:教学目标:
1. 通过合作、交流,使学生了解宇宙知识。
2. 通过多种方式,制作宇宙模型。
3. 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动手制作心目中的宇宙。
难点:通过交流进一步了解宇宙,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法、学法:小组合作,相互交流。
学生动手操作、参观、学习并质疑。
学具:橡皮泥、纸、彩笔、剪刀、胶水、牙签、细铁丝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准备:1.学生自己收集资料。
2.导入:同学们:宇宙奥妙无穷,你对宇宙了解多少呢?小组交流。
二、课堂活动:
(一)、设计模型根据宇宙模型制作记录本设计出小组的宇宙模型宇宙模型制作记录本
年月日小组
一、模型名称:
二、所需材料:
三、根据自己的设计小组分工准备材料。
第二课时
一、制作模型讲解: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制作,如:剪纸、绘画、捏橡皮泥等多种方式。
说明:我们所知道的知识有限,因此可只制作宇宙的一部分。
二、修正模型
学生对模型进行修正,达到自己最满意的效果。
三、参观交流模型小组内留一个人讲解,其余到各组参观,并提出自己
的建议。
四、质疑设计问题银行存折,如:“宇宙有多大?” 出示表格:
序号存入时间问题提取时间
1 9月3日宇宙有多大?
2 9月3日天空有多少个星座?
五、总结:你从本节课中学到了什么?你有哪些大胆的设想?你还有哪些意见和建议?让学生畅所欲言。
六、实践调查:查阅有关宇宙的更多知识,解决疑难问题,丰富自己的
知识。
2 修改模型课后反思:本课的主题是修改上一课学生自己动手制作的宇宙模型,这是针对五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已有的知识基础而编排的,利用他们对大自然的万物充满了好奇,并有强烈的动手欲望,因此,本节课的主旨是在教师引导下,启发学生去认真观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围绕问题进行再观察再思考,并实验,去寻找各种自己心目中的答案,激发他们的思维,培养他们的能力。
2、修改模型
一、教学目标:修改“宇宙模型,”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增加学生
对宇宙的认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修改完善模型;模型与解释难点:根据资料查找模型的不足
三、教法学法:教师引导,学生合作探究
四、教具:
各组制作的宇宙模型;搜集的有关宇宙的资料;材料超市中的东西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上一节课我们动手制作了宇宙模型,其他同学也已经对模型提出了看法和意见,今天我们就这些看法和意见对自己的模型进行修改和完善
(板书课题)
修改和完善模型必须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下面我们按照分好的小组制定各小组的模型修改计划。
二、制定各小组的模型修改计划,展示,并全班讨论。
三、各小组根据自己的模型修改计划将自己小组内收集的有关资料进行筛选。
四、把筛选出的有效资料填入“小科学家记录本”上,小组内讨论本小
组内的资料,找出资料所呈现的现象和规律,根据现象与规律总结本小组所讨论的结果,并在作业本上呈现出来。
(可以是文字,也可以是图表或其他 ....... )
五、根据本小组内的分工和搜集到的资料及得出的结论进行讨论,讨论本小组模型的不足之处。
分工进行修改和完善,使模型更科学、更完善。
第二课时
一、达与交流,举办宇宙模型展示会:
1. 展示完善后的宇宙模型,交流经筛选后的有效资料,说说自己的模型先前的不足与自己的修改之处,并说出修改后的好处。
2. 回答别人根据自己的模型所提出的问题。
二、拓展活动:
1. 做宇宙的膨胀实验
2. 阅读科学自助餐。
阅读9 页到10 页的内容
第二单元时间的脚步
1、精确时间的步伐
一、课程标准要求:
1.会查阅、搜集、整理有关资料。
能通过观察实验制作等活动进行探究。
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究结果。
2.保持和发展想要了解的世界、喜欢尝试新的经验、乐于探究与于探究与发展对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
二、教学目标: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搜集关于钟表的资料,并与同伴
交流。
2.统计整理信息资料,比较分类,并说明工作原理。
3.选择感兴趣的钟表,制定研究计划,进行深入研究。
4.养成认真细致工作态度和不懈探究的科学态度。
三、学生分析:在四年级科学学习中,学生已经尝试搜集整理信息资料,
选择研究的问题,制定研究计划,进行探究性学习。
学生已经俱备一定的探究技能,本课只是进一步应用,是完全可行的。
再者学生天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也可以促进本课的学习。
但是搜集资集资料是本课学习的前提,目前学生搜集资料的途径和渠道较窄,估计有部分学生可能找不到充足的资料,会影响本课的学习,这就要求教师有足够的思想准备,一方面帮助学生搜集资料,另一方面事先搜集资料补充。
四、实施目标的途径和方法:搜集有关钟表资料:课前引导学生预习,搜集资料,指导搜集资料
的方法,同时
教师也要搜集资料予以补充。
整理信息资料与交流:引导学生汇总多种资料,运用讨论、分析、比较进行总结激励学生极积表达、交流,认真倾听、思考、补充。
选择钟表继续研究:激励学生积极讨论选择喜欢的钟表,制定研究计划,合作探究,交流、改进。
并引导学生认真记录研究结果,遇到问题及时与同伴交流。
五、教学重点:搜集关于钟表的资料,并进行表达交流。
六、教学难点:统计、整理、比较有关钟表的资料,并说明原理。
七、教学方法:搜集整理资料、观察、思考、讨论、倾听、探究、合作
与交流。
八、教学资源:各种各样的计时工具及图片。
十、课前准备:预习本课,
并搜集有关计时工具的资料。
十一、教学流程:
(一)课前预习:预习本课,搜集有关计时工具的资料,并思考工作原理。
(二)整理汇报:1.学生以组为单位整理有关计时工具的资料,根据特征分类,并
思考工作原理。
教师检查各组搜集资料的情况,并出示教师的搜集
资料补充。
2.小组代表汇报整理结果,并说明各种钟表的工作原理,其余倾听、
思考、补充,教师相机评价鼓励学生。
3.学生提出不明白的问题,大家讨论交流,教师鼓励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钟表继续探究。
(三)计划与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