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修辞手法六种常见修辞
小学语文常见的修辞手法
小学语文常见的修辞手法常见的修辞手法1、比喻。
它是用某一具体的、浅显、熟悉的事物或情境来说明另一种抽象的、深奥、生疏的事物或情境的一种修辞方法。
比喻分明喻、暗喻、借喻三种形式。
明喻的形式可简缩为:甲(本体)如(喻词:像、似、若、犹、好像、仿佛)乙(喻体)。
暗喻的形式可简缩为:甲是(喻词:成、变成、成为、当作、化作)乙。
明喻在形式上是相似关系,暗喻则是相合关系。
借喻:只出现喻体,本体与比喻词都不出现。
如:燕雀安知鸿鹄之志!2、借代。
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这一人或事物有密切关系的名称来替代,如以部分代全体;用具体代抽象;用特征代本体;用专名代通称等。
如:①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一针一线代群众的一切财产)②不要大锅饭。
("大锅饭"代抽象的"平均主义")③花白胡子坐在墙角里吸旱烟。
(花白胡子是以特征代本体)④千万个雷锋活跃在祖国大地上。
("雷锋"以具体的形象代抽象的共产主义思想)3、比拟。
把人当物写或把物当人来写的一种修辞方法,前者称之为拟物,后者称之为拟人。
如:①做人既不可翘尾巴,也不可夹着尾巴。
(拟物)②蜡炬成灰泪始干。
(拟人)4、夸张。
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描绘的一种修辞方法。
如:①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三千丈"为扩大夸张)②芝麻粒儿大的事,不必放在心上。
("芝麻粒儿"是缩小夸张)③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经像下了火。
(把前一事物"出来"与后一事物"下火"夸张到几乎是同时出现,有人称此种夸张方式为超前夸张)5、对比。
是把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并举加以比较的方法。
如: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②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6、对偶。
用结构相同或相近,字数相等的一对短语或句子对称排列起来表达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如:①满招损,谦受益。
小学六年级语文修辞手法
修辞(xiūcí) 常见的修辞手法有以下(yǐxià)几种:1、比喻(bǐyù)——比喻就是打比方,是用具体的、浅显的、熟悉的、形象(xíngxiàng)鲜明的事物去说明或描写抽象的、深奥的事物。
这样可以把事物的形象描写得更生动、具体。
2、拟人(nǐrén)——拟人是借助想象力,把事物当作人来写。
即赋予它们人的言行、思想、感情等。
3、排比——运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句子或词组,排成一串。
这样的句子可以加强语言的气势,表达强烈的感情,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4、夸张——对描写的事物有意识地加以夸大或缩小,以突出事物的特征,表达作者的感情,引起读者的联想,加深印象。
5、设问——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或思考,先自行提出问题,再自己进行回答。
即自问自答。
6、反问——将明确的意思用问句的形式表达出来,即只问不答,问中有答。
(一)1、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
()2、每条岭都是那么温柔,自山脚至岭顶长满了珍贵的树木,谁也不孤峰突起,盛气凌人。
()3、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暇的翡翠。
()4、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5、海底有声音吗?海底有各种动物发出的细微的声音。
()6、生我养我的故乡,我怎么能忘怀呢?()(二)1、一串串宝石般的水珠飞腾着,飞腾着,落进深潭。
()2、听了这感人的故事后,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3、别看小草的身躯是那样的柔弱,却有着惊人的生命力。
狂风暴雨休想催垮它;洪水、干旱不能灭绝它;即使是车轮将它碾得粉身碎骨,不用多久,它又会从地下挺直身躯,开始新的生活。
()4、蒲公英妈妈为孩子们准备了降落伞,把自己的娃娃送到四面八方。
()5、芦苇,一片片,一蔟蔟,远看犹如一朵朵绿色的轻云在地平线上飘拂着,给乡村平添了一道风景。
小学语文的修辞手法有哪些
⼩学语⽂的修辞⼿法有哪些
修辞⼿法在⼩学语⽂中也常常会学到,那么⼩学的修辞⼿法有哪些呢?为了让孩⼦能够更全⾯的了解和学习语⽂的修辞⼿法,接下来⼩编为⼤家分析⼀下有什么修辞⼿法,⼀起来看看吧!
修辞⼿法
⼩学常⽤的修辞⼿法有:⽐喻、拟⼈、夸张、排⽐、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引⽤、对⽐、借代、反语、顶真、互⽂、⽐拟等。
是修饰⽂字词句、运⽤各种表现⽅式,使语⾔表达得准确、鲜明⽽⽣动有⼒。
1、⽐喻:就是打⽐⽅,利⽤事物间相似的地⽅,借⼀个事物说明另⼀个事物的⽅法。
2、拟⼈:把⼈的特征给予事物,让事物如⼈⼀样说话、活动、有感情。
3、夸张:对事物进⾏扩⼤或者缩⼩的描述,不同于说⼤话,⽽是艺术的扩⼤或缩⼩。
4、排⽐: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的词组或句⼦排列起来,借以增强表达效果和⽓势。
5、反问:(⽤问的预期表达确定的意思或加重语⽓)有问答在句中。
设问,⾃问⾃答。
6、借代:不直接说出要说的⼈或事,⽽是借⽤和这个事或⼈相关的⼈或事。
7、引⽤:引⽤别⼈的话或成语、典故等。
8、反语:故意说反话,⽤⼀种本来意思相反的词语或句表达意思。
9、对⽐:把正反两个事物或者事物的正反两⽅⾯进⾏对照。
10、反复:为表达强烈的感情有意重复使⽤某个词语、句⼦。
什么叫修辞⼿法
修辞⼿法是为提⾼表达效果,⽤于各种⽂章或应⽤⽂的写作的语⾔表达⽅法的集合。
修辞⼿法⼀共有六⼗三⼤类,七⼗⼋⼩类。
通过修饰、调整语句,运⽤特定的表达形式以提⾼语⾔表达作⽤的⽅式。
小学语文15种修辞手法
小学语文15种修辞手法小学语文中常见的修辞手法有很多种,下面将介绍15种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1.比喻:用一个事物来形象地描绘另一个事物,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让读者更容易理解。
例句:她的眼睛像一泓清泉,透出了智慧和温柔。
2.拟人:将无生命的事物赋予人的特点和行为,增加文章的趣味性,使读者感到亲切和生动。
例句:花儿欢快地摇摆着身姿,迎风嬉戏。
3.夸张:为了加强描述效果,对事物进行放大描述,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和吸引力。
例句:她一笑,整个世界都显得格外美丽。
4.人称借代:用第三人称代替第一、第二人称,使表达更加客观冷静,加强说服力。
例句:有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5.反问:用疑问句的语气提出肯定或否定的问题,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引起读者思考。
例句:你以为努力就一定会成功吗?6.排比:用同样的结构和句式来连续表达几个内容相同或相似的事物,使文章更加有节奏感和亮点。
例句:山清水秀,风景宜人;花开芬芳,鸟语鸣唱。
7.对仗:通过对称排列的句子或词语,使文章更加平衡,增强表达的力量和美感。
例句:日出东方,日落西山。
8.借代:用一个事物代指另一个事物,借助相似的形象和特点,加深描述效果,使作品更加生动。
例句:她的歌声如同飞翔的鸟儿,轻盈而美好。
9.重复:在文章中多次使用相同的词语、句子或句型等,使文章更加有节奏感和韵律感。
例句:他努力、他拼搏、他从不放弃。
10.头韵:在句子开头使用相同的辅音或辅音组合,使句子更加鲜明和有吸引力。
例句:腾飞的燕子,远去的背影。
11.倒装:将主语和谓语的语序颠倒,使句子更加突出或具有强调作用。
例句:高高的大山,直插云霄。
12.排比句:将相同或类似的句式排列在一起,增加语言的力度和表达的感染力。
例句:我千方百计努力奋斗,只为了创造美好的明天;我坚持不懈,勇往直前,只为了争取更大的进步。
13.比较:通过比较两个事物的差异或相似之处,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增强描述效果。
例句:她的微笑如同春风拂面,温暖而迷人。
小学常用12种修辞手法+例句
小学常用12种修辞手法+例句修辞手法是为提高表达效果,用于各种文章或应用文,在语言写作时表达方法的集合。
修辞手法一共有63大类,79小类。
通过修饰、调整语句,运用特定的表达形式以提高语言表达作用的方式。
一、小学常用12种修辞手+例句小学常用12种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对偶、借代、反问、设问、对比、反复、双关、引用。
1.比喻:即表示两种不同程度的事物,彼此之间有相似点,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修辞方法。
(1)结构:比喻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或情景)、喻体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
(2)分类:根据比喻结构的三个部分的异同和隐现特征,可分为四种。
①明喻。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若、仿佛、犹如、宛如、像……一样、仿佛……似的,恰似”等连接。
常见形式是“甲像乙”。
②暗喻。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是、变成、构成了”等连接。
典型形式是:“甲变成乙。
”③借喻。
不出现本体和比喻词,直接叙述喻体。
借喻的典型形式是“甲代乙”。
④博喻。
连用几个喻体共同说明一个本体。
⑤回喻:又名互喻,是一种先用喻体作本体,再用本体作喻体,互相设喻的比喻形式。
它曲折有致,能够加强艺术感染力。
(3)常用比喻词像、好像、若、似、似的、似乎、好似、恰似、如、犹如、有如、仿佛、好比、般、一样、成了、是、变成(4)例句:①深秋,枯黄的树叶像飞舞的黄蝶从树上飘落下来,地上尽是落叶。
②西湖像一块碧玉,也像一面铜镜。
③夏天,石榴树像蝴蝶张开翅膀一样张开了那一朵朵小花苞。
2.比拟(1)比拟是把甲事物模拟作乙事物来写的修辞方式。
包括把物当作人来写(拟人)、把人当作物来写(拟物)和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拟物)等几种形式。
事实上,前一种形式是把事物“人化”,后两种形式则是把人“物化”或“把甲物乙物化”。
(2)比拟与比喻的主要区别是:比拟意在“拟此为彼”,彼此交融,常常体现在动词上,而拟体始终不出现;比喻意在“以此喻彼”,彼此是两个不同的事物,常常体现在名词和名词短语上,喻体必不可少。
小学语文:12种修辞手法详解
小学语文:12种修辞手法详解文章中运用修辞方法是为提高表达效果,使语言表达鲜明、生动。
我们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借代、反问、设问等。
一、比喻1、定义比喻就是“打比方”,即利用不同事物之间的某些相似之处,用一个事物来比方另一个事物。
2、三个要素(1)本体:即被比方的事物;(2)喻体:即用来作比方的事物;(3)比喻词:用来表示比喻关系的词。
3、常见比喻词像、好像、若、似、似的、似乎、好似、恰似、如、犹如、有如、仿佛、好比、一样、成了、是、变成等。
4、典型例句(1)露似珍珠月似弓。
(2)阳光下盛开的百合花就是您的笑容。
(3)云彩像洁白的羽毛,轻轻地飘浮在空中。
(4)岸边的华灯倒映在湖中,宛如颗颗宝石缀在湖面之上。
(5)小河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
二、拟人1、定义拟人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将本来不具备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
2、表达效果赋予事物以人类的行为特点,生动形象地表达出作者的情感,让读者感到所描写的物体显得更活泼、亲近,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
3、典型例句(1)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
(2)录音机接受了女主人的指令,“叭”地一声,不唱了。
(3)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油蛉在这儿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三、排比1、定义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意义相近、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起来,借以增强表达效果。
2、表达效果(1)用排比来说理,可收到条理分明的效果;(2)用排比来抒情,节奏和谐,显得感情洋溢;(3)用排比来叙事写景,能使层次清楚、描写细腻、形象生动;总之,排比的行文有节奏感,琅琅上口,有极强的说服力,能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和气势,深化中心。
3、典型例句(1)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
(2)公园里的花五颜六色,有红的,有白的,有黄的,还有粉的。
(3)他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的意志是这样坚韧和刚强,他的气质是这样的淳朴和谦逊。
小学语文的修辞手法有哪些
小学语文的修辞手法有哪些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四、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五、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六、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七、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八、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九、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十、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十一、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十二、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十三、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十四、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十五、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十六、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十七、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十八、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十九、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二十、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二十一、议论文的文章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二十二、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二十三、破折号用法:提示、注释、总结、递进、话题转换、插说;二十四、其他: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二修辞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三句子含义的解答: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不能;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六段意的归纳1.记叙文: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格式:时间+地点+人+事;2.说明文: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3.议论文: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怎样,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描写是文学创作的基本手法之一; 描就是描绘,写就是摹写;描写就是作者对人物、事件和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划;作者一般综合使用描写、叙述等方法来塑造形象;从描写对象上分,可以分为人物描写、环境景物描写; 人物描写包括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等;景物描写包括风景描写、静态物与动态物体的描写等;从描写的方法不同上又可分为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肖像描写是通过对人物的容貌、神情、服饰、姿态、音调等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重要方法;语言描写是通过人物的独白自言自语或对话与别人交谈来表现人物性格的;行动描写是以人物的动作,行为来表现人物性格的一种手法;心理描写是指对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心理活动的描写;主要作用在于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刻划人物性格,深化作品主题;景物描写是指对自然风景,动态物体和静态物体的描写 ;。
小学语文修辞手法
小学语文修辞手法
小学语文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包括:
1. 比喻:通过比较来说明事物的特征,使事物更加生动形象。
例如,将“老师”比作“辛勤的园丁”。
2. 拟人:赋予非人类事物以人的特征或情感。
例如,描述“风儿轻轻地唱着歌”。
3. 排比:将同类事物或相似的结构排列在一起,增强语言的节奏感和表现力。
例如,“我要努力学习,勤奋工作,积极思考”。
4. 对比:将两个相对立或不同的事物放在一起比较,突出它们的特点。
例如,“他虽然年纪小,但志向却很高”。
5. 夸张:故意放大或缩小事物的特点,以引起读者的注意。
例如,“我等了一个世纪那么久”。
6. 疑问:用问句表达肯定或否定的意思,常常用于强调或引起思考。
例如,“难道我们不应该珍惜时间吗?”
7. 反问:用问句表达肯定的意思,常常用于强调或表达一种确定的态度。
例如,“难道不是每个人都应该为和平而努力吗?”
8. 借代:用一种事物来代指另一种事物,例如用“皇冠”代指“权力”。
9. 象征:用一个事物代表另一个更深层次的意义,例如用“白鸽”来象征和平。
10. 省略:在句子中省略掉某些成分,使语言更加简洁。
例如,“我去图书馆”(省略了主语“我”和动词“去”之间的“了”)。
通过学习和运用这些修辞手法,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使写作更加生动有趣。
小学语文的修辞手法有哪些
小学语文的修辞手法有哪些一、表达方式:记述、描绘、抒怀、说明、谈论二、表现手法:象征、对照、衬托、设置悬念、前后响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怀、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频频、互文、对照、借代、反语四、记述文六因素:时间、地址、人物、事情的因由、经过、结果五、记述次序:正叙、倒叙、插叙六、描绘角度:正面描绘、侧面描绘七、描绘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相貌八、描绘光景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九、描绘光景的方法:动静联合(以动写静)、归纳与详细相联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十、描绘(或抒怀)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十一、表达方式:归纳表达、细节描绘十二、说明次序:时间次序、空间次序、逻辑次序十三、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型、作解说、摹状貌、引用十四、小求情节四部分:初步、发展、热潮、结局十五、小说三因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详细环境十六、环境描绘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十七、谈论文三因素:论点、论据、论证十八、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十九、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对照(或正反对照)论证、比喻论证二十、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辩驳论点、论据、论证)二十一、谈论文的文章的构造: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经常有并列式、递进式。
二十二、引号的作用:引用;重申;特定称呼;否认、嘲讽、反语二十三、破折号用法:提示、说明、总结、递进、话题变换、插说。
二十四、其余:(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1、文首:开篇点题;衬着氛围(记述文、小说),埋下伏笔(记述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2、文中:承前启后;总领下文;总结上文;3、文末:点明中心(记述文、小说);深入主题(记述文、小说);照顾开头(谈论文、记述文、小说)(二)修辞手法的作用:(1)它自己的作用;(2)联合句子语境。
小学语文常用修辞手法详解+例句!
小学语文常用修辞手法详解+例句什么是修辞手法?修辞手法,就是通过修饰、调整语句,运用特定的表达形式以提高语言表达作用的方式或方法,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
▣语文中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借代、反问、设问、对比、反复、双关、引用、反语、联想、通感、顶真、互文、回环、移情、象征、寄寓等。
▣常用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借代、反问、设问。
比喻▣什么是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即利用不同事物之间的某些相似之处,用一个事物来比方另一个事物。
多用一些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
▣比喻的三要素(1)本体:即被比方的事物。
(2)喻体:即用来作比方的事物。
(3)比喻词:用来表示比喻关系的词。
常见的比喻词主要有:像、好像、若、似乎、似的、好似、如、犹如、仿佛、好比、一样、成了、变成、是……如何判断一个句子是否是比喻句?虽然有些句子含有上述比喻句,但未必就是比喻句。
判断一个句子是否为比喻句,除判断句子是否有三个要素以外,还要重点注意: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
▣典型例句(1)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
《桂林山水》(2)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美丽的小兴安岭》拟人▣什么是拟人?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动作、行为、思想、语言、感情、活动,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判断要点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拟人的作用把禽兽鸟虫、花草树木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将事物赋予生命,生动形象地写出某事物某特征,表达作者某情感。
▣典型例句(1)风儿轻轻地唱着歌,唤醒了沉睡中的大地。
(2)顽皮的雨滴最爱在雨伞上尽情地舞蹈。
(3)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春》(4)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春望》(5)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学语文常见修辞手法有哪些
一、比喻就是「打比方」,用比喻法描写事物,可使事物形象鲜明生动,加深读者的印象;用来说明道理,能使道理通俗易懂,使人易於理解。
比喻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 (被比喻的事物)、喻词 (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 和喻体 (打比方的事物)。
比喻一般分为明喻、隐喻(暗喻) 及借喻三类。
明喻:本体、喻词和喻体同时出现。
常用的喻词有:像、好像、好似、如、有如、如同、彷佛等。
例子:他动也不动,彷如石像。
(本体)(喻词)(喻体)隐喻[暗喻]:本体、喻体同时出现,但用「是」、「成」、「成为」、「变为」等系词代替「像」一类的喻词。
例子: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
(本体)(喻体)(本体)(喻体)借喻:本体和喻词都不出现,直接用喻体代替本体。
例子:天上张著灰色的幔。
(喻体)二、拟人,根据想象把事物当作人来写,赋予事物以人一样的思想和行为的一种修辞方法。
拟人成功与否,就看所创作的句子是否把物当人来写,看有没有人一样思想、行为,有没有人的喜怒哀乐?那么,我们如何来创造拟人句呢?第一步,分析事物,寻找共性。
所谓共性,就是事物和人类相、相似的言行、思想。
如:小鸟在枝头叫,我们可以想象成唱歌;又如饮料瓶放桌上,我们可以想象成为饮料瓶站在桌上;蚂蚁在地上爬,我们可以想象成为蚂蚁悠闲地在散步;蜜蜂在花丛间采密,我们可以说是拎着花篮在舞蹈。
第二步,添加感情,写活事物。
人们的基本感情,可以归类为喜、怒、哀、乐四种,在创作时,我们可以恰当把人类神态、言行、心理活动附在事物身上,赋予物以“人性化”,让物开口说话,让物栩栩如生、跃然于纸上。
第三步,升华灵性,过目不忘我们要创作一个真正的拟人句,还要从思想内涵中下功夫。
可以想象,一个毫无个性的句子,是没有生命力可言的,因此,我们要努力挖掘事物的深刻含义,找出其独特的“灵性”,让人们一看就过目不忘。
练习:1、小河向东流。
改:小河欢快的唱着歌向东奔西跑2、螃蟹煮熟了。
改:披着红色盔甲的螃蟹煮熟了。
3、水稻成熟了。
小学语文修辞手法汇总
语文修辞手法汇总1、语文中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借代、反问、设问、对比、反复、双关、引用、反语、联想、通感、顶真、互文、回环、移情、象征、寄寓等。
2、常用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借代、反问、设问。
比喻【概念】比喻就是“打比方”,即利用不同事物之间的某些相似之处,用一个事物来比方另一个事物。
多用一些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
比喻的三要素(1)本体:即被比方的事物(2)喻体:即用来作比方的事物(3)比喻词:用来表示比喻关系的词。
常见的比喻词主要有:像、好像、若、似乎、似的、好似、如、犹如、放佛、好比、一样、成了、变成、是……如何判断一个句子是否比喻句?虽然有些句子含有上述比喻句,但未必就是比喻句。
判断一个句子是否比喻句,除判断句子是否有三个要素以外,还要重点注意: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
【典型例句】(1)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
《桂林山水》(2)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美丽的小兴安岭》拟人【概念】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动作、行为、思想、语言、感情、活动,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判断要点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拟人的作用把禽兽鸟虫花草树木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将什么赋予生命,生动形象地写出某事物某特征,表达作者某情感。
【典型例句】(1)风儿轻轻地唱着歌,唤醒了沉睡中的大地。
(2)顽皮的雨滴最爱在雨伞上尽情的舞蹈。
(3)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春》(4)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春望》(5)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春》夸张是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合情合理地夸大或缩小。
一定要注意:对某个事物进行扩大或者缩小的描述,但不是毫无边际没有原则无限的,不同于说大话,而是艺术的扩大或缩小。
小学语文各种修辞手法的作用大全
语文各种修辞手法的作用大全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分为拟人、拟物)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又名激问、反诘、诘闻)引用、反语、对比、反复、双关、联想、顶真、通感、互文、回环、移情、呼告等。
修辞手法的作用:(1)比喻:打比方。
例如:月亮像镰刀。
作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
给人以深刻鲜明形象,使说理更透彻。
(2)拟人:把事物当人来写。
例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作用:把花草虫鱼鸟兽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当作人来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将物赋予了生命,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物的特征,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3)排比:三句或者三句以上相同的句式排在一起。
例如:作用:增强语言气势,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4)夸张:把事物夸大或缩小。
例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作用:揭示事物的本质,烘托气氛,给人启示,加强渲染力,引发联想。
使表达的事物更突出、更鲜明。
(5)反问:只问不答,答案就在句中。
例如: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作用:表达的意思更坚定,达到强化语气,强化感情的作用。
提醒人们注意、引起思考、突出某些内容。
(6)设问:自问自答。
例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作用:提醒人们思考,加强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7)对偶:结构相同,字数相同。
例如: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作用: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有音乐美(8)对比:把两种对应的事物对照比较。
例如: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有的人或者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者。
作用:能使语言色彩鲜明,感受强烈,能够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
(9)反复:同一语词多次出现。
例如: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
作用:增强语气或语势,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
小学常见的六种修辞手法
一、小学常见的六种修辞手法(比喻、排比、拟人、反问、设问、夸张)拟人1.鱼儿在水中悠闲地散步2.小鸟在枝头欢快地唱歌3.蟋蟀在草中弹琴4.老虎在树下打呼噜5.花儿在风中弯着腰6.风在轻轻地拍打着水面7.蝴蝶在空中跳舞8.蜜蜂在花儿上挑蜂蜜9.星星在空中眨眼睛10.树在风中絮絮低语11、风儿清唱著歌,唤醒了沉睡中的大地。
12、顽皮的雨滴最爱在雨伞上尽情的跳舞。
13.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14.请听听森林爷爷的话吧。
16、船头飞溅起的浪花,吟唱著欢乐的歌儿。
17、荷塘里的荷花都羞涩地打着朵。
18、落叶随着风高低起舞。
比喻1.春风像太阳一般,照进我们的心里。
2.月亮像香蕉,弯弯的。
3.书是心中的启明星。
4.书是通向彼岸的船。
5.生命就是一支熊熊燃烧的火炬6、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排比1. 心灵是一方广袤的天空,它包容着世间的一切;心灵是一片宁静的湖水,偶尔也会泛起阵阵涟漪;心灵是一块皑皑的雪原,它辉映出一个缤纷的世界。
2.痛苦是黑暗中的摸索,前进的路途中满是坎坷;痛苦是无人理解的悲哀,无助的面对一切挫折;痛苦是心灵最深的折磨,无泪且无法直言;痛苦是天生没有的表情,是烦恼中的恶魔。
3.愚蠢是一种天生的无奈,是一种后天的懒惰,是一颗自己种下的恶果,是一条好果实中的蛀虫。
4.谎言是一只心灵的蛀虫,将人的心蛀得面目全非;谎言是一个深深的泥潭,让人深陷其中无法自拔;谎言是一个无尽的黑洞,让人坠入罪恶的深渊万劫不复。
5. 阴险,是一条披着羊皮的狼,干着不见天日的勾当;阴险是善良的公敌,嫉妒的朋友;阴险是一座心灵的冰山,让人透过清澈感到的是阵阵的寒意。
6.自私是一面镜子,镜子里永远只看得到自己;自私是一块布匹,蒙住了自己的眼睛,看不见别人的痛楚;自私是一层玻璃,看上去透明,却始终隔开了彼此的距离。
7.爱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使贫病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一泓出现在沙漠里的泉水,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一首飘荡在夜空的歌谣,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
小学六年级语文必会修辞手法
小学六年级语文必会修辞手法修辞方法不只是小学语文非常重要的基础知识,而且这一知识点的掌握好与坏直接关系到作文这一重要的知识,所以绝不能忽视。
什么是修辞手法:修辞手法,就是通过修饰、调整语句,运用特定的表达形式以提高语言表达作用的方式或方法,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
语文中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借代、反问、设问、对比、反复、双关、引用、反语、联想、通感、顶真、互文、回环、移情、拈连、象征、寄寓(寄托),呼告等。
常用的八种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借代、反问、设问。
一、比喻:1、什么是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即利用不同事物之间的某些相似之处,用一个事物来比方另一个事物。
多用一些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
其中比喻可以分为:明喻、暗喻、借喻、博喻(又名复喻)、倒喻(又名逆喻)、反喻、互喻(又名回喻)、较喻(可分为强喻,弱喻)、譬喻、饰喻、引喻、隐喻。
2、比喻必须具备的三个要素(1)本体:即被比方的事物;(2)喻体:即用来作比方的事物;(3)比喻词:用来表示比喻关系的词。
常见的比喻词主要有:像、好像、若、似、似的、似乎、好似、恰似、如、犹如、有如、仿佛、好比、一样、成了、是、变成等。
3、如何判断一个句子是否是比喻句虽然有些句子含有上述比喻词,但未必就是比喻句。
判断一个句子是否是比喻句,除判断句子是否有三个要素以外,还要重点注意: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
4、典型例句(1)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
《(桂林山水)》(2)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美丽的小兴安岭》二、拟人:1、什么是拟人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动作、行为、思想、语言、感情、活动,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2、判断要点: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3、拟人的作用作用:把禽兽鸟虫花草树木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小学语文修辞手法有哪些
小学语文修辞手法有哪些小学语文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引用、借代、反语、对比。
1、比喻: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即打比方。
作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用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事物解说、帮助人深入理解。
比喻的三种类型:明喻、暗喻和借喻。
2、拟人: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作用:把禽兽鸟虫花草树木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3、夸张: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夸张或缩小。
作用:提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扩大夸张对事物形状、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夸大。
4、排比: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联的句子或成分排列在一起。
作用:增强语言气氛,加强表达效果。
5、对偶: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6、反复:为了强调某个意思,表达某种感情,有音重复某个词语句子。
反复的种类:连续反复和间隔反复,连续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间隔反复中间有其他的词语。
7、设问: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
作用:提醒人们思考,有的为了突出某些内容。
8、反问:无疑无问,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
9、引用:引用现成的话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分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两种。
10、借代:借用相关的事物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
借代种类:特征代事物、具体代抽象、部分代全体、整体代部分。
11、反语: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或句子表达本意,以说反话的方式加强表达效果。
有的讽刺揭露,有的表示亲密友好的感情。
12、对比:对比是把两种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的一种辞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极目远眺,四周全是丝绒般的碧 绿草原 。
10、她有着一头瀑布似的黑头发。 11、几对燕子停在电线上,犹如五
线谱上的音符。
12、发令枪响了,同学们像离弦的 箭一般向前冲去。
13、长城像一条巨龙在崇山峻岭间 盘旋。
14、结了冰的水柱像水晶一样透明 可爱。
15、晶莹的露珠在荷叶上滚来滚去, 犹如一颗颗闪耀的珍珠。
1、春天,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拟人 )
2、学习如钻探石油,钻得愈深,愈能找到知识的精髓。
( 比喻 )
3、花儿在欢笑,鸟儿在歌唱,小草在翩翩起舞。
( 排比、拟人) 4、老师是园丁,我们是花朵。( 比喻 )
5、几场春雨过后,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
来。 ( 拟人 )
6、别看小草的身躯是那样的柔弱,却有着惊人的生命力。 狂风暴雨休想催垮它;洪水、干旱不能灭绝它;即使是车 轮将它碾得粉身碎骨,不用多久,它又会从地下挺直身躯,
排比
排比:
把3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似、内容相关、语 气一致的语句排列在一起。 作用:起到增强语气、增强气势,使思想感情表 达的更为强烈 判断要点:排比的特点明显,句中含有三个或 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的短语或句子。
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
(三个排比的短语表现海上夜空的柔和、静寂 与神秘特色。)
4、沙滩上一只贝壳寂寞地躺在那里, 懒洋洋地晒着太阳。
5、公鸡挺着高高的胸脯,神气地在 院子里散步,傲慢地看着地上的蚯 蚓。
6、大黄狗忠实地坚守着自己的岗位, 注视着一切可疑的人物。
7、两只不知死活的老鼠在桌子下面 窃窃私语,打扰了老猫的美梦。
拟人有两种类型:
把事物直接当做人来写。
人直接同事物说话。
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
拢来,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 是
"赶集"
有人才会有的动作,用到了草 叶 和花的身上
这样的句子就叫做拟人,
例如:风中,小树在快乐的舞蹈.
公园里花儿向我微笑.
蟋蟀在平台上弹琴.
1、风儿清唱著歌,唤醒了沉睡中的大地。 2、顽皮的雨滴最爱在雨伞上尽情的跳舞。 3、船头飞溅起的浪花,吟唱著欢乐的歌儿。 4、秋天到了,树上金红的果子露出了笑脸,
指出下面比喻句是用什么比喻什么。 1、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把 漓江的水 比作 无瑕的翡翠
2、老师像一把火炬,时刻把光明洒向人间,让自己的 生命燃烧不止。
把 老师 比作 一把火炬
3、缝纫鸟的窝是一种精致的工艺品。
把 缝纫鸟的窝 比作 工艺品
4、笔直的公路上,一对对玉兰花灯柱,像等待检阅的 仪仗队,整整齐齐地站着。
把 一对对玉兰花灯柱 比作 仪仗队
5、鲜红的队旗像燃烧的火焰。
把 队旗 比作 火焰
6、玉屑似的雪末随风飘扬。把 雪末 比作 玉屑
(1)天空中出现了一道彩虹,宛 如一座彩桥悬在上空。
(2)天渐渐破晓,淡青色的天 空镶着几颗残星,大地朦朦胧胧 的,如同笼罩着银灰色的轻纱。
(3)天空像被水清洗过的蓝宝石, 清澈透亮.
头上的羽毛------榄色的头巾 背上的羽毛------浅绿色的外衣 腹部的羽毛------赤褐色的衬衫
典型例句
(1)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 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桂 林山水)》
(2)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 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美 丽的小兴安岭》
运用比喻时应注意:
春风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比喻) 春风温柔地抚摸着你。( 拟人)
读成语、辨修辞
岁月如流,归心似箭,冷若冰霜( 比喻 )
莺歌燕舞,鸟语花香,百花争艳( 拟人 )
读下面的句子,用“√”确定它用的修辞手法。
√ 1、没有花的绿地是寂寞的。(比喻 拟人)
2、外边毛毛雨把车窗遮得像拉了一道纱帘。
√ (比喻 拟人 )
例句:
(1)晏子回答说:“这是什么话?我国 首都临淄住满了人,大伙儿把袖子举起 来,就是一片云;大伙儿甩一把汗,就 是一阵雨:街上的人肩膀檫着肩膀,脚 尖碰着脚尖。大王怎么说没人呢?”
(2)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 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 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
(3)心灵是一方广袤的天空, 它包容着世间的一切;心灵是 一片宁静的湖水,偶尔也会泛 起阵阵涟漪;心灵是一块皑皑 的雪原,它辉映出一个缤纷的 世界。
开始新的生活。( 排比、拟)人
高大的白杨树,整齐地排列 在路旁。
高大的白杨树,像一队士 兵一样整齐地排列在路旁。
高大的白杨树,不知疲倦 地在路旁站岗放哨。
每天一大早,老牛就会在河 边走来走去。
每天一起床,老牛就会悠闲自 在地在河边散步。
沙漠中的仙人掌,在太阳下 生长。
沙漠中的仙人掌,在太阳下挺直 了脊背,顽强不屈地生长。
Hale Waihona Puke (4)谎言是一只心灵的蛀虫,将人 的心蛀得面全非;谎言是一个深深 的泥潭,让人深陷中无法自拔;谎 言是一个无尽的黑洞,让坠入罪恶 的深渊万劫不复。
二,比喻
比喻:
就是打比方,利用不同事物之间的某些相 似的地方,借一事物来说明另一事物的方法。 运用比喻这一方法,可以在描绘一事物时,使 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 不再胆怯的小白菊,慢慢地抬起它们 的头。 成千上万的小鸡,成群结队的长毛山 羊,在见不到一个人影的绿草地上,安闲 地欣赏着属于它们的王国。
拟人
比较下面两个句子,说说它们分别用了 什么修辞手法。
△啄木鸟在给树治病.( 拟人 )
△啄木鸟像医生在给树治病.( 比喻 )
三,拟人
拟人:
(一)什么是拟人 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情感、意志或 动作。 (二)判断要点: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三)拟人的作用 把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事物色彩鲜明, 描写生动,蕴含丰富。
种类
例句
赋予语言 青蛙问小鸟:“你从哪儿来呀?”
赋予动作 小兔子摇摇头,惭愧地低下了头。
赋予神态 第一个上任的是猫头鹰,他想到自己 是万兽之王,神气极了!
妈妈还是死命追着不放,到底追上了,
可是雨来浑身光溜溜的像条小泥鳅,怎么
也抓不住。
雨来像小鸭子一样抖着头上的水,用手
抹一下眼睛和鼻子,嘴里吹着气,望着妈
妈笑。
那双手就像鹰的爪子,扭着雨来的两只
耳朵,向两边拉。
她似乎感到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都盯在
越来越短的蜡烛上。
比喻
这座房子像宫殿。 (不是) 江上的轮船像一叶扁舟。 (不是)
16、黑白相间的蚕豆花谢了,长出 了小指头似的豆荚。
17、风一吹,鹅毛般的苇絮就飘飘 悠悠地飞起来。
18、草地柔软而有弹性,就像 一张 巨大的地毯。
非比喻句的五种“像”字句:
二、表示举例
1、你骗谁,像你这样的穷人能买得 起汽车。 2、像你身体这样柔弱的人,是干不 了重活的。
非比喻句的五种“像”字句:
荷叶下几条小鱼在游来游去。
荷叶下几条可爱的小鱼,在 捉迷藏。
荷叶下几条顽皮的小鱼,在快 活地游来游去。
月亮在云中出现了。
月亮姑娘悄悄地从云彩里走 出来,露出了半个笑脸。
害羞的月亮姑娘,揭开脸上薄 薄的纱巾,展露出迷人的脸蛋。
蝴蝶在花丛中飞来飞去。
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蝴蝶在花丛中辛勤地劳动。 蝴蝶在花丛中玩捉迷藏。
4、一大群鸡在稻田里寻找着谷粒。
5、月光照耀着山川和田野。
仿写拟人句,要求:描写你喜欢的一 种小动物。(植物、景物)
1、夏天的树林真热闹!蟋蟀在 这里弹琴,蚂蚁在这里乘凉,连 知了也在没完没了地歌唱。
2、老麻雀用自己的身躯保 护着小麻雀,顽强地抵抗着恶 狗的袭击。
3、小猫在桌子底下追打吵闹,就算 是撞疼了也不会哭!又在院子里抱 着花枝荡秋千,太顽皮了!
务。
()
4、卡罗纳脸色苍白,像是生了一场大
病似的。
()
5、白帆好像一张巨大的蝴蝶的翅膀。 () 6、他一动也不动,好像真的睡着了。 () 7、霞光照在地面上,小白猪变成小金猪了。 () 8、那棵茂盛的大榕树,真是鸟的天堂啊! () 9、我仿佛听见几只鸟扑翅膀的声音。 () 10、天空中的火烧云色彩绚丽,仿佛一幅 美丽的画卷。 ( )
一个小姑娘,生在水中央。 身穿粉红衣裳,坐在绿洲上。
(猜一植物) 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拟人
修辞手法学习
常用的修辞手法:
比喻、排比、设问、反 问、夸张、拟人
一,排比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 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 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 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 的翡翠。
注意:同类事物不能比喻。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的是( F )句
A、江上的轮船像一叶扁舟。 B、奶奶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高大,这样美丽。 C、像您这样的高个儿干不了这重活儿…… D、小丽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 E、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 F 、小珍珠鸟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 球儿。
岸边的柳树在迎风摆动。 岸边的柳树在向我们招手。 岸边的柳树跳着婀娜多姿的舞蹈。
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鸣叫起来。
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开始弹琴。
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平台上开 演唱会。
1、细雨如丝,一棵棵果树在吸收水 分。
2、小船猛地一摇摆,差点把我们抛 到河里去了。
3、大海里有许多浪花。
3、金黄的油菜花谢了,结出了密密的嫩荚; 黑白相间的蚕豆花谢了,长出了小指头似的豆 荚;雪白的萝卜花谢了,结出了一蓬蓬的种子。
√ √ (比喻 拟人 排比)
4、草地柔软而有弹性,比城市体育馆的垫子
√ 还要强,这简直是一个天然的运动场!(比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