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分蘖的发生

合集下载

名词解释小麦的有效分蘖

名词解释小麦的有效分蘖

名词解释小麦的有效分蘖小麦的有效分蘖是指小麦植株在特定的生长环境下,通过分蘖的方式产生新的幼苗,并进一步发展为分蘖健壮的植株。

分蘖是小麦生长发育的重要过程之一,也是影响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农业生产中,了解和控制小麦的有效分蘖对于提高小麦产量和农民经济效益至关重要。

小麦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生长过程中的有效分蘖现象在农业生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有效分蘖有助于增加小麦植株的数目,提高小麦的群体力量和资源利用效率。

它们可以分担营养物质的需求,并形成相对独立的光合作用,从而增加小麦植株的总光合活性。

这样一来,每个蘖都能保证获得足够的光能和营养物质,促进了植株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小麦的有效分蘖过程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

其中,光照、温度、水分和营养等是最主要的环境因素。

光合作用是促使小麦发生有效分蘖的基础。

充足的光照和适宜的温度有助于提供光合产物和能量,促进蘖芽的分化和生长。

同时,水分也是影响有效分蘖的重要因素之一。

适度的土壤湿度既能提供养分,又可以避免干旱造成的营养不足和逆境。

此外,合理的施肥也是增强小麦分蘖能力的关键。

合理的营养供应可以为小麦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从而刺激分蘖的形成与发展。

除环境因素外,小麦本身的遗传性状也对有效分蘖具有重要影响。

研究表明,小麦品种的不同分蘖习性与其株型特征和基因型有密切关系。

一些品种天生具有较多的分蘖能力,而另一些品种则偏少。

了解小麦的分蘖性状,对于选育高分蘖品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通过分子标记等遗传手段,可以深入了解小麦分蘖相关基因的功能和作用机制,为选育高分蘖小麦品种提供科学依据。

在实际生产中,农民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促进小麦有效分蘖。

首先,选择适应当地生态环境和生长条件的优良品种。

其次,合理施用有机肥和化肥,提供充足的养分供给。

此外,适时灌溉和排水,并加强土壤改良,以提高土壤湿度和水分利用效率。

保持适宜的植株密度和间距,有利于小麦植株之间的相互竞争和资源分配。

小麦分蘖发生与消亡的规律

小麦分蘖发生与消亡的规律

小麦分蘖发生与消亡的规律咱来聊聊小麦分蘖发生与消亡的规律哈。

你看那小麦啊,就像个小生命一样,有着自己独特的成长节奏呢。

小麦分蘖呀,就好比是它在努力地拓展自己的“小家庭”。

一开始,小麦苗从地底下冒出来,就像个小娃娃,嫩嫩的,弱弱的。

过不了多久,它就开始分蘖啦。

这分蘖就像是它在给自己找小伙伴,一个变俩,俩变仨,可热闹了。

分蘖发生的时候,那可真是有趣。

就好像是小麦苗突然有了使不完的劲儿,拼命地往外长分枝。

这时候啊,你要是去田里看看,就会发现那一片绿油油的,充满了生机。

你说这小麦咋就这么有活力呢?可是啊,这分蘖也不是一直都这么顺利的。

有时候,环境不好啦,比如缺水啦,缺肥啦,那小麦分蘖也会受影响呢。

这就好比人要是吃不饱穿不暖,还怎么有力气去交朋友呀,对吧?而且哦,分蘖也不是一直都能留下来的。

随着小麦的生长,有些分蘖就会慢慢消亡。

这就像是人生路上,有些人走着走着就散了。

那些不够强壮的分蘖,就没办法继续跟着小麦一起成长啦。

你想想,这多像我们的生活呀。

有时候我们努力去做一件事,就像小麦努力分蘖一样,可不一定都能成功。

但这并不代表我们就不努力了呀,对吧?小麦不会因为有些分蘖消亡了就放弃生长,我们也不能因为遇到点困难就退缩呀。

咱再回过头来看看小麦分蘖。

它们的发生和消亡其实都有着一定的规律。

就像我们做事也得有个计划,不能瞎搞。

小麦知道在合适的时候分蘖,我们也得抓住机会去努力呀。

而且呀,我们得像照顾小麦一样照顾我们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给它们足够的“营养”,让它们能够茁壮成长。

不能任由它们自生自灭,对吧?总之呢,小麦分蘖发生与消亡的规律告诉我们,生活中充满了变化和挑战,但只要我们像小麦一样坚韧不拔,努力向前,就一定能收获属于我们自己的“丰收”。

这可不是我随便说说的哦,你好好想想,是不是这么个理儿?。

第七讲 分蘖规律与成穗

第七讲 分蘖规律与成穗

已出现的分蘖只能靠自身的光合产物生长,以致晚出现 的小分蘖,因其光合面积小,光合产物量不足维持其生活需 要,而较早地放慢生长速度,继而停止生长乃至枯死。
只有那些在幼穗分化和拔节时,有足够的光合面积和本 身根系,能够保证本身生长以至拔节、抽穗和结实的分蘖, 才能长成为成穗的有效分蘖。因此,冬前发生的低位早蘖容 易成穗,而冬前晚出的分蘖和春生分蘖成穗率低。
2. 影响分蘖发生的因素
小麦分蘖的分化和生长,受体内生理活动的制约和环境 条件的影响。 在植株体内,分蘖生长到伸出叶鞘以前完全靠其着生的 亲蘖供应同化产物、矿物质和水分,所以在幼苗阶段,不同 生长状况的植株相比,体内同化产物含量较高的,外界供应 矿物质养分和水分充足的幼苗,分蘖出现的数量较多而且基 本上按照同伸关系如期出现,甚至某些分蘖提早出现,分蘖 数量达到或超过应该出现的数量。反之,植株光合效率低, 同化产物积累少,外界矿物质和水分供应不足时,有些分蘖 迟出,甚至伸不出叶鞘,造成缺位,分蘖出现的数量少于应 出现的数量。
北方冬麦区,正常播期条件下,出苗后15~20天,开始 分蘖,以后随主茎叶片数的增加,分蘖不断增加,形成冬前 分蘖高峰。越冬期间分蘖停止生长,黄淮冬麦区在冬暖年份 仍有少量分蘖增加。翌春,当温度上升至3℃以上时,春季 分蘖开始,气温升至10℃以上时,春孽大量发生,形成春季 分蘖高峰。晚播冬小麦冬前无分蘖或分蘖少,只有春季分蘖 高峰。南方冬麦区及春小麦也只有一个分蘖高峰。
大粒饱满的种子分蘖较多; 播种覆土浅的幼苗,由于出土消耗种子养分较少,分蘖较多; 播种密度稀的麦田,分蘖率高; 分蘖的最低温度2~4℃,6~13 ℃下分蘖生长缓慢,比较健 壮;〉14 ℃分蘖生长加快,但健壮程度较差;〉18 ℃分蘖受抑;
适宜于分蘖的土壤水分为田间持水量的70%左右,渍水和干 旱均不利于分蘖的发生;

小麦分蘖期时间,小麦分蘖期在什么时候.doc

小麦分蘖期时间,小麦分蘖期在什么时候.doc

小麦分蘖期时间,小麦分蘖期在什么时候
分蘖期,禾谷类作物的物侯期。

标准为第一个分蘖芽萌发,并从基部叶腋内伸出l-2cm。

全田50%以上植株出现分蘖的日期为全田分蘖期。

小麦分蘖期在什么时候呢?下面介绍小麦分蘖期时间。

小麦分蘖期时间
分蘖期是小麦从开始分蘖起到拔节以前的整个生育时期,一般处于11月下旬至次年2月中、下旬,长达三个多月,是小麦生育期中历时最长的一个生育期。

也是决定每亩穗数和奠定大穗的重要时期。

小麦分蘖期管理
小麦分蘖期田间管理的重点是促根增蘖,促弱控旺,各地要视地力、苗情、墒情等具体情况做好分类管理。

小麦分蘖期对肥水的要求较高。

首先,要早施苗肥和分蘖肥。

其次,要因地制宜施用腊肥。

第三,适当补充麦田水分。

播种过早的拔节苗,播种过晚的独脚苗和其他原因造成的瘦弱苗,易发生冻害。

预防冻害除选择耐寒品种和确定适宜播期外,还应科学用肥,防止旺长。

上面为大家介绍了小麦分蘖期时间,和小麦分蘖期的管理要点,希望可以帮助大家做好小麦分蘖期的管理,提升小麦产量。

小麦有效分蘖

小麦有效分蘖

小麦有效分蘖
小麦有效分蘖是指小麦在生长过程中产生的新芽,一般出现在茎的叶腋处。

有效分蘖数量多少,直接影响到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因此,掌握小麦有效分蘖的形成规律和促进方法,对于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小麦有效分蘖的形成规律是在小麦生长过程中,随着温度升高和光照时间延长,茎顶植物激素含量降低,从而促进了茎的生长,同时茎的顶端开始积累淀粉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这些物质能够促进新芽的生长。

因此,在适宜的气候条件下,小麦的有效分蘖数量就会增加。

促进小麦有效分蘖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采取合理的栽培措施,如适时施肥,调整种植密度,保持土壤湿润等,这些措施能够提高小麦的生长势和养分吸收能力,从而促进有效分蘖的形成;二是选用适宜的品种,如高产优质的小麦品种,这些品种能够更好地适应环境,同时具有较强的分蘖能力;三是采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如茉莉酸、生长素等,这些物质能够促进小麦的分蘖和生长。

总之,了解小麦有效分蘖的形成规律和促进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为农业生产做出积极的贡献。

- 1 -。

小麦生产技术基础—小麦的阶段发育

小麦生产技术基础—小麦的阶段发育

(二) 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阶段 从起身到抽穗 1.生长中心: 根、叶、蘖生长和茎伸长,穗分化发育。 2.营养特点: 光合产物用于营养体及生殖器官的生长发育,生长逐渐加快, 需肥水逐渐达到高峰。 3.与产量形成的关系: 巩固和决定穗数,决定小穗数,小花数和穗粒数的时期,奠 定粒重基础的时期。 4.主攻方向: 调节群体合理发展,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协调。
分蘖的消长与成穗规律 适期播种的小麦,一般在出苗后10-20天开
始分蘖,随着叶龄进展,分蘖数量不断增加, 形成冬前分蘖的高峰。越冬期间北方冬麦区有 稳定的封冻时期,分蘖生长停止,翌年春季气 温回升后继续发生,分蘖动态呈双峰曲线。南 方冬麦区冬季较温暖,没有显著的分蘖停止期, 拔节期分蘖达到最高峰,分蘖动态为单峰曲线。
(3)水分:分蘖的适宜土壤湿度为田间最大持水 量的70%-80%。 (4)矿质养分:N有促进分蘖的作用,特别是N、 P、K配合使用,对促进分蘖,提高成穗率和增加 亩穗数有明显促进作用 。 (5)密度:对分蘖的影响很大。基本苗少,单株 营养面积大,群体光照条件好,分蘖力和成穗率则
高。反之,则分蘖力和成穗率均降低。
在小麦阶段发育过程中,加强肥水管理,增加适当的氮素 营养,保证充足水分,有利于延缓光照阶段的发育,延长穗 分化时间,从而增加小穗数和小花数。
总之三个生长阶段决定着小麦的穗数、粒数、 粒重,前一阶段是后一阶段的基础,后一阶段是 前一阶段的发展,三个阶段的生长中心不同,各 有其矛盾,栽培管理的主攻方向也不一样。
(1)冬性品种。这类品种通过春化阶段所要求的 温度范围小,时间长。事宜温度为0-3℃,在这种 温度下,完成春化阶段的发育需23-50天。 (2)半冬性品种。通过春化阶段的适宜温度为07℃,历时15-35天,如果这类品种春播,未经春 化处理,则不能正常抽穗。

小麦的器官建成:萌发、叶、根、茎、分蘖

小麦的器官建成:萌发、叶、根、茎、分蘖
产量水平,土壤条件 浅耕0-15cm,不能利用根层的下肥力 产量越高,中下层根量比例越高(耕作层中绝对根量高于低产田)
33
(二)根的功能
1.吸收功能 吸收大量水和无机盐
靠根压和蒸腾拉力 根压:主动吸水力——早晨吐水现象 分蘖前,种子根,分蘖后次生根作用逐渐变大 种子根功能延续到成熟期 种子根吸收P能力较强,次生根N利用率较高 全株,种子根吸收量小于次生根,如抽穗期,吸P占全株8%左右 根系吸收营养物质主要输向地上部生长中心
n——种子覆土深度,以cm表示
20——幼芽鞘出土到第一片叶露出芽鞘2cm时所需平均积温
覆土深度为5cm,所需积温:
∑t℃=50+10×5+20=120℃
据多年气象资料,可估算播种到出苗所需日数
17
3、水分 适宜田间持水量(相对含水量):75%—80%
(土壤绝对含水量:沙土14—16%,壤土16—18%,粘土20—24%)
红色、白色(中间色)
麸皮(15-17%):
加工制粉中,皮层与糊粉层合并 红粒:皮层厚,休眠期长,出粉率低 白粒:皮层薄,休眠期短,出粉率高 长江中下游:雨量较多,麦粒红色居多
黄淮平原麦区:气候干燥,以白色居多
休眠期长:外表皮细胞排列整齐、紧凑、呈长方形,休眠期短:细胞排列疏松、不规则、多呈圆形或椭圆形。 5
31
3、根系发生:两个高峰期
冬前分蘖期: 较多从主茎分蘖上长出
春季拔节期: 一生中发根力最旺盛时期 成倍增加,分蘖次生根增加率高 根系总干物质的40-50%
拔节后,增加率显著下降 一般持续至抽穗,功能延续到成熟期
32
4、根系分布
主要 0-40cm 土层 0-20cm:70-80% 20-40cm:10-15% 40cm以下:10-15% 根量的垂直分布???

小麦分蘖的发生说课稿

小麦分蘖的发生说课稿

小麦分蘖的发生说课稿单位:汤阴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说课题目:小麦分蘖的发生本节说课的内容是<>第二章第三节小麦的前期管理技术第一部分前期的生育特点――小麦分蘖的发生。

一、教材分析1.本节教材内容包括如下:(1).分蘖的发生规律(2).分蘖的消长规律(3).分蘖成穗情况(4).影响分蘖成穗的因素 2.小麦分蘖的发生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小麦分蘖的发生,是小麦生长的重要特征之一,冬前分蘖是决定穗数的关键,掌握小麦分蘖的发生这一特性和规律,对确定小麦适宜播期、播种方式、种植密度以及充分利用品种特性,创造合理群体,具有重要意义。

所以小麦分蘖的发生是小麦前期生育特点里面的一个重要内容。

掌握并能运用这一特性和规律,对小麦的生产将具有重要意义。

二、学情分析授课对象是中等职业学校高一学生,他们有的来自农村,有的来自城镇,有的初中刚刚毕业,有的是从社会重返校园,知识基础参差不齐,对小麦田间种植接触较少,大部分学生对小麦分蘖的发生缺乏理论及感官认识。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教材内容,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1. 了解分蘖发生的部位。

2. 掌握分蘖发生的规律。

3. 了解分蘖的消长规律和分蘖成穗情况。

4. 掌握影响分蘖成穗的因素。

(二)能力目标:学会分辨小麦分蘖的多少及壮弱;并运用影响分蘖成穗的因素指导生产。

提高学生生产实践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增强职业意识,树立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的思想。

(四)教学重点:1、分蘖发生的规律。

2、影响分蘖成穗的因素。

(五)教学难点:分蘖发生的规律(六)教学方法:为充分利用学生爱讨论,好奇心、竞争意识强的心理特点,在教学中我采用启发教学法、分组讨论法、实物演示法,并结合课件、实践操作、分组抢答、评选冠军组等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解决重点,突破难点。

(七)学法指导:1、指导学生课前预习并提出疑问。

2、课堂上设置问题分组讨论。

3、认真观察实物,完成实践操作。

小麦几个叶开始分蘖,小麦出芽需要几天

小麦几个叶开始分蘖,小麦出芽需要几天

小麦几个叶开始分蘖,小麦出芽需要几天小麦幼苗一般在长出3片真叶的时候,开始分蘖。

具体分蘖过程如下:主茎伸出第4叶时,第1叶叶腋处长出主茎的第1个分蘖,主茎伸出第5叶时,长出主茎第2分蘖,主茎伸出第6叶时,长出主茎第3分蘖,而当第1分蘖伸出第4叶时,第1个分蘖上的第1分蘖(二级分蘖)长出,后续以此类推。

小麦出苗时间大约为6-10天。

一、小麦几个叶开始分蘖1、小麦分蘖规律(1)一般在小麦幼苗长出3片真叶的时候,开始进行分蘖。

(2)当主茎伸出第4叶时,主茎第1叶的叶腋处长出主茎的第1分蘖,当主茎伸出第5叶时,主茎第2叶的叶腋处长出主茎的第2分蘖,当主茎伸出第6叶时,主茎第3叶的叶腋处长出第3分蘖。

第1分蘖处伸出第4叶时,长出第1个分蘖的第1分蘖(二级分蘖),以此类推,不断长出新的叶片和分蘖。

2、小麦生长周期(1)播种期:即播种时间,一般为9月下旬至10月上旬。

(2)出苗期:大田中50%小麦种子的第一片真叶露出胚芽鞘,并长出地面2cm(具体时间为播种后7-10天左右,10月上中旬)。

(3)分蘖期:大田中50%小麦植株第一个分蘖伸出叶鞘1.5-2cm (具体时间为出苗后15天左右,10月中下旬)。

(4)越冬期:日平均气温降低至2°C左右,小麦植株基本停止生长(具体时间为11月底至12月初)。

(5)返青期:第二年春天,小麦开始恢复生长,大田中50%小麦植株年后新长出的叶片伸出叶鞘1-2cm,并且小麦整体由暗绿色变成青绿色(具体时间为2月下旬至3月上中旬)。

(6)起身期:小麦幼苗由匍匐生长转变为往上生长,年后第一叶伸长,叶鞘明显伸长,并且第一伸长叶的叶耳与年前最后一片叶的叶耳距离为1.5cm,基部第一节间略微伸长(具体时间为3月中下旬)。

(7)拔节期:小麦主茎第一节间距离地面1.5-2cm,手捏小麦基部易碎发响(具体时间为4月上中旬)。

(8)孕穗期:植株旗叶完全伸出叶鞘,旗叶叶鞘包着的幼穗明显膨大(具体时间为4月下旬)。

小麦分蘖成穗规律

小麦分蘖成穗规律

小麦分蘖成穗规律1. 引言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分蘖成穗规律对于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小麦分蘖成穗的规律,包括分蘖的形成、发育和调控等方面的内容。

2. 小麦分蘖的形成小麦分蘖是指小麦茎顶端的侧芽在一定条件下发育成新的茎,形成新的分蘖。

小麦分蘖的形成与植物激素和环境因素密切相关。

2.1 植物激素的调控植物激素是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信号分子,对于小麦分蘖的形成起着关键作用。

其中,赤霉素、生长素和赤霉素酸是影响小麦分蘖的主要激素。

•赤霉素:赤霉素的含量高低直接影响小麦分蘖的形成。

在分蘖期,茎顶端的侧芽处于休眠状态,赤霉素的水平较低。

随着茎顶端的分蘖点逐渐形成,赤霉素的含量上升,促进侧芽的生长和分蘖形成。

•生长素:生长素是促进茎顶端分蘖的重要激素。

它能够抑制赤霉素的合成和运输,从而影响小麦的分蘖。

在分蘖期,生长素的含量相对较低,茎顶端的侧芽得到抑制。

当生长素的含量下降时,赤霉素的合成和运输得到促进,茎顶端的侧芽开始生长,形成新的分蘖。

•赤霉素酸:赤霉素酸是赤霉素的前体物质,能够促进茎顶端的分蘖。

在分蘖期,赤霉素酸的含量较高,促进侧芽的生长和分蘖形成。

2.2 环境因素的影响除了植物激素的调控外,环境因素也对小麦分蘖起着重要作用。

光照、温度和水分是影响小麦分蘖的主要环境因素。

•光照:光照是促进小麦分蘖的关键因素。

光照充足时,促进茎顶端的侧芽生长和分蘖形成。

而光照不足时,会抑制茎顶端侧芽的生长,影响小麦的分蘖。

•温度:温度对小麦分蘖的影响较为复杂。

适宜的温度能够促进侧芽的生长和分蘖形成,而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则会抑制茎顶端侧芽的发育,影响分蘖。

•水分:水分是小麦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之一。

适宜的水分供应能够促进小麦茎顶端侧芽的生长和分蘖形成,而干旱或过湿的条件则会抑制分蘖过程。

3. 小麦分蘖的发育过程小麦分蘖的发育过程包括分蘖点的形成、侧芽的生长和分蘖的成熟等阶段。

小麦分蘖的发生教案

小麦分蘖的发生教案

小麦分蘖的发生教案教案标题:小麦分蘖的发生教案目标:1. 了解小麦分蘖的概念和发生机制。

2. 掌握小麦分蘖的影响因素。

3. 学习如何促进小麦分蘖的发生。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演示文稿。

2. 小麦植株和分蘖示意图。

3. 小麦种子和种植土壤样本。

4. 小组讨论活动的工作表。

教学过程:引入:1. 使用一张小麦植株和分蘖示意图引起学生的兴趣。

2. 向学生解释小麦分蘖的概念和发生机制。

探究:1.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配一份小麦种子和种植土壤样本。

2. 学生观察小麦种子和土壤样本,并讨论可能影响小麦分蘖的因素。

3. 每个小组报告他们的观察结果和讨论结论。

知识讲解:1. 使用PowerPoint演示文稿介绍小麦分蘖的影响因素,如光照、温度、水分和营养等。

2. 解释每个因素对小麦分蘖的影响机制。

案例分析:1. 提供几个小麦种植案例,让学生分析不同环境条件下小麦分蘖的情况。

2. 学生讨论每个案例中可能的因素和解决方法。

巩固练习:1. 分发小组讨论活动的工作表,让学生在小组内完成。

2. 学生分享他们的答案和讨论结果。

总结:1. 回顾小麦分蘖的概念和发生机制。

2. 强调影响小麦分蘖的因素和促进分蘖的方法。

拓展活动:1. 鼓励学生进行小麦分蘖实验,观察和记录不同条件下的分蘖情况。

2. 学生可以撰写小论文,总结他们的实验结果和结论。

评估:1. 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贡献。

2. 评估学生完成的工作表和拓展活动的实验报告。

教案扩展:1. 将小麦分蘖的发生与其他作物的生长发育联系起来,进行比较研究。

2. 探究不同分蘖数量对小麦产量的影响,进行实验和数据分析。

注意事项:1. 确保教学过程中充分鼓励学生的参与和思考。

2. 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能力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

小麦生长过程的八个阶段

小麦生长过程的八个阶段

小麦生长过程的八个阶段小麦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其生长过程可以分为八个阶段。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八个阶段的内容。

一、发芽期小麦种子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经过一段时间的休眠后,开始发芽。

在发芽期,种子内的淀粉被酶分解成糖类物质,为幼苗提供能量。

同时,幼苗开始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根系逐渐形成。

二、生长期在发芽期后,小麦进入生长期。

在这个阶段,小麦幼苗的根系逐渐扩展,茎和叶片也开始生长。

小麦的生长速度与温度、光照、土壤水分等因素有关。

在适宜的生长条件下,小麦生长迅速,茎和叶片逐渐变长,形成绿色的小麦苗。

三、分蘖期小麦进入分蘖期后,茎顶开始分裂出多个芽,形成分蘖。

分蘖的数量与品种、生长条件等因素有关。

分蘖期是小麦生长的关键时期,对小麦的产量和品质有着重要的影响。

四、拔节期小麦进入拔节期后,茎顶的芽开始向上生长,形成节间。

在这个阶段,小麦的生长速度逐渐减缓,但茎和叶片的生长仍在继续。

同时,小麦开始形成花穗。

五、抽穗期小麦进入抽穗期后,花穗逐渐伸长,花粉开始散发。

在这个阶段,小麦的生长速度逐渐减缓,但花穗的生长仍在继续。

同时,小麦开始进入生殖生长阶段。

六、开花期小麦进入开花期后,花穗上的花开始开放,花粉开始掉落。

在这个阶段,小麦的生长速度逐渐减缓,但花穗的生长仍在继续。

同时,小麦开始形成籽粒。

七、灌浆期小麦进入灌浆期后,籽粒开始膨大,水分和养分被积累到籽粒中。

在这个阶段,小麦的生长速度逐渐减缓,但籽粒的生长仍在继续。

同时,小麦开始进入成熟生长阶段。

八、成熟期小麦进入成熟期后,籽粒逐渐变硬,颜色也逐渐变黄。

在这个阶段,小麦的生长速度逐渐停止,籽粒的生长也停止。

同时,小麦开始进入收获期。

小麦的生长过程可以分为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生长特征和生长需求。

了解小麦的生长过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管理小麦,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工艺方法——小麦促分蘖方法

工艺方法——小麦促分蘖方法

工艺方法——小麦促分蘖方法
工艺简介
通常情况下,小麦在麦苗长出后的半个月左右开始分蘖。

此时小麦的根系生长缓慢,主要是从地上小麦的茎节处开始出现有效分蘖。

这些分蘖后期会抽穗,增加麦穗个数,麦穗多了产量自然就上去了。

那么,在实际生产中如何才能提高小麦的分蘖数和成穗率?
1、根据苗田长势,提前做足准备
要想促进小麦有效分蘖,就得合理掌握种植时间,保证麦苗在上冻前既能有效分蘖,又不出现旺长。

根据麦田墒情,及时浇封冻水和返青水。

如果不能避免,后期出现旺长,也要提前做好准备。

冬天上冻前浇封冻水,是为了保证麦苗安全越冬,免受冻害。

当来年春季气温回暖之后,要及时浇返青水。

春季气温到10度的时候,小麦又会开始第二次分蘖,此时分蘖可以促进冬前未到分蘖则降温影响的麦苗,也可以补充冬天低温下冻坏的麦苗,保证有效分蘖的成活率。

2、追肥浇水
小麦在分蘖期间,会需要大量的氮、磷养分,所以在播种前施以足量的含磷、氮肥料是促进小麦有效分蘖的关键。

对于播种过晚、土壤干旱缺水、幼苗生长较弱的地块,在小麦越冬前,结合浇水,每亩追施尿素7-8公斤,可促进幼苗发育,显著提高幼苗分蘖数。

如果冬前小麦分蘖较少,在浇返青水时,最好配合追施尿素,以补充氮元素,保证小麦根系的吸收。

3、喷施叶面肥
对于播种过晚,麦苗质量较差的地块,分别在入冬前、返青期、拔节期,可选择喷施叶面肥。

具体用量可结合实际情况与当地农资门店经营者进行咨询。

选择准确、有效的叶面肥,在春节前后各喷施1遍,成穗率可提高20-30%,每亩可增产200斤以上。

小麦 分蘖

小麦 分蘖

一般冬小麦从播种至出苗约需0℃以上的积温120℃,以后每长出1片叶子约需积温75℃。

在山东、河北、河南、江苏、安徽等省,冬前日平均气温达到0℃时小麦进入越冬期,这时冬性和半冬性品种的主茎叶龄为6叶和6叶1心为壮苗,达到8叶时为旺苗。

适宜小麦分蘖的温度是13-18℃,高于18℃时分蘖发生受抑制,低于2℃时分蘖停止。

冬前积温的高低是影响分蘖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一般麦田冬前要培育4-7个分蘖的壮苗,必须有500-700℃的0℃以上的积温。

小麦分蘖的多少,标志着小麦群体结构的好坏,影响到小麦产量的高低。

在生产上,由于种种原因,不少麦苗迟迟不分蘖,或分蘖极少,不利于培育壮苗。

因此,查找不分蘖的原因,及时采取措施,增加小麦有效分蘖,是小麦生产管理的关键。

播种过晚小麦分蘖的适宜温度为13~18℃,低于10℃分蘖缓慢;低于0℃分蘖基本停滞。

晚播小麦分蘖时气温较低,如管理不当,极易出现不分蘖的现象。

对策:加强中耕除草,提高地温,减少土壤养分损耗,有条件的可每亩覆盖碎草300~400公斤,以提高土壤温度,促进小麦分蘖。

播种过深据试验,小麦种子播深3~4厘米时,分蘖多且大,不缺位,没有不分蘖现象;播深5~7厘米时,分蘖晚,分蘖小,且出现缺位现象;播深10厘米以上时,地中茎为2节,节眼处有少许初生根,基本没有分蘖。

这类麦苗植株矮小,叶片窄且长,次生根不发达。

对策:及时中耕松土,用小锄侧划,将小麦茎部土壤扒开,露出分蘖节,以加速分蘖萌发。

密度过大小麦播种密度过大,每亩基本苗数过多,封行过早,通风透光不良,养分消耗过多,分蘖少或不分蘖。

对策:及时蔬苗,小面积密苗可人工拔除;面积较大可用耙横耙,除掉部分麦苗,耙后中耕,以提温增蘖。

养分不足小麦3叶期后,所需营养主要从土壤中吸取,若养分供应不足,特别是氮肥不足,是分蘖受阻,严重时不分蘖。

主要表现为植株矮小,茎秆细弱,叶窄而短,叶色发黄,次生根少而细,无分蘖。

对策:立即追肥,每亩用尿素8~10公斤或碳铁20公斤,深施;或每亩用稀人粪尿600~800公斤开沟浇施。

小麦分蘖发生与消亡的规律

小麦分蘖发生与消亡的规律

小麦分蘖发生与消亡的规律嘿,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小麦分蘖这档子事儿,那可真是小麦世界里的一场大戏啊。

小麦分蘖就像是一场魔法表演的开场。

最初啊,一颗小小的麦种就像一个怀揣着无限梦想的小魔法师,埋进土里就开始酝酿着大计划。

当条件合适的时候,就像听到了魔法咒语一样,主茎旁边开始悄悄地探出一个个小脑袋,这就是分蘖啦。

这些分蘖啊,就像是主茎的小跟班,一个个争着冒出来,仿佛在说:“老大,我来啦,咱们一起称霸这片土地!”它们刚开始出现的时候,那势头就像春笋冒尖似的,蹭蹭地往外长。

可是呢,这分蘖的世界也不是无限扩张的乐园。

就好比一场盛大的派对,刚开始人越来越多,热闹非凡。

但随着时间推移,有些分蘖就像那些玩累了的小娃娃,慢慢没了精气神。

这时候,环境因素就像一个严厉的管家,开始筛选哪些分蘖能继续留下来。

比如说,光照不足的时候,那些处在阴影里的分蘖就像被乌云遮住了阳光的小可怜,长得越来越弱,最后就慢慢被淘汰啦,就像在比赛中被淘汰的小选手,灰溜溜地退场。

水分也是个关键因素呢。

要是缺水了,一些分蘖就像在沙漠里找不到水的旅行者,渴得奄奄一息。

而那些靠近水源,也就是土壤中水分充足地方的分蘖,就像泡在温泉里的小神仙,得意洋洋地继续生长。

不过呢,水分太多也不行,就像人吃撑了会难受一样,土壤积水会让分蘖像泡在水里太久的馒头,变得软趴趴的,也走向消亡。

养分就更像是这场分蘖大战中的粮草。

肥沃的土壤里,养分充足,分蘖们就像在美食天堂里的小馋猫,个个长得壮壮的。

但要是养分不够分了,就像一群饿狼抢一块肉,那些弱小的分蘖只能饿着肚子,慢慢枯萎,消失得无影无踪,就像一阵风把它们吹跑了似的。

温度也是个调皮的家伙。

合适的温度下,分蘖就像在春天里欢快奔跑的小兔子,活力满满。

可一旦温度变得极端,要么冷得像冰窖,要么热得像火炉,那些不耐受的分蘖就像被施了冰冻魔法或者被火焰烧到的小怪物,很快就撑不住了。

到最后啊,能够存活下来的分蘖就像经过层层选拔的勇士,和主茎一起组成了强大的小麦军团,朝着丰收的目标大步迈进。

小麦分蘖规律与成穗

小麦分蘖规律与成穗

六、分蘖规律与成穗小麦植株地下不伸长茎节上的分枝叫分蘖。

分蘖芽的顶端生长锥同样可分化出叶片和次一级的蘖芽和次生根。

发生分蘖是小麦重要的生物学特性之一,也是它长期适应外界环境条件的结果。

分蘖穗和主茎穗一起构成了小麦产量的主要构成因素,即亩穗数。

因此,分蘖的多少及壮弱是小麦产量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一)分蘖的作用1.分蘖穗是构成产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小麦单位面积上的穗数由主茎穗和分蘖穗共同构成,分蘖穗所占的比例因肥水条件、种植密度、品种特性等而有所不同。

一般大田条件下,分蘖穗约占0~30%,高产田可达60%。

2.分蘖是看苗管理的重要指标苗期分蘖的多少,发生速度的快慢等常可作为看苗管理的一种形态指标。

生产上可根据分蘖多少、叶蘖发生的相关性等及早区别出壮、弱、旺三种苗情,以便分类管理。

另据研究,当亩穗数相同或相近时,基本苗少者单株成穗多,产量高;同时,分蘖节又产生大量的次生根和近根叶,所以,分蘖又是衡量幼苗壮弱的指标。

3.群体的自动调节过程通过分蘖进行小麦群体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分蘖而不是主茎来进行自动调节的。

这是因为分蘖对外界条件的反应比主茎敏感,良好条件下分蘖发生多且生长健壮,条件不良时分蘖首先受到抑制。

生产上即使基本苗相差悬殊,但通过肥水调控,最后亩成穗数可以很接近,就是利用了分蘖的这种自调作用。

4.分蘖有再生作用在分蘖期,小麦不仅在分蘖节处发生次生根,而且还能形成许多分蘖幼芽,以适应各种不良的环境条件而保持自身的生存。

当主茎和分蘖遭受雹灾、冻害等而死亡时,即使这时分蘖期已经结束,只要条件适宜仍可再生新蘖并形成产量。

(二)分蘖的发生1.分蘖节分蘖节是由植株地下部的许多没有伸长的节、节间,以及叶、腋芽等所组成的一个节群。

分蘖节内布满了大量的维管束,联络着根系、主茎和分蘖,成为整个植株的输导枢纽。

因此,它是小麦发生分蘖、近根叶和次生根的地方,也是营养物质运输与分配的枢纽,更是保持强大生命力的所在。

幼苗时期,分蘖节不断分化出叶片、蘖芽和次生根。

分蘖的生物学意义

分蘖的生物学意义

分蘖与成穗小麦从主茎上长出的侧枝及侧枝上的分枝均称为分蘖。

小麦是具有很强分蘖习性的作物。

通常在成熟种子胚芽鞘原基的腋部已分化出一个腋芽,即蘖芽原基。

小麦在拔节和穗分化开始以前,植株可以分化出大量的蘖芽原基。

幼苗生长期的小麦,在适宜的条件下,一株幼苗可以出现数个甚至数十个分蘖,其中一部分,甚至半数以上可以成穗。

因此,在一个植株内,分蘖的数量、生长状况对全株的形态建成、生理功能和产量形成都有重大作用。

因此,在理论上和实践中不能不对小麦的分蘖生长和成穗,主茎与分蘖之间的关系,分蘖与群体结构形成的关系等给予足够的重视。

(一)分蘖节及其作用分蘖是小麦重要的生物学特性之一,小麦的分蘖是着生在分蘖节上的地下分枝。

分蘖节并非一个节,而是由很多节、叶原始体、分蘖、腋芽及其生长点密集在一起,形成膨大的节群。

通常一株小麦只有一个分蘖节,如果分蘖节基部的某一节间伸长,即构成两个以上分蘖节。

分蘖节上节数的多少,与小麦感温性有关,一般冬性越强节数越多。

据此可将品种分为分蘖优势型、主茎优势型和中间型。

分蘖节在土层的深度受品种、播深、地温等因素的影响,春性品种、浅播、较高地温等条件下,分蘖节较浅。

一般分蘖节适宜深度为2~3cm。

分蘖的有无和多少,对植株的壮弱、群体结构的好坏和产量构成,均起重要作用。

1.分蘖的有无是麦苗发育好坏的标志,有分蘖的小麦个体,其器官发育也相对好,尤其与次生根的发育有密切关系,由于分蘖节的形成,可以产生较多的近根叶和次生根。

2.通过分蘖来自动调节小麦群体结构。

外界变化优越时(水肥和光照充足,空间大)对分蘖的促进有时优于主茎,反之在不良条件下,分蘖首先受抑制。

3.分蘖是产量构成的重要因素,分蘖穗是构成产量的一部分,尤其当增产途径以主茎为主,争取一定分蘖成穗,主蘖并重。

冬小麦分蘖成穗率为55~70%,春小麦分蘖成穗率为4~6% 以主穗为主。

稀植可增加分蘖及成穗率。

一定的分蘖成穗可以节省种子。

4.分蘖可以产生更多的近根叶及次生根,从而大量地增加绿色面积,成倍地增加光合作用和吸收矿物质和水分的能力,使植株和群体积累的干物质增多,形成更高的产量。

小麦分蘖的名词解释

小麦分蘖的名词解释

小麦分蘖的名词解释小麦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被广泛种植于全球各地。

小麦的分蘖是指其生长过程中,主茎顶端产生的侧芽逐渐发展成新的枝梢。

这种枝梢被称为蘖芽,它们是小麦植株内生长点的延伸。

小麦分蘖是普遍存在的生理现象,对小麦的生长和产量影响深远。

小麦分蘖是植物生长的一种重要策略。

它使小麦植株能够在生长季节中充分利用资源,适应环境变化。

当植物所处的生态条件发生改变时,如光照、水分、温度等因素发生变化,小麦植株就会通过分蘖来适应这些变化。

这是一种自然适应性的机制,可以帮助小麦更好地利用有限的养分和水分资源。

在资源充足的情况下,小麦的蘖芽可以得到充分的发展,增加光合作用面积,进一步提高产量。

而在环境资源短缺的情况下,小麦的分蘖现象会受到抑制,以减少资源的浪费。

小麦分蘖的机制有很多,最主要的是激素调控。

植物的生长和发育主要受到激素的调控,而分蘖也是由多种激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其中,赤霉素是促进分蘖发生的主要激素之一。

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赤霉素的合成和运输会增加,从而促进小麦蘖芽的生长。

而抑制分蘖发生的主要激素是苯乙酸和离层酸。

它们在环境不利的条件下会积累增加,抑制赤霉素的合成和运输,从而抑制蘖芽生长。

小麦分蘖的数量和时间也会受到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

不同品种的小麦对分蘖的反应不同,有的品种分蘖较早,有的则较晚。

环境条件的变化,如温度、光照、土壤湿度等,也会对分蘖产生影响。

比如,高温和干旱的条件下,分蘖数量会减少,而低温和充足的水分则有利于分蘖发生。

此外,施肥和植株密度等管理措施也可以影响小麦的分蘖。

小麦分蘖对于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分蘖可以增加小麦植株的光合作用面积,提高产量。

在某些农业区域,通过控制小麦的分蘖数量和时间,可以实现优势蘖和劣势蘖之间的平衡,稳定产量。

此外,分蘖还可以提供种子的来源,用于繁殖和种植,使农户能够更好地延续小麦的种植。

总之,小麦的分蘖是一种自然适应的生理现象,通过激素调控,植物可以根据环境条件的变化适应生长,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蘖消长和成穗规律
经历增长期高峰期消亡期
两极分化;分蘖停止
1、小蘖消亡
2、大蘖成穗
消亡顺序
自内而外自上而下先死心后死叶最后死整个分蘖
分蘖占总穗数的百分之50以上
成穗规律:主茎冬前大蘖
冬前晚蘖春生晚蘖
低位蘖
高位蘖
3、影响分蘖的因素
温度13-18摄氏度
水分百分之70-80
养分N
光照
播深3-4cm 5.7
播期早多晚少
品种冬多春少
三、小麦根的生长
1、根系组成初生根此生根
初生根形态细长能吸收
土壤深层的水分和养分
此生根数量大入土浅粗而壮吸收能力强主要根系产量形成防止倒伏此生根发生的两个高峰
1、冬前分蘖盛期
2、拔节始期
分布:0—40cm
2根系生长要求的环境条件
1、温度
2、养分
3、水分和空气
小麦叶的生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