痹证
痹证诊断与治疗PPT
诊断依据
病史:了解患 者病史,包括 发病时间、症 状、治疗情况
等
症状:观察患 者关节疼痛、 肿胀、僵硬等
症状像学检查:X 线、CT、MRI 等检查,了解 关节病变情况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抗核 抗体、类风湿 因子等检查, 排除其他疾病
可能
鉴别诊断
● 风湿性关节炎:关节疼痛、肿胀、晨僵等症状,但无明显关节畸形 ● 类风湿性关节炎:关节疼痛、肿胀、晨僵等症状,但无明显关节畸形 ● 强直性脊柱炎:脊柱疼痛、僵硬、活动受限等症状,但无明显关节畸形 ● 骨关节炎:关节疼痛、肿胀、晨僵等症状,但无明显关节畸形 ● 痛风性关节炎:关节疼痛、肿胀、晨僵等症状,但无明显关节畸形 ● 银屑病关节炎:关节疼痛、肿胀、晨僵等症状,但无明显关节畸形 ● 干燥综合征:关节疼痛、肿胀、晨僵等症状,但无明显关节畸形 ● 系统性红斑狼疮:关节疼痛、肿胀、晨僵等症状,但无明显关节畸形 ● 纤维肌痛综合征:关节疼痛、肿胀、晨僵等症状,但无明显关节畸形 ● 慢性疲劳综合征:关节疼痛、肿胀、晨僵等症状,但无明显关节畸形
中医治疗
针灸治疗
针灸原理:通过刺激穴位,调整气 血,疏通经络,达到治疗目的
针灸效果:对痹证有较好的治疗效 果,可缓解疼痛,改善关节功能
针灸方法:根据病情选择不同的穴 位和手法
注意事项:针灸治疗需在专业医生 指导下进行,避免盲目操作,以免 造成不良后果。
推拿治疗
拔罐治疗
原理:通过负压吸 引,使局部皮肤充 血,促进血液循环, 缓解疼痛
痹证是一种以关节疼痛、肿胀、僵 硬为主要表现的疾病。
痹证的临床表现包括关节疼痛、肿 胀、僵硬、活动受限等。
痹证的病因包括风、寒、湿、热等 外邪入侵,以及气血不足、肝肾亏 虚等内因。
中医痹症
中成药
湿热痹颗粒或四妙丸
单方验方
⑴四物四藤合剂(赖天松等《临床奇效新方》) 处方:当归、赤芍、川芎各9克,生地黄、鸡血藤、海风 藤、宽筋藤、桑寄生、络石藤各15克,独活、地龙各6克。 水煎服。 ⑵葛根银花藤合剂(方药中等《实用中医内科学》) 处方:葛根60克,忍冬藤45克,丝瓜络15克,路路通12克。 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2、风湿热痹型
【症见】关节疼痛,局部灼热红肿,得冷稍舒,痛不可触,
可病及一个或多个关节,多兼有发热、恶风、口渴、烦闷 不安。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通络,祛风除湿。 【方药】宣痹汤加减(吴鞠通《温病条辨》) 处方:防己、北杏仁各12克,连翘15克,滑石、薏苡仁各 30克,栀子12克,忍冬藤30克,赤小豆20克,蚕砂10克, 龙胆草12克,桑枝30克,甘草6克。水煎服。 皮肤有红斑者,加牡丹皮、地肤子各12克,赤芍15克;化 火伤阴者,加生地黄20克,玄参、麦冬各15克。
外敷贴于痛处。 ⑵丝瓜络30克,地龙20克,莱菔子12克,共捣烂,外敷痛处。 ⑶乳香、没药各10克,地骨皮15克,车前草20克,共捣烂, 用白酒调拌,外敷贴于痛处。 ⑷鲜威灵仙500克,松树针90克,甘草50克。水煎,熏蒸并热 敷痛处,每日1次,每次1小时。 ⑸食盐500克,小茴香120克,研末,共炒热,用布包熨痛处。 ⑹川乌头、草乌、松节、生胆南星、生半夏各30克,共研细 末,浸酒外擦患处(不可内服)。
其次辨患者体质,阳气虚衰者,多呈虚胖体型,属风寒湿
痹。阴精不足者,多呈瘦削体型,多属风热湿痹。
此外,对病程久者,尚应辨识有无痰瘀阻络,气血亏虚及
脏腑损伤证候。
除内服药物治疗外、针灸、熏洗、推拿等疗法,均有一定
效果。
辨证分型
中医关于“痹证”的病因病机和治则治法
中医关于“痹证”的病因病机和治则治法外感风、寒、湿、热之邪,乘虚侵袭机体,痹阻肢体筋脉,或内伤痰湿浊瘀,深入关节筋骨,经脉气血运行不畅,发为痹证。
久则耗伤气血,伤及肝肾,甚则影响脏腑。
一、病因1.感受外邪久处湿地,涉水淋雨,或长期水下作业,或出入于冷库,或阴雨潮湿季节汗出入水,三气杂合外袭,气血痹阻,发为风寒湿痹。
《素问·痹论》曰:“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
”如外感风热,与湿相并,或风寒湿痹,郁久化热,而致风湿热三气杂合,痹阻经络、关节,发为风湿热痹。
2.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嗜酒或辛辣,脾失运化,水湿化热,湿热内生,流注肢体关节,发为痹证。
《中藏经·论痹》云:“肉痹者,饮食不节,膏粱肥美之所为也。
”3.劳逸不当劳倦过度,耗伤正气,机体防御功能低下,或劳后汗出当风,或汗后用冷水淋浴,外邪乘虚入侵,痹阻经络,发为痹证。
4.体质亏虚察赋不足,素体虚弱,病后或产后气血不足,理空疏,卫外不固,外邪乘虚而,痹阻经络,发为痹症。
《灵枢·五变》云:“粗理而肉不坚者,善病痹。
”清·李用粹《证治汇补·痹症》谓:“由元精内虚,而三气所袭,不能随时祛散,流注经络,久而成痹。
”二、病机1.痹证的基本病机主要为风、寒、湿、热外邪侵袭肢节、肌肉,经脉痹阻,气血运行失畅,“不通则痛”,发为痹证。
外邪侵袭机体,常因察赋素质不同,寒热病机转化各异。
如素体阳气偏盛,内有蓄热者,外邪易从阳化热或邪郁化热,发为风湿热痹;阳气虚弱,内有寒邪者,外邪每从阴化寒,发为风寒湿痹。
2.痹证的病理性质,初起以邪实为主,久则虚实夹杂。
病理因素以风、寒、湿、热、痰、瘀为主。
风邪偏盛者为行痹,寒邪偏盛者为痛痹,湿邪偏盛者为着痹,热邪偏盛者为热痹。
因于风寒湿者,易伤阳气,寒湿痹阻关节,或因正虚而反复感邪,引起气血耗伤;因于风湿热者,热从火化,伤阴耗液,终致肝肾亏虚;又因于病邪久留,气血运行不畅,血滞而为瘀,津停而为痰,形成痰瘀互阻。
痹症的分类与辨证治疗ppt课件
可编辑课件PPT
1
一. 痹证的分类
(一).内经中的分类 《内经》中的痹证可按发病部位归为肢体痹和脏腑痹两大类
:前者系痹邪侵袭肢体,气血经气不利,导致肢体出现疼痛、 麻木等表现。后者为痹邪人脏,出现藏气不宣行的一类病证 。《内经》中肢体痹包括了按邪气偏盛和症状特点所分的行 痹、痛痹、著痹三痹,根据病变部位、发病时间所分的骨痹 、筋痹、脉痹、肌痹、皮痹五体痹;脏腑痹主要论述了五脏痹 证与胞痹、肠痹。其中对五脏痹除《素问·痹论》有所论述外 ,还散见于《素问》的“五藏生成篇”、“玉机真藏论”、 “四时刺逆从论”及《灵枢》的“邪气藏府”、“官针”等 篇中。其具体所指又稍有不同,如《素问·痹论》云:“肝痹者 ,夜卧则惊,多饮数小便,上为引如怀”。为肝气痹阻、水 液失于疏泄之证。而《素问·五藏生成篇》中描述的肝痹则基 本为寒湿侵犯肝经所致,其症“青脉之至也,长而左右弹, 有积气在心下支肤,名日肝痹,得之寒湿,与疝同法,腰痛 足清头痛”。此为肝经气滞可的编辑表课件现PP。T 但从总体上言,《内经2 》中的脏腑痹都是
括气血虚、阴虚、阳虚,临床多为本虚标实,或虚实挟杂,
实痹包括风寒湿热顽痹。由于中医学在辨证分类上具有灵
可编辑课件PPT
5
活性,因此只能视作相对固定的形式,未可执拘。河南贾天
安对数百例观察分析,发现气虚之人多患着痹,治拟补气健
脾,佐以除湿散寒,活血通络,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减;阳虚之
人多患痛痹,治拟温阳散寒,佐以祛风除湿,通络止痛,方
比较,《内经》中心痹的范畴可能已包含了现代的胸痹与心
痹二者在内。
二. 痹症的辨证治疗
1. 治痹证当首辨虚实
虚和实是中医鉴别疾病邪正盛衰的两个纲领。《素问》称
痹症治疗心得
痹症治疗心得痹症是一种常见的中医疾病,也被称为“痹证”。
痹症主要表现为关节疼痛、肌肉僵硬、活动受限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针对痹症的治疗,中医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
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我总结了一些治疗痹症的心得体会。
中医治疗痹症的关键是疏通经络,活血化瘀。
中医认为,痹症的发生与寒湿、瘀血有关,因此要通过促进血液循环,消除湿气和瘀血堆积,达到治疗的效果。
常用的方法有针灸、推拿、艾灸等。
针灸是中医治疗痹症的重要手段之一。
针灸可以刺激穴位,疏通经络,调节气血运行。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相应的穴位进行针刺,可以缓解疼痛,改善关节的活动度。
针灸疗程一般需要多次治疗,疗效渐显。
推拿也是治疗痹症的有效方法。
通过按摩、推拿患处,可以刺激局部的血液循环,促进气血的运行,达到活血化瘀的作用。
推拿还可以舒缓肌肉的紧张和僵硬,增加关节的灵活度。
推拿的力度和手法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调整,一般需要专业的医师来进行操作。
艾灸是中医疗法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艾灸可以温通经络,祛寒湿,促进血液循环。
通过将艾条燃烧后,对患处进行温热刺激,可以缓解关节疼痛,改善肌肉的僵硬感。
艾灸的时间和频率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通常一周进行2-3次的艾灸疗程。
除了以上的治疗方法,中医还强调调整饮食和生活习惯对痹症的治疗起到积极的作用。
中医认为,饮食对于人体的健康至关重要,因此在治疗痹症时,要注意饮食的调理。
首先,要避免食用寒凉性的食物,如冰激凌、生冷水果等,以免寒湿侵袭身体。
其次,要选择一些有助于活血化瘀的食物,如姜、红枣、乌鸡等,可以通过煮汤或炖煮的方式食用。
此外,还要保持适当的运动,避免长时间的静坐或长时间的站立,以防止关节的僵硬和血液循环的不畅。
中医治疗痹症是一门独特的学问,其中涉及到很多理论和技术。
在实践中,医师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同时,患者也需要积极配合医师的治疗,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以加速康复。
痹证
痹症掌握内容:痹症的概念,痹症的证型,治则及治疗代表方1.痹症的概念:痹症是指人体肌表,经络因感受风寒湿热之邪引起的,以肢体筋骨,关节,肌肉处疼痛,酸楚麻木,重着以及关节屈伸不利,僵硬,肿大,变形,活动障碍为主要症状的病证。
2.常见疾病: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反应性关节炎;肌纤维炎;强直性脊柱炎;痛风;增生性骨关节炎等3.病因:①体弱正虚;②感受外邪;③劳逸失度外因:正虚卫外不固(1)感受风寒湿邪:久居潮湿之地,严寒冻伤,贪凉露宿,睡卧当风,暴雨浇淋,水中作业或者汗出入水等,外邪注于肌腠经络,滞留于关节筋骨,导致气血痹阻而发为风寒湿痹。
由于感受风寒湿邪各有所偏盛,而有行痹,痛痹,着痹之别。
若素体阳气偏盛,内有蓄热,复感风寒湿邪,可从阳化热,或风寒湿痹经久不愈,也可蕴而化热。
(2)感受风湿热邪:久居炎热潮湿之地,外感风湿热邪,袭于肌腠,壅于经络,痹阻气血经脉,滞留于关节筋骨,发为风湿热痹。
内因:感受外邪(1)劳逸不当:劳欲过度,将息失宜,精气亏损,卫外不固;或剧烈活动后体力下降,防御机能降低,汗出肌疏,外邪乘袭。
(2)久病体虚:老年体虚,肝肾不足,肢体筋脉失养;或病后、产后气血不足,腠理空疏,外邪乘虚而入。
如《济生方·痹》所云:“皆因体虚,滕理空疏,受风寒湿气而成痹也。
”(3)恣食甘肥厚腻或酒热海腥发物,导致脾运失健,湿热痰浊内生;或跌仆外伤,及肢体筋脉,气血经脉痹阻,亦与痹证发生有关。
4.病机:邪气痹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筋脉肌肉关节失于濡养基本病机:邪气痹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筋脉肌肉关节失于濡养。
风邪偏胜——行痹——疼痛游走不定,痛位偏上寒邪偏盛——痛痹——疼痛剧烈而有定处,经脉拘急挛缩,感寒则甚,得温痛减湿邪偏盛——着痹——肿胀,重着,酸楚疼痛,病多偏于下风湿热痹阻——热痹——关节红肿热痛5.病位:筋脉,关节,肌肉涉及脏腑:心脾肝肾6.病势及转归初期:邪在经脉,累及筋骨,肌肉,关节——实证病久:耗伤气血,累及肝肾——虚实夹杂久治不愈——痰瘀阻络——久痹内舍脏腑——脏腑痹7.诊断:(1)临床表现:肢体关节肌肉疼痛,屈伸不利,或疼痛游走不定,甚则关节剧痛,肿大,强硬,变形。
中医治疗痹证临床处方
中医治疗痹证临床处方痹证是中医学中一类常见疾病,主要表现为肢体或关节疼痛、麻木、拘挛等症状。
中医认为,痹证是由于风、寒、湿等外邪侵袭体内,或者气血运行不畅,导致肌肉经络的阻滞、气血不畅而引起的。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中药处方,用于治疗痹证的临床实践。
1. 川乌炙故红花汤药方组成:- 川乌:15克- 炙甘草:10克- 红花:10克- 当归:10克- 桃仁:10克- 川芎:10克适应症:适用于由血瘀型痹证引起的疼痛和拘挛,主要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
功效:活血化瘀,舒筋活络。
用法用量:以上药物水煎服,每日2次。
2. 赤芍活络散药方组成:- 赤芍:10克- 川芎:10克- 桃仁:10克- 红花:10克- 地龙:10克- 陶黄纸:10克适应症:适用于气滞血瘀型痹证引起的疼痛和麻木,主要用于治疗痛风、颈椎病等。
功效:活血化瘀,舒筋活络。
用法用量:药物研粉,每次服用3克,每日2次。
3. 温阳活细散药方组成:- 熟地黄:12克- 当归:10克- 乌草:10克- 薏苡仁:15克- 川芎:10克- 防风:10克适应症:适用于寒湿型痹证引起的疼痛和拘挛,主要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等疾病。
功效:温阳祛寒,舒筋活络。
用法用量:以上药物水煎服,每日2次。
4. 止痛散药方组成:- 羚角(研粉):10克- 肉桂:10克- 乳香(研粉):10克- 肉豆蔻(研粉):10克- 沉香(研粉):10克- 麝香(研粉):10克适应症:适用于痹痛剧烈、寒湿重、气滞血瘀型痹证,主要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等。
功效:舒筋活络,止痛。
用法用量:药物研粉,每次服用2克,每日3次。
总结:以上是中医治疗痹证的几个常见处方。
由于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不同,使用中药治疗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调整药方剂量。
因此,在使用前最好咨询中医医生的意见,同时遵医嘱进行治疗。
中医治疗痹证是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方法,但仍需注意药物对身体的影响,避免过量使用或长期使用。
中医内科学痹症
三、诊疗关键 点
3.舌苔脉象:
舌质红,苔多白滑,脉象多见沉紧、沉弦、沉缓、
涩。
4.辅助检验:
试验室和X线等检验常有利于痹病诊疗。
中医内科学痹症
25/55
四、判别诊疗
当与痿病相判别,二者病位都在肢体,肢节痹
病不愈,因肢体疼痛,活动困难,渐见痿瘦,而与
痿病相同。 发病部位
痹病 四肢均可罹患
痿病 大多见于下肢
20/55
痹病病因病机总图
风寒湿邪 风湿热邪
乘虚侵入人体 留注经络关节
素体阳胜或阴虚有热
风邪偏胜——行痹 寒邪偏胜——痛痹 湿邪偏胜——着痹 风寒湿邪郁久化热 热邪偏胜——热痹
感受热邪,邪从热化
重复发作
津血不畅 伤耗气血
日久不愈
复感于邪,
邪气内合
痰瘀阻络 气血亏虚 脏腑痹
中医内科学痹症
21/55
二、病因病机
另外,除上述基本治则外,对行痹还可配合养血;痛痹, 配合温阳;着痹配合补脾之法(见文件介绍《医 宗必读 · 痹》)。
中医内科学痹症
29/55
治疗标准
祛风:防风、细辛、羌活、桂枝、桑枝。
祛 散寒:细辛、桂枝、秦艽、川乌、草乌。
邪 除湿:羌活、独活、苍术、苡仁、萆薢、黄柏。
基
清热:石膏、知母、黄柏、寒水石、羚羊角。
中医内科学痹症
32/55
(二)辩证分析: 风寒湿袭表,阻滞经络,不通则痛——酸痛、屈伸不利; 风邪偏胜,善行数变——疼痛游走不定; 外邪束表,营卫不和——恶风或恶寒,或有发烧 苔薄白,脉浮——风寒在表
中医内科学痹症
33/55
五、辨证论治
病机概要:风寒湿邪,留注经络关节 ,风邪偏胜。 治法:祛风通络,散寒除湿(宣痹通络为主,佐以疏风) 方药:防风汤加减《宣明论方》
中医内科学痹证ppt
中医内科学
26
第26页
(3)着痹 主证:肢体关节、肌肉酸楚、重着、疼痛,
肿胀散漫,关节活动不利,肌肤麻木不仁。 舌质淡,舌苔白腻,脉濡缓。 证机概要:湿邪兼夹风寒,留滞经脉,闭阻 气血。 治法:除湿通络,祛风散寒。代表方:薏苡 仁汤加减。本方有健脾祛湿,发散风寒作用, 适合用于痹证湿邪偏盛,关节疼痛肿胀重着。
其次要观察肢体活动障碍,痿证是无力运动, 痹证是因痛而影响活动;
再者,个别痿证病初即有肌肉萎缩,而痹证
则是因为疼痛甚或关节僵直不能活动,日久
废而不用造成肌肉萎缩。
4/20/2024
中医内科学
18
中医内科学痹证ppt
第18页
相关检验
病变相关部位骨关节x线和cT等影像学检验常有利 于本病诊疗和了解骨关节疾病病变部位与损伤程度。
22
第22页
证治分类
1.风暴湿痹
(1)行痹
主证:肢体关节、肌肉疼痛酸楚,屈伸不利,可包括 肢体多个关节,疼痛呈游走性,初起可见有恶风、发 烧等表证。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缓。
证机概要:风邪兼夹寒湿,留滞经脉,闭阻气血。
治法:祛风通络,散寒除湿。
代表方:防风汤加减。本方有发散风寒、祛湿通络作 用,适合用于痹证风邪偏盛,游走性关节疼痛。
4/20/2024
中医内科学痹证ppt
中医内科学
10
第10页
病因
1.外因 (1)感受风寒湿邪 久居潮湿之地、严寒冻伤、贪凉露宿、睡卧当风、暴
雨浇淋、水中作业或汗出入水等,外邪注于肌腠经络, 滞留于关节筋骨,造成气血痹阻而发为风寒湿痹。 因为感受风寒湿邪各有所偏盛,而有行痹、痛痹、着 痹之别。 若素体阳气偏盛,内有蓄热,复感风寒湿邪,可从阳 化热;或风寒湿痹经久不愈,亦可蕴而化热。 (2)感受风湿热邪 久居酷热潮湿之地,外感风湿热邪,袭于肌腠,壅于 经络,痹阻气血经脉,滞留于关节筋骨,发为风湿热 痹。
痹症
风寒湿痹—着痹
《素问· 痹论》 首次提出“痹症”的病名,并将其分为
“ 行 痹,着痹,痛痹”。
《金贵要略· 中风历节病篇受寒湿与风湿的痹症。 唐宋时期,称其为“白虎病” 金元时期,李杲,朱丹溪称为“痛风”
李中梓《医宗必读痹》:“治风先治血,血行
风自灭”。
当代医家“朱良春”根据《素问病论》“风
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提出“风寒湿痹, 风
寒热痹和顽痹”之说
风湿热,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
反应性关节炎,痛风,肌纤维炎强直性脊柱炎,
坐骨神经痛,骨质增生性疾病(如颈椎病,增
生性脊柱炎)
病 因
病 机
痹症
主要症状 肢体活动 肌肉萎缩 关节疼痛 因痛而影响和活动 因痛或关节僵直不 能活动日久废而不 用致肌肉萎缩
痿症
肢体力弱,无疼痛 肢体无力运动 部分痿症病初既有 肌肉萎缩
病邪 风邪行痹 寒邪痛痹 湿邪着痹 热邪 痰邪 瘀邪 痹痛游走不定
症状特点
痛势较甚,痛有定处,遇寒加重 关节酸痛,重着,漫肿 关节肿胀,肌肤焮红,灼热疼痛 关节疼痛日久,肿胀局限,或见皮下结节 关节肿胀,僵硬,疼痛不移,肌肤紫暗或瘀斑
保山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11级中医2班 许林慧 56号
一 概念
二 病因 病机 三 诊断 四 辩证 五 护理
痹证: 是由于人体正气不足,卫外不固,致风、寒、湿、
热等痹外邪侵袭人体,闭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
导致以肌肉、筋骨、关节发生酸痛、麻木、重着、
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大灼热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
证,临床上具有渐进性或反复发作的特点。
痹症
痹证痹证(Bi syndrome)是由风、寒、湿、热等引起的以肢体关节及肌肉酸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大灼热等为主症的一类病证。
痹,即痹阻不通。
痹证(Bi syndrome)是指人体机表、经络因感受风、寒、湿、热等引起的以肢体关节及肌肉酸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大灼热等为主症的一类病证。
临床上有渐进性或反复发作性的特点。
主要病机是气血痹阻不通,筋脉关节失于濡养所致。
古代痹证的概念比较广泛,包括内脏痹和肢体痹,本节主要讨论肢体的痹证,包括西医学的风湿热(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痛风等。
综述本病与外感风寒湿热之邪和人体正气不足有关。
风寒湿等邪气,在人体卫气虚弱时容易侵入人体而致病。
汗出当风、坐卧湿地、涉水冒雨等,均可使风寒湿等邪气侵入机体经络,留于关节,导致经脉气血闭阻不同,不通则痛,正如《素问·痹论》所说:“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
”根据感受邪气的相对轻重,常分为行痹(风痹)、痛痹(寒痹)、着痹(湿痹)。
若素体阳盛或阴虚火旺,复感风寒湿邪,邪从热化或感受热邪,留注关节,则为热痹。
总之,风寒湿热之邪侵入机体,痹阻关节肌肉筋络,导致气血闭阻不通,产生本病。
痹证发病原因:正虚即正气不足。
所谓“正气”是指人体的抗病、防御、调节、康复能力,这些能力又无不以人的精、气、血、津液等物质及脏腑经络之功能为基础。
因此,正气不足,就是人体精、气、血、津液等物不足及脏腑组织等功能地下、失调的概括,由于正气不足是痹症发生的内在因素,所以又说内因正虚。
引起正虚的原因不外下述三个方面:1.禀赋不足禀赋是痹症发生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现在研究也证实,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与遗传因素有关。
2.劳役过度首先,劳力过度致正虚进而可致痹症。
其次,劳神过度及房劳过度同样有损正气而致痹症。
其三,不仅过劳易伤正气,过逸同样有所遗害。
因为生命在于运动,若长期不运动、不锻炼,容易使气血运行迟缓脾胃功能减弱而出现呼气气短,言语无力纳呆食少,倦怠乏力等症状。
痹证的总结
痹证的总结什么是痹证?痹证是中医学中的一种病证类型,也称为风湿痹证。
它是由于寒凉、湿邪侵袭或气血运行不畅所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的综合表现。
主要特点是关节酸痛、肌肉僵硬、活动受限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痹证的病因与发病机制1.寒湿侵袭:外感风寒湿邪是痹证最常见的病因之一。
湿湿邪在人体内停滞不散,阻碍气血运行,导致痹症发生。
2.气血运行不畅:气血是身体正常运行的基础,如果气血运行不畅,则容易导致痹症的发生。
气血运行不畅可以由于情绪不畅、营养不良等多种原因引起。
3.其他病因:长期工作或生活在潮湿环境中,或是饮食过多寒凉食物等也会增加患痹证的风险。
痹证的主要症状1.关节痛:痹证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是关节酸痛。
关节痛可以发生在任何关节,通常表现为疼痛、肿胀和僵硬感。
2.肌肉僵硬:痹证患者常常感到肌肉僵硬,活动不灵活。
这种僵硬感常常在长时间静止后加剧,例如早晨起床后。
3.活动受限:由于关节疼痛和肌肉僵硬,患者的活动范围受到限制。
他们可能无法自由弯曲或伸展关节,导致日常生活中的困扰。
痹证的中医治疗方法1.祛寒湿法:对于痹证的病因是寒湿侵袭者,首选的治疗方法是祛除寒湿。
常用的中药有羌活、艾叶、独活等,可煎服或外用。
2.活血化瘀法:活血化瘀是痹证治疗的重要方法,可以改善局部气血循环,缓解疼痛和僵硬感。
常用的中药有川芎、红花、桃仁等。
3.调理气血法:对于气血运行不畅引起的痹证,需要通过调理气血来改善病情。
常用的中药有党参、黄芪、当归等。
4.针灸疗法:针灸是中医治疗痹证的常用疗法之一。
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可以改善气血循环,缓解疼痛和僵硬感。
痹证的预防与保健1.避免受寒潮湿环境:痹证的发生与外感风寒湿邪关系密切,因此在寒冷湿润的环境中尽量避免长时间停留。
2.保持适度运动:适度的运动可以促进气血流通,预防痹证的发生。
但要注意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疲劳。
3.合理饮食:饮食要均衡,多摄入温热食物,减少寒凉食物的摄入,有助于预防痹证的发生。
中医关于“痹证”的古医书论述摘抄
中医关于“痹证”的古医书论述摘抄一、痹证痹证是以肢体关节、筋骨、肌肉等处发生疼痛、酸楚、重着、麻木,或关节屈伸不利、僵硬、肿大、变形及活动障碍为主症的疾病。
西医学中的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痛风、坐骨神经痛、肩关节周围炎等属本节范畴,可参照本节辨证论治。
二、关于“痹证”的古医书论述摘抄1.《黄帝内经素问》设“痹论”专篇,对痹证的病因病机及证候分类即有明确的认识。
《素问·痹论》曰:“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
”“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
”“痹在于骨则重,在于脉则血凝而不流,在于筋则屈不伸,在于肉则不仁,在于皮则寒。
”指出病因以感受风、寒、湿邪为主,体现痹证可因病邪偏盛进行分类的思想。
此外按感邪病位分为五体痹(、、脉痹、筋痹和骨痹)。
如病邪深入,内传于五脏六腑,可致五脏痹。
2.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有湿、血那、认为“历节疼,不可屈伸”“疼痛如型”“诸肢节痛身体枉赢,脚肿如脱”为,病机出肝不足,筋骨痿缓,风寒湿邪乘虚侵袭,干经筋骨关节,气血运行不利所致。
有与、枝芍药知母汤、防己黄芪汤等方剂,至今仍为临床常用。
3.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治诸风方》首载独活寄生汤、犀角汤证,且为临床常用。
王焘《外台秘要·白虎方五首》述其症为痛如虎咬,昼轻夜重,标为日虎病。
宋·严用和《济生方》有“白虎历节”病名元,朱丹溪《格致余论·痛风论》首次用“痛风”病名,将其病机概括为:“此恶血入经络证。
血受湿热,久必凝浊,所下未尽,留滞隧道,所以作痛。
”朱丹溪《丹溪心法·痛风》记载二妙丸、趁痛散、上中下痛风通用方,倡导按病位选药。
4.明·王肯堂《证治准绳》有“鹤膝风”“鼓槌风”病名。
张景岳《景岳全书·痹》认为痹证须分阴证、阳证,提出“有寒者宜从温热,有火者宜从清凉”,且“寒证多而热证少”。
中医辨证治疗痹证临床体会
中医辨证治疗痹证临床体会1. 引言1.1 痹证的特点痹证,是中医学中常见的病证之一,其特点主要表现为阻滞不畅、疼痛拒按。
疼痛可在不同部位发生,有时随人体运动而变化,有时又固定在某一部位。
痹证还常伴随着肿胀、发热等症状,患者常感到局部有拘挛或硬结的感觉,甚至可影响到患部的正常功能。
痹证的发病与体内气血运行不畅有关,常受外感风寒湿邪侵袭、情志不畅、饮食不节等因素影响。
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气血失调导致经络阻滞,瘀血内停,使局部组织营养和氧气供应不足,从而导致疼痛、拘挛等症状的出现。
中医治疗痹证时需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特点,辨证施治。
通过调理气血、舒经活络、祛风散寒等方法,促使体内气血得以畅通,从而达到缓解疼痛、恢复受损组织功能的目的。
只有深入了解痹证的特点,并根据个体差异进行辨证施治,才能取得良好的疗效。
1.2 中医辨证治疗的基本原则1.辨证求因:中医治疗疾病注重辨证求因,即根据病情的表现、脉象等特征,找出病因所在,从根本上治疗疾病。
2.辨证施治:根据辨证结果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
不同的疾病痹证、不同的证候类型,应配伍不同的药物或治疗手段,针对性地进行治疗。
3.辩证用药:中医在辨证治疗中强调药物的选择与搭配。
药物的选择要考虑患者的个体特点、病情的发展变化等因素,以达到最佳疗效。
4.标本兼治:中医治疗痹证注重标本兼治,即既要缓解患者症状,又要调整体内的平衡,从根源上防止病情复发。
5.因时制宜:中医辨证治疗痹证需要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和病情发展变化,灵活调整治疗方案,因时制宜,以期取得最佳疗效。
2. 正文2.1 痹证的分类及病因痹证是中医学的常见病症之一,通常可根据其临床表现及病因分为多种不同类型。
痹证的分类主要包括寒痹、湿痹、风痹、瘀痹等,每种类型都有其特定的病因和病机。
寒痹多由外感寒邪或饮食不节引起;湿痹多由湿邪侵袭体内,或由脾胃虚弱引发;风痹则与风邪侵袭体表有关;瘀痹则一般是由于气血不畅或外伤引起的瘀滞所致。
什么是痹证?
什么是痹证?
痹证,是因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闭阻经络而导致气血运行不畅的病证。
主要表现为肌肉、筋骨、关节等部位酸痛或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大灼热等。
临床上具有渐进性或反复发作的特点。
痹证的发生,与体质的盛衰以及气候条件、生活环境有关。
痹证初起,不难获愈,晚期病程缠绵。
基本知识
医保疾病:否
患病比例:0.3%--0.5%
易感人群:无特定的的人群
传染方式:无传染性
并发症: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骨质增生
治疗常识就诊科室:中医科中医综合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支持性治疗
治疗周期:1-2个月
治愈率:85%-90%
常用药品:消炎镇痛膏追风药酒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2000——5000元)
温馨提示多食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以保证维生素的摄入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痹证的鉴别痹证是由于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痹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导致的以筋骨,肌肉,关节发生酸楚,疼痛,麻木,重着,或者关节屈伸不利,僵硬,肿大,变形等症状的病证。
轻者病在四肢肌肉关节,重者内舍于脏。
痹证是由外邪入侵,凝滞气血,痹阻经络引起的肢体筋骨、关节、肌肉发生疼痛、重着、酸楚、麻木或关节屈伸不利、僵硬、肿大、变形等症状的一种疾病。
痹证的病因。
风、寒、湿、热等外邪乘袭,为痹证发生的条件;劳欲不当,久病体虚,腠理空疏为发病的基础。
风、寒、湿、热、痰、瘀等邪气痹阻肌肉、关节、经络,不通则痛,是痹证的基本病机。
病初多实,以经络痹阻为主;久则正气受损,虚实并见,肝肾不足,气血亏虚;重者病邪由表及里,由经络累及脏腑。
痹证主要以肢体关节、肌肉的疼痛、肿胀、重着、麻木,屈伸不利为主症,病变可累及单个或多个关节;久病不愈,因肢体疼痛不用而导致肌萎,当与痿证鉴别;部分病例失治或误治可累及脏腑等临床特点痹证当与痿证相鉴别。
痹证久治不愈因肢体疼痛,活动困难,渐见消瘦,而与痿证相似。
其鉴别的关键在于痿病表现为肢体痿弱,无力,活动艰难,甚至瘫软于床,但肢体关节多无疼痛,痹证必见疼痛。
痹证与痿证的鉴别痹证是由风、寒、湿、热之邪流注肌腠经络,痹阻筋脉关节而致。
鉴别要点首先在于痛与不痛,痹证以关节疼痛为主,而痿证则为肢体力弱,无疼痛症状;其次要观察肢体的活动障碍,痿证是无力运动,痹证是因痛而影响活动;再者,部分痿证病初即有肌肉萎缩,而痹证则是由于疼痛甚或关节僵直不能活动,日久废而不用导致肌肉萎缩。
临证要点:1.初痹散风为先。
风为六淫之首,百病之长。
痹病初起虽为风寒湿热之邪侵袭人体,但多以风邪为主兼挟它邪。
所以初痹当以祛风为主酌祛它邪。
2.痹久扶正祛邪。
痹病日久损及肝肾耗伤气血。
治疗当标本兼顾,扶正祛邪,至于孰轻孰重,因人因病而异。
3.久痹,顽痹搜风通络。
,顽痹邪伏较深,或久痹邪入经络,非植物药所能生效。
此时当用虫类药,搜风通络止痛。
常用药物如蜈蚣,全蝎,地龙,水蛭,穿山甲,路蜂房,白花蛇,乌梢蛇等。
此类药物多偏于辛温有毒,作用猛烈,能破气耗伤阴血,故要中病即止,不可久服。
4.有毒中药的运用。
对风寒湿痹疼痛较重者,可酌加川乌,草乌,雷公藤,细辛,马钱子等有毒中药,但宜中病即止,从小量开始,并注意配伍禁忌和煎服方法,不宜大量久服,以免中毒。
中医文献中有关痹证的论述相当丰富。
《内经》不仅提出了痹之病名,而且对其病因病机、证候分类以及转归、预后等均作了较详细的论述。
如《素问·痹论》指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
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
”《素问.四时刺逆从论》云:“厥阴有余病阴痹,不足病生热痹”。
因感邪季节、患病部位及临床症状的不同,《内经》又有五痹之分。
《素问·痹论》日:“以冬遇此者为骨痹,以春遇此者为筋痹,以夏遇此者为脉痹,以至阴遇此者为肌痹,以秋遇此者为皮痹。
”《素问·痹论》还以整体观阐述了痹与五脏的关系:“五脏皆有合,病久而不去者,内舍于其合也。
故骨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肾。
筋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肝。
脉痹不己,复感于邪,内舍于心。
肌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脾。
皮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肺”。
并在预后方面指出:“其人脏者死,其留连筋骨者痛久,其留连皮肤者易已。
”历代医家还根据疾病的不同症状特点,赋予不同的病名,在治法方药上亦渐趋丰富。
张仲景《金匮要略》有湿痹、血痹、历节之名,其中历节病的特点是遍历关节疼痛,所创桂枝芍药知母汤、乌头汤等方,至今仍为临床常用。
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又称为“历节风”;王焘《外台秘要》述其症状痛如虎咬,昼轻夜重,而称“白虎病”;严用和《济生方》则称“白虎历节”;朱丹溪《格致余论》又称“痛风”;王肯堂《证治准绳》对膝关节肿大者称为“鹤膝风”,手指关节肿大者称为“鼓槌风”;李中梓《医宗必读·痹》阐明“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的治则;叶天士对痹久不愈,邪人于络,用活血化瘀法治疗,并重用虫类药剔络搜风,对临床均有较大指导意义。
痹证的发生与体质因素、气候条件、生活环境及饮食等有密切关系。
正虚卫外不固是痹证发生的内在基础,感受外邪是痹证发生的外在条件。
邪气痹阻经脉为其病机根本,病变多累及肢体筋骨、肌肉、关节,甚则影响脏腑。
1.外因(1)感受风寒湿邪久居潮湿之地、严寒冻伤、贪凉露宿、睡卧当风、暴雨浇淋、水中作业或汗出入水等,外邪注于肌腠经络,滞留于关节筋骨,导致气血痹阻而发为风寒湿痹。
由于感受风寒湿邪各有所偏盛,而有行痹、痛痹、着痹之别。
若素体阳气偏盛,内有蓄热,复感风寒湿邪,可从阳化热;或风寒湿痹经久不愈,亦可蕴而化热。
(2)感受风湿热邪久居炎热潮湿之地,外感风湿热邪,袭于肌腠,壅于经络,痹阻气血经脉,滞留于关节筋骨,发为风湿热痹。
2.内因(1)劳逸不当劳欲过度,将息失宜,精气亏损,卫外不固;或激烈活动后体力下降,防御机能降低,汗出肌疏,外邪乘袭。
(2)久病体虚老年体虚,肝肾不足,肢体筋脉失养;或病后、产后气血不足,腠理空疏,外邪乘虚而入。
如《济生方·痹》所云:“皆因体虚,腠理空疏,受风寒湿气而成痹也。
”此外恣食甘肥厚腻或酒热海腥发物,导致脾运失健,湿热痰浊内生;或跌仆外伤,及肢体筋脉,气血经脉痹阻,亦与痹证发生有关。
病机风、寒、湿、热、痰、瘀等邪气滞留肢体筋脉、关节、肌肉,经脉闭阻,不通则痛,是痹证的基本病机。
患者平素体虚,阳气不足,卫外不固,腠理空虚,易为风、寒、湿、热之邪乘虚侵袭,痹阻筋脉、肌肉、骨节,而致营卫行涩,经络不通,发生疼痛、肿胀、酸楚、麻木,或肢体活动不灵。
外邪侵袭机体,又可因人的禀赋素质不同而有寒热转化。
素体阳气偏盛,内有蓄热者,感受风寒湿邪,易从阳化热,而成为风湿热痹。
阳气虚衰者,寒自内生,复感风寒湿邪,多从阴化寒,而成为风寒湿痹。
痰浊、瘀血、水湿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邪痹经脉,脉道阻滞,迁延不愈,影响气血津液运行输布。
血滞而为瘀,津停而为痰,酿成痰浊瘀血,痰浊瘀血阻痹经络,可出现皮肤瘀斑、关节周围结节、屈伸不利等症;痰浊瘀血与外邪相合,阻闭经络,深入骨骱,导致关节肿胀、僵硬、变形。
痹证日久,影响脏腑功能,津液失于输布,水湿停聚局部,可致关节肢体肿胀。
痰瘀水湿可相互影响,兼夹转化,如湿聚为痰,血滞为瘀,痰可碍血,瘀能化水,痰瘀水湿互结,旧病新邪胶着,而致病程缠绵,顽固不愈。
病初邪在经脉,累及筋骨、肌肉、关节,日久耗伤气血,损及肝肾,虚实相兼;痹证日久,也可由经络累及脏腑,出现相应的脏腑病变,其中以心痹较为多见。
《素问·痹论》:“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
”临床常见心烦、惊悸,动则喘促,甚则下肢水肿,不能平卧等症状。
辨证要点痹证的辨证,一是要辨邪气的偏盛,二是要辨别虚实。
临床痹痛游走不定者为行痹,属风邪盛;痛势较甚,痛有定处,遇寒加重者为痛痹,属寒邪盛;关节酸痛、重着、漫肿者为着痹,属湿邪盛;关节肿胀,肌肤掀红,灼热疼痛为热痹,属热邪盛。
关节疼痛日久,肿胀局限,或见皮下结节者为痰;关节肿胀,僵硬,疼痛不移,肌肤紫暗或瘀斑等为瘀。
一般说来,痹证新发,风、寒、湿、热之邪明显者为实;痹证日久,耗伤气血,损及脏腑,肝肾不足为虚;病程缠绵,日久不愈,常为痰瘀互结,肝肾亏虚之虚实夹杂证。
痹证的治疗,还宜重视养血活血,即所谓“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治寒宜结合温阳补火,即所谓“阳气并则阴凝散”;治湿宜结合健脾益气,即所谓“脾旺能胜湿,气足无顽麻”。
久痹正虚者,应重视扶正,补肝肾、益气血是常用之法。
预后调护本病发生多与气候和生活环境有关,平素应注意防风、防寒、防潮,避免居暑湿之地。
特别是居住寒冷地区或气候骤变季节,应注意保暖,免受风寒湿邪侵袭。
劳作运动汗出肌疏之时,切勿当风贪凉,乘热浴冷。
内衣汗湿应及时更换,垫褥、被子应勤洗勤晒。
居住和作业地方保持清洁和干燥。
平时应注意生活调摄,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有助于提高机体对病邪的抵御能力。
痹证初发,应积极治疗,防止病邪传变。
病邪入脏,病情较重者应卧床休息。
行走不便者,应防止跌仆,以免发生骨折。
长期卧床者,既要保持病人肢体的功能位,有利于关节功能恢复,还要经常变换体位,防止褥疮发生。
久病患者,往往情绪低落,容易产生焦虑心理和消化机能低下,因此,保持病人乐观心境和摄入富于营养、易于消化的饮食,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本病预后与感邪的轻重、患者体质的强弱、治疗是否及时以及病后颐养等因素密切相关。
一般来说,痹证初发,正气尚未大虚,病邪轻浅,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多可痊愈。
若虽初发而感邪深重,或痹证反复发作,或失治、误治等,往往可使病邪深人,由肌肤而渐至筋骨脉络,甚至损及脏腑,病情缠绵难愈,预后较差。
痹证是临床常见的病证,其发生与体质因素、气候条件、生活环境有密切关系。
正虚卫外不固是痹证发生的内在基础,感受外邪为引发本病的外在条件。
风、寒、湿、热、痰、瘀等邪气滞留机体筋脉、关节、肌肉,经脉闭阻,不通则痛是痹证的基本病机。
痹证日久,常见病理变化,一是风寒湿痹或热痹日久不愈,气血运行不畅日甚,瘀血痰浊阻痹经络,可出现皮肤瘀斑、关节周围结节、关节肿大、屈伸不利等症;二是病久使气血耗伤,因而呈现不同程度的气血亏虚和肝肾不足的证候;三是痹证日久不愈,复感于邪,病邪由经络而累及脏腑,出现脏腑痹的证候,其中以心痹较为常见。
临床辨证应根据热象之有无,首先辨清风寒湿痹与热痹。
风寒湿痹中,风邪偏盛者为行痹,寒邪偏盛者为痛痹,湿邪偏盛者为着痹。
其治疗原则是祛风、散寒、除湿、清热和舒经通络为大法。
病久耗伤气血,则注意调气养血,补益肝肾;痰瘀相结,当化痰行瘀,畅达经络;若寒热并存,虚实夹杂者,当明辨标本虚实而兼顾之。
【鉴别诊断】痿病肢体痹病久治不愈,肢体关节或因痛剧,或因届伸不利,或因变形而活动减少,肌肉废用而渐萎瘦,而与痿病相似。
其鉴别的要点是看有无疼痛。
痿病以肌肉软弱无力或萎缩为临床特征,并无疼痛,因肌肉软弱无力而行动艰难,甚至瘫软于床榻;痹病以肢体肌肉关节疼痛、酸楚、麻木为临床特征,因疼痛或关节变形而行动艰难,因行动艰难肌肉少用而渐瘦,但不至瘫痪。
临床上也有既有肢体肌肉萎弱无力,又伴有肌肉关节疼痛者,是为痿痹并病,可按其病因病机特点,辨其孰轻孰重进行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辨证要点1.辨病邪偏胜风寒湿热为病各有偏胜,根据临床主症特征,分辨主导病邪。
如游走不定而痛者为风邪胜;疼痛剧烈,遇冷加重,得热则减者,寒邪为胜;重着固定,麻木不仁者湿邪为胜;病变处掀红灼热,疼痛剧烈者热邪为胜;病变处有结节、肿胀、瘀斑或肢节变形者,为痰瘀阻痹。
2.辨别虚实根据病程长短及全身状况辨别虚实。
一般突然发病,或发病虽缓,但病程短者多为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