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脊髓型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颈椎病临床路径【最新版】
颈椎病临床路径临床路径管理工作是公立医院改革的重要内容,对于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控制不合理医药费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有医生都需要烂熟于心。
2020年1月2日,国家卫健委官网公布了19个学科224个病种临床路径(2019年版),骨科在线整理了其中的21个骨科临床路径,将陆续公布,敬请大家关注。
一、颈椎病(脊髓型)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颈椎病(脊髓型)(ICD-10:M47.1和G99.2)。
行颈前路减压植骨固定术、颈后路减压植骨固定、颈前后联合入路减压植骨固定术、颈后路椎板成形术(ICD-9-CM-3:81.0201/81.03/81.002)。
(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外科学》(多赫尔蒂主编,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6年,第14版)。
1.病史:有颈脊髓压迫的临床症状。
2.体征:出现颈脊髓压迫的阳性体征。
3.影像学检查发现颈椎间盘组织退变及其引起的继发脊髓受压改变。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外科学》(多赫尔蒂主编,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6年,第14版)。
1.脊髓型颈椎病。
2.保守治疗无效时选择手术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5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M47.1和G99.2颈椎病(脊髓型)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3.病情需手术治疗。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5天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3)凝血功能;(4)感染性疾病筛查(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梅毒等);(5)X线胸片、心电图;(6)颈椎正侧伸屈位片、双斜位片、CT和MRI。
颈椎病临床路径
项痹病(颈椎病)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颈椎病的患者。
一、项痹病(颈椎病)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项痹病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颈椎病(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参照2009 年中国康复医学会颈椎病专业委员会《颈椎病诊治与康复指南》。
2.疾病分期(1)急性期(2)缓解期(3)康复期3.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诊疗方案”。
项痹病(颈椎病)临床常见证型:①风寒痹阻证②血瘀气滞证③痰湿阻络证④肝肾不足证⑤气血亏虚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项痹病(颈椎病)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项痹病(颈椎病)。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w 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项痹病(颈椎病)的患者。
2.门诊治疗疗效不佳者。
3.患者同时并发其他疾病,但在治疗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4.有以下情况者不能进入本路径:( 1 )有手术指征者(2)合并发育性椎管狭窄者(椎管比值=椎管矢状径/椎体矢状径<O .75)(3)治疗部位有严重皮肤损伤或皮肤病者(4)曾经接受颈椎手术治疗或颈椎畸形者(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1 .必需的检查项目( 1 )颈椎张口位、正侧位、功能位、双斜位X 线片(2)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3)肝功能、肾功能、血糖、电解质、凝血功能、血沉(4) 心电图(5) 胸部透视或胸部X 线片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肌电图、颈椎CT 或MRI 、血脂、抗“ 0” 、类风湿因子、 C 一反应蛋白等。
(八) 治疗方法1.手法(1)松解类手法(2)整复类手法2.针灸疗法3.牵引疗法4.其他外治法:敷贴、熏蒸、涂擦、膏摩、刮痧、拔罐、中药离子导入、针刀疗法、穴位埋线、封闭疗法等。
颈椎病中医临床路径(试行2)
项痹病(颈椎病)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颈椎病的患者。
一、项痹病(颈椎病)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项痹病(TCD编码:BGS000)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颈椎病(ICD-10编码: M47.221+G55.2*)(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参照2009年中国康复医学会颈椎病专业委员会《颈椎病诊治与康复指南》。
2.疾病分期(1)急性期(2)缓解期(3)康复期3.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项痹病(颈椎病)诊疗方案”。
项痹病(颈椎病)临床常见证型:风寒痹阻证气滞血瘀证痰湿阻络证肝肾不足证气血亏虚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项痹病(颈椎病)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项痹病(颈椎病)。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5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项痹病(颈椎病)(TCD编码: BGS000、ICD-10编码: M47.221+G55.2*)的患者。
2.门诊治疗疗效不佳者。
3.患者同时并发其他疾病,但在治疗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4.有以下情况者不能进入本路径:(1)有手术指征者。
(2)合并发育性椎管狭窄者(椎管比值=椎管矢状径/椎体矢状径<0.75)。
(3)治疗部位有严重皮肤损伤或皮肤病者。
(4)曾经接受颈椎手术治疗或颈椎畸形者。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颈椎正侧位X线片。
(2)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3)肝功能、肾功能、血糖、感染性疾病筛查。
(4)心电图。
(5)胸部X线。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肌电图、颈椎CT或MRI、血脂、凝血四项、抗“O”、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等。
项痹病(颈椎病)中医临床路径
项痹病(颈椎病)中医临床路径一、项痹病(颈椎病)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项痹病(TCD编码:BGS000)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颈椎病(颈型、椎动脉型、神经根型、交感神经型、脊髓型、混合型)(ICD-10:M47.1+G99.2*)无手术指征或有手术指证但不同意手术要求保守治疗患者。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根据《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外科学(第一版)》(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1)具有各型颈椎病的临床症状。
(2)出现颈椎病相应的阳性体征。
(3)影像学所见与临床表现基本相符合。
2.疾病分期(1)急性期:临床主要表现为颈肩部疼痛明显,颈椎活动受限,以及其他各型颈椎病的典型表现,症状明显,严重影响生活。
(2)缓解期:临床主要表现为各型颈椎病的症状明显改善,颈部姿势固定或特定姿势症状仍反复。
(3)康复期:各型颈椎病的典型表现基本消失,但颈肩背及上肢酸沉症状仍在,受凉或劳累后症状加重。
3.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项痹病(颈椎病)诊疗方案”。
项痹病(颈椎病)临床常见证型:(1)风寒痹阻:颈、肩、上肢串痛麻木,以痛为主,头有沉重感,颈部僵硬,活动不利,恶寒畏风。
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紧。
(2)气滞血瘀:颈肩部、上肢刺痛,痛处固定,伴有肢体麻木,可伴有情绪紧张、心情抑郁等表现。
舌质暗,脉弦。
(3)痰湿阻络:头晕目眩,头重如裹,四肢麻木沉重,纳呆。
舌暗红,苔厚腻,脉弦滑。
(4)肝肾不足:眩晕头痛,耳鸣耳聋,失眠多梦,肢体麻木,面红目赤。
舌红少津,脉弦。
(5)气血亏虚:头晕目眩,面色苍白,心悸气短,四肢沉重无力,甚至行走困难,大小便失禁。
舌淡苔少,脉细弱。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参照《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外科学(第一版)》(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项痹病(颈椎病)诊疗方案”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项痹病(各型颈椎病)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住院流程是在临床诊疗中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该医院服务质量的窗口。
一般来说,住院流程是指每个患者从诊断及入院检查开始,到住院诊断治疗、结算出院的一整套规章制度的总称。
只有每一个流程都顺利,住院才会顺利进行。
住院病人标准流程:
1、患者入院
患者应遵循医院住院相关规定,应准备相关检查资料,按照要求向入院科室报到,做好入院登记、住院登记。
2、入馆检查及签署协议
患者办理住院手续后,要登记入住,进行入住检查,提供及注册资料,与护士商议病情及治疗内容,并签署病情诊断及治疗协议。
3、治疗过程
患者在住院期间,应及时遵守医院的规章制度,接受医院安排的诊治,应配合诊治。
4、出院
在经过病情合理控制后,如患者情况好转,可当病情稳定后,由护士根据规定填写通知出院表格,并交予护士站,实行出院手续。
5、结算
完成出院手续后,费用科应与患者沟通,了解费用明细及支付方式,确定费用明细后,结算费用,完成结算程序,出院病人应领取结算单据并离开。
综上所述,住院标准流程包括入院、入馆检查及签署协议、治疗过程、出院、结算等内容,是一整套相互衔接、一定程序一定步骤的工作程序,必须统一标准,严格执行和管理,保证病人治疗质量及安全,以便确保病人在正常住院过程中得到更好的服务。
神经内科急性脊髓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神经内科急性脊髓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合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急性脊髓炎急性期(ICD 10 :G04.904)(二)诊断依照《精神病学》(第六版,人民卫生第一版社)及《临床诊断指南 - 精神病学分册》(人民卫生第一版社)1.病史:急性起病,一周内达到顶峰。
2.神经系统检查:运动感觉及自主神经功能阻碍,如双下肢传导束型运动,感觉及尿便阻碍的临床症状及体征;累及两侧,但不必定对称,有明确的感觉平面;3.化验:脑脊液中的细胞数及蛋白含量正常或轻度增添,细胞增加主要为淋巴细胞,糖及氯化物含量正常,寡克隆区带多阳性、 IgG 指数及合成率可增高;4.协助检查:脊髓 MRI+加强:脊髓可有不一样程度肿胀,可累及多个脊髓节段并有洋溢性长T1、长 T2 信号,病灶呈实质性或周边加强;5.鉴识诊断:脊髓压迫症、放射性脊髓病、脊髓前动脉综合征、脊髓血管畸形、结缔组织病、特别感染、多发性硬化、视神经脊髓炎及脊髓肿瘤。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照《精神病学》(第六版,人民卫生第一版社)及《临床诊疗指南 - 精神病学分册》(人民卫生第一版社)1.明确诊断急性脊髓炎急性发生或复发期,需激素治疗者,向家眷交待病情及激素治疗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并签订激素冲击治疗知情赞同书;2.不可以应用激素或激素成效欠佳者,可予人免疫球蛋白治疗。
(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为14-21 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一定切合 ICD 10 : G04.904 急性脊髓炎疾病编码;2.当患者同时拥有其余疾病诊断时,但在住院时期不需特别办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行时,能够进入路径。
3.当病变累及高段颈髓或延髓,但未累及呼吸肌者,能够进入路径。
(六)住院所进行的检查项目1.血惯例、尿惯例、便惯例;2.血生化(肝肾功能、血电解质);血清四项;3.血风湿免疫有关检查;血清自己抗体检测(A QP4-Ab);甲功七项,淋巴细胞亚群;4.腰穿:脑脊液惯例、生化、免疫球蛋白、寡克隆区带、 24 小时 IgG 合成率、 IgG 指数;5.引发电位(视觉引发电位、听觉引发电位、体感引发电位);6.脊髓和 / 或头颅 MRI 平扫 +加强。
颈椎病人住院流程临床路径
颈椎病人住院流程颈型颈椎病患者:病史小于3个月、症状较轻,劳累后出现颈部轻微疼痛。
日常生活及工作无影响,选择门诊治疗。
颈型颈椎病患者:基础治疗项目同住院治疗患者。
门诊治疗(共四个疗程,每疗程7-10天)第一疗程:行3次软组织松解术,处理颈部周围软组织粘连,改善局部微循环,缓解疼痛。
第二疗程:行3次软组织松解术,松解颈部肌肉、韧带,调整力线平衡。
第三疗程:内科治疗(如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肥胖等)、理疗、外治、药浴(7次)、穴位注射(5次),从整体上调整患者身体抵抗力,进一步改善病情,防止复发。
本市、周边地区:第一疗程:第1-10天,第二疗程:第11-20天,第三疗程:21-30天,第三疗程:31-40天。
外省患者:由于路程远,门诊治疗不方便,选择住院治疗。
0级、Ⅰ级患者门诊治疗10天以上效果不佳或治疗过程中由于特殊原因造成症状突然加重,建议患者住院治疗。
其他类型颈椎病患者疼痛程度重,功能活动受限,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及工作患者,纳入以下治疗疗程。
但合并有严重内科疾病(如严重冠心病、严重糖尿病、血友病等)不纳入本治疗流程。
住院流程具体如下:第一天:病人新入院,和门诊医师联系,了解病人基本情况(住院时间、花费、大体治疗方案等),30分钟内医生必须查看病人,与病人彻底沟通交流询问病史、查体,将病人分类(A:高度危险类、B社会效益类、C经济效益类、D教学类、E疑难病例类、F增加人气类),安排病人康复理疗,开单下医嘱。
主任分主管大夫;给病人查体写病历,开化验单,无影像检查者安排检查,请中医科会诊,告知病人第二天制定最好的治疗方案。
完善辅助检查:颈椎正侧位、CT及MRI(腰椎不稳或失稳者可加腰椎功能位)、胸透、心电图。
辅助检查: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正侧位、CT及MRI,滑脱者腰椎双斜位;椎体压缩性骨折:椎体CT),腰椎不稳或失稳者可加腰椎功能位。
;颈椎病(颈椎正侧位、CT及MRI;椎动脉型颈椎病加颈椎张口位;神经根型加双斜位),头疼、头晕比较重者,可否加CT、彩超、颈椎多普勒,年龄>45岁,行骨密度测量备注:1、做检查前,必须向病人讲明检查的必要性,让病人彻底明白检查的重要性,把每项检查的费用向病人完全讲明。
颈椎病临床路径
颈椎病临床路径一、颈椎病(脊髓型)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颈椎病(脊髓型)(ICD-10:M47.1↑ G99.2*)行颈前路减压植骨固定、颈后路减压植骨固定、颈前后联合入路减压植骨固定术(ICD-9-CM-3:81.02-81.03)(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外科学(第一版)》(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1.病史:有颈脊髓压迫的临床症状。
2.体征:出现颈脊髓压迫的阳性体征。
3.影像学检查发现颈椎间盘组织退变及其引起的继发改变。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外科学(第一版)》(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1.脊髓型颈椎病。
2.保守治疗无效时选择手术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7-15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M47.1↑G99.2*颈椎病(脊髓型)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3.病情需手术治疗。
(六)术前准备3-5天。
1.必须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3)凝血功能;(4)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5)胸片、心电图;(6)颈椎正侧伸屈位片、CT和MRI。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1)肺功能、超声心动图(老年人或既往有相关病史者);(2)术前可能需要肌电图、诱发电位检查;(3)有相关疾病者必要时请相应科室会诊。
(七)选择用药。
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4-6天。
1.麻醉方式:局麻+强化或全麻。
2.手术方式:颈前路减压植骨固定、颈后路减压植骨固定、颈前后联合入路减压植骨固定术。
3.手术内植物:前路钛板、Cage或后路螺钉、固定板(棒)、钛缆、钛网、人工椎间盘、各种植骨材料。
骨科临床路径(25个)
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路径〔县医院版〕一、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ICD-10:M51.0↑G99.2*/M51.1↑ G55.1*/M51.2〕行椎间盘切除术〔ICD-9-CM-3:80.51〕。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外科学〔下册〕》〔8年制和7年制教材临床医学专用,人民卫生〕。
1.病史:单侧或双侧神经根损伤或马尾神经损伤的病症。
2.体征:单侧或双侧神经根损伤或马尾神经损伤的阳性体征。
3.影像学检查:有椎间盘突出或脱出压迫神经根或马尾神经的表现。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外科学〔下册〕》〔8年制和7年制教材临床医学专用,人民卫生〕。
1.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明确。
2.经严格正规非手术治疗3个月无效。
3.尿便障碍或单根神经麻痹,需急诊手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9-17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M51.0↑ G99.2* /M51.1↑G55.1*/M51.2腰椎间盘突出症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3.不合并腰椎管狭窄及腰椎不稳定。
〔六〕术前准备2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功能、肾功能、血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3〕胸片、心电图;〔4〕腰椎正侧位及伸屈侧位片、CT和/或MRI。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1〕肺功能、超声心动图〔老年人或既往有相关病史者〕;〔2〕对于局部诊断不明确的患者,术前可能需要肌电图、诱发电位检查、椎间盘造影、小关节封闭、神经根封闭或硬膜外封闭以确诊;〔3〕有相关疾病者必要时请相应科室会诊。
〔七〕选择用药。
1.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那么》〔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
神经内科急性脊髓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神经内科急性脊髓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急性脊髓炎急性期(ICD 10:G04.904)(二)诊断依据《神经病学》(第六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及《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人民卫生出版社)1.病史:急性起病,一周内达到高峰。
2.神经系统检查:运动感觉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如双下肢传导束型运动,感觉及尿便障碍的临床症状及体征;累及双侧,但不一定对称,有明确的感觉平面;3.化验:脑脊液中的细胞数及蛋白含量正常或轻度增加,细胞增多主要为淋巴细胞,糖及氯化物含量正常,寡克隆区带多阳性、IgG指数及合成率可增高;4.辅助检查:脊髓MRI+强化:脊髓可有不同程度肿胀,可累及多个脊髓节段并有弥漫性长T1、长T2信号,病灶呈实质性或周边强化;5.鉴别诊断:脊髓压迫症、放射性脊髓病、脊髓前动脉综合征、脊髓血管畸形、结缔组织病、特殊感染、多发性硬化、视神经脊髓炎及脊髓肿瘤。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神经病学》(第六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及《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人民卫生出版社)1.明确诊断急性脊髓炎急性发作或复发期,需激素治疗者,向家属交待病情及激素治疗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并签署激素冲击治疗知情同意书;2.不能应用激素或激素效果欠佳者,可予人免疫球蛋白治疗。
(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为14-21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 10:G04.904急性脊髓炎疾病编码;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3.当病变累及高段颈髓或延髓,但未累及呼吸肌者,可以进入路径。
(六)入院所进行的检查项目1. 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2. 血生化(肝肾功能、血电解质);血清四项;3. 血风湿免疫相关检查;血清自身抗体检测(AQP4-Ab);甲功七项,淋巴细胞亚群;4. 腰穿:脑脊液常规、生化、免疫球蛋白、寡克隆区带、24小时IgG合成率、 IgG指数;5. 诱发电位(视觉诱发电位、听觉诱发电位、体感诱发电位);6. 脊髓和/或头颅MRI平扫+强化。
40.颈椎关节强硬临床路径
颈椎关节强硬临床路径一、颈椎关节强硬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颈椎关节强硬、颈椎病(ICD-10: M47.801.M47.900x021)行保守治疗的患者。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外科学(第一版)》(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1.病史:颈痛,无明显颈脊髓、神经等压迫的临床症状。
2.体征:无颈脊髓、神经等压迫的阳性体征。
3 .影像学检查发现颈椎关节强硬发改变。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外科学(第一版)》(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四)标准住院日为#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颈椎关节强硬、颈椎病(ICD-10:M47.80L M47.900x021)疾病编码。
2 .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入院后所必需进行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肾功能、血电解质、血糖;(3)ESR、CRP;(4)心电图、胸片或胸部CT;(5)颈椎正侧位片、颈椎伸屈侧位片、CT和MRIo2.根据患者病情需要可增加以下检查项目:(1)肺功能、超声心动图(老年人或既往有相关病史者);(2)肌电图、诱发电位检查、椎间盘造影;(3)有相关疾病者必要时请相应科室会诊。
(七)治疗方案及药物的选择。
(1)非笛体类消炎止痛药。
(2)肌松药。
(3)营养神经药物。
(4)弱阿片类药物;(5)物理治疗、针灸治疗。
(6)颈围保护、颈部肌肉锻炼、改变生活方式的宣教。
(7)小关节封闭、局部封闭、神经根封闭或硬膜外封闭。
(八)出院标准。
1.颈痛明显好转。
2.或者患者综合治疗满1疗程。
(九)变异及原因分析。
1 .保守治疗无效,需手术治疗可能。
2.内科合并症:老年患者常合并基础疾病,如脑血管或心血管病、糖尿病、血栓等,住院期间这些疾病加重而需要进一步治疗,从而延长治疗时间,并增加住院费用。
一、颈椎病(非手术治疗)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颈椎病康复临床路径(2016年版)一、颈椎病(非手术治疗)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颈椎病。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物理医学与康复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外科学(第6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康复医学(第5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1.临床表现1)颈背上肢疼痛2)运动功能障碍3)神经功能障碍4)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障碍2.影像学检查:颈椎X线平片,CT扫描或MRI检查。
(三)康复评定。
分别于入院后1~3天进行初期康复评定,入院后7~8天进行中期康复评定,出院前进行末期康复评定,评定具体内容如下:1.临床一般情况评定2.康复专科评定1)疼痛评定2)颈椎及上肢活动度评定3)肌力评定4)神经功能评定5)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四)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物理医学与康复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外科学(第6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康复医学(第5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临床常规治疗2.康复治疗1)物理因子治疗2)颈椎牵引3)手法4)运动治疗5)矫形器等辅助器具装配6)注射治疗7)中医治疗8)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9)健康教育(五)标准住院日为10-14天。
(六)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颈椎病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七)住院辅助检查项目。
1.必须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4)颈椎正侧位X片;(5)胸片、心电图;2.根据患者病情及具体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1)颈椎动力位片、左右斜位片;(2)颈椎MRI或CT;(3)肌电图检查。
颈椎病中医临床路径
颈椎病中医临床路径本临床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颈椎病的患者。
以下为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项痹病(TCD编码:BGS000)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颈椎病(ICD-10编码:M47.221+G55.2*)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参照2009年___《颈椎病诊治与康复指南》。
2.疾病分期:1) 急性期2) 缓解期3) 康复期3.证候诊断:参照“___‘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项痹病(颈椎病)诊疗方案”。
项痹病(颈椎病)临床常见证型:风寒痹阻证气滞血瘀证痰湿阻络证肝肾不足证气血亏虚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项痹病(颈椎病)。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5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项痹病(颈椎病)(TCD编码: BGS000、ICD-10编码:M47.221+G55.2*)的患者。
2.门诊治疗疗效不佳者。
3.患者同时并发其他疾病,但在治疗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4.有以下情况者不能进入本路径:有手术指征者。
合并发育性椎管狭窄者(椎管比值=椎管矢状径/椎体矢状径<0.75)。
治疗部位有严重皮肤损伤或皮肤病者。
曾经接受颈椎手术治疗或颈椎畸形者。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颈椎正侧位X线片。
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肝功能、肾功能、血糖、感染性疾病筛查。
心电图。
胸部X线。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肌电图、颈椎CT或MRI、血脂、凝血四项、抗“O”、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等。
八、治疗方法1.手法:松解类手法整复类手法2.针灸疗法3.牵引疗法4.其他外治法:敷贴、熏蒸、涂擦、膏摩、刮痧、拔罐、中药离子导入、穴位埋线、封闭疗法等。
5.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风寒痹阻证:祛风散寒,祛湿通络。
颈椎关节强硬临床路径
颈椎关节强硬临床路径一、颈椎关节强硬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颈椎关节强硬、颈椎病(ICD-10:M47.801、M47.900x021)行保守治疗的患者。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外科学(第一版)》(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1.病史:颈痛,无明显颈脊髓、神经等压迫的临床症状。
2.体征:无颈脊髓、神经等压迫的阳性体征。
3.影像学检查发现颈椎关节强硬发改变。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外科学(第一版)》(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四)标准住院日为≤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颈椎关节强硬、颈椎病(ICD-10:M47.801、M47.900x021)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 入院后所必需进行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肾功能、血电解质、血糖;(3)ESR、CRP;(4)心电图、胸片或胸部CT;(5)颈椎正侧位片、颈椎伸屈侧位片、CT和MRI。
2. 根据患者病情需要可增加以下检查项目:(1)肺功能、超声心动图(老年人或既往有相关病史者);(2)肌电图、诱发电位检查、椎间盘造影;(3)有相关疾病者必要时请相应科室会诊。
(七)治疗方案及药物的选择。
(1)非甾体类消炎止痛药。
(2)肌松药。
(3)营养神经药物。
(4)弱阿片类药物;(5)物理治疗、针灸治疗。
(6)颈围保护、颈部肌肉锻炼、改变生活方式的宣教。
(7)小关节封闭、局部封闭、神经根封闭或硬膜外封闭。
(八)出院标准。
1.颈痛明显好转。
2.或者患者综合治疗满1疗程。
(九)变异及原因分析。
1.保守治疗无效,需手术治疗可能。
2.内科合并症:老年患者常合并基础疾病,如脑血管或心血管病、糖尿病、血栓等,住院期间这些疾病加重而需要进一步治疗,从而延长治疗时间,并增加住院费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颈椎病脊髓型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颈椎病(脊髓型)(ICD-10:M47.1↑ G99.2*)行颈前路减压植骨固定、颈后路减压植骨固定、颈前后联合入路减压植骨固定术(ICD-9-CM-3:81.02-81.03)。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外科学(第一版)》(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等。
1.病史:有颈脊髓压迫的临床症状。
2.体征:出现颈脊髓压迫的阳性体征。
3.影像学检查发现颈椎间盘组织退变及其引起的继发改变。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
根据《临床技术操作规范-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外科学(第一版)》(北京大学医学
出版社)等。
1.脊髓型颈椎病。
2.严格正规保守治疗3个月无效时选择手术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7-15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M47.1↑G99.2*颈椎病(脊髓型)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3-4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血型、尿常规;
(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3)胸片X线平片、心电图;
(4)颈椎正侧伸屈位片、CT和/或MRI。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
(1)肺功能、超声心动图(老年人或既往有相关病史者)、双下肢深静脉彩超、C反应蛋白;
(2)术前可能根据需要检肌电图、诱发电位、CTM等;
(3)有相关疾病者必要时请相应科室会诊。
(七)选择用药。
1.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
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
(1)推荐使用头孢唑林钠肌内或静脉注射:
①成人:0.5g-1g/次,一日2-3次;
②对本药或其他头孢菌素类药过敏者,对青霉素类药有过敏性休克史者禁用;肝肾功能不全者、有胃肠道疾病史者慎用;
③使用本药前须进行皮试。
(2)推荐头孢呋辛钠肌内或静脉注射:
①成人:0.75g-1.5g/次,一日三次;
②肾功能不全患者按照肌酐清除率制订给药方案:肌酐
清除率>20ml/min者,每日3次,每次0.75-1.5g;肌酐清除率10-20ml/min患者,每次0.75g,一日2次;肌酐清除率<10ml/min患者,每次0.75g,一日1次;
③对本药或其他头孢菌素类药过敏者,对青霉素类药有过敏性休克史者禁用;肝肾功能不全者、有胃肠道疾病史者慎用;
④使用本药前须进行皮试。
(3)推荐头孢曲松钠肌内注射、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
①成人:1g/次,一次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
②对本药或其他头孢菌素类药过敏者,对青霉素类药有过敏性休克史者禁用;肝肾功能不全者、有胃肠道疾病史者慎用。
2.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时间为术前0.5小时,手术超过3小时加用1次抗菌药物;总预防性用药时间一般不超过24小时,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小时。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4-5天。
1.麻醉方式:局麻+强化或全麻。
2.手术方式:颈前路减压植骨固定、颈后路减压植骨固定、颈前后联合入路减压植骨固定术。
3.手术内植物:前路钛板、Cage或后路螺钉、固定板(棒)。
4.输血:视术中情况而定。
(九)术后住院恢复4-12天。
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颈椎正侧位片、血常规、凝血功能、电解质。
2.术后处理:
(1)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
(2)术后镇痛:参照《骨科常见疼痛的处理专家建议》;
(3)激素、脱水药物和神经营养药物:甲级强的松龙、甘露醇、甲钴胺等;
(4)部分患者可根据病情预防给予抗凝治疗;
(5)术后康复:支具保护下逐渐进行功能锻炼。
(十)出院标准。
1.体温正常,常规化验指标无明显异常。
2.伤口情况良好:引流管拔除,伤口无感染征象(或可在门诊处理的伤口情况),无皮瓣坏死。
3.术后复查内植物位置满意。
4.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合并症。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1.围手术期并发症:内植物松动、伤口感染、脊髓等神经损伤、血管损伤、食管损伤、硬膜外血肿和伤口血肿等造成住院日延长和费用增加。
2.内科合并症:老年患者常合并基础疾病,如脑血管或心血管病、糖尿病、血栓等,手术可能导致这些疾病加重而需要进一步治疗,从而延长治疗时间,并增加住院费用。
3.有上胸椎同时累及者,可能同期手术。
4.内植物的选择:由于病情不同,使用不同的内植物,可能导致住院费用存在差异。
(十二)参考费用标准:
5000-15000元(根据术中使用内固定耗材不同,费用
存在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