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小数加减法》优秀教案

合集下载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7.1 小数加减法-青岛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7.1 小数加减法-青岛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7.1 小数加减法-青岛版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小数的加减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计算能力和分析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
1.小数的加减法。

2.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三、教学难点:
1.加减法的运算规则。

2.复杂运算的解决方法。

四、教学准备:
1.电子白板。

2.教具:小数运算工具箱,圆角正方形卡片等。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10分钟)
1.介绍小数的概念及与整数之间的关系。

2.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

2. 学习(30分钟)
1.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小数的加减法的例子来理解加减法的运算规则。

2.设计一些小组合作活动来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运算法则。

3.设计一些基于实际情境的数学问题,让学生解决运算问题。

3. 练习(25分钟)
1.学生自主完成练习册中的小数加减法习题。

2.通过个人或小组形式的竞赛,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回顾今天学习的知识点。

4. 总结(10分钟)
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掌握的知识点,对错误的运算方法进行纠正。

2.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学习的方法和技巧,帮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好地掌握运算方法。

六、板书设计:
1.小数加减法的基本运算规则。

2.知识点提醒:小数的运算中需要注意的地方。

七、课后延伸:
1.建议学生在复习时,多做一些练习题,加深对小数的加减法规则的理解。

2.可以在家庭数学活动中设计一些小游戏来帮助孩子加强对小数的理解。

小学数学青岛版四年级上册《小数加减法》教案

小学数学青岛版四年级上册《小数加减法》教案

小学数学青岛版四年级上册《小数加减法》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

2.探究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较熟练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的笔算。

二、过程与方法1.在具体探索过程中,了培养学生对知识进行迁移类推的能力。

2.在尝试和探索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 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成功感,渗透热爱科学的教育。

教学重点:探究并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竖式数位对齐就是小数点对齐。

教学方法动手操作、合作探究、验证归纳等方法。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自己搜集有关克隆的知识。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复习引入师:同学们,你还记得我们刚学过的小数的性质吗?你能说一说吗?学生回答师:利用小数的性质我能化简小数和改写小数,你能又快又对的完成下面各题吗?(1)把下面的小数化简1.70 90.00 4.050(2)不改变数的大小,把下列各数必写成两位小数7 10.000 3.040集体纠正,做对的每人加1分。

2.师:同学们听说过关于“克隆”的知识吗?你了解哪些关于克隆的知识?学生谈自己的理解。

师:克隆技术是世界上先进的科学技术,我国的克隆技术居世界前列。

2003年10月,在我国山东省莱阳农学院出生了一对克隆牛。

请看大屏幕(出示课件),一头牛叫“健健”,一头牛叫“壮壮”。

今天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它们的身体发育情况。

(板书:小数的加法和减法)3.出示情境图提出问题:师:仔细观察情境图,你发现了那些数学信息?生:出生时,“健健”的胸围是0.77米;“壮壮”的胸围比健健多0.03米;“健健”体长是0.72米;“壮壮”体长是0.76米;“健健”身高是0.76米;“壮壮”身高是0.79米;“健健”体重是38千克;“壮壮”体重是38.04千克。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生:“壮壮”出生时的胸围是多少?“壮壮”出生时的体长比“健健”长多少?“壮壮”出生时的身高比“健健”高多少?“壮壮”出生时的体重比“健健”高多少?[设计意图]通过情境导入图,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潜移默化地进行思想教育,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1 小数的加减法 青岛版(五四学制)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1 小数的加减法   青岛版(五四学制)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1 小数的加减法青岛版(五四学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 培养学生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应用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方法。

2. 小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

3. 小数的加减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方法,小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

2. 教学难点:小数的加减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小数加减法练习题。

2. 学生准备: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回顾小数的意义,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授新课(1)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方法引导学生回顾小数的意义,让学生明白小数是表示整数和分数之间的一种数。

通过实例,让学生掌握小数的读写方法。

(2)小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小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掌握小数点对齐、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分别相加或相减的规则。

3. 实践与应用(1)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小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

(2)教师选取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小数的加减法进行解答,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4.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明确小数的意义、读写方法和加减法运算方法。

5. 布置作业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运算方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方面还有待提高。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加强学生对小数加减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能力的培养。

注:本教案仅供参考,实际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在以上教案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是“小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这一部分。

小数的加减法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学生需要掌握小数点对齐、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分别相加或相减的规则,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小数的加减法》(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

《小数的加减法》(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

《小数的加减法》(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教学计划的重要性。

下面是我为《小数的加减法》这一教案的设计,适用于四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

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小数的加减法,这是数学中的重要概念,也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技能。

我们将通过例题和练习来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能够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概念,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小数点的对齐是小数加减法的难点,而掌握运算规则则是重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已经准备好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和练习题,学生需要准备纸笔进行练习。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我会通过一个购物的情景,引入小数的加减法。

2. 理论讲解:我会详细讲解小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并通过多媒体展示例题。

3. 课堂练习:学生将在课堂上进行随堂练习,我会逐一讲解并纠正错误。

4. 小组讨论:学生将分组讨论实际问题,并运用小数加减法进行解决。

六、板书设计板书将清晰地展示小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并配以例题。

七、作业设计作业将包括一些小数加减法的练习题,以巩固所学知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教学效果,并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拓展延伸。

这就是我对于《小数的加减法》的教案设计,我希望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够真正理解并掌握小数的加减法。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重点和难点是我认为需要特别关注的。

小数点的对齐是小数加减法的难点,而掌握运算规则则是重点。

情景引入的设计,以及课堂练习和小组讨论的安排,也是我认为需要重点关注的部分。

小数点的对齐是小数加减法的难点,这是因为小数点对齐涉及到小数位的对应,这是小数加减法运算的关键。

在讲解小数加减法时,我会特别强调小数点对齐的重要性,并通过示例和练习题,让学生反复练习,以加深他们对小数点对齐的理解和掌握。

情景引入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小数的加减法。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小数加减法》青岛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小数加减法》青岛版

《小数加减法》青岛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概念,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小数加法2. 小数减法3. 小数加减法的应用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小数点对齐的问题,理解小数加减法的计算过程。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小数加减法的计算过程。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出小数加减法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小数加法(1)教师讲解小数加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学生自主探究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3)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小数加法的计算步骤。

3. 讲解小数减法(1)教师讲解小数减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学生自主探究小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3)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小数减法的计算步骤。

4. 小数加减法的应用(1)教师出示例题,引导学生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实际问题。

(3)教师对学生的解答进行点评,总结小数加减法的应用方法。

5.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和应用。

6. 课后作业(1)完成教材上的练习题。

(2)结合生活实际,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六、教学评价1. 课后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检查,了解学生对小数加减法的掌握程度。

2. 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方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对学生的合作意识进行评价,关注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

本教案旨在帮助四年级学生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青岛版小数加减法的教学设计

青岛版小数加减法的教学设计

篇一:青岛版四年级数学小数的加减法教学设计位数相同的小数加、减法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86-87页第二个红点上面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经历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沟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之间的联系,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科技知识的联系、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计算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学习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探究小数加减法的算理。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创情板题。

1、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克隆”的信息。

2、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两头可爱的克隆牛的情况,看他们身上有哪些有趣的数学问题。

3.出示学习目标。

师:本节课要达到以下学习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经历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沟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之间的联系,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科技知识的联系、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计算的价值。

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1.出示自学指导一。

师:要达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你们有信心吗?下面请看自学指导。

【自学指导:认真看课本第86页到87页内容。

重点看87页3个问题的解决方法。

思考:1如何计算0.77+0.03、0.76-0.72?2、计算小数的加减法要注意什么?5分钟后汇报,看谁会解答与例题类似的题目。

】2.看一看。

师: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自学指导”开始自学,比一比谁看书最认真,谁自学效果最好!(师目光巡视每一个学生)生看书,师巡视,确保每位学生都在紧张地自学。

(要保证学生看够5分钟,学生可以看看、想想,如果学生看完,可以复看。

)【设计意图:出示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任务和达到的标准,通过自学指导,帮助学生科学有效地进行自学,促进新知的生成,初步建立数学模型。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 -《小数加减法》青岛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 -《小数加减法》青岛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 -《小数加减法》青岛版一、教学目标1.掌握小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2.能够灵活应用小数的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3.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小数的加减法;2.教学难点:小数加减法的位值理解、对齐和借位计算。

三、教学内容与教学步骤1. 知识准备向学生介绍小数的概念,并重点说明小数点的用法和作用,通过例题帮助学生理解小数。

2. 教学过程(1)小数的加法1.强调加法的基本法则和运算规律;2.赋予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让学生通过举例的方式初步掌握小数加法运算;3.带领学生学习小数加法运算中的位值理解和对齐方法,并引导学生掌握小数加法的口诀;4.让学生通过实例运算达到熟练掌握小数加法运算的目的。

(2)小数的减法1.向学生解释减法的基本法则和运算规律;2.引导学生逐步掌握小数的减法运算方法;3.通过实例演练帮助学生掌握小数减法的借位计算方法;4.让学生通过练习达到熟练掌握小数减法运算的目的。

3. 练习与巩固通过练习加深学生对小数的加减法的掌握,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同时让学生理解小数加减法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场景。

4. 拓展与延伸通过小组合作或个人探究,让学生拓展对小数的理解深度和广度,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教学评价教师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考试成绩等方面进行评价,同时也要鼓励学生自我评价,互相评价,达到全方位的评价效果。

五、教学辅助手段1.教学PPT课件,展示小数的概念、加减法运算方法,方便学生理解;2.教材和练习册,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小数的加减法知识;3.实物或图片,用于教学活动中的拓展和延伸。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小数加减法》 青岛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小数加减法》 青岛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小数加减法》青岛版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小数加减法,包括小数加法的计算法则、小数减法的计算法则以及小数加减法的实际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将其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能够正确计算小数的加减法题目。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难点:小数点对齐是小数加减法计算过程中的一个难点,学生需要掌握小数点对齐的方法,并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教具学具准备:教具:小数加减法教学课件、计算器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利用课件展示小数加减法的实际情景,引导学生发现小数加减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 提问学生对小数加减法的了解和计算方法,引发学生的思考。

2. 自主探究- 让学生观察小数加减法的题目特点,引导学生发现小数点对齐的重要性。

- 让学生自主尝试计算小数加减法题目,并总结计算方法。

3. 小组合作-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共同完成一些小数加减法的题目。

- 小组内分享计算方法和经验,互相学习和交流。

4. 总结归纳- 针对学生的计算方法和经验,进行总结和归纳,强调小数点对齐的重要性。

- 通过课件展示一些常见错误,提醒学生注意细节和计算准确性。

5. 实际应用- 给学生发放一些小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题目,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 引导学生将小数加减法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板书设计:1. 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小数点对齐- 按位相加或相减- 注意进位和借位2. 小数加减法的实际应用- 购物找零- 计算长度、面积等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本上的小数加减法题目。

2. 观察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小数加减法,记录下来并与同学分享。

《小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教案)青岛版四年级下册数学

《小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教案)青岛版四年级下册数学

《小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教案)青岛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当我站在讲台上,看着台下那一双双期待的眼睛,我知道今天我要传授的知识将会点亮他们心中的求知之火。

我手持教材,心中充满了对教学的热情和对学生的期待。

一、教学内容今天我要讲授的是青岛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的第五章节——《小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我们将一起探讨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规则和技巧,让学生们能够熟练运用小数进行日常生活中的计算。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规则,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规则和技巧,难点是如何让学生们理解和掌握这些规则和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以及一些小数运算的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拿出一个苹果和一个橙子,问学生们,如果我要计算这两个水果的总价,应该如何计算?学生们积极回答,有的说直接相加,有的说要先将两个水果的价格转换成小数再相加。

我肯定了他们的想法,并引导他们思考小数加法的规则。

2. 例题讲解:我出示了一道小数加法的例题,0.5+0.3,我让学生们跟着我一起计算,解释了小数加法的规则,即先将两个小数的小数点对齐,然后从右往左依次相加,如果有进位要记得加到下一位上。

3. 随堂练习:我出示了一些小数加法的练习题,让学生们独立完成,然后我会挑选一些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解和评价。

4. 教学小数减法:我运用同样的方法,通过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让学生们掌握了小数减法的规则。

5. 综合练习:我出示了一些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题目,让学生们独立完成,然后我会挑选一些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解和评价。

六、板书设计我在黑板上设计了一些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题目,让学生们可以看到具体的运算过程和结果。

七、作业设计1. 请完成课后练习题第15题。

答案:1. 0.5+0.3=0.82. 1.20.4=0.83. 2.3+1.7=44. 4.52.8=1.75. 3.61.2+0.5=2.9妈妈给了我3.5元,我买了一支铅笔花了0.8元,还剩多少钱?答案:3.50.8=2.7元,还剩2.7元。

《小数的加减法》(教学设计)四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

《小数的加减法》(教学设计)四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

小数的加减法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小数的概念,并能够在图形模型和位置模型中表示小数的大小;2.能够运用小数的加减法进行实际问题的运算;3.能够将小数的加减法运算过程进行口算和列式计算。

教学重点1.小数的加减法;2.解决实际问题的运用。

教学难点1.小数的口算和列式计算;2.小数的应用。

教学过程导入通过一个小游戏,让学生轻松愉快地进入本课学习。

游戏规则如下:每组学生分别随机取得两个小数(包括整数和小数),并报出这两个小数的和或差。

其他学生回答是否正确,如果正确则得一分,错误则不得分。

结束后,得分最高的学生组将获得小奖品。

学习内容1. 小数的加法1.教师以实物和图形的形式,向学生讲述小数的加法运算规则,并举例说明。

2.让学生在口算的过程中,感受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并逐渐掌握口算小数的技巧。

3.将口算过程转化为列式计算,以更加清晰的形式呈现小数的加法运算过程,让学生有机会参与到列式计算的过程中,在实际场景中体会和应用小数的加法运算。

2. 小数的减法1.教师以实物和图形的形式,向学生讲述小数的减法运算规则,并举例说明。

2.让学生在口算的过程中,感受减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并逐渐掌握口算小数的技巧。

3.将口算过程转化为列式计算,以更加清晰的形式呈现小数的减法运算过程,让学生有机会参与到列式计算的过程中,在实际场景中体会和应用小数的减法运算。

3. 小数的应用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在各种实际问题中,如何运用小数的加减法进行运算。

并通过一些实例来帮助学生在实际运用中掌握相关技能。

教学方法通过理论知识的讲解,结合实际模型,以及口算和列式计算的过程,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小数的基本运算规律,并能在实际应用中掌握相关的计算技能。

教学评估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理解程度,教师可采用以下方式进行评估:1.思维导图:要求学生在课后完成一个思维导图,展示出小数的加减法及其运用的相关知识点。

2.小测验:在下一节课上进行小测验,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

小数加减法教学案例(青岛版四年级下册)

小数加减法教学案例(青岛版四年级下册)

小数加减法教学案例(青岛版四年级下册)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86—87页。

教学目标: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和掌握小数加减法的竖式计算方法,理解在小数加减法的竖式计算中相同数位对齐也就是小数点对齐,能够准确地计算小数加减法。

2、在尝试和探索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小数加减法的竖式计算方法,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竖式数位对齐就是小数点对齐。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1、同学们,你知道克隆技术吗?教师简介克隆技术。

20xx年10月29日和31日“双双和康康”的自体繁殖后代,“键键”和“壮壮”在我山东省莱阳农学院出生了。

这是键键与壮壮出生时的情况记录(出示情景图和统计表)。

二、探究新知1、针对这些信息,你有什么问题要提吗?2、学生自主提问,教师有选择的板书问题A。

壮壮出生时的胸围是多少?B。

壮壮出生时的体长比健健长多少?3、解决问题:A。

壮壮出生时的胸围是多少?(1)学生独立思考,列出算式。

(2)学生尝试,指名板演。

师:大家都正确地列出了小数加法的算式。

可是我们从来没学过两个小数相加,该如何计算?现在咱们就来试一试,看谁能独立发现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3)理解算法。

师:计算小数加法时,你想到了以前的.什么知识?生:整数加法。

师:在笔算整数加法时,要注意什么?生: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师:你能结合着整数加法的方法说一说小数加法的方法吗?(板演的同学说怎样计算的这道小数加法。

)师:给他评价一下。

生:(评价)师:小组内交流一下,小数加法怎样进行计算?师根据回答,引导学生概括出:小数点要对齐,从最低位算起。

4、解决问题:B。

壮壮出生时的体长比健健长多少?学生独立列式并竖式计算。

指名板演,说说是怎样计算的。

学生评价。

师小结。

5、独立完成:1。

3—1。

25师巡视,指名板演。

学生讲解计算方法。

师:3应该和2对齐还是和5对齐,为什么?说出你的理由。

生:(答)6、小数加减法的演算。

小数加减法(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五四学制)

小数加减法(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五四学制)

小数加减法(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五四学制)学习目标•能够理解小数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掌握小数加减法的基本操作方法;•能够应用小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掌握小数加减法的基本操作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能够应用小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案、课件、师生互动环节;•学生准备:教材、笔、小计算器等。

教学过程导入小数是介于整数和分数之间的数,它是现实生活中非常常见的一种数。

比如衣服的价格、温度的表示、容器的容积等,都可以用小数来表示。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小数加减法。

提出问题现在,小明去衣店买了一件衣服,价钱是123.5元,他给了售货员200元,问他应该找回多少钱?讲解这里,我们可以用小数加减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我们先把收到的钱和要支付的钱都用小数表示出来:收到的钱是200元,用小数表示就是200.0元(因为整数也可以用小数形式来表示);要支付的钱是123.5元,用小数表示就是123.5元。

那么,我们用小数减法计算:200.0元 - 123.5元 = 76.5元。

所以,为小明应该找回76.5元。

练习接下来,我们来做几道小数的加减法练习题。

1.小明要支付158.5元的电话费,他用200元支付,应该找他多少钱?–解:200.0元 - 158.5元 = 41.5元,应找回41.5元。

2.小王家的电费账单是258.72元,他用300元支付,应该找他多少钱?–解:300.0元 - 258.72元 = 41.28元,应找回41.28元。

3.产品的成本是253.5元,销售价是299.9元,求单件产品的利润是多少?–解:299.9元 - 253.5元 = 46.4元,单件产品的利润是46.4元。

总结通过这些练习题,我们不仅复习了小数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还掌握了小数的加减法。

小数的加减法是很实用的,我们可以在生活和工作中经常用到。

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和实践中能够更好地掌握小数的加减法。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的加减法》教案青岛版五篇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的加减法》教案青岛版五篇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的加减法》教案青岛版五篇第一篇: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的加减法》教案青岛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的加减法》教案青岛版【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87--92页。

【教材简析】这部分内容包括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它是学生在学习了小数的意义、性质以及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这部分内容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掌握这部分知识对今后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教学重点是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学会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较熟练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的笔算和口算。

2.经历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沟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之间的联系,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科技知识的联系、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计算的价值,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成功感,逐步养成迁移类推的好习惯。

4.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学习计算方法。

`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自主探索 1.出示信息提出问题谈话:同学们看屏幕(课件出示情境图),这是2003年10月在莱阳农学院出生的两头克隆牛“健健”和“壮壮”。

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与有关它们的信息。

这是克隆牛健健和壮壮出生时的情况记录,体重(千克)体长(米)身高(米)… … 健健38.26 0.7 0.76 … … 壮壮38.3 0.76 0.79 … …你都获得了哪些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用加法或减法计算的问题吗? 预设学生提出以下问题:①“壮壮”出生时的胸围是多少?②“壮壮”出生时的体长比“健健”长多少?③“壮壮”出生时的身高比“健健”高多少?④“壮壮”出生时的体重比“健健”重多少?⑤“壮壮”和“健健”出生时的体重一共是多少? 2.解决问题探究算法谈话:你最想了解那个问题?想不想自己试着算一算? 学生自主探究算法,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小数加减法青岛版教案

小数加减法青岛版教案

小数加减法青岛版教案教案标题:小数加减法青岛版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小数加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2. 学生将能够灵活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1. 小数加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2. 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 灵活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推理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案、黑板、白板、彩色粉笔、小数加减法练习题。

2. 学生准备:教材、练习册、笔、计算器。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或展示实物等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小数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2. 教师通过简单的例子,引导学生思考小数加减法的应用场景。

步骤二:概念讲解(10分钟)1. 教师通过示意图或实际操作,讲解小数加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

2. 教师通过具体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小数加减法的运算步骤和注意事项。

步骤三:示范演练(15分钟)1. 教师在黑板或白板上示范小数加减法的运算过程,同时解释每一步的操作原理。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完成几个小数加减法的练习题,加深对概念和运算方法的理解。

步骤四:合作探究(15分钟)1. 学生分成小组,互相合作解决一些小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

2. 教师在小组活动中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解决思路和方法,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步骤五:拓展延伸(10分钟)1. 教师提供一些拓展的小数加减法练习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

2. 教师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数学推理能力。

步骤六:总结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回顾小数加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2. 学生提出问题和困惑,教师及时解答并给予指导。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通过做更多的小数加减法练习题,巩固和提高运算能力。

2. 学生可以尝试应用小数加减法解决更复杂的实际问题,提升数学推理和问题解决能力。

《小数的加减法》(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

《小数的加减法》(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

教案:《小数的加减法》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小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律,能够熟练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的计算。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小数加法的运算规律2. 小数减法的运算规律3. 小数加减法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小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律及实际应用。

2. 教学难点:小数点对齐、进位与借位的处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出小数加减法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探究新知(1)小数加法的运算规律让学生观察小数加法的例子,引导学生发现小数点对齐的规律,进而总结出小数加法的运算规律。

(2)小数减法的运算规律让学生观察小数减法的例子,引导学生发现小数点对齐的规律,进而总结出小数减法的运算规律。

(3)小数加减法的应用结合实际生活,让学生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3. 实践演练让学生分组进行小数加减法的计算练习,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4. 总结反馈教师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总结小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律,强调注意事项。

五、作业布置1. 请同学们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小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律。

2. 请同学们结合生活实例,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教师应不断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律,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小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律,特别是小数点对齐、进位与借位的处理。

以下是对这个重点细节的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小数点对齐的重要性在小数加减法中,小数点的对齐是至关重要的。

小数点对齐保证了数位的一致性,使得学生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青岛版小数加减法教案

青岛版小数加减法教案

青岛版小数加减法教案教案标题:青岛版小数加减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小数的概念,能够正确地读写小数;2. 掌握小数加法和减法的运算规则;3. 能够灵活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小数的概念及读写方法;2. 小数加法的运算规则;3. 小数减法的运算规则;4. 实际问题的应用。

三、教学步骤:步骤一:小数的概念及读写方法1. 引导学生回顾整数的概念,引入小数的概念;2. 通过实例和图示,向学生解释小数的意义,如0.5表示整体被分成了10份,我拿了其中的5份;3. 引导学生掌握小数的读写方法,如0.25读作"零点二五";4. 练习小数的读写,确保学生掌握。

步骤二:小数加法的运算规则1. 通过示例,向学生解释小数加法的运算规则,如对齐小数点,按位相加;2. 给学生提供一些小数加法的练习题,逐步引导他们掌握运算规则;3. 结合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应用小数加法解决问题。

步骤三:小数减法的运算规则1. 通过示例,向学生解释小数减法的运算规则,如对齐小数点,按位相减;2. 给学生提供一些小数减法的练习题,逐步引导他们掌握运算规则;3. 结合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应用小数减法解决问题。

步骤四:实际问题的应用1. 给学生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要求他们运用所学的小数加减法知识解决;2. 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制定解决方案,并进行计算;3. 让学生分享解题过程和答案,进行讨论和总结。

四、教学资源:1. 教材:青岛版小学数学教材;2. 小数加减法练习题;3. 实际问题的应用题。

五、教学评估:1. 课堂练习:通过课堂练习,检查学生对小数加减法的掌握情况;2. 实际问题解决能力:通过学生在实际问题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应用能力。

六、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多做小数加减法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2. 引导学生发现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以上是一个简要的教案大纲,你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要求和学生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完善。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1 小数的加减法 青岛版(五四学制)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1 小数的加减法 青岛版(五四学制)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1 小数的加减法青岛版(五四学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 培养学生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应用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2. 小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3. 小数加减法的应用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

2. 教学难点:小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和应用。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2. 练习题3. 学生分组讨论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生活实例引入小数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2. 讲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通过讲解和举例,让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性质。

3. 讲解小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利用课件或黑板,讲解小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让学生掌握计算规则。

4. 演示小数的加减法运算过程通过例题演示,让学生观察和理解小数的加减法运算过程。

5. 学生练习让学生进行小数加减法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小数加减法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7. 总结和归纳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让学生掌握小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

8. 作业布置布置适当的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掌握了小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应用能力,通过例题演示和练习题巩固学生的计算能力。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以上提供的教学过程中,有一个细节需要特别关注,即“讲解小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

这个环节是本节课的核心,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理解和掌握小数的加减法运算。

以下将详细补充和说明这个重点细节。

首先,讲解小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时,教师需要清晰地解释小数的位数对齐原则。

【精品】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小数的加减法》教学设计

【精品】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小数的加减法》教学设计

《小数的加减法》教学设计本节课是青岛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信息窗一.该部分是在整数加减法、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学习的。

由于在实际生产生活中被广泛应用,这部分内容对今后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重要的基础性意义。

【教材目标】1.理解在小数加减法的竖式计算中,相同数位对齐也就是小数点对齐,能够理解并准确地计算小数加减法。

2.引导学生经历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体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之间的联系,培养转化的数学思想和知识迁移能力。

3。

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带领学生认识数学与科技知识的联系、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计算的价值,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竖式数位对齐就是小数点对齐,学习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探究小数加减法的算理.【教学过程】课前铺垫:用竖式计算两道整数加减的题目612+78= 671—39=引导学生总结整数加减的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回顾并加深对用竖式做整数加减法的算理,也是小数加减法的基本算理之一;同时,引出本节课的课题,便于学生转化思想的升华.】一、创设情景,自主探索(一)谈话导入: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一首歌,一起听听看是什么歌?生喊出是动画片《喜羊羊和灰太狼》,你们最喜欢动画片里面的哪个角色?生畅所欲言,各有所爱。

通过图片展示喜羊羊。

(二)结合情景,探究问题课件出示:“我出生时,身高0。

36米,七年时间长高了0。

26米。

"1.根据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现在的喜羊羊有多高?”师夸赞,表示同意接着问:“列式是不是特别简单?你们一起告诉我。

”板书:0.36+0。

26=2.探索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师:这是小数加法,首先请大家独立思考并解答,然后分组交流计算方法最后,请学生汇报交流情况,老师针对问题引领指导.师:“到底我们算的对不对呢?我们可以怎么样?"学生很明显的想到是验算。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7.1 《小数加减法》 ︳青岛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7.1  《小数加减法》   ︳青岛版

通过猜谜语的形式来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的兴趣,用谜语来揭示本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小数的加减法)一、化简下面的小数:0.500= 10.0690= 50.00=二、不改变数的大小,把下面各数写成三位小数。

5.06= 0.4= 33=三计算下面个题,计算时因注意什么,请你说一说:4367+3205= 8754-5639=师: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小丽来到了书店,看上了《童话选》《数学家的故事》1.根据情景提问,并写出算式。

小丽看上这两本书:(教师指:《童话选》《数学家的故事》)请根据这两个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列出算式吗?师板书:4.29+6.45师板书:6.45-4.292、列竖式计算(1)4.29+6.45 6.45-4.29师:这两个算式我们已经学过,请大家在(练习纸)列竖式计算,开始!(2)4.29 6.45+6.45 -4.29________ ________10.74 2.1 4(3)师:在计算小数加减法在计算时应注意些什么?师板书:相同数位对齐,小数点对齐。

3、揭示课题。

师:请仔细观察这两个算式(6.45+4.29 6.45-4.29),它与我们前面学过的小数加减有什么不同?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内容。

(教师板书:位数不同)预设1:《童话选》和《数学家的故事》一共多少钱?预设2:《童话选》比《数学家的故事》便宜多少钱?(学生分组练习,抽生板演。

)预设:相同数位对齐,小数点对齐。

预设:小数部分的位数不同。

良好的情境,能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创设一个学生熟悉有趣的生活情境,并从生活情境中提出问题,将生活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自主探究,归纳提升。

1、自主提问,明确目标。

6.45+4.29 6.45-4.29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观察,提出本节课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明确交代四作业布置:作业:第75页练习十七,第7题、第8题。

五、课后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新本领?(学生自己总结)六、板书设计:小数的加减法(1)4.29 6.45+ 6.45 - 4.29________ ________10.74 2.1 4计数单位相同末位对齐相同数位对齐小数点对齐预设:生:前面的都是小数加减小数,这是整数加减小数,不一样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联系实际,灵活运用
师:科学家们为了让“健健”和“壮壮”茁壮成长,打算在两面都是墙的空地上,用长20米的栅栏围起一块活动场地。
课件演示。(见图7)
师:一条栅栏长5.1米,另一条长多少?如果一条长4.95把两头小牛放进来,你会发现那些又细又窄的场地是不合理的,你的设计合理吗?
(二)组织交流
师:谁愿意把你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展示给大家看?
学生展示探究单并交流。
预设1:
课件演示。(见图2)
学生讲解算理。
师:77个小方格表示什么?3个小方格表示什么?
教师适时评价,在交流的基础上让学生明确:77个小方格表示77个0.01,3个小方格表示3个0.01,相同的计数单位相加,就是80个0.01,也就是0.80。
预设2:
0.77米=77厘米
0.03米=3厘米
77+3=80厘米,80厘米=0.80米或0.8米。
学生讲解算理。
师:为什么要把0.77米换算成77厘米,0.03米换算成3厘米?
预设:把小数加法换算成整数加法就会做了。
师:同学们能够把新知识转化成已经学过的旧知识来解决问题,是非常好的解题思路。(渗透转化思想)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科技知识的联系、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计算的价值。
[教学重点]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学习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探究小数加减法的算理。
[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课前探究单。
[教学过程]
1、组织交流,初步感知
(一)小组交流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小数加减法。(板书课题:小数加减法)看到这个课题,你有哪些问题?
【设计意图】设计解决给健健和壮壮设计活动场地的实际问题,不但回归了情境,引起同学的兴趣,使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紧密结合,体会到运算的价值,学生在解答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了算法,提高了计算能力。并适度渗透函数思想和极限思想。通过本环节最后的谈话活动,引导学生从无数个设计中选择符合实际情况的设计,懂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形成全面全析问题的意识。
预设3:
0.77 0.77
+ 0.03+ 0.03
0.80 0.80
学生讲解算理、
师:你是怎样对齐数位的?为什么要这样对齐数位?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明确:相同的数位对齐,相同的计数单位就可以相加。
师:你是怎样计算的?
预设:先从百分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像前一位进一。
师:0.80还有人写成0.8,根据是什么?
课件演示(见图1)
预设1:小数加减法怎么算?
预设2: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
师:今天我们就来解决这两个问题。请拿出探究单,根据健健和壮壮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预设:壮壮出生时的胸围是多少米?
师:这个问题怎样列式?你是怎样解决的?把你解决的方法说给小组的同学听。
学生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课件演示(见图5)
师:小牛有问题:“12没有小数点,怎么对齐?”
通过学生交流明确,整数的小数点在个位的后面。
整数与小数加减法时如何保证数位对齐。
(二)牛出题猜猜看
课件演示。(见图6)
师:根据小牛停靠的位置,猜猜小牛车上拉着的是几位小数?
生自由交流。
师:刚才的小牛车问题大家解决得不错,下面的更有挑战性,没有竖式,请你直接计算结果。
学科组:四年级数学
课题:小数加减法
完 美 设 计
[教材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经历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沟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之间的联系,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
3.经历观察、比较、猜想、验证、总结等数学学习活动,形成有论据、有条理、有逻辑的思维习惯,养成勇于探索、敢于质疑、严谨求实的理性精神。
师:大家用多种方法探究出0.77+0.03=0.8,怎样验算?
预设1:0.03+0.77=
预设2:0.8-0.77=
预设3:0.8-0.03=
学生独立验算,指生板演。
师:你是怎样算的?
根据学生回答,明确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减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一当十再减。
师:怎样做才能又快又好的保证相同数位对齐?
课件演示:
6.66+0.03
6.66+0.3
6.66+3
学生口算。
师:三道题看上去挺像的,都有3和6,怎么结果不一样?
明确:因为“3”所在的数位不同,所以计算结果不同。计算时要把相同计数单位的数相加减。
【设计意图】针对本节课的重点,设计了有层次的练习,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根据计算法则解决问题,体会到计算法则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同时培养了学生自觉尊重并运用法则解决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五、回顾梳理,总结提升
师: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过程,你有什么收获?
引导学生从知识、方法、情感三个方面谈收获。
明确:计算结果出现了小数末尾有0的情况要将结果进行化简。
【设计意图】借助于与克隆牛的有关信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课前研究组织学生开展观察、猜测、实验、计算、推理、验证等探究活动,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以及勇于探索、敢于质疑、善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2、总结算法,理解算理
(一)借助验算,迁移算法
3、巩固练习,形成技能
(一)小牛车你来喊停
课件演示。(见图3)
师:竖式中的一个加数已经写好了,另一个数放
在小卡车上,卡车停在哪里合适呢?为什么要停在这里?
学生交流,再次明确:相同数位对齐,相同的数单位相加。
课件演示(见图4)
师:这两个小数的末尾对齐不行吗?
通过学生交流明确:小数点对齐,相同数位就对齐了。
预设:小数点对齐。
明确:在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小数点对齐就可以保证相同数位对齐。
(二)沟通联系,提升算理
师: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明确: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的基本算法与算理是一样的,都是相同数位对齐,相同的计数单位相加减。
【设计意图】把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迁移到小数减法计算中,培养了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推理能力。计算教学不仅要重视学生是否能准确得出运算结果,更重要的是重视学生是否理解了运算的道理。本环节中沟通整数加减法与小数加减法算理的联系,引导学生概括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学生体会到新旧知识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培养学生有论据、有条理、有逻辑的思维习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