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中毒及其预防和管理
学校食物中毒预防和报告制度
![学校食物中毒预防和报告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4a5c474b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4dad761.png)
学校食物中毒预防和报告制度学校食物中毒是指当学校食堂或者其他食品提供单位供应的食物被污染或者存放不当,导致师生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的事件。
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应建立有效的预防和报告制度,以确保师生的食品安全。
食物中毒的预防是关键,学校应制定严格的食品安全卫生标准和操作规范,保证食品加工、烹饪、储存和配送过程的卫生安全。
为此,学校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完善食品供应管理制度。
学校应设立专门的食品供应管理部门,负责对食品供应单位进行审核和管理。
该部门应有监督检查的职能,监控食品质量和食品源头。
2. 加强从业人员培训。
学校食堂员工应定期接受食品安全培训,熟悉食品安全操作规程,了解食品中毒的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理方法。
同时,学校还应定期组织模拟演练,提高从业人员应对突发食品安全事件的能力。
3. 建立食品安全责任制。
学校应明确食堂负责人和从业人员的责任,建立健全的食品安全责任制度。
食堂负责人应对食品安全承担主体责任,并且要定期组织食品安全会议,听取员工的反馈和建议,及时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4. 强化食品采购检验。
学校应对食品供应单位进行严格的审核和验收,确保供应的食品符合食品安全卫生标准。
同时,学校还应定期抽样检测已采购的食品,确保食品没有受到污染。
5. 加强食堂环境卫生管理。
学校食堂应定期进行卫生检查和消毒,保持食堂环境的清洁和卫生。
此外,食堂还应建立废弃物的分类处理制度,避免废弃物滋生细菌和致病因子。
当发生食物中毒事件时,学校应及时报告相关部门并采取紧急措施,确保师生的安全。
以下是食物中毒事件报告制度的建议:1. 紧急通报。
学校应设立紧急通报机制,一旦发生食物中毒事件,立即通知相关部门,包括学校领导、卫生健康部门等。
通报应包括中毒人数、症状和可能的中毒原因。
2. 采取应急措施。
学校应迅速采取必要的应急处理措施,包括对中毒人员的紧急救治、隔离可能的污染源、封存相关食品等。
3. 排查原因。
学校在报告食物中毒事件后,应立即展开调查工作,追溯食品的来源和供应链,并启动食品中毒事件报告制度。
食物中毒的预防与应急处理
![食物中毒的预防与应急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81d83220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a2.png)
食物中毒的预防与应急处理食物中毒是指人体食用了受到污染或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物后引起的一系列疾病。
食物中毒不仅会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威胁,还可能导致可怕的死亡。
因此,掌握预防和应急处理食物中毒的知识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预防食物中毒的方法以及应急处理措施。
一、预防食物中毒的方法1. 选购食品选购食品是预防食物中毒的第一步。
在市场上购买食品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选择正规商店或超市购买食品,尽量避免购买路边摊或小摊贩的食品,因为这些食品卫生状况较难保证。
(2)查看食品标签,了解食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以及相关标志。
避免购买过期食品或标识不清的食品。
(3)注意检查食品的外观。
如果食品表面出现发霉、异味或变色等异常情况,应立即放弃购买。
2. 储存食品正确的食品储存可以有效避免食物中毒的发生。
以下是一些储存食品的注意事项:(1)生熟食物分开储存。
生食和熟食应尽量分开储存,以防止交叉污染。
(2)保持食品清洁干燥。
储存食品的容器要保持干燥和清洁,避免细菌和霉菌滋生。
(3)冷藏并尽早食用易腐食品。
易腐食品如肉类、乳制品等应尽快冷藏,并在保质期内食用。
3. 烹饪食品正确的烹饪方法可以杀灭食物中的细菌,并确保食品的安全。
以下是烹饪食品的一些建议:(1)将肉类充分煮熟。
肉类在烹饪过程中应彻底煮熟,确保没有生肉残留。
(2)避免生食。
尽量避免食用生肉、生鱼、生蛋等食物,因为它们更容易带来食物中毒的风险。
(3)注意温度控制。
烹饪时应控制好食物的温度,确保其从内到外均匀受热。
二、应急处理食物中毒尽管我们采取了预防措施,但有时仍然无法完全避免食物中毒的发生。
这时,正确的应急处理措施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应急处理措施:1. 立即停止食用如果你怀疑自己或他人患上了食物中毒,首先要立即停止食用可能导致中毒的食物。
切忌继续摄入可能会加重症状。
2. 寻求医疗协助在发现食物中毒症状后,应立即寻求医疗协助。
告诉医生你所怀疑的食物中毒原因和症状,以便医生进行相应的处理。
食物中毒的预防与措施
![食物中毒的预防与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211a3fc3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fc.png)
食物中毒的预防与措施预防与措施:为了避免食物中毒的发生,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保持饮食卫生。
在购买、加工、贮存和烹调食品时,要注意卫生,避免食品受到污染。
2、饮食有节制。
避免食用过多油炸、烤制、腌制等高油脂、高盐分、高热量的食品。
3、注意食品质量。
选择新鲜、无异味、无变质的食品,避免食用过期、变质、霉变的食品。
4、正确烹调食品。
要注意烹调时间和温度,尤其是肉类、蛋类等易滋生细菌的食品,要彻底煮熟。
5、不随意食用野生动植物。
野生动植物中有很多具有毒性的物质,不要随意采食。
6、及时就医。
如果出现食物中毒的症状,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食物中毒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疾病,其特征是来势凶猛,发病集中,潜伏期根据中毒种类的不同可从数分钟到数十小时,病人的症状表现类似,人与人之间无传染性,而停止进食有毒食品,发病很快停止。
细菌性食物中毒是最常见的类型,而动物性和植物性食物中毒也是常见的类型之一。
为了预防食物中毒的发生,我们需要保持饮食卫生,饮食有节制,注意食品质量,正确烹调食品,不随意食用野生动植物,并且及时就医。
化学性食物中毒是指人们食用被有毒有害化学品污染的食品引起的中毒。
其中,亚硝酸盐中毒是一种常见的中毒症状。
亚硝酸盐贮存过久的蔬菜或放置过久的剩菜,菜里的硝酸盐在细菌作用下就会转化为亚硝酸盐。
此外,腌制不久的蔬菜里也含有大量亚硝酸盐。
当人摄入亚硝酸盐超过0.2克时,就会发生中毒症状,超过3克会导致死亡。
除此之外,不法商贩为了以次充好,牟取暴利,不惜在食品中添加许多禁止使用的化学物质,如石蜡、福尔马林、___和三聚氰胺等,这些人为添加的化学品往往会造成大面积人员食物中毒。
预防食物中毒的主要办法是注意个人卫生及食品卫生。
预防食物中毒要把好“七关”,即把好食品采购、保管、烹调制作、餐具消毒、进食用餐、食品入口和食后观察关。
购买肉类瓜果时要注意质量,在正规市场购买质量合格的食品或原料。
暂时不吃的肉、菜要及时加工后放入冰箱;生熟食品要分开存放,并尽量减少食品在冰箱中存放的数量和时间;米、面、干菜、水果等要妥善保存,严防发霉、腐烂、变质,防止老鼠、蟑螂等咬食污染。
预防食物中毒制度模版
![预防食物中毒制度模版](https://img.taocdn.com/s3/m/151bc93b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d4.png)
预防食物中毒制度模版一、引言食物中毒是指通过食用被污染或不符合卫生要求的食物而引起的疾病,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产生了严重威胁。
为了确保食品安全,保障公众的健康权益,制定一套有效的食物中毒预防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旨在提供一个预防食物中毒的制度模板,帮助组织和个人制定相关的防控措施,提升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二、食物中毒预防的目标和原则1. 目标:确保食品无毒、无害、无污染,保障人们健康饮食。
2. 原则:1) 预防为主,综合施策:通过源头管理、过程管理和终端管理相结合,综合施策,全方位预防食物中毒的发生。
2) 依法管理,科学管理:依法制定和执行相关法律法规,科学管理食物中毒预防工作。
3) 从业者自律,责任明确:食品相关从业者应严格遵守相关法规并自觉维护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负有保障食品安全的责任。
4) 包容宣传,共同参与:加强食物中毒预防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公众食品安全意识,形成整体防控合力。
三、食物中毒预防制度的内容1. 食品生产加工环境卫生管理1) 建立健全食品生产加工环境卫生管理制度,规定必要的环境卫生要求和操作规范。
2) 加强食品生产加工场所的日常卫生检查和清洁工作,确保食品生产加工环境的卫生安全。
3) 定期开展食品生产加工场所的卫生检测,对不符合卫生要求的进行整改或关闭。
2. 食品原料采购管理1) 建立健全食品原料供应商管理制度,筛选并与有资质的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2) 严格把控食品原料的质量和安全标准,确保食品原料的无毒、无害、无污染。
3) 对食品原料进行检验、抽检,并保存相关检验报告和记录。
3. 食品加工操作规范管理1) 制定食品加工操作规范,规定从业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食品加工。
2) 加强食品加工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工作,提高其操作技能和食品安全意识。
3) 定期进行食品加工设备的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工作,不产生食物污染。
4. 食品储存和配送管理1) 建立食品储存和配送管理制度,规定食品的储存和配送条件。
食物中毒防治制度
![食物中毒防治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20646f36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95.png)
食物中毒防治制度一、引言食物中毒是指因食用被细菌、病毒、寄生虫、化学物质、毒素等污染的食物而引起的急性中毒性疾病。
食物中毒不仅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痛苦,还可能引发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为了预防和控制食物中毒的发生,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食物中毒防治制度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食物中毒防治制度的建立和实施。
二、食物中毒防治制度的主要内容1. 食品安全法规和标准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法规体系,制定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确保食品安全法规和标准与国际接轨。
加强对食品安全法规和标准的宣传、培训和监督,提高食品生产经营者的法律意识和食品安全意识。
2. 食品生产和加工环节的监管加强对食品生产和加工企业的监管,严格执行食品生产许可证制度,确保食品生产企业具备相应的生产条件和质量管理体系。
加大对食品添加剂、农药、兽药等化学物质使用的监管力度,防止化学物质残留超标。
加强对食品生产企业的监督检查,定期开展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及时发现和消除食品安全隐患。
3. 食品流通和销售环节的监管加强对食品流通和销售环节的监管,严格执行食品经营许可证制度。
加强对食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超市等食品经营场所的监督检查,确保食品来源合法、质量合格。
加强对食品标签、说明书的管理,确保食品标签、说明书真实、完整、规范。
4. 餐饮服务环节的监管加强对餐饮服务单位的监管,严格执行餐饮服务许可证制度。
加强对餐饮服务单位的食品安全培训和考核,提高餐饮服务人员的食品安全意识和操作水平。
加强对餐饮服务单位的监督检查,重点关注餐饮服务单位的原料采购、食品加工、食品储存、食品运输等环节,确保餐饮服务食品安全。
5. 食品检验检测体系建立健全食品检验检测体系,提高食品检验检测能力。
加强对食品生产、流通、销售、餐饮服务等环节的抽检力度,确保食品质量安全。
加强对食品检验检测机构的监管,确保检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6. 食品宣传教育和培训加强食品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医院院内食堂食物中毒预防及处理应急预案
![医院院内食堂食物中毒预防及处理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fbcd2e7f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dc59140.png)
医院院内食堂食物中毒预防及处理
应急预案
seek; pursue; go/search/hanker after; crave; court; woo; go/run after
医院院内食堂食物中毒预防
及处理应急预案
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我院范围内食物中毒
的发生,发生食物中毒时能够及时、迅速、高效、有序地处理疫情,保障全院患者、职工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
正常的医疗秩序,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食物中毒预防
1.食堂从业人员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律、法规,制
定各项食品卫生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
2.加强食品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培训,健康体检,持有效证件上岗.
3.采购食品严格执行索证制度,主要食品蔬菜定点
采购,配备食品卫生安全检查人员及时进行安全检查、验收,把好进货质量关.
4.食品生熟分开,配备专门熟食间,确保卫生安全,
保证原料新鲜.对确实需过夜留存食物,做到冷藏保存.
5.食堂操作区内严禁外人非工作人员进入.
二应急处理
1.发生食物中毒后,发现人有责任第一时间上报医
院防保科,并向医院分管院长汇报.如果相同病例发生三起以上,由防保科向县食品卫生监督所汇报.
2.分管院长立即赶往现场组织、指挥抢救工作,并
根据情况立即通知医院有关科室负责人和有关医务人员做好院内抢救准备工作,同时立即将中毒病人送医院相关科室抢救治疗.
3.停止供膳,保卫人员与食堂有关人员负责保护、
封存造成食物中毒或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及其原料、工具、设备和现场.
4.食堂相关部门应按照卫生行政部门要求,采取其
他措施,把事态控制在最小范围.
5.配合上级卫生部门做好食物中毒原因调查,按卫
生行政部门的要求如实提供有关材料和样品.。
公共营养师三级复习资料食物中毒及其预防和管理
![公共营养师三级复习资料食物中毒及其预防和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ae8c560bad51f01dc381f1b8.png)
复习六——食品卫生基础第三节——食物中毒及其预防和管理食物中毒的概念、特点和分类:下载鸭题榜手机APP更多真题免费做,历年真题海量做1)食物中毒的概念:摄入了含有生物性或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食物,或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物摄入后出现的非传染性疾病。
食物中毒既不包括因暴饮暴食而引起的急性胃肠炎、寄生虫病以及经饮食肠道传染的疾病,也不包括因一次大量或长期少量多次摄入某些有毒、有害物质而引起的以慢性毒害为主要特征的疾病。
2)食物中毒的特点:发病呈暴发性,潜伏期短,来势急剧;中毒病人一般具有相似的临床表现,常常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发病与食物有关;食物中毒病人对健康人不具传染性。
3)食物中毒的分类:细菌性食物中毒、有毒动植物中毒、化学性食物中毒、真菌毒素和霉变食品中毒。
细菌性食物中毒:1)细菌性食物中毒分为感染型、毒素型和混合型。
2)发生的基本条件包括:细菌污染食物(食品腐败变质、交叉污染、从业人员带菌、食品运输、储存过程等的污染);在适宜的温度、水分、pH及营养条件下,细菌急剧大量繁殖或产毒;进食前下载鸭题榜手机APP更多真题免费做,历年真题海量做食物加热不充分,未能杀灭细菌或破坏其毒素。
3)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食物主要为动物性食品,一般病程短、恢复快、愈后良好。
沙门菌食物中毒:下载鸭题榜手机APP更多真题免费做,历年真题海量做1)发病特点:中毒全年都可发生。
多见于夏、秋两季,主要在5~10月,7~9月最多;中毒食品以动物性食品为多见,如熟肉、冷荤等。
2)中毒表现:沙门菌食物中毒临床上有五种类型,即胃肠炎型、类霍乱型、类伤寒型、类感冒型和败血症型。
潜伏期一般为12~36h。
中毒初期表现为头痛、恶心、食欲不振,以后出现呕吐、腹泻、腹痛、发热,重者可引起痉挛、脱水、休克等,腹泻主要为水样便,少数带有黏液或血。
3)预防措施:防止污染;高温杀灭细菌;控制繁殖细菌(低温储藏、避光、隔氧)。
下载鸭题榜手机APP更多真题免费做,历年真题海量做葡萄球菌食物中毒:引起食物中毒的主要是能产生肠毒素的葡萄球菌,其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致病力最强,此菌耐热性不强,但食物中的肠毒素耐热性强。
食物中毒预防措施与建议
![食物中毒预防措施与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504d6062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9e.png)
食物中毒预防措施与建议食物中毒是指人体在摄入了被微生物污染、化学毒素或其他有害物质污染的食物后出现的身体不适或疾病反应。
食物中毒在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不仅给人们的健康带来威胁,也给食品行业和公共卫生部门带来了挑战。
预防食物中毒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食物中毒的预防措施和建议进行探讨。
一、认识食物中毒的原因要预防食物中毒,首先需要了解食物中毒的原因。
食物中毒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引起:1. 微生物污染: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微生物是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之一。
常见的微生物污染食物的方式有交叉污染、食品存储不当和不合理的处理方法等。
2. 化学毒素:食品中的化学物质也可能导致食物中毒,如农药残留、重金属污染和食品添加剂过量等。
3. 其他有害物质:除了微生物和化学物质,食物中还可能存在其他有害物质如塑化剂、草甘膦等。
二、食物中毒的预防措施了解了食物中毒的原因后,接下来就是探讨预防食物中毒的具体措施。
1. 个人卫生的重要性个人卫生是预防食物中毒的第一道防线。
保持手部清洁,经常洗手是预防微生物污染食物的关键措施。
避免在制作食物前摸动面部、搔抓头发和擦鼻子等行为也是十分必要的。
2. 食材选择要谨慎购买食材时要选择新鲜、无异味和没有霉变的食品。
尽量避免购买包装破损的食品,因为这可能导致细菌和其他微生物的污染。
另外,要尽量购买正规渠道购买的食品,以确保其符合卫生标准。
3. 储存和处理食品的规范正确储存和处理食品是预防食物中毒的重要步骤。
将冰箱保持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储存生鲜食材和已煮熟的食品要分开存放,以防止交叉污染。
在烹饪前要彻底清洗和食品剥离,确保食品表面的微生物得到有效清除。
4. 烹饪温度的控制烹饪食物时,要确保食物被彻底加热至达到安全温度。
不同的食材需要不同的温度和时间来杀灭微生物,所以在烹饪前要学习并了解每种食材的具体要求。
5. 食品安全知识的科普加强公众对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是预防食物中毒的重要一环。
人们应该了解食品中毒的原因、食品安全标识的含义和正确的食品处理方法等。
学校防食物中毒管理制度范文
![学校防食物中毒管理制度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c9df8b88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1e2d679.png)
学校防食物中毒管理制度范文一、引言食物中毒是一种严重影响人体健康的问题,尤其在学校这样人员密集的场所,防食物中毒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保障师生的健康与安全,确保校园环境的良好卫生和食品安全,本文制定了一份学校防食物中毒管理制度。
二、食品采购管理1. 严格执行食品供货商准入制度,确保供应商的食品安全管理达标。
2. 所有食品采购需经过认真的评估,对供应商的食品安全问题进行调查,确保食品没有超过保质期和变质现象。
3. 食品入库前须进行严格的检验,检验合格方可存放入库。
三、食品储存管理1. 严禁存放过期食品或变质食品,食品要按照保质期和存放要求进行储存,使用先进的食品储存设备,确保食品质量和安全。
2. 食品储存要注意分类,不同类别的食品要分开存放,避免交叉污染。
3. 食品储存要定期检查,对有问题的食品及时处理,防止食品变质和积存。
四、食品加工管理1. 食堂食品加工要符合相关的食品卫生标准,食品加工人员必须进行食品安全培训,并经过资质认证。
2. 加工食品前,必须进行充分的食品清洁和消毒措施,避免细菌和有害物质的污染。
3. 加工食品过程中,要严格控制食品的加工温度和时间,确保食品熟透,杀灭致病菌。
五、食品供应管理1. 食品供应前,必须进行全面的食品清洁和消毒措施,减少食品污染的可能性。
2. 食品供应要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确保食品新鲜、卫生、无污染。
3. 食品供应要有明确的供应计划,合理安排食品数量,避免浪费和积存现象。
六、食品留样管理1. 每天的供应食品应留样保存,留样按照食品安全标准的要求进行有机化验。
2. 食品留样应保持原状,储存于干燥、通风、不受污染的环境中,并标注留样日期和来源。
3. 食品留样记录应清晰准确,保存时间为一个学年,留样结束后及时销毁。
七、食品监管管理1. 设立专门的食品安全监管机构,负责学校食品安全的监督管理工作。
2. 对食品供应商和食堂进行定期的食品安全检查,对违规经营、食品安全标准不合格的供应商和食堂予以严厉的处罚。
2024年预防食物中毒制度(2篇)
![2024年预防食物中毒制度(2篇)](https://img.taocdn.com/s3/m/86b9b71a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a3.png)
2024年预防食物中毒制度引言:食物中毒是指由于摄入含有有害物质的食物而导致的健康问题。
食物中毒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经常导致腹泻、呕吐、发热、腹痛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
为了保护人们的身体健康,预防食物中毒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2024年预防食物中毒的制度。
一、建立食品安全监管机构为了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监管,2024年应建立专门的食品安全监管机构,负责监督、管理和执行食品安全相关法规政策。
这个机构应拥有权威的专家组成,具有独立监督权,能够追踪食品供应链,对食品生产、加工和销售环节进行监控,并进行必要的惩罚措施,以确保食品安全。
二、加强食品生产环节的质量控制食品生产环节是食物中毒潜在来源之一,所以,加强食品生产环节的质量控制非常重要。
2024年的食品中毒制度应要求企业建立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制定清晰的生产工艺和标准操作规程,确保食品的卫生安全。
此外,定期开展对食品企业的检验检测,对不合格的食品进行严厉的处罚,对违规企业进行公开曝光,以提高企业的食品安全意识。
三、加强食品加工环节的卫生管理食品加工环节是食物中毒的主要来源之一。
因此,2024年的食物中毒制度应加强对食品加工环节的卫生管理。
首先,要求食品加工企业拥有健全的卫生管理制度,包括员工健康管理、食品加工车间和设备管理等。
其次,加强对食品加工企业的监督检查,对发现的问题进行立即整改。
同时,鼓励加工企业建立与食品安全监管机构的信息共享机制,及时报告并发布食品安全相关信息,保障公众的知情权。
四、加强食品销售环节的监管食品销售环节是食物中毒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年的食物中毒制度应加强对食品销售环节的监管。
首先,要求食品销售企业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严格执行食品质量安全管理标准,确保销售的食品符合卫生安全要求。
其次,对食品销售场所定期进行卫生检查,对不符合要求的场所进行整改或关闭,确保公众购买到安全可靠的食品。
此外,倡导食品销售企业积极宣传食品安全相关知识,提高公众对食品安全的意识。
幼儿园安全管理中的防食物中措施
![幼儿园安全管理中的防食物中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44f3fda6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3c.png)
幼儿园安全管理中的防食物中措施在幼儿园安全管理中,防范食物中毒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本文将从食物中毒的危害、防范措施和管理要点等方面谈论幼儿园安全管理中的防食物中毒措施。
食物中毒是指由于食用了受污染或变质的食物而引起的疾病。
幼儿园中的孩子年龄小、免疫力较弱,一旦食物中毒,后果不堪设想。
因此,幼儿园安全管理中的食物安全至关重要。
下面从几个方面介绍防范食物中毒的措施。
第一,加强食品原材料的安全。
在采购食品原材料时,幼儿园应选择正规、有资质的供应商,确保食材的新鲜和质量。
另外,对于易变质的食品,要注意储存条件,保证食材的新鲜度。
第二,注意食品加工卫生。
幼儿园食堂是孩子们日常进食的地方,食品加工的卫生十分重要。
工作人员要勤洗手、穿戴好防护用品,保持加工场所的清洁卫生,做到食品净化过程不受细菌污染。
第三,合理安排饮食营养搭配。
幼儿园应根据孩子们的年龄特点、饮食习惯等因素,合理搭配饮食,保证孩子们获得全面均衡的营养。
避免食物单一、重复,减少食物中毒的风险。
第四,加强食品储存管理。
对于剩余的食品,幼儿园要妥善保存,注意食品的保质期和保存条件,及时清理过期食品,避免食物腐败变质导致的食物中毒事件。
第五,定期检测食品安全。
幼儿园应定期对食品原材料和加工食品进行检测,确保食品的安全性和卫生质量。
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保障孩子们身体健康。
综上所述,幼儿园安全管理中的防食物中毒措施是多方面的,需要幼儿园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
只有加强食品安全意识,严格执行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预防措施到位,才能有效维护幼儿园孩子们的健康和安全。
希望每一家幼儿园都能严格遵循相关规定,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学习环境。
防食物中毒安全管理制度范文(三篇)
![防食物中毒安全管理制度范文(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e6753649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f064f50.png)
防食物中毒安全管理制度范文一、目的食物中毒是一种常见的公共卫生问题,为了保障职工和客户的健康与安全,以及保证食品安全和提升企业形象,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部餐厅、食堂、宴会厅等食品供应与销售场所。
三、基本原则1. 安全第一:将食品安全放在第一位,确保饮食安全。
2. 预防为主:通过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全面提高食品安全水平。
3. 责任落实:明确食品安全相关责任部门、责任人和责任,建立食品安全管理长效机制。
4. 从业人员培训:加强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五、食品安全管理制度1. 食品供应商选择与管理:1.1 严格选择供应商,确保供应商具备合法经营资质,产品符合相关卫生标准。
1.2 定期对供应商进行质量抽查和评估,及时纠正发现的问题。
1.3 建立供应商黑名单制度,对存在严重违规行为的供应商进行处理。
2. 食品采购与储存:2.1 严格按照合法渠道购买食品,不购买过期食品或来源不明的食品。
2.2 对采购的食品进行验收,并及时查验食品包装、标签等是否完好,确保食品质量和安全。
2.3 建立食品储存管理制度,不同类别的食品要进行分类储存,并设置标识、定期检查食品储存环境。
2.4 定期进行食品货仓清理和消毒,确保食品的储存环境卫生。
3. 食品加工与销售:3.1 根据食品类别制定相关的加工操作规范,确保食品加工操作符合卫生要求。
3.2 加强食品加工过程中的监督和检查,及时纠正存在的问题。
3.3 建立餐厅食品销售台账,记录每日食品销售量和来源,确保食品的追溯性。
4. 从业人员培训与管理:4.1 对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包括食品卫生、食物中毒防控知识和应急处理等。
4.2 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要求从业人员严格执行相关卫生制度,如佩戴口罩、手套等。
4.3 设立食品安全管理岗位,明确相关责任人,并定期对其进行考核和培训。
5. 突发事件应急处理:5.1 建立应急预案,明确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流程和责任,及时有效地应对突发食品安全事件。
食物中毒的预防和处理
![食物中毒的预防和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6845c225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f7.png)
食物中毒的预防和处理食物中毒是指食入某些含有食品中毒生物毒素、细菌或化学物质的食物后导致的疾病,是一种常见但危害性较大的食品安全问题。
为了预防和处理食物中毒,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一、预防措施1、选择食品:尽量选择新鲜的、无异味的食品,避免购买变质食品。
涉及到重要的食品安全问题,每家每户都必须保证自己获取的食品是安全的,要选择有信誉的商家购买食品。
2、煮熟食物:大多数细菌都能通过煮熟食物或高温处理而被杀死,因此,每当我们吃肉和蛋类等食物时,我们要确保它们被彻底煮熟。
如果我们吃生海鲜或牛肉等不易加工熟的食物时,要有所节制。
3、规范卫生:在食品的储存、处理以及烹饪过程中,要注意规范卫生。
这包括在处理食物前开始洗手,清洗锅具和餐具,并且使用洁净的厨房台面和食品处理区域。
这样可以防止细菌的传播。
二、处理方法1、补充水分:如果你疑似食物中毒,你需要补充足够的水分。
这是因为食物中毒常常伴随着剧烈的呕吐和腹泻等症状,导致失水。
此时,你可以喝清水、饮料或果汁等液体以及其他含有高电解质的食品。
2、设置清淡的饮食:在食物中毒期间,我们需要保持清淡的饮食。
对于那些患者通常会出现胃肠不适等症状的人,如果他们继续摄入大量的牛肉、羊肉、猪肉和其他油腻的食品,这些食品可能会加重他们的症状。
因此,食物应该更清淡。
3、注意休息:食物中毒时我们一定要注意休息,必要时要请假或辞职,以免情况变成更糟。
如果症状持续挥之不去,我们应该寻求医生的帮助。
4、治疗:对于食物中毒患者而言,治疗是必需的。
这种治疗通常包括补充电解质、服用抗生素、给予维生素和开胃食品等方法,以帮助患者渡过难关。
三、应对危机如果你意识到你有食物中毒的症状,例如腹泻、呕吐、头晕、喉咙疼痛、发烧和乏力等,你应该马上采取措施。
首先,你需要独自隔离,并将症状和你的体温告诉家人或室友等。
如果你是在餐馆或其他公共场所中吃的食品,你还应该通知工作人员或其他相关人员,以便他们控制食品的销售和分发。
第六章第三节食物中毒及其预防
![第六章第三节食物中毒及其预防](https://img.taocdn.com/s3/m/946fbe0b4a7302768e99399b.png)
营养师培训
3.预防措施
(1)建立疫情报告和定期监测制度。
(2)规定市售贝类及加工原料用贝类中毒素限量。
(3)做好卫生宣教,介绍安全食用贝类的方法。
营养师培训
营养师培训
白乳菇 ( Lactarius piperatus )
返回
营养师培训
营养师培训
营养师培训
红网牛肝(Boletus luridus)
营养师培训
二、食物中毒的发病特点
1、 发病潜伏期短,来势急剧呈暴发性 2、 发病与食物有关 3、中毒病人临床表现基本相似
4、人与人之间无直接传染
营养师培训
三、食物中毒分类
• 细菌性食物中毒 (bacterial food poisoning)
– A 感染型(infective bacterial food poisoning)
• (一)病原菌特点
• • • • G(—) 嗜盐菌(含盐3%-4%) 不耐热 1%食醋处理5分钟,稀释一倍食醋1分钟死亡
营养师培训
• (二)流行病学特点
• 沿海地区 • 7—9月高发 • 好发食品(stuff food ):海产品,盐渍食品 • 食品中副溶血性弧菌来源: • 人对食品污染:病人和健康携带者 • 间接污染:
第三节
食物中毒及其预防和管理
营养师培训
目 录
• 第一部分 食物中毒的概念、特点和分类 • 第二部分 细菌性食物中毒 • 第三部分 有毒动植物中毒 • 第四部分 化学性食物中毒
• 第五部分 真菌毒素和霉变食物中毒
• 第六部分 食物中毒的调查与处理
营养师培训
第一部分食物中毒的概念、特点和分类
• 一、概念
• 1 食物中毒(food poisoning):指摄入了含有生物性、 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或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品 摄入后出现的非传染性(不属于传染病)急性、亚急性 疾病。
预防食物中毒安全措施
![预防食物中毒安全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ece6821b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09.png)
预防食物中毒安全措施食物中毒的例子也越来越多,在生活当中食物中毒就是指吃进去的东西被细菌或者是病毒所感染,进入人身体以后导致食物中毒,下面我给大家共享预防食物中毒平安措施,盼望能够关心大家!预防食物中毒平安措施1、保持厨房环境和餐用具的清洁卫生。
2、选择新奇、平安的食品和食品原料。
切勿购买和食用腐败变质、过期和来源不明的食品,切勿食用发芽马铃薯、野生蘑菇、河豚鱼等含有或可能含有有毒有害物质的原料加工制作的食品。
尽量不生食动物源性食品;不食用野外拣拾的水产品、蘑菇和野菜;不食用病死的畜禽和腐败变质的食品和超过保质期的食品。
3、蔬菜按一洗二浸三烫四炒的挨次操作处理。
4、肉及家禽在冷冻之前按食用量分切,烹调前充分解冻。
5、彻底加热食品,特殊是肉、奶、蛋及其制品,四季豆、豆浆等应烧熟煮透。
食品要充分加热煮透灭菌,尤其是动物性食品最易被微生物污染,要彻底杀灭病原菌毒后再食用;出锅卤制品应尽快食用或冷藏,以免细菌污染、繁殖;冷藏、隔夜食物、以及豆类食品(如四季豆等)须蒸熟煮透食用。
6、食物现吃现做,烹调后的食品应在2小时内食用。
7、妥当贮存食品。
食品贮存密封容器内,生、熟食品分开存放,新奇食物和剩余食物不要混放。
提前做好的食品和需要保存的剩余食品存放在高于60摄氏度或低于10摄氏度的条件下。
8、经冷藏保存的熟食和剩余食品及外购的熟肉制品食用前应彻底加热。
食物中心温度须达到70摄氏度,并至少维持2分钟。
9、不光顾无证无照的流淌摊档和卫生条件差的饮食店。
10、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勤洗手、不吃生食、不喝生水。
11、不购买食用来源不明的食品,慎用无标签和小摊贩的未经检疫食品,应买经工商监管检验合格的食品;买回的蔬菜要充分浸泡、反复清洗后烹调食用。
12、保持厨房或食品加工场所卫生,制作和贮存食物要生熟分开;制作凉菜原料应新奇、卫生,刀、案板等炊具要洗烫洁净,做好就吃;厨房应有通风、冷藏、洗涤、消毒和污水排放等条件,设备、容器、抹布等厨房和餐饮用品要常常清洗和消毒。
学校食物中毒应急预案(三篇)
![学校食物中毒应急预案(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4b6d713c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ed.png)
学校食物中毒应急预案____年学校食物中毒应急预案一、前言食物中毒是学校安全管理工作中的重要问题之一,对学生身体健康和教育教学工作都有着重要影响。
为了做好食物中毒的预防和应急工作,确保学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特编制此应急预案。
二、应急预案目标本预案的目标是:通过预防措施与应急措施相结合,确保学校食堂供应的食物安全,及时处理食物中毒事件,减少学生的损失,最大限度保障学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三、预防措施1.加强供应商和食堂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食品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2.建立并完善学校食堂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项工作任务和责任。
3.加强对学校食堂的日常监督和检查,确保食品的质量安全。
4.定期对食堂设备和仓储条件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食品的存储和加工环境卫生。
5.加强对食品供应商的审核和管理,确保其生产和供应的食品符合卫生标准。
6.严格执行食品采购制度,要求供应商提供合格的食品质检报告。
7.定期进行食品安全教育宣传活动,提高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
四、预警机制1.学校设立食品安全预警工作小组,由校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
2.根据学校的食品供应情况,建立食品安全预警指标体系。
3.确定食品安全预警级别和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
4.建立食品安全预警信息发布渠道,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五、应急处置1.食物中毒事件发生后,首先要及时将疑似食物及食源进行封存,保存现场及供应商的食物样本。
2.学校应立刻报警,并通知相关职能部门和受害学生家长。
3.停止使用疑似食源的食品,对所有供应商进行全面检查,确定问题食品供应商。
4.对受害学生进行紧急救治,送往医院进行治疗。
5.与相关部门合作进行病原体检测和病因调查,查明中毒原因。
6.及时公布中毒事件的相关信息,向学生家长和社会公众做好解释和回应工作。
7.对相关责任人追究责任,依法处理。
六、善后处理1.根据受害学生的健康状况,及时做好后续跟踪治疗工作。
2.对中毒事件的发生进行全面分析和总结,及时完善学校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防食物中毒安全管理制度范文
![防食物中毒安全管理制度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a67c8133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8e8ed43.png)
防食物中毒安全管理制度范文食物安全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而防止食物中毒发生则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之一。
为了确保食品安全和保障人民健康,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防食物中毒安全管理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下面将简要介绍一份防食物中毒安全管理制度的范文。
一、导言食品安全是关系到人民生命健康的大事,为了加强对食物中毒的防范和管理,制定本《防食物中毒安全管理制度》(以下简称《制度》),旨在确保食品生产、销售和消费环节中的食品安全,保障广大人民健康。
二、制度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明确食品安全的责任主体和工作职责,确保食品安全的全过程管理,提高防食物中毒的能力和水平,切实保障人民的生命健康。
三、制度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食品生产、销售和消费环节中的所有企事业单位和个体经营者,包括食品生产企业、食品销售单位、餐饮服务单位等。
四、主要内容1. 食品生产环节的管理1.1. 企业应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制定相关的操作规范和流程,并进行全员培训和培训考核,确保员工具备食品安全的知识和操作技能。
1.2. 企业应定期开展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和监测,建立追溯体系,确保食品的可追溯性,及时排查和控制食品安全隐患。
1.3. 企业应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建立完善的食品生产档案和记录,确保食品生产过程的可追溯性和法律依据。
2. 食品销售环节的管理2.1. 销售单位应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制定相关的操作规范和流程,并进行全员培训和培训考核,确保员工具备食品安全的知识和操作技能。
2.2. 销售单位应定期检查食品质量和安全情况,确保食品的保存、陈列和销售符合相关的规定和标准。
2.3. 销售单位应对食品进行良好的储存和运输管理,防止食品变质和污染。
3. 餐饮服务单位的管理3.1. 餐饮服务单位应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制定相关的操作规范和流程,并进行全员培训和培训考核,确保员工具备食品安全的知识和操作技能。
3.2. 餐饮服务单位应定期开展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和监测,建立追溯体系,确保食品的可追溯性,及时排查和控制食品安全隐患。
第三节食物中毒及其预防和管理
![第三节食物中毒及其预防和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dca338f08e9951e79a892753.png)
❖ (3)预防措施
1)防止污染。 2)高温杀灭细菌。肉块深部温度须达到80℃以上,
持续12 min;禽蛋煮沸8 min以上等。 3)控制繁殖细菌。低温、避光、隔氧。
❖ 2.葡萄球菌食物中毒
葡萄球菌在空气、土壤、水、粪便、污水及食物 中广泛存在,主要来源是动物及人的鼻腔、咽喉、 皮肤、头发及化脓性病灶。
病程较短,一般在1~2天内痊愈,很少死亡。
年龄越小对本菌肠毒素的敏感性越强,因此儿童 发病较多,病情较成人严重。
❖ (3)预防措施
1)防止污染。防止带菌人群对各种食物的污染,定 期对食品加工人员、饮食从业人员、保育员进行 健康检查。
2)防止肠毒素的形成。在低温、通风良好条件下储 存食物不仅防止葡萄球菌生长繁殖,亦是防止毒 素形成的重要条件
二、细菌性食物中毒
❖ 细菌性食物中毒由活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称感 染型,由菌体产生的毒素引起的食物中毒称 毒素型。
❖ 有的食物中毒既有感染型,又有毒素型。 ❖ 细菌性食物中毒是最常见的一类食物中毒
❖ 细菌性食物中毒发生的基本条件: (1)细菌污染食物 (2)适宜的温度、水分、pH及营养条件 (3)进食前食物加热不充分,未能杀灭细菌或破坏 其毒素。
❖ 3.肉毒梭菌毒素食物中毒
肉毒梭菌是一种革兰阳性厌氧菌,具有芽孢,主 要存在于土壤、江河湖海的淤泥及人畜粪便中。
引起人类中毒的肉毒梭菌有A、B、E、F四型, 其中A、B型最为常见。该类毒素是一种强烈的 神经毒素,毒性比氰化钾强1万倍。
肉毒梭菌芽孢能耐高温,干热180℃,5~15min 方能杀死芽孢。
❖ 2.特点
(1)发病呈暴发性,潜伏期短,来势急剧,短时间内 可能有多数人发病,发病曲线呈上升的趋势。
公共营养师课程(二十七)食品中毒及其预防
![公共营养师课程(二十七)食品中毒及其预防](https://img.taocdn.com/s3/m/fb9e673610661ed9ad51f3b4.png)
2、食物中毒的特点
(1)发病呈暴发状,潜伏期短,来势急剧,短时期 内可能多人发病,发病曲线呈上升趋势; (2)中毒病人一般具有相似的临床表现,常出现恶 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3)发病与食物有关; (4)食物中毒病人对健康人不具有有传染性。
3、食物中毒的分类 • • • • (1)细菌性食物中毒; (2)有毒动植物中毒; (3)化学性食物中毒; (4)真菌毒素和霉变食品中毒。
病征: 呕吐、腹泻、四肢和口唇麻木、冷热感觉颠倒、关 节和肌肉疼痛。
贝类中毒
某些无毒可供食用的贝类,在摄取了有 毒藻类后,就被毒化。因毒素在贝类体内呈 结合状态,故贝体本身并不中毒,也无生态 和外形上的变化。但是,当人们食用这种贝 类后,毒素迅速被释放,就会发生麻痹性神 经症状 。
3、毒蕈(xun)中毒
第三节
食物中毒及其预防和管理
• 主要内容: • 一 概述 • 二 细菌性食物中毒 • 三 有毒动植物中毒 • 四 化学性食物中毒 • 五 食物中毒的调查与处理
一、
概
述
• 1、食物中毒的概念 • 指摄入了含有生物性和化学性有毒有害 物质的食品,或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品 摄入后出现的非传染性急性或亚急性疾病。
葡萄球菌(B型肠毒
(1) 发病特点
*季节分布 夏、秋季多发
*中毒食品 动物性食品 ,尤其是奶及其奶制品 含淀粉的食品:剩饭、米糕等 *中毒原因 污染源食品在较高温度下保存时间过长,即产生毒素
(2) 中毒表现
以呕吐为主要症状
恶心,剧烈而频繁的呕吐
水样便腹泻
起病急,病程短
(3) 预防措施
*防止葡萄球菌污染食物 *防止肠毒素形成
中毒症状
面部、胸部或全身潮红 眼部结膜充血 头痛、头晕、胸闷、心跳加快 血压下降、哮喘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物中毒及其预防和管理
1、概念:指摄入了含有生物性或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食物,或把有毒有害物质当做食物摄入后出现的非传染性疾病。
备注:不包括暴饮暴食引起的急性肠胃炎、寄生虫病、经饮食肠道传染的疾病,也不包括因一次大量或长期多次摄入某些有毒有害物质而引起的以慢性
毒害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包括酗酒)。
2、特点:①发病呈爆发性,潜伏期短,来势急剧,短时间内可能有多数人发病。
②中毒病人一般具有相似的临床表现,常常出现恶心、呕吐、腹痛、
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③发病与食物有关,患者在近期内都食用过同样的食物发病范围局限
在食用该有毒食物的人群,停止食用很快停止。
④对健康人不具传染性。
备注:食物中毒具有明显的地区性和季节性。
(新疆:肉毒梭菌毒素食物中毒;
沿海: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北方:霉变甘蔗、酵米面食物中毒),食物中毒全年皆可发生,夏、秋高发,尤其是第三季度。
3、分类:细菌性食物中毒、有毒动植物中毒、真菌毒素和霉变食物中毒
①细菌性食物中毒:食用了大量细菌或细菌毒素的食物而引起的中毒。
包括:沙门氏菌食物中毒、变形杆菌食物中毒、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葡萄球菌肠毒素食物中毒、肉毒梭菌食物中毒、酵米面椰毒假单胞菌毒素食物中毒、韦梭菌食物中毒、致病性大肠杆菌食物中毒、蜡样芽孢杆菌食物中毒、结肠炎耶尔森菌食物中毒、链球菌食物中毒、志贺菌食物中毒。
②有毒动植物中毒:误食有毒动植物或摄入因加工、烹调不当未能除去有毒成分的
动植物引起的中毒。
有毒动物中毒:河豚、有毒贝类
有毒植物中毒:毒蕈(毒蘑菇)、含氰苷果仁、木薯、四季豆等
③化学性食物中毒:误食有毒化学物质或食入被其污染的食物而引起的中毒。
特点:无明显季节性和地域性,发病率、病死率高。
(如金属或金属化合物、亚硝酸盐、农药引起的)
④真菌毒素和霉变食品中毒:食用被产毒真菌及其毒素污染的食物而引起的中毒。
细菌性食物中毒
1、最常见的一类食物中毒。
①感染型:活菌引起②毒素型:菌体产生的毒素引起③有的食物中毒具有感染型
2、发生的基本条件:
①细菌污染食物(食物腐败变质、交叉污染、从业人员带菌、食品运输、储存等过程污染。
②在适宜的温度、水分、PH及营养条件下,细菌急剧大量繁殖或产毒。
③进食前食物加热不充分,未能杀灭细菌或破坏其毒素。
3、发病特点:①全年均可发生,夏秋季节居多(5-10月全季,7-9月最多)。
②发病率高,死亡率低。
一、沙门氏菌食物中毒
1、发病特点:①中毒全年都可发生,多见于夏秋,主要5-10月,7-9月最多。
②中毒食品以动物性食物为多见(病死畜肉、冷荤、熟肉、鱼、禽、奶、肉)
2、中毒原因:加工食品用具、容器或食品存储场所生熟不分、交叉污染,食前未加
热处理或加热不彻底引起。
3、中毒表现:胃肠炎型、类霍乱型、类伤寒型、类感冒型和败血症型。
头痛、恶心、食欲不振、呕吐、腹泻、腹痛、发热,重者可引起痉挛、脱水、休克。
4、潜伏期:12-36h,短者6h,长者48-72h,大都集中在48h。
5、预防措施:
①防止污染:不食用病死牲畜,生熟分开加工,控制感染沙门氏菌的病畜肉类流入市场。
②高温杀灭细菌:烹调时肉块不宜过大,肉块深度温度需达到80℃以上,持续10分钟,禽蛋煮沸8分钟以上,水禽蛋10分钟以上。
③控制细菌繁殖:控制在5℃以下,避光、隔氧。
(沙门氏菌繁殖的最适宜温度为37℃,20℃以上即能大量繁殖)
二、葡萄球菌食物中毒
1、广泛存在于空气、土壤、水、粪便、污水及食物中,主要来源是动物及人的鼻腔、咽喉、皮肤、头发及化脓性病灶(正常人咽部带菌率40%-70%,手部56%)。
2、可产生多种毒素和酶类。
3、发病特点:①多发生在夏秋两季,其他季节亦可发生。
②中毒食品主要为乳类及其制品、蛋及蛋制品、各类熟肉制品,
4、中毒原因:被葡萄球菌污染后的食品在较高温度下保存时间过长(如在25℃-30℃环境中放置5-10h,就能产生足以引起食物中毒的葡萄球菌肠毒素)
备注:年龄越小对肠毒素的敏感性越强,因此儿童发病较多,病情较成人严重。
5、中毒表现:胃肠道症状,表现为恶心,急剧而频繁的呕吐(严重者可呈喷射状,吐物中常有胆汁、粘液和血)、腹痛、腹泻等,病程较短,1-2天痊愈。
6、预防措施:
脓、上呼吸道感染人员。
防止葡萄球菌对奶的污染,奶制品以消毒奶为原料。
局部化脓性感染的畜、禽宰杀后去除病变部位,经高温处理以熟制品出售。
②防止肠毒素形成:在低温、通风良好条件下储存食物,气温较高季节(夏秋)食前彻底加热。
三、肉毒梭菌毒素食物中毒
1、肉毒梭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厌氧菌,具有芽孢(耐高温,干热180℃,5-15分钟方能杀死芽孢,但毒素不耐热),主要存在于土壤、江河湖海的淤泥及人畜粪便中,食物中毒是由肉毒梭菌产生的外毒素即肉毒毒素所致。
2、肉毒毒素(ABEF四型,AB型最常见)是一种强烈的神经毒素,毒性比氰化钾强1万倍。
3、发病特点:①四季均可发生中毒,冬春季节多发。
②中毒食品主要为家庭自制的发酵豆、谷类制品(面酱、臭豆腐),
其次为肉类和罐头食品。
4、中毒原因:被污染了肉毒毒素的食品在食用前未进行彻底的加热处理。
5、中毒表现:运动神经麻痹症状,如头晕、无力、视物模糊、眼睑下垂、复视、咀嚼无力、走路不稳、张口困难、伸舌困难、咽喉阻塞感、饮食发呛、吞咽困难、呼吸困难、头颈无力、垂头等;潜伏期数小时至数天不等,一般为12-48h,最短者6h,长者可达8-10天。
6、预防措施:①不吃生酱及可疑含毒食品。
②自制发酵酱类时,原料应清洁新鲜,腌前充分冷却,盐量达到14%
以上,提高发酵温度。
经常日晒,充分搅拌,使氧气供应充足。
③对可疑食品进行彻底加热:肉毒梭菌毒素不耐热,加热80℃经30
四、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
1、副溶血弧菌是一种嗜盐性细菌,存在于近海水、海底沉积物以及鱼、贝类等海产品中,为革兰氏阴性,兼性厌氧。
30-37℃、PH值为7.4-8.2,含2%-4%氯化钠的普通培养基上生长最佳,生长PH范围5.0-9.6,温度15-40℃。
是我国沿海地区最常见的一种食物中毒。
2、不耐热,75℃加热5分钟或90℃加热1分钟即可杀灭。
3、发病特点:①中毒多发在6-9月高温季节,海产品大量上市时。
②中毒食品主要为海产品,其次为咸菜、熟肉类、禽肉、禽蛋类,
越半数为腌制品。
4、中毒原因:烹调时未烧熟、煮透,或熟制品污染后未再彻底加热。
5、中毒表现:①潜伏期一般在6-10h,最短1h,最长24-48h。
②发病急,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腹泻、腹痛、发热,尚有头痛、
多汗、口渴等。
③腹泻多为水样便,重者粘液便和黏血便。
呕吐腹泻严重,失水过多
可引起虚脱并伴有血压下降。
④大部分病人2-3天恢复,少数由于休克、昏迷而死亡。
6、预防措施:①停止食用可疑中毒食物。
②加工海产品一定要烧熟烧透(蒸煮时间需加热100℃30分钟或沸腾
后持续5分钟)
③烹调时加适量食醋。
④加工过程中生熟用具分开,低温储藏,存放时间不超过2天。
五、O157:H7大肠杆菌食物中毒
1、是致泻性大肠埃希菌中一种最常见的血清型(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寄宿于牛、猪、羊、鸡等家畜家禽的肠内,导致人发生出血性结肠炎和溶血性尿毒综合症。
2、毒性极强,耐酸不耐碱。
3、发病特点:①流行与饮食习惯无关。
病菌通过食品和饮食传播,且多以爆发以爆
发形式流行,尤以食源性爆发更多见。
②常见中毒食品和饮品是肉及肉制品、汉堡肉、生牛奶、奶制品、蔬
菜、先榨果汁、饮水等,传播途径以通过污染食物经粪口途径感染较多。
③中毒多发生在夏秋季,尤6-9月更多见,人类对此菌普遍易感,其中
小儿和老人最易感。
4、中毒表现:①起病急骤,潜伏期为2-9天,最快仅5h。
②突发性的腹部痉挛、有些病人仅为轻度腹泻,许多病人同时有呼吸道症状。
③严重者可造成溶血性尿毒综合症,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脑神经障碍等
多器官损害,危及生命,尤其是老人和儿童患者死亡率很高。
5、预防措施:①停止食用可疑中毒食品。
②不吃生的或加热不彻底的牛奶,肉等动物性食品,不吃不干净的果蔬,
剩余饭菜使用前要彻底加热,防止食品生熟交叉感染。
③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
④食品加工、生产企业尤其是餐饮业应严格保证食品加工、运输及销售
的安全性。
有毒动植物中毒一、河豚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