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下册《夜色》第二课时教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 9《夜色》 第二课时 人教部编版
9 夜色(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胆、敢”等12个生字和厂子头;会写“色、外”等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的节奏,感受语言的韵律美。
3.读懂课文,体会“我”的前后心理变化,尝试克服胆小,做个勇敢的人。
4.了解省略号表达的内容;并学会用“一……就……”的句式进行表达。
教学重点:读好长句子以及带有省略号的句子,深刻体会克服胆小,做个勇敢的人是能收获美好的道理。
教学难点:体会“我”的前后心理变化,尝试克服胆小,做个勇敢的人。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任务一:品读课文,体验心情活动1:品读课文,感受“害怕”1.出示图片。
仔细观察第一幅插图,说说你观察到了什么?(图上的小朋友是什么表情呢?他的周围都有什么?他会想些什么呢?)小朋友害怕、惊恐的表情,周围有玩具娃娃,窗外是漫天星星……2.由图我们可以知道,这个小朋友在夜晚,他是什么心理?(板书:害怕)找一找文中“我害怕”的句子,读一读,体会体会。
(1)天一.黑就.不敢往外瞧。
(2)可我一.看窗外心就.乱跳……(3)“我”看到乌黑的夜色,会想到一些什么呢?指导想象练说并读好省略号。
(4)你有过类似害怕的经历吗?请你用上“一……就……”也来给同学们介绍介绍?3.这个小朋友一天黑就不敢往外瞧,一看窗外心就乱跳,原因是什么呢?找一找第一节的哪句话能体现害怕的原因。
(我从前胆子很小很小)比较与区别:“很小”与“很小很小”代入语境中读:我从前胆子很小。
我从前胆子很小很小。
小朋友,带着与“我”一样的感受,用你的声音把“我”的胆小读出来吧。
重点指导朗读好省略号。
活动2:品读课文,感知“勇敢”1.出示图片:看,同样是满天星星的背景下,这个小男孩的表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你能找一个词语来形容一下吗?(高兴、欢笑、接受、开心等等)2. 是谁让这个小男孩的脸色在夜色下发生了变化的呢?读读第二节,找找句子。
指生读句子:爸爸晚上偏要拉我去散步。
指导理解“偏要”的意思。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学期精品教案-夜色(第二课时)
(1)会意字。上半部分是“手”的变形,用手在眼睛上搭凉棚远看。
(2)通过图画帮助学生记忆字形。
(3)书写要点:左上包围结构,一横伸长撇舒展,包住“目”。
3.笑
(1)说说表示开心地笑的词语。
(2)书写要点:竹字头,左低右略高,大小一致,撇捺舒展平又稳。
4.再
(1)本义指两次,又指第二次。引申为重复,或者表示原动作继续。本课指重复,强调夜的黑。
教学目标
1.能按笔顺正确书写“色、外”等7个汉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读好长句子。在朗读中想象体会,读出情感。
3.在阅读中扩词、积累词语。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上节课我们读了课文,认识了很多词语,你还记得吗?
出示:胆子、勇敢、窗外、乱跳、偏要、原来、微笑、好像
1.开火车读
2.去拼音读
二、句式练习
本单元句子学习的重点是“读好长句子”,虽然没有在课后出现这一要求,但第1、2节中都出现了较长的句子,需要进行指导和练习,能读好长句子的停顿,读懂长句子的意思。
这首儿童诗还有一个语言现象,就是在每小节的最后都用上了省略号。这个省略号,不仅使诗歌语言显得凝练,而且还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口头表达练习。
教 学 设 计
课 题
课文9 夜色
年级
一年级
课 时
第2课时
备课人
教材分析
(重点、难点)
《夜色》是一首叙事性的儿童诗。作者用富有童趣的语言,以第一人称写出“我”原来胆子很小,很怕黑,后来在爸爸的帮助下,战胜了对黑夜的恐惧,从此学会欣赏夜色。诗歌告诉我们,克服胆小,做个勇敢的人,能收获美好。
诗歌共有两小节,前后对比出“我”对夜色由害怕到接受的心理变化。第一小节用具体事例描述“我”的怕黑,两个事例都用了“一……就……”的句式,贴近学生生活,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共鸣。第二节讲“我”在爸爸的帮助下,发现夜色的美好,诗歌生动、活泼地写出孩子眼中的夜色:原来花草都像白天一样微笑,小鸟在月光下睡觉……
部编教材一年级语文下册《夜色》第二课时备课教案
部编教材一年级语文下册《夜色》第二课时备课教案
部编教材一年级语文下册《夜色》第二课时备课教案
部编教材一年级语文下册《夜色》第二课时备课教案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分组开火车读课文。
2.学生有感情地齐读全文。
3.识记生字,积累词汇。
4.抽读本课生字卡片。
5.开火车进行扩词。
6.反馈识字情况,交流识记方法。
7.出示词语。
(1)指名读,齐读。
(2)你还喜欢课文里的哪些词语,说一说,再抄一抄。
(3)比一比谁积累的词语多。
二、认识偏旁,书写生字
1.出示田字格中的生字,指名认读。
2.分类识记,指导书写。
(1)独体字:再
(2)左右结构:晚外
(3)上下结构:笑爸色看
3.学生书空。
新人教统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夜色》第2课时优质课教案
新人教统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夜色》第2课时优质课教案教学目标1.读好长句子的停顿,读懂句子意思。
2.启发学生懂得“克服胆小,做个勇敢的人,就能收获美好”的道理。
教学过程板块一回顾课文,问题导入1.学生朗读课文,教师引导回顾上节课内容。
2.设疑导入:夜色下面有什么,是什么原因让怕黑的小朋友胆子变大,不再害怕?让学生带着这样的疑问,走进今天的课堂。
板块二细读课文,理解分析1.学习第1小节,体会害怕的原因和感觉。
(1)朗读第1小节,注意提醒学生读通、读顺,注意停顿。
(2)引导学生交流对文中小朋友的了解,总结出“我”害怕黑夜,胆子很小。
(3)在对内容基本理解的基础上,深入交流探讨:①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的胆子很小?引导学生抓重点,在文中找答案。
(天一黑就不敢往外瞧,一看窗外心就乱跳)②学习“可我一看到窗外心就乱跳”中“一……就……”的句式,引导学生体会妈妈讲勇敢的故事对“我”没有作用,我依旧胆小的心酸无奈。
并鼓励学生尝试造句。
示例:天一下雨我心情就不好。
我一到家小狗就出来迎接我。
一放假,爸爸妈妈就带我出去玩儿。
③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想象“我”会看见什么,心里怎么想的等等,让学生互相交流。
示例:“我”会看到晃动的树,黑黢黢的大鸟;想到吃人的野兽,想到书中描绘的大妖怪等。
④鼓励学生结合实际,说说自己害怕黑夜的经历,说清楚自己为什么害怕,当时想的什么,有怎样的举动,是什么样子的等等,尽量说得清楚具体。
示例:我很害怕黑夜,一听到呼呼的风声就觉得是野兽在嘶吼,总担心它会跑到家里把我吃掉。
这个时候我的心跳会加速,非常恐惧害怕,我赶紧把窗帘紧紧拉上,飞快地跳到床上,蒙头躲在被子里,大气也不敢喘。
(4)在理解诗歌内容后,指导学生朗读第1小节,注意读出小诗的韵脚,读出“我”害怕、恐惧的感情。
2.学习第2小节,体会夜晚的美好。
(1)带领学生回顾第1小节内容,根据妈妈讲故事并没有让“我”勇敢,引导学生思考爸爸又是怎样做的,带着这样的疑问进入第2小节。
《夜色》(课件)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二课时
可我一 看 窗 外 心 就乱 跳…… 小男孩的表情发生了哪些变化?找一个词来形容一下。
kě wǒ yí kàn chuānɡ wài xīn jiù luàn tiào 说说你观察到了什么?小朋友是什么表情?他周围有什么?他会想些什么?
kě wǒ yí kàn chuānɡ wài xīn jiù luàn tiào
可我一 看 窗 外 心 就乱 跳……
品读课文,感受“害怕”
品读课文,感受“勇敢”
我也能看见小鸟怎样在月光下睡觉……
小熊最后为什么能过桥? 品读课文,感受“害怕” 品读课文,感受“勇敢”
你有过类似害怕的经历吗?请你用上“一……
原来勇敢的走进夜色,能看到美丽的夜景,说一说,看到了什么呢?
原来花草都像白天一样微笑。 我也能看见小鸟怎样在月光 下睡觉……
想一想,说一说
小熊最后为什么能过桥? 小熊和“我”最后为什么都成功了?
勇敢
想一想,说一说
“我”用勇敢赶走了害怕,换来的夜晚的美 景。生活中,你有过勇敢的时候吗?说一说。
用心观察,写好生字
爸爸晚上偏要拉我去散步。
就……”也来给同学们介绍介绍。 小熊和“我”最后为什么都成功了?
可我一 看 窗 外 心 就乱 跳……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
tiān yì kě wǒ yí kàn chuānɡ wài xīn jiù luàn tiào
爸爸晚上偏要拉我去散步。
hēi
jiù
bù
ɡǎn
wǎnɡ wài qiáo
爸爸晚上偏要拉我去散步。
“我”用勇敢赶走了害怕,换来的夜晚的美景。
zài
再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9.《夜色》(第二课时)|人教部编版
㈡学习第一节。
1.师:谁来读一读第一节。
①指名读。
②谁再来读一读,大家体会一下两个人谁读得更好。
③指名读。
④生评价:第二个同学读得好,因为他把标红色的字重读了,所以更好。
小结:你太会学习了!我发现了同学们听得都很认真。借助朗
读符号,我们可以读得更有诗意了。
课 题
9.夜色
课 时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偏”的意思。
3.结合上下文理解省略号省略的内容。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偏”的意思。结合上下文理解省略号省略的内容。
教具学具准备
幻灯片
课型
讲读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复习词语: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夜色》。(板书课题)
2.读中体会小朋友胆小的句子。
师:开始小朋友胆子很小,你是从哪句话体会到的?用“—”划出来。
①指名答。
②师指正。
3. 结合上下文理解省略号省略的内容。
师:谁再来读一读这一节,想一想,省略号里面省略了哪些内容?
生思考。
指名答。
小结:在这里省略号表达了小朋友当时忐忑的心情。
㈢学习第二节。
1.理解“偏”的意思。
9预设:外面太黑了,我不敢出去。
10师:还是出去走走吧!(拉着孩子出去)
小结:作者在这里用词准确得当。
2.改写句子:
①师:谁再来读一读这一节,想一想小朋友在和爸爸散步时还可能看到什么美景?
②出示图片,生结合课件说一说。
③指名说。
④师指正。
小结:在夜晚也能看见美丽的景色,从此(出示:再黑再黑的夜晚,我也能看见小鸟怎样在月光下睡觉……)引导学生体会意境。
统编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 《夜色》第二课时精品表格教案
学有所获,各抒己见
教师播放课件,呈现问题:你有害怕的时候吗?你是怎样克服害怕心理的?
要求学生思考问题,各抒己见。
学生思考问题,各抒己见。
能够初步懂得“克服胆小,做个勇敢的人,能收获美好”的道理。
“再”的笔顺,(一再)(不再)
从前 胆子小---天黑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敢往外瞧
夜色 告别胆小,发现夜色的美
散步后 变勇敢---看见花草在微笑
带着感情,深情朗读
教师播放课件,呈现课本P44的图片和课文内容,要求学生带着感情,深情朗读。
学生带着感情,深情朗读。
能够借助拼音,正确地朗读课文,读好长句子的停顿,读懂句子的意思。
朗读词语,积累词语
教师播放课件,呈现课本P45“读一读,记一记”的词语,要求学生朗读词语,积累词语。
学生朗读词语,积累词语。
重点
1.能够借助拼音,正确地朗读课文,读好长句子的停顿,读懂句子的意思。
2.能够读准“一”字的变调。
3.能够认识“ABAB”词语,例如:叽叽喳喳、安安静静。
4.能够联系上下文,借助动作,了解“瞧”的意思。
5.能够通过观察生字,正确书写4个“会写的字”:外、晚、看、再。
6.能够初步懂得“克服胆小,做个勇敢的人,能收获美好”的道理。
难点
1.能够借助拼音,正确地朗读课文,读好长句子的停顿,读懂句子的意思。
2.能够通过观察生字,正确书写4个“会写的字”:外、晚、看、再。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听读课文,回顾课文
一年级语文下册(人教部编版)9《夜色》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9 夜色(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胆、敢”等12个生字和厂子头;会写“色、外”等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的节奏,感受语言的韵律美。
3.读懂课文,体会“我”的前后心理变化,尝试克服胆小,做个勇敢的人。
4.了解省略号表达的内容;并学会用“一……就……”的句式进行表达。
教学重点:读好长句子以及带有省略号的句子,深刻体会克服胆小,做个勇敢的人是能收获美好的道理。
教学难点:体会“我”的前后心理变化,尝试克服胆小,做个勇敢的人。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任务一:品读课文,体验心情活动1:品读课文,感受“害怕”1.出示图片。
仔细观察第一幅插图,说说你观察到了什么?(图上的小朋友是什么表情呢?他的周围都有什么?他会想些什么呢?)小朋友害怕、惊恐的表情,周围有玩具娃娃,窗外是漫天星星……2.由图我们可以知道,这个小朋友在夜晚,他是什么心理?(板书:害怕)找一找文中“我害怕”的句子,读一读,体会体会。
(1)天一.黑就.不敢往外瞧。
(2)可我一.看窗外心就.乱跳……(3)“我”看到乌黑的夜色,会想到一些什么呢?指导想象练说并读好省略号。
(4)你有过类似害怕的经历吗?请你用上“一……就……”也来给同学们介绍介绍?3.这个小朋友一天黑就不敢往外瞧,一看窗外心就乱跳,原因是什么呢?找一找第一节的哪句话能体现害怕的原因。
(我从前胆子很小很小)比较与区别:“很小”与“很小很小”代入语境中读:我从前胆子很小。
我从前胆子很小很小。
小朋友,带着与“我”一样的感受,用你的声音把“我”的胆小读出来吧。
重点指导朗读好省略号。
活动2:品读课文,感知“勇敢”1.出示图片:看,同样是满天星星的背景下,这个小男孩的表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你能找一个词语来形容一下吗?(高兴、欢笑、接受、开心等等)2. 是谁让这个小男孩的脸色在夜色下发生了变化的呢?读读第二节,找找句子。
指生读句子:爸爸晚上偏要拉我去散步。
指导理解“偏要”的意思。
一下语文《夜色》第二课时教案
一下语文《夜色》第二课时教案课时目标:1.复习巩固“胆、敢”等12个生字,会写“爸、笑、看、再”4个字。
2.通过朗读和想象画面感受“我”在夜色中看到的美丽景色,体会“我”从胆小到勇敢的变化。
3.初步懂得“克服胆小,做个勇敢的人”的道理。
教学过程:一、复习字词,导入新课1.复习巩固课后习题“读一读,记一记”中的四组词语,学生开火车读、齐读。
2.学生齐读第1小节,体会“我”的胆小。
二、学习第2小节,读好长句子,体会“勇敢”1.启发思考:这个胆小的孩子后来变得怎么样了?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自由读第2小节找找答案。
2.了解“偏要、原来”的意思,读好长句子,读懂爸爸的办法。
(1)引导思考,了解“偏要”的意思:爸爸拉着“我”去散步,“我”想去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2)引导发现“我”看到的夜色:当“我”走出家门,走进夜色中,“我”看到了怎样的景象?(3)想象画面,拓展练说,了解“原来”的意思。
①出示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自主交流:夜幕降临,月亮婆婆出来了,一阵微风吹来,“我”还发现了什么?②拓展练习说句子:原来________都像白天一样________。
(4)指导读好第2小节第一句话:“偏要”要重读,读出无可奈何又想撒娇的语气;后半句要读出惊讶而欣喜的语气,读“微笑”时可以面带微笑,读得轻轻的、甜甜的,表现夜晚的美好。
3.了解“从此”的意思,读好长句子。
(1)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从此”指什么时候?(2)引导学生比较:“从此再黑再黑的夜晚”和“从此再黑的夜晚”两个短语有什么不同?预设:“再黑再黑”这个叠词强调了夜深的程度,更加突出了“我”不再怕黑的勇敢,更能凸显出“我”由胆子很小、怕黑转变为不再怕黑、勇敢的心理。
(3)引导学生根据省略号交流:在这美丽的夜晚,“我”还能看见什么呢?(4)指导读好第2小节第二句话:“再黑再黑”要读得响亮些,表现“我”的勇敢;“我也能看见小鸟怎样在月光下睡觉”要读得轻一点、慢一点,以免惊动了“睡觉”的小鸟。
《夜色》第2课时示范公开课教案【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夜色》教学设计第2课时【教学目标】1.会写“外、晚、笑、再”4个生字。
2.通过朗读和想象画面感受“我”在夜色中看到的美丽景色,体会“我”从胆小到勇敢的变化。
3.初步懂得“克服胆小,做个勇敢的人”的道理。
【教学重点】1.会写“外、晚、笑、再”4个生字。
2.通过朗读和想象画面感受“我”在夜色中看到的美丽景色,体会“我”从胆小到勇敢的变化。
【教学难点】初步懂得“克服胆小,做个勇敢的人”的道理。
【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1.复习字词: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很多新的生字朋友,一起来认读一下词语吧。
(PPT出示词语)胆子窗外往外乱跳散步微笑勇敢偏要原来都像2.复习文意:课文第1小节主要写了什么?预设:写了“我”从前非常胆小,天一黑就不敢往外瞧,妈妈给“我”讲勇敢的故事,可“我”还是心乱跳。
(板书:夜色从前很小很小不敢心乱跳胆小)3.导入新知: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课文,看一看后来胆小的“我”有没有改变。
(板书:后来)设计意图:通过认读词语,以学生喜欢的方式检查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通过对第1小节内容的回顾,对本课继续学习的内容进行铺垫。
二、问题探究(一)自主探究1.探究任务学习第2小节,通过朗读和想象画面感受“我”在夜色中看到的美丽景色,体会“我”从胆小到勇敢的变化。
2.探究活动(1)自由读第2小节,思考:文中的“我”后来变得怎么样了?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预设:“我”后来变得勇敢了。
(板书:勇敢)因为爸爸带“我”去散步。
(板书:散步)点拨:你说得真好,请你来读读这句话。
(出示课文第3句话)(2)了解“偏要”“原来”的意思,读懂爸爸的办法。
①师:爸爸带“我”去散步,“我”想去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预设:不想去,从“偏要”“拉”就可以看出来“我”不想去。
师:“偏要”是什么意思?预设:一定要、就要。
②师:当“我”走出家门,走进夜色中,“我”看到了怎样的景象?预设:原来花草都像白天一样微笑。
(板书:花草微笑)点拨:“原来”这个词让我们知道了这个小朋友看到的夜色和自己想象的一点儿也不一样。
《夜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精选10篇)
《夜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精选10篇)《夜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精选10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夜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夜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篇1【教学内容】部编本一年级下册第9课《夜色》(共2课时)【教学目标】1. 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我”的心情变化和夜色的美好。
3.在文中理解的过程中,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进一步懂得“克服胆小,做个勇敢的人,能收获美好”的道理。
培养学生勇敢独立的良好生活习惯。
【教学重点】进一步懂得“克服胆小,做个勇敢的人,能收获美好”的道理。
培养学生勇敢独立的良好生活习惯。
【教学过程】板块一:回顾课文,质疑导入(5分钟)1.指名学生朗读课文。
2.指名学生交流课文的主要内容:文中的“我”从前胆子很小,害怕夜晚,后来不再害怕了。
3.师质疑过渡: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一位怕黑的小朋友胆子变大了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夜色》去看一看。
板块二:学习第1小节,体会“害怕”(15分钟)1.指名学生朗读第1小节。
2.引导学生交流对文中小朋友的了解,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师小结:胆子很小。
3.师质疑: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的胆子很小?鼓励学生进一步走进文本。
4.学生交流,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师重点引导学生关注以下几点:(1)出示“很小很小”与“很小”,引导学生在对比中感受“我”的胆子非常之小。
(2)从“妈妈把勇敢的故事讲了又讲”中引导学生体会妈妈通过讲述勇敢的故事来鼓励“我”不要害怕。
(3)抓住“一看窗外心就乱跳”中的“一……就……”这个关联词,引导学生体会妈妈讲的勇敢的故事对“我”来说没有起到任何作用。
5.拓展体会:(1)师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自己是否害怕黑夜,为什么害怕以及害怕的时候是什么感觉。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9.夜色 l 部编版(第二课时)
4.学生齐读诗歌。
三、初读感知
1.教师出示听读提示,重点引导学生关注标红的字,“一”字的不同读音及长句子停顿的节奏。
2.教师范读后,引导学生发现标红的字都读轻声。
3.出示《秋天》一课带有“一”字的句子,引导学生发现“一”字的变调。指名读“天一黑就不敢往外瞧”“可我一看心就乱跳”“原来花草都像白天一样微笑”三句话。
4.学生齐读第一句。
师:大家的朗读让老师感受到了“我”是一个胆小怕黑的孩子。“我”这么胆小怕黑,谁来帮助我了呢?(引导学生用文中的句子回答)
预设:妈妈把勇敢的故事讲了又讲。
师:“讲了又讲”是什么意思呢?
(引导学生简单理解“讲了又讲”。)
5.教师变换方式引读
(1)妈妈讲了很多关于勇敢的故事,可我……(引生接读:一看窗外心就乱跳)
教师、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欣赏歌曲,情境导入
1.孩子们,今天上课前老师要和大家一起欣赏一首歌曲,大家认真听一听歌曲里唱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色呢?会唱的同学可以跟着音乐一起唱。(教师和学生一起表演一起唱。)
2.听出来了吗?这首歌唱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色?(夜晚时候的景色)满天繁星对我们眨着眼睛,可是有个小朋友却总是感到害怕,为什么呢?这节课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分享一首儿童诗《夜色》。
4.教师指名读课文,指导句子停顿的节奏。
5.学生分组读诗歌。
四、品读诗歌,读中感悟
(一)学习第一小节
1.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一小节,说说“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2.预设学生回答“胆小、怕黑”等,请学生用诗歌中的句子回答。教师根据学生答案相机板书:胆小。
3.在学生回答问题时顺势进行朗读指导:“很小很小”要读得轻,“不敢往外瞧”可加入动作。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第课夜色第二课时公开课教案
《夜色》教学方案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培养学生勇敢的品质,做个勇敢的孩子。
教学重点、难点初步懂得“克服胆小,做个勇敢的人,能收获美好”的道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指名读课文。
2.小星星给我们送来了词语卡片,谁来试着读一读。
课件出示词语(背景是小星星卡片):胆子不敢往外瞧勇敢窗户乱跳偏要散步原来好像微笑再见夜晚看见(1)指名读。
(2)重点词语。
①勇敢:你能用“勇敢”说一句话吗?希望你们能做一个勇敢的孩子。
②窗户:应该怎么读?“户”读轻声。
③再见:哪个字和“再”字读音相同?(在)老师这有一句话,你能把它填正确吗?课件出示:再在()一个有月亮的晚上,爸爸拉着我一起去散步,我()也不害怕了。
这两个字是同音字,在汉字中,区分同音字的用法是最难的,你有什么好办法区分它们吗?(组词的方法来区分;通过字义来区分)(3)齐读。
【设计意图】复习导入是教学中比较常见的一个环节,一方面可以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字词,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快速进入到学习情境中,更好地展开教学。
二、精读课文,深入探究1.学习第一小节。
(1)边读边想:从前的“我”是怎样的呢?(胆子很小很小,天一黑就不敢往外瞧。
)(2)指名回答。
(3)说一说,你有没有过怕黑的时候?(学生自由表达,教师小结。
)课件出示:“妈妈把勇敢的故事讲了又讲,可我一看窗外心就乱跳……”(4)“妈妈把勇敢的故事讲了又讲”,可我为什么一看窗外心就乱跳呢?这时“我”心里都想了什么?(小组内讨论交流)读读这句话,读出害怕的语气。
(5)你认为这个小朋友是一个怎样的孩子?(胆小、怕黑)(6)指导朗读,指名读,评议。
2.学习第二小节。
(1)自由读读二小节,想想“偏要”是什么意思?(非要)谁能用“偏要”说一句话?(指名说)(2)我和爸爸一起出去散步时,“我”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进行交流汇报。
教师抓住“原来花草都像白天一样微笑”进行体会。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 教案 9 夜色 第二课时 统编版精品课件
一年级 语文
9 夜色
胆子 大胆 勇敢 果敢 来往 往日 外面 窗外
胆
敢
往
外
勇气 勇士 门窗 窗户 忙乱 杂乱 偏旁 偏食
勇
窗
乱
偏
散步 分散 原来 草原 好像 画像 微笑 微风
散
原
像
微
胆小
胆小 勇敢
胆小 勇敢
···
资料
资料
资料
讲了又讲
从此再黑再黑的夜晚, 我也能看见星星怎样在夜空中眨眼睛 。
从此再黑再黑的夜晚, 我也能闻见丁香花的芬芳。
从此再黑再黑的夜晚, 我也能听到小蟋蟀在叶丛中弹奏着动人的乐曲。
朗读 小能手
wài
kàn
外人
wài
窗外 外面 外人
我在教室里读书,小鸟在窗外唱歌。
wài
窗外 外面 外人
我在教室里读书,小鸟在窗外唱歌。
wài
zài
cì 再次 再见 再会
wài
kàn
xiào
zài
wài
wài
kàn
zài
xiào
xiào
和大人一起读 79页
夏夜多美
再见!
1.文言文是一种十分讲究形式美的书 面语言 ,古人 写文章 时,总 是从声 律、音 节、句 式等各 方面考 虑,对 文章的 语言加 以修饰 ,以使 语言尽 善尽美 。因此 文言文 中的修 辞方式 格外丰 富,这 成为文 言语言 的鲜明 特色, 如押韵 、对偶 、排比 等等。 这些修 辞方式 的存在 ,也为 我们给 文言文 断句提 供了方 便。 2.景物是情感的载体,我们可以通过 景物的 冷暖色 调或时 令色彩 等来揣 摩作者 的情感 情绪。 明丽绚 烂的景 色一般 表现愉 悦的心 态,而 色彩暗 淡的景 物往往 表达伤 感之意 。当然 也有特 例,作 者以悲 景写乐 情或以 乐景写 悲情, 这种情 况要结 合诗作 具体内 容来分 析。 3.景物也有时令色彩。一般而言,早 春之景 给人的 感觉是 充满生 机,富 有生命 力,抒 发喜悦 、向上 的情感 ;暮春 之景衰 败纷乱 ,抒发 感伤、 惋惜之 情;秋 冬给人 凄凉萧 瑟之感 ,抒发 悲哀惆 怅之情 。 4.善于抓住景物前面的修饰语及后面 的动词 、形容 词,把 握景物 特征, 从特征 中捕捉 背后的 情感特 征。 5.先是忽然看到临水人家的惊喜,接 着写宁 静安详 的村市 给词人 带来的 一种有 所依托 的温暖 和慰藉 。同时 ,眼前 如画的 村落, 也触发 了词人 一缕思 乡之情 。 6.该读书节的标志将爱心、书本和纽 带等元 素变化 组合而 成。爱 心和书 本的寓 意是热 爱读书 、用心 读书。 心形纽 带寓意 是以读 书为纽 带,齐 心协力 推动学 习型城 市的创 建(齐心 协力建 构和谐 社会)。
(部编)人教语文2011课标版一年级下册《夜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年级语文下册《夜色》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2、针对学生胆小的心理,在亲近自然、热爱生活的教育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教学重点:正确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使孩子们在亲近自然,热爱生活的教育中,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这节课我们先来复习本课的字词。
1、出示生字:色外看爸晚笑再读准字音并组词。
2、出示词语:胆子勇敢往外窗外乱跳偏要散步微笑故事夜晚原来晚上从前睡觉很小很小再黑再黑指名读,读准字音。
3、填一填:在再小鸟好像()和我说话:“小朋友()见!”同学们掌握的很好,为我们的努力加油!鼓励一下自己。
下面我们继续学习学习第九课《夜色》。
(图片)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齐读课文2、读第一句:师:你觉得“我”怎么样?(生答)(板书:胆小)师:她刚才说,怕黑色,你们让你同意吗?师:头发是黑色的,他怕吗?师:衣服师黑色的,他怕吗?师:皮鞋师黑色的,他怕吗?师:怕什么?师:怕天黑,也就是怕夜晚的黑色。
出示图片:天一黑就不敢往外瞧。
同学们齐读红色的字,谁能用这两个字说一句话?(生答)出示图片:(1)天一黑就不敢往外瞧。
(2) 我一看窗外心就乱跳……同学们再齐读较大的字,这两个词说明什么?(胆小、害怕)(板书:胆小)过渡:后来这个小朋友变得怎样了?(生答)3、指名读最后一句,出示图片:(教师随机板书“勇敢”)过渡:他是怎样由胆小变勇敢的?请同学们再读课文。
三、诵读诗歌,讨论、交流。
1、自由读课文,寻找答案。
2、小组内讨论,交流。
3、师生交流。
(1)、在第一小节中,找出描写“我”胆小害怕夜晚的句子,读一读。
(第一句)(2)、指导朗读。
(音调放低,读出胆小害怕的语气)(3)、指名读。
(适时指导)(4)、齐读。
读出小朋友对夜晚害怕的心情。
(5)小朋友到最后胆子还是很小很小吗?(很勇敢)请同学们读第二小节,找出从胆小到勇敢的句子,读一读。
(6)、指名朗读第二节。
一年级-统编版-语文-下册-[教学设计]第9课-夜色(第2课时)
第8课 夜色(第2课时)1.读好长句子的停顿,读懂句子的意思。
2.初步懂得“克服胆小,做个勇敢的人,能收获美好”的道理。
1.读好长句子的停顿,读懂句子的意思。
2.初步懂得“克服胆小,做个勇敢的人,能收获美好”的道理。
1.读好长句子的停顿,读懂句子的意思。
2.初步懂得“克服胆小,做个勇敢的人,能收获美好”的道理。
1.课件出示词语,指名认读。
胆子 勇敢 往前 窗外 乱跳 偏要 散步 原来 好像 微笑 再见2.开火车读课后题“读一读,记一记”中的词语。
3.齐读课后题“读一读,记一记”中的词语。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每组词语的共同规律。
合作探究(一)探究一:学习第1小节。
1.理解内容。
(1)学生自由读第1小节,思考:诗歌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学生:“我”是一个胆小、怕黑的孩子。
教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找找文中相关的词语。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胆子”“很小很小”“一……就……”等词语的意思并积累。
(2)教师:妈妈是怎么帮助“我”的? 教学过程 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 教学目标学生:给“我”讲勇敢的故事。
教师继续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妈妈“讲了又讲”?(3)教师:如果你就是这个怕黑的小主人公,天黑下来了,你的心情会怎样?学生畅所欲言。
2.指导朗读。
教师引导学生在理解了第1小节的意思后,再来朗读课文。
(1)“很小很小”表示“我”的胆子太小了。
朗读时,要读得轻一些,表现出“我”的“胆怯”。
(2)“天一黑就不敢往外瞧”“我一看窗外心就乱跳”,这两句话都用了“一……就……”的句式。
读这两句话时,音调应放得低些,读出害怕的语气。
(3)教师范读,提醒学生根据句子的意思读好停顿。
(4)学生借助教师划分的停顿,自由练习读好长句子。
我从前/胆子很小很小,天一黑/就不敢往外瞧。
妈妈/把勇敢的故事/讲了又讲,可我一看窗外/心就乱跳……(5)同桌合作,一人读,一人听并作出评价。
(6)学生齐读第一小节,读出“我”对黑夜害怕的心情。
(二)探究二:学习第2小节。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夜色》教学设计(第2课时)
统编本《夜色》教学设计(第2课时)教材分析(二)从课文内容来看课文有两个小节,第一小节以第一人称的叙述语言开头,写了“我”从前胆子很小,很怕黑。
第二小节描写了“我”在爸爸的帮助下踏出家门,发现了夜晚景色的美好。
两个小节对比的表现出“我”对夜色由害怕到接受的心理变化。
培养语感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核心,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读懂文中作者我”的心理变化,读出自己的感受。
(二)从插图的内容看课文配的两幅插图,第一幅插图对应的是第一小节的内容,第二幅插图对应的是第二小节的内容。
教学中要充分借助插图,帮助学生理解重点、难点词句,引导学生体会人物由对夜色害怕到接受的心理变化过程。
(三)从识字的重点看“笑”是本课要会写的生字。
教学中,要在朗读句子的过程,借助图片感受变勇敢后的“我”面带微笑的画面。
在理解词语“微笑”的基础上,运用识字方法自主识字,进行写字练习,将理解、积累、运用和书写几方面的有机结合。
学情分析经过一个多学期的学习,学生具备了一定的朗读、表达能力。
班中很多孩子和文中小朋友一样,对黑夜有着莫名的恐惧。
学习课文时,他们能结合自己的切身感受,体会到“我”那种紧张、害怕的心情。
由于学生的思维方式是以直观、形象为主,要借助诗歌中的省略号引导学生想象,并仿照书上的句子表达夜晚美好的景色,发展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一)教学目标1.巩固本课生字和词语,正确书写“笑”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感受“我”从前和现在的心理变化。
3.懂得勇敢的孩子才能看到美好的风景。
(二)教学重点1.巩固本课生字和词语,正确书写“笑”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感受“我”从前和现在的心理变化。
(三)教学难点懂得勇敢的孩子才能看到美好的风景。
教学流程环节一:复习词语,导入新课(预设时间:6分钟)(一)教师课堂行为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9课,谁来读课题。
2.夜色是什么意思?3.请和我一起写课题。
第8课《夜色》第二课时(教案)-2022-2023学年一年级语文下册同步备课
第8课《夜色》第二课时(教案)-2022-2023学年一年级语文下册同步备课教学目标:1.了解诗歌《夜色》的基本情节和意义。
2.学习诗歌的朗读技巧,提高朗读能力。
3.了解夜晚的生物,增强生命科学知识。
4.培养学生欣赏诗歌的能力和兴趣,开展有关夜晚和自然的探究活动。
教学方法:1.多媒体演示2.课堂讨论3.小组合作4.现场朗诵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1.教师展示一些夜色的图片,引导学生描绘夜色的特征和形象。
2.启发学生对夜晚的感受和想象,简单谈一些关于夜晚的话题,如:你喜欢夜晚吗?你最喜欢的夜景是什么?3.引入诗歌《夜色》,播放朗读音频,引导学生听诗歌的声音和意境,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好奇和兴趣。
4.教师简单解释诗歌的大意和意义,让学生先初步了解诗歌的内容。
Step 2 学习和理解1.教师出示诗歌《夜色》的全文,让学生跟着课文念一遍。
2.教师分段讲解诗歌,并解释一些不懂的生词或短语。
3.阅读诗歌《夜色》,体验夜晚的神秘和美丽,扩展课文的内涵。
4.小组讨论,了解夜晚常见的生物,增加生物科普知识。
Step 3 分组朗诵1.学生分小组,各组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进行诵读。
2.教师对各组的演讲进行点评,引导学生注意发音,情感表达和语音语调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3.课堂展示,让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欣赏诗歌。
Step 4 拓展和延伸1.学生讨论夜晚应该如何保护自然,保护动物的生存环境,引导学生思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2.组织活动,学校实地探究夜色,调查一些夜晚行动的影响和保护方法,更好地了解自然和环境保护。
3.编写夜晚小故事或小诗歌,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夜晚的情感和理解。
教学评价:1.教师根据学生的朗读和讨论表现,进行评价和点评,帮助学生提高口语和表达能力。
2.对学生完成的夜晚小故事或小诗歌的内容和文章质量进行评估,了解学生的创意和表达能力,及时反馈和指导。
3.收集探究夜色的调查和研究成果,评估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反馈成绩和建议。
一年级下语文9《夜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
9《夜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怕黑的天性使孩子们看不到夜的美丽,阻挡孩子们探索的视野。
夜晚的星空是怎样的璀璨?夜晚的花草是怎样的微笑?夜晚的大地又是怎样唱着无声的歌?柯岩的《夜色》正是捕捉到孩子们怕黑的心理,以打动儿童心扉的文字,呼唤着孩子们亲近自然,热按生活。
整篇文章语言生动活泼,通俗易懂,充满童趣。
学情分析低年级的学生对黑夜有种莫名的恐惧感,就像文中的小朋友一样,所以这首儿歌非常适合学生朗读。
要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经历;展开想象,深情朗读,加深理解。
教学目标1.认识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勇敢的品质。
重点难点重点:会认会写生字,朗读课文。
难点: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勇敢的品质,使他们做一个勇敢的孩子。
教学准备生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我”由害怕到不害怕的心理变化过程。
3.培养勇敢的品质。
重点难点:重点: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培养勇敢的品质。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二、读读悟悟。
1.播放课文录音,提问:听了课文朗读,你们都听懂了什么?2.轻声读课文,标出课文有多少小节。
指名汇报。
3.学习第一小节。
(1)边读边想“我”为什么会“心乱跳”呢?这时“我”心理都想了什么?课件出示句子:“可我一看窗外心就乱跳……”指导读出害怕的语气。
(2)思考:你认为课文中的小朋友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为什么?(3)指导朗读,指名读,评议。
4.学习第二小节(1)自由读第二小节,想想“偏要”是什么意思?谁能用“偏要”说一句话?指名说。
(2)“我”和爸爸出去散步,“我”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进行交流汇报。
(3)(课件出示句子:原来花草都想白天一样微笑。
)(4)师:小朋友在和爸爸一起散步时,还可能看到什么美景?你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一说。
(5)课件播放美丽的夜景图片,学生观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语文下册《夜色》第二时教案设计部编版
【教学内容】
部编本一年级下册第9《夜色》(共2时)
【教学目标】
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文。
2理解文内容,体会文中“我”的心情变化和夜色的美好。
3在文中理解的过程中,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进一步懂得“克服胆小,做个勇敢的人,能收获美好”的道理。
培养学生勇敢独立的良好生活习惯。
【教学重点】
进一步懂得“克服胆小,做个勇敢的人,能收获美好”的道理。
培养学生勇敢独立的良好生活习惯。
【教学过程】
板块一:回顾文,质疑导入(分钟)
指名学生朗读文。
2指名学生交流文的主要内容:文中的“我”从前胆子很小,害怕夜晚,后来不再害怕了。
3师质疑过渡: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一位怕黑的小朋友胆子变大了呢?这节我们就一起走进《夜色》去看一看。
板块二:学习第1小节,体会“害怕”(1分钟)指名学生朗读第1小节。
2引导学生交流对文中小朋友的了解,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师小结:胆子很小。
3师质疑: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的胆子很小?鼓励学生进一步走进文本。
4学生交流,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师重点引导学生关注以下几点:(1)出示“很小很小”与“很小”,引导学生在对比中感受“我”的胆子非常之小。
(2)从“妈妈把勇敢的故事讲了又讲”中引导学生体会妈妈通过讲述勇敢的故事来鼓励“我”不要害怕。
(3)抓住“一看窗外心就乱跳”中的“一……就……”这个关联词,引导学生体会妈妈讲的勇敢的故事对“我”来说没有起到任何作用。
拓展体会:
(1)师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自己是否害怕黑夜,为什么害怕以及害怕的时候是什么感觉。
(2)学生交流(比如:害怕黑夜。
担心有鬼:听到黑夜里的风声就害怕;总是担心野兽会跑到家里来等等。
害怕的时候心跳就会加速,会把窗帘紧紧拉起来,藏在被窝里等等)。
(3)练习表达:
“我”一看到窗外心就乱跳,总是担心--------------------------------------------------------。
6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1小节,注意读出小诗的押韵,通过朗读表现“我”的胆小。
板块三:学习第2小节,感受“夜晚的美好”(1分钟)师过渡:妈妈讲勇敢故事的方法并没有让“我”变得勇敢,爸爸又想出了什么办法来让“我”不再害怕夜晚呢?请同学们轻声地读一读第2小节。
2学生轻声朗读第2小节,交流爸爸有什么办法:偏要拉“我”去散步。
(引导学生体会“偏要”是指在“我”胆子很小、极不情愿的情况下,爸爸非要拉“我”去散步。
)3引导学生想象“我”在夜色中看到了什么:
(1)指名学生朗读“原来花草都像白天一样微笑”这句话,引导学生从“原来”一词中体会到“我”看到“花草微笑”时的惊讶心情。
(2)拓展想象: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在晚上散步的时候还能看到什么。
(3)师出示有关美丽夜色的图片,让学生直观体验夜色的美丽。
(4)练习表达:
在夜色中散步,“我”发现,原来-------------------------------------------------------------------。
4师小结:夜色中其实有许多美丽的景色,只要我们敢于走出去,就会发现黑夜其实并不可怕。
正是有了这种发现,文中的“我”才会说道(师引读,出示):从此再黑再黑的夜晚,我也能看见小鸟怎样在月光下睡觉……鼓励学生说说从这句话中知道了什么。
引导学生从“再黑再黑”这个词语中体会“我”的胆子变大了:拓展想象“我”还能看到了什么,进一步巩固对省略号的认识。
6指导血红色呢过朗读第2小节,读出略带惊讶的兴奋心情。
7师生配乐朗读全文,鼓励学生说说自己学习了这首小诗的收获。
板块四:堂小结(分钟)
小朋友们,美丽的夜色中藏着许多我们原来不知道的小秘密,只要我们勇敢地走出去,就一定会有惊喜。
希望大家在今后的生活中更加勇敢独立,收获更多精彩的发现。
(再次配乐朗诵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