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山东版小学三年级部编教材传统文化教案全册.
三年级传统文化上册教案(全)
三年级传统文化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成语故事,学会成语“精卫填海”。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听故事、讲故事的方式,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1. 成语“精卫填海”的故事及其寓意。
2.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教学难点:1. 成语“精卫填海”的故事细节。
2. 引导学生理解成语寓意。
教学准备:1. 课件或黑板,用于展示成语故事及重点内容。
2. 故事书或教材,用于引导学生阅读。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成语故事,如“愚公移山”、“孟母三迁”等。
2. 提问:同学们知道哪个成语是关于填海的吗?Step 2:新课内容展示(10分钟)1. 讲解成语“精卫填海”的故事背景、情节及寓意。
2. 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重点词语,如“精卫”、“填海”等。
Step 3:课堂互动(5分钟)1.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每组选一个成员讲述成语“精卫填海”的故事。
2. 提问:同学们觉得精卫填海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吗?为什么?Step 4:练习与巩固(10分钟)1. 填空练习:让学生根据成语故事内容,完成填空题目。
2. 成语接龙:学生分组进行成语接龙游戏,要求每个成语都要与“海”有关。
2. 拓展活动:让学生课后查找其他关于填海的成语,下节课分享。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成语“精卫填海”的故事,使学生了解了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培养了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在课堂互动环节,学生积极参与,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练习与巩固环节,学生通过填空练习和成语接龙游戏,巩固了所学内容。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三年级传统文化上册教案(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民间故事,学会成语“掩耳盗铃”。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听故事、讲故事的方式,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三年级传统文化上册教案(全)
三年级传统文化上册教案(一)第一章:认识传统文化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什么是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内容:1. 讲解传统文化的定义和特点。
2. 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如诗词、书画、戏曲、民俗等。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讲解传统文化的定义和特点。
2. 讲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如诗词、书画、戏曲、民俗等。
3. 举例说明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价值。
4.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传承和保护传统文化。
教学评价:1. 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定义和特点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的了解程度。
3. 学生对传承和保护传统文化的思考和见解。
三年级传统文化上册教案(二)第二章:诗词鉴赏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诗词的基本知识,如诗的类型、诗的格式等。
2. 培养学生对诗词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教学内容:1. 讲解诗词的基本知识,如诗的类型、诗的格式等。
2. 欣赏和分析一些经典的诗词作品。
教学步骤:1. 讲解诗词的基本知识,如诗的类型、诗的格式等。
2. 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一些经典的诗词作品,如李白的《静夜思》、杜甫的《春望》等。
3. 让学生自己尝试创作诗词,并互相交流和评价。
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诗词的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诗词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的提升程度。
3. 学生自己创作的诗词的质量和创意程度。
三年级传统文化上册教案(三)第三章:书画艺术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书画艺术的基本知识,如书法的种类、绘画的技法等。
2. 培养学生对书画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教学内容:1. 讲解书画艺术的基本知识,如书法的种类、绘画的技法等。
2. 欣赏和分析一些经典的书画作品。
3. 让学生自己尝试创作书画作品,并互相交流和评价。
教学步骤:1. 讲解书画艺术的基本知识,如书法的种类、绘画的技法等。
2. 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一些经典的书画作品。
3. 让学生自己尝试创作书画作品,并互相交流和评价。
三年级传统文化上册教案(全)
三年级传统文化上册教案(第一部分)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够认识并理解文中的生字词。
(2)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生能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传统文化的魅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运用图片、视频等资源,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课文内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2)引导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理解。
2. 课文的朗读与情感把握。
3. 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与传承。
三、教学难点1. 生字词在具体语境中的运用。
2. 体会课文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内涵。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去感受课文内容。
2. 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 情感教学法:以情感人,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文课件、生字词卡片、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熟悉生字词。
三年级传统文化上册教案(第二部分)一、教学内容学习课文《传统节日》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够认识并理解文中的生字词。
(2)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生能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传统节日的来历和习俗。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运用图片、视频等资源,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课文内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2)引导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理解。
2. 课文的朗读与情感把握。
3. 传统节日的来历和习俗的学习与传承。
四、教学难点1. 生字词在具体语境中的运用。
2. 体会课文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内涵。
三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三年级传统文化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2. 通过学习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人文素质。
3.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的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人物和经典著作3. 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形式和风俗习惯4. 中国传统文化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5.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概念、特点、代表人物、经典著作等。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形式、风俗习惯、道德观念等。
3. 讨论法:引导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思考和讨论。
4. 实践活动法:组织学生参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表演、手工制作等实践活动。
四、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引发学生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人物、经典著作、艺术形式、风俗习惯、道德观念等。
3. 分析:分析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和现实意义。
4. 讨论:组织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讨论。
5. 实践:组织学生参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实践活动,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体验。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学生作业和实践活动:评估学生在作业和实践活动中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实践能力。
3. 学生期末考试:设置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考试题目,评估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掌握程度。
4. 学生自我评价:鼓励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自我评价,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和总结能力。
六、教学内容:1.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2. 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应用3. 传统文化对个人修养的影响4. 传统文化在教育领域的实践5. 家庭、学校、社会在传统文化传承中的作用七、教学方法:1. 对比法:分析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差异,引导学生认识传统文化的价值。
山东版小学三年级《传统文化》全册教案
小学三年级地方课程教案第一单元经典驿站《人之初》教学目标:1.了解《三字经》相关背景,激发学习兴趣2.浅显讲解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及思想家3.通过课程内容学习,理解习惯及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的影响,学习的重要性,学习贵在专一和坚持教学重点:激发学习兴趣,解答为什么要学习国学,国学学什么,学了对生活会有什么影教学难点: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对人性的理解。
启发大家思考如何评判哲学思想,如果辩证的看待问题教具准备:三字经有关材料教学过程:一、导入《三字经》是古代小朋友上学的第一本书,是一本启蒙读物。
他一共有1000多个字,但是包含了很多的内容,也有很多有意思的故事。
三字经作为小朋友上学学的第一门课程,学了它,我们就能知道怎么做个好孩子,天上都有什么东西,为什么我们会有辈分,中国最长的河是那条河?在我们没出生以前中国发生了什么事?我们从今天开始也要学习它,通过它我们将会了解很多的东西。
这本《三字经》会回答我们。
接下来,我们来一起学习一下,它是怎么回答我们的二、诵读新句子:请一个学生上台领读,大家一起诵读三、讲解句子,阐释概念:1、人之初,性本善:“初”在这里就是“刚出生的时候”,“性”就是“品性、品格、德行”这句意思是:世界上的每一个人在刚出生的时候都是好的,善良的。
[讨论:大家同意这个说法吗?根据同学的回答,进一步启发思考]教师小结:引出,同样的父母,一样的家庭环境,即使是亲兄弟,在天性上也有着极大的差距,如果是天性是先天决定,无法改变,人人一样,那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呢?我们的祖先难当没有发现这个现象吗?接下我们,我们看看三字经是如何解释这个现象的2、性相近,习相远。
“近”接近,类似;“习”习染,长期在某种环境下养成的习惯;这句的意思是:本性本来差别不大,但是因为后天受到环境的影响,人和人之间的差距就变得越来越大了。
3、教之道,贵以专。
“教”教育,学习;“贵”重要的,好的方面;“专”专这句地意思是:做任何事都是要以专心为主,这样才能做好每一件事4、讲解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1)提问,我们人生的第一个老师一般是谁?父亲应该对教育孩子负什么责任?在孩子的成长之中,父亲起了一个什么样的作用呢?讲了岳飞教育儿子的故事教育当然是父母的职责,但是人终究要走进社会,要离开父母,进入学校去接受更完备的教育。
三年级传统文化上册教案(全)
三年级传统文化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节日,如春节、元宵节等。
2. 通过学习传统文化知识,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让学生掌握春节和元宵节的基本知识。
2. 培养学生通过阅读理解传统文化内容的能力。
教学难点:1. 让学生理解并运用传统文化知识。
2.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如书籍、图片等。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向学生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传统文化的意义。
2. 学生分享他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
二、教学内容(15分钟)1. 教师向学生介绍春节的基本知识,如春节的起源、习俗等。
2. 学生通过阅读相关材料,了解春节的重要性。
三、互动活动(1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对春节的理解和体验。
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制作春节的手工艺品。
四、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堂所学内容,并反思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2. 学生分享他们的学习心得和感受。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评估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评估学生在互动活动中的合作能力和创造力。
三年级传统文化上册教案(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间故事和传说。
2. 通过学习传统文化知识,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让学生掌握民间故事和传说的基本知识。
2. 培养学生通过阅读理解传统文化内容的能力。
教学难点:1. 让学生理解并运用传统文化知识。
2.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如书籍、图片等。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向学生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民间故事和传说的重要性。
2024版年度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
01教案背景与教学目标Chapter部编版教材特点01020304三年级上册语文内容概述教学目标与要求学生学情分析及教学策略学情分析教学策略02单元教学计划与重难点突破Chapter第二单元主题为“金秋时节”,包括《古诗三首》《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秋天的雨》等篇目,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第一单元主题为“校园生活”,包括《大青树下的小学》《花的学校》《不懂就要问》等篇目,旨在引导学生感受校园生活的美好,培养学习兴趣。
第三单元主题为“童话世界”,包括《去年的树》《那一定会很好》《在牛肚子里旅行》等篇目,通过童话故事的阅读,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各单元主题及篇目安排重点知识点梳理与拓展汉字书写与识记词语理解与运用句子积累与仿写阅读方法与技巧难点问题及解决方法探讨难点一生字词掌握不牢固。
解决方法:通过反复读写、组词造句等方式加强记忆。
难点二阅读理解能力不足。
解决方法:引导学生多读多想,鼓励提问和讨论,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难点三写作表达能力欠缺。
解决方法:通过仿写、续写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同时加强写作指导和评价。
创意活动和作业设计活动一举办“校园朗读者”比赛,鼓励学生朗读优美文章,培养朗读兴趣和语感。
活动二开展“金秋诗会”活动,引导学生创作和朗诵与秋天有关的诗歌,感受诗歌的魅力。
活动三组织“童话创作大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作业设计结合每个单元的学习内容,设计形式多样的作业,如生字词抄写、阅读理解题、仿写练习等,以巩固所学知识和提高学习效果。
03课文解读与课堂实施建议Chapter精选经典篇目,如《秋思》、《山行》等,进行深入解读,引导学生领略文学魅力。
分析篇目的文学特色、语言风格、情感表达等,帮助学生全面理解课文内容。
结合时代背景、作者生平,探讨篇目的主题思想和深层意蕴。
经典篇目深入解读语言文字运用技巧指导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课文所传递的价值观。
齐鲁书社版三年级《传统文化》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爱众亲仁1、老吾老幼吾幼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原文,熟读成诵,积累语言。
2、引导学生体会含义,明白做人地道理。
3、初步感受中国传统文化地丰富内涵,弘扬民族文化。
教学过程:一、故事激趣讲述《戏彩娱亲》。
听了这个故事,你感受到了什么?二、诵读感悟1、师范读,要求学生认真听,注意不认识字的发音。
2、质疑解释,体会原文的含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上》解释:尊敬自己家的长辈,从而推广到尊敬别人家里的长辈;爱护自己家里德儿女,从而推广到爱护别人家里的儿女。
3、学生自由读,同桌互读、指读、齐读。
三、拓展升华1、讲述真实案例《姜美花敬老》。
2、知行合一:关于尊老爱幼,我们还能做些什么呢?给老人让座;给老人梳头发;陪小朋友玩耍;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四、总结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生活中,我们应当时刻提醒自己尊敬长辈,爱护幼小,做一个尊老爱幼的好少年。
2、善相劝德皆建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原文,熟读成诵,积累语言。
2、引导学生体会含义,明白做人地道理。
3、初步感受中国传统文化地丰富内涵,弘扬民族文化。
教学过程:一、故事激趣讲述《上行下效》。
听了这个故事,你感受到了什么?二、诵读感悟1、师范读,要求学生认真听,注意不认识字的发音。
2、质疑解释,体会原文的含义:善相劝德皆建。
过不规,道两亏。
---《弟子规》解释:相互劝善,彼此都能建立良好的德行。
有了过错而不相互规劝,双方都会在品行上留下缺陷。
3、学生自由读,同桌互读、指读、齐读。
三、拓展升华1、讲述真实案例《梅兰芳虚心求教》。
2、知行合一:关于听从别人的劝告,我们还能做些什么呢?不能乱闯红灯;不能随意摘花;不能践踏绿地……3、劝说的艺术:①注意时机的把握,选择适当的场合。
②心平气和,语气委婉。
③为对方着想,真诚地希望对方更好。
四、总结我们不仅要多劝人为善,还要学会听从别人的劝告。
听从别人的劝告才能少犯错误,才能不断完善自己。
山东省三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6.看“歇前”和“歇后”的动作,猜歇后语。如:
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老头儿拉琴——自顾自。
7.总结。
活动建议
1.可将全班分为八组,每组6人。
2.凡在“给歇后语找尾巴”、“看图、看动作猜歇后语”的活动
中答对的同学,可以在桌子上放一个纸鹤,表示已为本组赢得了1
分。活动结束后,各组清点纸鹤,哪组多就获奖。
爱惜人才的孔融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著名的历史故事,去认识一个中国历史上熠熠生辉的人物。这个人就是----(板书):孔融
学生交流:讲述孔融的故事
板书:课题爱惜人才的孔融
二、整体感知三、朗读与背诵
1、听读朗读录音,扫清语言障碍。学生体会语气、语调、停顿等
2、教师范读短文
三、学生朗读,教师指导朗读文言文的基本方法。
2;看图猜歇后语。
蒸笼里的馒头——自高自大
水仙不开花——装蒜
秃子打伞——无法无天
3.看动作猜歇后语。
砧板上的肉——任人宰割
大腿上搭脉——不是地方
切菜刀剃头——危险
瞎子摸墙——找门
老虎头上拍苍蝇——找死
1、导入课题,进行比赛。
2、说出十二生肖打头的歇后语
12生肖的歇后语: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牛)角抹油——又尖又滑。
突破措施:
了解诗句,熟读成诵,自读自悟。
教具
准备
教学准备:预习这首诗,并找出课文中不认识的生字词。
板书
设计
黄河
胜景号子精神颂歌
教学过程
(包括导引新课、依标导学、异步训练、达标测试、作业设计)
教学后记
(包括达标情况、教学得失、改进措施等)
山东教育出版社三年级上学期传统文化教案
☆太河小学传统文化教案☆
NO.
签字人:签字日期:
☆太河小学传统文化教案☆
NO.
签字人:签字日期:☆太河小学传统文化教案☆
NO.
签字人:签字日期:☆太河小学传统文化教案☆
NO.
签字人:签字日期:☆太河小学传统文化教案☆
NO.
签字人:签字日期:☆太河小学传统文化教案☆
NO.
签字人:签字日期:☆太河小学传统文化教案☆
NO.
签字人:签字日期:☆太河小学传统文化教案☆
NO.
签字人:签字日期:☆太河小学传统文化教案☆
NO.
签字人:签字日期:☆太河小学传统文化教案☆
NO.
签字人:签字日期:☆太河小学传统文化教案☆
NO.
签字人:签字日期:☆太河小学传统文化教案☆。
【2019年整理】齐鲁版小学三年级下册传统文化教案全册
总结
(三)拓展活动:
做一做:
产月相关资料,了解简易木偶的制作方法,自己动手试一试。
板书
设计
第21课皮影戏与木偶戏
1、皮影戏和木偶戏的基本特点
2、皮影戏和木偶戏的起源以及各自的演出特点
3、皮影戏制作和角色分类。
教后
反思
三年级下册传统文化导学案4
课题
第22课杂技
课时
1课时
执教者
李乐
导学
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杂技的基本门类和杂技在历史上的发展情况,知道中国著名的杂技之乡-----河北吴桥。
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
教后
反思
三年级下册传统文化导学案6
课题
第24课满江红
课时
1课时
执教者
李乐
导学
目标
1、会认生字:“凛、焉、掳、撼、倭、戈、阑、潇、靖、虏(que)、阙(que)”,能正确读“潇潇、等闲,凛凛、倭寇等词语”
2、能结合课后注释及解析正确理解这首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完成拓展活动所安排的任务。
“说”是说笑话和绕口令等;
“学”是模仿各种的卖声、飞禽走手的鸣叫声,喜剧唱腔和各种人物的行为、语言等;
“唱”:是编一些滑稽可笑的词、用各种曲调演唱,或把某些唱词、曲调夸张演唱,来引人发笑。
4、学生分子探究口技的的艺术表演形式:
巩固
总结
(三)拓展活动:学生找一段相声给大家表演。
(四)读一读:到网上或学校图书室找明末清初林嗣环的《口技》一文读一读,加深对口记得了解。
探究
新知
(二)探究新知:
1、向学生简介曲艺:学生自读课本50页第一段。
2、通过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使学生了解相声的来源和形式:
山东文艺版传统文化教案三年级下册
山东文艺版传统文化教案三年级下册基础目标:熟练掌握课文内容,通过多样的研究活动,懂得从小立志的意义;通过“说字解词”“诗文今译”“诗文点评”等方法理解课文含义。
拓展目标:结合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的远大志向,明白“人生当立志,无志往往一事无成”的道理。
教学重点:结合课文内容,明白“人生当立志,无志往往一事无成”的道理。
教学难点: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方法:合作研究、探究法、问题解决、情景、表演等。
教学手段:录音机、磁带等。
教学任务: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进入研究氛围。
2、介绍新课《立志》。
二、诵读经典,研究课文。
1、借助拼音,自读名言,让学生理解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通过自读、默读、小组合作读等方式,让学生正确朗读和记诵课文内容。
3、小组合作,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诵读名言,培养学生的兴趣。
4、借助“说字解词”“诗文今译”“诗文点评”等方法,帮助学生准确理解课文含义。
5、全班配乐齐诵读两句名言,让同桌交流并说出这两句名言的意思。
6、以小组为单位,展示诵读成果,教师做相应点拨。
三、品味经典,理解感悟。
1、简单介绍《论语》《幼学琼林》等经典。
2、组内交流感受,全班朗读诗句。
四、感悟道理,树立志向。
1、出示诗句,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
2、出示译文,帮助学生更加准确地理解诗句的含义。
3、学完课文,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感悟和理解。
4、全班朗读诗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五、日积月累。
1、学生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2、让学生说出自己的远大志向,并结合生活实际。
3、教师点拨学生的想法和表达方式。
六、拓展延伸。
1、看微视频,让学生感受汉语言文字的魅力。
2、让学生比赛背诵自己最喜欢的一句名言。
3、学生朗读诗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4、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自己身边的榜样,反思自己的研究和生活。
在学生熟练掌握诵读技巧的基础上,帮助他们通过“说字解词”“诗文今译”“诗文点评”等方式理解课文含义,同时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谈一谈自己身边的榜样,反思自己的研究和生活。
三年级传统文化上册教案(全)
三年级传统文化上册教案(第一部分)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本册教材中的传统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尊崇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道德品质。
二、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传统节日课文1:《春节》课文2:《元宵节》课文3:《清明节》2. 第二单元:传统习俗课文4:《端午节》课文5:《中秋节》课文6:《重阳节》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每个节日的起源、习俗和传统活动。
2.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并体会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每个节日的来历、习俗和传统活动。
2. 互动法: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分享自己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感受。
3.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为学生营造直观的学习氛围。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本节课要学习的节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授新课:详细讲解课文中关于节日的起源、习俗和传统活动。
3. 课堂互动: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感受,进行小组讨论。
4. 情境教学:展示与课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
5. 总结拓展: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布置课后作业,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和传承传统文化。
三年级传统文化上册教案(第二部分)六、教学内容:1. 第三单元:传统技艺课文7:《剪纸》课文8:《泥塑》课文9:《书法》2. 第四单元:传统美德课文10:《诚实守信》课文11:《尊老爱幼》课文12:《勤劳节俭》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每种传统技艺的特点和魅力,以及传统美德的含义。
2. 教学难点:让学生深刻理解传统美德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和价值。
八、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每种传统技艺的制作过程和特点,以及传统美德的内涵。
2. 互动法:引导学生讨论传统美德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分享自己的经历。
三年级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表格)2019山东大学出版社
第一单元 仁爱篇
经典驿站
课题
1 仁者不媚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理解人的品格有高低。仁德之人的优点,亲近 他们或远离他们带来的好处或害处。 2.让学生从小养成亲近、尊敬、崇尚、学习仁德之人的 优良品质。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引出新课
师:上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懂得了什么?
二、学习新课
1.学习理解《论语·子路》、《论语·学而》、《论语·述面) 的选文。
(1)、学生自读《论语·子路》、《论语·学而》、《论语·述面》 的选文和注释、文意。
(2)、这三段选文主要讲了什么? 生 1:什么是“仁”? 生 2:君子的正道是怎么产生的? 生 3:仁德怎么来的? (3)、这里是怎么讲的?你能说一说吗? 生 1:孔子说:“行为举止要恭做有礼,处理事情要严肃认真,对待 别人要诚心实意。就算是到了落后的边远地区,也不可以丢年这些。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引出新课
师:上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懂得了什么?
二、学习新课
1.学习理解《论语・子罕》、《论语・雍也》、(宋)张载《正 蒙·中正》的选文。
(1)学生自读《论语・子罕》、《论语・雍也》、(宋)张载《正蒙·中 正》的选文和注释、文意。
(2)这三段选文主要讲了什么? 生 1:智慧之人、仁爱之人的境界怎样、 生 2:仁的最高境界。 (3)这里是怎么讲的?你能说一说吗? 生 1:孔子说:“有智慧的人不迷惑,有仁德的人不忧愁,有勇气的 人不害怕。聪慧的人喜欢流动的水,仁爱的人喜欢稳重的山。聪慧
2.在平时的生活中,你做到“克己”了吗?如果到了,就在下面为
(整理)山东版小学三年级部编教材传统文化教案全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是古老文化的精华,是中国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形成的基本根源,也是我们应该生生不息传播的瑰宝。
通过开展经典颂读活动,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加强优秀文化熏陶,提高学生的文化和道德素质,让孩子们从小就开始广读博览,日积月累地增长语言文化知识,潜移默化地形成优良的道德思想,并逐渐完善自己的人格,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为了更好落实学校“国学经典诵读计划”,传承中华民族五千年古诗文经典文化,汲取传统文化的精髓,繁荣校园文化,丰富学生的语文学习生活,本班特制定本学期的诵读计划如下一、教学任务针对学生的现状和社会形势,明确国学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加强对学生本源文化的教育,使学生认识到中华民族古老文化,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归属感,从而自觉抵制浮躁文化的影响,不忘本,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第一单:元初识韵律《笠翁对韵》教案(一)一、教学目标:1、学习并背诵冬韵2、通过古诗丰富学生语音、修辞知识,帮助学生理解所学内容;3、培养学生对古文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背诵《笠翁对韵、冬韵》;教学难点:拓展知识——古诗欣赏。
三、教学过程:1、复习:集体复习一遍;个别学生背诵展示(注重复习,让学生知道温故而知新的道理,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为进一步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并为学生创造展示自我的机会,树立学生自信心。
)。
2、教师范读一遍新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学生尝试朗读一遍。
教师注意纠正学生读错的地方。
4、游戏“火眼金睛”,教学生学习文中的生僻字,为朗读扫除障碍。
师:我要考验一下你们,我还听说你们有目不转睛、全神贯注的好习惯……5、学生朗读两遍,加深对生字的认识。
6、游戏:双簧、接龙、藏宝。
7、总结、评价、奖励获胜的小组。
教学反思:通过前面几节课的知识渗透,学生对“对韵“内容比较感兴趣,有些学习能力较强的孩子还能触类旁通,自己造“对子”。
《笠翁对韵》教案(二)一、教学目标:1、学习并背诵微韵2、通过古诗丰富学生语音、修辞知识,帮助学生理解所学内容;3、培养学生对古文的兴趣。
山东版小学三年级《传统文化》全册教案设计
小学三年级地方课程教案第一单元经典驿站《人之初》教学目标:1.了解《三字经》相关背景,激发学习兴趣2.浅显讲解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及思想家3.通过课程内容学习,理解习惯及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的影响,学习的重要性,学习贵在专一和坚持教学重点:激发学习兴趣,解答为什么要学习国学,国学学什么,学了对生活会有什么影教学难点: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对人性的理解。
启发大家思考如何评判哲学思想,如果辩证的看待问题教具准备:三字经有关材料教学过程:一、导入《三字经》是古代小朋友上学的第一本书,是一本启蒙读物。
他一共有1000多个字,但是包含了很多的内容,也有很多有意思的故事。
三字经作为小朋友上学学的第一门课程,学了它,我们就能知道怎么做个好孩子,天上都有什么东西,为什么我们会有辈分,中国最长的河是那条河?在我们没出生以前中国发生了什么事?我们从今天开始也要学习它,通过它我们将会了解很多的东西。
这本《三字经》会回答我们。
接下来,我们来一起学习一下,它是怎么回答我们的二、诵读新句子:请一个学生上台领读,大家一起诵读三、讲解句子,阐释概念:1、人之初,性本善:“初”在这里就是“刚出生的时候”,“性”就是“品性、品格、德行”这句意思是:世界上的每一个人在刚出生的时候都是好的,善良的。
[讨论:大家同意这个说法吗?根据同学的回答,进一步启发思考]教师小结:引出,同样的父母,一样的家庭环境,即使是亲兄弟,在天性上也有着极大的差距,如果是天性是先天决定,无法改变,人人一样,那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呢?我们的祖先难当没有发现这个现象吗?接下我们,我们看看三字经是如何解释这个现象的2、性相近,习相远。
“近”接近,类似;“习”习染,长期在某种环境下养成的习惯;这句的意思是:本性本来差别不大,但是因为后天受到环境的影响,人和人之间的差距就变得越来越大了。
3、教之道,贵以专。
“教”教育,学习;“贵”重要的,好的方面;“专”专这句地意思是:做任何事都是要以专心为主,这样才能做好每一件事4、讲解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1)提问,我们人生的第一个老师一般是谁?父亲应该对教育孩子负什么责任?在孩子的成长之中,父亲起了一个什么样的作用呢?讲了岳飞教育儿子的故事教育当然是父母的职责,但是人终究要走进社会,要离开父母,进入学校去接受更完备的教育。
三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三年级传统文化教案三年级传统文化教案(精选10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年级传统文化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三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1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饮食着手,初步了解传统节日中相关的饮食,学会观察生活和搜集资料,体会饮食中蕴含的传统文化,激发学生口语交流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2.引导学生在互动的学习过程中,学会使用正确、得体的语言把自己想说的话说出来,做到声音响亮,条理清楚;学会合作,促使学生在语言实践中发展语言。
3.在交流中学会倾听,鼓励学生能具体、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活动成果。
4.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发现生活中随时随处包蕴的传统文化,牵引学生爱国情愫,激起学生的自豪感与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从生活中的饮食着手,引导学生乐于交际,并把要说的内容条理清楚地叙述明白。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口语交流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学会使用正确、得体的语言把自己想说的话说出来,做到声音响亮,条理清楚。
教学准备课件生活照食物头饰调查表相关的儿歌童谣、妙语佳言等桌椅分成四大组,呈方阵黑板布置预设过程一、激趣导入,话饮食。
同学们,我们浙江可是个“鱼米之乡”,美味佳肴数不胜数。
那么,你平时都喜欢吃些什么呢?请学生各抒己见,并表演一下吃自己最喜欢的食物时的样子。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
食物对世界上的任何一个人都非常的重要,不仅如此,许多食品都包含着特别的意义,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聊的话题(板):饮食的传统文化。
从日常生活引入,让孩子们通过已有的经验、感受来说一说自己喜欢的食物,力求在课一开始就打开学生的话匣子,为学生提供一个自由想象的空间,激发起学生心底的期待与好奇,引发他们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他们感到有话可说,有话要说,让他们带着情感,怀着兴趣,走进交际情境快乐表达。
二、重现生活,选饮食。
活动(一):观看饮食诉衷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是古老文化的精华,是中国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形成的基本根源,也是我们应该生生不息传播的瑰宝。
通过开展经典颂读活动,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加强优秀文化熏陶,提高学生的文化和道德素质,让孩子们从小就开始广读博览,日积月累地增长语言文化知识,潜移默化地形成优良的道德思想,并逐渐完善自己的人格,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为了更好落实学校“国学经典诵读计划”,传承中华民族五千年古诗文经典文化,汲取传统文化的精髓,繁荣校园文化,丰富学生的语文学习生活,本班特制定本学期的诵读计划如下一、教学任务针对学生的现状和社会形势,明确国学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加强对学生本源文化的教育,使学生认识到中华民族古老文化,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归属感,从而自觉抵制浮躁文化的影响,不忘本,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第一单:元初识韵律《笠翁对韵》教案(一)一、教学目标:1、学习并背诵冬韵2、通过古诗丰富学生语音、修辞知识,帮助学生理解所学内容;3、培养学生对古文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背诵《笠翁对韵、冬韵》;教学难点:拓展知识——古诗欣赏。
三、教学过程:1、复习:集体复习一遍;个别学生背诵展示(注重复习,让学生知道温故而知新的道理,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为进一步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并为学生创造展示自我的机会,树立学生自信心。
)。
2、教师范读一遍新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学生尝试朗读一遍。
教师注意纠正学生读错的地方。
4、游戏“火眼金睛”,教学生学习文中的生僻字,为朗读扫除障碍。
师:我要考验一下你们,我还听说你们有目不转睛、全神贯注的好习惯……5、学生朗读两遍,加深对生字的认识。
6、游戏:双簧、接龙、藏宝。
7、总结、评价、奖励获胜的小组。
教学反思:通过前面几节课的知识渗透,学生对“对韵“内容比较感兴趣,有些学习能力较强的孩子还能触类旁通,自己造“对子”。
《笠翁对韵》教案(二)一、教学目标:1、学习并背诵微韵2、通过古诗丰富学生语音、修辞知识,帮助学生理解所学内容;3、培养学生对古文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背诵《笠翁对韵、微韵》;教学难点:拓展知识——古诗欣赏。
三、教学过程:1、复习:集体复习一遍;个别学生背诵展示(注重复习,让学生知道温故而知新的道理,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为进一步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并为学生创造展示自我的机会,树立学生自信心。
)。
2、教师范读一遍新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学生尝试朗读一遍。
教师注意纠正学生读错的地方。
4、游戏“火眼金睛”,教学生学习文中的生僻字,为朗读扫除障碍。
师:我要考验一下你们,我还听说你们有目不转睛、全神贯注的好习惯……5、学生朗读两遍,加深对生字的认识。
6、游戏:双簧、接龙、藏宝。
7、结合注解讲解原文8、指导背诵自由背诵比赛背诵9、总结、评价、奖励获胜的小组。
教学反思:通过前面几节课的知识渗透,学生对“对韵“内容比较感兴趣,有些学习能力较强的孩子还能触类旁通,自己造“对子”。
《笠翁对韵》教案(三)一、教学目标:1、学习并背诵虞韵2、通过古诗丰富学生语音、修辞知识,帮助学生理解所学内容;3、培养学生对古文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背诵《笠翁对韵、虞韵》;教学难点:拓展知识——合辙押韵三、教学过程:1、复习:集体复习一遍;个别学生背诵展示(注重复习,让学生知道温故而知新的道理,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为进一步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并为学生创造展示自我的机会,树立学生自信心。
)。
2、教师范读一遍新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学生尝试朗读一遍。
教师注意纠正学生读错的地方。
4、游戏“火眼金睛”,教学生学习文中的生僻字,为朗读扫除障碍。
师:我要考验一下你们,我还听说你们有目不转睛、全神贯注的好习惯……5、学生朗读两遍,加深对生字的认识。
6、游戏:双簧、接龙、藏宝。
7、结合注解讲解原文8、指导背诵自由背诵比赛背诵9、总结、评价、奖励获胜的小组。
第二单元:知书识礼第四课:锲而不舍【教学目的和要求】1、了解《荀子》的常识及荀子的生平及主张,劝学的意义。
2、培养正确的学习方法的态度,联系学生的实际。
3、注重字词运用和注释。
【重点和难点】1、辨析字、词、音。
注重朗诵和背诵。
2、比喻代议和喻议及正反四方面议论的特点。
3、了解荀子对学习的意义,作用,态度,进一步认识学习的重要性。
【教学教法】师生互动法、提问法、议论法、朗读法、电教法、板书法。
【教学步骤】1、导入:同学们,作为一位学生,应该每一个人都知道学习的重要性,那么你们知道学习的重要意义和正确的目的和态度、方法吗?知道坚持学习的重要吗?现在我们就来了解荀子的《劝学》,看看古人怎么劝人学习的。
2、请个别学生朗读课文。
3、重点拼音:故不积跬步:kuǐ骐骥一跃:qí jì驽马十驾:nú锲而舍之:qiè金石可镂:lòu4、作者介绍: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时人称荀卿,又称孙卿。
曾游学于齐,当过楚国兰陵令。
后来失官居家著书,死后葬于兰陵。
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
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
他反对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
他强调教育和礼法的作用,主张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又要重视教化兼用“礼”治,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主张“性恶论”认为人性本恶,即“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但是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
5、课文分析1.讨论、分析全文的思路结构(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阐述这个观点的?引导学生讨论分析,教师总结、点拨: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学不可以已”。
就是学习不可以停止,不可以放松,不可以半途而废。
这一中心论点,是从学习的意义、学习的作用、学习的方法和态度三个方面来论述的。
课文一开头提出“学不可以已”这一论点后,接着从三个角度展开论述:在第二段中,学习可以使人“知明而行无过’,说明学习具有重大的意义,从而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
第三段,学习使本性与一般人没有差别的人成为君子,说明学习具有重大的作用,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
第四段,学习应持注重积累、持之以恒、专心致志的方法和态度,半途停止是不会学好的,只有“学而不已”才能成功,从而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
(2)结合完成“思考和练习一”,引导学生理清全文思路结构组内讨论,全班交流,教师归纳板书6、布置作业1.背诵全文2.整理、归纳文中的多义词、活用词、特殊句式第五课,《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知识与技能:学习生字,初步理解诗句的意思。
提高学生自学古诗的能力,背诵诗歌。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多读,在读中体味语言的美,在读中品味字里行间流露的真情,在读中学习语言的表达方式,在读中积累语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懂得珍惜时间的重要。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难点:本诗中的过渡句和前后四句之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同学们,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国的古文学源远流长,丰富多彩。
而中国诗歌就象一朵馨香独具的奇葩,一直盛开在世界文苑之中。
学习古诗,能使我们领略古代诗人的豪放,婉约的艺术风格,更能使我们领略诗中所描绘的雄壮优美的意境。
大家曾学过不少古诗,那就把你最喜欢的一首诗背诵下来吧!(先自由背,再指名背)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新形式的诗——《长歌行》(板书)(根据学生以往所学,在学习新课前引导学生记忆搜索,回忆以往所学,并且是自己喜欢的古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消除他们的紧张心理,为进一步学习古代诗歌奠定了基础。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解题,介绍诗歌长歌行是一首汉代乐府民歌,歌行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也有叫“歌”或者“行”的有长歌行、短歌行等2、自由读这首诗歌,边读边展开想象。
学生先自由读诗、想象,注意读准字音——指名读(读是古诗教学的核心环节。
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渗透自主识字的方法,并把教与学的主要活动放在学生的读上,鼓励学生试读、互读,真正把读的时间还给学生,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个整体的感知,初步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三、理解诗意1、这首诗描写怎样的一种情感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了解,请大家根据学习向导自学古诗。
学习向导(1)、读一读《长歌行》想一想这首诗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查字典或结合上下文理解诗句的意思,并在小组展开交流(3)、记下不懂的问题,画在书中,寻找同伴的帮助,实在解决不了的,在全班讨论交流。
2、给足自学时间,小组合作时要真正体现互动。
3、学生根据学习向导汇报自学情况,汇报形式不限。
(这一环节教学侧重在学生自学及小组合作学习探究。
学生课前的预习及所查找的资料、工具书,在这环节中起重要作用。
由于学生年龄特点,自己理解这首诗歌不是很难,但对于一部分学生来说还有难度。
因此设计小组合作目的帮助理解能力差的学生,使他们也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四、考考你1、同学们汇报的都很好!我也想借此机会出几道题考考大家(1)、解释加横词,说出诗句的意思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唏。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2)、通过学习这首诗,你能体会出怎样的思想感情?(劝导人们珍惜青春年华,是一首传诵经久的劝戒诗)五、借助课件,指导朗读1、让我们带着这种感情再次朗读古诗,边读边体会诗的意境。
2、学生自读自悟,边读边画出重音和停顿。
3、指名配乐朗读六、总结1、诗中哪句话对世人有规劝的含义呢?(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长歌行》是一首汉代乐府民歌,这首诗从“园中葵”说起,再用水流到海不复还打比方,说明光阴似流水,一去不复回,最后劝导人们,要珍惜青春年华,发奋努力,不要等到老了再后悔。
3、这是一首劝戒诗,你还知道哪些关于劝戒人勤奋好珍惜时间的诗句、格言等?谈一谈自己的感想体会。
学生自由汇报,谈感想七、作业背诵诗歌八、板书设计长歌行少壮不努力,要老大徒伤悲。
不第六课《黑发须知勤学早》教学目标:1、通过《劝学》这首古诗的学习,体会读书、学习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准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古诗,初步理解诗意。
3、在识字、写字过程中,进一步巩固识字与写字的方法。
4、认识9个生字,会写“更、书、劝、学、首、迟、发”7个生字,掌握一个新部首。
教学重点:1、认识9个要求会认的字,会写7个要求会写的字。
学会新部首。
2、关于读书、学习的名人名言。
3、生字卡片。
4、学生提前查阅有关读书的名人名言,以及颜真卿的资料。
第一课时教学准备: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同学们,大家进入学校,每天都在读书、学习,大家知道关于读书、学习的名人名言吗?大家知道的可真不少!教师也找到了一些这们的名人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