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抗震设防等级以及抗震设防类别抗震设防烈度
抗震设防烈度与抗震等级
抗震设防烈度与抗震等级抗震等级和抗震设防烈度是两码事,抗震设防烈度是根据当地规定的抗震设计条件,各地都有明确规定。
抗震等级是建筑物的抗震级别,根据建构筑物的重要性级别确定。
设计条文中有明确规定砖混结构的抗震构造措施是按不同的抗震设防烈度分别采取不同的抗震措施的,一般抗震设防烈度6度一下,不需要进行抗震设防----增加抗震措施地震震级是衡量地震大小的一种度量。
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而在不同的地方会表现出不同的烈度,也就是破坏程度。
影响烈度的因素有震级、距震源的远近、地面状况和地层构造等。
1 地震震级震级是表征地震强弱的量度,通常用字母M表示,它与地震所释放的能量有关。
一个6级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当于1945年投掷在日本广岛的原子弹所具有的能量。
震级每相差1.0级,能量相差大约32倍;每相差2.0级,能量相差约1000倍。
按震级大小可把地震划分为以下几类:一般将小于1级的地震称为超微震;大于、等于1级,小于3级的称为弱震或微震,这种地震人们一般不易觉察;大于、等于3级,小于4.5级的称为有感地震,这种地震人们能够感觉到,但一般不会造成破坏;大于、等于4.5级,小于6级的称为中强震,属于可造成破坏的地震,但破坏轻重还与震源深度、震中距等多种因素有关;大于、等于6级,小于7级的称为强震;大于、等于7级的称为大地震;8级以及8级以上的称为巨大地震。
同时把“发震时刻、震级、震中”统称为地震三要素。
2 地震烈度表同样震级的地震,造成的破坏不一定相同;同一次地震,在不同的地方造成的破坏也不一样。
这就要用地震烈度来衡量地震的破坏程度。
如上所述,地震烈度与震级、震源深度、震中距,以及震区的土质条件等有关。
一般来讲,一次地震发生后,震中区的破坏最重,烈度最高;这个烈度称为震中烈度。
从震中向四周扩展,地震烈度逐渐减小。
见下表:地震烈度地面上人的感觉Ⅰ度无感Ⅱ度室内个别静止中人有感觉Ⅲ度室内少数静止中人有感觉Ⅳ度室内多数人、室外少数人有感觉,少数人梦中惊醒Ⅴ度室内普通、室外多数人有感觉,多数人梦中惊醒Ⅵ度多数人站立不稳,少数人惊逃户外Ⅶ度大多数人梦中惊逃户外,骑自行车的人有感觉,行驶中汽车驾乘人员有感觉Ⅷ度多数人摇晃颠簸,行走困难Ⅸ度行动的人摔倒Ⅹ度骑自行车的人会摔倒,处不稳状态的人会摔离原地,有抛起感Ⅺ度房屋普遍会倒塌,大量山崩滑坡Ⅻ度地面剧裂变化,山河改观3 震级与震中烈度的关系(震源深度为10~30km)震级1~3 4 5 6 7 8 8~8.7烈度1~3°4~5°6~7°7~8°9~10°11°12°三度在夜深人静时人有感觉;四~五度睡觉的人会惊醒,吊灯摇晃;六度器皿倾倒,房屋轻微损坏;七~八度房屋受到破坏,地面出现裂缝;九~十度房屋倒塌,地面破坏严重;“设计地震第一、二、三组”简称为“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
抗震设防烈度与级数对照表(我们一般讲的6级、7级、8级地震的对应建筑力学上的抗震设防烈度是多少)
抗震设防烈度与级数对照表(我们一般讲的6级、7级、8级地震的对应建筑力学上的抗震设防烈度是多少)地震的等级是说遭遇自然灾害地震一次性释放的最大能量相当于世界公认的级别,这与建筑结构没有直接关系。
不论是几级地震,只要建筑结构处于震源中心附近,统统顷刻灰飞湮灭!抗震设防烈度是国家采取抗震设防划分的级别标准来对待,这要依据不同地质构成环境、有史以来震害大小、频率、震害对国民经济危害程度、人口稠密程度、已有工程对国家重要性等等来规定不同标准,以指导预防的投入。
我国GB 50223—2008《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有详细的分类,及GB 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规定。
例如丙类设防中,规定的设防烈度为6度、7度、8度(0.2g)、8度(0.3g)、9度等。
没有对应于地震等级的抗震烈度那种教材!设防烈度不与地震等级发生对应关系!回答你好亲1.一般抗震设防烈度6度是抗震等级为5级。
同一6度区,根据房子高度和结构、重要性等不同,抗震等级也是不同的2.抗震设防烈度和抗震等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抗震等级一般可分为一、二、三、四个等级更多1条按国家规范,房屋的设防烈度为7度,就是说至少能承受烈度为7度的地震。
抗震度数和地震的里氏级数不一样。
我国抗震设防烈度分6-9度,度数越高要求越严。
根据2002年起实施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6度及以上地区的建筑必须进行抗震设计,要求做到:当遭受低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多遇地震(50年一遇)影响时,一般不受损坏或不需修理可继续使用。
当遭受相当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地震(475年一遇)时,可能损坏,经一般修理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当遭受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预估的罕遇地震(1641-2475年一遇)时,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破坏。
扩展资料:一、防震缝宽度应分别符合下列要求:1)框架结构(包括设置少量抗震墙的框架结构)房屋的防震缝宽度,当高度不超过15m时不应小于100mm;高度超过15m时,6度、7度、8度和9度分别每增加高度5m、4m、3m和2m,宜加宽20mm;2)框架-抗震墙结构房屋的防震缝宽度不应小于本款1)项规定数值的70%,抗震墙结构房屋的防震缝宽度不应小于本款1)项规定数值的50%;且均不宜小于100mm;3)防震缝两侧结构类型不同时,宜按需要较宽防震缝的结构类型和较低房屋高度确定缝宽。
抗震等级与抗震设防烈度的关系及全国地区地震设防烈度一览表
抗震等级与抗震设防烈度的关系抗震等级是设计部门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按“建筑物重要性分类与设防标准”,根据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等,而采用不同抗震等级进行的具体设计。
以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例,抗震等级划分为四级,以表示其很严重、严重、较严重及一般的四个级别。
结构类型地震烈度6789框架结构高度<24>24<24>24<24>24<24框架四三三二二一一剧场、体育馆等大跨度公共建筑三二一框架-剪力墙结构高度<60>60<60>60<60>60<50框架四三三二二一一剪力墙三二一剪力墙结构高度<80>80<80>80<80>80<60剪力墙四三三二二一一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框支层框架二二二一一不应采用不应采用剪力墙三二二二一筒体结构框架-核心筒结构框架三二一核心筒二二一筒中筒结构内筒三二一外筒三二一单层厂房结构板柱的柱四三二一地震烈度是指某一地区地面和各类建筑物遭受一次地震影响破坏的强烈程度。
同一地震发生后,不同地区受地震影响的破坏程度不同,烈度也不同,受地震影响破坏越大的地区,烈度越高。
判断烈度的大小,是根据人的感觉、家具及物品振动的情况、房屋及建筑物受破坏的程度以及地面出现的破坏现象等。
全国地区地震设防烈度一览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本附录仅提供我国抗震设防区各县级及县级以上城镇的中心地区建筑工程抗震设计时所采用的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和所属的设计地震分组。
A.0.1首都和直辖市1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0g:北京除昌平门头沟外的11个市辖区、平谷、大兴、延庆,天津宁河、汉沽。
2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5g:北京密云、怀柔、昌平、门头沟,天津除汉沽和大港外的12个市辖区、蓟县、宝坻、静海。
3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天津大港,上海除金山外的15个市辖区、南汇、奉贤4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上海崇明、金山,重庆(14个市辖区)、巫山、奉节、云阳、忠县、丰都、长寿、壁山、合川、铜梁、大足、荣昌、永川、江津、綦江、南川、黔江、石柱、巫溪*注:1首都和直辖市的全部县级及县级以上设防城镇,设计地震分组均为第一组;2上标*指该城镇的中心位于本设防区和较低设防区的分界线,下同。
建筑物抗震设防等级以及抗震设防类别、抗震设防烈度
3.1.2 建筑抗震设防类别的划分,应符合国家标淮《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淮》GB50223的规定。
3.1.3 各抗震设防类别建筑的抗震设防标准,应符合下列要求:1 甲类建筑,地震作用应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其值应按批准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确定;抗震措施,当抗震设防烈度为6~8 度时,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当为9 度时,应符合比9 度抗震设防更高的要求。
2 乙类建筑,地震作用应符台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抗震措施,一般情况下,当抗震设防烈度为6~8 度时,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当为9 度时,应符合比9 度抗震设防更高的要求;地基基础的抗震措施,应符合有关规定。
对较小的乙类建筑,当其结构改用抗震性能较好的结构类型时,应允许仍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措施。
3 丙类建筑,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均应符台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
4 丁类建筑,一般情况下,地震作用仍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抗震措施应允许比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适当降低,但抗震设防烈度为 6 度时不应降低。
3.1.4 抗震设防烈度为6 度时,除本规范有具体规定外,对乙丙、丁类建筑可不进行地震作用计算。
我国主要城镇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和设计地震分组本附录仅提供我国抗震设防区各县级及县级以上城镇的中心地区建筑工程抗震设计时所采用的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和所属的设计地震分组。
注:本附录一般把“设计地震第一、二、三组”简称为“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
A.0.1 首都和直辖市1 抗震设防烈度为8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0g:北京(除昌平门头沟外的11 个市辖区),平谷,大兴,延庆,宁河,汉沽。
2 抗震设防烈度为7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5g:密云,怀柔,昌平,门头沟,天津(除汉沽、大港外的12 个市辖区),蓟县,宝坻,静海。
3 抗震设防烈度为7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大港,上海(除金山外的15 个市辖区),南汇,奉贤4 抗震设防烈度为6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崇明,金山,重庆(14 个市辖区),巫山,奉节,云阳,忠县,丰都,长寿,壁山,合川,铜梁,大足,荣昌,永川,江津,綦江,南川,黔江,石柱,巫溪*注:1 首都和直辖市的全部县级及县级以上设防城镇,设计地震分组均为第一组;2 上标* 指该城镇的中心位于本设防区和较低设防区的分界线,下同。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1.重要设防烈度
重要设防烈度适用于对重要的国防、民用、经济、安全等领域需要高
度保护的建筑物,如核电站、地震预警中心、金融系统重要设施等。
这些
建筑物的功能对社会经济和人民生命安全具有重大影响。
重要设防烈度要
求建筑物在大地震作用下能保持基本完好,且在一些场景下能保持部分功能。
2.设防烈度
设防烈度适用于一般的公共建筑和生产设施,如学校、医院、办公楼、商场、工厂等。
这些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需要保证人员的生命安全,并且
能够保持一定的功能,避免重大经济损失。
设防烈度要求建筑物在大地震
作用下能维持结构基本完好,避免破坏性坍塌。
3.设防烈度
适用于无特殊要求的中小型建筑物,如普通居民住宅、小型商业建筑等。
这些建筑物的主要目标是保护人员的生命安全,并在地震后能够实现
修复和重建。
设防烈度要求建筑物在大地震作用下能保证结构不发生破坏
性坍塌。
4.低烈度
适用于地震稳定性要求较低的次要建筑物,如农村民居、旧建筑加固等。
这些建筑物一般不需要进行特殊的抗震设计,仅需进行基本的抗震措施,如加固墙体、加强柱子等。
低烈度要求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不发生破
坏性破坏即可。
以上为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的四个等级分类标准,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地震的破坏性程度,制定相应的抗震设计和建设要求,以确保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保持结构完整,保护人员的生命安全,并尽可能减少经济损失。
建筑抗震设防类别和抗震等级
建筑抗震设防类别和抗震等级地震是自然灾害中破坏性影响较大的一种,建筑物在地震中的承载能力直接关系到人身财产的安全。
为了提高建筑物在地震中的抗震性能,人们在建筑设计和施工中采取了一系列抗震设防措施。
在抗震设计中,对建筑物的抗震等级和抗震设防类别进行明确是至关重要的。
一、抗震设防类别根据地震烈度、建筑性质、地质条件和使用功能等因素,国家将建筑物分为不同的抗震设防类别,主要包括一般性建筑、重要性建筑和特殊性建筑三类。
1.一般性建筑:指对人员生命安全要求一般、地震烈度较低或地震烈度较高但合理的地震能传递的一般性建筑,如住宅楼、办公楼等。
2.重要性建筑:指对人员生命安全要求较高、地震烈度较高但合理处理的重要性建筑,如医院、学校、消防站等。
3.特殊性建筑:指对人员生命安全及相关设备设施的安全要求极高、地震烈度要求较高的特殊性建筑,如核电站、大型水利工程等。
二、抗震等级根据建筑物的抗震设防类别,抗震等级确定了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的耐震性能等级。
抗震等级从一级到六级,等级越高,表明建筑物的耐震性能越强,抗震能力越大。
1.一级抗震:一般性建筑中的抗震等级,对地震烈度、建筑性质和地质条件的要求相对较低,能够在小到中等地震中保持完好。
2.二级抗震:重要性建筑中的抗震等级,对地震烈度、建筑性质和地质条件的要求较高,能够在中等地震中保持基本完好。
3.三级抗震:特殊性建筑中的抗震等级,对地震烈度、建筑性质和地质条件的要求非常高,能够在强烈地震中保持一定的功能。
4.四级抗震:较高级别的抗震等级,对地震烈度、建筑性质和地质条件的要求更高,能够在极强烈地震中保持较高的抗震性能。
5.五级抗震:极高级别的抗震等级,对地震烈度、建筑性质和地质条件的要求非常高,能够在极强地震中保持基本完好。
6.六级抗震:最高级别的抗震等级,对地震烈度、建筑性质和地质条件的要求最高,能够在任何强度的地震下保持基本完好。
综上所述,建筑抗震设防类别和抗震等级的明确是建筑设计和施工中重要的抗震措施。
建筑物抗震设防等级以及抗震设防类别、抗震设防烈度
建筑物抗震设防等级以及抗震设防类别、抗震设防烈度设防烈度ﻫ按国家规定得权限批准作为一个地区抗震设防依据得地震烈度。
确定了抗震设防烈度就确定了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与设计特征周期、设计地震动参数。
ﻫ在确定地震作用标准值时,用到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衡量一次地震所释放得能量大小,用震级; ﻫ衡量一次地震对某地造成得破坏程度,用烈度。
ﻫ建筑物得设防烈度,就就是设计得建筑物抗震能力、设置抗震等级ﻫﻫ震级就是表示地震本身强度或大小得一种度量指标,一次地震,震级只有一个;地震烈度就是指某一地区得地面与各种建筑物遭受一次地震影响得强弱程度,相应这次地震,不同地区则有不同得抗震烈度;抗震设防烈度就是按照国家规定得权限批准作为一个地区抗震设防依据得地震烈度、也就就是说,对于某一个给定得地区来说,每次发生地震得震级就是不定得;但就是抗震设防烈度就是国家规定好得,这个就目前来说就是固定不变得。
ﻫ地震震级=2/3*震中烈度+1ﻫ抗震设防烈度=多遇地震下得烈度(众值烈度)+1、55ﻫ因此我们国家现在就就是按照一个概率来估计该烈度被超过得概率(一般就是定众值烈度),然3.1、1 建筑应根后根据众值烈度来+1。
55算设防烈度ﻫﻫ建筑抗震设防分类与设防标准ﻫ据其使用功能得重要性分为甲类、乙类、丙类、丁类四个抗震设防类别、甲类建筑应属于重大建筑工程与地震时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得建筑,乙类建筑应属于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需尽快恢复得建筑,丙类建筑应属于除甲、乙、丁类以外得一般建筑,丁类建筑应属于抗震次要建筑。
3.1、2 建筑抗震设防类别得划分,应符合国家标淮《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淮》GB50223得规定。
ﻫ3.1。
3各抗震设防类别建筑得抗震设防标准,应符合下列要求:1 甲类建筑,地震作用应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得要求,其值应按批准得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确定;抗震措施,当抗震设防烈度为6~8 度时,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得要求,当为9度时,应符合比9度抗震设防更高得要求。
房屋建筑抗震等级与抗震设防烈度区分
建筑抗震等级、抗震设防烈度、地震震级三者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添加评论分享按投票排序按时间排序11 个回答494赞同反对,不会显示你的姓名猪小宝,博士僧| 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Ice Phoenix、李白、jeyhoa等人赞同谢邀。
每次地震发生,可能很多人都会有类似的问题。
有时候,有些媒体也会在这里犯一些错误,被大家诟病为「不专业」。
当然,这些东西也挺复杂的,媒体搞混了也正常。
一地震震级地震震级是某次地震的属性,某个地震只会有一个震级。
比如1995年阪神大地震是矩震级6.8,2008年汶川大地震是矩震级是7.9。
注意到,可能对于某次地震,不同媒体的报道有所不同,那是因为他们采用了不同的震级标准。
由于历史原因,不同的专家学者发明过不同的震级标准,比如里氏震级、面波震级、体波震级等等。
比如说,有些国内官方媒体采用的就是面波震级,所以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震级为面波震级8.0。
目前大家认为比较合理的、应用较广泛的是矩震级。
震级是什么意思呢?简单说,震级衡量的是地震的大小,或者严谨一点,地震所释放的能量的大小。
某次地震所释放的总能量是固定的,所以它的震级也是唯一的。
绝大多数地震是由断层引起的,地震所释放的能量的大小,取决于引发地震的断层的大小、断层两边相对运动的距离、断层处的岩石强度。
断层的面积乘以断层移动的距离再乘以岩石的剪切模量,得到的就是Seismic Moment,也就是所谓的地震矩。
这个地震矩的数值,直接反映了地震释放能量的大小。
而矩震级就是对地震矩的衡量,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其中地震矩M0的单位为牛乘以米。
注意到,地震矩和矩震级之间是三分之二log 的关系。
换言之,震级大一级,地震矩变为原来的10的1.5次方倍,也就是31.6倍;震级大两级,地震矩变为原来的31.6的平方倍,也就是1000 倍。
简单说,8级地震释放的能量,是7级的31.6倍,6级的1000倍,5级的31623倍,4级的1000000倍。
建筑物的抗震设防等级分类
建筑物的抗震设防等级分类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和社会稳定带来严重的威胁。
建筑物的抗震设防等级分类就是为了在地震发生时,保证建筑物能够有效地抵御地震破坏,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以及社会的稳定。
本文将对建筑物的抗震设防等级分类进行探讨。
建筑物抗震设防等级分类是根据建筑物所在地震烈度区划以及其结构形式、高度和用途等因素来划分的。
根据国家标准,我国将地震烈度划分为1-8度,1度表示无破坏地震,8度表示特大破坏地震。
而建筑物的结构形式、高度和用途分别决定了其所需的抗震能力。
首先,对于低烈度区的建筑物,一般采用一级抗震设防等级。
低烈度区地震破坏力较小,因此一般的建筑物只需要能够保持完好即可。
一级抗震设防等级的建筑物一般采用砖混结构或轻型钢结构,具备一定的抗震性能,可以满足地震发生时的要求。
其次,对于中烈度区的建筑物,一般采用二级抗震设防等级。
中烈度区地震破坏力适中,因此建筑物需要具备较高的抗震能力。
二级抗震设防等级的建筑物一般采用砼结构或钢筋混凝土结构,具备较好的抗震性能。
这些建筑物在地震发生时可以发生一定程度的破坏,但不会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
再次,对于高烈度区的建筑物,一般采用三级抗震设防等级。
高烈度区地震破坏力非常强,因此建筑物需要具备极高的抗震能力。
三级抗震设防等级的建筑物一般采用钢结构或加固钢筋混凝土结构,具备极好的抗震性能。
这些建筑物在地震发生时可能会发生严重的破坏,但可以保证人们的生命安全。
此外,对于特殊烈度区的建筑物,如核电站、大坝等,需要采用更高的抗震设防等级。
这些建筑物对地震的抵抗能力要求非常高,必须经过专门的设计和加固。
总结起来,建筑物的抗震设防等级分类是为了在地震发生时,保证建筑物能够有效地抵御地震破坏。
低烈度区的建筑物一般采用一级抗震设防等级,中烈度区的建筑物采用二级抗震设防等级,高烈度区的建筑物采用三级抗震设防等级。
特殊烈度区的建筑物需要采用更高的抗震设防等级。
准确划分建筑物的抗震设防等级,有助于提高我国建筑物的抗震能力,降低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
抗震设防烈度和抗震等级
地震烈度、地震基本烈度和抗震设防烈度区别与联系?之杨若古兰创作
地震烈度是通过地震时地面的建筑或其它有关物体的反应的一个量,经常使用人的震感、建筑物反应来衡量,有一个国家专门的烈度表,地震基本烈本烈度是具有必定发生概率的烈度值,标明一个地区发生这个地震烈度的可能性比较大.至于抗震设防烈度是对建筑物的抗震功能的请求,它不但和当地的地震基本烈度有关,还和建筑物本人的请求有有关,甲级、已级、丙级四设防烈度是分歧的.可参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地震烈度是发生地震时大地发生的倾斜;地震基本烈度是某一地区多年地震统计的最高地震烈度;抗震设防烈度是建筑物设计时要满足不低于当地地震基本烈度的设计请求.如:当地的地震基本烈度为6,那么建筑物的抗震设防烈度至多为6.当然,有些建筑请求可能是7或8.
1、抗震等级:是设计部分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按“建筑物次要性分类与设防尺度”,根据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等,而采取分歧抗震等级进行的具体设计.以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例,抗震等级划分为四级,以暗示其很严重、严重、较严重及普通的四个级别
2、地震烈度:是国家主管部分根据地理、地质和历史材
料,经科学勘查和验证,对我国次要城市和地区进行的抗震设防与地震分组的经验数值,是地域概念.抗震设防类别分为甲、乙、丁类建筑,全国大部分地区的房屋抗震设防烈度普通为8度.
3、震级是暗示地震强度所划分的等级,中国把地震划分为六级:小地震3级,有感地震3-4.5级,中强地震4.5-6级,强烈地震6-7级,大地震7-8级,大于8级的为巨大地震.。
抗震设防烈度和抗震等级
地震烈度、地震基本烈度和抗震设防烈度区别与联系?之吉白夕凡创作
地震烈度是通过地震时地面的建筑或其它有关物体的反应的一个量,经常使用人的震感、建筑物反应来衡量,有一个国家专门的烈度表,地震基本烈本烈度是具有一定发生概率的烈度值,标明一个地区发生这个地震烈度的可能性比较大。
至于抗震设防烈度是对建筑物的抗震性能的要求,它不但和当地的地震基本烈度有关,还和建筑物自己的要求有有关,甲级、已级、丙级四设防烈度是分歧的。
可参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地震烈度是发生地震时大地发生的倾斜;地震基本烈度是某一地区多年地震统计的最高地震烈度;抗震设防烈度是建筑物设计时要满足不低于当地地震基本烈度的设计要求.如:当地的地震基本烈度为6,那么建筑物的抗震设防烈度至少为6.当然,有些建筑要求可能是7或8.
1、抗震等级:是设计部分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按“建筑物重要性分类与设防尺度”,根据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等,而采取分歧抗震等级进行的具体设计。
以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例,抗震等级划分为四级,以暗示其很严重、严重、较严重及一般的四个级别
2、地震烈度:是国家主管部分根据地理、地质和历史资料,经科学勘查和验证,对我国主要城市和地区进行的抗震设防与地震分
组的经验数值,是地域概念。
抗震设防类别分为甲、乙、丁类建筑,全国大部分地区的房屋抗震设防烈度一般为8度。
3、震级是暗示地震强度所划分的等级,中国把地震划分为六级:小地震3级,有感地震3-4.5级,中强地震4.5-6级,强烈地震6-7级,大地震7-8级,大于8级的为巨大地震。
房屋建筑抗震等级与抗震设防烈度区分
建筑抗震等级、抗震设防烈度、地震震级三者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添加评论分享按投票排序按时间排序11 个回答494赞同反对,不会显示你的姓名猪小宝,博士僧 | 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Ice Phoenix、李白、jeyhoa等人赞同谢邀。
每次地震发生,可能很多人都会有类似的问题。
有时候,有些媒体也会在这里犯一些错误,被大家诟病为「不专业」。
当然,这些东西也挺复杂的,媒体搞混了也正常。
一地震震级地震震级是某次地震的属性,某个地震只会有一个震级。
比如1995年阪神大地震是矩震级6.8,2008年汶川大地震是矩震级是7.9。
注意到,可能对于某次地震,不同媒体的报道有所不同,那是因为他们采用了不同的震级标准。
由于历史原因,不同的专家学者发明过不同的震级标准,比如里氏震级、面波震级、体波震级等等。
比如说,有些国内官方媒体采用的就是面波震级,所以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震级为面波震级8.0。
目前大家认为比较合理的、应用较广泛的是矩震级。
震级是什么意思呢?简单说,震级衡量的是地震的大小,或者严谨一点,地震所释放的能量的大小。
某次地震所释放的总能量是固定的,所以它的震级也是唯一的。
绝大多数地震是由断层引起的,地震所释放的能量的大小,取决于引发地震的断层的大小、断层两边相对运动的距离、断层处的岩石强度。
断层的面积乘以断层移动的距离再乘以岩石的剪切模量,得到的就是Seismic Moment,也就是所谓的地震矩。
这个地震矩的数值,直接反映了地震释放能量的大小。
而矩震级就是对地震矩的衡量,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其中地震矩 M0的单位为牛乘以米。
注意到,地震矩和矩震级之间是三分之二 log 的关系。
换言之,震级大一级,地震矩变为原来的10的1.5次方倍,也就是31.6倍;震级大两级,地震矩变为原来的31.6的平方倍,也就是 1000 倍。
简单说,8级地震释放的能量,是7级的31.6倍,6级的1000倍,5级的31623倍,4级的1000000倍。
建筑物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建筑物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建筑物抗震设防分类标准可根据建筑物的性质、用途、高度以及所在地区的地震烈度等因素,进行不同的分类。
以下是一般的分类标准:
1. 普通建筑物:指地震烈度不超过6度(含6度)的地区或用于公共活动、商业、民用住宅等建筑物。
其抗震设防等级应为二级或以上。
2. 重要建筑物:指地震烈度超过6度的地区或用于政府机关、教育、科研、医疗、文化、体育、交通、能源等重要领域的建筑物。
其抗震设防等级应为三级或以上。
3. 特殊建筑物:指核电站、大坝、桥梁、高层钢结构建筑物等需要较高抗震设防等级的建筑物。
其抗震设防等级应为四级或以上。
以上只是一般的分类标准,尚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细分和确定。
对于不同等级的建筑物,抗震设计和抗震设防的要求也不同,以应对可能发生的地震风险。
抗震设防烈度和抗震等级
地震烈度、地震基本烈度和抗震设防烈度区别与联系?
地震烈度是通过地震时地面的建筑或其它有关物体的反应的一个量,常用人的震感、建筑物反应来衡量,有一个国家专门的烈度表,地震基本烈度是具有一定发生概率的烈度值,表明一个地区发生这个地震烈度的可能性比较大。
至于抗震设防烈度是对建筑物的抗震性能的要求,它不仅和当地的地震基本烈度有关,还和建筑物本身的要求有有关,甲级、已级、丙级四设防烈度是不同的。
可参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地震烈度是发生地震时大地发生的倾斜;地震基本烈度是某一地区多年地震统计的最高地震烈度;抗震设防烈度是建筑物设计时要满足不低于当地地震基本烈度的设计要求.如:
当地的地震基本烈度为6,那么建筑物的抗震设防烈度至少为6.当然,有些建筑要求可能是7或8.
1、抗震等级:
是设计部门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按“建筑物重要性分类与设防标准”,根据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等,而采用不同抗震等级进行的具体设计。
以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例,抗震等级划分为四级,以表示其很严重、严重、较严重及一般的四个级别
2、地震烈度:
是国家主管部门根据地理、地质和历史资料,经科学勘查和验证,对我国主要城市和地区进行的抗震设防与地震分组的经验数值,是地域概念。
抗震设防类别分为甲、乙、丁类建筑,全国大部分地区的房屋抗震设防烈度一般为8度。
3、震级是表示地震强度所划分的等级,中国把地震划分为六级:
小地震3级,有感地震3-4.5级,中强地震4.5-6级,强烈地震6-7级,大地震7-8级,大于8级的为巨大地震。
1/ 1。
建筑的抗震设防分类
建筑的抗震设防分类
建筑的抗震设防分类主要是根据建筑遭遇地震破坏后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社会影响程度及其在抗震救灾中的作用等因素进行划分。
中国的国家标准将建筑分为以下四类抗震设防:
1.特殊设防类(甲类):这类建筑指的是地震时可能发生严重次
生灾害的重大建设工程和建筑物。
由于其破坏后可能产生巨大的社会影响或财产损失,因此需要进行特殊设防。
例如,大中城市的三级医院住院部、医技楼、门诊部,县及县级市的二级医院住院部、医技楼、门诊部,以及抗震设防烈度为8、9度
的乡镇主要医院住院部、医技楼等,都属于这一类别。
2.重点设防类(乙类):这类建筑指的是地震时不能中断或需要
尽快恢复的建筑。
这些建筑在地震发生时如果受到破坏,可能会产生重大社会影响或造成相当大的财产损失。
因此,它们的设防标准需要提高。
例如,消防车库及其值班用房,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建筑(特别是承担研究、中试和存放剧毒的高危险传染病病毒任务的建筑),以及工矿企业的医疗建筑和抗震防灾指挥系统建筑等,都属于这一类别。
3.标准设防类(丙类):这类建筑指的是除甲类、乙类、丁类以
外的大量建筑,它们按照标准要求进行设防。
4.适度设防类(丁类):这类建筑的应用人员稀少,震损不会造
成次生灾害。
在特定条件下,这类建筑可以适度降低要求进行设防。
例如,单层仓库,由于其存放价值低,人员活动少,且无次生灾害,因此属于这一类别。
总的来说,这四类抗震设防的划分是为了确保不同类型的建筑在地震发生时能够根据其重要性和功能需求,采取适当的抗震措施,以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抗震设防烈度和抗震等级
地震烈度、地震基本烈度和(一)
抗震设防烈度区别与联系?
地震烈度是通过地震时地面的建筑或其它有关物体的反应的一个量,常用人的震感、建筑物反应来衡量,有一个国家专门的烈度表,地震基本烈本烈度是具有一定发生概率的烈度值,表明一个地区发生这个地震烈度的可能性比较大。
至于抗震设防烈度是对建筑物的抗震性能的要求,它不仅和当地的地震基本烈度有关,还和建筑物本身的要求有有关,甲级、已级、丙级四设防烈度是不同的。
可参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地震烈度是发生地震时大地发生的倾斜;地震基本烈度是某一地区多年地震统计的最高地震烈度;抗震设防烈度是建筑物设计时要满足不低于当地地震基本烈度的设计要求.如:当地的地震基本烈度为6,那么建筑物的抗震设防烈度至少为6.当然,有些建筑要求可能是7或8.
1、抗震等级:是设计部门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按“建筑物重要性分类与设防”,根据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等,而采用不同抗
震等级进行的具体设计。
以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例,抗震等级划分为四级,以表示其很严重、严重、较严重及一般的四个级别
2、地震烈度:是国家主管部门根据地理、地质和历史资料,经科学勘查和验证,对我国主要城市和地区进行的抗震设防与地震分组的经
验数值,是地域概念。
抗震设防类别分为甲、乙、丁类建筑,全国大部分地区的房屋抗震设防烈度一般为8度。
3、震级是表示地震强度所划分的等级,中国把地震划分为六级:小地震3级,有感地震3-
4.5级,中强地震4.5-6级,强烈地震6-7级,大地震7-8级,大于8级的为巨大地震。
1/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物抗震设防等级以及抗震设防类别、抗震设防烈度设防烈度按国家规定的权限批准作为一个地区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
确定了抗震设防烈度就确定了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和设计特征周期、设计地震动参数。
在确定地震作用标准值时,用到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衡量一次地震所释放的能量大小,用震级;衡量一次地震对某地造成的破坏程度,用烈度。
建筑物的设防烈度,就是设计的建筑物抗震能力。
设置抗震等级震级是表示地震本身强度或大小的一种度量指标,一次地震,震级只有一个;地震烈度是指某一地区的地面和各种建筑物遭受一次地震影响的强弱程度,相应这次地震,不同地区则有不同的抗震烈度;抗震设防烈度是按照国家规定的权限批准作为一个地区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
也就是说,对于某一个给定的地区来说,每次发生地震的震级是不定的;但是抗震设防烈度是国家规定好的,这个就目前来说是固定不变的。
地震震级=2/3*震中烈度+1抗震设防烈度=多遇地震下的烈度(众值烈度)+1.55因此我们国家现在就是按照一个概率来估计该烈度被超过的概率(一般是定众值烈度),然后根据众值烈度来+1.55算设防烈度建筑抗震设防分类和设防标准3.1.1 建筑应根据其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分为甲类、乙类、丙类、丁类四个抗震设防类别。
甲类建筑应属于重大建筑工程和地震时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筑,乙类建筑应属于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需尽快恢复的建筑,丙类建筑应属于除甲、乙、丁类以外的一般建筑,丁类建筑应属于抗震次要建筑。
3.1.2 建筑抗震设防类别的划分,应符合国家标淮《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淮》GB50223的规定。
3.1.3 各抗震设防类别建筑的抗震设防标准,应符合下列要求:1 甲类建筑,地震作用应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其值应按批准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确定;抗震措施,当抗震设防烈度为6~8 度时,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当为9 度时,应符合比9 度抗震设防更高的要求。
2 乙类建筑,地震作用应符台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抗震措施,一般情况下,当抗震设防烈度为6~8 度时,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当为9 度时,应符合比9 度抗震设防更高的要求;地基基础的抗震措施,应符合有关规定。
对较小的乙类建筑,当其结构改用抗震性能较好的结构类型时,应允许仍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措施。
3 丙类建筑,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均应符台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
4 丁类建筑,一般情况下,地震作用仍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抗震措施应允许比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适当降低,但抗震设防烈度为6 度时不应降低。
3.1.4 抗震设防烈度为6 度时,除本规范有具体规定外,对乙丙、丁类建筑可不进行地震作用计算。
我国主要城镇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和设计地震分组本附录仅提供我国抗震设防区各县级及县级以上城镇的中心地区建筑工程抗震设计时所采用的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和所属的设计地震分组。
注:本附录一般把“设计地震第一、二、三组”简称为“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
A.0.1 首都和直辖市1 抗震设防烈度为8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0g:北京(除昌平门头沟外的11 个市辖区),平谷,大兴,延庆,宁河,汉沽。
2 抗震设防烈度为7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5g:密云,怀柔,昌平,门头沟,天津(除汉沽、大港外的12 个市辖区),蓟县,宝坻,静海。
3 抗震设防烈度为7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大港,上海(除金山外的15 个市辖区),南汇,奉贤4 抗震设防烈度为6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崇明,金山,重庆(14 个市辖区),巫山,奉节,云阳,忠县,丰都,长寿,壁山,合川,铜梁,大足,荣昌,永川,江津,綦江,南川,黔江,石柱,巫溪*注:1 首都和直辖市的全部县级及县级以上设防城镇,设计地震分组均为第一组;2 上标* 指该城镇的中心位于本设防区和较低设防区的分界线,下同。
A.0.2 河北省1 抗震设防烈度为8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0g:第一组:廊坊(2 个市辖区)唐山(5 个市辖区),三河,大厂,香河,丰南,丰润,怀来,涿鹿2 抗震设防烈度为7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5g:第一组:邯郸(4 个市辖区)邯郸县,文安,任丘,河间,大城,,涿州,高碑店,涞水,固安,永清,玉田迁,安卢,龙滦县,滦南,唐海,乐亭,宣化,蔚县,阳原,成安,磁县,临漳,大名,宁晋,下花园3 抗震设防烈度为7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第一组:石家庄(6 个市辖区),保定(3 个市辖区),张家口(4 个市辖区),沧州(2 个市辖区),衡水邢台(2 个市辖区),霸州,雄县,易县,沧县,张北,万全,怀安,兴隆,迁西,抚宁昌,黎青县,献县,广宗,平乡,鸡泽,隆尧,新河,曲周,肥乡,馆陶,广平,高邑,内丘,邢台县,赵县,武安,涉县,赤城,涞源,定兴,容城,徐水,安新,高阳,博野,蠡县,肃宁,深泽,安平,饶阳,魏县,藁城,栾城,晋州,深州,武强,辛集,冀州,任县,柏乡,巨鹿,南和,沙河,临城,泊头,永年,崇礼,南宫* 第二组:秦皇岛(海港、北戴河),清苑,遵化,安国4 抗震设防烈度为6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第一组:正定,围场,尚义,灵寿,无极,平山,鹿泉,井陉,元氏,南皮,吴桥,景县,东光第二组:承德(除鹰手营子外的2 个市辖区),隆化,承德县,宽城,青龙,阜平,满城,顺平,唐县,望都,曲阳,定州,行唐,赞皇,黄骅,海兴孟村盐山,阜城,故城,清河,山海关,沽源,新乐,武邑,枣强,威县第三组:丰宁,滦平,鹰手营子,平泉,临西,邱县A.0.3 山西省1 抗震设防烈度为8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0g:第一组:太原(6 个市辖区),临汾,忻州,祁县,平遥,古县,代县,原平,定襄,阳曲,太谷,介休,灵石,汾西,霍州,洪洞,襄汾,晋中,浮山,永济,清徐2 抗震设防烈度为7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5g:第一组:大同(4 个市辖区),朔州(朔城区),大同县,怀仁,浑源,广灵,应县,山阴,灵丘,繁峙,五台,古交,交城,文水,汾阳,曲沃,孝义,侯马,新绛,稷山,绛县,河津,闻喜,翼城,万荣,临猗,夏县,运城,芮城,平陆,沁源*,宁武*3 抗震设防烈度为7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第一组:长治(2 个市辖区),阳泉(3 个市辖区),长治县,阳高,天镇,左云,右玉,神池,寿阳,昔阳,安泽,乡宁,垣曲,沁水,平定,和顺,黎城,潞城,壶关第二组:平顺,榆社,武乡,娄烦,交口,隰县,蒲县,吉县,静乐,盂县,沁县,陵川,平鲁4 抗震设防烈度为6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第二组:偏关,河曲,保德,兴县,临县,方山,柳林第三组:晋城,离石,左权,襄垣,屯留,长子,高平,阳城,泽州,五寨,岢岚,岚县,中阳,石楼,永和,大宁A.0.4 内蒙自治区1 抗震设防烈度为8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30g:第一组:土默特右旗,达拉特旗*2 抗震设防烈度为8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0g:第一组:包头(除白云矿区外的5 个市辖区),呼和浩特(4 个市辖区),土默特左旗,乌海(3 个市辖区),杭锦后旗,磴口,宁城,托克托*3 抗震设防烈度为7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5g:第一组:喀喇沁旗,五原,乌拉特前旗,临河,固阳,武川,凉城,和林格尔,赤峰(红山*,元宝山区)第二组:阿拉善左旗4 抗震设防烈度为7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第一组:集宁,清水河,开鲁,傲汉旗,乌特拉后旗,卓资,察右前旗,丰镇,扎兰屯,乌特拉中旗,赤峰(松山区),通辽*第三组:东胜准格尔旗5 抗震设防烈度为6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第一组:满洲里,新巴尔虎右旗,莫力达瓦旗,阿荣旗,扎赉特旗,翁牛特旗,兴和,商都,察右后旗,科左中旗,科左后旗,奈曼旗,库伦旗,乌审旗,苏尼特右旗第二组: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阿拉善右旗,鄂托克旗,鄂托克前旗,白云第三组:伊金霍洛旗,杭锦旗,四王子旗,察右中旗A.0.5 辽宁省1 抗震设防烈度为8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0g:普兰店,东港营口(4 个市辖区),丹东(3 个市辖区),海城,大石桥,瓦房店,盖州,金州3 抗震设防烈度为7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沈阳(9 个市辖区),鞍山(4 个市辖区),大连(除金州外的5 个市辖区),朝阳(2 个市辖区),辽阳(5 个市辖区),抚顺(除顺城外的3 个市辖区),铁岭(2 个市辖区),盘锦(2 个市辖区),盘山,朝阳县,辽阳县,岫岩,铁岭县,凌源,北票,建平,开原,抚顺县,灯塔,台安,大洼,辽中4 抗震设防烈度为6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本溪(4 个市辖区),阜新(5 个市辖区),锦州(3 个市辖区),葫芦岛(3 个市辖区),昌图,西丰,法库,彰武,铁法,阜新县,康平,新民,黑山,北宁,义县,喀喇沁,凌海,兴城,绥中,建昌,宽甸,凤城,庄河,长海,顺城注:全省县级及县级以上设防城镇的设计地震分组,除兴城、绥中、建昌、南票为第二组外,均为第一组。
A.0.6 吉林省1 抗震设防烈度为8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0g:前郭尔罗斯,松原2 抗震设防烈度为7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5g:大安*3 抗震设防烈度为7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长春(6 个市辖区),吉林(除丰满外的3 个市辖区),白城,乾安,舒兰,九台,永吉*4 抗震设防烈度为6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四平(2 个市辖区),辽源(2 个市辖区),镇赉,洮南,延吉,汪清,图们,珲春,龙井,和龙,安图,蛟河,桦甸,梨树,磐石,东丰,辉南,梅河口,东辽,榆树,靖宇,抚松,长岭,通榆*,德惠,农安,伊通,公主岭,扶余,丰满注:全省县级及县级以上设防城镇,设计地震分组均为第一组。
A.0.7 黑龙江省1 抗震设防烈度为7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绥化,萝北,泰来2 抗震设防烈度为6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哈尔滨(7 个市辖区),齐齐哈尔(7 个市辖区),大庆(5 个市辖区),鹤岗(6 个市辖区),牡丹江(4 个市辖区),鸡西(6 个市辖区),佳木斯(5 个市辖区),七台河(3 个市辖区),伊春(伊春区乌马河区),鸡东,望奎,穆棱,绥芬河,东宁,宁安,五大连池,嘉荫,汤原,桦南,桦川,依兰,勃利,通河,方正,木兰,巴彦,延寿,尚志,宾县,安达,明水,绥棱,庆安,兰西,肇东,肇州,肇源,呼兰,阿城,双城,五常,讷河,北安,甘南,富裕,龙江,黑河,青冈*,海林*注:全省县级及县级以上设防城镇,设计地震分组均为第一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