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农业产业的关联效应看农业产业的地位与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农业产业的关联效应
看农业产业的地位与作用
曾乐元
一、问题的提出
中国的农业始终是一个薄弱环节。解放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困扰我国农业发展的一些长期性、根本性的问题并未解决。然而,进入九十年代以后,人们对于农业和农业发展问题的关注却开始降温,忽视农业、掠夺农业、挤占甚至挪用农业投资的情况日益严重,各地政府在经济工作中偏重于追求过高的工业发展速度,热衷于开发区、房地产和市场建设,对农业投入不足,导致工农业发展比例失衡。据专家分析研究和经验数据表明,我国工农业发展的合理比例应是215∶1,但1991~1994年间却为4∶1。尽管近年来中央多次重申坚定不移地加强农业,但忽视农业和农业发展问题,放松对农业的领导和投入的状况并未根本扭转。
长期以来,人们对于农业产业地位与作用的认识主要侧重“稳”的作用,而很少注意农业产业作为关联度很高的产业部门,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联带作用,特别是近年来广泛宣传的“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的观点,更使这种片面认识格式化、观念化。
不可否认,农业在保持社会稳定方面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但在理论上忽视农业产业的关联作用,将农业发展与“致富搞活”割裂开来却是十分有害的,必然导致许多地方在“兴地富民”时只把农业作为“口粮农业、口头农业、口号农业”去抓,而不愿真正把财力和精力投到农业中去。根本扭转这种状况,必须在理论上进一步深化对农业产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的认识,突破原有思维定势。
二、农业产业关联效应分析
产业关联度是指社会生产中不同产业部门、不同行业之间在技术结构、产品需求结构方面扩散程度和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推动的程度。产业关联包括前向关联(即一个产业部门与吸收其产出的产业部门之间的联系)与后向关联(即一个产业部门与为其提供投入品的产业部门之间的联系)。关联度高的产业部门前后向关联广泛,与其他产业部门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推动的程度较高,其投入产出的增加,会对相关产业部门的投入产出产生较强的乘数作用,并通过相关产业部门的关联效应将这种乘数作用传散到更多的产业部门,进而引起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在我国,农业产业就属于关联度很高的产业部门之一。
——农业产业投入产出的增加和农业生产的发展,会对第二产业投入产出的增加及其发展产生巨大的带动作用。在后向关联效应的作用下,首先会带动为农业产业提供投入品的、与农业生产联系最紧密的农用生产资料生产部门投入产出的大幅度增加。最近两年,农业生产有较大发展,农用生产资料生产部门便也摆脱了前几年徘徊的局面,特别是农用汽车、联合收割机、化肥、农膜等的发展尤为显著,96年农机产品销售总额在机械行业中由第九位跃居第一位,充分显示了农业产业极强的后向关联效应。
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产出的增加,也会通过前向关联效应带动农产品加工、包装、保鲜等产业部门投入产出的增加,特别是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产品结构的调整,将为吸收农业产出的前向相关部门提供数量更多、种类更丰富的加工对象,从而促使更多的相关部门的产生和发展,陕西省近年来由于苹果生产大幅度增长而带动果汁加工企业的大批建立就是农业产业前向关联效应的最好例证。
农业产业的这种关联效应还会增强其前向关联产业部门与后向关联产业部门之间的互动效应,并会通过相关产业的发展及各自的关联效应传散到钢铁、机械制造、原材料、石油、电力、化工、机械修配等产业部门,进而传散到整个第二产业的所有部门,带动整个第二产业的发展。
必须看到,农业产业对于第二产业的关联效应不仅仅是引起其数量的扩张,更主要的促进其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如我国农用机械生产不但存在着品质低、性能差、功能少、能耗高等问题,而且还存在重动力机械(主要是拖拉机)轻工具机具;重田间作业机械轻固定作业机械的倾向。有资料表明,与拖拉机配套的拖带农机具在发达国家已达千余种,我国仅有百来种。农业产出的增加无疑对前向相关产业部门的加工率、加工深度和精度、加工产品品种等提出更高的要求,为第二产业赋予了巨大的发展机会。
——农业产业的关联效应对第三产业的发展也具有巨大的联带作用。流通部门既是与农业产业直接关联的产业部门,又是农业与第二产业关联效应得以实现的媒介,因此,随着农业产业投入产出的增加和生产的发展及其与第二产业关联程度的增强,农用生产资料流通部门和农产品购销部门以及与此相关的仓储、交通运输、邮电通讯等部门
—
1
2
—
理论导刊97.6农业・农村・农民
将首先获得巨大的发展推力。
农业生产的发展特别是商品化、专业化、规模化程度的提高,需要产前、产中、产后全方位的社会化服务,所以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咨询、信息、技术服务、病虫害防治、流通中介等机构以及金融、保险、农业技术教育、农业科研等部门也将因农业产业关联效应的作用而获得长足的发展。
农业产业对第三产业的关联效应会通过二、三产业之间的互动效应进一步传散到服务装备、商用机具、商用运输工具、服务设施建设等产业部门。而第二产业在农业关联效应作用下实现的增长又会推动第三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可见,农业产业投入产出的增加及生产的发展为第三产业提供着极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农业产业的关联效应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联带作用也不容忽视。电子、电子计算机、激光、航空航天、原子能、生物工程、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产业在发达国家已广泛融入农业生产领域。我国在这些领域的研究已步入世界先进水平行列,并已开始在农业生产中应用,但尚未形成与农业生产结合的新兴产业,随着农业投入的增加和农业生产的发展,将对高新技术产业化产生愈益强烈的推动力,其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农业产出的增加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对日用消费生产部门投入产出的增加也会产生不可低估的作用。目前我国消费人口中有近80%在农村,对日用消费品有极强的需求潜力,一旦这种需求随着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成为有效需求,其对日用消费品生产部门生产发展的推动力将是任何产业部门都无法比拟的。
三、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农业产业关联效应的分析,我们清晰地看到,它不仅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更是关联度极高的、具有战略意义的主导性产业;不仅在保持国家稳定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而且在促进和带动整个经济增长方面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不仅是国民经济发展的稳定器,而且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动力源和辐射源。其投入产出的增加和生产的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广阔的前景和极强的力度,能够为产业体系的整体发展产生深刻的长远的影响。只有农业产业获得充分和持续的发展,整个国民经济才可能有稳定和持续的发展。如果没有农业产业的充分发展,社会经济的所谓“现代化”和“持续增长”,将会如海市蜃楼可望而不可及。因此,转变对农业产业地位与作用的传统观念,充分认识农业产业的关联效应,把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形成以农业产业为中心、三次产业互动发展良性循环的产业体系,是我国未来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首先,要在理论上重新界定农业产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及其对国民经济增长的作用,科学揭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产业与国民经济其他产业部门的关联效应,在全社会形成“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现代化”的共识。
其次,新闻媒介应注重宣传农业与农业发展问题的重要性,制造关注和重视农业及农业发展问题的社会舆论氛围。特别要着力宣传“围绕农业办工业,服务农业建市场,农盛工茂三产旺,民富地兴经济活”的典型经验,用事实帮助、教育人们改变搞农业可以求稳但不能致富搞活的偏见。
第三,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必须真正的而不是虚假的、在实际上而不仅仅是在口头上把农业放在经济建设的首位,下决心调整国民经济结构和国民收入再分配的比例,使其真正向农业倾斜,采取有力措施提高农业产业的比较利益和农民收入水平,并以法律形式实现对农业产业增加投入、减少索取、加强保护的硬约束。
四、需要说明的几个问题
1.本文仅从农业产业关联效应角度分析了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没有涉及其他方面的作用,这并不意味着否认其他方面的作用。而且这里对农业产业关联效应的分析是初步的,尚需进一步深入,尤其是对这种关联效应的乘数关系和数量模型及弹性系数等方面的分析更需进一步探索。
2.有学者认为农业产业的前向关联较强,后向关联微弱,本人不敢苟同。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农用生产资料生产只受国家计划的调节而不受农业产业投入的影响,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市场供求规律与价值规律的作用,农业产业的后向关联效应同样强劲。四川省因养猪业的发展而带动饲料工业的迅猛发展,并成为四川省的支柱产业就是最好的例证。
3.传统理论在论述农业基础地位时也谈到了农业是工业的广阔市场与原料来源。但与本文分析的农业产业关联效应是不一样的,它是在“以工业为主导”和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得出的结论,着眼点在于揭示农业为工业服务的方式,其实质是工业部门生产或需要什么农业就消费或生产什么,工业部门生产或需要多少农业就消费或生产多少,农业是被动地适应工业发展需要,并没有反映农业产业发展对工业发展的积极的连带关系。
4.目前我国在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时非常注意对关联效应的分析,住宅建设、汽车工业等被许多地方作为主导产业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们有较强的产业关联度。经过对比分析发现,住宅建设、汽车工业作为生产最终产品的产业部门,其产业关联度远不如农业产业,但各地却较少将农业产业作为主导产业,是新形势下忽视农业的又一表现,应引起有关方面的关注。(作者:西北建筑工程学院社科系
副主任、讲师)(本文编辑:任芳兰)
—
22—农业・农村・农民
理论导刊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