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法上的居民

合集下载

司法考试国际法经典试题解析(六)

司法考试国际法经典试题解析(六)

司法考试国际法经典试题解析(六)国际法上的居民1.戴某为某省政府的处级干部。

两年前,戴父在甲国定居,并获甲国国籍。

2006年7月,戴父去世。

根据有效遗嘱,戴某赴甲国继承了戴父在甲国的一座楼房。

根据甲国法律,取得该不动产后,戴某可以获得甲国的国籍,但必须首先放弃中国国籍。

于是戴某当时就在甲国填写了有关表格,声明退出中国国籍。

其后,戴某返回国内继续工作。

针对以上事实,根据我国《国籍法》的规定,下列哪项判断是正确的?(2006年卷一单选第32题)A.戴某现在已自动丧失了中国国籍B.戴某现在只要在中国特定媒体上刊登相关声明,即退出中国国籍C.戴某现在只要向中国有关部门申请退出中国国籍,就应当得到批准D.戴某现在不能退出中国国籍答案:D提示:国际法上的居民——国籍——国籍的丧失——顺带涉及国籍法的第12条解析:国籍退出的限制《国籍法》第12条的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和现役军人,不得退出中国国籍” .戴某为省政府的处级干部,属于国家工作人员,不能退出中国国籍。

故本题选D.2.甲国公民廖某在乙国投资一家服装商店,生意兴隆,引起一些从事服装经营的当地商人不满。

一日,这些当地商人煽动纠集一批当地人,涌入廖某商店哄抢物品。

廖某向当地警方报案。

警察赶到后并未采取措施控制事态,而是袖手旁观。

最终廖某商店被洗劫一空。

根据国际法的有关规则,下列对此事件的哪些判断是正确的?(2006年卷一多选第77题)A.该哄抢行为可以直接视为乙国的国家行为B.甲国可以立即行使外交保护权C.乙国中央政府有义务调查处理肇事者,并追究当地警察的渎职行为D.廖某应首先诉诸于乙国行政当局和司法机构,寻求救济答案:C、D解析:A项错在“直接”二字上面,纵容和教唆行为只是间接行为。

B项错在“立即”二字上面,该项应该适用的是“用尽当地救济原则”。

国家行为与外交保护国家行为指引起国际责任的行为必须是能够根据国际法归因于国家的不当行为。

一般私人或私人团体本身对外国或外国人的不法侵害不引起国家责任,但是该行为如果由于国家的失职造成或国家对该行为进行纵容,则可能引起国家对本身失职或放纵行为的责任,这称之为间接责任。

第四讲:国际法上的居民

第四讲:国际法上的居民

(二)国籍的取得 国籍的取得是指一个人取得某一个特 定国家的国民或公民的身份。根据一般 国际法的实践,国籍的取得有出生和加 入两种方式。 1、因出生而取得国籍 血统主义 出生地主义
2、因加入取得国籍 因加入取得国籍是根据本人的意志 或某种事实,并具备入籍国立法所规定 的某些条件之后取得国籍。通过加入而 取得国籍的主要情况有申请入籍、婚姻 和收养等,其中个人自愿申请入籍是狭 义的入籍,而由于婚姻、收养等因素取 得国籍是广义的入籍。
在国际上,目前已经逐步形成了一些为各国普 遍接受并采用的原则合做法。 1、政治犯不引渡。这是18世纪末期以后形成的 国际法原则。 2、本国公民不引渡。 3、双重审查制度。 4、相同原则(principle of identity)。 5、罪行特定原则(principle of speciality)。
二、外国人的法律地位
(一)对外国人的属地管辖与属人管辖 (二)外国人入境、居留和出境的一般原则 (三)外国人的待遇
三、庇护与引渡
(一)庇护(asylum) 庇护是指国家对于遭受外国追诉或迫害而 前来避难的外国人,准许入境和居留,给以保 护,并拒绝将他引渡给另一国的行为。庇护是 以国家的属地优越权为依据的。 (二)引渡(extradition) 引渡是指一国把在该国境内而被其他国家 追捕、通缉或判刑的人,根据有关国家的请求 移交给请求国审判或处罚。
(三)国籍的丧失 国籍的丧失是指一个人丧失特定国 家的国民或公民资格。各国国籍法一般 都有关于国籍丧失的规定。
(四)国籍冲突的产生与解决 由于各国的国籍立法所采取的原则和 具体的规定不同,个人的国籍常常发生 冲突。有的人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 籍,有的人则不具有任何国籍。这种现 象称为国籍的冲突。一般将国籍的冲突 分为积极的国籍冲突和消极的国籍冲突。 (1)积极的国籍冲突 (2)消极的国籍冲突

国际法:国际法律责任习题与答案

国际法:国际法律责任习题与答案

一、单选题1、国际法上的居民中所说的一般外国人包括()。

A.外国专家B.外交人员C.在华的外商独资企业D.领事官员正确答案:A2、国家对于外国人在其领域外侵害该国及其公民的重大利益的犯罪行为有权行使()。

A.国籍管辖B.保护性管辖C.普遍管辖D.领域管辖正确答案:B3、国家的管辖权是一国主权的具体行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国家行使属人管辖权的对象包括具有该国国籍的自然人、法人,以及船舶、航空器或航天器等获得国籍的特定物B.属地管辖权是现代国家行使管辖权的普遍形式和首要依据,但属地管辖权不适用于领域内依法享有特权与豁免的外国人与外国财产C.战争罪、破坏和平罪、违反人道罪、海盗罪等已被公认为国家普遍管辖权的对象D.国家行使保护性管辖权的条件是外国人在领土外侵害该国重大利益的行为同样必须也侵害了行为地国的重大利益正确答案:D4、有些国际文件虽然不是条约,但其中所载的一些原则,已被国际社会公认为具有法律约束力,这些原则和规则是()。

A.习惯法规则B.协议法规则C.软法规则D.自然法规则正确答案:A5、下列关于国际法特征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有()。

A.国际法的制定者主要是国家B.国际法是通过特定的权威机关强制各国执行国际法的C.国际法具有约束力,对国家或其他国际人格者是有强制性的D.国际法的主体主要是国家正确答案:B二、多选题1、现代国际法所承认的领土变更方式有()。

A.交换领土B.添附C.收复失地D.公民投票正确答案:A、B、C、D2、甲、乙两国于1996年签订投资保护条约,该条约至今有效。

2004年甲国政府依本国立法机构于2003年通过的一项法律,取消了乙国公民在甲国的某些投资优惠,而这些优惠恰恰是甲国按照前述条约应给予乙国公民的。

针对甲国的上述做法,根据国际法的有关规则,下列哪些项判断是错误的?()A.甲国如果是三权分立的国家,则甲国政府的上述行为是否引起国家责任在国际法上尚无定论B.甲国立法机构无权通过与上述条约不一致的立法C.甲国政府的上述做法如果是严格依据其国内法作出的,则甲国不承担国际法上的国家责任D.甲国政府的上述做法,将会引起其国际法上的国家责任正确答案:A、B、C3、国际人道中的区分对象原则(区分军事与非军事目标,区分战斗员与平民)是一项已经确立的国际习惯法原则,也体现在《1977年日内瓦四公约第一附加议定书》中。

第六章国际法上的居民

第六章国际法上的居民
血统主义又可分为单系血统主义和双系血统主义。单 系血统主义通常是指以父亲的国籍决定子女出生时的 国籍,因此又称父系血统主义。双系血统主义是指父 母的国籍决定子女出生时的国籍。当父母双方国籍不 一致时,只要一方是本国人。其子女就可取得本国国 籍。
第一节

籍 (nationality)
A.因出生取得国籍(nationality by birth)
下列哪一项是我国宪法界定公民资格的依 据? A.出生地主义原则 B.血统主义原则 C.国籍 D.以血统主义为主、以出生地主义为辅 的原则
戴某为某省政府的处级干部。两年前,戴父在 甲国定居,并获甲国国籍。2006年7月 ,戴父去世。 根据有效遗嘱,戴某赴甲国继承了戴父在甲国的一 座楼房。根据甲国法律,取得该不动产后,戴某可 以获得甲国的国籍,但必须首先放弃中国国籍。于 是戴某当时就在甲国填写了有关表格,声明退出中 国国籍。其后,戴某返回国内继续工作。针对以上 事实,根据我国《国籍法》的规定,下列哪项判断 是正确的? A.戴某现在已自动丧失了中国国籍 B.戴某现在只要在中国特定媒体上刊登相关声 明,即退出中国国籍 C.戴某现在只要向中国有关部门申请退出中国 国籍,就应当得到批准 D.戴某现在不能退出中国国籍
所有取得国籍的原因,如出生、申请入籍、婚姻、收养、 认领等,都可能产生国籍的积极抵触或消极冲突。
第一节
பைடு நூலகம்

籍 (nationality)
原因: 1.由于出生而产生的国籍冲突。(a child is born in a state applying jus soli of parents who are nationals of a state applying jus sanguinis) 2.由于婚姻而产生的国籍冲突。(A woman who, marrying somebody not of her own nationality, may retain her nationality according to the law of the state of which she is a national and acquire the nationality of her husband according to the law of the state of which her husband is a national.) 3.由于收养产生的国籍冲突。 4.因剥夺而产生消极冲突。 双重国籍对国家和个人都可能具有不利的影响。 无国籍人由于不具有任何国家的国籍,无论其处于何处 ,都不可能享受该国国民待遇,也无法享受根据互惠原 则而给予特定国家国民的优惠待遇,在其利益遭到侵害 时,也难以寻求任何国家的外交保护。

国家司法考试《三国法》【核心讲义】(国际法上的居民)【圣才出品】

国家司法考试《三国法》【核心讲义】(国际法上的居民)【圣才出品】

第五章国际法上的居民考查小贴士本章年均考查2分左右,主要涉及以下内容:(1)国籍制度:常考查国籍冲突的解决、出入境管理制度特别是我国的入境限制制度;(2)引渡和庇护:常以案例的形式考查引渡的原则、不予引渡的情形、可以寻求庇护的情形、有权提供庇护的主体等内容。

一、国籍制度国籍是指一个人属于某一个国家的公民或国民的法律资格。

国籍在个人与国家之间建立了一种稳定的法律联系。

国际法上是以国籍来对居民作出最基本的法律划分。

1.国籍的取得和丧失(1)国籍的取得是一个人获得某一特定国家的公民或国民的资格。

①因出生而取得国籍称为原始国籍,它是最基本的国籍获得方式。

②因加入取得国籍是指由于本人意愿或某种事实,根据一国国籍法的规定而获得该国的国籍。

也称为继有国籍或转承国籍。

(2)国籍的丧失是指由于某种原因,一个人失去其拥有的某个国家的国籍。

2.国籍的冲突和解决(1)引起国籍冲突的原因在于各国国内法对国籍的获得和丧失方面的不同规定。

在国际实践中,一般采取防止和消除国籍冲突的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是通过国内立法;第二种是通过双边或多边条约方式。

(2)我国不承认双重国籍。

定居外国的中国公民,自愿加入或取得外国国籍的,即自动丧失中国国籍。

二、外国人的法律地位外国人是指不拥有该国国籍而拥有其他国家国籍的人。

1.外国人的入境、出境及居留外国人的入境、居留和出境依内国法。

主要指《出境入境管理法》,该法于2012年出台,属于本章重要考点。

国家没有允许外国人人境的义务,国家有权作出规定,对可能危及本国安全、社会秩序或国民健康的外国人,拒绝入境。

(1)入境①实践中,外国人入境一般要经过两个步骤。

首先,持有有效护照并获得入境签证,也称为“护照签证制”。

其次,在入境口岸接受有关安全、卫生等方面的检查。

②《出境入境管理法》第21条外国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不予签发签证:a.被处驱逐出境或者被决定遣送出境,未满不准入境规定年限的;b.患有严重精神障碍、传染性肺结核病或者有可能对公共卫生造成重大危害的其他传染病的;c.可能危害中国国家安全和利益、破坏社会公共秩序或者从事其他违法犯罪活动的;d.在申请签证过程中弄虚作假或者不能保障在中国境内期间所需费用的;e.不能提交签证机关要求提交的相关材料的;f.签证机关认为不宜签发签证的其他情形。

2013国际法练习题3国际法上的居民

2013国际法练习题3国际法上的居民

第三章国际法上的居民一、单项选择题1.国际法上的居民中所说的一般外国人包括()。

A.外交人员 B.领事官员C.在华的外商独资企业 D.外国专家2.下述哪种情况下的犯罪是可引渡的?()A.依请求引渡国法律被认为是犯罪B.依被请求引渡国法律被认为是犯罪C.依请求引渡国和被请求引渡国的法律都认为是犯罪D.依第三国法律被认为是犯罪3.我国国籍法采取的原则是()。

A.血统主义与居住地主义相结合 B.血统主义C.血统主义与出生地主义相结合 D.出生地主义4.甲国公民在乙国将丙国公民杀死后逃入丁国,现甲、乙、丙三国均向丁国要求将其引渡。

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下列哪一项?()A.丁国应将其引渡给甲国 B.丁国应将其引渡给乙国C.丁国应将其引渡给丙国 D.由丁国自己决定将其引渡给哪个国家5.受庇护的外国人的地位()。

A.优于本国公民 B.与本国公民相同C.低于普通外国人 D.与普通外国人相同6.庇护权属于()。

A.请求庇护的个人 B.请求庇护人的国籍国C.被请求庇护的国家 D.实行“议会民主制”的国家7.依据犯罪嫌疑人的国籍行使的刑事管辖原则称作()。

A.属地管辖 B.属人管辖C.保护性管辖 D.普遍管辖8.受公安机关罚款或者拘留处罚的外国人对处罚不服的可以()。

A.向上一级公安机关申诉 B.向同级人民检察院申诉C.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申诉 D.向最高人民检察院申诉9.下列关于外交保护的说法哪一项是正确的()。

A.国家的外交保护只能应公民的请求而行使B.甲国国民在乙国受到侵害的同时具有乙国国籍,甲国不能对其进行外交保护C.甲国国民在乙国受到当地歹徒的抢劫,甲国可直接对其行使外交保护D.甲国国民受到乙国不法侵害后,无须在乙国国内寻求司法或行政方面的救济,甲国可以直接提起外交保护10.中国人同澳大利亚人结婚而取得澳大利亚国籍后,其中国国籍()。

A.自动丧失 B.仍然保留C.取决于本人选择 D.取决于澳大利亚国籍法的规定11.原始国籍是指()。

国际法上的居民

国际法上的居民

第五章 国际法上的居民
1
一、概述 国籍是指一个人属于某一个国家的国民或公民的法律 资格,表明一个人同一个特定国家间的固定的法律联系, 是国家行使属人管辖权和外交保护权的法律依据。 二、国籍的取得 (一)因出生取得国籍 1.血统主义原则
2.出生地主义原则 3.兼采血统主义和出生地主义的混合制原则
第五章 国际法上的居民
1.梁西主编:《国际法》,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王铁崖主编:《国际法》,法律出版社1995年版。 3.Antonio Cassese , International Law (Second Edition)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 4.邵沙平著:《国际刑法学》(修订第二版),武汉大学 出版社2005年版。
22
按照西班牙政府的说法,在该案件被提交给国际法院之前,西班牙法 院就该案已发布了2763个命令,低级别的法院做出了494个判决,高级法 院则做出了37个判决。巴塞罗那公司开始在西班牙国内对破产程序寻求救 济措施。但由于巴塞罗那公司没有收到关于破产程序的法院通知,因而其 没有在雷乌斯地方法院出庭,并且其在6月18日之前也没有在西班牙法院 提起诉讼。而按照西班牙法律的规定,在破产判决公布之日起8日内可以 对破产判决提出反对之诉。但比利时政府声称,法院通知和判决的公布均 不符合相关的法律要件,因而这种8天的时限从未启动。在破产宣告做出 后,英国、加拿大、美国和比利时政府均向西班牙政府提出了请求。加拿 大政府在1948年3月27日到1952年4月21日之间向西班牙政府提出了一系列 的外交照会,最近的交涉则是在1954年7月和1955年3月。加拿大政府先是 认为 巴塞罗那公司在西班牙遭受了拒绝司法的情况,但随后加拿大主要是 以西班牙对另一家加拿大公司——埃布罗(Ebro)公司的行为违反了两国 之间有关条约的相关规定为由进行交涉,该公司与巴塞罗那公司所遭受的 待遇时相同的。西班牙政府并没有理睬加拿大关于将争议提交仲裁的要求, 直到加拿大完全停止了干预之时,西班牙的努力只停留在由有关当事人私 了的层面上。

国际法上的居民

国际法上的居民

1.庇护:国家对因政治行为,而受到其本国政府通缉或追诉,而向该国请求政治避难的外国人,允许其入境、居住并予以保护,并拒绝其本国政府引渡要求的行为。

2.引渡:一国应外国政府的要求,将在自己领土之上而受到该外国通缉或判刑的人,移交给该外国审判或处罚的行为。

3.域外庇护:有些国家在自己的军舰,军用航空器,领馆以及使馆内庇护政治犯,为域外庇护。

1.什么是国籍?国籍的意义是什么?国籍是一个人作为某一特定国家的国民或公民,而隶属于这个国家的一种法律上的身份。

意义:1)国家确定某个人是其国民或公民的依据2)是确定某个人法律地位的依据。

3)对国家行使管辖权具有重要的意义。

4)国籍是个人与国际法之间的重要联系。

2.何为外交保护,行使外交保护要具备那些条件。

外交保护:一国通过外交或法律途径,对在国外的本国国民的合法权益进行的保护。

条件:1)被保护人必须具有保护国的实际国籍2)洁手原则:本国国民的合法权益因侵害国的国际不当行为而受到损害,而受害国民本身无过错;受害国民在请求外交保护时,未违反当地法律和国际法规则,未隐瞒其外国人身份或做不实的损害报告。

3)用尽当地救济原则:用尽所在国行政和司法上的全部实质性保护办法和充分确切的利用当地国规定的一切程序上可以利用的办法。

3.简述引渡的原则和规则:4..简答人员的国际保护与国家主权的关系1)国家主权是人权的基础和保障。

2)国家主权的行使应有利于人权,不能危害、剥夺人权。

3)任何国家和国际组织不能以保护人权为由,侵犯别国主权,干涉别国内政。

4)国家根据国际习惯法与国际条约,承担义务与国家主权并不矛盾,是国家主权的让渡。

5试述中国在人权问题上的立场1)尊重基本人权,反对一切践踏民族自决和实行种族歧视政策。

2)反对任何国家利用人权问题推行自己的价值观念、意识形态、政治标准和发展模式,借口人权问题干涉别国内政。

3)积极参与国际人权活动,加强人权领域内的国际合作。

.。

第三章 国际法上的居民

第三章  国际法上的居民

二、庇护

(一)庇护的概念
庇护是指国家对于因政治原因而被外国追诉或受迫 害而来避难的外国人,准其入境和居留,并给予保护。
(二)庇护的规则 1、庇护的对象——主要是“政治犯” 2、受庇护人的地位

三、难民
1、难民的范围 2、难民的取得和丧失 3、难民的法律地位

复习思考题
一、单项选择题


4、依据国际法,犯有以下哪些罪行的人不能请求或 享受庇护的权利?( ) A 海盗罪 B 政治犯罪 C 贩毒罪 D劫持航空器罪

5、下列关于引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可以引渡的犯罪必须是请求引渡国和被请求引渡国 都认定是犯罪的行为 B 可以引渡的犯罪是被请求引渡国认定是犯罪的行为 C 被请求引渡国有必须引渡的义务 D 国家之间一般通过国内立法或缔结双边条约来规定 引渡问题
1.入境:护照和签证 2.居留:遵守居留国法律,享有一定的权利 和义务 3.出境:外国人出境,必须没有未了结的司 法案件或债务,交清他应交纳的捐税,办理 了出境手续。根据国际法,一国不得禁止外 国人合法离境

第三节 外交保护
一、外交保护的概念与性质 二、国家行使外交保护的条件
第一,本国国民的合法权益遭到所在国 的非法侵害。 第二,受害人持续具有保护国的实际国 籍。 第三,在所在国已经“用尽当地救济。”

(三)我国的引渡实践
1、引渡的原则 2、外国向我国请求引渡
3、我国向外国请求引渡
中国部分外逃贪污嫌犯归案名录



萧洪彬 上海大东江实业有限公司原董事长 非法经营(出口骗汇)7.6亿美元 2000年4月24从澳大利亚押解回国 汪峰 广东佛山南海市口岸办公室原副主任 涉嫌贪污挪用公款1417万人 民币、1321万港币 2001年1月从新西兰被押解回国 陈安民 陕西咸阳无线电二厂原厂长 职务侵占200余万元 2001年6月2日从匈牙利押解回国 尹国强 北京市九龙商贸责任公司原经理合同 诈骗711万元人民币 2002年2月10日 从罗马尼亚押解回国 卢万里 贵州省交通厅原厅长受贿2000余万元,2600余万元资产来源不明 2002年4月1日从斐济被押解回国 钱宏 上海康泰国际有限公司原董事长 诈骗银行资金近5亿元 2002年6 月5日从巴拿马押解回国 余振东 中行广东开平支行原行长 伙同他人贪污挪用公款4.82亿美元 2004年4月16日从美国被押解回国

国际法第五章 国际法的居民

国际法第五章 国际法的居民

5-27




(三)互惠待遇(reciprocal treatment) 互惠待遇一般是根据条约规定国家间相互给予对方 国民的优惠待遇。 (四)差别待遇(differential treatment) 指外国公民或法人的民事权利在某些方面少于或小 于本国公司或法人。 差别待遇的另一种情况是对不同国籍的外国公民或 法人给予差别待遇。 ★案例:艾尔西(Elsi)公司案。

5-33




第三节 引渡和 庇护制度 一、引渡(extradition) 引渡的概念:引渡是指国家把当时在其境内的被别 国指控为犯罪或判刑的人应有关国家请求移交给该 国进行审判或执行刑罚的行为。 引渡的主体:国籍国、罪行发生地国和受害国。 对犯有国际罪行的人,基于普遍管辖权,罪犯所在 国以外的国家都有权要求引渡。 引渡的对象:普遍刑事犯罪者,可以是本国人也可 以是外国人或无国籍者。

5-8


(二)因加入而取得国籍 广义的入籍:所有非因血统而取得国籍,称为“继有 国籍” (derivative nationality) (与原始国籍相 对)。 狭义的入籍:指的是申请入籍(归化) naturalization 继有国籍的取得方式:1、由于婚姻。2、由于收养、 认知 。3、申请入籍(包含国籍恢复)。 入籍条件在国籍法中规定(年龄、居住年限、品德、 语言能力、遵守宪法和法律、职业等)。

5-35
引渡的条件:一是符合共同原则,即请求国 和被请求国的法律都认为是犯罪并且处罚达 到一定的高度。二是不属于政治犯、军事犯、 宗教或者其他原因可拒绝的情形。 引渡的程序和效果。 程序:①提出引渡请求;②被请求国审查; ③执行引渡,移交人犯。

国际公法学(第四章)

国际公法学(第四章)
后在甲国定居,后姜某在甲国生下一女。根据我国国籍法 ,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 ) A.如姜某之女出生时未获其他国家国籍,可以获得中 国国籍
B.姜某之女一出生就无条件获得中国国籍
C.如姜某之女出生时已获得甲国国籍,她也可以同时 获得中国国籍 D.姜某之女出生地在甲国,因而不能获得中国国籍
【解析】 根据我国《国籍法》第5条的规定:“父母双方或一方为 中国公民,本人出生在外国,具有中国国籍;但父母双方或 一方为中国公民并定居在外国,本人出生时即具有外国国籍
(2)双系血统原则指国籍随父母。1973年1月9日法国国
籍法就采取双系血统主义原则。该法规定,子女,不论婚生 或非婚生,至少其双亲之一是法国人者,为法国人。
中国国籍法采取双系血统原则,该法第3条规定,父母双
方或一方是中国公民,本人出生在中国的,具有中国国籍。
【2007年司考真题】中国人姜某(女)与甲国人惠特尼婚
国法律陆某持有的甲国护照真实有效;陆某本人到案发时从
未离开中国,也从未申请退出中国国籍。根据中国国籍法有
关规定,下列哪一项判断是正确的?( A )
A.陆某仍是中国人 B.陆某是中国境内的外国人 C.陆某是中国法律承认的具有双重国籍的人 D.陆某的国籍状态不确定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第9条规定,定居外国 的中国公民,自愿加入或取得外国国籍的,即自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丧失中 国国籍。 第10条规定,中国公民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经 申请批准退出中国国籍:(1)外国人的近亲属;(2)定 居在外国的;(3)有其他正当理由。 第14条规定,中国国籍的取得、丧失和恢复,除第9条 规定的以外,必须办理申请手续。未满18周岁的人,可由 其父母或其他法定代理人代为办理申请。 由于中国国籍法并不承认双重国籍,陆某又没有申请 退出中国国籍,因此陆某仍为中国人。 可见,A项正确。

第三章国际法上的居民演示文稿

第三章国际法上的居民演示文稿
2、若印度警方对此案处理不力,你认为中国政府还 可采取哪些措施?
第16页,共41页。
外交保护 外交保护的含义和性质 外交保护的条件
外交保护的方式
第17页,共41页。
案例之一:马佛罗马提斯案件
国际常设法院的观点
当个人受到另一个国家违反国际法的行为的损害时,在无法 通过正常途径求得解决的情况下,这个人的本国有权为他行 使保护,这是国际法的基本原则。为本国人提出诉讼,为本 国人采取外交行动或诉诸国际司法程序,国家也就是在维护 自己的权利,维护保证国际法规则得到尊重的权利。 总结:外交保护的含义和性质
案件的后续进展
双方协议解决,把苯胺胶片公司的股份卖给美国国民而双方平分其 收益。
第25页,共41页。
阿姆巴提耶洛斯案
仲裁委员会的意见
阿姆巴提耶洛斯没有用尽当地救济方法。希腊的求偿是没有效力 的。用尽当地救济方法这个规则不仅意味着用尽一切向上级法院 上诉的可能性,还意味着当事人在每一审判阶段都用尽程序上的 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阿姆巴提耶洛斯没有做到这一点,他在一 审阶段没有请拉英作证,如果所说由此而遭到败诉,只能是后果 自负了。
第22页,共41页。
外交保护的条件
2.本国国民的合法权益受到所在国的非法侵害
(马佛罗马提斯案件、许佛罗案件)
(1)不法行为是可归因于所在国国家的行为;
(2)行为构成对该国国际义务的违背。
第23页,共41页。
外交保护的条件
3.用尽当地救济原则(exhaustion of local remedies)
(国际工商业投资公司案件、阿姆巴提耶洛斯案) 问题:国际法为何要求受害国民首先用尽当地救济方可由其国
籍国行使外交保护权?
第24页,共41页。

国际法上的居民

国际法上的居民
8.从国际法上说,庇护权( )。
A是个人的权利
B是国家从它的属地优越权中引申出来的权利
C是指个人有受庇护的权利
D是国家给予个人庇护的权利
E是国家的主权权力
9.根据我国法律,可禁止下列人员入境:( )。
A不能保障其在中国期间所需费用的
B艾滋病患者
C被认为人境后可能进行恐怖活动的
D被我国政府驱逐出境未满不准入境年限的


二、单选题: (每题1分)
1.国籍法是( )。
A国家间解决国籍问题引起争执的法律
B国内法
C国家确定外国人地位的法律
D具有国际公约性质的法律
2.因出生而取得国籍是根据( )。
A出生地原则
B血统原则和居住地原则相结合
C居住地原则
D继有国籍原则
3.最惠国待遇( )。
A是一国给予另一国的优惠待遇
B是给予外国人与本国人相同的待遇
D既是国家的一项权力,又是公民的权利
三、多选题:(每题2分)
1.通过加入而取得国籍的情况有( )。
A因收养
B因婚姻
C因长期居住
D因自愿申请
E因出生
2.国籍法是( )。
A国际法的一部分
B国内法
C国家间解决国籍问题引起争执的法律
D国家确定认为是其国民的法律
3.对于合法进入一国境内的外国人,按照国际实践一般享有( )。
C是没有范围限制的
D是国家之间在互惠原则基础上互相给予的
4.差别待遇( )。
A是违反国际法的歧视待遇
B是指给予外国人不同于本国公民的待遇
C属经济共同体范围内的优惠待遇
D是给第三国以优惠待遇
5.国际法上的居民中所说的一般外国人包括( )。

国际法

国际法

国际法上的居民是指居住在一国境内并受该国管辖的人。

国籍是指一个人属于某一国家的国民或公民的法律资格,它表明一个人同某一特定国家之间的固定的法律联系国籍的取得:一个人取得某一国家的国民或公民的资格1、因出生而取得:血统原则、依出生地原则、依血统和出生地原则相结合的混合原则2、因加入而取得:自愿申请(归化)、婚姻入籍、收养、交换领土.国籍的丧失:一个人由于某种原因丧失他所具有的某一国家的国籍。

自愿丧失、非自愿丧失中国国籍法1、以血统主义为主,出生地主义为辅确定原始国籍2、不承认双重国籍3、防止和减少无国籍人外国人:指在一国境内,不具有居留国国籍而具有其他国籍的人。

外国人的待遇方式1、国民待遇:是指国家在一定范围内给予外国人与本国公民相同的待遇,即在同样条件下,外国人所享受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与本国人相同。

2、最惠国待遇:一国给予另一国的国民或法人的待遇,不低于现时或将来给予任何第三国民或法人在该国享受的待遇。

3、互惠待遇:是指国家之间根据平等互惠的原则、互相给对方公民在税收优惠、互免入境签证,免收签证费等方面的待遇。

4、差别待遇:是指国家给予外国人不同于本国公民的待遇,或给予不同国籍的外国人不同的待遇,。

引渡:指一国应外国的请求把在其境内指控为犯罪或判刑的外国人,移交给请求国审理或处罚的一种国际司法协助行为。

(以条约为据)五大原则1政治犯不引渡2本国公民不引渡3双重犯罪原则4双重审查原则5罪名特定原则程序:外交部接受申请-高院审查-国务院行政审查-公安部执行庇护:指国家对于遭受追诉或迫害的而来避难的外国人,准其入境和居留,给以保护,并拒绝将他引渡给另一国的行为。

这种庇护也叫领土庇护。

难民:由于种族、宗教、国籍,属于某一社会团体社会或具有某种政治见解的原因遭受迫害留其本国之外,并由此项畏惧而不能或不愿受该国保护的人;或不具有国籍并由于上述事情留在他以前经常居住国以外而现在不能或由于上述畏惧不愿返回该国的人。

第三章 国际法上的居民

第三章 国际法上的居民

三、国籍的取得和丧失 (一)国籍的取得 国籍的取得是指一个人取得某一特定 国家的国民或公民的资格。 1、因出生而取得(原始取得) (1)血统主义; (2)出生地主义; (3)混合主义。
2、因加入取得国籍(归化或继受取得) (1)自愿申请入籍; (2)选择入籍; (3)因涉外婚姻、收养、认领入籍; (4)因国家领土变更而入籍。
(二)国籍的丧失 国籍的丧失是指某一个人失去了他曾 经具有的某一特定国家国民或公民的资格。 1、自愿丧失国籍; 2、非自愿丧失。
四、国籍的抵触 (一)概念 国籍的抵触是指一个人同时具有一个 以上的国籍或不具有任何国籍的状态。
(三)关于华侨国籍问题的处理 1、解决华侨双重国籍的问题 解决我国与印尼等国的华侨国籍问题 2、处理边民国籍问题 我国与缅甸的边民问题的解决
第二节 外国人的法律地位
一、外国人的概念 外国人是指不具有某一特定国家本国国 籍的自然人(包括具有外国国籍的人和无国 籍人,且不论该人居住在何处)。 二、确定外国人法律地位的原则与规则 (一)概述 外国人的法律地位是指外国人在一国入 境、出境、居留和从事各项活动方面享有法 律权利和承担义务的状况。
(二)国籍的丧失 1、自愿丧失国籍 (1)自愿申请退籍 (2)自愿选择别国国籍 2、非自愿丧失国籍
四、国籍的抵触 (一)国籍抵触的概念 一个人同时具有一个以上的国籍或不 具有任何国籍的状态。 具有一个以上国籍称之为国籍的积极 抵触; 不具有任何国籍称之为国籍的消极抵 触。
(二)双重国籍的产生和解决 1、产生 从根本上来说,是由于各国国籍立法对 国籍取得、丧失的具体规定和认定不同。 因出生或其他事由导致产生双重国籍 2、解决 国内立法 国际双边或多边条约
第三章 国际法上的居民
第一节 居民和国籍

《国际法》课件5——居民

《国际法》课件5——居民

一、国籍的概念与国籍法
(四)国籍法 国籍法是规定国籍的取得、丧失、变更等事项的法律规范,属一 国国内法。 各国有权根据其政治经济制度、民族传统和习惯,并考虑到人口 发展和控制等因素,采用不同的立法原则和方式来制定自己国家 的国籍法。有些国家在宪法或民法中规定国籍事项,但目前大多 数国家采取单行法的形式专门规定国籍的各项制度。 国籍问题具有国际性,也是成为国际法的一个重要内容。 国籍法 虽然属于国内法,但由于各国国籍法的原则和规定不同,在国际 关系不断发展,各国人民交往日趋频繁的情况下,往往产生国籍 的冲突,从而引起国家间的纠纷,因此,国家间签订有关国籍问 题的双边协定或制定国际公约成为国际间避免国籍冲突的重要途 径,如1930年在海牙签订的《关于国籍法冲突的若干问题 的公约 》 、《关于某种无国籍情况下的议定书》、《关于双重国籍某种 6 情况下兵役义务的议定书》等。
二、国籍的取得
(2)至于入籍的程序,一般为申请、审查和批准等几个步骤。但 究竟由什么机关批准,各国则有不同的规定。有的由国家立法机 关批准,有的由公安机关批准,有的由司法机关批准,有的由公 安机关批准,有的由政府或某一主管部门(如移民局)批准。我 国《国籍法》规定,对于自愿加入中国国籍的,由当事人提出申 请,由公安部门审查批准。 2、由于某种事实而入籍, 此种入籍不是出于当事人主动的意思 表示,而是由于发生法律规定的事实,依法产生了入籍的效果。 (1)由于收养而取得国籍。 一国的公民或国民收养外国人或无国籍人为子女,因而产生被 收养人国籍变更问题。 从各国的实践来看,有以下三种情况: 第一,本国公民收养外国人或无国籍人的子女,因收养关系使被 收养人取得本国国籍;
3
一、国籍的概念与国籍法
(二)国籍制度的适用范围 国籍原本只涉及个人,严格地说,只有个人才是各国国籍法的主 体,但自19 世纪后半叶开始,由于私人企业活动超越国界,逐渐 频繁地向国际化发展,国家为了保护本国利益和发展国际通商关 系,需要以国籍作为区分本国法人和外国法人的标准,因而国籍 的概念被移用于法人,作为表示法人属于某国的依据,所属国也 因此对法人享有管辖权和有权保护它在外国的合法权益。 国际条约还规定将国籍用于船舶、航空器和空间物体等,以表示 其归属。

国际法上的居民(PopulationinInternationalLaw)

国际法上的居民(PopulationinInternationalLaw)

籍法》。 平等原则; 血统主义与出生地主义相结合原 则; 不承认双重国籍原则。
提问:你对我国的关于不承认双重国籍的规
定有何评价?
第二节
外国人的法律地位
一、外国人的法律地位
外国人是指在一国境内不具有居留 国国籍而具有他国国籍的人。无国 籍人也被归入外国人。 外国人的法律地位,由所在国加以 规定,但需参照国际法的一般原则 和国际通例。 外国人受双重管辖。
第十章 国际法上的居民 (Population in International Law)
第一节
国籍制度
一、国籍的概念
国籍(nationality)是个人作为
一个特定国家的成员而隶属于这 个国家的一种法律上的身份。
国籍对个人和国家都有重大意义 :
1、国籍是确定个人属于某国的公民或
国民的法律资格。 2、国籍体现了个人与国家之间的法律 联系。 3、国籍是国家对个人行使管辖和进行 保护的法律依据。
后果:罪行特定原则(principle of specialty),即引渡与追诉一致原则; 再引渡(reextradition)问题: 可以再引渡; 根据罪行特定原则,不能引渡; 请求国同意,就可再引渡。
四、外交保护
1、概念 指国家根据属人优越权而对 在国外的本国国民的正当利益通 过外交途径所进行的保护。
2、外交保护的条件

本国国民的合法权益遭到所在国的 非法侵害。 受害人持续具有保护国的实际国籍。 用尽当地救济(exhaustion of local remedies)。
第三节 引渡和庇护制度
请求国:即有权提出引渡请求的国家。
包括: 罪犯本人所属国; 犯罪行为发生地国; 受害国。 被请求国有权决定将罪犯引渡给何国。 也有的国家之间订有具体规定。

国际法核心概念与难点导读第三章

国际法核心概念与难点导读第三章

国际法核心概念与难点导读第三章)国际法上的居民名词解释国籍——指一个人属于某一国家的国民或公民的法律资格,它表明一个人同某一特定国家之间的固定的法律联系。

国籍法——是有关国籍的取得、丧失和变更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其内容主要是:国籍的取得、国籍的丧失、国籍的变更等。

原始国籍——指一个人由于出生而取得一国的国籍。

各国国籍立法对因出生而取得国籍的立法原则是不同的,有的采取血统原则,有的采取出生地原则,有的采取血统原则和出生地原则相结合的混合原则。

继有国籍——指一个人由于加入某国国籍而取得该国国籍。

“入籍”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入籍指外国人或无国籍人按一国法律之规定,通过本人自愿申请并经批准而取得该国国籍。

广义的入籍还包括由于婚姻、收养、准婚生、领土变更等原因而取得某国国籍。

双重国籍——指一个人同时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国籍。

双重国籍可由于出生、婚姻、收养、认领、入籍而产生。

无国籍——指一个人不具有任何国家的国籍。

无国籍是由于各国国籍法的规定不同.因出生、婚姻、收养以及剥夺等原因而产生的。

外国人——指在一国境内,不具有居留国国籍而具有其他国籍的人。

包括享有外交和领事特权与豁免的外国人;外国专家、外国留学生、外商、外侨和在该国旅游的外国人。

享有外交和领事特权与豁免的外交官员和领事官员,他们具有特殊的法律地位‟,不在一般外国人之列。

外交保护——指一国通过外交途径,对在国外的本国国民的合法权益所进行的保护。

这是国家属人优越权的重要内容。

但是国家为其国民提供外交保护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被保护的外国人必须具有保护国的国籍;二是在所在国已用尽当地救济。

国民待遇——指国家在一定范围内给予外国人与本国公民相同的待遇。

这种待遇通常只限于民事权利和诉讼权利。

最惠国待遇——指一国(施惠国)给予另一国(受惠国)的国民或法人的待遇,不低于现时或将来给予任何第三国国民或法人在该国享受的待遇。

最惠国待遇通常适用于经济和贸易方面,国家之间通常是在互惠原则的基础上互相给予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法上的居民一、判断题(每题1分)1. 国际法上的居民,是指具有一国国籍并受该国管辖的人。

对错2. 所有居住在一国境内的人,无论是本国人,还是外国人,都应受该国法律管辖,他们具有相同的法律地位。

对错3. 国籍是指一个人属于某一国家的国民或公民的法律资格。

对错4. 国家对于外国人,既无权予以外交保护,也无义务接纳其入境。

对错5. 按照现行国际法,国籍问题原则上属于每个国家的国内管辖事项。

对错6. 最早用单行法方式规定国籍问题的法律是普鲁士国籍法。

对错7. 单系血统原则通常是指以母亲的国籍决定其子女的国籍,故单系血统原则又称为母系血统原则。

对错8. 我国《国籍法》规定,父母双方或一方定居在外国的中国公民,本人出生在外国,具有中国国籍。

对错9. 我国国籍采取出生地主义与血统主义相结合的原则,以出生地主义为主,以血统主义为辅。

对错10. 双重国籍人,如果他具有的国籍中有一个是居留国的国籍,居留国一般不把他作为外国人看待。

对错11. 从广义上说,外国人除指自然人外,还包括外国法人,如外国的公司、企业等。

对错12. 当外国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而用尽当地救济方法来获解决时,他可以获得本国的外交保护。

对错13. 是否允许外国人居留,这是接受国自行决定的事,任何其它国家,不能干涉。

对错14. 外国人在居留国不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不得担任公职,及其他领导职务,也不承担服兵役的义务。

对错15. 差别待遇是国家指给予外国人不同于本国公民的待遇,或给予不同国籍的外国人歧视待遇。

对错16. 政治犯不引渡,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后,通过西欧一些国家的国内立法和各国间的引渡条约,的规定,逐渐形成的一项原则。

对错17. 在现代世界各国中,引渡罪犯只限于外国人,本国国民不予引渡。

对错18. 从国际法上说,庇护权是指国家给予个人庇护的权利,而不是指个人有取得庇护的权利。

对错19. 联合国的《关于难民地位的公约》首次以普遍性国际公约的形式对难民的定义和范围作了明确的规定。

对错20. 在没有条约的约束下,国家是否向他国引渡罪犯,完全是它根据主权自由决定的事。

对错二、单选题: (每题1分)1. 国籍法是( )。

A 国家间解决国籍问题引起争执的法律B 国内法C 国家确定外国人地位的法律D 具有国际公约性质的法律2. 因出生而取得国籍是根据()。

A 出生地原则B 血统原则和居住地原则相结合C 居住地原则D 继有国籍原则3. 最惠国待遇( )。

A 是一国给予另一国的优惠待遇B 是给予外国人与本国人相同的待遇C 是没有范围限制的D 是国家之间在互惠原则基础上互相给予的4. 差别待遇( )。

A 是违反国际法的歧视待遇B 是指给予外国人不同于本国公民的待遇C 属经济共同体范围内的优惠待遇D 是给第三国以优惠待遇5. 国际法上的居民中所说的一般外国人包括( )。

A 外交人员B 领事官员C 在华的外商独资企业D 外国专家6. 下述哪种情况下的犯罪是可引渡的?( )A 依请求引渡法律被认为是犯罪B 依被请求引渡国法律被认为是犯罪C 依请求引渡国和被请求引渡国的法律都认为是犯罪D 依第三国法律被认为是犯罪7. 我国国籍法采取的原则是( )。

A 血统主义与居住地主义相结合C 血统主义与出生地主义相结合D 出生地主义8. 最早用宪法规定国籍问题的国家是( )。

A 中国B 美国C 英国D 法国9. 最早用单行法方式规定国籍问题的国家是( )。

A 日耳曼法B 普鲁士法C 法兰西法D 英吉利法10. 旧中国历史上制定和颁布的最早的国籍法是( )。

A 《大清国籍法》B 《大清国籍条例》C 《民国十八年修订国籍法》D 《民国三年修正国籍法》11. 单系血缘原则通常是指以()的国籍决定其子女的国籍。

( )A 父亲B 母亲C 父亲或母亲D 父亲和母亲12. 如果父母国籍不同,父母各自国家采取血统原则,他们在采取出生地原则的国家所生子女,一出生就具有( )。

A 双重国籍B 三重国籍C 随父亲的国籍D 随母亲的国籍13. 为了解决双重国籍问题,国际上签订了一些国际公约,其中在联合国成立之前签订的是( )。

A 《已婚妇女国籍公约》B 《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C 《关于取得国籍之任择议定书》D 《关于国籍法冲突的若干问题的公约》14. 外国人在居留国,受( )。

A 居留国管辖C 居留国或国籍国管辖D 居留国和国籍国管辖15. 由于交换领土,该领土上居民的国籍()。

A 依原国籍不变原则B 随领土交换而取得对方国籍C 依双方协议D 可拥有双重国籍16. 我国国籍法规定,加入、退出和恢复中国国籍的申请,由( )。

A 外交部审批B 国务院审批C 公安部审批D 民政部审批17. 现代意义上的引渡制度,发生于18世纪的( )。

A 欧洲B 美洲C 北美洲D 亚洲18. 第一个禁止引渡政治犯的法令制定于1833年的( )。

A 美国B 英国C 奥地利D 比利时19. 庇护作为一项权利是( )。

A 国家给予个人庇护的权利B 个人享有的一项权利C 国家享有的一项权力D 既是国家的一项权力,又是公民的权利三、多选题:(每题2分)1. 通过加入而取得国籍的情况有( )。

A 因收养B 因婚姻C 因长期居住D 因自愿申请E 因出生2. 国籍法是( )。

A 国际法的一部分B 国内法C 国家间解决国籍问题引起争执的法律D 国家确定认为是其国民的法律3. 对于合法进入一国境内的外国人,按照国际实践一般享有( )。

A 诉讼权B 继承权C 选举权D 财产权E 著作权4. 外国人进入一国境内( )。

A 一般要持有护照并经过签证手续B 一般要持有护照但无须签证手续C 在互惠基础上达成协议可互免签证D 国家有权准许或拒绝E 可以自由进出5. 一美国人在日本将一伊朗人杀死,后潜逃英国,( )。

A 伊朗可向美国请求引渡B 美国可向英国请求引渡C 日本可向英国请求引渡D 伊朗可向英国请求引渡E 日本可向美国请求引渡6. 最惠国待遇通常适用于以下方面:( )。

A 经济方面B 贸易方面C 经济共同体范围内的优惠D 关税同盟范围内的优惠E 政治方面7. 因出生而取得国籍采取的原则有( )。

A 血统原则B 出生地原则C 居住地原则D 血统原则与出生地原则相结合的混合原则E 血统原则与居住地原则相结合的混合原则8. 从国际法上说,庇护权( )。

A 是个人的权利B 是国家从它的属地优越权中引申出来的权利C 是指个人有受庇护的权利D 是国家给予个人庇护的权利E 是国家的主权权力9. 根据我国法律,可禁止下列人员入境:( )。

A 不能保障其在中国期间所需费用的B 艾滋病患者C 被认为人境后可能进行恐怖活动的D 被我国政府驱逐出境未满不准入境年限的E 残疾人10. 犯有以下罪行的人不能请求或享受受庇护的权利:( )。

A 破坏和平罪B 刑事犯罪C 政治犯罪D 空中劫持罪E 战争罪11. 下列罪行中属于可引渡的罪行是()。

A 杀人罪B 战争罪C 海盗罪D 空中劫持罪E 政治犯罪12. 联合国成立后,国际上签订的有关国籍问题的国际公约有( )。

A 《关于国籍法抵触的若干问题的公约》B 《关于某种无国籍情况的议定书》C 《关于无国籍人地位的公约》D 《已婚妇女国籍公约》E 《减少无国籍状态公约》13. 产生双重或多重国籍的原因有( )。

A 出生B 认领C 婚姻D 收养E 入籍14. 新中国建立以前,制定和颁布的国籍法有()。

A 《大清国籍法》B 《大清国籍条例》C 《民国三年修正国籍法》D 《民国三年修正国籍法》E 《中华民国国籍法》1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的基本原则有()。

A 各族人民平等地具有中国国籍原则B 不承认中国公民具有双重国籍原则C 在赋予原始国籍上采取血统主义与出生地主义相结合原则D 男女国籍平等原则E 国籍的加入、退出和,恢复采取自愿中请和审批相结合的原则16. 国家为个人提供外交保护的条件是()。

A 被保护者必须具有保护国国籍B 在所在国已经用尽当地救济C 被保护者在所在国受到的侵害是严重的D 被保护者受到的侵害是由所在国的国家行为引起的E 被保护者提出申请17. 外国人在居留国必须()。

A 接受居留国的属地管辖B 遵守居留国的法律法令C 交纳捐税D 服兵役E 遵守国籍国法令18. 有权请求引渡的国家是( )。

A 罪行发生地国B 受害国C 罪犯所属国宝D 罪犯居留国E 与犯罪行为有联系的国家19. 从国际法实践上看,庇护的对象有( )。

A 国家元首B 外交人员C 从事政治活动而被迫害或追诉的人D 从事科学活动而受迫害的人E 从事创作活动而受迫害的人四、名词解释1 . (本题3分)国籍2 . (本题3分)国籍法3 . (本题3分)血统原则4 . (本题3分)出生地原则5 . (本题3分)入籍6 . (本题3分)国籍的丧失7 . (本题3分)双重国籍8 . (本题3分)外国人9 . (本题3分)引渡10 . (本题3分)政治犯不引渡11 . (本题3分)庇护12 . (本题3分)域外庇护五、简答题13 . (本题6分)简述国籍的意义。

14 . (本题6分)简述国籍取得的方式。

15 . (本题6分)简述国籍丧失的两种方式。

16 . (本题6分)简述无国籍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17 . (本题6分)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的基本原则。

18 . (本题6分)简述最惠国待遇的主要内容。

19 . (本题6分)简述外国人的法律地位。

20 . (本题6分)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人境出境管理法》的主要内容。

六、论述题21 . (本题14分)试述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地位。

22 . (本题14分)什么是引渡和庇护?怎样认识政治犯不引渡原则?23 . (本题14分)试述确定难民身份的条件及难民的法律地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