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光谱分析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纵坐标为百分透射比T%,因而吸收峰向下,向上则为谷; 横坐标是波长(单位为µm ),或(波数)(单位为cm1)。
T(%)
第三节 红外吸收光谱法简介
苯酚的红外光谱
第三节 红外吸收光谱法简介
4.基团频率 不同分子中同一类型的基团的振动频率是非常相近的,都 在一较窄的频率区间出现吸收谱带,这种吸收谱带的频率 称为基团频率。其所在的位置一般又称为特征吸收峰。 例如,-CH3基团的特征频率在2800~3000cm-1附近, -OH伸缩振动的强吸收谱带在3200~3700cm-1附近。
K值决定于c,b所用的单位。
c的单位
K
名称
符号
mol/L L/(mol•cm) 摩尔吸光系数
ε
g/L
L/(g•cm) 质量吸光系数
a
第二节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例:用邻菲啰啉法测定铁,已知显色的试液中含Fe2+浓 度为50ug/100mL,比色皿的厚度为2cm,在波长510nm 处测得吸光度为0.198,计算摩尔吸光系数。已知
第二节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2.物质颜色的产生 物质所显示的颜色是吸收光的互补色。
第二节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3.物质的吸收光谱曲线 如果测量某种物质对不同波长单色光的吸收程度,以波长为 横坐标,以吸光度为纵坐标作图,画出曲线,此曲线即称为 该物质的光吸收曲线(或吸收光谱曲线),它能清楚地描述 物质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程度。光的吸收程度。
N-H 3500~3100
胺、酰胺等,可干扰 O-H 峰
饱和(3000 以下)与不饱和(3000 以上)
饱和-C-H
-CH3(2960,2870)
(3000-2800) -CH2(2930,2850)
C-H
3000 左右
不饱和=C-H 末端=CH(3085) (3010~3040)
不饱和C-H 较弱(2890)、较强(3300) (2890~3300)

2220-2230
第一节 光谱分析法的概论
三、光谱分析法的分类及应用 光谱分析法可分为原子光谱和分子光谱。 原子光谱法包括有原子发射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 原子荧光法以及X射线原子荧光法。 分子光谱法包括有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红外吸收光 谱法、分子荧光光谱法等。
第二节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一、吸收光谱 1.吸收光谱的分类
第二节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2.单色器 将光源发射的复合光分解成单色光并可从中选出任一波长单 色光的光学系统。 ①狭缝:入射狭缝,出射狭缝 ②色散元件:将复合光分解成单色光 棱镜或光栅 ③透镜系统
第二节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3.吸收池:比色皿 样品室放置各种类型的吸收池和相应的池架附件。吸收池主 要有石英池和玻璃池两种。 在紫外区须采用石英池,可见区一般用玻璃池。
X射线区 真空紫外区 近紫外区 可见光区 近红外光区 中红外光区
核内层电子能级跃迁
核外层电子能级跃迁 (价电子或非键电子) 分子振动能级跃迁 分子振动-转动能级跃迁
50~1000m 0.1~100cm 1~1000m
6.0×106~105 105~102
102~0.1
远红外光区 微波区 射频区
分子转动能级跃迁 分子转动能级跃迁 电子自旋能级跃迁(磁诱导) 核自旋能级跃迁
第二节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应用光吸收定律必须满足3个条件: 一是入射光必须为单色光, 二是被测样品必须是均匀介质, 三是在吸收过程中,吸光物质之间不发生相互作用。
第二节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3.吸光系数K
K的大小取决于吸光物质的性质、入射光波长、溶液温度 和溶剂性质等,与溶液浓度的大小和液层厚度无关。
表10-1 电磁辐射区域及各区域对应的波谱或光谱技术
波长范围 5×10-3~0.14 nm
频率/MHz 6×1014~2×1012
电磁辐射区域 γ 射线区
能级跃迁类型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核内部能级跃迁
10-2~10nm 10~200nm 200~400nm 400~780nm 0.75~2.5m 2.5~50m
3×1014~3×1010 3×1010~1.5×109 1.5×109~7.5×108 7.5×108~4.0×108 4.0×108~1.2×108 1.2×108~6.0×106
被吸收,一部分透过溶液。如果入射光的强度为Φ0,吸收 光的强度为Φa,透过光的强度为Φtr 。
则 透过光的强度Φtr与入射光的强度Φo之比称为透射比,
用τ表示。
τ = Φtr/Φ0
第二节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物质对光的吸收程度可用吸光度A表示,吸光度与光强度 、透射比之间的关系为
A lg 0 lg 1 lg
(3)1900 1200 cm-1 双键伸缩振动区, 饱和C-H变形振动
(4)1200 670 cm-1 X—Y伸缩, X—H变形振动区
X-H伸缩振动区:4000-2500cm-1
醇、酚、酸等
O-H 3650~3200 3650~3580 低浓度(峰形尖锐)
3400~3200 高浓度(强宽峰)
第三节 红外吸收光谱法简介
一、概述
波长范围约为 0.75 - 1000µm
1.红外光区划分
波谱区 波长/m 波数/ cm-1 跃迁类型
近红外光
中红外光
0.75~2.5
2.5~25
13333~4000 4000~400
分子振动
远红外光 25~1000 400~10 分子转动
常用区: 中红外区的波数范围是4000 - 400 cm-1 。
第三节 红外吸收光谱法简介
5.红外吸收光谱的分区 红外谱图有两个重要区域。 4000~1330 cm-1的高波数段官能团区(或特征区) 1330~670 cm-1以下的低波数段指纹区。
第三节 红外吸收光谱法简介
常见化合物基团频率出现的范围:4000 670 cm-1 依据基团的振动形式,分为四个区: (1)4000 2500 cm-1 X—H伸缩振动区(X=O,N,C,S) (2)2500 1900 cm-1 三键,累积双键伸缩振动区
(2)变形振动:基团键角发生周期性变化,但键长不变的振 动。又称弯曲振动或变角振动。变形振动又分为面内变形和 面外变形振动。
第三节 红外吸收光谱法简介
伸缩振动 亚甲基:
变形振动 亚甲基:
第三节 红外吸收光谱法简介
3. 红外光谱的表示方法
红外吸收光谱一般用T - 曲线或T - (波数)曲线表示。
无机及分析化学 第十章 光谱分析法
知识目标
1.掌握朗伯比尔定律; 2.掌握红外吸收光谱法的定性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3.学会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和红外光谱仪; 4.了解可见-紫外分光光度法的应用。
第一节 光谱分析法的概论
一、光学分析法 光学分析法是一类重要的仪器分析方法,它主要根据物质 发射、吸收电磁辐射以及与电磁辐射相互作用来进行分析 的方法。 基于测量物质的光谱而建立起来的分析方法称为光谱分析 法,它是光学分析法的一类。
光源
单色器 吸收池
检测器
显示
第二节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一、仪器的基本组成 1.光源
基本要求: 在整个紫外光区或可见光谱区可以发射连续光谱, 具有足够的辐射强度、较好的稳定性、较长的使用寿命。 可见光区:钨灯、卤钨灯作为光源,其辐射波长适宜范围在 320~1000nm。 紫外区:氢灯、氘灯。发射185~375 nm的连续光谱。
M(Fe)=55.85
解:
50106 1000
c(Fe2 )
100 8.95106 (mol / L)
55.85
A / bc 0.198 1.1104[L /(mol cm)]
2 8.95 10 6
第二节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4.吸光度的加和性 多组分体系中,在某一波长下,如果各种对光有吸收的 物质之间没有相互作用,则体系在该波长的总吸光度等 于各组分吸光度的和,即吸光度具有加和性。
第二节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4.检测器 利用光电效应将透过吸收池的光信号变成可测的电信号,常 用的有光电池、光电管或光电倍增管。
5.信号处理及显示系统 检流计、数字显示、微机进行仪器自动控制和结果处理。
第二节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四、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的应用 1.定性分析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可用于有机化合物的鉴定、结构推断 和纯度检验。定性鉴定可采用光谱比较法。 2.定量分析
第一节 光谱分析法的概论
图 邻菲啰啉亚铁溶液吸收曲线 可以利用吸收光谱曲线作为物质定性分析的依据。
第二节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4.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1)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产生
* *
△E n
图 电子能级及电子跃迁示意图 σ→σ*>n→σ*>π→π*>n→π*
第二节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2)常见有机化合物紫外吸收光谱 ①饱和烃 在紫外光谱分析中常用作溶剂使用,如:己烷、环己 烷、庚烷等。
第二节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②不饱和脂肪烃 如含有C=C、C≡C或C≡N键的分子能发生π→π*电子跃 迁,其特征是吸收峰强度大。 孤立的π→π*跃迁一般在200nm左右。 具有共轭双键的化合物,随着共轭体系的增长,π→π* 跃迁需要的能量更小,吸收带向长波方向移动,吸收 强度也有所增加。
tr
A: 吸光度
第二节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2.朗伯-比尔定律 朗伯定律: 当一束平行的单色光垂直照射到一定浓度的均
匀透明溶液时
A lg 0 kb tr
b:溶液液层厚度,或称光程长度 k: 比例系数
第二节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比尔定律
当一束平行的单色光垂直照射到同种物质不同浓度、
相同液层厚度的均匀透明溶液时
A lg 0 lg 1 k'c
tr
比尔定律只能在一定浓度范围才适用。
第二节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朗伯-比尔定律
A lg 0 lg 1 lg Kbc
tr
光吸收定律:当一束平行的单色光垂直入射通过均匀、
透明的吸光物质的稀溶液时,溶液对光的吸收程度与溶
液的浓度及液层厚度的乘积成正比。
当物质吸收的光能与该物质两个能级间跃迁所需要的 能量满足△E=hν的关系时,将产生吸收光谱。 吸收光谱法主要包括原子吸收光谱法和分子吸收光谱 法。
第二节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2. 物质颜色的产生 具有单一波长的光为单色光。 含有多种波长的光称为复合光。日光、白炽灯光。 如果把适当不同颜色的两种光按照一定强度比例混合,也可 以成为白光,这两种颜色的光称为互补光。
第三节 红外吸收光谱法简介
二、基本原理 1.产生红外吸收的条件 分子吸收辐射产生振转跃迁必须满足两个条件:
条件一:辐射光子的能量应与振动跃迁所需能量相等。 条件二:物质分子在振动过程中应有偶极矩的变化。
第三节 红外吸收光谱法简介
2.分子振动
(1)伸缩振动:原子沿键轴方向伸缩,键长变化但键角不变 的振动。它又可以分为对称伸缩振动( s)和不对称伸缩振 动( as )。
第二节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③芳香化合物 芳香族化合物一般都有E1带、E2带和B 带三个吸收峰。苯的紫外吸收光谱是由 π→π*跃迁组成的三个谱带(见图),即 E1、E2具有精细结构的B吸收带。当苯环 上引入取代基时,E2和B一般产生红移且 强度加强。
第二节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三、光的吸收定律
当一束平行的单色光照射均匀的有色溶液时,光的一部分
ArC-H 比饱和 C-H 峰弱,但峰
(3030)
形却更尖锐
叁键及累积双键区(2500~1900cm-1)

CC,CN,C=C=C,C=C=O 等
键 RCCH
2100-2140
及 RCCR’ 2196-2260
R=R’则无红外吸收

2240-2260
分子中有 N,H,C,峰
积 CN
(非共轭) 强且锐;
第一节 光谱分析法的概论
二、电磁辐射与波粒二象性 1.电磁辐射与波粒二象性 光是一种电磁波,具有波动性和微粒性。
E h hc
E:能量 eV h:普朗克常数 6.626×10-34J.s ν:频率 Hz c:光速 3×10-10m.s-1 光的能量与相应的波长成反比,与频率成正比。
第一节 光谱分析法的概论
n
A A1 A2 A3 An Ai i1
第二节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5.朗伯-比耳定律的偏离现象
(1)由于入射光不是单色光 而引起的偏离
(2)溶液的化学因素引起的 偏离
(3)比尔定律的局限性引起 的偏离
浓度小于0.01mol/L
第二节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可见分光光度计400~780nm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200~780nm 一、仪器的基本组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