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新区规划

合集下载

兰州新区总体规划

兰州新区总体规划

目 录第一部分 新区发展规划 (1)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发展目标与策略 (4)第三章功能定位、职能与规模 (10)第四章产业发展与布局 (12)第五章空间管制 (13)第六章城乡统筹规划 (16)第二部分 空间布局规划 (22)第七章空间结构规划 (22)第八章用地布局规划 (24)第九章绿化系统与景观风貌规划 (35)第十章综合交通系统规划 (43)第十一章市政与综合防灾规划 (50)第三部分 发展时序与实施保障 (63)第十二章发展时序 (63)第十三章兰白经济核心区的协调发展 (65)第十四章实施保障 (68)第十五章附 则 (70)第十六章附 表 (71)第一部分新区发展规划第一章总则第1条编制目的为落实国家政策以及甘肃省委、省政府的发展战略要求,依据《城乡规划法》和相关法规、规范、上一层次规划,结合兰州市城乡建设的实际情况和特点,编制《兰州新区总体规划(2011-2030)》(以下简称本规划)。

第2条指导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五个“统筹”思想;落实中央的西部大开发战略,贯彻党和中央对甘肃省的发展要求:《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

围绕省政府对兰州新区发展的总体目标,抓住兰州市空间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机遇,发挥政府、市场、社会多方面的作用,推动兰州新区的快速发展,全面提升兰白地区的中心带动作用。

第3条规划原则(1) 区域协调发展原则从宏观区域层面对新区提出发展要求以及新区与周边地区的统筹协调两方面入手,统筹兼顾,合理布局,妥善处理区域发展中各方面的关系。

(2) 可持续发展原则依据新区的战略发展思路,结合现状资源情况,根据发展要求,以水、土地等资源条件为前提,重视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环境质量的提升,保障新区的可持续发展。

(3) 社会和谐原则坚持以人为本,以满足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发展为出发点,来满足人们对经济、社会及环境的需求。

(4) 突出特色原则立足新区自身的发展基础,在产业发展、空间结构、景观塑造等方面突出新区特色。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兰州新区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兰州新区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兰州新区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日期】2012.08.31•【文号】发改西部[2012]2786号•【施行日期】2012.08.3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正文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兰州新区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发改西部[2012]2786号)甘肃省人民政府,国务院有关部委、直属机构:《兰州新区建设指导意见》已经国务院批复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附件:兰州新区建设指导意见国家发展改革委2012年8月31日附件兰州新区建设指导意见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0〕29号)精神,为积极推进兰州新区建设发展,特制订本意见。

一、设立兰州新区的重要意义(一)有利于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和规划布局。

由于"两山夹一河"的特殊自然地理环境,兰州市主城区发展空间矛盾突出,空气污染十分严重。

2010年市区人口密度接近1.6万人/平方公里,城市容量已经饱和。

同时,兰州市南北两山地势陡峭、土质松软,地质环境极为脆弱,治理地质灾害亟需分流部分城市人口。

设立兰州新区,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是完善兰州城市功能和规划布局的迫切需要。

(二)有利于老工业城市转型发展和承接东中部地区产业转移。

兰州市是西北地区典型的老工业基地,依托兰州新区建设,引导老城区企业"出城入园",积极承接东中部产业转移,有利于优化产业布局,调整经济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于探索欠发达地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的新路子,具有重要意义。

(三)有利于增强兰州市作为西北地区重要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近年来受发展空间不足等因素制约,兰州市经济总量占西北五省(区)省会城市经济总量的比重明显下降。

设立兰州新区,提升中心城市功能,有利于切实增强兰(州)白(银)经济区的核心竞争力和辐射作用,建设成为西陇海兰新经济带重要支点,成为甘肃乃至西北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兰州新区规划图

兰州新区规划图

兰州新区规划图兰州新区规划图是指对兰州新区未来发展的规划蓝图。

这个规划图是根据兰州新区的地理环境、经济发展需求、人口规模等多种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和分析而制定的。

下面是一份700字的兰州新区规划图的简要描述。

兰州新区规划图展示了兰州新区未来的基础设施布局、市政公共服务设施、产业发展布局等内容。

该规划图以实现兰州新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环保为目标,力争打造成为一个现代化、宜居宜业的新兴城市。

规划图中,首先明确了兰州新区的总体定位和发展方向。

兰州新区将以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支撑,以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导,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其次,规划图对兰州新区的交通网络进行了规划。

新区将建设完善的交通网络,包括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铁路等,与兰州市及周边城市形成便捷的交通连接。

规划图中还明确了兰州新区的产业布局。

新区将打造现代化工业园区、科技创新园区和生态宜居园区三大功能区,引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和科研机构,形成产学研结合的创新体系。

此外,规划图还对新区的城市规划进行了布局。

新区将建设现代化的商业中心、文化中心和生活中心,配套建设大型购物中心、艺术馆、图书馆等文化设施,提供优质的商业、文化和生活服务。

针对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图规定了兰州新区的绿化布局。

新区将加强绿化建设,建设公园、湿地保护区等绿色生态空间,提供人们休闲娱乐和生态教育的场所。

最后,规划图还显示了兰州新区的人口分布和居住区规划。

新区将建设多样化的居住区,包括高层住宅、别墅区和安居区,提供不同层次的住房选择,满足不同人群的住房需求。

兰州新区规划图展示了一个全新的城市形象和未来发展蓝图,旨在实现兰州新区的经济繁荣、社会进步和生态环保,为兰州市和整个兰州地区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希望这个规划图的实施能够取得理想的成果,为兰州新区打造一个宜业宜居的现代化城市做出贡献。

兰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落实兰州新区规划建设领导小组加快推进兰州新区建设工作的安排意见

兰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落实兰州新区规划建设领导小组加快推进兰州新区建设工作的安排意见

兰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落实兰州新区规划建设领导小组加快推进兰州新区建设工作的安排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兰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11.08•【字号】兰政发[2012]162号•【施行日期】2012.11.0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建设综合规定正文兰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落实兰州新区规划建设领导小组加快推进兰州新区建设工作的安排意见(兰政发〔2012〕162号二○一二年十一月八日)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兰州新区、高新区、经济区管委会: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兰州新区的批复》,国家发改委《兰州新区建设指导意见》,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兰州新区建设的意见》精神,根据9月15日甘肃省兰州新区规划建设协调推进领导小组会议精神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兰州新区建设的实施意见》要求,现就加快推进兰州新区建设工作提出以下安排意见。

一、优化完善新区各项规划(要求2012年11月底完成)(一)围绕打造独具特色、个性鲜明、彰显活力的国家级新区的总体要求,聘请经验丰富、国内一流的规划设计单位,运用最先进的规划理念,进一步优化完善兰州新区总体规划,更好地体现四大战略定位。

(牵头单位:市规划局,配合单位:新区规建局,责任领导:万里、杜正喜)(二)突出兰州新区规划建设特色,体现独特的风貌、色彩、文化元素,科学、超前布局行政商务区,优化完善城区建设规划,编制好控制性详细规划。

(牵头单位:市规划局,配合单位:新区规建局,责任领导:万里、杜正喜)(三)兼顾当前与长远发展需要,优化兰州新区城市道路、供排水、供气、供热、供电、交通、公共服务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不断完善城市功能。

(牵头单位:市建设局,配合单位:市工信委、市交通局、新区规建局,责任领导:万里、宋智虎、巨洪程、李文生)(四)依据国家、省上确定的产业发展方向和重点产业,按照循环经济发展理念,优化完善兰州新区产业发展规划,形成完整的循环经济产业链,杜绝随意选择和布局产业项目。

05 兰州新区设计说明14.2.23

05 兰州新区设计说明14.2.23

目录一、总平面规划设计说明............. (1)二、建筑设计说明 (3)三、给排水设计说明 (4)四、电气设计说明 (6)五、环境保护卫生防疫专篇 (7)六、消防专篇 (8)七、劳动安全专篇 (9)八、安全保卫专篇 (9)九、建筑智能化专篇 (10)十、经济技术指标 (11)十一、投资估算表 (12)第一篇总平面规划设计说明一、设计依据1、土地出让相关文件及规划设计条件2、规划设计依据⑴《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⑵《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⑶《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⑷《甘肃省城镇规划管理技术规程》⑸《兰州市建筑日照分析计算管理办法》3、建筑设计规范⑴《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⑵《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2009年版⑶《无障碍设计规范》GB 50763-2012⑷《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⑸《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95(2005年版)⑹《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版)⑺《住宅设计规范》GB 50096-1999 (2003年版)⑻《住宅建筑规范》GB 50368-2005⑼《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48-88⑽《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 50325-2010⑾《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8版)⑿《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 50325-2010⒀《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 50108-2008二、项目概述1、项目规模兰州新区碧桂园首期地块项目规划总用地207亩,规划有低层住宅146户,多层住宅45户,高层住宅1424户,商业6590平方米,综合楼4900平方米,托儿所450平方米,容积率1.52。

2、项目位置地块位于甘肃省兰州市兰州新区,项目的东南北边均为规划城市道路,交通便利。

距兰州市区约50公里,距离中川镇约5公里,距离兰州中川机场约7公里。

地理区位及交通区位优势明显。

兰州新区

兰州新区

作为黄河的二级支流——大通河,其水质达到国家地面水一、二类标准。该工程每年引水能力在4.43亿立方米,初设灌溉面积86万亩,节水灌溉97.97万亩。10多年来,引大入秦的实际灌溉面积每年已达35万亩至40万亩。如果将引大工程充分利用,每年的引水能力可达到8亿立方米。
兰州新区 - 文教卫生
教育科研
截至2012年,兰州新区已经有包括中石油国家战略石油储备库、吉利汽车、三一重工在内的多家国内外大型企业落户新区。规划建设石化、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等七大产业集群以及高薪技术产业等五大片区。经过5—10年的建设,兰州新区将发展成为甘肃省乃至西北地区跨越式发展的重要经济增长极,成为西部地区特色鲜明、功能齐全、产业聚集、服务配套、人居环境良好的现代化新区。[1]
经济
《总体规划》确定了兰州新区的发展目标,即产业强城、生态绿城、多湖水城、现代新城。总体目标是兰州新区要成为国家战略实施的重要平台,西部区域复兴的重要增长极,兰州城市拓展的重要空间。
规划期限为2011~2030年,规划范围为兰州新区全域,兰州新区行政区划范围面积806平方公里。规划重点为规划研究、产业布局和城乡统筹。
兰州新区 - 自然地理
地势
兰州新区兰州新区位于陇西黄土高原的西北部,是青藏高原、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的交汇地,也是祁连山脉东延之余脉插入陇西盆地的交错地带。地区属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地貌类型,平川、梁峁、沟壑及河谷地貌发育。整个地域宽阔,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东西两面是低矮黄土山丘,南北长60公里,东西最宽处21公里,平均海拔高度1910米。 土质多为黄绵土,土层深厚,表面土层平均厚度在0.5~3米之间,自然植被稀疏。境内有季节性河流李麻沙沟,呈南北向。中川以下进入谷地。甘家滩以下入皋兰县,再南经兰州市安宁区沙井驿注入黄河,年径流量为354.8万立方米,长103.9公里。

兰州市第四版城市总体规划

兰州市第四版城市总体规划

兰州市第四版城市总体规划一、前言二、《兰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草案)前言兰州是甘肃省省会,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交通、信息中心;也是我国重要的重化工基地和西北地区主要的商贸集散中心;甘肃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新时期,兰州市城市发展和建设面临许多新形势、新环境、新问题,现行总体规划已经难以适应城市发展的客观需要,需要对现行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修编。

所以,住建部于2009年1月发函《关于兰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有关问题的函》(建规函[2009]1号),同意兰州市人民政府开展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

2009年5月,市委、市政府成立了以市委书记为第一组长、市长为组长、四大班子分管领导及市规划部门主要负责人等为副组长、市直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兰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领导小组,兰州市城乡规划局具体组织总规修编工作。

项目委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与兰州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承担,就城市定位、空间、产业、生态、气象、交通、地质、兰白统筹等重大专题聘请北大、清华、中科院、北京气象中心等相关单位的专家共同进行研究。

2008年10-11月,2009年7-8月,中规院项目组多次来兰进行了现场调查,与40多个单位和部门进行了面对面座谈,向70多个单位和部门(包括大中型企业)收集了资料,并与八个县区政府及县区各部门分别进行了座谈和资料收集工作。

2009年6月14日,省委书记陆浩及省上四大家领导亲临兰州调研听取了兰州市第四版城市总体规划构想汇报。

2009年7月31日,市政府召开了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动员大会。

2010年3月、4月,中规院项目组先后向省住房与城乡建设厅和市上四大家主要领导汇报了《兰州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兰州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战略研究》等各项前期研究成果。

2010年8月13日,袁占亭市长专题听取了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汇报。

2010年10月中规院项目组向陆武成书记和袁占亭市长汇报了总规纲要初步成果,并就总规纲要初步成果向市上各部门征询意见。

兰州新区铁路新城规划方案

兰州新区铁路新城规划方案

兰州新区铁路新城规划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城市发展的不断壮大,城市规划成为一个国家对于城市发展进行管理和指导的重要手段。

其中,铁路新城规划更是国家为推动城市发展而实施的其中一种有效方式。

在此背景下,中国兰州新区也制定了自己的铁路新城规划方案。

二、规划方案概述2.1 规划目标兰州新区铁路新城规划的目标是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打造一个具有活力、宜居、生态、健康的现代新城。

该城市将是以兰州西站为交通枢纽的重要中心城市,将成为灵活高效的城市空间。

2.2 城市空间结构兰州新区铁路新城规划方案中,城市空间结构可分为以下几个区域:•核心区域。

该区域位于兰州西站周边,是城市的中心,包括商业、办公、住宅、公园等功能。

•枢纽区域。

该区域连接兰州西站和其他重要的交通枢纽,包括轨道交通、高速公路、高速铁路、航空等交通设施。

•生态区域。

兰州新区铁路新城规划方案注重生态建设,通过绿化带和湿地保护,提供城市的自然气息,实现城市空气质量的改善。

•低密度居住区。

将住宅区放置在城市的边缘,这样不仅可以避免城市的噪声和交通拥堵,同时也可以充分利用周边的自然景观资源。

•产业区域。

兰州新区铁路新城规划方案注重产业发展,将具有区域优势的产业聚集在一起,促进城市产业的持续发展。

2.3 城市交通兰州新区铁路新城规划方案中,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公共交通上。

该城市将建立一套先进的交通系统,包括轨道交通、公交、出租车等,实现城市运输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在城市空间的规划中,也注重步行和自行车出行,提倡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三、规划方案的特点3.1 站在新时代的高度兰州新区铁路新城规划方案站在新时代的高度,注重生态环境建设,打造宜居、生态的城市。

同时,规划方案还注重产业发展和交通便利,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3.2 融入文化元素兰州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兰州新区铁路新城规划方案也融入了兰州的文化元素,打造出充满历史与文化内涵的城市。

3.3 强调社区意识兰州新区铁路新城规划方案强调社区意识,注重居民的互动和交流,打造出充满人文关怀的社区环境。

兰州新区高架桥规划

兰州新区高架桥规划

兰州新区高架桥规划落定于秦王川盆地的兰州新区,自批复之日起就背负上了重要的战略使命。

兰州新区与主城区间的区域联络也一直备受瞩目。

随着“一心两翼”战略的推进,连接主城区与“两翼”的几个交通要道,开始成为战略落实的重要联络线和吸引大众眼球的焦点。

除了主城区连接榆中生态创新城的轨道交通4号线外,在兰州关注度最高的交通线便是中通道项目。

2021年3月21日,兰州市出台了《兰州市巩固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其中除了有关文明城市建设的相关内容外,还提到了中通道南延线。

中通道南延线公路工程是兰州中通道通向市区的“最后一公里”,其起点位于皋兰县忠和镇中铺子,采用枢纽立交顺接兰州中通道。

中通道南延线规划线路向北上跨109国道后于卧龙岗东侧设置隧道穿越山体,向南上跨兰州货运北环铁路,与北环快速路采用枢纽立交相连,然后上跨连霍高速,沿石门沟向南进入盐场堡刘家坪。

进入市区后,中通道南延线的连接线将采用“高架桥”的方式融入市区路网,分别上跨T435号路、B429号路、S421号路、盐场路、北滨河路、人民路后跨越黄河,于龙王庙西南侧上跨南滨河路、B614号路后终点接入规划T603#路。

我们按照这个规划,深研了相关控规图,然后发现了一个多年未经提及的名字——“中滩大桥”。

这或许就是中通道南延线规划里,其连接线进入市区后“抵达的终点”。

其实去年8月,中通道南延线就进行了项目勘察设计的公开招标,如今重点提出强调,也说明了中通道南延线的重要性。

当然,中通道南延线再一次闯入兰州人的视野,也牵动了人们关注兰州中通道项目的目光。

在《兰州新区总体规划(2011-2030)》中,兰州新区综合交通系统规划为“三纵一横”的区域交通联系廊道,构建主城区南北向主干线交通的发展。

其中,兰州中通道项目就是兰州新区综合交通规划的重要廊道之一。

兰州新区的综合交通规划愿景已经规划完善,待骨架交通网络完善,兰州新区与主城区的区域也将联系的更为紧密。

兰州新区总体规划

兰州新区总体规划

兰州新区总体规划经济2030年GDP达2700亿《总体规划》确定了兰州新区的发展目标,即产业强城、生态绿城、多湖水城、现代新城。

总体目标是兰州新区要成为国家战略实施的重要平台,西部区域复兴的重要增长极,兰州城市拓展的重要空间。

规划期限为2011~2030年,规划范围为兰州新区全域,兰州新区行政区划范围面积806平方公里。

规划重点为规划研究、产业布局和城乡统筹。

2011~2015年(近期),该阶段的发展目标是新区框架、产业体系及相关配套服务体系初步形成,交通及城区基础设施相对完善,兰白核心经济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GDP达到500亿元左右。

2016~2020年(中期),基本建成特色鲜明、功能齐全、产业集聚,服务配套、人居环境良好的现代化新区,GDP达到1000亿元左右。

2021~2030年(远期),经济和社会持续、健康、稳定、快速发展,现代化城市格局基本形成。

兰白核心经济区的一体化发展基本形成,GDP达到2700亿元左右。

人口2030年新区人口达百万按照兰州新区的人口与用地规模,2015年,新区城市人口规模3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约60平方公里。

2020年,新区城市人口规模6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约110平方公里。

2030年,新区城市人口规模10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约160平方公里。

到2030年,在新区城市建设用地规划范围内总共控制240平方公里的用地。

新区发展的主导产业将形成十大主导产业,包括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石油化工、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现代农林业、现代物流仓储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等。

布局两带一轴打造功能型城市按照新区的功能结构,《总体规划》将新区划分为两带一轴。

东部产业发展带:依托石油储备库建设石化产业片区,充分利用新区东部土地资源丰富、限制性因素少等优势,集中布局新材料产业片区、生物医药产业片区和装备制造产业片区。

西部产业发展带:临空加工制造与物流产业片区、综合产业片区。

兰州新区交通规划方案-最新版

兰州新区交通规划方案-最新版

兰州新区交通规划方案介绍兰州新区是甘肃省政府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兰州市区以东约15公里处,占地面积约400平方公里,是全国发展速度最快的新兴经济区域之一。

为了促进兰州新区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交通建设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本文将对兰州新区的交通规划方案进行阐述。

总体规划根据兰州市政府的规划要求,兰州新区的交通规划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道路交通网络建设2.公交线路覆盖3.地铁线路规划4.快速公路建设5.机场建设道路交通网络建设地面道路交通网络建设是兰州新区交通规划的基础,交通道路的贯通是整个新区交通规划的基础。

根据兰州市交通规划,兰州新区将建设多条主干道路,包括:1.G30兰海高速公路2.G75兰海高速公路3.兰新高速公路4.兰州外环线公路5.兰州新区环线公路这些道路可以将兰州新区与兰州市中心、周边地区贯通,为人们出行提供便利。

公交线路覆盖公交线路覆盖是兰州新区交通规划的一部分。

根据兰州市交通规划,兰州新区将建设多条公交线路,其中包括:1.101路:贯穿兰州新区东西两端,连接榆中和皋兰。

2.102路:贯穿兰州新区南北两端,连接嘉峪关和武威。

3.103路:连接兰州新区东西北三端,为兰州新区内部主干线路之一。

公交线路的建设将为新区居民提供公共交通服务。

地铁线路规划地铁是解决城市交通拥堵最有效、最舒适的交通工具之一,兰州市将在兰州新区建设地铁,计划建设以下地铁线路:1.地铁1号线:贯通兰州新区南北向,经过新区行政中心区。

2.地铁2号线:连接兰州新区的西南和东北,经过河西新区、兰州新区北部新城区。

地铁的建设将极大的改善兰州新区的交通状况。

快速公路建设兰州市政府还计划在兰州新区建设快速公路,并构建出兰州市到西安市、成都市、乌鲁木齐市和银川市四省一自治区的快速公路主通道。

机场建设兰州新区到兰州中川机场的距离较远,为了提高兰州新区的交通便利度,兰州市正在规划在兰州新区建设新的机场。

结论交通规划是兰州新区城市化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只有建设科学合理、便利快速的交通网络,才能更好的促进兰州新区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

兰州新区职教园区各学校规划说明

兰州新区职教园区各学校规划说明

兰州新区职教园区各院校规划说明兰州新区职教园区规划总用地面积约亩,合公顷。

校园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亩,合公顷;代征道路及绿地面积亩,合公顷;山体公园及市政配套设施用地面积亩,合公顷。

总规划建筑面积要求4681700平方米,其中,校园规划建筑面积要求4141700平方米,配套教师保障性住房要求540000平方米。

总办学规模学生万人,自建高校6所;省级统建高校3所;兰州市统建高校2所;共享区用地500亩。

一、省统筹区1、甘肃能源化工职业学院项目位于兰州新区职教园区西北角,东临北斗路及快速路,南邻纬二十六路,西临科体路,北临北快速路。

东面为甘肃商贸职业学院,南面为甘肃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西面为山子墩水库及其湿地公园,北面为城市防护绿地。

规划用地1000亩,一期规划建筑面积140618平方米。

其中教学用房建筑面积平方米,室内体育用房建筑面积4994平方米,行政办公、学生活动用房平方米,实训室建筑面积平方米,学生公寓建筑面积平方米,学生食堂建筑面积7007平方米,后勤及附属用房建筑面积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7250平方米。

根据2015年2月4日甘肃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下发的“甘肃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兰州新区职教园区建设项目建议书的批复”甘肃能源化工职业学院的总建筑面积平方米。

2、甘肃商贸职业学院项目位于兰州新区职教园区中部,东到文曲西路,南邻纬二十六路,西至北斗路,北至北快速路。

东面为山体公园、保障房用地,南面为甘肃卫生职业学院,西面为甘肃能源化工职业学院,北面为城市防护绿地。

规划用地1000亩,规划建筑面积170840平方米。

其中教学用房建筑面积26600平方米,室内体育用房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行政办公用房16700平方米,实训室建筑面积23440平方米,学生公寓建筑面积80000平方米,学生食堂建筑面积12700平方米,后勤及附属用房建筑面积5400平方米。

2015年3月5日甘肃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兰州新区职教园区建设项目建议书的批复”(甘发改社会[2015]105号)当中,将甘肃商贸职业学院的总建设规模调整为189634平方米,各类教学、实训与学生生活用房均相应调整。

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兰州新区开发建设政策的意见

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兰州新区开发建设政策的意见

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兰州新区开发建设政策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11.29•【字号】甘政发[2012]135号•【施行日期】2012.11.2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建设综合规定正文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兰州新区开发建设政策的意见(甘政发〔2012〕135号2012年11月29日)兰州新区管委会,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省政府有关部门,中央在甘有关单位: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兰州新区的批复》(国函〔2012〕104号)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兰州新区建设的意见》(甘发〔2012〕10号)精神,加快推进兰州新区规划建设,特提出以下支持政策意见。

一、财税金融政策(一)设立兰州新区开发建设专项资金,2013 年一2017 年,由省政府和兰州市人民政府按7:3的比例,每年筹集10亿元,用于新区开发建设以及科技创新、人才引进奖励补助等方面。

(省财政厅牵头,兰州市人民政府、兰州新区管委会配合)(二)以2011年为基数,省级分享兰州新区增值税10%、企业所得税20%、个人所得税20%、一般营业税30%、金融保险业营业税100%、资源税50%的增量全部返还新区,用于新区滚动发展,期限至2017年。

(省财政厅牵头,省地税局、兰州市人民政府、兰州新区管委会配合)(三)“出城入园”企业按企业搬迁前一年实际税额核定省级和兰州市基数,属兰州市基数部分,由省级结算返还兰州市。

(省财政厅牵头,省国税局、省地税局、兰州市人民政府、兰州新区管委会配合)(四)符合使用政府性资金的兰州新区重点发展的产业和基础设施项目,优先列入申报中央预算内(国债)投资项目年度计划,优先列入省级预算内投资项目年度投资计划,优先列入省前期工作计划,并在前期工作经费方面给予支持。

(省发展改革委牵头,省财政厅、兰州市人民致府、兰州新区管委会配合)(五)自2011年1月l日至2020年12月31日,对设在兰州新区的以《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中规定的产业项目为主营业务,且其主营业务收入占企业收入总额70%以上的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关于兰州新区未来发展的几点建议大全

关于兰州新区未来发展的几点建议大全

关于兰州新区未来发展的几点建议大全第一篇:关于兰州新区未来发展的几点建议大全关于兰州新区未来发展的几点建议1、在兰州新区的发展过程中,要注意加强城乡统筹和城乡一体化建设,对当地农民进行技能培训,使其在身份转化后,尽快适应新的角色和生活,并成为新区建设的一份子,使他们不仅不用离乡背景就能比较轻松地找到工作,而且能够避免因外出打工而产生的子女教育、老人赡养等诸多问题。

2、新区发展规模和其土地承载和环境承受能力要相匹配,避免过度开发和超负荷建设。

要坚持宁缺毋滥的原则,高门槛、高标准、严要求,确保规划20年不落后。

3、新区的产业布局要树立“绿色环保第一”的理念,宁要青山绿水,不要恶性发展。

招商引资时绝不引进高污染、高能耗的产业;4、建设节能节水型生态城市,尽快完善新区地下管网、废水收集、垃圾处理等基础配套设施,充分考虑资源的回收利用,提升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5、新区的城市规划一定要高起点、前瞻性,特色鲜明、国际视野,能够满足今后30——50年的功能定位和发展需求;6、统筹规划兰州新区和兰州市区未来的发展,打造有机结合、功能互补、相互促进、繁荣共赢的发展格局。

云升2014年3月24日第二篇:兰州新区介绍兰州新区介绍兰州新区的设立正是在兰州自身谋求发展和国家战略要求的协同作用下应运而生的。

兰州新区选址北距兰州市老城区70 公里外的秦王川,西距兰白经济区中的白银市正好70 公里,东距青海省省会西宁市172 公里。

可以看出,兰州新区区位优势较兰州老城区更加明显,完全契合国家战略规划中对于兰州发展的要求。

因为在构建兰白都市核心经济圈中,兰州新区与兰州市老城区以及白银市共同构成了一个等边金三角,将兰州与白银无缝的链接在一起;而在构建“兰西经济带”中,兰州新区较老城区距离西宁更近,进而可以辐射到格尔木,使得“兰西经济带”的发展更加具有潜力。

最后,兰州新区距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银川357公里,在兰白实现经济一体化形成现代化都市圈后,也可以辐射宁夏部分地区。

兰州新区城市矿产循环产业园最新规划方案

兰州新区城市矿产循环产业园最新规划方案

兰州新区城市矿产循环产业园最新规划方案一、规划项目概况项目名称:兰州新区城市矿产与表面处理产业园总体规划(2021—2035年)。

规划范围:兰州新区城市矿产与表面处理产业园拟选址于兰州新区东侧,具体为纬五十四路以南,职教园区以北,铧段公路以东,皋兰黑石以西的区域,总规划用地范围为2058.98hm2。

规划时限:近期:2021-2025年;中期:2026-2030年;远期:2030-2035年。

规划产业:以拆解处理产业、再生资源产业及表面处理再加工产业为特色的核心产业,再生资源回收产业、物流配送产业、无害化处理为支撑产业,公共服务配套产业、生活休闲产业为配套产业,规划产业布局结构包括再生资源产业组团、拆解再利用产业组团、表面处理再加工产业组团、仓储配送组团。

规划总体布局形成“三轴互通、三心引领、两区联动、多点相映”的整体空间结构。

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工作程序和主要内容本次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等相关法律、条例、技术规范开展。

本次评价主要工作内容包括:总则、规划分析、现状调查与评价、环境影响识别与评价体系构建、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规划方案综合论证和优化调整建议、环境影响减缓对策和措施、环境影响跟踪评价、公众参与、评价结论。

三、征求意见的主要内容1.您认为这个规划选址是否合理?2.您认为本次规划环评应关注哪些环境问题?3.您认为规划应加强哪些方面的措施减缓对环境的不利影响?4.您对兰州新区城市矿产与表面处理产业园环保方面有何建议和要求?5.从环保角度,您对规划持何种态度,并简要说明原因。

四、征求意见范围及意见反馈1.征求意见范围包括但不限于规划范围内或受本规划影响的企业、居民或其他组织的代表。

2.公众意见表在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过程中,公众均可向建设单位或环评单位提出与规划环境影响相关的意见。

兰州新区引黄河引水规划

兰州新区引黄河引水规划

兰州新区引黄河引水规划
水利建设工程建设要严格按工程基本建设的程序,实行“四制”的施工管理。

严格落实工程公司制度。

规范工程公司的组建、完善的法人组织、加强对工程公司的考核与管理,使工程公司在工程建设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严格实行招标投标制度。

全区所有的水利建设工程,均通过市公共资源交易系统进行交易。

严格落实施工监理制度。

实施项目监理的全程监督和管理。

严格实行合约管理。

强化质量和安全监督,建立了项目法人、施工保证、监理控制和政府监督的质量管理制度。

同时,要严格水利项目资金的使用与管理,加强对水利项目资金管理和管理的监督检查,建立健全检查、抽查、验收、总结、考评等管理制度,对水利项目资金使用全过程进行有效监管,规范财务管理,加强自查自纠、项目稽查和审计监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是兰白经济区(圈)的中心城市,城关区、七里河区、安宁区、西固区是核心区;白银市白银区是 兰白经济区(圈)的副中心;白银市、定西市、武威市、临夏回族自治州及县区是兰白经济区(圈)的 节点城市。兰州、白银两城市相距不到70公里,铁路、公路交通便捷,白银处在省会兰州“一小 时经济圈”之内。同时,白银市以电力、煤炭、稀土、化工等作为支柱产业,与兰州市石油、化 工、机械、冶金为主的工业体系有很强的协调性和互补性。两城市经济的一体化,产业布局的一 体化,人才共享的一体化无疑为甘肃中部未来的城市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至 四 川
兰州市区域交通分析图
大气污染与水资源短缺
兰州新区总体规划方案
Master Plan Of Lanzhou New City
5 规划范围
5.1 兰州新区范围
兰州新区西沿尹-中高速公路向北沿秦王川盆地延伸至引大东二干渠,东沿西岔川向北延伸至
兰州新区规划范围:806平方公 里(含机场控制区) 永登县秦川镇,北靠引大东二干渠,南临永登县树屏镇尹家庄-水阜乡涝池公路。新区南北长约49 公里,东西约 30 公里。位于东经 103 总人口约10万人。
兰州、银川、西宁2008年GDP数据 (单位:亿元)
呈现中心城市独大的结构。因此,在对如兰州在内的西北中心城市的培养上要更为关注。兰州市
和兰州新区应注重区域协调发展,并积极促进周边中小型城镇群发展,形成健康、活力的城镇体 系。 (3)水资源匮乏 西北地区大多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水源的寻求在该地区尤其重要,而对城市发展而言, 水资源也是不可缺少的。因此,兰州新区应该致力于发展节水产业,打造生态型节能城市,合理
中心发展区规划范围:327平方 公里(含机场控制区)
5.2 中心发展区范围
中心发展区主要以中川机场为核心,规划中心区范围327平方公里(含机场控制区),西至 新区西界,东靠荒山丘陵地带,北以秦川镇韩家墩、陶家墩为界,南至刘家湾北侧。涉及范围包 括永登县中川镇、秦川镇、龙泉寺镇、树屏镇、西岔镇
兰州市域地形地貌分析图
4 跳出老城 发展新区
兰州的城市结构为“一带一心,五区三县”。 一带:兰州市区发展以黄河为纽带,沿黄河两岸带状
展开
一心:以城关区为城市中心,并逐步带状延伸至安宁 区、七里河区、西固区等; 五区:城关区、七里河区、西固区、安宁区和红古区; 三县:永登县、皋兰县、榆中县。 在区域交通系统方面,兰州是西北陆空交通枢纽。 陆路交通:兰州陆路交通四通八达,兰州至西宁、银 川等周边城市的五条高速公路已建成通车。 多条国家级 高速公路和过道干线使得兰州成 为国家高速公路网中的 重要节点。 航空 :中川机场是连通西北和国内主要城市的空港 枢纽。 兰州新区 以兰州新区为中心的一小时经济圈 兰州新区范围以及与兰州市区、白银市的位臵关系 白银市 白银市
3.09
0.01 0.68 5.71 0.35 0.54 44.72 5.46 100
居民点及工矿用地
交通水利设施用地 水域 未利用土地 机场控制区 合计
现状土地使用图
7 现状基础设施及限制要素分析
兰州新区总体规划方案
Master Plan Of Lanzhou New City
基础设施现状图
基地限制要素分析图
兰州新区总体规划方案
Master Plan Of Lanzhou New City
6 现状土地使用
兰州新区规划控制范围 806 平方公里,其中:可开发利用的建设用地 444.13 平方公里,占 55.10%(其中现有建设用地43.23平方公里,占9.73%;耕地278.48平方公里,占62.70%;未利 用地92.41平方公里,占20.81%;其它用地30.01平方公里,占6.76%);生态保育区及不宜建设 用地309.41平方公里,占41.06%。新区中未利用土地和耕地占总土地面积的 42.20%和45.42%。 机场控制区现状包含部分耕地和村庄。 兰州新区现状土地类型面积一览表 土地类型 耕地 园地 林地 牧草地 其他农用地 面积(平方公里) 342.28 9.57 24.89 0.09 5.47 46.01 2.83 4.38 360.48 44 806 面积比例(%) 42.47 1.19
会城市为中心。通过对这三座城市的GDP总量的比较之后发现,兰州经济总量最高,经济发展水 平占绝对优势,这与其优越的区位条件、便捷的交通体系、强大的科技实力密切相关。同时,兰 西北地区以及西三角地区的位臵关系 州开发区在利用外资方面落后于银川开发区和西宁开发区,说明兰州在外向型经济、开发区经济 的发展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
至青海
至平凉、陕西
兰州市
兰白经济圈 兰州都市圈
至陕西
兰州新区将有力提升兰白经济圈在甘肃省、西北地区以至去全国的经济地位,打造以其为中
心的新区发展一小时经济圈,成为带动落后西北地区发展的龙头。
至陇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四川
至陇南、四川
兰白经济圈区位分析图
兰州新区总体规划方案
Master Plan Of Lanzhou New City
人口的1/3,主要有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
兰州市是西北五省对外联系的枢纽城市。西北地区,受自然资源和地理位臵所限,与东部沿 海城市相比,其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同时对外联系也不便捷。而兰州作为大西北铁路、公路、 航空的综合交通枢纽,承担着带动西北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的作用。
西三角地区:西三角是包括甘肃、宁夏、青海两省一区,以兰州、西宁、银川三座省
2 区域重镇 西三角重心 3 兰州都市圈和兰白经济圈 4 跳出老城 发展新区
5 规划范围
6 现状土地使用 7 现状基础设施及限制要素分析 8 规划定位
规划定位策略
9 产业发展战略 10 城市发展模式研究 11 规划策略 12 空间布局结构 13 兰州新区土地利用规划 14 中心发展区土地利用规划 15 产业布局结构与功能策划 16 产业与就业岗位预测 17 综合交通规划 18 生态建设规划 19 绿地系统规划 20 水资源现状与规划 21 市政基础设施布局 22 规划控制 23 开发时序
兰州新区总体规划方案
Master Plan Of Lanzhou New City
兰州新区总体规划方案
Master Plan Of Lanzhou New City
2010.12
兰州新区总体规划方案
Master Plan Of Lanzhou New City
目录
目 录
1 陆域中心 西北咽喉
区域发展背景 现状基础分析
规划空间布局
发展支撑体系
实施措施建议
兰州新区总体规划方案
Master Plan Of Lanzhou New City
1 陆域中心 西北咽喉
西北要冲:兰州是甘肃省省会,是中国西北区域中心城市,位于中国陆域版图的几何中心,
距西北其他四省(自治区)的省会平均距离最近。因此,作为西北地区至中部内陆、东部沿海地区的 必经之地,兰州的地理区位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州经济发展的必然载体。
兰州为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
兰州新区总体规划方案
Master Plan Of Lanzhou New City
2 区域重镇 西三角重心
西北地区:指“中国西北内陆干旱半干旱区”,包括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
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北三省二区) 。本区面积广大,约占全国面积的30%,人口约 占全国的4%,是地广人稀的地区。西北地区是中国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之一,少数民族人口约占总
1000 800
846 514
西北地区城市特点对兰州新区发展的影响:
422
600
400 200 0 兰州 银川 西宁
(1)西三角雏形已经显现,兰州崛起 基于兰州市在西三角地区的重要战略地位,兰州新区的发展将进一步壮大兰州市的城市竞争 力,抓住发展机遇和政策支持。 (2)地广人稀,城市之间联系度较弱 与长三角、珠三角等城市连绵地带不同,西北地区因为土地面积广大,城市一般点状分布, 兰州、银川、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2009年实际 利用外资金额(单位:亿美元)

29’22”~103

49’56”,北纬 36

17’15”~36

43’29”总规划控制范围806平方公里(含机场控制区),涉及2县、8乡镇,73个行政村,现状 兰州新区规划控制区域一览表(不含机场控制区) 行政区 永登县 皋兰县 机场控制区: 44平方公里 面积 (平方公里) 526.16 227.38 面积比例 ( %) 69.83 30.17 乡(镇、街道) 秦川镇、中川镇、树屏镇、 上川镇、龙泉寺镇 西岔镇、中心乡、黑石川乡
民族和谐:西北地区是我国多民族分布最广泛的地区。兰州市本身也是多民族城市,有汉、
回、满、东乡、藏、蒙、土家等36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占3.6%,它东接宁夏回族自治区, 西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连内蒙古自治区,与我国三大少数民族自治区相连,因此,兰州市经济的 发展对维护民族和谐起着重要作用。
交通枢纽:兰州是全国9大综合性交通枢纽之一,中国12个主干交通枢纽之一,是铁道部规
兰州都市圈:以兰州市建成区及外围城镇为主体,包括白银、定西、临夏等市县和若干
小城镇,形成全省城镇发展核心区域。兰州都市圈空间组织方式以兰州为核心,沿河流和高速公
路形成5个方向的发展轴,城镇网络表现为“单核心多节点放射状”空间发展模式。在该地区大力 兰州新区 发展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重点发展新材料、生物工程等高新技术产业和金融保险、旅 游、商贸服务业。 兰州新区作为兰州市的扩展地区,其在兰州都市圈中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加强兰州作为 兰州都市圈的辐射力和影响力,推进都市圈的整体发展。
兰州新区
兰州新区范围
兰州市 兰州市
兰州市域发展所存在的问题:
中川机场 (1)兰州市在西北地区有着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但由于自然条件的制约,历 史上一直沿黄河带状发展。如今沿黄河两岸的可开发土地量变得很少,阻碍了城市 进一步沿河扩展。 (2)兰州市域经济发展水平相对发达地区来说仍然比较落后,城市发展陷入瓶 颈,需要新的经济增长点。 (3)城市水资源匮乏,严重制约了城市规模的扩大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本已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受到严重破坏。 (5)兰州与邻近的白银市在一体化发展方面的进展较慢,在已经形成的一小时 经济圈的基础上应该利用好交通优势,实现互利双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