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设计】基本流程方案

合集下载

结构设计及制图全流程

结构设计及制图全流程

结构设计及制图全流程(以钢筋混凝土高层结构设计为例)结构设计及制图全流程共分为四个阶段,即前期准备阶段(R阶段)、模型建立阶段(M 阶段)、结构施工图绘制阶段(D阶段)以及后期整理阶段(A阶段)。

各个阶段的工作目的及内容都存在差异的,现分阶段详细叙述:
一、前期准备阶段(Ready)
该阶段的工作是为之后的建模及制图两个阶段的工作提供必要的准备。

准备阶段工作的内容包括:R1a.熟悉并分析建筑图、R1b.分析地质勘查报告、R2.平面布置及模型试算、R3.编制结构设计纲要。

二、模型建立阶段(Modeling)
该阶段的工作是上阶段工作的延续,其中模型试算在上阶段已基本完成,实际的工作是延续试算的模型进行的优化工作。

建模阶段工作的流程包括:M1.模型试算、M2.构件优化、M3.制图模型。

三、结构施工图绘制阶段(Drawing)
该阶段的工作是上阶段工作的延续,绘图过程中如发现模型存在问题,需返回进行模型调整及计算直至满足要求。

结构施工图绘制阶段的流程包括:D1.绘制模板图、D2.绘制梁平法图、D3.绘制板结构平面图、D4.绘制墙柱平法图、D5.绘制基础施工图、D.6绘制详图、D.7整理说明图。

四、后期整理阶段(After)
该阶段的工作是对之前阶段生成的所有资料进行打印及归档。

该阶段的工作内容包括:A1.结构施工图的校审及打印、A2.结构计算书的整理及打印、A3.编制设计总结报告、A4.设计资料归档。

寝室楼结构设计流程步骤

寝室楼结构设计流程步骤

寝室楼结构设计流程步骤随着大学生人数的增加,寝室楼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设计一座寝室楼需要考虑到很多因素,包括设计理念、结构安全、空间利用等等。

下面将介绍寝室楼结构设计的具体流程步骤。

1. 需求分析:首先需要对寝室楼的需求进行分析,包括学生人数、居住环境、设施需求等。

这个步骤尤为重要,因为只有充分了解需求,才能设计出满足需求的寝室楼。

2. 整体规划:在确定了需求后,设计团队需要开始进行整体规划,包括寝室楼的用地分配、建筑布局、楼层高度等等。

在这个阶段,设计团队需要考虑到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等因素。

3. 结构设计:结构设计是寝室楼设计的核心,需要考虑到建筑的承重能力、抗震性能等。

设计团队需要进行详细的结构分析,确定适当的材料和结构形式。

4. 空间布局:在确定了整体结构后,设计团队需要开始进行寝室楼的空间布局设计。

这个阶段需要考虑到寝室的大小、通风、采光等因素,以及公共空间的设置。

5. 设备设置:寝室楼的设备设置包括水电布线、暖通空调系统、消防设施等。

设计团队需要根据需求和空间布局,确定适当的设备设置方案。

6. 施工图设计:在整体设计确定后,设计团队需要开始进行施工图设计,确定具体的施工方案和施工步骤。

这个阶段需要考虑到施工工艺等因素。

7. 施工监管:在完成了施工图设计后,设计团队需要进行施工监管,确保施工过程中符合设计要求,保证建筑质量。

8. 设施调试:在寝室楼建成后,需要进行设施调试,包括水电设备的运行测试、暖通空调系统的调试等。

9. 竣工验收:最后,设计团队需要进行寝室楼的竣工验收,确保建筑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

总之,寝室楼结构设计是一个需要综合考虑很多因素的复杂过程,需要设计团队的精心策划和合作。

通过以上的流程步骤,可以设计出满足需求、安全可靠的寝室楼。

结构设计流程(非常全,非常详细)

结构设计流程(非常全,非常详细)

的用
房)
各专业 机房 (制冷 暖 机房、 通 锅炉 房、热 交换 站、空 调机房 等)
面积及净 高要求、 设置区 域、荷载

楼板、
承重墙
上要开
的大洞 (如设


备运
输、维
修洞)
屋顶板
或楼板
上要放
置较重
电 气
设备 (如卫 星天

线、中
转层变
配电
所)
估算荷载
(kg/m2)

有特殊
要求的
空间
(如需 拔柱、
划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的距
离,并注明需保留的建筑
物、古树名木、历史文化遗

总存

平 面 场地内拟建道路、停车场、
图 广场、绿地及建筑物的布
置,表示出主要建筑物与用
地界线(或道路红线、建筑
红线)及相邻建筑物之间的
距离,场地竖向控制设想
标注建筑物名称、出入口位
置、层数


尺寸:总尺寸、开间、进深

尺寸和柱网尺寸
重复利用其他工程的图纸时,应详细了解原图 利用的条件和内容,并作必要的核算和修改,以满 足新设计项目的需要。
4.当设计合同对设计文件编制深度另有要求时,
设计文件编制深度应同时满足本规定和设计合同的 要求。
5.本规定对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要求具有通用 性。对于具体的工程项目设计,执行本规定时应根 据项目的内容和设计范围对本规定的条文进行合理 的取舍。
要做好设计方案介绍的准备。在工程方案设计 评比时,不采用招投标方式,也需要给投资建设单 位进行设计方案的全面介绍;不仅仅建筑专业(当 然是主要的专业),其他有关专业也需要作介绍。 对于某些工程如大跨度体育馆建筑、机场候机楼、 影剧院及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方案介绍是重要 内容。 (一)方案准备工作

建筑结构设计流程指南

建筑结构设计流程指南

建筑结构设计流程指南第1章设计前期准备 (4)1.1 设计任务书分析 (4)1.1.1 项目背景与概况 (4)1.1.2 设计目标与要求 (4)1.1.3 技术经济指标 (4)1.1.4 设计成果要求 (4)1.2 设计场地调研 (5)1.2.1 地形地貌 (5)1.2.2 工程地质 (5)1.2.3 水文地质 (5)1.2.4 气象条件 (5)1.2.5 周边环境 (5)1.3 设计规范与标准研究 (5)1.3.1 国家及地方规范 (5)1.3.2 行业标准与规定 (5)1.3.3 企业标准与要求 (5)第2章结构体系选择 (6)2.1 常见结构体系介绍 (6)2.1.1 框架结构体系 (6)2.1.2 剪力墙结构体系 (6)2.1.3 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 (6)2.1.4 砌体结构体系 (6)2.1.5 钢结构体系 (6)2.2 结构体系选型依据 (6)2.2.1 建筑物的功能、规模和用途 (6)2.2.2 地震烈度和场地条件 (7)2.2.3 建筑物高度和跨度 (7)2.2.4 经济因素 (7)2.2.5 施工条件 (7)2.3 结构体系优化 (7)2.3.1 结构布局优化 (7)2.3.2 材料选择优化 (7)2.3.3 结构细部设计优化 (7)2.3.4 结构体系组合优化 (7)第3章结构设计计算 (8)3.1 结构分析模型建立 (8)3.1.1 模型概述 (8)3.1.2 单元划分 (8)3.1.3 边界条件设定 (8)3.1.4 材料属性定义 (8)3.2 结构荷载与作用 (8)3.2.1 恒荷载 (8)3.2.2 活荷载 (8)3.2.3 作用效应组合 (8)3.3 结构内力与位移计算 (8)3.3.1 内力计算 (8)3.3.2 位移计算 (9)3.3.3 结果校核 (9)第4章结构构件设计 (9)4.1 混凝土构件设计 (9)4.1.1 设计原则 (9)4.1.2 设计步骤 (9)4.2 钢结构构件设计 (9)4.2.1 设计原则 (9)4.2.2 设计步骤 (10)4.3 木结构构件设计 (10)4.3.1 设计原则 (10)4.3.2 设计步骤 (10)第5章结构连接设计 (10)5.1 混凝土结构连接设计 (10)5.1.1 基本原则 (10)5.1.2 连接方式 (11)5.1.3 设计计算 (11)5.1.4 构造要求 (11)5.2 钢结构连接设计 (11)5.2.1 基本原则 (11)5.2.2 连接方式 (11)5.2.3 设计计算 (11)5.2.4 构造要求 (12)5.3 其他结构连接设计 (12)5.3.1 木结构连接设计 (12)5.3.2 砌体结构连接设计 (12)5.3.3 复合材料结构连接设计 (12)第6章结构抗震设计 (12)6.1 抗震设防目标与标准 (12)6.1.1 设防目标 (12)6.1.2 设防标准 (13)6.2 结构抗震计算 (13)6.2.1 地震作用的计算 (13)6.2.2 结构抗震功能分析 (13)6.2.3 结构抗震验算 (13)6.3 抗震构造措施 (13)6.3.1 结构体系优化 (13)6.3.2 构造措施 (14)6.3.3 材料与施工要求 (14)第7章结构抗风设计 (14)7.1 风荷载特性分析 (14)7.1.1 风荷载定义 (14)7.1.2 风速与风向 (14)7.1.3 风压系数 (14)7.1.4 风荷载组合 (14)7.2 结构抗风计算 (14)7.2.1 风荷载标准值 (14)7.2.2 结构响应 (15)7.2.3 结构抗风稳定性 (15)7.2.4 结构抗风舒适度 (15)7.3 抗风构造措施 (15)7.3.1 建筑物形状与布局 (15)7.3.2 结构体系 (15)7.3.3 构件连接 (15)7.3.4 抗风支撑体系 (15)7.3.5 防风构造 (15)7.3.6 风振控制 (15)第8章结构施工图绘制 (15)8.1 施工图绘制规范与要求 (15)8.1.1 一般规定 (15)8.1.2 图纸格式 (15)8.1.3 绘图比例 (16)8.1.4 施工图绘制深度 (16)8.2 结构施工图内容与表达 (16)8.2.1 结构施工图内容 (16)8.2.2 结构施工图表达方法 (16)8.3 结构施工图审查与修改 (17)8.3.1 审查要求 (17)8.3.2 审查流程 (17)8.3.3 修改要求 (17)第9章结构施工与验收 (17)9.1 结构施工技术要求 (17)9.1.1 施工准备 (17)9.1.2 施工材料与构件 (17)9.1.3 施工工艺 (18)9.1.4 施工质量控制 (18)9.2 结构施工监测 (18)9.2.1 施工监测目的 (18)9.2.2 施工监测内容 (18)9.2.3 施工监测方法 (18)9.2.4 施工监测结果分析 (18)9.3 结构验收与评定 (18)9.3.1 验收标准 (18)9.3.2 验收程序 (18)9.3.3 验收内容 (18)9.3.4 结构评定 (18)9.3.5 验收资料 (19)第10章结构维护与加固 (19)10.1 结构维护策略 (19)10.1.1 维护目的与原则 (19)10.1.2 维护内容与周期 (19)10.1.3 维护方法与工艺 (19)10.2 结构检测与评估 (19)10.2.1 检测方法 (19)10.2.2 评估标准 (19)10.2.3 评估流程 (19)10.3 结构加固方法与实施 (19)10.3.1 加固目的与原则 (19)10.3.2 加固方法 (20)10.3.3 加固施工与验收 (20)10.3.4 加固后的维护与管理 (20)第1章设计前期准备1.1 设计任务书分析设计任务书是建筑结构设计的基础文件,它明确了设计的目的、要求、范围和质量标准。

结构设计基本流程

结构设计基本流程

结构设计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过程,其基本流程如下:
1.需求分析:在结构设计之前,需要对设计目标进行明确,包括产品功能、性能、成本、质量和安全等方面。

这需要与客户或产品经理进行充分的沟通和了解。

2.概念设计:根据需求分析结果,开始进行概念设计。

这包括对不同的设计方案进行评估和比较,以确定最佳方案。

在此阶段,需要进行创意设计和初步的技术可行性分析。

3.详细设计:在确定了最佳设计方案之后,需要进行详细设计。

这包括对各个组件和部件的尺寸、形状、材料和工艺进行规划和设计。

同时,还需要确定各个部件之间的连
接方式和细节设计,以确保整个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4.制造和测试:在完成详细设计之后,需要将设计图纸转化为实际的产品。

这包括制造和测试过程。

在制造过程中,需要使用正确的工具和设备,遵循正确的工艺流程,确
保产品质量。

在测试过程中,需要对产品进行各种测试和验证,以确保产品符合设计
要求和性能指标。

5.改进和完善:在制造和测试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和缺陷。

这需要及时进行改进和完善,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性能达到预期水平。

6.发布和维护:在完成了结构设计之后,需要将产品发布到市场上。

同时,还需要进行产品的维护和更新,以满足客户的不断变化的需求。

总的来说,结构设计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过程,需要考虑众多的因素和变量。

通过以
上基本流程,可以尽可能地减少错误和缺陷,并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性能达到最佳水平。

结构设计流程

结构设计流程

结构设计流程结构设计是建筑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稳固性、美观性、功能性等方面。

一个优秀的结构设计方案可以为建筑物增添灵动的魅力,同时也能够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因此,结构设计流程的规范性和科学性对于整个建筑工程的成功至关重要。

首先,结构设计流程的第一步是需求分析。

在这一阶段,设计师需要与业主充分沟通,了解业主对建筑物的需求和期望。

这包括建筑物的功能定位、使用人群、使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

只有充分理解业主的需求,才能为其提供满意的设计方案。

接下来,是概念设计阶段。

在这一阶段,设计师需要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进行初步的构想和方案设计。

这个阶段的重点是确定建筑物的整体结构形式、布局和风格。

设计师需要考虑建筑物的外观美观性、内部空间布局合理性、结构稳定性等方面的问题,同时也需要考虑建筑物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随后,是初步设计阶段。

在这一阶段,设计师需要对概念设计阶段确定的方案进行细化和深化。

这包括对建筑物的结构系统、材料选型、构件尺寸等方面的具体设计。

设计师需要根据建筑物的功能要求和使用环境,合理选择结构形式和材料,确保建筑物的结构稳定性和安全性。

然后,是施工图设计阶段。

在这一阶段,设计师需要将初步设计方案转化为施工图纸。

这包括结构图、节点图、构件图等方面的设计。

设计师需要严格按照相关的规范和标准,绘制详细的施工图纸,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准确性和可操作性。

最后,是施工阶段。

在这一阶段,设计师需要与施工单位密切合作,确保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和安全。

设计师需要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督和指导,及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问题,确保设计方案的顺利实施。

总的来说,结构设计流程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设计师在每一个阶段都严格把关,确保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只有如此,才能为建筑物的成功建设提供有力的保障。

结构设计流程的规范化和科学化,对于提高建筑质量、保障建筑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结构设计流程

结构设计流程

结构设计流程
1·看资料--根据建筑的重要性,建筑所在地的抗震设防烈度,工程地质勘查报告,建筑场地的类别及建筑的高度和层数来确定建筑的结构形式如:砖混结构,框架结构,框剪结构,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混合结构等。

同时了解水电,暖通空调,勘察等各专业的各项指标和明确建筑设计师的意图及建筑各部分的功能。

2·建模前的准备—①荷载的计算,荷载包括外部荷载和内部荷载,它们的荷载的计算要根据荷载规范的要求和规定采用不同的组合值系数和准永久值系数等来进行不同工况下的组合计算。

②构件截面的估算,用前面计算的荷载,构造措施要求,使用要求来估算截面的尺寸。

3·根据建筑图纸进行建模--轴线输入,梁柱布置(根据估算的截面尺寸),荷载定义,楼层组装等。

4·计算--并且根据实际情况和计算结果不断调整模型使之符合现行各规范,满足使用需求和安全保证。

5·绘图--对计算的配筋和截面大小进一步确定,薄弱环节进行加强使之更符合实际情况和要符合《建筑结构制图标准》的要求。

6·校核--对施工图的每个细节进行校核,使之完全符合现行规范。

7·调整计算机结构施工图,加入设计说明,编排图纸顺序,完成打印。

建筑结构设计流程及要点

建筑结构设计流程及要点

2、各设计阶段结构设计要点
2.1、方案设计阶段
2.1.1 方案设计阶段工作目标
建筑物的整体结构可行性,柱、墙分布及楼面梁的支 承条件的合理性,以便建筑专业进一步深化,形成一个各专 业都可行,且大体合理的建筑方案。
2.1.2 方案设计阶段工作内容
1)、结构选型 2)、结构分缝 3)、结构布置 一下三项应用于复杂或超高层建筑的方案比选 4)、结构试算 5)、结构计算结果的判断 6)、超限判别
3.1 .1 方案设计阶段结构工种的主要工作
1)、为方案的可行性、合理性提供保障; 2)、在结构选型、结构布置、抗风抗震等方面提供专
业意见;
3)、主动配合、随时解决方案在结构方面的问题。
3.1.2 《抗规》关于结构整体性方面的规定
3.4.1 建筑设计应根据抗震概念设计的要求明确建筑形体 的规则性。不规则的建筑应按规定采取加强措施;特别不规 则的建筑应进行专门研究和论证,采取特别的加强措施;严 重不规则的建筑不应采用。
向不宜少于三跨。
2)、肋形楼盖(包括单向梁楼盖和双向梁楼盖两种) 当梁高不受限时,最为经济。有单向单次梁、单向双次梁、
十字梁、2+1次梁形式等。 3)、井字梁楼盖——双向梁肋形楼盖的特殊形式
跨度大、楼面荷载大而梁高又受限时采用。
4)、密肋楼盖(包括现浇空心混凝土楼盖) 跨度大而梁高又受限时采用,肋距为0.9~1.5米。 普通混凝土楼面跨度≤ 9m;预应力混凝土楼面跨度≤ 12m
结构工程师及早介入方案设计,不仅使方案可行而增强 工程设计接标的竞争能力,而且更重要的是可以避免建筑方 案被采纳而结构上是不可行或存在非常不合理的被动局面甚 至处于骑虎难下的窘境,后一种情况在建筑功能较复杂、设 防烈度较高的高层建筑的方案设计中更显突出。

结构设计流程

结构设计流程

结构设计流程结构设计是建筑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涉及到建筑物的安全、稳定性和功能性等方面。

一个合理的结构设计流程可以确保建筑物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下面将介绍一个典型的结构设计流程。

第一步:需求分析在开始结构设计之前,首先需要进行需求分析。

这包括对建筑物的用途、功能需求、使用人数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调研和分析。

通过需求分析,可以确定建筑物所需的结构形式、荷载标准等基本参数。

第二步:结构初选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结构工程师会进行初步的结构选择。

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荷载要求,结构工程师会选择适合的结构形式,比如钢结构、混凝土结构或木结构等。

同时,还需要考虑建筑物的造价、施工难度和维护成本等因素。

第三步:荷载计算荷载计算是结构设计中的关键步骤。

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设计要求,结构工程师会计算各种荷载,包括自重、活载、风荷载、地震荷载等。

荷载计算需要参考相关的国家和行业标准,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第四步:结构设计在完成荷载计算后,结构工程师会根据计算结果进行结构设计。

结构设计包括确定结构的尺寸、布局和连接方式等。

通过结构设计,可以保证建筑物在正常使用和极端情况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第五步:结构分析结构设计完成后,还需要进行结构分析。

结构分析是通过数值模拟和计算,对结构在各种荷载下的响应和变形进行评估。

通过结构分析,可以验证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并进行必要的优化和调整。

第六步:结构施工图设计结构施工图是结构设计的最终成果,它包括详细的结构尺寸、构件连接方式和施工工艺等信息。

结构工程师会根据结构设计和分析结果,绘制出符合施工要求的结构施工图。

结构施工图是施工单位进行施工的重要依据。

第七步:施工和监督结构施工是结构设计流程的最后一步,它需要施工单位按照结构施工图进行施工,并进行必要的监督和检查。

在施工过程中,结构工程师需要与施工单位密切合作,确保结构施工的质量和安全。

一个完整的结构设计流程包括需求分析、结构初选、荷载计算、结构设计、结构分析、结构施工图设计以及施工和监督等步骤。

建筑结构设计的一般步骤

建筑结构设计的一般步骤

建筑结构设计的一般步骤
初定结构方案,一般是结构总工与建筑设计人员商定 2.做初步设计,结构设计人员根据建筑初步设计图纸,布置梁,板,柱等主要构件结构尺寸,并在PKPM中试算,基本能达到规范要求的各项指标后,出初步设计图纸。

3.做施工图设计,根据建筑提供的建筑图,在PKPM中建模型,布置梁板柱,计算通过后开始画施工图。

看施工图的步骤
建筑施工图,一般包括建筑、结构、水、电图,其审图步骤大致是: 1、应该先审查建筑图,主要是根据人的使用角度来审查平面里的开间,布局和部分造型构件以及门窗大小是否合理,从立体效果方面审查立面的装饰效果。

2、审查结构图,对照合理的建筑平面审查结构上的梁柱、预留洞、门窗洞、设备洞等的位置是否与建筑图相符,审查结构图上的钢筋.水泥强度是否按相应的规范设计和相关构造部位的截面大小是否合理. 3.审查水、电图,审查水管的走向和各出水源竖向位置是否符合人的正常使用;审查电图是主要有电线的线径大小.开关和插座以及灯位的布置是否合理。

总的来说是审查各部分设计图纸是否符合相关的设计规范,从使用者的角度和人体学角度来考虑各细部设计的合理性.。

结构设计流程结构设计流程图

结构设计流程结构设计流程图

结构设计流程为了设计出安全、经济、合理的结果特制订本流程。

1.设计人应仔细查看建筑条件图(工期紧急时以方案图代替,待建筑条件图正式提出后进行复核和修改)及委托书、地质资料等各种设计条件。

2.建模之前设计人应与结构工程负责人(复核人)及专业负责人商量结构布置方案,同意后方可输入模型;简单的工程,或设计人有把握的工程,可直接输入。

不把握的技术问题及时与负责人沟通。

在输入过程中要不断与其他专业沟通,索要新的条件图,不断的修改完善结构模型。

3.输入模型的荷载应有记录,可采用院统一技术措施----荷载统计CAD版,手写计算书也应转成JPG或PDF电子版存入工程目录中。

手写的计算书原稿交项目经理存档。

(荷载输入是结构设计的先决条件,荷载输入错误直接导致错误的结果,严重的会出现安全事故)4.模型建完,各项指标满足后,交结构工程负责人(复核人)及专业负责人确认后方可出图。

已经确认好的模型如有修改必须告知结构工程负责人及专业负责人。

5.工程负责人及专业负责人根据模型复核、审核内容进行模型确认。

6.按照《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8年版)及院里技术规章制度进行施工图设计。

(重点关注不均匀地基、悬挑构件、大跨度构件、受力复杂部位等)7.设计图纸应逐条检查是否符合国家、行业及地方有关该工程的规定、规范、规程,尤其是要特别注重强制性条文。

设计的过程是一个互动的(包括与甲方的互动,与其他专业的互动,与项目经理的互动),通过动态的设计,将外部的信息融入到结构设计中。

8.图纸完成后交复核人,复核人应根据复核内容逐条检查是否违反,并复核其他图纸问题,填写校审单,作为评定绩效的依据。

9.修改复核人提出的问题,把修改后电子版图交给复核人,经复核人认可后,设计人把图纸交室审人,室审人应根据室审内容及强制性条文逐条检查是否违反,以及其他图纸问题,并写校审单,作为评定绩效的依据。

并把室审校审单复印一份给复核人。

10.修改室审人提出的问题,把修改后电子版图交给室审人,室审人必须对照校审单逐张图纸查看,检查无误后,设计人方可输出到绘图仪中打印,打印样式要复合院里技术规章制度。

结构设计的整个工作流程

结构设计的整个工作流程

偶现在从事设备管理工作,有意向向结构设计方面发展,请问各位需要从什么地方入手呢?操作软件还是基本技能?还有就是大家工作中,从产品的研发设计到制造,作为一名结构设计工程师都要干些什么事情呢?相关关键字:结构设计流程的工作大致如下:产品外观图--三维建模--结构设计--出工程图--模具发包--开模期间在接新项目--试模--模具确认--产品检验标准--试产--量产--结案CTEC 豪佳電子玩具(深圳) 有限公司HAOJIA EIECTRONIC TOYS (SHENZHEN) LTD 文件編號:ROOM000001手冊版本:A.0生效日期:總頁數: 47 頁之6 文件名稱:品質手冊新產品幵發主要流程序號名稱具体要求該發出資料發往部門1 新產品介紹書 (PM、企划) 1.根据新案幵發申請單擬定幵發計划表. 新案申請單、幵發計划表2.對主要結構,外觀進行分析認可.2 主要結構方案擬定 (EE、ME、PM、企划) 1.盡可能采用可靠結構. 產品外形圖配色表、飾紋刻字資料2.設計出多個可能之方案,再選取其中最优的.3.方案可通過做板驗証.3 外形圖(PM、ME) 1.收到圖后,要認真檢測此外形圖,輸入電腦,務求忠實設計思想.2.畫主要結構圖,再畫出切實可行之外觀圖,送待確認.3.確認后的外觀圖,如有大改動,須及時提出.4.檢查出幵模圖時,要對照最后外觀圖是否相符.4 裝配圖(ME) 1.外形要符合最后批准之外觀圖,復雜外形要表達清楚,幵CB尺寸圖、報价用圖、模具分配表模具申請單 EE關字符,rating plate,其它位置.2.產品結構功能符合產品設計要求表,結構要具有好的可靠性及安全性,能通過drop test.3.裝配關系要符合生產線生產要求,生產方便快捷.4.各零件結構符合其本身制造工藝性質,例如:行位、膠位厚薄、強度、剛度、預緊力.五金件考慮其衝壓成型工藝.5.走線要確定走線方法,五金焊線材料為磷銅,加孔穿線,再繞一整圈.6.組合圖應有所有零部件結構,表達完整,全面,清晰.5 審圖 1.檢查主要零件(主体).2.檢查和主要零件相配合的各零件(從整体裝配角度,檢查配合尺寸,零件正反等).6 零件圖 1.圖紙表達清楚正確,外形清晰,比例適當,內容齊全,配合幵模圖、打樣申請單手板申請單樣品制作申請單要有公差,基准明確.標注有分型面及水口位.2.零件圖紙圖號要登記,不能重復.3.塑膠零件圖要考慮其結構工藝要求,例如:行位,膠位厚薄,各部份之強度,剛度,水口材料,必要的出模角必須標出,待別是外形,復雜外形要有明確清楚表達,使做模者能理解.4.五金零件圖要考慮其材料,表面鍍層,可焊性,強度,剛度.應避免折彎時尖角及外形尖角,有必要必須注明毛邊方向5.橡膠零件注明材料及硬度,留意其批鋒毛邊位置.序號名稱具体要求該發出資料發往部門7 圖號登記 1.將所有圖形零件列入圖號登記表.8 手板制作 (SE、ME) 1.圖紙應認真檢查,及時糾正. 零件圖、手辦制作申請單、有關配件資料 SE2.特別留意外形与圖紙尺寸是否相一致.3.手板部反映各問題需仔細分析,結構外形是否要改善.9 報价(ME、外包、工模) 1.填寫模具分配表. 模具分配表報价圖幵模廠商2.所報价圖應蓋有“僅供報价”印.3.報价后以模廠反蝕的意見,認真研究進行必要的圖紙修改.10 審圖、改圖 (ME) 1.幵模圖紙應通過審圖人員審核簽字.11 幵模(ME) 1.最后確定分模資料,存檔,商定水口位置,頂針位置(如有幵模圖、各零件成型顏色表面處理蝕字等資料幵模廠商、PE、QE必要)不能在外表見到水口及頂針位.2.確定做模完成日期.3.復雜外形,提供塑膠外形手板,及時檢查銅公外形.4.一模出多個,相同零件要打上記號區分.5.橡膠件一般先出單頭模,再檢查合格后,做多頭模.12 初始BOM (EE、ME) 1.列出所有零件的名稱、數量、材質及規格等. BOM 業務、PE、資材、QE2.和出模圖一起檢查.13 產品配色制作 (PM) 1.客人提供產品配色資料. 配色表業務、采購資材、品管QE 2.制作產品配色圖,注明產品名稱,產品號,產品詳細配色用PANTONE或CMYK標准,注明特殊要求.14 電子/五金/塑膠/包裝件打樣 (ME、EE、QE) 1.所有打樣件盡可能附有圖紙及有關資料. 樣品申請單、圖紙、參考樣品(力求在T1前完成全部打樣) 五金樣品廠商QE(鹽霧實驗)2.注明特殊要求(顏色、表面處理等).3.樣品申請單應填寫要求日期.4.包裝材料,色板由ME自行驗証,電子,五金,塑膠件打樣送QE確認驗証并填寫材料部品確認書,分發相關部門.15 幵模樣品T1 (ME、EE) 1.檢查是否有足夠的材料做30套樣板. 試模樣品、移絲印、噴油資料 QE 11套安規測試PE 1套 EE 1套南嶔2.填寫樣板要求表,列出已收到的樣板和沒收到的樣板(包括五金,塑膠及其他).3.收到幵模樣板后,所有尺寸材料全部檢查,特別是所有配合尺寸,列出不符之處.序號名稱具体要求該發出資料發往部門16 組裝樣品 (PE、EE、ME) 1.裝板檢查整机裝配情況及各配合是否符合要求. 成品業務 5套送客人確認PE、QE2.裝机測試,列出測試清單.3.組裝樣品送業務征求修改意見.4.編寫作業指導書.5.成品檢驗規范,安規初步驗証.17 改模資料 1.列出詳細改模要點,并按改模要點做樣板測試來証實改改模資料(注明改模完成日期) 幵模廠商模資料的准確性.2.一模出多個相同零件,在改模資料上注明其編號.3.五金片改模須出修改后的圖紙,采用不同的修改號(REV#)18 包材打樣 1.依据客戶要求聯系廠商打樣,打樣前,包材,材質,顏色, 打樣申請單放產通知單廠商業務、采購資材、PE QE尺寸大小,打樣數量及時間要求明確.2.打樣回來及時交業務給客人確認.3.確認OK,發放產通知單.19 最終BOM 1.產品在出制單前有標准BOM. BOM 資材(MPC) 業務、采購 PE、QE2.標准BOM發出后,凡修改物料應出ECN修改.3.要認真檢查BOM各零件,QTY及規格,材質等.20 試產通知 1.BOM中所有零件已經確認OK. 放產通知單、材料部品確認書采購企划IQCSP2.放產通知單應有具体詳細之描述.3.五金件,橡膠件(RUBBER KEY)等打樣件務必經確認OK,即發出幵模圖.21 Tend 1.裝配成品檢查外觀和功能是否符合要求. 成品業務、PE QE2.表面處理和蝕字是否正確.3.成品含包裝根据需要送業務,客人確認.4.客戶成文的或由業務轉達的客戶要求匯總到QE.22 試產前准備 (PE) 1.作業流程,作業指導書是否完成.2.測具,夾具是否做好.23 試產說明會 (PE) 1.准備好成品,半成品及材料樣品.2.QE說明產品的質量要求.3.試作中碰到的問題以及試產中應注意的事項.序號名稱具体要求該發出資料發往部門24 試產 (PE填寫此部分) 1.通知各部門試產日期,請各部門做好准備,配合試產.2.排生產工序,檢查工裝夾具是否要改良,記錄所有QC檢查原始參數(電流),工裝夾具包括超聲,移印,生產裝配,包裝吸索夾具.3.QE檢查測試儀表,治具是否符合要求,PP時指導QC,對不良品驗証并統計.(A)產品改良,如整批次品率超過10%,或單項次品率超過30%認真檢查,找出坏机原因分析那些因素道致次品率高逐個解決.(B)完善生產流程.(C)PP成品各種信賴性試驗及報告.(D)完善檢驗規范.(E)做試產報告(由PE總結)25 試產檢討會 (PE) 1.分析不良品原因,提出改善對策.2.跟催各責任負責人改善完成時間.26 改善 1.改善后結果由生技,品保,制造,生管,采購,業務各部門認可.27 量產 1.電子,五金,塑膠件必須有QE的材料部品確認OK發采購才可訂購合格Vendor的材料.2.試產檢討會上由各部門會簽量產通知單.28 移交文件 (QE) 1.將試產ok后之型號文件整理分類. 文件夾 QE (文控中心)2.移交至QE文控中心存檔.3.QE將收集到的文件按分發清單分發給相關部門(屬公司保密文件蓋上不准復印圖章),并要記錄.下面是一手机造型及结构设计流程,应该不是很完美的,欢迎大家就各阶段提出具体的操作意见.正文6.1 外型设计:由ID设计师按产品定义进行设计或外包给设计公司进行设计,要求提供PRO/E的3D文件。

简述建筑结构设计的主要步骤和流程

简述建筑结构设计的主要步骤和流程

简述建筑结构设计的主要步骤和流程一、前期准备。

1.1了解项目需求。

咱得先搞清楚这个建筑是干啥用的呀。

是住人的住宅呢,还是办公的写字楼,或者是个大商场啥的。

这就好比咱们做饭得先知道吃的人爱吃啥一样,这是个基础。

要是住宅,那就要考虑居住的舒适度,房间布局要合理;要是商场,就得有宽敞的空间,方便人逛来逛去。

1.2收集资料。

这一步可不能马虎。

收集地质勘查报告就像给建筑打地基之前先摸摸地底下的脾气。

看看这块地是软是硬,有没有啥特殊情况,像地下溶洞之类的,那可就像隐藏在暗处的“炸弹”。

还有当地的气候条件也得知道,要是经常刮大风下大雨,建筑的抗风防雨能力就得加强,总不能风一吹就倒雨一淋就漏吧,那可成了“豆腐渣工程”了。

二、结构选型。

2.1分析各种结构体系的优缺点。

框架结构就像搭积木,灵活性比较好,空间分割方便,就像一个百变金刚。

但是在抵抗侧向力方面可能就有点弱。

剪力墙结构呢,就像一堵坚强的墙,在抵抗水平力方面很厉害,但是内部空间改动就没那么容易了,有点“顽固不化”。

咱们得根据项目的具体要求来权衡利弊,挑出最合适的结构体系。

2.2确定结构体系。

综合考虑了各种情况之后,就像在一群候选人里挑出最适合当领导的那个一样,确定结构体系。

这时候心里就得有个谱,这个结构体系要能撑起整个建筑,就像脊梁骨撑起人的身体一样。

三、结构计算。

3.1确定荷载。

这里面的荷载可复杂了。

恒载就像建筑本身的体重,是个固定的值,像楼板、梁柱这些结构构件的自重。

活载呢,就像来来去去的客人,时有时无,像人的重量、家具的重量之类的。

风荷载和地震荷载就像两个捣蛋鬼,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来捣乱,必须得考虑进去,不然真遇到情况了,建筑可就“摇摇欲坠”了。

3.2结构分析与设计。

这一步就像是给建筑做个体检。

用各种计算软件或者手算方法,算出结构构件的内力和变形。

就像看看人的骨头能承受多大的压力,肌肉能拉伸多长一样。

然后根据计算结果来确定梁柱的尺寸、配筋等等,确保每个构件都能各司其职,就像一个团队里的每个成员都做好自己的工作一样。

结构设计一般流程

结构设计一般流程

結構設計一般流程D一,開模條件確認(開模檢討)A.確認開模穴數(需由客戶提供)。

B.確認成品材料與縮水率(需由客戶提供)。

C.分析成品主要外觀與其作用(功用)後,決定PL相關位置。

D.檢視成品有無倒勾和非分型面方向之靠破孔,進而分析是否需要製作滑塊、斜銷或者是其他特殊機構。

E.確認進澆方式、進澆點數量及其進澆位置與進澆點大小。

F.確認模仁、滑塊與模架(座)鋼材。

二,組立圖繪製:1.建立新檔:A.開一新圖檔,檔名為003.dwg。

B.插入最新成品圖,選擇基準點(建議以3Dprt的Coordinate systems為基準點)C.以基準點為原點,於成品上加上縮水率2.排例成品位置:A.成品排列:>1.單穴時:a.成品排列時,以排在模仁中心為主(三板模/兩板模/熱澆道),如因進澆點位置在側邊(兩板模冷澆道)時,則是以成品偏心(以偏地側為優先考慮),配合模架偏心為主要設計,但在偏移量太大時,建議將此模具結構改為三板模或熱澆道等結構。

>2.兩穴時:a.成品形狀為圓形或矩形(長、寬比,差異較小)時,則是以天地側旋轉複製排列為佳。

b.成品形狀為長條狀時,則是以左右側旋轉複製方式,併排排列為佳。

>3.四穴時:a.在沒有滑塊情形下,以旋轉複製方式,矩形排列為佳。

b.有滑塊時,則是以單排(天地側方向)排列為主,滑塊作動則以左右側為優先考慮。

>4.多穴時:a.不論有沒有滑塊,以雙排直形(天地側方向),或梅花形(環形)排列為佳。

b.成品為多面滑塊時,建議更改為三板模結構(視狀況而定)。

B.成品間距(兩穴含兩穴以上時):>1.成品與成品之間的距離,以介在8.0~20.0mm為主,視其成品大小而定。

>2.如有流道穿過兩成品中間,則其成品間距=(6.0~12.0) <視單一成品大小而定> +(流道∮徑)。

C.組立圖視圖擺設方式:>1.基本上需含公模側、母模側、下側與側視四個視圖,其中下側與側視兩視圖的表示,最少需包含一個為成品剖視<斷面>圖。

产品结构设计流程

产品结构设计流程

产品结构设计流程产品结构设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涉及到整个产品的功能、外观、制造和使用的可靠性等方面。

一个好的产品结构设计可以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和用户满意度。

下面是一个常用的产品结构设计流程。

首先,需求分析是产品结构设计的第一步。

在这个阶段,设计团队需要明确产品的功能和性能要求,了解用户对产品的使用环境和需求,以及市场上类似产品的竞争情况。

通过调研、用户访谈和需求收集等方式,收集足够的信息,并进行分析和整理,为后续的设计工作奠定基础。

第二步是概念设计。

在这个阶段,设计团队需要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提出几个不同的产品结构设计方案。

这些方案可能涉及产品的整体结构、材料选择、连接方式等。

设计团队需要对每个方案进行评估,包括技术可行性、成本效益、制造和装配的可行性等。

最终,选择最有潜力的几个方案,为下一步的详细设计做准备。

第三步是详细设计。

在这个阶段,设计团队需要根据选定的概念设计方案进行结构细节的设计。

这包括每个零件的形状、尺寸和材料等。

设计团队需要考虑到产品的功能要求、制造和装配的可行性、使用寿命和维护性等因素。

设计团队可以利用CAD软件进行三维建模和模拟分析,以验证设计的合理性。

第四步是原型制作和测试。

在这个阶段,设计团队需要制作一个产品的原型,并进行各种测试来验证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

这可以包括材料的强度测试、结构的稳定性测试、使用寿命测试等。

如果发现问题,设计团队需要回到前面的步骤进行修改和优化,直到达到预期的效果。

最后一步是生产和装配。

在这个阶段,设计团队需要将设计好的产品结构制造出来,并进行组装和调试。

这需要设计团队与生产部门密切合作,确保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设计团队还需要提供相应的制造和装配说明,以便生产部门进行生产。

总之,产品结构设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团队成员的密切合作和专业知识的积累。

通过以上流程的执行,可以帮助设计团队在产品结构设计方面做出明智的决策,从而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和用户满意度。

【结构设计】产品结构设计流程(至工程样机阶段)

【结构设计】产品结构设计流程(至工程样机阶段)

【结构设计】产品结构设计流程(至工程样机阶段)结构设计产品结构设计流程(至工程样机阶段)结构设计分为开发性设计、适应性设计、变型设计开发性设计(OEM)在工作原理、结构等完全未知的情况下,应用成熟的科学技术或经过试验证明是可行的新技术,设计出过去没有过的新机型,这是一种完全创新的设计适应性设计(ODM)在原理方案基本保持不变的前提下,对产品做局部的变更或设计一个新部件,使产品在质和量方面更能满足使用要求变型设计在工作原理和功能结构都不变的情况下,变更现有产品的结果配置和尺寸,使之适应更多的要求,如功率、转矩、加工对象尺寸等等1新产品立项阶段根据公司或客户提出项目设计要求,由开发部、销售部、品质部参与项目评审会议,确定项目的可行性及项目开发负责人,由项目开发负责人负责该项目的统筹工作,还要编写设计任务书、新成品成本预算表、设计开发计划任务书等2设计平面图阶段(效果图)1.确定开发项目后,由工业设计工程师完成产品效果图设计2.由项目负责人召集会议,对效果图进行评审,包括:结构的可行性包装的方案呢外观颜色的搭配零件的材料要求功能是否可行特别注意对产品功能及产品成本的影响3.如评审中发现问题,及时提出修改建议,重新制作效果图4.做好评审会议纪要报告3设计结构图阶段1.此阶段工作由结构工程师与其他工程师共同负责2.结构工程师根据效果图,用creo或者其他工程软件进行结构设计,如在结构设计过程中发现软件上面是做不出来的,或是出不了模的应及时提出,看是否可以更改外观要求3.做结构图时要考虑以下问题:塑胶件的缩水问题塑胶件的出模角度问题塑胶件生产装配的问题塑胶件生产可行性,五金件尽量使用现有的或者标准件塑胶件的装配间隙问题(如电镀或喷油之后的装配间隙)塑胶件设计时模具成本的问题包装保护的问题塑胶件的进胶问题(模具评审)产品安全性的问题4.如果结构涉及到五金模具方面,需考虑加工工艺的可行性,跟供应商沟通好,确认五金件的加工性没有问题5.做结构图时,必须将所有的零件按尺寸画好,在电脑上检查零件的互配性,不能贪一时的方便,导致装配干涉6.设计阶段各个工程师要有良好的沟通,保证功能的实现没有问题,装配没有问题7.做好结构图后,项目负责人召集进行结构图纸的评审,写好新产品的评审报告,评审完成后安排手板制作4手板制作阶段1.提供结构图档(Step格式文件)进行手板制作,项目工程师编写好“产品手板制作清单”交由主管审核,经理批准后发给手板制作商或手板制作部门进行手板制作,确定手板的完成时间2.手板零件回来后,由结构工程师负责手板样机的装配,并记录手板装配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装好之后,测试产品的功能手板必须要达到以下要求:配合尺寸都是准确的,要注意出模角对产品外观的影响功能都是可靠的,全面的安全方面的考虑(如利边、尖点、跌落等)外观都已定型,不可以再更改,若是影响产品功能,可提议更改,但不可以变化太大尽可能做到生产装配方便及留意喷油,电镀位置的配合间隙生产线装配时可行的3.手板装配完后,结构工程师完成编写手板装配总结报告4.结构工程师召集各部门人员进行手板样机评审5.根据手板总结及评审会议所收集的建议,编写设计开发评审记录即手板评审报告6.更改好手板制作、手板评审时发现的问题,将产品的图纸进行修正7.编写初步的物料清单8.编写模具制造申请表及开模报告表5模具制作阶段1.提供开模图档:产品颜色、数量、材料等2.模具评审结果:入水位、分模面、排位、顶针、材料3.模具结构图档4.模具开模进度表6第一次工程样机阶段1.第一次工程样机阶段由结构工程师及PE参与组装,并记录装配问题2.工程样机测试,并编写样机测试记录表3.编写样机制作总结报告并做评审4.结构工程师一定要仔细检查零件的装配及零件结构以及外观的问题,要第一次试模的时候发现问题,越早发现问题越好7第二次工程样机阶段验证新产品组件或者零部件的性能能否达到产品的最终规格要求,新产品至少要进行一次产品的全部测试。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结构设计的内容和基本流程结构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1.合理的体系选型与结构布置2.正确的结构计算与内力分析3.周密合理的细部设计与构造三方面互为呼应,缺一不可。

结构设计的基本流程二、各阶段结构设计的目标和主要内容1.方案设计阶段1)目标确定建筑物的整体结构可行性,柱、墙、梁的大体布置,以便建筑专业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形成一个各专业都可行、大体合理的建筑方案。

2)内容:a.结构选型结构体系及结构材料的确定,如混凝土结构几大体系(框架、框架—剪力墙、剪力墙、框架—筒体、筒中筒等)、混合结构、钢结构以及个别构件采用组合构件,等等。

b.结构分缝如建筑群或体型复杂的单体建筑,需要考虑是否分缝,并确定防震缝的宽度。

c.结构布置柱墙布置及楼面梁板布置。

主要确定构件支承和传力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d.结构估算根据工程设计经验采用手算估计主要柱、墙、梁的间距、尺寸,或构建概念模型进行估算。

2.初步设计阶段目标在方案设计阶段成果的基础上调整、细化,以确定结构布置和构件截面的合理性和经济性,以此作为施工图设计实施的依据。

2)内容①计算程序的选择(如需要);②结构各部位抗震等级的确定;③计算参数选择(设计地震动参数、场地类别、周期折减系数、剪力调整系数、地震调整系数,梁端弯矩调整系数、梁跨中弯矩放大系数、基本风压、梁刚度放大系数、扭矩折减系数、连梁刚度折减系数、地震作用方向、振型组合、偶然偏心等);④混凝土强度等级和钢材类别;⑤荷载取值(包括隔墙的密度和厚度);⑥振型数的取值(平扭耦连时取≥15,多层取3n,大底盘多塔楼时取≥9n,n为楼层数);⑦结构嵌固端的选择。

3)结构计算结果的判断①地面以上结构的单位面积重度是否在正常数值范围内,数值太小可能是漏了荷载或荷载取值偏小,数值太大则可能是荷载取值过大,或活载该折减的没折减,计算时建筑结构面积务必准确取值;②竖向构件(柱、墙)轴压比是否满足规范要求:在此阶段轴压比必须严加控制;③楼层最层间位移角是否满足规范要求:理想结果是层间位移角略小于规范值,且两个主轴方向侧向位移值相近;④周期及周期比;⑤剪重比和刚重比⑥扭转位移比的控制;⑦有转换层时,必须验算转换层上下刚度比及上下剪切承载力比;等等4)超限判别:确定超限项目(高度超限、平面不规则、竖向不连续、扭转不规则、复杂结构等)和超限程度是否需要进行抗震超限审查。

结构计算中可能需要包括地震的多向作用、多程序验证、多模型包络、弹性时程分析、弹塑性时程分析、转换结构的应力分析、整体稳定分析,等。

a.性能化设计和性能目标的确定(如需)b.基础选型和基础的初步设计如果是天然地基基础,需确定基础持力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基础型式、基础埋深、下卧层(强度、沉降)等;如果是桩基础,需确定桩型、桩径、桩长、竖向承载力特征值等等。

并应注意是否存在液化土层、大面积堆载、负摩阻、欠固结土层等特殊问题。

c.结构特殊处理超长结构、基础抗拔、塔楼与裙房的连接及施工要求等。

d.初步的结构设计图纸基础平面布置图竖向构件布置平面图(含定位及截面尺寸)各楼层结构布置平面图(含主要构件尺寸)关键节点详图e.试验验证等(如需)整体结构、构件或节点是否需要做试验验证。

超高层或对风敏感的大跨度结构,应确定是否做风洞试验或专项的抗风分析计算。

如需超限审查,则应按超限审查规定准备文本,重点是对超限项的对应措施。

3.施工图设计阶段1)目标现场施工实施技术文件,要保证设计图纸的质量(完整性、科学性、深度要求等)。

2)内容a.结构计算建筑及设备专业在初步设计基础上有修改、深化、调整,结构专业在该修改的基础上再完善模型并进行计算,确定各构件的截面尺寸和配筋。

b.结构计算书结构计算书应完整,包括荷载取值(从建筑做法到结构荷载,不仅仅是荷载简图),整体计算的输入输出信息(包括控制信息和简图),未含在整体电算内的构件计算、节点计算、连接计算等。

打印图形及其中文字应清晰。

c.图纸目录编排应按图纸内容的主次关系、施工先后顺序,有系统有规律地排列,排在前面的应是结构设计(或施工)总说明(含地下室结构总说明、钢结构总说明、平法变更等),继而是基础(平面及大样),竖向构件(定位及配筋图),楼层结构(模板、板配筋、梁配筋),最后是节点、楼梯、水池及其他。

具体编号及命名规则详见本公司制图标准。

d.图幅控制及布图技巧图纸目录的编排与图幅控制有关,图幅控制又与布图技巧有关,三者都应具有逻辑性和科学性。

施工图最理想、最方便使用的图幅为A1,其次是A0,应尽量避免采用加长图。

如A1容纳不了,可通过缩小画图比例(由1:100 改为1:150)或分块绘制(分块绘制时需在图纸右上角以小比例图示出分块在总平面上的位置),使图幅控制在理想图幅之内。

布图技巧,一张图的内容应布置得疏密有序,布图不能过于饱满,也不能太空旷。

如建筑平面狭长,宜将同一楼层的“模板平面图”与“楼板配筋平面图”在同一图幅的上、下或左、右位置画出;如建筑平面较小(如别墅之类),则可将若干楼层平面同处一张图中。

e.文字说明包括整个工程的结构设计总说明、地下室结构设计说明、钢结构设计说明、平法变更等;以及每张图纸的特殊说明。

结构设计总说明采用圆圈及局部填写形式,局部填写时要准确;具体图纸中的说明是特别说明,内容应简短,文字要简洁、准确,要特别注意其包容性。

文字叙述的内容应是该图中极少数的特殊情况或者是具有代表性的大量情况。

f.构件配筋对于混凝土结构,各构件的用钢类别、钢筋直径、数量/间距都必须明确标出,对于组合构件或钢结构,必须标出型钢规格(必要时应给出图例)。

三、施工图的绘制原则衡量施工图绘制的质量,不仅指具体各张图纸的表达,而且还包括整个工程图纸的目录编排、图幅控制、比例选择、文字说明、构件索引等,前者是局部的,后者是整体的。

图面应满足相关文件的深度要求,以下仅对部分要点略作强调:1.目录编排——应按图纸内容的(施工)先后、主次关系,有系统有规律地排列。

排在前面的应是结构设计(或施工)总说明及构件构造通用说明,继而是基础、竖向构件、楼层结构,最后是楼梯和详图。

2.图幅控制——结构施工图最理想、最方便使用的图幅为A1和,应尽量避免使用加长图。

如果建筑平面过大过长,用A1或画不下,可采用下述两种方法之一:第一种方法是缩小比例,如采用1:150;第二种方法是分块绘制,此时必须在该图纸的右上角将所表示的分块在总体平面上的位置用示意图表示出来。

3.比例选择——结构施工图常用比例有:1:150, 1:100, 1:50, 1:20。

前两种比例多用于结构平面,后两种比例多用于大样图、结构详图等。

结构平面的比例大小取决于结构布置的复杂简单、稀疏密集,当结构布置较复杂、较密集时多用1: 100比例。

4.文字说明——包括整项工程的结构设计总说明、构件构造通用说明以及每张图纸的特殊说明。

结构设计总说明的内容包括结构类型、等级、基础型式、主体结构材料等级、非承重墙体材料及构造、楼板配筋构造、施工缝或后浇带构造、施工要求等;构件通用说明包括构件编号代号、截面型式、配筋构造等;每张图纸上的说明是具体特别说明。

前两种说明要注意全面完整、不遗漏;后者应尽量简短,文字文法要简洁、准确、清楚,文字叙述的内容应是该图中极少数的特殊情况或者是具有代表性的大量情况,不可用“说明”代替“图形”。

5.构件索引——必须按图纸目录或施工次序先后有别,有“先”才可有“后”。

6.轴线编号——轴线编号及其定位尺寸应提早与建筑专业商定做到规范和科学。

轴线编号应正确区分主、次轴线的用法。

主轴线一般为竖向构件的定位轴线,上面楼层的主轴线号应出现在基础平面或首层结构平面中,否则只可编为次轴线。

骨架结构中的填充墙定位轴线应编为次轴线。

一般柱宜以底层柱中心定位,剪力墙宜以墙中或不收级一侧定位;变形缝应以缝两侧的双柱或墙柱的净距定位,且采用主轴线。

7.尺寸标注——平面图中应清楚明确地表示梁、柱、墙等构件与邻近轴线的关系尺寸。

一般结构的尺寸线为三道尺寸(总尺寸、轴线尺寸、构件定位尺寸),较为复杂的可增加构件偏位尺寸。

所标注的尺寸应尽量靠近要表示的构件,位于平面中部及远端的构件定位尺寸应就近另加标注。

悬臂构件的定位尺寸应标注其支承端轴线(或梁中、梁边)至构件端部的距离,孔洞除标注其与轴线或柱、梁、墙的关系尺寸外,还需注明孔洞净尺寸。

8.构件编号顺序——结构平面图中所有构件(如:梁板、柱墙等)均应编号。

各类构件的编号顺序都应从平面的左下方开始,至右上方结束。

中间需加插某一构件时,其编号可以其邻近同类构件的编号加下标表示。

9.字符大小——同类的文字、数字的字符高度应一致,不仅同一张图是如此,整套图纸均应如此。

1:100的图中适宜的字符高度为300,说明为5,图名为800。

对住宅小区,应分户型安排结构设计,在制图中应尽量采用“外部引用”等方法减少工作量。

四、结构专业内部设计与校对、审核的关系方案设计阶段,应与审核人初步沟通,获得对结构概念方案的认可。

初步设计过程中,应与审核人沟通,获得对结构方案及关键设计思路的认可;计算模型(含荷载取值、主要控制参数等)应通过校对人的校对。

施工图设计阶段,在计算模型建完后即应请校对人先行校对荷载、计算控制参数等主要结构计算输入、输出成果。

在完成设计后,应递交完整的设计成果(包括完整的计算书、完整的建筑和结构图纸)给校对人;在修改完校对意见后,将全套设计成果提交给审核人审核。

校审人员应除校审纸质计算书外,尚应校对计算模型,在没有打印出的内容中常有可能带来安全隐患的问题,需要认真对待。

校审必须覆盖所有计算书和图纸,应杜绝“抽样式校对”、“审核式校对”。

五、工程技术交底及施工会审技术交底—工作对象为建设单位、工程管理单位(如有)、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

施工会审—工作对象主要为施工单位,进行的形式是设计一方解答或解释施工单位就设计图纸及施工操作方面所提出的问题。

通常的做法是将技术交底与施工会审一并进行,尤其是规模不太大的工程项目。

会审前,应要求施工单位(有时也包括监理单位)仔细阅读图纸,将有疑问的或不明确的问题写成书面清单预先交付设计单位,设计人员逐条作出书面答复后再举行各方会议作现场解答。

技术交底和施工会审应作书面记录,书面记录材料将成为设计文件的一部分,作为工程验收和结算的依据之一。

技术交底的一般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1)上部结构的结构型式、楼层的结构布置形式及对施工的要求;2)基础型式、对地下室基坑土方开挖的支护结构型式及挡水(降水)的要求,地下室的施工顺序,桩基的质量控制(沉渣、虚土、贯入度、桩长、水下灌混凝土等的要求);3)建筑物的定位轴线、士0.000的绝对高程,结构标高与建筑标高的相互关系;4)对高层或超高层建筑,需强调垂直度的控制,混凝土强度的掌握,节点区混凝土的浇灌方法等;5)柱、墙竖向主筋的连接要求,梁面贯通筋及其他连接筋的接长方法及位置;6)柱插筋、主次梁或井字梁钢筋的相互放置位置,悬臂梁梁端钢筋的构造要求;7)采取切实措施保证各类构件主筋保护层厚度的准确性尤其是板的面筋;8)大跨度梁、板的起拱;9)结构分缝处的施工要求,主要构件(柱、墙、梁板)施工缝位置的设置原则,止水带的放置;10)要求对大体积混凝土降低水化热采取有效措施;11)特殊结构(型钢结构、钢管混凝土结构、钢管芯柱)的节点要求,与钢筋混凝土构件的连接要求;12)特殊楼面结构(压型钢板、预应力梁板、空心楼板等)的施工要求;13)地下室四周回填土要求;14)沉降观测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