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全国卷2018年高考权威预测模拟试卷(五)语文试题(附答案) (2)

合集下载

全国高考2018届高三考前猜题卷(五)语文试题

全国高考2018届高三考前猜题卷(五)语文试题

全国高考2018届高三考前猜题卷(五)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牙舟是贵州省平塘县一个偏僻的村落,主要居住着布依族、苗族和汉族,民俗文化丰富,境内有丰富的陶土资源和适合烧陶的栗木。

明朝洪武年间,江西人杨正真入黔,在平塘地区建长官司衡署以后,社会秩序安定,江西迁居平塘地区者日众,陶瓷生产工艺随之传入,于是产生了牙舟陶。

牙舟陶是汉族带入的一种制陶技术,但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或多或少地融入当地少数民族的文化。

布依族是当地人口占比例较多的一个民族。

早在原始社会时期,人们迫切需要寻求精神的庇护,于是便产生了图腾崇拜。

布依族的图腾主要有龙凤鱼等,这些图腾作为装饰,被应用在衣服、染织、雕刻等方面。

一方面,由于铁器等的出现,传统陶器逐渐从人们的生活中淡出,为了适应市场需要不得不开发新的产品;另一方面,由于当地民族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陶工的审美,他们从布依族的图腾、礼仪、古代图案中吸取元素,加入自己的想象,形成了这些独特的造型与装饰。

这正是牙舟陶宝贵的艺术价值所在。

牙舟陶最大的特点在于它独特的装饰效果。

牙舟陶表面千奇百怪的装饰,特别是由当地陶工想象、设计后制作出来的“小怪兽”样子的雕塑摆件,一个个龇牙咧嘴,形态夸张。

碎玻璃、粘土、草木灰、着色氧化物等原料形成的透明颜色釉,便成为牙舟陶最主要的艺术特色。

牙舟陶使用光泽度良好的玻璃质釉水,由于玻璃质釉的膨胀系数大于坯体膨胀系数,因此在烧制完成后便形成了特殊的冰裂纹,色彩古拙,淡雅和谐,充满一种神秘感。

2018高考全国卷仿真模拟语文试题(含答案)讲解学习

2018高考全国卷仿真模拟语文试题(含答案)讲解学习

2018高考全国卷仿真模拟语文试题(含答案)2018高考全国卷仿真模拟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当“中式教育”遇上英国土壤英国广播公司有关中国老师在英国教学经历的纪录片本周播放了最后一部分,那些接受接受“中式教育”的英国学生最终在各个科目中得到很好的成绩。

不过,这期间引发的各种争议值得人们再度思考。

中国老师在英国教学过程中遇到的许多尴尬,实际上是在两个文明和两套社会体系坐标下,不同教育理念、思想、模式等发生碰撞后产生的结果。

英式教育,大体可称之为“快乐教育”,其推崇的观念在于:教育的艺术,是唤醒孩童天生好奇心并在未来满足它的艺术;而好奇心本身的鲜活及益处,与内心的满足及快乐成正比。

笔者曾到英国的一些中小学采访,还参加过家长会,发现学生们笑意盈盈的时候居多,少见眉头紧锁、满脸严肃。

中国乃至东亚的教育,非常重视和强调扎实的基础知识,讲究学生的“勤学苦练”。

最常说的就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学校都在这一原则指导下施教,因而基础教育水平极高。

学生们吸收了丰富的基本知识,掌握了应试技能,这都是英国学生所缺乏的,英国学生的数学等基础学科水平普遍较差,甚至要低于中国一两个年级。

在英国,时常听闻有些学生遇到考试神经紧张,甚至还需要考前心理舒压。

看来,快乐也是有代价的。

不能否认的是,貌似以“玩乐”为主的英式教育,对培养学生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想象力等大有裨益,这也对学生进入高等教育后进行学习、科研潜力的爆发进行了铺垫。

笔者发现,英国中小学更注重艺术、文学等课程的设置,而不认为苦练加减乘除等计算技巧很有需求。

支撑这一观念的人认为,在计算机广为普及的今天,已没必要再让人脑来做最基本的运算活动。

相反,艺术、文学能够启迪人的心智,激发学生们的潜能,唤醒他们心中的审美等,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使他们进入大学后,在学习能力与职业竞争力等方面,能够后来居上。

普通高校2018届高三全国统一考试仿真卷(五)语文试卷附答案

普通高校2018届高三全国统一考试仿真卷(五)语文试卷附答案

绝密★启用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卷语文(五)本试卷共10页。

全卷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

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大地伦理的诗性建构“大地伦理”是著名的生态学者阿尔多·利奥波德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其立足点在于重新审视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主张伦理学正当行为的概念必须扩大到包括对自然界本身的关心,道德上的权利概念应当扩大到自然界的实体和过程,“应该确认它们(植物、动物、水和土壤)在一种自然状态中持续存在的权利”。

用生态批评的眼光来打量,中国现代乡土小说普遍具有鲜明的“大地伦理”情怀,表现出明显的“反工业化”的倾向。

从根本上说,这类小说以批判封建宗法制为旨归,以重构一种人性的、田园牧歌的诗意乡土为内在诉求,表现出对大地的脉脉深情,实质是对“以农为本”的传统民族心理的现代性回应。

这一特性,客观上固然是由乡土小说自身的形成机制所决定的,“在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换过程中,两种文明的激烈冲突使人们获得了观照传统农业文化的新视野……乡土文学也从此才真正具有了独特的意义”;而主观上则是受到写作者内在情感的制约。

高考模拟信息卷--2018年全国统一招生考试最新高考信息卷(五)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

高考模拟信息卷--2018年全国统一招生考试最新高考信息卷(五)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2018年最新高考信息卷语文(五)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化全球化”是一个伪随着市场化、信息化在世界范围持续发展,跨时空的全球性交流互动不断由经济、科技领域走向政治、文化领域。

在这个过程中,全球文化一体化、世界文化趋同化、全球文化同质化等论调甚嚣尘上。

这种观点认为,经济全球化决定政治、文化全球化,世界市场使得消费主义走向全球各个角落,而通信、交通和网络的超地域性加速了不同民族和国家的文化融合,让不同民族和国家的文化最终走向趋同。

事实上,文化既有时代性又有民族性和地域性,其发展离不开自身所处时代和固有文化传统,所谓“文化全球化”是一个具有欺骗性的伪。

经济全球化是在不同民族和国家融入世界市场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不同民族和国家经济发展、国家治理、民众生活的实际情况千差万别,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尽相同,因而其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利益诉求也各不相同。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为维护自身利益,不同民族和国家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决策,并相应实行不同的国家治理模式。

在这种不同民族和国家基于维护与发展自身利益而形成的世界格局中,连经济都很难趋同,就更谈不上所谓的文化趋同。

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灵魂。

民族文化是长期发展和积累起来的,是一个民族的根脉。

由于人口种族、地理环境和社会生产方式等存在差异,不同民族和国家在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不同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风俗习惯,造就了多元文化,而且每一种文化都具有无可替代性和不可复制性。

承认文化差异、实现文化共存,是各个民族和国家实现生存发展、开展国际合作的基础。

普通高等学校2018届高三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五)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普通高等学校2018届高三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五)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语文(五)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纸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的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据说宋代大文学家苏轼曾讲:“平生当官有三乐:凶岁检灾,每自请行,放数得实,一乐也;听讼为人得真情,二乐也;公家有粟,可赈饥民,三乐也。

”这三乐中,第一乐讲的就是遇灾减税。

与前代相比,宋朝对遇灾减税更加重视。

宋朝明文规定:百姓向官府申报灾情,知县必须受理。

知县拒不受理及有压制行为,法律规定要处“徒二年”的重刑。

知县得到灾情申报,必须于次日派人亲临实地考察,并向州郡官府申报。

州郡必须尽快派官员复查,复查官员由通判本人或州郡幕职官担任,接到命令者必须次日出发,前去受灾地,无故不得不接受派遣或拖延,朝廷依州治到受灾地的距离规定时限,延误者治罪。

最后,由路级官员再次核查,确定减免税的比率及数量,申报朝廷。

宋朝农业税收的减免,分两种情况:一是长久性减免,二是临时性减免。

前者指遇到战乱、大饥荒,农民舍弃土地全家流亡,或者土地遭到意外破坏,短期内无法继续从事生产活动,例如河流改道,河畔土地被大水冲击坍塌等。

在上述情况下,官方不但要减免当年的土地税收,而且在若干年内都无法征收相关赋税,甚者将其从税籍中勾销。

后一种临时性减免更具普遍性,因为它每年都有发生,而且数量巨大。

宋朝将灾害严重程度加以区分,规定凡受灾十分之七以上,二税全部停征。

十分之七以下酌情处置。

减免税时优先照顾贫穷者,根据户等不同加以区分。

宋朝还规定建立检灾档案,将灾害情况及减免税收情况按规定内容填入表格,分别存放于三司、户部及州郡。

2018年高考模拟试卷语文卷

2018年高考模拟试卷语文卷

2018年高考模拟试卷语文卷考生须知: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 在答题密封区内填写学校、班级和姓名。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案卷上, 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1.不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原创)A.无论是国外媒体抑或国内媒体,VR都是热门的新兴载(zài)体,但它有着时空因素的极大掣肘,人们不应盲目乐观,更不能流于肤浅的“技术决定论”的窠(kē)臼。

B.世界色彩斑斓,变幻莫测.(cè),谁拥有了一双慧眼,具有明辨是非的能力,谁就能洞察世事真相,占领思想高地,就能得到命运的亲睐.(lài)。

C.金秋时节,淡雅玲.(líng)珑的桂花开始绽放自己的生命,满树金黄细小馥.(fù)郁飘香的花儿,点辍着红叶艳丽的季节,芳香中透着丝丝甜意,使人久闻不厌。

D.天气渐凉,在一次未知的寻访中,我踏入古寺,在这尘世喧嚣中,古寺像极了一湾宁静的海港,身处.(chù)其中,似.(sì)是掉入追溯前世的梦境。

【命题意图】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和常用规范汉字的字形, 能力层级为A。

本题考查的重点是平时容易误读的字和对读音相同的错别字的辨识。

近几年高考对字形的考查都置于具体的语境中, 语料贴近现实。

预估难度系数0.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原创)〔甲〕粹精原指五谷的精华部分,是隐藏起来的宝贝,从来不会良莠不齐....,更不会虚妄地骗取人们的信赖。

粹精,黄灿灿的衣裳,让人敬畏,那坚硬的个性仿佛诚实倔强的祖辈。

当打破硬邦邦的外壳,发现美在其中的韵味,竟然..那样珍贵。

粹精不怕风雨,不畏艰难,一生一世都在满足人类的味蕾。

〔乙〕稻谷以糠皮作为甲壳,麦子用麸皮当作外衣:粟、粱、黍、稷都如同隐藏在毛羽之中。

精粹不会轻而易举地得到,要通过扬簸和碾磨等工序,去掉虚伪,才能提取货真价实的粹精。

最新-2018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试卷高三语文五 精品

最新-2018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试卷高三语文五 精品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试卷语文(五)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和第Ⅱ卷(共118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满分为15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一、(21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譬.如擘.画复辟.劈.头盖脸癖.好难改B.股份.纷.乱盆.缶粉.身碎骨忿.忿不平C.痕.迹狠.毒垦.荒态度诚恳.恨.入骨髓D.浇.灌富饶.娇娆.火烧.眉毛侥.幸心理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诙谐内讧插科打诨流言蜚语B.静谧巾帼为虎作伥以逸代劳C.诓骗恢愎提纲挈领优柔寡断D.诋毁边陲前踞后恭纨绔子弟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他到处收集有关资料,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认真的分析;不拘泥于前人的说法,终于有了新的发现。

B.张老师教导他的学生说:“一定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要强不知以为知。

”C.他又要所有的草灰。

(我们这里煮饭是烧稻草的,那灰,可以做沙地的肥料),待我们启程的时候,他用船来载去。

D.过年的时候,各地的花样可多啦:贴春联、挂年画、舞狮子、玩龙灯、跑旱船、放花炮……等等,人人穿上整洁的衣服,头面一新。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老师经常教育我们要____公共财物,不要随便损坏。

(2)每次回到家乡,我总要被一种无限温馨的____严严实实地笼罩着。

(3)榜样的力量是不可低估的,____历史上有些榜样由于形象高大,事迹典型,____与学生距离较远,不易为学生理解和接受。

A.珍惜情绪尽管/而B.爱惜情愫尽管/而C.爱惜情绪但是/甚至D.珍惜情愫但是/甚至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三重门》问世后,在最初的几个月里,大为风行,真有洛阳纸贵....的势头。

B.颐和园将帝王宫殿的宏伟豪华与民间宅居的精巧别致融为一体....,创造出了独特的建筑风格。

C.我国西部地区如能用好政策,更新观念,大胆创新,那么迅速赶上沿海发达地区,甚至青出于蓝....,是完全可能的。

2018届高三语文全国统考仿真试卷五带答案

2018届高三语文全国统考仿真试卷五带答案

2018届高三语文全国统考仿真试卷(五)带答案绝密★启用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卷语文(五)本试卷共10页。

全卷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

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大地伦理的诗性建构“大地伦理”是著名的生态学者阿尔多利奥波德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其立足点在于重新审视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主张伦理学正当行为的概念必须扩大到包括对自然界本身的关心,道德上的权利概念应当扩大到自然界的实体和过程,“应该确认它们(植物、动物、水和土壤)在一种自然状态中持续存在的权利”。

用生态批评的眼光来打量,中国现代乡土小说普遍具有鲜明的“大地伦理”情怀,表现出明显的“反工业化”的倾向。

从根本上说,这类小说以批判封建宗法制为旨归,以重构一种人性的、田园牧歌的诗意乡土为内在诉求,表现出对大地的脉脉深情,实质是对“以农为本”的传统民族心理的现代性回应。

这一特性,客观上固然是由乡土小说自身的形成机制所决定的,“在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换过程中,两种文明的激烈冲突使人们获得了观照传统农业文化的新视野……乡土文学也从此才真正具有了独特的意义”;而主观上则是受到写作者内在情感的制约。

2018届高三高考语文模拟测试5试卷及答案

2018届高三高考语文模拟测试5试卷及答案

2018届高三语文模拟测试卷5(2018.1.12)满分:90 时间:9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隋废九品中正,设进士、明经二科取士。

唐承隋制,并增设明法、明字、明算诸科,而以进士、明经二科为主。

进士科重文辞,明经科重经术。

唐高宗、武则天以后,进士科最为社会所重,参加进士科考试被认为是致身通显的重要途径。

进士科以考诗赋为主,此外还考时务策等。

唐代取士由地方举送中央考试,称为乡贡。

被举送应试的人通称为举人。

唐人常说“举进士”,例如韩愈《讳辩》说“愈与李贺书,劝贺举进士”,意思是应举参加进士科的考试,这种人在唐代就称为进士。

韩愈《送孟秀才序》说“京师之进士以千数,其人靡所不有”,就是指当时应举参加进士科考试的人说的。

唐初设有秀才科,不久即废,但是唐人后来仍通称应进士科考试的人为秀才。

唐代中央主持科举考试的机关是礼部,考官通常由礼部侍郎担任,称为知贡举。

唐人进士及第第一名称为状头或状元。

同榜的人在长安慈恩寺雁塔题名,称为题名会。

宴会于曲江边的亭子内,称为曲江会。

又遍游名园,以同榜少年二人为“探花使”,探采名花。

唐人进士及第后尚未授官称为前进士,还要参加吏部“博学宏词”或“拔萃”的考选,取中后才授予官职。

韩愈《柳子厚墓志铭》说,柳宗元“虽少年,已自成人,能取进士第”,“其后以博学宏辞,授集贤殿正字”。

白居易进士及第后,因为取中“拔萃”,所以授秘书省校书郎。

韩愈虽然进士及第,但是由于应吏部考选未中,未能得官。

为此,韩愈以“前乡贡进士”的名义三次上书宰相求仕。

以上所说的进士、明经等科通常每年都举行考试。

此外唐代还有所谓制举,这是由皇帝特诏举行的考试,据说是要选拔特殊的人才。

无论取中进士、明经等科与否,都可以应制举。

考期不固定,科目由皇帝临时决定,有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文辞秀逸科,风雅古调科等等,前后达百十种。

这些称为制科。

2018年高考《考试大纲》猜题卷全国卷II、III第五套语文试题解析版

2018年高考《考试大纲》猜题卷全国卷II、III第五套语文试题解析版

2018年高考《考试大纲》猜题卷(第五模拟)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经提出‚轴心时代‛的概念。

他认为,在公元前500年前后,古希腊、以色列、印度和中国几乎同时出现了伟大的思想家,他们都对人类关切的问题提出了独到的看法,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传统,已经成为人类文化的主要精神财富。

某种意义上说,当今世界多种文化的发展正是在2000多年前的轴心时代的基础上的一次新的飞跃。

据此我们也许可以说,将有一个新的‚轴心时代‛出现。

在可以预见的一段时间里,各民族、各国家在其经济发展的同时一定会要求发展其自身的文化,因而经济全球化将有利于文化的多元发展。

新轴心时代和前一个轴心时代不同,新的轴心时代必须是在互相影响中发展的。

前一个轴心时代,虽然提出了问题,可都是独立提出来的。

中国讲的天下,就是中国了解的天下,希腊文化也没有考虑到还有一个中国,还有个印度。

而且,那时候有一个很大的问題,中国吸收印度的东西很多,相应地,印度吸收中国的东西非常少。

这实际上是个文化单向传播的问题,原因是中国的文化比较有包容性。

今天不一样了,任何一种文化,都得有全球意识。

现在,每个国家都不仅仅是要解决自己国家的问题,同时也在解决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当然,不能认为古代的问题到现在就没有意义了,古人提出的问题,有些到现在也没有解决。

中国古代就提出的天人关系问题、古希腊提出的理想世界和现实世界关系问题,这些问题人类还要不断地解决下去。

假如我们今天能够进入一个新轴心时代,各种文化之间一定是互相吸收的关系。

21世纪世界文化发展很可能形成若干个重要的文化区:欧美文化区、东亚丈化区、南亚丈化区和中东与北非文化区(伊斯兰文化区),其他还有以色列和散在各地的犹太文化、南美文化,非洲文化等。

这些文化必须好好考虑如何相处的问题。

尤其是前四大文化所覆盖的人口都在10亿以上,一个文化消灭另一个文化没有可能,因为牵扯的人口太多了。

普通高等学校2018年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临考冲刺卷(五)语文含答案解析

普通高等学校2018年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临考冲刺卷(五)语文含答案解析

普通高等学校2018年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临考冲刺卷(五)语文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毋庸置疑,人类的智能水平从整体上正如许多科幻电影与文学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那样远远超越于其他生物智能,正是因为这一点,使得人类成为地球的统治者。

因此,我们很自然地得出推论,如果人工智能超越了人类智能,人工智能很可能不再听从人类的指令,反而会与人类争夺统治权。

那么,人工智能会从整体上超越人类智能吗?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考察人工智能超越人类智能的可能性问题。

虽然目前学界对智能及其实现方式的认识存在许多差异,但这正体现了人类对智能认识的多样性,是人类实现对智能全面深理解的必经过程,并不意味着人类对智能的全面理解是不可能的。

从这个角度看,科学家对人类智能的全面认识与实现,只是程度和时间的问题,而不是可能与不可能的问题。

已有不少学者从哲学、未来学等角度论证了人工智能发展进步的可能性与可行性。

有学者认为,我们可以在维特根斯坦哲学的启发下,在一种非公理化推理系统的技术平台上开发出具有不同配置形式的通用智能系统,并使之走向产业化和商业化。

被微软公司创始人比尔·盖茨誉为“预测人工智能未来最权威的人”的库兹韦尔坚信,人工智能会超越人类智能,而且超越的速度会比人们预想的快得多。

他认为,2045年是奇点到达的时期,这将是极具深刻性和分裂性的时间点,非生物智能在这一年将会10亿倍于今天所有人类的智慧。

2018高考全国卷仿真模拟语文试题(含答案)

2018高考全国卷仿真模拟语文试题(含答案)

2018高考全国卷仿真模拟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当“中式教育”遇上英国土壤英国广播公司有关中国老师在英国教学经历的纪录片本周播放了最后一部分,那些接受接受“中式教育”的英国学生最终在各个科目中得到很好的成绩。

不过,这期间引发的各种争议值得人们再度思考。

中国老师在英国教学过程中遇到的许多尴尬,实际上是在两个文明和两套社会体系坐标下,不同教育理念、思想、模式等发生碰撞后产生的结果。

英式教育,大体可称之为“快乐教育”,其推崇的观念在于:教育的艺术,是唤醒孩童天生好奇心并在未来满足它的艺术;而好奇心本身的鲜活及益处,与内心的满足及快乐成正比。

笔者曾到英国的一些中小学采访,还参加过家长会,发现学生们笑意盈盈的时候居多,少见眉头紧锁、满脸严肃。

中国乃至东亚的教育,非常重视和强调扎实的基础知识,讲究学生的“勤学苦练”。

最常说的就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学校都在这一原则指导下施教,因而基础教育水平极高。

学生们吸收了丰富的基本知识,掌握了应试技能,这都是英国学生所缺乏的,英国学生的数学等基础学科水平普遍较差,甚至要低于中国一两个年级。

在英国,时常听闻有些学生遇到考试神经紧张,甚至还需要考前心理舒压。

看来,快乐也是有代价的。

不能否认的是,貌似以“玩乐”为主的英式教育,对培养学生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想象力等大有裨益,这也对学生进入高等教育后进行学习、科研潜力的爆发进行了铺垫。

笔者发现,英国中小学更注重艺术、文学等课程的设置,而不认为苦练加减乘除等计算技巧很有需求。

支撑这一观念的人认为,在计算机广为普及的今天,已没必要再让人脑来做最基本的运算活动。

相反,艺术、文学能够启迪人的心智,激发学生们的潜能,唤醒他们心中的审美等,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使他们进入大学后,在学习能力与职业竞争力等方面,能够后来居上。

2018年高考模拟试卷语文试题与答案

2018年高考模拟试卷语文试题与答案

2018年高考模拟试卷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中国古代关于良法善治的追求,大致可以概括为几个方面:以礼法为良法善治之法,以中道为良法善治之道,以德政为良法善治之政,以乡治为良法善治之基,以刑罚为良法善治之剑。

而“中道”则一以贯之于其他几方面之中,成为传统中华法系的“法统”。

传统中华法系中的“中道”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

一是“中和”。

礼之用,和为贵。

“和”是“中道”的基本涵义。

和谐、和合、和衷共济、和而不同,都是“中和”的衍生词。

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儒家将自然、社会与人看成一个相互联系、生生不息的大系统,“中和”便是这个系统存在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一种基本状态。

人与人之间、家与家之间、国家之间、民族之间,乃至人与自然之间、天人之间,都是和为贵。

这种观念深深地渗入到中国古代法律文化之中。

对于政出多门、朝令夕改、立法偏私等等,古人将其斥为恶法、败法、非法之法,皆因这些法背离了中和。

法是一定社会关系的调节器、稳定器,它所维护的是社会关系的平衡、稳定。

稳定性是法的基本属性之一。

“中和”之道求统合、求和谐、求稳定的价值取向正与法的这一属性和功能相契合。

二是“中正”。

中,含有适当、适度、公平、准确、不轻不重、不偏不倚等内涵。

正,意为端正、公正、合规矩。

程子云:“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可见,中道即是正道。

中正而不偏颇是中道的又一基本义,其核心是追求公平、正义。

这也正是法的基本价值和属性。

孔子主张博施济众、忠恕爱人、立人达人,反对聚敛和不教而杀;认为治国理民重在导德齐礼、宽严相济;要求统治者“使民以时”,做到“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提出“政者,正也”,强调执政者首先要正己,言行合规范,秉公办事。

从这些主张中可以看出,他所追求的正是“天下有道”,“有道”,即有仁道,仁道也就是“正道”,亦即“中道”,体现了公平、正义的价值。

2018全国高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押题试卷

2018全国高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押题试卷

2018全国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押题语文(全国卷)今天,如何穿出中国范儿周飞亚《史记》载,赵武灵王“召肥义与议天下,五日而毕,遂下令易胡服,改兵制,习骑射”,却遇到巨大阻力,王公大臣纷纷进言,认为“衣服习俗,古之礼法”,抛弃自身传统而改夷狄装束,乃是一种罪过。

另一个相反的例子是魏孝文帝改革,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即“革衣服之制”,禁胡服,改汉服,以达到去除鲜卑的民族身份、融入汉族的目的。

自古以来,服饰一直是体现国家民族风俗文化的重要方面。

中华是礼仪之邦,最重服饰,“衣食住行”,以“衣”为首。

历经几千年流变,发展出的服饰文化可谓博大精深。

从汉服、唐装到旗袍、中山装,经典的中华服饰也曾成为世界眼中靓丽的风景。

然而,在当代中国,这种具有自身特色的服饰文化却似日趋式微。

最简单的例子便是,当我们被要求“着正装”的时候,脑子里首先甚至唯一想到的就是西服,而不是具有自身特色的中式礼服。

这对于有着几千年传承的服饰文化来说,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

民族服饰,于个人,是身份的标签和文化认同感的载体;于国家,是形象的展示与礼仪的体现。

在现代政治中,特色鲜明的民族服饰,更会成为国家的文化名片。

放眼世界,不少国家都拥有自己的“国服”,如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和东欧、北欧诸国,阿拉伯国家更是重视。

相比之下,我们的重视程度似乎还不够。

新中国成立初期,曾规定外交人员的正装为中山装。

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山装似乎显得不太符合当下的审美观,因而渐渐退出了人们的视野,外交官们也开始穿起了西服。

但是,西服在很多国家眼中并不算正装,在最隆重的外交场合,穿西服会被视为过于随便、不尊重外交礼仪的行为。

所幸的是,已经有不少人意识到并试图弥补这一缺憾,“中式礼服文化研究热”正在国内悄然兴起。

日前在北京召开的“国服文化研讨与服装探索展示大会”,就是热潮中的一股涓流。

这次由民族文化艺术工作委员会等联合主办的会议,以传承和弘扬民族服饰文化为宗旨,探讨最多的话题就是为什么要有“国服”、“国服”应该是什么样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高考权威预测模拟试卷(五)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

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3.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4.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第I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绘画发展到了相对成熟的北宋以后,除了民间画家、宫廷画家等创作群体外,还出现了诗人、士大夫等各类文化人参与创作的现象。

他们以自身文化人的气质,崇尚和追求唐代诗人兼画家王维作品中所蕴含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境界。

在绘画创作中,他们以诗人的思考方式,把表现对象提升到诗的艺术境界,创作了很多为后人惯称的“文人画”。

诗人的思考方式,实际上就是中国文人画家基于中国传统画论中东晋大画家顾恺之所言的“迁想妙得”,及后来唐代画家张璪所言“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绘画理论,将表现的对象在心中“迁想”成诗的艺术形象的思维过程。

中国文人画家的这种诗人的思考方式,是大文化学养背景下成就的结果。

诗人和音乐家一样,在感情世界里是最敏感的人群,他们所创作的文人画相较西方画家以科学家的思考方式所表现的科学的艺术形象而言,更接近感情的本质,也更显得纯洁与透明。

中国的文人画家在具体创作中,以顾恺之提出的“传神”的艺术理念为要求,以追求作品的出神入化为最终目的。

如宋代画家梁楷所画的《布袋和尚图》和《泼墨仙人图》,以两种粗细不同的艺术手段,表现诙谐而玩世不恭的人物形象。

另外,中国文人画家又以诗人的拟人化手段将表现的对象人格化。

如明代画家徐渭在《墨葡萄图》中所表现的“笔底明珠无卖处,闲抛闲掷野藤中”。

基于大文化学养背景的文人画家创作的文人画,在具体的画面处理中,比单纯追求形象与色彩变化的西方绘画艺术显得更有广度和深度。

他们不仅追求表现对象的“实”处,还以太极中“阴阳”的理念追求其相对“虚”的空间;进而提出了“计白当黑”的画论,将表现的形象延伸到一个更大的审美空间,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诗意境界。

如八大山人的《鱼鸭图卷》、齐白石的《雏鸡》等作品。

中国的文人画家以大文化学养背景铸就了“心旷神怡、超然物外”的冲淡平和的心态,所以在作品中容易叙述心灵的情怀。

如宋代米友仁的《潇湘奇观图》表现的“山色空蒙雨亦奇”的境界,元代画家吴镇的《渔父图卷》表现的“斜风细雨不须归”的超然境界。

中国的文人画家在诗、文、书法等各方面的学养上往往都有很高的造诣。

中国文人画,那种集诗、书、画于一体的绘画形式,在世界绘画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文人画不但是中国古代文明在绘画中的综合体现,而且是世界绘画史皇冠上的明珠。

这些传世优秀的文人画作品,足以与晋唐的书法及唐诗宋词,共同构成中国文化史上三大具有代表性的板块。

(摘编自了庐《文人画是用诗人的思考方式去绘画,源于“迁想妙得”》)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王维作品中蕴含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境界是北宋以后参与诗歌创作的诗人、士大夫等各类文化人所崇尚和追求的。

B.中国的文人画家以诗人的思考方式,通过把表现对象提升到诗的艺术境界所创作的很多作品被后人惯称为“文人画”。

C.诗人的思考方式,是指中国文人画家基于中国传统画论中的基本绘画理论,将表现对象在心中“迁想”成诗的艺术形象的思维过程。

D.中国画家的创作相较于西方画家以科学家的思考方式所表现的科学的艺术形象,感情色彩更浓厚,更纯洁、透明。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先论述文人画家与文人画的发展情况,然后通过与西方画家的比较论证,指出中国文人画的特点。

B.文章以《布袋和尚图》《泼墨仙人图》两幅画作的创作特点为例,来论证顾恺之的“传神”艺术理念。

C.文章从文人画家处理画面的特点和理念的角度,来论证文人画家的创作追求和“画中有诗”的境界。

D.文章最后论述了中国文人画在世界绘画史上绝无仅有的地位,足以使其与晋唐书法、唐诗宋词比肩。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北宋以后,中国绘画发展到了相对成熟的程度,除了民间画家、宫廷画家等创作群体外,还出现了诗人、土大夫等各类文化人参与创作的现象。

B.中国文人画家在具体创作中,一方面以顾恺之提出的“传神”艺术理念为要求,一方面又以拟人化手段将表现对象人格化,以追求作品出神人化为最终目的。

C.中国文人画家在处理具体画面虚实关系基础上,提出“计白当黑”的画论,将表现形象延伸到一个更大的审美空间,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诗意境界。

D.宋代米友仁、元代吴镇等中国文人画家在各自作品中表现出来的诗人的思考方式,是他们在诗、文、书法等各方面学养上往往都有高造诣的体现。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恍惚田洪波这是一件真事。

那时候我还小,也就七八岁的样子吧。

家里的粗重活并不需要我动手,因此我就有了和他接触的机会。

他是开东风牌汽车的司机,几乎个把月就会为我家拉一次煤。

他的脸很黑,长得块头很大,大约有一米八多吧,手掌在我面前撑开像个芭蕉扇。

我常出奇地看他,管他叫黑叔。

黑叔和我父母是朋友。

但在那个年代,即使有朋友的关系罩着,当黑叔把一车上好的煤拉到我家门前时,实际上,我的父母早为他准备好了饭菜。

这在当时是一种不成文的规矩,不管给谁家拉煤都是如此招待。

全家人会忙着卸煤,而司机则可以自顾自地进屋喝酒吃菜。

黑叔曾和父母客气过,但父母依然不肯怠慢他。

当黑叔把车的一侧挡板打开后,父母就会把他让进屋里,备好了热水让他洗手,烫好了白酒给他解乏。

黑叔盘腿坐在炕上享用喷香的饭菜时,我会把手指下意识地伸进嘴里,躲在外屋门角羡慕地看着他。

开始我还有些不好意思,后来黑叔发现了我,就把我悄悄叫进屋。

黑叔的面前,摆放的是炒鸡蛋、油炸花生什么的,还有白晶晶的大米饭,冒着醉人的袅袅香气。

那时有“大米饭,炒鸡蛋,撑死王八蛋”的说法。

我就经常在心里念叨这句嗑儿,直到黑叔会意地用筷子夹菜给我吃,我才再没有在心里冒犯过他。

黑叔有时会笑着问我,上学没有?或者问,就快上学了吧?我下意识地摇头或点头。

黑叔接着叹息一声,人一定要有知识才行,然后会望着我出一会儿神。

有次黑叔问我,你的理想是什么?就是说你长大了最想干什么?我几乎不假思索,开汽车,像叔叔一样!把黑叔给说笑了。

但他的脸很快又严肃起来。

记着,人长大了可以有很多选择。

比如,你可以当医生,为病人解除痛苦。

可以研究一些难题,做一名科学家或者专家。

人没有知识,很多时候会寸步难行的,就是一个干苦力的躯壳。

我会问黑叔一些他家里的情况。

我记得问过他,叔叔,你们家里有几口人呢?黑叔半晌才悠悠着说,八口。

我不知道接下来还应该问他什么。

后来黑叔给我央菜,我就吃出了难得的惬意,就非常乖巧地问他,家里就你一个人工作吗?黑叔显然没料到我会问出这样的话,定睛地看着我,点点头,然后用手摸了摸我的脑袋。

那段时间,我们一大一小处得好朋友一样。

黑叔并不是每次都风卷残云,他会剩下一些饭菜,然后从怀里摸出一个小饭盒,把剩菜小心装进去,再用塑料薄膜仔细地包好。

黑叔知道我不会把看到的说给父母,因此,黑叔也坚守着偷偷给我菜吃的秘密。

有时父母想支开我,但黑叔不让,说,正好我们爷俩唠唠嗑。

因此事实上,我们算是同盟。

而黑叔答谢父母的方式,就是给我家拉来又大又亮的块煤。

那时候的我是快乐的。

我常盼着家里的煤快点烧尽,盼着黑叔的到来。

那样我就又可以在伙伴们面前炫耀了。

那年冬天的时候,我发现黑叔的饭盒大了一圈。

而且,我注意到黑叔吃得不是很多。

黑叔显得心事重重,吃饭时面对我的提问,常会讶然地抬起头,却并不能马上明白我的意图。

有次我忽然问黑叔,你能吃饱吗?黑叔长时间地瞅我,然后用手扳过我的肩膀,你长大了,以后会有出息的!很明显,黑叔把饭菜多数都装在饭盒里了。

当然,黑叔不会缺少给我的那部分。

后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家里拉过两次煤,司机却不是黑叔。

我小心翼翼,也不敢多问,我怕父母知道我们之间的小秘密。

我照旧会倚着门角羡慕地窥探司机吃喝,不过新来的司机却并不待见我,只顾忙活饭桌上的。

我多少有些失望,而且开始想念黑叔。

那天睡下不久,我听到父母说话,他们谈到的人正是黑叔。

父亲说他出车祸了,好像有可能会被截肢什么的。

母亲叹气,说,怎么会碰上这么档事呢?父亲说,听说,他家老三和老四这学期没考好,老师家访了,他精神有些恍惚,没把好方向盘,连车带煤栽沟里了……母亲又叹气,学习是长久的事,急个啥呢?我的眼睛在黑暗中大睁着,眼前浮现出黑叔的笑容,不由得在心里问:黑叔还能站起来吗?(摘编自《小小说选刊》)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开头说“这是一件真事”,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感,吸引读者。

本文叙述的事情可能事件真实,但其中的情节有加工的地方。

B.“人一定要有知识才行”“人没有知识,很多时候会寸步难行的”,这些话不仅体现了黑叔是一个重视知识的人,也为后文因孩子学习不好而精神恍惚做了铺垫。

C.孩子学习不好,黑叔的希望就有可能破灭,看到自己的影子在孩子身上浮现,他焦躁、恍惚。

这是黑叔发生车祸的主要原因。

D.黑叔身体健壮,又有驾驶的技术,按说应该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可他和家人却依然吃不饱。

文章通过叙述黑叔一家的悲惨遭遇,无情地批判了那个时代对人的摧残。

5.小说的结尾,我“不由得在心里问:黑叔还能站起来吗?”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5分)6.请从社会背景、情节、人物形象的角度探究这篇小说的主旨。

(6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历史,常常于无声处照亮未来。

两千多年前,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拉开了中国同中亚各国友好交往的序幕,也开辟出一条横贯东西、连接欧亚的丝绸之路,自此“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

今天,沿着茶马古道、沙漠丝绸之路、草原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等故道,“一带一路”倡议正在编织出沿线国家深化交往的全新图景。

历史与现实昭示人们,开放是民族成长的催化剂,文明更因交流互鉴而绽放异彩。

丝绸之路是各国人民的共同财富,“一带一路”追求的是百花齐放的大利,不是一枝独秀的小利。

“一带一路”建设倡导的和平发展、共同发展理念,吸引了世界的关注和参与。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至今三年来,已有70多个国家、国际组织积极响应,30多个国家与中方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协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