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与最新猪病诊断及其防治实用技术
猪常见疾病的防治技术
![猪常见疾病的防治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4525fcd4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9fb3964.png)
猪常见疾病的防治技术
猪是我国重要的养殖动物之一,其疾病防治对于保障养殖业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介绍一些猪常见疾病的防治技术。
1.猪瘟:猪瘟是一种病原性强的烈性传染病,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
主要症状包
括高烧、咳嗽、粘液性腹泻和皮肤出血等。
防治措施包括疫苗预防、隔离患病猪只、消毒
病栏和采取环境卫生措施等。
2.鼻疽:鼻疽是由鼻疽杆菌引起的病原性传染病,主要通过皮肤和呼吸道传播。
主要
症状是鼻子肿胀和流脓。
预防措施包括加强环境卫生、隔离重症猪只、提高饲养管理水平
以及注射合格的疫苗等。
4.霍乱:霍乱是一种由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性水生传染病,通过饮水和进食感染。
主要
症状包括肚子胀气、呕吐、腹泻等。
预防措施包括严格水源卫生管理、加强环境卫生、合
理饮水管理、提供清洁饲料以及注射疫苗预防等。
5.口蹄疫: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通过直接接触和间接传播。
主
要症状包括口腔溃疡、蹄受病变等。
预防措施包括隔离患病猪只、提供清洁卫生的饲料和
饮水、加强环境消毒、接种口蹄疫疫苗等。
猪常见疾病的防治技术包括加强环境卫生管理、隔离患病猪只、使用合格的疫苗预防、改善饲养环境、提供清洁饲料和饮水、加强消毒措施等。
只有采取综合的防治措施,才能
有效控制猪常见疾病的发生和传播,保障猪的健康和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常见与最新猪病的诊断及其防治实用技术
![常见与最新猪病的诊断及其防治实用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a5990065a417866fb84a8ec1.png)
常见与最新猪病的诊断及其防治实用技术(一)传染病1、猪瘟猪瘟是由黄病毒科瘟病毒属的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传染性疾病,各种年龄猪皆可发病,具有高发病率和死亡率。
诊断要点(1)流行特点只是猪和野猪感染发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
不按时进行猪瘟疫苗预防注射的猪场,一旦发病,在短期内造成广泛流行,发病和死亡都很高。
但常发地区或防疫密度不高、疫苗效价低及不合理的免疫程序等原因,可呈散发流行,发病率和死亡率都低,临床症状缓和,病变也不典型。
(2)临诊特点按病程长短分为最急性型、急性、亚急性和慢性型。
前三种类型的病猪体温升高到40.5~42度呈稽留热,耳后、腹部、四肢内侧等毛稀皮薄处,出现大小不等的红点或红斑,指压不褪色。
血液中的白细胞和血小板皆明显地减少。
慢性型的则表现轻度发热、贫血、消瘦、食欲时好时坏,便秘与腹泻交替发生。
现时常晨典型猪瘟或称温和型猪瘟,这是由毒力较弱的猪瘟病毒株引起的,潜伏期可自2~3周至11周,病程也较长,临诊仅显你热,有呼吸和神经症状,发病和死亡率都较低,但仔猪死亡率较高,成所猪常能耐过。
猪瘟的第六种类型是繁殖障碍型,也时常发生,此是由于怀孕母猪感染温和型或强毒力毒株时发展成“带毒母猪综合征”所致;据报道,母猪怀孕期中,如接种减毒不充分的弱毒疫苗,或感染低毒力毒株,或免疫接种后产生的免疫力不充分,继之感染强毒株,其自身不发病,但保有病毒并可通过胎盘传给胎儿,呈现胎盘感染和妊娠母猪的繁殖障碍。
其母猪食欲和精神状况往往未见异常,但多数产出木乃伊胎、死胎(约占每窝仔猪的1/2~2/3);存活下来的仔猪被毛无光泽,皮肤色淡、发干,发育不良,并且出生后对猪瘟病毒(如弱毒疫苗)可形成天然免疫耐受,接种猪瘟疫苗后不产生免疫应答。
幸存的仔猪靠可从母猪初乳中获得母源抗体获得部分保护或因流行的毒株毒力较低而得以存活。
其存活的时间长短不一,但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生长障碍,有的甚至出现肌肉震颤或犬坐姿势或很快死亡。
猪常见病的诊断与防治
![猪常见病的诊断与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0cb529c7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19.png)
猪常见病的诊断与防治目录猪瘟猪伪狂犬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口蹄疫病猪2型圆环病毒病猪乙型脑炎猪衣原体病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猪轮状病毒感染猪流行性感冒猪附红细胞体病猪弓形体病猪气喘病副猪嗜血杆菌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猪链球菌病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猪球虫病猪子宫内膜炎猪瘟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高度传染性和致死性的疫病。
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各品种、各年龄的猪都易感。
猪瘟病毒本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但病毒株的毒力有强、中、弱之分。
猪瘟病毒对外界环境有一定抵抗力,2%氢氧化钠、5%~10%漂白粉、3%来苏尔能很快将其灭活。
临床症状潜伏期一般为5~7天,长的可达21天。
1、最急性型多见于流行初期,突然发病,症状急剧,表现全身痉挛,四肢抽搐,高热稽留,皮肤和黏膜发绀,有出血,经1~8天死亡。
病程稍长的,可见有急性型症状。
2、急性型此病最为常见,病猪在出现症状前,体温已升高在41ºC左右持续不退,表现为行动缓慢、头尾下垂、拱背、寒颤、口渴,常卧一处闭目嗜睡,眼结膜发炎,眼睑浮肿,分泌物增加,在腹部、耳根、四肢、嘴唇、外阴等处可见到紫红色斑点,初便秘,不久出现腹泻,粪便呈灰黄色。
公猪表现在包皮内有尿液时,用手挤压后就流出浑浊灰白色恶臭液体。
哺乳仔猪也可发生急性猪瘟,主要表现神经症状:如磨牙、痉挛、角弓反张或倒地抽搐,最终死亡。
3、亚急性型此型常见于老疫区或流行中后期的病猪。
症状较急性型缓和,病程约20~30天。
4、慢性型主要表现消瘦,贫血,全身衰弱,常伏卧,步态缓慢无力,食欲不振,便秘和腹泻交替。
有的病猪在耳端、尾尖及四肢皮肤上有紫斑或坏死痂,病程达1个月以上,未死亡者长期发育不良成为僵猪。
妊娠母猪感染后能引起流产,或将病毒通过胎盘传给胎儿,产出死胎,弱小仔猪,并在断奶后出现腹泻。
5、温和型病情发展缓慢,病猪体温一般为40~41ºC,皮肤常出现血小点,在腹下部多见瘀血和坏死。
有时可见耳部及尾巴皮肤坏死,俗称干耳朵、干尾巴,病程长达2~3个月。
猪常见病的诊疗和预防
![猪常见病的诊疗和预防](https://img.taocdn.com/s3/m/7ae7a142caaedd3383c4d387.png)
常见病的诊疗与预防1、仔猪水肿病断奶后的仔猪,感染溶血性大肠杆菌易发生红眼病,营养状况好者多发。
症状:主见眼脸红肿,结膜高度充血,重者头部、颈下、腹部水肿,拉稀,有神经症状。
死亡率高达90%,急性者可在数小时内死亡。
剖检:眼脸、下颌、头颈部皮下水肿,胃大弯胃壁切开呈胶冻样水肿。
脑膜充血,脑实质水肿。
心、胸腔、腹腔积液,淋巴结水肿、充血、出血。
治疗:本病病程短,死亡快,务必及时治疗。
治疗原则是抑菌、解毒、强心、利尿、消肿。
1)百利星0.10ml/kg,肌注,一日二次2)链霉素0.5克加维生素B1200毫克一次肌注。
3)20%安钠咖20毫升、维生素B12:5毫升混合一次静脉注射。
4)0.1%亚硒酸钠1毫升/公斤,深部肌注。
5)强力水肿灵、海达或消肿王进行治疗。
预防水肿病疫苗处于试用阶段,平时要贯彻仔猪补饲,饲料中莫缺硒和维生素E,加强仔猪断奶前后的饲养管理,保持圈舍清洁、干燥。
2、猪瘟猪瘟是由病毒引起的急性、高热性、全身败血性传染病。
高烧、下痢、废食,全身皮肤密点出血,脓性眼结膜炎,阴鞘积尿,浊白恶臭,部检见淋巴结大理石状出血,脾边缘出血性梗死,大肠钮扣状溃疡,肾脏、膀胱密点出血。
近年因毒力减弱致发非典型猪瘟,诊断要点如下:各种年龄均可发生,呈地方性或散发性流行。
体温中热(40℃左右),便秘,便中混粘液血液。
食欲减少,四肢发绀,干耳、干尾、扁桃体坏死。
精神虚好,爱喝脏水,形体消瘦,衰竭而死,病程较长。
抗菌药治疗无效(无名高热症),剖检变化不典型。
猪瘟是危害养猪业之一巨敌,目前仍占猪只死亡率60%以上。
由于病毒毒力减弱,病程延长,死亡率减少,给人们造成“无名高热”之假象。
甚至与附红体病、弓形体病、流感、中暑等混淆不清。
造成诊断上的困难,延诊、误诊、乱用退烧、抗菌药物等,造成药物浪费和因延缓紧急接种,带来更大损失。
发病后除消毒隔离等综合措施外,应及时进行紧急免疫接种,疫苗加大用量10-15倍。
猪瘟的特征3、仔猪副伤寒流行特点:仔猪副伤寒主要侵害2-4月龄的仔猪,是一种较常见的传染病,由猪霍乱沙门氏菌或猪伤寒沙门氏菌引起。
猪常见疾病防治及诊治方法
![猪常见疾病防治及诊治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22de5ab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a896953.png)
猪常见疾病防治及诊治方法猪是人类常见的养殖动物,而猪的健康问题也是养殖者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
在猪的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疾病防治和诊治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针对猪常见疾病的防治及诊治方法进行详细介绍,希望能帮助养猪者更好地养殖猪。
一、猪传染病猪传染病是指通过各种途径传播的病原体感染而引起的疾病,主要包括猪传染性胃肠炎、口蹄疾病、猪传染性腹泻等。
这些疾病会对猪的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产生负面影响,预防和控制猪传染病是非常重要的。
1. 猪传染性胃肠炎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由病原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主要症状包括拉稀、发热、粪便异味等。
预防该疾病的方法主要包括:(1)提高饲料卫生,避免交叉感染。
(2)加强饲养管理,保持饮水卫生。
(3)定期消毒饲料槽、饮水槽等设施。
2. 口蹄疾病口蹄疾病是一种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严重危害猪的生长发育。
预防口蹄疾病的方法主要包括:(1)加强日常清洁消毒工作,保持猪舍卫生。
(2)定期进行疫苗接种,提高猪的抵抗力。
(3)控制病源传播,隔离患病猪只。
二、猪常见非传染病除了传染病外,猪还常见各种非传染病,如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
对于这些非传染病,养猪者也需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预防和诊治。
1. 猪消化系统疾病猪的消化系统疾病包括猪瘟、猪肠炎、猪痢疾等,这些疾病会导致猪只食欲不振、拉稀、发热等症状。
预防这些疾病的方法主要包括:(1)合理饲养,防止受凉、饮食不洁等因素导致消化系统疾病。
(2)定期进行疫苗接种,提高猪只的抵抗力。
(3)加强环境卫生管理,保持猪场卫生。
三、猪常见疾病的诊治方法当猪出现疾病症状时,及时进行诊治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针对猪常见疾病的诊治方法介绍。
1. 体温测定猪只发热是常见的疾病症状之一,因此在诊治时可以通过测定猪只的体温来判断是否发热。
正常猪只的体温范围为38-39℃,如果体温超过39.5℃则属于发热。
2. 粪便检查猪只的拉稀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症状,因此在诊治时可以进行粪便检查,观察粪便的形状、颜色等,从而判断猪只是否出现消化系统疾病。
常见猪病的诊断和防治
![常见猪病的诊断和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a20da813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af.png)
常见猪病的诊断和防治一、猪的烈性传染病1、猪瘟:猪瘟早年又成猪霍乱,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高度传染性和致死性的传染病。
本病仅发生于猪。
病猪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
确诊:猪瘟的出现不受到年龄和品种的管制,并无季节性。
抗菌药物化疗违宪,发病率、死亡率都很高,免疫系统猪群常为零星散发出。
典型猪瘟:病猪体温开高40.5—42℃稽留热,皮肤上有较多的小出血点,化脓性结膜炎先便秘后腹泻,有的后躯麻痹剖析可见,淋巴结切面周边出血脾边缘出血性梗死灶、喉头、粘膜、心外膜、肋膜、膀胱粘膜、肾表面点状出血、肾不肿、齿龈和唇粘膜有溃疡、胃粘膜出血斑点、大肠充血、出血、慢性病例、回盲口、有扣壮溃疡。
综合预防:化疗未有有效率疗法,实行以预防为主的综合性防疫措施,阻断传染源,掌控传播途径,广为长久地积极开展猪瘟疫苗、预防注射。
猪瘟的免疫系统程序可以根据本猪场具体情况制定,通常公猪、产卵母猪每年春秋各口服猪瘟疫苗一次注射剂量可以加倍剂量2—3倍,对仔猪通常情况下于3—4周龄首免,由于考虑到母源抗体的影响,第一次免疫系统用3—4倍剂量效果较好,9—10周龄二宽免,出现过猪瘟的猪场新生仔猪应当使用全面性免疫系统口服2倍剂量的猪瘟疫苗,等待2小时后再民主自由哺乳,以后于8—9龄时加强免疫一次。
2、猪口蹄疫口蹄疫:口蹄疫就是由口蹄疫病毒感染引发的偶蹄动物共患的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存有7个血清型80多亚型猪主要就是o型。
诊断:多发于秋末、冬季和早春,成年病猪以蹄部水泡为主要特征,体温开高到40℃,口腔粘膜、鼻端、蹄部和乳房皮肤发开水疱溃烂,乳猪发病时临床多表现急性胃肠炎、腹泻以及心肌炎而突然死亡,心肌灰白色有虎斑心病变致死率高达80%以上,妊娠母猪可发生流产。
综合预防:母猪在分娩初期和哺乳前一个月各注射一次灭活苗,种猪内要3个月免疫系统一次,每次肌注常规苗2毫升或肌注低大疫苗1—1.5毫升,仔猪40—45日龄首免,常规苗肌注2毫升,100—105日龄创业平台猪加强免疫一次(即为二宽免),肥育猪存栏前15—20天展开三宽免。
猪三种常见疾病的诊断方法与治疗手段
![猪三种常见疾病的诊断方法与治疗手段](https://img.taocdn.com/s3/m/36350c5e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f2.png)
猪三种常见疾病的诊断方法与治疗手段
常见的猪疾病有猪瘟、猪蓝耳病和猪肺疫病,以下将为您介绍这三种疾病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手段。
猪瘟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的猪病,也被称为猪传染性胃肠炎。
诊断猪瘟可以通过以下方法:
1. 临床症状观察:猪瘟初期会出现食欲不振、发烧、腹泻等症状,后期可能会出现呕吐、贫血、黏膜出血等严重症状。
2. 病理学检查:可以通过解剖病死猪进行病理学检查,观察病变部位和病变程度,如胃肠黏膜充血、出血等。
3. 实验室检测:可以通过PCR (聚合酶链反应)、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方法检测病原体的存在。
治疗猪瘟的主要手段是预防接种,目前使用的疫苗包括灭活疫苗、减毒疫苗和基因工程疫苗。
还可以通过合理的营养、环境和管理来增强猪的免疫力。
治疗猪蓝耳病的方法比较有限,目前主要依靠预防控制。
预防措施包括疫苗接种、隔离感染猪只、环境清洁消毒等。
治疗猪肺疫病的方法包括抗生素治疗和支持疗法。
常用的抗生素包括青霉素、氨苄西林、环丙沙星等,同时还需要提供营养支持和护理。
猪瘟、猪蓝耳病和猪肺疫病是常见的猪疾病,诊断方法主要包括临床症状观察、实验室检测和病理学检查。
治疗手段主要包括预防接种、抗生素治疗和支持疗法。
及时诊断和治疗疾病对于保障猪的健康和养殖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饲养猪只的病害识别与处理
![饲养猪只的病害识别与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1824a158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88f4173.png)
饲养猪只的病害识别与处理猪只作为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品种之一,在养殖过程中会面临各种疾病的威胁。
及时准确地识别和处理猪只的病害对于保障养殖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饲养猪只常见病害的识别方法和相应的处理措施,详细阐述疫病、传染病和常见病等内容。
一、疫病的识别与处理1. 猪瘟猪瘟是一种由猪瘟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其特点是高烧、全身病状明显。
患猪表现出缺乏食欲、呼吸困难等症状。
病猪应立即隔离,接种相应疫苗,并在养殖环境中进行严格消毒。
2. 猪蓝耳病猪蓝耳病是由猪蓝耳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鼻分泌物和血液传播。
患猪表现出高烧、食欲不振、皮肤发绀等症状。
病猪应及时隔离,并进行有效的疫苗接种和药物治疗。
3. 猪链球菌病猪链球菌病是一种常见的猪只呼吸道感染疾病,主要表现为咳嗽、鼻腔分泌物增多、眼结膜炎等症状。
患猪应分离隔离,保持良好的通风,同时进行抗菌药物治疗。
二、传染病的识别与处理1. 猪胃肠炎猪胃肠炎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主要影响猪只的消化系统。
患猪表现出食欲减退、腹泻、呕吐等症状。
在出现病症时,应隔离患猪,调整饲料配方,添加相应的饲料添加剂,并及时采取药物治疗。
2. 猪水肿病猪水肿病是一种由沙门氏菌引起的传染病,其特点是全身出血、皮下水肿等症状。
病猪应及时隔离,并加强日常清洁与消毒工作,保持饲养环境的卫生。
同时,饲料应避免受到污染,采取药物治疗和疫苗预防。
3. 猪耳螨病猪耳螨病是一种常见的寄生虫病,主要影响猪耳朵和周围皮肤。
患猪出现耳痒、摇头晃耳、耳壳脱落等症状。
病猪应进行隔离饲养,进行灭螨处理和疫苗接种。
三、常见病的识别与处理1. 猪急性病毒性腹泻病猪急性病毒性腹泻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主要表现为腹泻、食欲不振、脱水等症状。
在出现病症时,应进行早期隔离,调整饲料配方,添加腹泻后剂等饲料添加剂,同时加强日常消毒工作。
2. 猪肺炎猪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主要表现为咳嗽、呼吸急促、鼻腔分泌物增多等症状。
猪常见疾病防治及诊治方法
![猪常见疾病防治及诊治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8a7a419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1c.png)
猪常见疾病防治及诊治方法猪是我国重要的畜牧养殖动物之一,但其易患多种疾病,影响生产效益。
为了保证猪的健康生长,需加强猪的防治工作,掌握防治措施和诊治方法。
1. 猪流感:猪流感是由猪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系统传染病。
防治措施:加强环境卫生管理,保持猪舍通风干燥;保证猪的营养和免疫;疫苗预防。
2. 猪瘟: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烈性传染病。
防治措施:猪场的大门要随时关闭,避免外来病菌侵入;猪舍要保持清洁,消毒;饲养健康猪只;猪瘟疫苗预防。
3. 伪狂犬病: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烈性传染病。
防治措施:做好饲料消毒、猪圈清洁和消毒、隔离、加强爆发病猪圈内疫情监测,对重点猪场要定期检测。
4.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是由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和其他病原体引起的一种疾病。
防治措施:加强环境卫生,保持猪圈内清洁卫生;注意营养合理,调整饲料要求;及时发现,对患病猪进行隔离治疗。
5. 传染性胃肠炎:传染性胃肠炎是由禽腺病毒、牛流行性腹泻病毒、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等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防治措施:隔离患病猪只;加强饲料、饮用水、猪圈卫生管理;及时移除死亡猪只和粪便,保持猪圈内卫生。
诊断方法:1. 病理学诊断:通过病变组织、器官进行分析鉴定,判断病因和病情。
2. 生化学诊断:通过血液、腹水、尿液等样本的生化指标进行分析鉴定。
3. 分子生物学诊断:通过提取病菌、病毒DNA进行PCR扩增检测,对病因进行准确鉴定。
4. 临床诊断:通过病猪的临床表现进行初步判断和诊断,及时治疗患猪。
总之,防治猪的疾病应该加强环境卫生管理,保证猪的营养和免疫,及时预防和治疗常见疾病,掌握诊断技巧,提高治愈率和生产效益。
猪病大全及治疗方法
![猪病大全及治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e9be1a4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02.png)
猪病大全及治疗方法猪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动物之一,但由于猪病的严重影响,给养猪业带来了很大的损失。
因此,了解猪病的种类和治疗方法对于养猪户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猪病及其治疗方法,希望能够对养猪户有所帮助。
一、猪瘟。
猪瘟是一种由猪瘟病毒引起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特点是发病急、死亡率高。
治疗方法主要是采取隔离患病猪只,加强饲养管理,保持环境清洁,同时可采用疫苗预防。
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粘膜充血等症状。
治疗方法包括使用抗生素、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并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猪只的免疫力。
三、猪蓝耳病。
猪蓝耳病是由猪蓝耳病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表现为高热、呼吸困难、皮肤发绀等症状。
治疗方法主要是对患病猪只进行隔离,同时使用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加强饲养管理,预防疫苗接种。
四、猪链球菌病。
猪链球菌病是由猪链球菌引起的传染病,主要表现为发热、厌食、呼吸困难等症状。
治疗方法包括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同时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猪只的免疫力。
五、猪疫苗接种。
除了针对特定猪病进行治疗外,猪疫苗接种也是预防猪病的重要手段。
养猪户应根据当地的疫情情况,定期为猪只接种相应的疫苗,提高猪只的免疫力,预防猪病的发生。
总结:猪病的防治工作是养猪业生产管理的重要内容,只有加强对猪病的认识,采取科学的防治措施,才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猪病的发生,保障养猪业的健康发展。
希望本文对养猪户有所帮助,希望大家能够加强猪病防治意识,共同促进养猪业的可持续发展。
猪三种常见疾病的诊断方法与治疗手段
![猪三种常见疾病的诊断方法与治疗手段](https://img.taocdn.com/s3/m/b4b9e148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15.png)
猪三种常见疾病的诊断方法与治疗手段
猪是重要的养殖动物之一,然而猪常常会患上一些疾病,严重影响养猪业的发展。
猪的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猪的三种常见疾病及其诊断方法和治疗手段。
一、猪瘟
1. 病因:猪瘟是一种由猪瘟病毒引起的急性、急性-亚急性传染病。
猪瘟病毒主要通过病猪体内的血液和粪便进行传播,也可以通过空气传播和间接接触传播。
2. 临床症状:猪瘟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精神不振、食欲减退、呼吸困难、继而出现咳嗽、流涎、体温升高、粪便稀薄和色浅等。
3. 诊断方法:猪瘟的诊断主要通过临床症状、病理学改变和实验室检测三种方法来确定。
实验室检测的方法主要包括血清学检测、病毒分离和鉴定、病毒抗原或核酸检测等。
4. 治疗手段:一旦发现猪瘟的病例,应立即隔离并临床治疗。
治疗的主要手段是对症治疗,包括补液、止泻、降温、抗生素治疗以及注射疫苗等方法。
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1. 病因: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引起的疾病,主要通过空气传播和直接接触传播。
三、猪蓝耳病
2. 临床症状:猪蓝耳病的临床症状主要为高烧、呼吸困难、皮肤和黏膜出现青紫色斑点、呕吐和腹泻等。
针对猪的常见疾病,及早发现病例、进行隔离并临床治疗是关键。
要做好预防工作,进行规范的养殖管理、加强消毒措施、定期检查猪群健康状况,及时接种疫苗等,以降低疾病的发病率,保障猪群的健康生长。
猪疾病的诊断及防治
![猪疾病的诊断及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4d91f360d15abe23482f4dcc.png)
生产过程中应掌握的几点: 1.母猪区 ◆生产流程 配种舍→轻胎舍→重胎舍→产房 ◆配怀母猪各阶段的采食量及哺乳母猪的采食量 ◆判断母猪临产前的征兆 ◆母猪产前的消毒准备工作 ◆接生仔猪的步骤 ◆空栏清洗消毒熏蒸 ◆消毒药选择 ◆免疫的操作
b:品种不同发病的情况不同;原办与标准化为种猪(消瘦喘气); 四号坝与青年场为三元猪(关节肿大)
c:防治措施不同;(原办的猪用大环内酯类药物预防消瘦效果 不错,标准化用支原净,四号坝与青年场用林可壮观+阿莫 西林)
三、我们场疾病的特点及发病原因的分析 1、保育区2008年-2010年死亡率
1月
2月
死亡率
D8
6天
282
到65日龄无发病
1.1%
D10
洗完栏就进猪 354
30%
10%
D6
3天
290
11%
4.5%
2)D区今年8月份发生疾病后,成活率仅为88.23%,但是9月份每栋猪 栏都彻底消毒空栏15天以上进猪,10 11 12三个月成活率都在99%以 上
从以上可看出:空栏时间的长短及空栏的消毒直接影
肺与胸腔粘连
关 节 肿 大
纤维素渗出物
胸腔黄色积液
腹腔纤 维素渗 出物
3.附红细胞体 肩胛骨及脊椎骨有出血点、呈 铁锈色,解剖症状:肝脏黄染,血液稀薄。
铁锈色出血点
4、支原体肺炎 喘气的猪只首先想到的是有 支原体肺炎的存在,解剖症状:肺尖叶呈 对称性肉样病变。
5、链球菌 是条件性致病菌(如饲养环境 改变、湿度过大),表现为关节肿大、神 经症状,各日龄猪只均有可能发生。
猪常见疾病及防控措施
![猪常见疾病及防控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2b6d8d56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0a.png)
猪常见疾病及防控措施猪是我国重要的畜牧养殖动物之一,猪肉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品之一。
随着现代养殖业的发展,猪常见疾病的防控也成为了养殖户们不可忽视的问题。
而对于猪常见疾病的认识和防控措施的掌握,可以有效地帮助养殖户提高猪的健康水平,增加养殖利润。
本文将主要介绍猪常见疾病及防控措施,希望可以给大家带来一些帮助。
一、猪传染性胃肠炎(猪瘟)传染性胃肠炎,又称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急性、高度传染性疾病。
病猪主要表现为高热、精神萎靡、食欲下降、粪便稀烂等症状。
猪瘟病毒具有极强的抵抗力,能在环境中长期存活,因此病毒的传播速度非常快。
1. 防控措施:(1)对发病猪进行隔离,确保病猪与健康猪的有效隔离。
(2)疫苗接种,定期对猪进行疫苗接种,提高猪的免疫力。
(3)保持环境卫生,定期对猪舍进行消毒,清理粪便,保持猪舍的干燥和通风。
(4)加强饲养管理,合理饲喂,保证猪只的生活条件良好。
二、猪疫苗种流行性腹泻(猪夏季痢疾)猪疫苗种流行性腹泻,又称猪夏季痢疾,是由猪疫苗种流行性腹泻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传染性疾病。
发病的猪只主要表现为腹泻、呕吐、发烧、食欲不振等症状,病死率较高。
三、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由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病菌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主要症状为高烧、呼吸急促、咳嗽、精神不振、厌食等。
五、口蹄疫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传染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瘤痕烂脚,造成牲畜肢体不适、跛行,甚至引起死亡。
总结:在猪养殖过程中,猪常见疾病的防控工作至关重要,只有充分认识猪常见疾病的症状及防控措施,才能更好地预防疾病的发生,并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提高猪的免疫力,预防疾病的传播。
希望本文所介绍的猪常见疾病及防控措施对养殖户们有所帮助,帮助大家更好地保障猪只的健康和养殖利润。
猪场常见疾病诊断治疗以及防治方案
![猪场常见疾病诊断治疗以及防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9943e5f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f1ecd6e.png)
猪场常见疾病诊断治疗以及防治方案1.猪瘟症状:发热、流鼻水、呼吸困难、红眼结膜炎、呕吐、腹泻、全身发疹等。
诊断:根据症状和经验判断,需请兽医医生进行实验室检测确认。
治疗:无特效药物治疗,应密切观察病情并提供良好的饲养环境,维持猪群的营养和水分摄入,可以使用抗生素预防并治疗继发感染。
预防:严格屠宰检疫、做好隔离、疫苗免疫等措施。
2.脚蹄炎症状:行走困难,胁肢屈曲,蹄间发炎,蹄底发软等。
诊断:观察病猪的行为和脚蹄状况,检测饲料质量、饲养环境等因素。
治疗:改善饲养环境,保持猪群的卫生,补充合适的营养和矿物质,使用足疾相关药物和外用药液治疗。
预防:合理饲喂,保持猪群的空间卫生,定期修剪蹄甲,避免过度运动和胁肢受力过大。
3.猪圆环虫病症状:食欲减退,消瘦,腹泻、大便中可发现卵或幼虫等。
诊断:粪便检查,观察猪发病情况。
治疗:使用相应的驱虫药物,同时提供高营养饲料,增强猪的免疫力。
预防:改善猪场的环境卫生,定期消毒,保持饲养场清洁干净,避免猪群过度密集,预防并消除圆虫的传播源。
4.猪蓝耳病症状:高热、厌食、呼吸困难、全身出现湿疹等。
诊断:根据典型症状,结合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诊断。
治疗:使用适当的抗生素和抗病毒药物,对显著发热的猪群进行降温,提供优质饮水和饲料。
预防:屠宰检疫、猪群隔离,定期消毒,保持猪舍空气流通和清洁。
5.猪蜱虫病症状:食欲减退,发热、体重下降,蜱虫寄生在猪的外部,常聚集在耳、腹股沟和肛门周围。
诊断:观察猪身体出现异常红肿、蜱虫聚集等情况。
治疗:使用相关的驱虫药物喷洒或涂敷治疗,将住在一个猪舍的感染猪进行集中治疗。
预防:对猪舍进行消毒杀虫处理,注意隔离新进猪群,定期检查检测猪只身上的蜱虫。
总之,猪场常见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需要与专业兽医医生合作,根据猪群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猪场的环境卫生和疫苗免疫是预防疾病的基础,同时合理饲喂、提供营养饲料等也是保持猪群健康和防治疾病的重要措施。
猪常见疾病防治及诊治方法
![猪常见疾病防治及诊治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bf4a5988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23.png)
猪常见疾病防治及诊治方法
猪是我国重要的养殖动物之一,但由于环境、饲养管理不善以及病原体的感染等原因,常常会出现各种疾病。
下面将介绍一些猪常见疾病的防治及诊治方法。
1. 猪瘟:猪瘟是一种对猪群造成严重危害的病毒性疾病,其传播速度快且致死率高。
预防措施主要包括严格隔离、消毒和接种疫苗。
一旦发现猪群中有疑似病例,应立即隔离
患病猪只,消毒及时处理尸体和污染物。
诊断方法主要通过病死猪或病理组织学检查。
2. 猪肺炎:猪肺炎是一种由多种病原体引起的呼吸道疾病,主要表现为咳嗽、呼吸
急促等症状。
预防措施包括改善饲养环境、提高饲料质量、加强饲养管理以及接种相应疫苗。
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使用抗生素和改善饲养条件。
3.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疾病,主要表现
为母猪怀孕期间流产或死胎和仔猪的呼吸困难。
预防措施包括保持猪舍的清洁干燥,及时
清理粪便和污物,隔离患病猪只,并进行消毒。
诊断方法主要包括病理组织学检查和病毒
学检测。
猪常见疾病的防治及诊治方法是多样化的,综合预防和治疗方法是重要的手段。
加强
饲养管理,改善环境卫生,定期进行疫苗接种,以及及时处理患病猪只和消毒物是预防和
控制疾病的有效途径。
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应该采用可行的检测方法和药物,以减少对
猪的伤害并保证养殖效益。
猪疾病诊断以及治疗的方法
![猪疾病诊断以及治疗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4f0f72f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8c.png)
猪疾病诊断以及治疗的方法猪疾病是猪养殖业中的常见问题,它们对猪群的健康和产能产生了重大影响。
为了确保猪的健康和减少经济损失,猪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几种常见的猪疾病以及它们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一、猪瘟猪瘟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的疾病,通常引起猪的高死亡率。
症状包括高烧、呼吸困难、皮肤变红、咳嗽、结膜炎和腹泻。
处理猪瘟的最好方法是隔离感染的猪并进行人工饲养。
为了防止疾病的传播,应严格遵守卫生规定,确保工作人员穿戴适当的服装和个人防护设备。
二、口蹄疫口蹄疫是一种病毒性疾病,主要影响猪、牛、羊和其他偶蹄动物。
症状包括口腔腭上的水泡、乳化、意图拖腿和流感症状。
对于口蹄疫的诊断,可以进行血清学测试以检测抗体的存在。
隔离和清洁是防止疾病扩散的关键。
目前没有特效治疗方法,但疫苗可以用于预防口蹄疫。
三、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PRRSV是一种常见的猪病毒疾病,主要影响猪的繁殖和呼吸系统。
症状包括发烧、呼吸急促、背痛、腹泻和流产。
通过对体液和组织样本进行实验室检测,可以确定PRRSV的存在。
目前没有特效药物来治疗PRRSV,因此预防是关键。
健康管理和疫苗接种可以帮助减少PRRSV的传播。
四、猪痢疾猪痢疾是由柯氏杆菌引起的疾病,主要影响猪的消化系统。
症状包括腹泻、脱水、发热和食欲不振。
猪痢疾的诊断可以通过病原体的分离和识别来确认。
治疗方法包括使用适当的抗生素,以减轻症状和控制疾病的传播。
提供清洁的饮水和猪舍环境也是预防猪痢疾的重要措施。
五、猪圆环虫病猪圆环虫病是由寄生虫引起的疾病,主要影响猪的肠道。
症状包括腹泻、贫血、发育迟缓和消瘦。
猪圆环虫病的诊断方法包括检测寄生虫卵或幼虫的存在。
治疗方法主要是使用抗寄生虫药物,并加强卫生措施以防止疾病再次发生。
猪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需要专业的兽医技术和知识。
因此,养殖者应定期请兽医进行猪群的健康检查,并遵循兽医的建议和治疗方案。
此外,保持猪舍的清洁和卫生,合理的饲养管理和定期清除猪粪也是预防猪疾病的重要措施。
猪常见病的诊断与治疗
![猪常见病的诊断与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80b23e3a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bf.png)
猪圆环病毒病也可能导致猪的皮肤出 现病变,如皮炎、皮疹等。
猪渗出性皮炎
红斑和水泡
猪渗出性皮炎初期,在患病仔猪 的面部、五官、下腹部、背部皮 肤以及肛门周围等部分会有轻微 红斑的情况出现,逐渐变为水泡
。
黄色渗出物
随着病情的发展,水泡破裂后形 成黄色渗出物,干燥后形成鳞片
状结痂。
瘙痒和脱毛
患病猪只会出现瘙痒症状,并因 摩擦而导致局部脱毛。
THANK YOU
感谢聆听
猪链球菌病
01
02
03
04
病因
由多种致病性猪链球菌感染引 起。
症状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发热、毒血症症状(如皮肤发 红、呼吸困难等);部分病猪 出现关节炎、脑膜炎等;在人 类中可引起败血症、脑膜炎和 心内膜炎等。
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实 验室检测进行诊断。
治疗与预防
早期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同 时采取疫苗接种和生物安全措 施进行预防。
皮肤坏死
在猪瘟的后期,猪的皮肤 可能会出现坏死现象,表 现为皮肤局部变黑、脱落 。
红斑和丘疹
猪瘟病毒感染也可能导致 猪皮肤出现红斑和丘疹等 病变。
猪圆环病毒病
体质下降
猪圆环病毒病导致猪的免疫系统受损 ,从而使得猪的体质下降,容易感染 其他疾病。
皮肤病变
多系统功能障碍
猪圆环病毒病是一种多系统功能障碍 性疾病,除了皮肤病变外,还可能导 致猪的呼吸、消化等多个系统出现功 能障碍。
诊断与防治策略
诊断策略
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流行病学特点进行综合判断,同时结合实验室检测 结果进行确诊。对于疑似病例,应尽早采样送检,以便及时确诊并采取措施。
防治策略
常见猪病临床诊断与防控技术
![常见猪病临床诊断与防控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cefa9749bb4cf7ec4bfed053.png)
谢谢~
(2)仔猪:体温升高、皮红、嗜睡、呼吸加快、眼水肿胀、结膜炎、共济 失调,有的呈“八字型”站立,行走不稳、后躯瘫痪、肌肉哆嗦、耳,皮肤 发绀,有的仔猪出现流鼻液,打喷嚏,口鼻奇痒等症状,仔猪出生四周龄内 感染死亡率可达80%以上。
(3)育肥猪:现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 3、剖检病变:肺脏呈现间质性肺炎,有明显病变。母猪可见肺水肿,仔猪皮 下、头部水肿,胸腹腔积液。
临床症状:突然发病腹泻、首先呕吐,接着水样腹泻,为黄绿色或白色 粪便,带有未消化的凝乳块泡沫、恶臭气味。由于脱水严重、病猪口渴、体 重迅速下降、日龄越小、病程越短、传播越迅速、病情越严重、死亡越快。 中猪及成猪通常有数日食欲减少,喷射状水样粪便,多为灰色或褐色,体重 减轻等。病程多一周左右。母猪泌乳减少,腹泻停止后逐渐康复。
九、仔猪腹泻综合征
主要症状:仔猪下黄白色甚至红色水样便,仔猪脱水、消瘦、死亡率高。 症状特点:管理不善,室温低、仔猪贫血、母猪奶水差的仔猪容易发病。仔 猪下痢重在预防,发病以后很难治疗。
十、母猪繁殖障碍综合征
主要症状:母猪流产、产程过长,产死胎、弱胎、木乃伊胎;母猪乳房炎、 子宫炎、无乳或少乳;母猪不发情、配种困难。
七、仔猪副伤寒
从断奶后小猪易发,病原为沙门氏菌、阴性。分为肠类型和败血性,症 状:体温升高、皮肤发紫、腹泻、死亡率较高。大便多呈黄、绿色为主。剖 检可见肝脏有白色坏死灶,小肠出血。大肠有麦秸样覆盖物。治疗略。
八、猪呼吸道病综合征
主要症状: 1、呼吸困难,咳嗽,气喘。 2、体温升高,食欲下降。 3、部分猪腹泻、生长发育不良。 4、剖检病变有:淋巴结肿大、肺部病变严重,继发感染病死猪有各种器官 特别是肺炎病变,急性发病的猪死亡率高。
猪常见病的诊断和防治
![猪常见病的诊断和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5a7276d17f1922791688e874.png)
猪常见病的诊断和防治一、猪瘟(一)综述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病原为猪瘟病毒,目前认为猪瘟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但病毒株的毒力有强、中、弱之分。
本病的特征为:急性型呈败血性变化,实质器官出血、坏死。
亚急性型和慢性型除见不同程度的败血性变化外,还有纤维素性坏死性肠炎。
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是猪的一种重要传染病,常继发感染副伤寒及布氏杆菌。
本病在自然条件下只感染猪。
不分品种、年龄、性别、季节。
一般经消化道传染,也可经呼吸道、眼结膜感染,或通过损伤的皮肤或胎盘感染。
(二)临床症状最急性型:多见于流行初期,突然发病死亡无明显症状。
急性型和亚急性型:高热,精神沉郁,食欲减退,初便秘,后腹泻,公猪包皮积液,鼻端、耳、颈部、下腹、四肢内侧等处皮肤有出血点,随后常密集成出血斑,指压不褪色。
慢性型:食欲时好时坏,体温时高时低,便秘与腹泻交替进行。
耳尖、尾根和四肢皮肤经常发紫坏死,甚至干脱。
消瘦,全身衰竭,后肢麻痹,行走不稳或不能站立。
(三)病理变化膀胱粘膜、喉头会厌软骨粘膜出血,肾颜色淡,有出血点,脾出血,边缘梗死。
淋巴结肿大、出血,大理石状。
坏死性肠炎,盲结肠扣状肿或溃疡。
左心耳点状出血。
死产胎儿皮下水肿,腹水,皮下、四肢等出血。
(四)防治平时应加强饲养卫生工作,定期进行预防接种,不购买病、死猪肉,实行自繁自养,不从疫区购买猪只,凡购入猪只均应隔离观察2~3周确认健康后方可混群,加强检疫,特别是加强农贸市场生猪检疫工作。
搞好免疫接种。
对大多数农村散养的猪采用春秋两季集中免疫,每月定期补免的方法;对于专业化猪场及养猪专业户,可采用乳前免疫,即仔猪在吃初乳前进行免疫注射,注射后1.5~2小时吃初乳,以后每年加强免疫一次。
种公猪春、秋各免疫1次;种母猪每次配种前1周免疫1次。
二、气喘病(一)综述猪气喘病又猪霉形体肺炎或猪支原体肺炎,是由猪肺炎霉形体引起的猪的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
病原体主要存在于猪的呼吸道、肺和肺门淋巴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与最新猪病的诊断及其防治
实用技术
(一)传染病
1、猪瘟
猪瘟是由黄病毒科瘟病毒属的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传染性疾病,各种年龄猪皆可发病,具有高发病率和死亡率。
诊断要点
(1)流行特点只是猪和野猪感染发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
不按时进行猪瘟疫苗预防注射的猪场,一旦发病,在短期内造成广泛流行,发病和死亡都很高。
但常发地区或防疫密度不高、疫苗效价低及不合理的免疫程序等原因,可呈散发流行,发病率和死亡率都低,临床症状缓和,病变也不典型。
(2)临诊特点按病程长短分为最急性型、急性、亚急
性和慢性型。
前三种类型的病猪体温升高到40.5~42度呈稽留热,耳后、腹部、四肢内侧等毛稀皮薄处,出现大小不等的红点或红斑,指压不褪色。
血液中的白细胞和血小板皆明显地减少。
慢性型的则表现轻度发热、贫血、消瘦、食欲时好时坏,便秘与腹泻交替发生。
现时常晨典型猪瘟或称温和型猪瘟,这是由毒力较弱的猪瘟病毒株引起的,潜伏期可自2~3周至11周,病程也较长,临诊仅显你热,有呼吸和神经症状,发病和死亡率都较低,但仔猪死亡率较高,成所猪常能耐过。
猪瘟的第六种类型是繁殖障碍型,也时常发生,此是由于怀孕母猪感染温和型或强毒力毒株时发展成“带毒母猪综合征”所致;据报道,母猪怀孕期中,如接种减毒不充分的弱毒疫苗,或感染低毒力毒株,或免疫接种后产生的免疫力不充分,继之感染强毒株,其自身不发病,但保有病毒并可通过胎盘传给胎儿,呈现胎盘感染和妊娠母猪的繁殖障碍。
其母猪食欲和精神状况往往未见异常,但多数产出木乃伊胎、死胎(约占每窝仔猪的1/2~2/3);存活下来的仔猪被毛无光泽,皮肤色淡、发干,发育不良,并且出生后对猪瘟病毒(如弱毒疫苗)可形成天然免疫耐受,接种猪瘟疫苗后不产生免疫应答。
幸存的仔猪靠可从母猪初乳中获得母源抗体获得部分保护或因流行的毒株毒力较低而得以存活。
其存活的时间长短不一,但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生长障碍,有的甚至出现肌肉震颤或犬坐姿势或很快死亡。
这种仔猪向环境中大量排毒,成为重要的传染源,应及时清除。
(3)病理剖检变化三种急性型猪瘟主要呈现败血症变化;皮肤或皮下有出血点;颚、颈部、鼠蹊、内脏淋巴结肿
大,呈暗红色,切面周边出血;喉头粘膜、会厌软骨、膀胱粘膜、心外膜、肺及肠浆膜、粘膜有出血。
慢性型的则是在盲肠、结肠及回盲处粘膜上形成有扣状溃疡。
(4)实验室检查有猪瘟兔化弱毒兔体交互免疫试验、非免疫猪接种生物学试验、荧光抗体试验等。
综合以上四点即可做出可靠的诊断和鉴别。
防制方法
(1)做好猪瘟疫苗的防疫注射,具体操作应按照本书前边叙述的免疫程序、疫苗接种方法和注意事项去严格执行,是可以预防住猪瘟,否则,就会导致注苗猪仍然发生猪瘟。
(2)猪场实行自繁自养,若需要从外地购买猪种,应到无病地区选购并及时做好疫病监测和预防接种,到场后,隔离观察2~3周无病症后,方可混群饲养。
(3)紧急防疫措施
①发现可疑的猪瘟病猪时,应立即严格隔离或扑杀消毒;对疫区和受威胁区应进行紧急预防接种,据许多实例证实,用大剂量猪瘟活疫苗紧急免疫具有控制猪瘟病的效果(每头猪肌注的参考剂量为4~15头份)
②疫区应停止猪只的习买卖、外运、集市和屠宰,并停止猪肉产品的买卖和外运。
(4)猪场发生繁殖障碍型猪或温和型猪瘟时,其猪瘟净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