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青岛崂山 太清宫与道教文化
崂山风景区主要景点
崂山风景区主要景点
1.太清宫
太清宫是崂山最早的道观,始建于唐代,明清时达到鼎盛。
据《崂山志》记载,自唐代以来,在崂山北九水和南五水之间,就有许多道士在此修炼,他们中有的留传了道经、道书,有的只留下了修炼的遗迹。
这些遗迹至今保存完好。
太清宫现占地约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约八千余平方米。
太清宫的主要建筑有山门、三清殿、上清宫、三官殿等。
山门为重檐歇山式建筑,面阔三间,进深四间。
山门前有一条宽约五米的石阶小路直通上清宫和三官殿。
三清殿内供奉三清像,前有两层台基。
上清殿为道教全真龙门派的祖庭之一。
三官殿在前、上清殿在后、三清殿在东楹,后殿供奉玉皇大帝。
2.巨峰寺
巨峰寺原名“明霞洞”,位于崂山北麓的巨峰下。
巨峰寺始
建于唐初,盛于唐末、五代和北宋时期。
—— 1 —1 —。
青岛崂山太清宫导游词
青岛崂山太清宫导游词大家好!欢迎来到青岛的崂山太清宫!我将为大家介绍这座历史悠久的宫殿和它所蕴含的文化背景。
首先,崂山太清宫是崂山的主要宫殿,也是中国道教的重要圣地之一。
它建于北宋时期,距今已有近一千年的历史。
太清宫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壮观的景观而闻名于世。
进入太清宫,大家会首先注意到宫内的演武场,这是举行传统武术表演和庆典活动的地方。
在这里,你可以见证到传统武术的精湛技巧和道家文化的体现。
接下来,我们将进入主殿——太清殿。
太清殿是宫内最重要的建筑之一,也是主要的供奉场所。
殿内供奉着道教的三清神,即玉清、上清和太清。
这三位神仙在中国道教中被认为是至高无上的存在,也是人们追求长寿和幸福的象征。
太清殿的建筑风格独特,采用了传统的木结构和黄山石雕刻。
殿内的壁画描绘了神仙们的仙界景象,以及他们带给人间的福音。
这里是人们虔诚祈福和寻求庇佑的地方。
离开太清殿,我们将继续探索宫内的其他景点。
其中包括了一座修身养性的药王殿,里面供奉了医药之神——药王菩萨。
这也是人们祈求健康长寿和医治疾病的地方。
不仅如此,宫内还有一座规模宏大的地下宫殿,称为地下仙境。
这里以壁画和雕刻展示了道家思想和传统故事。
它犹如一个隐藏的世界,带给游客们一种神秘而又震撼的体验。
最后,我要提醒大家在游览过程中要尊重宫内的文化与规定。
请勿随地乱扔垃圾,保持宫内的整洁。
同时,拍照时要遵守规定,不要闯入禁区或触碰展品。
谢谢大家的聆听!希望通过这次导游,大家对崂山太清宫有更深入的了解。
祝大家在太清宫里度过愉快的时光!。
简介青岛崂山太清宫与道教文化
简介青岛崂山太清宫与道教文化山东省青岛崂山太清宫与道教青岛崂山太清宫。
太清宫崂山有九宫八观七十二庵,太清宫为诸宫观之首。
青岛崂山太清宫与北京的白云观、山西的永乐宫、陕西的重阳宫、四川青城山的天师洞、湖北武当山的真武宫、江西万寿宫等是对后世影响较大的道教宫观。
概况在众多的道教庙殿当中,太清宫是有记载的最早的崂山道教祖庭。
太清宫从初创到现在已经历两千多年的历史,相传汉代即建有三官庙,几乎每朝每代都进行过修葺,至今其建筑风格还一直保留着宋代建筑的典型风格,这在国内各宗教建筑中,也是极少有的。
因此,又可以说,太清景区是崂山景区中展现道教文化的代表景区。
太清宫占地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
庙宇主体分三官殿、三清殿、三皇殿三大部分,另有关岳词和东西客堂、坤道院等附属设施,共有房屋150多间。
布局三官殿是崂山最早的道教庙殿,为布局工整的三进殿院,大门朝东。
在我国北方,绝大多数的庙堂大门都是朝南开的,因为坐北面南象征着权威。
崂山是道家仙境,不讲究权势,在这里把门向东开是表示对客人的尊重。
三官殿的主殿属单檐硬山式砖石结构殿堂,顶面覆以黑色板瓦和筒瓦,匾额为木雕篆书体长方形,是标准的宋代建筑。
从宋代至今,三官殿经历过无数次修缮,却总是保留着宋代建筑的基本特点和风格,虽不是富丽堂皇,却不乏古朴庄严,是典型的道教殿堂。
景观集萃三官殿内供奉的是天官、地官、水官,实际上是中国古代最有影响的三位部落领袖尧、舜、禹。
相传尧时敬天爱民,上有天相,以风调雨顺而被后人尊为天官;舜时民风高尚,地不生灾,故被尊为地官,后人常说的“尧天舜日”。
可说是一种追忆;大禹继承父志,因势利导,治理了空前的洪水灾害,故被尊为水官。
从这里可以看到道家在汉代以前供奉的神是对中华民族的发展有过贡献的历史人物。
在三官殿的正殿两侧,分别供有“雷神”和“真武”二神。
在道教中雷神和雷公不是一回事,这里的雷神主要是惩罚恶人和对做坏事者采取相应惩处措施的神,是正义之神。
青岛崂山历史文化简介
青岛崂山历史文化简介
崂山是中国东部海岸线上的第一高峰,位于山东省青岛市境内,是中国北方著名的道教名山。
崂山地处山东半岛中部,海拔1291米,相对高度567米。
崂山位于胶州湾口以东,崂山的主峰叫巨峰,高1464米,是山东半岛的最高峰。
青岛崂山历史上曾是道教全真派的发祥地之一,被誉为“海上仙山”。
现在已经发展为以道教文化为主体的旅游胜地。
1.道教文化
据《太平寰宇记》记载:“齐州山名崂山,太清宫在其南”。
汉代的《淮南子》、唐代的《西游记》、元代的《道教全图》都有有关记载。
2.民俗风情
青岛崂山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这里既有厚重的人文底蕴又有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地方特色。
崂山是我国北方著名的道教名山之一,这里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
早在八千年前,这里就有原始人类繁衍生息;战国时代齐、楚两国在此争夺霸权;秦汉时代崂山是“海上仙山”汉武帝时曾派徐福率童男童女三千东渡海上寻找长生不老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曾在此写下“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 1 —1 —。
最新整理青岛崂山太清宫导游词
青岛崂山太清宫导游词太清宫是崂山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一处道教殿堂,也是一处旅游胜地,吸引着各地的游客来游玩,导游对游客要详细介绍崂山的特色。
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青岛崂山太清宫导游词,欢迎参考!青岛崂山太清宫导游词篇一太清风景游览区位于崂山风景名胜区的东南部,从青岛市区沿湛流干路东行40公里即可到达。
景区是以著名庙殿太清宫来命名的,简称太清景区。
景区坐落在宝珠山下,宝珠山的7座山峰从东北、西三面环抱着这一临海谷地,形成了特殊的地理环境。
宝珠山的主峰称为老君峰,它的左边依次是桃园峰、望海峰、东华峰;右边依次是重阳峰、螺桃蜂、西王峰。
这7座山峰挡住了来自北方的冷空气。
南面海湾。
名为太清湾,又有暖湿气流不时从海上送来,使这里形成了亚热带气候环境,所以人们称这里是崂山小江南。
从传统的风水学分析,这的确是一块不可多得的风水宝地。
在崂山众多的道教庙殿当中,太清宫是有记载的最早的崂山道教祖庭。
太清宫从初创到现在已经历了两干多年的历史,几乎每朝每代都进行过修茸,至今其建筑风格还一直保留着宋代建筑的典型风格,这在国内的各宗教建筑中,也是极少有的。
因此又可以说,太清景区是崂山景区中展现道教文化的代表景区。
太清宫占地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
庙宇主体分三官殿、三清殿、三皇殿三大部分;另有关岳祠和东西客堂、坤道院等附属设施,共有房间150多间。
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和悠久的道教文化为各种植物提供了食好的生存环境。
这里又是中国古代园林的一大分支寺庙园林在崂山最早形成风格体系的地方。
游人可以看到这里不仅生长着暖温带植物,而且长有大量的亚热带植物,如茂密的竹林、青翠的茶园、棕榈、广玉兰。
红糖等。
更可贵的是这里生长着大量的古树,是整个崂山风景区内古树名木分布密度最大、数量最多的地方。
青岛崂山太清宫导游词篇二崂山自古有神窟仙宅之说,相传鼎盛时期有九宫八观七十二庵,而今可数者有十七处,最著名的就是太清宫。
太清宫建于西汉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再建庙宇,供奉三清神像,名曰太清宫,这就是太清宫的由来,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青岛崂山道教文化景区领略中国道教文化的博大精深
青岛崂山道教文化景区领略中国道教文化的博大精深青岛崂山道教文化景区是中国道教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它座落于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道教文化的圣地,是广大信徒朝圣和探寻道教文化精髓的重要景点。
通过参观崂山道教文化景区,我们将领略中国道教文化的博大精深,深入了解道教的起源、发展以及其在中华文化中的地位。
一、道教的起源与发展道教起源于中国古代,最早可追溯到先秦时期。
其理论基础主要来源于老子的《道德经》。
道教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与统一,追求道教修炼者的身心灵完美境界。
道教经过漫长的发展,形成了道德规范、仪式典礼、修炼方法等完善的体系。
崂山道教文化景区作为道教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展示了道教的起源与发展历程,帮助游客们更好地了解道教文化的深刻内涵。
二、崂山道教文化景区的特色1. 历史底蕴丰厚:崂山道教文化景区作为历史悠久的道教胜地,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
这里保存了大量古代文物和石刻,反映了道教的发展历程和影响力。
2. 地理环境优美:景区位于崂山山脚下,山清水秀,景色宜人。
游览崂山道教文化景区,不仅可以领略中国道教文化,还能欣赏到崇山峻岭、瀑布流泉等大自然美景,充分感受到道教对自然界的崇尚与敬畏。
3. 文化活动丰富多样:景区除了具备独特的自然景观外,还经常举办道教文化体验活动,如道教仪式、健身功法表演等。
这些活动使游客们更好地融入道教文化,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三、崂山道教文化景区的参观之旅1. 参观古代庙宇:崂山道教文化景区内保存了许多古代庙宇,如太清宫、天后宫等。
游客们可以沿着道教的发展轨迹,参观这些历史文化古迹,了解道教的发展历程和庙宇建筑的独特魅力。
2. 感受道教仪式:在景区内,游客们有机会参与到道教的仪式中,亲身感受到道教的神秘和庄严。
这些仪式既是一种宗教崇拜,也是一种心灵的疗愈,让人们在纷扰的尘世中找到内心的宁静。
3. 体验道家修炼:崂山道教文化景区提供了丰富的道家修炼体验项目,如太极拳、气功等。
导游词之太清宫
太清宫太清宫是崂山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的一处道观,建于西汉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距今已有2140多年历史。
太清宫的创始人是江西人张廉夫,他因做官不顺,弃官修道,在此修建了一所茅庵,供奉三官,取名"三官庙"。
到了唐朝末年,道士李哲玄又扩建庙宇供奉三皇,取名"三皇殿"。
宋朝时期,道士刘若拙又自修了一所茅庵供奉老子神像。
刘若拙武艺高强,宋太祖听说他修道高深,于公元960年(建隆元年)召其入京,想把他留在宫中,刘若拙坚决要求回崂山,宋太祖就赦封他为"华盖真人",由此给他巨款,敕建"上苑"和上清宫,重修太清宫。
太清宫是刘若拙的别院。
从此,太清宫就基本形成了今天的规模。
太清宫主要有"三官殿"、"三清殿"、"三皇殿"等多所建筑,占地近3万平方米。
三官殿三官殿主要供奉的是天官、地官、水官三官大帝,也就是我们的三位祖先尧、舜、禹。
相传尧敬天爱民,上应天象,风调雨顺,被人尊为"天官"。
舜在位时,民风高尚,地不生灾,被尊为"地官"。
大禹继承父业,三过家门而不入,治理了水患,理所当然地被尊为"水官"。
三清殿这个大殿是太清宫的主殿。
供奉的是三清尊神,中间这位是玉清原始天尊,他手持元珠象征洪元;右边这位是上清灵宝天尊,他怀抱如意,象征混元;左边这位是太清道德天尊,也就是老子,他手持宝扇象征太初,张道凌创教时把他尊为教祖。
三清是道教的最高境界,这三位天尊也是道教信奉的三位最高尊神。
东配殿供奉的是"东华帝君",在神话传说中它是天上阳神的总管。
西配殿供奉的是西王母,神话传说她是天上阴神的总管。
三皇殿三皇殿,中间那手里擎着太极图的是天皇也就是伏羲氏,旁边那位手捻稻菽的是地皇神农氏,另一边手握护板的是人皇轩辕氏。
关于这三位老祖先传说很多如:伏羲制八卦;神农尝百草;轩辕皇帝做兵器、造舟车等,他们都被尊为开创华夏文明的始祖。
青岛旅游攻略 参观崂山道教文化 感受道家智慧
青岛旅游攻略参观崂山道教文化感受道家智慧青岛旅游攻略参观崂山道教文化感受道家智慧青岛,作为中国著名的海滨城市之一,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
而崂山,则是青岛最为著名的名山之一,也是中国道教的发祥地之一。
在青岛旅游中,参观崂山道教文化成为了一种独特的体验,让游客们深入了解并感受到了道家智慧的魅力。
崂山位于青岛市北部,是一个以山峰、山涧、温泉和道观为特色的风景名胜区。
作为中国的道教名山,崂山道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
崂山道教文化在历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被誉为“天下第一山”。
参观崂山道教文化,首先需要了解崂山的背景和历史。
崂山道教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道家文化在这里达到了极高的繁荣。
崂山道教注重自然,强调顺应自然、追求自然之道。
这一理念体现在崂山的风景中,山峦叠翠、飞泉流泻,给人以独特的自然氛围。
在崂山道教的文化中,道观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道观是道家信仰的场所,也是崂山道教文化的主要载体。
在崂山,有许多历史悠久的道观,如太清宫、七星观、慧日宫等。
这些道观融合了传统建筑风格和道家文化的内涵,是体验崂山道教文化的重要地点。
参观崂山道教文化,除了了解历史和参观道观,还可以体验一些道家文化的活动。
例如,可以参加一些道家修身养性的活动,如道家养生、气功或太极拳等。
这些活动既能让人放松身心,又能感受到道家智慧对个体修养的重要性。
除了道观,崂山还有一些特色景点值得参观。
比如崂山温泉,据说具有疗效和保健作用。
温泉中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能够舒缓身心,给人以健康和放松的感觉。
此外,崂山的山涧和溪流也非常吸引人,可以漫步其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妙。
青岛旅游攻略中,参观崂山道教文化是一项不可错过的经历。
通过参观崂山道观,了解崂山道教的历史传承和哲学思想,我们可以体验到道家智慧的独特魅力。
在崂山的怀抱中,人们可以沉浸在大自然的美景中,感受到内心的平静和宁静。
总之,青岛旅游攻略中的崂山道教文化是一段独特而珍贵的体验。
青岛崂山道教文化和自然风景的结合
青岛崂山道教文化和自然风景的结合青岛崂山:道教文化和自然风景的完美融合青岛崂山位于山东半岛东部,是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
作为道教的发源地之一,崂山不仅拥有丰富的道教文化遗产,还以其壮丽的山水景观闻名于世。
在这座山上,道教文化与自然风景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
本文将介绍青岛崂山的道教文化和自然风景,探索二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其对旅游产业的影响。
一、道教文化的传承与影响青岛崂山是中国道教的发源地之一,拥有悠久的道教历史和独特的道教文化。
在崂山上,有许多道观和庙宇,如太清宫、双峰寺、大岩寺等,它们是传承和弘扬道教文化的重要场所。
这些建筑物不仅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更带给人们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
另外,崂山还是中国道教五岳之一,这使得崂山在道教信仰中有着特殊的地位。
每年都会有大量的道教信徒和游客来到崂山朝拜和参观,体验道教文化的魅力。
道教在崂山地区得到了广泛的传承和发展,使得崂山成为了道教文化的重要象征之一。
二、自然风景的壮丽与独特除了丰富的道教文化,崂山还以其壮丽的自然风景而闻名。
崂山地处海上,山峦起伏,峰峦叠翠,被誉为“东方瑰宝”。
这里不仅有险峻的峰峦,还有奇特的岩石和悬崖峭壁,形成了独特的地貌景观。
尤其是崂山的主峰峰顶平台,既悬崖峭壁,又有平坦开阔的地势,让人们可以在顶峰远眺,俯瞰整个青岛市区和大海,景色壮丽。
此外,崂山还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和动植物群落,被誉为“绿色海洋”。
在这里,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如松鼠、獾、野兔、玫瑰等,给游客带来了与自然亲密接触的机会。
此外,崂山还有优美的水景,如清泉瀑布和碧波荡漾的湖泊,为游客提供了休闲娱乐和漫步的好去处。
三、道教文化与自然风景的融合崂山的道教文化和自然风景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在崂山这片土地上,二者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相互交织。
道教文化赋予了自然风景更多的神秘和文化内涵,而自然风景则为道教文化提供了更美丽和恢宏的背景。
例如,崂山的道观和庙宇往往建在自然风景秀丽的地方,如太清宫就坐落在崂山的主峰上,背靠崇山峻岭,俯瞰群山和蓝天,给人以无限的遐想和想象空间。
青岛崂山一日游景点及游玩路线
青岛崂山一日游景点及游玩路线青岛崂山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被誉为“海上名山”,素有“青岛一绝”之称。
崂山自古以来就是道教名山,山上有许多古迹和名胜,如太清宫、太清洞、扇子岩等,这些景点都充满了神秘和古朴的韵味。
一日游崂山可以感受自然美景,还可以领略历史文化的魅力。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崂山一日游的景点及游玩路线。
早晨:太清宫早晨出发,首先到达崂山最有名的景点之一——太清宫。
太清宫是中国道教三大祖庭之一,始建于东汉时期,是中国现存最早宫殿式建筑。
太清宫不仅历史悠久,建筑壮观,更是道教文化的重要载体。
在太清宫内,可以参观观音殿、十八罗汉殿、三清殿等建筑,感受古建筑之美和道教文化之深厚。
上午:崂山风景区上午时分,可以前往崂山风景区,这里是崂山的核心景区,集中了崂山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点。
其中最著名的景点包括太清洞、扇子岩和天马岭。
太清洞是崂山三大峡谷之一,洞内奇石怪岩、天然雕塑令人叹为观止。
扇子岩则是一块悬崖上的奇石,形状如同一把打开的折扇,是崂山的地标之一。
天马岭是崂山的主峰之一,山势险峻、林木葱茏,登顶后可以一览崂山全貌。
中午:品尝海鲜中午时分,可以去崂山附近的海边小镇品尝新鲜美味的海鲜,崂山所在的青岛市是中国著名的海鲜之都,这里的海鲜以新鲜、鲜美而著称。
可以选择海边的餐馆,尝尝当地特色美食,比如啤酒虾、清蒸蛏子、海鲜烧烤等,让味蕾在海风和美食的双重刺激下得到满足。
下午:丹崖景区下午时分,可以前往崂山的丹崖景区游玩。
丹崖景区是崂山的又一重要景点,这里的山水秀丽,景色迷人。
丹崖景区有许多青岛著名的景点,如探海石、鹤鸣驿、观云石等,这些景点都充满了古韵和山水之美。
其中探海石是一块奇石,形态独特,宛如一艘巨船驶向大海,被誉为崂山的地标之一。
鹤鸣驿是一块丹崖上的题字,字迹端庄秀美,象征着崂山的山水风光。
观云石是一块巨石,形态优美,让人有一种亲近自然的感觉。
傍晚:夕阳观赏傍晚时分,可以选择在崂山的一处观景台,欣赏夕阳的美景。
崂山太清景区旅游攻略
崂山太清景区旅游攻略一、景区简介崂山太清景区位于中国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太清街道,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之一。
崂山太清景区总面积达200多平方公里,由峰峦叠嶂的山脉、清澈见底的湖泊、独特的自然风貌和丰富的文化底蕴构成。
这里山清水秀,自然风光与文化遗产相得益彰,被誉为“东方瑰宝”。
二、景点推荐1. 太清宫太清宫位于崂山山腰,是崂山最为著名的道教寺庙之一。
它依山而建,气势宏伟,是道教信仰的圣地。
太清宫的建筑风格高古典雅,殿内供奉有许多道教神像,吸引了众多的游客和信徒前来参拜。
2. 千佛峰千佛峰是崂山的主峰之一,以峰顶上的千佛寺而得名。
千佛寺有悠久的历史,是中国最大的岩画寺庙之一,供奉着大量的佛像。
登上千佛峰,可以俯瞰整个崂山太清景区的美景,风景如画。
3. 斗姆殿斗姆殿是一个以藏族文化为主题的建筑,位于崂山山脚下的山泉湖畔。
殿内供奉有格萨尔玛神、观音菩萨等藏传佛教神像,游客可以在此感受到浓厚的藏族文化氛围。
4. 碧霞观碧霞观位于崂山山顶,是古老的道教建筑,也是崂山著名的观赏点之一。
观内供奉有道教神像,观外则是壮丽的自然风光。
从碧霞观俯瞰山下的美景,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壮丽和崂山的神秘。
5. 老上人峰老上人峰是崂山的一座主峰,海拔约1133米,是崂山最高的山峰。
登上老上人峰顶,可以欣赏到绝美的日出和云海,景色令人陶醉。
山脚下有许多道教庙宇以及悠久的历史遗迹,是探索崂山文化的好去处。
三、旅游贴士1.导游推荐:进入崂山太清景区最好选择导游服务,导游可以给予您更多的背景知识和参观建议,使您的旅行更加顺利和有趣。
2.交通指南:崂山太清景区离青岛市区较近,交通便利。
游客可以选择出租车、公交车或者自驾前往。
在景区内部,有很多景点之间的交通方式,如缆车、旅游巴士等。
3.注意事项:在崂山太清景区游览时,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不随意乱扔垃圾。
同时,要尊重当地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习俗,遵守景区规定,不进行破坏行为。
4.游览时间:崂山太清景区较大,建议游客至少安排一天的时间进行游览。
崂山道家文化
崂山道家文化崂山,位于中国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素有“海上仙山”之称。
作为中国道教的发源地之一,崂山蕴藏着丰富而深厚的道家文化。
道家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思想体系。
本文将为您介绍崂山道家文化所代表的精神内涵以及其对中国文化发展的重要作用。
一、崂山道家文化的精神内涵崂山道家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重要流派之一。
它以“道”为核心概念,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追求修身养性、延年益寿、达到灵与肉的完美结合。
道家文化提倡追求自然、宁静、淡泊的生活态度,在现代社会中仍具有重要的意义和现实价值。
道家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反对过度开发和破坏自然环境。
崂山的美丽景色和清新空气正是崂山道家文化的真实写照。
崂山的道家文化让人们意识到了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传达了珍惜自然资源、爱护生态环境的理念。
二、崂山道家文化的重要作用崂山道家文化是中国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它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和演进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首先,崂山道家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道家文化对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文化传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道家学说的核心概念“道”贯穿于中国古代文化的方方面面,成为了中国人思维方式的基石。
其次,崂山道家文化是道教的发源地和发展中心之一。
道教是中国古代的主要宗教之一,以崂山为根据地的道教寺庙众多,吸引了大量的信徒和游客。
道教的宗教活动和仪式使得道家文化的价值观得到了广泛传播和弘扬。
再次,崂山道家文化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经济价值。
崂山风景秀丽,道教建筑壮观,吸引着众多的游客前来观光和朝拜。
这为当地的旅游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也为推动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最后,崂山道家文化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崂山道家文化经过千百年的传承和发展,形成了独特而深厚的文化底蕴。
传世的典籍、道教经典和艺术作品等珍贵的文化遗产为研究者提供了丰富的学术资源,对于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崂山太清宫
崂山太清宫我们来到了太清风景游览区。
太清宫的位置、气温这里是太清宫牌坊,高8米,宽16米,白色花岗岩架构,由底座、立柱、额枋、字板四部分组成,为四柱三门式。
牌坊阳面“崂山太清宫”五个字为中国道教协会会长闵智亭所题;阴面“阆苑圣德”意思是指具备高尚品行的仙人居住之处。
牌坊前面是太清湾,后面是修组茂林。
崂山太清宫是崂山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的一处道观,建于西汉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距今已有2140多年的历史。
太清宫的创始人是江西人张廉夫,他因做官不顺,故弃官修道,在此修建了一所茂庵,供奉三官,取名“三官庙”到了唐朝末年,道士李哲玄宋朝时期,道士刘若拙我们现在来到了太清宫的正门。
走进山门,我们首先看到的是两侧的钟楼和鼓楼往前走,路两边的两座雄伟的建筑是新建成的元辰阁和元君阁元君阁供奉碧霞元君,又称“泰山玉女”,俗称泰山奶奶元君阁两边供奉的是道教有名的八仙道路中间的这颗树叫虎皮松,因其树皮斑驳如虎皮而得名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太清宫的第二个正门——仪门(原是太清宫的正门),它平日只开侧门,不开正门现在我们来到的是三官殿的正门,在大门两边,大家看到的这两棵古老高大的树是银杏树现在,我们进入的是三官殿“耐冬”树右边这棵耐冬开的是单瓣红花。
当花盛开时,每朵花在开放时都贴到了叶面,好像在树上落下一层厚厚的“红雪”在我们左边的这棵山茶,开的是重瓣白色的,树龄也有400多年了。
开花时节,一红一白,交相辉映,争芳斗艳,实为太清宫隆冬季节的一大奇观各位朋友,接下来我们看到的这个殿就是三官殿接下来,我们来到的这个院落,是清代翰林伊琳基修建的介绍郑玄棕榈树素心腊梅棕榈树的下面也是两棵南方植物“桃叶珊瑚”“木兰”水杉枫树“两头红”走出三官殿,在通往三清殿的路上我们可以开的许多景观黄杨树榆树“唐榆”学名叫“糙叶树”又被称为“龙头榆”在龙头榆对面,我们看到的这块大石头上雕刻的是“逢仙桥”三个字过逢仙桥上山,迎面我们可以看到康有为诗刻走出后门,我们来到了邱祖殿文昌殿中间供奉的是文昌帝君两侧供奉的是文曲星和武曲星财神殿正中供奉的是比干在此下山,经逢仙桥去三清殿各位朋友,现在我们来到的这个大殿是太清宫的主殿——三清殿《道德经》【简说道教】王灵官“东华帝君”西王母三清殿院内种有金桂、芍药、西季桂等多种花卉绿萼梅走出三清殿向右拐,我们看到的这个殿堂叫关岳祠金桂“蒲松龄写书亭”“写人写鬼高人一等,刺贪刺入木三分”“神水泉”三皇殿十大神医两块碑刻西配殿“耿祖祠”救苦殿“四树一体”。
导游词崂山探秘神秘的道教文化
导游词崂山探秘神秘的道教文化大家好,欢迎来到山东崂山!我是今天的导游,将带领大家一起探秘崂山神秘的道教文化。
崂山位于中国东部的山东省青岛市,是中国道教的发源地之一,也是著名的道教圣地。
它雄伟壮丽的山势以及浓厚的道教氛围,吸引着众多的游客和信徒前来感受和探索。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崂山,探索神秘的道教文化。
一、崂山的地理与历史背景崂山属于南岳山脉的一部分,位于山东半岛的东部。
这里山峦连绵,气势磅礴,海拔最高的主峰叫做仙人峰,达到了1133米。
崂山的地理环境十分优越,其独特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为崂山的道教文化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崂山的道教文化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42年的西汉时期。
据史书记载,当时的皇帝汉文帝为祈求长寿而来到崂山,这也标志着崂山成为道教在中国东部的重要据点。
此后,崂山逐渐形成了一个道家学术研究、宗教修行和礼仪典范的中心。
二、文化遗产与道家建筑崂山以其丰富的道教文化遗产而闻名。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古老而神秘的道家建筑,如太清宫、太傅庙、太乙观等。
这些建筑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精湛的工艺技术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赏。
太清宫是崂山最著名的建筑之一,也是中国东部地区最大的道教宫观。
它始建于东晋时期,历经多次修葺和扩建,如今已成为了道教学术研究、道教仪式和道教修行的重要场所。
太清宫内部有丰富的壁画和雕刻,展示了道教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精湛技艺。
太傅庙是崂山的另一座重要建筑,始建于明代,供奉着著名的道教神仙文成公。
庙内主殿气势恢弘,宏伟壮丽,是崂山道教文化的象征之一。
三、道教文化与崂山的自然景观崂山不仅以其丰富的道教文化遗产而闻名,还以其壮丽的自然景观而吸引着人们的目光。
崂山的自然景观以山水相依、云雾缭绕而著称,被誉为“仙境”。
在这里,我们可以欣赏到林海苍苍、奇峰突兀的景色,感受大自然的宏伟和神秘。
崂山还有许多著名的景点,如石老人、天渎碧泉、八大仙人等。
这些景点都与道教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被视为道教修炼和教义传承的场所。
青岛太清宫导游词
青岛太清宫导游词青岛太清宫是一座历史悠久、庄严肃穆的宫殿式建筑,位于青岛市市北区香港中路与江苏路交汇处,是青岛市重要的文化遗产和旅游景点之一。
本次导游词将为大家介绍太清宫的历史、建筑特色、文化内涵和参观须知。
一、历史介绍太清宫原名清凉庙,始建于1897年,原为一座道教庙宇。
在抗战期间,太清宫曾遭到严重破坏,但在解放后经修复,并改为纪念馆,供奉青岛解放烈士。
2005年后,太清宫进行了进一步的保护和修复工作,恢复了其原貌,成为今天的旅游景点。
二、建筑特色太清宫采用了典型的宫殿式建筑风格,占地面积约2000余平方米,整个建筑由前殿、正殿、后殿和东西厢房组成。
建筑整体保留了清代宫廷建筑的特点,结构严谨、气势宏伟。
1. 大门和牌坊:太清宫的大门高大而宏伟,门楼上还建有牌坊,上刻有“太清宫”三个金色大字,非常醒目。
2. 前殿:太清宫的前殿是一个巨大的广场,由四根巨大的红柱子支撑,色彩鲜艳,给人一种雄伟壮丽的感觉。
前殿还设有广场和假山,环境幽雅,是游客休息、观赏的好去处。
3. 正殿:太清宫的正殿是宫殿中最重要的建筑,正殿的屋顶由琉璃瓦覆盖,层次分明,彰显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精湛技艺。
正殿内供奉着道教的三清神像,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
4. 后殿:后殿通常是宫殿中的主要祭祀场所,太清宫的后殿设有祭台和神座,供奉着墨竹大帝和草偃大帝,是每年重要的祭祀活动场所。
5. 厢房:太清宫的东西两侧各有一座厢房,供奉着各类文化名人和先贤的神像,是太清宫的附属建筑,也具有一定的观赏和学术研究价值。
三、文化内涵太清宫不仅是一座古老的宫殿建筑,更是一座承载着丰富文化内涵的道教圣地。
它不仅是道教信仰的象征,还是道家文化艺术的重要传承场所。
1. 道教信仰:太清宫供奉着道教的三清神像,即紫微大帝、玉清大帝和上清大帝,它们代表着天地人三界的治理和统治权力。
2. 道家文化:太清宫是道家文化的重要传承场所,太清宫内陈列有大量的道家文化经典、文物和艺术品,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展览系统。
青岛崂山景点介绍
青岛崂山景点介绍青岛崂山景点介绍青岛崂山是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位于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是中国五岳之一。
崂山以其秀美的自然风光、丰富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人文景观而闻名于世。
以下是对青岛崂山景点的介绍。
一、崂山风景区崂山风景区是崂山的核心景区,包括了崂山主峰、太清宫、仙人洞、天后宫等景点。
崂山主峰海拔1133.7米,是中国五岳之一,登上主峰可以俯瞰整个青岛市区和海岸线。
太清宫是崂山最著名的道教寺庙,建于公元前143年,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道教寺庙之一。
仙人洞是崂山的一处天然溶洞,内部有奇特的石钟乳、石笋和石柱等地质景观。
天后宫是崂山的一处古老的海神庙,供奉着中国古代海神——东海龙王。
二、崂山国家森林公园崂山国家森林公园是中国首批国家森林公园之一,占地面积达45.5万亩,是中国最大的城市森林公园之一。
公园内有茂密的森林、清澈的溪流、奇特的岩石和丰富的野生动植物。
游客可以在公园内进行徒步旅行、露营、野炊、观鸟等活动。
三、崂山海水浴场崂山海水浴场位于崂山区的海岸线上,是青岛市内最著名的海水浴场之一。
海水浴场沙质细软,海水清澈透明,是夏季游泳、沙滩排球、沙雕等海滨活动的理想场所。
四、崂山博物馆崂山博物馆是一座以崂山文化为主题的综合性博物馆,馆内展示了崂山的历史、文化、地质和生态等方面的内容。
博物馆的建筑风格独特,融合了中国传统建筑和现代建筑的元素,是一座具有高度艺术价值的建筑。
五、崂山茶园崂山茶园是中国著名的绿茶产地之一,茶园内种植着崂山绿茶的原料——嫩芽。
游客可以在茶园内品尝到正宗的崂山绿茶,还可以了解到崂山绿茶的制作过程和文化背景。
六、崂山温泉崂山温泉是中国著名的温泉之一,温泉水质清澈透明,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
游客可以在温泉中放松身心,享受温泉疗法的益处。
以上是对青岛崂山景点的介绍,崂山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崂山太清宫景点及讲解
崂山太清宫景点及讲解
崂山太清宫(Laoshan Taiqing Palace)位于中国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崂山风景名胜区内,是道教的圣地之一,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道教宫观之一。
太清宫建于东汉初年,历经多次修复和扩建,是道教太清派的祖庭。
宫内主要建筑包括三清殿、太微殿、五台殿等,整个建筑群坐落在崂山主峰上,背靠翠屏峰,面向大海,风景优美。
太清宫以其独特的道教建筑风格及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吸引着
众多游客。
宫内的三清殿是道教最高殿堂,供奉着道教的三清,即太上老君、太上帝君、太上真君。
太微殿是太清道教的主殿,供奉着太上老君。
五台殿则是太清派的核心殿堂,供奉着五台山的主神,受到众多道教信徒的敬仰。
除了主要建筑外,太清宫还有一些石刻碑文和古代文物,如“太清宫碑”、“道德经石刻”等。
这些文物反映了宫殿的历史渊源和道教信仰的发展。
在太清宫,游客可以感受到浓厚的道教氛围,参观宫内的殿堂和文物,了解道教的教义和历史。
同时,太清宫还是一个观赏自然风光的好地方,游客可以欣赏到崂山的壮丽景色和大海的美景。
总的来说,崂山太清宫是一个集道教信仰、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于一体的景点,对于喜欢道教文化和追求宁静自然之美的游客来说,是一个不可错过的地方。
【游记】[游记]游崂山的太清宫
【游记】[游记]游崂山的太清宫
崂山,以其秀美的风景和灿烂的文化,吸引着无数游客前往,而其中最为著名的景点
便是太清宫了。
太清宫位于崂山南麓,是中国五岳之一的崂山神山的一部分,是道教的圣地,也是崂山最著名的道观之一。
太清宫的建筑风格,融合了中原文化和崂山地域特色,以青石为建材,极具古朴韵味。
太清宫内的各种建筑物,巧妙地利用了山势,让游客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欣赏到太清宫的壮
丽景色。
太清宫的历史可追溯到汉代,据说当时已经有宫观建在此处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太
清宫也历经了多次修建与扩建,因此,它不仅是中国道教的重要场所,也是历史文化的重
要遗产。
步入太清宫内,不难发现,这里不仅浸润着神秘宗教的气息,也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宫内的壁画,深刻地表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与民间艺术之美,加之宫内还有不少文物和古董,让游客有着颇有收获的体验。
除了文化内涵,太清宫的自然风光也令人叹为观止。
宫内有一条蜿蜒的小路,穿过一
片茂密的竹林,游客可漫步其中,听着鸟鸣虫叫,尽情感受自然之美。
此外,太清宫还有一个“剃度台”,这是道教的重要仪式,经过剃度后,人们可以在
此开始新的生活。
也因此,太清宫成为寻求平静、返璞归真的人们心目中的圣地。
游崂山,必去太清宫。
在这里,除了欣赏到美丽的山水和经典的文化艺术,还可以找
到内心的宁静与追求。
让我们走进太清宫,感受这里那深邃的宗教文化和浓郁的人文气息,也为我们的心灵带来一份启迪和净化。
崂山太清宫景区
东 华 殿 中奉东华帝君;右奉太阳帝君;左奉南极仙翁
东 华 帝 君
“东华帝君”手捧翡翠如意端座当中,
恭恭敬敬的仙童手捧仙桃子和长寿果侍奉两
侧。 “东华帝君”,在神话传说中它是天上 阳神的总管。全真道奉他为北五祖的第一祖, 他姓王名殆,道号“东华子”曾经隐居昆嵛 山烟霞洞潜心修炼,修道成功后,得天真赐 号“东华帝君”。
王 母 殿 中奉西王母;左奉素月元君;右奉九天玄女
西 王 母 天 尊
神话传说“西王母天尊”是天上阴神的 总管,居住在昆嵛山的瑶池,民间称她为王 母娘娘,西王母是她的官称。 西王母最初是中国西部一个部落的首领, 随着历史的传说,逐渐演变为神话,西王母
也由人变成神,成为玉皇大帝的妻子,道教
中称她为原始天尊的女儿。
太 清 牌 坊
这是太清宫牌坊,1997年太清宫出资修建, 高8米,宽16米,由底座、立柱、额枋、字板四 部分组成,为四柱三门式。牌坊又称牌楼,是中 国特有的门洞式建筑,虽然它只是中国古建筑 中的"小品",但其古老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极为丰 富的人文内涵使其被公认为是中华文化的象征, 加上它具有强烈的装饰、衬托、气氛渲染的风 格,自然被广泛地应用到寺观庙宇的建筑中来, 起到了标识引导、空间分界、装饰美化、纪念 颂扬的作用。
底座至冲天柱:贯穿壹百零壹条蛟龙。 龙态动静结合,虚实相间,喷水吐雾。云腾 浪涌,游龙流云,盘旋起伏。 纹饰均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象征隐喻, 含蕴吉祥、祝福和愿望。并含道教寓意。字 牌:崂山太清宫,灵异之府,神仙之宅。由 中国道教学院院长闵智亭道长书写。 牌坊选用浮山、大泽山优质花岗岩。总 重量二佰七十六吨。建筑稳重古朴,雕刻简 明精湛。四柱冲天,魏然矗立,搏风击雨。 丁丑年冬 刘怀元撰文
太清石坊阳面“崂山太清宫 ”五字为中 国宗教局闵志庭道长题写;阴面“阆苑圣德” 为本观现任道长刘怀元所题。“阆”字意为 “空旷”,庄子外物曾记“胞有重阆,心有 天游”,意指心胸宽阔;“苑”指花园, “阆苑”则指具有“阆风的花园”,古指仙 人所居之境;唐李商隐《李羲山诗集》中有 “阆苑有书多附鹤,女墙无处不(妻)鸾”。 “阆苑圣德 ”是指具备高尚品行的仙人居住 之处。
太清宫
太清宫概况在众多的道教庙殿当中,太清宫是有记载的最早的崂山道教祖庭。
太清宫从初创到现在已经历两千多年的历史,几乎每朝每代都进行过修葺,至今其建筑风格还一直保留着宋代建筑的典型风青岛崂山太清宫格,这在国内各宗教建筑中,也是极少有的。
因此,又可以说,太清景区是崂山景区中展现道教文化的代表景区。
太清宫占地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
庙宇主体分三官殿、三清殿、三皇殿三大部分,另有关岳词和东西客堂、坤道院等附属设施,共有房屋150多间。
编辑本段布局三官殿是崂山最早的道教庙殿,为布局工整的三进殿院,大门朝东。
在我国北方,绝大多数的庙堂大门都是朝南开的,因为坐北面南象征着权威。
崂山是道家仙境,不讲究权势,在这里把门向东开是表示对客人的尊重。
三官殿的主殿属单檐硬山式砖石结构殿堂,顶面覆以黑色板瓦和筒瓦,匾额为木雕篆书体长方形,是标准的宋代建筑。
从宋代至今,三官殿经历过无数次修缮,却总是保留着宋代建筑的基本特点和风格,虽不是富丽堂皇,却不乏古朴庄严,是典型的道教殿堂。
编辑本段景观集萃三官殿内供奉的是天官、地官、水官,实际上是中国古代最有影响的三位部落领袖尧、舜、禹。
相传尧时敬天爱民,上有天相,以风调雨顺而被后人尊为天官;舜时民风高尚,地不生灾,故被尊为地官,后人常说的“尧天舜日”。
可说是一种追忆;大禹继承父志,因势利导,治理了空前的洪水灾害,故被尊为水官。
从这里可以看到道家在汉代以前供奉的神是对中华民族的发展有过贡献的历史人物。
在三官殿的正殿两侧,分别供有“雷神”和“真武”二神。
在道教中雷神和雷公不是一回事,这里的雷神主要是惩罚恶人和对做坏事者采取相应惩处措施的神,是正义之神。
真武就是玄武,是四方神之一。
传说天尊出巡时,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簇拥在天尊周围,以壮天威。
另外这里地处中国北方,从方位管辖的角度来看,也属于玄武神的范围,在四方神中单独供奉玄武神也有这个原因。
从宋代开始,皇帝在尊神的同青岛崂山太清宫时,又避讳他们先君或自身的名字,后把玄武的“玄”字改为“真”字,就是现在的“真武大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青岛崂山太清宫与道教青岛崂山太清宫。
太清宫崂山有九宫八观七十二庵,太清宫为诸宫观之首。
青岛崂山太清宫与北京的白云观、山西的永乐宫、陕西的重阳宫、四川青城山的天师洞、湖北武当山的真武宫、江西万寿宫等是对后世影响较大的道教宫观。
概况在众多的道教庙殿当中,太清宫是有记载的最早的崂山道教祖庭。
太清宫从初创到现在已经历两千多年的历史,相传汉代即建有三官庙,几乎每朝每代都进行过修葺,至今其建筑风格还一直保留着宋代建筑的典型风格,这在国内各宗教建筑中,也是极少有的。
因此,又可以说,太清景区是崂山景区中展现道教文化的代表景区。
太清宫占地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
庙宇主体分三官殿、三清殿、三皇殿三大部分,另有关岳词和东西客堂、坤道院等附属设施,共有房屋150多间。
布局三官殿是崂山最早的道教庙殿,为布局工整的三进殿院,大门朝东。
在我国北方,绝大多数的庙堂大门都是朝南开的,因为坐北面南象征着权威。
崂山是道家仙境,不讲究权势,在这里把门向东开是表示对客人的尊重。
三官殿的主殿属单檐硬山式砖石结构殿堂,顶面覆以黑色板瓦和筒瓦,匾额为木雕篆书体长方形,是标准的宋代建筑。
从宋代至今,三官殿经历过无数次修缮,却总是保留着宋代建筑的基本特点和风格,虽不是富丽堂皇,却不乏古朴庄严,是典型的道教殿堂。
景观集萃三官殿内供奉的是天官、地官、水官,实际上是中国古代最有影响的三位部落领袖尧、舜、禹。
相传尧时敬天爱民,上有天相,以风调雨顺而被后人尊为天官;舜时民风高尚,地不生灾,故被尊为地官,后人常说的“尧天舜日”。
可说是一种追忆;大禹继承父志,因势利导,治理了空前的洪水灾害,故被尊为水官。
从这里可以看到道家在汉代以前供奉的神是对中华民族的发展有过贡献的历史人物。
在三官殿的正殿两侧,分别供有“雷神”和“真武”二神。
在道教中雷神和雷公不是一回事,这里的雷神主要是惩罚恶人和对做坏事者采取相应惩处措施的神,是正义之神。
真武就是玄武,是四方神之一。
传说天尊出巡时,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簇拥在天尊周围,以壮天威。
另外这里地处中国北方,从方位管辖的角度来看,也属于玄武神的范围,在四方神中单独供奉玄武神也有这个原因。
从宋代开始,皇帝在尊神的同时,又避讳他们先君或自身的名字,后把玄武的“玄”字改为“真”字,就是现在的“真武大帝”。
真武属水,水德柔顺,滋润万物,与雷神相对,一位象征着至刚,一位象征着至柔,正应了道家哲学中“阴阳相生,刚柔并济”的辨证思想。
这种哲学思想不仅是道士修身处世的基本思想,而且也是练武功,修内功的主旨,对养生、内外功修炼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三官殿院内外分布有大量的古树名木,其中以大门外不远处的一棵圆柏为最古。
这株圆柏,高18米,胸围3米多,树龄以有2100多年,传为三官殿创始人张廉夫初建此庙时所植。
至今仍生机盎然。
在三进院大门两侧,各有一棵银杏,高25米以上,胸径都有数围,树龄1000余年,是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敕封崂山道士刘若拙重修太清宫时所植。
三官殿二进院和三进院内,有数株山茶,树龄多在400年以上,其中以三进院内三官殿大堂两侧的山茶(耐冬)最为有名。
东侧的一株山茶,高近7米,胸围近1.8米,树龄已有600余年,是明代著名道士张三丰渡海从附近的长门岩岛上移植过来的。
每当北国飘雪季节,这株山茶千花怒放,整个树上象是落了厚厚的红色的雪。
清代著名文学家蒲松龄曾经在崂山住过,看到这种美景,写下了《聊斋志异》中的《香玉》。
文章中穿红衣的花神名为“绛雪”,“绛”是红色,意为红色的雪,实际上是寓意这棵山茶为神工所成。
三官殿外西侧的一株山茶是山茶中的名品枣重瓣白雪塔,树龄也有400余年。
翰林院在三官殿东侧,有一处两进的堂院,是太清宫的东西客堂。
因为是晚清翰林尹琳基出资修建的,所以人们称它“翰林院”。
翰林院基本上保留着清代寺庙园林风格与江南邸宅园林风格相融的特点,既有山寺建筑的凝重,又有江南邸宅的华贵。
从本世纪30年代起,这里就改作专门接待来宾的客堂。
逢仙桥出了三官殿西门向北,不几步就进入古树荫翳的宫殿游路,路边有一株黄杨,属南方植物,高8米多,胸径82厘米,已有800余年的树龄。
再前行几步,有一株糙叶树,高近19米,胸径1.2米,南北向冠幅为33米,东西向冠幅为25.5米,树荫遮盖4亩的面积,是崂山所有树种树冠最大的。
此树又叫“龙头榆”,传说是崂山道士李哲玄建三皇庙时所亲植,距今已有1100多年,仍枝叶繁茂,生机勃勃。
龙头榆旁边有一大石,上刻“逢仙桥”三字,旁边还有记载当年宋太祖赵匡胤招见并敕封崂山道士刘若拙为“华盖真人”的记事。
传说当年刘若拙在一个雪后的除夕清晨,就在这个地方看到一位老人,真人起初并不在意,老人与他交谈几句后走了,真人忽然想到没有问老人从哪里来,只好寻他留在雪地中的脚印,但再也找不到第三个脚印。
至此,刘真人方才醒悟到自己遇到神仙了,事后在此刻石以证此事。
坤道院转过逢仙桥,走过的第一座院落是太清宫道长及道士的住所,这里在“文革”以前是“坤道院”,就是女道士修行和居住的地方。
三清殿越过坤道院的大门,就是太清宫的第二大主殿枣三清殿。
三清殿是一座长方形院落,由一个正殿和两个偏殿组成,主殿属砖石结构的硬山式建筑。
正殿供奉三清神像,东偏殿供道教全真派最初的创立始祖东华帝君,西偏殿供奉西王母。
道教的最高境界称为“三清”,即玉清、上清、太清。
三清各为一级洞天,各有天尊主持。
在我国古代道学思想中,认为小乘修炼是做人的根本,一个庞大的人类社会,需要有一种能够制约人行为的规范,以此来区别美丑善恶,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道德。
几千年来约束人们行为最有力的规范就是道德,因此,道家把涵养道德作为最高级的修身境界。
道家认为一个人只有道德高尚,才有资格去接触中、高级的修炼内容。
道德高尚的人经过刻苦修行,启动灵感之后方能获得宝贵的修真秘诀,并沿着正确的修身道路可以达到返朴归真的境界。
所以这就是在三清殿的正殿供奉的三清真神正是道德天尊、灵宝天尊、元始天尊的原意和秘密所在。
在正殿的两侧,依照方位,东西两厢分别设有偏殿。
东偏殿供奉的是东华帝君,在神话传说中,东华帝君是天上阳神的主管。
西偏殿中供奉的是西王母,俗称“王母娘娘”,传说她是天上阴神(女神)的主管。
关岳祠出三清殿向西数步,就是关岳祠,里面供奉的是中国古代的两位武将,一位是三国时的名将关羽,一位是宋代名将岳飞。
在我国民间,历来把他们两人作为“忠义”的代表。
在中华民族道德范畴中,把“忠”作为一个人对国家和民族应该履行的不可推卸的责任,把“义”作为一个人在社会活动和社会交往中必须具备的行为准则。
道教把《道德经》作为神圣的经典,崇尚“忠义”是理所当然的,因而供奉关岳也是顺理成章的。
这座祠堂又有人称“忠义祠”。
神水泉从关岳祠出来,沿石阶而下,有一石砌的水泉,名为“神水泉”。
这个泉的水质纯清甘冽,含有丰富的矿物质。
泉虽不大,但大旱不涸,大雨不溢。
千百年来,宫中道士有时多至数百,烧饭煮茶,涤衣灌田,未见有缺。
太清宫三皇殿从神水泉拾级而上走进大门朝东的另一座院落,这就是始建于唐代的三皇殿。
唐代以前,太清宫只有三官、三清两座主殿。
据史料记载,唐904年,李哲玄从罗浮山来到崂山太清宫,见这里风景优美,环境及佳,但见宫区布局不合理,遂集资兴建这座殿堂,供奉三皇,名为三皇殿。
李哲玄精于园林设计,对太清宫的甬道和附属建筑布局进行了调整和修建,使之附和道家“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哲学思想。
而且根据九宫八卦的方位将三皇殿建于“开门”位置。
因为在道教的九宫八卦方位中,只有“休门、生门、开门”这三门为吉门。
这期间,植树、修路、建庭院、载花圃,使太清宫的园林布局形成正规的寺庙园林风格,从而奠定了崂山道教庙宇园林建筑的基础。
三皇殿是一个长方形院落,并排列有两座殿堂,主殿是三皇殿,副殿是救苦殿。
三皇殿中供奉的是“天皇”、“地皇”、“人皇”三位神仙。
他们分别是中华民族远古时期的氏族领袖枣伏羲、神农、轩辕。
中国古代的经典著作《易经》中记载有伏羲“仰视于天,俯察于地”,“通阴阳而兼三才”始作八卦,就是今天流传在世界各地的“先天八卦”。
在这个历史时期,制订并修改了华夏历法,所以被后人尊为“天皇”,其意纪念他对中华民族科学文化所作出的贡献。
“地皇”是神农氏,中国古代神话中传说他生有一个水晶肚子,为了让人类能有足够赖以生存的食物,他尝遍百草。
如果某种植物有毒,他吃了后就要睡半天,而且看到肚子发黑,就告诉人们不要吃;如果吃了某种植物后肚子仍然是红的,则可以采集种子,种植繁殖。
实际上,在人类生存极为困难的远古时期,要把人类接触到的植物是否可食全搞清楚是极不容易的事,为了人类能生存到今天,这些宝贵经验的积累可能经历了很长时期的总结,一定也有无数先辈为此献出生命。
把这不朽的历史功绩归到一个具体人物上,让后人作为神来纪念是无可非议的,因此,“地皇”也理所当然应受到尊敬。
“人皇”是纪念炎黄部落首领轩辕氏,因为他统一了黄河中上游各分散的部落,建立了一个民族的雏形,实行了对人群的管理,被尊为“人皇”也是不容非议的。
在三皇殿两侧,同时供奉着中华民族历史上出类拔萃的10位民间医生枣扁鹊、张仲景、华佗、皇莆谧、孙思邈、王惟一、钱一、李时珍、叶天士、王清任的神位,意在纪念他们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医学,治病救人,广施普济的功绩。
在三皇殿门外两侧的石墙上,各镶嵌一块石碑,碑上镌刻着元太祖成吉思汗敕封崂山道士、道教全真七子之一,龙门派开山始祖丘处机,令其掌管天下道事的圣旨全文。
三皇殿内有一株古柏,高22米,胸围近4米,树龄2100年,与三官殿大门外的古柏同是西汉张廉夫初创太清宫时所植。
在这株古柏树干北侧距地面1.5米处生长着一株藤本植物枣凌霄,这株凌霄的根全部长在树干中,与之相呼应。
在此古柏的南侧距地面约10米的树干上又生有一株木本植物枣盐肤木(五倍子)。
凌霄的树龄已超过100年,盐肤木的树龄也快100年了。
近百年来,三树一体同生,在植物界实属罕见,形成独特景观,被称为“汉柏凌霄”。
救苦殿与三皇殿相邻的副殿,供奉救苦天尊,称为救苦殿。
传说这位救苦天尊专门济世救苦,拯救世人脱离苦海,帮助世人解脱困境。
这实际上仍是道教思想的一个侧面反映。
在救苦殿外,有一株大山茶,树高10米,胸围1.3米,树荫所及70余平方米,是目前崂山景区内长势最好的一株山茶。
此山茶北侧有一株侧柏,高17米,胸围近2米,树龄500余年。
耿真人祠在三皇殿的西厢,还有一处“耿真人祠”,供奉的是明代太清宫道士耿义兰,这是外地道教殿中没有的。
在明朝万历年间,崂山太清宫曾发生过一次僧道争地的纠纷,作为太清宫道士的耿义兰,敢于斗争,上诉朝廷,历时16年,终于胜诉。
太清宫通过这场官司,反因祸得福,获准重修。
万历皇帝并赐太清宫《道臧》和《续道臧》各一部,计5485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