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教学质量检测试卷及答案.doc
江苏省如皋市2023-2024学年度高二第一学期教学质量调研语文试题【含答案】
![江苏省如皋市2023-2024学年度高二第一学期教学质量调研语文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c55b77b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77f8143.png)
江苏省如皋市2023-2024学年度高二第一学期教学质量调研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最近,一位网名为“@上上”的北大博士生用美声唱法翻唱各种“洗脑神曲”的短视频走红网络,最高单曲播放量突破1.6亿次,引起全网关注。
“@上上”用美声演唱“洗脑神曲”,打通了高雅艺术与通俗艺术间的壁垒,让美声这一高雅艺术在娱乐内容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的短视频平台有了一席之地,并且成功让很多人对高雅艺术“路转粉”(从“路人”转变为“粉丝”),这着实令人振奋。
通观人类艺术发展史,雅俗艺术之间似有一道不可逾越的天然鸿沟。
能载入艺术史册的,几乎全为雅艺术。
但俗艺术并非不能转化为雅艺术,比如宋词刚刚问世时,因一些作品为歌女所吟唱,故被贬低为“诗余”。
再如,对昆曲热爱到“家里收拾起”的清代文人,面对横空出现的京剧,竟以“花部”蔑称,意在对应昆曲的“雅部”。
一言以蔽之,花者,俗也。
看如今,宋词、京剧都是中国艺术殿堂中璀璨的明珠。
这是历经历史磨炼的结果,当中既有机缘,也有巧合。
可一些俗艺术转化成雅艺术后,却走向了曲高和寡的高冷。
比如,京剧当前传承弘扬之难,早已为各界公认。
个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艺术一旦雅化,就会或被动或主动地曲高和寡。
就常理而言,阳春白雪似乎和下里巴人“势不两立”,除非下里巴人能够在绵延的历史长河中不断升级,最后跻身阳春白雪之列。
可下里巴人转化为阳春白雪,往往又是以失去大量受众为代价的,这仿佛已是艺术史上一条颠扑不破的定律。
当然,艺术发展的规律并非一成不变,它无时无刻不受到时代、科技的多重影响。
在如今这个短视频时代,雅俗之间的隔离墙正在慢慢消解,取而代之的是“雅俗共屏”。
以“@上上”为代表的一批有情怀、懂艺术更懂互联网的“后浪”们,正努力推动高雅艺术放下“高冷”的身段,并让其逐渐在大众中“走热”。
从艺术学理论的角度看,“雅俗之辨”无非是“叫好与叫座”这一对“老冤家”的矛盾使然。
辽宁省朝阳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初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
![辽宁省朝阳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初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08ca778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a1.png)
辽宁省朝阳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初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材料一:鲁迅的散文抒情性浓郁,具有能穿透岁月的美感力量。
在那夜气如磐的年代里,鲁迅用他的文章表达对革命者和先驱们的崇仰与缅怀,寄托自己对未来的热烈向往。
深化思绪于曲折的层次中,让思绪在曲折的逻辑中出奇制胜地推演,这是鲁迅散文抒情的主要特点。
《记念刘和珍君》一文是在“说(写)”还是“不说(不写)”之间徘徊,往返起伏。
这构成了整篇文章内在的心理线索,也形成了“文气”的跌宕。
鲁迅的内心始终交织着两种情感欲求:一方面是情感喷发的冲动,另一方面却是克制激情的欲求。
正是这情感的喷发和反抑的内在冲突所形成的张力,赋予了鲁迅情感表达形式上一波三折的曲折性。
如第一节所显示的:将欲发,又觉“无话可说”;仿佛已是“痛定之后”,却因学者文人的阴险论调平添阵阵“悲凉”;决心显示“最大哀痛”,又顾及于“非人间”的“快意”;直至无可逃遁,才拼将一腔悲痛,全数掷出,化作灵前至哀至烈的声声哭诉。
情感的热流与冷流交错对流,汇合成了心灵的大颤动。
将感情渗入叙事,在极平静的叙述中,表现出最强烈的感情是鲁迅散文抒情的又一个特点。
他并没有身临其境,却能以雄辩的细节,描绘出现场感,把节制的情感释放出来。
这就把新闻报道的摘录变成了中国历史家所强调的“实录”,变成了春秋笔法的“寓褒贬”,没有直接的判断,义愤尽在叙述之中。
极强烈的情感包裹沉淀在极严峻冷静的写实中,出之以中国气派的简洁凝练,也就构成了鲁迅前期作品所特有的美学风格。
它使读者深切地感受到中国革命的艰难和中国知识分子选择道路的艰难。
鲁迅还善于运用多样的抒情手段,形成丰富多变的抒情风格。
他的情感,有时如火山奔突,瀑布直流;有时如清泉流水,细波微澜;有时又如深山幽谷,沉郁顿挫。
山东省菏泽市2023-2024学年高二1月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解析
![山东省菏泽市2023-2024学年高二1月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e4f2b055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ff.png)
③“相反相成”“物极必反”,这是古代儒家与道家的共同观点。以这类观点为指导的思想方法,用西方的名词来说,就是辩证法,所谓辩证法即是揭发思想言论中的矛盾并解决思想言论中的矛盾的方法。如果用中国固有的名词来说,可以称为“辨惑法”。孔子及其弟子很注重“辨惑”。《论语》说:“子张问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徙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既欲其生又欲其死,即是自相矛盾。“辨惑即是辨别自相矛盾,正与西方所谓辩证法意义相近。中国古典哲学和医学都长于辩证思维,这是值得赞扬的。
C.古代儒家、道家主张的“相反相成”“物极必反”,体现了辩证思维,以其为指导的思想方法和西方的辩证法意义接近。
D.汉儒的“三纲”说,改变了先秦儒家“从道不从君”的伦理内容;宋儒宣扬的主张则将臣对君演变为绝对服从的关系。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公孟子倡导的“无鬼神”,比孔子“敬鬼神而远之”思想更进一步,丰富了先秦儒学的内容。
A.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老子》)
B.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张介宾《景岳全书》)
C.两不立则一不可见,一不可见则两之用息。(张载《太和》)
D.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孟子》)
高二语文质量检测答案文档
![高二语文质量检测答案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8395918733d4b14e85246877.png)
高二质量检测语文试卷答案1.D(A.箴-zhēn;B.悌-tì;C.胴-dòng)2.C(A. 以德抱怨—以德报怨闻过饰非—文过饰非;B.搏弈—博弈;D.励行节约—厉行节约)3.C(耳濡目染: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与语言环境中“第一次记录”相矛盾。
胸无城府:形容待人接物坦率真诚,心口如一。
行百里者半九十:走一百里路,走了九十里才算是走了一半。
比喻做事愈接近成功愈困难,愈要认真对待。
十羊九牧:十头羊倒用九个人放牧。
比喻官多民少,赋税剥削负担很重。
也比喻使令不一,无所适从)4.C(A搭配不当,“心理”不能“刻着”; B成分残缺。
“4A级景区”没有谓语,应在“以沂蒙”前加“是”。
D“一定程度上杜绝”自相矛盾)5. A(“叙述宛转,文辞华艳,与六朝之粗陈梗概者较,演进之迹甚明”说的是唐传奇小说,唐传奇篇幅加长,而“六朝之粗陈”指的是笔记小说)6.C (“甫”为“刚刚”的意思,“适”为“刚才”的意思)7.C(函:用匣子装)8.C (“为”介词,表被动。
A项,“以”分别为“介词,表凭借”,“因为”。
B项,“于”分别为“介词,在”,“介词,对于”。
D项,“之”分别为“助词,的”,“代词,这”)9.B(③反应的是杨延昭没有遵从皇帝的诏令,独自作战。
④是皇帝对他的赞赏。
⑥是军事上的失败)10.C(杨延昭的建议没有得到皇帝的允许)11. (1)等到傅潜获罪,宋真宗召杨延昭前往皇上的行营处,多次会见他,拿边疆要务询问他。
(“抵罪”,“对”,“以”,每个要点1分。
)(2)他在屯所九年,不通晓吏事,军中的文书和诉状,常派小军官周正处理,深为周正所蒙骗,周正借机为奸作恶。
(“达”,“罔”,“因缘”每个要点1分。
)文言文参考译文:杨延昭本来的名字叫延朗,后来改成延昭。
杨延昭幼时沉默寡言,儿童时,喜欢多做军阵之类的游戏。
杨业曾经说:“这个儿子像我。
”杨业每次出征,一定让他跟随军中。
浙江衢州市2024年6月高二年级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及答案
![浙江衢州市2024年6月高二年级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d38a85b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2d86b74.png)
浙江衢州市2024年6月高二年级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考生须知:1.全卷分试卷和答题卷。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上交。
2. 试卷共8页, 有4大题, 23小题。
满分 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3.请将答案做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也是脱贫攻坚任务进入“最后一公里”的决胜时刻。
在这项伟大工程面前,文学没有缺席,也不能缺席。
如何完成历史视野下的脱贫攻坚与新乡村书写,也即如何完成新时代乡土中国书写,是摆在作家面前的重要课题。
②对日新月异的中国来说,乡土中国书写依然是新鲜的。
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论述“文字下乡”的问题时说:“如果中国社会乡土性的基层发生了变化,也只有发生了变化之后,文字才能下乡。
”显然,当下的中国社会乡土性的基层早已发生了深刻变化,文字不仅早已下乡,城乡差距正在努力缩小,乡土中国正阔步迈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
新时代的中国,已经不再是“文字下乡”的问题,而是要解决如何从历史的视野完成新时代乡土中国书写,可谓是“文学下乡”的问题。
③如何讲好当代乡土中国故事,真实呈现新乡村的发展变化,文学就必须紧紧抓住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我们作家要以人民为中心,深入生活、扎根人民,通过调查研究,一切从实际出发来寻找答案,以文学观照现实,照亮生活。
社会主要矛盾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坐标原点,也是考察乡土中国的晴雨表。
实施精准扶贫,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正是解决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方略之一。
革命老区和老区人民为中国革命曾作出巨大的牺牲和贡献,是我们的“精神高地”,但他们的经济生活也曾长期处于“洼地”。
如何描写和叙述这个反差,分析它的历史原因、过程和结果,准确阐述今昔、世代之间的发展背景、进程和方向,探析解决不平衡发展的路径,以及新乡村的历史性巨变,正是文学需要着力开掘的地方。
贵州省黔东南州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二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贵州省黔东南州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二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52a722a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bc.png)
黔东南州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二语文试卷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四单元,选择性必修下册。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王维笃志奉佛,对其诗歌创作不能不产生深刻的影响。
这种影响不是表面的佛教术语,而是禅境的那种深入到诗人审美意识和骨髓中的空、静、冷、寂的境界,从而形成最能代表士大夫简远、闲淡的人生风格和诗歌风格,使王维在中国古典文学史上成为与李杜鼎足而立的大家。
禅对王维诗的影响更多的是使诗人的诗得到一种新的艺术风格、审美境界,甚至可以说是开拓了一片新的艺术天地,形成了影响深远的一派诗风:空寂、清幽。
王维在社会政治和自然山水中的心情基本是平静的,他消除了对政治与自然的比较意识,因而既没有超越者的快意,也没有失意者的心累。
他的山水诗常常表达一种悟禅得道的瞬间体悟。
王维终身在官场,却能得到入道的超脱。
他将政治功利作为一种生存的方式;而又陶醉于山水田园的自适。
王维精通佛理,并在自然和社会中实践佛理。
在观察自然山水方面,寻得自然万物之真趣。
王维的山水诗以超脱生活为动机,而又回到了生活之中,自然山水在他心中唤起美感,包括自我、自然、社会诸方面的因素,同时又超出了这三者的实际内涵,别具情趣。
王维所处的时代,没有社会恐惧和政治忧患,却有了禅宗的超越哲学。
王维的山水精神,就是在这种宗教信念的支配下,从哲理的高度彻底解决对生存空间与时间的疑惑,使政治、自我、自然三者由分离到合一,而且在生命价值上平衡了政治功名与自然山水的关系,使其山水作品具有无尽的禅趣。
王维的山水审美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他习佛参禅生活的一部分。
“他一方面徜徉山林,一方面躬行奉佛,这两者互为依辅地结合在他的生活之中。
他在倾心奉佛时不忘寄情山水,在欣赏风景时又从事佛教修行。
浙江省丽水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普通高中教学质量监控语文试题(含答案)
![浙江省丽水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普通高中教学质量监控语文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5b22ef2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ff.png)
丽水市2022 学年第二学期普通高中教学质量监控高二语文试题卷(2023.06)本试题卷共8 页,四部分,23 题。
满分150 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卷上。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场号、流水号、考生号填写清楚。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 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 小题,17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1~5题。
材料一许多书籍把茶的发现时间定为公元前2737-2697 年,其历史可推溯至三皇五帝时期。
东汉华佗《食经》“苦茶久食,益意思”记载了茶的医学价值。
西汉将茶的产地县命名为“荼陵”,即现今湖南的茶陵。
到三国魏代《广雅》中已记载了饼茶的制作和饮用方法:荆巴间采叶作饼,叶老者饼成,以米膏出之。
茶以物质形式兴起而渗透至其他人文科学,从而形成中国茶文化。
晋代、南北朝时期,茶文化萌芽。
文人饮茶之风兴起,有关茶的诗词歌赋日渐问世。
茶已经脱离作为一般饮食的形态走入文化圈,起着一定的精神、社会作用。
唐朝陆羽著的《茶经》是唐代茶文化形成的标志,其概括了茶的天然和人文两重属性,探讨了饮茶艺术,把儒、道、佛三教融入饮茶中,首创中国茶道精神。
后来社会上又兴起大量茶书、茶诗,有《茶述》《煎茶水记》《采茶记》《十六汤品》等。
唐代茶文化的形成与佛教的兴起有关,因茶有提神益思,生津止渴之功效,茶就成了僧人们防止坐禅时犯困的利器,故而寺庙崇尚饮茶,在寺院附近植茶树、设茶堂、选茶头、制定茶礼,专呈茶事活动。
在唐代形成的中国茶道分宫廷茶道、寺院茶礼、文人茶道。
宋代茶业已有很大发展,推动了中国茶文化的繁荣。
社会上出现了专业品茶社团,有官员组成的“汤社”、佛教徒的“千人社”等。
宋太祖赵匡胤是位嗜茶之士,在宫廷中设立茶事机关。
宫廷用茶已分等级,茶仪已成礼制,赐茶已成天子笼络大臣、眷怀亲族的重要手段。
至于下层社会,中国茶文化更是活泼,有人迁徙,邻里要“献茶”;有客来,要敬“元宝茶”;定婚时要“下茶”;结婚时要“定茶”。
高二语文教学质量检测卷(附答案)
![高二语文教学质量检测卷(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99c51d20242a8956bece4d8.png)
高二语文教学质量检测卷(附答案)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2.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座号、考号分别填涂在答题卡及试卷的相应位置。
第Ⅰ卷(共36分)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项是() A.糜烂麾下望风披靡摩肩接踵 B.惆怅啁啾未雨绸缪风流倜傥 C.嬗变檀香颤颤巍巍擅离职守 D.怠工苔藓百战不殆贻笑大方 2.下列各项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文身强悍顾名思义不可捉摸 B.修葺寥落毁家抒难鞭辟入里C.逻缉海蜇芳草凄凄泛泛而谈 D.萌蘖振撼各行其事深思熟虑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实词,最恰当的一项是()①任何人间理想都不了生老病死的悲哀。
②一个手机店的老板,收购了学生盗窃的手机后,又他们去偷盗。
③我经常获得在家养状况下的变异知识,虽然不,却能给研究提供最良好和最安全的指导。
A.安慰挑唆完备 B.抚慰挑唆完善 C.抚慰怂恿完备 D.安慰怂恿完善4.下列各句加点的熟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他完全是息事宁人的态度:“好了,别吵了!她平时对你不错,你也挺关心她的。
” B.当黄钟暗哑,瓦釜雷鸣的时候,谁能不失望,不气冲牛斗,不恨不得拼一把呢? C.当史前人类遭受大洪水致命的灭顶之灾时,他们能有什么慰藉呢? D.当民族虚无主义者把“全盘西化”的口号叫得沸反盈天时,他却敢于说:“不!”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这样的日子过得平淡,平凡,平静,平和。
但这样的平常状态很容易把清高的、哪里也放不下的或多愁善感的人们视为庸俗。
B.大型国有企业的损失,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与企业内控制机制缺失、监督管理不严有关。
C.目前,武汉至广州铁路物运输状况相当紧张,是全国最繁忙的铁路干线之一,尤其是大量客运需求,长期难以得到满足。
D.你觉得自己的声音有价值,就不要担心它弱小;你觉得自己的见解很重要,就不要担心它藏在一个偏僻闭塞的角落。
内蒙古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
![内蒙古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41f8085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c0.png)
高二语文考试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一、二单元。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雨本是自然界普通、寻常的事物,但到了敏感而又细腻的诗人笔下,便成了鲜活隽永的审美意象。
诗圣杜甫说“片云头上黑,应是雨催诗”。
雨就像诗人情绪宣泄的催化剂,使诗人压抑的情感外泄,从而催生出千变万化的动人诗篇。
雨就像拨动着诗人心灵深处的那根琴弦,诗人伴着这美妙的乐章挥写自己的诗意人生。
根据《全唐诗》可知,盛唐诗人王维诗歌中写“雨”之处共有三十五处,差不多每十首诗就会有一首写到“雨”。
具有典型代表的如《春园即事》:“宿雨乘轻屐,春寒著弊袍,开畦分白水,间柳发红桃。
草际成棋局,林端举桔槹。
还持鹿皮几,日暮隐蓬蒿。
”这首诗写初春时节一场夜雨过后,诗人穿着轻便的木屐和破旧的袍子来到田园的所见所为,悠然闲适的生活生动活泼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这场春雨激发了诗人田园闲逛的兴致,催生出了悠然自得的山水诗篇。
王维笔下反映这类题材的写“雨”诗篇非常之多,如《积雨辋川庄作》云“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积雨”在表现作者生活之闲适上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被“积雨”淋过而不能点着的柴火丝毫不会影响诗人做饭的情绪,从侧面体现了诗人淡泊宁静的心境。
又如《秋夜独坐》云“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潇潇夜雨,诗人竟能听到虫鸣,或许更多是诗人想象的成分,或是心灵感应到的成分。
诗人巧用“雨中山果落”来述说宁静的心绪。
盛唐山水田园诗的大量出现,与隐逸之风盛行有直接关系。
这一时期的诗人,多有或长或短的隐居经历,有些诗人即便身在仕途也向往归隐山林,有一种隐居情结,王维就是一位“亦官亦隐”的诗人。
盛唐诗人隐居不是消极遁世、为隐居而隐居的纯粹隐者,他们有的以隐居作为步入仕途的终南捷径,有的将归隐作为净化心灵、提升品格的方式,显然王维属于后一种。
高二语文教育质量监测试题及答案
![高二语文教育质量监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cb21823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394234b.png)
高二语文教育质量监测试题及答案语文的学习要多做一些优秀的试卷。
以下是店铺为您整理的关于高二语文教育质量监测试题及答案的相关资料,供您阅读。
高二语文教育质量监测试题及答案高二语文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一、语文基础知识(40分,每小题5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遒(qiú)劲莅(wèi)临长歌当(dāng)哭桀骜(ào)锋利B.凌侮(wǔ) 游说(shuì) 婆娑(suō)起舞豁(huò)然开朗C.弄堂(nòng) 潜(qiǎn)能泪下沾襟(jīn) 阳光明媚(mèi)D.噩(è)梦踌躇(zhú) 重创(chuàng)敌军妄自菲(fěi)薄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汽艇搅绊嘻嘻攘攘毛骨悚然B.廖落和蔼陨身不恤黯然失色C.款待长蒿永葆青春残无人道D.飘泊精悍创业维艰左右顾盼3.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_____了,我们要认真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它。
②制定本法第四章法律责任的指导思想是:对_____本法规定者应该由有关部门责令其限期改正。
③朋友是一把伞,___不能遏制狂风恶浪,___也能撑起一方晴空,让你备感真诚和友谊的难能可贵。
A.颁布违反虽然/但B.颁布违犯即使/可C.公布违犯虽然/但D.公布违反即使/可4.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近期,很多好人好事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其实这都彰显着“行善积德”传统道德观念的回归。
尽管经历十年浩劫,孔孟之道被批得体无完肤,但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警世恒言,仍代代相传。
近年出现80岁老翁摔倒无人扶而当街死亡、小悦悦惨死等事件,三人成虎,让人哀叹人心不古,但是我仍坚信“积德行善”仍是社会主流。
A.雨后春笋B.体无完肤C.三人成虎D.人心不古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这个景象使很多初来乍到的中国旅行者很受震动,,,,,,,方知我们在很大程度上是两头失落。
2023年语文试题第二学期高二教学质量检测期末试卷
![2023年语文试题第二学期高二教学质量检测期末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0140b90d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d4.png)
2023年语文试题第二学期高二教学质量检测期末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我国网络文学行业不断发展壮大,女性写作者在网络文学创作队伍中的重要地位愈发凸显。
相比于男性作者,女性作者特有的细腻、婉约气质在文学创作中被认为更有利于书写个体生命的体验。
而网络文学带来的开放的创作环境,也让越来越多的女性写作者近年来在创作题材以及方式上不断丰富,令新时代的文学创作有了更多元化的女性视角。
在网络文学行业中,“女频”意为女生频道,特指那些关注女性发展、能打动女性读者内心的网络文学作品,“女频”网文的作者和读者也多为女性。
作为当代文学领域中一个自成体系、十分独特的文化现象,目前的“女频”网络文学主要包括古代言情、现代言情、现代都市(包括悬疑、职场、科幻等)以及现实题材等文学类型,不同的题材设定、故事设定和人物设定展现出当代女性多元和自主的文化心态。
在这类网络文学创作中,人物的情感线尤其重要,不管是历史文还是现代文,大多会涉及婚恋和女性成长。
人物的情感动态在这类文学作品叙事中也占据了主导地位,成为刻画人物形象的主要方式,尽管叙事手法各异,却无处不在地表现出对现实生活的折射。
“大女主”类型的网络文学通常聚焦女性的性格、命运和成长经历,尤其注重描写女主不同寻常的情感历程和独立人格的形成,力求塑造更为复杂的人物性格,描绘更为绵密的内心世界。
作品中,“大女主”作为有胸怀的女性,敢爱敢恨是她们的主要人物设定,同时,爱也意味着牺牲与隐忍,明知结果可能是悲剧却从不放弃。
不难发现,这些“大女主”独立自主、不畏权势、积极抗争的姿态,伴随着个体情感的剧烈震荡,展现了情事剧变下女性炽烈的情感以及她们所做的痛彻心扉的选择。
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试题
![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0a54604f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30.png)
卜人入州八九几市潮王学校二零二零—二零二壹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本卷须知:2.答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套本套试卷上无效。
3.本套试卷总分值是150分,考试时间是是150分钟。
第一卷(阅读题一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阐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一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个人与家庭交融,家那么与国同构,“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也可以说,家是国的缩小,国是家的扩大。
同样道理,“孝〞能齐家,也能治国,这一传统也是从舜帝开场的。
尚书说虞舜“慎徽五典,五典克从〞。
“五典〞即“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等五种家庭道德原那么,人们都能遵从这五种原那么,于是实现了社会和谐,国家治理的任务也根本完成。
就“齐家〞而言,虞舜仅以“孝〞就能做到“克谐〞;“治国〞那么需要扩大为“五典〞,也就是给家庭成员的每一个人都确定相应的道德原那么,让每个成员都具有“安守本分〞的权利和义务。
“五典〞得到的原那么虽说已经扩大了内涵,但“孝〞无疑是其中的核心。
“孝〞不仅是家庭道德“五典〞之本,也是社会道德“仁〞之本。
孟子·离娄上云:“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
〞这样一来,“齐家〞的孝道就扩大为治国之道。
以“孝〞为纽带,将个人、家庭、国家三者结为一体的思维方式和理论途径,在孝经中表达得最为明显。
开宗明义章将孝的含义确定为三个层次:“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这是从普通百姓的角度进展解释,家庭的“事亲〞、国家的“事君〞与个人的“立身〞是结合在一起的,在理论途径上还有“始〞“中〞“终〞的理论过程。
从孝经中可以看出,孝道的内涵是有层次性的,而孝道的理论更是有层次性的,针对不同的人,提出不同的标准和HY。
如天子之孝是立身为范,以自己身体力行之孝来带动天下百姓的孝道。
诸侯之孝那么在于小心慎重、循规守法。
对普通百姓来说,只要做到“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就行了。
部分名校高二下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
![部分名校高二下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3e40143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882ad45.png)
部分名校高二下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山西省部分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江南"的字面意思是长江以南,今天通称的“江南”,在历史上也被称为“江东"或“江左”。
作为地理概念的“江南”,则逐渐固定为太湖流域的苏州、松江、常州、杭州、嘉兴和湖州等地。
也正是在人文交流和积淀的历史演变中,文化以其独特魅力跑赢了行政区划的频繁变动,把诗情画意的江南定格在了中华文明史上。
其实,在先秦时期的中原人士眼中,江南是“文身断发”的蛮夷之地,其人尚勇好斗,和今天人们熟悉的“江南范儿"大相径庭。
秦代到汉初,江南大部分地区还处于“火耕而水耨”的原始农业时代,这片土地在当时人心目中的形象并不可爱。
然而,汉朝以后,全球气温降低,江南一带的气候变得适宜耕种和居住,迎来了改命更生的天赐良机。
如果说土地开垦和经济发展为江南的繁盛奠定了物质基础,那么,深刻而广泛的人文交流,则不断为“江南范儿"的形成注入了活力。
历史地看,秦汉之际、两汉之际、东汉末年至三国期间,特别是西晋永嘉之乱、唐朝安史之乱、北宋靖康之乱以后,以人口大规模南迁为载体的文化传播和融合,顺应了自然环境变化的大趋势,一次又一次刷新着江南的面貌,促使“江南”进入了属于自己的文化时间。
史学家钱穆认为:“东晋南渡,长江流域遂正式代表着传统的中国。
"永嘉之后,大批中原世家南渡避难,他们大都具有较高的文化造诣,雅致的士族文化给彼时的江南注入了诗性内涵,有力推动了“吴越之风”向“江南文化"的转变。
这一时期,许多重要文化成果都出自北方移民或其后裔之手。
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_4
![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_4](https://img.taocdn.com/s3/m/17074d6a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eb.png)
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浙江省杭州市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高二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考生须知: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考生相关信息,并填涂相应数字;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意象美学是中国当代美学的一个重要流派,相比中国当代诸多美学派别,意象美学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它将重点放在中国传统美学与艺术实践方面,重视中国传统意象美学理论的研究。
之所以重视传统意象美学理论研究,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深入研究和梳理意象理论的思想资源,对于把握中国古代美学的文化基因和美学思维特点有着重要意义。
中国文化是尚象重象的文化,中国古代的思维方式包含着丰富的“象"的文化基因,这从远古时期的神话和器具意识的起源、以“象形”为基础的汉字构造、《易经》的卦象符号创造中就充分体现出来。
先秦哲学家和思想家正是在此基础上对“象"进行哲学阐释和理论超越,提出一系列重要命题与观点,如老子将“道”“气"象”联结起来的哲学观念,庄子的“象周"命题和关于“言意关系”的理解,《周易》的“立象以尽意"观物取象”哲学命题,先秦儒家以“象"比德和《诗》之“比兴”的观念等,对于中国古代意象理论和思维方式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并成为中国美学理论体系建构的活水源头。
其次,它可以使人们意识到中国古代艺术创造对于美学理论建构的重要性,将中国美学理论观念的研究与中国古代艺术审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宗白华提出,中国美学史的研究,不仅要注意理论形态的著作,而且尤其要重视几千年的艺术创造。
中国美学史面对的审美形态和艺术形态十分丰富,不仅有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的诗、书、画、音乐、舞蹈、戏剧,而且有建筑、雕塑、陶瓷、玉器、青铜器等艺术审美形态,它们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重视审美意象的创造。
2020-2021年高二语文第一学期教学质量检测【含答案】
![2020-2021年高二语文第一学期教学质量检测【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aad5b715a8102d277a22f08.png)
第一学期统编版教学质量检测高二语文(考试时间:150 分钟满分 150 分)第 I 卷阅读题(70 分)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长期以来,有一种很流行的观点,就是认为古代中国人不信宗教,因而没有真正的信仰。
这种观点是武断的,其实,中国的民间信仰实质上就是中国宗教。
虽然中国不是一个宗教的国度,但民众却不缺少宗教信仰;虽然绝大多数中国人包括中国的知识分子没有明确的宗教归属,但却似乎比任何民族更笃信神灵。
自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来看,中国的先民自古就信奉和祭祀天地神灵。
可以说,在世界上,还没有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像中华民族建造了如此之多的神庙供人们进行宗教祭祀活动,也没有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像中华民族从事着如些复杂多样的宗教祭祀活动。
在祭祀的对象上,中国人按照与自身关系的远近把整个统一的神灵世界划分为“天”与“祖”两个系列,于是,祀天祭祖二神崇拜就构成了中国人宗教信仰的基本形态。
从历史的发展来看,在这种独特的宗教信仰的基本形态中,其中祭祖、崇祖既是基础和本质的东西,又是主要的载体,而祀天、敬天则是演化和派生出来的一种观念,它历来都附着于祭祖和崇祖的活动和礼仪之中。
正如美国学者斯图尔特所说的:“祖先崇拜事实上才是中国的真正的宗教。
”在祭祀的主体上,按照国家的行政隶属关系可划分为不同的层级。
先秦时期,祭祀活动从上至下由天子、诸侯、大夫、士和庶人分别掌管。
秦之后,其祭祀的政府主体就由天子以及各级官吏担任。
在民间,其基本的祭祀主体是广大的农民群众,他们所从事的私人祭祖或祀神活动完全遵循传统习俗自发而为,但宗祠或地区性的大型集体祭祀活动则由家族首领和地方会首出面组织和主持。
至于国家的祭祀天地的活动,是为天子的特权,秦汉之际,天子主要通过封禅和郊祭来祭祀天帝,秦汉之后,祭天和祭地同时进行,其仪式更为隆重和繁琐。
明永乐年间,在北京南郊还专门建造了天坛供祭天之用。
山东省多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联合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山东省多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联合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d6734d3c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e1.png)
山东省多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联合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高二年级教学质量检测联合调考语文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和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一单元。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在描述战国时期伟大爱国诗人屈原因壮志未酬而投江自尽的著名楚辞《七谏·沉江》中,有两句知名度很高的辞句:其中一句是“明法令而修理兮,兰芷幽而有芳”,意思是在法令严明的良好国度,兰和芷纵然在幽僻之处,也能散发馨香;另一句是“联蕙芷以为佩兮,过鲍肆而失香”,意思是即使将蕙兰和白芷放在一起做成佩饰,经过鲍鱼店也会失去芬芳。
这两处都提到了两种古老的植物——蕙兰和白芷。
对于蕙兰,大家比较熟悉,那是一种芬芳而素雅的兰科植物;而白芷究竟是什么植物,很多人就不太清楚了。
其实,这种看似古老神秘甚至有些距离感的植物就在我们身边,是大家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用到的一种调味香料。
自古以来,白芷就深得中华儿女的推崇。
最初,人们对这种植物的认识还比较肤浅,只知道这是一种长在幽野却能散发浓郁芳香的野草,于是便称其为“芷”。
正是这种独特的幽野馨香,为白芷平添了一抹神秘而高雅的气息,使人们对它产生了莫名的敬意,视之为一种品性高洁的神草。
早在上古尧舜禹时代,白芷就和蕙兰一道被人们合称为“蕙芷”,成为王者之香的代名词,象征着仁义、团结等传统美德,贯穿于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文明之中。
在古汉语中,“芷”与“芝”相通,于是白芷也被称为“芝草”,常被拿来与兰花相提并论,以“芝兰”或“芷兰”来形容高雅的姿态,比喻君子德操之美或友情、环境的美好。
孔子就特别崇尚芝兰,《孔子家语》中曾有“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
君子修道立德,不谓穷困而改节”的名言。
但由于古人对植物分类的认知有限,加上芷和兰又常以组合的形式出现,不少人将两者混为一谈。
高二语文试题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高二语文试题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https://img.taocdn.com/s3/m/cfd5804610a6f524ccbf859b.png)
高二语文试题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答卷说明:1.本试卷分为Ⅰ卷选择题和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 页2.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用2B 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3.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
4. Ⅱ卷非选择题写在答题纸对应区域内,写在试题纸或草稿纸上的答案无效。
5.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第Ⅰ卷(共42分)一、基础知识:单选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召唤(zhāo)央浼(měi) 提防(dī) 宿将(sù)B叱咤(zhà) 哂笑(xī) 褴褛(lán)谙习(ān)C诡谲(jué) 入殓(liàn) 舷梯(xián) 谄媚(xiàn)D愀然(qiǎo) 搠倒(shuò) 勾当(gòu) 纶巾(guān)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毗邻纰漏迥然不同情投意和B羞赧岑寂通霄不寐焕然一新C聋聩溃烂潸然泪下放诞无礼D告磬迤逦暴殄天物良莠不齐3、依次填入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经过连日抢修,京广线南段运输已经基本恢复,_______广州的旅客可全部返乡过年。
②经检查,该车货物夹带装有毒品的包裹,警方当机立断,将车上人员和货物全部____。
③摄影是无法教的,我唯一的秘诀是抓住“惊艳”之感并且要________全局,不能只重细节而忽视了整体。
A.滞留扣押总览 B.滞留扣压总揽C.淹留扣押总揽 D.淹留扣压总览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句是()A.站在青海与白海间的山脊上,一眼望去,蓝天白云让人心旷神怡,青山绿水秀色可餐,不由得让人感慨这真是一片世外乐土。
B.汉字是当今世界上唯一仍在使用的方块字体系,其象形功能不但便于人们的理解记忆,且衍生出美轮美奂的书法艺术,这是很了不起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语文教学质量检测试卷及答案在做高二语文试卷过程中,我们要掌握好重要的答题方法与技巧,才能更好地提高语文考试的学习成绩。
以下是我给你推荐的高二语文试卷及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高二语文教学质量检测试卷第Ⅰ卷(共36分)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项是 ( )A.糜烂麾下望风披靡摩肩接踵B.惆怅啁啾未雨绸缪风流倜傥C.嬗变檀香颤颤巍巍擅离职守D.怠工苔藓百战不殆贻笑大方2.下列各项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文身强悍顾名思义不可捉摸B.修葺寥落毁家抒难鞭辟入里C.逻缉海蜇芳草凄凄泛泛而谈D.萌蘖振撼各行其事深思熟虑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实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任何人间理想都不了生老病死的悲哀。
②一个手机店的老板,收购了学生盗窃的手机后,又他们去偷盗。
③我经常获得在家养状况下的变异知识,虽然不,却能给研究提供最良好和最安全的指导。
A.安慰挑唆完备B.抚慰挑唆完善C.抚慰怂恿完备D.安慰怂恿完善4.下列各句加点的熟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他完全是息事宁人的态度:"好了,别吵了!她平时对你不错,你也挺关心她的。
"B.当黄钟暗哑,瓦釜雷鸣的时候,谁能不失望,不气冲牛斗,不恨不得拼一把呢?C.当史前人类遭受大洪水致命的灭顶之灾时,他们能有什么慰藉呢?D.当民族虚无主义者把"全盘西化"的口号叫得沸反盈天时,他却敢于说:"不!"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这样的日子过得平淡,平凡,平静,平和。
但这样的平常状态很容易把清高的、哪里也放不下的或多愁善感的人们视为庸俗。
B.大型国有企业的损失,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与企业内控制机制缺失、监督管理不严有关。
C.目前,武汉至广州铁路物运输状况相当紧张,是全国最繁忙的铁路干线之一,尤其是大量客运需求,长期难以得到满足。
D.你觉得自己的声音有价值,就不要担心它弱小;你觉得自己的见解很重要,就不要担心它藏在一个偏僻闭塞的角落。
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明代文征明有《新荔篇》诗,说常熟顾氏种活了几棵,"仙人本是海仙姿,从此江乡亦萌蘖。
"B.一位演员提醒他把"是"改为"这","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就够味了。
C.要在菜园坝与铜元局之间修建长江大桥的消息传出后,许多人都非常关心这座桥会修成什么样?修建期间的交通怎么办?D.我们还会发现肉食者和素食者之间一个有趣的差别:素食者的眼睛长在头部的两则,如兔、羊、鹿、牛,而肉食者的眼睛处于同一平面,像狮、虎、狼、豹。
二、(18分,每小题3分)(一)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7~9题。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劂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此人皆意有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
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凡百三十篇。
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
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节选自《报任安书》)班固有言曰:"司马迁据左氏、国语,采世本、战国策,述楚汉春秋,接其后事,讫于天汉。
其言秦汉详矣。
至于采经摭传,分散数家之事,甚多疏略,或有抵牾。
亦其所涉猎者广博,贯穿经传,驰骋古今上下数千载间,斯已勤矣。
又其是非颇谬于圣人,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序游侠则退处士而进奸雄,述货殖则崇势利而羞贫贱:此其所蔽也。
然自刘向、杨雄博极群书,皆称迁有良史之才,服其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
" 骃以为固之所言,世称其当。
虽时有纰缪,实勒成一定,总其大较,信命世之宏才也。
(节选自裴骃《史记集解序》)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倜傥:洒脱,不受拘束B.大底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发:抒发C.稽其成败兴坏之理稽:考察D.至于采经摭传摭:拾取,摘取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9.下列对《报任安书》和《史记集解序》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报任安书》中作者历引古代仁人志士受辱著书的例子自比,表明自己受辱不死,是为了著成《史记》以抵前辱之债。
B.班固认为司马迁广泛涉猎,通研经传及上下数千年的历史,然后著成《史记》,这种勤于撰录的精神是值得赞赏的。
C.班固、刘向、杨雄都佩服司马迁善于叙述事理,雄辩而不浮华,语言质朴而不粗俗,文辞不隐晦,史实真实,不虚美,不隐恶。
D.裴骃赞同班固对司马迁的评价。
他认为虽然司马迁的《史记》有不当之处,但能编写成一家之书,的确是名世之大才。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先君子尝言,乡先辈左忠毅公社学京畿,一日风雨严寒,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庑下一生伏案卧,文方成草。
公阅毕,即解貂覆生,为掩护。
叩之寺僧,则史公可法也。
及式,吏呼名至史公,公瞿然注视;呈卷,即面署第一。
召入使拜夫人,曰:"吾诸儿碌碌,他日继吾志事,惟此生耳。
"及左公下厂狱,史朝夕狱门外。
逆阉防伺甚严,虽家仆不得近。
久之,闻左公被炮烙,旦夕且死,持五十金,涕泣谋于禁卒,卒感焉。
一日,使史更敝衣,草屦背筐,手长镵,为除不洁者,引入。
微指左公处,则席地倚墙而坐,面额焦烂不可辨,左膝以下筋骨尽脱矣。
史前跪抱公膝而呜咽。
公辨其声,而目不可开,乃奋臂以指拨眦,目光如炬,怒曰:"庸奴!此何地也,而汝来前!国家之事,糜烂至此,老夫已矣,汝复轻身而昧大义,天下事谁可支拄者?不速去,无俟奸人构陷,吾今即扑杀汝!"因摸地上刑械,作投击势。
史噤不敢发声,趋而出。
后常流涕述其事以语人,曰:"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
"(节选自方苞《左忠毅公逸事》)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数骑出从:使......跟随B.一日使史更敝衣更:更换C.微指左公处微:稍微D.史噤不敢发声噤:闭口不作声11.下列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左忠毅公爱才、惜才的一项是 ( )①即解貂覆生,为掩护②庑下一生伏案卧,文方成草③不速去,无俟奸人构陷,吾今即扑杀汝④因摸地上刑械,作投击势⑤史噤不敢发声,趋而出A.①②⑤B.①③④C.①②③D.③④⑤12.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风雪严寒"、"微行"反映出左忠毅公注意了解民情,又不愿惊动当地官民的为官作风和四处奔波寻觅人才的急切心情。
B."他日继吾志事,惟此生耳",说明左忠毅公已把史可法视作自己事业的继承人。
"吾诸儿碌碌"的说法表现了左光斗任人唯贤的磊落襟怀。
C."席地倚墙而坐,面额焦烂不可辨,左膝以下,筋骨尽脱矣。
"这几句肖像描写反映出阉党对忠良之士用刑残酷,迫害至深。
D.左忠毅公在狱中怒逐史可法,主要是因为他担心这会给魏忠贤等人罗织罪名加害史可法以可趁之机,而自己的仇恨以后没人来报。
第Ⅱ卷(共114分)三、(28分)1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①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
(3分)②国家之事,糜烂至此,老夫已矣!汝复轻身而昧大义,天下事谁可支拄者?(4分)③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3分)14.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问题。
(8分)闻乐天左降江州司马得乐天书元稹元稹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远信入门先有泪,妻凉女哭问何如。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寻常不省曾如此,应是江州司马书!注:元稹于元和十年三月贬谪通州,当年八月,挚友白居易从长安贬谪江州。
①《闻乐天左降江州司马》中"惊坐起"三个字看似不奇却意味深长,可谓传神之笔。
请简要分析。
(4分)②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这两首诗在表达方式上的不同。
(4分)15.阅读下面的外国诗歌,回答问题(4分)我愿意是激流(节选)裴多菲我愿意是激流,只要我的爱人山里的小河,是青青的常春藤,在崎岖的路上、沿着我荒凉的额,岩石上经过...... 亲密得攀援上升。
只要我的爱人 ......是一条小鱼,在我的浪花中我愿意是云朵,快乐地游来游去。
是灰色的破旗,在广漠的空中在广漠的空中...... 懒懒地飘来荡去......我愿意是废墟,只要我的爱人在峻峭的山岩上,是珊瑚似的夕阳,这静默的毁灭傍着我苍白的脸,并不使我懊丧...... 显出鲜艳的辉煌。
本诗中喻指自己和爱人的意象各有什么特征?1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四题任选三题)(6分)① ,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论语》)②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
(《项脊轩志》)③ ,,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逍遥游》)④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信可乐也。
(《兰亭集序》)四、(8分)17.将下列复句改写成一个单句,可以增删个别词语,但要保持语意不变。
(3分)谈到西班牙绘画或俄罗斯音乐,我们还是感受到某些根本差别,这些差别很难分析,更不用说用某种尺度衡量了,但它却像我们呼吸的空气一样,确实存在。
18.请为下面的公益活动拟定一个宣传标语,号召人们积极参与。
要求:语言简洁,有新意,不超过15个字。
(2分)2007年5月,一位将钱全部捐献给别人的白血病患者发起了"一元钱捐献"的公益活动,呼吁人们每人捐献一元钱,用来帮助白血病患者。
19.重新排列下列语句顺序,使之衔接顺畅,只填写序号。
(3分)①我们想去尽量地拥抱生活,可还是不断地有狂风暴雨来浇熄我们的热情。
②亮晶晶的星星却永远被镶在蓝色夜幕上,它们将人世间的荣辱一一铭记。
③其实,我们早就慢慢地学会了不再向生活过多地去要什么,只是怪那把云朵弄成各种姿态的风,把我们吹成了一个又一个新的形状,吹向一段新的开始。
④天空躺在一片湛蓝的梦里,身边那些云朵是天空飘渺的梦幻,我们在虚空的世界里找不到栖身的地方。
⑤我们也会对自己的生活有些记忆,但这印记会在某些不经意的时候被删除。
五、(18分)阅读下面文章,回答文后20~23题仁者爱人余秋雨其实,善和爱是一种自身需要——自塑生命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