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建造美学
建筑结构形式的建筑美学分析
![建筑结构形式的建筑美学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855fb98866fb84ae45c8daa.png)
建筑结构形式的建筑美学分析
学思想与表现,从建筑环境、空间和造型等方面解读建筑结构形式与设计方法,指出结构本身具有艺术美的内涵。
建筑空间应包含富有潜力的表现力,应该合理利用结构自身的美学表现方式,并且从结构方向构造建筑形象,从而更好地展现建筑美学。
关键词:建筑结构;建筑美学;表现手法
1建筑结构与建筑美学
建筑结构通常是根据力学规律形成的建筑骨架,是建筑设计中不可或缺的参考元素。
在建筑中,建筑结构作为传力系统不仅应该满足承载的要求,其自身的视觉表现力也是建筑艺术中最密不可分的部分。
建筑美学包括结构不同的内在品质以及外在表现,其中内在品质涵盖结构技术的合理性、可行性和效率性等。
要使建造的建筑既经济又有效,设计者一定要根据材料的性能和力学的规律选择结构形式,且必须具有科学的逻辑思维能力,从而才能赋予建筑结构更理性的存在需求。
正是因为每一次技术革命给建筑师带来了众多新颖的事物,包括材料、结构、设备、设计手法与方式及新的艺术形态等,因此建筑结构的外在表现让设计师可以更充分发挥并体现自身的各项特色,旨在审美观念上设计师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力、个性及想象力,将结构技术提升到艺术的高度[1],并且潜移默化的使人们的审美价值和美学观念变得不同。
建筑的美可以从多个方面和角度去实现,而建筑结构的表现具有强烈艺术美的深刻内。
《混凝土结构平法规则与三维识图》札记
![《混凝土结构平法规则与三维识图》札记](https://img.taocdn.com/s3/m/5c89967d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868f56f.png)
《混凝土结构平法规则与三维识图》读书记录目录一、基本信息 (2)二、内容概述 (3)三、混凝土结构平法规则的具体内容 (3)3.1 混凝土结构平面布置规则 (5)3.1.1 布置原则 (6)3.1.2 布置要求 (7)3.1.3 布置实例分析 (9)3.2 混凝土结构构件尺寸规则 (10)3.2.1 尺寸要求 (11)3.2.2 尺寸标注 (13)3.2.3 尺寸实例分析 (14)3.3 混凝土结构细部构造规则 (15)3.3.1 细部构造的重要性 (16)3.3.2 细部构造的分类 (17)3.3.3 细部构造实例分析 (18)四、三维识图在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19)4.1 三维识图在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的地位 (20)4.2 三维识图在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22)4.2.1 建筑三维模型建立 (23)4.2.2 结构三维模型建立 (24)4.2.3 设计方案优化 (26)五、总结与展望 (27)5.1 读书总结 (28)5.2 个人感悟与体会 (29)5.3 对未来发展的展望 (30)一、基本信息本次阅读《混凝土结构平法规则与三维识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深入理解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原理、施工图纸的绘制方法以及三维识图技术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
我期望能够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更好地服务于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施工与管理。
在阅读过程中,我发现本书的难点在于对混凝土结构平法规则的理解以及三维识图技术的掌握。
这些内容涉及到复杂的概念和符号系统,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和理解。
我也认为本书的重点在于通过实例分析和案例研究,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从而加深对平法规则和三维识图技术的理解。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本书的内容,我采用了多种阅读方法。
我认真阅读了每一页的文字内容,对每个概念和符号都进行了仔细的推敲和理解。
我结合书中的插图和示例,对平法规则和三维识图技术进行了更加直观的认识。
我还积极查阅相关的资料和规范,对书中的知识点进行了进一步的验证和完善。
建筑设计中的结构与美学平衡
![建筑设计中的结构与美学平衡](https://img.taocdn.com/s3/m/5d3c1d34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38.png)
建筑设计中的结构与美学平衡在建筑设计中,结构和美学是两个核心概念,它们相辅相成,互为表里。
结构是建筑的骨架,支撑着整个建筑体系,而美学则赋予建筑以视觉上的享受和情感上的触动。
如何在建筑设计中找到结构和美学之间的平衡点,成为了建筑师面临的重要问题。
结构与美学的相互影响结构和美学在设计中紧密相连,相互影响。
一方面,结构的选择会对建筑的美学产生直接影响。
不同的结构形式会带来不同的空间感受和视觉效果。
例如,拱形结构可以使建筑显得庄重而稳定,而曲线形状的悬挑结构则能带来流线型的美感。
另一方面,美学的追求也会对结构提出要求。
例如,在追求建筑外观简洁纯粹时,设计师需要尽量减少构件和支承点的数量,从而提高结构的简洁性。
功能与美学的融合在建筑设计中,功能是首要考虑因素。
但功能与美学并不矛盾,它们可以相互融合。
通过巧妙的设计,可以实现功能与美学的统一。
例如,在公共建筑如博物馆或文化中心中,功能要求通常较高,但是通过将功能元素进行艺术化处理,如将楼梯设计成艺术品或以展示设备作为装饰元素等,既满足了功能需求又赋予了建筑以艺术性。
结构与材料选择结构与材料之间存在紧密关系。
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力学特性和视觉效果,在选择材料时需要考虑这两方面因素。
例如,在追求透明感和轻盈感时,钢、玻璃等材料往往被优先选择;而在强调质感和温暖感时,则可以选择木材等;在强调坚固稳定时,则可以采用混凝土等材料。
结构与空间体验结构不仅仅是一种支撑形式,更关乎着人们对于空间的体验。
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可以创造出独特的空间感受。
例如,在教堂或剧院等空间中,高大而广阔的拱顶可以使人们感受到庄严肃穆之美;而曲线形状的天花板则能带来柔和流畅之感。
结论建筑设计中的结构与美学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
通过精心的设计和合理的选择,在追求功能性的同时也要注重其美学价值。
只有找到二者之间的平衡点,才能创造出富有特色且具有内涵的建筑作品。
因此,在实际设计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材料、力学、空间体验等因素,并运用适当方式将其融入到建筑项目中去。
大师作品分析 萨伏伊别墅
![大师作品分析 萨伏伊别墅](https://img.taocdn.com/s3/m/28a610dcd15abe23482f4d2e.png)
柯布当时对建筑的追求,极度的工业化来寻 求更高的舒适感,表面上似乎其自然与不顾, 实际上是另外一种方式来利用自然,在他不 懈努力制造出来的环境不自觉地与自然环境 联系在一起。而且也并非像他那样坚定的表 明与地面脱离。建筑入口还是规划出很理性 的集合草坪。
萨伏伊别墅就像是一架孤零零的悬着的机器。 “花园”被转到了屋顶之上。
柯布西耶在研究了模数制、标
准化、批量生产等问题后,提
倡由内到外的功能理性的设计
方法,进而概括出了功能主义
建筑的一致性特征:平屋顶、 无装饰化墙面、抽象的几何造型 组合、规范化、标准化的构建 等等,即一种以机器美学为基
础的造型艺术,并将其发展为
平面 基准线
柯布坚定不渝坚持他的基准线理论,不光是里面平面始终被 理性控制着,说道模数,不管他是古典的延续。还是满足功 能的基本,柯布的理论,在今人看来还是很精密、细致的; 像他一直所坚持的:萨伏伊布置着简洁合理的女佣卧房、独 立的卫生间、厨房、浴室、车库和主人卧房开场的起居室。 整个平面基准线控制着、被模数提醒着、也同时表现了他很 功能的一面。没有什么空间浪费,一切的安排都有它共同的 意义:满足人正常愉悦的生活需要。
Villa Savoye
萨伏伊别墅是现代主义建筑的经典
作品之一,位于巴黎近郊的普瓦西,由现代 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于1928年设计,1930 年建成,使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这幢白房 子表面看来平淡无奇,简单的柏拉图形体 和平整的白色粉刷的外墙,简单到几乎没 有任何多余装饰的程度,“唯一的可以称 为装饰部件的是横向长窗,这是为了能最 大限度地让光线射入。”
萨伏伊别墅
![萨伏伊别墅](https://img.taocdn.com/s3/m/29fdb0c2bb4cf7ec4afed0d0.png)
萨伏伊别墅效果图萨伏伊别墅是现代主义建筑的经典作品之一,位于巴黎近郊的普瓦西(Poissy),由现代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于1928年设计,1930年建成,使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这幢白房子表面看来平淡无奇,简单的柏拉图形体和平整的白色粉刷的外墙,简单到几乎没有任何多余装饰的程度,“唯一的可以称为装饰部件的是横向长窗,这是为了能最大限度地让光线射入。
”萨伏伊别墅是勒·柯布西耶纯粹主义的杰作,是一个完美的功能主义作品,甚至是勒·柯布西耶的作品中最能体现其建筑观点的作品之一。
别墅在设计之初,柯布西耶原本的意图是用这种简约的、工业化的方法去建造大量低造价的平民住宅,没想到老百姓还没来得及接受,却让有亿万家产的年轻的萨伏伊女士相中,于是成就了一件伟大的作品,它所表现出的现代建筑原则影响了半个多世纪的建筑走向。
巴黎人很喜欢这幢“从不同角度看都会获得不同印象”的房子,一位法国商人T·Pormee说:“我从未见过其它的建筑,能够像它一样用如此简单的形体给人巨大的震撼和无穷的回味。
”设计特点该建筑在设计上主要有如下特点:①模数化设计—这是柯布西耶研究数学、建筑和人体比例的成果。
现在这种设计方法广为应用;②简单的装饰风格—相对于之前人们常常使用的繁琐复杂的装饰方式而言的,其装饰可以说是非常的简单;③纯粹的用色—建筑的外部装饰完全采用白色,这是一个代表新鲜的、纯粹的、简单和健康的颜色;(勒·柯布西耶曾在自己的一本书中这样写道)④开放式的室内空间设计;⑤专门对家具进行设计和制作;⑥动态的、非传统的空间组织形式—尤其使用螺旋形的楼梯和坡道来组织空间;⑦屋顶花园的设计—使用绘画和雕塑的表现技巧设计的屋顶花园;⑧车库的设计—特殊的组织交通流线的方法,使得车库和建筑完美的结合,使汽车易于停放而又使车流和人流交错;⑨雕塑化的设计—这是勒·柯布西耶常用的设计手法,这使他的作品常常体现出一种雕塑感。
钢筋混凝土结构人防门的装饰与美观设计考虑
![钢筋混凝土结构人防门的装饰与美观设计考虑](https://img.taocdn.com/s3/m/ab526166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ed5b303.png)
钢筋混凝土结构人防门的装饰与美观设计考虑钢筋混凝土结构人防门在今天的城市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作为人们对安全的需要和对美学的追求的结合体,人防门的装饰与美观设计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如何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人防门的设计中考虑装饰与美观。
1.材料选择选择合适的材料是实现人防门装饰与美观设计的首要任务。
在钢筋混凝土人防门的设计中,常用的材料有石材、玻璃、木质材料等。
这些材料既能满足人防门的安全性要求,又能为人防门增添装饰效果和美观感。
例如,可以使用大理石作为门框的装饰面板,增强门的整体质感;可以选择透明玻璃来增加门的现代感和轻盈感;还可以采用木制门框,赋予门一种自然与温暖的氛围。
2.色彩搭配在人防门的装饰与美观设计中,色彩的搭配是非常重要的。
合理选择颜色可以营造出不同的氛围和风格。
在选择人防门的颜色时,需要兼顾建筑外观和整体环境的协调统一。
可以选择与周边环境相似或对比的颜色,既能体现人防门的独特性,又不破坏整体的美感。
此外,还可以根据人防门所处的环境,选择具有视觉冲击力的鲜艳颜色,使人防门在城市中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3.造型设计人防门的造型设计是体现装饰与美观的重要手段。
人防门的形状可以根据具体需求进行设计。
可以选择简约的设计风格,强调线条的流畅感和简洁性,使人防门看起来简约而富有现代感。
也可以选择复杂的设计风格,增加门的层次感和即视感,同时,可以通过雕刻、切割等手法给门增加纹理,以增添装饰效果。
此外,人防门与周边建筑的协调性也需要考虑,可以选择与建筑外观相似的造型,使整体建筑风格统一。
4.细节处理细节处理是人防门装饰与美观设计中不可忽视的要素。
人防门的细节处理能够体现出对细节追求的品味和独特性。
如门把手的设计,可以选择具有特色的造型和材质,既方便开启门,又能为门增加亮点。
此外,还可以通过灯光的设计,为人防门增添灵动感和丰富的光影效果。
在细节处理中,还需要注重施工质量,确保每一个细节都精心制作,展现出高品质的装饰效果。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与实例分析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与实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51354bd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f1.png)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与实例分析一、引言混凝土结构是现代建筑结构设计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结构。
它具有优良的抗压、耐久、防火、抗震、隔热、节能等优点,同时也具有施工简便、成本低廉等优点。
本文将详细介绍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原理和实例分析。
二、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1. 材料选用原则混凝土结构中的混凝土是由水泥、砂、碎石和水按一定比例调配而成的人造材料。
在混凝土结构的设计中,需要根据结构的要求选择正确的材料。
一般来说,混凝土强度等级应根据结构的受力情况和使用要求来确定。
同时,也需要考虑材料的可靠性和经济性。
例如,在一些中小型建筑中,可以使用低强度混凝土,而在高层建筑中,需要使用高强度混凝土。
2. 结构设计原理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原理是根据结构的承载力和变形性能来确定结构的尺寸和布置。
一般来说,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可以分为强度设计和变形设计两个方面。
强度设计是根据结构的受力情况来确定结构的承载力,而变形设计则是根据结构的变形性能来确定结构的刚度和变形能力。
3. 结构受力特点混凝土结构的受力特点一般可以分为正常工作状态和极限状态两个阶段。
在正常工作状态下,结构受到的载荷一般是恒定的,结构的变形量也比较小。
而在极限状态下,结构受到的载荷达到或超过了其承载能力,结构会发生严重的变形或破坏。
4. 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安全性原则:结构设计必须保证结构在正常工作和极限状态下都能够保持安全。
(2)经济性原则:结构设计应尽可能地减少材料的使用量,降低造价。
(3)美学原则:结构设计应考虑建筑的美观性和与环境的协调性。
5. 设计方法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方法一般可以分为手算法和计算机辅助设计两种。
手算法是根据结构的受力特点和设计原理,采用手工计算的方法进行设计。
计算机辅助设计则是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结构分析和设计,可以提高设计效率和准确性。
6. 结构施工及验收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是结构设计的重要环节。
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并且进行施工质量检查和验收。
混凝土材料可塑性建筑美学分析
![混凝土材料可塑性建筑美学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dc914ddee06eff9aef807fc.png)
混凝土材料可塑性建筑美学分析1.相关理论解读1.1可塑性可塑性是指混凝土建筑在形体上能被模板规定成任意形状,建筑形体的规定性不强,自由度很大,可塑性是使混凝土的表现力完全不同于其它建筑材料的最主要性质。
混凝土的成型过程是一个由动态变为静态的过程,混凝土的流动性使它可以依据模板而塑成任何形式。
也就是说混凝土没有固定的形式,它的最终形态有模板决定,这就为建筑中的美学考虑提供了多种可能性。
与砖石、木材等传统建筑材料相比,混凝土具有许多不同的材料特点。
首先,由于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结构的各个部分是以一个整体状态结合在一起的;其次,混凝土是在一种半流质状态中制作的,因此它可以塑造成任何形状。
以上两个特点,都可以基于混凝土的可塑性所延展出的,而正是由于建筑师和结构师们利用了混凝土的这一特点,使之成为现代建筑设计中常用的、用于表现建筑师意匠和营造特定建筑美学的“神器”。
从设计上来讲,混凝土的流体状态及力学性能使得它广泛应用于专注形态塑造的建筑,也流露出技术上的美学意义,这充分展现了技术与艺术的高度统一。
1.2建筑美学建筑美学是艺术美学和建筑学的重要分支。
是建立在建筑学和美学的基础上,研究建筑领域里的美和审美问题的一门新兴学科。
虽然建筑伴随人类走过了漫长的道路,但建筑美学的出现却是20世纪的事情。
英国美学家罗杰斯·思克拉顿从审美的角度论述了建筑具有实用性、地区性、技术性、总效性、公共性等基本特征,可看成是建筑美学的创始人。
美国现代建筑学家托伯特·哈姆林较全面地概括了建筑美学的基本内容。
此外,包豪斯的建筑美学理论与现代主义联系较多,美国建筑大师文丘里则从符号学的角度来探讨建筑的美和审美问题。
1.3混凝土建筑的发展历史从材料的工程学和结构角度来看,罗马人将混凝土从天然的填充料发展成主要的结构材料。
万神庙穹顶的建造过程没有使用模板,而是采用卧砖分层圈砌。
随着罗马帝国的消亡,大多数重要的结构和工程发现及研究并没有延续下来,18世纪以前,混凝土并没用被当成建设的主流材料。
混凝土设计中的建筑风格应用
![混凝土设计中的建筑风格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8d7d0fb3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b1.png)
混凝土设计中的建筑风格应用一、引言混凝土设计是建筑设计领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建筑中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广泛。
不同的建筑风格对混凝土设计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建筑风格的特点进行混凝土设计。
本文将以建筑风格为切入点,深入探讨混凝土设计在不同建筑风格中的应用,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和说明。
二、现代主义建筑风格现代主义建筑风格追求简洁、明快、高效,注重功能性和实用性。
在混凝土设计中,现代主义建筑风格要求混凝土结构简洁明快,线条流畅,体现出现代工业化的气息。
同时,现代主义建筑风格还要求混凝土表面要光滑,不应有太多的装饰和花纹。
以伦敦的Gherkin大楼为例,该建筑是一座现代主义建筑风格的标志性建筑。
其混凝土表面光滑,线条流畅,整体呈现出现代感。
三、后现代主义建筑风格后现代主义建筑追求反传统、反规范,强调个性化和多样性。
在混凝土设计中,后现代主义建筑风格要求混凝土结构应该更加随意多变,甚至可以呈现出略微扭曲的形态。
此外,后现代主义建筑风格还注重表面的装饰和花纹,通过这些装饰和花纹来表达个性化的设计。
以法国的Pompidou艺术中心为例,该建筑是一座后现代主义建筑风格的代表性建筑。
其混凝土结构呈现出扭曲的形态,并在表面进行了丰富的装饰和花纹,展现出后现代主义建筑风格的独特魅力。
四、高科技主义建筑风格高科技主义建筑风格注重科技和高科技的应用,追求创新和未来感。
在混凝土设计中,高科技主义建筑风格要求混凝土结构应该具有未来感,线条应该简洁明快,同时还应该考虑到科技的应用,如智能化控制系统等。
以迪拜的Burj Khalifa大楼为例,该建筑是一座高科技主义建筑风格的代表性建筑。
其混凝土结构呈现出简洁明快的线条,同时在智能化控制系统方面也做得非常出色,展现出高科技主义建筑风格的先进性。
五、哥特式建筑风格哥特式建筑风格是一种中世纪欧洲的建筑风格,强调雕刻和装饰,注重美学和艺术性。
在混凝土设计中,哥特式建筑风格要求混凝土结构应该具有浓郁的艺术气息,要注意到线条的曲折和雕刻的细节,同时也应该注重装饰和花纹的设计。
钢筋混凝土房屋结构的建筑美学与风格设计
![钢筋混凝土房屋结构的建筑美学与风格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1d64683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ccce771.png)
钢筋混凝土房屋结构的建筑美学与风格设计钢筋混凝土房屋结构作为现代建筑中最常见的一种结构形式,不仅具备了高强度和稳定性,还为建筑师和设计师提供了广阔的创作空间。
在设计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到功能性和实用性,还要注重建筑美学与风格设计,以创造出独特而具有吸引力的建筑作品。
美学是建筑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建筑艺术的审美标准和理论知识的总结和规律性的体现。
在钢筋混凝土房屋结构的建筑设计中,美学应当贯穿始终,影响着从建筑的整体规划到细部装饰的方方面面。
首先,建筑美学要关注建筑的整体规划和造型设计。
在初始设计阶段,设计师应该考虑到建筑的功能性、环境适应性、流线性和统一性等方面的要求。
钢筋混凝土房屋结构一般具有坚固的外墙和大面积的窗户,可以充分利用这些特点来打造独特的建筑造型,如流线型、刚性和现代主义等。
其次,建筑美学要强调建筑的比例和和谐。
一个好的建筑设计应该与周围环境相协调,要考虑到建筑体量与周边自然和谐统一的关系。
钢筋混凝土房屋结构本身具有重量感和稳定感,设计师可以通过合理的比例和空间组织来营造出平衡和谐的氛围,使建筑融入周围环境。
此外,建筑美学要注重建筑的细部设计和装饰。
在钢筋混凝土房屋结构中,细部装饰不仅仅是为了美化外观,还可以提升建筑的整体质感和价值。
设计师可以运用不同材质和元素,如玻璃、阳台、立面雕塑等,来创造出丰富多样的建筑细节和装饰效果。
同时,在钢筋混凝土房屋结构的风格设计中,需要根据项目的需求和设计意图,选择适当的建筑风格。
钢筋混凝土房屋结构可以呈现出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欧洲古典主义、亚洲传统风格等不同的风格,每种风格都有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和文化内涵。
设计师可以根据建筑的功能、地域特点和业主的需求,选择合适的风格来呈现建筑的独特性和个性。
总之,钢筋混凝土房屋结构的建筑美学与风格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考虑到建筑的整体规划、比例和和谐、细部设计和装饰,以及适当的风格选择。
建筑师和设计师应该具备良好的审美意识和创造力,通过对建筑美学和风格设计的运用,打造出独特、具有吸引力的钢筋混凝土房屋结构建筑作品。
中国近现代建筑美学的特征
![中国近现代建筑美学的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4faa71fa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d1cef52.png)
中国近现代建筑美学的特征一、建筑风格:1.建筑风格多样:中国近现代建筑风格包括中西合璧的中式建筑和引进外来建筑风格的西式建筑。
中式建筑延续了传统建筑的形式和风格,如传统的木结构、拱券和抬梁等,与现代建筑技术相结合,创造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风格。
西式建筑则受到了欧洲建筑风格的影响,如古典主义、文艺复兴和现代主义等。
2.兼容并蓄:近现代中国建筑风格不仅融合了中西方建筑元素,还吸取了其他亚洲国家的建筑特点,如日本和印度的建筑风格。
通过吸收和融合不同文化的建筑元素,中国近现代建筑风格呈现出多样的面貌。
二、建筑结构:1.简洁而稳重:中国近现代建筑注重建筑结构的简洁和稳重,以达到功能和美学的统一、建筑结构采用了现代工业化的方法和技术,如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以提供更好的力学性能和空间利用效率。
2.强调平衡和对称:中国近现代建筑在结构布局上注重平衡和对称。
借鉴了传统建筑的对称美学,追求建筑整体的平衡感,使建筑外貌更加和谐统一三、建筑装饰:1.借鉴传统造型:中国近现代建筑装饰往往从传统建筑装饰元素中取材,如琉璃、瓷砖和彩绘等。
这些传统装饰元素在现代建筑中得到重新诠释和运用,既保留了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又展现了现代建筑的创新和个性。
2.强调细节雕琢:中国近现代建筑注重细节的处理,通过雕琢和装饰来增加建筑的艺术价值。
细致的装饰工艺和独特的造型设计使建筑更加精致而美观。
总结起来,中国近现代建筑美学的特征主要体现在建筑风格、建筑结构和建筑装饰等方面。
它既继承了传统建筑的文化积淀,又吸收了西方和其他亚洲国家的建筑元素,形成了多样的建筑风格。
在建筑结构上注重简洁和稳重,并强调平衡和对称。
在建筑装饰上借鉴传统造型,并强调细节的雕琢。
这些特征使得中国近现代建筑在功能和美学上都能达到较高的水平。
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仿古屋檐施工工法(2)
![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仿古屋檐施工工法(2)](https://img.taocdn.com/s3/m/64daa7ec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ae.png)
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仿古屋檐施工工法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仿古屋檐施工工法一、前言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仿古屋檐施工工法是一种在现代建筑中应用的技术,其独特的美学效果和构造特点得到了广泛关注和推崇。
本文将介绍该工法的特点、适应范围、工艺原理、施工工艺、劳动组织、机具设备、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经济技术分析以及具体的工程实例。
二、工法特点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仿古屋檐施工工法具有以下特点:1. 美观独特:屋檐采用仿古设计,通过混凝土浇筑的方式,呈现出古典建筑的风格和特点,增加了建筑的美感和观赏性。
2. 结构稳定: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具有很好的抗震、抗风性能,能够保证建筑的结构安全和稳定。
3. 施工周期短:由于采用现浇施工工法,屋檐的建造速度较快,可以大大缩短工程周期。
4. 耐久性强:混凝土屋檐具有很好的耐久性,可以长时间保持原有的美观和功能。
三、适应范围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仿古屋檐施工工法适用于各类建筑工程,特别是需要体现古典建筑风格的地方,如宫殿、庭院、别墅等。
四、工艺原理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仿古屋檐施工工法的基本原理是通过现场浇筑混凝土来实现屋檐的构造和美观效果。
具体的工艺步骤包括:确定设计方案、施工模板制作、钢筋工程施工、混凝土浇筑、养护等各个阶段。
通过采取科学的工艺措施,能够确保施工质量和效果。
五、施工工艺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仿古屋檐施工工艺包括以下阶段的施工过程:1. 模板制作:根据设计方案和施工要求,制作适应屋檐形状的木模板。
2. 钢筋工程施工:根据设计要求,在模板内部布置和固定屋檐的钢筋骨架。
3. 混凝土浇筑:将预制好的混凝土倒入模板内,通过振捣、压实等措施使混凝土密实均匀。
4. 养护:浇筑完成后,及时进行养护,使用湿布、喷雾等方式保持混凝土的湿润与养护,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质量。
六、劳动组织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仿古屋檐施工工法需要合理的劳动组织安排。
包括施工队伍的组织、岗位分工以及施工进度的控制等。
七、机具设备施工所需的机具设备包括混凝土搅拌机、塔吊、模板支架等。
近代广州建筑风格及其美学特征
![近代广州建筑风格及其美学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c4031d85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4e9247d.png)
近代广州建筑风格及其美学特征广州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同时也是中国现代化城市的代表之一、近代广州的建筑风格与美学特征是由外来文化的影响和本土文化的传统相融合而形成的。
本文将从建筑风格和美学特征两个方面进行介绍,以1200字以上进行详述。
首先,近代广州建筑风格融合了中西方的元素。
随着殖民文化和现代工业文明的传入,外来文化的影响在广州的建筑中得到了体现。
例如,在广州的市区,可以看到一些西式建筑,如欧式别墅、西式街区等。
这些建筑通常采用欧洲的建筑样式和造型,如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巴洛克式等,给人一种奢华、浪漫的感觉。
其次,近代广州建筑具有中国传统建筑的影响。
尽管近代广州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但中国传统建筑在当地仍然占据重要地位。
广州的传统建筑风格主要体现在庙宇、园林和建筑群中。
庙宇建筑通常采用传统的屋顶飞檐、雕花门窗等元素,给人一种古朴、庄严的感觉。
而广州的园林则注重场景的布局和景观的营造,以水、建筑、植物为主要元素,给人一种宁静、舒适的感觉。
再次,近代广州建筑注重功能和实用性。
近代广州是一个现代化城市,其建筑风格也反映了这一特点。
近代广州的建筑注重功能和实用性,强调建筑功能的合理布局和空间利用的效率。
例如,广州的商业楼宇通常采用现代化的建筑设计和技术,使得商业活动更加便利和高效。
而广州的公共建筑如火车站、体育馆等也注重功能的实现和使用的便利性。
最后,近代广州建筑追求现代化的表达方式。
随着现代化的进程,近代广州的建筑通过新材料和新技术的运用来表达现代化的理念。
例如,在建筑结构上,近代广州的建筑多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使得建筑更加稳固和坚固。
在建筑装饰上,近代广州的建筑多采用玻璃幕墙、彩色玻璃等材料,使得建筑更加现代化和时尚。
此外首先,近代广州建筑美学注重与城市环境的协调。
近代广州的建筑美学注重建筑与城市环境的和谐。
在建筑布局上,广州的建筑通常遵循“一园一街一坊”的布局原则,使得建筑与周围的环境相互呼应。
通过做到建筑的色彩和比例与周围环境的协调,使得整个城市呈现出一种和谐、统一的美感。
孙伟院士:一生专注用混凝土“诠释”建筑之生命
![孙伟院士:一生专注用混凝土“诠释”建筑之生命](https://img.taocdn.com/s3/m/c8bb79a7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e4.png)
孙伟院士:一生专注用混凝土“诠释”建筑之生命【摘要】孙伟院士是一位专注于用混凝土"诠释"建筑生命的建筑专家。
他在教育背景方面拥有丰富的学术积累,深入研究混凝土建筑,并在该领域进行了技术创新。
他的建筑作品在业内具有重要影响力,其独特的创作风格和技术手法展现了他对建筑的独特见解。
孙伟院士的影响和成就不仅体现在其作品上,还在学术领域和建筑行业中有着深远影响。
他对建筑行业的影响不断扩大,其学术成果也为未来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未来,人们期待看到孙伟院士在建筑领域继续发挥其独特的创造力和影响力,为建筑行业带来更多的革新和突破。
【关键词】孙伟院士、混凝土、建筑、生命、技术创新、影响、成就、教育背景、作品、未来发展、学术成果、专注、诠释、影响行业1. 引言1.1 谁是孙伟院士孙伟院士,全名孙伟,中国工程院院士,土木工程专家。
1960年生于河北省邯郸市,毕业于同济大学土木工程系。
孙伟院士是中国混凝土工程领域的顶尖专家,对混凝土结构的研究和应用具有深远影响。
他曾任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院长,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建筑学会常务理事等职务。
孙伟院士在混凝土技术领域取得了多项重要成果,特别是在高性能混凝土和混凝土结构设计方面。
他致力于将混凝土建筑的美学和功能性结合起来,通过不断创新和实践,让混凝土建筑实现了更高的技术水平和艺术价值。
他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建筑领域广泛应用,为中国建筑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孙伟院士是一位兢兢业业的学者和工程师,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建筑之生命。
他鼓励年轻人积极投身到建筑行业中,不断追求创新和卓越,为中国建筑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在他的指引下,中国的混凝土建筑行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为世界建筑业注入了更多中国元素。
1.2 孙伟院士的主要贡献孙伟院士是我国著名的建筑学家和工程师,他一生致力于用混凝土“诠释”建筑的生命。
孙伟院士在混凝土建筑领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主要贡献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混凝土工艺创新:孙伟院士在混凝土建筑领域进行了持续的研究与实践,提出并应用了一系列先进的混凝土工艺技术,如高强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等,不仅提高了建筑物的抗震性和耐久性,还创造了许多标志性建筑。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读后感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34b919e8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be.png)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读后感After reading the principles of concrete structure design, I was deeply impressed by the complexity and precision involved in creating safe and durable buildings. 通过阅读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原理,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在创造安全耐用的建筑物时所涉及到的复杂性和精确性。
One aspect that stood out to me was the emphasis on understanding the properties of concrete itself. 混凝土本身的性质是我印象最深的一个方面。
It is not simply a matter of pouring concrete and letting it set; rather, it requires a deep understanding of its composition, strength, and behavior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它不仅仅是倒入混凝土然后让其凝固,而是需要对其组成、强度和在不同条件下的行为有深刻的理解。
Another interesting point was the consideration of environmental factors in design. 在设计中考虑环境因素是另一个有趣的点。
Concrete structures need to withstand various natural elements, such as wind, seismic activity, and temperature fluctuations, so it is crucial to account for these in the design process. 混凝土结构需要承受各种自然元素的影响,如风、地震活动和温度变化,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必须考虑到这些因素。
混凝土升板结构实例
![混凝土升板结构实例](https://img.taocdn.com/s3/m/cc0cc046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0d.png)
混凝土升板结构实例混凝土升板结构是一种建筑结构形式,通常用于大跨度建筑的屋盖或天花板设计。
这种结构通过升高部分区域的混凝土板,以形成空间上的变化和美观的设计。
混凝土升板结构是一种具有创新性和美观性的建筑设计形式,通过对混凝土板的高度变化,创造出独特的空间效果和视觉体验。
下面将介绍一个成功的混凝土升板结构实例,以展示其设计理念和实际应用。
1. 项目背景这个混凝土升板结构的项目位于城市中心的文化艺术中心,作为一个多功能建筑,旨在满足文艺演出、展览和社交活动的需求。
设计师以创意和实用性为导向,决定采用混凝土升板结构,以达到空间的灵活运用和视觉的独特感受。
2. 结构设计2.1 升板区域划分设计师对建筑进行了精心的规划,将升板结构应用于特定区域,例如大厅、演出厅和展览空间。
通过这样的设计,不仅实现了功能的分区,还创造了动态和变化的空间氛围。
2.2 升板高度变化混凝土板的升降高度根据功能需求和空间设计进行了精细调整。
高度较高的区域可以用于打造独特的视觉焦点,而较低的区域则更适合用作休息和社交空间。
这种高差的设计使整体空间更加富有层次感和动感。
3. 施工技术3.1 混凝土浇筑为确保升板结构的稳固性和整体坚固性,采用了高质量的混凝土材料,并在施工过程中精确控制混凝土的浇筑工艺。
通过使用模板,确保混凝土板表面平整,质感自然。
3.2 结构连接混凝土升板结构需要可靠的连接,以确保整体稳固。
在这个实例中,采用了高强度的连接钢筋和螺栓,使升板与主体建筑结构紧密衔接,提高了整体的抗风能力和耐震性。
4. 空间效果4.1 自然采光升板结构的设计有助于创造更多的自然采光机会。
通过巧妙的空间布局,使得阳光能够更多地洒入建筑内部,为室内提供更加舒适和明亮的环境。
4.2 空间流动感升板结构的高差变化和错落布局营造出空间的流动感,使人在建筑中行走时能够体验到不同层次和角度的美感。
这种设计带来了视觉上的愉悦,也激发了人们对空间的好奇心。
5. 社会效益这个混凝土升板结构的项目在实现了良好的设计效果的同时,也为社会带来了多重效益。
建筑之美:结构与设计
![建筑之美:结构与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f210a50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e3.png)
传统建筑文化的价值与意 义
保护传统建筑文化的措施
传承传统建筑文化的方式
现代建筑与传统文化融合 的案例
绿色建筑的概念与特点
绿色建筑在促进可持续发展方面的 优势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绿色建筑在传承建筑之美中的作用
推动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与建议
添加标题
举办国际建筑文化交流活动:通过举办国际建筑文化交流活动,促进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之 间的建筑文化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结构与设计融合的重要性
创新实践案例分析
结构与设计融合的挑战与机遇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可持续性:环保材料和绿色建筑设 计的趋势
人性化:关注人的需求,创造舒适 宜居的建筑空间
标题
智能化:利用先进技术提升建筑性 能和用户体验
艺术化:结合美学和建筑学,打造 具有艺术价值的建筑作品
追求创新与独特性 融合文化与历史元素
注重功能性与实用性 追求艺术与美学的结合
古典主义风格 哥特式风格
现代主义风格 文艺复兴风格
建筑色彩的运 用:通过不同 的色彩搭配, 营造出不同的
氛围和风格
光影效果的表现: 利用自然光和人 工光,创造出丰 富的光影效果, 增强建筑的立体
感和层次感
色彩与光影的 结合:通过巧 妙的色彩搭配 和光影效果, 使建筑更加生
结构设计理念:建 筑结构设计理念对 结构稳定性和安全 性的影响
传统建筑结构材料:木材、石材、砖瓦等 现代建筑结构材料:钢筋混凝土、钢结构、铝合金等 结构工艺:榫卯结构、斗拱结构、悬臂结构等 结构与设计的关系:结构材料的选择与建筑设计的创新
结构美学:建筑结构的设计理念与审美价值 结构与艺术的融合:建筑结构如何体现艺术美感 结构美学的应用:实际案例分析,如桥梁、塔楼等 结构美学的未来发展:探讨未来建筑结构的设计趋势
现代建筑大师如何运用混凝土艺术元素(7) 典雅主义与浪漫主义
![现代建筑大师如何运用混凝土艺术元素(7) 典雅主义与浪漫主义](https://img.taocdn.com/s3/m/82142c3f192e45361066f554.png)
66CHINA CONCRETE 2017.08 NO.98现代建筑大师如何运用混凝土艺术元素(7)典雅主义与浪漫主义郭学明(沈阳兆寰现代建筑产业园有限公司)混凝土艺术元素可以表达丰富的意涵,既能够辐射典雅的魅力;也能够营造浪漫的氛围。
我们先来看看典雅主义建筑风格代表人物、美籍日裔建筑大师山崎实(1912~1986)运用混凝土艺术元素的建筑作品。
1962年西雅图世界博览会美国科学馆是山崎实的作品(如图1所示),这座典雅主义建筑是当年世博会的“明星”,获得了盛赞。
科学馆主体建筑是一组白色方盒子,山崎实用白色装饰混凝土制作了精细的哥特式尖拱券柱廊和墙面装饰,看上去典雅高贵。
西雅图科学馆设计和建造时,正是国际主义建筑风格盛行时期。
国际主义设计理论反对装饰,强调“少就是多”,由此导致许多建筑过于简单,全世界各个城市都充斥着呆板简单的方盒子。
山崎实设计生涯早期也是国际主义建筑师,设计过一些简单呆板的混凝土方盒子,后来转向典雅主义。
典雅主义是现代主义的分支,虽然秉持强调功能的基本原则,但有一些变化,对无装饰的单调的国际主义风格进行修正。
典雅主义将传统的艺术规则和手法与现代技术、材料、造型结合在一起,使建筑透出典雅的气质。
山崎实设计的美国科学馆所透射出的典雅是靠混凝土的艺术表现力实现的。
混凝土的造型优势,白色混凝土的优雅质感和轻盈的混凝土柱使这座建筑魅力无穷。
山崎实设计的另一座典雅主义建筑是1965年建成的普林斯顿大学罗宾逊楼(如图2、图3所示)。
罗伯逊楼是普林斯顿大学公共与国际事务学院教学楼,风格与西雅图世界博览会美国科学馆相近。
罗宾逊楼的四周是柱廊,既简洁山崎实威廉姆·布鲁德华莱士·哈里逊约翰·波特曼又有风韵的现代风格柱子是变截面的(如图4所示),柱子与柱头连体(如图5所示),用白色装饰混凝土制作而成。
柱上檐口是一圈小柱廊,也是用装饰混凝土制作的。
与西雅图美国馆一样,混凝土的造型优势,白色混凝土的优雅质感和轻盈的混凝土柱使建筑魅力无穷。
混凝土制园林建筑的特点分析
![混凝土制园林建筑的特点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26e4f8f71fe910ef12df811.png)
混凝土制园林建筑的特点分析摘要:从目前发展状况来看,混凝土制园林建筑设计在我国城市化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并不是有利的,与国外相比,我国这方面建设还是有一段距离的。
农业文明时代是在建筑美学为城市主旋律的,工业文明时代是以机器美学为城市主导的,而目前进入二十一世纪,在生态文明下,我们就要建立一种以环境美学为指导的城市图景,大力发展混凝土制园林建筑设计,使其真正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城市的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文章将重点介绍混凝土制园林建筑的特点分析,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混凝土制园林建筑,特点前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认识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态建设了。
正如美国著名思想家托马斯·贝利所说“我们目前正在参与地球环境中独一无二的变化,这个在过去数千年中自我直接管理的行星,现在很大程度上通过人类决定它的未来”。
人类文明的生态转向为现代园林建筑设计的发展创造了机遇。
混凝土制园林建筑设计就是以保护、规划、设计等手段,在不同尺度的大地上,有智慧的创造性的处理人与自然地关系为根本使命的。
从这个层面上来讲,混凝土制园林建筑设计不仅可以为人类社会做出贡献,甚至可以为地球中整个生物链创造福音。
混凝土制园林建筑设计可以通过对自然景观的保护、城市绿地的修复、建设具有农业生产功能的园林绿地景观等途径来实现。
与传统园林建筑相比,当代园林建筑的结构体系运用了混凝土之后,施工工艺简单了,工序也相应大大简化,缩短了建筑建造的时间,节省了建造费用。
但在建筑细节上,如檐口、翘角、宝顶、柱础乃至挂落、休息座椅等各个方面都不如传统园林建筑丰富、精细。
其建筑的细部主要体现在瓦面的材质感、色泽以及规格尺寸上,另外就是大量运用其它饰面材料,如各色外墙砖、外墙漆等的色彩和拼贴方案等的变化为细节,整体形象大方而简略,细节不足。
混凝土除应用在建造结构体系当中,还运用在建筑的表面装饰上。
当前常用的混凝土材料分别为清水混凝土和装饰混凝土两大类。
1.清水混凝土清水混凝土属于一次浇注成型、不做任何外装饰,直接采用现浇混凝土的自然表面效果作为饰面的装饰材料,本身极具装饰效果。
拱形混凝土结构设计与施工
![拱形混凝土结构设计与施工](https://img.taocdn.com/s3/m/93fa3522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94.png)
拱形混凝土结构设计与施工一、前言混凝土结构作为现代建筑中的常见结构,其应用范围广泛,具有强度高、耐久性好等特点。
其中,拱形混凝土结构是一种具有独特美学价值和结构特点的结构形式,其设计与施工具有一定的难度。
本文将从设计和施工两个方面,详细介绍拱形混凝土结构的设计与施工。
二、设计1.结构形式的选择在设计拱形混凝土结构时,首先要选择合适的结构形式。
一般来说,拱形混凝土结构可以分为单曲率拱、双曲率拱和抛物面拱三种形式。
其中,单曲率拱和双曲率拱的应用比较广泛,具有施工难度小、结构相对简单等优点,因此较为常见。
2.荷载分析在进行设计前,需要对荷载进行分析。
拱形混凝土结构的荷载主要有自重荷载、活荷载和地震荷载三种。
其中,自重荷载和活荷载是必须考虑的,而地震荷载的作用则需要根据地震烈度和地形地貌等因素进行分析。
3.截面设计拱形混凝土结构的截面设计是一个关键环节。
在选定结构形式和分析荷载后,需要进行截面设计。
设计时需要考虑混凝土的强度、钢筋的布置和直径等因素。
同时,需要根据截面的形状和尺寸,进行受力分析,确定各个部位的受力情况,以保证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4.施工工艺的考虑在进行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施工工艺。
拱形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工艺与普通混凝土结构有很大不同,需要采用特殊的施工方法。
因此,在设计时需要考虑施工工艺的可行性,以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三、施工1.基础施工拱形混凝土结构的基础施工是整个工程的关键,直接关系到整个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在进行基础施工时,首先需要进行地形地貌的勘测和分析,确定基础的形式和尺寸。
同时,需要进行土质试验,确定基础的承载力。
在确定基础形式和尺寸后,需要进行基础的挖掘和处理,包括清理地表杂物、打桩、浇筑基础等工作。
2.模板制作在进行拱形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时,需要采用特殊的模板制作方法。
模板的制作需要根据设计要求和实际情况进行,包括模板的材料、尺寸、结构等方面。
在进行模板制作时,需要根据结构的形状和尺寸进行制作,以保证模板的精度和稳定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字技术与整体结构 混凝土自然表现
有机塑型的混凝土
扎哈· 哈迪德建筑师事务所
莱比锡 BMW 工厂扩建 “非线性流体式整体设计”
台北表演艺术中心
Nuragic 当代艺术博物馆
伊东丰雄设计的日本福冈植物园 建筑整体就是那三片蜿蜒起伏的混凝土屋顶,屋顶上开巨洞做玻璃天窗,周边维护就 是屋顶向下卷曲的混凝土和玻璃幕墙。为了实现绿色的主题,整片屋顶被绿色植被覆 盖,形成一片绿色的海洋。波形的屋顶为室内提供了没有阻挡流畅的空间,温室内遍 植当地植物,这座建筑就像是自然本身的生长物。 混凝土现浇而成,厚度只有 40 公分。
预制装配
奈尔维 罗马小体育馆 格子天花板 内部结构双向肋条
建筑构件相互连接的诗性形式
• 钢筋混凝土网状落地筒拱 • 预制装配、现浇接头 • 薄壁曲面预制构件
预制装配
意大利空军机库(右上) 都灵展览馆B厅 (右下)
结构理性和建构表现的冲突
• 装配整体式落地拱 • 折板式高窗 • 采光丌足
结构不恰当
对于混凝土这种超复合性的材料来说,一些结构是采用比较常用的钢筋混 凝土结构的建构逻辑表达“真实”的混凝土材料,如下文介绍的Prathama 血液中心;一些结构则是利用了混凝土中钢筋或者型钢的建构逻辑表达了 一种偏于“虚假”的混凝土结构,
二、混凝土建筑结构的建造美学 伊东丰雄的 Tama 艺术大学图书馆 :混凝土里埋设了钢的构件去承受结构作 用力,混凝土从某种意义上讲只是一种结构 的表皮而已。一般的混凝土结构依靠混凝土 材料的握裹能力得以表现,但这个杰出结构 里的混凝土(型钢混凝土)大部分依赖钢构 件。
二、混凝土建筑结构的建造美学 混凝土结构的“真”与“假” 型钢混凝土和钢板混凝土的发展大大提高了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使混凝土能够 完成之前不可能的结构任务。另一方面现代主义那种近乎苛刻的结构理性不再 是当代建筑结构设计遵循的教条,对混凝土或者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探索不再是 混凝土建筑设计的最高追求了。设计师更多的从结构的实用性出发,设计最能 表达空间气氛和趣和新的结合应用方式创造一个个混凝土力度特征的艺术美感。
钢筋混凝土力度美感——悬挑
Hemeroscopium House西班牙 Architects: Ensamble Studio Location: Las Rozas, Madrid, Spain
二、混凝土建筑结构的建造美学
Ensamble Studio 设 计 的 马 德 里Hemeroscopium House是一个混凝土雕塑的集合。为了表现力量感,设计 师选用了三个几乎不使用功能无关的巨型工字型混凝土结 构和两个巨型 U 形混凝土结构。这些构件相互交叠放置, 二者中正放的 U 形构件从 V 字形柱中伸出来,带来 强烈的视觉冲击。这些巨大的构件看起来像是来自桥梁或 是高架路,而丌是来自亲密的住宅。除了表现混凝土结构 的搭接重力和平衡, 表现了人工力量和自然力量的对比。在建筑的最顶端工字 型混凝土构架乊上放置了一块重达 20 吨的花岗岩巨 /logs/39539171.html 石,仿佛从天而降,想要说明什么。
二、混凝土建筑结构的建造美学 奥古斯特· 佩雷在预应力混凝土方面的成就、菲利克斯· 坎德拉在混凝土拱壳结构 方面的研究等等都是混凝土建筑得到重视最强有力的推手 混凝土材料的自然结构 西班牙的圣地亚哥· 卡拉特拉瓦就是一位把建筑表现力和工程结构紧密综合的设计 师。 自然界中的生命体(如人体和动物脊椎等)中抽取的。他深厚的艺术素养和结构理 性是创作的基础。混凝土在卡拉特拉瓦的独特结构建造逻辑下表现出了混凝土运动、 通透的美感,颠覆了人们脑海里对混凝土的印象。
结构 建造
美学
题目解读
结构理性 建构表现
题目解读
结构理性
建构表现
混凝土建筑结构的建造美学
结构
结构形式
材料及 连接 建构
结构逻辑:符合功能需求的梁柱结构等结构形式的选择
建造
建造逻辑:材料选择、突出构件连接方式和建造工艺
美学
建构逻辑:建造得以实施的视觉效果通过一
定表现性的品质影响我们,我们称乊为建筑 的美,也称乊为建构
同济大学大礼堂
• 原为食堂和文艺演出
题目解读
结构理性
建构表现
建构表现先于结构理性
• • • • 结构 建造 建构 矛盾和冲突
织理性砌块体系—大树一样的肌理
• 结构理性做法:现浇混凝土墙 • 建构表现做法:混凝土砌块墙 • 传统砌筑方式
混凝土砌块
赖特1923年米拉德“袖珍建筑”住宅 坚固、轻盈 织理性表层 双层墙结构 缺点:渗水
二、混凝土建筑结构的建造美学 日本建筑师事务所SANAA设计的劳力 士学习中心是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EPFL) 里一个巨大的景观建筑综合体 整座建筑地上只有一层,地下也有一层。地 上的一层是由上下两个起伏的混凝土表层夹 着玻璃层中芯组成的,横跨了 166 米× 122 米的基地。在这个类似三明治一样层次分 明铺在地上的巨大体块的中间一共有 14 个不 规则圆形的洞,满足建筑内部的采光和通风 要求,同时在开洞处组织出入口和停车,并 为功能划分提供依据。这个为瑞士洛桑联邦 理工学院 1.1 万师生服务的学习中心包括图书 馆、多功能厅、餐厅、书店、银行等丰富的 功能。起初的理念造成了这样一个夺人眼球 的流动的建筑形体。
二、混凝土建筑结构的建造美学
二、混凝土建筑结构的建造美学
二、混凝土建筑结构的建造美学 混凝土材料的柔性特征 混凝土材料在当代建筑中的应用更加表 现其柔性特点。在六七十年代对混凝土厚重粗 犷的风格不再是当代建筑师们应用混凝土的 追求。如果说类似于砖石一般的材料感是混凝 土的自然性能,那么对混凝土柔性结构表现的 追求就是反其道而行,是当代建筑师的新建造 逻辑。这种逻辑发展的技术支撑就是高性能混 凝土的发展。通过混凝土内部掺料的细微改 变,混凝土可以不再埋设钢筋而变得柔软而有 韧性,从前一些依靠金属结构才能达到的形状 和厚度要求现在用混凝土也能实现。 流动 纤薄 整体三维结构 大空间屋顶 壳体
马德里建筑师阿尔伯托·坎波·巴埃萨教授和他的作品 从 1000多名参赛者中脱颖而出。他仔细分析了当地的光线特征,通过控制建筑 的体量和立面的形式创造了一个“积蓄光的容器”(impluvium of light)。 /campo/caja.html
方盒子
表皮 结构 采光 保温
二、混凝土建筑结构的建造美学 阿尔瓦罗西· 西扎(Alvaro Siza)在 1998 年里斯本世博会上设计的葡萄牙馆(图 3-13,14)就表现了对混凝土柔性特征的探索。 西扎很少将结构作为建筑表现的手段,但当我 们去阅读里斯本世博会葡萄牙馆的时候,我们 会为这样的一个轻薄的混凝土结构惊讶。葡萄 牙馆位于离世博会主入口很近的基地上,旁边 就是塔格斯河。这个结构就是模仿传统的西班 牙集市:在厚重的房子前面支起一片帐篷。为 了创造一个典礼用的室外空间,西扎用一片薄 薄的混凝土幕用金属线悬挂在两边的建筑上形 成一个 3900 平方米的有顶广场。这块巨板 长 65 米、宽 58 米、离地高度 10 米,两端对 称。这打消了人们心中常有的对与混凝土厚重 庞大的印象,用纤薄的混凝土板展示了混凝土 结构的柔性。
整体来说:混凝土材料的空间结构表现的整个过程不人们对其材料的认识程(从 未知到发掘其特性再到泛滥)人类文明历史有关,丌仅仅是形式问题 最后又理性 回归而模仿自然。
----THE END----
二、混凝土建筑结构的建造美学 屋顶的柔软造型和混凝土向来给人的 坚固粗壮印象不同,而实际上这个有着特殊曲 线特征的混凝土屋顶有着精巧的设计,它受力 合理,同时能够承受当地气候造成的较大雪荷 载。 类似于这样的混凝土柔性表现还出现在 日本宫本佳明建筑设计事务所设计的一座佛 教小住宅中。这座小住宅(图 3-15,16)有一 个用混凝土浇注的类似传统木构佛教建筑的 卷翘屋顶,用三根扁的混凝土柱子支撑着。柱 子暴露混凝土的原始肌理,屋顶被涂料涂成白 色。这座住宅的前面即是传统的有 550 年历史 的佛教寺院,该住宅提供给寺庙第 31 代方丈 和他的家人使用。建筑内部采用木结构建造, 主体所在大大的屋檐后面,并在建筑一侧留出 较多空间做公共活动区。因此混凝土柔软的屋 顶形状就很突出,甚至屋檐处还抹出了类似古 代木构建筑的层层挑檐的三个层次,这就和前
题目解读
结构理性
建构表现
结构理性不建构表现完美融合
“再现”不“本体”在“结构理性主义”原则下的统一
建筑构件相互连接的诗性形式
• 砖发券混凝土分段浇筑 • 越往上越薄 • 内壁逐排雕凿凹陷
天然混凝土
墙厚递减符合结构力学 内部更加美观
静力美感不精巧实施的综合
• 钢丝网水泥壳体 • 壁曲面预制构件 • 拱肋交错形成精美的图案
实际上,设计师在创造理念的同时大量考虑了建筑的实际功能和建造方式。最后,通过计 算机模拟 11 个预应力拱形结构,两个混凝土层的弯曲都形成了最小的弯曲压力。规模小 的外层由 4 个拱形结构支撑,各有30-40 米长;规模大的外层由 7 个拱形结构支撑,各 有 55-90 米长。所有的拱形结构用 70 个地下预应力线缆拉撑。混凝土的柔性特征在这个 建筑中得到了完美体现。
数字技术与整体结构
意大利Nuragic和当代艺术博 物馆(哈迪德)
建筑表现不工程结构
• 运动、通透的美感 • 结构不建筑的完美结合
建筑表现要素
密尔沃基美术馆(卡拉特拉瓦)
建筑表现不工程结构
• 艺术美感 • 结构理性
建筑表现要素
坦纳利佛音乐厅(卡拉特拉瓦)
混凝土建筑的泛滥
方盒子
2001 年竣工的格拉纳达储蓄银行总部大楼是获得 2004 年欧洲最佳建筑奖的作 品乊一。
/blog/static/16728920320118229445166/ /op/arch?bid=174
二、混凝土建筑结构的建造美学
二、混凝土建筑结构的建造美学 爱德华多· 索拖· 莫拉(Eduardo Souto 德· de Moura)设计的葡萄牙布拉加体育场 位于布拉加卡斯特罗山坡上,面对科瓦多河谷, 是 2004 年欧洲锦标赛的主办场地。它用结构 的混凝土去回应周边的山石环境。进入场地后 富有韵律感的东看台映入眼帘,它用 16 片三 角形钢筋混凝土墙做主要结构(屋顶是钢结构) 支撑看台的,每隔一个缝隙就有一个疏散楼梯, 入口在看台底部。片墙上不同层高处掏圆洞形 成南北向的通道,减少墙体的混凝土用量和质 量。通过对山体进行小爆破拆除,西看台深入 山体内,成为山体的一部分。该部分用柱子支 撑两层倾斜的看台,入口在看台上,比东面看 台的入口高出 40 米。两个看台共能提供 3 万 个座位。布拉加体育场被欧足联安全委员会主 席沃克称为是“一件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