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翻译理论
相关翻译理论和翻译技巧
第三章:相关翻译理论和翻译技巧3.1 相关翻译理论3.1.1翻译转换理论翻译转换(translation shift)是翻译中的普遍现象,指的是原文译为目的语时发生的语言变化。
“翻译转换”作为术语最早出现在英国学者卡特福德(Catford)的《翻译的语言学理论》中,他认为翻译转换是“偏离形式对等的等值翻译”,并将将翻译定义为:“一种语言(SL) 中的语篇材料被另一种语言( TL) 中等值的语篇材料所取代。
”卡特福德的翻译转换理论是建立在弗斯和韩礼德的语言学模式之上,并借用了韩礼德的系统语法及其对语言“层次”的分类来说明翻译转换现象。
卡特福德的转换理论主要使用了语法和词汇两个层次,单位、结构、类别和系统四个语法范畴。
卡特福德认为,语言是交际性的,在上下文中发挥功能,而且这些功能的发挥通过不同的语言层次( 如语音、词形、语法及词汇) 和级阶( 句子、分句、片语、词及词素等)。
在对“形式对应”( formal correspondence) 和“文本等值”( textual equivalence) 做了区分后,卡特福德认为,既然这两个概念有很大差异,进行翻译转换就是必然的了,翻译转换因而在从源语到目标语的过程中背离了形式对应。
卡特福德进而提出两种转换: 层次转( level shifts) 和范畴转换( category shifts)。
卡特福德翻译转换理论对汉英翻译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1.层次转换所谓层次转换是指处于一种语言层次上的原语单位,具有处于不同语言层次上的译语翻译等值成分。
卡特福德的层次转换包括语音、词形、语法和词汇四个层面,但他认为翻译中惟一可能发生的层次转换就是语法和词汇之间的转移。
也就是说,一种语言的语法项在翻译时可以转换成另一种语言的词汇项,反之亦然。
例如,汉语中的“着”、“了”、“过”等词汇都可以用来英语中的“现在完成时( has/ have done)”和“过去完成时( had done)”这两种时态表达。
彼得纽马克的所有翻译理论
语义对等性的实现方法
为了实现语义对等性,译者需要深入理解原文的语境、词汇和语法结构,同时还需要考虑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和文化背景。
语义对等性
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的区别
语义翻译更注重原文的形式和内容,力求保持原文的语义和句法结构,而交际翻译则更注重译文的交际效果,强调译文的流畅性和可读性。
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的联系
交际翻译的对等性
彼得纽马克认为,交际翻译和语义翻译并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相互补充的。
在翻译过程中,需要根据文本的类型和功能选择适当的翻译方法。对于信息型文本,如新闻报道、科技文献等,应该采用语义翻译方法,以准确地传达原文的信息;对于表达型文本,如诗歌、散文等,应该采用交际翻译方法,以使译文更符合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和文化背景。
04
文化翻译理论
VS
彼得纽马克认为,文化翻译是一种将源语言中的文化信息传达给目标语言读者的过程,其原则包括保持源语言的文化特色、尊重目标读者的文化背景和审美习惯。
详细描述
彼得纽马克认为,文化翻译的主要目的是在目标语言中再现源语言的文化特色和内涵,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文化翻译应遵循以下原则:保持源语言的文化特色,尊重目标读者的文化背景和审美习惯,以及在必要时对原文进行适当的调整或注释。
在实际翻译中,两种方法常常需要结合使用,以确保译文既忠实于原文的内容和风格,又能够有效地传达原文的信息和功能。
01
02
03
交际翻译与语义翻译的关系
优点
交际翻译强调译文的交际效果,能够使译文更符合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和文化背景,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同时,交际翻译的对等性要求也提高了译文的准确性和可读性。
直译的定义与原则
直译的原则
第四章--翻译理论常识简介
第四章翻译理论常识简介4 . 2 我国传统译论要点1) 严复的“信、达、雅”:信:“忠实”,即“意义不倍(背)文本”,忠实于原文意义。
达:“流畅”,即不拘泥与原文形式,尽译语之能事以求原意明显,使译文通顺达意。
雅:“古雅”,原本指当时能登大雅之堂的文言文,一种古雅文体,即“用汉以前字法、句法” ( 严复 ) 。
从这个意义上说,严复的求“雅”实则是讲究“修辞”,讲究译文表达要有“文采”。
严复的的翻译实践:“与其伤雅,毋宁失真”,重在一个“雅”字,并不十分注重“信”:“译文取明深义,故词句之间,时有所颠倒附益,不斤斤于字比句次”。
严复在其《天演论· 译例言》中对“信、达、雅”解释得非常清楚,就是“修词立诚”(信)、“词达而已”(达)、“言之无文,行之不远”(雅),“三者乃文章正轨,亦即为译事楷模,故信达而外,求其尔雅”。
所谓“行远”,就是提倡用“用汉以前字法、句法”这一所谓“桐城派”的古文体译书,已能让当时的文人士大夫普遍接受的效果。
这一点,王佐良先生曾说的极其透彻:“严复的翻译是有目的的,就是要引起他所认为真正有影响的人,即知识分子的注意……他所翻译的书都是形成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思想体系的经典著作。
他知道这种思想,对当时沉缅于中古世纪迷梦中的知识分子来说,等于一味苦药。
所以,他用知识分子所欣赏的古雅文体给苦药裹上一层糖衣,使它容易下咽。
所谓‘雅'也者实际上是严氏的推销术。
……果然,不出数年,他的译作赢得了广大的读者,他的思想攻势取得了成功”(王佐良:关于文学翻译答客问,《翻译通讯》1983/10 )。
他翻译的《天演论》,其文本实际是一种“信息型”功能的社科哲学读本,严复为了实现他特定的翻译目的,人为地在文本中设置了一些戏剧性场景,以增强吸引力迎合当时士大夫们的口味。
例如,他将原文中很平白的一句译为:It may be safely assumed that, two thousand years ago, before Caesar set foot in Southern Britain , the whole country-side visible from the windows of the room in which I write,…赫胥黎独处一室之中,在英伦之南,背山而面野。
翻译理论(汉译英)
六、表示谚语的无主句英译时可译为无主句,
亦可译为人称句,要视情况而定 a)三思而后行。 First think,then speak. b)入乡随俗 When in Rome,do as the Romans do. c)活到老,学到老。 One is never too old to learn. d)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He who would search for pearls must dive deep.Nothing venture, nothing have.
翻译理论(汉译英)
第一章汉语单句句型的翻译(一)
第一节 无主语的译法 无主句,顾名思义,就是没有主语的句子。
英语中除谚语外,只有省略了主语的祈使句为 无主句。而汉语中无主句却比比皆是,一般用 来表示自然现象、命令、谚语、存现、叙述等 意义。汉语的无主句翻译时常采用下列方式: 一、表示自然现象,时间,距离的无主句一般 译作英语的无人称句 英语的无人称句由“代词it”作主语,其表意 功能与汉语表自然现象、时间、距离的无主句 相同,翻译时常可对译。如:
汉语的动词无词形变化,而英语的非限定动词有不 定式与分词的区别,翻译英中必须注意宾补动词形式 的运用。“使、令”类兼语式的宾补多为不定式, 有的动词只能用分词作宾朴,有的不定式,分词皆 有,意思不同,须加区别使用。 如: a)不要让你妈一直等你。 Don't keep your mother waiting. b)这话使我们都笑了。 The words set us all laughing c)他觉得房子在摇动。 He felt the house shaking 1)当动词是“keep,catch,set,feel”等时。宾补 动词应用现在分词以表进行中的动作。
翻译基础理论和技巧
2)学习翻译理论掌握翻译技巧的必要性
There are many translation theories and techniques. Without knowing the theories and techniques, one will most likely take a roundabout course in the translation work.That is why it is necessary for us to have a good command of both the source language and the target language, and of the theories and techniques in translation.
3)了解翻译技巧的局限性
必须指出:翻译技巧是人们从事多年翻 译工作的经验总结,应该认真学习。然 而, 翻译技巧只告诉我们在某些具体情 况下翻译应该使用的技巧,因此有其局 限性。
如:
用词不同 black tea、black coffee、 an off season 词的搭配不同 make money、wet snow、a heavy snow 语解过程
表达过程
M -------------- TO ---------- MR
(SL)
(TL)
MR: reproduced message
SL:source language
TL:target language
倘若乙是个英(美)国人,不懂汉语, 甲是个中国人又不懂英语,甲乙之间 就不能交流思想。这时,就需要丙把 甲所说的或所写的信息用英语重新表 达一遍,成为再现信息(reproduced message)。这样,乙就明白了甲的意 思,交流就完成了。在这个过程中, 丙担任了翻译的角色。通过翻译进行 的思想交流,叫做:语际交流 (interlingual communication)。
纽马克的翻译理论主要是什么
纽马克的翻译理论主要是什么彼得•纽马克是英国著名的翻译理论家和翻译教育家。
纽马克在分析和总结各家各派的翻译思想的基础上,将文体论、话语分析、符号学、格语法的理论、功能语法和跨文化交际理论应用于翻译理论和研究,对于翻译理论、翻译教学、翻译语言学以及翻译技巧都进行了精辟的论述。
纽马克翻译理论的核心是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这也是其翻译理论中最主要、最有特色的组成部分。
他的代表作包括《翻译问题探索》(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1981) 、《翻译教程》(A T extbook of Translation, 1988)、《翻译论》(About Translation, 1991)和《翻译短评》(Paragraphs on Translation, 1993)。
在《翻译问题探索》一书中,纽马克提出,针对不同的文本类型应当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语义翻译(s emantic translation) 或交际翻译(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根据不同的内容和文体,他将文本分为抒发功能(expressive function)、信息功能(inform ative function)、呼唤功能(vocative function)、审美功能(aesthetic functio n)、应酬功能(phatic function)和元语言功能(metalingual function)。
20世纪90年代他又提出“关联翻译法”,这标志着他的翻译理论渐趋系统。
下面本文将就纽马克的主要译论观点进行初步解读,以求对纽马克的翻译理论做更深层次的理解,并将相关翻译标准应用到英汉、汉英翻译中去。
一.语言功能与文本类型纽马克认为,翻译活动即是对文本的翻译,研究翻译不能离开文本。
在修正布勒(Buhler)、雅各布森(Jakobson)功能模式的语言理论基础上,根据不同的内容和文体,纽马克提出了一套自己的文本功能及其分类。
翻译理论(英译汉)
❖ (1)When the boy came back, the old man was asleep in the chair and the sun went down
❖ 孩子回来的时候,老头儿已在椅子上睡着,太阳已经西 沉了。
❖ (2)He was bending his head down,his right hand tightly clenched upon the edge of the bench.
❖ 再比如“past”这个词: ❖ (1)The days are past when Jewish blood could be
shed with impunity. ❖ 可以不受惩罚地屠杀犹太人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
❖ (2)The old man sitting in a chair is a past president. ❖ 坐在椅子上的那位老人是一位卸任的总统。 ❖ (以上两例中past是形容词) ❖ (3)There was no question that Chrysler had a
(8)Time appears to run more slowly for a moving clock than for a clock at rest.
对于正在运动的时钟来说,时间似乎过得比静止的时 钟慢些。
(9)A fifty foot navy boat was waiting at the dock,its diesel motors running.
现在一切取决于我们打这手牌时是否冷静而审 慎。
(6)The clock hands pointed to ten minutes after five.
翻译的六大理论
翻译的六大理论翻译的六大理论是指在进行翻译时,会参考和考虑的六种不同的理论,它们分别是文本结构理论、意义理论、功能理论、交际理论、多元翻译理论和双系翻译理论。
一、文本结构理论文本结构理论认为,文本中包含的信息是通过特定的结构来表达的,而翻译的目标就是要把原文的结构用另一种语言重新表达出来,从而使其具有相同的意义。
英国文学家普鲁士(R.C.Powell)曾提出“文本的结构是它的意义”,他认为文本的内容是结构决定的,翻译者要尽可能保留原文的结构。
二、意义理论意义理论认为,翻译的重点是意义,即原文和译文应该拥有相同的意义。
文学翻译者应该在意义上尽可能保持原文的完整性;而技术翻译者则要注重意义上的准确性。
这意味着,翻译者在翻译时,要立足于原文的意义,要把原文的意义完整地传达给译文的读者。
三、功能理论功能理论认为,文本的功能是其最重要的特征,翻译的目标就是要在文本的功能上尽可能保持原文的完整性。
翻译者在翻译时需要考虑文本的功能,并尽量保持译文的功能和原文的功能相同,即保证译文能够发挥出原文所想要传达的意义。
四、交际理论交际理论认为,翻译是一种交际行为,译文应当有效地满足读者的需求,这意味着,翻译者在翻译时,要考虑到读者的文化背景和知识水平,要尽量使译文能够被读者理解和接受。
五、多元翻译理论多元翻译理论认为,翻译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而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涉及到语言、文化、历史、社会等多种因素。
翻译者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并尽量把原文的含义准确地传达给译文的读者。
六、双系翻译理论双系翻译理论认为,译文既要把原文的含义准确地传达给读者,又要确保译文的艺术性和可读性,从而使译文尽可能成为一种可接受的作品。
因此,翻译者在翻译时,不仅要考虑原文的内容,还要考虑译文的艺术性和可读性,从而使译文更加准确、生动、接近原文。
总而言之,翻译的六大理论是文本结构理论、意义理论、功能理论、交际理论、多元翻译理论和双系翻译理论,它们都是翻译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理论,翻译者应当熟知这些理论,从而更好地完成翻译工作。
翻译理论有哪些
翻译理论有哪些
翻译理论是研究翻译的原则、方法和规律的学术领域。
下面将介绍几个常见的翻译理论。
1. 文化转移理论:文化转移理论认为翻译不仅仅是文字层面的转换,还涉及两个不同文化之间的知识和观念的转移。
翻译不仅要准确传达原文的信息,还要适应目标文化的语言和文化背景。
2. 契诃夫式的翻译理论:俄国文学家契诃夫提出的翻译理论,强调译者应充分理解原文的语境和意义,而不仅仅是机械地翻译文字。
译者应当有创造性地进行翻译,使得译文在目标文化中能够产生类似的效果。
3. 统一性翻译理论:统一性翻译理论主张翻译应当尽量保持原文的风格和特色,忠实于原文的意义。
译者不应进行大幅度的改动或添加,而应尽量忠实地传达原文的意思。
4. 语际翻译理论:语际翻译理论关注源语言和目标语言之间的转换,主张翻译应在不同语言系统之间进行。
翻译者需要准确地理解两种语言的语法、词汇和语用,以便进行有效的转换。
5. 文学翻译理论:文学翻译理论研究文学作品的翻译原则和方法。
文学翻译要求译者不仅仅传达原文的信息,还要尽可能保留原文的艺术风格和情感。
文学翻译理论也探讨了如何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进行文学作品的翻译。
6. 动态对等理论:动态对等理论认为翻译应当追求在目标文化中达到与原文相当的效果,而不仅仅是对原文进行机械的翻译。
译者需要考虑目标读者的背景和习惯,以及文化差异,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和词汇,使得译文能够传达原文的意义和情感。
这些翻译理论都有不同的观点和方法,译者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翻译工作。
同时,翻译理论也在不断发展和演变,随着社会和文化的变化,会出现新的理论和方法。
翻译理论基本原理
翻译理论基本原理一、引言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流的重要形式,它涉及将一种语言的信息传达到另一种语言中。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翻译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对促进不同国家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交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翻译理论作为翻译研究的基础,探讨了翻译的本质、目标和方法。
本文将介绍翻译理论的基本原理,包括功能对等理论、动态对等理论以及文化转换理论。
二、功能对等理论功能对等理论是翻译理论中的重要概念之一。
它认为翻译的目标是在不同语言之间实现相似的功能,而不是字面意义的对应。
根据功能对等理论,一个好的翻译应该能够传达原文的意思和目的,而不仅仅是字面上的翻译。
功能对等理论通过重视翻译的实际效果,提出了“信达雅”(faithfulness,expressiveness,elegance)的翻译原则。
翻译不仅要忠实于原文的意思,还要适应目标语言的文化背景和语言习惯,使译文更加流利自然。
三、动态对等理论动态对等理论是对功能对等理论的一种延伸。
它认为翻译是一种活动,需要根据不同的语境和读者的需求来调整翻译策略。
根据动态对等理论,翻译应该注重解释和表达原文的意思,而不是一味地追求字面对应。
翻译者需要考虑到读者的背景知识和文化,做出恰当的调整,以确保译文的准确性和可理解性。
动态对等理论强调了翻译过程中的主观因素和创造性,为翻译实践提供了一种灵活的方法。
四、文化转换理论文化转换理论是翻译理论中的另一个重要概念。
它认为翻译不仅涉及语言之间的转换,还包括文化之间的转换。
文化转换理论指出,翻译者必须了解原文所处的文化背景,并将其转化为适应目标语言和文化的形式。
文化转换不仅仅是语言的转换,还包括对语言表达方式、社会习俗、价值观念等文化因素的转换。
翻译者需要具备跨文化的能力,理解文化差异并将其合理地融入到翻译过程中,使译文更加接近目标语言和文化的习惯和要求。
五、结论翻译理论的基本原理涵盖了功能对等理论、动态对等理论和文化转换理论。
功能对等理论强调了翻译中传达意义和实现功能的重要性;动态对等理论提倡根据语境和读者需求灵活调整翻译策略;文化转换理论强调了翻译不仅仅是语言的转换,还涉及文化的转换。
普通翻译理论基础
普通翻译理论基础
普通翻译理论基础是翻译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它涉及着文本的传输,
也涉及到把语言“从一个情境转移到另一个情境”的过程。
它主要强
调翻译的原则,考虑到外国文化的特性和文本的语境,旨在将一种语
言的文学传输到另一种语言的文学形式。
普通翻译理论的核心思想是以译文保持原文意义。
它强调准确性,要
求译者尽量保留原文的涵义和精神,使译文能够达到原文、相同或接
近的效果。
译文不能随意更改原文的结构,也不能加入与原文无关的
内容。
通过这一理论,可以在翻译中实现“内容-结构的平衡”和“意
义-样式的平等”。
普通翻译理论强调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考虑译者的能力和外语水平;其次,要注意结构上的差异,以便使译文表达能达到不同语言文
化的特点;第三,选择合适的词语,以正确表达原文中的意义;第四,译文应注意保留原文的细节和感情。
此外,普通翻译理论还建议译者在翻译时要注意引用原文的经典词句,以体现作者的风格。
此外,译者还要重视原文所涉及的文学、历史和
文化,以使译文尽可能完整地表达原文的意思。
通过以上介绍,我们可以看出普通翻译理论基本上是以保持原文意义
为前提,以不变即是精华,以乐观主义上作为基础,以拟人化为首要
考虑条件,以一种跨文化的普遍性思想作为基础的翻译理论。
因此,
理解和正确运用这一理论可以有效地提高翻译的质量,更好地实现文
本的传播。
翻译理论(英文)课件
感谢观看
Translation Theory (English) Courseware
Overview of Translation TheoryFunctional Translation TheoryCultural Translation TheoryCorpus Translation TheoryMachine Translation TheorySummary and Outlook
详细描述
翻译理论的主要流派包括形式对应、动态对应、功能对应等。
总结词
形式对应理论强调翻译过程中原文和译文在形式上的对应,要求译文尽可能忠实于原文的形式和内容。动态对应理论则强调译文读者对译文的反应要与原文读者对原文的反应一致,注重语篇层面的意义传递。功能对应理论则认为翻译的首要任务是实现原文的功能,如信息传递、情感表达等,强调译文的交际功能。这些流派各有侧重,共同构成了翻译理论的丰富多样性。
详细描述
Functional Translation Theory
02
总结词
功能翻译理论是一种强调翻译功能和目的的理论,它认为翻译不仅是语言之间的转换,更是文化交流和信息传递的过程。
详细描述
功能翻译理论强调翻译的功能性和目的性,认为翻译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源语文本在目标文化中的特定功能。它强调翻译过程中对目标读者需求的关注,以及对目标语言和文化背景的考虑。
Machine Translation Theory
05
机器翻译理论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自然语言之间的自动翻译的理论。
定义
特点
适用范围
高效、快速、自动化、多语言支持。
广泛应用于国际交流、跨语言信息检索、全球化企业等领域。
(完整版)翻译理论
《翻译》课程理论汇编(基本概念)1.1 翻译的概念一般地,我们将翻译定义为:将一种语言(口语或笔语形式)(译出语)转换或创造为另一种语言(译入语)。
翻译是一种非常复杂的人类高级语言活动,这种活动的整个过程是很难以图示、语言等其他方式阐释清楚的。
不同领域、不同派别的学者对翻译有着不同的定义。
1.1.1 语言学家对翻译的定义语言学家将翻译视为一种语言活动,同时认为,翻译理论属于语言学的一个部分,即研究译出语和译入语的转换关系。
解释如下:(1)Catford(1965:20)认为,翻译是译出语和译入语间的文本等效转换。
(2)Nida 和Taber(1969:12)认为,翻译是译出语和译入语间意义和形式上的最紧密联系转换。
(3)Newmark(1982/1988:5)认为,翻译理论源自于比较语言学,属于语义学的一部分,而所有语义学的研究课题都与翻译理论息息相关。
1.1.2 文化角度对翻译的定义从文化角度来看,翻译不仅仅是语言符号的转换,同时是文化的交流,尤其是“文化间交流”。
通常我们把这一术语又改称为“文化间合作”或“跨文化交际”等。
Shuttleworth 和Cowie(1997:35)认为,与其说翻译是两种语言之间的符号转换,不如说是两种语言所代表的两种文化间的转换。
译者在处理涉及语言文化方面的译务工作时,认为任何一种语言中都饱含着其文化中的相关元素(比如:语言中的问候语、固定搭配等),任何文本都存在于特定的文化环境中,同时,由于各语言所代表的多元文化差异很大,语言间的转化和创造性生成模式千变万化。
Nida 认为,对于一个成功的翻译工作者而言,掌握两种文化比掌握两种语言更为重要,因为语言中的词汇只有在特定的语言文化环境中才能具有正确的、合乎文化背景的义项。
王佐良先生指出(1989),翻译不仅涉及语言问题,也涉及文化问题。
译者不仅要了解外国的文化,还要深入了解自己民族的文化。
不仅如此,还要不断的将两种文化加以比较,因为真正的对等应该是在各自文化中的含义、作用、范围、感情色彩、影响等等都是相当的。
中国的翻译理论简介
著名文学翻译家鲁迅
傅雷主要译作:伏尔泰、巴尔扎克、罗曼·罗兰 的重要作品。有《约翰·克利斯朵夫》 、传记 《贝多芬传》 、 《托尔斯泰传》 、 《米开朗琪 罗传》;巴尔扎克名著《高老头》 、 《欧也 妮·葛朗台》 、 《贝姨》 、 《邦斯舅舅》 、 《夏倍上校》 、 《幻灭》 ;伏尔泰的《老实 人》 、 《天真汉》 ;梅里美的《嘉尔曼》 、 《高龙巴》等等共三十余部作品。
南怀仁
南怀仁为清朝廷制造的6件天文仪器,至今还保存 在北京古观象台上。在南怀仁逝世300周年的时候, 中国政府向比利时鲁汶大学南怀仁基金会赠送了 “天球仪”(即南怀仁设计制造的大型天文仪器之 一)的模型,至今保存在南怀仁厅前。
比利时鲁汶大学建立的怀仁厅
中国近代翻译家之一:严复
严复(1854年1月8日-1921年10月27日)乳名体干,初名传初, 改名宗光,字又陵,后名复,字几道,晚号野老人,福建侯官 (后并入闽县,称为闽侯,今福州市)人。他系统地将西方的社 会学、政治学、政治经济学、哲学和自然科学介绍到中国,是清 末很有影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翻译家和教育家,是中国近 代史上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的“先进的中国人”之一。
二十世纪中国学派的六大翻译理论
第一个翻译理论家是严复,他在《天演论》(Evolution and Ethics and other Essays)中提 出了“译事有三难:信、达、雅”( faithfulness, expressiveness, elegance) ,即“信、 达、雅”三原则。这三个字的影响之大,可以说是“世界之罪”。因为二十世纪的中国译 者几乎没有不受这三个字影响的 (已衍生出“信达切”(刘重德)、“信达贴”(蔡思果)、 “信达优”(许渊冲)、“信达似”(裘克安)、信达+X等) 。“信”是强调译文必须忠 实于原文,“达”是强调译文应该通顺易懂,“雅”在严复时代指的是桐城派风格,现在 一般赋予“雅”新的涵义,即要求译文有文才。
翻译理论基本原理弗米尔
翻译理论基本原理弗米尔引言翻译作为一门复杂而又充满挑战的艺术和学科,一直以来都被视为沟通人类不同语言和文化之间的桥梁。
翻译的目标是准确而有效地传递原始语言的意义和表达到目标语言中。
在实践中,翻译者需要理解并转换源语言的意义、语法和风格,同时在目标语言中保持准确性、易于理解和自然流畅。
翻译理论提供了对这种复杂过程的分析和指导,而弗米尔翻译理论则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理论之一。
弗米尔翻译理论概述弗米尔翻译理论起源于19世纪末的法国,由法国语言学家弗米尔(Eugène Nida)提出。
该理论主要关注翻译过程中的意义传递和语言结构的转换。
弗米尔认为,翻译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要求翻译者不仅理解源语言的词汇和句法结构,还要将其转化为在目标语言中相等或等效的表达。
弗米尔翻译理论强调了对意义的传递和语言结构的转换两个关键方面。
意义传递指的是翻译者必须理解源语言句子的整体意义和细微差别,并在目标语言中用正确的语法、词汇和表达方式传达出来。
语言结构的转换则是指翻译者要根据目标语言的语法和结构特点,对源语言的词序、语序和句法结构进行调整和变换。
弗米尔翻译理论的主要原则弗米尔翻译理论提出了一系列原则,用于指导翻译过程中的决策和选择。
以下是其中的几个主要原则:1. 等价原则等价原则是弗米尔翻译理论的核心原则之一,指的是在翻译过程中要尽量保持源语言和目标语言的等价性。
这意味着翻译者应该努力寻找一种在目标语言中能够有效表达源语言意义的方式。
等价性并不意味着字面翻译,而是在保持意义的前提下,适当调整词汇、句法和语序。
2. 目标语导向原则目标语导向原则强调翻译过程中应优先考虑目标语言的语言和文化特点。
这意味着翻译者应该尽可能使用目标语言的惯用表达方式和习惯用法,以保持翻译结果的自然流畅和易于理解。
3. 文化转换原则文化转换原则要求翻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源语言和目标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
翻译不仅是语言之间的转换,还涉及到文化差异的理解和表达。
翻译理论名词解释
翻译理论名词解释翻译理论是指对翻译过程和翻译实践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的学科领域。
翻译理论的研究涉及翻译的原则、方法、技能以及对翻译现象和过程的准确描述和解释。
以下是对几个常见翻译理论名词的解释:1. 翻译目的论(Skopos Theory)翻译目的论强调翻译的目的决定了翻译的策略和方法。
翻译的目的可以是与原文意义等效,也可以是达到接受目标语读者的特定需求和期望。
翻译目的论关注译文的功能和使用情境,并根据具体目的确定翻译策略,强调翻译的灵活性和自由度。
2. 等同译法(Equivalent Effect)等同译法认为翻译要在保持与源语言文本等效的前提下传达译文的意义。
翻译的目标是尽可能准确地表达源语言的观点、感情和风格,使译文读者能够与源语言的读者有类似的阅读体验。
3. 文化转移(Cultural Transfer)文化转移理论认为,翻译不仅仅是语言的转换,还涉及到文化的转移。
翻译过程中,源语言中的文化元素需要转移到目标语言的文化背景中,以保持文化信息的准确传达。
翻译者需要有深入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并采取相应的转化策略。
4. 直译与意译(Literal Translation vs. Free Translation)直译强调以原文字面意义为依据进行翻译,注重原文的语法结构和词义的传达。
意译则更加注重把握原文的意思和情感,弹性地运用目标语的表达方式。
在实际翻译中,直译和意译往往是结合使用的,翻译者需要根据具体文本和翻译目标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
5. 动态对等(Dynamic Equivalence)动态对等理论认为,翻译应该追求与源语文本相同的效果和反应,而不仅仅是对原文进行语义层面的等效翻译。
翻译的目标是在目标语的文化和语境中呈现出与源语文本相似的意义和效果。
翻译理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为翻译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操作方法。
翻译理论的研究对于提高翻译质量、促进跨文化交流以及研究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翻译基本理论知识点
翻译基本理论知识点
中文翻译的基本理论知识点如下:
1.句子结构分析:理解句子的结构是翻译的基础,包括主谓宾结构、修饰语等,翻译时需要保持句子结构的完整性。
2.语义理解:翻译时需要深入理解每个词语的含义,并了解词语之间的语义关系,以准确传达原文的意思。
3.上下文理解:翻译时需要考虑上下文的信息,以确保所翻译的内容与原文的语境一致。
4.语法转换:中文和其他语言的语法结构有所不同,需要进行语法转换以符合目标语言的语法规则。
5.文化差异:不同语言和文化背景下,同样的表达方式可能含有不同的意义,需要考虑并妥善处理文化差异。
6.辞职翻译:辞职翻译是指逐句对照原文进行翻译,保持原文的字面意思,适用于宗教经典、技术说明等需要精确传达内容的场景。
英语翻译基本理论
e) In terms of materials to be translated • 1. Materials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2. translation of literary works such as novels ,stories, prose , poetry ,drama etc. • 3. translation of materials in political field such as treatises on social problems, reports, speeches etc. • 4. translation of practical writings such as official documents, contracts and agreement, notices, receipts, etc.
• 2.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Translation Studies:各自产生于各具特色的中 国和西方文化.中华民族与西方民族的思维方式 不同,差距很大。 • A.中国译论:产生于中国文化,是主观印 象式的理论。特点:个性的,联想发挥式的,不 乏真知灼见,言简意赅,但缺乏系统性和可操作 性。 • B.西方译论:客观分析式的理论。科学的、 客观的、系统的、往往具有自身的体系性,具有 与之相关的一系列术语,可操作性强。
“洪荒造塔语言殊,从此人间要象胥”(马祖 毅,2004:1) Translation exists because men speak different languages. (Steiner,2001:51) 斯坦纳说:“翻译之所以存在,是人们讲不 同的语言。”
文学翻译的基本理论简述题
文学翻译的基本理论简述题
文学翻译的基本理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文化差异理论:认为翻译作品的文化背景和原著的文化背景存在明显的差异,翻译者需要通过对原著的深入研究和理解,以及对目标语言文化的掌握,来实现文化的转换和传递。
2. 目标语文化接受理论:认为翻译作品被译入其他语言和文化时,需要充分考虑目标语言读者的文化背景和审美习惯,以便将原著创作的思想、情感、风格和意蕴准确地传达给读者。
3. 信、达、雅理论:认为翻译作品必须在忠实于原著的基础上,同时考虑目标语言读者的阅读习惯和文化背景,以确保译文在语言表达上准确、自然、优美。
4. 等效原则:认为翻译作品需要在尽可能保持原著风格、语调、情感、意象等方面的基础上,以目标语言的语言习惯和文化要求为准,寻求与原著等值的表达方式。
5. 实证主义理论:认为翻译作品要以实证数据为基础,通过对比分析翻译前后的文本和读者反应,以确保译文达到最佳效果。
翻译有哪些理论
翻译有哪些理论翻译学中的理论有很多,以下是其中的一些主要理论:1.等效理论(Equivalence Theory):由Eugene Nida和Charles Taber于1960年提出。
该理论认为翻译的目标是在不同语言之间传达与源文本相等或相似的意义。
它强调翻译的等级和程度,分为准确传递(充分等效)、部分传递(偏远等效)和恢复信息(零等效)。
2.功能对等理论(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由Christiane Nord于1991年提出。
该理论认为翻译的目标是根据目标语言和文化的读者需求,在功能上等效于源文本。
它强调翻译的目的是满足读者对论述、表述和信息的期望,并做出相应调整。
3.文化翻译理论(Cultural Translation Theory):由AndréLefevere于1992年提出。
该理论认为翻译是一种文化间的传递和变革过程,强调翻译的文化因素对于意义的建构和解读至关重要。
它探讨了源文本和目标文本之间的文化差异,并提出了译者作为文化中介者的角色。
4.再现理论(Relevance Theory):由Dan Sperber和Deirdre Wilson于1986年提出。
该理论认为翻译的目标是传递有效沟通所需的信息,并尽可能减少读者的认知努力。
它强调翻译要遵循言语交际原则,提供最相关和最明确的信息,以确保双方的理解和交流。
5.干扰理论(Interference Theory):源于歧义和误会的语言干扰现象。
干扰理论认为翻译是在源语言和目标语言之间进行的,源语言结构和表达方式会对译文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干扰理论研究译者如何解决干扰问题,以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6.社会文化理论(Sociocultural Theory):由Lev Vygotsky于20世纪初提出。
社会文化理论认为翻译是一种社会和文化实践,翻译活动受到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的影响。
它研究翻译与社会和文化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强调译者的角色和社会文化认知对翻译的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asic Knowledge of Translation TheoryI.Translation1.Definition1)The definition in the old days●“译即易,谓换易言语使相解也。
”——贾公彦(618-907) 唐朝●“夫翻译者,谓翻梵天之语转成汉地之言。
音虽似别,义则大同。
”——法云(960-1279) 宋代It means that translation is a rendering from one language (Source Language) into another (Target Language), remaining the meaning.●The British scholar Dr. Samuel Johnson once said: “To translate is to change intoanother language, remaining the sense.”2)The current definition●The American translation theorist Eugene A. Nida wrote in 1964: Translationconsists in reproducing in the receptor language the closest natural equivalence of the source language, first in terms of meaning and secondly in terms of style.(所谓翻译,是在译语中用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首先是意义,其次是文体。
)1)再现原文的信息(message)而不是保留原文的形式结构(formal structure)2)对等(equivalence)不是同一(identity)3)对等是最贴近、自然的对等4)意义是优先考虑的因素5)文体很重要●The British translation theorist Tytler’s definition in 1970 about translation: “Agood translation is one which the merit of the original work is so completely transfused into another language as to be as distinctly apprehended and as strongly felt by a native of the country to which that language belongs as it is by those who speak the language of the orig inal work.”●Prof. Huang Long TranslatologyTranslation may be defined as follows:The replacement of textual material in one language (SL) by equivalent textual material in another language (TL)(翻译可以作以下界定:用一种语言(目的语)的文本材料对等地再现另一种语言(源出语)的文本材料。
)1)部分地替代2)对等概念In summary1)Translation is the information transferring between two languages and thecultural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language families.2)Translation is a rendering from one language into another. Translation is ascience, an art, a bilingual art, a craft, a skill, an operation andcommunication.3)Translation is a representation or recreation in one language of what iswritten or said in another language.4)Translation is a kind of science because it was a whole set of rules governingit and certain objective laws to go by in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ng.2.Varieties of translation1)Interpretation and written translation2)In terms of SL and TL, Interlingual translation语际(不同语言之间),Intralingual translation语内(同一语言rewording),Intersemiotic translation符际(eg.把语言符号用图画、手势、数字或音乐来表达)3)In terms of style, political essay政论,practical writing应用文,science andtechnology科技,literary translationII.Translation Criteria or Principle●Tytler’s: Essay on the Principles of Translation, 17911) A translation should give a complete transcript of the ideas of theoriginal work.译文应完全复写出原作的思想。
2)The style and manner of writing should be of the same character asthat of the original.译文的风格和笔调应与原文的性质相同。
3) A translation should have all the ease of the original composition.译文应和原作同样流畅。
●Yanfu’s: Faithfulness, Expressiveness and Elegance (信、达、雅)1.“Faithfulness” means the full and complete conveying of theoriginal content of thought.2.“Expressiveness” demands that the vers ion should be clear andflowing without any grammatical mistakes or confused logic andsense.3.“Elegance” refers to the use of classical Chinese before the HanDynasty.In summary, the first two words as translation criteria are acceptable.The original mea ning of “Elegance” is unacceptable for today, but we cangive it new sense -----elegant style in translation.●Others:Lu Xun’s (鲁迅)translation principle:Rather be faithful (in thought) than smooth (in language) in opposition toLiang Shi-qiu’s translation principle in 1930s. (宁信不顺)Fu Lei’s付雷translation criteria: TL should be similar to SL both in Formand in Spirit. (形似、神似)Liu C hongde’s刘重德translation criteria: faithfulness, expressiveness andcloseness. (信、达、切) faithfulness: to be faithful to the content of theoriginal; expressiveness: to be as expressive and smooth as the original;closeness: to be as close to the original style as possible.Liang Shiqiu ‘s and Zhao Jingshen’s (梁实秋,赵景深) translationprinciple in 1930s: “It’s better to have a smooth version than a faithful one.”宁错务顺Eugene A. Nida’s translation principle: Dynamic equivalence orFunctional equivalence or Equivalent-effect theory. The main idea is thatthe translator is to produce as nearly possible the same effect on his readersas was produced on the readers of the original.Peter Newmark’s translation principle: From the angle of contextualanalysis, he puts forward two translation approaches: Semantic translationand 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Semantic translation: The translator attempts, within the bare syntactic andsemantic constraints of the TL, to produce the precise contextual meaning ofthe author. Semantic translation focuses primarily upon the semantic contentof the source text.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The translator attempts to produce the sameeffect on the TL readers as was produced by the original on the SL readers.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focuses essentially upon the comprehension andresponse of receptors.In summary, translation criteria: faithfulness and smoothness忠实与通顺.Faithfulness refers to that content and style of TL should be faithful to theSL.Smoothness requires that version should be clear and distinct, flowingand easy to read without signs of the mechanical word-for-wordtranslation, of obscure language, of grammatical mistakes, confusedstructure and logic.III.Prerequisites of a translatorAs Zhou En-lai said: To be a good translator we should strengthen our “basic training” in the three essential aspects:1)The enhancement of our political consciousness2)The betterment of our command of the relevant languages3)The broadening of the range and scope of our general knowledge. IV.Translation strategies: foreignization and domesticationForeignization:If the translator’s preference is placed on preserving the language and cultural differences of the Source Text, we call this kind of approaches or its translation foreignizing or foreignization.Domestication:It refers the method or practice of adapting the translation to the norms and values of the Target Language and culture is called domesticating or domestication.For example,C-E谋事在人,成事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