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肺炎链球菌
Pneumococcus
肺炎链球菌是双球菌属的革兰氏阳性细菌,肺炎链球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广 泛,常生活在正常人的鼻腔中,多数不致病或致病力很弱,少数致病力较强。 此菌存在着两种类型:
R型: 菌体无荚膜,菌落粗糙,一般无致病性;通常在
52~56℃,15~20分钟菌体即被杀死。
S型:菌体有荚膜,菌落光滑,致病性较强,为有毒株。
荚膜(capsule):是指某些细菌在一定条件下或生长发育到
某一阶段时,在细胞壁外一层厚度不均的胶状物,它的形成受遗传物 质(基因)控制。 荚膜由多糖构成,它能在机体内能保护细菌抵抗吞噬细胞的吞噬 及消化,并能抑制体内杀菌物质(如溶菌酶)的杀菌作用,使细菌易
R 型 和 S 型 细 菌 转 化 过 程
被加热杀死的S型肺炎双球菌(供体菌)自溶,释放出自身的 DNA片段,当DNA片段遇到感受态的R型活肺炎双球菌(受体 菌)时,R型活肺炎双球菌(受体菌)细胞膜上的结合位点相 结合
随后其中一条链被细胞膜上的核酸酶降解,降解产生的能量协 助把另一条单链推进受体细胞(该过程称为DNA的结合和摄 取)。
单链进入受体菌细胞后,便与受体菌DNA上的同源区段发生交 换重组。再通过受体菌DNA复制、细胞分裂,而表现出转化的 性状,于是就由R型肺炎双球菌产生出S型肺炎双球菌的后代。
无荚膜的R型有非常重要的“感受态”,保
思考
证了S型的DNA可以进入,而S型有荚膜,无
“感受态”,在自然情况下很难接收外源DNA 分子,不能作用受体菌,故不能转化。在自
然情况下,S型变成R型是通过基因突变来实
现的。
谢谢
在体内大量繁殖。细菌如果失去荚膜,致病力也会随之减弱或消失。
S型菌的主要致病因素是荚膜(对人,它能导致肺炎;对小家鼠,则 导致败血症)。
什么是转化
受体细胞从外界直接吸吸收来自供体细胞的DNA片段, 并与其同源片段进行遗传物质交换,从而使受体细胞获得
新的遗传特性的现象,称为转化(transformation)。
实验缺憾
艾弗里的实验并非无懈可击,人们发现他的第一个 实验中的DNA纯度不够,因为实验纯度最高的DNA样 品中也含0.02%的蛋白质,所以不能彻底排除蛋白质的 影响。
尽管艾弗里的第三个实验能做出一些解释,但是人
们仍然可以认为是DNA和蛋白质共同作用完成细菌的 转化,即无法完全排除蛋白质可能起了作用的怀疑。
Ps:进行转化的受体细胞必须是感受态
格里菲思试验
动物实验 细菌培养实验 S菌的无细胞抽提液试验
格里菲思动物试验
注射无毒Baidu Nhomakorabea型活菌→小鼠不死亡 结论
S型细菌中含有一种“转化因子”,能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
注射加热致死的S型死菌→小鼠不死亡 注射R型活菌与S型死菌混合物→小鼠死亡,且分离到S型活菌
注射有毒S型活菌→小鼠死亡
将加热杀死的S型菌和R型活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体内R型和S 型菌的含量变化。
分析:1.曲线ab段下降的原因是因为R型细菌被小鼠的免疫系统所消灭。
2.曲线bc段的上升时因为S型菌在小鼠体内增殖,导致小鼠的免疫力降 低所致。
实验结论:
只有S菌的DNA
能使活R菌转化为 S菌,而且纯度越 高转化效率也越 高,证明DNA是 遗传物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