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T2DM基础胰岛素临床应用中国专家指导建议(2020版)要点
2020《成人T2DM患者HbA1c控制目标及达标策略专家共识》要点
2020《成人T2DM患者HbA1c控制目标及达标策略专家共识》要点导读:2型糖尿病(T2DM)是严重危害公众健康的疾病之一,血糖达标是预防和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和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组织相关专家共同制定了《中国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控制目标及达标策略专家共识》。
关于中国成人T2DM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控制目标以及HbA1c达标策略,共识主要有以下推荐。
成人T2DM患者HbA1c控制目标推荐一、一般成人T2DM患者1.对于大多数成人T2DM患者,推荐HbA1c控制目标为<7.0%。
2.对于年轻、病程较短、预期寿命长、无并发症、不合并CVD的T2DM患者,推荐HbA1c控制目标为<6.5%甚至接近正常。
3.经单纯生活方式干预,或应用不增加低血糖风险的降糖药治疗,且未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T2DM患者,在HbA1c<6.5%后应维持治疗,不宜减弱降糖治疗强度。
4. HbA1c目标值应根据患者的病程进展和病情变化情况,及时进行调整,以维持风险与获益的最佳平衡。
二、已有CVD病史或CVD极高危的T2DM患者对于糖尿病病程较长、已有CVD病史或CVD极高危风险的T2DM患者,推荐HbA1c控制目标为<8.0%。
三、老年T2DM患者1.老年T2DM患者的HbA1c控制目标宜个体化,应充分考虑患者的健康状况等因素。
2.对于健康状况良好的老年患者,建议将HbA1c目标设定为<7.5%。
3.对于健康中度受损的老年患者,建议将HbA1c目标设定为<8.0%。
4.对于健康状态差的老年患者,建议将HbA1c目标设定为<9.0%。
5.对于合并阿尔茨海默病的患者,若预期寿命<5年,HbA1c可控制在<9.0%;若预期寿命较长,HbA1c可控制在7.5%左右。
四、低血糖风险较高的T2DM患者糖尿病病程>15年、曾经发生过无感知性低血糖、有严重伴发疾病(如肝肾功能不全)或全天血糖波动较大并反复出现低血糖症状的患者,建议将HbA1c控制在7.0%~ 9.0%。
2020版CDS指南全文发布,快看看对胰岛素是如何推荐的!
2020版CDS指南全文发布,快看看对胰岛素是如何推荐的!*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热乎乎的《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新鲜出炉啦!2型糖尿病(T2DM)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随着病程进展,患者β细胞功能减退,控糖难度也随之增大,胰岛素治疗是常见的有力控糖方式,也是大部分患者控制高血糖的必经之路,当口服降糖药效果不佳时,患者需及时启动胰岛素治疗,以控制高血糖,并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风险[1]。
使用胰岛素时,何时起始、选择哪种胰岛素、如何滴定剂量、怎样减少低血糖风险等问题成为了内分泌科医生的必修课。
此次新鲜出炉的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CDS)发布的《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以下简称2020《CDS指南》)相比于2017年版做出了更新,其中具体有哪些更新要点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应用胰岛素这一降糖利器,帮助更多患者血糖达标呢?下面来好好盘点一下。
更新要点1T2DM治疗路径更新起始胰岛素治疗首选基础胰岛素首先2020《CDS指南》对胰岛素的起始治疗时机与胰岛素种类的选择做出推荐:在治疗路径方面,T2DM 患者在生活方式和口服降糖药联合治疗的基础上,若血糖仍未达到控制目标,可尽早(3个月)联合胰岛素治疗,并明确指出,通常选用基础胰岛素[1](图1)。
此前,对于需起始胰岛素治疗的患者,2017年《CDS指南》仅指出可选用基础胰岛素或预混胰岛素,并未在T2DM治疗路径中对胰岛素种类做出明确推荐[2]。
图1. 2型糖尿病患者高血糖治疗的简易路径从循证证据来看,相比于预混胰岛素,基础胰岛素治疗确有一定优势。
Przemyslaw等学者的一项荟萃分析显示,虽然两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控制情况相似,但相比于预混胰岛素治疗方案,使用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方案的患者总体和症状性低血糖风险更低,体重增加更少,且可降低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严重不良事件的数量,同时相比于基线数据,能够提升组内患者生活质量[3]。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版)》要点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版)》要点2020年11月25-27日,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第二十四次全国学术会议(CDS)在苏州市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火热召开。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版)》的发布无疑是本次大会最为引人注目的焦点之一,更新版指南结合了最新的国际糖尿病管理指南和临床证据,为我国2型糖尿病的临床诊疗提供指导。
更新要点一:糖尿病患病率2020版指南:根据最新的流调数据,依WHO诊断标准,我国糖尿病患病率上升至11.2%。
图1 我国糖尿病患病率的变化更新要点二:将“糖化血红蛋白”纳入到糖尿病诊断标准2020版指南:在有严格质量控制的实验室,采用标准化检测方法测定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可以作为糖尿病的补充诊断标准。
(B)表1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更新要点三:新增个体化HbA1c控制目标设定的“主要影响因素”2020版指南:HbA1c控制目标应遵循个体化原则,年龄较轻、病程较短、预期寿命较长、无并发症、未合并心血管疾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没有低血糖及其他不良反应的情况下可采取更严格的HbA1c控制目标,反之则采取相对宽松的HbA1c目标。
(B)图2 个体化HbA1c控制目标的主要影响因素更新要点四:高血糖的药物治疗要点2020版指南:➤生活方式干预和二甲双胍为2型糖尿病患者高血糖的一线治疗。
生活方式干预是2型糖尿病的基础治疗措施,应贯穿于治疗的始终。
若无禁忌证,二甲双胍应一直保留在糖尿病的治疗方案中。
(A)➤一种降糖药治疗而血糖不达标者,采用2种甚至3种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联合治疗。
也可加用胰岛素治疗。
(A)➤合并ASCVD或心血管风险高危的2型糖尿病患者,不论其HbA1c 是否达标,只要没有禁忌证都应在二甲双胍的基础上加用具有ASCVD获益证据的GLP-1RA或SGLT2i。
(A)➤合并CKD或心衰的2型糖尿病患者,不论其HbA1c是否达标,只要没有禁忌证都应在二甲双胍的基础上加用SGLT2i。
基础胰岛素应用ppt课件
HbA1c %
︶
基础胰岛素是权威指南共同推荐 的 • 基础胰岛素可有效控制基础血糖、低血糖风险较小,使用方便,患者依从 胰岛素起始方案 性好,是起始胰岛素治疗的理想方案。
指南推荐的胰岛素起始治疗方案
基础胰 岛素 2013 CDS √ √ 何时起始基础胰岛素
2种口服药联合治疗而血糖仍不达标 (HbA1c>7%)者, 可加用胰岛素治疗
甘精胰岛素能更好地模拟生理性 • 甘精胰岛素是一种长效胰岛素类似物,在人胰岛素的基础上经氨基酸序列修饰, 基础胰岛素分泌 能更好地模拟生理性胰岛素分泌,皮下注射后形成细微沉淀物,其中的多聚体在
6
5 葡萄糖利用率
(mg/kg/min)
皮下持续缓慢释放,24小时平稳无峰,减少低血糖风险,是我国使用最广泛的基 础胰岛素。
3
基础胰岛素的临床使用方案
基础胰岛素的常见临床使用方案
基 础 胰 岛 素 常 见 方 案
口服降糖药+基础胰岛素
基础胰岛素+餐时胰岛素
口服降糖药 + 基础胰岛素
适用人群
临床使用建议
口服降糖药+基础胰岛素 适用人群
适用人群
• 高血糖伴明显高 血糖症状的新诊 断T2DM患者
• 口服降糖药规范 治疗血糖控制仍 未达标者
2016 ADA/EASD
2016
CDS: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ADA:美国糖尿病学会;EASD:欧洲糖尿病研究协会;AACE:美国临床内分泌医师协会; ACE:美国内分泌学院
Diabetes Care. 2016 Jan;39 Suppl 1:S1-106. 2016 AACE Guideline. Endocrine Practice Vol 22 No.1 January 2016.
2型糖尿病基础胰岛素专家建议解读
OAD治疗血糖控制不佳患者 起始基础胰岛素治疗HbA1c达标率提高
24周后连续两次患者血糖检测HbA1c≤6.5%, HbA1c≤7.0%的患者比例
60.00% P=0.001 43.70% 40.00% P=0.043 17.50% 10.10% 甘精胰岛素组 调整OAD组
27.10%
20.00%
患者在医生指导下,根据空腹血糖值,每周调整2-6U基础 胰岛素直至空腹血糖达标
Raskin PR, et al. Eur J Intern Med. 2007 ,18(1):56-62.
临床使用建议 STEP 2.2:根据FPG水平调整基础胰岛素剂量—患者自我调整方案
患者自我调整剂量方案(以FPG目标6.1 mmol/L为例) 空腹血糖(mmol/L)
• 口服药种类和剂量根据患者个体情况酌情选择和调整
临床使用建议 STEP 2.1:根据FPG水平调整基础胰岛素剂量—医生指导方案
医生调整剂量方案(以FPG目标6.1 mmol/L为例) 空腹血糖(mmol/L)
<4.4 4.4-6.1 6.2-7.8 7.9-9.9 >10.0
基础胰岛素剂量调整
-2U 不调整 +2U +4U +6U
如血糖控制不达标(A1C≥7.0%)则进入下一步治疗 如血糖控制不达标 (HbA1c≥7.0%),则进入下一步治疗
主要治疗路径
一线药物治疗
备选治疗路径
二甲双胍
α -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促泌剂
生 活 方 式 干 预
二线药物治疗
胰岛素促泌剂/α -糖苷酶抑制剂/ DPP-4抑制剂/噻唑烷二酮类
三线药物治疗
初诊T2DM患者
*高血糖症状: 多饮、多尿、多食、体重下降
2020版成人2型糖尿病基础胰岛素临床应用中国专家指导建议
·指南与共识·成人2型糖尿病基础胰岛素临床应用中国专家指导建议(2020版)(按姓氏笔画排序)冉兴无母义明朱大龙刘铭纪立农李小英李启富李焱李强杨文英杨立勇杨涛肖建中邹大进张俊清陆菊明陈莉明陈璐璐周智广单忠艳赵家军洪天配郭立新郭晓蕙姬秋和彭永德童南伟曾龙驿【提要】T2DM患者随着病情进展,胰岛β细胞功能减退,需要胰岛素治疗以达到有效的血糖控制。
基础胰岛素是T2DM治疗的重要药物之一,但当前我国基础胰岛素治疗存在起始治疗较晚,起始剂量偏低且剂量调整不足等情况。
为规范基础胰岛素在临床中的合理使用,我国专家于2017年发布了《成人2型糖尿病基础胰岛素临床应用中国专家指导建议》,基于循证证据对基础胰岛素常用临床方案的适用人群、起始方法、剂量调整方法等做出推荐。
本次修订针对基础胰岛素应用的临床证据进行更新。
【关键词】基础胰岛素;糖尿病,2型doi:10.3969/j.issn.1006⁃6187.2020.10.001Chinese expert recommendations on basal insulin treatment in adult type2diabetes mellitus【Summary】With the progression of type2diabetes and the decline of beta⁃cell function,insulin iseventually required to improve glycemic control.Basal insulin plays a vital role in type2diabetes mellitus management,but basal insulin usage in current Chinese clinical practiceis suboptimal,including delayedinitiation,inadequate starting dose,and insufficient titration,etc.To improve and standardize basal insulinusage,Chinese experts developed the evidence⁃based recommendations on basal insulin treatment in2017,provide advice on applicable population,appropriate starting dose and titration scale for common basal insulinregimens.Current recommendations were updated based on new evidence.【Key words】Basal insulin;Diabetes mellitus,type2一、前言糖尿病是一类以高血糖为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将血糖控制在正常或接近正常范围可降低糖尿病患者微血管、大血管病变发生的风险[1]。
最新:2020年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要点更新
最新:2020年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要点更新《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新版指南)现已正式发布!新版指南共包括19个章节,相较于2017年版指南在多方面进行了修订和更新,本文汇总了11项重要更新内容。
更新要点一最新流调数据显示,糖尿病患病率11.2%(WHO标准)。
要点提示✔我国糖尿病患病率仍在上升,2015至2017年达到11.2%,各民族有较大差异,各地区之间也存在差异。
✔糖尿病的知晓率(36.5%)、治疗率(32.2%)和控制率(49.2%)有所改善,但仍处于低水平。
✔糖尿病人群中T2DM占90%以上。
更新要点二糖化血红蛋白(HbA1c)纳入糖尿病诊断标准。
要点提示✔空腹血糖、随机血糖或OGTT2h血糖是诊断糖尿病的主要依据,没有糖尿病典型临床症状时必须重复检测以确认诊断。
(A)✔在有严格质量控制的实验室,采用标准化检测方法测定的HbA1c 可以作为糖尿病的补充诊断标准。
(B)✔按病因将糖尿病分为T1DM、T2DM、特殊类型糖尿病和妊娠期糖尿病4种类型。
(A)更新要点三综合控制目标部分,新增个体化HbA1c 控制目标设定的主要影响因素。
要点提示✔T2DM的治疗策略应该是综合性的,包括血糖、血压、血脂、体重的控制,抗血小板治疗和改善生活方式等措施。
(A)✔对大多数非妊娠成年T2DM 患者,合理的HbA1c控制目标为<7%。
(A)✔HbA1c 控制目标应遵循个体化原则,年龄较轻、病程较短、预期寿命较长、无并发症、未合并心血管疾病的T2DM患者在没有低血糖及其他不良反应的情况下可采取更严格的HbA1c 控制目标,反之则采取相对宽松的HbA1c 目标。
(B)✔生活方式干预和二甲双胍为T2DM患者高血糖的一线治疗;生活方式干预是T2DM的基础治疗措施,应贯穿于治疗的始终;若无禁忌证,二甲双胍应一直保留在糖尿病的药物治疗方案中。
(A)✔一种降糖药治疗血糖不达标者,应采用2种甚至3种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联合治疗,也可加用胰岛素治疗。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解读新指南更新要点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解读新指南更新要点图: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的发展历程糖化血红蛋白(HbA1c)纳入糖尿病诊断标准糖化血红蛋白(HbA1c )与糖尿病并发症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临床上HbA1c已被广泛用于评估长期血糖控制状况,也是临床决定是否需要调整治疗的重要依据[2]。
2011年,WHO建议在条件具备的国家和地区采用HbA1c 诊断糖尿病,诊断切点为HbA1c≥6.5%[2]。
鉴于HbA1c检测在我国尚不普遍,检测方法的标准化程度不够,测定HbA1c的仪器和质量控制尚不能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的要求,因此在2017年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中未推荐采用HbA1c 诊断糖尿病[2]。
近几年来我国HbA1c标准化工作推进速度迅速加快,随着对HbA1c认知程度和测定质量的不断提高,我国已完成HbA1c 检测的标准化工作,此次指南更新将HbA1c≥6.5%作为补充诊断标准[1]。
表: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将TIR纳入血糖控制目标促进多维度的血糖管理HbA虽然是血糖监测的“金标准”,但在临床应用中存在不能反映低血糖,不能反1c个体间差异等问题[3-9]。
葡萄糖目标范围内时间(TIR)可从高血糖、低血糖、血糖变异性的多维视角完映血糖变异性,不能反映HbA1c进行有效补充[10-11]。
糖尿病治疗领域对于TIR的关注与认识不断增加,大量研究发现TIR与微血管并善解析血糖控制状况,对HbA1c发症、心血管疾病、妊娠结局等显著相关,基于中国人群的前瞻性研究就发现,TIR与2型糖尿病(T2DM)全因死亡和心血管病死亡呈负相关[12-13]。
图:TIR与T2DM全因死亡和心血管病死亡负相关随着持续血糖监测(CGM)和自我血糖监测(SMBG)的快速发展,血糖管理的全新指标TIR的监测也越来越便捷[1]。
共识对TIR的推荐逐步完善,2019年发布的TIR国际共识推荐1型糖尿病(T1DM)及T2DM患者的TIR控制目标为>70%,但应高度个体化,同时关注低血糖以及血糖波动[14]。
2型糖尿病防治全文指南:2020版中国
2型糖尿病防治全文指南:2020版中国前言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严重威胁全球人类的健康。
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报告,全球约有4.62亿成年人患有糖尿病,其中我国糖尿病患者数量已达1.14亿,位居全球首位。
2型糖尿病(T2DM)是最常见的糖尿病类型,占所有糖尿病病例的90%以上。
为了提高我国糖尿病防治水平,制定科学的防治策略,降低糖尿病发病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我国糖尿病学会组织专家编写了《2型糖尿病防治全文指南:2020版中国》。
本指南旨在为糖尿病防治提供最新、最全面的科学依据和指导建议,适用于糖尿病患者、医疗卫生工作者及关心糖尿病防治的人士。
1. 糖尿病定义与分类1.1 糖尿病定义糖尿病是一种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和(或)作用缺陷导致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代谢紊乱。
1.2 糖尿病分类糖尿病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1型糖尿病(T1DM)- 2型糖尿病(T2DM)- 妊娠期糖尿病(GDM)- 特殊类型糖尿病2. 2型糖尿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2.1 病因2型糖尿病的病因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生活方式等。
遗传因素在2型糖尿病发病中起重要作用,部分患者有家族史。
环境因素如年龄、体重指数(BMI)、饮食习惯、体力活动等与2型糖尿病发病密切相关。
2.2 发病机制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主要包括胰岛素分泌不足和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分泌不足是指胰岛β细胞功能受损,导致胰岛素分泌减少。
胰岛素抵抗是指体内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导致胰岛素作用减弱。
3. 2型糖尿病的临床表现与诊断3.1 临床表现2型糖尿病的临床表现多样,轻型患者可无明显症状,仅在体检时发现高血糖。
典型症状包括多饮、多尿、多食、体重减轻等。
病情进展可出现慢性并发症,如心血管疾病、肾病、视网膜病变、神经病变等。
3.2 诊断标准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如下:- 空腹血糖≥7.0 mmol/L- 餐后2小时血糖≥11.1 mmol/L- 有高血糖典型症状,随机血糖≥11.1 mmol/L4. 2型糖尿病的治疗策略4.1 生活方式干预生活方式干预是2型糖尿病治疗的基础,包括合理膳食、增加体力活动、减轻体重等。
全文版:2020年中国二型糖尿病综合防治指南
全文版:2020年中国二型糖尿病综合防治指南前言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其中2型糖尿病(T2DM)占据了绝大多数。
为了更好地指导我国T2DM的防治工作,提高诊疗水平,我们特制定本指南。
本指南旨在为临床医生、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属提供关于T2DM的全面、科学的防治建议。
1. 糖尿病定义与分类1.1 糖尿病定义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以慢性高血糖为主要特征,伴有胰岛素分泌不足和(或)作用障碍,导致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
1.2 糖尿病分类糖尿病主要分为4类:1型糖尿病(T1DM)、2型糖尿病(T2DM)、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和妊娠期糖尿病。
2. T2DM的流行病学特点2.1 发病率近年来,我国T2DM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根据我国国家统计局数据,2017年我国T2DM患者已达1.14亿。
2.2 危险因素T2DM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肥胖、年龄、家族史、生活方式等。
3. T2DM的病理生理机制3.1 胰岛β细胞功能异常T2DM患者存在胰岛β细胞功能异常,包括胰岛素分泌不足和胰岛素抵抗。
3.2 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是T2DM发病的关键环节,导致胰岛素信号传导受阻,进而引发高血糖。
4. T2DM的诊断与评估4.1 诊断标准T2DM的诊断标准包括:空腹血糖≥7.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随机血糖≥11.1mmol/L。
4.2 评估指标T2DM评估主要包括:血糖、HbA1c、胰岛素水平、C肽水平等。
5. T2DM的治疗策略5.1 生活方式干预生活方式干预是T2DM治疗的基础,包括: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
5.2 药物治疗T2DM药物治疗包括:口服降糖药、胰岛素治疗、GLP-1受体激动剂、SGLT2抑制剂等。
5.3 并发症防治T2DM并发症防治包括:心血管病变、肾病、视网膜病变、神经病变等。
6. T2DM的护理与管理6.1 糖尿病教育糖尿病教育是T2DM管理的关键,提高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认识,有助于血糖控制。
临床应用基础胰岛素有什么技巧?专家建议搞懂“33问”
临床应用基础胰岛素有什么技巧?专家建议搞懂“33问”基础胰岛素是2型糖尿病(T2DM)治疗的一个重要手段,为了帮助临床一线更好地使用基础胰岛素、解决临床问题,内分泌相关专家小组拟定了2017年《成人2型糖尿病基础胰岛素临床应用中国专家指导建议》。
1、随着循证证据的不断更新及新一代胰岛素产品的上市,今年5月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神经病变学组制定了新的”指针”《基础胰岛素临床应用常见问题指导建议——三十三问》(以下简称“基础胰岛素临床应用三十三问”)。
2、发表在《中华糖尿病杂志》,旨在与时俱进更新基础胰岛素的临床规范化使用、提高中国糖尿病治疗的整体血糖达标率和减少低血糖发生的风险、对改善患者预后起到指导作用。
图1《基础胰岛素临床应用常见问题指导建议——三十三问》新版的“基础胰岛素临床应用三十三问”在介绍基础胰岛素种类及特点的基础上,对多种常用口服降糖药联合基础胰岛素、注射制剂联合基础胰岛素以及基础胰岛素联合餐时胰岛素的启用时机、起始和剂量调整方案、疗效、低血糖发生风险、心血管安全性以及癌症风险等均做了详细描述,内容还涵盖了基础‐餐时方案的具体应用及监测,全方位解决临床需求。
那较2017年版,2020这版有哪些“更新的亮点”呢?更新“形式”“基础胰岛素临床应用三十三问”从临床应用常见的问题出发,采用问答的形式对基础胰岛素进行解读,便于理解和使用。
更新“成员”除了旧版中提及的中效胰岛素(NPH)、甘精胰岛素和地特胰岛素,此次新增了在我国新近上市的新一代基础胰岛素类似物德谷胰岛素的作用机制、特点、疗效以及安全性等内容(图2左),该胰岛素半衰期显著延长,作用持续时间>42 h,每日一次注射,经过几个半衰期后呈现平稳无峰的作用曲线。
更新的指导建议中指出,德谷胰岛素具有独特的作用机制、作用时间延长、疗效好、血糖变异性低、低血糖风险低、心血管安全性好、给药灵活且不影响血糖控制。
此外,较旧版指导建议,新版对不同基础胰岛素之间的疗效与低血糖风险进行了更详细的阐述与比较(图2右)。
成人2型糖尿病胰岛素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
3060min
2-3h
5-8h
特点
餐前0~15min或餐后15min内注射; 有效控制餐后血糖; 餐后2~5 h及夜间低血糖发生率低
餐前30~45min注射; 与生理状态比较。起效慢、效果差, 持续时间长、延后的低血糖
中效 长效
诺和灵N/ 优泌林N
来得时
2-4h 2-4h
诺和平
3-8h
4-10h
1016h
4
5
6
从 UKPDS开始的年数(接受氯磺丙脲治疗的患者)
UKPDS提示:在确诊6年后大约50%以上口服磺脲类药物治疗的患者需 要联合胰岛素才能够使得空腹血糖控制到<6.0 mmol/L
Wright A et al. Diabetes Care 2002; 25:330–336.
Lusignan S et al. BMC Family Practice 2005; 6:13.
随着病程进展,2型糖尿病患者β细胞功能进 行性衰退
β细胞功能(%)
100
诊断糖尿病时
80
β细胞功能降低超过50%
60
40 N = 376
20
0
-10 -9 -8 -7 -6 -5 -4 -3 -2 -1 0 1 2 3 4
诊断时间(年)
Adapted from UKPDS Group. Diabetes 1995;44:1249
2024h
5.723.2
作为基础胰岛素,平台时间短,吸收 曲线变异大.低血糖风险高 T2DM每日注射1次,T1DM每日可注射2 次: 吸收曲线重复性好
11
已上市胰岛素种类及特点2
胰岛素 商品名 种类
优泌乐25 优泌乐50
2022胰岛素知识真题模拟及答案(2)
2022胰岛素知识真题模拟及答案(2)共501道题1、一项随机、开放、交叉研究,肥胖T2DM患者三餐前均接受注射谷赖胰岛素或赖脯胰岛素治疗,结果显示谷赖胰岛素治疗后的平均餐后血糖漂移较赖脯胰岛素治疗减少()(单选题)A. 0.09B. 0.12C. 0.11D. 0.1试题答案:B2、胰岛素治疗的常见副作用有哪些()(多选题)A. 体重增加B. 视力模糊C. 低血糖D. 过敏E. 皮下脂肪增生/萎缩试题答案:A,B,C,D,E3、给少儿患者注射中效或者长效胰岛素时,最好选择()(多选题)A. 腹部B. 大腿上端外侧C. 上臂外侧靠后D. 臀部外上侧E. 颌面部F. 前臂外侧试题答案:B,D4、注射胰岛素时捏皮方法()(单选题)A. 整只手捏皮肤B. 用拇指中指食指捏皮肤C. 用拇指和食指捏皮肤试题答案:B5、来得时与重组甘精胰岛素在说明书上有哪些差异?()(多选题)A. 儿童适应症B. 低血糖禁忌症C. 贮藏温度条件D. 用法用量试题答案:A,B,C6、来得时®中国上市时间是()(单选题)A. 1996年B. 2000年C. 2004年D. 2006年试题答案:C7、关于甘精胰岛素的用法用量,可能需要调整剂量的情况包括:()(多选题)A. 体重或生活发生变化B. 胰岛素给药时间改变C. 出现容易发生低血糖或高血糖的情况D. 轮换注射部位时试题答案:A,B,C8、关于BeyondIV研究结果描述正确的是?()(单选题)A. 年龄越轻、病程越短、基线BMI越高及FPG水平越高的患者更应该积极调整胰岛素剂量,以达到更好的血糖控制目标B. 年龄越大、病程越长、基线BMI越高及FPG水平越高的患者更应该积极调整胰岛素剂量,以达到更好的血糖控制目标C. 年龄越轻、病程越短、基线BMI越低及FPG水平越低的患者更应该积极调整胰岛素剂量,以达到更好的血糖控制目标D. 年龄越轻、病程越长、基线BMI越低及FPG水平越高的患者更应该积极调整胰岛素剂量,以达到更好的血糖控制目标试题答案:A9、关于Origin研究,描述正确的是?()(多选题)A. 来得时®的严重低血糖发生率仅为1.3次/100患者-年B. 来得时®的中位使用剂量0.4IU/kgC. 积极的调整来得时剂量FPG可长期控制在6.1mmol/L以下D. 研究的入组患者为:具有CV高危风险的糖尿病前期或T2DM早期患者(使用0~1种OAD)试题答案:A,B,D10、以下关于低血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单选题)A. 非糖尿病患者来说,低血糖症的诊断标准为血糖<2.8mmol/LB. 接受药物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只要血糖水平≤4.4mmol/L就属低血糖范畴C. 严重低血糖:需要他人帮助,常有意识障碍,低血糖纠正后神经系统症状明显改善或消失D. 症状性低血糖:血糖≤3.9mmol/L,且有低血糖症状试题答案:B11、糖尿病患者处于下列哪些情况时不能运动()(多选题)A. 尿酮体阳性B. 空腹血糖>13.9mmol/LC. 随机血糖>13.9mmol/LD. 血糖<5.6mmol/LE. 血酮体阳试题答案:A,B,D,E12、以下哪些信息可以作为谷赖胰岛素的核心优势?()(多选题)A. 无锌速效B. 注射灵活C. 不同制剂、改善过敏D. 联合基础、更多选择试题答案:A,B,C,D13、中国成人正常体重指数是()(单选题)A. 18.5以下B. 18.5-24C. 24-28D. 30E. 30以上试题答案:B14、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目标是()(单选题)A. 6.0%B. 6.5%C. 7.0%D. 7.5%E. 11.0%试题答案:C15、2019年来得时最主要目标患者(T2DM)()(单选题)A. 1种口服药控制不佳B. 新诊断患者C. 预混胰岛素控制不佳D. 基础胰岛素控制不佳试题答案:A16、复使用注射笔针头有哪些风险()(多选题)A. 影响注射剂量的准确性B. 针头断裂或针管堵塞C. 疼痛增加D. 导致皮下脂肪增生和硬结E. 感染试题答案:A,B,C,D,E17、注射胰岛素部位正确的是()(多选题)A. 上臂外侧上三分之一B. 上臂外侧中三分之一C. 双侧大腿内侧三分之一D. 双侧大腿前外侧上三分之一E. 双侧臀部外上侧试题答案:B,D,E18、以下哪个属于艾倍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单选题)A. 低血糖B. 全身过敏反应C. 注射部位反应D. 局部过敏反应试题答案:A19、糖尿病患者所选择的运动强度应是最大运动强度的()(单选题)A. 30%-40%B. 40%-50%C. 50%-60%D. 60%-70%E. 70%-80%试题答案:D20、糖化血红蛋白是反映抽血前多长时间的平均血糖水平()(单选题)A. 2周B. 1个月C. 2-3个月D. 3-4个月E. 5个月试题答案:C21、2019年BEYOND论坛活动将重点分享以下哪两项研究结果:()(多选题)A. Beyond-3:空腹血糖目标设定B. Beyond-7:基础胰岛素起始剂量C. Monnier研究D. Riddle研究试题答案:A,B22、LADI研究中,血糖控制不佳的1型糖尿病患者转为甘精胰岛素+谷赖胰岛素治疗的结果,下面描述正确的是?()(多选题)A. 改善血糖控制B. 改善生活质量C. 改善血糖波动D. 增加治疗满意度试题答案:A,B,C,D23、糖尿病肾病患者健康教育()(多选题)A. 勿使用对肾功能有害的药物,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链霉素、磺胺药等及抗真菌药物。
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临床合理应用中国专家建议
钠-葡萄糖共转运蛋⽩2(SGLT2)抑制剂临床合理应⽤中国专家建议通过控制T2DM患者多种代谢异常和⾼⾎压,预防和延缓糖尿病的⼤⾎管病变和微⾎管病变、提⾼患者⽣活质量,延长患者寿命是治疗T2DM的⽬标。
当前,T2DM的控制还⾯临巨⼤的挑战,在糖尿病患者的⾎糖控制上仍需更有效的新型降糖药物来满⾜传统降糖药物未能满⾜的治疗需求。
钠-葡萄糖共转运蛋⽩2抑制剂(SGLT2i)是⼀种新型的⼝服降糖药物,该类药物在国外多个国家已经上市并得到越来越⼴泛的临床应⽤。
即将在中国上市的SGLT2i主要有达格列净(dapagliflozin)、坎格列净(canagliflozin)和恩格列净(empagliflozin)。
考虑中国⼴⼤医⽣尚⽆使⽤该药的经验,故中国内分泌、⼼⾎管及肾脏领域的专家共同制定《SGLT2抑制剂临床合理应⽤中国专家建议》,以指导临床医⽣和患者对该类药物有更全⾯的了解和合理使⽤。
⼀、肾脏与葡萄糖代谢正常⽣理情况下,肾脏每天经过肾⼩球滤过近160~180g的葡萄糖到肾⼩管中,但滤过的葡萄糖全部被重吸收。
⼀般情况下,当⾎糖浓度达到10mmol/L(肾糖阈)时葡萄糖会漏出到尿液中。
⾎糖浓度超过肾糖阈越多,从尿中排出的葡萄糖就越多。
在肾⼩管内的葡萄糖主要通过钠-葡萄糖共转运蛋⽩(SGLT)重吸收回到⾎液循环中。
⼈类SGLT家族主要包括SGLT1-SGLT6,在体内⼴泛分布。
其中,SGLT2是该家族中的重要⼀员,主要分布在近段肾⼩管的管腔侧细胞膜上,负责肾⼩管中90%葡萄糖的重吸收。
另外,10%的葡萄糖通过分布在远端肾⼩管的SGLT1通道重吸收。
出于对肾脏过量葡萄糖排出的适应,T2DM患者肾糖阈较⾮糖尿病患者⾼、导致重吸收葡萄糖量增加。
SGLT2基因突变导致的SGLT2通道重吸收葡萄糖的能⼒下降(肾糖阈降低)可导致在正常⾎糖⽔平情况下的尿糖排出增多,即肾性尿糖。
该类患者⽆过⾼的发⽣低⾎糖、肾功能受损、电解质紊乱等风险未见显著增⾼。
2022胰岛素知识真题模拟及答案(4)
2022胰岛素知识真题模拟及答案(4)共501道题1、升糖指数(GI)主要是对每种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升高血糖的作用进行评价(以餐后所增加的曲线下面积来表示),它反映了某种食物与葡萄糖相比升高血糖的速度和能力,下面描述正确的是?()(多选题)A. 淀粉类食物如马铃薯、面粉、包面包等升糖指数较高B. 豆类食物、早餐燕麦、大部分水果的升糖指数较低C. 食物加工时间越长、温度越高、升糖指数呈正比上升D. 以上均正确试题答案:A,C2、关于艾倍得的剂量调整方案下列描述正确的是()(多选题)A. 起始剂量为4UB. 每3天调整一次,每次调整2U直至血糖达标C. 起始剂量为2IUD. 每3天调整一次,每次调整4U直至血糖达标试题答案:A,B3、以下哪些为监管机构对于胰岛素注射装置的要求?()(多选题)A. 剂量刻度和清晰度B. 剂量准确性C. 储存D. 注射操作试题答案:A,B,C,D4、下面哪项不属于有锌胰岛素制剂中锌离子的作用()(单选题)A. 使二聚体缔合成六聚体B. 减少单体的破坏变性C. 保持胰岛素的稳定性D. 使药物更快被吸收起效试题答案:D5、血糖波动的危害有:()(多选题)A. 增加低血糖风险B. 能激活氧化应激C. 可导致大血管病变D. 可导致微血管病变试题答案:A,B,C,D6、使用胰岛素过程中,最严重的并发症是()。
(单选题)A. 酮症酸中毒B. 低血糖反应C. 体重增加D. 皮下脂肪萎缩试题答案:B7、关于艾倍得给药方法描述正确的是?()(多选题)A. 本品应以皮下注射或者持续的皮下泵输注法给药,在腹壁、大腿、三角肌这些部位皮下注射给药或者持续的腹壁输注给药。
B. 每次注射时,注射或者输注的部位(腹部、大腿、三角肌)应该不时的轮换。
吸收速率和随后的作用开始时间以及作用持续的时间,都可能受注射部位、运动和其它变化而影响。
C. 注射时应注意不要进入血管中。
注射后,不要按摩注射部位。
D. 如果注射装置为冷藏,使用前要室温放置1至2小时,注射冷的胰岛素会增加疼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人T2DM基础胰岛素临床应用中国专家指导建议(2020版)要点
更新版指南就基础胰岛素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人群时可能涉及到的问题,如“个体化血糖控制目标”、“胰岛素与口服、GLP-1RA等药物联合时的起始剂量、剂量调整方案、用药注意”、“预混胰岛素方案向基础胰岛素方案的转换”等给出了详细的药物使用建议。
基础胰岛素种类及其特点
表1 基础胰岛素种类及特点
注:*目前在中国使用较少
应用基础胰岛素时的血糖控制目标
应用基础胰岛素时的血糖控制目标应根据个体化原则,综合考虑患者年龄、病程、预期寿命、伴发疾病、降糖治疗方案及患者意愿等情况后制定。
➤HbA1c<7%、FPG 4.4-6.1mmol/L:对于大多数非妊娠成年T2DM患者;
➤HbA1c<6.5%、FPG 4.4-5.6mmol/L:对于病程较短、预期寿命较长、无严重并发症或低血糖风险低的患者;
➤近期国内研究显示,对于应用≥1种口服降糖药血糖仍控制不佳的成年T2DM患者,加用长效胰岛素类似物时,将FPG目标设定为≤6.1mmol,能进一步提高HbA1c达标率且不增加低血糖风险;
➤HbA1c<8.0%,FPG≤7.0mmol/I或更高:对于有严重低血糖史、预期寿命较短、合并严重疾病患者,血糖控制目标可较为宽松。
口服降糖药联合基础胰岛素方案
相较于联合预混胰岛素类似物,在口服降糖药基础上联合长效基础胰岛素类似物对血糖控制的改善程度相似,但低血糖风险更小,体重增加更少。
不同口服降糖药降糖作用机制不同,与基础胰岛素联用时,需根据药物特点,注意监测血糖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见表2)。
表2 基础胰岛素与不同降糖药联合方案的特点与注意事项
1.适用人群
➤高血糖(FPG>11.1mmol/l或HbA1c>9%)或伴明显高血糖症状的新诊断T2DM患者;
➤≥1种口服降糖药规范治疗3个月以上,HbA1c仍未达标的患者。
2.胰岛素起始方法
➤通常0.1-0.3U/(kg·d)起始基础胰岛素;
➤HbA1c>8%者,0.2-0.3U/(kg·d)起始;
➤BMI≥25kg/m^2者,0.3U/(kg·d)起始。
3.胰岛素调整方法(详见表3)
➤在医生指导下,根据FPG每周调整2-6U基础胰岛素直至FPG达标;➤患者进行自我调整,推荐每3天调整2U基础胰岛素直至FPG达标;➤使用甘精胰岛素的患者,可每天调整1U直至FPG达标
表3 医生与患者自我调整基础胰岛素剂量方案(以FPG目标≤6.1mmol/L 为例)
GLP-1受体激动剂联合基础胰岛素方案
1.适用人群
推荐或最大耐受剂量的GLP-1受体激动剂(±口服降糖药)规范治疗3个月以上HbA1c仍未达标,尤其是FPG控制不达标的患者。
2.胰岛素起始方法
➤通常0.1-0.3U/(kg·d)起始基础胰岛素;
➤HbA1c>8%者,0.2-0.3U/(kg·d)起始;
➤BMI≥25kg/m^2者,0.3U/(kg·d)起始。
3.胰岛素调整方法
➤在医生指导下,根据FPG每周调整2-6U基础胰岛素直至FPG达标;➤患者进行自我调整,推荐每3天调整2U基础胰岛素直至FPG达标;➤使用甘精胰岛素的患者,可每天调整1U直至FPG达标
基础胰岛素联合GLP-1受体激动剂方案
国内上市的GLP-1受体激动剂包括长效(每日或每周1次)和短效(每日1~3次)2种类型。
其中长效GLP-1受体激动剂控制FPG作用较强,而短效Gl.P-1受体激动剂控制餐后血糖(PPG)作用较强。
Gl.P-1受体
激动剂均需从较小剂量起始,以减少胃肠道不良反应,2~4周后增至推荐剂量或最大耐受剂量,具体可参见各产品说明书。
1.适用人群
基础胰岛素(±口服降糖药)规范治疗3个月以上HbA1c仍未达标患者。
2.胰岛素起始方法
➤通常0.1-0.3U/(kg·d)起始基础胰岛素;
➤HbA1c>8%者,0.2-0.3U/(kg·d)起始;
➤BMI≥25kg/m^2者,0.3U/(kg·d)起始。
3.胰岛素调整方法
➤在医生指导下,根据FPG每周调整2-6U基础胰岛素直至FPG达标;➤患者进行自我调整,推荐每3天调整2U基础胰岛素直至FPG达标;
➤使用甘精胰岛素的患者,可每天调整1U直至FPG达标。
基础胰岛素联合餐时胰岛素方案
如果出现胰岛素使用相关的低血糖(≤3.9mmol/L)或低血糖症状,可减少基础和/或餐时胰岛素剂量10%~20%;如果出现需他人协助的严重低
血糖或随机血糖<2.2mmol/L,应减少20%-40%总胰岛素剂量。
1.适用人群(一)
➤HbA1c>9.0%或FPG>11.0mmol/L伴或不伴明显高血糖症状的新诊断T2DM患者;
➤需短时间纠正高血糖的患者。
胰岛素起始方法:
➤推荐住院接受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
➤根据0.3-0.5U/kg估算总量,50%为基础胰岛素,50%为餐时胰岛素,三餐平均分配。
胰岛素调整方法:
➤优先调整基础胰岛素至FPG达标,再调整餐时胰岛素;
➤根据FPG值,增加基础剂量1-4U或10%-20%;
➤根据下一餐前血糖值,增加餐时剂量1-2U或10%
2.适用人群(二)
基础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和/或GLP-1受体激动剂规范治疗3个月后,FPG达标,但HbA1c仍未达标患者
胰岛素起始方法:
基础胰岛素维持原剂量,主餐/早餐前予餐时胰岛素4-6U。
胰岛素调整方法:
根据下一餐前血糖值,每周调整1-2次餐时胰岛素。
每次调整1-2U或10%-15%,直至下一餐的餐前血糖达标,根据每3-6个月HbA1c结果,可逐渐增至2-3次餐时胰岛素治疗。
预混胰岛素方案向基础胰岛素方案的转换及临床建议
1.适用人群(一)
应用每日1-2次预混胰岛素虽经剂量调整但血糖控制不满意,或频繁发作低血糖,或对每日2次注射依从性差,且病程<10年患者中,将预混胰岛素方案转换为基础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方案后,能显著改善血糖控制,降低低血糖风险。
胰岛素起始方法:
可依据血糖水平设定为总胰岛素剂量的60%-80%作为基础胰岛素起始剂量。
胰岛素调整方法:
➤在医生指导下,根据FPG每周调整2-6U基础胰岛素直至FPG达标;➤患者进行自我调整,推荐每3天调整2U基础胰岛素直至FPG达标;
➤使用甘精胰岛素的患者,可每天调整1U直至FPG达标。
2.适用人群(二)
每日2-3次预混胰岛素方案治疗,仍无法满意控制血糖或频发低血糖的患者,可考虑改用基础联合餐时胰岛素治疗。
胰岛素起始方法:
按照目前总剂量的40%-50%作为基础胰岛素起始,余量作为餐时胰岛素,三餐平均分配。
胰岛素调整方法:
➤优先调整基础胰岛素至FPG达标,再调整餐时胰岛素;➤根据FPG的,增加基础剂量1-4U或10%-20%;
➤根据下一餐前血糖值,增加餐时剂量1-2U或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