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化学第九章 食品风味
食品化学第九章 食品风味
二、化学反应 1、美拉德反应 咖啡香、茶香、巧克力香、牛奶香、烤面 包香等。 2、类胡萝卜素氧化降解 茶叶的甜香和花香。
第六节 味觉
味觉受体:主要是味蕾(taste bud),其次是 自由神经末梢。味蕾是分布于舌面的乳头上, 由数十个味细胞和支持细胞组成的味感组织, 每个味蕾有一个小孔对外开放,呈味物质溶 液通过小孔进入内腔对味细胞形成刺激,味 觉细胞连接着神经末梢。 味觉的产生:呈味物质溶液刺激味觉细胞, 产生兴奋作用,由味觉神经传入神经中枢, 进入大脑皮层,产生味觉。
(三)咸味及咸味物质 1、咸味理论:咸味是中性盐所显示的味道,只有氯化 钠才产生纯粹的咸味。咸味是由离解后的离子所决定 的,与阳子关系密切,阴离子则影响咸味的强弱和副 味。 2、咸味物质:氯化钠等盐类 四)酸味及酸味物质 1、酸味理论:普遍认为,质子H+是酸味剂HA的定味 基,负离子A-是助味基,定味基H+在受体的磷脂头部 相互发生交换反应,从而引起酸味。 2、酸味物质 醋酸、柠檬酸、乳酸、苹果酸、葡萄糖酸、磷酸等。
有的学者认为苦味物质具有和甜味物质同样的ahb模型与疏水性基团在特定的受体部位中ahb单元的取向决定分子的甜味与苦味若受体部位的取向适合苦味分子并于苦味分子匹配时就产生苦味感若与甜味分子匹配就产生甜味感
第九章 食品风味
Flavours
第一节 概述
风味:摄入口内的食物使人的感觉器官, 包括味觉、嗅觉、痛觉及触觉等在大脑中 留下的综合印象。 味觉:食物对舌及咽部的味蕾产生的刺激。 包括甜、酸、苦、咸四种基本味感。 嗅觉:食物中各种微量挥发性成分对鼻腔 的神经细胞产生的兴奋作用。包括芳香、 臭、鱼腥等。
(五)其它味感 鲜味 辣味 清凉味 涩味
嗅觉
一、嗅觉受体:嗅细胞、嗅神经纤维 二、嗅觉理论 即关于嗅感物质产生嗅感机理的理论。 (一)立体化学理论:Amoore(1964) 由于立体分子的大小、形状和电荷的差异,人的嗅 觉受体的空间位置也是各种各样的,一旦某种气体分 子能像要是开锁一样恰如其分地嵌入嗅觉受体的空间, 人就能捕捉到这种气体的特征气味。 (二)膜刺激理论Davis(1967)
华农考研资料:食品化学第九章:风味化学
甜度极高,后味无苦味,毒性很小,热稳定性 差。
新橙 皮糖 O -OH
OH OCH3
HO O
(4)糖精(Saccharin): 属合成甜味剂 ,后味有苦味。 在主食及婴儿食品中不允许使用。糖精长时间
加热会产生苦味,浓度过大(> 0.5%)也会苦味。
SO2
H2O
NNa
CO (苦味)
(2)温度: 果糖随温度升高,甜度降低。(异构化)
(3)结晶颗粒大小: 小颗粒易溶解,味感甜。
(4)不同糖之间的增甜效应: 5%葡萄糖< 5%蔗糖 但5%葡萄糖+10%蔗糖=15%蔗糖。
(5)其它呈味物的影响
三. 甜味剂:
1. 糖类:葡萄糖,果糖,蔗糖,麦芽糖等
2. 糖醇:木糖醇,麦芽糖醇等
3. 糖苷:甜叶菊苷(Stevioside):
各种氢基酸的计算△g值
氨基酸
△g值(卡/ 摩尔)
氨基酸
甘氨酸
0
丝氨酸
40
苏氨酸
440
组氨酸
500
天冬氨
540
酸
谷氨酸
550
精氨 酸
丙氨 酸
蛋氨 酸
赖氨 酸
缬氨 酸
亮氨 酸
△g值 (卡/摩 尔)
730
730
1300
1500
1690
2420
氨基酸
脯氨 酸
苯丙氨 酸
酪氨 酸
异亮氨 酸
色氨 酸
△g值 (卡/摩
苦味的基准物质:奎宁 奎宁的结构:
常见的苦味物质:
常见的苦味物质有生物碱、糖苷、氨基酸、 多肽、盐及动物的胆汁。
1.茶叶、可可、咖啡中的生物碱: 2. 茶叶、可可、咖啡中的苦味物质主要是 生物碱,它有使神经兴奋的作用。
第九章 食品风味化学
具有咸味的化合物主要是碱金属卤化物 咸味的化合物
如LiCI 、CuCl2、KCI、Kl 、NaBr、NaI、NH4CI、 Na2SO4等,还有苹果酸钠和新近发现的一些肽类分子; 而KBr、NH4I呈咸苦味。 食品调味用的盐,应该是咸味纯正的食盐。食盐中常 混杂有KCl、MgCl2、MgSO4、等其它盐类,造成盐中含 有苦味。所以食盐需精制,除去有苦味的盐,使咸味纯 正。
D. 氨基酸及多肽类 肽类氨基酸侧链的总疏水性使蛋白质水解物和干酪产生 明显的非需宜苦味。 肽的分子量影响产生苦味的能力 分子量低于6000的肽类才可能有苦味, 分子量大于6000的肽由于几何体积大,显然不能接 近感受器位置。 E. 盐类 苦味与盐类阴离子和阳离子的离子直径之和有关。 离子直径之和小于6.5Å的盐显示纯咸味 如:LiCl=4.98Å,NaCl=5.56Å,KCl=6.28Å 随着离子直径的增大盐的苦味逐渐增强 如:CsCl=6.96Å,CsI=7.74Å,MgCl=8.60Å
(2)温度 果糖随温度升高,甜度降低。(异构化) (3)结晶颗粒大小 小颗粒易溶解,味感甜。 (4)不同糖之间的增甜效应 5%葡萄糖+10%蔗糖=15%蔗糖。 (5)其它呈味物的影响 如低浓度的盐溶液可使对糖甜味敏感性提高
3). 甜味剂
A. 糖类及其衍生物 B. 氨基酸和肽类
D-丙氨酸、 亮氨酸、 Aspartame L-天冬氨酰苯丙氨酸甲酯
氯仿
邻—磺酰苯亚胺
葡萄糖
局限性
(1)不能解释多糖、多肽无味。 (2)D型与L型氨基酸味觉不同, D-缬氨酸呈甜味,L缬氨酸呈苦味。 (3)未考虑甜味分子在空间的卷曲和折叠效应。
2). 甜味影响因素
大学《食品化学》试题及答案(八)
大学《食品化学》试题及答案第9章食品风味习题一、填空题1 口腔内的味觉感受器体主要是_______,其次是_______。
2 一般舌头的前部对_______味最敏感,舌尖和边缘对_______味最敏感,靠腮的两侧对_______最敏感,舌的根部对_______味最敏感。
3 根据测量方法的不同,阈值可以分为_______阈值、_______阈值和_______阈值。
4 食物中的天然苦味化合物,植物来源的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动物性的主要是_______。
5 胆汁中苦味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6 鲜味物质可以分为_______类、_______类、_______类。
不同鲜味特征的鲜味剂的典型代表化合物有L-_______一钠(MSG),5′-_______ (5′-IMP)、5′-_______ (5′-GMP)、_______一钠等。
7 食品中的涩味主要是_______等多酚化合物,其次是一些盐类(如_______),还有一些_______、有机酸如_______、_______也具有涩味。
8 百合科蔬菜的风味物质一般是含硫化合物所产生,其中主要是硫醚化合物,如二烃基_______、二烃基_______、二烃基_______、二烃基_______等。
9 大蒜的风味前体是_______,二烯丙基硫代亚磺酸盐(_______)和二烯丙基二硫化物(_______)、甲基烯丙基_______共同形成大蒜的特征香气。
10 十字花科蔬菜中硫代葡萄糖苷经酶水解产生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11 蕈类的香气成分前体是_______,它经S-烷基-L-半胱氨酸亚砜_______酶等的作用,产生_______,为香菇的主要风味物质。
12 黄瓜中的香味化合物主要是_______和_______,是由_______、_______等为风味前体合成的。
食品化学风味
5′-肌苷单磷酸( 5 ′-IMP)
5 ′-核糖核苷酸( 5 ′-GMP)
对鲜味受体还未了解,有人认为可能是 膜表面的多价金属离子
食品化学风味
28
§3风味化合物形成的途径
食品化学风味
29
一、生物合成
1、植物中脂肪氧合酶对脂肪酸的作用
– 这是经常发生的反应,如食用香菇的特征 香味物质有1—辛烯—3—醇,1—辛烯— 3—酮,2—辛烯醇等。Wuren—berger等人 实验证明亚油酸裂解途径可以如下图,能 生成1—辛烯—3—醇。
l (3)没有考虑甜味分子在空间的卷曲和折 叠效应等。
食品化学风味
15
最近为了将此理论的有效性延伸至强甜味物
质,又在这个理论中增加了第三点,即在甜
味分子中存在着一个具有适当立体结构的亲 油区(常以γ表示) ,它与味觉受体的类似 亲油区域可以相互吸引。甜味分子的亲油结 回本节 构为次甲基(—CH2—),甲基(—CH3) 或苯基(—C6H5)。强甜味分子的几何形状使 其所有的活性单元(AH,B和“γ”)都能与受 体接触,形成一个三角形构象,见图:
食品化学风味
18
根据这种设想,在特定的受体部分中AH/B单 元的取向决定分子的甜味与苦味,而这些特 定的受体部位则位于受体腔的平坦底部。有 些受体部位的取向只适合苦味分子,当分子 能与这样的受体部分相匹配时,它产生苦味 回本节 感,而那些能与甜味部位相匹配的分子产生 甜味感。如果一个分子的几何形状使它能按 上述两种方向取向,就能产生苦或甜感。这 种模式对氨基酸似乎特别适合,D型氨基酸 是甜的,L型则是苦的。由于甜味受体的疏 水部位(即γ点)的亲油性是无方向性的, 它既可以参与产生甜味,也可参与产生苦味。
食品化学风味
食品风味化学ppt
三、苦味(Bittertaste) 和苦味物质
1.苦味机理
苦味物质的化学结构多种多样,生物碱类化合物 一般多具有苦味,其中奎宁是典型的苦味代表物。 苦味化合物与味觉感受器的位点之间的作用类似于 甜味化合物,不过苦味化合物分子中的质子给体 (DH)一般是-OH、-COHCOCH3、-CHCO2CH3, 而质子受体(A)为CHO、-COOH、-COOCH3, 并且DH和A之间距离只有0.15nm.
11
Shallenberger的学说解释不了同样具有AHB结构的化合物为什么甜味强度相差许多倍的 原因,因而后来Kier等对AH-B学说进行了补 充,他们认为在强甜味化合物中还具有第三个 性征,即具有一个适当亲脂区域γ,γ通常是 CH2CH3或C6H5等,γ可以增强甜度。补充后的 学说称为AH-B-γ学说。
18
苦味物质的化学结构多种多样,一般都含有下 列任何一种原子团:-NO2、≡ N、-SH、-S-、 S-S-、-SO3H、=C=S、无机盐类:Ca2+、M g2+、NH4+、生物碱、黄酮类、单宁类、蛋白质水 解产生的苦肽、盐类、胆汗、脲类、蛇麻子等都是 苦味物质。
2
1 食品的滋味与呈味物质 2 食品的香气与呈香物质
3
1.食品滋味与呈味物质
一、食品滋味的形成
1.味觉的生理学 食品中的味是多种多样的,但都是由于食品中可溶
性成分溶于唾液或食品的溶液刺激舌表面的过大脑的分 析产生味觉。
4
味蕾 ①味蕾是一种微结构,具有味孔,并与味觉神经 相通。正常成人口腔中约有9千个味蕾,主要在 舌头表面的乳头中,另有一个部分在上颚、咽喉、 会咽等部位。它的味孔与口腔相通。 ② 数目:成人约有九千多个味蕾。大部分布在 舌头表面的味乳头中;少部分颁布在软颚、咽喉 和会咽处。
食品化学-食品风味物质PPT参考课件
吡嗪
氨基酸
化
酒类
学
酯、醇
糖、氨基酸
反
硫化物、醇、
应 酱、酱油
酸、酯
糖、脂肪
氨基酸
21
第三节 食品的颜色
色素
眼睛能看到的 有色物质
本来无色,在 加工过程中呈 现颜色的物质
22
食品中天然色素的种类
天然色素
吡咯色素
血红素 叶绿素
多烯色素
胡萝卜素 叶黄素
酚类色素
茶多酚
32
花青素
性质不稳定
光、热 氧、酶 金属盐
褐色 褪色 灰紫色
羟
羟
颜色与结构有关 基
基
少
多
颜色随pH值改变
33
花黄素 鞣质
• 黄酮类衍生物,呈微黄色
•碱
鲜黄色
• 金属
蓝绿色
• 具有涩味,一般无色
• 氧、金属
黑褐色
• 生物碱、蛋白质、重金属 沉淀
34
本章需掌握的内容
风味、风味物质、味感、基本味感、淀粉 糖浆、果葡糖浆、嗅感、天然色素的概念
模块四 食品风味化学
1
第一节 概述
食品的功 能
营养保健
六大营养素 功能性成分
感官刺激
颜色、香气 味道、形状
2
视觉(色、形状等) 嗅觉(香、臭等) 味觉(甜、酸、咸等) 触觉(硬、粘、热等)
风味
3
一、风味及风味物质
风味是指食品在摄入前、后刺激人的 所有感官而产生的各种感觉的综合效 应
风味物质指能体现食品风味的化合物
O2 △
高铁血红素
(Fe2+,红色)
(Fe3+,褐色)
9章风味化学(2)食品化学汇总
一.水果的香气成分:
二. 主要通过生物合成途径产生香气成分,如: 酯类、萜类、醛类,此外还有醇类,酮类,挥发酸 等。
三. 各种水果中的香气成分中大多含有C6~C9的 醛类和醇类,是以亚油酸和亚麻酸为前体物经生物 合成而得(有酶催化)。
①桃的香气成分主要有苯甲醛,苯甲醇,各种酯类, 内酯及-宁烯等;
CHO+羰 基 酸
还 原 酶
酶
构 异
3c-壬 烯 醇
CH 2 OH
CHO 2t-壬 烯 醛
还原酶
2t-壬 烯 醇
CH 2 OH
二.酶直接作用:
三.
酶直接作用于香味前体物质形成的香气成分。
四. 芦笋的香气形成途径如下。
CH3
酶
CH3
CH3S+CH2CH2COOH
CH3S + CH2=CHCOOH + H+
二甲基--硫代丙酸
二甲基硫 丙烯酸
风味前体物
香气物
香气物
大蒜中气味的形成途径是蒜甘酶作用于蒜氨酸, 产生大蒜素。
O NH2
蒜甘酶
O
CH2=CHCH2SH
CH2=CHCH2SCH2CHCOOH H2O CH2=CHCH2SH [H]
+
蒜氨酸
[O]
O
CH2=CHCH2S=O
CH2=CHCH2S
大蒜素
CH2=CHCH2SOH
三. 酶间接作用:
酶促反应的产物再作用于香味前体,形成香气成 分。 四. 加热分解:
麦拉德反应、焦糖化反应、Strecker降解反应可产 生风味物质。此外油脂,含硫化合物等的热分解也能 生成各种特有的香气。
第九章 食品风味化学
2.含量极微,效果显著。食品中风味物质的 含量一般在10-8~10-14%;马钱子碱在食品 中含量为7× 10-7%时,就有明显的苦味; 水中乙酸异戊酯含量为5× 10-6 mg/kg时, 就有明显的水果香气。 3.稳定性差,易被破坏。 4.风味类型与风味物质种类和结构缺乏普遍 的规律性。
食品风味化学
定义:利用化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食品中风味物质的组成、 结构、性质、分离提取及在食品中应用的食品化学的学科分 支。
化学组成、结构及分离提取方法
风味增效剂、稳定剂、强化剂等
形成机制及变化途径
食品风味成分
构效关系
化学、食品化学、生物化学
味觉生理 一、味的概念
味感是食物在人的口腔内对味觉器官化学 感应系统的刺激并产生的一种感觉。 这种刺激有时是单一性的,但是多数情况 下是复合性的。
风味物质的分类及特征
一、甜味和甜味物质 1、甜味:用甜度表示 2、甜味物质 分为天然甜味剂和合成甜味剂
葡萄糖:甜味有凉爽感,甜度α型>β型。 果糖:甜度β型>α型 ,果糖不需要胰岛素就能被人 体代谢吸收,适于幼儿和糖尿病患者。 蔗糖:甜味有刺激胃黏膜的作用。 麦芽糖:甜味爽口温和,不会刺激微黏膜。 乳糖:水溶性较差,吸附性强,可作为肉制品的风 味保存剂。 山梨醇:清凉的甜味,食用后在血液中不能转化成 葡萄糖,适宜作为糖尿病、肝脏病、胆囊炎患者。 麦芽糖醇:人体摄入后不生热,不会使血糖升高和 血脂合成,是心血管病、糖尿病、肝脏病、动脉粥 样硬化,高血压患者的理想甜味剂。 木糖醇:清凉的甜味,有防龋齿作用,代谢不需要 胰岛素。
鲜味由于其呈味物质与其他味感物质相 配合时可以使食品的整个风味更为鲜美, 在欧美各国将鲜味物质列为风味增效剂 或强化剂,而不看作是一种独立的味感。 至于其他的几种味感,如碱味、金属味 和清凉味,一般认为不是直接通过刺激 味蕾细胞而产生,不列为单独的味感。
食品风味化学
食品风味化学一、食品风味的涵义人类对食品的获取,不仅是生理上对各种营养成分和卫生质量的需求,也是各种心理因素的一种享受。
具有良好或独特风味的食品,会使人们在感官上得到真正的愉快,并直接影响其对营养物的消化和吸收。
人们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对食品风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对生产经营者来说,一种食品的风味和质量与其经济效应也是密切相关的。
因此,研究食品的风味已成为食品科技人员日益重要的任务。
什么是食品风味,食品作为一种刺激物,它能刺激人的多种感觉器官而产生各种感官反应。
对这些感官反应有不同的分类法。
由于食品对感官的刺激而引起的反应非常广泛,所以人们对“风味”一词也存在多种定义和理解。
感官反应分类味觉(甜、苦、酸、咸等)化学感觉嗅觉(香,臭等)触觉(硬、粘,热等)物理感觉运动感觉(滑,干等)视觉(色、形状等)心理感觉听觉(声音等)一种比较狭义的观点认为:“风味”决定人们对食品的选择、接受和吸收,它是食物刺激味觉或嗅觉受体而产生的综合生理响应。
按照这个定义,风味主要是指食物刺激人类感官而引起的化学感觉。
H a l l认为,“风味”是由摄入口腔的食物使人产生的各种感觉,主要是味觉、嗅觉、触觉等所具有的总的特性。
这个定义比前一种广义些,它包括了食物刺激人类感官而引起的化学感觉和物理感觉,认为是这些感觉的总和。
还有一种更为广义的说法,认为“风味”意味着食物在摄入前、后刺激人的所有感官而产生的各种感觉的综合。
它包括了味、嗅、触、视、听等感官反应而引起的化学、物理和心理感觉,是这些感觉的综合效应。
我国的感官分析术语标准(G B10221.2—88)规定了风味的涵义:风味是品尝过程中感受到的嗅觉、味觉和三叉神经感觉特性的复杂结合。
它可能受触觉的、温度感觉的、痛觉的和(或)动觉效应的影响。
这个定义与国际食品科技界普遍接受的定义基本一致,仅在表述上有些差别。
由于风味是一种感觉现象,所以对风味的理解和评价往往会带有强烈的个人、地区或民族的特殊倾向性。
第九章风味物质(食品化学)
第九章风味物质(食品化学)烟台职业学院备课纸(首页)13 周星期五第 5、6、7节授课方法新授课章节、课题第九章风味物质(1)目的要求1.掌握食品味觉分类。
2.熟悉主要的甜味、酸味、苦味、鲜味物质。
教学重点味感的相互作用,味的的形成及特征教学难点味感的相互作用,香气的形成及特征教具常规教具习题或实验P268习题 1、3课后记录能区别各种味感1.概念:食品的味是多种多样的,但都是由于食品中可溶性成分溶于唾液或食品的溶液刺激舌表面的味蕾,再经过味觉神经纤维达到大脑的味觉中枢,经过大脑的分析,才能产生味觉。
从看到食品到食品进入口腔所引起的感觉就是味觉,它包括:心理味觉:形状、色泽和光泽等。
物理味觉:软硬度、粘度、冷热、嚼感及口感。
化学味觉:酸、甜、苦及咸等。
食品中的化学成分作用于味觉的感受器所引起的感觉叫做化学味觉。
2.分类味感有甜、酸、咸、苦、鲜、涩、碱、凉、辣及金属味等十种,其中甜、酸、咸、苦为基本的味觉。
物质结构与其味感有内在的联系,但这种联系现在还不很清楚,一般说来,化学上的“酸”是酸味的,化学上的“盐”是咸味的,化学上的“糖”是甜味的,生物碱及重金属盐是苦味的,但也有许多例外,如草酸就是涩的。
3.风味物质的特点风味物质是指能够改善口感,赋予食品特征风味的化合物,它们具有以下特点: 酸甜苦咸(1)食品风味物质是由多种不同类别的化合物组成,通常根据味感与嗅感特点分类,如酸味物质、香味物质。
但是同类风味物质不一定有相同的结构特点,酸味物质具有相同的结构特点,但香味物质结构差异很大。
(2)除开少数几种味感物质作用浓度较高以外,大多数风味物质作用浓度都很低。
很多嗅感物质的作用浓度在ppm 、ppb、ppt (10-6、10-9、10-12)数量级。
虽然浓度很小,但对人的食欲产生极大作用。
(3)很多能产生嗅觉的物质易挥发、易热解、易与其它物质发生作用,因而在食品加工中,哪怕是工艺过程很微小的差别,将导致食品风味很大的变化。
第九章食品风味化学基础
(如烘炒焙烤产生的香气)
食品生物化学
第九章 食品风味化学基础
酶促作用下生物合成
◆以氨基酸为前体形成嗅感物质 香蕉的香气物质是乙 酸异戊酯 苹果的特征香气成分 之一是异戊酸乙酯 韭菜、蒜、葱的嗅 感成分含硫化合物
L-亮氨酸
半胱氨酸
食品生物化学
第九章 食品风味化学基础
酶促作用下生物合成
颜色。有蓝色、紫色、深红色、红色及橙色等。
◆在食品中较重要的6种花色素:
• 天竺葵色素 • 矢车菊色素
• 芍药色素 • 牵牛花色素
• 飞燕草色素
• 锦葵色素
天竺葵
矢车菊
飞燕草
食品生物化学
第九章 食品风味化学基础
◆在食品中较重要的6种花色素:
• 天竺葵色素 • 矢车菊色素
• 芍药色素 • 牵牛花色素
食品生物化学
第九章 食品风味化学基础
一、食品中的天然色素
◆血红素:是由铁和吡 咯环构成的吡咯化合物, 铁原子与四个氮原子以 配位键结合,通过中心 铁原子与肌红蛋白或血 红蛋白结合为一体。
食品生物化学
第九章 食品风味化学基础
◆肉的颜色是由血红蛋白(Hb)和肌红 蛋白(Mb)形成的。 ◆肌肉中的肌红蛋白(Mb)随年龄不同 而不同,如牛犊的肌红蛋白较少,肌肉 色浅,而成年牛肉中的肌红蛋白(Mb) 较多,肌肉色深。 ◆虾、蟹及昆虫体内的血色素是含铜的 血蓝蛋白。
食品生物化学
第九章 食品风味化学基础
第二节
食品中的色素
三、食品加工和贮藏中的褐变现象
■褐变:是指食品在加工、贮藏或受损 后,色泽变暗或变褐色的现象。 ■褐变按其发生的机理分为: ★酶促褐变(生化褐变)
《食品风味化学》课件
风味物质的相互作用应用:研究风味物质相互作用在食品加工、贮藏、风味改良等方面的 应用
风味物质的提 取和分离技术
风味物质的合 成和修饰技术
风味物质的检 测和分析技术
风味物质的应 用领域:食品 添加剂、调味 品、食品加工
食品保鲜:使用抗氧化剂、防腐剂等化学物质,延长食品保质期 防腐剂:使用防腐剂可以防止食品腐败变质,延长食品保质期 抗氧化剂:使用抗氧化剂可以防止食品氧化,保持食品新鲜度 食品包装:使用食品包装可以防止食品受潮、受热、受污染,延长食品保质期
食品风味物质的种类和特性 食品风味物质的提取和分离技术 食品风味物质的应用领域和前景 食品风味物质的安全性和法规要求
生物合成:通过微生物、植物和动物体内的生物化学反应产生 化学合成:通过化学方法合成,如化学合成香精、香料等 物理转化:通过物理方法如加热、冷却、干燥等改变食品的风味 酶催化反应:通过酶的催化作用,使食品中的风味物质发生变化
水溶性化合物:如糖类、氨 基酸等,具有甜味和鲜味
非挥发性化合物:如氨基酸、 糖类等,具有持久的香气
等
局限性:需要样品 具有一定浓度的核 磁共振活性,对某 些样品不适用
调味品种类:包括盐、糖、醋、酱油、辣椒等 调味品生产工艺:包括发酵、提取、混合等 调味品品质控制:包括原料选择、生产过程控制、成品检测等 调味品包装与储存:包括包装材料选择、包装方式、储存条件等
香精香料的定义和分类 香精香料的生产工艺 香精香料的应用领域 香精香料的质量控制和检测方法
感官评价:通过品尝和嗅觉来评价 食品的风味
原理:利用不同溶剂对不同风味物质的溶解度差异进行提取 优点:操作简单,成本低,适用于大规模生产 缺点:提取效率较低,可能存在溶剂残留 应用:常用于提取咖啡、茶叶、香料等食品的风味物质
食品化学-食品风味
一 般 原 理
风味定义:是指摄入口内的食物使人的感 觉器官、包括味觉、嗅觉、痛觉及触觉等 在大脑中留下的综合印象。 风味包括3个要素: 味道,即食物对舌喉的味蕾产生的刺激, 味觉包括咸、酸、辣、苦。 嗅觉,食品中各种微量挥发成分对鼻腔的 神经细胞产生的兴奋作用。 涩、辛、辣、热和清凉等感觉。
甜味剂的相对甜度及与温度的关系
苦 味
基本模型与甜味相像,但受体空间取向不 同,有些受体只接受甜味物质,有些只接 受苦味。其次,苦味似乎只需要一个极性 基团,而甜味则需两个。
苦味物质主要有:生物碱、糖苷、氨基酸、 多肽、盐。
咸味与酸味
咸味感受模式为水和阴离子-阳离子复合物与AH /B型受体的相互作用。纯正的咸味,随离子直径 增加,盐类苦味增加,MgCl2为0.85nm很苦。 酸味物质的H+为定味剂,负离子为助味剂。H+在味 蕾受体的磷脂头部相互发生交换反应,从而引发酸 感。在相同pH时,有机酸的酸味大于无机酸。这是 由于有机酸的负离子在磷脂上有较强的吸附力,减 少了磷脂表面对阈值的斥力。有机酸负离子的碳链 增加,亲脂性增加,酸味增加。但碳链过长,由于 H+浓度过小,酸味反而减小。亲水性基团,如羟基、 羧基增加,酸味减弱。
味
觉
人体舌部的味蕾有2000-9000个,婴儿超过 10000个。随年龄增长味蕾减少,味觉衰退。 味蕾由数十个味细胞和支持细胞组成,味 觉细胞末端有纤毛从味孔伸出舌面,味觉 细胞连接神经末梢。呈味物质刺激味觉细 胞产生兴奋,由味觉神经传入中枢神经, 进入大脑皮层,产生味觉。 人对味道的感觉只需1.5ms,比视觉(1315ms)、听觉( 1-22ms)、触觉( 2-9ms) 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味觉
一、味觉基本知识
是指食物在人的口腔内对味觉器官化学感受系统 的刺激并产生的一种感觉。
不同地域的人对味觉的分类不一样。 ➢ 日本:酸、甜、苦、辣、咸(五类) ➢ 欧美:酸、甜、苦、辣、咸、金属味(六类)。 ➢ 印度:酸、甜、苦、辣、咸、涩味、淡味、不
正常味 ➢ 中国:酸、甜、苦、辣、咸、鲜、涩(7类)。
0.25-0.4nm
0.3nm
味受体
➢此学说不能解释的问题: ✓各种单糖的甜度为何存在差异; ✓D-、L-氨基酸有不同味觉; ✓有些具有这两类基团的物质(多糖和多肽)为何
无甜味却有苦味; ✓没有考虑甜味分子在空间的卷曲和折叠效应。
(2)三点接触学 说(Kier)(补充)
❖ 是对夏氏学说的 补充
(3)诱导适应的甜味受体学说 我国学者曾广植1980年提出。
✓香精得率非常高,且纯度好,无溶剂残留。 缺点:
✓设备成本高。
✓LCO2 实际使用温度0-10℃,压力0.88MPa,为非极性溶剂,能有选择萃取具 有特征香气的轻馏分(MW低于400)。 优点:无溶剂残留;无异味生成;低温 下萃取头香更丰富;特征香气尾香更饱 满;萜类得率比较低。
✓看表9-2两种方法的比较。
➢ 柑橘类水果含有很多黄烷酮糖苷类化合物。
➢ 柚皮苷使果皮带有苦味,被柚皮苷酶切断鼠 李糖和葡萄糖间的1,2键,可脱除苦味。
➢ 工业上制备柑橘果胶时,可以提取柚皮苷酶, 并用固定化技术脱除含过量柚皮苷的葡萄柚 果汁中的柚皮苷。
❖ 氨基酸与多肽类
➢ 氨基酸有多种官能团,能与多种受体作用, 味感丰富。
若在负离子上增加羟基或羧基,将减弱其亲 脂性,使酸味减弱,相反,若在其结构上加 入疏水性基团,则有利于负离子在脂膜上的 吸附,使膜增加对H+的引力.
❖ 酸味剂的许多性质如相对分子质量、分子的 空间结构和极性对酸味的影响机制仍不十分 清楚。
三、风味增效剂
❖ 鲜味(delicious taste)增效剂: ✓当使用量高于其单独检测的阈值时,能使食品
➢同时含有一个电负性很强的基团B,如O,N 等
➢这两类基团在空间上必须满足一定的立体化学 要求,才能与甜味受体结合。
❖ 甜味受体上这两种基团在空间上相距0.3nm, 所以甜味物质分子的这两种基团在空间上相 距0.25-0.4nm,二者才能相互结合而发生作 用。
-AH ······ B甜味分子 - B ······ HA-
无论是形成新的风味、强化风味、还是防止不 良风味,都要研究分析鉴定这种风味物。
嗅感风味物的分析方法:
(1)收集:常用蒸馏(蒸汽和分子蒸馏)、萃 取、液上气体分析等方法。
(2)分级分离:酸碱分级分离法、柱色谱分离 法、微量真空蒸馏法。
(3)分离和鉴定:用气相色谱、气液相色谱进 一步分离组分。
常采用质谱-气相色谱连用(GC-MS)、气相色 谱(GC)的保留体积法、红外辐射法(IR)、 核磁共振(NMR)法等。
讲授内容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味觉 ❖ 第三节 嗅觉 ❖ 第四节 植物来源食品的风味 ❖ 第五节 肉类风味 ❖ 第六节 鱼和海产品的风味 第七节 风味化合物的生成途径 ❖ 第八节 风味研究的新课题
第一节 引论
一、一般原理
风味:1986 年Hall.R.L 提出的,是指摄入口 腔的食物使人的感觉器官,包括味觉、嗅觉、 痛觉、触觉和温觉等在大脑中所产生的感觉印 象,即食物客观性使人产生的感觉印象的总和。
Webster大辞典上风味一词:指所尝到的和嗅 知及触知的口中食物的总的感受。
由于风味是一种感觉现象,所以对风味的理解 和评价会带有强烈的个人、地区或民族的特殊 倾向性。
英语中风味一词用flavour,以区别aroma和 taste
根据风味产生的刺激方式不同可将其分为 ➢ 化学感觉——味觉(酸甜苦咸等)、嗅觉
从味觉的生理角度分类,只有四种基本味觉:酸、 甜、苦、咸
辣味:食物成分刺激口腔黏膜、鼻腔黏膜、皮肤 和三叉神经而引起的一种痛觉。
涩味:食物成分刺激口腔,使蛋白质凝固时而产 生的一种收敛感觉。
辣味和涩味可看作是独立的味感。
鲜味:欧美各国都将鲜味物质列为风味增效剂或 强化剂。
阈值
➢ 感受到某种呈味物质的味觉所需要的该物质的 最低浓度(mol/m3、mg/kg)。
❖ 盐类
➢ 决定于盐的阴离子、阳离子直径总和。
➢ 离子直径低于0.65nm的盐类具有纯正的咸味 ➢ 随离子直径增加盐类苦味增加(MgCI2
0.85nm极苦)
3、咸味(salty taste)与 酸味(sourness)
➢ 咸味是人类的基本味感 ➢ 咸味是由离解后的离子所决定的,与阳离子 关系密切,阴离子则影响咸味的强弱和副味。 ➢ 中性盐中氯化钠具有单纯的咸味,而其他中性
✓一般认为H+是定味剂,A-是助味剂
✓在pH相同时,有机酸的酸味 大于无机酸?
原因:有机酸的助味剂在磷脂受体表面有较 强的吸附性,能减少膜表面正电荷的密度, 并减少了对H+的排斥力。
✓二元酸的酸味随碳链的增大而增强?
原因:主要是由于其负离子能形成吸附于脂 膜的内氢键环状鳌合物或金属鳌合物,减少 了膜表面的正电荷密度。
的鲜味增加,反之,仅仅增强风味。 ✓味精(谷氨酸钠MSG) 、5’-肌苷单磷酸(5‘-
IMP)、5’-核糖核苷酸都是风味增效剂 ✓酵母钠盐
盐都略带一点苦味。
➢ 酸味是由于舌黏膜受到氢离子的刺激而引起的
✓凡是在水溶液中能够解离出氢离子的物质都具 有酸味。
✓一种食品的酸味与其中的氢离子浓度、可滴定 酸度、缓冲效应、阳离子等有关。
✓食品中常用的酸味剂有:醋酸、乳酸、柠檬酸、 苹果酸、酒石酸等。
❖ 呈酸机理
✓一般认为,质子H+是酸味剂HA的定味剂,负 离子A-是助味剂,定味剂H+在受体的磷脂头 部相互发生交换反应,从而引起酸味。
❖ 麦芽糖醇:人体摄入后不生热,不会使 血糖升高和血脂合成,是心血管病、糖 尿病、肝脏病、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 患者的理想甜味剂。
❖ 木糖醇:清凉的甜味,有防龋齿作用, 代谢不需要胰岛素。
2、苦味(Bitterness)
➢大多数学者认为苦味物质具有与甜味分子相同 的AH/B模型与疏水基团。
➢苦味的有机物质一般具有以下基团: ✓ -NO2,-SH,-S-,-S-S-,-SO3H,=C=S。 ✓含钙、镁和铵的无机盐也有苦味,并且苦味有
2、甜度 ❖ 甜味的强弱称为甜度
❖ 一般以蔗糖在25℃5%或10%的甜味为参考 标准,将其他甜味剂的甜度与蔗糖比较, 计算相对甜度。
❖ 一些甜味剂的相对甜度见表9-10。
3、影响甜度的因素
❖ 影响甜度的因素较多,仅讨论分子结构和温度 的影响
分子结构:
➢聚合度:随聚合度的增加而下降,如葡萄糖> 麦芽糖>麦芽三糖。淀粉与纤维素无甜味。
按风味研究所用的方法可粗分为: ➢ 经典方法:分为有机溶剂萃取和水蒸气蒸馏
法。常用来提取植物精油。缺点:需要比较 多的样品,需时长。
➢ 顶空法: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或气-质谱联用, 简便快捷。可以用较少的样品获得理想的结 果。
➢ 吸附与热解吸法:吸附剂有活性炭、 Porapak Q、Tenax GC与XAD树脂等。
机物一般也有AH 和B 基团,而二者在空间上 相距1.3Å 以内。
苦味物质分类:
❖ 生物碱、糖苷、氨基酸、多肽和盐 ❖ 典型例子:啤酒花、茶叶、咖啡、可可、苦瓜
等。 呈苦机理: (1)空间位阻学说;(2)内氢键学说 (3)三点接触学说;(4)诱导适应学说
❖ 生物碱 ➢ 番木鳖碱是目前已知的最苦的物质
❖ 葡萄糖:甜味有凉爽感,甜度α型>β型。 ❖ 果糖:甜度β型>α型 ,果糖不需要胰岛素就能
被人体代谢吸收,适于幼儿和糖尿病患者。 ❖ 蔗糖:甜味有刺激胃黏膜的作用。 ❖ 麦芽糖:甜味爽口温和,不会刺激微黏膜。 ❖ 乳糖:水溶性较差,吸附性强,可作为肉制品
的风味保存剂。
❖ 山梨醇:清凉的甜味,食用后在血液中 不能转化成葡萄糖,适宜作为糖尿病、 肝脏病、胆囊炎患者。
(香臭等) ➢ 物理感觉——触觉和运动感觉 ➢ 心理感觉——视觉和听觉。
风味包括3个要素: ➢ 第一是味道:即食物对舌及咽部的味蕾产生的刺
激,味觉包括甜、咸、酸、苦、辣等。 ➢ 第二是嗅觉:食物中各种微量挥发性成分对鼻腔
的神经细胞产生的兴奋作用,令人感到高兴和快 乐的称之为芳香。 ➢ 第三是涩、辛辣、热和清凉等感觉。
第八章 食品风味 Food Flavor
重点内容
1、产生风味的机理和呈味物质的相互作用 2、风味的代表物质 3、食品中风味化合物的形成途径。
主要参考书
1、曹雁平.食品调味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2.5
2、丁耐克.食品风味化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1999.8
3、王淼等.食品风味物质与生物技术.中国轻工 业出版社,2004.5
是一门研究食品风味组分的化学物质、分析方 法、生成及变化途径的科学。具体的研究内容 是:
➢ 了解化学组成和分离鉴定方法; ➢ 了解形成机制及变化途径; ➢ 研究食物在贮存和加工过程中产生的风味成分; ➢ 研究食品风味增效剂、强化剂、稳定剂、改良
剂等的利用和影响等。
研究意义 ➢ 恢复食品的新鲜风味; ➢ 配置风味食品或生产新型食品; ➢ 推测风味形成的机制; ➢ 有助于规定和控制食品的风味质量; ➢ 推动培育好的风味原料新品种。
常温下(25℃): 蔗糖(甜)为0.1% 氯化钠(咸)0.05% 柠檬酸(酸)0.0025% 硫酸奎宁(苦)0.0001%
二、基本味觉
(一)甜味
1、甜味理论: (1)AH/B 生甜团学说(Shallenbergar,1967年,
称夏氏学说)
➢甜味分子中存在能形成氢键的基团AH,如:OH,-NH2,=N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