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理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神病学:是临床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研究精神疾病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疾病发展规律以及治疗和预防的一门学科。

精神病理学:以心理学为基础,对异常思维、情感体验、行为等进行描述、命名、归类等,并研究精神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与深层心里活动的关系

脑可塑性与精神活动:人们对各种记忆的最初保存在海马,运动记忆主要在纹状体,而情绪记忆则在其他区域(如杏仁核)编码

精神病院的现代化前景:1.院内园林化2.室内家庭化3.管理开放化4.治疗多元化

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是将疾病的症状按照不同的组合,以条理化形式列出的一种标准化条目。包括1.内涵标准⑴症状学最基本 a必备症状b伴随症状⑵病程严重程度⑶功能损害,病期,特定亚型,病理学2.排除标准

检查原则:一、面谈检查的步骤1、开始:首要任务是使就诊者放松。1)不受干扰的环境2)检查者简单自我介绍,对就诊者采用合适的称谓。如可令患者放松,则寒暄了解患者一般状况和主要问题。如果患者仍紧张,要了解紧张原因。如发现患者可能有严重认知功能损害或意识障碍,应向知情者询问病史,用时使用其他方式完成精神检查。

2、深入:转入实质性内容,了解就诊者精神状况,有哪些症状及症状起因和演变。1)以开放性交谈为主2)检查者主导谈话3)非言语性交流。

3、结束:简短小结,询问是否还有未提及的重要问题并作出解释安排下一步治疗和道别。

二、面谈检查的技巧1、检查者的修养:1)坦诚、接纳的态度2)敏锐的观察力3)良好的内省能力4)丰富的经验与学识5)得体的仪表与态度。2、沟通技巧:1)倾听2)无条件接受患者3)肯定患者感受的真实性4)澄清事实5)善于提问6)重构:复述总结患者的话7)代述患者难以启齿的话8)鼓励患者表达。

现病史:为病史的重要部分,按发病时间先后描述疾病的起始及其发展的临床表现,包括1发病条件及发病的相关因素2起病缓急及早期症状表现3疾病发展及演变过程4病时的一般情况5既往与之有关的诊断、治疗用药及疗效详情

紧急风险评估的两种情况:1患者存在伤人的行为2患者可能存在自伤的危险

横向诊断过程:1精神科现状检查2精神活动的动态观察谵妄的特征:1意识障碍神志恍惚注意力不能集中以及对周围环境与事物的觉察清晰度降低2意识障碍有明显的昼夜节律变化,昼轻夜重3记忆障碍以即刻记忆与近记忆障碍最明显4感觉障碍感觉过敏错觉幻觉

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的共同特征:1、有躯体疾病的证据,精神症状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与躯体疾病有时间上的密切联系,可以用躯体疾病来解释。2、精神症状常常昼轻夜重。3、有时最先被患者及家属注意到的是精神症状,而此时的躯体症状尚缺乏特意性。

痴呆:痴呆的发生多缓慢隐匿,记忆减退是必备且早发的症状

精神活性物质:指来自体外可影响精神活动,并可导致成瘾的物质。人们使用这些物质的目的在于取得或保持某些特殊的心理、生理状态。

依赖:是一组认知、行为和生理症状群,使用者尽管明白使用成瘾物质会带来问题,但还在继续使用,自我用药导致耐受性增加、戒断症状和强制性觅药行为。【包括】1躯体依赖也称生理依赖,由于反复用药所造成的一种病理性适应状态,主要表现为耐受性增加和戒断症状2心理依赖也成精神依赖,它使吸食者产生一种愉快满足的或欣快的感觉,驱使使用者为追求这种感觉而反复使用药物,表现所谓的渴求状态。【强制性觅药行为】是指使用者冲动的使用药物,不顾一切后果,的话自我失去控制的表现,不一定是人们常常理解的意志薄弱、道德败坏的问题

耐受性:是一种状态,指药物使用者必须增加使用剂量方能获得所需的效果,或使用原来的剂量达不到使用者所追求的效果

戒断状态:指停止使用药物或减少使用剂量或使用拮抗剂占据受体后所出现的特殊心理生理症状群,其机理是由于长期用药后,突然停药后引起的适应性反跳

戒断反应:1客观体征:血压升高脉搏增加体温升高鸡皮疙瘩瞳孔扩大流涕震颤腹泻呕吐失眠2主观症状:恶心肌肉疼痛骨头疼痛腹痛不安食欲差无力疲乏喷嚏发冷发热渴求药物

神经症性障碍的共性 1.一般没有明显或持续的精神病性症状2症状没有明确的器质性病变为基础3患者对疾病体验痛苦4社会心理因素、病前性格在神经症性障碍的发生发展中其一定作用引发神经症性障碍的应激性事件有以下特点(1)应激事件的强度往往不十分强烈,而且往往是多个事件反复发生,持续时间较长(2)应激事件对患者有某种特殊的意义(3)患者对应激事件引起的心理困境或冲突往往有一定认识,也知道应该怎样去适应以消除这些事件对心理的影响。但往往不能将理念转化为行动(4)应激事件不仅来源于外界,更多来源于患者内在的心理欲求与对事件的不良认知

表演型(癔症型)人格障碍以过分的情感用事夸张言行吸引他人的注意为特点,表现为1自我戏剧化、做作性,夸张的情绪表达。表情丰富的矫揉造作2暗示性强,容易受他人或坏环境的影响3情感体验肤浅。情感反应强烈易变,感情用事,爱发脾气4不停地追求刺激、为他人赞赏以及以自己为中心的活动5外表和行为显出不恰当的挑逗性,甚至于卖弄风骚,给人以轻浮的感觉6对自己外观容貌过分计较7自我中心,自我放任,感情易受伤害,为满足自己的需要常常不择手段

自杀及其预防的误解及实际情况误解~实际情况

自杀是不可能预防的~大多数自杀是可以预防的

自杀的发生是没有先兆的~自杀者在自杀前曾流露出相当多的征象

自杀的热是真的想去死~大多数自杀者是矛盾的

谈论自杀的人不会真的去死~大多数自杀者曾用他们自己的方式表达过自杀的意愿

自杀的人都有精神病~事实上并非如此,给自杀未遂者贴上“精神病”标签,会使他们觉得受到了侮辱和歧视,往往成为他们再次自杀的原因

不能与有自杀念头的人谈自杀~事实上与可能自杀的人讨论自杀,可以及时发现他们的自杀企图,既可以对自杀

危险性进行评估,也可以让他们体会到关爱、支持和理解,

降低自杀风险

有自杀行为者不需要及时医学干预~事实上自杀者即使

不能被诊断为精神疾病,至少其心理状态上是不稳定的,

应对其进行相应的心理干预和适当的精神药物治疗

自杀过的人总是还会再自杀的~尽管一部分人还会去再

次自杀,但相当多的人是可以避免再次自杀的

危机过去也就意味着自杀危险性解除~自杀者在危机干

预中虽然可以缓解,但绝望的意愿仍可使他们采取自杀行

自杀危险性的基本线索1通过各种途径流露出消极、悲观

的情绪,表达过自杀意愿者2近期遭受了难以弥补的严重

丧失性3近期内有过自伤或自杀行为既往行为时将来行

为的最佳预测因子4人格改变5慢性难治性躯体疾病患者

突然不愿接受医疗干预6精神疾病

危机的类型1发展性危机2境遇性危机3存在新发危机

危机的结局1有效的应付和渡过机,获得经验和成长2暂

时渡过危机,但没有真正的将危机造成的影响解决好,而

是遗留下来一些认知、行为人格问题等,以后在一定条件

下再次浮起3心理生理崩溃,导致物质依赖于滥用、自杀、

攻击或精神疾病等

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主要临床表现是明显的注意力不集

中和注意持续时间短暂,活动过多和冲动,常伴有学习困

难或品行障碍【临床表现】1注意障碍(1)注意力不集中

(2)注意持续时间短暂2活动过多和冲动(1)与年龄不

符(2)情绪不稳定,容易过度兴奋,也容易因受挫折而

情绪低落或出现反抗和攻击性行为3学习困难4神经和精

神的发育异常5品行障碍【治疗】1心理治疗行为治疗认

知治疗2特殊教育3药物治疗(1)中枢兴奋剂哌甲酯(2)

三环类抗抑郁药丙咪嗪(3)α

2

去甲肾上腺素能激动剂苯

胺咪唑啉4针对父母的教育和训练

抽动障碍【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运动抽动或发声抽动,

包括简单或复杂性抽动两种形式,可发生在单个部位或多

个部位。运动抽动的简单形式是眨眼、耸鼻、歪嘴、耸肩、

转肩或斜肩等,复杂形式如蹦跳、跑跳和拍打自己等。发

声抽动的简单形式是清理喉咙、吼叫声、嗤鼻子、犬叫声

等,复杂形式是重复语言、模仿语言、秽语等【治疗】1

药物治疗氟哌啶醇硫必利苯胺咪唑啉(可乐定)利培

酮2心理治疗家庭治疗认知疗法行为治疗

抽动障碍的特点是不随意、突发、快速、重复和非节律性,

可以受意志控制在短时间内暂时不发生,但不能长时间控

制。在受到心理刺激、情绪紧张、躯体疾病或其他应激情

况下发作较频繁,睡眠时症状减轻或消失。

抗精神病药物的治疗作用1抗精神病作用抗幻觉、妄想

作用和激活作用2非特异性镇静作用3预防疾病复发作用

锥体外系反应临床表现及处理要点:(1)急性肌张力障碍:

最早出现。表现:斜颈、颈后倾、面部怪相和扭曲、吐舌、

张口困难、角弓反张等。处理:东浪菪碱注射液0.3mg肌

注;减量使用抗精神病药;加用安坦。(2)静坐不能:最

为常见。发生率20% 表现:无法控制的激越不安,不能

静坐,反复走动或原地踏步等。处理:BZD或心得安,有

时需减量或换用最体外系反应低的药物。(3)类帕金森症:

最为常见。发生率高达51% 表现:运动不能,肌张力增

高,震颤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最开始形式是运动迟缓;

体征上主要为手足震颤和肌张力增高。严重时运动功能丧

失。处理:抗胆碱能药物如安坦,缓慢加药或使用最低有

效剂量,2-3月后减量停用或换药。(4)迟发性运动障碍:

表现:不自主地,有节律的刻板式运动,如舌或口唇周围

的轻微震颤。处理:无有效药物,关键在于预防;使用最

低有效剂量或换用锥体外系反应低的药物;避免用安坦。

【恶性综合征】是一种少见的,严重的不良反应。临床特

征是:意识波动,肌肉强制,高热和自主神经功功能不稳

定。处理:使用抗精神病药物,给于支持性治疗。可使用

肌肉松弛剂丹曲林和促进多巴胺功能的溴隐亭治疗。

常用抗精神病药物1氯丙嗪用于快速有效地控制患者的

兴奋和急性精神病性症状。较易产生直立性低血压、锥体

外系反应、抗胆碱能反应(口干便秘心动过速)催乳素

升高以及皮疹2氟哌啶醇主要副作用是锥体外系反应3

氯氮平粒细胞缺乏症发生几率1%,该药几乎不引起锥体

外系反应及迟发性运动障碍,临床使用中应进行血象和血

糖监测,国内使用很广泛但国内外专家主张慎用4利培酮

对精神分裂疗效较好,不良反应为激越、失眠及泌乳、闭

经等,较大剂量可出现锥体外系反应5奥氮平对精神分

裂疗效较好,主要副作用为体重增加、嗜睡、便秘等,锥

体外系反应少见,应血糖监测6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

有效剂量范围较宽,对情感症状也有一定疗效,主要副作

用是嗜睡、直立性低血压7阿立哌唑有利于改善阴性症

状和紧张性症状,但用药初期易导致激越、焦虑副作用

电抽搐治疗的适应症1严重抑郁,有强烈自伤、自杀企图

及行为者,以及明显自责自罪者2极度兴奋躁动冲动伤人

者3拒食、违拗和紧张性木僵者4精神药物治疗无效或对

药物治疗不能耐受者

精神障碍的三级预防:一级预防即病因预防,通过消除或

减少病因或致病因素来防止或减少精神障碍的发生,属于

最积极、最主动的预防措施。二级预防的重点是早期发现、

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并争取疾病缓解后有良好的预后,

防止复发。三级预防的要点是防治疾病复发,做好精神残

疾者的康复训练,最大限度促进患者社会功能的恢复,减

少残疾,延缓疾病衰退的进程,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科学的心理治疗具备的基本要素1又具有社会认可身份、

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员,如医师、临床心理工作者实施2在

专门的医疗或心理卫生机构、场所实施3以助人、促进健

康为目的,不损害患者身心健康和社会利益4遵守技术规

范和伦理原则,并符合法律的要求5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

不滥用、误用6对治疗过程及其后果能够控制、查检,能

及时发现和处理副作用,能进行合理解释,不使用超自然

理论

精神病人约束隔离适应症1避免明确而急迫的对自身或他

人的危险,用其他方法无效或不合适时2避免打断治疗计

划或损害病人身体健康3协作治疗4减少过分的感觉刺激

5遵从病人自己的合理要求

症状学

【精神症状】异常的精神活动通过人的外显行为如言谈、

书写、表情、动作行为等表现出来,称为精神症状【判断

精神活动属于病态或正常】1纵向比较与其过去一贯表现

相比较2横向比较与大多数正常人的精神状态相比较3

应注意结合当事人的心理背景和当时的处境进行具体分

析和判断【精神检查】方法是交谈和观察,能否发现患者

的精神症状,特别是某些隐匿症状,常取决于医患关系及

检查技巧观察的内容是精神症状是否存在,出现频度,

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精神症状的特点】1症状的出现不

受病人的控制2症状一旦出现,难以通过转移令其消失3

症状的内容与周围客观环境不相称4症状会给病人带来不

同程度的社会功能损害【精神症状的影响因素】1个体因

素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躯体状况人格特征2环境因素

个人的生活经历目前的社会地位文化背景【精神检查中

应注意的问题】1、确定是否存在精神症状,且确定存在

哪些症状。2、了解症状的强度、持续时间、评定其严重

程度。3、分析症状间的关系,确定哪些是原发,与病因

直接有关,具有诊断价值,哪些是继发,有可能与原症状

存在因果关系。4、重视各症状间鉴别,减少疾病误诊。5、

分析症状产生的可能诱因、原因及影响因素,包括生物学

和社会心理因素,以利于治疗和消除症状。

【感知觉障碍】一、感觉障碍1感觉过敏对外界一般强

度的刺激感受性增高多见于神经症、更年期综合症2感

觉减退对外界一般刺激感受性减低,感觉阈值增高,患

者对强烈刺激感觉轻微或完全不能感知(后者称感觉缺

失)见于抑郁状态、木僵状态和意识障碍,感觉缺失见

于癔症,称转换性症状3内感性不适是躯体内产生的各

种不舒适和难以忍受的异样感觉,性质难以描述,没有明

确的局部定位,可继发疑病观念见于神经症精神分裂症

抑郁状态躯体化障碍二、知觉障碍1错觉对客观事物歪

曲的知觉,病理性错觉常在意识障碍时出现,带有恐怖色

彩,多见于器质性精神障碍的谵妄状态2幻觉指没有现

实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时出现的知觉体验,是一种虚幻的

知觉,是临床上最常见而且重要的精神病性症状,常与妄

想合并存在3感知觉综合障碍指患者对客观事物能感知,

但对某些个别属性如大小、形状、颜色、距离、空间位置

等产生错误的感知,多见于癫痫常见(1)视物变性症(2)

空间知觉障碍(3)时间感知综合障碍(4)非真实感

【幻觉的分类】一、按涉及的感官1幻听最常见,非言

语性幻听属于原始幻听,多见于脑局灶性病变,言语性幻

听,常具有诊断意义。评论性幻听、议论性幻听、命令行

幻听为诊断精神分裂症的重要症状。2幻视3幻嗅4幻味

5幻触6内脏性幻觉二、按幻觉体验来源1真性幻觉患

者体验到的幻觉形象鲜明,如同外界客观事物一样,存在

于外部客观空间,是通过感觉器官获得的2假性幻觉幻

觉形象不够形象生动,产生于患者的主观空间,如脑内、

体内,幻觉不是通过感觉器官而获得的三、按幻觉产生

条件1功能性幻觉是一种伴随现实刺激而出现的幻觉,

即当某种感觉器官处于功能活动状态的同时出现涉及该

器官的幻觉,正确知觉与幻觉并存,多见于精神分裂症和

心因性精神病2反射性幻觉当某一器官处于功能活动状态

时,出现涉及另一感官的幻觉,见于精神分裂症3入睡前

幻觉此种幻觉出现在入睡前,患者闭上眼睛就能看到幻

觉形象,多为幻视,与睡梦时的体验相近似4心因性幻觉

是在强烈心理因素影响下出现的幻觉,幻觉的内容与心理

因素有密切联系,见于心因性精神病、癔症

【思维障碍】一、思维形式障碍1思维奔逸又称意念飘

忽,指联想速度加快、数量增多、内容丰富生动,出现随

境转移、音联、意联,多见于躁狂症2思维迟缓即联想

抑制,联想速度减慢、数量的减少和困难,多见于抑郁症

3思维贫乏联想数量减少,概念与词汇贫乏,见于精神分

裂症、脑器质性精神障碍及精神发育迟滞4思维散漫指

思维的目的性、连贯性和逻辑性障碍5思维破裂指概念

之间联想的断裂,建立联想的各种概念内容之间缺乏内在

联系,多见于精神分裂症,如在意识障碍的背景下出现语

词杂拌,称思维不连贯6病理性赘述见于癫痫、脑器质

性及老年精神障碍7思维中断思维被剥夺是精神分裂的

重要症状8思维插入和强制性思维患者体验到强制性的

涌现大量无意义的联想,称强制性思维对精神分裂症的

诊断有重要意义9思维化声患者思考时体验到自己的思

想同时变成了言语声,自己和他人都能听到,多见于精神

分裂症10思维扩散和思维被广播精神分裂症的重要症状

11象征性思维见于精神分裂症12词语新作见于精神分

裂症青春型13逻辑倒错性思维见于精神分裂症和偏执狂

14强迫观念或强迫性思维,指患者脑中反复出现某一概

念或相同内容的思想,明知没有必要,但又无法摆脱,见

于强迫症二、思维内容障碍妄想是一种病理性的信念

歪曲,是病态的推理和判断【特征】1信念的内容与事实

不符,没有客观现实基础,但患者坚信不移2妄想内容均

涉及患者本人,总是与个人利害有关3妄想具有个人独特

性4妄想内容因文化背景和个人经历而有所差异,但常有

浓厚的时代色彩常见1被害妄想2关系妄想3物理影响

妄想4夸大妄想5罪恶妄想(自罪妄想)6疑病妄想7钟

情妄想8嫉妒妄想9被洞悉感三、超价观念是在意识中

占主导地位的错误观念,其发生一般均有事实的依据。此

种观念片面而偏激,带有强烈的情感色彩,明显地影响患

者的行为及其他心理活动

【注意障碍】1注意增强为主动注意的增强见于神经症、

偏执型精神分裂症、围绝经期抑郁症2注意涣散为主动

注意的不易集中,注意稳定性降低所致,多见于神经衰弱、

精神分裂症、儿童多动障碍3注意减退主动及被动注意

兴奋性减弱,广度缩小,稳定性下降,见于神经衰弱、脑

器质性精神障碍及伴有意识障碍时4注意转移表现为主

动注意不能持久,稳定性降低,见于躁狂症5注意狭窄注

意范围显著缩小,见于意识障碍、智能障碍

【记忆障碍】1记忆增强见于躁狂症、偏执状态患者2

记忆减退记忆的四个基本过程普遍减退见于严重痴呆

患者3遗忘顺行性遗忘,疾病发生以后一段时间的经历

不能回忆,如脑震荡、脑挫伤逆行性遗忘,回忆不起疾

病发生之前某一阶段的事件,见于脑外伤、脑卒中4错构

5虚构当虚构、近事遗忘、定向障碍同时出现时称柯萨可

夫综合征

【智能障碍】1精神发育迟滞是先天或围生期或生长发育

成熟以前(18岁以前),大脑的发育由于各种致病因素,

如遗传、感染、中毒、头部外伤、内分泌异常或缺氧等因

素,使大脑发育不良或受阻,智能发育停留在一定的阶段。

随着年龄增长其智能明显低于正常的同龄人2痴呆是一

种综合征,是后天获得的智能、记忆和人格全面受损,但

没有意识障碍,其发生具有脑器质性病变基础(1)全面

性痴呆大脑病变表现为弥散性器质性损害,智能活动的

各个方面均受到损害,从而影响患者全部精神活动,常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