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启蒙文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国启蒙文学

启蒙运动——欧洲十八世纪的一次思想运动和社会运动。十七世纪发源于英国(弥尔顿,洛克),十八世纪在法国形成高潮。启蒙运动是文艺复兴运动的延续和发展。如果说,文艺复兴运动的实质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文化创新运动,那么启蒙运动的实质就是制度创新,制度转型。把文艺复兴四百年来的思想发展和文化变革落实在制度层面上,体现在制度变革上,创立“欧洲新社会的政治制度”。(马克思)

启蒙运动倡导平等,自由,人权,民主,友爱。在文化、经济、政治各领域建构了比较完整的现代思想体系。创建了自然权利论(斯宾诺莎,洛克,伏尔泰),社会契约论(洛克,卢梭),市场经济论(亚当斯密,大卫休谟),三权分立论(孟德斯鸠),法治理论(洛克,孟德斯鸠)和自然科学基础理论(牛顿,培根),为现代化制度转型奠定了基础。(“广义地说,启蒙思想家的目标与二十世纪理论家所提出的实现现代化的目标是一致的。两个世纪的术语虽然不同,但二十世纪社会科学家所说的‘现代化’,就是启蒙思想家所说的‘合理化’。启蒙的主张和理想反映了现代化的性质,现代化也就是实现启蒙理想的历史过程。”(阿瑟·威尔逊))

《浮士德》主题

通过序幕里上帝和梅菲斯特的赌赛,通过浮士德上下求索、往返古今的生活经历,表达了对人和人类历史的启蒙主义认识和信念:人性是复杂多元的。存在着种种弱点和罪性。但归根到底,人能够从自己身上、从人性深处找到内在的动力和活力,克服惰性和迷误,超越

片面和狭隘,追求人生的完整和充实,走向自由。

相应的,人类历史必然充满罪恶、灾难和曲折,但归根结底,会展现向上、向前的发展趋势。

《浮士德》艺术特点

1,不同元素相融合的创作方法。

既要克服现实生活的狭隘性(由德国的专制落后以及现实生活本身的制约性而来),又要克服神话、传奇的虚拟性,表达对人生社会的真切关注,歌德在《浮士德》中把古代神话,民间传奇和当代生活的真实表现结合起来,以自由开阔的方式深入地探索和表现了人性。

2,多种多样的诗歌形式。

《浮士德》创作年份漫长,经历了歌德各个时期艺术风格的变化,

运用了多种不同的诗歌形式。包括多个欧洲国家的诗体,德国民歌,古希腊悲歌等。

3,宏伟的史诗性和深刻的辩证性。

这是由作品中广阔的社会场景,复杂的生活形态,矛盾的生命体验,以及歌德的辩证思想方法所决定的。

浮士德形象分析

歌德以德国中世纪民间传奇中的博士为原型,塑造了一个启蒙时代

新型活动家的形象。

诗剧主人公浮士德是上帝和魔鬼靡菲斯特赌赛的对象。赌赛的目的是验证人性。这就决定了浮士德形象的意义:他是人性和人的代表,新时代“人”的形象。

浮士德经历了学者生活,爱情生活,政治生活,艺术生活,建设生活五个发展阶段。

这是一段上下求索、往返古今的丰富复杂、探索奋斗的经历。在这些经历中,形成了并表现了浮士德的性格特征和精神风貌。这些特征常被概括为“浮士德精神”。

“浮士德精神”是指:

1,浮士德那种从不满足,永无止息,上下求索,不断进取的特征。2,浮士德探索不息的行为方式,源于他的根本性特质。他认为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不在分分秒秒的生命过程之外,不是过程的某种结果,而就在过程之中,就是行动、实践过程本身。太初有为,而非太初有道。宇宙万物的本原,是运动,作为,实践。他最终悟到的“生命的真谛”是:生命和自由,就在每时每刻为了生命和自由的探索、创造、奋斗之中。由此可以进一步说浮士德精神,就是以每时每刻的生命过程为本原,以运动和实践为本原的精神。

3,浮士德精神的深层意义,是它所体现的人性的内在趋势。

走出书斋,在斗室之外的宽广天地里,浮士德能领略和欣赏物质生活的美好和快乐。他的本质特点是,他不会局限于此,不会到此为止。浮士德不会被物欲、情欲、权欲所局限,也不会完全沉浸在理性的光辉(学者生活)和审美的愉悦(艺术生活)之中。人性的力量,驱使他不断开拓新的层面,全面展开各个生命领域,“人作为

人而全面占有人的本质”(马克思)。这使他能不滞留于物欲的横向膨胀,超越片面性、狭隘性,不断丰富、上升达于自由的、创造性的、全面的生命方式。

4,这样的浮士德精神,实际上就是歌德所理解的人性,就是歌德要表达的人的精神。

靡菲斯特形象简析

靡菲斯特是歌德《浮士德》中的魔鬼形象。

他蔑视人类,清醒地看到人性的弱点。浮士德各阶段经历都有他的陪伴。他的目的是诱使浮士德沉溺于物欲的享受、显露出人性之恶而验证人类的堕落。

在一定程度上,他就是人性恶的化身。

靡菲斯特形象具有辩证的特征。他既是浮士德的诱惑者,又是浮士德的激励者。他竭尽全力促使浮士德堕落。结果却打碎了浮士德的惰性,激发起他的自我斗争,激发起他天性的、内在的积极力量。

他既是恶的化身,又是一位“智者”的形象。由于他对人性的恶,历史的危机有透彻的理解,所以常有清醒的论断。“理论是灰色的,只有生命之树常青”就是他的名言。

歌德需要这个形象是因为他要藉以表达他对于历史和人性的深刻的辩证理解。

它是“否定的精灵”,却最终导致肯定的结果。

唤起人性之恶,显现出人性之恶,才能激发出人性对恶的抗争。

人类的历史,也从来不是单纯的上升、进步。必然的、真实的存在着历史的罪恶,历史的迷误。由此而引发人们的警醒,挣扎,抗争,形成了历史在斗争中的曲折的发展。

伏尔泰《英国书简》的主要内容。

(1)在十七世纪洛克、斯宾诺莎学说的基础上,阐述“自然权利论”。人的权利不是来自当权者的许可或是赐予。它是大自然赐予人的最珍贵的礼物。所以“人生来就是自由的”。

(2)“自然权利同等地属于苏丹和园丁。所以,人们应当是平等的。”现实的不平等,是因为“统治者是窃贼,总是偷取民众的自然权利”,奴役他们。

(3)这些人民平等地、自然地拥有的权利,主要是

1)思想言论自由。“我反对你的意见。但是我誓死捍卫你讲出这个意见的权利。”伏尔泰以此来强调,思想言论自由,

是一个人重要的、根本性的权利,是生死攸关的权利。

2)劳动权。“劳动是没有财产的人的财产。所以人有为出酬最高的人劳动的权利。”

3)财产权。“财产所有权是每个人的基本经济保障,从而能够不依附于他人,平等地参与公共事务。它是一个享有充分

权利的公民的标志”。

(4)合理的制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