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人格修养
教师必须要有良好的道德人格和师德修养

教师必须要有良好的道德人格和师德修养每一位教师良好的道德人格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可能自发地形成,而是在后天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
教师只有在教育实践中,通过努力学习,认识到社会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了解到社会主义教师道德的内容和意义,并通过自身的修养,将认识内化为自己的道德情感、意志和信念,进而外化为自己的道德行为和习惯,才能形成一定的道德品质。
尽管职业道德因人而异,但一般来讲,加强理论学习和教育实践相结合,虚心向他人学习,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有成效。
人们从事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需要有知识,这就必须学习,人们改造主观世界,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也需要学习。
加强理论学习,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必要方法。
首先,教师要认真学习理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不学习理论,就不可能科学地、全面地、深刻地认识社会,认识人与人之间的正确关系,因而也就不可能形成正确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从根本上说,一个教师高度的社会主义师德觉悟正是以正确的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革命理想为指导的。
只有确立这样的科学世界观,人生观,才能坚定不移地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和献身人民教育事业,自觉的把个人生命的意义、价值与人民教育事业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把教育和培养好幼儿,为教育事业作贡献,看作人生最大的幸福和快乐,才能义无返顾,以坚强的精神,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为人民教育事业努力奋斗。
其次,在理论学习中深刻理解教师道德规范和要求,明辨道德是非,提高遵守师德规范和要求的自觉性。
教师道德的规范和要求,则是社会道德在教师职业活动中的具体体现。
它作为论理学的一个分支,从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根本利益出发,批判的继承了古今中外一切优良的师德传统,正确地回答了教师个人与他人、与集体、与国家之间的利益关系,具体地向教师表明应该作什么,什么是善的,什么是恶的,以保障教育事业的根本利益。
要将师德要求转化为教师个人的内心信念,就需要教师有一个自觉学习、接受教育的过程。
再次,应学习教育科学理论和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掌握教书育人的本领。
浅谈教师的人格魅力

浅谈教师的人格魅力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所展现出的个人魅力和品质,包括性格、气质、修养、教育理念等方面的优秀特质。
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可以潜移默化地感染和塑造学生的人格品质。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如何提升教师的人格魅力,成为了众多教师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从教师个人修养、专业素养、亲和力和榜样力四个方面浅谈教师的人格魅力,以期激励更多的教师在工作中不断提升自身的魅力和修养,为学生成长成才做出更大的贡献。
一、教师的个人修养教师的个人修养是指教师在性格、气质、品德、修养等方面所表现出的良好品质。
良好的个人修养是教师人格魅力的基础,也是展现教师风采的重要方面。
教师应该具备高尚的品德修养,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成为学生的楷模和榜样。
教师还应该具备坚强的意志品质和顽强的进取精神,在面对挫折和困难时能够不气馁,保持乐观的心态,用自己的积极精神感染和激励学生,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师的个人修养还包括良好的情感管理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教师应该懂得倾听和理解学生的需求和情感,善于与学生沟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成长。
教师还应该善于与同事协作,形成良好的师德师风,共同营造团结和谐的教育教学环境。
只有具备了良好的个人修养,教师才能够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展现出更高的人格魅力,更好地影响和感染学生,成为学生心目中的良师益友。
二、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师的专业素养是指教师所具备的专业知识、教学技能和教育理念等方面的修养和能力。
教师的专业素养是教师人格魅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展现自身魅力的重要依托。
一个具备高度专业素养的教师,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教学服务,而且能够以身作则,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感染学生,培养他们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方法。
教师的专业素养包括教学内容的深厚功底和教学方法的灵活多样。
教师应该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能够熟练地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提高教师人格修养的途径与方法

提高教师人格修养的途径与方法摘要:千百年来的教育实践告诉我们,教师人格是一种不可或缺和无法替代的教育力量;它是教师素质的综合体现,塑造教师完善人格应是教师追求的崇高境界;教师不仅要教好书,而且要育好人,以自身的人格影响学生,“以人格塑造人格”;本文从教师的文化素质、教学能力、职业道德和创新能力四个方面来阐述提高教师人格修养的途径与方法。
关键词:教师;人格;学生作者简介:苑芳江(1977-),男,汉族,山东五莲县人,讲师,哈尔滨师范大学政法与经济管理学院政教系研究生。
王婷(1977-),女,汉族,山东莱西县人,讲师,哈尔滨师范大学政法与经济管理学院政教系研究生。
江泽民同志曾对全国教师提出了“志存高远、爱国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严谨笃实、与时俱进”的殷实期望,这是新时代赋予教师的神圣使命和重大责任。
教师的特殊地位和特殊身份决定了教师人格的特殊性和重大作用。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教师的人格对于年轻的心灵来说,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教师的人格是教育事业的一切,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的发展和形成。
”可见,教师的职业劳动是一种以人格来培养人格,以灵魂来塑造灵魂的劳动。
一、教师的人格修养要求教师加强知识修养教师的科学文化素质主要取决于教师的知识结构。
目前对这方面的研究有几种不同的观点,有的专家认为:教师的知识结构包括三个方面:即专业知识、文化知识和教育科学知识。
①也有的专家认为可分为四个方面:即教师的本体性知识、文化知识、实践性知识和条件性知识。
②概括起来,主要包括:精深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两个方面。
(一)精深的专业知识教师的专业知识首先应该“实”。
教师应该全面系统地钻研掌握专业知识,做到踏踏实实。
一个称职的教师对自己所教的专业知识要有一个通盘的了解,对教材应“吃”透、钻透,并能根据不同教育对象的智力发展水平,把准教材的易难点,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进行教育。
教师的专业知识其次应该“深”。
论教师人格特点和教师人格修养

论教师人格特点和教师人格修养教师的人格特点和人格修养是影响教学质量和学生成长的重要因素,它们直接关系着教师的职业道德和教育水平。
以下是我对教师人格特点和人格修养的一些思考。
首先,教师的人格特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教师应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
作为教育工作者,教师应该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诚实守信、正直守法,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只有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教师才能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起到积极的示范作用,使学生学会正直、诚信、守纪律的品质。
2.教师应具备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
教师需要具备广博的知识储备和扎实的学科知识,同时还要具备教学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只有掌握了专业知识,教师才能准确无误地传授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3.教师应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是促进教学的关键。
教师应具备良好的言语表达能力和倾听能力,能够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双方的交流和理解。
4.教师应具备耐心和责任心。
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耐心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的学业和生活给予关心和帮助。
同时,教师还应对学生的教育成果负起一定的责任,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推动他们健康成长。
5.教师应具备积极向上的态度。
教师应当具有坚韧不拔、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困难和挫折时应保持乐观,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一切困难,给学生树立积极应对问题的榜样。
其次,教师人格修养是指教师在实际工作中逐步形成并提高的人格道德修养。
教师人格修养涵盖教师职业道德、自我修养、人际关系等多个方面。
1.教师职业道德方面。
教师应始终坚守教育的初心,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积极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道路。
同时,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念,严守教师职业道德底线,坚决抵制虐待学生的行为。
2.自我修养方面。
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主动学习新知识,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
同时,教师还应保持身体的健康和良好的心理状态,通过不断努力和自我反思,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
加强自身师德修养,展现教师人格魅力

加强自身师德修养,展现教师人格魅力教师素有“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之美誉。
在对灵魂塑造的过程中,教师既要有比较渊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的道德和崇高的精神境界。
我们应当成为学生的表率,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全社会文明的楷模。
为此,我们这些新教师要时刻谨记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展现自身的人格魅力。
热爱学生,诲人不倦是教师履行教育义务的传统美德,是衡量教师道德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志。
每一个学生,都希望得到教师的爱,师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
它能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温暖,产生愉快的情绪,从而激励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和爱好。
了解学生和关心学生,是热爱学生的起点。
所以我们仅仅把功课教好是不够的,还要多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为学生的一生着想,从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全面了解学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因势利导地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热爱学生还要尊重和信任学生。
教师要有民主思想,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感情,允许学生独立思考,切不可刺伤学生的自尊心。
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认真评价学生的行为,和善平等地对待学生,绝不能为了树立自己的威信而对学生采用体罚、讽刺、挖苦等侮辱人格的做法。
当学生进步时,教师不要吝惜自己的赞美之辞;当学生犯错或退步时,教师也不要任自己的批评侮辱之话泛滥。
多一点微笑,多一点赞美,多一点信任,你会得到的回报。
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我们只有以身立教,为人师表,才能有力地说服学生,感染学生。
无数经验证明,身教重于言教,“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这说明凡是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先做到,给学生树立好榜样;凡是要求学生不做的事情,自己本身坚决不做,以免给学生留下坏的影响。
教师要以自己的良好道德言行来教育和感化学生。
诚实正直,勤奋好学,礼貌待人,是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具体体现。
我们在日常教学中,要用文雅和亲切的语言启迪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影响教育学生。
教师应具备些修养

教师应具备些修养
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其在工作中所展现出来的修养对学生的影响至关重要。
良好的教师修养不仅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更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品德和态度。
那么,教师应具备哪些修养呢?下面我们就来一一探讨。
首先,教师应具备爱心。
爱心是教育事业的灵魂,也是教师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要对学生充满关怀和爱护,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只有心怀爱意,教师才能真正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任。
其次,教师应具备耐心。
教学是一项需要耐心细致的工作。
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的问题和困惑,耐心解答,耐心指导。
只有有耐心,教师才能有效地传授知识,帮助学生克服困难。
再次,教师应具备责任心。
教师的责任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品德和能力。
教师应该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努力做到言传身教,以身作则,成为学生的楷模和榜样。
此外,教师应具备谦和之心。
谦和是一种宽容与尊重他人的品质。
在教学中,教师要虚心向同事请教经验,乐于接受批评和建议,与同事、家长以及学生友好相处,营造和谐的教育环境。
最后,教师应具备学习的勤奋。
教育事业日新月异,教师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只有不断学习,教师才能适应社会的变化,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综上所述,教师应具备爱心、耐心、责任心、谦和之心以及学习的勤奋,这些修养不仅可以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更可以影响学生的成长,为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希望每位教师都能不断提升自己的修养,为教育事业注入新的活力与希望。
【1583字】。
第八章 教师的人格与职业道德修 ...

三、教师人格修养的两大问题
(一)“取法乎上”的策略 (二)教师人格修养的审美尺度
(一)“取法乎上”的策略
所谓“取法乎上”的策略,指的就是教师的人 格修养以价值和人格理想的确立为前提,高处 着眼进行修养。之所以提出这样一个策略问题, 主要的理由如下: A.人格修养的规律性 B.师范人格的特点(格位高) C.中国古代的伦理智慧
C.风格美
如果说表美、道美分别揭示了师表美的内 外在两个方面,那么,教师的风格美则指的是 这两个方面的“合成”,以及由“合成”而形 成的师表美的完整和统一的形象特征。换言之, 风格美指德育主体道美与表美的统一。
道美和表美都是师表美或师表不可或缺的成份, 然而这两大成份在不同的德育主体身上所占的比 重并不划一,因而必然显现出不同的师表风格或 风度。这一风格,依据美感尺度可作如下观照: 崇高、优美、喜剧。
A.人格修养的规律性
所谓的修养的“规律”就是指人格修 养与终极信仰之间的必然联系。 这里所谓的“信仰”并非只指宗教信仰, 而是指包括宗教信仰形态在内的所有对于 终极价值的确信。其基本形态有三:宗教 信仰、政治信仰、人生信仰。终极信仰与 道德人格的联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论证与聚合,二是圣化与提升。
第八章 教师的人格与职业道德修养
一、人格与道德人格
“人格”一词的英文是“personality”,源于希腊 文“persona”。在希腊文中,“persona”的意思 是“面具”。 在心理学中,“personality”也被译为“个 性”——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 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对于教师来说,人格一方面是自己的本体 价值的标志,另一方面,由于教师的人格是教 育活动的中介或工具,所以又具有工具价值。 从教育事业的角度看,工具价值是第一位的; 从人格修养的角度来看,本体价值是根本性的。 所以教师的人格建设的基本角度是两个: 一是“在广泛意义上”将自己培养好;二是在 任何发挥人格的工具价值方面提高自己。 教师除了要确立人格榜样之外,特别重要 的是要使自己的人格具有感化人的中介特性。
师德修养教师的人格力量

师德修养教师的人格力量教师是社会的栋梁和未来的希望,是育人的重要角色。
作为一名教师,除了扎实的学科知识和教学技能外,还需要具备崇高的师德修养和强大的人格力量。
师德修养对教师的影响深远,不仅关系到教育事业的发展,也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本文将探讨师德修养对教师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培养和提升教师的人格力量。
一、师德修养的重要性师德修养是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它是一名教师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
教师作为学生的榜样和引路人,必须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才能够对学生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师德修养不仅与个人的道德修养有关,更涉及到教育事业的发展。
只有具备了扎实的师德修养,教师才能够更好地履行教育使命,为学生成长成才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二、培养和提升教师的人格力量1.自我反思和审视作为一名教师,要不断进行自我反思和审视,认真总结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及时纠正自己的不足之处。
通过积极参加各类教育培训和广泛阅读相关教育专业书籍,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
2.积极投入教学教师应该积极投入教学,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教育环境。
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需求和特点,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同时,教师还要充分利用多种教育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真正受益。
3.严格要求自己,不断进取教师要不断要求自己,严格要求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职业道德。
教师要有追求卓越的精神,不断追求自我超越和进步。
同时,教师还要关注教育改革和教育前沿的动态,积极参与学科教学研究和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4.关注学生全面发展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除了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外,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树立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社会公德心。
5.以身作则,树立良好形象教师要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榜样和引路人。
教师怎么样提升人格素养

Life is like traveling by bus. We don't need to care where the car will stop. What we need to care about is the scenery we pass by and the mood when we look at these scenery.简单易用轻享办公(页眉可删)教师怎么样提升人格素养教师怎么样提升人格素养?一个教师的素质高不高,主要看他的人格,因此,教师必须要有提升人格修养的意识和自觉性,下面是文书帮给大家搜集整理的提升教师的人格素养的途径方法内容,欢迎阅读!一、具有良好的个性品质教师温和的性格、热情的态度以及坚强的意志品质等等都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使学生愿意接近你,师生之间才能更容易交流、沟通。
当学生进步时,教师及时地加以赞美,学生会更加自信,进步会更大,而不能视而不见,压制学生的上进心;当学生学习中有了困难,教师要及时地给予帮助,或讲解,或指导,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不能挖苦讽刺,使学生自暴自弃,从而失去自信心;尤其是特殊家庭或智力有障碍的学生,教师更要不歧视,不反感,要凭着一颗诚挚的爱心,去关爱他们,使他们感到班集体的温暖。
也就是说,教师具有了良好的个性品质,同时也就为创建和谐班级奠定了基础。
二、要有良好的语言和形象修养教师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工作中,都要注意谈吐高雅、举止文明,处处为人师表,做学生的表率,。
在教育教学中,要采用积极、肯定的的语言去引导、激励学生,要善于用启发性的语言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地思考;恰当的时候,教师的语言还要诙谐幽默,既活跃课堂气氛,又拉近师生距离,切忌脏话、粗话、反话,不仅有损教师形象,而且影响学生的语言、思维、思想感情的发展,因此,语言修养是教师必须重视并不断追求的一个重要的环节。
良好的形象修养包括良好的精神面貌、自信的气质、得体的着装、风趣的谈吐。
师德师风教师的道德修养与人格魅力

师德师风教师的道德修养与人格魅力教师作为社会中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一份子,应该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和人格魅力。
师德师风的建设不仅影响教师自身的职业发展和形象塑造,更对学生的成长产生重要影响。
本文将探讨教师在道德修养和人格魅力方面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应的培养途径。
1. 师德师风的重要性道德是人类社会共同遵循的规范和准则,对于教师来说更是至关重要的。
师德涉及到教师的职业道德、职业操守和职业责任,是指导教师行为的精神指导和道德规范。
良好的师德师风是教师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不仅体现了教师的品行和修养,更体现了教师的人格魅力和影响力。
2. 教师的道德修养教师的道德修养是其在教育实践中的底色和灵魂,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内化和外化。
教师应该具备高尚的品德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如诚实守信、宽容谦和、恪守职责等。
同时,教师还应当具备对学生的关爱和尊重,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 教师的人格魅力人格魅力是教师吸引学生和社会认可的重要因素。
教师要具备良好的修养和细致入微的修辞技巧,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影响和感染学生。
此外,教师的坚守原则、积极乐观的心态和优秀的学识素养也是增强人格魅力的重要方面。
只有在教师展现出内在的魅力时,才能真正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
4. 培养教师的道德修养和人格魅力为了培养教师的道德修养和人格魅力,首先需要加强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
学校应该建立健全的师德师风评价体系,对教师的道德表现进行评估和奖励。
同时,教师个体应该注重自身的修养和规范自己的行为,通过学习、思考和实践来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其次,教育机构和教师培训机构应该开设相关的课程和培训,帮助教师了解和掌握道德修养和人格魅力的重要性,提供实际操作的方法和技巧。
通过培训,教师可以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影响力。
最后,要加强对教师的社会评价和监督机制,确保教师的道德行为符合职业要求和社会期望。
同时,教师要加强自我监督,严格遵守职业操守和职业道德准则,切实履行教育使命。
教师人格修养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教师的人格修养对于学生的成长和教育的成败具有深远的影响。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不断学习,我逐渐认识到教师人格修养的重要性,并努力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质和人格魅力。
以下是我对教师人格修养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教师应该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
教师是学生心中的楷模,一言一行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因此,教师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在日常工作中,我时刻提醒自己,要诚实守信,遵守职业道德,关爱学生,关心集体,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
其次,教师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
教育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坚定信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在工作中,我始终牢记自己的使命,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
再次,教师应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
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学识。
在教学过程中,我要不断学习,更新知识,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同时,我要关注学生的需求,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使教学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此外,教师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面对繁重的工作压力,教师要具备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保持乐观的心态。
在教学过程中,我要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学生,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认识到以下几点:1. 教师要尊重学生,关心学生。
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关心他们的生活,帮助他们解决困难,让他们感受到关爱。
2. 教师要善于沟通,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我们要主动与学生沟通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关心他们的成长。
3.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为他们的人生奠定坚实基础。
4. 教师要勇于创新,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我们要关注教育教学改革,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总之,教师人格修养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石。
作为一名教师,我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努力成为学生心中的楷模,为我国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高校教师的道德人格修养

论高校教师的道德人格修养教师的道德人格是指教师作为特定的社会角色所表现出的道德面貌,是教师之所以成为教师的主体本质。
教师的道德人格修养则是指教师自身不断从社会文化中汲取精神营养,追求价值与人格的理想,从而实现其人格的改造和提升的过程。
那么,高校教师自身改造和提升其道德人格有何意义?应该从何入手呢?一、高校教师提升自身道德人格修养的意义人们常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素质、师德为本。
这就充分说明了,高校教师提升自身的道德人格修养,无论对于学校的发展来说,或者对于教书育人来讲,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作用。
从大的方面来看,在推进高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进程中,高校是否能够建设一支具有崇高道德素质的教师队伍,直接关系到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关系到党的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关系中华民族的振兴。
另一方面,高校教师高尚道德人格的塑造是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党和我国人民不懈追求的奋斗目标,高校作用传承科学文化、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培养全面和谐发展一代新人的重要阵地,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发挥着基础性的奠基作用。
高校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应具备更强的道德意识和更高的道德水平。
这是古今中外,不论是悠久的中华文明史,或者是国外先进的教育制度都证明了的,可说是众所周知的道理与准则,我们应予以牢记,并在高校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认真对待,力争有所成效。
二、高校教师如何提升自身的道德人格修养一是“取法乎上”,即高处着眼。
教师的道德人格是一般道德人格与教师职业道德人格的统一。
作为教师,“他不仅应当教育自己,使自己达到理想的境地,而且还应当教育别人,他选择了培养和教育的事业作为自己一生的使命。
”因而,从人格的品位上来看,教师的道德人格水平无疑是较高的,教师的道德人格修养必须有较高的起点与要求。
教师道德人格的高起点与高要求集中体现在“信”、“情”、“知”、“意”、“行”四字上。
教师的人格修养有哪些

教师的⼈格修养有哪些 教师的⼈格修养,所体现的是⾝为⼀名光荣的⼈民教师的精神⾯貌,更是⾝为⽼师所展现在全体学⽣⾯前的精神⾯貌和⼈格魅⼒。
下⾯是店铺给⼤家搜集整理的教师的⼈格修养⽂章内容。
希望可以帮助到⼤家! 教师的⼈格修养:宽宏和⼤度的精神 宽宏与⼤度是做⼈的基本要求,是健康⼈格的体现。
⽽对于教师⽽⾔,由于其职业的特殊性,这种健全⼈格的基本要素――宽宏与⼤度,⽆论是在其⼯作还是⽣活中,都有着⾮同寻常的意义。
⾸先,教师的职业要求教师要有⼀颗⼤度的⼼。
教师的职业要求教师必须随时保持有最佳的⼼理与精神状态,教师⼼⾥不能过多地受到周围环境的左右,不能出现情绪化的教学活动。
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做到⼤度。
有道是:宰相肚⾥能撑船。
教师所需要拥有的正是这样⼀种情怀,⼀种处世的宽宏与⼤度,⼀种随时拥有冷静的态度与智慧的⽬光看待问题,处理问题的能⼒,真正做⼀名智者并随时注意⽤智者的⾏动来感染学⽣,教育学⽣,优化学⽣。
教师宽宏与⼤度的另⼀表现是在对待学⽣成长的问题上。
学⽣是成长中的个体,是充满童真与童⼼的。
在他们成长的道路上,难免会出现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样或那样的偏差,这就要求教师要⽤智者的⽬光充满童真的⾓度来加以冷静分析与正确引导,既要严格要求学⽣,处理问题⼜要做到宽宏与⼤度。
绝不能带着成⼈的眼光来观察和处理学⽣的⽇常问题,做到严中有爱,⽽不能有任何意⽓⽤事的举动。
处理⼀切问题要重在引导,要重在与学⽣的整个成长过程相结合起来。
教师的⼈格修养:童真般的⼼ 以童⼼的⽬光观察到的世界是最纯真的,因为童⼼是⼀颗毫⽆思想杂念的⼼,童⼼最能真实体现世界本来⾯⽬。
童⼼也是⾮常好奇的,因为童⼼所看到的世界往往是⾸次的。
既是⾸次观察世界,⼼中就免不了充满了⽆数的好奇,也正是这种由⽆数好奇⼼所激发出的冲动,最终必须引出对求知世界的⽆穷探索的欲望,这种探索的欲望,就成为童⼼真⼼认知世界的开始,也正是这种由好奇⼼所激发的对世界的探索冲动,把整个⼈类对世界科学的探索,推上永⽆⽌境的境界。
教师的人格魅力与个人修养 影响学生健康成长

教师的人格魅力与个人修养影响学生健康成长教师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领者和指导者,他们的人格魅力和个人修养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起到重要作用。
一个充满魅力和修养的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塑造他们的价值观和品德观,帮助他们健康地成长。
本文将探讨教师的人格魅力和个人修养对学生健康成长的影响。
一、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影响1、榜样的力量教师作为学生的榜样,他们的人格魅力可以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个品德高尚、正直宽容、乐观积极的教师会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并且影响着学生的品德修养。
例如,一个热爱知识、尊重学生、关心他们发展的教师能够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培养学生的个人责任感和自律能力。
2、情感交流与建立信任教师的人格魅力还表现在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中。
一个温和、亲切、关怀学生的教师能够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感到被关注和尊重。
这种信任和融洽的关系可以使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困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积极的情感投入。
3、引导学生正确价值观和人生观教师的人格魅力还体现在对学生正确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引导上。
一个有理想、有担当、有正义感的教师能够影响学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通过课堂教学和言传身教,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他们积极向上,正确面对生活的各种困境和选择。
二、个人修养对学生的影响1、专业素养教师的个人修养首先表现在他们的专业素养上。
一个具备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的教师,能够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指导学生科学学习。
他们的个人修养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资源,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
2、审美素养教师的个人修养还表现在他们的审美素养上。
美的艺术欣赏能够开阔学生的眼界,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
一个有修养的教师可以教会学生欣赏音乐、舞蹈、绘画等艺术形式,使他们从中受益并且发展出自己的特长和爱好。
3、团队合作与学生关系教师的个人修养还表现在他们与同事、家长、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与人际关系上。
通过和同事的交流合作,教师可以不断提高自身素养,不断学习和成长。
教师不断提高自我修养,健全人格的例子

教师不断提高自我修养,健全人格的例子辛勤耕耘育桃李默默无闻献教育勤勤恳恳,在希望的田野上默默耕耘;兢兢业业,把写满爱心的种子播洒;冬去春来,无怨无悔的执着于春华秋实的梦想;耕耘,是一种执着,一份期望,更是一肩责任。
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是一种精神体现,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味的体现!其实,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许多教师都在用行动诠释着师德的真正内涵。
师德需要培养,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每一位教师的自我修养!李兴荣是垫江实验中学高中化学教师。
他于1986年7月毕业于垫江师范学校,在教育这片净土上辛勤耕耘了25年。
25年来,他把爱的阳光洒向他的事业,洒向他的学生。
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无私奉献是对他的真实写照。
一、勤奋好学,拼搏进取1986年8月,李兴荣被分配到垫江偏远的晓兴小学,从走上讲台的那一刻起,他就定下了终身从事教育并要当一名好老师的愿望。
他注重自我教育,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积极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大量捕捉各方面的信息充实自己。
认真钻研《教育心理学》和《教育学》等知识,这为他后来的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90年9月李兴荣参加了离职学习,两年学习期满后被调入垫江四中,在那工作的14年间,自觉订阅《中学化学参考》、《考试研究》、《化学苑地》等专业杂志,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适应了中学的管理与教育,教育教学成绩显著提高,深受师生好评。
1999年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担任行政管理工作,虽然任务重了,但学习提高的机会也多了。
在此期间,经常参加学校的优质课、汇报课、展示课以及县上组织的教学大赛,撰写的《元素周期表中的几个关系》、《新课程下学生管理与教育策略》等文章得以发表与交流。
于20xx年9月以选调教师中第一名的身份选调入垫江师范学校。
二、勇挑重担、默默奉献参加工作25年,担当班主任工作16年,行政管理7年,教了5届初中毕业班,8届高中毕业班。
李兴荣老师无论教哪个班级,都努力做同学们的知心朋友,帮学生们排忧解难。
浅谈教师的人格魅力

浅谈教师的人格魅力自古以来,教师一直是社会中备受尊敬的职业。
教师是传播知识和文化的职业,是塑造学生思想和人格的重要角色。
而教师的人格魅力则是教育事业得以茁壮发展的基础,让学生在教育中获得身心双重的成长与发展。
在我看来,教师的人格魅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教师应该具有高尚的品格。
高尚的品格是教师人格魅力的核心,是影响学生生命的关键。
教师应具备明德正言、言行一致、见义勇为、宽厚仁爱、严谨治学等品质。
同时,教师应该在生活和教育中保持高度的道德纯洁,用自己的言行去感染和启迪学生。
其次,教师需要具备文化修养和知识广博。
教师是学生知识和文化的润滑剂,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与教师的文化修养和知识面的广博程度有关。
教师的知识深度和广度都应该有保障,让学生在教育中能够获得真正的启蒙和提高。
第三,教师需要有亲和力和沟通能力。
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必须与学生建立起亲情般的关系,用心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教师需要积极与学生沟通,倾听学生的心声,耐心解答学生的疑惑,让学生能够在良好的环境中释放自己的潜能。
第四,教师应该注重专业精神和创新思维。
教育是一个不断更新的领域,教师必须具备专业的学识和精湛的教学方法。
教师还需要具有创新思维,不断尝试新的教育方法和教学方式,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最后,教师需要具有自我修养和自我反省的意识。
教师应该保持良好的心态,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教师还应该经常对自己的教学质量进行反思和检验,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能力和素质,做到在教育中不断创新和进步。
总之,教师的人格魅力在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每个教师都应该注重自己的人格修养,以自己的言行去感染和培养学生,推动教育事业的进步。
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当教师如何加强自我修养3篇

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当教师如何加强自我修养3篇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人类文明的传承者转变为人力资源的开发者,由传统的“教书匠”转变为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专业工作者,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终身学习的实践者和指导者。
520作文网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的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当教师如何加强自我修养,供大家参考选择。
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当教师如何加强自我修养1我们应该在教师队伍的培训、教育以及考核评比中积极应对,争取通过积极手段,让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得到较高的提升,因为,教师队伍的素质高低,直接决定着这个学校的教学水平,又与学生的学习效果息息相关,那么,如何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呢?以下是WTT为您整理的教师如何提高自身素养的相关内容。
教师如何提高自身素养保证学生的人身安全。
学生在学校最基本的就是要保证学生的安全不出问题,利用班队会时间一定要做好安全教育,班级内选出两名安全监督员,发生安全问题,一定要及时通知老师,教师下课如果有时间,一定要亲自看管学生,保证学生不出安全问题。
不变相体罚学生。
学生需要教师耐心教育,语言暴力也是体罚的一方面,对于学生不可冷嘲热讽,挖苦嘲笑,要说服教育,说服教育不起作用的,要主动和家长取得联系,和家长合力共同教育孩子,保证孩子的健康成长。
和家长多交流。
教师和家长都是教育孩子的主体,教师和家长相互配合才能共同教育号孩子,教师要尊重家长,家长把孩子交到老师手上就是对教师的信任,在通信设备十分发达的当下,利用好各种交流工具,交流孩子在校的各种情况,以及出现的各种问题。
增强育人的专业本领。
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加强教师基本功的训练,例如朗读,板书的基本功必须不断提高,促进平时的训练,提高备课的实效,上好高效课堂,争取让学生当堂掌握。
提高教师信息素养的建议帮助教师实现角色转换。
面对教师角色提出的新挑战,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采取一系列措施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技能。
在此,我们结合他们的做法以及我国的实际情况,从社会的角度来谈谈我们可以采取的几点措施:转变教师的观念和态度。
教师如何在实际教学中体现教学价值观、人文精神、人格修养等方面。

教师如何在实际教学中体现教学价值观、人文精神、人格修养等方面。
作为一名教师,如何在实际教学中体现教学价值观、人文精神、人格修养等方面是我们需要思考和实践的问题。
在教学中体现这些方面,不仅是教师自身素质的体现,也是对学生进行全面教育的必要手段。
首先是体现教学价值观。
教师要带着一定的价值观去做教育教学工作,尤其是为人师表的教师更应如此,无论是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还是把积极进取、团结互助、创新交流、自强不息作为学生的价值追求,都需要教师一以贯之地去做。
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在教学设计中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注重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刻意练习等,让学生真正掌握学科知识和学习能力,做到知行合一。
其次是体现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一种对人道主义的信奉、对人类智慧的敬仰,对思想、文化、人类成就的承认,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教师可以通过用心听取学生的意见与想法,将他们的个性与心理需求融入到教学中来,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引导学生发扬人文精神。
同时,教师还可以借助课外读书、讲座等形式,扩宽学生的人文视野,为学生呈现出广阔的个人兴趣与生命赞美之道。
最后是体现人格修养。
人格修养是教师能力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它体现了教师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能够为学生的成长献上力量。
教师要为学生做榜样,引领学生往善、向上。
在课堂上,教师需要更多地注重鼓励、引导和惩戒,展现出既有人格魅力,也有教育智慧。
同时,在对待学生的态度上,教师也应始终以真诚待人为前提,善待学生,以好的品德为学生树立起榜样。
加强教师个人素养的培养和提高,将会为教师实现在教学中体现教学价值观、人文精神、人格修养,从而为更多的学生带去更好的榜样与引导,为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在实际教学中体现教学价值观、人文精神、人格修养等方面,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同时也需要不断学习、反思与提高自己的素养。
首先,教师需要具备优秀的专业知识。
只有了解和掌握学科知识,才能更好地组织和进行教学,为学生提供科学、规范、系统和有意义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创造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人格修养
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我眼中的教师人格修养
近日聆听了几场报告,又回想起暑期看过的几本教育家的书,深深地被感动,如“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陶行知先生,“付出的师爱超越母爱”的斯霞老师,“包容着崇高信念和深厚爱心”的于渏老师,他们之所以能令学生、乃至世人折服,我认为莫过于他们的人格修养。
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
因为,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活的源泉中产生出来,任何规章制度,任何人为的机关,无论设想得如何巧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业中教师人格的作用。
”显然,教师的人格力量能征服一切。
接下来,我就来具体谈谈我眼中的教师人格修养。
品德——人格修养的本质
不论是过去还是未来,教师的道德永远是教师人格的中心品质,没有道德修养的教师永远不可能树立志自己的教育形象,没有道德修养的班主任永远不可能真正吸引他的学生。
这并不是我个人观点,许多教育大师都曾阐述过他们的见解,如:
“教师成为学生道德上的指路人,并不在于他时时刻刻都在讲大道理,而在于他对人的态度,能为人表率,在于他有高度的道德水平。
”
——苏霍姆林斯基
“学生接受他们爱戴的教师所说的话,同接受他们看不起的、对他们格格不入所说的话,情况完全不一样,从后者说出的最崇高的思想也会成为可憎的思想。
”
——克鲁普斯卡亚
许多教育工作者,也都是以他们的行动向我们证明的。
如:
于永正老师的一位学生在参加工作后曾给他写过一封信,信中说:
“……我永远忘不了您对我的宽容。
您没有把我看死、盯死。
您的宽容使我懂得了怎样做人。
要知道,在您以前,没有一个老师喜欢我,我一动,他们就瞪眼、发火、斥责,我自然也不喜欢他们,甚至怀有敌意。
……”
其实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并不缺乏师德的重要性和师德的理论知识的认识,我们困惑在于我们所掌握的理论与我们所能实现的行动之间的矛盾与冲突。
这就需要我们老师按照师德的标准要求自己,学会用意志与情感来控制自己的教育耐心,并时刻鞭策自己,唯有道德的力量才是长久而永恒的,惩罚、吓唬等达到一时的目的,而从长久的意义上说,它只能毁灭教育者的形象与威信,从而最终丧失教育的影响。
教学——人格修养的支撑
首先从教学中获得权威。
权威是教师人格影响的重要因素,但教师权威的获得,教学是一个主要途径。
对学生来说,总是敬仰那些知识丰富、思想深邃的教师。
如果教师在讲台上能够使学生倾倒,那他已经开始在人格上征服学生。
据宋代陶岳所着《五代史补》的记载:唐朝的一位出家当和尚的诗人,名字叫齐已,他写一首赞美早梅的诗,其中有两句写道:“前时深雪里,昨夜数枝开”,他的朋友郑谷看了之后,就对齐已说,如果梅花已经开了数枝,就不能喻为早,不如改为“一枝开”为好。
梅花刚刚开了一枝,当然称得上早梅了。
齐已听后觉得非常有道理,对郑谷很是佩服,于是就拜郑谷为“一字师”。
这就是知识的权威,这就是智慧的力量。
教学是知识和智慧的交流,教师充满智慧的教学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内在的人格美与精神的力量,无形中树立起自己的教育权威。
其次从教学中凸现人格
有人比较过本世纪两位伟人的风采,一位是伟大的革命家列宁,一位是我国伟大的领袖毛泽东。
他们都有共同的演讲天赋,善于深入浅出地阐明观点。
列宁善于向工人演讲,毛泽东善于向农民演讲。
然而他们也有完全不同的风格,当列宁走上演讲台时,那种革命家的气势伴随着他深邃的思想,使每一个听众都感受到超乎常人的伟大与深远的形象;而毛泽东面对朴素的农民,他亲切和蔼,就像大人对小孩讲故事,你很难感受到这就是一个世纪的伟人,可是他的演说,都让你感到真诚深刻,你会为他形象而生动的比喻而折服,你会为他的幽默而深深地感到一种力量和影响。
这就是伟人的风采,我们不用与之有深刻的接触,我们只需在他们的演讲中就能体会到他们的智慧与人格,这就是“讲台”的魅力。
讲台的魅力是无穷的,我们教师若想从人格上征服学生,那就应该站好讲台,让讲台帮助你塑造教师的人格形象,让讲台帮助你克服学生的怀疑与困惑,让讲台帮助学生了解和认识你的真诚与关怀。
知识——人格修养的风采
知识可以丰富人的思想,高尔基要我们与书为友,不要忘记学习是进步的阶梯。
作为一个教育者,保持求知的热情与动力,是丰富人格内涵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
如果一个老师无知到仅仅懂得教科书上有限的知识,每天只能照本宣讲,那他在学生心目中就不会有任何人格形象可言,更不用说用人格去影响他们。
知识会使我们的教育境界随着我们的人格境界而不断的深化与升华。
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用他自己的行动说明了这个道理。
他一生私人藏书达一万九千册,除了撰写的教育论着这外,写过一千二百多件儿童文艺作品—童话、故
事、短篇小说等。
他不仅用热情,而且用知识和智慧使自己成为本世纪最伟大的教育家,并且同时创造了自己伟大的教育家的人格与胸怀。
当然,我们也不可能成为伟大的教育家,但以知识来武装自己,将使我们展示自己的人格风采,将更“润物细无声”地去影响我们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