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利用 ppt课件
合集下载
第二章古都型历史文化名城.ppt2
龙骨山的洞穴里发现一块完整的原始 人的头盖骨,这座洞穴成为“北京人 遗址”。说明约70万年前,北京地区 已经有人类生活。
周口店遗址博物馆
北京猿人头盖骨发现处
北京的都城史始于西周。周武王封黄帝后裔于蓟, 封召公于燕。后来,燕国强大,吞并蓟国,把蓟城 作为燕的都城。战国时代,燕国称雄北方,人们习 惯称蓟城为“燕京”。 秦汉至五代时期,蓟城是北方重镇,曾3次成为都 城,即前燕、大燕、后梁的都城。辽时为辽的“五 京”之一。 金以燕京为国都,称中都。考古发现其遗址在北京 旧城西南部。
1911年辛亥革命,结束清统治。1915年以 蔡元培、李大钊、陈独秀、胡适、鲁迅等 为代表在北京发起新文化运动。1924年废 帝溥仪被赶出紫禁城。1949,10月1日毛泽 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 立。
天 安 门 城 楼
二、北京的风水形胜
古人对北京风水形胜有三个层次的认识。 第一层次:故宫。“古之王者,择天下之中而 立国,择国之中而立宫”,天上紫薇宫,地上 紫禁城;紫薇宫前三颗星,故宫前有三座门。 天上“天河银汉”,地上金水河。日精门和月 华门分列故宫东西,象征日月争辉;东西六宫, 象征十二时辰;皇太子的东西五所,合天干十 数;皇帝皇后分别住乾清宫和坤宁宫,取乾天 坤地。前三殿、后两宫长宽之比为9:5,意在 “王者居九五富贵之位”。
第二层次:北京城。按照“匠人营国,方 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 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的布局, 太庙和社稷坛分设皇城的东南和西南。天 坛在南,地坛在北,日坛在故宫正东,月 坛在故宫正西。原北京有九座城门,正北 却无门,这是为防煞气入城。
第三层次:华北及全中国。朱熹说:“天地间好个大风 水!冀都山脉从云中发来,前面黄河环绕。泰山耸左为 龙,华山耸右为虎,嵩山为前案,淮南诸山为第二重案, 江南五岭诸山为第三重案,故古今建都之地,莫过于冀 都。” 元代蒙古贵族巴图鲁向忽必烈推荐北京说:“幽燕之地, 龙蟠虎踞,形势雄伟,南控江淮,北主朔漠,且天子必 居中以受四方朝觐。大王果欲经营天下,驻跸之所,非 燕不可。”明朝群臣上书说:“伏惟北京,圣上龙兴之 地,北枕居庸,西峙太行,东连山海,俯视中原,沃野 千里,山川形势,足以控制四夷,制天下,成帝王,万 世之都。” 明初风水大师刘伯温称北京:“北龙结地最为佳,万顷 山峰人望赊,鸭绿黄河前后抱,金台千古帝王家。”将 鸭绿江和黄河注入渤海,作为北京的水口。
《商丘古城》课件
现代建筑风格
随着时代的变迁,商丘古城的建筑风格也逐渐融入了现代元素,形成了 独特的现代建筑风格。
现代建筑风格在商丘古城中主要体现在一些新建的建筑和部分传统建筑 的改造上,这些建筑多采用现代的建筑材料和技术,注重功能性和实用
性。
现代建筑风格在商丘古城的建筑中,注重与周围传统建筑的协调统一, 同时也注重创新和个性化,体现了现代人们的审美观念和生活方式。
建筑艺术特色
商丘古城的建筑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 其独特的结构和造型上,这些建筑在 设计和建造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当地的 气候、地理和文化等因素。
商丘古城的建筑艺术特色还体现在其 与周围环境的融合上,这些建筑与自 然景观相互映衬,形成了一幅美丽的 画卷。
商丘古城的建筑艺术特色还体现在其 装饰和雕刻上,这些装饰和雕刻多采 用传统的工艺和图案,具有浓郁的地 方特色和民族风格。
感受商丘地区的饮食文化和地方特色。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商丘古城曾是商朝的都城,也 是汉朝初期的政治中心。
商丘古城在中国的战争和和平 时期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如 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是重要的 抗日根据地。
历史人物
商丘古城的历史上涌现出了许多 杰出的人物。
商丘古城的历史人物包括政治家 、军事家、文化名人等。
商丘古城的历史人物对中国历史 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孔 子、庄子等文化名人,对中国文
02
商丘古城建筑风格
古代建筑风格
商丘古城保留了大量古代建筑风格,这些建筑多采用传统的木结构和砖石结构,展 现出古朴典雅的气息。
古代建筑风格在商丘古城中主要体现在城墙、城门、庙宇、官署、民居等方面,这 些建筑在历史上经历了多次修缮,但仍保留着原有的风貌。
古代建筑风格在商丘古城的建筑中,注重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以及建筑与文化 的融合,体现了古代人们的审美观念和文化传统。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课件
点:(古)建构筑物---参照物、标志物 线:传统街道、河流水道、城墙等---观赏 路径 面(区域):古建筑群、古园林、传统街 区、历史地段
保护框架的确立要结合其它规划系统(文 化、旅游服务、绿地与开敞空间等) 建立保护框架本身就是整体性城市设计的 过程 前提:保护主题
一.物质层面
六、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成果
1.文物古迹现状分布图 2.保护范围示意图 3.建设控制图 4.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结构图 5.相应的各项城市基础设施调整(道路系统、 绿化) 6.用地调整
b.对历史街区的保护 最重要的是保护“整体风貌”。 包括---建筑外观,道路,绿地等。控制尺 度,保持居民传统风貌,包括习俗,生活 模式。
c.对名城的保护: (1)保护古城格局 (2)改善居住环境(增加公共设施,绿地率, 降低人口密度)
(3)现代化城市与古城的统一
苏州市城市总体布局 采用“分散组团式”布局,将市区划分为5个 组团(即古城、苏州新区、工业园区、吴县市区、 浒墅关新区五个规划分区),在保护古城的前提 下,综合协调各组团及周边城镇的功能,组团间 以绿化地带隔离,既相对独立、集中发展,又相 互间以干道相串联,形成古城居中、东园(工业 园区)、西区(苏州新区)一体两翼,南景(风 景区)、北廊(交通走廊)、多中心、开敞的城 市布局形态。古城内保持传统的“假山假水城中 园”和路河平行“双棋盘”格局,古城外在继承 传统的基础上创造“真山真水园中城”和路河相 错套棋盘的格局
1.古城形态包括某些有特色的古城格局,形态和道 路体系等等。
2.文物古迹建筑和构筑物,文物,重要遗址等等。
3.历史街区 包括街区的格局,建筑形式,居民的生活意识形态, 原始风貌等等。 4.古树名木 对于一个城市中的古树名木要给予重点的保护。 5.城市环境 包括风景名胜,山体,河流,以及城市的整体环境。 城市的现代化部分要和历史部分和谐统一
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嵇雪华)PPT课件
-10
保护目标创新
历史城区保护目标
➢ 遗存保护 ➢ 经济发展 ➢ 人民生活 ➢ 公共服务 ➢ 环境质量 ➢ 文化特色 ➢ 社会组织
历史城区保护与发展指标体系表
类别
历史 遗存 保护
经济 发展
人民 生活
公共 服务
环境 质量
指标
目标值
“十二五”期末目
近期
远期 标值(2015年)
(2020年)(2030年)
5
传统体育、游艺与 杂技
2
159
类
别
年代
古遗址
古墓葬
古建筑
石刻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合计
宋以 前 55 22 4 2 83
宋
元
-
-
7
-
37
12
2
5
-
-
46 --17
明
清
民国
建国 后
不详
3
1
-
-
1
19
12
-
-
-
210 2010 68
-
13
7
13
6
-
-
-
-
407 34
-
239 2036 481 34
名城整体: “三分”体系
历史城区: 系统保护 本体保护
--
传统产业 空间结构 人口优化 交通引导 保障机制 信息系统
9
保护目标创新
总体保护目标
国
家
人本性保护
历
史
文
专业化保护
化
名
பைடு நூலகம்
城
保
发展性保护
护
示
保护目标创新
历史城区保护目标
➢ 遗存保护 ➢ 经济发展 ➢ 人民生活 ➢ 公共服务 ➢ 环境质量 ➢ 文化特色 ➢ 社会组织
历史城区保护与发展指标体系表
类别
历史 遗存 保护
经济 发展
人民 生活
公共 服务
环境 质量
指标
目标值
“十二五”期末目
近期
远期 标值(2015年)
(2020年)(2030年)
5
传统体育、游艺与 杂技
2
159
类
别
年代
古遗址
古墓葬
古建筑
石刻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合计
宋以 前 55 22 4 2 83
宋
元
-
-
7
-
37
12
2
5
-
-
46 --17
明
清
民国
建国 后
不详
3
1
-
-
1
19
12
-
-
-
210 2010 68
-
13
7
13
6
-
-
-
-
407 34
-
239 2036 481 34
名城整体: “三分”体系
历史城区: 系统保护 本体保护
--
传统产业 空间结构 人口优化 交通引导 保障机制 信息系统
9
保护目标创新
总体保护目标
国
家
人本性保护
历
史
文
专业化保护
化
名
பைடு நூலகம்
城
保
发展性保护
护
示
平遥古城模板ppt课件
城宅
——布局多为严谨的四合院,有明确的 轴线,左右对称,主次分明,“目”字型
城宅
丰富四的合风院水与信锢仰窑和的其完他美民结俗合事象
的“ 整外 体雄 形内 态秀
”
城宅 • 日升昌 —票号
雷履泰
商
“晋商精神”
“晋商精神” 包括进取精神、敬业 精神、群体精神。这种精神也贯穿到晋商 的经营意识、组织管理和心智素养之中, 可谓晋商之魂。
2.遵循全面保护与重点保护相结合, 注重历史延承与改善生活并重。
3.优化古城功能结构、合理控制环 境容量的思想。
保护原则 和思想
保护范围 与等级
保护规划 构思
保护措施 与建议
古城外围保护区
(《平遥县城总体规划说明书》) • 绝对保护区
古城墙马面外24—35米,(东南墙24米, 西北墙35米),尹吉普墓,惠济桥 • 一级保护区
制定措施,以确定、保护、保存、展出古城遗产。
健全古城保护系统,建立完善的法制管理条例,以便于 名城的保护管理有章可循。
建立监控系统,将古城的旅游建设纳入可控制领域.实 行必要的行政干预。
健全古城管理、审批的专门机构,对居民改造居住环境 条件的行为进行积极引导,以防止不必要的建设性破坏,保 持古城风貌的整体感和延续性,实现可持续发展
晋献色公泽为红了润、 让全国肉百质姓鲜永嫩、 远记住肥他而的不文腻、 治武功瘦,而他不命柴, 令宫中醇所香有可女口, 子的鞋营面养上丰绣富, 上花果具纹有样扶。胃
健脾之功 效。
.
二 古 城 存 在 的 问 题
1. 部分景观保护不够,景观原始性遭到破坏 ,面 临文物古迹的危机。
2.古城人口密集,居住密度过大,景区基础设施 不健全,存在搬迁问题。
第五章 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 ppt课件
8
4、人为原因
武汉商场是武商集团的母体企业,诞ppt生课件于1959年。
武 汉 商 场 四 秒 钟 化 为 灰 烬
9
类似的例子
孔府、孔庙、孔林日前惨遭“水洗” 浙江定海城关传统历史街区和民居宅院惨遭毁坏 襄樊宋明城墙一夜之间被夷为平地 遵义会议会址周围的历史建筑一拆而光 福建的三坊七巷名存实亡 高速路穿过中山陵绿地区 高架桥迫使三元里抗英炮台搬家 金华、嘉兴、温州等城市的古迹都被破坏殆
现代主义建筑思潮崛起的时候,作为对古典复兴 和折衷主义的反对,对历史建筑采取了排斥的态 度。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文物建筑的破坏起到了 推波助澜的作用。
比如中国一些城市已成为外国建筑“大师”标新 立异的“试验场”(各种攀比、追赶心理)
ppt课件
19
日本东京巨蛋、英国千禧巨蛋、中国台北 小巨蛋、中国镇江巨蛋等
的故事,在以后的改朝换代中,大多把前朝建设的建筑
和城市加以毁灭性破坏,这叫做“革故鼎新”。
金兵攻入北宋首都汴梁后,就把宏伟皇宫和苑囿
yòu,全部拆毁、并把拆下的大梁木柱和假山石全部运
到了北京,修筑金中都城。以后辽灭金,元灭辽,金中
都,辽南京,都遭到彻底的破坏。
在漫长的都城建设史中,仅有两个朝代沿用了前朝的宫 殿,即唐继承了隋的皇宫,清继承明的皇宫。
在欧洲有罗马帝国摧毁希腊的城市和宫殿,中世纪
十字军东征时,沿途破坏掠烧。
在欧洲有罗马帝国摧毁希腊的城市和宫殿,中世纪十字 军东征时,沿途破坏掠烧。
ppt课件
18
二、百年来的保护理念和历程
近代,产业革命后相当长一段时期,人们忙于发 展生产,对古建筑和历史环境的保护既缺乏认识 也无力顾及。一批古建筑及其环境在工业化的浪 潮中遭到毁灭。
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_PPT课件
南京是日军侵华的历史见证地,是民国期间中国共产党人开展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前哨,是
“五二〇”运动发生地,是我党为争取和平民主与国民党合作谈判的重要地点,是人民解放9军 渡江战役全面胜利的见证地。
3、名城价值
我国重要的思想文化和当代科教文化基地之一
江南贡院
东南大学
南京的历史名人辈出。 六朝——祖冲之、王羲之、王献之、刘义庆、刘勰, 唐宋——李白、杜甫、杜牧、陆游、苏东坡、王安石, 明清——解缙、孔尚任、曹雪芹、吴敬梓, 近代——朱自清、俞平伯、徐悲鸿等……
随着“一主三副”城市框架的拉开,外围副城、新城正在逐步形成反 磁力中心,南京历史文化保护的重心和城市建设的中心正在逐步分离。
河西中心区
15
仙林大学城中心区
2)南京历史文化资源众多,保护的基础较好
现存的文保单位、重要近现代建筑受到妥善保护,文物古迹的保护对象 不断拓展;若干已经消失的标志性历史景观在审慎论证的基础上正在多元再 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始得到重视。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李 白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杜 牧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刘禹锡
《红楼梦》
——曹雪芹
《儒林外史》 ——吴敬梓
《桃花扇》
——孔尚任
《文心雕龙》 ——刘 勰
《本草纲目》 ——李时珍
《永乐大典》 ——解 缙
10
二、规划修编背景
1、历版规划回顾
与西安、北京、洛阳并称四大古都,史称“六朝古都”、“十朝都会”。
30多万年的人类活动史——汤山“南京人化石” 6000年的人类文明史——鼓楼岗西北侧的北阴阳营遗址 绵延近2500年的建城史——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践命范蠡于今长干里筑越城 450年的建都史——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南唐、明、太平天国、中华民国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ppt
美国威廉斯堡(Williamsburg)
拼贴式保护
• 针对有价值的古建或民居分布比较零散的 城市而言的,其中可迁建的建筑可以按照 环境的要求择地集中至一处,新建一个 “历史地段”,尤其是在城市发展过程中 面临改造的地段和历史建筑(包括保存良好 的民居),与其被建设的浪潮所吞没或勉强、 生硬地与新的建筑、环境凑在一起,倒不 如易地重建。
《内罗毕建议》提出,“在保护和修缮的同时,要采取恢复 生命力的行动。” • 应在严格控制下合理利用文物建筑。
利用方法
• 继续它原有的用途和功能 寺庙、宫殿,如杭州林隐寺
• 作为博物馆使用。这种使用方式数量最多,也是公认能够发挥最大效 益的使用方式 如巴黎罗浮宫博物馆、罗马梵蒂冈博物馆和我国的故宫博物馆
• 历史上一些十分重要的构筑物 由于各种原因已被毁,但它们 对于地方特征是至关重要的, 起着象征性的作用,因此在条 件允许的情况下是有必要重建 的
(2)文物古迹的利则
• 利用和维护相结合的原则。 《威尼斯宪章》第5条特别提到:“为社会公益而使用文物建
• 作为学校、图书馆或其他各种文化、行政机构的办公地 德国乌尔姆市政厅
• 作为参观旅游的对象 南京明孝陵
• 对保护等级较低的古迹点,可做旅馆、餐馆、公园及城市小品使用 北京泰和贵宾俱乐部
• 留作城市的空间标志 西安大雁塔
杭州林隐寺
巴黎罗浮宫博物馆
德国乌尔姆市政厅
南京明孝陵
北京泰和贵宾俱乐部
博物馆式保护
• 冻结保存,将地段的建筑进行复原与修复之后, 将从前的生活也一起保存起来,作为供人参观、 学习和观光旅游的重要设施。
• 美国威廉斯堡(Williamsburg) 威廉斯堡是美国独立前的英国殖民政权中心,
扬州古城区的保存与整治ppt课件
2024/7/29
扬州古城区的保存与整治
22
③城市建设资金短缺
资金问题是城市建设的主要问题之一, 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最容易将眼光投向开发 商,因此,老城区的危旧房改造走上了开发之 路,老城区的历史风貌和空间格局也不可避免 地被破坏。
2024/7/29
扬州古城区的保存与整治
23
④未充分认识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
2024/7/29
扬州古城区的保存与整治
31
总 结summaries
在古城保护中,我们应该慎言“设计”二字,因为,古城 保护不是在一张白纸上画图,那种推平新建的改造模式,是不 适合扬州的。老城区的建筑看似破旧,其关键原因在于数十年 来的疏于维修和无序搭建。只要把近几十年来附着上去的有害 建筑逐渐地、耐心地剥离掉,把体现传统的古建筑仔细修复, 老城的风采就能够重新凸显出来。问题在于,我们能否真正遵 循成熟、科学而理性的国际通行的“完整保护”的理念、能否 放弃习惯性的短平快的操作模式。
2024/7/29
扬州古城区的保存与整治
16
3、历史风貌保护不完整
仅存的古城区风貌也不容乐观,各种体量、风貌不协 调的假古董和违章建筑严重侵蚀古城真实的肌理,文物古 迹的自然和人为损坏依旧比较严重。达士巷、粉妆巷、常 府巷等街巷传统风貌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匏庐、刘氏庭 院、愿生寺、汪鲁门盐商住宅等文保单位对外联系不便, 难以展示对外形象。原本应是耐心的、恒久的、目标清晰 的古城保护过程,异化成了配合政府各种节庆所需要的面 子工程。
2024/7/29
扬州古城区的保存与整治
32
谢谢大家!
2024/7/29
扬州古城区的保存与整治
33
居住条件:
老城区居民居住条件仍然较差,居住面积小,导致居民无 规划地私搭乱盖,空间布局杂乱无章;房屋年久失修,屋顶漏雨、 部分房屋存在严重的结构问题;卫生设施严重缺乏,下水道覆 盖面小,许多居民房屋中没有卫生设备,厨房也是临时搭建而 成。同时,公共卫生设施也不完善,很多生活垃圾还处于 乱丢乱弃的状态,尤其是一些背街小巷,类似脏乱差的情 况比较严重。
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PPT优秀课件
2.《威尼斯宪章》编制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欧洲许多被战争摧毁的城市的重建,如波 兰华沙按历史面貌恢复古城。华沙城后来作为特例被列入《世界 历史文化遗产名录》。这种恢复历史城市风貌的做法,在欧洲影 响很大,如德国的波恩、慕尼黑、匈牙利布达佩斯等等被战争破 坏的古城都得到很好的维修和恢复。这些国家把恢复历史建筑和 保护古城,视为重建民族精神的重要手段,藉此增强人民的自尊 和自信,提高民族的文化素质和凝聚力,以致在发扬民族文化, 振兴民族经济中起到了明显的效果。
《雅典宪章》写道: “有历史价值的古建筑均应妥为保存,不可加以破坏。 真正能代表某时期的建筑物,可引起普遍兴趣,可以教育人民者。 保留其不妨害居民健康者。 在所有可能条件下,将所有干路避免穿行古建区,并使交通不增加 拥挤,亦不使之妨碍城市有机的新发展。
在古建筑附近的贫民窟,如作有计划的清除后,即可改善附近 住宅的生活环境,并保护该地区居民的健康。”
18世纪中叶,英国的古罗马圆形剧场成为欧洲第一个被 立法保护的古建筑,这标志着文物保护的概念已从典籍年国际现代建筑协会制定第一个获国际公认的城市规划纲 领性文件《雅典宪章》,其中有一节专门论述“有历史价值的建筑 和地区”,指出了保护的意义与基本原则,及保护好代表一个历史 时期的历史遗存在教育后代方面的重要意义。充分表明文物建筑的 保护运动已成为一股很重要的国际力量。
《威尼斯宪章》的制定是国际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发展中一个重要 的里程碑。它是关于保护文物建筑的第一个国际宪章。
3.《内罗毕建议》
1976年11月2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在华沙内罗比通过了《关 于历史地区的保护及其当代作用的建议》,简称《内罗毕建议》。 文件指出历史地段的保护包括“史前遗址、历史城镇、老城区、老 村庄、老村落以及相似的古迹群”的广泛内容;并拓展了“保 护 ” (Safeguarding) 的 内 涵 , 即 鉴 定 (Identification) 、 防 护 (Protection) 、 保 存 (Conservation) 、 修 缮 (Restoration) 、 再 生 (Renovation),维持历史或传统地区及环境,使它们重新获得活力。
04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PPT课件
12
4、编制保护规划应当注意对城市传统文化内涵的发掘 与继承,促进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5、编制保护规划应当突出保护重点,即:保护文物古 迹、风景名胜及其环境;对于具有传统风貌的商业、手 工业、居住以及其他性质的街区,需要保护整体环境的 文物古迹、革命纪念建筑集中连片的地区,或在城市发 展史上有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的近代建筑群等,要划 定为“历史文化保护区”予以重点保护。特别要注意对 濒临破坏的历史实物遗存的抢救和保护,不使继续破坏。 对已不存在的“文物古迹”一般不提倡重建。
通过高水平的规划设计处理好新建筑与古建筑的关系,使它们的整体 环境不失名城特色。
划定保护范围,制定有关要求、规定及指标,制止建设性破坏。
8
9
1.3、保护规划的编制原则
工作内容,具体对待 抓住特点,确定原则与重点 总体安排,协调发展 挖掘内涵 突出重点,抢救第一
10
1.4、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特征
历史文化名城 保护规划
1
本章要点:
本章主要了解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含名镇) 保护规划的编制内容及方法
2
一、概述
保护规划的作用 保护规划与总体规划的关系 保护规划的编制原则 建立保护框架
3
1.1、保护规划的作用
通过专项规划落实保护内容 “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城市传统风貌、地方特色和自
然景观。”---《规划法》 保护规划的作用:
单独或作为城市总体规划的一部分审批后,保护规划具有与城 市总体规划同样的法律效力,在调整或修订总体规划时应当相 应调整或继续肯定保护规划的内容。同时保护规划可反馈调整 城市总体规划的某些重要内容,如:城市发展方向,人口控制 与调整,产业结构调整,用地与空间结构调整,道路交通调整
4、编制保护规划应当注意对城市传统文化内涵的发掘 与继承,促进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5、编制保护规划应当突出保护重点,即:保护文物古 迹、风景名胜及其环境;对于具有传统风貌的商业、手 工业、居住以及其他性质的街区,需要保护整体环境的 文物古迹、革命纪念建筑集中连片的地区,或在城市发 展史上有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的近代建筑群等,要划 定为“历史文化保护区”予以重点保护。特别要注意对 濒临破坏的历史实物遗存的抢救和保护,不使继续破坏。 对已不存在的“文物古迹”一般不提倡重建。
通过高水平的规划设计处理好新建筑与古建筑的关系,使它们的整体 环境不失名城特色。
划定保护范围,制定有关要求、规定及指标,制止建设性破坏。
8
9
1.3、保护规划的编制原则
工作内容,具体对待 抓住特点,确定原则与重点 总体安排,协调发展 挖掘内涵 突出重点,抢救第一
10
1.4、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特征
历史文化名城 保护规划
1
本章要点:
本章主要了解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含名镇) 保护规划的编制内容及方法
2
一、概述
保护规划的作用 保护规划与总体规划的关系 保护规划的编制原则 建立保护框架
3
1.1、保护规划的作用
通过专项规划落实保护内容 “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城市传统风貌、地方特色和自
然景观。”---《规划法》 保护规划的作用:
单独或作为城市总体规划的一部分审批后,保护规划具有与城 市总体规划同样的法律效力,在调整或修订总体规划时应当相 应调整或继续肯定保护规划的内容。同时保护规划可反馈调整 城市总体规划的某些重要内容,如:城市发展方向,人口控制 与调整,产业结构调整,用地与空间结构调整,道路交通调整
城市总体规划4——历史文化名城保护PPT课件
5.历史文化名城
经国务院批准公布的保 存文物特别丰富并且具 有重大历史价值或者革 命纪念意义的城市。
评价标准: ① 历史城市是否保存有较为丰富
完好的文物古迹和具有重大的 历史、科学、艺术价值; ② 历史城市的现状格局和风貌应 保留着历史特色,并具有一定 的代表传统风貌的街区; ③ 文物古迹主要分布在城市市区 或郊区,保护和合理使用这些 历史文化遗产对该城市的性质、 布局、建设方针有重要影响。
威廉斯堡
明治村建筑
明治村建筑
①街区建筑的保护
Ⅰ.立面保存
一些砖石结构的建筑,结构的原状容易保持,内部经过装 修和重新划分就可以满足现代生活的需求,这种不改变建 筑外观,只是对内部结构进行整治的保护方法,就是立面 保存。
Ⅱ. 结构保存
对于一些木质的古建筑,由于潮湿腐朽,结构不断遭到破 坏,保护好这些建筑的结构形式是重要的措施。
第九章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
(一)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
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大会第十七届会议通过的 《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认为人类需要保护 的遗产分为: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
文化遗产涵盖文物、建筑群 和遗址三种类型: 文物: 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 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建筑 物、雕刻和绘画,具有考古 意义的成分或结构,铭文、 洞穴、住区及各类文物的综 合体; 建筑群: 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 因其建筑的形式、同一性及 其在景观中的地位,具有突 出、普遍价值的单独或相互 联系的建筑群; 遗址: 从历史、美学、人种学或人 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 遍价值的人造工程或人与自 然的共同杰作以及考古遗址 地带。
第一批
北京、承德、大同、南京、苏州、扬州、杭州、绍兴、
历史文化名城 泉州、景德镇、曲阜、洛阳、开封、江陵理、拉萨、延安、 西安。
第四章-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xunPPT课件
✓ 历史文化村镇:规划建议5个镇申报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4个村申报为省 级历史文化名村
✓ 历史城区:山体、水体等周边环境保护,古城保护
市域历史文化村镇图
古城与周边山水关系图
.
13
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框架的确定
沈阳案例:空间分类框架
烟台案例:多角度分类框架
一.历史文化名城(历史城区分为五个部分,其 中需要重点保护的两片为盛京城和满铁附属地)
三.文物保护单位(及地下文物埋藏区)和历史 建筑
129处文保单位;21片地下文物埋藏区;21处历史建筑, 以及工业遗产等
一、从方法上,建立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 区和文物保护单位(及历史建筑)三个层次的保 护框架
历史文化名城强调整体格局与风貌的保护 历史文化街区强调空间尺度、历史风貌和历史街巷的 保护 文物保护单位(及历史建筑)强调本体与环境的保护
.
17
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的确定
文物古迹保护区的划定
✓ 一般设置绝对保护区及建设控制区两 个等级,对有重要价值或环境要求十 分严格的文物古迹可加划环境协调区 为第三个等级。
✓ 绝对保护区:指列为国家、省、市级 的文物古迹、建筑、 园林等本身范围
✓ 建设控制区:为了保护文物本身的完 整和安全所必须控制的周围地段
通俗的讲,保护框架的目的,就是将要保 护的东西从空间上、主题上组织起来
为什么需要保护框架
历史空间要素 零散化
历史与未来 空间断层
因此,保护框架包括: 保护实体和预期目标
.
7
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框架的确定
要素构成:
✓ 自然环境要素:有特征的城市地貌和自然景观; ✓ 人工环境要素:人们创建活动所产生的城市物质环境,以及各类文物景点
✓ 历史城区:山体、水体等周边环境保护,古城保护
市域历史文化村镇图
古城与周边山水关系图
.
13
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框架的确定
沈阳案例:空间分类框架
烟台案例:多角度分类框架
一.历史文化名城(历史城区分为五个部分,其 中需要重点保护的两片为盛京城和满铁附属地)
三.文物保护单位(及地下文物埋藏区)和历史 建筑
129处文保单位;21片地下文物埋藏区;21处历史建筑, 以及工业遗产等
一、从方法上,建立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 区和文物保护单位(及历史建筑)三个层次的保 护框架
历史文化名城强调整体格局与风貌的保护 历史文化街区强调空间尺度、历史风貌和历史街巷的 保护 文物保护单位(及历史建筑)强调本体与环境的保护
.
17
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的确定
文物古迹保护区的划定
✓ 一般设置绝对保护区及建设控制区两 个等级,对有重要价值或环境要求十 分严格的文物古迹可加划环境协调区 为第三个等级。
✓ 绝对保护区:指列为国家、省、市级 的文物古迹、建筑、 园林等本身范围
✓ 建设控制区:为了保护文物本身的完 整和安全所必须控制的周围地段
通俗的讲,保护框架的目的,就是将要保 护的东西从空间上、主题上组织起来
为什么需要保护框架
历史空间要素 零散化
历史与未来 空间断层
因此,保护框架包括: 保护实体和预期目标
.
7
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框架的确定
要素构成:
✓ 自然环境要素:有特征的城市地貌和自然景观; ✓ 人工环境要素:人们创建活动所产生的城市物质环境,以及各类文物景点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绍兴黄酒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吗?
1、《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是指被各群体、团
体,有时被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
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
品和文化场所。包括: (1)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 的语言; (2)表演艺术; (3)社会风俗、礼仪、节庆; (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 (5)传统手工艺技能。
3、传承性
所谓传承性,是指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被人类集 体、群体或个体一代接一代享用、继承或发展的 性质,这是由遗产的本质所决定的。主动性、无 形性、多元性、集体性和变异性是非物质文化遗 产的传承性特征的突出体现。
4、大众性
所谓大众性,是指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不同民 族、社群的民众在历史的长河中自己创造和传承 的,它既非单个人的行为,也非政府指令的行为, 而是一种民间主动的行为。如果限制或改变这种 民间性,没有了民众的自主参与,它便失去了生 命之源。
(二)“遗产”概念的演变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遗产”认识的演变: 1、物质文化遗产:文化遗产,自然遗产, 双遗产(从泰山开始),文化景观遗产; 2、新种类:路线遗产:丝绸之路等; 3、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型
非物质文化遗产范围非常广泛,不同的规范对其 进行了不同的分类。国家级非遗名录分为: (1)民间文学; (2)传统音乐; (3)传统舞蹈; (4)传统戏剧; (5)曲艺; (6)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7)传统美术; (8)传统技艺; (9)传统医药; (10)民俗。
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利用(二)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开发
陈立峰 中共绍兴市委党校
引言:非物质文化遗产热点事件
韩国:江陵端午祭 2005年,联合国第三批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传代表作
韩国:宫廷宗庙祭礼乐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
(2011年2月25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
2008年6月7日,国务院公布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 化遗产名录(国发[2008]19号),共计657项,浙江 省入围数为85个,高居全国榜首。
第一批、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浙 江省入围项目合计129个,占13%左右。
杭州 宁波 温州 绍兴 台州 嘉兴 金华 湖州 丽水 衢州 舟山
国家级
23 14 17 18 10 7 25 14 11 2 5
省级
102 23 43 51 64 19 74 19 65 52 9
马家浜文化
浙
江 代
良渚文化
河姆渡文化
表
性 史
跨湖桥遗址
小黄山遗址
前
上山文化
文
化
分
布
示
意
图
绍兴市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2、《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
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
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包括:
(1)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 (2)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 和杂技; (3)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 (4)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 (5)传统体育和游艺; (6)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 第三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第四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传播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六章 附 则
党和政府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十七大提出“加强对各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重视文 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加强文化 遗产保护”。具体表现:普查;文化遗产日;非遗名录; 传承人;文化生态保护区;节庆(清明、中秋作为法定 节假日)。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
1、无形性
所谓无形性,是指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一种变动 的、抽象的和依赖于人的观念、精神存在的,是 无形的,但其表现和传承方式是有形的。
2、活态性
所谓活态性,是指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活的形态 出现的,与人本身是密不可分的,是以人为本的 活态文化。其更注重的是技能和知识的传承,它 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各国或各民族的生活方式、 智慧与情感的活的载体,是活态的文化财富。
二、绍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状况和特点
(一)绍兴拥有丰富和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分别于2001年、2003年、2005年、 2009年命名了四批世界非物质遗产,共166项,其中中国 涉及26项。
维吾尔木卡姆艺术
昆曲
古琴艺术
蒙古族长调民歌 (与蒙古国联合申报)
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 化遗产名录(国发[2006]18号),共计518项,浙江 省入围数为44个,名列全国榜首。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是当前我国城市化建设、 现代化建设、和谐社会构建、文化产业发展、文化软实 力提升、中华文化走出去中需要深入研究和的重大课题 和实践难题。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提出
1972年,在讨论《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时, 出现了一份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提案; 《中期规划(1977-1982)》,承认文化遗产概念扩展 到口头传说、音乐的和人学的遗产、民间规则等; 《中期规划(1984-1989)》,给予扩展部分以“非物 质文化遗产”的正式命名,并着手进行研究; 2001年,宣布“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2003年10月17日,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改名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和“急需保护 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相对于物质文化遗产而言的一 个概念。非物质文化遗产,顾名思义,物质文化遗产 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文化遗产,如古代遗留的建筑、文 化遗址、各种工艺美术品等。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则要 复杂一些。“非”从字面意思理解是“不是”,“非 马”、“非驴”中的“非”就是此意,因此,非物质 文化遗产从字面上理解也就是“不是物质文化遗产”, 换句话说,除了物质文化遗产之外的形态,都可能被 归类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但这样的归类,显然没有实 际上的可操作性,或者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太过宽泛 而实际上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无法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