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遥感分析

合集下载

遥感在土壤方面的应用

遥感在土壤方面的应用

遥感在土壤方面的应用
遥感在土壤方面的应用非常广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土壤污染监测:遥感技术可以及时反映土壤受污染后的理化性质及生态状况。

例如,通过卫星遥感技术,能够快速、准确、定量获取大范围土壤精细特征、作物长势、作物种植结构、灾害、产量、耕地质量、农业生产速度等全过程的时空动态信息,实现水土气生、地形地貌、土壤理化性质、作物生理参数、种肥药、灌溉、耕作、生产管理全过程的时空动态监测,进而构建农业大数据库,利用大数据技术实现数据存储、数据融合、决策分析,为农民、政府部门、涉农企业提供时空精准的智慧农业解决方案。

土地资源调查:遥感技术可以用于调研农业资源,包括耕地、水等资源现状,以及特殊情况,如农田环境污染、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和盐渍化等。

例如,遥感通过测量土壤的光发射特性和红外反射特性,可以监测土壤的墒情和有机质等情况,帮助指导施肥、控制灌溉等。

精准农业:遥感技术可以用于精准农业中,通过对土壤的理化性质和生态状况进行监测和分析,可以精确地了解土壤的状况和需求,从而制定更加精准的农业管理措施,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土壤分类和制图:遥感技术可以用于土壤分类和制图,通过对不同地段的土壤进行遥感监测和图像处理,可以得出其理化性质和生态状况的差异,进而进行分类和制图。

这对于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遥感技术是土壤学领域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手段,可以广泛
应用于土壤污染监测、土地资源调查、精准农业以及土壤分类和制图等方面。

随着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其在土壤学领域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

农业领域的遥感图像分析技术使用技巧

农业领域的遥感图像分析技术使用技巧

农业领域的遥感图像分析技术使用技巧遥感图像分析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可以提供农作物的监测与评估,土壤质量分析以及农田规划等重要信息。

本文将介绍农业领域中遥感图像分析技术的使用技巧。

一、农作物监测与评估农业生产的核心是农作物的监测与评估。

通过遥感图像分析技术,可以获取大范围的农田信息,包括农作物的分布、生长状态等。

在农作物监测中,可以利用多光谱遥感图像进行植被指数计算,比如常用的NDVI指数,来评估农田植被的生长状态。

此外,根据农作物不同生长阶段的特征,结合遥感图像,可以进行农作物种类的分类与识别,以便更好地选择农作物的适宜品种,进行合理的种植布局。

二、土壤质量分析土壤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合理的土壤质量分析对农田的管理至关重要。

遥感图像分析技术可以提供土壤质量分析的数据支持。

利用遥感图像,可以获取土地覆盖信息、土壤类型、土壤养分含量等。

比如,通过对不同波段的遥感图像进行分析,可以获取土壤含水量的分布情况,进而评估土壤的湿度状况。

此外,结合地面采集的土壤样本数据,可以建立土壤质量模型,进一步提高土壤质量的评估精度。

三、农田规划农田规划是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遥感图像分析技术可以为农田规划提供空间数据支持。

通过对遥感图像进行处理和解译,可以获取土地利用信息、土地覆盖信息等,进而提供农田规划的依据。

比如,结合遥感图像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数据,可以进行土地适宜性评估,确定不同地块的适宜作物种植类型。

此外,利用遥感图像可以对农田的利用率进行评估,为农业发展的整体规划提供决策依据。

四、水资源管理水资源对于农业生产至关重要。

遥感图像分析技术可以提供水资源管理的数据支持。

通过遥感图像,可以获取水体分布信息、湖泊面积、水库蓄水情况等。

同时,利用遥感图像可以监测农田的水分状况,包括农田的灌溉情况、水分胁迫程度等,以便合理调控灌溉水量,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五、灾害监测与管理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影响。

土壤表层有机质空间分析的遥感技术应用综述

土壤表层有机质空间分析的遥感技术应用综述
遥 感技 术监 测 土壤 有 机 质 空 间分 布 及 其 动 态 的原 理 、 主要 方 法 及 存 在 的 一 些 问 题 , 结 合 目前 和 未 来遥 感技 术 发 展 并
趋势展 望了遥感技术在土壤土壤 有机 质 ; 间分析 空 中 图分 类 号 S 5 . 1 13 6 2 文献 标 识 码 A 文章编号 10 7 3 (0 0 1 0 7— 7 1 2 1 )7—18— 4 8 0

要: 土壤有机质在 生态系统 中意义重大。借助遥感技术手段能 了解和量化土壤有 机质的 空间分布特征 和动态变
化, 有助 于人们采取合理的生产活动以实现环境 的可持续利用。基 于遥 感技 术的 土壤 有机 质空间分析具有观 测 区域
面积广、 费用低、 准确性 高和 实时性强等优 点 , 遥感技 术及 图像 解译技 术的发展也使得 此方法潜力 巨大。综述 了利 用
Re i w n S a i lAn l s fS r a e S i Or a i a t r Us g Re t e sn e h i u v e o p t a y i o u f c ol a s g n c M te i mo e S n i g T c n q e n
18 8
安徽 农 学 通 报 , n u A . e. u12 1 1 ( 7 A h i S iB l 0 0,6 1 ) .
土 壤 表 层 有 机 质 空 间 分 析 的 遥 感 技 术 应 用 综 述
张 莉 娜
( 阳市 环 境 监 测 中 心站 , 宁 沈 阳 沈 辽 10 1 ) 10 6
c l b d l p l d a db n f s.T e d v lp n f e t e s gtc nq ea d i g t r r trme o sas n al ewie ya p i e e t e n i mo t h e e o me t moe s n i e h i u or n n ma e i ep e e t d loe - n h s r t ge t o e t h r mii ga p ia in h i p p rr ve e ep ma y p i cp e n p r a h st n e t ae u e i ra t n i i t e p o s p l t .T s a e e iw d t r r r il sa d a p c e oi v s g t s p l a n n c o h i n o i h p t d s i u i n y a c c a g so l ra i te s a a i rb t n a d d n mi h n e fs i o g n c matru i gt e r moe s n ig tc nq e a e n te e i i g i l t o o t sn h e t e sn e h i .B e u s do xs n h t rs ac e ,p o l ms ae p p s d t e r s le .Me w i ,i iw fte c re t n u u ed v l p n f mo e8 n - e e r h s r b e r o e b e ov d r o o n a h l n ve o u r n d f t r e e o me t e h a or e t e s i g tc nq e r mi n e s e t e i ma e o n e h i u ,a p o s g p rp c i s i v d n印 p yn e t s n i gt c n q e i p t n y i o ol r a i t li g rmo e e sn e h i u n s ai a a ss fs i o g n c ma— l a l

如何利用遥感数据进行土壤污染监测与治理

如何利用遥感数据进行土壤污染监测与治理

如何利用遥感数据进行土壤污染监测与治理引言:遥感数据在现代土壤污染监测与治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遥感技术,我们可以获取大范围、高分辨率的土壤信息,用于有效监测土壤污染的分布、程度和演变趋势,进一步指导土壤污染的治理与修复工作。

本文旨在探讨利用遥感数据进行土壤污染监测与治理的方法和技术,并提出相关建议。

1. 遥感数据在土壤污染监测中的应用随着卫星遥感技术的发展,我们现在可以获取高分辨率、多光谱、多角度的遥感影像数据。

这些数据可以用来提取土壤特征参数,如植被指数、土壤水分含量等,以及监测土壤污染的潜在指标,如重金属含量、有机物质含量等。

通过遥感技术,我们可以更准确地了解土壤的污染程度和分布范围,为土壤污染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2. 利用遥感数据进行土壤污染监测的方法和技术2.1 遥感影像处理与分类首先,我们需要进行遥感影像处理和分类,以获取土壤的具体信息。

可以使用图像增强、滤波、辐射校正等技术对原始遥感影像进行预处理。

接下来,可以利用分割、聚类、决策树等方法进行遥感影像的分类,将土壤区域从其他地物区域分割出来。

2.2 土壤参数提取与分析基于分类结果,可以提取遥感影像中土壤的特征参数。

比如,可以利用植被指数(如NDVI)来评估土壤的养分含量和植被覆盖情况。

此外,还可以采用辐射传输模型和统计方法,计算土壤的含水量、有机质含量和重金属含量等关键指标。

2.3 土壤污染分布图绘制将提取的土壤参数进行空间插值或构建高分辨率土壤污染模型,将不同污染程度的土壤区域进行分类,绘制土壤污染分布图。

这样可以直观地展示土壤污染的程度和蔓延趋势,帮助决策者制定科学的土壤污染治理方案。

3. 利用遥感数据进行土壤污染治理的建议3.1 定期监测与更新土壤污染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进行连续的监测与评估。

因此,建议定期获取新的遥感数据,更新土壤污染信息,及时调整治理策略。

3.2 精细化土壤污染分区治理根据遥感数据提供的土壤污染分布图,可以将土壤污染区域进行细分,制定针对性的治理措施。

利用遥感技术进行土壤侵蚀监测与评估

利用遥感技术进行土壤侵蚀监测与评估

利用遥感技术进行土壤侵蚀监测与评估遥感技术是一种通过卫星、飞机或无人机等远距离感知和采集地球表面信息的技术手段。

它具有高时空分辨率、全面观测、连续监测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土壤侵蚀监测与评估工作中。

本文将介绍如何利用遥感技术来进行土壤侵蚀的监测与评估。

遥感技术在土壤侵蚀监测与评估中的应用主要包括影像解译、地形分析和土壤侵蚀模型。

首先,利用遥感影像进行土壤侵蚀监测是常用的方法之一。

遥感影像提供了大范围、高精度、多时相的地表信息。

在土壤侵蚀监测中,可以通过遥感影像解译来提取土壤侵蚀的指标。

比如,NDVI指数可以反映植被覆盖程度,而植被的缺失通常与土壤侵蚀相关。

通过对多时相的NDVI影像进行分析,可以揭示土壤侵蚀的程度和趋势。

此外,还可以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解译土壤侵蚀的痕迹,比如侵蚀沟和水体的变化。

通过遥感影像解译,可以对土壤侵蚀的空间分布进行监测和评估。

其次,地形分析是利用遥感技术进行土壤侵蚀监测和评估的重要手段之一。

地形信息对土壤侵蚀具有重要影响,比如坡度、坡向等参数与水土流失密切相关。

利用高分辨率的遥感数据和数字高程模型(DEM),可以获取地形参数的空间分布。

通过地形分析,可以计算土壤侵蚀的潜在危险性,辅助判断侵蚀的发生和发展趋势。

地形因子模型和水流路径模型是常用的地形分析方法,可以帮助确定土壤侵蚀的敏感区域和高风险区域。

最后,土壤侵蚀模型是利用遥感技术进行土壤侵蚀评估的重要手段。

土壤侵蚀模型基于地表信息和降雨等环境因素,模拟水土流失的过程和规律。

通过遥感技术获取的土壤、植被和地形等数据是土壤侵蚀模型输入参数的重要来源。

常用的土壤侵蚀模型包括RUSLE模型和WEPP模型等。

利用这些模型,可以预测土壤侵蚀的程度和分布,为环境管理和土地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综上所述,利用遥感技术进行土壤侵蚀监测与评估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通过遥感影像解译、地形分析和土壤侵蚀模型,可以获得土壤侵蚀的空间分布、趋势和潜在危险性等信息,为土地资源的综合管理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利用遥感技术监测土壤侵蚀现状的研究

利用遥感技术监测土壤侵蚀现状的研究

利用遥感技术监测土壤侵蚀现状的研究引言:土壤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对于保持生态平衡和粮食安全至关重要。

然而,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张,土壤侵蚀日益成为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

因此,准确监测土壤侵蚀现状对于制定有效的土地保护和管理策略至关重要。

遥感技术作为一种高效的土壤侵蚀监测工具,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重点研究利用遥感技术监测土壤侵蚀现状的方法和应用。

一、遥感技术在土壤侵蚀监测中的优势1. 覆盖广泛:遥感技术可以实时获取大范围的土地覆盖数据,有助于充分理解和分析土壤侵蚀过程。

2. 高时空分辨率:遥感技术提供的高分辨率图像可以捕捉微小的土地变化,从而更准确地监测和分析土壤侵蚀现状。

3. 多源数据:遥感技术可以融合多种数据源,如光学图像、雷达数据和激光雷达数据,以获得全面和多维的土壤侵蚀信息。

4. 长时间序列:遥感技术可以提供长期的土地覆盖数据,从而有助于了解土壤侵蚀的发展趋势和预测未来的变化。

二、利用遥感技术监测土壤侵蚀现状的方法1. 影像预处理:首先,需要对获取的卫星图像进行预处理,包括大气校正、几何校正和噪声过滤等,以提高图像质量和准确性。

2. 土地覆盖分类:利用遥感图像进行土地覆盖分类,可以将不同类型的土地分割出来,从而有助于识别土壤侵蚀敏感区域。

3. 土壤侵蚀模型:通过建立土壤侵蚀模型,结合遥感数据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数据,可以定量估计土壤侵蚀的程度和分布。

4. 空间分析:利用遥感数据和GIS技术进行空间分析,可以揭示土壤侵蚀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变化趋势,进而为土地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三、遥感技术在土壤侵蚀监测中的应用案例1. 河流流域土壤侵蚀监测:通过遥感技术获取河流流域的土地覆盖和土壤侵蚀信息,可以帮助科学家和决策者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减轻土壤侵蚀带来的环境压力。

2. 农业土壤侵蚀监测:利用遥感技术定量评估农业活动对土壤侵蚀的影响,提供农场管理和农业实践的建议,并帮助农民选择适宜的土壤保护措施。

全国土壤湿度及其变化的遥感反演与分析解析

全国土壤湿度及其变化的遥感反演与分析解析

弋R40210分类号UDC密级编号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学位论文全国±攮量廑区基銮丝笪遥蹙厦渲量佥堑蛊瘟申请学位级别理堂亟±学科专业名称丝圈堂皇地堡篮星丕筮论文答辩日期2QQ5生鱼目论文提交日期2Q逝生主旦答辩委员会主席摘要土壤湿度是进行农业、水文、气象、生态等方面研究的主要基础信息,也是进行土地退化评价及环境监测的重要指标,土壤湿度的遥感监测方法研究对于资源环境遥感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结合“生态安全相关要素的定量遥感关键技术研究”项目中“土地退化的遥感监测指标定量提取与评价技术”子课题的工作,试图在全国范围进行土壤表层湿度的时空序列反演,并探讨全国土壤湿度分布的时空特性。

论文在对土壤湿度反演方法进行总结及评价的基础上,选择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法对全国土壤湿度进行反演。

用地表能量平衡方程对TVDI法的原理及影响因子进行了分析,发现对TVDI产生影响的因子包括太阳总辐射、气温、地表反照率、空气密度、地表发射率、风速等,在文中着重探讨了气温随高程的变化对TVDI反演土壤湿度的影响。

由于气温随高程变化的影响与高程有关,提出用数字高程模型(DEM)对TVDI反演过程进行订正的方法。

参考气温的垂直递减率,用实测值相关分析的方法确定订正系数并得到订正后的TVDI结果。

订正前后土壤湿度结果的对比分析表明,进行订正后的TVDI能更好地反演土壤湿度。

与NSIDC网站提供的AMSR土壤湿度数据的比较发现,TVDI对土壤水分含量位于O.05-0,15g.cm。

之间的情况有最好的反映,由于这个区间包括了图像中90%以上的像元,认为TVDI可以反映土壤湿度的状况。

用上述方法对2003年36旬的土壤湿度情况进行了反演。

对旬Ts—NDVI(地表温度.植被指数)空间散点图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对各旬分别确定Ts—NDVI特征空间干湿边边界及方程。

一般用TS的最大最小值作为干湿边边界。

由于在研究没有去除图像中的条带噪声,当噪声点较多时,用Ts的最大最小值不能得到很好的干湿边边界,对这种情况,用频率法确定干湿边的边界。

如何利用遥感影像进行土地土壤侵蚀监测

如何利用遥感影像进行土地土壤侵蚀监测

如何利用遥感影像进行土地土壤侵蚀监测遥感技术的发展为土地土壤侵蚀监测提供了便利和高效的手段。

通过遥感影像的获取和分析,可以及时了解土地土壤的变化情况,以便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本文将介绍如何利用遥感影像进行土地土壤侵蚀监测,并探讨其应用前景和挑战。

1. 遥感影像在土地土壤侵蚀监测中的应用遥感影像可以提供土地土壤侵蚀监测所需的空间信息,包括土地覆被类型、植被状况等。

利用遥感影像反演土地覆被信息,可以分析土地利用变化和植被退化情况,进而评估土地的侵蚀风险。

此外,遥感影像还可以提供高分辨率的地表高程数据,用于分析土地坡度和坡向等地形因子,从而预测土壤流失和侵蚀的分布。

2. 遥感影像数据的获取遥感影像数据可以通过卫星、航空器或者无人机等平台获取。

卫星遥感是获取大范围、全球性的遥感影像数据的主要手段,而航空器和无人机则可以提供高分辨率、高精度的影像数据。

在土地土壤侵蚀监测中,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遥感平台和传感器,获取合适的影像数据。

3. 遥感影像数据的处理与分析遥感影像数据的处理包括预处理和特征提取两个主要步骤。

预处理主要包括大气校正、几何校正和辐射定标等,以消除影像中的非地物因素影响,并纠正影像的几何形状和光学特性。

特征提取则是从影像中提取土地土壤侵蚀相关的信息,如土地覆被分类、植被指数计算等。

通过这些处理和分析,可以得到土地土壤侵蚀的空间分布图和统计数据。

4. 土地土壤侵蚀监测的案例研究以美国为例,该国利用高分辨率的遥感影像数据进行土地土壤侵蚀监测已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通过连续观测和分析,可以发现土地利用变化、植被退化等与土壤侵蚀相关的问题,为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类似的案例研究在其他国家和地区也有所开展,并取得了积极的效果。

5. 遥感技术在土地土壤侵蚀监测中的挑战与展望尽管遥感技术在土地土壤侵蚀监测中的应用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遥感影像的空间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不同程度上限制了其在土地土壤侵蚀监测中的应用。

土壤侵蚀遥感监测与动态变化研究

土壤侵蚀遥感监测与动态变化研究

土壤侵蚀遥感监测与动态变化研究土壤侵蚀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自然现象,其严重程度直接影响着生态环境的稳定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作为土地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壤对于植物生长、水源涵养和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张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土壤侵蚀问题愈发凸显。

因此,对土壤侵蚀进行遥感监测与动态变化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在追踪土壤侵蚀的过程中,遥感技术的应用为我们提供了便捷而有效的手段。

遥感技术具有无接触、高效率和广覆盖等优势,可以实现对大范围土地的监测和分析。

通过遥感技术获取的数据,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土壤侵蚀的空间分布、变化趋势以及影响因素,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土壤侵蚀的动态变化受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

气候条件、地形地貌、土地利用方式、人类活动等因素均对土壤侵蚀产生重要影响。

在研究土壤侵蚀的动态变化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机制,从而更好地把握土壤侵蚀的规律和特点。

土壤侵蚀的监测与研究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技术手段和方法。

除了遥感技术外,地理信息系统、数值模拟和野外调查等方法也是不可或缺的工具。

通过将这些技术手段结合运用,可以更全面、准确地了解土壤侵蚀的情况,为精准规划和有效治理提供支持。

在进行时,要注重数据的精度和可靠性。

由于土地环境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对数据的处理和分析需要具备较高的技术水平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只有在确保数据质量的基础上,才能得出准确可靠的结论,为土壤侵蚀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结合实际案例,对土壤侵蚀遥感监测与动态变化进行深入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通过对不同地区、不同时间尺度的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可以揭示土壤侵蚀的共性和特殊性,为不同地区的土地资源管理和保护提供借鉴。

同时,也可以为相关的制定提供科学参考,促进土壤侵蚀综合治理工作的开展。

让我们总结一下本文的重点,我们可以发现,土壤侵蚀遥感监测与动态变化研究是一项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工作。

只有不断深化研究,提高技术水平,才能更好地保护土地资源,维护生态环境的稳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使用GPS和遥感技术进行农田土壤检测的技巧

使用GPS和遥感技术进行农田土壤检测的技巧

使用GPS和遥感技术进行农田土壤检测的技巧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农业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当今社会对安全高效农业的需求。

然而,随着全球人口的持续增长和气候变化的不断加剧,我们迫切需要一种先进的技术来提高农业生产力和粮食供应。

GPS和遥感技术正是这样一种灵活、高效、准确的方法,使农民能够在农田土壤检测中更好地了解土壤条件,优化施肥和灌溉策略,提高农作物产量。

首先,利用GPS技术进行土壤检测可以提供精确的定位信息。

农民可以借助GPS定位设备准确记录土壤样本的位置,并将其与地理数据库进行关联。

这种精确的定位信息可以帮助农民制定可行的土壤采样方案,以保证样品的代表性,并确保所得数据的准确性。

此外,GPS技术还可以用于制作数字地图,帮助农民更好地了解土壤类型和质量分布的空间变异情况,进一步指导养分管理和农作物布局。

其次,遥感技术在农田土壤检测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遥感技术可以通过卫星或飞机获取大量的光谱数据,包括红外线、可见光以及其他波段。

这些数据可以用来获取关于土壤的丰富信息,如土壤类型、有机质含量、水分状况等。

通过分析这些数据,农民可以制定更准确的农业管理策略,例如灌溉和施肥计划,在农地利用和农作物选择上作出更明智的决策。

此外,利用遥感技术还可以实现农田的遥感监测,及时掌握农作物生长状况和土壤湿度变化,及时采取措施,确保农作物的健康生长。

然而,要有效利用GPS和遥感技术进行农田土壤检测并取得良好的效果,还需要一些技巧和方法。

首先,合理规划土壤采样点的位置至关重要。

农民应根据地理和土壤特征,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采样点,并保持足够的密度,以确保土壤样本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其次,土壤样品的采集和处理需要有序进行。

农民应按照规定的程序采集和保存土壤样本,以保证其原有特性的保持不变。

同时,在进行遥感数据分析时,也需要对数据进行预处理,消除噪声并提高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另外,农民还可以结合其他现代农业技术,如无人机和人工智能,进一步提高土壤检测的精确度和效率。

基于遥感的土壤湿度监测研究

基于遥感的土壤湿度监测研究

基于遥感的土壤湿度监测研究一、引言土壤湿度是农业生产、水资源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参数。

准确、及时地获取土壤湿度信息对于合理灌溉、干旱预警、作物生长预测以及生态系统评估等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的土壤湿度监测方法往往费时费力,且难以实现大面积的同步观测。

随着遥感技术的迅速发展,为土壤湿度的监测提供了一种高效、便捷且大面积同步观测的手段。

二、遥感监测土壤湿度的原理遥感技术通过传感器接收来自地表的电磁辐射信号,这些信号包含了与土壤湿度相关的信息。

不同的电磁波谱段对土壤湿度的响应有所不同。

例如,在可见光和近红外波段,土壤的反射率主要受到土壤质地、颜色和粗糙度的影响;而在微波波段,土壤湿度的变化会导致介电常数的改变,从而影响微波的后向散射系数。

常用的遥感数据源包括光学遥感和微波遥感。

光学遥感数据如陆地卫星(Landsat)、哨兵卫星(Sentinel)等,通过植被指数、地表温度等参数间接反演土壤湿度。

微波遥感如合成孔径雷达(SAR),则对土壤湿度有更为直接和敏感的响应。

三、遥感监测土壤湿度的方法(一)基于热红外遥感的方法通过测量地表温度来推测土壤湿度。

当土壤湿度较高时,水分的蒸发会带走热量,导致地表温度相对较低;反之,土壤湿度较低时,地表温度较高。

利用这一原理,可以建立地表温度与土壤湿度之间的关系模型。

(二)基于微波遥感的方法微波遥感能够穿透云层,不受天气条件的限制,对土壤湿度具有较强的穿透能力。

其中,主动微波遥感(如 SAR)通过发射微波并接收后向散射信号来获取土壤湿度信息;被动微波遥感(如微波辐射计)则接收地表自然发射的微波辐射来反演土壤湿度。

(三)多源遥感数据融合的方法结合光学遥感和微波遥感的优势,综合利用不同遥感数据的特点,可以提高土壤湿度监测的精度和可靠性。

例如,将光学遥感获取的植被信息与微波遥感的土壤湿度信息相结合,能够更准确地评估土壤湿度状况。

四、遥感监测土壤湿度的影响因素(一)地表覆盖类型不同的植被类型和覆盖度会对遥感信号产生干扰,影响土壤湿度的反演精度。

基于遥感图像的土壤类型分类研究

基于遥感图像的土壤类型分类研究

基于遥感图像的土壤类型分类研究一、前言土壤是人类文明的基础和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壤类型的分类研究对于农业发展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而遥感技术作为一种获取地球表面信息的重要手段,被广泛应用于土壤类型分类的研究中。

本文将介绍基于遥感图像的土壤类型分类研究的原理、方法和应用。

二、土壤类型分类的原理和方法土壤类型分类是指对不同土壤类型进行区分和归纳的过程。

传统的土壤类型分类方法主要依靠理论知识和地面调查技术,这种方法费时费力、成本高且地面调查难度较大。

而利用遥感技术进行土壤类型分类可以大大提高效率和减少成本。

1. 遥感数据获取遥感数据是进行土壤类型分类的重要基础,常用的遥感数据包括航空摄影和卫星遥感图像。

卫星遥感图像相比于航空摄影图像有更高的空间分辨率和更广的覆盖范围,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土壤类型分类研究中。

在获取遥感数据时,需要考虑土壤类型分类的目标和数据的时间和空间分辨率等因素,以选择最适合的遥感数据。

2. 数据预处理遥感图像的数据预处理是土壤类型分类的重要步骤,预处理的目的是去除遥感图像中的噪声和不必要信息。

常用的数据预处理方法包括:大气校正、辐射校正、几何校正和图像增强等。

3. 特征提取特征提取是土壤类型分类的核心步骤,目的是从遥感图像中提取与土壤类型相关的特征信息。

常用的特征提取方法包括:像元的光谱特征提取和纹理特征提取等。

4. 分类算法分类算法是土壤类型分类的关键环节,其作用是将遥感图像中的像元分为不同的土壤类型。

常用的分类算法包括最大似然分类、支持向量机分类、神经网络分类和决策树分类等。

三、应用与发展前景遥感技术在土壤类型分类中的应用已经得到广泛发展,在农业、环境监管、国土规划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随着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基于遥感图像的土壤类型分类研究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泛。

未来,可以通过更加高精度的遥感数据、更加精细化的特征提取和更加先进的分类算法来进一步提高土壤类型分类的精度和效率。

如何利用遥感测绘技术进行土壤质量评价与农田肥力管理

如何利用遥感测绘技术进行土壤质量评价与农田肥力管理

如何利用遥感测绘技术进行土壤质量评价与农田肥力管理土壤质量评价是农田肥力管理的重要环节,而遥感测绘技术作为一种快速、准确、非破坏性的方法,近年来在土壤质量评价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如何利用遥感测绘技术进行土壤质量评价与农田肥力管理。

一、遥感测绘技术简介遥感测绘技术是利用航天器、飞机、无人机等载具携带的各种传感器,对地球表面目标进行远距离、长时间、空间连续观测和测量的技术,遥感图像是通过遥感测量得到的,可以提供大面积、中高空间分辨率的数据。

二、土壤质量评价土壤质量评价是对土壤功能和质地的综合评估,能够为农田肥力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传统的土壤质量评价方法需要采样、实验室分析等步骤,耗时耗力,且仅仅是点样核查。

而遥感测绘技术可以快速获取大范围的土壤信息,提供更全面、系统的土壤质量评价。

三、利用遥感测绘技术进行土壤质量评价1. 遥感图像获取通过遥感图像获取土地覆盖信息、植被状况、土地利用类型等数据,进而提取土壤质量评价的相关参数。

通过遥感数据的分析,可以识别出农田中各种不同质量的土壤区域。

2. 土壤质量指标提取遥感图像中的亮度值、颜色等可以反映土壤质量的指标,如土壤含水量、有机质含量等。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计算和分析,可以绘制土壤质量图,定量评估土壤质量。

同时,利用遥感图像可以辅助进行土壤水分、土壤养分等的监测,提供农田肥力管理的数据支持。

3. 数据融合与模型建立通过将遥感图像数据与地面观测数据进行融合,建立土壤质量评价的模型,提高评价的准确性。

融合相同地点的实测数据与遥感数据,可以校正遥感数据的偏差,使得评价结果更加可靠。

四、农田肥力管理1. 针对不同土壤质量区域制定施肥方案通过遥感测绘技术获取的土壤质量图,可以精确划分出不同质量的土壤区域。

针对不同质量的土壤,根据土壤质量评价结果制定相应的施肥方案,合理调整施肥量和类型,提高农田肥力。

2. 轮作与休耕根据土壤质量评价结果,合理安排种植轮换与休耕,可以有效地减少土壤养分流失和土壤质量退化,改善农田肥力。

土壤资源调查与制图:第05章 以遥感为基础的土壤调查制图

土壤资源调查与制图:第05章 以遥感为基础的土壤调查制图

第五章以遥感为基础的土壤调查制图第一节遥感土壤调查制图评述一、遥感及遥感技术的概念遥感(Remote Sensing)是从远处探测、感知物体,也就是不直接接触物体,从远处通过探测仪器接收来自目标地物的电磁波信息,经过对信息的处理,识别地物。

简单的说,就是遥远的感知。

通常把不同高度的平台(Platform)使用传感器收集地物的电磁波信息,再将这些信息传输到地面并加以处理,从而达到对地物的识别与监测的全过程,称为遥感技术。

遥感的基本过程是这样的,首先是从飞机、高空气球,或从人造卫星、火箭、天空试验室,利用多种遥感器接收来自地面物体反射或发射的电磁波,然后再根据收到的上述信息进行分析判读,从而确定地表物体存在形式及变化状态。

在实际研究和工作中,最常用的是航空遥感和航天遥感。

航空遥感一般是指运用飞机或高空气球对地面情况进行探测,高度可达二万米。

航天遥感是指运用卫星进行工作,高度可达几百公里,如美国的地球资源卫星高度已达九百一十八公里,一张像片拍摄的范围是长、宽一百八十五公里(相当于一个海南岛)。

由于地表(也包括地下)不同景物在物理、化学性质上的差异,其反射、放射某种波长电磁辐射能的大小也不一样。

这样,在遥感图像上就会显示出不同的色调或色彩反差,或者在信息磁带上就会出现不同的数据。

同时,不同几何形状的物体,反映在像片上的特征也不相同。

人们根据这些色调或色彩反差和影像的形状、大小、模型、纹理、阴影、位置及排列组合等特点,以及信息参数,就可以将不同的地物分辨开来,而且在某些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定量的分析。

因此,遥感技术已成为近年来地表自然资源调查的一种重要手段。

二、遥感技术的特性2.1空间特性——视域范围大,具有宏观性运用遥感技术从飞机或人造地球卫星上获取地面的航空像片、卫星图像,比在地面上观察,视域范围要大的多,为人门宏观地研究地面各种自然现象及其分布规律提供了条件。

例如,航空像片可提供地面景物的像片并可供立体观察,图像清晰逼真、信息丰富。

土壤地面高光谱遥感原理与方法

土壤地面高光谱遥感原理与方法

土壤地面高光谱遥感原理与方法一、高光谱遥感概述高光谱遥感是一种利用光谱信息对地表物体进行遥感测量的技术。

它通过在电磁波谱的不同波段获取连续的光谱信息,实现对地表物体的高分辨率识别和分析。

高光谱遥感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在地表植被、土壤、水体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二、土壤光谱特征土壤光谱特征是土壤中不同成分和结构的表现,反映了土壤类型、含水量、有机质含量等多种信息。

通过对土壤光谱特征的测量和分析,可以实现对土壤类型的识别、土壤含水量和有机质含量的估算等。

三、遥感数据处理遥感数据处理是利用遥感技术获取和处理地表信息的过程。

它包括数据预处理、图像校正、图像增强等步骤。

通过遥感数据处理,可以去除噪声、提高图像分辨率、增强图像特征等,为后续的图像分析和解译提供高质量的数据源。

四、模型建立与反演模型建立与反演是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将高光谱遥感数据与地表物体属性之间的关系进行定量描述。

常用的模型包括线性回归模型、支持向量机模型、神经网络模型等。

通过模型建立与反演,可以实现对土壤参数的定量估算和预测。

五、土壤参数提取土壤参数提取是从高光谱遥感数据中提取有关土壤类型、含水量、有机质含量等参数的过程。

常用的方法包括光谱角映射、谱图匹配、主成分分析等。

通过土壤参数提取,可以获取丰富的土壤信息,为土壤学研究和农业管理提供有力的支持。

六、图像分类与解析图像分类与解析是根据已知的训练样本,将高光谱遥感图像中的像素划分为不同的类别或区域。

常用的方法包括监督分类和非监督分类。

通过图像分类与解析,可以将高光谱遥感图像转化为易于理解和使用的地理信息。

七、实例应用分析本部分将通过具体案例详细介绍高光谱遥感在土壤学研究中的应用。

例如,对某种特定土壤类型的识别和分类,利用高光谱数据预测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水分含量等关键参数,以及高光谱数据在土地利用变化监测和农业管理中的应用等。

这些案例将展示高光谱遥感在土壤学研究中的广泛应用和潜力。

八、结论与展望本文总结了高光谱遥感在土壤学研究中的应用原理和方法,展示了其相对于传统方法的优势。

遥感技术在农田土壤监测中的应用案例分析

遥感技术在农田土壤监测中的应用案例分析

遥感技术在农田土壤监测中的应用案例分析在现代农业的发展进程中,农田土壤的监测变得越来越重要。

准确、及时地了解土壤的状况对于提高农作物产量、保障粮食安全以及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具有关键意义。

遥感技术作为一种强大的工具,为农田土壤监测提供了高效、全面且非破坏性的解决方案。

本文将通过具体的应用案例,深入分析遥感技术在农田土壤监测中的实际应用。

一、遥感技术的基本原理遥感技术是通过非接触式的方式获取目标物体的信息。

它利用传感器接收来自地表物体反射或发射的电磁波,然后将这些电磁波信号转化为图像或数据。

不同的土壤特性会导致其对电磁波的反射和吸收有所差异,遥感技术正是基于这些差异来监测土壤的各种参数。

例如,可见光和近红外波段的遥感数据可以用于评估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水分含量和土壤质地等。

而热红外波段则能够反映土壤的温度状况,这对于了解土壤的水分蒸发和热量交换非常重要。

二、具体应用案例(一)土壤水分监测在某个大型农田区域,为了精确掌握土壤水分的分布情况,采用了遥感技术。

通过搭载在卫星上的微波传感器,能够穿透云层和植被,获取大面积农田土壤的水分信息。

这些数据与地面实测数据相结合,建立了精准的土壤水分监测模型。

农民们根据监测结果,合理调整灌溉策略,在保障农作物生长需求的同时,避免了过度灌溉造成的水资源浪费和土壤盐碱化问题。

(二)土壤肥力评估在另一个农业产区,利用高光谱遥感技术对农田土壤的肥力进行评估。

高光谱传感器可以获取非常精细的光谱信息,从而捕捉到与土壤肥力相关的细微特征。

研究人员对采集到的光谱数据进行分析,建立了与土壤氮、磷、钾等养分含量的定量关系模型。

根据评估结果,农民有针对性地施肥,提高了肥料的利用效率,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同时减少了因过量施肥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三)土壤污染监测在一个曾经遭受工业污染的农田地区,使用遥感技术来监测土壤的污染状况。

多光谱遥感图像能够显示出土壤中污染物的分布特征,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对污染区域进行精确的定位和范围划定。

遥感地学分析-第4章土壤遥感

遥感地学分析-第4章土壤遥感
遥感地学分析
第一节 土壤波谱特征及其变化规律
1.2土壤反射光谱特征
– 土 壤是岩矿的风化产物,其主要物质组成与
岩矿一脉相承,因而土壤和岩矿的光谱反射 特性在整体上基本一致:即反射率从可见
光的短波段起随波长的增加而逐渐抬升。
– 但土壤是岩矿经历不同的风化过程,又是在
不同的生物气候因子和人类长期耕作活动的 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因此,土壤类别是多种 多样的,其光谱反射特性也必然相应 地发生 许多变化。 遥感地学分析
– 都是土壤水分子振动的倍频或合频引
起的。
遥感地学分析
1.3.1土壤组分的影响

1)土壤水分含量对土壤光谱的影响
– 总体讲:
随着土壤含水量的提高,任意波长的反射率 均会降低,而且其差异随波长的增加而加大; 但当土壤含水量超过田间持水量时,由于土 壤表面膜水层形成镜面反射,反而会提高反 射率。

第一节 土壤波谱特征及其变化规律
1.3土壤反射光谱特征的影响因素
其中土壤有机质、氧化铁和水分含量、土壤质地、 土壤母质等性状均明显地随地理分布的差异而不 同。 因此,土壤光谱的反射特性也必然会随土壤地理 的分布规律和土壤剖面而发生变异。

遥感地学分析
1.3.1土壤组分的影响
土壤由固相(矿物质:原生矿物和次

遥感地学分析
1.3.1土壤组分的影响
2)土壤矿物成分对土壤光谱的影响
– 岩石、矿物在350-2500nm光谱范围内的吸
收和反射机理

可见光区的光谱主要由土壤成分中的Fe3+和 Fe2+引起。
– Fe2+吸收波长位于0.43、0.45、0.51、0.55和1.0— —1.1um – Fe3+吸收波长位于0.40、0.45、0.49、0.70、 0.87um

土壤盐渍化的遥感监测方法及应用

土壤盐渍化的遥感监测方法及应用

土壤盐渍化的遥感监测方法及应用土壤盐渍化是指土壤中存在过高的盐分含量,导致土壤中的盐分与水分的平衡失调。

盐渍化对土壤肥力和作物生长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对土壤盐渍化的监测非常重要。

遥感技术作为一种快速、高效且非破坏性的监测手段,被广泛应用于土壤盐渍化的研究与监测。

本文将重点介绍土壤盐渍化的遥感监测方法及其应用。

一、遥感监测方法1.热红外遥感方法热红外遥感方法是通过测量土地表面的地温来估算土壤盐分含量的方法。

由于含盐土壤具有较高的热导率和热容量,导致其地温相对较低。

利用热红外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土壤温度的空间分布,进而推导出土壤盐分含量。

此方法适用于大面积土地的盐渍化监测。

2.可见光与近红外反射光谱方法可见光与近红外反射光谱方法是一种通过土壤光谱的变化来判断土壤盐分含量的方法。

含盐土壤因为含有过量的盐分,使得土壤的颜色与纯净土壤有所不同。

通过光谱仪测量土壤的反射率,可以获取土壤的光谱特征,进而推测土壤盐分含量。

3.微波遥感方法微波遥感方法是通过测量土壤的微波辐射来估算土壤盐分含量的方法。

微波在含盐土壤中的传播和散射特性与非盐土壤存在差异,通过对微波信号的处理,可以推算土壤盐分含量。

这种方法可以利用遥感卫星的微波传感器进行实时监测。

二、遥感监测应用1.土壤盐渍化变化的时空分析利用遥感监测技术,可以获取土壤盐渍化的时空变化信息。

通过对多个时期的遥感图像进行比较分析,可以了解盐渍化程度随时间的变化趋势,进而为土壤治理提供参考。

2.盐分携带和分布模式研究3.盐渍化与气候环境关系研究4.盐渍化监测与土壤改良研究利用遥感监测技术,可以及时发现土壤盐渍化问题,为采取土壤改良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监测方法的应用,可以评估土壤改良的效果,并优化改良方案。

总结起来,遥感监测方法可以通过测量土壤表面的地温、光谱特征和微波辐射等指标来推算土壤盐分含量。

利用遥感监测技术可以实现土壤盐渍化变化的时空分析、盐分携带和分布模式研究、盐渍化与气候环境关系的研究以及盐渍化监测与土壤改良研究等。

土壤遥感的原理

土壤遥感的原理

土壤遥感的原理
土壤遥感的原理是利用卫星或飞机等远距离传感器获取地面土壤的信息,并通过传感器测量的光谱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

其原理基于土壤对不同波长的电磁辐射有不同的反射、散射和吸收能力,从而可以通过测量土壤反射和辐射能量来推断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

具体来说,土壤中的水分、有机质、质地以及含有的营养元素等会影响土壤对不同波长的光的反射和吸收。

不同类型的土壤在可见光、红外光等不同波长范围内的反射谱特性也有所不同。

因此,通过遥感仪器获取的土壤反射光谱数据可以反映土壤的性质和特征。

通过对土壤光谱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可以获取土壤的一系列信息,如土壤湿度、有机质含量、土壤覆盖情况等。

这些信息对于土壤管理、农业生产、环境评价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遥感地学分析
第二节 土壤水分遥感
一、遥感数据中的土壤含水量信息
1,可见光波段的土壤含水量信息 根据地物波谱的测定,在可见光部分干燥 土壤的反射光谱比潮温土壤的反射光谱平行抬 高一段反射率。随着含水量的多寡,抬高的距 离大小不同。因此,早期遥感研究中有用可见 光波段测定土壤含水量的尝试。
遥感地学分析
遥感地学分析
4, 热红外波段的土壤含水量信息
热红外波段对常温反映灵敏,土壤温度与 湿度关系密切,因此热红外遥感数据中也包含 了土壤含水量的信息。
遥感地学分析
5, 微波波段上的土壤含水量信息
微波波段对水的反映极其灵敏,很薄的水 层就可以屏蔽微波辐射。因此许多国内外的学 者都认为微波是探测土壤含水量最佳的波段。 马蔼乃等(2000)根据对各个波段的研究, 首先发现微波对水的反映极其灵敏,但是对土 壤含水量的反映却不十分灵敏。因为水面十分 光滑的,而土面的粗糙度与微波波长十分接近, 使得土壤含水量的信息强度被淹没在粗糙度的 信息强度之中。 遥感地学分析

撒哈拉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澳大利亚沙漠、北 美沙漠与它们附近的水体所求解出来的k,n是不相同 的,因为在上述公式中还有一些地理环境因素没有考 虑到,而被包括在其中了。 根据上式可以计算出表观热惯量的影像图(ATI 图)。表观热惯量与真实热惯量之间是正变的关系, 前者是无量纲的相对值,后者是有量纲、有单位的物 理量。真实热惯量的单位是J/(m2s1/2K)。两者在数值 上虽然不相等,但是表达的都是热惯量。在遥感技术 中,通常采用相对值来表示物理量。
2, 近红外波段的土壤含水量信息
近红外波段对水的反映灵敏,水对近红外 光完全吸收。因此含水量高的土壤在近红外波 段上呈暗色调,地物波谱曲线不是平行降低, 而是陡坡降低。因此早期与可见光波段同时使 用推测土壤含水量。
遥感地学分析
3, 中红外波段的土壤含水量信息
中红外波段对高温反应灵敏,是林火的探 测波段。反之,土壤十分干燥时温度较高,在 中红外遥感影像上有反映。也就是说,如果求 土壤的干燥度时,用中红外波段效果较好。
遥感地学分析
四、真实土壤含水量与表观土壤含水量

真实土壤含水量是在地面上实测的土壤含 水量。实测土壤含水量在地面上的取样面积只 有几平方厘米,遥感是监测不到的。 遥感监测土壤含水量是大面积范围上的工 作,往往用气象卫星的数据,每1个像元是 1km2的面积,地面上实测的土壤含水量根本无 法与之比较。1km2上需要实测几百个点的土壤 含水量,取其均值,还要随机统计方法正确, 才能两相比较。 遥感地学分析
遥感地学分析
土壤水分与干旱遥感监测
第一节 土壤类型遥感分析
第二节 土壤水分遥感
第二节 干旱遥感监测
遥感地学分析
第一节 土壤类型遥感分析

土壤类型的空间分布规律
– 地带性土壤
– 隐域性土壤
遥感地学分析

土壤类型决定性因素
– 直接因素(土壤的光谱特征)
遥感地学分析

间接因素
– 地带性气候因素
– 地貌因素
1 A T
遥感地学分析

上式的含义是表观土壤含水量是表观热惯量的函数, 是相对土壤密度的函数,也是相对土层厚度的函数。 由于水的密度是1,所以土壤密度除以水的密度,该因 子团成为无量纲相似准则。颗粒粒径表示土壤的空隙 度,土层厚度表示所测土壤含水量的深度范围,颗粒 粒径除以土层厚度表示相对土层厚度,即土层有几倍 的粒径厚度,也是无量纲因子团。由于世界各地的土 壤种类不同,所处地理环境不同,所以a0,a1,a2各处 是不同的,也是以图像表示的。同样地,表观土壤含 水量也是虚拟的。
遥感地学分析

遥感波段中可见光与近红外中的全部太阳 波谱的能量,减去地物在所有谱段内的反照率 能量,就产生昼夜温差的能量。称为表观热惯 量遥感信息模型ATI:
1 A ATI k T
n

式中A为反照率,ΔT为昼夜温差,k,n为地 理参数。A可由可见光与近红外所有波段遥感数 据之和求出,ΔT为白昼热红外遥感数据减去夜 间热红外遥感数据求出。ATI可以用水体在遥感 影像上的数据为最大值,干沙沙漠的数据为最 小值,从而求解k,n。 遥感地学分析
遥感地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分析

地物在吸收短波太阳辐射后以长波的方式 发射,地温增高。白昼地物吸收太阳能量而增 温;夜间地物发射能量而减温。地物昼夜的温 差就是地物热惯量的表象。

例如水体,由于热惯量大,昼夜温差小; 岩石热惯量小,昼夜温差大;各种含水量不同 的土壤热惯量介于水体与岩石的热惯量之间, 热惯量的大小也介于水体与岩石的热惯量之间。
式中d为土壤颗粒粒径,D为土壤土层厚度,ρs为土 壤的密度,ρ为水的密度。a0,a1,a2,的为地理参数。 将土壤颗粒粒径、土壤土层厚度、土壤密度内插成影像 化的图像,与遥感图像配准。在影像( )上或地面上 (配准),确定最干燥的土壤、最湿润的土壤以及中等 含水量的土壤,作为标准,求出地理参数a0,a1,a2 。 由此求出的表观土壤含水量ASW也是无量纲的相对值。

遥感地学分析
三、 表观土壤含水量遥感信息模型

既然我们用表观热惯量替代了真实热惯量, 因此对于土壤含水量,也应该可以用表观土壤 含水量来替代真实土壤含水量。现在给出表观 土壤含水量ASW的表达式:
D a1 s a2 ASW a0 ( ATI ) ( ) ( ) d
遥感地学分析

– 地质条件 – 地形起状特征
遥感地学分析
案例分析
新疆南部的土壤遥感解译中,根据 影像划分出山地、山前洪积扇、冲积平 原、荒漠平原、片状绿洲,线状绿洲等 地理单元,并进一步划分了沿河、湖滨 等地区,在此基础上进行土壤解译、制 图。与常规方法制作的土壤图比较,内 容详细得多。
遥感地学分析
遥感地学分析
二、表观热惯量的遥感信息模型

物体的热惯量P是物体固有的属性,它的表 达式为:
P

k
式中k为热传导系数,ρ为密度,γ为比热容。 因为热传导系数、密度、比热容对一种物体来 说是固定不变的,所以热惯量也是地物的固有 属性。 遥感地学分析

土壤因为含水量的变化,使得热传 导系数、密度、比热容都发生变化,从 而使得热惯量变化,这是确定无疑的。 但从遥感数据不可能直接提取出热惯量, 也不可能直接提取热传导系数、密度、 比热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