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试复习第一章
超全题库 中国近代史纲要全章必考 考前复习必备1
![超全题库 中国近代史纲要全章必考 考前复习必备1](https://img.taocdn.com/s3/m/41a1861d55270722192ef7aa.png)
第一章反对外国的侵略本章重点(1)掌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了解鸦片战争的经过,能够认识到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2)了解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爆发及其经过和影响;(3)了解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不屈斗争及经验教训。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军事侵略军事侵略与迫签的不平等条约1、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1842 ):《南京条约》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 ):《北京条约》3、中法战争(1883-1885):《中法新约》4、中日甲午战争(1894-1895):《马关条约》5、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辛丑条约》每一次战争之后,资本—帝国主义列强都迫使中国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攫取在中国的经济、政治特权,劫掠中国的财富,破坏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列强强迫中国签定的条约(1)英国:《南京条约》(1842.8)、《南京条约》附件(1843)、《天津条约》(1858.6)、《北京条约》(1860.10)、《辛丑条约》(1901)(2)法国:《黄埔条约》(1844年)、《天津条约》(1858.6)、《北京条约》(1860.10)、《中法新约》(1885.6)《辛丑条约》(1901年)(3)美国:《望厦条约》(1844年)、《天津条约》(1858.6)、《辛丑条约》(1901年)、《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1946)(4)日本:《马关条约》(1895.4)、《辛丑条约》(1901)、《二十一条》(1915年)、《淞沪停战争协定》(1932.5)、《何梅协定》(1935年)(5)沙俄:《爱珲条约》(1858)、《天津条约》(1858)、《北京条约》(1860年)、《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1864)、《中俄改订条约》(1881)、《中俄密约》(1896)、《辛丑条约》(1901)、《俄蒙协约》(1912)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鸦片战争前夕,中国政治极端腐败,经济十分落后,国防非常空虚,人民生活困苦不堪,中国封建社会出现全面危机。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资料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2356e409ba1aa8114431d98c.png)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含上编综述)1、四次大的侵略战争及其之后所签不平等条约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中英签订的《南京条约》及中美签订的《望厦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及之后中俄签订的系列条约;中日甲午战争后签订的《马关条约》2、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1894年日本在中国的旅顺大屠杀3、中国无产阶级的产生4、近代中国社会的两大矛盾5、近代中国社会的两大历史任务6、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7、帝国主义没能瓜分中国的原因8、林则徐及《四洲志》9、魏源的《海国图志》中提出的主张10、中国海关被列强控制的情况11、中国人民民族意识觉醒及学习西方的历程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1、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的情况2、《天朝田亩制度》: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和社会改革方案。
3、《资政新篇》:1859年颁布,洪仁玕拟定的带有资本色彩的改革与建设方案,但为涉及农民的土地问题,缺乏实施的阶级基础和社会条件。
4、洋务运动期间派遣留学生的情况5、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6、洋务运动期间创办军事工业的情况7、举办洋务事业的指导思想(最早由冯桂芬概括出来)8、康有为及其维新思想9、宣传组织维新变法的著名三报三学堂上海《时务报》(梁启超任主笔)、天津《国闻报》(严复主办)湖南的《湘报》。
广州万木草堂(康有为主持)、长沙时务学堂(梁启超任中学总教习)。
他们还向光绪皇帝建议设立京师大学堂。
10、维新派与守旧派辩论的问题第三章辛亥革命1、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2、清末新政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4、当前学术界对辛亥革命的评价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1、新文化运动发起的标志2、新文化运动中倡导的民主和科学3、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4、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标志5、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条件和伟大历史意义6、中国共产党二大7、蒋介石发动的四一二政变及汪精卫发动七一五政变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1、官僚资本2、广州起义3、工农武装割据4井冈山土地法5、三次“左”倾错误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1、日本帝国主义对华侵略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的灾难2、台儿庄大捷3、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作用4、相持阶段到来后国民党的变化5、《论持久战》6、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必须坚持独立自主原则的实质7、三次反共高潮8、延安整风运动第七章为创建新中国而奋斗1、第二条战线2、战略决战(即三大战役)3、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第八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全面确立1、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标志性意义2、新中国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建立的主要途径3、“一化三改”4、中国共产党对私营工商业进行全面调整的原则(公私兼顾、劳资两利)5、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年—1957年)6、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第九章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1、《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2、60年代前期国民经济的调整3、文化大革命发生的导火线4、“两弹一星”5、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第十章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1、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2、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二个历史决议3、“统分结合”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4、中共十四大5、中共十五大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上述五方面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资料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99d3db56fe4733687e21aae0.png)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资料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一)单项选择1、外国教会为列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办得较早的外文期刊是(C)。
《万国公报》B、《民报》C、《字林西报》D、《新民丛报》2、中国近代史上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是(B)。
虎门销烟B、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C、太平天国运动D、义和团运动3、最早喊出“振兴中华”这个时代最强音的是(D)。
A、林则徐B、魏源C、康有为D、孙中山(二)简答题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1840年,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
英国资产阶级及其政府对中国发动武装侵略蓄谋已久,鸦片战争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
中英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此后,签订了中英《虎门条约》、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
通过这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列强在中国攫取了大量侵略特权。
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社会发生了两个根本性的变化:独立的中国逐步变为半殖民地的中国,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中国的社会性质开始发生质的变化,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中国逐渐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正因为如此,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2.近代中国社会的两对主要矛盾是什么,他们之间的关系如何?近代中国社会的两对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这两对主要矛盾及其斗争贯穿整个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始终,并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变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中国近代社会的两对主要矛盾是互相交织在一起的,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
帝国主义勾结、扶植封建势力作为它们统治中国的支柱。
除了帝国主义割占的地区和直接管理的租界、租借地以外,它们主要是通过中国政府当局和各地的官僚、军阀来统治中国人民。
当帝国主义向中国发动侵略战争时,中国内部各阶级、除一些叛国分子外,能够暂时地团结起来举行民族战争去反对帝国主义。
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题
![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ba3106fd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9f.png)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题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斗争1、外国列强是如何侵略中国的?它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怎样的灾难?2、为什么说第一次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3.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以及中华民族面对的两大历史任务?4、近代中国人民是如何进行反侵略斗争的?5、近代中国历次反侵略斗争失败的原因是什么?6、清中叶以后,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转衰的主要表现有哪些?7、简述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
8、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是什么?特点有那些?9、简述外国列强对近代中国进行的政治控制。
10、简述外国列强对中国经济命脉的操纵。
11、简述外国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形式.12、简述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和主要矛盾。
13、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特点有哪些?14、简述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的觉醒。
15、简述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对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16、中国近代社会的阶级构成和阶级关系有哪些变化?17、中国的工人阶级是怎样产生的?具有哪些特点?18、试述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及其关系。
19、试述19世纪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图谋未能实现的原因。
20、19世纪70—90年代,帝国主义列强是如何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的?21、如何认识天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以及失败的原因、教训?22、如何认识洋务运动的性质以及失败的原因、教训?23、如何认识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以及失败的原因、教训?24、简述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爆发的原因。
25、简述《天朝田亩制度》的基本内容及其意义。
26、简述《资政新篇》的主要内容,并对其作出评价。
27、简述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发展里程。
28、简述太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
29、简述洋务派举办民用企业的目的和形式。
30、简述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31、简述维新运动的发展历程。
32、简述戊戌维新运动的历史意义。
33、简述维新派和守旧派论战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35、简述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
36、论述天京事变的原因及其后果。
37、论述太平天国起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一章知识点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一章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c937eccd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0e76e73.png)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一章知识点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1.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 社会经济- 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中,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
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遭受地主阶级的残酷剥削。
- 以个体家庭为单位并与家庭手工业牢固结合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生产结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
这种经济结构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 政治制度- 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的基本特征是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从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帝国开始,这种制度不断发展完善。
皇帝总揽天下大权,通过庞大的官僚体系对全国进行统治。
- 社会结构- 中国封建社会的社会结构特点是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
其核心是宗族家长制,君权、父权、夫权占主导地位,形成了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封建礼教。
- 文化思想- 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思想体系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儒家思想经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它强调三纲五常等封建礼教,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进行规范,在维护封建统治秩序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2. 鸦片战争前的世界- 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 16世纪至19世纪初,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英国在17世纪率先进行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随后,英国又开展了工业革命,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到19世纪三四十年代基本完成。
工业革命使英国的生产力得到极大提高,机器大生产取代了手工劳动,成为世界工厂。
- 法国在18世纪末也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美国通过独立战争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建立了美利坚合众国,之后也开始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政治制度变革的同时,积极对外扩张,寻求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
二、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与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1. 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鸦片战争的爆发- 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料和倾销商品,以林则徐虎门销烟为借口,于1840年发动了鸦片战争。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23版)》第一章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23版)》第一章](https://img.taocdn.com/s3/m/16455a8b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ab.png)
第一章(一)单选题1.中国近代史上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的是(B )A严复 B魏源 C林则徐D龚自珍2.(B)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A 魏源B林则徐 C 龚自珍 D 严复3.提出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社会进化论思想的著作是( A )A《天演论》B《俄彼得变政记》 C《变法通议》D《仁》4.中国近代史上最早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 A )A《南京条约》B《望厦条约》 C《天津条约》D《黄埔条约》5.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是一种从属于(A )的畸形的社会形态A资本主义世界体系B欧美列强 C世界殖民体系D封建秩序6.1640年的( B )标志着世界历史开始进入资本主义时代A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C美国资产阶级革命 D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7.1839年6月林则徐在广东(A ),完全是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的正义行动。
A领导虎门销烟B下令中断中英贸易 C加强军备D武装百姓8.1899年义和团运动在山东兴起后,在欧美列强的压力下,清政府派(B)前往山东镇压义和团。
A毓贤B袁世凯 C徐桐D刚毅9.清王朝的最高统治者慈禧太后在( A )签订前夕,表示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A《辛丑条约》B《马关条约》 C《北京条约》D《天津条约》10. 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是进行(A)。
A、军事侵略B、政治控制 C 、经济掠夺 D、文化渗透11、近代中国诞生的新兴的被压迫阶级是(B)。
A、农民阶级B、工人阶级C、资产阶级D、地主阶级(二)多选题1.19世纪40年代,西方殖民者通过哪些手段,使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ABCD)A 军事侵略B 政治控制C 经济掠夺D 文化渗透2.随着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社会发生的根本性变化是(BD )A封建经济变成了资本主义经济 B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C行商变成了买办 D封建的中国变成了半封建的中国3.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主要有(ABCD)A帝国主义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B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依然存在,成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C封建势力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D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缓慢,力量软弱(三)判断题1、1895年,严复写了《救亡决论》一文,响亮地喊出来“救亡”的口号。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资料大全(完美版)《纲要》复习题大全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资料大全(完美版)《纲要》复习题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96b1976fe518964bcf847c73.png)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资料大全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经济上:封建土地所有制(即地主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
基本生产结构是:小农经济。
小农经济的特征是:个体家庭为单位并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政治上:高度中央极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也被称作“大一统中央极权制”)。
文化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社会结构上: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
核心是宗族家长制。
2、四次次大的侵略战争及其之后所签不平等条约第一次中英鸦片战争的时间和所签订的《南京条约》及其陆续签订的《五口通商章程》、《虎门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签订的《天津条约》(与英法美俄)和《北京条约》(与英法),中日甲午战争后签订的《马关条约》,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签订的《辛丑条约》。
这些都有划时代意义。
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1894年日本在中国的旅顺大屠杀、1900俄国制造的“江东六十四屯”惨案。
通商口岸:第一次鸦片战争开五口(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第二次鸦片战争及其后所签《北京条约》开天津。
中国资产阶级的来源:一些买办、商人、地主、官僚、手工业者等。
中国资产阶级的分层:官僚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
中国近代社会的开端:鸦片战争及其《南京条约》等的签订。
近代中国社会的社会性质和两大矛盾: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前一对是最主要矛盾。
中国人民在近代史上最早的反侵略武装斗争: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领导台湾人民抗击日本占领台湾的人:黑旗军首领刘永福。
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殉国的将领: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江南提督陈化成。
甲午海战中殉国的将领:北洋舰队统帅丁汝昌、管带邓世昌、林永生、刘步蟾等。
近代中国第一个睁眼看世界的人:林则徐。
魏源的《海国图志》中提出的主张: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中国早期维新思想家:马建忠、王韬、郑观应等。
中国人民族意识觉醒开始普遍觉醒是在中日甲午战争之后。
严复在《救亡决论》中最先喊出“救亡“口号。
(完整版)《近现代史纲要》练习及答案(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完整版)《近现代史纲要》练习及答案(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https://img.taocdn.com/s3/m/311a635e33d4b14e8424681a.png)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练习及答案(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一、单项选择题1、中国人开始有了普遍的民族意识的觉醒是在( C )A、鸦片战争之后B、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C、中日甲午战争之后D、八国联军侵略战争之后2、1895年撰写《救亡决论》并响亮地喊出救亡口号的是( A )A、严复B、康有为C、梁启超D、孙中山3、喊出“振兴中华”这个时代最强音的是( C )A、严复B、康有为C、孙中山D、毛泽东4、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 A )A、林则徐B、龚自珍C、魏源D、严复5、魏源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提出向西方学习的人之一,他最著名的口号是( C )A、物竞天择,适者生存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C、师夷长技以制夷D、振兴中华6、西方列强瓜分中国的图谋破产的最根本原因是( B )A、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B、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C、中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D、国际上的正义力量7、中国近代史上人民群众第一次大规模武装反侵略斗争是( A )A、三元里抗英斗争B、太平天国农民起义C、捻军起义D、义和团运动8、近代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起来是在( B )A、鸦片战争之后B、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C、中日甲午战争之后D、八国联军侵略战争之后9、帝国主义列强取得了在中国投资设厂特权的条约是( C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10、中法战争期间,率部勇猛冲杀,大败法军,取得镇南关大捷的70岁老将是( A )A、冯子材B、刘铭传C、关天培D、陈化成11、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主要支柱和中国封建军阀实行专制统治的社会基础是( D )A、官僚资产阶级B、民族资产阶级C、买办资本家D、封建地主阶级12、导致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两面性的决定因素,是它天生的( A )A、软弱性B、动摇性C、妥协性D、不彻底性13、中英《南京条约》规定开放五处为通商口岸是( B )A、广州、福州、厦门、宁波、南京B、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C、广州、福州、厦门、南京、上海D、广州、福州、厦门、泉洲、上海14、1894年11月,制造旅顺大屠杀惨案的侵略军是( A )A、日军B、英军C、法军D、俄国E、八国联军15、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基本形成的条约是( A )A、《辛丑条约》B、《马关条约》C、《天津条约》D、《北京条约》16、1860年洗劫和烧毁圆明园的侵略者是( C )A、日本侵略军B、英国侵略军C、英法联军D、八国联军17、日本在中国旅顺设置“关东总督府”,派遣“关东军”驻守东北是在( C )A、中日甲午战争之后B、八国联军侵略战争之后C、日俄战争之后D、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18、列强强迫清政府同意外国公使进驻北京的主要目的是( B )A、扶植地方傀儡政权B、控制清政府内政外交C、鼓动设立“总理衙门”D、策动北京“辛酉政变”19、19世纪60年代以后中国的丝茶大量出口,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 D )A、西方资本主义市场开放B、中国商品经济发达,对外开放C、中国丝茶质优价低D、中国经济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20、19世纪末长江流域成为哪国的“势力范围”( A )A、英国B、德国C、法国D、日本二、多项选择题1、早期的维新思想代表人物有( ABCD )A、王韬B、薛福成C、马建忠D、郑观应E、林则徐2、马克思说:“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俄国不需要花费一文钱和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试题库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试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6b6a294a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20.png)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试题库《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试题库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二,简答题1,为啥讲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①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政治上由战前的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变成战后主权遭到严峻破坏的国家,经济上由战前的自给自脚的自然经济占主导的国家变成战后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②社会要紧矛盾发生变化。
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开始转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各种社会矛盾中最要紧的矛盾。
③XXX任务发生变化。
战前要紧是反对本国封建统治;战后,中国人民肩负起反对本国封建统治和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双重使命。
中国进入旧民主主义XXX阶段。
④思想领域发生变化。
由战前的闭目塞听,妄自尊大逐步形成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2,概括讲明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①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个独立的国家,虽然自身孕育着的资本主义萌芽在缓慢进展,但以家庭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脚自然经济仍占领主导地位。
②战后,西方资本主义经过一系列别平等条约,疯狂地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材料,逐渐地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开始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
③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外商企业的刺激和洋务运动的诱导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中国社会经济结构从此要紧由封建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这三部分组成,这是典型的半殖民半封建经济。
三,论述题1,试论第一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重大妨碍。
1840年的鸦片战争,是中国由封建社会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一具历史转折点。
它使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全然的变化。
鸦片战争前,中国在政治上是一具独立自立统一的国家;战后,中国的领土开始被割裂,主权的完整遭到破坏,中国差不多丧失独立自立的地位。
鸦片战争前,中国在经济上是自给自脚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的国家;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别断向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逐渐破坏了中国自给自脚的自然经济的基础,中国逐渐被纳入世界殖民主义体系,日益成为世界资本主义的附庸。
中国近代史纲要期末复习题库及答案
![中国近代史纲要期末复习题库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dad83755acfa1c7aa00cceb.png)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练习题第一专题(第一章)一、单项选择题1、从公元前5世纪的战国时代到1840年的鸦片战争前,中国的社会性质是()A. 奴隶社会B. 封建社会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 资本主义社会2、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生产结构是()A. 小农经济B. 商品经济C. 市场经济D. 个体经济3、在1840年鸦片战争前,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A. 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B.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C. 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D. 资产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4、以下哪个条约是日本帝国主义强行割占了中国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A、《马关条约》B、《南京条约》C、《北京条约》D、《辛丑条约》5、以下哪个是外国侵略者控制中国政治的重要手段之一()A、赔款B、把持中国海关C、制造舆论D、进行宗教宣传6、以下哪个人物是中国近代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A、林则徐B、魏源C、郑观应D、康有为7、()提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
A、梁启超B、严复C、孙中山D、毛泽东8、以下哪个条约允许外国人在中国开工厂()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望厦条约》D、《马关条约》9、以下哪个措施是外国资本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的枢纽()A、阻碍民族工业发展B、在中国设立银行C、控制交通D、实行商品倾斜10、()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A、林则徐B、魏源C、郑观应D、康有为11、()翻译了《天演论》一书。
A、林则徐B、魏源C、郑观应D、严复12、()指挥清军在中越边境前线大败法军,取得镇南关大捷。
A、冯子才B、邓延桢C、林则徐D、李鸿章13、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取得驻兵权的条约是()A、马关条约B、望厦条约C、天津条约D、辛丑条约14、虎门销烟显示了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场斗争的是()A、林则徐B、道光帝C、关天培D、琦善15、在中国最早设立租界国家是()A、美国 B、英国 C、德国 D、法国16、西方列强勒索赔款最多的条约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辛丑条约D、马关条约17、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图谋,在下列哪件事后达到高潮。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一章重点及答案解析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一章重点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77db49eb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01.png)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一章重点及答案解析1、资本—帝国主义的殖民侵略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其侵略中国的四大表现;批判侵略有功殖民有利的强盗历史观;各不平等条约的主要内容(如割地赔款丧权情况)答:给中国带来了两个方面:一方面促进中国封建社会解体,促使中国发生了资本主义因素,把一个封建社会变成一个半封建的社会;但是在另一方面,它们又残酷地统治了中国,把一个独立的中国变成了一个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中国四大表现:1.军事侵略 2.政治控制 3.经济掠夺 4.文化渗透侵略有功殖民有利论:虽然侵略促使我们国家从一个半封建半殖民社会进入现在这个社会主义社会;然而,社会的进步,并不是因为侵略,而是顺应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的所谓的“侵略有功”不过是侵略者、强权者为自己的罪行蒙上一层遮羞布,只不过是他们良心亏欠后的一种自我安慰罢了。
各不平等条约:一、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1、割香港岛给英国;2、赔款2100万银元;3、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4、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二、1895年4月17日中日《马关条约》1、中国割让台湾岛、澎湖列岛、辽东半岛给日本;2、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白银3、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4、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三、1901年7月25日中国清朝政府和八国联军《辛丑条约》1、清政府向各国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10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 2、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在界内居住; 3、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4、清政府拆毁天津大沽到北京的炮台,允许列强各国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2、近代中国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的意义;历次反侵略战争中的民族英雄答:意义:第一,沉重的打击了帝国主义侵华的野心,粉碎了他们瓜分中国和把中国变成完全殖民地的图谋。
第二,教育了中国人民,振奋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鼓舞了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志。
《纲要》1-7章复习要点
![《纲要》1-7章复习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90bad9e2f61fb7360b4c6591.png)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1—7章复习要点第一章(含综述)1、鸦片战争(1840-----1842)鸦片战争的原因:根本原因:英国完成工业革命,要求打开中国市场(必然性)直接原因:中国的禁烟运动(高潮:虎门销烟——偶然性)鸦片战争的经过:鸦片战争的影响:(1) 使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半殖民地,是从国家主权来说。
它是指一个国家形式上有自己的政府,但实际上政治、经济、外交等各方面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外国殖民主义的控制和奴役的社会。
是一种倒退。
半封建,是从社会形态来说。
它是指形式上仍是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实际上社会状态已逐渐近代化,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因素产生并不断发展壮大。
客观上是一种进步。
2、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主要矛盾、历史任务。
3、外国资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历史史实。
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外国侵略?4、中国近代史上的不平等条约。
5、在历次反侵略战争中作出贡献的民族英雄。
第二章1、太平天国起义的原因、经过(含重大事件)、结局及影响。
2、洋务运动和维新运动的代表人物、历史贡献、失败原因。
第三章1、如何评价清末“新政”?2、孙中山为建立和维护中华民国做了哪些工作?3、袁世凯、张勋复辟帝制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4、农民阶级、地主阶级洋务派、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为振兴中华做了哪些努力?结果如何?为什么?我们应当如何看待近代中国的革命和改良?第四章1、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主要内容、历史意义。
2、陈独秀、李大钊在建党过程中的贡献。
3、马克思主义如何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4、为什么说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件?5、国共合作及合作破裂的原因。
第五章1、红军创建时期的三大武装起义。
2、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的提出过程、主要内容、历史意义。
3、革命根据地建设的相关史实。
4、红军长征的相关史实。
第六章1、从九一八事变到南京沦陷,日军屠杀中国军民的重大事件。
2、简评“攘外必先安内”的方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一章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一章](https://img.taocdn.com/s3/m/a7c0ec82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1c.png)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一章一. 单选题(共35题,55.2分)1. (单选题)【单选题】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
• A. 《南京条约》• B. 《望厦条约》• C. 《黄埔条约》• D. 《北京条约》正确答案: A:《南京条约》;2. (单选题)【单选题】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现代中国指的是()。
• A. 1840-2007• B. 1840-1919• C. 1840-1949• D. 1949-至今正确答案: D:1949-至今;3. (单选题)【单选题】19世纪初,大肆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国家是( )。
• A. 美国• B. 英国• C. 日本• D. 俄国正确答案: B:英国;4. (单选题)【单选题】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经济中占统治地位的是( )。
• A. 商品经济• B. 自然经济• C. 半殖民地经济• D. 资本主义经济正确答案: B:自然经济;5. (单选题)【单选题】下列不属于近代中国人民民族意识觉醒的代表作是()。
• A. 《海国图志》• B. 《盛世危言》• C. 《天演论》• D. 《地理大全》正确答案: D:《地理大全》;6. (单选题)【单选题】中国工人阶级最早出现于( )外国资本主义在华企业中。
• A. 19世纪40至50年代• B. 19世纪60年代• C. 19世纪70年代• D. 19世纪90年代正确答案: A:19世纪40至50年代;7. (单选题)【单选题】严复1898年翻译出版的《天演论》所宣传的思想是()。
• A. 师夷长技以制夷• B.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 振兴中华• D.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正确答案: D:物竞天择、适者生存;8. (单选题)【单选题】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是进行( )。
• A. 文化渗透• B. 经济掠夺• C. 军事侵略• D. 政治控制正确答案: C:军事侵略;9. (单选题)【单选题】近代第一个对中国发动侵略的资本——帝国主义国家是(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一章练习题 一、单选 1、从公元前5世纪的战国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一章练习题 一、单选 1、从公元前5世纪的战国 ...](https://img.taocdn.com/s3/m/5b370e9269dc5022aaea00ea.png)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一章练习题一、单选1、从公元前5世纪的战国时代到1840年的鸦片战争前,中国的社会性质是()A. 奴隶社会B. 封建社会C.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 资本主义社会2、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生产结构是()A. 小农经济B. 商品经济C. 市场经济D. 个体经济3、在1840年鸦片战争前,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A. 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B.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C. 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D. 资产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4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是()A.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5、封建清王朝统治前期曾出现国家统一、政权巩固、社会稳定、经济繁荣的局面,史称()A. “文景之治”B. “贞观之治”C. “开元盛世”D. “康乾盛世”6、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转衰、走到尽头是在()A. 明朝中期以后B. 明朝晚期以后C.清朝中期以后D.清朝晚期以后7、早在1836年就扬言要用武力打开中国国门的是()A. 德国传教士郭士立B. 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C. 美国驻华公使田贝D. 法国传教士孟振生8、中国开始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在()A.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B.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C. 甲午战争后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9、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进行的是()A. 军事侵略B. 政治控制C. 经济掠夺D. 文化渗透10、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不平等条约是()A. 《南京条约》B.《黄埔条约》C.《北京条约》D.《望厦条约》11、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与法国签订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B.《黄埔条约》C.《北京条约》D.《望厦条约》12、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与美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B.《黄埔条约》C.《北京条约》D.《望厦条约》13、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与俄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B.《黄埔条约》C.《伊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D. 《望厦条约》14、1860年,英法两国分别迫使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北京条约》D.《望厦条约》15、1894年日本发动了甲午战争,战后迫使清政府签订了()A. 《天津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16、1900年外国列强发动了侵略中国的()A. 第二次鸦片战争 B.中法战争C. 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战争17、1900年外国列强发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战后迫使清政府签订了A.《天津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 《辛丑条约》18、1894年11月,日军制造了屠杀中国居民约2万人的()A. 旅顺惨案B. 海兰泡惨案C. 江东六十四屯惨案D. 济南惨案19、1900年,俄国在入侵中国时制造了屠杀中国居民的()A. 旅顺惨案B. 海兰泡惨案C.江东六十四屯惨案D. 济南惨案20、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并放火烧毁凝聚着中华民族聪明才智的圆明园是在()A. 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B.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C. 甲午战争期间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21、清朝政府允许外国公使常驻北京是在()签订后A. 《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 D.《中法和约》22、清政府将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并班列六部之前是在()签订后A. 《天津条约》B. 《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23、自1863年开始在中国任总税务司、控制中国海关大权达40余年之久的是()A. 德国人郭士立B.美国人田贝C.法国人孟振生D.英国人赫德24、1860年,外国列强通过《北京条约》迫使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是()A. 汉口B. 九江C. 南京D. 天津25、外国列强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最早出现在()A. 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B. 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C. 甲午战争之后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26、外国列强对中国进行大规模的资本输出是在()签订后A.《天津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27、19世纪40年代资本—帝国主义打开中国大门的主要目的是()A. 把落后的中国变成先进的中国B. 强迫中国永远成为西方列强的附庸国C. 向中国输送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D.促进中国近代化的进程28、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A.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B. 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C. 1894年甲午战争D.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9、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性质是()A. 封建社会B.资本主义社会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半资本主义半封建社会30、近代中国社会人数最多的被剥削阶级是()A. 农民阶级B. 工人阶级C. 城市小资产阶级D. 民族资产阶级31、近代中国社会中最先进、最革命、最有力量的阶级是()A. 农民阶级B. 工人阶级C. 城市小资产阶级D. 民族资产阶级32、在近代中国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是()A.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B. 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C. 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D.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33、在近代中国,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前提条件()A. 建立资本主义制度B. 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C. 推翻封建主义的统治D. 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34、在近代中国,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最终目的是()A. 推翻封建专制制度B. 充分发展近代民族工商业C. 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D. 废除列强同中国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35、中国近代史上人民群众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是()A. 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B. 太平天国抗击洋枪队的斗争C. 台湾高山族人民的抗日斗争D. 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36、1895年,台湾人民与总兵刘永福所率领的黑旗军共同抗击了()A. 荷兰侵略者B. 英国侵略者C. 美国侵略者D. 日本侵略者37、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为抗击英国侵略而战死虎门的清朝爱国将领是()A. 海龄B. 陈化成C. 关天培D. 史荣椿38、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为抗击英国侵略在吴淞炮台以身殉国的清朝爱国将领是()A. 海龄B. 陈化成C. 关天培D. 史荣椿39、在中法战争期间,率领清军和当地民众取得镇南关大捷的爱国将领是()A. 左宝贵B. 冯子材C. 陈化成D. 刘铭传40、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和瓜分达到高潮是在()A.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B.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C. 中日甲午战争后D. 八国联军战争后41、在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和瓜分达到高潮时,提出了“门户开放”政策的国家是()A. 英国B.法国C. 美国D. 德国42、在近代帝国主义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的最根本原因是()A. 民族资产阶级发动的民主革命B. 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相互制约C. 洋务派开展的“自强”、“求富”运动D. 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43、在1840年至1919年间,中国人民在历次反侵略战争中失败的最根本原因是()A. 社会制度的腐败B. 军事技术的落后C. 思想文化的保守D. 经济力量的薄弱44、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A. 林则徐 B. 魏源C. 马建忠 D. 郑观应45、魏源在1843年编纂了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重要思想的()A. 《海国图志》B. 《盛世危言》C. 《校颁庐抗议》D. 《天演论》46、1895年,严复在《救亡决论》一文中喊出的口号是()A“师夷长技以制夷”B“救亡图存”C“打倒列强”D“振兴中华”47、在甲午战争后,严复翻译的《天演论》所宣传的重要思想是()A. 师夷长技以制夷B.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C.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D.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48、1894年,孙中山创立革命团体兴中会并喊出的时代最强音是()A“师夷长技以制夷”B“救亡图存”C“打倒列强”D.“振兴中华”二、多选1、从公元前5世纪的战国时代到1840年的鸦片战争,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特点是()A. 经济上以封建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B. 政治上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C. 文化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D. 社会结构上实行封建宗法等级制度2、中国封建社会曾出现过的所谓“盛世”有()A. “文景之治”B. “贞观之治”C. “开元之治”D. “康乾盛世”3、在鸦片战争前已经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国家有()A. 英国 B. 法国C. 美国 D. 日本4、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有()A.《南京条约》B.《望厦条约》C.《虎门条约》D.《五口通商章程》5、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与法国和美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B《望厦条约》C.《虎门条约》 D.《黄埔条约》6、1858年分别迫使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的外国列强是()A. 英国 B. 美国C. 法国 D. 俄国7、1860年,分别迫使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的外国列强是()A. 英国 B. 美国C. 法国D. 俄国8、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俄国迫使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有()A. 《伊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B. 《瑗珲条约》C. 《北京条约》D. 《勘分西北界约记》9、资本-帝国主义列强通过军事侵略和不平等条约对中国进行政治控制的主要手段有()A. 操纵中国的内政和外交B. 把持中国的海关C. 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D. 扶植、收买代理人10、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近代中国进行经济掠夺的主要手段有()A. 控制中国通商口岸B. 剥夺中国关税自主权C. 对华倾销商品和资本输出D. 操纵中国经济命脉11、1842年,英国通过《南京条约》迫使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除广州外还包括()A. 厦门B. 福州C. 宁波D. 上海12、资本-帝国主义列强操纵中国经济命脉的主要手段包括()A.形成了对中国近代工业的垄断B.迫使清政府举借外债,以还赔款C. 在中国设立银行,使之成为对华输出资本的枢纽D. 控制中国近代的交通运输业13、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在侵华过程中进行文化渗透的主要手段有()A.利用宗教进行侵略活动B借助传播西学的名义为侵华制造舆论C散布西方的学术思想 D 宣扬“种族优劣论”14、西方教会较早在中国创办、并为列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的报刊主要有()A《中国丛报》B《北华捷报》C《万国公报》D《新民丛报》15、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对近代中国压迫和剥削的手段包括()A. 军事侵略B. 政治控制C. 经济掠夺D. 文化渗透16、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发生的两个根本性变化是()A. 独立的中国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B.独立的中国变成殖民地的中国C. 封建的中国变成半封建的中国D. 封建的中国变成资本主义的中国17、近代中国社会过程中新产生的阶级是()A. 农民阶级 B. 地主阶级C. 资产阶级 D. 工人阶级18、近代中国的资产阶级分为()A.工业资产阶级B商业资产阶级C民族资产阶级D 官僚买办资产阶级19、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A.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B.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C. 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D. 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20、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始终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是()A. 反对帝国主义B. 反对封建主义C. 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D. 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21、1895年,在新竹、彰化、嘉义、台南等地指挥黑旗军抗击日本侵略的将领是()A. 吴汤兴B. 徐骧C. 吴彭年D. 杨泗洪22、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为抗击英国侵略者而以身殉国的清朝爱国将领包括()A. 海龄B. 陈化成C. 关天培D. 史荣椿23、在中日甲午战争中,为国捐躯的清军爱国将领有()A. 左宝贵 B. 邓世昌C. 林永升 D. 丁汝昌24、19世纪70至80年代,导致中国陷入严重“边疆危机”的事件是()A. 英国入侵西藏和云南B. 法国侵犯广西C. 俄国入侵新疆 D. 日本吞并琉球并侵犯台湾25、在19世纪末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和瓜分达到了高潮,其中()A. 德国将山东划入自己的势力范围B.法国将云南和两广划入自己的势力范围C. 英国将长江流域划入自己的势力范围D. 日本将福建划入自己的势力范围26、19世纪末期,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图谋未能实现的原因包括()A. 洋务派开展的“自强”、“求富”运动B. 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相互制约C. 维新派掀起的戊戌变法运动D. 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27、自1840年至1919年,中国人民在历次反侵略战争中失败的主要原因是()A. 社会制度的腐败B. 军事指挥的失误C. 思想文化的保守D. 经济技术的落后28、19世纪70年代以后,早期维新思想的代表人物有()A. 王韬 B. 马建忠C. 郑观应 D. 薛福成。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试复习第一章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试复习第一章](https://img.taocdn.com/s3/m/405eeb781711cc7931b7164f.png)
第一章一、单项选择题1、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重要的是进行()。
A 、经济侵略 B、文化渗透 C、政治控制 D、军事侵略2、1842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把()割让给英国。
A、香港B、台湾C、澳门D、广州3、1849年,()武力强占了澳门半岛。
A、英国B、葡萄牙C、美国D、日本4、1858年,俄国强迫黑龙江将军签订了()。
A 、《北京条约》 B、《南京条约》 C、《瑷珲条约》 D、《辛丑条约》5、1860年,俄国强迫中国签订(),割去中国40万平方公里领土。
A 、《北京条约》 B、《南京条约》 C、《瑷珲条约》 D、《辛丑条约》6、1858年到1881年,俄国通过《瑷辉条约》等不平等条约共侵占中国领土近()平方公里。
A、60万B、80万C、100万D、150万7、1895年,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
A、《南京条约》B、《马关条约》C、《北京条约》D、《辛丑条约》8、1895年,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割去中国()。
A、台湾B、澳门C、香港D、山东9、1895年,()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割去中国台湾。
A、美国B、英国C、日本D、俄国10、1898年、德国强租山东的(),把山东变为其势力范围。
A、渤海湾B、胶州湾C、山东湾D、大连湾11、1901年,()规定,外国人有权在北京、天津等地驻军。
A、《南京条约》B、《马关条约》C、《天津条约》D、《辛丑条约》12、1842年,英国通过(),向中国夺取赔款2100万元。
A、《南京条约》B、《马关条约》C、《天津条约》D、《辛丑条约》13、1842年,英国通过《南京条约》,夺取赔款()元。
A、3000万B、2500万C、2100万D、1500万14、1895年,日本通过()等不平等条约,夺取赔款2亿3千万两白银。
A、《南京条约》B、《马关条约》C、《天津条约》D、《辛丑条约》15、1895年,日本通过《马关条约》等不平等条约,夺取赔款()。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重点(完美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重点(完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f1b5ce7002768e9951e738be.png)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1、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第一,西方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造成中国近代的贫穷与落后。
近代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发动一系列侵略战争,迫使中国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勒索大量战争赔款,直接割占中国大片领土。
设立租界,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
列强严重破坏了中国领土完整。
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
列强通过公使驻京直接向清政府发号施令,通过领事裁判权破坏中国司法主权,通过控制中国海关直接干预中国内政外交,他们还扶植收买代理人,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从而把中国当权者变成自己的代理人和驯服工具。
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的特权,迫使中国开放通商口岸,通过协定关税,使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被宰割的地位,同过大规模的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使中国逐步沦为外国侵略者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掠夺地,并操纵了中国的主要经济命脉。
列强还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一些传教士披着宗教的外衣,进行侵略活动,他们还宣扬“种族优劣论”,“黄祸论”,目的是为了帝国主义侵略有理论制造舆论。
所以,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本国封建势力对人民的压迫,是中国落后、贫困的根本原因。
第二,西方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组滞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虽然,列强在侵华的时候也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把西方资本主义的及其技术带入中国,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生。
但是,其主观上并不希望中国成为独立自主富强的近代化国家。
因此,总是千方百计的压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阻挠和破坏中国社会的进步。
历史证明,只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中国才有可能走上独立富强的道路。
2、近代中国进行的反侵略战争具有什么意义?第一,近代中国人民进行的反侵略战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华的野心,粉碎了他们瓜分中国和把中国变成完全殖民地的图谋。
帝国主义列强一次次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绝不仅仅是为了通商,而是为了掠夺和扩大殖民地,为了他们自身的殖民扩张利益。
《纲要》1-7章复习要点(1)
![《纲要》1-7章复习要点(1)](https://img.taocdn.com/s3/m/486a7165f242336c1eb95e5d.png)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1—7章复习要点第一章(含综述)1、鸦片战争的原因、经过、影响。
鸦片战争的原因:①英国基本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资本主义最强大的国家。
为了对外扩张、掠夺殖民地、扩大商品市场,英国下一个侵略目标就是中国。
②英国对华贸易长期处于入超状态。
③英国发生两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为摆脱危机和转移国内人民的实现,英国政府迫不及待要发动一场侵略战争。
④清政府实行禁鸦片措施,虎门硝烟行动。
(直接原因)经过:①从英军封锁珠江口到《穿鼻草约》的签订(1840)②从清政府对英宣战到《广州和约》的签订。
③英军的扩大侵略和《南京条约》的签订。
(1842,战争结束)影响:①政治上:鸦片战争后,随着中国的领土、领海、司法、关税和贸易主权开始遭到严重破坏,逐渐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沦为半殖民地。
②经济上:鸦片战争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中国占主导地位。
鸦片战争后,随着列强向中国倾销产品和对中国丝、茶等农副产品的收购,逐渐把中国卷入世界市场。
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开始进入半封建社会。
这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
③阶级关系上:鸦片战争过程中的巨额开支,以及对英国的战争赔款,最终都加到人民头上。
同时贪官土豪的勒索和盘剥,导致本已尖锐的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促成太平天国运动。
④思想文化上:鸦片战争后有一部分知识分子开始抛弃陈腐观念,注目世界,探求新知,寻求强国御侮之道,萌发了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对封建思想起到了一定的冲击作用。
⑤社会矛盾上:随着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变成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中国进入反侵略反封建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2、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主要矛盾、历史任务。
①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资本--帝国主义势力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控制了中国的政治。
(2)中国封建势力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压迫奴役中国人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一、单项选择题1、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重要的是进行()。
A 、经济侵略 B、文化渗透 C、政治控制 D、军事侵略2、1842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把()割让给英国。
A、香港B、台湾C、澳门D、广州3、1849年,()武力强占了澳门半岛。
A、英国B、葡萄牙C、美国D、日本4、1858年,俄国强迫黑龙江将军签订了()。
A 、《北京条约》 B、《南京条约》 C、《瑷珲条约》 D、《辛丑条约》5、1860年,俄国强迫中国签订(),割去中国40万平方公里领土。
A 、《北京条约》 B、《南京条约》 C、《瑷珲条约》 D、《辛丑条约》6、1858年到1881年,俄国通过《瑷辉条约》等不平等条约共侵占中国领土近()平方公里。
A、60万B、80万C、100万D、150万7、1895年,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
A、《南京条约》B、《马关条约》C、《北京条约》D、《辛丑条约》8、1895年,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割去中国()。
A、台湾B、澳门C、香港D、山东9、1895年,()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割去中国台湾。
A、美国B、英国C、日本D、俄国10、1898年、德国强租山东的(),把山东变为其势力范围。
A、渤海湾B、胶州湾C、山东湾D、大连湾11、1901年,()规定,外国人有权在北京、天津等地驻军。
A、《南京条约》B、《马关条约》C、《天津条约》D、《辛丑条约》12、1842年,英国通过(),向中国夺取赔款2100万元。
A、《南京条约》B、《马关条约》C、《天津条约》D、《辛丑条约》13、1842年,英国通过《南京条约》,夺取赔款()元。
A、3000万B、2500万C、2100万D、1500万14、1895年,日本通过()等不平等条约,夺取赔款2亿3千万两白银。
A、《南京条约》B、《马关条约》C、《天津条约》D、《辛丑条约》15、1895年,日本通过《马关条约》等不平等条约,夺取赔款()。
A、1亿3千万两白银B、2亿两白银C、2亿3千万元两白银D、3亿两白银16、1895年,日本通过《马关条约》等不平等条约,夺取赔款2亿3千万两白银,相当于清政府()的财政收入。
A、10年B、5年C、3年D、1年17、()侵华战争时签订的《辛丑条约》,规定中国支付赔款达4.5亿两白银。
A、八国联军B、英法联军C、英国D、日本18、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签订的()规定中国支付赔款达4.5亿两白银。
A、《南京条约》B、《辛丑条约》C、《马关条约》D、《南京条约》19、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签订的《辛丑条约》规定,中国支付赔款达()。
A、4.5亿两白银B、6亿两白银C、9亿两白银D、10亿两白银20、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签订的《辛丑条约》规定,中国支付赔款本息合计近()。
A、4.5亿两白银B、6亿两白银C、9亿两白银D、10亿两白银21、1900年,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总司令是()。
A、瓦德西B、华尔C、赫德D、卜罗德22、(),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
A、1840年B、1860年C、1880年D、1900年23、1856年,()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A、八国联军B、英法联军C、英国D、日本24、(),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A、1840年B、1850年C、1856年D、1860年25、1856年,英法联军发动()。
A、鸦片战争B、中法战争C、甲午战争D、第二次鸦片战争26、1860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割去香港对岸的大片领土。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天津条约》D、《辛丑条约》27、()列强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
A、1840年B、1860年C、1871年D、1901年28、1901年,列强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天津条约》D、《辛丑条约》29、1860年,《北京条约》规定增加开放()为通商口岸。
A、北京B、广州C、天津D、上海30、(),《北京条约》规定增加开放天津为通商口岸。
A、1840年B、1850年C、1860年D、1870年31、1860年,()规定增加开放天津为通商口岸。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天津条约》D、《辛丑条约》32、1840年以来,清政府举借外债,主要是以()等为担保的。
A、关税B、田赋C、厘金D、车船税33、1840年以来,清政府举借外债,主要是以()等为担保的。
A、田赋B、厘金C、盐税D、车船税34、外国在中国开设的第一家银行是()进入中国的英国丽如银行。
A、1840年B、1845年C、1880年D、1900年35、外国在中国开设的第一家银行是1845年进入中国的()。
A、美国花旗银行B、法国东方汇理银行C、英国汇丰银行D、英国丽如银行36、近代以来,基督教在中国设立的最大的出版机构是()。
A、劝学会B、广学会C、中兴会D、光复会37、近代以来,()在中国设立的最大的出版机构是广学会。
A、基督教B、佛教C、伊斯兰教D、喇嘛教38、( )是基督教在中国设立的最大的出版机构广学会发行的刊物。
A、《万国公报》B、《广学会报》C、《大公报》D、《文汇报》39、1862年5月,太平军在江苏击毙了法国侵华海军司令()。
A、卜罗德B、赫德C、戈登D、瓦德西40、1862年5月,太平军在江苏击毙了()侵华海军司令卜罗德。
A、美国B、英国C、法国D、德国41、1862年5月,()在江苏击毙了法国侵华海军司令卜罗德。
A、太平军B、义和团C、北洋海军D、三元里人民42、1862年6月,太平军在江苏重伤“常胜军”统领、美国人()。
A、赫德B、戈登C、华尔D、瓦德西43、1862年6月,太平军在江苏重伤“常胜军”统领、()人华。
A、美国B、英国C、法国D、德国44、1862年6月,()在江苏重伤“常胜军”统领、美国人华尔。
A、太平军B、义和团C、北洋海军D、三元里人民45、中日甲午战争中,为国捐躯的志远舰管带是()。
A、林则徐B、邓世昌C、马本斋D、谭嗣同46、1894年9月,()中为国捐躯的致远舰管带是邓世昌。
A、中法战争B、鸦片战争C、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47、1885年3月,中法战争中老将冯子材率部大败法军,取得()。
A、甲午海战大捷B、平型关大捷C、台儿庄大捷D、镇南关大捷48、1885年3月,中法战争中老将()率部打败法军,取得镇南关大捷。
A、冯子材B、邓世昌C、林则徐D、关天培49、近代以来,帝国主义列强不能完全灭亡中国的最根本原因是()。
A、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B、中国的强大C、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D、反侵略斗争的有力发动和组织50、1893年,()在《盛世危言》中提出大力发展民族工商业。
A、魏源B、林则徐C、马建忠D、郑观应51、1893年,郑观应在()中提出大力发展民族工商业。
A、《地理大全》B、《四洲志》C、《海国图志》D、《盛世危言》52、1843年1月,()编成《海国图志》。
A、魏源B、林则徐C、马建忠D、郑观应53、1895年,严复写成()一文,响亮地喊出了“救亡”的口号。
A、《地理大全》B、《四洲志》C、《海国图志》D、《救亡决论》54、甲午战争后,()翻译《天演论》,介绍了社会进化论思想。
A、魏源B、林则徐C、严复D、郑观应55、甲午战争后,严复翻译(),介绍了社会进化论思想。
A、《天演论》B、《四洲志》C、《海国图志》D、《救亡决论》56、甲午战争后,严复翻译《天演论》,介绍了()思想。
A、社会进化论思想B、民族自决思想C、社会革命思想D、民族革命思想57、把持近代中国总税务司40多年的是英国人()。
A、达尔文B、赫胥利C、赫德D、戈登58、()人民的抗英斗争,是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
A、广州B、香港C、台湾D、三元里59、()在侵入北京城前,抢劫和焚烧了清朝皇帝的离宫圆明园。
A、八国联军B、英法联军C、英美联军D、美日联军60、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把香港岛割让给英国。
A、《北京条约》B、《南京条约》C、《瑷珲条约》D、《天津条约》61、()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把香港岛割让给英国。
A、美国B、英国C、法国D、德国62、在近代中国的反动势力中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的是( )。
A、封建主义 B 、资本-帝国主义 C、官僚资本主义 D 、地主阶级63、近代中国第一个睁眼看世界的人是( )。
A 、林则徐B 、魏源C 、康有为D 、孙中山64、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早期地主阶级改革派代表人物是( )。
A 、林则徐B 、魏源 C、曾国藩 D 、张之洞65、魏源在()中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A、《地理大全》B、《四洲志》C、《海国图志》D、《盛世危言》66、提出“振兴中华”这个时代最强音的是( )。
A、林则徐 B 、康有为 C 、孙中山 D、周恩来二、多项选择题1、1895年《马关条约》规定,中国割让()。
A、台湾B、香港C、所有台湾附属岛屿D、澎湖列岛2、1899年,法国强租广州湾及其附近水面,把()变为其势力范围。
A、广东B、广西C、福建D、云南3、1901年《辛丑条约》规定,外国军队有权在()等12处“留兵驻守”。
A、上海B、北京C、天津D、唐山4、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中国与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有()。
A《马关条约》 B、《南京条约》 C、《天津条约》 D、《北京条约》5、1895年至1913年间在中国设立的外资大型厂矿有130多家,其中英国最多,其次有()。
A、日本B、德国C、俄国D、美国6、1840年以来,清朝政府举借外债,主要是以()为担保。
A、关税B、田赋C、厘金D、盐税7、1845年开始外国银行纷纷进入中国,其中重要的有()。
A、英国麦加利银行B、日本横滨正金银行C、德国德华银行D、美国花旗银行8、导致近代中国经济落后、人民贫困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人口众多B、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C、封建主义的统治D、中国土地缺乏9、太平军重创外国侵略军,击毙、活捉或击伤了()。
A、瓦德西B、卜罗德C、法尔思德D、华尔10、在1840—1919年在抵抗外国侵略的战争中以身殉国的少数民族爱国将领有()。
A、关天培B、邓世昌C、海龄D、乐善11、19世纪70-80年代,由于资本主义列强的不断入侵中国陷入“边疆危机”,这些入侵者主要是()。
A、英国B、法国C、俄国D、日本12、帝国主义列强并没有能够实现瓜分中国的图谋,其原因是()。
A、中国传统文化的强烈抵制B、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C、中国人多、兵多D、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互相制约13、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形式有()。
A、军事侵略B、政治控制C、经济掠夺D、文化渗透14、在1840-1919年间反抗外国侵略的战争中,以身殉国的爱国将领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