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

合集下载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

唯物辩证法的三个基本观点有:对立统一、质量互变、否定之否定。

1、对立统一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规律。

又称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的规律。

它揭示出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等领域的任何事物都包含着内在的矛盾性,事物内部矛盾推动事物发展。

2、质量互变是指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量变和质变相互转化的规律是事物发展普遍规律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引起质变,在新的质变的基础上又开始新的量变过程,如此循环往复,这就是量变和质变。

3、否定之否定是指肯定:保持事物存在的方面。

比如人的优点,让一个人在其个人发展过程中起着积极推动作用。

否定:促使事物向着对立面转化的方面。

而缺点就会给人的发展造成阻碍。

唯物辩证法是一种研究自然、社会、历史和思维的哲学方法。

是辩证法的三种基本历史形式之一。

是由马克思首先提出,经其他马克思主义者(比较突出的如恩格斯、列宁、托洛茨基、毛泽东等)发展而形成的一套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思想体系。

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组成部分。

唯物辩证法认为:与万物普遍联系和按自身规律永恒发展是世界存在的两个总的基本特征,从总体上揭示了世界的辩证性质;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各个范畴,从不同侧面揭示了这两个基本特征的内涵和外延;矛盾(即对立统一)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

它的基本原理有:1、联系观。

联系的普遍性原理、联系的客观性原理、联系的多样性原理、联系的条件性原理、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原理、系统和要素关系原理。

2、发展观。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原理、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原理、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原理、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

3、矛盾观:对立统一原理、矛盾的普遍性原理、矛盾的特殊性原理、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原理、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

4、创新。

辩证否定观原理、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原理。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和方法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和方法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核心内容,它涵盖了许多基本观点和方法。

下面是关于唯物辩证法的50条基本观点和方法,并进行详细描述:1. 辩证法的物质性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根源,极其重要的是它的变动性。

2. 辩证法的运动性原理: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处于不断变化、不断发展的状态。

3. 辩证法的相对统一原理:事物的相对统一指的是事物内部矛盾的统一。

4. 辩证法的普遍联系原理:世界上所有事物均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5. 辩证法的否定性原理:一切事物都有其相对的否定性,即事物内部存在着矛盾。

6. 辩证法的绝对真理原理:辩证法认为真理是相对的和历史的。

7. 辩证法的历史性原理:历史是像树一样的,并且具有着生出、成长、成熟和凋亡的规律。

8. 辩证法的整体性原理:世界上的事物是具有整体性的,并且整体对部分起着决定作用。

9. 辩证法的排他性原理:世界上的事物不能在同一时间内同一空间占有两个状态。

10. 辩证法的波动性原理:任何事物都不可能永远处于绝对固定的状态。

11. 辩证法的变质性原理:事物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质的变化。

12. 辩证法的相互贯穿原理:事物的各个方面彼此之间是相互贯穿、互相影响的。

13. 辩证法的对立统一原理:事物内部存在着对立面,这种对立面必须统一起来。

14. 辩证法的转化性原理:事物的各种形式都会经过变化而产生新的事物。

15. 辩证法的绝对无限原理:事物内部存在着无限的潜力和可能性。

16. 辩证法的相对稳定原理:事物的发展是在相对稳定的条件下进行的。

17. 辩证法的相对静止原理:事物的发展除了变动以外,还包括发展和静止两个方面。

18. 辩证法的量变质变互相转化原理:事物的数量变化是先决条件、也是质的变化的基础。

19. 辩证法的质变量变互相转化原理:事物的数量变化可能会导致质的变化,而质的变化又可能导致数量变化。

20. 辩证法的不断运动原理:事物的发展是在不断运动中进行的。

唯物辩证法知识点归纳

唯物辩证法知识点归纳

唯物辩证法知识点归纳1.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是对立统一规律。

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是通过矛盾的斗争和对立面的统一来实现的。

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矛盾和对立面,而发展则是通过这些矛盾和对立面的斗争而实现的。

2.矛盾的普遍性: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原动力,矛盾普遍存在于一切事物和现象中。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内在原因,是事物变化和发展的动力。

3.矛盾的特殊性和普遍性:辩证法认为,矛盾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

普遍性表现为一切事物都存在着矛盾,而特殊性则表现为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

4.矛盾斗争的普遍性:辩证法认为,矛盾的存在必然引发矛盾的斗争。

矛盾斗争是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是事物从一种状态转化为另一种状态的关键。

5.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主要矛盾:矛盾是由两个相互对立的方面组成的,其中有一个是主要方面,另一个则是次要方面。

主要方面决定着矛盾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6.矛盾的质量互变:辩证法认为,矛盾的对立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质的变化,即矛盾的互变。

矛盾的互变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它推动着事物向着更高的水平发展。

7.辩证唯物主义的发展观: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的发展是一个无限循环的过程,即事物的发展不断循环于质变和量变之间。

质变推动了事物的发展,而量变则是质变的基础。

8.单纯形式和绝对矛盾:辩证法认为,单纯形式虽然也有矛盾,但是它的矛盾是不具备发展性的,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

而绝对矛盾则是具备发展性的矛盾,能够推动事物发展。

9.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辩证法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出发点。

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够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够改变事物的状态和发展方向。

以上是一些关于唯物辩证法的基本知识点,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学习和理解,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解决问题,更好地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

唯物辩证法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可以应用到各个领域,对于提高人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和五大范畴‘三个基本观点’

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和五大范畴‘三个基本观点’

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和“五大范畴”‘三个基本观点’三大规律::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内部和事物之间都包含矛盾的两个方面,矛盾的双方既对立又统一;事物的运动发展在于自身的矛盾运动,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一般和个别统一于客观事实;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变化的源泉和动力,它贯穿于唯物辩证法其它规律和范畴之中,是唯物辩证法科学体系的实质和核心;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量变到一定程度引起质变,产生新质,然后,在新质的基础上又开始新的量变;量变是质变的基础和必要的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质变规律揭示事物发展的形式和形态;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是事物内部的肯定和否定两方面矛盾斗争的结果,是事物自我发展的过程,但是否定并不是全盘抛弃,而是“扬弃”,是克服和保留的统一;新事物否定旧事物然后被更新的事物否定,一切事物都是如此“螺旋式”向前发展;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即事物的发展表现为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五大范畴:是对事物最普遍的辩证关系的概括和反映,是辩证思维的逻辑形式,它们从不同侧面揭示了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发展;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内容必须通过形式表现,形式对内容具有反作用,内容和形式存在于统一体中,不可分割;本质和现象是揭示客观事物内部联系和外在表现之间相互关系的范畴,二者既对立又统一;现象是外在的、个别的、具体的、片面的、丰富的、生动的,而本质则是内在的、一般的、深沉的、单纯的;但是二者又是统一的,没有脱离本质的现象也没有脱离现象的本质,现象是本质的外露和表现,现象背后隐藏着事物的本质,二者不可分割;对立表现在:在特定的界限和范围内,原因和结果具有确定的界限和先后次序,原因就是原因,结果就是结果,既不能混淆也不能颠倒;它们的统一表现在:二者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对立表现在:可能性是潜在的、尚未成为现实的东西,现实则是已经存在的东西;统一表现在: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关联,相互渗透,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是揭示事物的发生、发展和灭亡不同趋势的一对范畴,对立表现在:二者产生的根据不同,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所的地位和作用不同;统一表现在:二者互相依存,互相渗透,在一定的条件可以互相转化,互相过渡;三个基本观点: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联系和发展的科学,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它的总特征,辩证法的三大规律都是讲发展的,五大范畴都是讲联系的;物质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联系是指事物内部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相互作用;联系是客观的、普遍的,联系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物质世界是不断发展的世界,运动是宇宙间一切的存在方式;发展是指事物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运动过程,它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发展是客观的,有规律的;唯物辩证法主张全面地看待事物,既要看到普遍联系,又要承认它们之间的区别,既要看到事物运动的绝对性,又要承认事物的相对静止,既要看到事物的正面又要看到事物的反面,既要看到个别,又要看到一般;1.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世界的本原是物质还是意识;第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哲学问题第一方面的回答将哲学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对立的基本派别,对第二方面的回答将哲学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两个方面;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历史形态;唯心主义的根源、基本观点及主要形态;旧唯物主义的成就和缺陷;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它把实践作为考察精神和物质关系问题的基础,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高度统一,是唯物主义发展的最高形态;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哲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3.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和多样性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及其意义;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物质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自然界的物质性与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4.意识对物质的依赖关系和能动作用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客观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的主观映象,是人特有的精神活动;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社会历史的产物;意识与人工智能的关系;意识的能动性及其主要表现;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途径和条件;唯物的辩证法1.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联系和发展的科学;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整体;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从普遍联系的总体上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功能;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过程;物质和运动的关系;运动和静止的关系;事物发展的规律性;规律是客观事物内部的本质联系和发展的必然趋势;本质和现象、原因和结果、必然性和偶然性、可能性和现实性的的辩证关系;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在实际工作中坚持唯物辩证法,防止形而上学;2.对立统一规律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矛盾的含义;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矛盾分析方法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3.量变质变规律量变质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形式和状态;一切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质、量、度;掌握适度原则的重要意义;量变和质变的含义及其基本形式;量变和质变的相互关系;4.否定之否定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辩证的否定观和形而上学的否定观;否定之否定;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1.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的反映论实践的含义和基本形式;实践的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的基本含义及其相互关系;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发展的动力、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以及认识的目的;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2.认识的辩证运动认识的感性形式和理性形式及其辩证关系;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理性认识到实践;认识对实践的能动作用;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认识辩证运动的原理是无产阶级政党群众路线的重要哲学基础;3.辩证思维方法辩证思维的实质和意义;辩证思维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抽象和具体、逻辑和历史的统一;4.认识的真理性和检验真理的标准真理及其客观性;真理的绝对性、相对性及其辩证关系;真理问题上的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真理是具体的;真理和价值的关系;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检验与逻辑证明的关系;5.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一致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类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历程;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思想路线是实际工作中的认识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历史唯物论1.社会的本质、结构和社会形态劳动发展史是理解全部社会历史的钥匙;自然环境和人口是人类历史的自然前提,使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环境、人口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人类社会是一个由社会物质经济结构、社会政治结构、社会意识结构构成的复杂的有机整体;社会经济结构即一定社会的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生产力的要素和构成;生产关系的构成和类型;2.所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生产关系与阶级关系;社会政治结构是指一定社会的政治上层建筑及其结合方式;国家政权是社会政治结构的核心;国家的起源、本质和职能;国体和政体及其相互关系;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和基本职能;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实质及其两重性;社会意识结构是是由各种意识要素和观念形态按一定关系和方式组成的有机系统;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形态属于思想上层建筑,在阶级社会中具有鲜明的阶级性;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历史进步性和阶级局限性;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社会的物质关系和思想关系;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社会形态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社会形态是具体的、历史的;社会形态范畴的方法论意义;社会形态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3.社会发展的动力与规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一切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及其意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及其意义;社会基本矛盾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决定着社会历史的一般进程;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标准及其意义;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当代新科技革命对社会发展的深刻影响和巨大的推动作用;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社会革命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是阶级社会形态更替的决定性环节;改革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有效途径,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改革的目的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4.社会规律的客观性;社会规律实现的特点;社会历史发展过程是客观规律性同人的自觉活动的统一;社会历史观上的唯意志论和宿命论;人民群众是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变革社会制度、推动历史前进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和作用总是受到一定历史阶段的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条件的制约;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杰出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社会性是具体的、历史的;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性是人的本质属性的重要表现;人的价值及其实现;衡量人的价值的尺度;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群众、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树立集体主义观点和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发展;。

试述唯物辩证法总特征的两个基本观点及其现实意义。

试述唯物辩证法总特征的两个基本观点及其现实意义。

试述唯物辩证法总特征的两个基本观点及其现实意义。

唯物辩证法是一种哲学思想,强调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把握,深刻反映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

在唯物辩证法中,有两个基本观点,它们构成了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这两个基本观点是对立统一和发展观。

对立统一指的是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而发展观则强调事物的内在发展规律和动力。

这两个基本观点贯穿于整个唯物辩证法,对于我们正确理解和把握世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对立统一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之一。

它强调了事物内部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各种对立的矛盾,比如贫富对立、劳资对立等。

这些矛盾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

只有正确把握矛盾的对立统一特征,才能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贫富对立推动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进行,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和发展。

对立统一观点的运用有助于我们正确把握矛盾的本质,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发展观是唯物辩证法的另一个基本观点。

发展观主张事物发展是永无止境的,事物的发展是无线的,无限的。

在现实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一切事物都在不断地发展变化。

例如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经济的发展等等。

唯有正确把握发展的规律和动力,才能够推动社会的变革和进步。

唯有推崇创新、科技,才能使社会不断进步,这样人类才有可能获得更高的生活水平。

发展观的作用在于帮助我们明晰事物的发展规律,促进社会的不断进步。

总结来说,唯物辩证法的两个基本观点:对立统一和发展观,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正确理解和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这两个基本观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把握世界的发展规律,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我们应该把握矛盾的对立统一特征,正确处理矛盾问题,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也要重视事物的发展规律,推动社会的不断进步。

只有正确理解和把握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和基本观点,才能够更好地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个人观点和理解:唯物辩证法的对立统一和发展观是非常重要的哲学思想,它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和“五大范畴”‘三个基本观点’

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和“五大范畴”‘三个基本观点’

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和“五大范畴”‘三个基本观点’三大规律::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内部和事物之间都包含矛盾的两个方面,矛盾的双方既对立又统一。

事物的运动发展在于自身的矛盾运动,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一般和个别)统一于客观事实。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变化的源泉和动力,它贯穿于唯物辩证法其它规律和范畴之中,是唯物辩证法科学体系的实质和核心。

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量变到一定程度引起质变,产生新质,然后,在新质的基础上又开始新的量变。

量变是质变的基础和必要的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量变质变规律揭示事物发展的形式和形态。

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是事物内部的肯定和否定两方面矛盾斗争的结果,是事物自我发展的过程,但是否定并不是全盘抛弃,而是“扬弃”,是克服和保留的统一。

新事物否定旧事物然后被更新的事物否定,一切事物都是如此“螺旋式”向前发展。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即事物的发展表现为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五大范畴:是对事物最普遍的辩证关系的概括和反映,是辩证思维的逻辑形式,它们从不同侧面揭示了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发展。

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内容必须通过形式表现,形式对内容具有反作用,内容和形式存在于统一体中,不可分割。

本质和现象是揭示客观事物内部联系和外在表现之间相互关系的范畴,二者既对立又统一。

现象是外在的、个别的、具体的、片面的、丰富的、生动的,而本质则是内在的、一般的、深沉的、单纯的。

但是二者又是统一的,没有脱离本质的现象也没有脱离现象的本质,现象是本质的外露和表现,现象背后隐藏着事物的本质,二者不可分割。

对立表现在:在特定的界限和范围内,原因和结果具有确定的界限和先后次序,原因就是原因,结果就是结果,既不能混淆也不能颠倒。

它们的统一表现在:二者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和“五大范畴”‘三个基本观点’

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和“五大范畴”‘三个基本观点’

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和“五大范畴”‘三个基本观点’三大规律::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内部和事物之间都包含矛盾的两个方面,矛盾的双方既对立又统一。

事物的运动发展在于自身的矛盾运动,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一般和个别)统一于客观事实。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变化的源泉和动力,它贯穿于唯物辩证法其它规律和范畴之中,是唯物辩证法科学体系的实质和核心。

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量变到一定程度引起质变,产生新质,然后,在新质的基础上又开始新的量变。

量变是质变的基础和必要的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量变质变规律揭示事物发展的形式和形态。

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是事物内部的肯定和否定两方面矛盾斗争的结果,是事物自我发展的过程,但是否定并不是全盘抛弃,而是“扬弃”,是克服和保留的统一。

新事物否定旧事物然后被更新的事物否定,一切事物都是如此“螺旋式”向前发展。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即事物的发展表现为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五大范畴:是对事物最普遍的辩证关系的概括和反映,是辩证思维的逻辑形式,它们从不同侧面揭示了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发展。

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内容必须通过形式表现,形式对内容具有反作用,内容和形式存在于统一体中,不可分割。

本质和现象是揭示客观事物内部联系和外在表现之间相互关系的范畴,二者既对立又统一。

现象是外在的、个别的、具体的、片面的、丰富的、生动的,而本质则是内在的、一般的、深沉的、单纯的。

但是二者又是统一的,没有脱离本质的现象也没有脱离现象的本质,现象是本质的外露和表现,现象背后隐藏着事物的本质,二者不可分割。

对立表现在:在特定的界限和范围内,原因和结果具有确定的界限和先后次序,原因就是原因,结果就是结果,既不能混淆也不能颠倒。

它们的统一表现在:二者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唯物辩证法基本内容概括

唯物辩证法基本内容概括

唯物辩证法基本内容概括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内容有两大观点、三大规律和五对范畴。

两大观点是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三大规律是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

五对范畴是原因和结果、内容和形式、现象和本质、偶然性和必然性、可能性和现实性。

唯物辩证法思想一、唯物论部分(主要原理、观点)1、自然界的客观性原理: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

我们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时候,必须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2、规律的客观性原理: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规律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但人们能够认识并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

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做到按规律办事。

3、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原理(1)辨证唯物论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这一原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2)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能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这一原理要求我们要重视意识的作用,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4、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辨证关系原理:一方面,客观规律性始终制约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尊重客观规律是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另一方面,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

这一原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辩证法部分(一)联系的观点(普遍性、客观性、条件性、可变性、多样性)1、事物联系的普遍性原理:(内容及方法论要求)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其中没有任何一个事物孤立地存在,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

事物的联系还具有客观性。

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孤立的观点。

2、整体和部分的辨证关系原理:(内容及方法论要求)唯物辩证法认为,在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系统和要素的关系中,整体或系统处于统帅的决定地位,部分从属于整体,所以在一切活动中,要求我们树立整体观念和全局思想,从整体出发,选择最佳行动方案,实现整体或系统的最优目标。

第四讲 唯物辩证法(1)

第四讲 唯物辩证法(1)

2.事物的永恒发展(发展的观点)
(3)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恩格斯指 出:“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 是过程的集合体。” 事物发展的过程, 从形式上看,是事物在时间上的持续性 和空间上的广延性的交替;从内容上看, 是事物在运动形式、形态、结构、功能 和关系上的更新。 要用历史的眼光看问题,把一切事物看 做是过程,既要了解它们的过去、观察 它们的现在,又要预见它们的未来。
4.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前进性体现在:每一次否定都是质变, 都把事物推到新阶段;每一周期都是开 放的,不存在不被否定的终点。 曲折性体现在回复性上,其中有暂时的 停顿或倒退,但是经过曲折终将为事物 的发展开辟道路。

三 、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
1.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及其关系 客观辩证法是指客观事物或客观存在的辩证法, 即客观事物以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形式呈现 出的各种物质形态的辩证运动和发展规律。 主观辩证法是指人类认识和思维运动的辩证法, 即以概念作为思维细胞的辩证思维运动和发展 的规律。 唯物辩证法既包括客观辩证法也包括主观辩证 法。从本质上说,主观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的 反映。
3.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2)斗争性对事物发展的作用:①斗争 推动矛盾双方力量对比发生变化,造成 事物的量变;②斗争促使矛盾双方地位 或性质转化,实现事物的质变。 所谓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就是指矛 盾着的对立面又斗争、又同一,由此推 动事物的发展。

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

(4)逻辑与历史相统一
历史:一是指客观现实的历史发展过程,二是 指人类认识的历史发展过程。 逻辑指的是理性思维或抽象思维,它以理论的 形态反映客观事物的规律性。 真正科学的认识是现实历史发展的反映,要求 思维的逻辑与历史的进程相一致。历史是逻辑 的基础和内容,逻辑是历史在理论上的再现, 是“修正过”的历史。逻辑和历史的一致是辩 证思维的一个根本原则。

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和“五大范畴”‘三个基本观点’

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和“五大范畴”‘三个基本观点’

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和“五大范畴”‘三个基本观点’三大规律::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内部和事物之间都包含矛盾的两个方面,矛盾的双方既对立又统一。

事物的运动发展在于自身的矛盾运动,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一般和个别)统一于客观事实。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变化的源泉和动力,它贯穿于唯物辩证法其它规律和范畴之中,是唯物辩证法科学体系的实质和核心。

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量变到一定程度引起质变,产生新质,然后,在新质的基础上又开始新的量变。

量变是质变的基础和必要的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量变质变规律揭示事物发展的形式和形态。

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是事物内部的肯定和否定两方面矛盾斗争的结果,是事物自我发展的过程,但是否定并不是全盘抛弃,而是“扬弃”,是克服和保留的统一。

新事物否定旧事物然后被更新的事物否定,一切事物都是如此“螺旋式”向前发展。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即事物的发展表现为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五大范畴:是对事物最普遍的辩证关系的概括和反映,是辩证思维的逻辑形式,它们从不同侧面揭示了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发展。

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内容必须通过形式表现,形式对内容具有反作用,内容和形式存在于统一体中,不可分割。

本质和现象是揭示客观事物内部联系和外在表现之间相互关系的范畴,二者既对立又统一。

现象是外在的、个别的、具体的、片面的、丰富的、生动的,而本质则是内在的、一般的、深沉的、单纯的。

但是二者又是统一的,没有脱离本质的现象也没有脱离现象的本质,现象是本质的外露和表现,现象背后隐藏着事物的本质,二者不可分割。

对立表现在:在特定的界限和范围内,原因和结果具有确定的界限和先后次序,原因就是原因,结果就是结果,既不能混淆也不能颠倒。

它们的统一表现在:二者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2014年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二批 部署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要充分运用第 一批活动经验,紧紧扭住反对“四风",从群众 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入手,着力解决关系群众 切身利益的问题,解决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问题, 把改进作风成效落实到基层,真正让群众受益, 努力取得人民群众满意的实效。这一活动对夯实 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具有十分重 大而深远的意义。 根据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 相关知识,说明党的群众路线第二批教育实践活 动部署的哲学依据。(9分)
(2)结合材料一,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说明韩剧受 到中国观众追捧的原因?(12分)
①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韩剧 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可以在中国观众中产生共鸣。 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要求人们在 矛盾普遍性原理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不 断实现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具体的历史 的统一。韩剧在制作过程中在把国际影视成功的经验 与自身传统相统一,创造出亚洲式新文化。 ③主要矛盾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办事 情的时候要着重抓主要矛盾。韩剧在拍摄过程中始终 把观众需求放在首位,体现了电视剧制作的关键和重 点。 ④矛盾具有特殊性,这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 殊本质。韩剧独特的风格满足了中国观众求异的心理
各地对已有1套自有住房的当地户籍居民家庭、符合条 件的没有自有住房的非当地户籍居民家庭,限购1套房; 限 对已拥有2套及以上自有住房的当地户籍居民家庭、拥 购 有1套及以上自有住房的非当地户籍居民家庭,以及不 符合条件的非当地户籍居民家庭,暂停售房。
(1) 根据材料一,分析我国政府调控房价的做法运用了唯物辩证法 的哪些思想方法?
二、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 什么是矛盾分析法?

对立统一

对立统一

(1)、矛盾双方的对立和统一,始 终是不可分割的。
没有对立就没有统一 没有统一就没有对立 结论:无论离开对立还是离开统一,都 不能成其为矛盾 应用:自由与纪律;民主与法制
(2) 矛盾双方对立统一关系,既指 事物内部存在的这 种关系,也指 事物之间存在的这种关系。
教与学
教育 与经济
学校
社会
(3)不能把哲学 上讲的辨证矛盾 同逻辑矛盾混为 一谈 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吾矛之利,於物无不陷也。 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知识总结
矛 盾 就 是 对 立 统 一
1 矛盾的含义
(1)“对立”,是指矛盾双方互相排斥,互相斗 争 (2)、“统一”: 哲学上的“斗争”? ①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 ②依据一定的条件各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
2、正确理解和 把握矛盾的含义
(1)
(2)
(3)
正面:
1、“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2、“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3、“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4、“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 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 5、“物极必反” 6、“失败是成功之母” 7、“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互相排斥
相互斗争
相互区别
邻 里 不 和
注意:
哲学上的“斗争” 不等同日常生活中 特别是政治用语中 的“对立”,“斗 争”。
国 际 争 端
流 血 冲 突
两者之间是共 性与个性的关系, 后者是只是矛盾双 方互相斗争的一种 具体表现。
学 术思 争想 鸣冲 撞
(2) “统一”,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吸引、 相互联结的属性、趋势,又叫“同一性” N S
两种情形
①矛盾双方在一定条
件下相互依存,一方 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 在为前提,双方共处 于一个统一体中。

唯物辩证法的两大观点

唯物辩证法的两大观点

唯物辩证法的两大观点
唯物辩证法的两大观点是发展和联系。

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揭示了自然、社会和思维等领域的客观事物的辩证发展规律。

在唯物辩证法中,发展和联系是两大核心观点。

发展观点认为一切事物都处在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着的物质世界。

发展是从一个状态到另一个状态的不断变化和更新的过程,旧的状态会被新的状态所取代,而新的状态也会继续发展。

这种发展是由事物的内部矛盾所推动的,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

联系观点认为一切事物都处于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之中,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

事物的联系包括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它们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这种联系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唯物辩证法的两大观点相互交织、相互渗透,构成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内容。

它要求我们用动态的、联系的眼光看待事物,理解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并指导我们的实践活动。

辩证法三个基本观点

辩证法三个基本观点

辩证法三个基本观点
一、三个辩证法规律
在哲学上普遍性达到极限程度。

对立统一又称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的规律。

它揭示了客观存在(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等)具有的特点,都包含着内在的矛盾性,都是矛盾的。

1.对立统一
又称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的规律。

它揭示了客观存在(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等)具有的特点,都包含着内在的矛盾性,都是矛盾的统一体.事物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源泉、动力,推动事物发展。

2.质量互变
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因矛盾引起的发展过程和状态、发展变化形式上具有的特点,从量变开始,质变是量变的终结。

3.否定之否定
1
揭示了矛盾运动过程具有的特点,它告诉人们,矛盾运动是生命力的表现,其特点是自我否定、向对立面转化。

因此否定之否定规律构成了辩证运动的实质。

在肯定否定规律中重点就是否定之否定规律。

二、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发展观,联系观,矛盾观,辩证否定观(既是联系的环节,又是发展的环节)。

唯物辩证法主张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它要求人们在观察和分析问题时,要从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入手,不能只看到一个个孤立的食物;要把事物的现状与它的过去和将来联系起来考查;既要看到事物位置的移动和数量的增减,更要看到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和发展;在分析事物发展的原因时,要着重抓住事物发展的内部矛盾(内因),又不忽视事物发展的外部矛盾(外因)。

2。

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和“五大范畴”‘三个基本观点’

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和“五大范畴”‘三个基本观点’

唯物辩证法的“三⼤规律”和“五⼤范畴”‘三个基本观点’唯物辩证法的“三⼤规律”和“五⼤范畴”‘三个基本观点’三⼤规律::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内部和事物之间都包含⽭盾的两个⽅⾯,⽭盾的双⽅既对⽴⼜统⼀。

事物的运动发展在于⾃⾝的⽭盾运动,⽭盾的⽃争性和同⼀性、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般和个别)统⼀于客观事实。

对⽴统⼀规律揭⽰了事物发展变化的源泉和动⼒,它贯穿于唯物辩证法其它规律和范畴之中,是唯物辩证法科学体系的实质和核⼼。

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量变到⼀定程度引起质变,产⽣新质,然后,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

量变是质变的基础和必要的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量变质变规律揭⽰事物发展的形式和形态。

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是事物内部的肯定和否定两⽅⾯⽭盾⽃争的结果,是事物⾃我发展的过程,但是否定并不是全盘抛弃,⽽是“扬弃”,是克服和保留的统⼀。

新事物否定旧事物然后被更新的事物否定,⼀切事物都是如此“螺旋式”向前发展。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了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即事物的发展表现为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五⼤范畴:是对事物最普遍的辩证关系的概括和反映,是辩证思维的逻辑形式,它们从不同侧⾯揭⽰了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发展。

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内容必须通过形式表现,形式对内容具有反作⽤,内容和形式存在于统⼀体中,不可分割。

本质和现象是揭⽰客观事物内部联系和外在表现之间相互关系的范畴,⼆者既对⽴⼜统⼀。

现象是外在的、个别的、具体的、⽚⾯的、丰富的、⽣动的,⽽本质则是内在的、⼀般的、深沉的、单纯的。

但是⼆者⼜是统⼀的,没有脱离本质的现象也没有脱离现象的本质,现象是本质的外露和表现,现象背后隐藏着事物的本质,⼆者不可分割。

对⽴表现在:在特定的界限和范围内,原因和结果具有确定的界限和先后次序,原因就是原因,结果就是结果,既不能混淆也不能颠倒。

唯物辩证法基本内容概括

唯物辩证法基本内容概括

唯物辩证法基本内容概括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内容有两大观点、三大规律和五对范畴。

两大观点是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三大规律是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五对范畴是原因和结果、内容和形式、现象和本质、偶然性和必然性、可能性和现实性。

唯物辩证法思想一、唯物论部分(主要原理、观点)1、自然界的客观性原理: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

我们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时候,必须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2、规律的客观性原理: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规律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但人们能够认识并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

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做到按规律办事。

3、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原理(1)辨证唯物论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这一原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2)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能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这一原理要求我们要重视意识的作用,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4、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辨证关系原理:一方面,客观规律性始终制约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尊重客观规律是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另一方面,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

这一原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辩证法部分(一)联系的观点(普遍性、客观性、条件性、可变性、多样性)1、事物联系的普遍性原理:(内容及方法论要求)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其中没有任何一个事物孤立地存在,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

事物的联系还具有客观性。

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孤立的观点。

2、整体和部分的辨证关系原理:(内容及方法论要求)唯物辩证法认为,在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系统和要素的关系中,整体或系统处于统帅的决定地位,部分从属于整体,所以在一切活动中,要求我们树立整体观念和全局思想,从整体出发,选择最佳行动方案,实现整体或系统的最优目标。

高二复习唯物辩证法基本观点 联系的观点

高二复习唯物辩证法基本观点 联系的观点

用整体和部分的关系说明新疆地区的发展对全国 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 ①整体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的性能 状态及其变化;反之,部分也制约着整体,甚至 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性能会对整体的性能 状态起决定作用。因此,必须十分重视局部的作 用,只有把局部搞好了,才能达到整体功能大于 局部功能之和的理想结果。
特别提醒
①联系是普遍的,不能说,“世界上任何事物之 间都存在着相互联系的关系。” 哲学上所讲的联系的普遍性是说任何事物都 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总是和周围的其它事物存在 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必须是处于相互影响、 相互制约的统一中的联系。它具有条件性。不是 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
②事物联系具有客观性。并不能说联系是不可 改变的。
整体和部分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整体和部分不 可分割,相互影响,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整 体由部分构成,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部 分是整体中的部分,部分也制约着整体,甚至在 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性能会对整体的性能状 态起决定作用。 【方法论】:(1)要树立全局观念,办事情要 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2)搞好局部,使 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联系客观性是说事物之间的联系是不以人的 意志为转移的,它的根源在于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但是,人们可以根据事物本身固有的联系去建立 新的联系,这是人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具体表现, 并不否认联系的客观性。
(05· 全国卷Ⅱ.38)伴随着工业化的进程,我国 面临着资源缺乏和环境恶化的双重压力,在探索 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中,某企业利用当地丰富的 小麦资源生产味精,形成了四次增值和生态循环。 构建起粮食加工和养殖产业链,实现了生态农业 产业化,这四次增值和生态循环是:①生产味精 带动小麦种植,小麦加工成味精、氨基酸、面粉 等;②对生产废水、副产品进行生物技术加工, 变成优质饲料和肥料③用加工处理后的饲料养牛 ④将牛肉、牛奶和皮革制品销往国内外。 运用普遍联系的观点,分析材料中实现资源循环 与价值增值的哲学依据

唯物辩证法两大观点-三大规律-五大范畴

唯物辩证法两大观点-三大规律-五大范畴

唯物辩证法两大观点,三大规律,五大范畴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之一,包含了许多重要观点、规律和范畴。

以下是其中的一些核心内容:
两大观点:
1.物质决定意识:唯物辩证法强调物质是现实的基础,意识是物质的产物,社会意识和观念是受社会存在和物质条件制约的。

2.辩证法观点: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强调事物的矛盾运动和统一。

辩证法不仅看到事物的表面现象,更深入探究其内部矛盾和发展趋势。

三大规律:
1.对立统一规律:事物内部存在着矛盾,这些矛盾相互作用、相互斗争,推动事物的发展和变化。

2.质量互变规律:在一定条件下,事物的数量变化会引起事物质量的突变,从而引发新的质的变化。

3.否定之否定规律:事物的发展不是线性的,而是螺旋式上升的,旧事物通过矛盾的斗争被否定,但同时也被新事物所肯定,形成更高级的发展阶段。

五大范畴:
1.本质和现象:揭示事物内部的本质和外部的现象之间的关系,强调要深入了解事物的本质,而不仅仅是表面现象。

2.根本矛盾和非根本矛盾:强调在事物发展中存在着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必须明确主要矛盾才能抓住事物的发展方向。

3.必然性和偶然性:认识到事物的发展是有一定规律性的,同时也受到偶然因素的影响。

1/ 2
4.可能性和现实性:强调在一定条件下,事物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可能性,但要实现必须有现实的条件和途径。

5.内因和外因:强调事物发展既受内部因素的驱动,也受外部条件的制约。

这些核心观点、规律和范畴构成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框架,指导着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 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事物的普遍联系 3.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如果人体的某一部分出了毛 病,那么,只有很好地了解整个 复杂机体的人,才能医好它;在 复杂的情况下,只有这样的人才 能正确地理解病因。 爱因斯坦
(二)事物的永恒发展 1.运动、变化与发展
相互联系 ——相互作用
——运动
——变化 ——发展
(二)事物的永恒发展 2.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
第一,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 第二,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运动形式 机械运动
运动主体 宏观物体
物理运动
化学运动 生物运动 社会运动 思维运动
分子、原子、基本粒子和场
原子、离子、原子团
蛋白质、核酸、生物个体、生物种群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人的大脑
(一)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3.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
静止是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的稳定状 态,包括空间位置和根本性质暂时未变这 样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
城门失火, 殃及池鱼。
联系的多样性
猫、田鼠、熊蜂、三色堇 和羊看似毫不相干,但它们处 于相互联系之中。
(一)事物的普遍联系 2.联系的特点 第三,联系具有多样性。 事物联系的主要方式有: 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 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 横向联系与纵向联系, 必然联系与偶然联系……
(一)事物的普遍联系 3.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丢了一颗钉子,坏了一只蹄铁;坏了一只蹄 铁,折了一匹战马;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 士;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输了一场战 斗,亡了一个帝国!
(一)事物的普遍联系 2.联系的特点 第一,联系具有客观性
星 云
太阳系
木 星
(一)事物的普遍联系 2.联系的特点 第二,联系具有普遍性
(一)事物的普遍联系 2.联系的特点 第三,联系具有多样性。 事物联系的主要方式有: 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
联系具有多样性
城门失火啦!
真是城门失火, 殃及池鱼啊!
第五讲
唯物辩证法的 基本观点
一、物质是运动的
(一)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什么是运动?
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 其过程的哲学范畴。
(一)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2.物质与运动是不可分割的
第一,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
(一)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2.物质与运动是不可分割的
(二)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1.时间与空间
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 特点是三维性。
(二)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2.时间空间与物质运动
第一,物质运动不能脱离时空而存在; 第二,时空不能脱离物质运动而存在。
(二)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2.时间空间与物质运动 爱因斯坦: “过去认为,如果从宇 宙中把物质去掉,时间空间 依然存在,相对论则确信, 去掉了物质,也就去掉了空 间和时间。”
(二)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2.时间空间与物质运动
t
t V 1 2 C
2
V l l 1 2 C
2
由此可以得出两个重 要结论,即著名的尺缩钟 慢效应。
二、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
(一)事物的普遍联系 1.什么是联系?
作为一个普遍的哲学范畴,联系是指事 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 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空间位置暂时未变
坐地日行八万里
12500公里 ×3.1416=39270公里 ≈80000华里
根本性质暂时未变
(二)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1.时间与空间
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 持续性、顺序性,特点 是一维性,即一去不复 返。
时间的一维性和不可逆性
时间就是知识 时间就是金钱
时间就是生命
时间就是胜利
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 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 大前途的东西。 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 的东西。
(二)事物的永恒发展 3.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陆游: 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 花明又一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