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建设案例分析
廉政教育案例分析
![廉政教育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1383dda3169a4517623a35d.png)
廉政教育案例分析篇一:廉洁文化教育案例廉洁文化教育案例一、工作目标:着力抓好青少年廉洁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
让孩子从小具有抵抗腐败的免疫力,以确保其成长为健康的社会主流力量。
中小学生既是未来公职人员的后备军,也是今后与政府打交道的主体,提前对他们进行廉洁教育显得十分必要。
二、活动目的:通过大力弘扬廉洁文化,了解中外历史典型廉洁人物、廉洁故事、格言、当代社会反腐倡廉事迹、榜样等,了解“廉洁”:树立勤俭朴素、遵守纪律、明辨是非的基本观念。
侧重培养学生初步认识和理解廉洁的基本行为表现,以做事有责任心、勤俭节约、抵制诱惑、自律自强、公平竞争的廉洁品质为重点,培养他们廉洁奉公、诚信守法的意识。
三、活动案例:为贯彻落实廉洁文化教育,培养学生“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意识和文明守法观念。
先让孩子们了解我国的廉洁文化,向孩子们推广廉洁的理念,结合日常学习生活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从不抄袭作业、考试不作弊、言行一致、不贪小便宜等生活习惯做起,让学生远离不良诱惑,洁身自爱,做一个诚信守法的人。
特设以下案例:第一阶段:准备工作一、学生根据提出的课题,首先各自在家查阅廉洁的相关资料,有的上网查,有的到图书馆查。
接着,同学们互相交流自己所查阅到的资料。
二、情景剧排练:《“换”作业》三、以两人自由组合小组为单位,选择其中一项:“廉洁天地我设计”主题手抄报设计、廉洁主题漫画、“廉洁故事我来集”、写廉洁倡议书第二阶段:活动实录(一)、引入话题师:同学们,你们找到有关廉洁的哪方面的内容?生:牛玉儒廉洁奉公、鞠躬尽瘁的感人故事。
生:有关廉洁的名言警句。
生:我们中国大陆的廉洁指数由去年的78名上升到70名,香港排名第15,澳门排名第26,台湾则从20xx年排名第32后退到第34。
生:我找到了儿歌《我是小小理财家》。
生:我找到了国家教育部对“廉洁教育进校园”活动的有关政策。
生:我们小组收集了一些反腐倡廉的漫画。
生:我找到了公仪休拒收礼物的故事。
廉政案例剖析
![廉政案例剖析](https://img.taocdn.com/s3/m/2b0b0809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547a16c.png)
廉政案例剖析廉政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对于一个国家、一个组织乃至一个个人来说都至关重要。
廉政案例的剖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廉政建设的重要性,深刻理解廉政建设的内涵和要求,进一步增强廉政意识,提高廉政素质,不断完善廉政制度,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廉政案例一,某地区领导干部违规收受礼金。
在某地区,一名领导干部违规收受了多名商人的礼金,涉及金额巨大,严重违反了廉洁纪律和廉洁自律规定。
这一案例的剖析可以引发我们对领导干部廉政意识的思考。
领导干部作为党和国家事业的中坚力量,应当时刻牢记自己的使命和责任,坚守廉洁自律的底线,严格要求自己,做到清正廉洁,以身作则,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廉政案例二,某企业高管贪污受贿被判刑。
在某企业,一名高管因为贪污受贿被判刑,这一案例的剖析可以引发我们对企业廉政建设的思考。
企业是经济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的廉政建设关系到企业的长远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廉政管理制度,加强对员工的廉政教育和监督管理,营造廉洁诚信的企业文化,使廉洁经营成为企业的内在要求和外在形象。
廉政案例三,某公务员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被查处。
在某机关,一名公务员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最终被纪检监察机关查处。
这一案例的剖析可以引发我们对公务员廉政建设的思考。
公务员是国家和人民的公仆,应当做到廉洁奉公,恪尽职守,勤勉工作,廉洁自律,绝不能利用职权谋取私利,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廉政案例四,某学校教师违规收受家长礼金。
在某学校,一名教师违规收受家长的礼金,这一案例的剖析可以引发我们对教育系统廉政建设的思考。
教育是培养国家栋梁的事业,教师是学生的楷模和榜样,应当时刻牢记自己的使命和责任,严格要求自己,做到廉洁从教,以身作则,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廉政建设永远在路上,我们每个人都应当时刻警醒,不断增强廉政意识,自觉遵守廉洁纪律,积极践行廉洁自律,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为实现中国梦不懈奋斗。
违反廉洁纪律典型案例剖析材料
![违反廉洁纪律典型案例剖析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752f125d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d9.png)
违反廉洁纪律典型案例剖析材料违反廉洁纪律典型案例剖析材料一、案例背景廉洁纪律是公务人员必须遵守的基本纪律之一,它要求公务人员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保持廉洁自律,严守纪律和法规,排除一切干扰和诱惑。
然而,在现实中,仍然有一些公务人员违反廉洁纪律的典型案例,严重损害了社会公信力和公务员队伍形象。
本文将以若干典型案例为剖析材料,深入探讨违反廉洁纪律的原因和教训,并提出个人观点和理解。
二、典型案例剖析1. 案例一:A市文化局副局长收受巨额礼品A市文化局副局长在日常职责履行过程中,接受了一家文创公司的巨额礼品。
礼品涉及名牌手表、高档烟酒等,并且数目之巨令人咋舌。
经过调查,发现这家文创公司与文化局存在经济往来关系,这是一起明显的廉洁纪律问题。
2. 案例二:B县某乡镇干部违规办理工程项目B县某乡镇干部在工程项目招标和执行过程中,为私营企业提供了非法便利,帮助其成功中标并贪污资金。
该干部利用职务之便,滥用权力并违背职业道德。
这起案例暴露了廉洁纪律问题在地方政府部门的严重性。
三、案例剖析与思考通过以上案例的剖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和思考:1. 廉洁纪律问题的根源往往与个人欲望和权力诱惑有关。
一些公务人员在面临巨大诱惑时,没有能力克制自己,从而陷入廉洁纪律的漩涡。
2. 廉洁纪律问题的存在需要加强制度建设和监督机制。
相关部门应该制定严格的廉洁纪律规定,加强对公务人员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其廉政意识和自律能力。
3. 各级政府部门应该加强对廉洁纪律的宣传和教育,推动廉政文化建设。
只有在全社会形成厉行廉政的良好氛围下,廉洁纪律问题才能得到根本性解决。
四、个人观点和理解对于违反廉洁纪律的典型案例,我深感痛心。
作为一名公务人员,廉洁自律是维护职业形象和公共利益的基本要求。
个人欲望和权力诱惑只会导致腐败和苦难,必须坚决抵制。
我认为廉洁纪律教育和监督机制的加强是当务之急,同时也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共同守望廉洁,共同守护公共利益。
总结回顾违反廉洁纪律的典型案例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廉洁自律的重要性。
幼儿园廉政教育案例深度剖析与反思
![幼儿园廉政教育案例深度剖析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c57fa061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27.png)
幼儿园廉政教育案例深度剖析与反思一、案例背景在幼儿园教育中,廉政教育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近期,某幼儿园发生了一起廉政教育案例,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这起案件的发生,引发了公众对幼儿园廉政教育的关注和反思。
二、案例分析1.案件经过该幼儿园的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存在收受礼金、违规收费等违纪行为。
经过调查,发现这些违规行为已经存在一段时间,严重影响了幼儿园的教育质量和师生关系。
2.廉政教育意识淡薄这起案件暴露出幼儿园教职工对廉政教育的认识不足,对廉政风险的认识不够,存在违规行为时缺乏自我约束和警示意识的问题。
3.教育管理缺失在这起案件中,幼儿园的管理层存在着监管不力、审查不严的情况。
对教职工的廉政教育和监管不到位,导致违规行为得不到有效监督和制止。
4.家长参与不足在这起案件中,家长对幼儿园教育存在被动的认知和参与程度不够。
面对幼儿园教师的违规行为,家长的监督和参与不足,也是导致问题长期存在的原因之一。
三、廉政教育反思1.加强教职工廉政教育宣传学校要加强对教职工的廉政教育宣传,提高他们对廉政风险的认识,强化自律意识,确保教育活动的廉洁和公正。
2.加强教育管理和监督学校应当加强教育管理和监督,强化对教职工的廉政教育培训和管理,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及时发现和纠正违规行为。
3.加强家长参与学校需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鼓励家长参与到孩子的教育过程中来,增强家长对教育活动的监督和参与程度,形成共同监管教育的合力。
四、个人观点与理解对于幼儿园廉政教育,我认为不仅仅是对教职工的教育和管理,更要引导幼儿园全体成员形成廉洁和公正的教育氛围。
只有每个人都能自觉地遵纪守法,才能保证幼儿园教育的质量和公平性。
总结回顾这起案件深刻地教育了幼儿园教育管理者和教职工,也提醒了家长和社会对幼儿园教育的监督和参与。
廉政教育不仅仅是一种制度和规定,更是一种文化和精神。
只有通过对全体成员的教育和引导,才能真正构建幼儿园廉洁和公正的教育环境。
廉政从业法律案例(3篇)
![廉政从业法律案例(3篇)](https://img.taocdn.com/s3/m/322ae369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2d86b10.png)
第1篇一、案例背景近年来,随着我国反腐败斗争的深入推进,公务员违法违纪案件屡见不鲜。
为了加强廉政建设,提高公务员队伍素质,本文将以某市公务员违法违纪案为例,对廉政从业法律案例进行深入剖析。
二、案例基本情况(一)当事人1. 甲:某市某部门公务员,负责某项工作;2. 乙:某企业负责人,与甲所在部门有业务往来。
(二)违法违纪事实1. 甲利用职务之便,为乙谋取不正当利益,收受乙贿赂;2. 甲在工作中玩忽职守,导致项目出现重大失误,给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损失;3. 甲在审查乙企业项目申报材料时,故意隐瞒事实,使乙企业顺利获得审批。
(三)处理结果1. 甲被开除公职;2. 甲被追究刑事责任,判处有期徒刑;3. 乙企业项目被撤销,相关责任人受到处理。
三、案例分析(一)甲的违法行为及其法律依据1. 甲收受乙贿赂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五条关于受贿罪的规定。
根据该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2. 甲在工作中玩忽职守,给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损失,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条关于玩忽职守罪的规定。
根据该条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3. 甲在审查乙企业项目申报材料时,故意隐瞒事实,使乙企业顺利获得审批,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条关于滥用职权罪的规定。
根据该条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二)乙的违法行为及其法律依据1. 乙向甲行贿,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九条关于行贿罪的规定。
根据该条规定,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支部廉政警示教育中的典型案例分析
![支部廉政警示教育中的典型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1795665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8a.png)
支部廉政警示教育中的典型案例分析近年来,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快速增长,腐败问题受到了广泛关注。
为了加强党员干部的廉政建设和警示教育,各级党组织纷纷采取措施,其中支部廉政警示教育起到了关键作用。
本文将结合一些典型案例,分析支部廉政警示教育的重要性和有效性,以期引起更多人对腐败问题的重视。
首先,典型案例是支部廉政警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案例分析,可以展示出腐败问题对党和国家造成的严重危害,同时也能揭示出其背后隐藏的原因和动机。
例如,某地一支部的党员干部因贪污受到法律惩处,这个案例可以被用来向党员干部进行警示教育。
通过深入分析案例,可以让党员干部认识到腐败问题不仅影响了个人前途,还有可能危害党的事业和民族的利益。
因此,典型案例的分析是支部廉政警示教育不可或缺的一环。
其次,支部廉政警示教育需要注重实效。
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教育措施需要切实可行。
一方面,教育活动应该紧密结合党员干部的实际工作,深入群众、深入基层,让党员干部亲身感受到腐败问题的危害。
另一方面,教育措施应该针对党员干部的不同层级和职责进行分类。
对于高层领导干部,可以通过专题研讨会、座谈会等形式,进行案例分析和经验交流;对于一线基层干部,可以利用支部会议或警示教育班会进行现场教育;对于新入党员,可以通过培训班和讲座等形式进行廉政教育。
针对具体情况采取具体措施,才能确保教育的实效性。
再次,支部廉政警示教育需要形成长效机制。
单纯的警示一次或几次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要想真正达到预期的效果,需要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廉政教育机制。
例如,在支部层面,可以建立定期开展廉政警示教育的制度,确保每个党员干部都能够接受到系统的廉政教育;在上级组织层面,可以派出督导组对支部的廉政教育工作进行监督;在社会层面,可以加强与媒体的合作,通过报道典型案例等方式,扩大廉政教育的影响力。
通过建立长效机制,廉政教育的效果才能得到长期巩固。
最后,党员干部要主动参与支部廉政警示教育活动。
对照廉政案例剖析
![对照廉政案例剖析](https://img.taocdn.com/s3/m/a6e6fd94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1296060.png)
对照廉政案例剖析廉政建设是现代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旨在提高公共部门的廉洁度和反腐败能力,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和法治秩序。
为了更好地了解廉政建设的重要性和具体实践,本文将对一系列廉政案例进行剖析。
案例一:A市某地税局长利用职权便利为其亲友违规减免税款。
该案例中,该地税局长利用其职权,违规为其亲友减免税款。
这不仅严重违反了廉政建设的基本原则,也损害了税收公平和社会的公信力。
从该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廉政建设中必须严格落实权力运行的规范,加强监督和问责机制,防止职权滥用和权力腐败的发生。
案例二:B市某医院院长收受患者贿赂,为其提供优质医疗资源。
该案例中,该医院院长收受患者贿赂,以换取给予患者优质医疗资源。
这种行为不仅违反了医疗行业的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也损害了患者的权益和公众对医疗行业的信任。
针对这种情况,廉政建设需要加强对医疗行业的监管和规范,建立健全的激励机制和处罚机制,同时加强对医生和患者的教育,强化职业道德和廉洁意识。
案例三:C市某政府官员涉嫌滥用职权,从企业主手中非法收受巨额贿赂。
该案例中,该政府官员滥用职权,从企业主手中非法收受巨额贿赂。
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政府的形象和权威,也阻碍了社会的公平竞争和经济的发展。
对于这种情况,廉政建设需要加强对公共部门的监管和制度建设,建立健全的反腐败机制和惩治机制,同时加强对官员的教育和廉洁意识的培养。
案例四:D市某学校教师利用职务便利,收受学生家长的礼品和红包。
该案例中,该教师利用其职务便利,收受学生家长的礼品和红包。
这种行为不仅违反了教师的职业道德和教育的公平性,也影响了学生的教育权益和社会的公信力。
在面对这种情况时,廉政建设需要加强对教育行业的监管和规范,建立健全的激励机制和处罚机制,同时加强对教师的教育和廉洁意识的培养。
以上是对几个典型的廉政案例的剖析,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廉政建设对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至关重要。
廉政建设不仅需要建立健全的制度和机制,更需要加强对公职人员的教育和监督,增强其廉洁意识和道德修养。
法律廉洁案例分析题(3篇)
![法律廉洁案例分析题(3篇)](https://img.taocdn.com/s3/m/4ba95061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424c85a.png)
第1篇一、案例分析背景近年来,随着我国反腐倡廉工作的不断深入,法律廉洁问题日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本案例以某市某区住建局原局长李某涉嫌受贿案为背景,通过对案件的分析,旨在揭示法律廉洁问题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防范和惩治腐败现象。
二、案情简介李某,男,汉族,某市某区住建局原局长。
2016年至2018年间,李某利用职务之便,为他人谋取利益,收受贿赂共计人民币200万元。
案发后,李某被某市某区人民检察院以受贿罪提起公诉。
三、案例分析1. 案件性质本案涉及的主要法律问题是受贿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五条的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是受贿罪。
李某作为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收受贿赂,为他人谋取利益,其行为符合受贿罪的构成要件。
2. 案件原因分析(1)权力滥用。
李某作为住建局局长,手中握有项目审批、招投标等权力,但其在行使权力的过程中,未能做到依法行政、廉洁自律,而是将权力作为谋取私利的工具。
(2)监督不到位。
李某所在单位在监督管理方面存在漏洞,对领导干部的权力运行缺乏有效监督,导致其滥用职权、收受贿赂的行为得以长期存在。
(3)法律意识淡薄。
李某在担任局长期间,对法律法规缺乏敬畏之心,未能充分认识到自己行为的严重性,导致其走上犯罪道路。
3. 案件影响(1)损害了国家机关的形象。
李某作为住建局局长,其受贿行为严重损害了国家机关的形象,降低了人民群众对国家机关的信任度。
(2)破坏了公平正义。
李某利用职务之便,为他人谋取利益,破坏了招投标等领域的公平正义,损害了国家利益。
(3)损害了社会风气。
李某的受贿行为在社会上产生了不良影响,助长了腐败风气,对社会的和谐稳定造成了威胁。
四、防范和惩治腐败的措施1. 加强法治教育。
加大对国家工作人员的法治教育力度,提高其法律意识,使其自觉遵守法律法规。
2. 强化权力监督。
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权力运行监督,防止权力滥用。
廉洁文化教学案例
![廉洁文化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c464731f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e0e1e50.png)
廉洁文化教学案例一、廉政建设案例案例一:某市政府领导班子廉政建设背景介绍:某市政府领导班子在过去几年中积极推进廉政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他们通过加强制度建设、落实责任制、强化监督检查等方式,有效地遏制了腐败现象的发生。
案例分析:该市政府领导班子在廉政建设中注重制度建设,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规章制度,如政务公开、领导干部廉政档案等。
这些制度的实施有效地规范了领导干部的行为,加强了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
同时,领导班子还加强了对领导干部的廉政教育,提高了他们的廉洁意识和法律意识。
案例启示:廉政建设需要从制度建设、监督检查、教育预防等多个方面入手,形成全方位的廉政建设体系。
同时,领导班子要发挥带头作用,自觉遵守党纪国法,做到廉洁奉公、勤政为民。
二、反腐倡廉案例案例二:某市原副市长贪污受贿案背景介绍:某市原副市长在担任领导职务期间,利用职务之便收受贿赂,同时存在贪污行为。
案件被揭露后,该副市长被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案例分析:该副市长在职务范围内行使权力时,没有正确履行职责,而是利用职权谋取私利。
在案件调查过程中,该副市长对自己的行为供认不讳,并主动交代了部分犯罪事实。
最终,他被判处有期徒刑并处以罚金。
案例启示:反腐倡廉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任何人都不能例外。
领导干部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自觉抵制各种诱惑和腐败行为。
同时,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也是反腐倡廉的重要保障。
三、诚实守信案例案例三:某公司员工诚实守信事迹背景介绍:某公司员工在工作中发现公司存在产品质量问题,他没有隐瞒而是及时向上级领导汇报。
经过调查核实后,公司对产品进行了召回处理,避免了更大的经济损失和信誉损失。
案例分析:该员工在发现产品质量问题时,没有选择隐瞒或私自处理,而是遵循了诚实守信的原则,向上级领导汇报。
这种行为体现了员工的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案例启示:诚实守信是做人做事的基本准则,也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基础。
在企业和组织中,要注重培养员工的诚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推动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和社会风气。
廉政案例警示教育大讨论(2篇)
![廉政案例警示教育大讨论(2篇)](https://img.taocdn.com/s3/m/36551160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fd95a5e.png)
第1篇在新时代背景下,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
近年来,我国在廉政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但仍有一些典型案例给广大党员干部敲响了警钟。
为进一步加强廉政教育,提高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本文将以某典型廉政案例为切入点,展开警示教育大讨论。
一、案例背景某市原市委书记王某,在担任市委书记期间,利用职务之便,大肆收受贿赂,严重违反了党的纪律。
王某的违法行为涉及多个领域,包括工程建设、土地出让、招商引资等。
在查处过程中,发现王某的受贿金额高达数千万元,涉及多名领导干部。
此案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
二、案例分析1. 违纪违法行为的严重性王某的违纪违法行为具有以下特点:(1)违纪违法时间长。
王某在担任市委书记期间,长达数年时间里,利用职务之便,大肆收受贿赂。
(2)涉及领域广泛。
王某的受贿行为涉及工程建设、土地出让、招商引资等多个领域,严重干扰了正常的市场秩序。
(3)受贿金额巨大。
王某的受贿金额高达数千万元,涉及多名领导干部,严重破坏了党和政府的形象。
2. 违纪违法的原因分析王某的违纪违法行为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理想信念缺失。
王某在担任市委书记期间,逐渐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理想信念逐渐淡薄,导致其价值观扭曲。
(2)权力观扭曲。
王某认为权力是个人谋取私利的工具,导致其滥用职权,大肆收受贿赂。
(3)监督机制不完善。
在王某担任市委书记期间,监督机制不完善,导致其违纪违法行为得以长期存在。
三、警示教育大讨论1. 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党员干部要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深入学习党的理论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觉悟。
要时刻牢记党的宗旨,严守党的纪律,自觉抵制各种诱惑,做到清正廉洁。
2. 强化权力观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党员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认识到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必须用来为人民服务。
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坚决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想。
清廉建设典型案例
![清廉建设典型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b74385d2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109a344.png)
清廉建设典型案例清廉建设是指在社会治理中,通过加强廉政教育、推进反腐败工作,提高公务员廉洁自律意识和工作素质,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一种行动。
下面列举了10个清廉建设典型案例。
一、江苏省南京市金陵派出所所长郭某利用职务之便,收受他人贿赂,被纪检监察机关严肃处理,最终被开除党籍。
二、湖北省武汉市某市政府领导干部张某在土地征收过程中,利用职务之便非法侵占土地,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
三、广东省深圳市某公安局民警李某利用职务之便,收受他人贿赂,被纪检监察机关严肃处理,最终被开除公职。
四、北京市某区政府部门工作人员王某因违规收受礼品,受到党内警告处分,同时被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五、山东省青岛市某企业高管张某贪污公款,被纪检监察机关查处,追缴赃款,并被判处有期徒刑。
六、上海市某区政府部门工作人员陈某利用职务之便,违规收受礼品,被纪检监察机关给予党内警告处分。
七、江苏省南京市某医院院长杨某违规收受红包,受到党纪政务处分和行政处理。
八、浙江省杭州市某银行行长黄某利用职务之便,违规发放贷款,被纪检监察机关严肃处理,最终被开除党籍。
九、广东省深圳市某建设工程项目负责人王某利用职务之便索取回扣,被纪检监察机关查处,追缴赃款,并被判处有期徒刑。
十、北京市某区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刘某违规收受礼品,受到党内警告处分和行政处理。
以上案例都是近年来发生的真实案例,通过对这些案例的查处和处理,可以看出我国对清廉建设的高度重视和坚决态度,也进一步强调了廉政意识的重要性。
同时,这些案例也提醒我们,作为公务员和领导干部,要时刻警醒自己,保持清正廉洁,做到廉洁奉公、秉公执法,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形象,为社会和谐稳定作出贡献。
公务员职业道德与廉政建设案例分析
![公务员职业道德与廉政建设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6824e1c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2e.png)
公务员职业道德与廉政建设案例分析公务员职业道德和廉政建设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作为国家行政管理系统的核心力量,公务员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和使命。
他们应坚守职业道德底线,恪守诚信原则,为社会发展和人民利益贡献力量。
然而,在日常工作中,偶尔会出现公务员不遵守职业道德、利用职权谋取私利的问题。
本文将通过几个案例分析,探讨公务员职业道德与廉政建设的重要性。
案例一:李某违规处置土地资源李某是某市国土资源管理局的一名公务员,他负责处理土地资源的收购和转让事务。
然而,在工作中,李某经常利用便利条件,与某地产公司合谋,违规处置土地资源。
他以较低的价格将公共用地资源出售给该地产公司,并从中获取巨额回扣。
这一行为不仅损害了国家和群众的利益,也破坏了公务员职业道德和廉政建设。
针对这一案例,公务员职业道德和廉政建设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公务员是国家的行政管理者,负有保障国家利益的责任。
他们必须具备高度的职业操守和道德观念,坚守诚信原则,以保障公共利益为首要任务。
其次,廉政建设是公务员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
廉政是公务员诚实、勤勉、公正的表现形式,对维护国家政权和公共利益具有重要意义。
公务员应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的作风,严格遵守法规,杜绝利益输送、权力滥用等行为。
案例二:张某泄露办公室机密信息张某是某地政府办公室的一名公务员,他掌握着大量涉及国家安全和经济利益的机密信息。
然而,出于私人利益,张某将这些信息泄露给某私营企业,从中获取巨额利益。
这一行为不仅损害了国家的利益,也严重影响了公务员的职业声誉和廉政形象。
对于这一案例,公务员职业道德和廉政建设的重要性在于:首先,公务员应当始终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重,注重保护国家机密信息的安全。
他们应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和忠诚度,不得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更不能将国家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
其次,廉政建设需要强化公务员的责任意识和纪律约束。
公务员应严格遵循保密制度,遵守工作纪律,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泄露机密信息。
廉政警示教育案例
![廉政警示教育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694e0d34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89.png)
廉政警示教育案例在当今社会,廉政建设是关系到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大事,也是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要事。
加强廉政警示教育,对于提高党员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预防和惩治腐败行为,具有重要的意义。
下面,我们将通过几个典型的案例,来深入剖析腐败产生的原因、危害以及防范措施。
案例一:贪污受贿的落马官员_____曾是某地区的一位重要领导干部,在其任职期间,利用手中的权力,大肆收受贿赂,为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
他在工程项目招标、干部选拔任用等方面,为行贿者提供便利,从中获取巨额回报。
此外,他还贪污公款,用于个人奢侈消费和投资。
最终,_____的违法行为被揭露,受到了法律的严惩。
这个案例中,_____之所以走上犯罪道路,主要原因在于其个人的贪欲膨胀,对权力的认识出现偏差,认为权力是谋取私利的工具。
同时,监督机制的不完善也为他的违法行为提供了可乘之机。
案例二:挪用公款的财务人员在某企业,_____是一名财务人员。
他利用职务之便,多次挪用公款用于个人炒股和赌博。
由于他的行为没有及时被发现,导致企业遭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最终,_____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这个案例反映出企业内部财务管理的漏洞和监督的缺失。
同时,_____个人的法律意识淡薄和道德沦丧也是导致其犯罪的重要原因。
案例三:以权谋私的执法人员_____是某执法部门的工作人员,在执法过程中,他收受当事人的贿赂,对违法违规行为视而不见,甚至为其提供保护。
这种以权谋私的行为严重损害了执法部门的形象和公信力,破坏了社会的公平正义。
最终,_____被依法查处。
此案例揭示了部分执法人员职业操守的缺失和权力寻租的现象。
同时,也暴露出执法部门内部管理和监督的不足。
这些案例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警示:首先,加强思想教育是预防腐败的基础。
要通过持续的廉政教育,让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价值观和利益观,增强廉洁自律的意识,自觉抵制各种诱惑。
其次,完善监督机制是关键。
要建立健全内外监督相结合的制度,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杜绝权力寻租的空间。
法律廉洁案例分析报告(3篇)
![法律廉洁案例分析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40fd0455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14d8400.png)
第1篇一、案例背景近年来,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不断深入,法律廉洁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本报告选取一起典型的法律廉洁案件,通过对案件的分析,揭示法律廉洁问题的严重性,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案件简介:某市中级人民法院法官李某,因收受当事人贿赂,枉法裁判,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五年。
此案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暴露出我国法律廉洁方面存在的问题。
二、案例分析1. 案件基本情况李某,某市中级人民法院法官,负责审理民事案件。
在审理过程中,李某收受当事人张某贿赂,故意判决张某胜诉。
张某在判决生效后,按照李某的要求支付了10万元人民币。
李某收受贿赂后,利用职务之便,对张某案件进行篡改,使得张某胜诉。
然而,在案件审理过程中,李某的违法行为被有关部门查处,最终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五年。
2. 案件分析(1)法律廉洁问题的严重性本案中,李某作为一名法官,本应公正、公平地审理案件,维护法律的尊严。
然而,他却利用职务之便,收受当事人贿赂,枉法裁判,严重损害了法律的权威和司法公正。
此案暴露出我国法律廉洁问题的严重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法官职业道德缺失。
李某在审理案件过程中,违背法官职业道德,收受贿赂,损害了法官的形象和尊严。
②司法不公。
李某收受贿赂后,故意判决张某胜诉,导致司法不公,损害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③法律权威受损。
李某的行为严重损害了法律的权威,使人们对法律产生质疑,影响法律的公信力。
(2)法律廉洁问题的原因①法律制度不完善。
我国在法律廉洁方面存在一些制度漏洞,如法官考核制度、监督制度等,为法官谋取私利提供了可乘之机。
②执法不严。
部分执法部门对法律廉洁问题重视不够,执法力度不够,导致法律廉洁问题屡禁不止。
③社会风气影响。
当前,社会上存在一些不良风气,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对法官产生了一定的腐蚀作用。
三、对策建议1. 完善法律制度①加强法官考核制度。
对法官的职业道德、业务能力、廉洁自律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确保法官队伍的纯洁性。
勤廉教育建设典型案例
![勤廉教育建设典型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ca30f00b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df.png)
勤廉教育建设典型案例
勤廉教育在中国的建设与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效,以下是一个典型案例。
在某市政府机关,为了加强公务员队伍的廉政建设,市纪检监察机关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充分发挥廉政教育的作用。
首先,通过开展专题培训,加强了公务员廉洁自律的意识。
市纪委组织了廉政教育专家进行全员培训,内容涵盖了廉政法规、党纪条规以及反腐败案例分析等。
通过培训,公务员们深入了解了廉政教育的重要性和影响,提高了廉政意识,增强了廉洁自律的自觉性。
其次,针对公务员的廉政教育实施了全方位的监督和检查。
市纪委建立了廉政教育考核制度,对公务员的廉政教育学习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考核。
通过个人学习档案和考试成绩的记录,对廉政教育的学习情况进行量化评估,并将考核结果作为晋升、评优和评先的重要参考依据。
另外,市纪委还大力推进廉政文化的普及和宣传。
通过市委宣传部门的支持,利用宣传媒体和新闻报道,全面宣传和推广了廉政教育的重要性和成效,引导公众对廉政教育的关注与参与。
同时,在政府机关内部,通过举办廉政演讲比赛、撰写廉政文章等形式,不断弘扬廉政文化,引导公务员自觉践行廉洁从政。
通过持续不断的努力,该市政府机关的廉政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公务员队伍的廉政意识得到了大幅提升,廉洁从政的理念深入人心。
同时,廉政教育为公务员提供了有效的引导和监督机制,进一步促进了政府机关的廉洁运行。
这个典型案例充分展示了勤廉教育在中国的建设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对于推动廉政建设具有积极的示范意义。
企业廉政案例教育(3篇)
![企业廉政案例教育(3篇)](https://img.taocdn.com/s3/m/b61002b1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57d3576.png)
第1篇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企业的发展日益成为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
然而,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一些企业也面临着廉政风险。
为了提高企业的廉政意识,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本文将以XX公司为例,分析其廉政案例,为企业提供警示和借鉴。
一、XX公司廉政案例概述XX公司成立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成为我国某行业的领军企业。
然而,在2010年,公司因涉嫌行贿被有关部门查处,涉案金额高达数百万元。
这一事件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也暴露出企业在廉政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二、XX公司廉政案例原因分析1. 领导层廉政意识淡薄:XX公司领导层在廉政意识方面存在严重不足,对行贿行为缺乏警惕,甚至认为行贿是“正常现象”。
2. 制度建设不完善:公司缺乏完善的廉政制度建设,对员工的廉政教育和监督不到位,导致一些员工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3. 监管力度不足:公司内部监管机制不健全,对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不够,使得一些违规行为得以滋生。
4. 企业文化缺失:XX公司缺乏廉洁自律的企业文化,员工缺乏对廉政的认同感和责任感。
三、XX公司廉政案例启示1. 加强领导层廉政教育:企业领导层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增强廉政意识,以身作则,带头遵守廉政规定。
2. 完善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廉政制度,明确廉政责任,加强对员工的廉政教育和监督,从源头上预防腐败。
3. 强化内部监管:加强内部审计和监督,对违规行为进行严肃查处,形成有力的震慑。
4. 培育廉洁企业文化: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倡导廉洁自律,使员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四、企业廉政案例教育措施1. 开展廉政教育培训:定期组织员工参加廉政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廉政意识和法律意识。
2. 开展廉政警示教育活动:以XX公司案例为鉴,组织员工观看警示教育片,开展廉政谈话,使员工深刻认识到廉政的重要性。
3.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建立健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监督和管理。
4. 设立廉政举报箱: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廉政监督,对违规行为进行举报。
廉政建设案例分析
![廉政建设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099f29b240c844768eaee40.png)
案例一:各位领导、各位评委老师、各位选手:大家好!对本案例的总体分析,我们队认为:1、本案是存在廉政风险的。
廉政风险是指党员干部在执行公务或日常生活中发生腐败行为的可能性。
主要是指因教育、制度、监督不到位和党员干部不能廉洁自律而可能产生不廉政行为的风险。
2、本案的廉政风险主体是张某某,某市卫生局局长。
党风廉政建设的责任主体为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及其成员,各级党政领导班子中的正职,为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
3、本案张某某的行为应定性为:利用职务便利,为亲友谋取利益。
本案中张某某默许了其儿子利用自己职务之便谋取私利,并在血站的一次中层聘任上对个人提供了便利条件,第一,比如将李某找到家里谈话,这个谈话地点选择不对,故意在拉近关系;第二,张某某在参加宴请省卫生厅血液中心工作组的宴会中,将儿子带到宴会现场,为儿子谋取私利,提供方便,此次行为不仅是默许,甚至是纵容和帮助。
张某某无视自己身处一把手的“公利”和自身的责任,只想到儿子甚至自己的“私利”,毫无原则,有愧于身为一名局级领导人的身份职责。
违反了《廉政准则》和《党纪处分条例》的有关规定,其行为已经构成为亲友谋利的违纪行为,应根据情节轻重,受到相应的纪律处分。
他违反了《廉政准则》第五条禁止利用职权和职务上的影响为亲属及身边工作人员谋取利益。
不准有下列行为:八个不准中的(一)要求或者指示提拔配偶、子女及其配偶、其他亲属以及身边的工作人员;(四)利用职务之便,为他人谋取利益,其父母、配偶、子女及其他特定关系人收受对方财务;(五)默许、纵容、授意配偶、子女及其配偶、其他亲属以及身边的工作人员以本人名义谋取私利;违反了《党纪处分条例》第七十七条违反有关规定从事营利活动,有下列行为之一,情节较轻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利用职务上的便利。
为其亲友的经营活动谋取利益的,依照规定处理。
残联廉政案例剖析
![残联廉政案例剖析](https://img.taocdn.com/s3/m/8d42c240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ea.png)
残联廉政案例剖析一、案例背景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以下简称"残联")作为一个负责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推动残疾人事业发展的社会组织,其廉政建设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
在残联的发展中,曾经发生过一些廉政案例,这些案例不仅损害了残联的声誉和形象,更严重地影响了残疾人事业的发展。
本文将对残联的廉政案例进行剖析,探讨案例中的问题和教训,为残联的廉政建设提供借鉴和警示。
二、案例描述某省残联在项目资金使用上存在问题,据调查显示,该省残联在资金使用上出现了财务管理不规范、审批流程混乱和职责不清晰等问题。
一方面,残联负责人利用职权为个人谋取私利,存在违规审批项目资金,以及违规分配项目资金的行为。
一些项目经办人员未能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审核和使用资金,导致了资金使用中的混乱和不规范。
三、案例分析1. 领导责任不落实该省残联负责人利用职权为个人谋取私利,违规审批项目资金和违规分配项目资金的行为直接涉及到了领导责任不落实的问题。
领导层在廉政建设上未能发挥应有的表率作用,对组织、职工的廉政意识和廉洁行为进行有效的引导和监督,导致了廉政道德风险的产生。
2. 内部管理制度不完善残联在财务管理和资金审批方面存在着审批流程混乱、职责不清晰等问题,这与内部管理制度不完善有直接关系。
残联未能建立和完善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和审批流程,导致了资金使用中的混乱和不规范,给廉政建设带来了严重的挑战。
3. 廉政意识淡薄在残联的一些项目经办人员中,存在不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审核和使用资金的情况,这反映出了一些职工的廉政意识淡薄。
因为缺乏廉洁意识和敬业精神,有些人对于项目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存在着严重的消极态度,导致了项目资金的滥用和浪费。
四、案例教训1. 加强领导责任落实残联的领导层要切实加强自身的廉政建设,发挥好表率作用,争做组织的良好示范。
领导不仅要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影响职工,更应该切实履行廉洁自律的法定责任,并建立健全廉政制度,强化监督机制,才能更好地推动残联的廉政建设。
廉政案例剖析
![廉政案例剖析](https://img.taocdn.com/s3/m/57a3869e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a3.png)
廉政案例剖析在当今这个社会中,廉政建设已经成为了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的同时,许多不良倾向和腐败现象也随之而来。
那么,在廉政建设中,案例剖析是非常重要的,下面就来分析一起廉政案例。
该案例发生在某地商业银行,一名副行长被指控涉嫌贪污,这名副行长最初是这家银行的一个普通员工,由于自己的能力很强,并且对业务的熟悉程度也高,在职业发展上获得了很快的晋升。
但是在担任副行长职位之后,他开始利用自己掌握的职权进行贪污,涉案金额达到数百万元。
针对这起案件,当地公安机关迅速展开调查,并联合审计机关和监管部门进行调查。
最终,这名副行长被逮捕,其涉嫌的贪污案件也被揭发出来。
该案例的背后,折射出了人们对于廉政建设的重视和对各大行业、各部门进行监管的必要性。
这起廉政案例,对于商业银行的影响非常大。
首先,它损害了整个银行的声誉,降低了人们对这家银行的信任度,对银行集团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其次,也让银行更加注重在职工招聘、培养和监管等方面的工作,加强内部管理,规范员工业绩的考核制度、防范职务犯罪。
最后,也给全社会带来了深刻反思,进一步加强了对职业道德和廉政建设的重视,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将更加注重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的发挥。
可以说,这起廉政案例的发生对于整个社会都起到了警示和启示作用。
综上所述,廉政案例剖析是非常有必要且具有重要意义的。
通过对案例深入分析并且充分反思,不仅可以找出问题所在,而且还能够对今后的行业发展起到启示作用。
最终的目的就是达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经济发展的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一:各位领导、各位评委老师、各位选手:大家好!对本案例的总体分析,我们队认为:1、本案是存在廉政风险的。
廉政风险是指干部在执行公务或日常生活中发生行为的可能性。
主要是指因教育、制度、监督不到位和党员干部不能自律而可能产生不廉政行为的风险。
2、本案的廉政风险主体是张某某,某市卫生局局长。
党风廉政建设的责任主体为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及其成员,各级党政领导班子中的正职,为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
3、本案张某某的行为应定性为:利用职务便利,为亲友谋取利益。
本案中张某某默许了其儿子利用自己职务之便谋取私利,并在血站的一次中层聘任上对个人提供了便利条件,第一,比如将李某找到家里谈话,这个谈话地点选择不对,故意在拉近关系;第二,张某某在参加宴请省卫生厅血液中心工作组的宴会中,将儿子带到宴会现场,为儿子谋取私利,提供方便,此次行为不仅是默许,甚至是纵容和帮助。
张某某无视自己身处一把手的“公利”和自身的责任,只想到儿子甚至自己的“私利”,毫无原则,有愧于身为一名局级领导人的身份职责。
违反了《廉政准则》和《党纪处分条例》的有关规定,其行为已经构成为亲友谋利的违纪行为,应根据情节轻重,受到相应的纪律处分。
他违反了《廉政准则》第五条禁止利用职权和职务上的影响为亲属及身边工作人员谋取利益。
不准有下列行为:八个不准中的(一)要求或者指示提拔配偶、子女及其配偶、其他亲属以及身边的工作人员;(四)利用职务之便,为他人谋取利益,其父母、配偶、子女及其他特定关系人收受对方财务;(五)默许、纵容、授意配偶、子女及其配偶、其他亲属以及身边的工作人员以本人名义谋取私利;违反了《党纪处分条例》第七十七条违反有关规定从事营利活动,有下列行为之一,情节较轻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利用职务上的便利。
为其亲友的经营活动谋取利益的,依照规定处理。
案例二:各位领导、各位评委老师、各位选手:大家好!对本案例的总体分析,我们队认为:1、本案是存在廉政风险的。
廉政风险是指干部在执行公务或日常生活中发生行为的可能性。
主要是指因教育、制度、监督不到位和党员干部不能自律而可能产生不廉政行为的风险。
本案的廉政风险主体是张某某,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
党风廉政建设的责任主体为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及其成员,各级党政领导班子中的正职,为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
2、本案中,张某某的行为属于受贿行为。
现实生活中,不少行贿者采取感情投资的方式,给国家工作人员以小恩小惠,拉拢感情,事实上这种小恩小惠同样可以构成受贿。
虽然张某某收取单位职工人数近百人送的礼金万元,平均每人也就700—800元左右,数额不大,而且张某某也并没有因此为他人谋取利益,给予方便。
但是受贿金额的计算是采取叠加的方式,即其总和就是受贿数额,万元数额庞大。
而且身为一名共产党员,无神论者,带头宣传迷信思想,还主动指使其下属为其个人的私事操办,并授意请客事宜,等于是主动索取受贿。
从受贿行为的构成要件来分析;张某某是医院副院长,属于国家工作人员范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93条第二款所规定的“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其主体身份完全符合受贿罪或者受贿违纪的主体要件;从主观方面看,是张某某授意其下属组织操办“搬家仪式”,理所应当是主观故意,而绝不可能是过失,从客观方面看,身为国有医院的副院长,收受他人财物,侵犯了其职务上的廉洁性。
其行为违反了《卫生廉政知识手册》中领导干部勤政廉政31个不准中的第九条规定,不准利用本人及家庭成员婚丧嫁娶以及工作调动、过生日、迁新居等机会大操大办,挥霍浪费,更不准动用公款公物操办和借机敛财。
3、按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八十五条规定党和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其他从事公务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情节较轻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在《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试行)》对受贿罪的立案是:(三)受贿案(依据刑法第385条、第386条、第388条,第163条第3款规定)有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个人受贿数额在5000元以上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85条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务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是受贿罪。
案例三:各位领导、各位评委老师、各位选手:大家好!对本案例的总体分析,我们队认为:1、梁某的受贿罪行成立,受贿罪的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国家工作人员作为一种特殊的犯罪主体,是认定受贿罪的一个重要构成要件。
现行《刑法》第九十三条对"国家工作人员"的定义:是指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及其它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国家工作人员从论。
而本案的梁某是卫生局驾驶员,但已兼带从事后勤及协助做好卫生系统基本建设工作,属于受委托从事公务,应以国家工作人员从论。
2、梁某不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申诉和要求改变行政处分。
本案中梁某以卫生系统出具身份证明不实,自己只是驾驶员而未有负责基本建设审批权为由,这个理由是不合理的!假设梁某只是一名单纯驾驶员,或者像其所说没有审批权只是简单的协助工作,鲍某就不可能对其进行行贿的!因为兼带从事后勤及协助做好卫生系统基本建设工作,一定是因为自己能在所兼带的工作中起到一定的作用对鲍某进行帮助,才会导致项目承包人鲍某对其进行行贿,并且梁某也承认受贿1万元,经检察机关指控和法律证据,已经判刑。
而卫生系统根据判决给予行政处分,是合理的!梁某没有理由提出申诉和要求改变行政处分。
案例四:各位领导、各位评委老师、各位选手:大家好!对本案例的总体分析,我们队认为:1、郑仁表的行为已构成了行贿罪。
2、在《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试行)》对行贿罪的立案是:(五)行贿案(依据刑法第389条、390条规定)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行贿数额在1万元以上的。
本案中郑仁表送过副院长药品回元,送给药剂科主任药品回扣28000元,行贿数额超出1万元以上,应予行贿罪立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389条,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非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是行贿罪。
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的,以行贿论处。
3、本案中的副院长和药剂科主任都构成了受贿罪。
他们的风险在于不能正确对待手中的权力,而是当成谋取私利的工具,仅仅因为药品回扣,就采用该种药品。
殊不知,这2人接受他人财物,并通过使用其产品谋取利益,构成了国家工作人员受贿行为,二人属于共同受贿,根据情节轻重,两人将受到相应的纪律处分和刑事处罚。
按照《党纪处分条例》101条规定企业(公司)或者其他单位中的非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变相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情节较轻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在《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试行)》对受贿罪的立案是:(三)受贿案(依据刑法第385条、第386条、第388条,第163条第3款规定)有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个人受贿数额在5000元以上的。
本案中的副院长收受药品回元,药剂科主任收受药品回扣28000元,分别受贿数额在5000元以上,应予受贿罪立案。
在《卫生廉政知识手册》关于办理商业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第四条内容指出,医疗机构中的国家工作人员,在药品、医疗器械、医用卫生材料等医药产品采购活动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销售方财物,或者非法收受销售方财物,为销售方谋取利益,构成犯罪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85条规定,以受贿罪定罪处罚。
案例五:各位领导、各位评委老师、各位选手:大家好!对本案例的总体分析,我们队认为:1、吉某的行为违反了《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七十三条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占用公物归个人使用,时间超过六个月,情节较重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处分。
占用公物进行营利活动或者非法活动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本案中吉某利用自己会计的职务之便,将301国道土地补偿款的公款借给索某,属于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的行为。
挪用公款的定义: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行为。
而吉某是8月30日借款给索某,直至次年1月和3月才归还,已经超过3个月,可以属于挪用公款的范畴。
《关于刑法第384条第一款的解释》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属于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1)将公款供本人、亲友或者其他自然人使用。
2、索某在明白清楚知道这一万元是是吉某擅自从301国道土地补偿款私自挪用借给自己的,并没有拒绝,甚至逾期没有归还借款,直至事发后才分2次归还。
属于主观故意,应同属挪用公款的范畴。
3、本案索某没有存在岗位风险。
因为其借款给儿子上学用,与其卫生监督所岗位没有任何关系。
案例六:各位领导、各位评委老师、各位选手:大家好!对本案例的总体分析,我们队认为:1、我们队认为杨某某的行为已经违纪。
2、杨某某的行为可以定性为:贪污。
本案中杨某某先收取了检测费后再请领导优惠,但并没有将优惠的部分退还,而是占为已有,数额较大,构成贪污违纪行为。
所谓贪污行为,是指党和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受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中的共产党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
贪污违纪行为的主要表现形式有几种形式:侵吞、窃取、骗取和其他手段。
杨某某的行为恰恰是侵吞。
所谓侵吞,是指行为人利用职务之便,将自己管理或者使用的公共财物非法据为已有的行为。
侵吞的对象是自己管理或者使用的公共财物。
侵吞的方法主要有三种:一是将自己管理或者使用的公共财物加以隐匿、扣留,应上交的不上交,应支付的不支付,应入账的入账。
二是将自己管理或者使用的公共财物非法转卖或擅自赠送他人。
三是将自己管理的公共财物,如追缴的赃款赃物或者罚款私自用掉或非法占为已有。
杨某某的行为已构成贪污违纪,并涉嫌犯罪,但念其最后将款项都退还了,可以根据情节轻重,将受到相应的纪律处分和刑事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