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检索-第一章第一节 献概论
001-信息检索第一章

第1章 信息检索基础
1.4.2 常用法
指利用检索系统来查找信息的方法,这是目前查找信 息的最常用的方法,故而称常用法。常用法包括顺查法、 倒查法和抽查法。
18
第1章 信息检索基础
1.4.3 追溯法
指从已有的文献信息后所列的参考文献入手,逐一追 查原文,从这些新查到的原文后面所附的参考文献再逐一 追查,不断扩大检索范围的检索方法。其优点是:在没有 检索工具或检索工具不齐全的情况下,借助此种方法,也 可以查到一批有关的文献。其缺点是:原文作者引用的参 考文献是有限的,不可能列出全部有关文献,而且有的引 用文献又与原文关系较小或较远,参考价值不大。单独使 用这种方法,还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9
第1章 信息检索基础
1.2.2 信息检索的原理
信息检索的分类
文献检索 Document Retrieval
数据检索 Data Retrieval
事实检索 Fact Retrieval
10
第1章 信息检索基础
1.2.3 信息检索的意义
1. 信息检索是有效利用信息资源、实现其最大价值的 科学方法
2. 信息检索是再学习的工具,是获取知识的有效途径 3. 信息检索能有效地提高科研工作的效率,节省人力
物力及时间
11
第1章 信息检索基础
1.2.4 信息检索的历程
信息检索的发展与人们信息需求的增长以及现代信息技 术的进程紧密相关。追溯时间发展的脉络,信息检索的发展 经历了手工检索阶段和计算机检索阶段:
1.2.4.1 手工检索 直接发源于图书馆的参考咨询工作和文摘索引工作。主要 检索工具是纸本工具书。
19
第1章 信息检索基础
1.4.4 综合法
也有人称之为分段查找法、循环法或交替法。先利用 检索工具查出一定时期内的一批有用的文献,然后依据这 些文献后所附的参考文献,利用追溯法查出前一时期的文 献,如此分期分段地交替使用上述两种查找方法,直到满 足要求为止。这种方法兼有上述两种方法的优点,可以查 得全面而准确的信息,适合于查阅那些过去年代内文献量 较少的专业,并可弥补因检索工具不全而造成的漏检,检 索效果较好。
001-信息检索__第一章

1.1.3.1 因特网对信息的影响 1. 特网引发了信息新的出版形式——网络出版,形成了 新型的网络信息资源 2. 因特网使人类传统的信息交流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 化 3. 特网推动了信息处理技术发展
1.1.3.2 网络环境下信息的新特点 1. 信息类型多样化 2. 信息的数量和内容都得到了极大的丰富 3. 信息在分布上呈现出明显的分散性 4. 信息共享程度提高
11
第1章 信息检索基础
1.2.4 信息检索的历程
信息检索的发展与人们信息需求的增长以及现代信息技 术的进程紧密相关。追溯时间发展的脉络,信息检索的发展 经历了手工检索阶段和计算机检索阶段: 1.2.4.1 手工检索 直接发源于图书馆的参考咨询工作和文摘索引工作。主 要检索工具是纸本工具书。 1.2.4.2 计算机检索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检索经历了 脱机检索、联机检索、光盘检索和网络检索四个阶段。在当 今网络环境下,计算机检索将发挥更大的作用,更好地满足 人们日益增长的文献信息需求。
8
第1章 信息检索基础
1.2 信息检索 的原理和概念
1.2.1 信息检索的概念
信息检索从广义的角度讲,包含 信息存储和信息获取两个过程。 信息存储指通过对大量无序信息 的选择和收集著录和标引等方法,建 成各种各样的信息检索工具或信息检 索系统,使之成为有序化信息集合的 过程。 信息获取是存储的逆过程,其实 质是根据特定的需求,运用已组织好 的检索系统,将特定的信息查找出来。
22
第1章 信息检索基础
1.5.1.2 漏检率(Omission Factor)和误检率(Noise Factor) 漏检率指漏检相关文献信息量与检索系统中相关文献信 息总量的比率,它与查全率相对应。具体公式如下: 漏检率=[漏检相关文献信息量/检索系统中相关文献信息 总量]×100%=(c/a+c)×100% 误检率指误检(检出不相关)文献信息总量与检出文献 信息总量的比率,是衡量信息检索系统误检程度的尺度,与 查准率相对应。 误检率=[误检文献信息量/检出文献信息总量]×100%= (b/a+b)×100%
第一章_信息检索概述

从这个故事学到什么?
• 不同的人解读不同,但有一点是肯定的: 信息影响我们正确的判断力。
• 根源在于作为大学毕业生的儿子“媒介素 养”出了问题。
• 爱因斯坦“我是抓住书的骨头,抛弃书的 皮毛。”
对比统计
• 我国83%的高校学生不知道本专业的主要信息的 出处,70%的学生不知道本专业信息的检索方法, 60%的学生不知道在网络上检索本专业的信息。
大学生的“媒介素养”问题
• 经济危机时代的一则故事:一个没文化, 听力差,视力弱的人使用了很多方法使得 自己的面包店越做越大,正在他生意红火 的时候,他刚大学毕业的儿子加入了父亲 的生意。奇怪的事情发生了……
• 光顾他面包店的人越来越少了,利润很快 下滑,父亲对儿子说:“你说的对啊!我 们正在面临经济萧条与危机。”儿子说: “我很高兴之前提醒过你。”
信息的构成六要素
• 信源(不了解信源就不可能了解信息的内涵) • 语言符号(文字、符号、编码等) • 载体(信息必须附着在一定的物质上) • 信道 • 信宿 • 介质(语言、载体、信道都属于信息传递
的媒介形式)
信息的特征
• 信息与载体的不可分 • 信息的客观性 • 信息的价值性 • 信息的时效性 • 信息的可扩充与可压缩性
国内学术界定义
• 李克东:应包含信息技术操作能力、对信 息内容的批判与理解能力以及对信息的有 效运用能力。
• 徐福荫: 技术学---处理能力 心理学---解决能力 社会学---交流能力 文化学---构建能力
信息素养的概念
• 对信息进行查找、识别、加工、理解、处 理、传递、利用、评价、管理和创造的知 识、能力与观念、情感、意识和心理等各 方面基本品质的总和。
信息素养的构成
• 由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和信息 道德等四个要素构成。
《信息检索》第1单元-概论-67页精选文档

2009-8
《信息检索》第1单元
2
课程内容
本课程主要讲授:各类信息资源的价
值与信息检索技术;网络搜索引擎的检索功能 与网络数据库检索模式;专业文献信息检索与 利用;专利与标准信息检索;学位论文检索与 写作方法;信息资源综合利用与竞争情报等知 识。
2009-8
《信息检索》第1单元
3
课时计划
单元 1
──这就是信息检索所要解决 的问题。
2009-8
《信息检索》第1单元
9
学会了信息检索有什么好处?
信息检索是科学研究的先期工作
写报告 10%
查资料 50%
实验研究 30%
2009-8
计划思考 10%
《信息检索》第1单元
查资料 计划思考 实验研究 写报告
10
学会了信息检索有什么好处?
对于一般大众 • 信息检索是知识更新的手段
➢作业与考查
60%(平时成绩)+ 40%(考查成绩) 平时成绩=作业45 % +课堂情况 15 %
2009-8
《信息检索》第1单元
5
开设这门课的目的是什么?
寻找资源
目的Leabharlann 创新能力利用资源2009-8
《信息检索》第1单元
6
信息检索的重要性
• 信息检索的能力是提高人的素质,培养创新人才的需 要
知识靠人才,人才靠教育,大学在给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 就必须考虑到所培养的人才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要具有知 识经济时代人才基本生存技能,要对学生进行五种能力的培 养。
2009-8
《信息检索》第1单元
20
零次文献
• 又称为准文献。
• 尚未发表或不适合公开和大范围交流的比较原始 的素材、底稿、手稿、工作文稿、原始单据和凭 证、原始统计数字、工程图纸、实验记录以及各 种口头交流的经验、意见和各种操作示范性方面 的知识等。
文献信息检索基础知识

文献信息检索基础知识第一节概论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连续性和继承性,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需要依靠经验、材料和理论的不断积累,没有科学上的继承和借鉴,就没有提高。
任何一个科技工作者,都有赖于在前人已经取得成就的基础上进行不断的研究和探索。
在科研选题过程中,要首先了解所研究的学科领域发展现状与趋势,对自己挑选的课题进行查新,以免重复别人的劳动。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要借鉴别人已有的成果,比如一些统计、实验数据,可以直接利用,没有必要自己再做一次,节省研究经费与时间;对别人研究没有取得成功的地方,要分析原因,可以避免研究走入歧途。
要完成这一切,都离不开科技文献的检索与利用。
科技文献是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的记录,积累了许多有用的事实、数据、理论、方法和科学假设,反映了科学技术研究的进展和水平,是科技信息的主要来源。
科技文献数量急剧增长,可以说是“知识爆炸”,在浩如烟海的文献面前,盲目地查找自己所需要的文献很困难,对信息污染难以分辨;专业文献出版分散,如果只注意查找本专业的核心期刊,已看不到专业文献的全貌,仅能了解其中的一小部分而已,因为大量的专业文献分散出版在其它刊物里。
文献老化加快,出版种类繁多,我们如果想了解某一数据、某一事件或事实,更如大海捞针,无从下手。
要快速、全面、准确地获得所需要的文献信息,就必须掌握科学的文献查找方法,因此就必须学习科技文献检索知识。
掌握了科技文献检索的方法,首先可以节省查找文献的时间,据调查统计,一个科技工作者在其科学研究生涯中花在查找文献上的时间占整个科研时间的40~50%,如果掌握正确的文献检索方法,将缩短查找文献时间,从而延长科研寿命。
其次有利于专题文献查全,由于专题文献出版分散特点,使得只从核心期刊上获取专题文献很难查全,掌握文献检索方法,在检索工具或数据库中去检索,就能克服这一不足。
再者可以克服自然语言和学科专业语言障碍,由于当今文献语种很多,而一般科技工作者除母语之外仅掌握1~2门外语,这就为了解世界先进技术带来困难。
文献检索-第一章 概论(100829修改)共41页

从信息检索的角度看,一次文献是检索对象, 二次文献是检索手段,三次文献是信息研究的成 果。
二、按载体形式划分
文献按载体形式划分,可以分为:
(一)印刷型文献
以纸张为载体,以手写、石印、油印、铅印、 胶印、影印等为手段来记录信息、知识,这是传 统文献的基本形式,包括各种图书资料、连续出 版物(期刊、报纸等)、学位论文、专利、标准、 会议文献、政府出版物及其复印品等。就目前来 说,印刷型文献仍然是知识传播的主要形式。
缩微型文献的优点是:信息存储密度高,体 积小,容易管理,使用方便,它在某种程度上克 服、弥补了印刷型文献的不足。缩微型文献的缺 点是:保管条件要求严格,难以普及;必须借助 于缩微阅读机或其他辅助设备阅读,不便携带。
(三)音(声)像型文献
音像文献是指以磁性材料或感光材料为 载体,直接记录声音和图像,可以闻其声, 见其行,给人以直观的感觉。它在协助进 行科学观察、传播知识方面有独特的作用。 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提高, 这方面的文献已经越来越多。
信号,息即消息,通过信号带来消息就是信息。
信息具有差异和传递两个要素。信息是物 质存在的反映,不同的物质各自发出不同的信 息。根据发生源的不同,信息一般可以分为自 然信息、生物信息、机器信息和人类信息四大 类。
我们这里讲到的“信息”一词属于“人类 信息”的范畴。信息必须依附于一定的物质形 式,即载体传递,如文字、声波、电磁波等。
• 文献(Document)是记录有用知识的 一种载体。
• 凡是用文字、图形、符号、声频、视频 等记录下来,具有存储和传递知识功能的一 切载体都称为文献。
• 从文献的定义可以看出,文献的范畴是 非常广泛的。从古代的甲骨文、碑刻、竹简、 帛书到近代的图书、报纸、期刊,直到近几 年大量出现的机读资料、缩微制品、电子出 版物等等都是文献,它们都是文献的不同载 体形式。
文献信息检索第一章 概论 PPT课件

特点:形态上多样,内容上原创,出处上分散。
内容新颖丰富,叙述具体详尽,参考价值大。
2019/10/27
23
文献信息检索
(二)信息源的类型及特点
二次文献
2019/10/27
28
第五节 信息检索及作用
(Information Retrieval)
文献信息检索
一、 信息检索的定义
狭义的信息检索是指从信息集合中找到所需信 息的过程;
文献信息检索
信息检索教研室
文献信息检索
18学时教学安排
周次 1 2
教学内容 绪论
信息检索基础
3
全文型检索系统 (CNKI)
4
专利检索
5网络信息资源检索(google/等)6考试7
8
总学时
理论 实验 2 2 22 22 22 2
18学时
2019/10/27
2
文献信息检索
两个小故事
美国在实施“阿波罗登月计划”中,对阿波罗飞船 的燃料箱进行压力实验时,发现甲醇会引起钛应力 腐蚀,为此付出了数百万美元来研究解决这一问题。
《汉语词典》中解释为:人们在改造世界的实践 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
知识 是人类对自然界、人类社会中各种现象、规 律的信息反映进行思维分析,加工提炼,经过系 统化、理论化的结果。
因此,知识是优化、理论化的信息集合。 系统化理论化的信息就是知识。
2019/10/27
11
文献信息检索
信息意识:是个体对信息重要性认识程度和对信 息是否具有特殊的、敏锐的感受力和持久的注意 力,即对信息的捕捉、分析、判断和吸收的敏感 性。
文献检索第1章 信息知识概述PPT课件

• d. 人力知识(Know-who)——人力资源的知识
我国学者提出“知识=6W+IQ” 隐性知识
e. 时间知识(Know-when)
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经验。
f. 空间知识(Know-where)
g. 数量知识( Know-quantity)
知识经济中三大类重要知识: 科技知识(事实、原理、技能)
21世方纪有—关—情知况识以经及济对发其展判断,经的情济成报按情果是内报”战容、。略和军资性事源质情,分报定,主、义科要为有技“情政获报治取。情他报、
我国情报学界比较一致的定义:情报是那些对于 用户有用的、经过传递,到达用户的知识或信息。
9
些进展。但是,
他在们当都前是,从凡统是计能和计够量用的计角算度机,进从“行信电息子的化功或能数”来字化处 理定的义信,息可,以并在未信正面息回网答络“上信传息本输身的是,什都么可”的称问为题信。息。
2
(2) 信息的总体概念与运动趋势
①信息的总体概念和内容--
可用信息分类系统图概括:
3
②信息的运动趋势 (3)信息的意义
对信息进行重组、提炼和升华,才能形成知识。
对信息进行理性认识即构成知识。
5
(2) 知识的分类
显性知识,可用语言表达的。
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划分:"4W"
• a. 事实知识( Know-what)——关于是什么的知识
• b. 原理知识( Know-why)——原理规律的科学理论
• c. 技能知识( Know-how)——技能技巧的知识
近代与现代——泛指一切最新的情信息况的报价道值.例不如是:信科息学本技身术,情也报不。在
20 报世是纪在70特年定代的—时—间情、报特重定在于 握的决你信状策是息态知否后下识掌对,的握信传研了息递究这的给。一思特钱信考定学息,对森,依象定而据的义在信有:于息"用情你所掌进
信息检索教程第1章 概论

三次文献的主要特点如下。
(1)综合性 (2)针对性 (3)价值性
5.三个级次文献的关系
文献经过作者的创作,文献工作者 的整理、加工和压缩,文献研究者的综 合、分析和创造,使文献从一次文献到 二次文献,再演化为三次文献,使文献 的形式和内容由分散到集中,由无序到 有序,由博而精地对知识信息进行不同 层次的加工过程,这就是文献的链式结 构。 其文献系统结构如图1-3所示。
零次文献主要特点如下。
(1)客观性 (2)分散性 (3)不成熟性
零次文献的类型包括:口头交谈、 参观展览、参加报告会、听取经验交流 演讲、实验的原始记录、工程草图等。
2.一次文献
一次文献是人们直接以自己的生产、科 研、社会活动等实践经验为依据生产出来的 文献,也常被称为原始文献,其所记载的知 识信息比较新颖、具体、详尽。
2.文献的要素
根据文献的定义可看出,文献是由 知识内容、物质载体、记录符号、记录 手段4个基本要素构成的。
3.文献的特征
(1)知识性 (2)传递性 (3)物质载体性 (4)人工记载性 (5)再生性与积累性
1.1.5 信息、知识、情报与文献的关系
信息、知识、情报、文献4个概念既有 区别又有联系。它们的转换过程如图1-1所 示。 这几个基本概念之间的关系如图1-2所 示。
图1-1 信息、知识与情报转换框图
图1-2 几个基本概念之间的关系
1.2 文献信息源的类型特点
1.2.1 按文献的加工深度来划分
依据文献传递知识、信息的质和量 的不同以及加工层次的不同,人们将文 献划分为零次文献、一次文献、二次文 献及三次文献。
信息检索笔记

信息检索课老师:李琳第一章信息资源概论第一节电子图书图书的书名检索文献传递图书分类检索推荐书目:1.《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2.《哈佛家训》04年版,妇女出版社3.《海洋科学导论》——冯世筰4.《新概念》英语考试等都是从这里衍生出来的5. 视频点播:北京师范大学6.《上下五千年》80年代7. 《文心雕龙》8. 《诗经》9. 班得瑞的音乐10. 三字经——视频、复旦大学11. 埃及金字塔——学校的视频网站12. 优酷——曾仕强《易经》易:千变万化13.三十六计——36个成语、成语故事第二节馆藏图书检索(分类号:p7是关于海洋方面的书)(p7-49代表科普)——海洋文库里推荐书目:1.《蔚蓝色的涌动》作者:侍茂崇2. 童裳亮的作品馆藏目录检索就是纸质图书的检索。
应用:····第三节多媒体资源步骤:多媒体资源——视频点播1.金字塔是怎样建造的?现在还能够建造吗,为什么?2.五子登科的故事出自《三字经》的什么典故?第四节教学教参资源包括精品课程+网易公开课第五节网上图书馆资源浙江大学图书馆网址:1.维基百科:每日图片、特色条目等。
输入学科名词可以搜出很多知识。
网络百科全书。
“分类索引”2.中国大百科:中国大百科图书出版社网址(/Schresult.aspx)3.世界数字图书馆网址:,知识性、学术性4.南京博物馆:/zh/nb/nbgs.html5.网上中国:6.网络学术资源:7./图书馆学科服务http://202.117.24.168/cm/main.jsp重点学科网络资源导航门户8./libweb/redir.php?catalog_id=40119&xuekefl=15浙江大学的第六节网络搜索引擎1.雅虎//(中文搜索加引号可以)2.谷歌/schhp?hl=zh-CN手气不错更多更多3./intl/zh-CN/about/products/相关度排列4.网络孔子学院5.网络素材文件夹:孔子博物馆文化阅读( 6./book/node_519721.htm )图片词条谷歌的学术搜索引擎:查的比较准维基百科、谷歌、雅虎是英文搜索引擎第二章文献数据库用来查课题。
第一章-文献信息检索概论

• 特点:具有新颖性、创造性(是人类创造 性劳动成果)和先进性(内容上是新成果, 新发明);
• 缺点:数量大,分布散,难以查找。
• 二次文献: 报道和查找一次文献的检索工 具书、书刊。
• 它是按照一定的目的对一定范围或学科领 域的一次文献进行鉴别、筛选、分析、归 纳、加工整理重组,使之有序化后出版的 文献。如各种索引、题录、文摘。形式上 有卡定义为文献是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
• 文献的基本构成要素
第一,知识内容 第二,记录载体 第三,记录符号 第四,记录手段
•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存贮和表达人们思想的物质 载体不同了,从金石、竹简、羊皮、丝帛、纸张 发展到用感光介质和磁性介质。从非人工材质的 泥版、岩石、石板、兽骨、木板、竹片、 兽皮、 树叶、桦树皮等到各种人工材质,如无机材质 (陶、砖瓦、瓷,玻璃等)、金属材质(青铜、 铁、铝、金银等)、高分子材质(帛、纸、胶片、 醋酸纤维等)、复合材质(磁带、光盘等)。纸 质文献已经多得不便于快速传输信息、高效查阅 和高密度存贮了,于是其他介质的文献应运而生, 这些文献主要包括:纸质文献具有价格低廉、质 地柔软、易于书写、携带和收藏等其它一些载体 所无法比拟的性能而成为文献家族的主干。
• 特点:汇集性、工具性、系统性
• 三次文献:根据二次文献提供的线索,选 用大量一次文献,根据一定的需要和目的 进行筛选、分析、综合和浓缩而再出版的 文献。
• 如词典、手册、指南、年鉴、百科全书、 大全、综述、工具书目录、书目之书目、 专题述评、进展报告等。
• 特点:综合性、 价值性、 针对性
/
• 序号途径:
• 许多文献除普通的外表特征外,还具有序 号特征,如,专利文献有专利号、标准文 献有标准号、馆藏文献有索书号。序号索 引一般按照文献序号的大小顺序排列。
信息检索概论课件

1. 信息概论
• 1.2信息的特性
(7) 可共享性 与物质、能量不同,信息没有排他性,它可以共享。
信息检索概论课件
1. 信息概论
• 1.3 信息的作用
(1)信息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及其发展规律 的基础
人类的认识器官,包括感觉器官和思维器 官,对各种渠道的信息进行接收,并通过思 维器官将已收集到的大量信息进行鉴别、筛 选、归纳、提炼、存贮而形成不同层次的感 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第一章 信息检索概论
• 1. 信息概论 • 1.2信息的特性
(1) 普遍性 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状态变化的方式(本体论,的反 映—认识论),因此,只要有客观事物的存在,只要客观事物 在不断地运动,就会有它们运动的状态和状态变化的方式, 也就存在着信息,所以信息是普遍存在的,信息具有普遍性。 (2)传递性 信息在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必定在信息流动中发生。信息 的传递性表现在人与人之间的消息交换,人与机器、机器与 机器之间的信息交换,动物与植物的信号交换。信息的传递 和流通过程是一个重复使用的流通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信 息的占有者不会因传递信息而失掉信息,一般说来,也不会 因多次使用而改变信息的自身价值。
• 3 信息源
3. 1 信息源的类型 信息源的类型可依不同的标准划分如下:
3.1 . 3 按信息表现形式划分 可以划分为文字信息、图像信息、数值数据信息和语音信。
其中数值数据信息是“信息的数字形式”或“数字化的信息 形式”。狭义的“数据”是指有一定数值特性的信息,如统 计数据、测量数据以及计算机中区别于程序的计算数据。广 义的数据是指在计算机网络中存储、处理、传输的二进制数 字符编码,文字信息、图像信息、语言信息以及从自然界直 接采集的各种自然信息等均可转换为二进制数码,网络中的 数据通信、数据处理和数据库等就是广义的数值数据信息。
第一章 文献信息检索概论

2.2信息检索的类型
2.2.1信息检索按存储和检索的内容划分
文献信息检索:通常指的是检索系统存储的是以二次信息 (文献集合)为对象(目录、索引、文摘)的信息,它们是 文献信息的外部特征与内容特征的描述集合体。如设计人 行天桥的参考文献有哪些? 数据信息检索:指检索系统中存储的是数值型数据,如各 种统计数据、气象数据、人口数据等。如某一新型载货汽 车的载重时是多少?百公里油耗是多少? 事实信息检索:指检索系统存储的是从原始文献中抽取的 关于某一事物(事件、事实)发生的时间、地点和过程 (情况)等方面的信息。如世界上最长的斜拉桥是哪座? 该桥位于什么地方?何时建成?
1.3.2 按信息的出版类型划分
图书 期刊 会议文献 科技报告 专利文献
标准文献 学位论文 产品资料 技术档案 政府出版物
1.3.3 按信息的加工程度划分
零次信息 :是指未经正式发行的或未进入社会交流的最 原始的信息。如私人笔记、文章草稿等。 一次信息 :是人们研究或创造性活动成果的直接记录 , 一般指公开出版的图书、期刊论文、科技报告、会议文献、 学位论文、发明专利等。 二次信息:是对一次信息加工、整理而成的。如目录、文 摘、索引等各种书目数据库是二次信息的核心。 三次信息:对一次信息所载内容进行单元层次(如一条消 息、一个定义、一种观点等)的选择,经过汇集、综合、 分析、评述等深度加工而成的产物。如评论、进展报告、 述评、百科全书、年鉴、指南、期刊书目等。
Ⅰ定题服务 Ⅱ回溯检索服务 Ⅲ随机问答服务 Ⅳ联机定购服务
2特征, 从各个不同角度来查找文献信息的途径, 可分为分类途径、主题途径、著者途径、 关键词途径和序号途径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科参考书
和教科书结构相似,但内容丰富得多, 如: 黄家驷《外科学》 诸福棠《实用儿科学》 主要是供专业人员学习参考。
专著
以某一专门领域、某一疾病或一个专题为中 心的科学著作。 如,国内出版的《实用高血压》 《骨质疏松学》 《风湿病学》 专著往往不是按照学科体系,而是围绕一个 专题来组织相关知识,因此论述较为详尽、深入, 有利于专业人员在某一领域知识的深化。
情报 知识 信息 未被认识 的知识 未被激活的知识 未被传递的知识
科学研究
情报服务
信息
思维加工
知识
记 录
情报
文献
根据国家标准《文献著录总则》, 文献的定义为:
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
联 系 手 段 实 质 内 容 外 在 形 式
二、文献的类型
(一)按文献加工的深度分类 一次文献 二次文献 三次文献 零次文献
二、文献的类型
(二)按文献的载体分类 印刷型 缩微型 视听型 机读型
二、文献的类型
(二)按文献的载体分类 印刷型 缩微型 视听型 机读型
二、文献的类型
(三)按出版形式分类 图书 期刊 特种文献
科学图书
是指一些记录的知识比较系统、成熟的文献。一般都 有固定的装祯,并通过出版发行。 在每一种正式出版的图书的版权页或其他明显部位标 有一个国际标准书号ISBN(International Standard Book Number),是一种国际通行的出版物代码,代表 某种特定图书的某一版本。ISBN的唯一性和专指性使读者 有可能利用它通过某些检索系统查询某种特定图书。 如: ISBN 7-5383-0276-X
系列丛书
往往围绕一个中心论题或针对某一特定读者 群进行编辑。它所包含的每一本书,都是一部独 立完整的著作。 如,国外出版的几种病理学系列丛书: Current Topics in Pathology, Major Problems in Pathology 这类丛书一般卷数甚多,每一卷都相当于一 本专著。
一次文献
即原始文献(Primary Literature),指 文献作者以本人的研究成果为基本素材撰写 而成的。 如,期刊论文、技术报告、学位论文等。 特点: 创造性 新颖性 系统性
二次文献
将量大、无序、分散的一次文献收集起来, 进行加工、整理、简化和排序,形成检索一次文 献线索的新的文献形式。 如,大多数的检索工具 特点:浓缩性 汇集性 系统性 检索性
将知识以文字等形式固化 零次文献(创造知识的素材) 信息的直接记录或传递
研究活动(实验、观察、思考)
核心是知识的活化与利用
文献分散---集中 无组织---系统化 文献有序化---知识单元的有序化 信息的发送者---信息的接收者 文献加工深度从表面---向内部延伸 从知识、信息可获得性---向可利用性
信息
知识
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 1996年发表的《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报告中 将知识分成:
知道是什么的知识(Know-what) 知道为什么的知识(Know-why) 知道怎么做的知识(Know-how) 知道谁有知识(Know-who)
信息
知识
情报
情报为交流对象的有用的知识,是知识的一 部分,是进入人类社会交流系统的运动着的知识。 它具有三个基本属性: 知识性 传递性 效用性
综合性强 参考价值大
三次文献
三次文献根据不同需要而分为两大类: 1. 期刊文献型,即期刊中的综述性文献。 常有如下字样出现: review(综述) comment(评论) advance(进展) progress(进展) updated trend(最新趋势)等; 2. 图书文献型,即通常所说的参考工具书。 如,百科全书、年鉴、手册、指南、辞典等。
三次文献
是综合一、二次文献,将有关内容进行系统整 理,“浓缩”而成的新的文献形式。一般是在充分研 究现有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综述已取得的进展或存 在的问题,或加评论、分析,或预测发展趋势,可 使读者不必大量阅读一次文献,就可了解当前的研 究水平,动态,是属于经过高度智力加工的高层次 信息产品。 特点:信息含量高
授课方式:理论+实习 考核方式:笔试+实习作业
第一章 概述
第二章 检索的基本知识 第三章 常用的生物医学数据库
第四章 网络检索工具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文献概述 第二节 检索概述
第一节 文献概述
一、文献的概念 二、文献的类型 三、科技文献的特点 四、科技文献的社会职能
一、文献的概念 信息(Information)
组号 出版者号
书名号 校验号
医学书籍最常用的是如下几类: 教科书 专科参考书 专著 系列丛书 工具书
教科书
如我国高等医药院校规划教材《内科学》 主要是供医学生系统学习医学知识之用。 其结构和编排系统性和逻辑性较强,内容 以较为成熟的最基本的理论知识为主,但论述 的详细程度和深度有限,可用以帮助构建最基 本的知识结构。
知识(Knowledge)
情报(Information/Intelligence) 文献(Literature/Document)
信息
英国科学家波普尔(K.Popper)认为信息 可以分成三大类: 第一类是有关客观物质世界的信息,即信息是 事物存在方式及其运动规律、特点的外在表现 形式; 第二类是有关人类主观精神世界的信息,它反 映人类所感受的事物运动状态及其变化方式, 处于意识和思维状态的信息; 第三类是有关概念世界的信息,它反映人类所 表述的事物运动状态及其变化方式,用语言、 文字、图像、影视数据等各种载体来表示。
工具书
主要指百科全书、年鉴、手册、指南等一类 不是用来系统学习,而是供遇到问题时查找, 在编排上往往采用条目式。 如, 《中国医学科学年鉴》 《中国医学百科全书》
期刊
期,指未经情报加工直接记录在 载体上的原始信息。 如,实验数据记录、原始调查、观测记录资 料等。 特点:零散性 不成熟性 客观性 口头交流的信息也属于零次文献
三次文献(浓缩的新的信息产品)
将知识重新组合,使知识序列化
二次文献(一次文献的替代品)
将分散的文献序列化
一次文献(初始的知识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