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课本小学语文阅读训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依托课本的小学语文阅读训练

阅读能力是语文的基本能力。通过阅读,学生可以搜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和情感体验,通过阅读可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小学语文阅读训练是教学实践中一个热点问题,在以教材为主要教学资源的课堂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应该从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阅读方法的掌握和想象力的激发三方面努力。

一、培养学生积极阅读的兴趣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由此观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1.让生活走进课堂,让学生感知阅读的乐趣

陶行知先生说:“没有生活作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没有生活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学生在入学之前已经掌握了大量的母语词汇,在传授新知识之前可以将学生原有的经验结合起来,更能激发学生对新知的渴望与好奇心理。比如我们在学习苏教版教材《雨点》一课时,出示生字的时候可以这样提问:“这些汉字,有哪些是你认识的?你是怎样认识它们的?”有的同学说:“我认识‘落’,妈妈说下雨的时候水落在一株株的小草上,所以三点水加草头,右边一个‘各’字,就是‘落’。”他的发言激发了其他学生的联想,有的说:“我认识睡觉的‘睡’字,因为睡觉要先闭上眼睛,眼皮要下垂,所以就是‘目’字加一个‘垂’字。”学生们根据生活实际交流了学习的经验,把学习生字和生活联系起

来,让学生乐于接受新知识,也学会了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2.运用多媒体教学,丰富课堂形式

小学生好奇心强,接受能力也比较强,对直观可感的事物更容易接受和理解,所以多媒体是最能引起小学生兴趣的一种教学形式。我们做了一些尝试,如让学生利用课件,自主学习生字,自主阅读课文,自主练习,自主进行课外阅读,收到比较好的效果。比如《小池塘》这篇课文,可以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可以选择“图片欣赏”,直观地感受课文描述的情景,选择“课文朗读”,自主学习课文的朗读技巧,感知作者的情感,同时,学生们还可以通过“小读者论坛”交流读后的感受。

二、培养有效的阅读方法

1.启发式阅读

孩子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在课前,把相关问题布置下去,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学生通过阅读,学习、思考、探究的过程就在不知不觉中完成。在阅读中遇到的一些简单问题,教师要注意引导和启发,让他们体会主动思考获得的收获,从而体验成功的快乐。

2.讨论式阅读

有一句话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鼓励学生的个性体验,利用学生在阅读中表现出来的差异性,鼓励进行讨论阅读。对于同一个问题,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与观点,各抒己见,保护学生的个性自我体验。

三、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1.在观察中训练想象

实物观察是最直观的感知未知事物的途径,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为学生准备丰富的材料,如实物、图片,让学生通过观察积累丰富的素材,为想象创造条件。

2.在倾听中启发想象

伴着美妙的音乐,倾听优美的文章、动人的故事,头脑中自然而然会联想故事中的人物、景物,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在学习写景的文章时,不妨配上美妙的音乐,加以教师动情语言,让学生体会“人在画中游”的美妙意境;在学写叙事的时候,可以尝试选择几名朗读好的同学进行分角色朗读,让学生体验故事的真实情景,把自己想象成故事中的角色,自然就会有切身的情感体验。

3.在朗读中培养想象

朗读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它能将个人对文章的理解表现出来。通过朗读,不仅能了解学生对作品的理解程度,也能激发学生的直观想象。在教学描写秋天的文章时,可以让学生通过创造性朗读,想象秋天的景色,并把想象出来的情景用自己的语言写下来,然后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教室,回到大自然中,在农田果园中实地观察秋天收获的美景,和自己的描写进行对比,加深对课文理解的同时,并通过朗读,可以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物。

总之,小学语文阅读训练,只有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抓住以读为根本、学会有效的阅读方法才能达到阅读教学的真正目的,

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信心,提高语文阅读的能力。作者单位:江苏大丰市刘庄镇第二中心小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